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推荐】论述类文章《谈中国文化的“阳刚”与“阴柔”》阅读答案-范文word版 (3页)

合集下载

作文指导:阳刚与纤弱

作文指导:阳刚与纤弱

作文指导:阳刚与纤弱【原题呈现】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作文在某重点中学常常看到这样场景:从教室到餐厅,不到一分钟步行的距离,小雨淅沥之时,或是骄阳微躁之日,少数男同学戴着防雨帽,女同学打着遮阳伞。

见此情景,一些人疑惑,现在的学生都这样弱不禁风不胜骄阳了?一些人心生羡慕:“他们这样好帅,这样好美!”一些人冷静思考:我们崇尚阳刚之美,也应欣赏纤弱之美。

美本来就不是千篇一律的,对此应以平常开放的心态对待。

你对以上材料有什么认识?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这是一则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由校园中爱戴防雨帽和爱打遮阳伞男女学生为现实事例,引发我们对于当代青少年是否缺少阳刚之气,以及审美态度的思辨性讨论。

有些人崇尚阳刚之美,并认为当代许多青少年都太弱不禁风不胜骄阳,认为他们应该刚强有为、雄深雅健。

有的人认为纤弱之美同样具有审美价值,不应否定。

而材料最后一句话则对“美”抱有开放性态度,认为人类的气质天然多元,并无高下、贵贱、好坏之分。

所以无论“阳刚”还是“阴柔”,都应用平常开放的心态去对待。

这可以说是对第一种观点的委婉否定,但也不是完全赞同第二种观点,而是走了二者之间的中间路线。

对于这些观点,不可否认都有其合理之处,所以关键还是在于我们如何正确认识“阳刚之美”与“纤弱之美”,以及如何把控好阳刚与纤弱的度。

首先,应该认识到,“阳刚之美”不是“猛男”“直男”的代名词,不能只是强健其体魄,更应该坚强其精神,锤炼其性格,提升其气质。

也就是说,不仅在外表“阳刚”,更在于精神“阳刚”。

而“纤弱之美”自有其韵致,但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受商业炒作等影响,近期社会上渐渐刮起一股“阴柔之风”。

一些“小鲜肉”“花美男”充斥屏暮,他们看起来弱不禁风却妆容精致,说起话来有气无力且矫揉造作,没有一丝阳刚之气。

这种反常现象的泛滥容易影响大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审美观和价值观,进而销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追求。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论述类文本阅读(含答案)50【优选】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论述类文本阅读(含答案)50【优选】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含答案)50【优选】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浮在油腻保温杯里的中年之尬油腻之本义,发乎庖厨。

之于人,大抵是说离“人间有味是清欢”的境界越来越远;而保温杯,与青春的要义背道而驰。

青春在于挥霍和放纵,并且有资本来挥霍和放纵。

一旦变得小心翼翼,意味着曾经有过的硬气、嚣张、不羁都已丧失殆尽,向人生投了降。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油腻”与“保温杯”被解读为中年男人的危机似乎说得通。

年轻人失败大不了重头来过,但中年男人在社会、家庭的重压之下,改变现状对他们而言并非一件易事。

中年男人大多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状态,生活压力较大,加上职场天花板开始显现,心理上容易出现自我否定、怀疑不安等焦虑情绪。

事实上,“油腻”与“保温杯”话题的背后,还存在两种隐性逻辑:一是中国快速发展,而很多共识还来不及沉淀为行为规范。

中国用几十年走完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发展历程,要完成人格层面的养成、精神层面的规变,道阻且长。

社会跨越式发展,还留下不少没跨过来的社会人群,在新生代那里,就成了有意无意嘲笑的对象。

二是代际间的话语权斗争。

一方面,互联网的发展以及90后走向社会,使年轻人逐步掌握了话语权;另一方面,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为了获取更优质的社会资源,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与久经职场的中年人之间的矛盾凸显,而“讨好年轻人,是社会的通病”。

这种通病里,尽管有情感与价值的现实考量,更多的则是社会对中年群体缺乏认同与鼓励的习惯。

对于中年之尬,或许不必过于焦虑。

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现代人格的养成,本身也是一个界定价值、涵养宽容、接受多元的过程。

每个年龄段的人,都该进化成“最好的自己”,不被外界的标签和期待所左右,诚恳对待自己的身体,认真践行内心所信奉的价值,也许这才是足够好的中年生活。

(1)结合第一段,理解“油腻”与“保温杯”的含义。

(2)造成“中年男人危机”的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把握整体比对细节-专题练习(一)(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把握整体比对细节-专题练习(一)(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语文专题练习(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把握整体比对细节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中国文化是诗性文化。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

”可见“诗”这种文化产品在中国艺术中占有的特殊地位。

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圣经》却有《诗经》,这种以诗为“经”,是华夏独有的文化现象。

从春秋的《诗经》开始,诗这种形式虽然千变万化,却始终占据中国艺术的主导地位,并渗透到其他艺术形式之中。

汉语词汇具有多义性、模糊性特点,语法上具有灵活性、随意性特点,在语音上还具有音乐性特点。

作为一种语言艺术,诗是远离逻辑思考和理性判断的艺术形式,其赋、比、兴的“兴”字,学者们至今也说不透。

究其原因,这种诗性的智慧,既不是简单的感官享受,也不是纯粹的理性思维,而是介于二者之间,只可意会而难于言传。

这一特点恰恰有利于形象性表达和艺术性思维,说明汉民族的语言与艺术有着天然亲和的关系。

这一独特的表达和思维方式的存在,说明中国人自古以来,就以一种诗性的感受和态度对待世界,以诗性的语言表达情感。

从这一意义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传统的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中国画具有诗的特点,诗的意境,诗的追求,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

国画与中国诗历来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徐复观在分析诗画合璧的历程时指出:首先,题画诗的出现,开创了诗画在构成形式上的结合。

其次,以诗意作画开创了诗和画在意和景层次上的结合。

第三,以诗的意境作画,以画的意境作诗,诗画在精神上相融合、相启发,实现了在意境层次上的融合。

苏东坡在总结前人艺术实践的基础上,从理论角度考察诗与画的关系。

首次明确提出“诗画本一律”的艺术主张,认为诗与画有相同的审美规律与创作规律。

诗求言外意,画求象外声。

诗以文辞为语言,画以笔墨为语言,把所感、所思塑造为意象。

它们因同样用意象抒怀、寄意的方式表情达意而相通、相近、相融。

中国诗学提出由形似走向神似,进而达到形神兼备,要求“不粘不脱”,“不即不离”,“不似而似”,即不能太粘著物之形迹,也不能离开物自身。

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竹在中华文化中远非一般的纯生物意义上的植物,而是“人化”了的自然。

积淀着中华民族的情感、观念,思维、理想等深厚的文化底蕴,构成一种反映与体现中华民族内在精神的外化形式的文化景观,一种传达与表现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宗教精神、人格理想的文化符号。

从竹文化的实物层面讲,中国竹文化不但负荷了广泛的实用功能,也蕴含着丰富的审美价值。

例如,用竹篾编织成竹展、斋冠,满足了“穿”的实用需要;用竹笋做菜肴,用竹筒煮米饭,满足了“食”的需要;用竹子建造竹楼、竹门,满足了“住”的需要;用竹子排竹筏,做竹篙,满足了“行”的需要。

与竹文化相比,梅、兰、菊文化只是实物文化中的“景观”,一般不负荷实用价值。

从广泛的意义上讲,中国传统文化离不开竹子,中华民族尤其是江南各民族同竹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

中国竹文化不仅负荷了广泛的实用功能,而且饱含着丰富的审美价值。

竹节、竹叶均给人道劲、坚韧、刚劲之感;风中的凤尾竹,摇曳多姿,潇洒自如,“依风而长啸”;竹子的色彩、形态、品格和风姿,在历代的诗人、画家、书法家和鉴赏者的心目中,勾勒出清新雅致的视觉意象,酝酿成高洁、醇厚的审美情趣。

从观念性层面上讲,竹子的视觉意象和审美情趣,竹制品和竹建筑引发的形式感,不过是审美价值的载体或审美观念的表现形式,它承担着中华文化圈里的种种审美价值,表现着悠久的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

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竹文化不只是一种实物性文化,而且是或者主要是一种观念性文化,即竹子和竹制品的造型可以被广泛赋予宗教、道德、政治等价值观念,以及表现由各种价值观念融汇而成的人格理想。

远者不说,唐宋以来诗中写竹和画中绘竹已蔚然成风。

由文人的竹墨中可以体悟出在竹子的图像中长期积淀的审美意识,可以窥见以竹子为景观的中华审美文化。

“阳刚”与“阴柔”的辩证法阅读附答案

“阳刚”与“阴柔”的辩证法阅读附答案

“阳刚”与“阴柔”的辩证法答案①中国文化中有许多广泛使用的模糊的概念,“阴阳”即是一例;我们将古人论阴阳的许多话整理编排在一起加以分析,才算勉强把它们讲清楚了。

由“阴阳”派生出来的“阳刚”与“阴柔”就更是这样。

②“阳刚”与“阴柔”首先被用来界定人的气质。

具有“阳刚”气质的人坚强,勇敢,性格外向,热情奔放,富有进取心和创造性,逻辑思维发达,有正义感和责任心。

这是正面表现,其负面表现是粗暴,残忍,四肢发达而头脑简单,富有掠夺性和破坏性。

具有“阴柔”气质的人温柔体贴,谦恭随和,性格内向,注重感情,形象思维发达,善于模仿,富有爱心和同情心。

这是正面表现,其负面表现则是胆小怕事,软弱无能,悲天悯人,优柔寡断,因循守旧,自我封闭。

可见“阳刚”中又有阴,“阴柔”中又有阳。

③一般来说,“阳刚”指男人的气质,“阴柔”指女人的气质。

可是,在现实中二者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对立统一的。

自从张贤亮的小说《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问世后,“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这句话就在中国流行开了。

我认为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层是说在社会上男人永远离不开他的另一半——女人,女人也永远离不开他的另一半——男人;另一层是说在男人身上有一半是女人的生理特征和气质,在女人身上也有一半是男人的生理特征和气质,只不过在各个具体的人身上有多寡和隐显的千差万别罢了。

④西楚霸王项羽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具阳刚气质的人,然而到被汉军围于垓下,与虞姬诀别之时,亦“自为诗日:‘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歌数阙,美人和之。

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露出儿女情长的阴柔气质。

千年之后,宋代婉约派大家女词人李清照感叹国破家亡,怀念西楚霸王,写出了金刚怒目式的诗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其阳刚之气令须眉折服。

⑤在个人身上,“阳刚”与“阴柔”主要是内在的精神气质而不是外在的形体表现,例如,真正具有“阳刚”气质的男子,不见得是横眉怒目、膀大腰圆、满脸胡茬的壮汉。

高考语文模拟系列训练:论述类文本阅读(附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模拟系列训练:论述类文本阅读(附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模拟系列训练:论述类文本阅读(附答案解析)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诗歌是生活的审美超越郭国昌古人云:“诗言志。

”就是说,诗歌是表达人们的内心情感的。

尽管胡适、陈独秀等人倡导“文学革命”时对古典诗歌进行了大力否定,但是他们并没有完全抛弃那些可以超越时代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诗歌观念。

即使在现代诗歌受到人们广泛质疑的今天,“诗歌是人的内心情感的表达”的看法恐怕还是具有合理性的。

然而,诗歌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是从哪儿来的呢?只要翻开郭沫若、闻一多、徐志摩、戴望舒、穆旦等人的作品,我们就会发现他们的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诗歌中蕴含的内心情感绝不是诗人的任意发挥,而是从现实生活中得来的。

尽管人们可能因为生活境遇的不同而对诗歌的本质有不同的理解,但是,只要是真正的诗人,他就无法拒绝现实生活在诗歌情绪生成中的决定意义。

虽然现实生活是诗歌情绪产生的基础,但这并不是说只要生活着就会有新的诗歌情绪产生。

诗人不但要生活着,而且要生活得更具广度,更有深度。

诗人的生活范围不应当只局限在个人的小圈子里,而应该面向广阔的社会生活,与普通大众生活在一起,进入到他们的精神世界里去。

对于真正的诗人来说,生活与艺术是统一的,诗歌的情绪蕴藏在深厚的生活土壤中。

诗人应当经常地问自己:“我被生活感动过吗?”如果生活感动了诗人,这表明诗人是在以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生活着,是在真正体验着普通大众的人生。

只有生活在感动的世界里,诗人所获得的诗歌情绪才是真诚的,包含了人类普遍的精神追求,而不至于纯粹是一种封闭孤独的自我情绪的宣泄。

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的情绪和感受并不能全部进入到诗歌的创作中。

因为,文学的创作过程是一种审美选择的过程,是一种情绪升华的过程。

诗歌的创作需要饱满的情感。

读郭沫若的诗,我们感受到的是诗人渴望民族新生的期盼;读艾青的诗,我们感受到的是诗人面对民族抗争的悲壮;读穆旦的诗,我们感受到的是个体生命在艰难境遇中的痛苦。

阅读材料题和答案(1)

阅读材料题和答案(1)

【题目】材料一: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材料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比如:关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关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等等。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

(1)上述材料体现了课本中的哪些观点?(2)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请你为所在学校提合理化建议。

(至少两条)
(3)"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亲望亲好,邻望邻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些熟悉的古诗文蕴含着一种怎样的民族精神?
答案解析:
(1)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②文化典籍、文学艺术、科技工艺、哲学思想、道德伦理共同构成中国民族文化的基本内容,中华文化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巨大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③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精神动力。

(9分)
(2)①开设书法、戏曲等课程;②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③利用校园广播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④开展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等((4分)至少两条)(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

(5分)。

高三语文一轮专题训练【专题20】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含答案)

高三语文一轮专题训练【专题20】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含答案)

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必考部分专题二十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谈中国文化的“阳刚”与“阴柔”《周易》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古人主张将天地之正气定位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追求一种以阳刚为主、刚柔相济、阴阳和谐的价值取向。

“阳刚文化”一度成为中华民族值得骄傲的精神境界。

孟子主张“养吾浩然之气”的大丈夫气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墨家“尚力”(崇尚人自己的力量)、“非命”(否认外在命运),主张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艰苦奋斗的精神;等等,都构成了“阳刚文化”的特色。

几千年来,这种“阳刚文化”渗透于中华大地的深处,在各种艰难的环境下维系了民族生存的根基,使中华民族得以自强不息,生长壮大。

同时,它也造就了无数优秀的民族儿女,其中不乏顶天立地、惊天动地的英雄豪杰。

他们刚毅果决,不屈不挠,胸怀宽广,敢作敢为,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和骄傲。

他们以博大的胸怀、深邃的目光、崇高的精神、豪迈的气概,通过艰苦卓绝的奋斗,成就了中华民族的伟业,为人类留下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这是中华文化中主要的、也是最光明的一面。

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与“阳刚文化”相对的“阴柔文化”在汉以后历代王朝的扶持下也逐渐滋生起来,给中华文化的发展带来了相反的影响。

“阴柔文化”最初以老子的道家学说为代表。

老子认为“重为轻根,静为躁君”,主张无为,“致虚极,守静笃”,“无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他有一个著名的比喻:牙齿掉光了,舌头还在(证明柔胜于刚)。

庄子及以后的道家代表人物更主张要以“心斋”“坐忘”,达到“形如槁木,心如死灰”为能事,相信可以凭借“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至”。

老庄的阴柔思想虽然遭到荀子等人的批判,但在儒家思想中也有“尚柔”的因素。

例如,孔子曾主张“无欲”,与道家“尚柔”的规则一致。

正如鲁迅指出的,儒道两家都“尚柔”,所不同的是,“道以柔退守”,道家的特点是阴柔;“儒以柔进取”,儒家的特点是阳柔;法家的“法、术、势”主张则有点“阴刚”的味道。

论述类文本传统文化阅读练习及答案

论述类文本传统文化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3题。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风俗者,天下之大事”。

构建社会新风正气、匡正世道人心需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只有普通群众全面深入地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把其中蕴含的信念,智慧内化于血液之中,才能认同、尊重、践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更加坚定文化自信。

然而,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绝不是简单地背诵几句名言警句,掌握一些历史典故,而是要深入地去了解它的价值体系、精神实质,否则就难以弄清它的意义所在。

毋庸讳言,对于普通群众而言,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

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年,内容广泛,思想深邃,可谓博大精深,并且不同领域文化之间以及同一领域文化内部一直处于不断发展融合的过程。

就中华文化整体而言,从大的方面讲是儒释道三家相互融合发展的产物,但仔细考察,先秦时期墨家、法家等其他思想也融入其中。

就单一儒家文化而言,先秦时期的儒学在千年演变过程中,吸收佛老思想,不断被先哲圣贤结合时代特点阐发注释,先后经历了玄学、理学、心学、汉学等不同发展阶段,形成众多学派,产生众多思想观点。

可见,真正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有一定的难度。

其次,由于语言的障碍,普通群众阅读传统文化的载体——经典文献,已感到困难重重,以至于难以直面传统文化,难以直达古人心灵,难以领略经典的风采和思想的玄妙。

当代普通群众阅读经典文献,一是靠白话文翻译,然而一些古文所蕴含的词义和哲理很难用现代白话精准体现,在文白转换之间,经典中的一些精微之处往往被翻译得平淡无味;二是很大程度上不得不依靠当代人的解读。

这种解读难免会融入个人的阅历、知识、思想和情趣,如果不能秉持严谨的学术态度,严守原典这条“红线”,就容易过度阐释议论甚至戏谑影射,把“经”念歪了。

再次,传统经典文献本身的书写体例无疑也增加了理解难度。

无论是儒家的“四书五经”还是道家的《道德经》,抑或其他诸子百家著作,其体例多为语录体或散文体,很多核心概念和重要思想分散于全书的不同篇章,缺少完整清晰的思想体系和内在逻辑,阅读起来似有雾里看花之感。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模拟练习与答案解析(共6篇)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模拟练习与答案解析(共6篇)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模拟练习与答案解析(共6篇)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诗歌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重视“兴”的作用。

所谓“兴”的作用,在中国诗歌传统上可分两个方面来看。

从作者方面而言就是“见物起兴”。

《诗经》上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雎鸠鸟“关关”的叫声,引发君子求得配偶的情意,就是“兴”的作用。

但宇宙间不只草木鸟兽等种种物象能引发我们的感动,人世间种种事象也能引起我们的感动。

《诗经》“靡室靡家,猃狁之故。

不遑启居,猃狁之故”,是写对时代动荡不安的感慨,这也是引起人感动的一种重要的因素。

“兴”的作用,不但作者有之,读者亦有之。

只要你在读李白、杜甫的诗歌时也能产生与他们同样的感动,那么你也就有了与李白、杜甫同样的诗心。

不过,诗在使人感动方面有很多不同的层次。

第一层次是一对一的感动,就是闻一知一,不产生更多的联想。

陆放翁和他的妻子分离之后又在沈园相遇,他写了一首《钗头凤》,千百年之后,我们仍然为陆放翁的悲剧和他的感情所感动,这就是一对一的感动。

可孔子说“诗可以兴”的感动则不仅是一对一的感动,更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感动。

有一次,子贡问孔子:“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孔子回答:“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于是子贡就说:“《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诗经》里所说的是璞玉的切磋琢磨,与做人本不相干,可子贡却从中悟到做人的道理,这正是“诗可以兴”的感发。

由此可见,诗的作用不仅是使作者有一颗不死的心,而且也使读者有一颗不死的心;不仅有一对一的感动,而且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兴”的感发。

同样,西方文学理论中也有类似“兴”的说法。

接受美学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就是“读者反应论”,认为读者的兴发感动是十分重要的。

他们认为读者可分成不同的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普通的读者:读明月就是明月,读清风就是清风,只从表面去理解。

第二个层次是能深入一步的读者:他们能够从艺术的表达、文字的组织、形象的使用等各方面去欣赏作品。

[阳刚阴柔博客]谈中国文化的阳刚与阴柔阅读答案

[阳刚阴柔博客]谈中国文化的阳刚与阴柔阅读答案

[阳刚阴柔博客]谈中国文化的阳刚与阴柔阅读答案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谈中国文化的“阳刚”与“阴柔”《周易》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古人主张将天地之正气定位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追求一种以阳刚为主、刚柔相济、阴阳和谐的价值取向。

“阳刚文化”一度成为中华民族值得骄傲的精神境界。

孟子主张“养吾浩然之气”的大丈夫气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墨家“尚力”(崇尚人自己的力量)、“非命”(否认外在命运),主张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艰苦奋斗的精神;等等,都构成了“阳刚文化”的特色。

几千年来,这种“阳刚文化”渗透于中华大地的深处,在各种艰难的环境下维系了民族生存的根基,使中华民族得以自强不息,生长壮大。

同时,它也造就了无数优秀的民族儿女,其中不乏顶天立地、惊天动地的英雄豪杰。

他们刚毅果决,不屈不挠,胸怀宽广,敢作敢为,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和骄傲。

他们以博大的胸怀、深邃的目光、崇高的精神、豪迈的气概,通过艰苦卓绝的奋斗,成就了中华民族的伟业,为人类留下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这是中华文化中主要的、也是最光明的一面。

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与“阳刚文化”相对的“阴柔文化”在汉以后历代王朝的扶持下也逐渐滋生起来,给中华文化的发展带来了相反的影响。

“阴柔文化”最初以老子的道家学说为代表。

老子认为“重为轻根,静为躁君”,主张无为,“致虚极,守静笃”,“无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他有一个著名的比喻:牙齿掉光了,舌头还在(证明柔胜于刚)。

庄子及以后的道家代表人物更主张要以“心斋”“坐忘”,达到“形如槁木,心如死灰”为能事,相信可以凭借“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至”。

老庄的阴柔思想虽然遭到荀子等人的批判,但在儒家思想中也有“尚柔”的因素。

例如,孔子曾主张“无欲”,与道家“尚柔”的规则一致。

正如鲁迅指出的,儒道两家都“尚柔”,所不同的是,“道以柔退守”,道家的特点是阴柔;“儒以柔进取”,儒家的特点是阳柔;法家的“法、术、势”主张则有点“阴刚”的味道。

2025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训练题

2025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训练题

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旗》十七期上,有篇王力先生作的《逻辑和语言》文章,在末尾有一段涉及胡子历史及古人对胡子的美学观问题,和我们搞文物全部常识不尽符合。

那段文章主要计三点:一、汉族男子在古代是留胡子的,身为男子必需留胡子。

二、古乐府《陌上桑》说:“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可见当时每一个担着担子走路的男子都是有胡子的。

三、胡子长得好算是美男子的特点之一,所以《汉书》称汉高祖“美须髯”。

如今试从文物方面来介绍些有关材料,或许可以说明下述几事:一、古代男子并不确定必需留胡子。

二、美须髯在某些时期多和英武有关,可并不确定算美男子,有较长时期且恰恰相反。

挑担子的绝不是每人都留胡子。

三、晋唐以来中年人或老年人,即或是名臣大官,也并不确定留胡子。

这风气始终接着到晚清。

首先可从商代遗留下的一些文物加以分析。

故宫有几件雕玉人头,湖南新出土一个铜鼎上有几个人头,另外传世还有几件铜刀、铜戈、铜钺上均有人的头形反映,殷商时期关于胡子状况,似乎还无什么确定必需规则。

而且胡子和个人身份地位关系还不大,因为安阳出土一个白石雕刻着花衣戴花帽的贵族,和另外一个手戴桎梏的陶制奴隶,同样下巴都是光光的。

春秋战国形象材料新出土更多了些。

山西侯马发觉两个人形泥范,是有确定身份的男子,还并不见留胡子的痕迹。

河南信阳长台关楚墓出土一个彩绘漆瑟,上面绘有些乐舞、狩猎场景和贵族人物形象,也不见有胡须模样。

近二十年湖南长沙大量出土战国楚墓彩绘木俑,男性中不论文武装扮,却多数都留有一点儿胡须。

但其中也有好些年纪大但并不留胡子的。

关于古代由商到汉,胡子去留实大有伸缩余地,并不受法律或确定社会习惯限制。

至于汉魏之际时代风气,则有更丰富的石刻、壁画、漆画、泥塑及小铜铸像可供参考。

特别具体地反映出很多劳动人民形象,极少见有留胡子的。

很难说当时每个挑担子的却人人必留胡子!其实魏晋以来有很长一段时期,胡子殊不受重视,以男子而具妇女柔媚姿态竟为一美的标准。

论中国文化的魅力阅读题答案

论中国文化的魅力阅读题答案

论中国文化的魅力阅读题答案论中国文化的魅力阅读题答案中国文化的“人性”是性情化的,它从根本上满足了人的心理上的需求。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中国文化的魅力》的文章阅读以及相关的阅读答案,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论中国文化的魅力》大龙原文阅读中国文化一个最首要的也是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 性情化”。

什么意思呢?就是中国人和中华民族在性情和情感方面是最发达的。

性情是属于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之间的, 而情感是属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

当然有时我们并不严格区分两者。

性情乃是由心而发,由“ 心性” 而生。

这种性情是独立的、自我欣赏的、悠闲自得的;然后外化为各种自然的事物上,使这种性情显得更加精微、更加深刻。

例如,只有中国人才有“梅兰竹菊”这样精致高雅的性情的外化物,梅之凌霜傲骨、兰之清逸雅致、竹之高风亮节、菊之淡泊不拘, 无不对应着中国人独立的性情人格。

中国的诗是抒情的,中国的画是写意的, 中国的琴是直达心灵的。

梅兰竹菊自有其精神, 琴棋书画自有其性情。

中国人的饮食也是最丰富和最讲究的,中国人讲究色、香、味、形的完美统一。

中国人饮茶叫“品茗”,而西方人却是“ 喝茶”。

只有带着性情才能是“品”,而满足生理就只能叫“喝”了。

中国的陶瓷之所以精美,是因为它和制作者的情感是一一对应的,是带着性情、带着神韵的。

中国之所以有精致的刺绣,也是因为其中蕴涵有中国人精致的情感。

中国的景观、建筑、亭园,无不对应着中国人精微雅致的性情和情感。

中国人的审美观是性情化的,当一个事物和一个人的性情、心性和心灵相通的时候,便产生了中国式的美;也只有这时才产生中国式的美。

如果我们把中国文化的这种“性情化”放到世界文化中去比对,就可以看得更加清楚了。

就世界文化而言,可以分别以西方、印度、中国为标志, 基本上划分为三大类型, 它们反映的文化特性分别是“ 物性”、“神性”和“人性” 。

西方文化将“物性”表现得非常极致, 他们的物质文化可以非常发达, 而物质文化的手段——科技,也相应的可以非常发达。

语文模拟参考答案

语文模拟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2分)1. 文章中提到的文化全球化带来的主要问题是什么?(4分)答案:•文化同质化加剧,传统文化面临被边缘化甚至灭绝的危机,导致文化多样性减少,文化认同危机加深。

2. 为了应对文化同质化的挑战,作者建议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答案:•通过立法和政策手段保护和传承本民族文化,推动文化遗产的保存和利用。

•国际社会倡导文化平等,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平等对话和交流,反对文化霸权。

•社会团体和个人通过文化活动,提高公众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3. 请结合实际,谈谈你认为在推动文化交流的同时,如何保护文化多样性。

(4分)答案:•政府应加强对本民族文化的保护,通过政策、教育和文化活动,增强国民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在推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尊重各国的文化差异,避免文化霸权和同质化现象。

•国际组织应倡导文化多样性,推动各国文化的平等交流与融合,确保文化多样性得到尊重和保护。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20分)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答案:D. 苟未正心(如果)(正确解释:如果)5. 王安石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治国理念?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

(6分)答案:•王安石主张修德治国,认为德政是治国的根本,而法治是辅助,两者不可偏废。

他强调要以正心为首务,只有正心才能成就治国大计。

6. 结合全文,分析王安石对待世俗和政事的态度。

(10分)答案:•王安石对待世俗的态度是超然物外,他认为个人的追求应超越权利之争,以天下为重。

•对待政事,王安石主张修德治国,认为治理国家应从正心开始,修德为本,法治为辅。

他坚守自己的治国理念,尽管面临教令难行的困境,依然坚持不改初衷,表现出对国家大计的深切关注和责任感。

7.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答案:(1)然而想要在俗世中脱身,逃避一切责任,那是不可能的。

(2)我虽然不算有才能,但还懂得以德治国的道理。

【作文】“阳刚之气”话题(高中议论文解析)

【作文】“阳刚之气”话题(高中议论文解析)

“阳刚之气”话题(高中议论文解析)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先生曾热情呼吁:“少年强则国强。

”一百多年后,教育部提出倡议:要注重对青少年“阳刚之气”的培养,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协调发展。

为此,学校也开展了相关的宣传、学习,并希望同学们相互勉励,共同进步。

假如你班有这样三名同学:小文,性格文静,喜爱打扮,做事常犹豫不决,被人私下称为“娘炮”;小刚,擅长体育,体格健壮,常凭借“拳头”打抱不平,学习上爱偷懒;小莉,刻苦勤奋,成绩优异,是大家公认的“学霸”,不关心班级事务。

请你从中选择一名同学,给他(她)写一封信,就“阳刚之气”的问题展开交流,并提出合理建议。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方向】人文底蕴:人文积淀人文情怀科学精神:理性思维勇于探究学会学习:乐学善学勤于反思实践创新:问题解决齐抓共管责任担当:社会责任重塑魂魄【主题词】体魄强健文明其魂齐头并进【审题指导】这是一则典型的时评类任务驱动型作文,主要考查考生的价值观,引导考生思考个人成长问题,材料内容聚焦了热门话题——“阳刚之气”,指出应注重青少年“阳刚之气”的培养,并给出三个具体的学生案例作为引发考生思考联想的触发点。

考生审读材料时,既要整体把握材料,注意“少年强”要从文化学习、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各方面协调发展。

也要针对所选学生的具体情况有所侧重,选择自己有感触的观点来写。

题目情境内容是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第一段,主要借梁启超的“少年强则国强”和教育部的倡议作为大的价值导向,提出要注重对青少年“阳刚之气”的培养这个核心话题,从而引出学校的相关活动。

第二部分提供了三位极具特征的同学,引导考生去积极地思考关于青少年“阳刚之气”的话题,这是考生审题立意的核心部分,考生需要综合把握材料,选取某一位同学针对其具体情况来阐释对于“阳刚之气”的理解,以此来谋篇布局,不可偏离或另起炉灶。

2021届高考语文作文写作指导:培养阳刚之气,做强国少年!(附文题详解及范文展示)

2021届高考语文作文写作指导:培养阳刚之气,做强国少年!(附文题详解及范文展示)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培养阳刚之气,做强国少年!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阳刚之气”内涵丰富,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阳刚之气,学校举办教师论坛,老师们讨论热烈,纷纷发言。

有老师说,不论男生女生,都需要培养阳刚之气;有老师认为,培养学生阳刚之气,不只是体育学科的事,也是其他学科的事;还有老师提出,培养阳刚之气,关乎学生的成长,还关系到国家民族的未来……为广泛听取意见,学校拟发动全体同学参与讨论,共商校事。

请结合材料内容,从以下任务中任选一个写作。

①选择男生或女生的身份,以“阳刚之气与当下青年”为主题,给全校同学写一份倡议书,表达你的思考与建议。

②给你喜欢的一位学科老师写一封信,谈谈你对“学科培养阳刚之气”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符合文体特征,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本题考查学生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的能力。

审题材料指向很明显,要“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阳刚之气”。

具体观点有,所有学生都需要培养阳刚之气;每一个科任老师都应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培养学生的阳刚之气;培养阳刚之气,关乎学生的成长,还关系到国家民族的未来……任务一,选一身份,以“阳刚之气与当下青年”为主题,给全校同学写一份倡议书。

结合材料,文章主题应为当下青年应全力塑造自己的阳刚之气,不光为自己,为家人,更是为社会,为民族。

其间要充分分析阳刚之气有无的利与弊,再提倡议才会有说服力,才会有激发性。

注意行文中要有身份意识,可以在倡议时点明,也可以在内容上侧重。

任务二,给喜欢的一位学科老师写一封信,谈对“学科培养阳刚之气”的感受与思考。

写作此文要联系现实社会,结合阳刚之气和学科的特点,谈怎么培养阳刚之气。

可以从美术审美、历史故事、豪放诗词、地理上的大好河山等方面谈认识,并提出建议等。

主题依旧应该是全力培养学生的阳刚之气。

立意①年强则中国强;②代呼唤阳刚之美;③求全面发展,锻造健全人格;④养浩然之气,守雄浑之心;④化阳刚教育,培育民族精神。

实用类文本传统文化与现代化阅读练习及答案

实用类文本传统文化与现代化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先秦的儒家和道家都长于直觉的辩证思维,后期墨家与名家(主要代表人物为惠施、公孙龙)则特别发展了理性的逻辑思维,提出了一系列富于思辨精神的逻辑命题。

但两汉魏晋以来,儒、道、释三家互补成为影响中国文化的主流,而三家都主张直觉地把握宇宙人生。

儒家的道德直觉、道家的艺术直觉、佛家的宗教直觉,都把主客体当下冥合的高峰体验推到极致,认为对于宇宙本体,不能依靠语言、概念、逻辑推理的认知方法去认识,只能靠直觉、顿悟加以把握。

由此,也就形成了中国文化重直觉思维、轻逻辑思维的特点,一般缺乏严格的推理形式和抽象的理论探索,更欣赏和满足于在模糊笼统的全局性的整体思维和直观把握中,去追求和获得某种真理和领悟。

如钱穆所说:“东方人好向内看,而西方人则好向外看。

……因此太抽象的偏于逻辑的思想与理论,在中国不甚发展,中国人常爱在活的直接的亲身经验中去领悟。

”中国文化重直觉感悟、轻逻辑思维的传统既有优点也有缺点。

其长处是对世界、对事物容易进行整体、系统的把握,具有较长远的历史眼光,不狂躁,不玄想,重经验,好历史,民族心态总的讲比较冷静、沉稳,能够比较从容地应付历史的大灾大变,使民族文化不断延续、发展。

其短处则在于由于轻逻辑思维,不善于作抽象的思辨,缺乏穷根究底的探索精神和一丝不苟的精确性,不容易形成科学的观念,不容易建立起对世界、对事物的有理有据的科学认知。

(摘编自《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四大特色》)材料二:儒家在许多方面都是自命的,“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无需客体认可。

所以,儒家从学理依据周礼之外,其余的内容不是客体社会需要,而是自我命名,先规定,后存在的。

儒家的学理错误是自命无证。

这会导致错误的学风,只要主观意志,而无需客观实践。

重言轻行,君子动口不动手。

这种学风也与现代性格格不入。

现代性的认知是创造性推动的,现代性的实践是积极协作,恰恰是动手动口的结合。

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含解析)

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含解析)

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含解析)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全国Ⅰ卷(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社会是由众多家庭组成的,家庭和谐关乎社会和谐。

要在家庭中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就需要有家庭伦理。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维护家庭关系的种种伦理规范,它们往往体现在各种“礼”之中。

从《礼记》中可以看到各种礼制的记载,如婚丧嫁娶,这些都包含着各种家庭伦理规范,而要使这些规范成为一种社会遵守的伦理,就要使“礼”制度化。

在中国古代,“孝”无疑是家庭伦理中最重要的观念。

《孝经》中有孔子的一段话:“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这是说“孝”是“天道”常规,是“地道”通则,是人们遵之而行的规矩。

为什么“孝”有这样大的意义?这与中国古代宗法制有关。

中国古代社会基本上是宗法性的农耕社会,家庭不仅是生活单位,而且是生产单位。

要较好地维护家庭中长幼尊卑的秩序,使家族得以顺利延续,必须有一套维护当时社会稳定的家庭伦理规范。

这种伦理规范又必须是一套自天子至庶人都遵守的伦理规范,这样社会才得以稳定。

“孝”成为一种家庭伦理规范,并进而成为社会的伦理制度,必有其哲理上的根据。

《郭店楚简·成之闻之》中说:“天登大常,以理人伦,制为君臣之义,作为父子之亲,分为夫妇之辩。

”理顺君臣、父子、夫妇的关系是“天道”的要求。

君子以“天道”常规处理君臣、父子、夫妇伦理关系,社会才能治理好。

所以,“人道”与“天道”是息息相关的。

“孝”作为一种家庭伦理的哲理根据就是孔子的“仁学”。

以“亲亲”(爱自己的亲人)为基点,扩大到“仁民”,以及于“爱物”。

基于孔子的“仁学”,把“孝”看成是“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是可以理解的。

一方面,它体现了孔子“爱人”(“泛爱众”)的精义;另一方面,在孔子儒家思想中,“孝”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有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

因此,“孝”不是凝固教条,而是基于“仁学”的“爱”不断释放的过程,只有在家庭实践和社会实践中,以“仁学”为基础的“孝”的意义才能真正显现出来。

高三语文期末模拟参考答案

高三语文期末模拟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2分)1. 文章中提到的文化软实力提升面临哪些主要挑战?(4分)答案:•如何在维护本国文化特色的同时,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挑战。

•文化软实力建设需要以本国文化为基础,但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同质化的压力加大。

•文化传播途径多样化,但如何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流,增强国际社会对本国文化的认同也是一大挑战。

2. 为了提升文化软实力,作者建议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答案:•深入挖掘和弘扬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增强国际社会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通过电影、音乐、文学等多种艺术形式,展示本国的文化特色和价值观。

•推动文化的平等对话与合作,摒弃文化霸权,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

3. 请结合实际,谈谈你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实现文化的传播与认同。

(4分)答案:•政府应支持本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化,使之更易被国际社会接受和认同。

•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扩大本国文化的传播范围,增强文化输出的影响力。

•推动文化教育,培养年轻一代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感,使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能够自信地传播和捍卫本国文化。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20分)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答案:D. 遂霸西戎(称霸)(正确解释:控制)5. 苏洵在文中通过六国灭亡的事例,揭示了哪些深刻的道理?请简要概括。

(6分)答案:•苏洵通过六国灭亡的事例,揭示了贿赂秦国并不能换取和平,反而加速了灭亡的进程。

•他强调国家的强大必须依赖自身的实力,而不是依赖外力,否则将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

六国的灭亡正是因为丧失了自强的机会,最终走向了衰亡。

6. 结合全文,分析“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0分)答案:•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以土地贿赂秦国只会助长秦国的野心,而无法真正解决问题,反而会导致更大的灾难。

•通过这个比喻,作者揭示了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强化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论点,强调了国家必须自强才能避免灭亡的命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论述类文章《谈中国文化的“阳刚”与“阴柔”》
阅读答案
论述类文章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谈中国文化的“阳刚”与“阴柔”
《周易》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古人主张将天地之正气定位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追求一种以阳刚为主、刚
柔相济、阴阳和谐的价值取向。

“阳刚文化”一度成为中华民族值得骄傲的精
神境界。

孟子主张“养吾浩然之气”的大丈夫气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墨家“尚力”(崇尚人自己的力量)、“非命”(否认外在命运),主张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艰苦奋斗的精神;等等,都构成了“阳刚文化”的特色。

几千年来,这种“阳刚文化”渗透于中华大地的深处,在各种艰难的环
境下维系了民族生存的根基,使中华民族得以自强不息,生长壮大。

同时,它
也造就了无数优秀的民族儿女,其中不乏顶天立地、惊天动地的英雄豪杰。


们刚毅果决,不屈不挠,胸怀宽广,敢作敢为,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和骄傲。


们以博大的胸怀、深邃的目光、崇高的精神、豪迈的气概,通过艰苦卓绝的奋斗,成就了中华民族的伟业,为人类留下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这是中华文
化中主要的、也是最光明的一面。

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与“阳刚文化”相对的“阴柔文化”在汉以后历代王
朝的扶持下也逐渐滋生起来,给中华文化的发展带来了相反的影响。

“阴柔文化”最初以老子的道家学说为代表。

老子认为“重为轻根,静为躁君”,主张无为,“致虚极,守静笃”,“无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他有一
个著名的比喻:牙齿掉光了,舌头还在(证明柔胜于刚)。

庄子及以后的道家代
表人物更主张要以“心斋”“坐忘”,达到“形如槁木,心如死灰”为能事,
相信可以凭借“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至”。

老庄的阴柔思
想虽然遭到荀子等人的批判,但在儒家思想中也有“尚柔”的因素。

例如,孔
子曾主张“无欲”,与道家“尚柔”的规则一致。

正如鲁迅指出的,儒道两家
都“尚柔”,所不同的是,“道以柔退守”,道家的特点是阴柔;“儒以柔进取”,儒家的特点是阳柔;法家的“法、术、势”主张则有点“阴刚”的味道。

总之,先秦时期中华文化所显现的至少还是一种有刚有柔、阴阳刚柔杂处交错
的面貌。

但是,从汉代“独尊儒术”开始,“阴柔文化”逐渐走上了实际的主导地位。

董仲舒将阴阳刚柔加以人格化的阐释和推行,是这一转折的标志。

他提出“贵阳而贱阴”原则,并将其与“王道之三纲”联系在一起,认为君臣、父子、夫妻之间的关系,就是阳与阴的关系:“丈夫虽贱皆为阳,妇人虽贵皆为阴”,“诸在上者皆为其下阳,诸在下者皆为其上阴。

”这种比附和分割,显然是为推行其纲常政治服务的。

这样一来,“阳刚文化”就在这种比附和分割中被消解了。

例如:以男人为阳,以女人为阴,已然意味着对妇女的歧视和压迫;而以“在上者为阳,在下者为阴”,则使绝大多数男人也被划入阴柔的行列,男人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处于妇女在家庭中同样的境地。

可见,将“阳”归于“在上者”,将“阴”归于“在下者”,同时又主张“贵阳而贱阴”,就无疑起到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因为人人都有“阴阳”两面,对下对上就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容易造成人格分裂;另一方面,因为“在下者”终究是绝大多数人,要求他们处“阴”境而尚“柔”道,就会压抑多数人。

即便是最高的“在上者”皇帝,在“天”的下面也要“敬天法祖”,保持谦抑。

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统治者通过各种强制和教化推行这样的“抱阴守雌”文化,从心理和行为上压抑了社会上的阳刚之气,造成一种普遍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风气,使“阴柔文化”实际上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姿态。

(节选自201X年6月15日《北京日报》)
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
A.“阳刚文化”一直是中华民族值得骄傲的精神境界。

B.中国早期,“阳刚文化”在各种艰难的环境下维系了民族生存的根基。

C.“阴柔文化”在汉以后开始滋生起来,给民族文化造成了另一种风格。

D.中华文化显现出一种有刚有柔、阴阳刚柔杂处交错的面貌。

E.董仲舒将阴阳刚柔加以人格化的阐释和推行,使“阴柔文化”走上了主导地位。

2.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中合理的一项是( )
A.“阳刚文化”是中华文化中主要的、也是最光明的一面。

B.老子的道家学说是“阴柔文化”的代表之一。

C.儒家与道家相同,都主张“尚柔”。

D.君臣、父子、夫妻之间的关系,是阳与阴的关系。

3.根据文意,说说“阳刚文化”与“阴柔文化”分别给中华文化的发展带来哪些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