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
中国古典乐曲的阴柔之美、阳刚之美与阴阳和合之美
Vol.35No.11Nov.2014第35卷第11期2014年11月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S oc.S ci )一、引言阴阳,是我国古人对大自然的看法,古代劳动人民将生活中遇到的许多事物看作对立关系,并将这种对立的关系统称为“阴阳”,例如,山为阳水为阴、日为阳月为阴、白昼为阳黑夜为阴等等。
阴阳观念在古代中国得到了广大劳动人民的认同,因此人们将阴阳观念引入到生活中的每一方面,如历法、医药、数学等,而古典音乐中也同样包含着阴阳观念。
乐曲的基调、意象、情感等元素通常可以划分为阳刚、阴柔两种美感。
音乐中的阴阳不但相互呈现鲜明的对比,同时也可以相互交融,构成和谐的乐曲形象。
笔者主要分析音乐中阴柔与阳刚美的特点及区分,并研究阴阳和合在音乐中的体现。
二、阳刚和阴柔的区分及对我国古典音乐的影响(一)阳刚和阴柔的分类在我国的传统艺术中,许多艺术形态、形象、风韵等都可以划分为阴柔与阳刚两种美感。
在艺术范畴中,所谓阴柔的就是指悠远缓慢的韵味,所谓阳刚就是指强劲磅礴的韵味。
刚柔对立统一的学说最早出现在《易经》中,清朝学者归纳了前朝最富有代表性的几种观点,对刚、柔进行了诠释,将阴与柔、阳与刚结合起来。
同时,清朝学者将刚、柔视为美感的分类,认为一切美感都具有阴柔或阳刚的特点。
同时具有阴与柔这两个特点的风格包括:悠远、沉静、清逸、柔和等;同时具有阳与刚这两个特点的风格包括:奔放、豪迈、悲壮、雄浑等。
清朝的学者在对阴柔、阳刚进行诠释时认为,要想达到极致的美感,应将阴与柔、阳与刚进行结合[1]。
唐朝名士司空图在其诗歌作品中也曾经提到,像诗歌等富有韵律的文篇大多具有阴柔美或阳刚美的特点。
司空图举例说,作品的风格偏向阳刚美通常都具有豪迈、辽远、磅礴等特点,作品的风格偏向阴柔美通常会具有淡雅、婉转、华丽等特点。
古琴是一种高雅的乐曲,是我国封建时期社会名流和隐士抒发情感的重要乐器。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考试题及答案
名词解释: 1温柔敦厚:见于《礼记·经解篇》:“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
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
”孔颖达解释为“温,谓颜色温润;柔,谓性情和柔。
诗依违讽谏,不指切事情,故曰温柔敦厚诗教也。
” 要求作诗者“怨而不怒”“哀而不伤,乐而不淫”,即合于“中和”的要求。
2“兴观群怨”: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对后来的诗学理论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①兴(文学作品的审美作用)朱熹解释为“感发志意”,指诗歌的生动具体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之兴奋,感情之波动,从吟诵、鉴赏诗歌中可以获得一种美的享受。
②观(文学作品的认识作用)侧重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感情心态。
观世与观志是读诗的两个重要方面。
③群(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群”,就是“群居相切磋”。
文学作品可以使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交流感情,加强团结。
④怨(文学作品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怨”的主体是对现实不良政治的批判。
但怨的对象不一定都是“上政”,可以对社会不合理现象的牢骚和感情上的不如意。
3.以意逆志:孟子《万章》上篇,针对《诗·小雅·北山》: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 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读诗不能以“以文害辞,以辞害志”,亦即不能以个别文字影 响对词句的了解,也不能以个别词句影响对原诗本意的认识,应当“以意逆志”,即用自己对 诗意的准确理解,去推求作者的本意。
对“以意逆志”的理解,历来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是 以己之意,逆诗人之志,二是以诗人之意,逆诗人之志。
4.知人论世:孟子批评和欣赏文学作品的重要原则与方法。
要正确地做到“以意逆志”须要能“知人论世”,深入地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品德、遭遇等状况以及诗人所处的时代状况。
5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提出的命题,意思是说真正美妙的声音是听不见的,真正美妙的形象是看不见的。
老子认为具体的声音只是声音美的一部分,不是全美,故非“大音”,而“无声”则可以使你去想象全部最美的声音,而不受有限声音的局限,故而是“大音”。
“赤子之心”:阴柔与阳刚
“⾚⼦之⼼”:阴柔与阳刚“⾚⼦之⼼”:阴柔与阳刚⽼⼦说:含德之厚,⽐于⾚⼦。
毒⾍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
⾻弱筋柔⽽握固,未知牝牡之合⽽朘作,精之⾄也。
终⽇号⽽不嗄,和之⾄也。
知和⽈常,知常⽈明,益⽣⽈祥,⼼使⽓⽈强。
物壮则⽼,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意思是:道德修养深厚,可以⽐作婴⼉。
毒⾍不叮咬,猛兽不伤,凶鸟不击。
筋⾻柔弱,却握紧拳头。
不懂得男⼥性交,⼩⼩的⽣殖器却会勃起,因为他的精⼒⼗分旺盛。
整天哭号,声⾳却不嘶哑,因为他的通体极为和谐。
懂得和谐叫做恒常;懂得恒常叫做明智。
延年益寿叫做祥瑞,⼼中⽓息贯通叫做强⼤。
事物总是处于⼀种盛壮的状态就会⾛向衰⽼,可以说是不合于道,不合于道就会很快灭亡。
道,是万事万物从⽆序到有序、从⽆到有、从低级到⾼级的⾃组织、⾃运⾏、⾃选择、⾃发展的总体机制和规律,是万事万物⾃⽽然之的总体功能状态。
德,是⼈充分尊重、依托、遵循道的思维模式与⾏为准则。
道与德⾼度融通,然⽽懂道仍须修德。
德与道的内在关系决定,有德者⼀定是充分理解并遵循“⾃然⽽然”的道的。
所以,修养功底深厚的有德者,会进⼊⼀种纯净、本真的境界,其天真、纯真、本真程度堪与⾚⼦相⽐。
⽼⼦在这⾥说得很清楚:“含德之厚,⽐于⾚⼦。
”既然是“⽐”,婴⼉是不是真的“毒⾍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已经不再重要。
古⼈不可能了解许多现代科学知识,也不必要考究婴⼉是不是有什么不良的遗传因素,或者孕期、产期、临产、接⽣过程中有什么不正常。
⽼⼦所注重和强调的当然是婴⼉那种⽣命初始的⾃然状态,⽽就在这没有经过后天影响、历练、修饰的“天然”的⽣命状态和“原版”的⼼灵世界中,却蕴藏着因柔静⽽纯真圣洁、因幼⼩⽽健康蓬勃、因稚嫩⽽孕育强劲的⽆限⽣机。
这是⽣命没有被扭曲、没有被污染、没有被异化的与⽣俱来的⾼度和谐;是⼼灵没有焦躁、没有压⼒、没有顾忌的⾼度宁静。
我们读⽼⼦,难度在于他那简介⾼深的⾄理名⾔,“联系实际”的时候往往觉得⼗分⽭盾。
⽼⼦是讲阴阳辩证的,可是他似乎总是“阴柔有余,阳刚不⾜”。
论杜甫咏物诗中的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
论杜甫咏物诗中的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
1、杜甫咏物诗中的阳刚之美
杜甫咏物诗中的阳刚之美主要体现在他的诗中所洋溢着的豪迈俊逸的气度,一往无前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意志。
这正是杜甫咏物诗中阳刚之美的生动体现。
杜甫的咏物诗给人一种气势磅礴的感觉。
他的咏马诗有十一首,所咏的马都是雄健之马,它们一个个姿态雄杰,神情清劲,意气飞扬。
使人读之,深感阳刚充溢,真力弥漫。
2、杜甫咏物诗中的阴柔之美
杜甫咏物诗中阴柔之美的表现也是极为出色的,只不过是在诗人具体创作中根据物象和自己的感情以及具体情况不同而有所轻重而已。
从《白小》中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白小群分命,天然二寸鱼。
细微沾水族,风俗当园蔬。
入肆银花乱,倾箱雪片虚。
生成犹拾卯,尽取义何如。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广泛的同情心去咏写,感情细腻深婉,表现出诗人深刻的审美体验,柔婉的笔触与深沉的悲悯交织在一起,显示出韵味深美、情调婉约的阴柔之美。
诗的审美倾向并非是绝对单向的,美感与题材的联系亦是如此。
杜甫的咏物诗即是如此。
阳刚之美的审美倾向是贯穿始终的,而在体现诗人一种婉约深美的情绪时,又辅之以阴柔之美的审美情绪,杜甫正是在其众多的题材广泛的咏物诗中巧妙地恰当地运用了两种审美倾向,因而使其咏物诗别树一帜。
论杜甫咏物诗中的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
论杜甫咏物诗中的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作者:张肖侠来源:《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19年第08期具有审美理想和审美体验的审美主体,选择符合自己情感的物象和景物,会呈现出一定的审美追求。
作为审美主体的诗人的审美追求是受其审美理想(内因)和审美体验(外因)的影响和支配的,因而其审美追求必然有一定的倾向性和一致性。
在杜甫咏物诗中沉浸着中国传统审美观念中所谓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
杜甫咏物诗中的阳刚之美主要体现在他的诗中所洋溢着的豪迈俊逸的气度,一往无前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意志。
这正是杜甫咏物诗中阳刚之美的生动体现。
我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对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两种类型的美感特征论述较为完备的是司空图。
在他之前的曹丕的文体论风格、刘勰的个性论风格只是一个侧面,司空图的理论更加成熟。
司空图在他的理论中,总结了唐代和唐之前诗歌创作的十二种类型,属于壮美型的有“雄浑”“高古”“劲健”“豪放”“悲慨”“旷达”等;属于优美型的有“冲淡”“纤秾”“典雅”“绮丽”“清奇”“飘逸”等。
关于“雄浑”,司空图的观点是:“大用外腓,真体内充。
返虚入浑,积健为雄。
具备万物,横绝太空。
荒荒油云,寥寥长风。
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持之匪强,来之无穷。
”孙联奎说:“此篇章法:首二句虚笼[雄浑]。
次二句明点[雄浑],以下六句分贴[雄浑]。
或说理,或取象,颇具层次。
末二句收结通篇,悠然不尽;且寓以勉励意。
”对“雄浑”的特性、作用和形成、途径作了介绍。
明谢榛说:“熟读初唐盛唐诸家所作,有雄浑如大海奔涛……”沈骐说:“杜甫独以浑雄高古,自成一家,可以为史,可以为疏,其言时事最为悚切,不愧古诗人之义,亦诗之仅有者也。
”陆时雍说:“诗之佳,拂拂如风,洋洋如水,一往神韵,行乎其间。
”以上就雄浑一例可见历代对杜子美雄浑的美学风格的推崇。
壮美包括“畸人乘真,手把芙蓉。
泛彼浩劫,窗然空纵。
月出东斗,好风相从”的高古,“行神如空,行气如虹。
巫峡千寻,走云连风。
饮真茹强,蓄素守中。
高一散文阳刚之美,阴柔之美
阳刚之美,阴柔之美刚,柔。
这两个汉字驰风而行,穿越在各个被人们所遗忘的角落里,它有着烛火般稍纵即逝的欢乐,还有哀伤漫步在各个角落,仿佛看到了阳刚之美的屈原——那如战士般高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不畏子兰的奸笑和上官司大夫的狞言。
那如烟往事,如漫漫江雾,缓缓向他袭来。
想当年,朝天阙,对天子,大堂之上,义正言辞,对答如流,千万抱负,岂一纸奏折可报?屈原高唱一句:“众人皆醉我独醒,众人皆浊我独清!”超凡脱尘,逸然凌于俗流之上。
那骨子里的刚让汨罗江畔化为一池晶莹的泪。
傲骨的项羽大喊出: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一代英雄,用自己的阳刚之气站在历史的岸边仰天长啸,一眼望穿战火的烟云,却难以展望胜利的旌旗。
英雄倒下的乌江,从此让乌江多了一份英豪与阳刚之气!即使岁月穿梭千年,霸王依然英雄挺立在瑟瑟秋风中。
刚,向我们展现出英雄的豪气。
而在另一角落的拐角处,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又是别样的风景——柔。
神情沧然,清照伫立乌江边。
想起千年前的英雄,脱口而出“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听到那一行清泪,滴滴洒入江中。
心,不停地滴血。
用柔弱之气抒发着对赵明诚苟且偷生弃城而逃的行为的憎恨与无奈。
心忧围运的清照发出“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的沉痛呐喊穿越了八百年的时光,至今还撞响在民族的魂魄里。
阴柔的她像一缕清幽的风,穿插在历史的隧道里。
阳刚之美,阴柔之美响彻在我们的民族的每个角落里,饱含着赤子情怀。
这种美让我久久不能忘怀,让我咀嚼着他们的文字,倾听着他们内心的声音,回味无穷,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诗词的阳刚美与阴柔美
王昌龄《从军行》(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杜甫《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刘邦《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李白《永王东巡歌》
晏几道《鹧鸪天》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缸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苏轼《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 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 恼。 苏轼《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 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 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 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王维《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 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 纷纷开且落。 王维《鹿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李商隐《无题》
昨夜星辰昨夜风 , 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 , 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 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 走马兰台类转蓬。
辛弃疾《西江月》
遣 兴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功夫。 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 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去”!
阴柔美又称秀婉美。它多表现为一 种神韵与情致的美,感情细腻,低回 婉转,境界清新精致,语言秀丽纤巧, 风格婉约含蓄。其美感作用是使人赏 心悦目,让人愉悦,启人沉思,使人 产生一种清纯感与亲切感。 一般春怨、闺怨、宫词、爱情诗、 悲秋、山水田园之作多属于这一类。
No.10 崇高美学【美学原理】
性质,是人通过“暗换”赋予
了自然界的。这说明康德的崇 高观是主观唯心主义的。
米兰大教堂
科 隆 大 教 堂 的 尖 顶
中国哲学中关于崇高的思考
孔 子: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惟天为大, 唯尧则之
孟 子: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
庄 子:夫天地者,古之所大也,
而黄帝、尧、舜之所共美也
可见,中国古代“大”, 就是美的一种形态——崇高
古 希 腊 雕 塑 : 雅 典 娜
帕特农神庙的柱廊(陶立克式建筑)
米兰大教堂内景(哥特式建筑)
一、崇高的文化内涵
• 1、什么是崇高?
• 崇高是指物质形 式和精神品质二 者兼有的伟大、 出众的现象,是 内容突破形式表 现出来的一种不 和谐的冲突美, 是一种带有庄严、 圣洁、伟岸色彩 的神圣美。
• 崇高(sublime)的审美 形态起源于希伯来文化 和基督教文化。
(2)产生这种差异的根源在于西方主客两 分的自然观与中国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的不同
(三)崇高是一种神人相通的境界: 在中国传统的意识中,神不是与人相隔的彼岸存在,神的
力量体现在现实存在中,而世俗世界中的人只要修养成为充 实伟岸的理想人格,也就进入了神圣世界。
(1)中国传统的宗教观念:中国传统的自然观念中的天人合 一,不仅表现为主体和客观的融合,也是此岸与彼岸的同一。 中国是一个高度重视现实世界的民族,中国的宗教世界都不 是与现实世界相对立的绝对永恒的世界,而是现实世界相对 立的延伸与放大,土生土长的道教的仙界有着现实的伦理与 秩序,佛教进入中国后成了“我心即我佛”的禅宗,因此, 在中国人的思维中,神的力量一定要体现于现实存在中。这 样,高大骏极的四岳就是神灵之光的体现。
大自然的崇高景象不少具有奇与丑的 特征,不仅自然现象如此,大凡气象雄浑 具有崇高品格的艺术作品也都含有怪诞的 因素,或在题材上、或在造型上、或在意 蕴上,如罗丹的巴尔扎克塑像、如《拉奥 孔》雕像。
阳刚之美
爱 奥 尼 亚 柱 式
安塞腰鼓
• 安塞腰鼓是陕北的汉族民俗舞 蹈。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 同进行,磅礴的气势,精湛的 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 第一鼓。
阳刚之美
这篇散文,通过对安塞腰鼓表演 前、表演中、表演后三个武动 场面的描写,歌颂了激荡的生 命和磅礴的力量,表现来了西 北汉子的阳刚美和要冲破束缚、 阻碍的强烈愿望,讴歌了中华 民族和黄土高原特有的文明。
阳Hale Waihona Puke 之美 阳刚之美 阳刚之美气魄 激荡的生命、 磅礴的力量
中华民族的 力量和特有 的文明
谢谢大家
阳刚是一种刚强的气息, 是一种由内在的刚毅外化 为强劲有力的具象表现, 是一种果断勇敢的个性彰 显,其是男子汉所特有的 巨大魅力。
阳刚之美 阴柔之美
——《易经》
《 溪 山 行 旅 途 》 范 宽
阳 刚 之 美
《富春山居图》
黄公望
阴柔之美
长 城
阳刚之美
苏州园林
阴柔之美
多立克柱式
阳刚之美
阴 柔 之 美
谈《听潮》的阴柔和阳刚之美
谈《听潮》的阴柔和阳刚之美河南省永城市酂城镇第三初级中学张文龙《听潮》是我国著名作家王鲁彦所作的一篇抒情散文,其写景状物,细腻人微,神形毕现,极尽铺叙,描写之能事。
作品通过对大海及海潮音的绘声绘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喜欢海,溺爱着海,尤其是潮来的时候”的主题。
从美育的角度看,作者对海潮的铺陈描绘,尽管没有用绚丽的色彩和明丽的线条为我们勾勒作画,也没有用音响的流动为我们演奏弦乐,他却用朴实而峭丽的语言和优美的文字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奇丽的大海泼墨图和一曲曲扣人心弦的海潮的乐章,从不同角度表现了大海的阴柔之美和阳刚之美。
入睡的大海是一幅恬静优美的图画。
它的阴柔之美在这里纵情逼真的呈现了出来。
“静”是这幅图景的核心,为了突出其“静”,作者故意铺写其“动”,以动衬静,营造了一个“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艺术氛围。
“波浪轻轻吻着岩石,像朦胧欲睡似的”,写出了大海的温柔可亲,端庄娴淑。
接着便以画家的工笔勾勒:“月光辟开了一款狭长的明亮的云汀,闪闪的颤动着,银鳞一般”,月光泼泻在“平静深黯的海面上”,波光粼粼,银光闪闪。
红色的航标灯,江上的渔火,天上的星星在深邃的夜空中闪烁跳动。
这是一幅多么迷人而又富有诗意的“海上月夜图”写!在这寂静的海滨之夜,大海像诗人一样沉冷,低诉,深沉多情,像少女一样温柔可亲,又像情人一样缠绵徘侧,丝丝耳语:“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昙雾那徉涅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地,轻轻龙,像藏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在水上。
”这是舒伯特的小夜兰,婉转悠扬,这是莫扎特的催眠曲,低缓轻柔,所以当这优美动听的音响丝丝缕缕渐漂渐渺的时候:“大小的岛屿拥抱着,偎依着,也静静地恍惚入了梦乡。
星星在头上眨着慵懒的眼脸,也像要入睡了。
许久许久,我俩也像要人睡了。
停止了一切的思念和情绪。
”于是,上、下、天、光、海、岛、星、人、浑然一体,物我交融.宛然入画:此时无声胜有声。
这月光下的大海,波光闪烁,浩渺无垠.那么柔美,那么圣洁,如酣然人睡的婴儿,又如端庄贤淑的睡美人,使人陶醉,令人痴迷。
2024届湖南省岳阳市高三模拟测试三语文试题(含答案与解析)_6393
岳阳市2024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三)语文本试卷共10页,23道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张岱年先生在论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时,将“刚健有为”放在首位,认为这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思想和基本人文精神之一。
“刚健”的自然之力与精神之美,是中华美学精神的重要特征,并在传统文艺创作和美学思想体系中呈现出丰富的表述形态,构成中华美学精神乃至中华人文精神的鲜明底色。
以“刚健”为中心生成“风骨”“雄浑”等内涵丰富的传统文论思想,深刻影响着传统文艺各个门类的美学选择和审美风格。
②“风骨”是刚健美学思想在传统文论中重要表达之一。
刘勰在《文心雕龙·风骨》中写道:“刚健既实,辉光乃新。
……若能确乎正式,使文明以健,则风清骨峻,篇体光华。
”我们知道,“风”原本指的是人的气质、风度,为“风骨”生成之本;“骨”则决定着人的体格并通过外在肌肤呈现体貌。
《文心雕龙》以“风骨”设喻诗文,则“风”为诗文之命意,“骨”以文辞呈现作品的形象实体。
刘勰认为真正的好诗文应是“风清骨俊”,标举和倡导明朗、洗练、爽直而又劲健有力的美学风格。
③唐代司空图继承“刚健”美学的基本品格,强调诗人要效法“天行健”精神,积蓄刚健之气,并结合诗歌创作对“刚健”美学进行更为细致和全面的分类表达,提出“雄浑”“劲健”“豪放”“悲慨”等具体的诗歌美学风格类型。
《二十四诗品》所阐释的“刚健”美学的风格特征,是对“刚健”美学丰富形态的系统概括与归纳,深深影响中华传统美学的发展进程。
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
美学十讲英雄气伴儿女情——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前几讲,我们说羊大为美,是在讲美的起源,说真善美,是在讲美的本质,说美在深情,说距离产生美,是在讲怎样才能感受美、欣赏美,从这一讲开始,我要和大家讨论美的类型。
谈到美的类型,有一个成语我们耳熟能详,叫做:美不胜收。
别的先不说,就看那些漂亮姑娘,古话说:“佳人不同体,美人不同面,而皆说于目。
”(《淮南子·说林》)。
大家闺秀,小家碧玉,仪态万方,各有千秋;骨感的美,丰腴的美,燕瘦环肥,各有风姿。
谈到美人就已经目不暇接,大千世界的美,更是多彩多姿,琳琅满目。
但是,不管美的对象如何地多彩多姿,琳琅满目,如果做一个归纳,我们还是可以把它们大致分成两个类型: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
阳刚和阴柔是中国人的说法,西方类似的说法是崇高和优美。
那么,什么是阳刚之美?什么又是阴柔之美?先来看这样一个故事。
大文豪苏东坡有一个特别会唱歌的幕僚。
一次,苏东坡问他,你看我的词和柳永的词,谁的词写得更好?苏东坡提到的柳永,也是当时有名的大文人,和苏东坡一样有名。
柳永写的词甚至比苏东坡的词影响都大,当时流行一句话:“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
”有井水处指的就是有人住的地儿。
这句话的意思是,柳永的词非常流行,有人烟的地方就有人唱柳永的歌。
那比今天的方文山、周杰伦都厉害。
文人相轻,自古已然。
苏东坡对柳永有些不服气,总觉得自己的词写得比柳永好,但是自吹自擂不是那么回事,心理上也难以满足,就想听听这位幕僚的评价。
于是问这位幕僚,他的词和柳永的词到底谁的好。
你看这位幕僚怎样说:柳永的词嘛,不过就是十七八岁小姑娘敲个小木板,软绵绵地哼什么“杨柳岸,晓风残月”,您的词就不一样了,那要关西大汉敲大铁板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东坡听了连连赞叹:“绝了!绝了!”十分受用。
这位幕僚不仅懂音乐,还特别会拍马屁。
他的马屁妙就妙在非常专业,拍到了点子上。
拍马屁也有学问,会拍不会拍效果大不一样。
几篇描写阳刚之美或阴柔之美的文章或诗句
几篇描写阳刚之美或阴柔之美的文章或诗句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几篇描写阳刚之美或阴柔之美的文章或诗句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几篇描写阳刚之美或阴柔之美的文章或诗句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饮中八仙歌》自力更生不怕险,艰苦奋斗排万难。
前仆后继创奇迹,“人造天河”流清泉。
——《红旗渠赞》在《登黄鹤楼》中,诗人写到:楚汉已别四春秋,今日重登黄鹤楼。
唐宋明清俱往矣,才子佳人抒忧愁。
故人虽随黄鹤去,龟蛇锁江异锦绣。
俯闻波涛浪打浪,江山代代数风流。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整理旧山河,朝天阙。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
温庭筠的《望江南》二.急求表现阳刚之气与阴柔之美的古诗句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出自宋·文天祥《过零丁洋》译文: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二、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出自唐代李贺的《南园十三首·其五》译文:男子汉大丈夫为什么不腰带武器,去收复黄河南北被割据的关塞河山五十州呢?三、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出自宋代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译文: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起苍鹰,头戴华美艳丽的帽子,身穿貂鼠皮衣,带着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
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四、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出自唐代祖咏的《望蓟门》译文:战场烽火连天遮掩边塞明月,南渤海北云山拱卫着蓟门城。
如何看待阴柔美作文800字
如何看待阴柔美作文800字社会需要刚柔相济的性别气质女性柔美、男性阳刚,是中国传统的性别审美标准和性别气质。
近几年来,随着一些年轻男演员占据荧屏,一些男性在服装、发饰乃至心理上逐渐“女性化”,性别模糊趋势逐渐加剧。
有人认为,社会中“阴柔之风”盛行令人担忧;有人则认为这是一种时尚和进步,无需多虑。
无论从形体生理特征出发,还是从公众群体认同考虑,男性都应主阳刚之气,女性主阴柔之美。
男性缺乏阳刚之气、女性没有阴柔之美,都是不正常的。
如果说“阳刚”主要是指光明、正直、刚健、进取和有为,“阴柔”主要是指隐忍、细密、委婉、退守和虚静,那么当下男性群体中,确实可以说是“阴柔之风”盛行。
比如,不仅为人处世讲究明哲保身,就是自身权益被侵犯也选择忍气吞声;路见不平不敢发出“一声吼”,而是借故绕道走……主张男子应有阳刚之气、女子应具阴柔之美,并不是说阳刚是男性的专利,也不是说阴柔是女性的标签。
男性“侠骨”中可以有“柔肠”,女性也可以柔中有刚。
从“刚”与“柔”的构成比例上看,男性应多一些阳刚之气,而女性应多一些阴柔之美;从“刚”与“柔”作用的对象与场合说,无论男性与女性都应是该“刚”则“刚”,当“柔”则“柔”。
对待亲人、朋友以及世间所有相识不相识的好人,就要彰显春天般的温暖;对待那些恶人、损人利己之辈,就应该像秋风扫落叶一般冷酷无情。
“无情未必真豪杰”,有些时候,男性的确需要有柔情的一面,比如待人彬彬有礼、举止文雅;同样,女性有时也需要展现刚劲的一面,比如在工作中独当一面,呈现“女汉子”风范。
阳刚与粗鲁泾渭分明,阴柔与软弱大相径庭。
无论男人女人,都应当追求刚柔相济的境界,该展示阳刚之气时绝不萎缩推诿,该呈现阴柔之美时就不必处处逞强。
少数男性,在穿衣打扮与神情举止上呈现“女性化”,无疑是阳刚之气退缩的镜像。
比穿衣打扮与神情举止“女性化”更让人忧虑也更可怕的是,男性在心灵气质上的“女性化”与阴柔化。
社会需要的是刚柔相济的性别气质,对于当下来说,我们更呼唤男性的阳刚之气。
论中国琵琶文曲的阴柔之美与武曲的阳刚之美
论中国琵琶文曲的阴柔之美与武曲的阳刚之美
中国琵琶文曲和武曲都有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表现形式,文曲注重阴柔之美,而武曲则注重阳刚之美。
文曲是一种悠扬、柔和的音乐风格,适合表现柔情似水的场景。
它强调音乐的感性韵味和情感表达,通常用于表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雅之风和女性的温柔美。
琵琶在文曲中常常被用作主要乐器,用柔和的音色表达出悠长的音乐旋律,展现出阴柔之美。
相比之下,武曲则强调阳刚之美,包含了更多爆发力和激情。
它适合表现激烈的战斗场面或动感强烈的民间舞蹈。
武曲尤其强调音乐的节奏和韵律,通常使用强烈的打击乐和快速的琴弦演奏,展现出阳刚之美。
总的来说,文曲和武曲两种琵琶风格都各有取舍,都能表现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无论是阴柔之美还是阳刚之美,都是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值得被珍视和传承。
中国古典乐曲的阴柔之美、阳刚之美与阴阳和合之美
中国古典乐曲的阴柔之美、阳刚之美与阴阳和合之美作者:唐建军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1期唐建军(安庆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安徽安庆 246133)摘要:道家思想在我国流传了数千年,是我国最具有代表性的古典哲学思想之一,道家思想给中国文化带来了十分深重的影响。
道家思想对中国音乐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音乐的美感划分上。
中国古典音乐具有阳刚与阴柔两种美感,将两种美感相结合则会形成平和中正的和合之美。
本文主要研究我国古代乐曲的阴、阳之美,并重点分析阴阳调和在乐曲中的体现。
关键词:阳刚;阴柔;阴阳调和;古典乐曲中图分类号:J6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4)11-0215-02一、引言阴阳,是我国古人对大自然的看法,古代劳动人民将生活中遇到的许多事物看作对立关系,并将这种对立的关系统称为“阴阳”,例如,山为阳水为阴、日为阳月为阴、白昼为阳黑夜为阴等等。
阴阳观念在古代中国得到了广大劳动人民的认同,因此人们将阴阳观念引入到生活中的每一方面,如历法、医药、数学等,而古典音乐中也同样包含着阴阳观念。
乐曲的基调、意象、情感等元素通常可以划分为阳刚、阴柔两种美感。
音乐中的阴阳不但相互呈现鲜明的对比,同时也可以相互交融,构成和谐的乐曲形象。
笔者主要分析音乐中阴柔与阳刚美的特点及区分,并研究阴阳和合在音乐中的体现。
二、阳刚和阴柔的区分及对我国古典音乐的影响(一)阳刚和阴柔的分类在我国的传统艺术中,许多艺术形态、形象、风韵等都可以划分为阴柔与阳刚两种美感。
在艺术范畴中,所谓阴柔的就是指悠远缓慢的韵味,所谓阳刚就是指强劲磅礴的韵味。
刚柔对立统一的学说最早出现在《易经》中,清朝学者归纳了前朝最富有代表性的几种观点,对刚、柔进行了诠释,将阴与柔、阳与刚结合起来。
同时,清朝学者将刚、柔视为美感的分类,认为一切美感都具有阴柔或阳刚的特点。
同时具有阴与柔这两个特点的风格包括:悠远、沉静、清逸、柔和等;同时具有阳与刚这两个特点的风格包括:奔放、豪迈、悲壮、雄浑等。
《美学原理》(美学与美育)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
《美学原理》(美学与美育)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美学原理》(美学与美育)形成性考核(1)答案一、填空1.(席勒)在《美育书简》一书中第一次从人性的完善角度论述美育,将其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2.美的四个基本特征是符号性、(无功利性)、形象性和感染性。
3.美感是多种心理的协同运动而形成的一种精神上的自由感,在本质上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
4.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美育观对后来的中国美学理论影响最大,其人格理想是尽善尽美的“君子1、形式美的产生与人类符号实践及在符号实践中培养出来的(形式感)密切相关。
2、造型艺术是艺术门类之一,是以(自然符号)为媒介创造具有空间实体的活的形象的艺术。
3、语言符号、自然符号和(人工符号)是人类的符号实践中存在的三种基本符号形态。
4、青少年审美活动的情感性特征表现为情感的(强烈性)、复杂性、浪漫性。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8分)1.本质论美学的代表人物是古代西方哲学家(A)A.柏拉图B.鲍姆加登C.黑格尔D.贺拉斯2.在20世纪80-90年代以“艺术意境”、“节奏”等概念产生广泛而重要影响的中国现代美学家是(C)A.朱光潜B.蔡仪C.宗白华D.李泽厚电大专科形考作业答案3.关于悲剧的本质,黑格尔的观点是(B)A.悲剧是通过英雄或普通人的悲惨遭遇来显示命运的力量。
`B.悲剧是两种对立理想的冲突和最终和解,显示“永恒理性”的胜利。
C.人生在世就是痛苦,只有泯没欲望,才能于苦海脱身。
D.悲剧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卓越4.在中国,自然事物真正作为审美对象进入人的视野是在(B)A.先秦时期B.魏晋南北朝C.唐朝D.宋朝卓越人社5.中国晋宋时代提出“畅神说”的著名画家是(C)A.王维B.刘勰C.宗炳D.钟嵘6.认为自我的象征性实现会给人带来瞬间欣喜若狂如痴如醉的“高峰体验”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是(B)A.弗洛伊德B.马斯洛C.阿恩海姆D.克罗齐全国大学生交流社区3 w+7.20世纪中国美育的历史使命体现在(A)A.人的启蒙和解放B.建立美育学科C.社会整合与文化认同D.以情动人,以理服人8.被称作现代中国“美育之父”的是(C)A.梁启超B.王国维C.蔡元培D.鲁迅1、作为形体构成的基本符号而具有重要审美价值的是(B)。
阳刚与阴柔名词解释
阳刚与阴柔名词解释
阳柔是一种形容词,用来描述一个人的外貌、性格或行为风格,通常指男性表现出的柔和、温和、委婉、细腻的特质,以及女性表现出的刚强、坚韧、果断、独立的特质。
阳柔通常与男性特征有关,如肌肉力量、阳刚之气、自信、幽默、细心、体贴等。
阳柔的特质也可以通过穿着、发型、化妆、音乐、电影、文学等方式来表现。
另一方面,阴柔则用来描述女性的外貌、性格或行为风格,通常指女性表现出的柔和、温和、委婉、细腻的特质,以及女性特有的温柔、体贴、善良、感性等。
阴柔的特质也可以通过穿着、发型、化妆、音乐、电影、文学等方式来表现。
阳柔与阴柔并不是对立的概念,而是互补的。
男性可以表现出阴柔的特质,女性也可以表现出阳刚的特质。
在现代社会中,男性和女性都可以追求自己理想的外貌、性格和行为方式,以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目标。
中国古代乐论的阴柔之美、阳刚之美与阴阳和合之美-2019年精选文档
中国古代乐论的阴柔之美、阳刚之美与阴阳和合之美在《易传》的影响下,中国古典美学把美分成两大类: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并且要求这两种类型的美应该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有机地融合在艺术作品之中。
中国古代音乐是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礼仪之邦,中国古代乐论体现了中国的艺术精神。
它有着丰富的关于音乐的阴柔之美与阳刚之美的论述。
就音乐意象、音乐风格、音乐形态而言,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并非绝对的对立,也不是互相隔绝,老死不相往来的。
相反,它们常常互补互渗,融合成统一的音乐形象。
因而呈现出了“虽倚阳而阳刚色彩并不特别张扬,或者虽倚阴而仍有着明显的阳刚因素,这就体现出一种独特的阴阳和合之美”。
本文就中国古代乐论的阴柔之美、阳刚之美及阴阳和合之美进行梳理、探讨。
一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涵盖了中国艺术的艺术意象、艺术风格、艺术形态的两大基本类型。
《美学小辞典》对阳刚与阴柔有着明确的释义:“阳刚,即阳刚之美,指一种雄伟劲健的艺术风格;阴柔,即阴柔之美,指一种徐缓幽远的艺术风格。
阴阳刚柔之说源于《周易?说卦》:‘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清姚鼐综合前人所说,明确提出‘阳刚’与‘阴柔’之说,并作了较详尽的论述。
他将阳刚与阴柔提到审美高度,将雄浑、劲健、豪放、壮丽等风格,均归入阳刚之美中;将修洁、淡雅、清远、飘逸等风格,均归入阴柔之美中……只有阳刚与阴柔兼备,才是理想的美的境界。
”唐代诗人,诗评家司空图所作《二十四诗品》意在阐发诗歌的风格、意境,大致不出阳刚与阴柔两大类型,有几品则具有阴阳和合之美。
例如,雄浑、劲健、豪放、旷达等品属于阳刚之美;而冲淡、典雅、绮丽、含蓄、委曲诸品则属于阴柔之美。
受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的影响,明清时期的徐上瀛写了《溪山琴况》,这是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古琴理论著作,以二十四况呈现了古琴的一个美学体系,内含琴韵、琴音、琴技三方面的内容。
体现了古琴音乐的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
由此可见,中国古代阳刚阴柔说对中国的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述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
——以形容人为例
当你欣赏现实生活中所存在的美的时候,你是否有这样一种感受:美是多种多样的?就拿自然美来说,既有崇山峻岭的雄奇美,又有幽林曲洞的清雅美;既有海浪滔滔之壮阔美,又有小桥流水之柔婉美;既有江月一色,荡漾空明之雄浑美,又有月明风清、碧天如洗之清丽美;既有灼春桃花灿烂之美。
然而在中国美学中,有一对和崇高与优美相类似的范畴,就是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
或称壮美与优美。
阳刚与阴柔在现实中很多方面都有应用,例如:首先是中国的古典舞手位是刚柔并济既要有精气神儿,又要顾及身、眼、法、步。
似乎两者在其中同化了。
远没有单独欣赏起来那么突出,如很多少数民族自制的舞蹈,是一种天地间的和谐。
让观赏者身心都得到愉悦。
其次阳刚与阴柔还表现在美术、绘画和雕塑艺术中。
阳刚与阴柔之美是壮美和柔美的融韵。
阳刚之美即壮美,阴柔之美即柔美。
美术艺术的最高意境是壮美和柔美的融合。
无论是原始社会敬畏的龙凤画,还是先秦时期威武的兵战画,无不反映了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的特色。
都是阳刚壮美和阴柔优美的融合。
然后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还表现在书法艺术中,汉字本已是中国文化的一大奇观,书法汉字的中国书法更是传统文化的奇葩。
具有独特的风韵和极高的艺术价值。
刚柔与书法之风骨,刚柔理论渗透与书法中,其特点是刚中寓柔,柔中有刚,刚
柔相济。
草书即有“矫若惊龙”之著称。
篆书即是柔韧之中见刚劲的典范。
星术师更不必说的,刚柔表现的最为传神。
仅此种种,我们可想而知,刚柔所渗透的领域之宽、之广了。
同时也能够了解到在古代描述人时,是何等的美、是何等的具有欣赏时的身心愉悦。
所以才有今天形容美丽的女子叫美女了,叫男生是帅、酷了。
古代有很多不同种类的美,如:古代的四大美女西施、杨玉环、貂蝉、赵飞燕等等。
太多了。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很多人都用阳刚之美形容男子,用阴柔之美形容女子。
而我也正基于此,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因为我觉得在现代社会中,很多人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都缺乏这种由内而外的气质,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也许是想让现代的人真正懂得何为美,如何美。
而不是现代80、90所谓的奇装怪服,头发五颜六色。
而没有内在的修养即知识。
女人要做知性女人,而男人要做有责任有担当能屈能伸的好人。
其实有时候觉得古代的女人很美,琴棋书画无不精通,而当今社会总是偏废其他,专一一项。
比如说:会音乐的其他就不怎么好,会文学的,艺术方面又欠缺等等此种情况。
当然与我们的社会现状有关,无可辩驳。
可是美是无好处不在的,小到生活中的琐碎事情,大到无止境。
难道我们不该学习古代的女子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斯特林大学安东尼·里特尔博士通过对称性研究表明面部对称的男人更具有阳刚之美,而女人更具有阴柔之美。
他说的美貌,不仅是五官端正,关键是阳刚之气和阴柔之美。
而阳刚之气主要在经常运动
的人群身上,而阴柔之美在职业模特儿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
模特儿的骨感身材是锻炼加节食的结晶,尽管看上去骨瘦如柴,但是神采飞扬。
这个研究的可信表明,具备阳刚之气和阴柔之美的男人女人,就意味着基因优秀,而基因优秀不仅本人受益,能健康长寿,还惠及下一代。
这是从身体素质上来看的。
就有这一益处。
那么从其吸引力上当然比别人更胜一筹了。
现在的公司招人,面试是第一眼看你的长相。
因为如果你是那公司的员工,你不仅代表你自己,同时也代表该公司。
所以现在的人竞争压力大,这也是其中一原因。
换句话说,如果你一看上去就像是大家闺秀,有素质、有内涵、有气质,我想你去应聘,那评委看你一眼,你可能就会成功入选了。
可想而知,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的重要性啊!
上帝创世之初,先按照自己的样子创造了亚当,担心他会孤独和寂寞,又创造了夏娃做他的伴侣。
整个世界就变成了一个两性的世界。
男性强壮有力,女性柔弱温和。
这就产生了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两种不同形态的美。
男性骨骼发达,肌肉强健,体形线条刚健,转折处多为有力的折线。
魁梧雄健、高亢激扬的表象,豁达豪放、见义勇为的品行,乃是令人钦佩、昂奋的阳刚之美;
女性骨骼较细弱,皮下脂肪积累较厚,体形线条柔和,转折处多为圆润的曲线和弧线。
男性阳刚之美给人的感觉是强健有力;女性阴柔之美给人的感觉是温柔可爱。
明眸雪肤、清姿倩影的外观,聪颖贤惠、
端庄淑懿的内蕴,则为使人愉悦、叹服的阴柔之美。
两者之美分别体现在男女两性身上,其特征愈鲜明愈佳。
两者相辅相成,进而调和、升华,臻于完美:诸如男性的稳重、宽容、睿智、潇洒,女性的坚贞、机敏、干练、爽朗,堪称高雅的阴阳和谐之美!
我们每个人要要学的就是就是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如果能做到以上所说,那么你还不美吗?不会的,我想知性女人即是这样的人,而美男子也不过如此吧!
显然阳刚之美并非冲动、粗鲁,更与谩骂、斗殴誓不两立;阴柔之美拒绝软弱、消沉,至于尖酸、媚态,已属丑恶。
这是一个度的问题,把握好这个度即是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否则则是反面。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气质。
这就要求我们眼界开阔,心胸宽广,多从书本上获得生活的技巧,读读古代女子的生活,培养培养自己的欣赏能力,即生活能力。
女人要爱自己,在爱自己的同时爱别人,这样才能让别人更爱你。
女人要对自己好,只有自己好了,也才能让别人好,美要由内而外不断地培养,这就要做到以上说的。
当然男人更要学习美,首先是欣赏能力,不能说你把自己的生活都管的一团糟,还要求别人如何如何美吧!其次是要要责任有担当,男人所具有的阳刚之美就是要求他们这样的,不然如何称为美呢?最后是要培养由内而外的阳刚之气。
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最后是男女的和谐。
古代的中国人把世上的一切事物都分为阴阳两性。
天为阳,地为阴;山为阳,水为阴;气为阳,血为阴;男为阳,女为阴;强健为阳,柔弱为阴;崇高为阳,小巧为阴。
所以崇高美与阳刚之美是同一类型的美,秀美与阴柔之美是同一类型的美。
它们都源于生命的两性。
所以才有了男人是阳刚之气女人是阴柔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