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语言是学习语文的金钥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积累语言是学习语文的金钥匙

——浅谈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积累语言的几点做法

兰光小学杨金莲

众所周知,汉语之所以能与其它语种并存,并且能够自成体系是有着其特殊规律的。汉语强调的是对语言的领悟和积累。我们不难想像,如果一名学生的头脑里没有词、句、段等基本的语言材料,没有丰富的词汇,没有多样的句式、段式作为储备,那么他的说话和习作又怎能做到用词准确,表达流畅、语言生动呢?他的语文学习又怎能顺利地进行和提高呢?

从古至今,我们的祖先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诵读。今天看来,重视诵读,其实强调的就是语言积累的问题。古人认为学生学习课文,不是靠教师的架空分析。而主要是靠自己的反复诵读,辅之以教师的讲解来进一步理解课文,熟读以后还要强调背诵,并要求学生滚雪球般地记忆所学篇目。古人相信,只要读得多,记得多,聚沙成塔,才能博闻强记,厚积而博发,如此应用起来才会左右逢源,得心应手,真正达到古诗所形容的“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的境界。事实证明,古人的这种做法是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遗忘规律的,同时也反映了我们学习汉语的内在要求。

所以应该说,重视语言积累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条基本途径,同时,它更是尽快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和手段。那么,我们究竟应如何去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授之于学生一把学习语文的金钥匙呢?归结起来,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朗读:

朗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的一条重要途径。朗读的过程是一个把死板的、躺着的书面文字,用灵活的、感性的声音将其树立起来。在文字、语句出口时,辅之以一定的思想感情,增强它的可感性。例如我们在学习老舍先生的《草原》一文时,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反复多遍的朗读,与课文中的优美文字加以反复地接触,深刻地领会出老舍先生在字里行间里流露出来的深厚笔力和语音节律特点,受到最直接、最强烈地感染。从中感受一下广阔无垠的草原中所蕴含的自然美,同时也可以体会到“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深厚情谊。我们说学习语言,单凭讲解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时难以达到理想效果的。而我们必须抓住“读”这一主线,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从读中由感而悟,由悟入境,最终达到与文章作者的心灵相通、意境相融。这种借助于读而达到那种富有创造力的悟性理解,也正是在语文教学上所追求的上乘境界。

重视诵读,是传统语文教育的宝贵经验,有道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叶圣陶先生更是谆谆告诫:“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老师若引导学生善于读,则功莫大焉。”这些真知灼见,揭示了语

文学习的内在规律:学习语言,就得多读。读,包含着对语言文字“感知理解——吸收积累——转换创造的潜移默化的过程。

要真正做到以读为本,首先就要将读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即以读的训练为主线,并对整个读的过程的各个阶段有明确的指向:初读要求读准、读通、读顺;细读要求理解内容;精读则要抓住重点句段,细加品味,感悟其情;熟读则要积累语言,以至背诵。这一要求在小学的中高年级语文教材中体现的尤为明显。最后,再让学生对这些重点段落加以背诵,就已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其次读书的形式要多样,指导要得法。朗读的形式包括范读、引读、分角色读、齐读等,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年级、学生情况和教材特点等方面,区别各种朗读形式的各自功能和适用范围加以合理运用,并要加强指导。比如在低年级时,由于学生年龄小,语文知识不足,朗读能力处于形成时期,教师可以多采用范读、齐读等形式让学生在整体上感知朗读的特点;到了中高年级时,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个人析词断句、领会情境的能力明显增强,教师则可以逐渐对学生进行指名读、分角色读等形式的训练。

再次要保证学生有充足的读书时间,用以加大学生的读书实践。要给全体学生有足够的试读、练读和评议的时间,体现出朗读对语言学习的诊断和激励功能,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当然,教师在指导学生读书时,要做到“读前有要求,读中有指导,读后有反馈”,并体现出个性差异。尤其要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善于在读书的过程中发现疑难,并在深入阅读中解决疑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意识和习惯,激发他们创新思维的火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强调背诵:

背诵是学习语言的好办法。古时要求文人要熟背“四书五经”“胸中藏有诗百篇”。如今要发展学生的记忆力,提高理解文字的能力,促进写作,积累语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都有赖于背诵。除此以外,背诵还具有发展学生思维等多种功能。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小学阶段是人的一生中记忆力最旺盛的时期,小语教材中的课文又大多是文质兼美、内容丰富的典型篇目。通过背诵,能让学生积累大量的佳词妙句,精美篇章,以此来不断充实他们的语言库存,并从中领悟和体味作者布局谋篇、谴词造句的匠心所在,悟得表达方法的真谛。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当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引导学生多读,多读至熟读,熟读至背诵。长此以往,学生各个方面的语文知识和能力都会得到潜移默化地提高。

正如南宋杰出的教育家朱熹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进而又说:“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也。”江泽民主席也说过:“不论学什么语言,都得背,背诵使人受益不浅。”当然,我们所说的背诵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但是对于部分中差生来说,“死记硬背”的方法也未尝不可。我相信,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学生将会自然理解消化当初所背诵的语言材料。修订后的新《大纲》第一次明确规定了学生课内外的阅读量和背诵篇数: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并在《大纲》后附有80首推荐的古诗词。从这一做法中,难道我们还不足以感受到语言积累对语文的知识学习和能力提高的重要性吗?

三、广泛阅读:

多读多写是获得语文知识和能力的首要途径。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扩大阅读量,实际上就是在积累语言,充实语言仓库。清代的唐彪在总结读书经验时说:“阅读必宜博,经史与古文时文,不多阅则学习肤浅,胸中不富。”正是强调了阅读面广的重要性。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说过:“问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得力于课外阅读。”叶圣陶先生也强调指出:“为养成阅读习惯,为充实自己的生活,都非多读不可。”可见广泛阅读的重要性。修订后的《大纲》在规定背诵篇数的同时,也第一次明确规定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为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这一举动很显然是要引导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抛弃烦琐的课文内容理解的方法,引起对课外阅读的重视,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以较大的阅读量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教师都知道,现如今每学期开学除了发给学生一本语文教科书以外,还给每名学生配备了程度适合的《阅读》教材,而这本书主要是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自己独立阅读的。除此以外,我们还鼓励学生在小学的各个阶段可以阅读一些程度相当的报刊、杂志和知识性资料,以此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可以预见,学生在小学阶段若有了一二百万字的阅读量,头脑中装着上百篇文章,几十首古诗,有了比较丰富的语言积累,又何愁读写能力不会提高呢?我们难以设想,一个头脑中只有十二本语文书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又能有多大的作为呢?

当然在实际的阅读过程中,要让学生对每一篇文章都采用精读的方法去阅读,也是不现实的。因此,语文教师有必要指导学生掌握浏览、范读、速读、精读等不同的读书方法,使学生逐步学会根据不同的文体、不同的读书目的和自我需要,采用不同的读书方法。比如,在义教的中高年级教材中,对于一类讲读课文和阅读课文,我们则要指导学生分别采用精读和浏览、泛读的不同方法。但同时对于一篇讲读课文来说,我们又有必要指导学生对其中的重点段落采用精读的方法,对一般叙述性的段落可采用浏览或速读的方法一笔带过。在当今时代,我们尤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速读能力,让其快速、高效地获取有用的信息。

四、重视复述:

复述是一种运用口头语言或语言把听到的、读到的材料表达出来的技能训练,复述的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系统连贯地表达的能力。复述时要对材料进行思考和加工,熟悉其中的词语、句式和章法,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经过筛选,进而抓住重点。复述不但能帮助学生掌握和积累语言,同时通过内化,既规范了口头语言,又训练提高了学生理解、记忆、概括等多种能力。例如,在高年级的语文教材中,有一篇名为《小英雄雨来》的阅读课文,其中的一项教学要求就是复述课文,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运用口头语言加以逐段复述。这样一来,原本故事性内容的课文经过学生的口头再创造,使文章内容更加深入地印入了学生的脑海之中。所以如果说,背诵是小学生掌握和积累语言的有效途径,那么随着年级的升高,复述同样是掌握和积累语言材料的重要手段,也是一种广为推崇的学习语言的方法。

复述根据自身要求和难易程度的不同,可分为简要复述、详细复述和创造性复述。但是都要求抓住语言材料中的重点词句进行复述,则是它们三者的共同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