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责任审计对国家审计的丰富和发展(一)
国家审计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国家审计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国家审计是政府对国家财政经济管理的一种监督和检查手段,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审计对公共财政收支、管理效率、财务报告等方面进行审查,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化进程的加速,国家审计在维护政府担当、增强公信力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也呈现出一系列的特点和趋势。
一、特点1.综合性。
国家审计的审查内容十分广泛,包括政府部门财务收支、公共资源管理、审计绩效等多个方面,综合性很强。
2.客观性。
国家审计机构只关注事实数据,完全避免了主观意见的干扰,保证审计的客观性。
3.公正性。
国家审计对公共财政的监督,不受任何个人或团体的干扰,保持公正。
4.持续性。
国家审计是一项常态化工作,每年都要进行一定的审计工作,确保政府财政经济管理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5.立法性。
国家审计具有法律支撑,相关法规可以对国家审计的范围、内容、程序等进行规范,保证审计工作的有效性和合法性。
二、发展趋势1.信息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国家审计将趋向数字化、信息化,可以更准确、高效地对政府财务进行审计。
2.专业化。
国家审计机构将更加注重人才的培养、引进和利用,通过各种方式提高专业水平和技能水平,提高审计质量和水平。
3.多元化。
国家审计将更加注重多元化的审计方式和方法,如将数字审计、风险审计、技术审计、环境审计等方面进行结合,提高审计效果。
4.国际化。
国家审计与国际审计机构的合作将得到进一步增强,同时,通过与国际审计标准和规则的接轨,可以使国家审计获得更大的国际认可度。
5.公众化。
国家审计工作将更加注重公众参与,公众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相关信息和数据,提高政府审计的公开度和透明度,加强公众对政府财务的监督程度。
6.独立性。
国家审计将更加突出独立性的要求,较好地解决了国家审计机构与被审计单位之间的利益纠葛,提高审计工作的公正性和独立性。
综上所述,国家审计不断发展,从而为政府财务经济管理提供了全面,高效和可持续的质量保障,未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可能会出现很多新的审计形式和方法,以更好地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经济责任审计发展定位及方向
经济责任审计发展定位及方向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经济责任审计逐渐成为各个组织机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通过对组织机构负责人的管理水平、财务状况、营销策略等方面进行全面审计,评估组织机构的经济责任和执行情况,为决策者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
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定位经济责任审计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当时主要是针对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进行审计,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责任审计逐渐向民营企业和社会组织等领域拓展。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加入WTO的标志性事件,经济责任审计的定位也经历了不同的变化。
目前,经济责任审计已经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管理的重要方式,主要定位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协助决策者制定科学决策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在协助决策者制定科学决策方面发挥作用。
经济责任审计可以为决策者提供全面、客观的数据和信息,帮助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二、完善经济体制经济责任审计还可以在推动完善经济体制方面发挥作用。
它可以评估不同体制下的经济效益,找出不合理的经济现象,推动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完善。
三、监督经济活动经济责任审计也可以在监督经济活动方面发挥作用。
它可以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管理情况,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及时提醒企业负责人,避免经济风险的发生。
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方向在未来,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方向主要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完善评估体系,提高审计质量经济责任审计应该在完善评估体系方面下功夫,建立健全的评估标准和方法,提高审计质量。
同时,要强化财务审计和管理审计相结合的审计理念,使得经济责任审计能够真正发挥作用。
二、创新审计方法,提高工作效率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经济责任审计也应该创新审计方法,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具体而言,可以使用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审计对象进行更加深入、全面的审计。
三、发挥审计职能,严格监管经济责任审计要发挥审计职能,严格监管经济活动。
在未来,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各类经济活动的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做到事前审计、事中监管、事后评估,更好地落实企业的经济责任。
从《规定》看我国政府经济责任审计发展论文
从《规定》看我国政府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摘要】本文通过对《规定》的分析和研究,看出我国在政府经济责任审计方面的发展,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政府经济责任审计;发展;建议2010年10月,中共和国办联合出台了《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的出台既是对1999年5月《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和《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的修订,更是我国政府审计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科学建设、完善经济责任审计方面的规范化、科学化的进步和发展。
一、政府经济责任审计的三个阶段自新中国成立审计机关以来,政府审计机关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摸索、过渡和发展。
摸索阶段主要是审计署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末,特别是1983年国家审计机关建立以来,经济责任审计是审计机关探索和尝试的主要业务之一。
这一时期,该工作的特点是形式简单、目标单一、风险较小、作用有限,但它为以后的政府经济责任审计发展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
过渡阶段在20世纪90年代。
其背景是地方国企改制逐步完成,数量下降,以公证审计形式存在的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开始淡化。
1999年5月,两办联合下发了《暂行规定》,标志着我国的政府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一项审计制度全面推开。
其后,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推动了这项工作的发展。
二、从《规定》看政府经济责任审计的拓展(1)审计对象得到了扩展。
《规定》总结了近年来的审计实践,扩大了审计对象,明确规定所有的省部级及以下的领导干部都要审计。
(2)审计内容不断深化。
如《规定》的第五条规定了离任审计和任中审计两种经济责任审计方式,相对于《暂行规定》的离任审计有了进一步的拓展。
(3)审计程序进一步规范,审计法制化建设意识增强。
随着审计实践的深入,《规定》从联席会议制定审计计划,到审计实施,审计报告的出具以及审计结果运用等一系列的程序,都更加规范了。
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与重点
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与重点1. 引言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对组织机构或个人在经济活动中的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审查和评价的重要工作。
经济责任审计以维护国家财务安全、促进经济健康发展为目标,通过对财务报表、会计核算、经济合同等相关资料的核查和采样,来评估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
本文将重点介绍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和重点,并探讨其在国家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性。
2. 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2.1 财务报表审计财务报表审计是经济责任审计的核心组成部分。
它通过对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的审查,评估企业财务状况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财务报表审计不仅关注财务数据是否符合会计准则和法律法规的要求,还关注财务信息的披露是否充分、透明。
2.2 经济合同审计经济合同审计是对企业在经济活动中与其他组织或个人所签订的合同进行审查。
经济合同审计主要关注合同的合法性、合规性和履行情况,评估合同各方责任的履行情况,并发现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问题。
2.3 资金运作审计资金运作审计是对企业的资金流动和使用情况进行审查。
资金运作审计主要关注企业在资金募集、使用和管理方面的合规性和效率,评估企业资金流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2.4 财务内控审计财务内控审计是对企业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审查。
财务内控审计主要关注企业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评估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和执行情况,发现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漏洞,并提出改进建议。
3. 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是根据审计目标和需求确定的关注焦点和评估重点,以及对审计程序和方法的安排。
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经济责任审计关注企业面临的风险,并评估企业对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控制情况。
经济责任审计通过对风险的评估,为企业提供风险防范和控制的建议,保证企业健康发展。
3.2 内部控制制度评估经济责任审计关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经济责任审计发展趋势
经济责任审计发展趋势概述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对企业或组织的财务状况、经营活动和管理情况进行审查,旨在评估其履行经济责任的程度以及发现可能存在的违规行为和风险。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企业治理的不断完善,经济责任审计逐渐成为企业和组织提高透明度、规范经营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趋势。
1. 技术驱动的审计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审计方法和工具也在不断创新。
传统的人工审计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对海量数据的审计需求。
因此,数字化审计、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开始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得到广泛应用。
这些技术可以大幅提高审计效率,减少人为错误,并能够更好地检测欺诈行为和风险。
2.关注环境、社会和治理(ESG)的审计现代企业越来越注重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
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审计成为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ESG审计关注企业在环境保护、社会影响和公司治理方面的表现。
通过评估企业对环境、社会和治理的实际贡献,ESG审计可以帮助投资者和股东更好地了解企业的可持续性和社会责任表现。
3.行业专业化的审计标准不同行业所面临的经济责任和风险有所不同,因此,为了更好地评估企业履行经济责任的程度,行业专业化的审计标准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些审计标准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和风险设置了相应的指标和评估方法,并根据行业发展情况及时进行修订和更新。
行业专业化的审计标准有助于提高审计的专业性和针对性,让审计结果更加准确和有价值。
4.国际合作与信息共享随着全球经济的日益一体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企业都需要遵守一定的经济责任和规范。
因此,国际合作和信息共享成为促进经济责任审计发展的重要手段。
各国之间可以分享审计经验和最佳实践,共同应对全球性的审计挑战。
同时,通过信息共享和数据交换,可以更好地跨国追溯相关企业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增强全球经济责任监管的效果。
5.透明度和问责制的强化经济责任审计的核心目的是提高企业的透明度和问责制度。
经济责任审计制度
经济责任审计制度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对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组织等组织内部财务收支情况的检查和审计工作,其目的是保证有关组织财务收支的合法性、规范性和效益性,防止财务资产的浪费和滥用,推动财务资源的合理利用。
首先,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出现对于社会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一方面,它可以加强公共财政、社会安全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监管,确保国家财政收支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同时加强了对企业经济活动的监管,保障了公平竞争的环境;另一方面,它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使财务资源得到更加合理地分配和运用,从而推动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其次,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可以有效防止财务资产的浪费和滥用。
通过设立内部审计部门,可以加强组织内部控制,促进合法合规,防止财务资产的滥用,使财务资产得到充分利用。
此外,内部审计也可以帮助发现问题,促进组织的规范化运作,降低管理风险和业务风险,保障组织财务稳健。
再次,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可以保障职能部门、企业及其他组织的财务资源安全及合法性。
审计是通过审查各项收支账单、凭证等财务资料,来核实账面情况的方法,是预防腐败和保障财政安全的一种有效方式,能够保障财务资源安全及合法性。
最后,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可以促进政府及企业的管理效率和透明度。
政府及企业管理者必须清楚自己的任务和职责,在责任审计中全面检查资金使用的各个环节、流程,加强内控和监管,提出质量管理、效率、成本控制、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建议和方案,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和透明度。
此外,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也可以使政府及企业更加严格地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防范贪污腐败的产生,增强舆论监督的力度,实现政府及企业的信誉和品牌价值的提升。
总之,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实行对于提高财政资产的利用效率、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保障财务资源的安全和合法性以及加强组织内部的规范化管理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意义或时代背景
一、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意义或时代背景大家都知道,自成立审计机关以来,不同的历史时期或不同的发展阶段,审计工作的侧重点、审计的范围和内容等都是不一样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审计发展的历程分析,不难看出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意义或时代背景是什么?1.八十年代初期即审计机关刚成立时,我们重点是搞企业资产、负债和损益审计即企业审计,其主要是审查企业资产、负债和损益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我们就是从企业审计起家的,所以,企业审计也是我们审计人员的看家本领;2.八十年代中末期,重点是搞全民所有制企业厂长(经理)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审计。
(1)198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颁布《全民所有制企业厂长工作条例》,对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作出了明确规定:“厂长离任前,企业主管机关(或会同干部管理机关)可以提请审计机关对厂长进行经济责任审计评议”。
同年12月审计署发布了《关于开展厂长(经理)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几个问题的通知》,主要是因为国有企业改革初期,政府实行“简政放权”,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的改革,为了维护国家财产安全与完整,确定和解除厂长(经理)的经济责任,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职工的利益关系,而开展了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以加强对企业经济活动的监督。
(2)1987年,国有企业的改革开始进行承包经营责任制试点并逐步推广。
1988年国务院颁发《全民所有制企业厂长工作条例》,随即颁布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审计的若干规定》,目的是加强对合同双方及其经营者的监督,保证承包经营合同的真正履行。
(有无企业承包经营者考虑个人业绩和利益,盲目上项目,拼设备,搞短期行为)。
3.九十年代初,重点是搞金融审计和部门定期审计,;4.九十年代中末期,重点是搞财政“同级审”或财政“上审下”以及基本建设投资审计;5.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即从2000年以来, 财政“同级审”或财政“上审下”和基本建设投资审计仍然是我们审计工作的重点以外,大家即很清楚地想到正在开展的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是当前审计机关非常重要的一项审计工作任务;所以,我们通过上面谈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或不同的发展阶段,审计工作的侧重点的分析,不难看出我们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是在我国1983年恢复建立审计制度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研究论文-审计研究论文-财政税收论文
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研究论文-审计研究论文-财政税收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一、历史使命: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必要性20世纪80、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社会进入飞速发展期,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现代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推进。
国家作为国有资产的所有者,通过国有企业改制的方式,将国有资产的经营权委托给了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国有资产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出现分离。
随着国有企业自主经营权和企业负责人决策权的不断扩大,国家与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现象日益严重,甚至出现了少数国有企业负责人以权谋私、侵吞国有资产的现象。
为了强化对国有企业负责人的监督与约束,国家开始通过的审计机构对受托经营管理国有资产的国有企业员实施经济责任审计,促使其按照受托责任的要求全面履行职责,以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性和效益性。
可见,经济责任审计是适应我国经济、的客观需要而产生的,是在委托-代理关系下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必然选择,是市场经济体制下通过审计手段加强干部监督管理的有效模式。
20多年来,国家各相关部门积极探索建立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机制,推动了经济责任审计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为经济责任审计的全面开展提供了良好保障,为实现“国有资产不流失、领导干部不变质”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时代新义: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现实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上下、全国各地、各行各业都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结合“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等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关于密切联系群众、转变工作作风的等要求,坚持探索创新,积极推动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的改革深化。
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保障,经济责任审计在国家审计顶层设计的大框架下不断深化发展,在全面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经济责任审计是促进员依法履职的“警示器”经济责任审计通过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各个方面的监督评价,将有利于规范员的经济行为,最大限度减少其在经济工作中的失误,避免“决策时拍脑袋,出了问题拍屁股”现象,以实现科学决策、决策、依法决策,帮助员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
经济责任审计范文
经济责任审计范文第一篇:经济责任审计的意义经济责任审计是对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等单位的财务活动进行的一种审核,目的是验证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评估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发现违规行为和存在的风险,提出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改进措施,促进经济活动的规范化和健康发展,保护公众利益。
经济责任审计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1、保证国家和公众的财富安全。
财产事关国家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经济责任审计可以揭示各种形式的财务违规行为和经济风险,保证公众的财产安全。
2、推进政府机构的规范化。
政府机构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也是行政资源的管理者,对其财务活动的规范化是政府自我管理和约束的必要条件。
3、优化资源配置和增强经济效益。
经济责任审计可以发现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经济管理建议和业务创新措施,改善资源配置和提高经济效益。
4、促进社会公正和信任。
经济责任审计可以明确各参与单位的权利和义务,公正评价各自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增进了社会公正和信任。
经济责任审计的意义体现了财产安全、政府规范化、资源优化、社会公正四个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第二篇:经济责任审计的方法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复杂而严谨的任务,依靠先进的理论、实践方法、专业设备进行全面准确的审核,以下介绍几种常用的经济责任审计方法。
一、检查法。
检查法是审计人员对审计对象的财务档案和相关单据进行的一种查询和核对,主要目的是确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核实资产负债表项目、收入支出项目、利润计算、税收统计等财务活动的真实情况。
二、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将审计对象的财务数据与行业或相关单位进行比较,发现运营状况、财务结构、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差异,加以解释和分析,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经济管理建议。
三、抽样检查法。
抽样检查法是在现实审计过程中,从大量的数据中选取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数据,结合实地调查和观察,来推断出总体数据的统计特征,从而评估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
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
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目录一、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概述 (2)1. 定义及目的 (3)2. 审计原则与范围 (3)3. 审计内容与方法 (4)二、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 (5)1. 财务报表审计 (6)2. 内部控制审计 (7)3. 合规性审计 (9)4. 经营绩效审计 (10)5. 专项调查与审计 (11)三、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程序与方法 (13)1. 审计计划与实施 (14)2. 审计证据与采集 (15)3. 审计报告与处理 (16)四、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成果与运用 (17)1. 审计结果反馈 (18)2. 整改落实与跟踪 (19)3. 经济责任追究 (20)4. 政策建议与改进 (21)五、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挑战与对策 (22)1. 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23)2. 政策完善与制度创新 (24)3. 技术方法与应用拓展 (25)4. 人才队伍与文化建设 (26)一、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概述随着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推进,国有企业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日益受到重视。
经济责任审计是对企业经营管理者履行经济责任的评价和监督,旨在促进国有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加强资产管理、防范财务风险、保障国有资产安全。
本文档将对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目的、原则、方法和程序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概念: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对企业经营管理者在履行经济责任过程中所涉及的经济管理活动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和监督。
经济责任审计主要包括对企业经营业绩、资产管理、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等方面的审计。
目的: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企业经营管理者履行经济责任的评价和监督,促使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加强资产管理、防范财务风险、保障国有资产安全,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原则: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应遵循以下原则:依法依规进行;客观公正;全面深入;问题导向;结果运用。
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
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一、经济责任审计的含义及意义我国从1984年开始,陆续实行了厂长负责制、承包制和租赁制。
审计机关在审计工作中发现,部分领导人员钻改革开放的空子,以权谋私,弄虚作假。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成为了首要问题。
审计人员发现关键问题是建立起对企业领导人员的监督、约束机制,促使其正确行使职权,依法办事,对相关的资产真正负起责任来。
1986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颁布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厂长工作条例》中明确规定:“厂长离任前,企业主管机关可以提请审计机关对厂长进行经济责任评议[1]”。
于是拉开了中国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序幕。
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指:注册会计师依法接受委托,根据委托协议的规定,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与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对被审计人任职所在的单位的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型,以及被审计个人履行经济责任、租售财经纪律和廉洁自律情况所进行的监督、评价和鉴证活动[2]。
经济责任审计的意义重大,对于企业管理者、企业本身以及社会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在任期内能够领导好企业能够得到公正的评价;对于企业来说,经济责任审计是一种控制与牵引的手段,能够做好风险防范,提高企业的治理水平;对于社会而言,能够加强廉政建设,揭露腐败。
对于审计本身而言,也是拓展了审计的功能,同时加强了审计制度的创新。
二、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2.1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目的从一定意义上看,经济责任审计是一种内容全面的审计,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但是经济责任审计的目标导向十分明显。
经济责任审计是为了客观、正确地评价领导干部应负的经济责任,对领导者的是非功过做一个十分全面客观评价。
2.2经济责任审计的其他目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经济责任审计不仅仅是一种审计的机制,同时也是一种客观的评价机制。
从受托人的相关报告中可以看出被审责任人的功过,由此可以对于其作出相应的奖励、惩罚。
以及从报告中可以看出整体框架的一些缺陷,由此可以做出相应的措施来加强不足和解决问题。
经济责任审计重要意义范文
经济责任审计重要意义范文经济责任审计是一种对政府职能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客观、科学、廉洁审计的一种特殊审计形式。
它不仅是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深化财务管理体制、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手段。
经济责任审计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首先,经济责任审计有助于发现和清查经济责任事项。
经济责任审计是一种对单位经济责任状况进行全面检查的工作,通过审计人员的审查、核查、比对等手段,可以发现和清查出单位在经济责任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正之处。
这对于加强财务管理、防止挥霍浪费、保护国有资产、提高行政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经济责任审计有助于强化经济责任的约束力。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公布和追责是经济责任制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对各级领导干部和单位财务人员的一种约束和激励。
通过经济责任审计的公开,可以形成一种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的力量,进一步推动干部和单位的责任意识,加强经济责任制的执行。
第三,经济责任审计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经济效益。
经济责任审计是一种利用审计手段对单位财务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的专门工作,可以准确评估单位的经济效益,发现资源浪费和使用不当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单位的经济效益。
第四,经济责任审计有助于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和提升行政能力。
通过经济责任审计,可以及时发现财务管理制度中存在的漏洞和不足之处,并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意见,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同时,经济责任审计也可以揭示出单位在财务管理方面的行政薄弱环节,对于提升行政能力和改进行政方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经济责任审计具有重要的意义,它通过发现和清查经济责任事项、强化经济责任的约束力、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经济效益、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和提升行政能力,对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高行政效能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因此,我们应当高度重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加强对经济责任的监督和管理,不断提升审计工作的水平和质量,为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富强做出积极贡献。
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总结
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总结
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对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及其他依法履行国有资产监
督管理职责的单位,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在国有资产管理和使用中承担的经济责任情况进行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开展,对于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推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高国有资产配置效率、促进国有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就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进行总结。
首先,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需要注重审计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要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责任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审计,不能只看表面,要深入挖掘问题的本质,不能片面地看待问题,要客观公正地进行审计,不能带有个人偏见。
其次,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需要注重审计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审计人员在开
展审计工作时,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审计准则进行审计,不能随意变通,要科学合理地开展审计工作,不能草率从事。
再次,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需要注重审计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审计人员要及
时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意见,不能拖延审计时间,要确保审计工作的有效性,不能形式主义。
最后,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需要注重审计的公开性和透明性。
审计机关要向
社会公开审计结果,接受社会监督,不能将审计结果封存,要让社会公众了解审计情况,不能搞不透明的审计。
综上所述,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审计人员严格按照
相关要求进行审计,确保审计工作的全面、客观、规范、科学、及时、有效、公开、透明。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促进国有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经济责任审计的历史沿革和主要内容
经济责任审计的历史沿革和主要内容经济责任审计是指以财务会计报表为依据对有关单位和个人财产、财务收支、组织管理等方面进行审查,评定其经济责任的合法性、合理性和适当性的一种审计形式。
经济责任审计的历史沿革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财政审计和清算制度,但其现代意义和内容的确立则相对较晚,主要集中在20世纪后半叶。
1. 经济责任审计的起源与演变最早的财政审计可以追溯到古代帝国时代,例如中国的秦朝和汉朝就已经建立了相应的审计机制。
西方国家中,英国在13至15世纪也建立了类似的财政监管机构,对政府收支进行审计。
但这些审计主要是为国家服务,目的在于保护国家财政利益。
不过,在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治理的要求下,财政审计被赋予了更广泛的角色和影响。
20世纪50年代,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国家经济体制越来越复杂,对经济性质的审计需求也越来越大。
在这个背景下,经济责任审计逐渐形成并成为国家经济责任监督的主要方式之一。
我国也在1956年成立了第一个独立的审计机构——财政部审计署,专门负责对国家财政进行审查,开展财政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20世纪80年代后,一系列重大经济事件和国家财政案件的发生,使得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和深度得到进一步拓展和加强。
同时,加入世贸组织和推进市场化改革,也使得经济责任审计逐步从传统的政府机构扩展到了企事业单位和相关个人领域,成为了一种社会化审计的方式。
2. 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较广,涉及到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内容也各不相同。
下面主要介绍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领域的经济责任审计内容。
(1)企事业单位a. 资产利用审计。
主要是对企事业单位在资金使用、资产管理、债权债务处理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审查,以评估企业对资产的使用情况的合法性、合理性和适当性。
b. 经费管理审计。
主要针对企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支出制度、费用发生、收支监控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审查,以评价其经费使用情况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c. 内部控制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制度
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是指对国有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经济组织的经济责任进行检查、评价的一种制度安排。
通过经济责任审计,可以发现和纠正经济责任违法违规行为,提高经济责任履行水平,保障国有资产安全,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本文将从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背景、意义及实施过程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出现是由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的需要所驱动的。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事业单位的所有制性质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一系列的经济责任问题。
为了规范国有资产管理,完善国有企事业单位的经济责任体系,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应运而生。
其次,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在促进经济效益提升、降低经济风险、保护国家财产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经济责任审计,可以发现和纠正经济责任违法违规行为,提高经济责任履行水平。
审计发现问题后,可以追究相关责任人的经济责任,减少经济风险,防止经济损失。
同时,经济责任审计还可以及时发现国有资产流失情况,保护国家财产安全。
第一,确定审计对象。
审计对象主要包括国有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及其他经济组织等。
确定审计对象需要考虑其经济责任的重要性、规模和风险程度等因素。
第二,制定审计计划。
审计计划是指明审计的对象、范围、时间及具体任务的计划。
制定审计计划需要充分考虑审计资源的合理配置,确保审计工作的有效进行。
第三,实施审计工作。
审计工作主要包括审计准备、数据分析、现场调查、问题发现与整改等环节。
审计人员需要充分调查研究,查找经济责任问题,形成审计结论。
第四,编制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是审计工作的重要成果之一、审计报告需要客观、准确、全面地反映审计结论,提出问题整改建议。
第五,追究经济责任。
对于审计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需要及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经济责任,以形成约束作用。
最后,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需要政府的支持与配合。
政府应当加大对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宣传推广力度,加强对审计机构的监督,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确保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规范运行。
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和重点
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和重点随着经济体系的发展,涌现出了各种形式的经济活动,如金融、贸易、投资等等。
这些经济活动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也存在着经济责任方面的问题。
为了保护国家和公民的利益,经济责任审计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并广泛应用于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
本文将从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和重点两个方面来阐述它的意义。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1.财务会计审计财务会计审计指的是审计人员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判断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合法性。
财务会计审计的主要目标是揭示企业在财务报表信息方面的弊端,防止企业的谎报利润、造假财务报表等行为。
2.内部控制审计内部控制审计是指审计人员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审计,发现其缺陷并提出改进建议。
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中为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保护企业资产、防范企业风险的制度。
内部控制审计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审计,发现企业制度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提供改进建议,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3.管理审计管理审计是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进行审计,评定企业运营的效率、效益和风险。
管理审计的目标是发现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检查企业运营是否符合规范,找出有效的管理方法和实施方案。
二、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1.违法违规行为审计审计人员对企业可能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审计,主要包括违法经营行为、偷逃税款等违法行为。
这是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环节,也是参与经济活动的企业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重要标准。
2.资产负债审计对于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进行审计,尤其是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这是企业财务报表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审计的重点是检查企业资产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以及企业未来可能面临的风险和负债。
3.财务审计审计人员对企业的财务报表侧重审计企业的会计政策、财务风险,以及财务报表中可能出现的错误、不符合会计准则等问题。
财务审计是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内容。
总之,财务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管理审计是经济责任审计的三大内容。
经济责任审计将对企业的经济活动开展全面、深入的审计,强化企业内部的控制和管制,为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合规性提供保障,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2024年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三篇)
2024年经济责任审计报告欢迎审计局审计组各位领导及同志莅临我乡,对我担任乡长期间的经济责任进行审计。
以下是我对自____年____月份至____年____月份(其中____年____月接手财务审批权)任期内的工作情况进行的简要汇报:一、明确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肥田乡位于耒阳市东北部,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乡镇。
全乡下辖____个自然村、____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为____人,总面积51.____平方公里,耕地面积____亩。
乡内设有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等机构,以及财政所、计生办、派出所等部门,共有在职干部____人,退休干部____人,享受遗嘱补助的____人。
为推动肥田乡经济发展,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我们着重采取了以下措施:培育财源,增强乡镇财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以计生、教育、卫生、民政为重点的社会事业;以及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升驾驭全局、依法行政、勤政为民和抗腐防变的能力。
二、紧扣目标,强化措施,确保工作落实在市委、市政府和乡党委的领导下,我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到____年,全乡经济总量达到1.____亿,同比增长____%,人均纯收入达到____元,同比增长____元。
同年,全乡财政总收入为505.____万元,同比增长____%,其中完成国地两税____万元,基本支出____万元,项目支出273.____万元,确保了保障运转、民生和稳定。
(一)加强财源建设,壮大乡镇财力1. 招商引资取得显著成果。
____年,总投资规模达____万元的温氏集团现代化肉鸡养殖场落户围塘村和五岳村;投资____万元的旺泰鞋厂已在飞跃村建成生产;投资____万元的衡阳市何家生态野猪繁养场已落户板石塘村。
蒙牛集团和大皮江水库系列开发等项目意向明显,宏信钢构厂持续发展,为肥田乡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2. 红色旅游初具规模。
革命烈士谢维俊故居主体维修工程已基本完成,展厅及配套设施建设正在推进,周边生态造林同步进行,有望带动肥田乡红色旅游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2024年经济责任审计主审心得体会(2篇)
2024年经济责任审计主审心得体会____年经济责任审计主审心得体会一、引言自____年开始,我作为经济责任审计主审,负责对各企事业单位的经济责任进行审计,监督并评估其经济活动的合规性与效果。
在审计的过程中,我收获颇多,有许多心得与体会值得总结与分享。
以下是我对____年经济责任审计主审工作的心得体会,希望对今后的审计工作有所启示与帮助。
二、审计目标与重点审计的目标是确保经济责任的合理运作和利益最大化。
在审计的过程中,我注意到以下几个重点问题:1. 经济责任的法律合规性:审计过程中,我始终把握住了各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特别是财务和税务方面的合规性。
2. 经济责任的透明度与公开性:经济责任的信息应当以透明的方式向外界披露和公开,审计工作应当加强对相关信息的披露与公开的审核。
3. 经济责任的风险管理:我在审计过程中,也注意到一些企事业单位在经济活动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审计工作应当及时发现并提出改进和预防措施。
三、审计方法与手段审计工作需要灵活运用多种方法与手段,以确保审计结果的准确性与全面性。
以下是我在审计中常用的方法与手段:1. 数据分析:我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企事业单位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以发现异常现象和潜在风险。
2. 参观调研:我深入企事业单位现场,与相关人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调研,加强对经济责任活动的了解与掌握。
3. 文件审查:我审查企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合同协议、发票等相关资料,确保其真实性与完整性。
4. 采样检查:对于大规模企事业单位,我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检查,以确保审计结果的代表性与准确性。
5. 询问与核实:我对企事业单位的相关负责人进行询问与核实,以核实经济活动的真实性与合规性。
四、团队合作与沟通在审计工作中,团队合作与沟通是至关重要的。
在我担任经济责任审计主审的工作中,我发现团队合作与沟通是取得工作进展的关键。
1. 审计组建:我根据审计任务,组建了一个具有丰富经验的审计团队,团队成员之间互相协作、相互依赖,共同推进审计工作的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责任审计对国家审计的丰富和发展(一)200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把健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写入了十七大报告。
今后,健全经济责任制度将成为国家审计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和使命。
正确看待经济责任审计在国家审计中的地位和作用,处理好经济责任与传统国家审计的关系,对于健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从审计理论、审计体制、审计职能和审计类型等方面,探讨了经济责任审计对国家审计的丰富和发展,希望能够有助于更新观念,对健全我国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有所裨益。
一、经济责任审计对国家审计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现代国家审计是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
根据传统的国家审计理论观,现代国家审计的理论基础是人民主权论和受托责任论。
人民主权,亦称主权在民,是指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归属于人民,置于人民的控制之下。
人民是一切国家权力的所有者,但人民一般不直接行使国家权力,而是把国家权力委托给专门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去具体行使,以发挥国家机关的各种职能。
巧妇难做无米之炊,国家机器的运转必然消耗一定的社会资源,为此,人民让渡一部分私人财产权利,从而形成了国家的财政权力和国家财产所有权。
国家的财政权力和国家财产所有权来自于人民私人财产权利的委托和转化,是人民的同意和授权。
人民主权理论,阐明了国家财政权力和国家财产所有权的政治合法性,确立了“无代表,不纳税”原则,否定了“君权神授”说,把国家财政权力和国家财产所有权从封建君主手中夺回来,变成了人民主权。
根据受托责任论,人民是国家财政权力和国家财产所有权的委托人,行使国家财政权力和国家财产所有权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人民的代理人,代理人必须对委托人承担行使国家财政权力和国家财产所有权的责任。
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国家财政权力和国家财产所有权的活动即财政财务收支活动的责任,进行检查和评价,就产生了现代国家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丰富和发展了传统的国家审计理论。
经济责任审计是党组织依据干部管理权力委托国家审计机关对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业中的领导人员履行个人经济职责情况的检查和评价。
虽然人民主权论和受托责任论仍然是经济责任审计产生的理论基础,但是经济责任审计为这种理论基础增添了新的内涵。
首先,在传统的国家审计理论中,委托代理关系中的财政权力和国家财产所有权属于国家权力的范畴,而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委托代理关系中的经济权力是一种执政权力。
虽然国家权力和执政权力最终都来自于人民的同意和授权,但是国家权力和执政权力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权力系统,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权力。
其次,从委托的权力内容看,传统国家审计观讨论的经济权力内容是国家财政权力和国家财产所有权,而经济责任审计中涉及的经济权力更加广泛,除国家财政权力和国家财产所有权外,还包括其他经济权力,例如,国家宏观调控权、市场规制权等。
最后,从民主政治制度的角度看,传统国家审计理论在人民主权论和受托责任论方面主要涉及到代议民主制度中的代议机关和政府机关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主要关注的是政府的责任。
政党制度是代议民主政治制度的核心,传统国家审计理论不涉及政党政治方面的内容。
而经济责任审计直接涉及的是执政党和国家机关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不仅关注政府中主要负责人的责任,而且还关注其他国家机关(例如司法机关)负责人的责任,以及执政党组织内部负责人的责任。
经济责任审计进一步深入到代议民主制度中的政党制度、执政党的执政方式、国家公务员制度等方面。
不难看出,经济责任审计的理论基础,除了人民主权论和受托责任论,还包括党的领导理论、执政理论、“两官分途”等其他理论。
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为国家审计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源泉。
二、经济责任审计对国家审计体制的丰富和发展近几年来,国家审计体制改革一直是人们讨论的热点问题。
尽管对于我国的审计体制要不要改革以及如何改革见仁见智、观点各异,但是学术界似乎达成了一个基本的共识。
这个共识就是,当前世界各国的国家审计体制有四种类型:立法型、司法型、行政型和独立型,我国的国家审计体制属于行政型。
在这种共识基础上,有观点认为,在这四种审计体制类型中,行政型审计体制的缺点是审计独立性不足,我国审计体制是行政型审计体制,独立性不足的弊端已经凸显,我国审计体制改革的理想模式,应是走立法型审计体制的道路,使我国的最高审计机关隶属于人大。
令人遗憾的是,这些关于国家审计体制的观点,几乎都没有论及经济责任审计。
目前,经济责任审计,在我国国家审计的工作格局中,已经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003年7月印发的《审计署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按照财政、金融、企业三大审计加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工作格局(即“3+1”格局),分别提出了各项审计工作的具体目标和重点,从此确立了经济责任审计在国家审计工作中的特殊地位。
在基层审计机关方面,经济责任审计现已成为县区审计机关的中心工作。
根据审计署提出的3+1工作格局,现在有些基层审计机关的审计工作实际上已经变成了1+1格局,即预算执行审计加经济责任审计,因为,县区审计机关的审计对象中基本没有企业,金融企业几乎全部为审计署的审计对象。
据2006年中国审计学会对部分省(区)、市县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开展情况的调研,在很多市、县审计机关,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量已经占整个审计业务量的60%~70%。
经济责任审计不仅已经成为我国国家审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直接与国家审计体制的核心要素有关,决定着国家审计体制的本质属性。
在讨论国家审计体制改革时,如果无视经济责任审计的存在,就不可能对我国审计体制的现状作出正确的判断,也不可能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建议。
经济责任审计的产生和发展,暴露了传统国家审计体制观的局限性。
国家审计体制的核心内容是机构设置和权力配置。
从权力配置的角度看,传统国家审计体制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三权分立”。
传统国家审计体制观,依据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的不同,把最高审计机关隶属于国家立法机关的称作立法型审计体制,隶属于行政机关的称作行政型审计体制,具有司法性质的称作司法型审计体制,如果最高审计机关独立于三权之外,只对法律负责的就是独立型审计体制。
立法型的代表是英国、美国、加拿大等;行政型的代表是中国;司法型的代表是法国;独立型的代表是德国和日本。
传统国家审计体制观对国家审计体制的分类方法,不适用于经济责任审计。
在权力配置上,“三权分立”反映的是国家机关内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之间的权力关系,而经济责任审计反映的是执政党与国家机关之间的权力关系,即党政关系。
经济责任审计的存在,使国家审计体制权力配置的内容,从国家权力内部三权之间的横向配置,扩展到国家权力外部,即执政权力与国家权力之间的配置。
传统的国家审计体制分类中,没有那个审计体制类型,可以涵盖经济责任审计的这种权力配置。
从机构设置方面看,目前,全国各地普遍建立了由纪检、组织、监察、人事、审计、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组成的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了由党委、政府领导同志任组长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专门工作机构,配备了专职审计人员。
经济责任审计的产生和发展,无论在机构设置还是权力配置方面,都为我国的审计体制增添了新的内容,传统的国家审计体制观已经无法解释这种新的审计体制变革。
事实上,即使在经济责任审计产生之前,以“三权分立”为理论前提的传统国家审计体制观,也不适用于解释我国的国家审计体制。
以往从“三权分立”出发,把我国的国家审计体制划分为行政型审计体制,原本就是不妥当的。
这是因为,我国国家权力的横向分权,包括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与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具有本质的区别。
邓小平曾经说过:“西方的民主就是三权分立,多党竞选,等等。
我们并不反对西方国家这样搞,但是我们中国大陆不搞多党竞选,不搞三权分立、两院制。
我们实行的就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院制,这最符合中国实际。
”那么,我国的国家审计体制,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审计体制呢?我们认为,我国的国家审计体制是一种混合型审计体制。
我们之所以把我国的国家审计体制称之为混合型审计体制,是因为,我国国家审计体制的机构设置和权力配置具有如下特点:一是我国审计机关属于各级政府的一个行政部门,并在行政首长的领导下开展审计工作。
从这些方面看,我国的审计体制是行政型审计体制;二是我国审计机关每年必须依法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审计机关对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而且审计工作报告中指出的问题的纠正情况和处理结果,也必须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
此外,必要时,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可以对审计工作报告作出决议。
这些都表明,虽然我国审计机关在机构设置上不直接隶属于于立法机关,但是在权力配置上却仍然接受人大的领导。
从这个角度看,我国的审计体制又具有立法型审计体制的特征;三是经济责任审计的产生和发展,无论在机构设置和权力配置方面都为我国审计体制增添了新的内容。
根据经济责任审计的机构设置和权力配置,在本质上,经济责任审计属于一种政党型审计。
从这个角度看,我国的审计体制又具有政党型审计方面的特征。
这就是说,我国的国家审计体制,同时具有行政型、立法型和政党型审计体制的特征,故而,我们称之为混合型审计体制。
这里有三点需要说明,首先,这种混合型审计体制模式是由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决定的。
国家审计体制是一个国家政治体制的组成部分。
由于各国政治制度各异,所以形成了不同的国家审计体制模式。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正是这种根本的政治制度决定了我国国家审计体制的特点。
其次,这种混合型审计体制是逐渐形成的。
1983年,我国审计机关成立之初,可以说我国的审计体制是单纯的行政型审计体制。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审计机关并没有向人大提交审计工作报告的职责。
1994年颁布的《审计法》规定,审计机关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审计机关对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1996年7月,审计署首次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审计工作报告。
从此,人大在我国审计体制中开始扮演重要角色,使我国的审计体制具有了立法型审计体制的特征。
2006年新修订的《审计法》,又增加了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审计结果整改落实情况,以及人大常委会可以对审计工作报告作出决议等内容,进一步增强了人大的权力。
1999年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的两办《暂行规定》颁布后,经济责任审计得到了迅速发展。
2006年新修订的《审计法》确立了经济责任审计的法律地位,使得我国的审计体制由具有了政党型审计体制的特征。
最后,关于我国审计体制改革和审计机关的独立性问题。
从我国混合型审计体制的形成过程不难发现,自1983年建立以来,我国的审计体制,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不断地自觉或自发地演变着。
关于我国审计体制改革的理想模式,我们认为,应该定位为一种完善的混合型审计体制模式,而不是单纯的立法型审计体制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