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导学案
学案1:第3课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
第3课同盟国集团的瓦解【课标要求】了解美国参战,中国参战,俄国退出战争等事实;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标志。
分析一战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
【重点难点】重点:美国参战,俄国退出大战,德国投降,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
难点:美国参战和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
【学法指导】本课内容主要包括一战后协约国的变化、同盟国集团的崩溃和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
德奥集团由于经济实力上的劣势,战略上的失误,内部各种矛盾的激化,国际力量对比的的不利,最终失败。
【知识归纳】【问题探究】○美国为什么在战争后期参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怎样结束的?○德奥集团战败的原因有哪些?【视野延伸】无限制潜艇战德国海军在第一次大战后期的一种作战方法。
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美国采取中立政策,同交战双方都进行贸易往来。
后来英国掌握了制海权,封锁了德国海岸,美国的军用物资源源不断的运往英国。
为了不使协约国从美国方面获得军需补给,德国潜艇于1915年2月击沉了英国海轮“路西塔尼亚”号,其中128名美国人丧生,引起美国强烈抗议。
1916年,德国被迫允诺限制潜艇活动,不再采取损害中立国利益的做法。
1916年,德国潜艇专注对英国海军作战,击沉了277艘英国船只,但未能动摇英国海军在海上的支配地位。
德国统帅部认为,只靠陆军的军事打击制服不了英国,德国陆上的任何胜利都不能使它获得最后胜利,必须采取无限制潜艇战,切断美国对协约国的支援,才有可能迫使英国屈服。
1917年1月,德皇御前会议决定实行无限制潜艇战。
在作战海域内,连中立国商船也包括在攻击目标之内。
无限制潜艇战从1月31日开始进行,4月达到高潮,击沉协约国船只和中立国商船500余艘。
美国轮船“阿拉比”号和“苏克赛思”号均被击沉。
美国总统威尔逊早就准备对德作战,此时以德国违背1916年的允诺、击沉美国的商船为借口,对德宣战。
由于美国参战和英国反潜艇武器的使用。
直到大战结束,德国潜艇未能击沉美国军事运输船,大批美国军队运往欧洲,加速了同盟国的失败。
人教版选修3《同盟国集团的瓦解》word教案
第3课同盟国集团的瓦解【目标要求】1.了解美国参战,中国参战,俄国退出战争等事实;2.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标志。
3.分析一战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
【新知学习】1、1916年2月德国宣布实施“无限制的潜艇战”,其目的不包括()A、扭转海上劣势B、切断协约国与美国的经济联系C、推动美国对协约国作战D、为赢得战争创造条件2、美国加入一战的时间是()A、1914年9月 B、1916年2月 C、1917年3月 D、1917年4月3、1918年3月,与同盟国集团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帝国主义大战的是()A、沙皇政府B、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C、苏俄政府D、苏联政府4、加速德国投降的因素有①美国参战②奥匈帝国解体③二月革命爆发④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③④5.下列关于一战中同盟国集团失败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①经济实力处于明显劣势②作为非正义一方,失道寡助③战略上出现重大失误④内部矛盾不断尖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6.1916年2月德国实施“无限制的潜艇战”旨在()A.打击美国商船B.袭击协约国船只,以改变海上劣势C.对美宣战D.为日德兰海战作准备7.下图中的站立者是美国总统威尔逊,他对鹰说道:“啊!我把你变成一只多么好的鸽子呀!”但1917年美国放弃中立,对德宣战。
下列关于美国政策变化表述不.正确的是()A.一战前期,美国奉行“中立”政策B.一战后期,美国为了“捍卫和平、民主与自由”而对德宣战C.美国由“中立”到对德宣战改变了双方力量的对比D.美国参战,虽使一战规模升级,但加速了一战结束进程8.1917年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的参战()A.大大增强了同盟国一方的实力B.引发了俄国十月革命C.影响到中国等许多国家退出战争D.使战局更加有利于协约国集团9.1918年3月到7月,德国加强了在西线的攻势,其条件是() A.东线的俄国退出了战争B.德国得到同盟国的援助,力量增强C.美国虽然宣战,但未出兵D.法军遭受重创,只能被动挨打10.德国在战前制订“施里芬计划”打算速战速决,但过低估计对手的实力,最终失败。
高中历史选修三战争与和平学案第1单元第3课 学案3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
学案3同盟国集团的瓦解[课标要求]认识德奥集团失败的原因。
【知识梳理】一、协约国阵营的变化1.美国参战(1)原因①大战爆发前,美国同德国的关系已经十分紧张。
②随着经济联系的加强,美国与日益接近。
③德国实施“”,使美国商船遭到重大损失。
④美国希望获胜,以保证巨额贷款能够归还。
(2)标志:1917年4月,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国宣战。
(3)影响①大大增加了一方的经济、军事实力。
②战争局势朝着有利于协约国的方面发展。
[教材互补]美国参战随着战争的进行,美国的立场逐渐转变。
美国与英、法存在着密切的历史文化联系,而且如果协约国战败,美国的利益将受到巨大损害。
1917年俄国爆发二月革命,使得形势有利于同盟国,美国不能坐视不管。
德国采取的“无限制潜艇战”成为美国参战的契机。
(岳麓版)2.中国的参战:1917年,中国政府向宣战。
3.俄国退出(1)背景:新生的向各国建议停战,并缔结“”的和约。
(2)标志:1918年3月,苏俄与集团签订了《》,退出帝国主义大战。
[教材互补]德国投降德国资产阶级政府派出代表,于1918年11月11日在巴黎东北的贡比涅森林里联军总司令福煦的行军列车上,签署停战协定。
协定规定:德军停止一切军事行动,立即从各占领国撤军,交出飞机、各种舰船以及轻重武器、火车头和火车车厢等。
至此,历时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
(人民版)二、同盟国集团的崩溃1.德国西线的攻势(1)契机:退出一战。
(2)目的:企图夺回。
(3)简况:1918年3~7月,相继发起四次大规模进攻,但很快受阻。
2.协约国军队的反攻(1)准备①协约国成立了,法国元帅为西线联军总司令。
②陆续开到法国,英帝国各自治领军队也开往前线。
(2)反攻①1918年7月在西线发动了战争后期的第一次大规模反攻,把战线推进到一线。
②1918年9月底至10月初,全线出击,突破德军的“”。
(3)结果:德军连连败退,集团开始瓦解。
3.德国投降:1918年11月11日,在签订停战协定。
学案5:第3课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
第3课同盟国集团的瓦解【自学导航】一、协约国阵营的变化1、美国的参战:(1)条件:以“”身份做军火生意大肆渔利;美国与协约国的经济利益联系紧密。
(2)借口:德国宣布“潜水艇战”(3)目的:捞取战利品,夺取世界霸权(4)参战:1917年月,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宣战。
(5)影响:①壮大了国的阵营。
②军事上对协约国的直接援助。
③使战局朝着有利于协约国的方面发展。
2、中国的参战:(1)时间:1917年军阀向同盟国宣战(2)影响:大批民工到欧洲战场服役,其中不少人在炮火下牺牲。
3、俄国退出大战:(1)原因:战争引起革命——俄国革命和十月革命(2)标志:1918年3月,苏德签订《》4、意大利的参战:1915年5月二、同盟国集团的崩溃1、德军在西线的进攻:五次进攻均遭失败2、协约国的反攻:(1)条件:①成立最高委员会(法国元帅福煦为西线联军总司令),协调行动;②美国援军陆续到达法国,英帝国自治领的军队开往前线,增强了协约国的力量。
(2)反攻:①协约国军队相继占领德军三个突出部:突出地带、亚眠突出地带、圣米耶尔突出地带。
②突破“兴登堡防线”:1918年9月③同盟国集团开始瓦解:保加利亚、土耳其、奥匈帝国相继投降3、德国投降:1918年11月,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而告终(1)兵起义(1918.10)揭开了德国十一月革命的序幕(2)德皇威廉二世被迫退位、逃往荷兰;(1918.11)(3)德国被迫签订停战协定,宣布投降。
(贡比涅森林)三、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同盟国战败是由经济、军事、国内和国际力量对比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1、经济实力对比:德奥集团处于劣势2、军事战略:集团低估了对手实力,战略失误明显。
3、国内因素:同盟国集团的内部社会矛盾加剧。
4、国际因素:国际力量的对比不利于同盟国随堂练习一、选择题1.“美国船只被击沉,美国公民葬身海底,消息传来令人震惊。
但与其他中立或友好国家的船只和人员在海上遭到相同的厄运,没有什么差别。
教学设计5:第3课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
第3课同盟国集团的瓦解【教学目标】1、识记:美国和中国参战;俄国退出大战;协约国军队的反攻;德国投降;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
2、理解:美国为捞取战胜国的地位、争夺战后世界领导权,参加大战;俄国由于战争引起了革命,退出了帝国主义大战。
3、要求学生把握同盟国集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失败是由经济、军事、国内和国际力量对比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4、通过学习认识由于美国参战,改变了同盟国和协约国双方力量的均势,加速了战争的结束。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美国参战,俄国退出大战,德国投降,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
难点:美国参战和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课所学知识,即经过1914~1916两年多的血战,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都已元气大伤。
这时,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为协约国取胜增加了筹码。
教材引文是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在其连任时的就职演说。
演说中隐含着美国想要介入战争的意思。
教师据此的学生提出题:美国为什么在战争后期参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怎样结束的?德奥集团战败的原因有哪些?利用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一、协约国阵营的变化:1、美国的参战:(1)条件:以“中立”身份做军火生意大肆渔利;美国与协约国的经济利益联系紧密。
自19世纪末开始,美英矛盾逐渐缓和,而美德矛盾则日益增长。
德国是美国在拉丁美洲扩张的主要竞争对手。
到1914年,美国在拉美的投资为17亿美元,德国为9亿美元,直追美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由于英国对德国实行严密的海上封锁,美国同协约国的贸易从1914年的8.24亿美元激增到1916年的32.14亿美元,而与同盟国的贸易则从1914年的l.69亿美元猛跌到1916年的区区116万美元,几近于无。
战争期间,美国还供给协约国各种物资105亿美元,贷款100亿美元(其中美联储当时他们重点的债券就是借了40亿美元给英国,借了30亿美元给法国)。
因此,美国同协约国在经济利益上已经紧密地联结在一起了。
[精品]新人教版选修3高中历史第3课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导学案
第3课同盟国集团的瓦解[课程标准] 认识德奥集团失败的原因。
一、1917——1918年的战况1.协约国集团的变(1)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①原因:战争爆发后,美国宣布________,并同交战双方做生意。
美国同协约国集团的经济联系逐渐加强并日益接近,美国希望协约国取得胜利;1916年德国开始实施“______________”,美国商船遭到重大损失,推动了美国采取反德立场。
②概况:1917年4月,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国宣战,先后派遣200万士兵开赴欧洲战场;美国海军协助英国海军对德奥集团国家进行海上封锁并开展__________;美国对协约国供应的军火和物资迅速增加。
③影响:美国参加,大大增加了协约国一方的经济、________实力,使战争局势朝着有利于协约国的方面发展。
(2)中国参战:中国________政府向同盟国宣战,派出大批民工到欧洲战场服役。
(3)俄国退出战争①1917年,俄国爆发了____________,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推翻,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建议停战,并缔结和约。
②1918年,苏俄同同盟国集团签订了《________________》,退出帝国主义大战。
2.同盟国集团的崩溃(1)1918年3~7月,德军为夺回战略主动权,在西线相继发起了四次大规模进攻,但协约国很快阻止了其攻势。
(2)为协调军事行动,协约国成立了最高军事委员会,任命________为西线的联军总司令,并于1918年7月在西线发动了战争后期的第一次大规模反攻,把战线向前推进到__________一线。
(3)1918年9月底到10月初,协约国军队全线出击,并突破德军的“________________”,同盟国集团开始瓦解。
(4)1918年10月底,德国________港水兵发动兵变。
11月9日,柏林工人起义,德皇__________宣布退位。
11月11日,德国接受了协约国的苛刻条件,签署停战协定。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集团的失败而告终。
高中历史选修3精品教学设计5:第3课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教案
第3课同盟国集团的瓦解【教学目标】1、识记:美国和中国参战;俄国退出大战;协约国军队的反攻;德国投降;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
2、理解:美国为捞取战胜国的地位、争夺战后世界领导权,参加大战;俄国由于战争引起了革命,退出了帝国主义大战。
3、要求学生把握同盟国集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失败是由经济、军事、国内和国际力量对比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4、通过学习认识由于美国参战,改变了同盟国和协约国双方力量的均势,加速了战争的结束。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美国参战,俄国退出大战,德国投降,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
难点:美国参战和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课所学知识,即经过1914~1916两年多的血战,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都已元气大伤。
这时,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为协约国取胜增加了筹码。
教材引文是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在其连任时的就职演说。
演说中隐含着美国想要介入战争的意思。
教师据此的学生提出题:美国为什么在战争后期参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怎样结束的?德奥集团战败的原因有哪些?利用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一、协约国阵营的变化:1、美国的参战:(1)条件:以“中立”身份做军火生意大肆渔利;美国与协约国的经济利益联系紧密。
自19世纪末开始,美英矛盾逐渐缓和,而美德矛盾则日益增长。
德国是美国在拉丁美洲扩张的主要竞争对手。
到1914年,美国在拉美的投资为17亿美元,德国为9亿美元,直追美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由于英国对德国实行严密的海上封锁,美国同协约国的贸易从1914年的8.24亿美元激增到1916年的32.14亿美元,而与同盟国的贸易则从1914年的l.69亿美元猛跌到1916年的区区116万美元,几近于无。
战争期间,美国还供给协约国各种物资105亿美元,贷款100亿美元(其中美联储当时他们重点的债券就是借了40亿美元给英国,借了30亿美元给法国)。
因此,美国同协约国在经济利益上已经紧密地联结在一起了。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3课同盟国集团的瓦解学案新人教版
第3课同盟国集团的瓦解[目标导航] 1.了解战争后期两大阵营的变化。
2.从政治、经济、军事、国际力量对比等方面认识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
(重点)3.正确认识战争期间两大集团力量对比的变化。
(难点)一、协约国阵营的变化1.美国参战(1)原因①大战爆发前,美国同德国的关系已经十分紧张。
②随着经济联系的加强,美国与协约国日益接近。
③德国实施“无限制的潜艇战”,使美国商船遭到重大损失。
④1917年俄国爆发二月革命,使得形势有利于同盟国,美国不能坐视不管。
(2)标志:1917年4月,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国宣战。
(3)影响①大大增加了协约国一方的经济、军事实力。
②战争局势朝着有利于协约国的方面发展。
2.中国的参战:1917年,中国北洋政府向同盟国宣战。
3.俄国退出(1)背景: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向各国建议停战,并缔结“不割地不赔款”的和约。
(2)标志:1918年3月,苏俄与同盟国集团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帝国主义大战。
[思维点拨]1.美国是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它的参战大大改变了交战双方的实力对比。
美国参加协约国作战,影响和带动了中国、巴西等一批国家对德宣战,壮大了协约国阵营,使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达到了最大,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2.美国在一战中是中立还是参战、何时参战、以何种形式参战,取决于能否保持其“利益线”,即在战时利用战争形势,以中立的地位牟取超额利润,并趁机向全世界扩张;在战后能收回战争贷款,进而以仲裁员身份取得国际事务的支配权。
美国参战的直接原因是保持中立的利益线被突破,于是只能以参战去获取中立国不再能得到的利益。
[易错提醒]正确认识苏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俄国从帝国主义国家变为社会主义国家。
苏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是因为其社会性质的改变。
二、同盟国集团的崩溃1.德国西线的攻势(1)契机:苏俄退出一战。
(2)目的:企图夺回战略主动权。
(3)简况:1918年3~7月,相继发起了四次大规模进攻,但很快受阻。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导学案设计:1-3同盟国集团的瓦解(无答案)
高二年级历史学科学案
编号:授课时间:班级:姓名:课题:同盟国集团的瓦解课型:
【导入】
请学生回忆1914-1916年的战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协约国阵营的变化,同盟国集团崩溃的表现;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
理解、运用:美国参战和俄国退出大战的原因;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问题探究,讲解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同盟国的失败是由于经济、军事、国内、国际力量对比等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重难点】
重点:美国参战,俄国退出大战,美国投降,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
难点:美国参战和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
【学习目标】
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过程,分析同盟国集团的失败。
【学法指导】
小组讨论、探究。
【学习流程】
问题1结合教材内容概括1917-1918战况的的发展。
备注
(教师复备栏
及学生笔记)
话题2 协约国阵营发生了哪些变化,原因是什么?
问题3 阅读:教材16页“学思之窗”的材料,思考材料后提出的问题。
【课堂练习】
阅
读下
列材
料:
图一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第3课同盟国集团的瓦解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
第 3 课联盟国公司的崩溃[ 目标导航 ] 1. 认识战争后期两大阵营的变化。
2. 从政治、经济、军事、国际力量对照等方面认识联盟国公司失败的原由。
( 要点 )3. 正确认识战争期间两大公司力量对照的变化。
( 难点)一、协约国阵营的变化1.美国参战(1)原由①大战迸发前,美国同德国的关系已经十分紧张。
②跟着经济联系的增强,美国与协约国日趋靠近。
③德国实行“无穷制的潜艇战”,使美国商船遇到重要损失。
④1917 年俄国迸发二月革命,使得形势有益于联盟国,美国不可以坐视不论。
(2)标记: 1917 年 4 月,美国加入协约国公司,对德国宣战。
(3)影响①大大增添了协约国一方的经济、军事实力。
②战争形势朝着有益于协约国的方面发展。
2.中国的参战:1917 年,中国北洋政府向联盟国宣战。
3.俄国退出(1)背景:重生的苏维埃政权向各国建议休战,并缔结“不割地不赔款”的和约。
(2) 标记: 1918 年 3 月,苏俄与联盟国公司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帝国主义大战。
[ 思想点拨 ]1.美国是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它的参战大大改变了开战两方的实力对照。
美国参加协约国作战,影响和带动了中国、巴西等一批国家对德宣战,壮大了协约国阵营,使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达到了最大,加快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2.美国在一战中是中立仍是参战、何时参战、以何种形式参战,取决于可否保持其“利益线”,即在战时利用战争形势,以中立的地位牟取超额收益,并趁便向全世界扩充;在战后能回收战争贷款,从而以仲减员身份获得国际事务的支配权。
美国参战的直接原由是保持中立的利益线被打破,于是只好以参战去获得中立国不再能获得的利益。
[ 易错提示 ]正确认识苏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的成功,使俄国从帝国主义国家变成社会主义国家。
苏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是因为其社会性质的改变。
二、联盟国公司的崩溃1.德国西线的攻势(1)契机:苏俄退出一战。
(2)目的:妄图夺回战略主动权。
第3课 同盟国集团和瓦解
第一单元第3课同盟国集团的瓦解学案
主备人:胡永波审核人:韩萍时间:2014.4.14
【学习目标】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认识德奥集团失败的原因。
【学法指导】如何依托教材自主学习:
1.粗读:快速浏览本课纲目及,初步了解本课。
2.精读:第一遍,读课文正文,加深理解。
第二遍,读“历史纵横”拓展视野。
第三遍,读“学思之窗”,“探究学习总结”留作疑问,课堂探讨。
一.了解历史-------了解历史事实(课前自主学习)
【知识梳理】
1.美国为什么参战?
2.美国参战有什么影响?
3.战争后期,协约国集团发生了什么变化?
4.俄国退出战争的原因?
5.一战是怎样结束的?
6.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知识疑惑】
【建构知识】
一.探究历史------探究历史因果关系,发展规律(课上共同研讨)二.感悟历史------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课后思维拓展)
【课时练习】
【课时作业】
【单元综合测试卷】。
1-3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新人教](教案1)
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第3课同盟国集团的瓦解★课标要求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的过程,探寻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目标:1、识记:美国和中国参战;俄国退出大战;协约国军队的反攻;德国投降;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
2、理解:美国为捞取战胜国的地位、争夺战后世界领导权,参加大战;俄国由于战争引起了革命,退出了帝国主义大战。
3、要求学生把握同盟国集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失败是由经济、军事、国内和国际力量对比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二)过程与方法:1、问题探究:通过史料分析美国参战和俄国退出大战的原因,引导学生探究德国乃至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
2、让学生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探讨事物发展必然性的认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问题。
2、由于美国参战,改变了同盟国和协约国双方力量的均势,加速了战争的结束;同盟国集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失败是由经济、军事、国内和国际力量对比等多方面原因造成。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美国参战,俄国退出大战,德国投降,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
难点:美国参战和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问题比较法、问题探究法,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及要点:〔新课导入〕采用提问导入法: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课所学知识,即经过1914~1916两年多的血战,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都已元气大伤。
这时,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为协约国取胜增加了筹码。
美国为什么在战争后期参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怎样结束的?德奥集团战败的原因有哪些?利用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一、协约国阵营的变化:1、美国的参战:(1)条件:以“中立”身份做军火生意大肆渔利;美国与协约国的经济利益联系紧密。
(2)借口:德国宣布“无限制潜水艇战”(3)目的:捞取战利品,夺取世界霸权(4)参战:1917年4月,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宣战。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一单元3《同盟国集团的瓦解》优秀教学案例(共1课时)
本节课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分析历史问题。通过设置思考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探究中掌握知识,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念。
此外,本节课还将采用小组合作、课堂讨论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提高自己的历史素养。通过分析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分析历史问题。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我将采用情景创设的教学策略。在课堂导入环节,我会利用多媒体展示二战时期同盟国集团瓦解的背景资料,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通过展示战争画面、历史照片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在情景创设的过程中,我会注重引导学生体验历史人物的情感,让他们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例如,在讲解同盟国集团瓦解的原因时,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国家的领导人,从他们的角度出发,分析战争局势和各国之间的利益冲突。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也能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讨论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关注不同观点之间的争议,鼓励他们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同时,教师应适时给予点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念。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其他小组成员可随时提问,形成互动。
(四)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邀请学生谈谈他们对同盟国集团瓦解的认识。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回顾整个课堂的学习过程,思考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节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通过讲解同盟国集团瓦解的历史背景和过程,使学生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性,珍惜和平生活。同时,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培养他们的历史责任感。
高中历史 1.3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
1.3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教案(人教版选修3)【教学目标】【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一、协约国阵营的变化1.美国参战2.十月革命二、同盟国集团的崩溃1.协约国的反击2.德国内部的危机三、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重点: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难点:战争期间力量对比的变化【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谈话讲述法进行,同时配合提问、史实叙述、问题研讨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注意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学习的习惯,以及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的能力;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导入新课】上节我们学习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役有哪些?学生回答后,教师概括指出:惨烈的战争必然会造成人员、财力以及军事对比的重大变化,这势必会改变战争的态势。
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一、协约国阵营的变化1.美国参战在海上处于劣势的德国,1917年2月德国宣布“无限制潜艇战”。
所谓“无限制潜艇战”、是德国海军部于1917年2月宣布的一种潜艇作战方法,即德国潜艇可以事先不发警告,而任意击沉任何开往英国水域的商船,其目的是要对英国进行封锁。
德国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就对协约国实施潜艇战,给英国商船和战舰以重大打击,后因担心美国等中立国的反对,不得不采取“有限制潜艇战”。
但到1917年2月4日,德国海军部为打破因战争僵局而引起的经济困难,正式宣布实行“无限制潜艇战”。
协约国为打破德国的潜艇战,共动员舰艇和辅助舰船5000艘,飞机3000架,终于挫败了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对保证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起了积极作用。
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使美国的商船遭到重大损失。
大战爆发后,美国总统威尔逊于1914年8月4日发表“中立”声明。
当时美国国内人民反战情绪高涨,威尔逊以“使美国免于战争”作为口号,捞取选票,连任总统。
美国资产阶级也希望通过“中立”,大发战争财。
战争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但也给“中立”的美国带来巨大的好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选修三◆导学案高二历史 编制者:何永涛 审核者:
- 1 -
班级: 组别: 姓名: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第3课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美国参战的原因及影响;俄国退出大战的原因;德国投降的原因。
2.理解美国的中立政策;俄国爆发革命的原因。
3.认识德奥集团失败的原因。
【自主学习】
一、协约国阵营的变化 1.美国参战
⑴原因:①大战爆发前,美国同 关系十分紧张;②随着经济联系的加强,美国与 日益接近;③德国实施“限制的潜艇战”;④美国希望 获胜,以保证巨额贷款能够归还。
⑵标志:1917年4月,美国加入 集团,对 宣战。
⑶影响:①大大坚强了 一方的经济、军事实力;②战争局势朝着有利于 的方面发展。
2.中国参战:1917年中国 政府向 宣战。
3.俄国退出
⑴背景:新生的 政权向各国建议 ,并缔结“不割地不赔款”的合约。
⑵标志:1918年3月,苏俄与 集团签订了《 》。
二、同盟国集团的崩溃 1.德国西线的攻势
⑴契机: 退出一战。
⑵目的:企图夺回战争 。
⑶
简况:1918年3~7月,相继发起 次大规模进攻,但很快受阻。
2.协约国军队的反攻
⑴准备:①成立最高军事委员会,法国元帅 为西线联军总司令。
② 陆续开到法国,英帝国各 军队也开往前线。
⑵反攻:①1918年7月在西线发动战争后的 大规模 。
把战线推进到 马恩河一线。
②1918年9月底至10月初,全线出击,突破德军“ ”。
⑶结果:德军连连败退, 集团开始瓦解。
3.德国投降:1918年11月11日,在 签订停战协定。
三、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 1.经济劣势:协约国集团在 资源和人力资源方面远比同盟国占优势。
2.战略失误: ⑴德国的“ ”过低估计对手的实力。
⑵战场形势变化出乎 指挥部的预料。
⑶德国被拖入 作战和持久战、阵地战的泥潭。
3.内部矛盾尖锐
⑴ 境内出现民族独立运动,帝国解体。
⑵德国爆发了“ ”,推翻了帝制。
4.国际力量对比不利于同盟国
⑴战争初期, 参战使德国在亚太地区的势力范围皆失。
⑵ 倒戈,同盟国失去一个重要盟国。
⑶僵持阶段, 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
【探究讨论】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怎样结束的?
【目标检测】
完成课件上的当堂检测题及课本第16页学思之窗里面的思考题。
【课堂小结】略。
【作业布置】
完成非常学案上本课内容的课后作业。
【拓展延伸】
阅读课本17页的材料并思考:美国参战的目的真如威尔逊所说的
那样吗?其真实用意何在?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