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独生子女身上存在的问题,在非独生子女身 上同样能找到。独生子女有特异性的说法是 不能令人信服的。
❖ 新的理论研究也证明,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 女相比较,在身心发展的各个层面上几乎没 有什么差异。
h
8
必须纠正对独生子女的偏见
❖ 我国舆论界对独生子女特点的看法,以90年代为分 界点。此前,普遍地认为独生子女是“问题青年”, 此后,开始转向。
h
13
“独苗”到“森林”的希望
今年14岁的宣宇在重庆市区的一所中学念初二,那是一 所在该市数一数二的中学。但记者了解到,宣宇的家并不在 重庆市区,而是在很远以外的郊县黔江。
为什么宣宇会跑这么远来上学呢?用他自己的话来说: “我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外公外婆,都希望我能上好 高中,考好大学。”
宣宇的妈妈王小洁告诉记者,小宇是家里的“独苗”, 一大家人都盼着他能有出息。所以从小到大,家里都尽可能 地给他的成长创造最好的条件。
❖ 我国独生子女群体是计划生育政策的产物,是大规 模的,而且带有一定的强迫性。作为新近出现的一 个社会群体,独生子女理所当然地受到全社会的特 别关注,独生子女身上的毛病、缺点也因此而引起 人们的特别注意,并且被夸大。
❖ 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身心发展规律是一样的。他 们能否顺利成长的关键在h 于教育,首先是家庭教育。9
h
10
独生子女家教误 区
❖ 爱得过份 ❖ 包办过多 ❖ 迁就过甚 ❖ 浪费过度 ❖ 期望过高
h
11
h
12
《新快报》( 2007年9月16日)
❖ 日前,广东工业大学大一男生小孔因不习惯大学生
活,竟用玻璃片割颈自杀,幸亏抢救及时,才脱离 危险。
❖ 因生活不习惯而至于自杀的大一新生,毕竟为数极
少。但因生活不习惯而闹着要退学的大一新生,就
记者了解到,小宇家的情况并不特殊。很多家长都是把
所有的希望都放到了“独苗”身上。“在独生子女家庭,孩
子处在一个很核心的地位,一家人把全部希望都寄于其上。”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助理研究员张晓曼认为,由于只有
一个孩子,家长们自然会对这个孩子投入全部精力、倾入全
部感情。她说:“家长们希望孩子健康、快乐、有出息,这
是人之常情。特别是‘第二代独生子女’形成后,一个孩子
往往承载着两辈人、三个家庭h 的希望。”
14
“关爱”到“溺爱”的倒退
王静然是北京中关村一小的一名小学生,她的家是个典 型的“六加一”家庭,父母都是独生子,结婚后又只生下了 静然。据记者了解,静然是家中的宝贝,也是绝对核心。家 里人对她是百依百顺,言听计从。她的妈妈蒋女士说:“家 里就这么一个孩子,我和他爸爸把孩子当宝贝,两家老人更 是把孩子当心肝。”蒋女士回忆道,从小到大,静然提出的 要求都是尽量满足。有一次过生日,全家人花了一千多元给 孩子买了个芭比娃娃,就因为她说同桌的小朋友有一个。
第六章 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
一、正确认识独生子女 二、独生子女家庭生活的特点 三、独生子女教育应特别注意的问题
h
1
一、正确认识独生子女
1、针对独生子 女的两种对立 的看法
2、独生子女也 是普通儿童
3、必须纠正对 独生子女的偏 见
h
2
二、独生子女家 庭生活的特点
1、有利条件 2、不利因素 3、独生子女
曾有过。因为担心生活不习惯,大一新生的父母驻
留下来陪读的,则不在少数。以前只见过送进幼儿
园的孩子,因为不习惯新的环境而哭闹着要回家;
没曾想,读了大学,还会有生活不习惯的烦恼;而
且,还闹得父母陪读,闹得退学,甚至于闹得自杀。
这种长不大的孩子越来越多,无疑说明教育存在着
问题,尤其是证明着独生子女的教育越来越有问题。
家教误区
h
3
三、独生子女教育应 特别注意的问题
1、关爱而不溺爱 2、融合而不游离 3、信任而不纵容 4、帮助而不取代 5、疏导而不对抗
h
4
思考题
1、认为“独生子女是问题儿童”的观点,在理论 上有什么错误?在实践中有什么危害?
2、中国的家长为什么容易矫惯溺爱独生子女? 3、你认为当前我国的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存在
有利பைடு நூலகம்件
▲怀孕前注意优生,怀孕期间注意产前调养, 出生后也能得到更为全面的呵护和关注。因 此,独生子女的生理质量和健康状况一般都 比较好。
▲独生子女的最大优势是父母在养育和教育孩 子方面投入财力多,投入精力大,使孩子的 教育条件和营养条件远远超过了多生子女。
h
7
独生子女也是普通儿童
❖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的差异是环境的 产物,而非遗传的原因。
家长辞掉工作给孩子做陪读,家长排队给军训的孩子送 吃送喝、16岁的孩子从没自己洗过一次衣服……事实上,这 样的事情在我们的生活中屡见不鲜。
山东烟台开发区二小教师徐芬告诉记者:“现在的孩子
都是家里的宝贝,金贵得很,我们做老师的根本不敢批评他
们,有时候对学生说话的语气稍微重一点,都让我们诚惶诚
不利因素
❖ 家庭教育中容易产生“过分现象”:过多照顾、过 高期望、过分爱护、过度保护……
❖ “独子”没有兄弟姊妹分享父母的爱,没人和他分 争食物和玩具,容易形成霸道、自私和孤独的性格。
❖ “独子”容易成为家庭生活的中心。“4-2-1”型 的家庭结构模式,使家庭的基本功能全面解体与重 构,形成“全家为一人”的家庭生活模式,从而降 低独生子女的社会化发展水平。
西方的早期研究之所以视独生子女为“问题儿童”,是因 为当时的独生子女大多属于非婚生子女。 独生子女是“优等儿童” ▲美国的约翰·克劳迪等人,从1960年开始到1980年通过对40 万名中学生的研究,发现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更聪明,更 富于创造性,更有教养,更成熟,对事业更敏感。 ▲美国精神健康研究所发表的《对出生次序、个性和智力商数 的研究说明了什么?》一文所得出的结论是:头生子女一般都 很有成就,独生子女也很出色h ,并认为独生子女智力较强。6
哪些问题?
h
5
针对独生子女的两种对立的看法
独生子女是“问题儿童 ▲1898年,美国心理学家鲍哈诺发表了世界上第—篇独生子女
研究论文——《家庭中的独生子女》 ▲1906年德国医师内特尔出版专著——《独生子女及其教育》。 ▲德国的施麦因格总结了内特尔、鲍哈诺以及其他学者阐述的
研究成果,并对照儿童和青春期的心理特性加以研究,系统 地阐述了独生子女的特异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