杜甫诗歌鉴赏

合集下载

蜀相杜甫诗歌鉴赏

蜀相杜甫诗歌鉴赏

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其诗歌风格宏阔雄浑,对于中国文学和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杜甫的几首代表作:1.《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首诗描写了唐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诗人、书法家李世民的心腹大臣、四川巴郡人杜如晦的一生事迹。

他曾经担任过丞相,治理蜀地。

诗中首先描绘了丞相祠堂的景象,表现出杜如晦身为丞相的荣耀。

然后通过描绘周围环境,表现出人物的悲壮。

最后表现出杜如晦的忠诚、爱国和壮烈,寄托了作者对忠臣的敬重之情。

2.《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以“登高”为主题,抒发了作者愁苦、离愁、疾病的情感,同时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

通过描写高山之上的猿啸、江水之间的落叶和鸟飞,展现了山水的壮阔和自然的美妙。

作者把自己置身其中,感叹生命的短暂和生活的艰难。

通过写景、写人、写心境,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自然,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和疾苦。

3.《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破败的愤怒和对战乱的悲痛。

诗的开头就用简单的语言揭示了这一主题,表现出当时社会的动荡和国家的颓废。

诗中写到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表现出作者的伤心和悲痛。

诗歌最后几句“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表现出作者的老态和沧桑感。

整首诗通过描绘景色和写人物、揭示自己的内心世界,表现了作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情怀。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柱叫曰:“立地成佛,还我血海,来!”这首诗表现了杜甫生活在茅屋中的贫苦和孤独,以及他对命运的无奈和抗争。

杜甫诗歌特点及举例说明

杜甫诗歌特点及举例说明

杜甫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具有以下特点:
1.内容深刻、广泛:杜甫的诗歌关注社会、关注人民疾苦,内容深刻广泛,涉及政
治、经济、战争、民生等多个方面。

他的诗歌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问题,也表达了他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关注。

2.表现手法多样:杜甫的诗歌表现手法多样,他善于运用比喻、象征、暗示等多种手
法,使得诗歌的表达更加生动、形象、有力。

3.语言精练、质朴:杜甫的诗歌语言精练、质朴,用词简练,不追求华丽词藻,但却
能够表达出深沉的情感和思想。

举例说明:
1.《春望》:这首诗表达了杜甫对国家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通过描写春天的景
象,表达了他内心的忧虑和痛苦。

诗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描绘,形象地表现了国家动荡不安、人民流离失所的悲惨景象。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描写了杜甫的茅屋被秋风吹破的景象,表达了他对
贫苦人民的同情和对国家民生的关注。

诗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感叹,表现了他对改善人民生活的期望和追求。

总的来说,杜甫的诗歌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而且也为我们了解唐代历史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文学鉴赏:杜甫诗歌的意象与表现手法分析

文学鉴赏:杜甫诗歌的意象与表现手法分析

文学鉴赏:杜甫诗歌的意象与表现手法分析引言杜甫(712年-770年),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被誉为“诗圣”。

他的诗歌作品广泛涉及社会、政治、历史和个人感情等方面,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精湛的艺术表达而闻名。

本文将重点分析杜甫诗歌中的意象与表现手法,揭示其中蕴含的美学价值。

意象在杜甫诗歌中的运用意象是指通过文字进行具体形象描绘,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杜甫巧妙地利用意象塑造自己丰富多彩的诗歌世界。

1.自然意象:杜甫常常借助自然景物来抒发自己对生活、人生和社会现实的感慨。

比如《春望》中描绘了春天的景色,表达了对战乱时期社会状况的关切;《秋兴八首·其七》通过描写秋天树木凋零的景象,表现了作者对国家衰败的忧伤之情等。

2.社会意象:杜甫关注社会百姓的苦难和冷暖,他通过描写社会现实中的人物和场景,深刻地展现了社会动荡带来的痛苦和无奈。

比如《登高》中描述了边塞战争的残酷场面,唤起了读者对战乱中平民百姓哀叹之情;《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所描绘的流亡者形象,则通过生动具体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局变迁下普通人艰难困苦生活状态的关注和同情。

3.动态意象:除了表现自然景物和社会现实外,杜甫诗歌中还充满了丰富多样的动态意象。

通过运用形容词、副词等修辞手法,他能够将静止对象赋予动态感,增强作品的生动性。

比如《兵车行》中描述战争车队行进时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冲击耳膜;《新婚别热剧初平侯脱帽观礼送》将新战胜的诸军官归队时的盛况描绘得热闹而庄重。

表现手法对意象的运用和加强除了使用意象来塑造情感,杜甫还通过多种表现手法使意象更加生动有力,进一步加深读者对诗歌的理解和共鸣。

1.对比与衬托:通过对比不同事物或情感的差异,增强意象的冲突感和张力。

例如《登高》中将自然景色和人类悲愁相互对照,使蕴含其中的苦旅之情更加鲜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通过流亡者和丰收景象之间的反差呈现冷暖之别,加深对时局变迁下普通百姓境遇的思考。

绝句杜甫诗歌鉴赏

绝句杜甫诗歌鉴赏
意境与情感
诗歌以富有生机的自然美景切入,营造出一种清新轻松的情调氛围。诗人陶醉其中,望着来自东吴的船只,勾起了乡愁,细致的内心活动自然地流露出来。
表现手法
诗歌运用了对仗、对比、象征等手法。如上下联均是对仗句,色彩鲜明,富有画面感;千秋雪与万里船在空间和时间上形成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东吴船象征着诗人对和平与安居乐业的渴望。
绝句杜甫诗歌鉴赏
鉴赏角度
鉴赏内容
诗歌基本信息
诗名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作者
杜甫
创作背景
“安史杜甫草堂,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感受到归家的喜悦与生活的美好,写下这一首即景小诗。
诗歌内容
原文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诗歌评价
艺术价值
《绝句》以简练的语言、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诗人杜甫高超的艺术造诣。这首诗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更是诗人内心复杂情感的抒发。
历史地位
《绝句》作为杜甫的代表作之一,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被广泛传颂和引用,还被视为咏春景诗中的千古名篇。
译文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一行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坐在窗前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从东吴远道而来的船只。
诗歌赏析
意象分析
诗中描绘了四个独立的景色:黄鹂鸣翠柳、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雪、门泊东吴船,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图画。
色彩与声音
以“黄”衬“翠”,以“白”衬“青”,色彩鲜明,更托出早春的生机初发的气息。同时,“鸣”字传达出黄鹂的啼叫,给人一种清脆悦耳之感。

杜甫登高诗歌鉴赏

杜甫登高诗歌鉴赏

杜甫登高诗歌鉴赏杜甫,唐代伟大的诗人,被尊称为“诗圣”。

他的诗歌以其深沉的内涵、精湛的技巧和广泛的题材而著称,其中《登高》是其代表作之一。

这首诗描绘了杜甫登高远望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深沉感慨。

诗的开头,杜甫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两句,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

秋风急促,天高云淡,猿猴的哀鸣和鸟儿的飞翔,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壮阔的氛围。

这里的“风急”和“天高”不仅形容了自然景象,也隐喻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局势。

接着,诗人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萧瑟和长江的浩瀚。

落叶纷纷,长江滚滚,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落木”和“长江”在这里成为了诗人情感的载体,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感慨。

诗的后半部分,杜甫转向了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两句,诗人以自己的经历为线索,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他漂泊万里,常常感到秋天的悲凉,而自己又多病,孤独地登上高台,这种孤独和无奈的情感,深深地打动了读者。

最后,诗人以“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两句结束了全诗。

这里的“艰难苦恨”和“潦倒新停”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晚年的困顿和无奈。

岁月的艰辛让诗人的鬓发如霜,而生活的困顿使他不得不停止饮酒,这两句诗深刻地反映了诗人晚年的凄凉和辛酸。

整首《登高》诗,杜甫以其精湛的技艺和深沉的情感,成功地将自然景象、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融为一体,展现了他作为“诗圣”的非凡才华。

这首诗不仅是杜甫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那个时代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杜甫阁夜诗歌鉴赏

杜甫阁夜诗歌鉴赏

杜甫阁夜诗歌鉴赏诗歌鉴赏:这是大历元年冬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

当时西川军阀混战,连年不息;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

而杜甫的好友郑虔、苏源明、李白、严武、高適等,都先后死去。

感时忆旧,他写了这首诗,表现出异常沉重的心情。

开首二句点明时间。

首句岁暮,指冬季;阴阳,指日月;短景,指冬天日短。

一“催”字,形象地说明夜长昼短,使人觉得光阴荏苒,岁序逼人。

次句天涯,指夔州,又有沦落天涯意。

当此霜雪方歇的寒冬夜晚,雪光明朗如昼,诗人对此凄凉寒怆的夜景,不由感慨万千。

“五更”二句,承次句“寒宵”,写出了夜中所闻所见。

上句鼓角,指古代军中用以报时和发号施令的鼓声、号角声。

晴朗的夜空,鼓角声分外响亮,值五更欲曙之时,愁人不寐,那声音更显得悲壮感人。

这就从侧面烘托出夔州一带也不太平,黎明前军队已在加紧活动。

诗人用“鼓角”二字点示,再和“五更”、“声悲壮”等词语结合,兵革未息、战争频仍的气氛就自然地传达出来了。

下句说雨后玉宇无尘,天上银河显得格外澄澈,群星参差,映照峡江,星影在湍急的江流中摇曳不定。

景色是够美的。

前人赞扬此联写得“伟丽”。

它的妙处在于:通过对句,诗人把他对时局的深切关怀和三峡夜深美景的欣赏,有声有色地表现出来,诗句气势苍凉恢廓,音调铿锵悦耳,辞采清丽夺目,伟丽中深蕴着诗人悲壮深沉的情怀。

“野哭”二句,写拂晓前所闻。

一闻战伐之事,就立即引起千家的恸哭,哭声传彻四野,其景多么凄惨!夷歌,指四川境内少数民族的歌谣。

夔州是民族杂居之地。

杜甫客寓此间,渔夫樵子不时在夜深传来夷歌之声。

数处言不只一起。

这两句把偏远的夔州的典型环境刻画得很真实:“野哭”、“夷歌”,一个富有时代感,一个具有地方性。

对这位忧国忧民的伟大诗人来说,这两种声音都使他倍感悲伤。

“卧龙”二句,诗人极目远望夔州西郊的武侯庙和东南的白帝庙,而引出无限感慨。

卧龙,指诸葛亮。

跃马,化用左思《蜀都赋》“公孙跃马而称帝”句,意指公孙述在西汉末乘乱据蜀称帝。

杜甫曾屡次咏到他:“公孙初据险,跃马意何长?”《白帝城》“勇略今何在?当年亦壮哉!”《上白帝城二首》一世之雄,而今安在?他们不都成了黄土中的枯骨吗!“人事音书”,词意平列。

诗歌鉴赏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歌鉴赏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歌鉴赏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作品广泛而丰富,其中《月夜忆舍弟》是一首颇具触动人心的诗歌。

这首诗描绘了杜甫在月光下对于已故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下面将对《月夜忆舍弟》进行鉴赏分析。

首先,我们注意到这首诗的整体结构呈现出较为规整的五言绝句形式。

这种形式使得诗歌具有紧凑的节奏感,同时也更易于朗诵和传唱。

这与杜甫作品中常见的长诗体裁有所不同,显示出了他多样化的创作风格。

诗的开头便给予读者一种夜晚的宁静感。

杜甫以“戍鼓断人行”揭开序幕,写出了远离尘嚣的废城中孤寂的军鼓声,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对舍弟的思念之情。

随后,诗人通过描绘月光下的景象,表现了自己对于逝去亲人的深深怀念之情。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犹如一盏明暗交替的灯火,在月夜中投下温暖而悲伤的光芒。

这样的描绘使读者不禁沉浸在诗人内心的痛苦和眷恋之中。

接下来,诗人将目光投向远方的云层和星辰,用“问君能有几多愁”来表达内心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

这样的问句,既借助于夜晚的熏黑和星光的点缀,又通过与云层和星辰的对话,凸显出对亲人的痛苦和不解。

诗的末尾,杜甫表达了自己对舍弟的愿望。

他希望舍弟能够在天堂中享受安宁,不再受到人世间的烦恼和伤害。

“不应有恨”这句简洁的话语,通过对舍弟的期许,展示了诗人内心对于美好未来的向往和祝福之情。

总体而言,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通过对月夜中孤寂和思念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舍弟逝去的痛苦和思念。

同时,诗人还通过对云层和星辰的想象,展示了对亲人的不解和渴望。

这首诗以其凄美而深远的意境,打动了读者的心弦,成为了经久不衰的经典之作。

诗歌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以抒发情感、表达思考为主要目的。

而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正是一首通过感慨人生、倾诉情感的优秀之作。

从诗的结构到表达方式,都展现出了杜甫深刻而凄美的情感世界。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切实的表达,使得读者在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悲伤和思念的同时,也得以对生命的脆弱和美好有所反思。

月夜杜甫诗歌鉴赏

月夜杜甫诗歌鉴赏

月夜杜甫诗歌鉴赏《月夜》是唐代杜甫写的一首诗歌,全诗内容如下: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月夜》诗歌鉴赏如下:杜甫的《月夜》借看月而抒离情,但抒发的不是一般情况下的夫妇离别之情。

字里行间,表现出时代的特征,离乱之痛和内心之忧熔于一炉,对月惆怅,忧叹愁思,而希望则寄托于不知“何时”的未来。

在一二两联中,“怜”字,“忆”字,都不宜轻易滑过。

而这又应该和“今夜”、“独看”联系起来加以吟味。

明月当空,月月都能看到。

特指“今夜”的“独看”,则心目中自然有往日的“同看”和未来的“同看”。

未来的“同看”,留待结句点明。

往日的“同看”,则暗含于一二两联之中。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这透露出他和妻子有过“同看”鄜州月而共“忆长安”的往事。

安史之乱以前,作者困处长安达十年之久,其中有一段时间,是与妻子在一起度过的。

和妻子一同忍饥受寒,也一同观赏长安的明月,这自然就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当长安沦陷,一家人逃难到了羌村的时候,与妻子“同看”鄜州之月而共“忆长安”,已不胜其辛酸。

如今自己身陷乱军之中,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那“忆”就不仅充满了辛酸,而且交织着忧虑与惊恐。

这个“忆”字,是含意深广,耐人寻思的。

往日与妻子同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虽然百感交集,但尚有自己为妻子分忧;如今,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遥怜”小儿女们天真幼稚,只能增加她的负担,不能为她分忧。

这个“怜”字,也是饱含深情,感人肺腑的。

孩子还小,并不懂得想念,但杜甫不能不念。

从小孩的“不念”更能体现出大人的“念”之深切。

颈联通过妻子独自看月的形象描写,进一步表现“忆长安”。

雾湿云鬟,月寒玉臂。

望月愈久而忆念愈深,这完全是作者想象中的情景。

当想到妻子忧心忡忡,夜深不寐的时候,自己也不免伤心落泪。

两地看月而各有泪痕,这就激起了作者结束这种痛苦生活的希望;于是以表现希望的诗句作结:“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双照”而泪痕始干,则“独看”而泪痕不干,也就意在言外了。

客至杜甫诗歌鉴赏

客至杜甫诗歌鉴赏

客至杜甫诗歌鉴赏一、原文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二、创作背景此诗大约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

当时杜甫在成都草堂定居,生活相对安定。

诗人久经离乱,草堂的落成,让他有了栖息之所,朋友的来访让他感到格外高兴,于是创作了这首诗。

三、诗歌赏析1. 首联-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 描写了居处周围的环境。

“舍南舍北皆春水”描绘出一幅春水环绕、江波浩渺的景象,展现出一种清幽淡雅的田园氛围。

“但见群鸥日日来”中,“但见”是只见的意思,群鸥日日到来,暗示了此地的清幽,也流露出诗人生活的一种闲适和寂寥。

因为在古代,鸥鸟常常被视为忘机的象征,诗人与群鸥为伴,可能暗示他远离尘世纷争的生活状态。

2. 颔联-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 这两句写庭院小路和家门的状态。

“花径不曾缘客扫”表明平时少有人来,连花径都不需要打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则点明因为友人的到来,简陋的柴门才第一次打开。

这两句将主人的好客之情表现得真挚而质朴。

“花径”“蓬门”点明了居所的简陋,与后面的盛情款待形成鲜明对比,更突出了主人对客人到来的欣喜之情。

3. 颈联-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 诗人向客人解释家中酒菜的情况。

“盘飧市远无兼味”说因为离集市远,盘中菜肴很简单,没有多种美味。

“樽酒家贫只旧醅”表示由于家境贫寒,酒也只是自家酿的陈酒。

这两句虽然写的是招待的简单,但却充满了真诚。

诗人毫不掩饰自己生活的困窘,反而让客人感受到他的率真与实在,也体现了安贫乐道的情怀。

4. 尾联-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 这两句描写了诗人想要邀请邻翁一同饮酒的情景。

诗人询问客人是否愿意与邻家老翁相对而饮,如果愿意的话,就隔着篱笆把邻翁唤来一起把剩下的酒喝完。

这一细节描写进一步表现了宾主之间的融洽关系,也展现出乡村生活的质朴与邻里之间的和睦。

杜甫诗歌鉴赏

杜甫诗歌鉴赏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天地一沙鸥。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写了“名著”“官休”二事,概括了诗人后半生的 写了“名著”“官休”二事, ”“官休 生活,那么在诗中“名著” 官休” 生活,那么在诗中“名著”和“官休”的原因是什 么呢? 么呢 名声”不是因为”文章” 不做” “名声”不是因为”文章”而”著”的,不做”官”是 因为”老病”而休的。 因为”老病”而休的。
诗歌前两联描绘了什么景象, 诗歌前两联描绘了什么景象,表达了诗人什 么情感? 么情感?
第一组:孤弱的细草在无边的风里飘摇不定,孤立突兀的 第一组:孤弱的细草在无边的风里飘摇不定, 危樯和孤独的小舟对抗漫漫的长夜。 凄冷) 危樯和孤独的小舟对抗漫漫的长夜。(凄冷) 第二组:星空低垂愈显原野辽阔无边, 第二组:星空低垂愈显原野辽阔无边,明朗的月空下江水 汹涌澎湃奔流不息。(雄浑阔大) 汹涌澎湃奔流不息。 雄浑阔大)
概括各联内容
第一联描绘冬景,有萧瑟之感 第二联所闻悲壮之声 第三联写夜哭、夷歌之凄惨 第四联思及先贤功业,以自己的寂寥作结果
此诗颔联创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
上句透露出悲惨的战争现实, 上句透露出悲惨的战争现实,下句写壮美 的三峡夜景,诗人将二者巧妙地放在一起, 的三峡夜景,诗人将二者巧妙地放在一起, 创造了一种悲壮雄浑的发萧瑟悲 凉,星河波澜壮阔的动荡也仿佛是应和鼓 角之声,二者所传达的动荡感是一致的, 角之声,二者所传达的动荡感是一致的, 鼓角之声传播的空间更加广阔了, 鼓角之声传播的空间更加广阔了,星河的 摇动也具有了一种深邃的情致。 摇动也具有了一种深邃的情致。这两句所 描绘的意境浑然融合在一起, 描绘的意境浑然融合在一起,表达出诗人 深沉悲壮的情怀。 深沉悲壮的情怀。

杜甫古诗鉴赏大全

杜甫古诗鉴赏大全

杜甫古诗鉴赏大全杜甫古诗鉴赏大全杜甫《月》赏析万里瞿唐月,春来六上弦。

①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

②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

③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④背景诗为大历二年(767)六月初旬所作。

安史之乱后,杜甫一直在西南一带漂泊。

此时正困居夔州。

注译①万里:言月运行万里而来,又暗喻漂泊万里的诗人。

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

春来:今春以来。

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

这两句意为:运行万里而来的瞿塘峡的月亮,今春以来已经是第六次出现上弦月了。

首联既交代了时间(六月初旬)和地点(瞿塘峡),又寄寓了万里漂泊、羁留难归之感。

②时时:常常。

与“故故”变文同义。

开:指照亮。

满:指月光洒满。

青天:蓝天。

这两句意为:月光常常照亮我幽暗的居室,洒满无垠的蓝天。

“时时”二字既写出月的殷勤关切,又见出诗人饱经丧乱,常常夜不成寐,望月思归。

③爽:清爽,凉爽。

合:环绕,充满。

风襟:衣襟。

宋玉《风赋》:“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

”当:对着。

悬:悬挂天空。

这两句意为:月光静静洒下,凉爽透过衣襟,格外宜人;月亮高高地悬挂天空,空自对着我挂满泪痕的脸,竟无动于衷。

颔、颈两联,3、5句相接,写出月的殷勤多情;4、6句相接,写出月的清冷疏远。

王嗣奭《杜臆》云:“中四,有一喜一恨意。

时开暗室,则喜之而爽合风襟;故满青天,则恨之而空当泪脸。

一月而分作两般,景随情转故也。

”④乌鹊:乌鸦。

夜久:夜深。

这两句意为:有一只南飞的乌鹊,在月下盘旋良久,无枝可依,只好落在江边。

此联化用曹操《短歌行》的诗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暗喻自己到处漂泊,无处栖身。

赏析:以“月”为题,让我们联系到“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等名句。

月有一个特定的内涵:望月就易思乡。

“万里瞿唐月,春来六上弦”:“万里”,作者先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个大的背景,然后现一轮孤月。

登楼杜甫古诗文鉴赏

登楼杜甫古诗文鉴赏

登楼杜甫古诗文鉴赏
登楼杜甫古诗文鉴赏
杜甫的《登楼》诗,描写了一位普普通通的官员,在众人的中间看到美景,想到人生的无常,于是产生了深刻的思考,表达了人们在人世间行走的深沉感受。

一、诗歌外景
登高远望,此乃诗人登高望远感受到美景,而欣喜若狂。

可以想象到天空晴朗,大地广阔,山峰起伏,风景秀丽。

二、诗歌情感
登楼时,诗人发现自己周围的人都是来自四面八方的旅客,烈日下站着等待,十分辛苦。

这个景象让诗人深感人生的无常,应该珍惜眼前的一刹那美好。

正是这些感悟,促成了这首《登楼》之作。

三、诗歌思想
诗人在登楼,一方面之所以会有这种感触,是因为眼前景色的美好,而另一方面则是身边的旅客。

无论是出门旅游,还是赶路行走,人们
都时时刻刻抱有一种“去往”的想法。

即使是在拥挤的人流中,也会有这种渴求。

可这种渴求,在生活的苦难中,又为何会消失?难道生活不是一次次的长途跋涉么?人应该向往远方,努力前行,无论是风景也好,脚下的路也好,都是值得珍视的。

杜甫孤雁诗歌鉴赏

杜甫孤雁诗歌鉴赏

杜甫孤雁诗歌鉴赏杜甫的《孤雁》是一首非常有名的咏物诗,通过对孤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苦闷。

这首诗不仅在艺术上有很高的造诣,同时也在思想感情上有着深厚的内涵。

下面将从诗歌的主题、艺术手法和思想感情三个方面对《孤雁》进行鉴赏。

一、诗歌的主题《孤雁》是一首以孤雁为主题的诗,通过对孤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苦闷。

在诗中,诗人把孤雁比作自己,通过对孤雁的描写,展现了自己的孤独和无助。

同时,诗人也通过对孤雁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由和安宁的向往,以及对生命的珍视和热爱。

二、艺术手法形象生动,意象深远杜甫在《孤雁》中运用了非常形象生动的语言和意象,使得读者能够深刻地感受到孤雁的孤独和无助。

例如,“孤雁几时回?汀洲路迢迢。

”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孤雁在广阔的天空中飞翔,却找不到归途的情景。

此外,“寄声欲问谁?云鸿不在林。

”这句话则通过形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对比强烈,感情真挚杜甫在《孤雁》中也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使得诗歌更加深刻和感人。

例如,“未休兵”与“欲何依”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苦闷。

此外,“断肠思故人”与“离乱家飘零”也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意境深远,含蓄蕴藉杜甫的《孤雁》在语言上非常含蓄蕴藉,让人回味无穷。

例如,“野鸦无意绪”与“孤雁有余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自由和安宁的向往。

此外,“欲何依”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奈。

这些语言上的含蓄蕴藉,让人在品味诗歌时能够感受到更多的情感和思考。

三、思想感情对孤独的感受《孤雁》是杜甫晚年创作的名篇之一,他通过描写孤雁的孤独状态,表达了自己晚年的孤独感受。

在诗中,他写道:“孤雁几时回?汀洲路迢迢。

”这句话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他感觉自己就像一只离群的孤雁,找不到归途,也找不到依靠。

这种孤独的感受在诗人的其他作品中也有所体现,如《登高》中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诗歌鉴赏

杜甫诗歌鉴赏

杜甫诗歌鉴赏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杜子美”等。

他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与李白并称为“李杜”。

杜甫的诗歌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艺术手法,被誉为“诗史上的一座巍峨的山峰”。

杜甫的诗歌内容广泛,涉及政治、社会、历史、民生等多个领域。

他的诗歌常常揭示社会的矛盾和人民的苦难,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愤慨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同时,他也通过自己的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尊重。

杜甫的诗歌风格独特,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他的诗歌语言简练、质朴自然,常常运用象征、比喻等修辞手法,使诗歌具有更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同时,他的诗歌也具有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写和对人民疾苦的表达,使诗歌具有更强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在杜甫的诗歌中,我最喜欢的作品是《登高》。

这首诗歌是杜甫晚年创作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作者独自登高远眺的感受和思考。

诗歌中描绘了登高远眺的场景和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的珍视。

整首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悟。

我最喜欢的杜甫的诗歌作品是《登高》。

这首诗歌是杜甫晚年创作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作者独自登高远眺的感受和思考。

诗歌中描绘了登高远眺的场景和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如壮丽的河山、秋天的景象等等。

同时,诗歌也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的珍视,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整首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悟,让人感受到杜甫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才华和思想深度。

《登高》这首诗歌中,杜甫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将自然景观和人生感悟融为一体,展现了他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时光的珍惜。

诗歌中的每一句都充满了情感和哲理,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不禁陷入深思。

尤其是那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不仅描绘了壮丽的秋景,也表达了杜甫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慨,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短暂和珍贵。

《登高》整首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悟,是杜甫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杜甫古诗鉴赏

杜甫古诗鉴赏

【篇⼀】《空囊》翠柏苦犹⾷⑴,晨霞⾼可餐⑵。

世⼈共卤莽⑶,吾道属艰难⑷。

不爨井晨冻⑸,⽆⾐床夜寒。

囊空恐羞涩⑹,留得⼀钱看⑺。

【注释】⑴翠柏:原产中国的⼀种松科乔⽊。

⑵晨:⼀作“明”。

⾼:⼀作“朝”。

⑶卤(lǔ)莽:通“鲁莽”,苟且偷安。

⑷吾道:我的忠君报国之道。

⑸爨(cuàn):烧⽕做饭。

⑹囊空:谓袋中⽆钱。

⑺⼀钱:⼀⽂钱,指极少的钱。

【⽩话译⽂】纵然翠柏味苦,朝霞⾼⾼,也还可以当作饭餐。

世⼈⼤多苟且偷⽣,我持节守道显得异常艰难。

早晨开不了⽕,井⽔也冻了,夜来⽆⾐难御寒。

太贫穷了怕⼈笑话,袋中还是应该留下⼀⽂钱。

【创作背景】此诗当作于唐肃宗乾元⼆年(759年),当时杜甫弃官由华州寄居秦州同⾕(治今⽢肃成县)。

这时战乱动荡仍未平息,诗⼈⽣活极其艰难。

【赏析】⾸联“翠柏苦犹⾷,明霞⾼可餐”,诗⼈紧扣诗题,意在⾔外,写出两层意思,⼀层是说穷困潦倒,只得餐霞⾷柏,权且充饥,这是明意。

除此之外,还有另⼀层⾔外之意,在古⼈看来,明霞翠柏均⾮凡俗之物,杜甫此语出⾃《列仙传》“⾚松⼦好⾷柏实”和司马相如《⼤⼈赋》“呼吸沆瀣餐朝霞”。

表现杜甫虽⽣当乱世,饥寒交迫,但仍不同流俗,品节⾼尚。

颔联“世⼈共卤莽,吾道属艰难”,揭⽰囊空的根本原因。

所谓“世⼈共卤(鲁)莽”,指⼈多苟且偷安。

战乱爆发后,诗⼈弃家鄜州,奔赴灵武,中途陷于叛军之⼿,后⼜因两次直⾔上奏,受贬去职,但他“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及⾄贫寒如此,仍然持道守节。

这⾥,杜甫所说的“吾道”,是不愿苟得之直道,忠勇报国之达道。

颔联两句,通过对⽐的⼿法,将杜甫⾼尚不俗的品格鲜明地凸现出来了。

颈联“不爨井晨冻,⽆⾐床夜寒”,进⽽具体写贫状。

作者皆从“寒”字来⼊笔。

上句说“不爨”,并⾮因为“井晨冻”,⽽是因为⽆⾷。

严冬季节,却晨炊⽆⽶,夜寒难御,可见⼀贫如洗。

尾联“囊空恐羞涩,留得⼀钱看”,点明“空囊”题旨。

在写法上,此联出之以幽默诙谐之笔。

诗⼈已是⾝⽆分⽂,贫不⾃救,却还要强留⼀钱在空囊之中,以免他⼈笑话,这举动本⾝就是⼀种反常。

杜甫《登高》诗歌鉴赏

杜甫《登高》诗歌鉴赏

杜甫《登高》诗歌鉴赏一、原文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二、创作背景此诗是唐代宗大历二年(767)杜甫在夔州时所作。

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

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

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

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待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

如不是当地都督的照顾,他也不可能在此一住就是三个年头。

而就在这三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体也非常不好。

这首诗就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在这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

三、整体赏析(一)意境雄浑高远1. 首联写景- 接着诗人移动视线,由高处转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真是一幅精美的画图。

其中“哀”“回”二字,不仅写出了景物的动态,而且渗透了诗人的感情。

猿啸哀鸣,飞鸟徘徊,这是诗人身临其境的感受,也为全诗定下了沉郁悲哀的基调。

2. 颔联写景深化- 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

“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 从写景的角度看,此联前句写山,后句写水;前句仰视,后句俯视。

写山为远望,写水为俯瞰。

而且“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萧萧下”对“滚滚来”,对仗工整,意境雄浑开阔,气象万千。

诗人通过对富有季节特征的景物描写,集中表现了深秋的典型特征,也为后文抒情做好了铺垫。

(二)情感深沉悲苦1. 颈联抒情- 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直接抒情。

“万里”,地之远也;“悲秋”,时之惨凄也;“常作客”,羁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独登台”,无亲朋也。

这一联包含了八层意思,可谓字字悲苦,概括了诗人一生的境遇。

诗人杜甫的唐诗佳作赏析

诗人杜甫的唐诗佳作赏析

诗人杜甫的唐诗佳作赏析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分别非常明显了。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古体诗都和近体诗迥然不同的。

律诗产生以后,诗人们即使写古体诗,也不可能完全不受律诗的影响。

我在此整理了诗人杜甫的唐诗佳作,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诗人杜甫的唐诗佳作11、春望杜甫〔唐代〕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此诗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

全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对仗精巧,声情悲壮。

这首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且这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

诗人由登高望远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愤。

由开篇描绘国都萧索的景色,到眼观春花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再写战事持续了很久,以致于家里音信全无,最后写到自己的哀怨和衰老,环环相生、层层递进,创造了一个能够引发人们共鸣、深思的境界。

表现了在典型的时代背景下所生成的典型感受,反映了同时代的人们热爱国家、期待和平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大家一致的内在心声。

也展示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唐代〕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死亦足一作:死意足)此诗抒发的情怀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抒发的情怀基本一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丰折臂翁》 《新丰折臂翁》 新丰老翁八十八,头鬓眉须皆似雪。玄孙扶向店前行, 新丰老翁八十八,头鬓眉须皆似雪。玄孙扶向店前行, 左臂凭肩右臂折。问翁臂折来几年,兼问致折何因缘。 左臂凭肩右臂折。问翁臂折来几年,兼问致折何因缘。 翁云贯属新丰县,生逢圣代无征战。惯听梨园歌管声, 翁云贯属新丰县,生逢圣代无征战。惯听梨园歌管声, 不识旗枪与弓箭。无何天宝大征兵,户有三丁点一丁。 不识旗枪与弓箭。无何天宝大征兵,户有三丁点一丁。 点得驱将何处去,五月万里云南行。闻道云南有泸水, 点得驱将何处去,五月万里云南行。闻道云南有泸水, 椒花落时瘴烟起。大军徒涉水如汤,未过十人二三死。 椒花落时瘴烟起。大军徒涉水如汤,未过十人二三死。 村南村北哭声哀,儿别爷娘夫别妻。皆云前后征蛮者, 村南村北哭声哀,儿别爷娘夫别妻。皆云前后征蛮者, 千万人行无一回。是时翁年二十四,兵部牒中有名字。 千万人行无一回。是时翁年二十四,兵部牒中有名字。 夜深不敢使人知,偷将大石捶折臂。张弓簸旗俱不堪, 夜深不敢使人知,偷将大石捶折臂。张弓簸旗俱不堪, 从兹始免征云南。骨碎筋伤非不苦,且图拣退归乡土。 从兹始免征云南。骨碎筋伤非不苦,且图拣退归乡土。 此臂折来六十年,一肢虽废一身全。至今风雨阴寒夜, 此臂折来六十年,一肢虽废一身全。至今风雨阴寒夜, 直到天明痛不眠。痛不眠,终不悔,且喜老身今独在。 直到天明痛不眠。痛不眠,终不悔,且喜老身今独在。 不然当时泸水头,身死魂孤骨不收。应作云南望乡鬼, 不然当时泸水头,身死魂孤骨不收。应作云南望乡鬼, 万人冢上哭呦呦。老人言,君听取。 万人冢上哭呦呦。老人言,君听取。 君不闻开元宰相宋开府,不赏边功防黩武。 君不闻开元宰相宋开府,不赏边功防黩武。 又不闻天宝宰相杨国忠,欲求恩幸立边功。 又不闻天宝宰相杨国忠,欲求恩幸立边功。 边功未立生人怨,请问新丰折臂翁。 边功未立生人怨,请问新丰折臂翁。
四、西南漂泊时期
营 建 草 堂
《江村》 江村》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 相亲相近水中鸥。 自去自来梁上燕, 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 稚子敲针作钓钩。 老妻画纸为棋局, 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 微躯此外更何求? 但有故人供禄米, 微躯此外更何求?
杜甫诗歌 鉴赏
一、漫游时期
杜甫(712~770),字子美, 杜甫(712~770),字子美, ),字子美 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西南) 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西南)人, 生于河南巩县, 生于河南巩县,是晋朝名将杜预之 祖父杜审言,初唐著名诗人。 后,祖父杜审言,初唐著名诗人。 母亲为当时著名学者崔融女。 母亲为当时著名学者崔融女。 二十岁时开始为时十年的漫游, 二十岁时开始为时十年的漫游,3 岁在洛阳遇李白,两人同游梁、 3岁在洛阳遇李白,两人同游梁、 遇高适,三人酣饮纵游, 宋。遇高适,三人酣饮纵游,慷慨 怀古。 怀古。
诗的首联用民歌的复沓的句法 来写峡江云雨翻腾的奇险景象。 来写峡江云雨翻腾的奇险景象。音 节奇崛,有一种劲健的气骨。 节奇崛,有一种劲健的气骨。 下一联具体描写雨景。非常工稳。 下一联具体描写雨景。非常工稳。 两句中集中了六个形象,有声有色 两句中集中了六个形象, 地传达了雨势的急骤。从音节上看, 地传达了雨势的急骤。从音节上看, 这两句平仄完全合律, 这两句平仄完全合律,与上联一拙 一工,有跌宕错落之美。 一工,有跌宕错落之美。 这两联先以云雨寄兴, 这两联先以云雨寄兴,暗写时代 的动乱,实际是为展现后面那个腥 的动乱, 风血雨中的社会面貌造势、作铺垫。 风血雨中的社会面貌造势、作铺垫。 后半首境界陡变, 后半首境界陡变,由紧张化为阴 惨凄凉。运用了当句对, 惨凄凉。运用了当句对,形成了一 种纡徐回复、一唱三叹的语调, 种纡徐回复、一唱三叹的语调,传 达出诗人无穷的感叹,和上面急骤 达出诗人无穷的感叹, 的调子形成鲜明的对照。 的调子形成鲜明的对照。 尾联道出了碎人心肝的哀诉。 尾联道出了碎人心肝的哀诉。
二、困守长安
参加科举考试 献赋上书,干谒赠诗, 献赋上书,干谒赠诗, 希求汲引 三篇《大礼赋》 三篇《大礼赋》 集贤院考试 封西岳赋》《雕赋》 》《雕赋 《封西岳赋》《雕赋》 父亲去世 投书权贵 任右卫率府曹参军 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兵车行 车辚辚,马萧萧, 行人弓箭各在腰。 车辚辚,马萧萧, 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 尘埃不见咸阳桥。 耶娘妻子走相送, 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 哭声直上干云霄。 牵衣顿足拦道哭, 哭声直上干云霄。
秋兴八首 玉露凋伤枫树林, 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 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 江间波浪兼天涌, 塞上风云接地阴。 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 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 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 寒衣处处催刀尺, 白帝城高急暮砧。 白帝城高》 《秋兴八首》,可以说是 杜甫律诗中的登峰造极之作。 杜甫律诗中的登峰造极之作。 这组诗写于滞留夔州时期。 这组诗写于滞留夔州时期。此 时安史之乱虽已结束, 时安史之乱虽已结束,而外族 入侵,藩镇叛乱, 入侵,藩镇叛乱,战争仍然不 挚友已先后离开人世, 断。挚友已先后离开人世,诗 人自己仍飘泊沧江, 人自己仍飘泊沧江,且疾病缠 山城秋色, 身。山城秋色,引发他的故园 之思和对于京华岁月的怀念, 之思和对于京华岁月的怀念, 回顾一生,感悟哲理。 回顾一生,感悟哲理。
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杜甫大历元年( 杜甫大历元年(766)在夔州写成的 ) 一组诗。夔州和三峡一带本来就有宋玉、 一组诗。夔州和三峡一带本来就有宋玉、 王昭君、刘备、诸葛亮、 王昭君、刘备、诸葛亮、庚信等人留下 的古迹,杜甫正是借这些古迹, 的古迹,杜甫正是借这些古迹,怀念古 同时也抒写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感。 人,同时也抒写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感。 这首《咏怀古迹》 这首《咏怀古迹》是杜甫凭吊楚国著名 辞赋作家宋玉的。 辞赋作家宋玉的。
三、杜甫陷贼
安史乱起之后, 安史乱起之后, 杜甫落入叛军手中。 杜甫落入叛军手中。 春望》《哀江头》 》《哀江头 《春望》《哀江头》。 凤翔投肃宗, 凤翔投肃宗, 被授予左拾遗的官职。 被授予左拾遗的官职。 羌村三首》 北征》 《羌村三首》、《北征》。 因疏救房琯,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因疏救房琯,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三吏” 三别” “三吏”、“三别”。 乾元二年(759) 弃官,携家入蜀, 乾元二年(759)秋,弃官,携家入蜀, 开始了他晚年飘泊西南的生活。 开始了他晚年飘泊西南的生活。
赏析: 赏析:
宋玉名篇《九辩》 宋玉名篇《九辩》正以悲秋 发端: 悲哉秋之为气也, 发端:“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 草木摇落而变衰。 草木摇落而变衰。”其辞旨又在抒 贫士失职而志不平” 写“贫士失职而志不平”,与杜甫 当时的情怀共鸣, 当时的情怀共鸣,因而便借以兴起 本诗。 本诗。 风流儒雅”是庚信《枯树赋》 “风流儒雅”是庚信《枯树赋》 中形容东晋名士兼志士殷仲文的成 语,这里借以强调宋玉主要是一位 政治上有抱负的志士。 政治上有抱负的志士。 诗的前半感慨宋玉生前, 诗的前半感慨宋玉生前,后半 则为其身后不平。 则为其身后不平。
《白帝》 白帝》 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 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 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 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 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 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 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 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
赏析: 赏析: 这是一首拗体 律诗, 律诗,作于杜甫寄 寓夔州期间。 寓夔州期间。它打 破了固有的格律, 破了固有的格律, 以古调或民歌风格 掺入律诗, 掺入律诗,形成奇 崛奥峭的风格。 崛奥峭的风格。
其二》 《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咏怀古迹五首 其二 摇落深知宋玉悲, 摇落深知宋玉悲, 怅望千秋一洒泪, 怅望千秋一洒泪, 江山故宅空文藻, 江山故宅空文藻, 最是楚宫俱泯灭, 最是楚宫俱泯灭, 风流儒雅亦吾师。 风流儒雅亦吾师。 萧条异代不同时。 萧条异代不同时。 云雨荒台岂梦思。 云雨荒台岂梦思。 舟人指点到今疑。 舟人指点到今疑。
主题: 主题: 诗人由深秋的 衰残景象和阴沉的 气氛感发情怀, 气氛感发情怀,书 写了因战乱而长年 流落他乡、 流落他乡、不能东 归长安的悲哀。 归长安的悲哀。 悲自然之秋, 悲自然之秋, 更悲人生之秋和国 运之秋。 运之秋。
艺术特色: 艺术特色:
绘景抒情联系密切. 绘景抒情联系密切 浑然一体。 浑然一体。 首联以秋枫起兴, 首联以秋枫起兴,以 秋叶凋零、秋气萧瑟,现年老伤悲、情怀落寞。 秋叶凋零、秋气萧瑟,现年老伤悲、情怀落寞。 颔联写巫峡景象,骇浪滔天, 颔联写巫峡景象,骇浪滔天,暗寓时局动荡和心潮 翻卷;阴云匝地,象征着国运黯淡和心情沉闷。 翻卷;阴云匝地,象征着国运黯淡和心情沉闷。 颈联倾诉衷曲,借丛菊、孤舟现出乡思之深长。 颈联倾诉衷曲,借丛菊、孤舟现出乡思之深长。 尾联以暮色秋风里、一片捣衣声的环境气氛, 尾联以暮色秋风里、一片捣衣声的环境气氛,写心 绪之落寞惆怅。 绪之落寞惆怅。
道旁过者问行人, 道旁过者问行人, 行人但云点行频。 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 或从十五北防河, 便至四十西营田; 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 去时里正与裹头, 归来头白还戍边。 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 边庭流血成海水, 武皇开边意未已。 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 千村万落生荆杞。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 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 禾生陇亩无东西。 纵有健妇把锄犁, 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 被驱不异犬与鸡。 况复秦兵耐苦战, 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 役夫敢申恨? 长者虽有问, 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 未休关西卒。 且如今年冬, 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 租税从何出? 县官急索租, 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 反是生女好; 信知生男恶, 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 生男埋没随百草! 生女犹得嫁比邻, 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 古来白骨无人收。 君不见青海头, 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 天阴雨湿声啾啾。 新鬼烦冤旧鬼哭, 天阴雨湿声啾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