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机实验2

合集下载

上机实验报告(精选11篇)

上机实验报告(精选11篇)

上机实验报告篇1用户名se××××学号姓名学院①实验名称:②实验目的:③算法描述(可用文字描述,也可用流程图):④源代码:(.c的文件)⑤用户屏幕(即程序运行时出现在机器上的画面):2.对c文件的要求:程序应具有以下特点:a可读性:有注释。

b交互性:有输入提示。

c结构化程序设计风格:分层缩进、隔行书写。

3.上交时间:12月26日下午1点-6点,工程设计中心三楼教学组。

请注意:过时不候哟!四、实验报告内容0.顺序表的插入。

1.顺序表的删除。

2.带头结点的单链表的\'插入。

3.带头结点的单链表的删除。

注意:1.每个人只需在实验报告中完成上述4个项目中的一个,具体安排为:将自己的序号对4求余,得到的数即为应完成的项目的序号。

例如:序号为85的同学,85%4=1,即在实验报告中应完成顺序表的删除。

2.实验报告中的源代码应是通过编译链接即可运行的。

3.提交到个人空间中的内容应是上机实验中的全部内容。

上机实验报告篇2一、《软件技术基础》上机实验内容1.顺序表的建立、插入、删除。

2.带头结点的单链表的建立(用尾插法)、插入、删除。

二、提交到个人10m硬盘空间的内容及截止时间1.分别建立二个文件夹,取名为顺序表和单链表。

2.在这二个文件夹中,分别存放上述二个实验的相关文件。

每个文件夹中应有三个文件(.c文件、.obj文件和.exe文件)。

3. 截止时间:12月28日(18周周日)晚上关机时为止,届时服务器将关闭。

三、实验报告要求及上交时间(用a4纸打印)1.格式:《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上机实验报告用户名se××××学号姓名学院①实验名称:②实验目的:③算法描述(可用文字描述,也可用流程图):④源代码:(.c的文件)⑤用户屏幕(即程序运行时出现在机器上的画面):2.对c文件的要求:程序应具有以下特点:a 可读性:有注释。

b 交互性:有输入提示。

第3次上机实习内容(2课时).

第3次上机实习内容(2课时).

第3次上机实习内容(2课时)实验名称:HTML及DHTML上机实习2实验目的及要求:1、通过练习,继续熟悉HTML文档的基本结构;2、掌握表格、表单、框架结构等。

3、掌握客户端动态页面(DHTML)的DOM(文档对象模型)、CSS(层叠样式表)和SCRIPT(脚本程序语言)技术的基本概念及进行简单的DHTML页面设计。

实验内容:1、表格、表单、框架结构的使用;2、CSS的使用;3、SCRIPT技术的使用。

一、表格、表单、框架的上机练习注意:本次实验使用工具为Windows自带写字板(可以结合Dreamweaver 的设计视图和代码视图来完成)(1)制作并完成个人简介表格(2)表单制作:制作并完成情况调查表(3)完成如下示例,体会JavaScript脚本语言的使用。

设计含有左、中、右3个纵向框架的框架集页面。

①框架集页面(sample2.html)文件代码如下:<html><head><title>框架页面示例2</title></head><noframes>您的浏览器不支持框架结构,故当前网页无法显示!</noframes><frameset cols=”20%,*,30%”><frame src=”left.htm”><frame src=”middle.htm”><frame src=”right.htm”></frameset></html>②left.htm页面文件代码如下:<html><head><title>left.htm文件</title></head><body>这是左面框架文件</body></html>③right.htm页面文件代码如下:<html><head><title>right.htm文件</title></head><body>这是右面框架文件</body></html>图纵向框架结构同样将这3个文件也存放在同一个文件夹中,浏览sample2.html文件即可看到如上图的效果。

工程制图上机实验指导书 二版

工程制图上机实验指导书 二版

工程制图(计算机绘图)上机实验指导书(第二版)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测绘工程系土木制图教研组2012年7月实验名称:实验一基本图形的绘制实验目的及要求:1. 掌握ACAD的基本文件操作2. 掌握常用的绘图命令基本操作方法3. 掌握直线类、圆类、文本与字体绘制方法实验内容:A.1.建立新图形文件:建立新图形文件,绘图区域为l00×100。

2.绘图:绘制一个长为60、宽为30的矩形;在矩形对角线交点处绘制一个半径为10的圆。

在矩形下边线左右各1/8处绘制圆的切线;再绘制一个圆的同心圆,半径为5,完成后的图形参见图2-l。

3.保存:将完成的图形以KSCAD2-1.DwG为文件名保存在考生文件夹中作图步骤:第 1 步:选择“文件”菜单中的“新建”命令,打开“AutoCAD 2002 今日”窗口。

在“我的图形”区域单击“创建图形”选项卡,在“如何选择开始”下拉列表中选择“向导”。

在“向导”列表中单击“快速设置”,打开“快速设置”对话框,单击“下一步”按钮,按试题要求设置画布的宽度为 100,长度为 100,单击“完成”按钮。

或直接选择格式-图形界限,设定左下角0,0 右上角100,100,再视图-缩放-全部。

【limits----输入左,输入右----zoom----栅格】第 2 步: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矩形”按钮,在制图区单击指定矩形第一角点,@60,30”,按回车键确定矩形另一角点。

第 3 步: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直线”按钮,捕捉矩形端点绘制矩形对角线。

第 4 步:单击“绘图”工具栏中“圆”按钮,捕捉矩形对角线的交点为圆心点,在命令行中输入“10”按回车键绘制一个圆。

第 5 步:单击“修改”工具栏中“删除”按钮,选择矩形对角线,按回车确定删除。

第 6 步:单击“修改”工具栏中“分解”按钮,对矩形进行分解。

第 7 步:选择“绘图”菜单中“点”子菜单中的“定数等分”命令,选择下边的直线,在命令行中输入“8”,设定等分线段数目。

C语言上机实验

C语言上机实验

实验一(第1章实验)实验目的:1.掌握运行C语言程序的全过程。

2.熟悉编译环境。

3.初步熟悉C语言程序的语法规定。

4.了解简单函数的使用方法。

实验内容:1.编程且上机运行:求3个整数的和。

2.编程且上机运行:求2个数的和、差、积和商。

3.编程且上机运行:输入3个数,求最大值。

4.编程且上机运行:输入圆的半径,求圆的面积和周长。

5.在屏幕上输出:“hello world!”实验结果:实验二(第3章实验)1.实验目的:理解C语言的类型系统。

实验内容:写程序测试数据-2在类型char,int,unsigned int,long int,unsigned long int 中存储情况。

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参见各种类型的存储实现描述。

2.实验目的:了解混合类型计算中类型的转换规则。

实验内容:写程序测试多种类型数据一起运算时类型的转换及表达式结果的类型。

注意unsigned int和int数据运算时类型转换的方向。

实验过程:/** 类型转换问题* 试问下面两个表达式等价吗?*/#include <stdio.h>#include <stdlib.h>int main() {unsigned int ui,uj;ui = 1;uj = 2;if (ui < uj)printf("\n%u < %u is true !\n", ui, uj);elseprintf("\n%u < %u is false !\n", ui, uj);if (ui - uj < 0)printf("\n%u - %u <0 is true !\n", ui, uj);elseprintf("\n%u - %u <0 is false !\n", ui, uj);system("pause");return 0;}实验结果:参见类型转换规则。

arcgis上机实验二:缓冲区分析

arcgis上机实验二:缓冲区分析

缓冲区1、点要素的缓冲区彼此独立的缓冲区启用,激活data frame1,本练习要求产生离开公园1000m同心圆的效劳范围,双击data frame1,打开数据框属性,进入常规选项,确认“地图”和“显示”单位均为米,主菜单当选用“地理处置-环境…”,进一步设置:图1设置环境从主菜单中调出ArcToolbox,在ArcToolbox中,分析工具-领域分析-缓冲区,显现以下对话框,对其进行设置:图2彼此独立的缓冲区设置按确信,ArcToolbox按上述要求计算,产生离开公园1000m缓冲区多边形,自动加载,图层名为Buffer1,彼此独立,有交叉、重叠(图3)。

图3彼此独立的缓冲区结果重叠部份归并的缓冲区在ArcToolbox中,分析工具-领域分析-缓冲区,产生单环状缓冲区对话框:图4重叠部份归并的缓冲区设置按确信,ArcToolbox产生离开公园600m缓冲区多边形,共有8个,交叉重叠的位置被归并,如图5中D和1的缓冲区归并为一个多边形。

图5重叠部份归并的缓冲区结果按要素的属性产生缓冲区不同的公园能够产生不同的缓冲区,要求如下:表1不同的公园能够产生不同的缓冲区公园名称邻近距离A750B500C1000D1000E750F500G750H500I750打开公园的属性表,添加字段,继续输入:名称:Distn类型:短整型精度:4(字段宽度)按确信,属性表添加了Distn字段。

打开编辑器工具条,编辑器-开始编辑,选择公园,依照表1的要求添加临近距离的值,完成输入后选择停止编辑并保留。

在ArcToolbox中,分析工具-领域分析-缓冲区,继续输入:图6按要素的属性产生缓冲区设置按确信,ArcToolbox产生离开公园不同距离的缓冲区多边形,有远有近,大小不同,交叉、重叠处被归并,见图7。

图7按要素的属性产生缓冲区结果2、线要素的缓冲区激活data frame2,线状图层铁路为缓冲区的分析对象。

假设依照本地的要求,沿铁路双侧20m、40m范围内,进行环境整治、植树,需要提供专题地图,进入data frame2,,打开数据框属性,进入常规选项,确认“地图”和“显示”单位均为米。

2024年上机实验心得体会模板(2篇)

2024年上机实验心得体会模板(2篇)

2024年上机实验心得体会模板实验名称:2024年上机实验心得体会实验日期:2024年xx月xx日至xx月xx日实验地点:xxx实验室实验目的:通过上机实验,加深对课程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实践能力,掌握相关实验技能。

实验步骤:1. 预习实验内容,理解实验原理和目标。

2. 搭建实验环境,确保实验所需设备和软件准备妥当。

3. 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开展实验操作。

4. 记录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以及测量结果。

5. 结束实验后,整理实验数据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心得体会:在完成2024年上机实验的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

1. 提前准备是关键实验前,我充分预习了实验内容,理解了实验的原理和目标。

在实验进行前,我根据实验指导书的要求,提前准备了实验所需的设备和软件,并搭建了实验环境。

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确保实验顺利进行,并且能够更好地理解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2. 注意安全和操作规范实验过程中,我始终注意到安全问题,并严格按照实验指导书的操作步骤进行实验。

特别是在涉及到高压、高温等危险因素的实验中,我更加谨慎地操作,确保自己和实验设备的安全。

同时,我也在实验前学习了相关的操作规范,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打好基础知识是关键在进行实验过程中,我发现对于课堂所学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是非常关键的。

只有对实验原理和相关理论有深入的理解,才能顺利地进行实验操作,并准确解读实验结果。

因此,在进行实验前,我充分温习了相关的课程内容,并和同学们进行讨论和交流,进一步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4. 解决问题要勇于尝试和思考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数据采集不准确、软件运行出现异常等。

在解决问题时,我勇于尝试不同的方法,并进行反复思考和分析。

通过不断地尝试和思考,我最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并成功完成了实验。

这个过程让我意识到,在科学实验中,勇于尝试和思考是非常重要的能力。

5. 实验报告的撰写要详细准确实验结束后,我及时整理了实验数据和结果,并撰写了实验报告。

C语言上机实验例题

C语言上机实验例题

实验一 C语言的运行环境、运行过程和表达式的使用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Dos、Windows环境下C语言的运行环境,了解所用的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学会独立使用该系统。

2、了解在该系统上如何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一个C程序。

3、通过运行简单的C程序,初步了解C源程序的特点。

4、掌握C语言数据类型,熟悉如何定义一个整型、字符型、实型变量,以及对它们赋值的方法,了解以上类型数据输出时所用的格式转换符。

5、学会使用C的有关算术运算符,以及包含这些运算符的表达式二、实验例题【例1】编程实现在屏幕上显示如下三行文字Hello, world !Wolcome to the C language world!Everyone has been waiting for.在Turbo C的集成环境下,键入如下源文件。

敲Alt+F组合键打开File菜单,File菜单中Write to或save as选项可将默认noname.c文件名改为任意文件名。

程序example.c如下:main(){printf("Hello,World!\n");printf("Wolcome to the C language world!\n");printf("Everyone has been waiting for.\n");}然后用Ctrl+F9执行example.c,用Alt+F5查看结果,即在屏幕上显示题目要求的三行文字。

按回车键重新返回Turbo C的编辑环境。

注意,在运行程序之前最好先存盘。

【例2】输入并运行程序,写出运行结果。

main(){int a,b,sum;a=123;b=456;sum=a+b;printf(“sum is %d\n”,sum);}运行方法同上,最后结果为:sum is 579。

【例3】输入并运行程序,写出运行结果。

main(){int a,b,c;int max(int,int);scanf(“%d,%d”,&a,&b);c=max(a,b);printf(“max=%d”,c);}int max(int x,int y){int z;if (x>y) z=x;else z=y;return(z);}这个程序的功能是对于任意输入的两个整数,输出较大的那个数。

C语言上机实验指导

C语言上机实验指导

实验要求:上机实验一般经历上机前的准备(编程)、上机调试运行和实验后的总结三个步骤。

1.上机前的准备根据问题,进行分析,选择适当算法并编写程序。

上机前一定要仔细检查程序(称为静态检查)直到找不到错误(包括语法和逻辑错误)。

分析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准备几组测试程序的数据和预期的正确结果,以便发现程序中可能存在的错误。

上机前没有充分的准备,到上机时临时拼凑一个错误百出的程序,宝贵的上机时间白白浪费了;如果抄写或复制一个别人编写的程序,到头来自己一无所获。

2.上机输入和编辑程序,并调试运行程序首先调用C语言集成开发环境,输入并编辑事先准备好的源程序;然后调用编译程序对源程序进行编译,查找语法错误,若存在语法错误,重新进入编辑环境,改正后再进行编译,直到通过编译,得到目标程序(扩展名为OBJ)。

下一步是调用连接程序,产生可执行程序(扩展名为EXE)。

使用预先准备的测试数据运行程序,观察是否得到预期的正确结果。

若有问题,则仔细调试,排除各种错误,直到得到正确结果。

在调试过程中,要充分利用C 语言集成开发环境提供的调试手段和工具,例如单步跟踪、设置断点、监视变量值的变化等。

整个过程应自己独立完成。

不要一点小问题就找老师,学会独立思考,勤于分析,通过自己实践得到的经验用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3.整理上机实验结果,写出实验报告实验结束后,要整理实验结果并认真分析和总结,根据教师要求写出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一般包括如下内容:⑴实验内容实验题目与要求。

⑵算法说明用文字或流程图说明。

⑶程序清单⑷运行结果原始数据、相应的运行结果和必要的说明。

⑸分析与思考调试过程及调试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调试程序的心得与体会;其他算法的存在与实践等。

若最终未完成调试,要认真找出错误并分析原因等。

实验一C语言运行环境一、实验目的1.了解TC环境的组成。

2.学习TC环境的使用方法。

3.了解C语言程序从编辑、编译、连接到运行并得到运行结果的过程。

最新上机实验报告二

最新上机实验报告二

最新上机实验报告二实验目的:1. 熟悉计算机上机操作环境,掌握基本的软件使用技巧。

2. 学习并实践编程基础,增强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通过实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实验内容:1. 环境搭建:安装并配置必要的编程软件,如IDE、版本控制系统等。

2. 基础编程:完成一系列编程练习,包括数据类型、控制结构、循环、函数等。

3. 算法实现:编写程序解决具体问题,如排序算法、查找算法等。

4. 调试与优化:学习调试技巧,优化代码性能,提高程序运行效率。

5. 版本控制:学习使用版本控制系统,如Git,进行代码管理和协作开发。

实验步骤:1. 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完成实验环境的搭建和配置。

2. 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逐步完成基础编程练习。

3. 分析并选择合适的算法解决给定问题,编写代码实现。

4. 利用调试工具进行代码调试,修正发现的错误和不足。

5. 学习并实践版本控制的基本概念和操作,进行代码的提交、更新和合并。

实验结果:1. 成功搭建了实验所需的软件环境,并熟悉了各个工具的基本操作。

2. 完成了所有基础编程练习,并通过测试,代码逻辑清晰,运行无误。

3. 实现了排序和查找算法,并通过案例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和效率。

4. 通过调试,优化了代码结构和性能,提升了程序的运行速度。

5. 掌握了版本控制的基本概念,能够进行基本的代码管理和协作。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上机实验,我不仅巩固了编程基础知识,还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有效地使用调试工具和版本控制系统,这些技能对于未来的编程学习和软件开发都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我也认识到了编写可读性强、可维护性高的代码的重要性。

在未来的学习中,我将继续提高我的编程技能,并更加注重代码质量。

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上机实验--学生版(精品)

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上机实验--学生版(精品)

实验一上机操作初步一、实验内容:说明:前三题为必做题目,后两题为选做题目。

1、输出入下信息:(实验指导书P79)*************************Very Good*************************2、计算两个整数的和与积。

(实验指导书P81)3、从键盘输入一个角度的弧度值x,计算该角度的余弦值,将计算结果输出到屏幕。

(书P3)4、在屏幕上显示一个文字菜单模样的图案:=================================1 输入数据2 修改数据3 查询数据4 打印数据=================================5、从键盘上输入两个整数,交换这两个整数。

二、参考答案:1、#include <stdio.h>void main( ){ printf(“********************\n”);printf(“ Very Good\n”);printf(“********************\n”);}2、#include <stdio.h>void main( ){ int a,b,c,d;printf(“Please enter a,b:”);scanf(“%d,%d”,&a,&b);c=a+b;d=a*b;printf(“%d+%d=%d\n”,a,b,c);printf(“%d*%d=%d\n”,a,b,d);}3、#include <stdio.h>#include <math.h>void main( ){ double x,s;printf(“Please input value of x:”);scanf(“%lf”,&x);s=cos(x);printf(“cos(%lf)=%lf\n”,x,s);}4、#include <stdio.h>void main( ){ printf(“==================================\n”);printf(“ 1 输入数据 2 修改数据\n”);printf(“ 3 查询数据 4 打印数据\n”);printf(“===================================\n”);}5、#include <stdio.h>void main( ){ int x,y,t;printf(“Please enter x and y:”);scanf(“%d%d”,&x,&y);t=x; x=y; y=t;printf(“After swap:x=%d,y=%d\n”,x,y);}实验二简单的C程序设计一、实验内容:说明:前四题为必做题目,后两题为选做题目。

数值线性代数第二版徐树方高立张平文上机习题第二章实验报告

数值线性代数第二版徐树方高立张平文上机习题第二章实验报告

(1)估计5到20阶Hilbert 矩阵的∞范数条件数(2)设n n R A ⨯∈⎥⎥⎥⎥⎥⎥⎦⎤⎢⎢⎢⎢⎢⎢⎣⎡------=111111111011001ΛΛO O MM M O OΛ,先随机地选取n R x ∈,并计算出x A b n =;然后再用列主元Gauss 消去法求解该方程组,假定计算解为∧x 。

试对n 从5到30估计计算解∧x 的精度,并且与真实相对误差作比较。

解(1)分析:利用for 使n 从5循环到20,利用()hilb 函数得到Hilbert 矩阵A ;先将算法2、5、1编制成通用的子程序,利用算法2、5、1编成的子程序)(B opt v =,对TAB -=求解,得到∞-1A的一个估计值v v =~;再利用inf),(A norm 得到∞A ;则条件数inf),(1A norm v A A K *==∞∞-。

另,矩阵A 的∞范数条件数可由inf),(A cond 直接算出,两者可进行比较。

程序为1 算法2、5、1编成的子程序)(B opt v =function v=opt(B)k=1;n=length(B); x=1、/n*ones(n,1);while k==1 w=B*x;v=sign(w); z=B'*v;if norm(z,inf)<=z'*x v=norm(w,1); k=0; elsex=zeros(n,1);[s,t]=max(abs(z)); x(t)=1; k=1; end end end2 问题(1)求解 ex2_1for n=5:20A=hilb(n);B=inv(A、');v=opt(B);K1=v*norm(A,inf);K2=cond(A,inf);disp(['n=',num2str(n)])disp(['估计条件数为',num2str(K1)])disp(['实际条件数为',num2str(K2)])end计算结果为n=5估计条件数为943656实际条件数为943656n=6估计条件数为29070279、0028实际条件数为29070279、0028n=7估计条件数为985194887、5079实际条件数为985194887、5079n=8估计条件数为33872789099、7717实际条件数为33872789099、7717n=9估计条件数为16、422实际条件数为16、422n=10估计条件数为35353368771750、67实际条件数为35353368771750、67n=11估计条件数为1232433965549344实际条件数为1232433965549344Warning: Matrix is close to singular or badly scaled、Results may be inaccurate、RCOND = 2、547634e-17、> In ex2_1 at 3Warning: Matrix is close to singular or badly scaled、Results may be inaccurate、RCOND = 2、547634e-17、> In cond at 47In ex2_1 at 6n=12估计条件数为3、9245e+16实际条件数为3、9245e+16Warning: Matrix is close to singular or badly scaled、Results may be inaccurate、RCOND = 7、847381e-19、> In ex2_1 at 3Warning: Matrix is close to singular or badly scaled、Results may be inaccurate、RCOND = 7、847381e-19、> In cond at 47In ex2_1 at 6n=13估计条件数为1、2727e+18实际条件数为1、2727e+18Warning: Matrix is close to singular or badly scaled、Results may be inaccurate、RCOND = 2、246123e-18、> In ex2_1 at 3Warning: Matrix is close to singular or badly scaled、Results may be inaccurate、RCOND = 2、246123e-18、> In cond at 47In ex2_1 at 6n=14估计条件数为4、8374e+17实际条件数为4、8374e+17Warning: Matrix is close to singular or badly scaled、Results may be inaccurate、RCOND = 8、491876e-19、> In ex2_1 at 3Warning: Matrix is close to singular or badly scaled、Results may be inaccurate、RCOND = 8、491876e-19、> In cond at 47In ex2_1 at 6n=15估计条件数为4、6331e+17实际条件数为5、234289848563619e+17Warning: Matrix is close to singular or badly scaled、Results may be inaccurate、RCOND = 9、137489e-19、> In ex2_1 at 3Warning: Matrix is close to singular or badly scaled、Results may be inaccurate、RCOND = 9、137489e-19、> In cond at 47In ex2_1 at 6n=16估计条件数为8、3166e+17实际条件数为8、3167e+17Warning: Matrix is close to singular or badly scaled、Results may be inaccurate、RCOND = 6、244518e-19、> In ex2_1 at 3Warning: Matrix is close to singular or badly scaled 、 Results may be inaccurate 、 RCOND = 6、244518e-19、 > In cond at 47 In ex2_1 at 6 n=17估计条件数为1、43e+18 实际条件数为1、43e+18Warning: Matrix is close to singular or badly scaled 、 Results may be inaccurate 、 RCOND = 4、693737e-19、 > In ex2_1 at 3Warning: Matrix is close to singular or badly scaled 、 Results may be inaccurate 、 RCOND = 4、693737e-19、 > In cond at 47 In ex2_1 at 6 n=18估计条件数为2、5551e+18 实际条件数为2、8893e+18Warning: Matrix is close to singular or badly scaled 、 Results may be inaccurate 、 RCOND = 4、264685e-19、 > In ex2_1 at 3Warning: Matrix is close to singular or badly scaled 、 Results may be inaccurate 、 RCOND = 4、264685e-19、 > In cond at 47 In ex2_1 at 6 n=19估计条件数为2、411858563109357e+18 实际条件数为2、411858563109357e+18Warning: Matrix is close to singular or badly scaled 、 Results may be inaccurate 、 RCOND = 1、351364e-19、 > In ex2_1 at 3Warning: Matrix is close to singular or badly scaled 、 Results may be inaccurate 、 RCOND = 1、351364e-19、 > In cond at 47 In ex2_1 at 6 n=20估计条件数为2、31633670586674e+18 实际条件数为6、37335273308473e+18结果分析随着矩阵阶数增加,估计值误差开始出现,20,17,16,15 n 时估计条件数与实际值存在误差;且条件数很大,Hilbert 矩阵为病态的。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内容及实验报告1-3-2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内容及实验报告1-3-2

第一部分:实验前准备1、在个人存储设备上,例如u盘上建立个人信息文件夹,文件夹命名为:学号班级本人姓名例如:20160001通信1601章实验2.将第二部分所作的实验全部保存在该文件夹中第二部分:实验内容实验一:Windows 7基本操作(2学时)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或掌握Windows 7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以及其对文件和磁盘的管理。

二、实验内容具体实验要求如下:1、熟悉输入法切换:按键盘组合键“Ctrl+Space”、“Ctrl+Shift”;熟悉全角/半角切换:“Shift+Space”。

2、熟悉文件夹显示方式和排序方式。

3、熟悉单个和多个文件的选定,然后进行移动和复制操作。

4、实验操作:在U盘个人信息文件夹下,建立文件夹:WIN7(1)在WIN7文件夹中建立一个名为WENHUA和APPLE两个新文件夹。

(2)在WIN7文件夹下创建文件EAT.TXT,并设置属性为只读。

(3)将文件EAT.TXT文件复制到APPLE文件夹中,并将新复制的文件改名为文件BASE.DOCX。

(4)将APPLE文件夹中BASE.DOCX文件建立名为BASE的快捷方式,并将其移动到WIN7文件夹中。

(5)利用Windows的搜索功能,查找文件EAT.TXT(6)删除APPLE文件夹中的BASE.DOCX文件。

三、实验要求本实验为Windows 7操作系统的综合实验,采用学生自主训练为主的开放模式,要求在实验结束后保存好完整的电子版实验报告和文件夹。

四、实验准备认真学习教材中有关Windows 7操作系统的所有内容,实验时需携带教材。

五、思考题文件扩展名代表了文件的类型。

如果修改文件扩展名,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六、实验报告(见模板)上机实验完成后,打开文件“实验一报告.docx”,填写实验内容。

七、注意事项及其它说明本课程考试方式为上机考试,但上机时间有限,希望大家在课后多多进行练习(按照以往的经验,分数与练习次数成正比)。

数据结构上机实验题

数据结构上机实验题
p=(linklist *)malloc(sizeof(linklist));该语句的功能是申请分配一个类型为linklist的结点的地址空间,并将首地址存入指针变量p中。当结点不需要时可以用标准函数free(p)释放结点存储空间,这时p为空值(NULL)。
思考与提高:
1.如果按由表尾至表头的次序输入数据元素,应如何建立顺序表。
{
Datatypestack[MAXNUM];
int top;
}SqStack;
/*初始化顺序栈函数*/
void InitStack(SqStack *p)
{q=(SqStack*)malloc(sizeof(SqStack) /*申请空间*/}
/*入栈函数*/
void Push(SqStack *p,Datatypex)
实现提示:
1.由于C语言的数组类型也有随机存取的特点,一维数组的机内表示就是顺序结构。因此,可用C语言的一维数组实现线性表的顺序存储。
在此,我们利用C语言的结构体类型定义顺序表:
#define MAXSIZE 1024
typedef int elemtype; /*线性表中存放整型元素*/
typedef struct
实验一线性表
实验目的:
1.熟悉C语言的上机环境,进一步掌握C语言的结构特点。
2.掌握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的定义及C语言实现。
3.掌握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单链表的定义及C语言实现。
4.掌握线性表在顺序存储结构即顺序表中的各种基本操作。
5.掌握线性表在链式存储结构——单链表中的各种基本操作。
实验内容:
printf("输入源点v1 : ");
scanf("%d",&v1); /*输入源点V1 */

数值线性代数第二版徐树方高立张平文上机习题第二章实验报告

数值线性代数第二版徐树方高立张平文上机习题第二章实验报告

(1)估计5到20阶Hilbert 矩阵的∞数条件数(2)设n n R A ⨯∈⎥⎥⎥⎥⎥⎥⎦⎤⎢⎢⎢⎢⎢⎢⎣⎡------=111111111011001,先随机地选取n R x ∈,并计算出x A b n =;然后再用列主元Gauss 消去法求解该方程组,假定计算解为∧x 。

试对n 从5到30估计计算解∧x 的精度,并且与真实相对误差作比较。

解(1)分析:利用for 使n 从5循环到20,利用()hilb 函数得到Hilbert 矩阵A ;先将算法2.5.1编制成通用的子程序,利用算法2.5.1编成的子程序)(B opt v =,对TA B -=求解,得到∞-1A的一个估计值v v =~;再利用inf),(A norm 得到∞A ;则条件数inf),(1A norm v A A K *==∞∞-。

另,矩阵A 的∞数条件数可由inf),(A cond 直接算出,两者可进行比较。

程序为1 算法2.5.1编成的子程序)(B opt v =function v=opt(B)k=1;n=length(B);x=1./n*ones(n,1); while k==1 w=B*x;v=sign(w); z=B'*v;if norm(z,inf)<=z'*x v=norm(w,1); k=0; elsex=zeros(n,1);[s,t]=max(abs(z)); x(t)=1; k=1; end end end2 问题(1)求解 ex2_1for n=5:20A=hilb(n);B=inv(A.');v=opt(B);K1=v*norm(A,inf);K2=cond(A,inf);disp(['n=',num2str(n)])disp(['估计条件数为',num2str(K1)])disp(['实际条件数为',num2str(K2)])end计算结果为n=5估计条件数为943656实际条件数为943656n=6估计条件数为29070279.0028实际条件数为29070279.0028n=7估计条件数为985194887.5079实际条件数为985194887.5079n=8估计条件数为.7717实际条件数为.7717n=9估计条件数为86.422实际条件数为86.422n=10估计条件数为750.67实际条件数为750.67n=11估计条件数为49344实际条件数为49344Warning: Matrix is close to singular or badly scaled. Results may be inaccurate. RCOND = 2.547634e-17.> In ex2_1 at 3Warning: Matrix is close to singular or badly scaled. Results may be inaccurate. RCOND = 2.547634e-17.> In cond at 47In ex2_1 at 6n=12估计条件数为3.3713e+16实际条件数为3.3713e+16Warning: Matrix is close to singular or badly scaled. Results may be inaccurate. RCOND = 7.847381e-19.Warning: Matrix is close to singular or badly scaled. Results may be inaccurate. RCOND = 7.847381e-19.> In cond at 47In ex2_1 at 6n=13估计条件数为1.5327e+18实际条件数为1.5327e+18Warning: Matrix is close to singular or badly scaled. Results may be inaccurate. RCOND = 2.246123e-18.> In ex2_1 at 3Warning: Matrix is close to singular or badly scaled. Results may be inaccurate. RCOND = 2.246123e-18.> In cond at 47In ex2_1 at 6n=14估计条件数为4.8374e+17实际条件数为4.8374e+17Warning: Matrix is close to singular or badly scaled. Results may be inaccurate. RCOND = 8.491876e-19.> In ex2_1 at 3Warning: Matrix is close to singular or badly scaled. Results may be inaccurate. RCOND = 8.491876e-19.> In cond at 47In ex2_1 at 6n=15估计条件数为4.9674e+17实际条件数为5.3619e+17Warning: Matrix is close to singular or badly scaled. Results may be inaccurate. RCOND = 9.137489e-19.> In ex2_1 at 3Warning: Matrix is close to singular or badly scaled. Results may be inaccurate. RCOND = 9.137489e-19.> In cond at 47In ex2_1 at 6n=16估计条件数为8.3166e+17实际条件数为8.3167e+17Warning: Matrix is close to singular or badly scaled. Results may be inaccurate. RCOND = 6.244518e-19.> In ex2_1 at 3Warning: Matrix is close to singular or badly scaled. Results may be inaccurate. RCOND = 6.244518e-19.> In cond at 47n=17估计条件数为1.093e+18 实际条件数为1.093e+18Warning: Matrix is close to singular or badly scaled. Results may be inaccurate. RCOND = 4.693737e-19. > In ex2_1 at 3Warning: Matrix is close to singular or badly scaled. Results may be inaccurate. RCOND = 4.693737e-19. > In cond at 47 In ex2_1 at 6 n=18估计条件数为2.0651e+18 实际条件数为2.7893e+18Warning: Matrix is close to singular or badly scaled. Results may be inaccurate. RCOND = 4.264685e-19. > In ex2_1 at 3Warning: Matrix is close to singular or badly scaled. Results may be inaccurate. RCOND = 4.264685e-19. > In cond at 47 In ex2_1 at 6 n=19估计条件数为2.9357e+18 实际条件数为2.9357e+18Warning: Matrix is close to singular or badly scaled. Results may be inaccurate. RCOND = 1.351364e-19. > In ex2_1 at 3Warning: Matrix is close to singular or badly scaled. Results may be inaccurate. RCOND = 1.351364e-19. > In cond at 47 In ex2_1 at 6 n=20估计条件数为2.674e+18 实际条件数为6.473e+18结果分析随着矩阵阶数增加,估计值误差开始出现,20,17,16,15=n 时估计条件数与实际值存在误差;且条件数很大,Hilbert 矩阵为病态的。

实验二 汇编语言程序上机过程及调试

实验二    汇编语言程序上机过程及调试

实验报告二课程微机原理实验名称汇编语言程序上机过程以及调试第页专业电子信息班级__ __ 学号_ __ 姓名实验日期:2014 年 3 月10 日报告退发(订正、重做)一、实验目的学习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步骤,即编辑(EDIT)程序、汇编(MASM)、连接(LINK)和运行,使对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二、实验内容1、学习使用全屏幕文本编辑软件EDIT。

用EDIT输入一段给定的源程序。

2、用MASM对已存盘的源程序进行汇编,形成目标文件(.OBJ);如有错误,再返回到EDIT进行修改。

3、用LINK对上述形成的目标文件进行连接,形成可执行文件(.EXE)4、在DOS提示符下运行该可执行文件。

[汇编语言程序的编写格式]汇编语言程序一般由几个段组成,它们分别是堆栈段,数据段,代码段。

任何一个源程序至少必须有一个代码段和一条作为源程序结束的伪指令END。

段的定义有两种格式,分述如下:1,完整的段定义格式:一个段由段头,段体,段尾组成,形式如下:段名SEGMENT[定位类型][组合类型][‘类别’]……段名ENDS其中SEGMENT后的参数一般可省略,详细说明参阅后面的有关章节。

2,简化的段定义格式(MASM5.0版本提供)每段以.开始后跟固定的段名,一般形式如下:DOSSEG.MODEL 存储类型;“存储类型”可选择为SMALL。

.STACK[大小];堆栈段,“大小”指定堆栈的字节数。

.DATA;数据段。

.CODE[名字];代码段;一般只有一个代码段,名字可缺少……例1:用完整的段定义编写一源程序。

NAME EXAM1;可以省略DATA SEGMENT;定义数据段,以下是数据段的内容STR1 DB “HELLO,WELCOME!”,13,10,‘$’STR2 DB “DO YOU LIKE COMPUTER?(Y/N)”,13 10,‘$’STR3 DB “NICE!”,13,10,‘$’STR4 DB “SORRY!”,13,10,‘$’STR5 DB “UNKNOW,ANSWER AGAIN!(Y/N)”,DB 13,10,‘$’STR6 DB “SEE YOU NEXT TIME!”,13,10,‘$’DA TA ENDS ;数据段结束CODE SEGMENT ;定义代码段ASSUME CS:CODE;DS:DATA;以下是代码段内容START:MOV AX,DA TA;给数据段寄存器赋值MOV DS,AXMOV AH,9;显示一字符串的功能号MOV DX,OFFSET STR1;显示字符串STR1的偏址INT 21H;DOS功能调用ASK :MOV DX,OFFFSET STR2;显示字符串STR2INT 21HMOV AH,1;键盘输入一字符的功能号INT 21H;键入的字符ASCⅡ码在ALNOT AL;求反TEST AL,‘Y’;是否按下‘Y’或‘y’键JE NEXT1TEST AL,‘y’JE NEXT1TEST AL,‘N’;是否按下‘N’键或‘y’键JE NEXT2TEST AL, ‘n’JE NEXT2MOV DX,OFFSET STR5;不是按上述键MOV AH,9INT 21HJMP ASK;再返回ASKNEXT1:MOV DX,OFFSET STR3;是按下‘Y’或‘y’键MOV AH,9INT 21HJMP BYENEXT2:MOV DX,OFFSET STR4;是按下‘N’或‘n’键MOV AH,9INT 21HBYE:MOV DX,OFFSET STR6INT 21HMOV DL,7;喇叭响的ASCⅡ码MOV AH,2INT 21HMOV AH,4CH;退回DOSINT 21HCODE ENDS;代码段结束END START;源程序结束注:源程序中的每一行注释语句前一定要加分号‘;’,下同。

上机实验的目的和要求_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实验指导_[共2页]

上机实验的目的和要求_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实验指导_[共2页]

上机实验的目的和要求1.上机实验的目的①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计算机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学生的上机实验。

加强实验教学环节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上机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等。

②配合课堂教学,巩固并扩充课堂理论基础知识,消化吸收并综合运用,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训练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工程实践的基本方法,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培养具有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适应新时代的应用型大学生。

2.上机实验前的准备工作为了充分利用上机时间,在进行实验前应事先做好各种准备工作,以提高上机实验的效率。

准备工作至少包括以下几点。

①了解所用计算机系统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②复习与实验题目有关的知识,熟悉相关定义、概念和实现方法。

③准备好上机所需的程序或实验数据,进行静态检查。

④对上机实验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应事先作出估计,有疑问的地方应标上记号,以便在上机实验时给予特别注意。

⑤准备好上机时使用的参考书和编程所使用的语言上机手册。

3.上机实验报告完成上机任务后,要认真撰写上机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的内容应包括实验题目(含学生姓名和学号)、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含设计功能和实现方法)、调试分析、实验结果和上机实验的心得体会。

4.实验内容的安排为了配合《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课程的教学,实验环节主要围绕熟悉计算机操作和使用,提高感性认识这一目标进行教学。

实验参考学时数为28~36学时,具体安排如下。

序号实验名称最低学时数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4 微型计算机的安装与设置(或看录像)操作系统与工具软件文字信息处理电子表格处理2学时4学时2学时2学时1。

《Access(2010版)》 上机实验1-上机实验9题目

《Access(2010版)》 上机实验1-上机实验9题目

附录2上机实验附录2.1 上机实验11.启动“MicroSoft Office Access 2010”,单击“文件”选项卡上左侧窗格的“帮助”,单击中间窗格上的“MicroSoft Office帮助”,便显出“Access帮助”窗口。

单击该帮助窗口中的“Access 2010入门”标题下的“Access 2010数据库设计基础”,便可选看列出的“数据库设计基础”的那些内容。

2.启动“MicroSoft Office Access 2010”,单击“文件”选项卡上左侧窗格的“帮助”,单击中间窗格上的“MicroSoft Office帮助”,便显出“Access帮助”窗口。

单击该帮助窗口中的“Access 2010入门”标题下的“Access 演示”,显出“演示”的主题列表,单击主题列表中的“演示:认识导航窗格”,便可进行观看。

同理,可查看其他的Access帮助信息。

附录2.2 上机实验21.在用户盘的根目录中(如G:\)创建一个名为“上机实验”文件夹。

2.在“上机实验”文件夹中创建一个名为“学生管理系统.accdb”的数据库。

3.在“学生管理系统”数据库中创建如下的表:295296(1)根据表3-2所示的“学系”表结构,创建一个表名为“学系”的表,主键是“学系代码”。

“学系”表中包含学系代码、学系名称、办公电话、学系简介和学系资料等字段。

表3-2 “学系”表结构(2)根据表3-3所示的“专业”表结构,创建一个表名为“专业”的表,主键是“专业代码”。

“专业”表中包含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学制年限、学系代码和专业简介字段。

表3-3 “专业”表结构(3)根据表3-4所示的“班级”表结构,创建一个表名为“班级”的表,主键是“班级号”。

“班级”表中包含班级号、班级名称、年级、专业代码,班主任和联系电话字段。

表3-4 “班级”表结构(4)根据表3-5所示的“学生”表结构,创建一个表名为“学生”的表,主键是“学号”。

大学计算机实验报告2

大学计算机实验报告2

《大学计算机基础Ⅰ》课程实验报告手册\实验教师(签字)西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计算机基础教育系年月日一、实验说明本课程实验分为一般性实验(验证和简单设计)和综合性实验(课程设计)两部分。

从第3周开始参考实验任务书(本报告中的五部分)完成每周规定的实验,并根据进度按要求认真填写本实验报告中的六、七部分,此实验报告将作为实验成绩评定的依据之一。

本课程实验从开课学期第3周开始实习,每周2学时,16周结束,共28学时。

除统一安排的时间外,学生还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适当安排课余时间上机。

上机内容参见本报告中的“五、实验任务书”部分。

二、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能够学会知识的运用与积累,能够举一反三,具备一定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心,培养学生熟练地使用常用软件的能力及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实验要求1、每次实验课将考勤,并作为实验成绩的重要依据。

2、每次实验前学生必须充分准备每次的实验内容,以保证每次上机实验的效果。

实验过程中必须独立完成。

3、学期结束时,每位同学应将自己的《实验报告》交各专业班长或学习委员,由班长或学习委员以专业为单位、按学号从小到大排列好统一交给实验指导老师,否则无实验成绩。

四、实验报告要求一共要求填写3个阶段性实验报告、1个综合性实验报告和1份学期总结,与每份实验报告对应产生的电子文档交由实验老师指定的位置,该电子文档也将作为实验成绩评定的依据之一。

五、实验任务书教材:《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实验参考书:《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践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实验一:指法练习、汉字录入实验目的:1.掌握鼠标和键盘的使用及正确的操作指法。

2.掌握微型计算机的打开和关闭操作3.熟悉键盘指法和文字录入4.了解中英文切换,全半角的切换实验任务:1.参见实验参考书中的实验1-1-1中的[任务1](7页)2.参见实验参考书中的实验1-1-1中的[任务3](7页)实验二:Windows的基本操作和文件管理操作实验目的:1.掌握Windows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2.掌握“Windows资源管理器”和“我的电脑”的使用实验任务:1.参见实验参考书中的实验1-2-1中的全部任务(14页)2.参见实验参考书中的实验1-2-2中的全部任务(18页)实验三:控制面板与任务管理器的使用实验目的:1.掌握磁盘格式化的方法2.掌握控制面板的使用3.掌握任务管理器的基本操作4.掌握磁盘碎片整理程序等实用程序的使用5.了解系统配置实用程序的使用6.了解注册表的原理及会简单的使用注册表实验任务:1.参见实验参考书中的实验2-1-1中的全部任务(94页)2.参见实验参考书中的实验2-1-2中的全部任务(99页)3.参见实验参考书中的实验2-1-5中的[任务1](107页)4.参见实验参考书中的实验2-1-6中的[任务1](109页)5.(选做)参见实验参考书中的实验2-1-5中的[任务2](107页)6.(选做)参见实验参考书中的实验2-1-6中的[任务2]和[任务3](109页)7.(选做)参见实验参考书中的实验2-1-7中的全部任务(110页)8.(选做)参见实验参考书中的实验2-1-8中的全部任务(112页)实验四:Word文档的基本操作和排版实验目的:1.掌握应用程序的启动与退出方法2.掌握Word文档的建立、保存和打开3.掌握文档的基本编辑与排版操作4.掌握页面设置的基本操作实验任务:1.参见实验参考书中的实验1-4-1中的全部任务(33页)2.参见实验参考书中的实验1-4-2中的全部任务(39页)实验五:Word文档的修饰、视图、样式、模板及邮件合并实验目的1.掌握分栏、项目符号和编号的使用方法2.掌握视图的切换方法及页眉和页脚的设置方法3.掌握样式和模板的使用实验任务:1.参见实验参考书中的实验1-4-3中的全部任务(45页)2.(选做)参见实验参考书中的实验2-2-1中的全部任务(115页)3.(选做)参见实验参考书中的实验2-2-2中的任务(118页)实验六:Word中的表格处理与图文混排实验目的:1.掌握表格的基本编辑、录入与基本格式设置操作2.掌握表格计算与排序操作3.掌握图片、艺术字等图形对象的插入与编辑;4.掌握图文混排的基本操作实验任务:1.参见实验参考书中的实验1-4-4中的全部任务(51页)2.参见实验参考书中的实验1-4-5中的全部任务(57页)实验七:工作表的基本操作和格式化实验目的:1.掌握Excel工作簿建立、保存与打开2.掌握工作表中数据的输入与编辑操作3.掌握公式和函数的使用4.掌握工作表的编辑与格式化操作实验任务:1.参见实验参考书中的实验1-5-1中的全部任务(66页)2.参见实验参考书中的实验2-3-2中的全部任务(129页)实验八:数据图表化实验目的:1.掌握嵌入图表和独立图表的创建2.掌握图表的整体编辑和对图表中各对象的编辑操作3.掌握图表的格式化操作实验任务:1.参见实验参考书中的实验1-5-2中的[任务1]和[任务2](73页)2.创建以姓名和各科成绩为数据区的内嵌式簇状柱形图,并设置主要刻度间隔为20,设置X轴上的姓名格式为“蓝色、粗体、14磅”实验九:数据管理实验目的:1.掌握数据列表的排序、筛选及分类汇总操作2.掌握数据透视表的操作3.了解数据有效性设置和圈释无效数据的方法4.了解数据追踪分析方法实验任务:1.参见实验参考书中的实验1-5-2中的[任务3][任务4]和[任务7](73页)2.(选做)参见实验参考书中的实验2-3-1中的全部任务(125页)3.参见实验参考书中的实验2-3-3中的全部任务(130页)4.(选做)参见实验参考书中的实验2-3-4中的全部任务(131页)实验十:演示文稿的建立实验目的:1.掌握演示文稿建立的基本过程2.掌握演示文稿格式化和美化的方法3.掌握幻灯片母版和配色方案的使用4.掌握应用设计模板的使用方法实验任务:参见实验参考书中的实验1-6-1中的全部任务(82页)实验十一:幻灯片的动画、超链接和多媒体实验目的:1.掌握幻灯片的动画技术2.掌握的超链接技术3.掌握在幻灯片中插入多媒体对象的方法4.掌握放映演示文稿的不同方法5.掌握交互式功能的设置实验任务:1.参见实验参考书中的实验1-6-2中的全部任务(89页)2.参见实验参考书中的实验2-4-2中的全部任务(138页)实验十二:Internet服务实验目的:1.掌握浏览器的使用方法、网页的下载和保存2.掌握搜索引擎或搜索器的使用3.掌握邮件软件的使用4.了解IE浏览器中的常用的安全设置方法实验任务:1.参见实验参考书中的实验3-3-1中的全部任务(198页)2.利用Outlook或Foxmail发送一封邮件,并收取邮箱中的邮件3.(选做)参见实验参考书中的实验3-2-2中的全部任务(187页)实验十三:多媒体软件的使用实验目的:1.掌握Windows中各种多媒体播放软件的使用2.掌握常用数据压缩软件的使用实验任务:1.参见实验参考书中的实验2-6-1中的全部任务(149页)2.参见实验参考书中的实验2-6-2中的全部任务(152页)3.(选做)参见实验参考书中的实验3-5-1中的全部任务(219页)4.(选做)参见实验参考书中的实验3-5-2中的全部任务(221页)综合设计性实验:综合设计目的在于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本课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具体实验题目、任务和要求由各任课老师说明(以制作演示文稿为主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三 MATLAB 的绘图
一、实验目的:掌握利用MATLAB 画曲线和曲面。

二、实验内容:
1、 在不同图形中绘制下面三个函数t ∈[0,4π]的图象,3个图形分别是figure(1),figure(2),figure(3)。

)
sin(41.0321t e y t y t
y t -===π
说明:y 1 线型:红色实线,y 2 线型:黑色虚线,y 3: 线型:兰色点线
坐标别进行标注,分别向图形中添加标题‘函数1’,‘函数2’, ‘函数3’
2、 在同一坐标系下绘制下面三个函数在t ∈[0,4π]的图象。

(用2种方法来画图,其中之一使用hold on )
使用text 在图形适当的位置标注“函数1”“函数2”,“函数3”
使用gtext 重复上面的标注,注意体会gtext 和text 之间的区别
3、 在同一个坐标系下绘制NPR fiber laser 输出的孤子激光器的光谱图形
已经给出通过光谱仪记录下来的2个光谱的数据1303.txt 和0303.txt
其中txt 文件中第一列为波长,第二列为光谱的强度。

4、绘制ρ=sin(2θ)cos(2θ)的极坐标图
5、绘制y=10x 2的对数坐标图并与直角线性坐标图进行比较。

在一个图形中绘制4个子图,分别使用plot 、semilogx 、semilogy 、loglog 函数进行绘制; 并且用title 进行标注;同时添加网格线
6、绘制下面函数在区间[-6,6]中的图象。

⎪⎩⎪⎨⎧>+-≤<≤=3,630,
0,sin )(x x x x x x x y
7、三维空间曲线绘制t ∈[0,4π]
x=cos(t);
y=sin(t);
使用plot3 和comet3分别绘制
8、分别用mesh 和surf 函数,绘制下面方程所表示的三维空间曲面,x 和y 的取值范围设为[-3,3]。

10
102
2y x z +-= 9、用mesh 和surf 函数来绘制激光器输出横模的三维分布
对于激光腔长为L=20, 激光波长λ=1064nm 方形镜共焦腔,其输出的几个横模如下所示意
其中πλ
ωL os =
00模的振幅分布()πλ/0022,L y x e
y x v +-= 10模的振幅分布()22
2,10os y x xe y x v ω+-=
01模的振幅分布()222,01
os y x ye y x v ω+-= 20模的振幅分布()222)4(,2220os y x os e
x y x v ωω+--= 11模的振幅分布()22
2,11os y x xye y x v ω+-
=
10、分别绘制隐函数曲线
1)x 2+y 2=1
2)X 3+y 3=5xy
11,在光纤放大器的文献中,我们经常能碰到双Y 轴图形的绘制,在某次实验中有人得到如下的实验数据,请绘制双Y 轴图形,横坐标为输入信号功率,纵坐标分别为输出功率和增益
输入的信号光功率(mW):1;2;3;4;5;6;7;8;9;10
输出的信号光功率(mW):1.1;4.2;9.2;16.1;25.3;36.0;49.4;64.5;82.0;99.9
标注横坐标为Input signal power (mW),纵坐标分别为Output power (mW); Gain(dB)
12,饼图的绘制
我校某级光信专业本科生源分别为:湖北40人,安徽3人,黑龙江4人,贵州2人,江西5人,请绘制饼图和进行标注为湖北,安徽,黑龙江,贵州,江西;另外在饼图中把安徽,黑龙江学生的部分分离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