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无损检测成像技术
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目录一、内容概览 (1)1. 无损检测的重要性 (1)2. 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的定义及作用 (2)3. 本文目的与结构 (3)二、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概述 (4)1. 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的原理与特点 (5)2. 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6)3. 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范围 (7)三、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 (8)1. 初始阶段 (9)2. 发展阶段 (10)3. 现阶段 (11)四、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的分类与特点 (12)1. 脉冲反射法超声波检测技术及其特点 (13)2. 穿透法超声波检测技术及其特点等 (15)3. 各种技术的比较与分析等 (16)一、内容概览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概述:简要介绍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的定义、原理及特点,为后文的内容做铺垫。
技术发展历程:回顾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过程,包括早期探索、技术成熟及广泛应用等阶段。
应用领域:详细介绍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具体应用案例,如石油化工、航空航天、建筑结构等。
技术优势与局限性:分析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的优势,如非破坏性检测、高灵敏度、实时监测等;同时探讨其局限性,如对某些材料或结构的检测能力有限等。
未来发展趋势:展望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在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如智能化、集成化、环保型等。
1. 无损检测的重要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无损检测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众多无损检测技术中,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因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穿透力和效率等优点而备受关注。
本文将重点介绍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首先我们来探讨无损检测的重要性。
提高产品质量:通过无损检测技术,可以在不破坏产品的情况下,对其内部结构、性能和材质进行检测,从而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这不仅提高了产品的可信度,还降低了因质量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
保障安全生产:无损检测技术可以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避免生产过程中发生事故。
超声层析成像理论与实现

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硬件限制
目前超声层析成像的硬件设备仍较大,便携性和可移动性有待提高。
图像质量
提高超声层析成像的图像质量是当前面临的重要挑战,尤其是在低 对比度和复杂背景下。
标准化和普及
推动超声层析成像技术的标准化和普及,使其成为临床诊断和研究的 常用工具。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与展望
加强跨学科合作
鼓励医学影像、工程学、物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跨学科合作, 共同推动超声层析成像技术的发展。
创新算法和模型
深入研究新的算法和模型,以提高超声层析成像的图像质量和重建 速度。
临床应用研究
加强超声层析成像技术在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验证其在各种疾病 诊断中的有效性。
THANKS
感谢观看
01
02
03
信号去噪
去除超声信号中的噪声干 扰,提高信号质量。
信号增强
通过特定算法对超声信号 进行增强处理,提高信号 的信噪比。
信号解调与提取
从接收到的超声信号中提 取有用的信息,如回声强 度、传播时间等。
图像重建算法
反演算法
利用接收到的超声信号反 演出物体的内部结构信息。
插值算法
对反演出的结构信息进行 插值处理,生成更精确的 图像。
05
超声层析成像的应用实例
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
1
超声层析成像技术可用于医学诊断,通过无创、 无痛的方式获取人体内部结构信息,为医生提供 准确的诊断依据。
2
超声层析成像能够清晰地显示人体内脏器官、血 管、骨骼等结构,有助于发现病变、肿瘤等异常 情况,提高诊断准确率。
3
超声层析成像技术还可用于实时监测治疗效果, 如药物作用、手术效果等,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 提供有力支持。
超声无损检测成像技术

超声无损检测成像技术作者:李小娟,王黎,高晓蓉,王泽勇来源:《现代电子技术》2010年第21期摘要:超声无损检测成像技术在现代工业的很多领域中都有很重要的用途,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对扫描超声成像、超声波显像、超声全息、ALOK法成像、相控阵法、超声显微镜、SAFT成像、TOFD成像、超声CT成像的发展、原理、特点和应用做了分析,可以更好地指导实际应用,并指出了超声无损检测成像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超声; 无损检测; 成像技术; SAFT成像中图分类号:TN919-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73X(2010)21-0120-03Imaging Technology of Ultrasonic Non-destructive DetectionLI Xiao-juan, WANG Li, GAO Xiao-rong, WANG Ze-yong(Photoelectric Engineering Institute,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Chengdu 610031, China)Abstract: The ultrasonic detection imaging technology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many fields of modern industry and has a bright prospect of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principles,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s of scan ultrasonic imaging, ultrasonic image display, ALOK imaging, phased array method, ultrasonic microscope, SAFT imaging, TOFD imaging and ultrasonic CT imaging are analyzed. This article can better guide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ultrasonic detection imaging technology.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it is pointed out.Keywords: ultrasonic detection; non-destructive detection; imaging technology; SAFT imaging0 引言Sokolov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了超声波检测的早期研究,在40年代出现的脉冲回波探伤仪器成为超声波检测技术的重要标识。
超声波测量技术在无损检测中的应用

超声波测量技术在无损检测中的应用一、前言无损检测技术是指在不破坏被测物的前提下利用材料的表面反射、透射、穿透、散射和吸收等物理量,进行分析、判断、处理和诊断的一种检测技术。
超声波测量技术是无损检测中常用的一种技术手段,这篇文章将会介绍超声波测量技术在无损检测中的应用。
二、超声波测量技术概述超声波是指频率大于20kHz的机械波,通常使用声波发射器将声波向被测物发射,被测物会将其传递的超声波反射回来,接收器将反射回来的超声波接收并转化为电信号。
通过对电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可以得到被测物的结构和损伤信息,例如材料的缺陷位置、大小、形状、材料硬度等。
三、超声波测量技术在无损检测中的应用1.材料缺陷检测超声波测量技术可以检测材料的缺陷。
通过测量材料内部的超声波传播时间、强度等参数,可以判断材料是否存在缺陷,例如裂纹、孔洞、错位等。
此外,通过超声波测量技术还可以判断缺陷的形状、大小、数量等信息,从而更加精确地判断缺陷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
2.材料性能评估超声波测量技术可以评估材料的硬度。
通过测量材料的超声波传播速度以及反射波强度大小等参数,可以评估材料的硬度和强度等性能。
此外,超声波测量技术还可以判断材料的韧性、脆性等性质,为材料的使用提供参数参考。
3.材料质量控制在制造过程中,超声波测量技术可以用于检测产品的制造质量。
例如在汽车制造中,超声波测量技术可以检测发动机零件的质量,确保零件的完整性和结构稳定性;在航空制造中,超声波测量技术可以检测飞机结构的质量,确保飞机的飞行安全。
4.材料故障诊断在使用过程中,超声波测量技术可以用于诊断材料的故障。
例如在航空维修中,超声波测量技术可以检测飞机结构的故障,例如腐蚀、疲劳、弯曲等。
通过超声波测量技术可以判断故障的性质和严重程度,从而更加准确地判断是否需要更换或修复。
四、超声波测量技术的优势超声波测量技术有以下优势:1.非侵入性超声波测量技术不需要对被测物进行破坏性测试,可以不需要切割或取样。
超声脉冲回波成像的基本原理

超声脉冲回波成像的基本原理
1 超声脉冲回波成像
超声脉冲回波成像(Ultrasound Pulse Echo Imaging)是一种基于声学的无损检测技术,它可以根据发射的探头发出的超声脉冲的反射,用声波回波的形式来测量一个物体的表面和内部结构,有效地解决一些不能使用其他形式检测技术无法检测的问题。
这种成像技术的重要性逐渐受到重视,现在广泛应用于医疗实践和电子制造行业。
超声脉冲回波成像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高频超声脉冲在物体表面或内部传播,并根据声波回波的来源、强度和速度等特点,来获取物体内部结构和表面信息。
具体来说,在每一次超声脉冲检测中,探头会以特定的频率发出超声脉冲,然后接收这些脉冲通过物体表面或内部时的反射回波,并将这些信息处理成可读的图像数据,同时还能够获取物体的定位信息。
这样,超声脉冲回波成像就可以用来准确测量物体的表面和内部结构,并且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对检测的影响,从而为后续的检测提供更多的有效数据。
此外,超声脉冲回波成像还有个特别优点:它可以检测出普通可视光光学检测技术不能检测到的内部结构或形状。
例如,它能够检测出三维物体内部的深部位移,这对工业精密检测很有帮助。
另外,它还可以进行探伤检测,比如在飞机维修和形状研究中,它可以检测机翼的内部结构,有助于预防可能会发生的损坏。
总之,超声脉冲回波成像技术拥有非常强大的检测能力,可以帮
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物体的内部结构,准确探测出形状和表面上的变化,从而实现对物体的完整可靠检测。
超声无损检测的工作原理

超声无损检测的工作原理
超声无损检测是利用超声波在材料中传播时受到材料内部缺陷的反射、散射和透射等现象,来检测材料内部缺陷的检测技术。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1. 发射超声波:将超声波发射器发送出来的超声波通过探头传入被检测物体内部。
2. 受反射:当超声波遇到对象边界或缺陷时,将会发生反射波,这时探头会接收到这个反射波信号。
超声波可以检测到物体内部的各种缺陷,如气孔、夹杂、裂纹等。
3. 接收信号:反射波信号通过探头传回电子仪器中,并将其转化成电信号。
4. 信号处理:通过信号处理器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调整和优化,使其更适合于人工或自动分析;
5. 分析结果:通过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最后得出针对缺陷的定量定性分析结果。
通过上述过程,可以探测出被检测物体内部的缺陷,并获得相应的信号和数据,
从而进行分析评估。
压力容器检验中TOFD超声成像检测技术应用探讨

压力容器检验中TOFD超声成像检测技术应用探讨我们要了解一下TOFD超声成像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
TOFD技术是一种基于超声波的无损检测技术,它利用超声波在材料中传播的时间来探测缺陷的大小和位置。
TOFD技术利用两个超声探头,一个作为发射探头,另一个作为接收探头,同时对被检测材料进行扫描。
通过分析接收到的超声波信号的时间延迟和散射角度,TOFD技术可以精确地确定缺陷的位置和大小,从而实现对材料内部缺陷的高灵敏度检测。
在压力容器检验领域,TOFD技术有着独特的优势。
TOFD技术可以实现对厚度较大的材料进行全面和快速的检测,能够准确地检测到厚度不均匀和内部缺陷,包括裂纹、气孔、夹杂等。
TOFD技术能够在检测过程中实现实时成像和自动化分析,可以大大提高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TOFD技术对于复杂的几何形状和表面粗糙度不敏感,能够适应各种复杂工况下的检测需求。
在压力容器检验中,TOFD技术可以应用于多种检测场景。
TOFD技术可以用于对压力容器壁厚的全面检测。
通过对压力容器壁厚进行全面扫描和成像,可以及时发现厚度不均匀和腐蚀等问题,及早进行修复和维护,确保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
TOFD技术可以用于对焊缝和接头的检测。
焊缝是压力容器中最容易产生缺陷的部位,TOFD技术可以实现对焊缝的全面扫描和成像,检测焊缝内部的裂纹、气孔等缺陷,提高了对焊接质量的监控和评估。
TOFD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对压力容器内部的检测。
由于压力容器通常处于高温、高压的工作状态,内部的腐蚀、磨损等问题很难直接观察和检测。
TOFD技术可以通过壁厚衰减的方式,实现对内部腐蚀、磨损等问题的全面检测。
通过对内部缺陷的及时发现和修复,可以避免因压力容器内部问题导致的安全事故。
值得注意的是,TOFD技术在压力容器检验中也存在着一些技术挑战和局限性。
TOFD技术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需要具备一定的超声检测技术和数据分析能力。
TOFD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对设备的要求比较高,需要高灵敏度的超声探头和精确的扫描系统,这也增加了检测成本和难度。
无损检测技术中的断层检测与成像方法详述

无损检测技术中的断层检测与成像方法详述在无损检测技术中,断层检测与成像方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些方法通过对物体内部的断层进行检测和成像,能够帮助工程师和科学家提高对材料和结构的质量控制,以及解决检测和成像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本文将详细介绍无损检测技术中的断层检测与成像方法。
断层检测是无损检测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它主要通过使用各种技术手段来检测和定位对象内部的断层缺陷,如裂纹、气孔、夹杂等。
常用的断层检测技术包括超声波检测、射线检测、磁粉检测等。
超声波检测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断层检测中的技术。
它利用超声波在物体内部的传播特性来检测断层缺陷。
超声波的频率通常在几十千兆赫范围内,能够穿透一定深度的材料,并通过检测反射波来判断是否存在断层。
超声波检测具有非破坏性和高灵敏度的特点,适用于各种材料和结构的缺陷检测。
射线检测是另一种常用的断层检测方法。
它利用射线的穿透能力来探测物体内部的缺陷。
射线检测可以分为X射线检测和γ射线检测两种。
X射线检测适用于对金属、陶瓷等材料的检测,而γ射线检测适用于对较厚的混凝土、土壤等材料的检测。
射线检测的优点是检测速度快、可视化程度高,但由于射线对人体有一定的辐射危害,需要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
磁粉检测是一种适用于表面检测的方法。
它通过在被检测物体表面施加磁场,再将磁粉撒在表面上,通过观察磁粉在缺陷附近的聚集情况来检测断层。
磁粉检测适用于金属材料的检测,特别是表面裂纹和焊缝的检测。
磁粉检测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等优点,但仅限于对表面缺陷的检测。
除了断层检测,成像方法在无损检测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成像方法主要通过对断层内部的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生成图像以展示断层的形态和位置。
常见的成像方法包括X射线成像、红外成像、磁共振成像等。
X射线成像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医学和工业领域的成像方法。
它利用X射线的穿透能力和对物质的吸收特性,通过检测X射线通过物体后的衰减情况来生成图像。
X射线成像具有分辨率高、成像速度快的优点,适用于对密度差异较大的材料和结构的成像。
超声无损检测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超声无损检测技求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无损检测技术已经历一个世纪,尽管无损检测技术本身并非一种生产技术,但其技术水平却能反映该部门、该行业、该地区甚至该国的工业技术水平。
无损检测技术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统计资料显示,经过无损检测后的产品增值情况大致是,机械产品为5%,国防、宇航、原子能产品为12%-18% ,火箭为20%。
例如,德国奔驰公司汽车几千个零件经过无损检测后,整车运行公里数提高了一倍,大大提高了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日本小汽车生产中30%零件采用无损检测后质量迅速超过美国。
德国科学家认为,无损检测验技术是机械工业的四大支柱之一。
美国前总统里根曾说:“没有先进的无损检测技术,美国就不可能享有在众多领域的领先地位”。
可见现代工业是建立在无损检测基础上的说法并不为过。
世界各国都对超声无损检测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超声无损检测技术(UT)是五大常规检测技术之一,与其它常规无损检橄技术相比,它具有被测对象范围广,检测深度大:缺陷定位准确.检测灵敏度高:成本低,使用方便:速度快,对人体无害以及便于现场使用等特点。
因此.超声无损检测技术是国内外应用最广泛、使用颇率最高且发展较快的一种无损检测技术,体现在改进产品质量、产品设计、加工制造、成品检验以及设备服役的各个阶段,体现在保证机器零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上。
世界各国出版的无损检测书籍、资料、文献中,超声探伤所占的数量都是首屈一指的。
有关资料表明,国外每年大约发表3000篇涉及无损检测的文献资料,全部文献资料中有关超声无损检测的内容约占45 %。
前几届世界无损检测会议论文集收录的论文中有关超声检测的论文数遥遥领先于其它检测方法,特别是2000年10月在罗马召开的第十五届世界无损检测会议(WCNDT)收录的663篇论文中,超声检测就占250篇(2000年WCNDT会议收录的论文分布情况)。
这些都说明超声无损检测的研究势头和其在无损检测中的重要地位。
1 超声无损检测技术1.1 无损检测技术向高准确度、高可靠性方向发展20世纪70 年代以来,超声检测的数宇化、自动化、智能化和图象化成为超声无损检测技术研究的热点,标志着超声无损检测的现代化进程。
超声波成像技术的原理

超声波成像技术的原理超声波成像技术是医学影像学、工业无损检测和生命科学中常用的一种成像手段。
它可以通过使用高频声波来探测物体内部的结构和组织,产生高质量的图像,非常有用。
本文将介绍超声波成像技术的原理。
1. 声波的特性声波是经典物理学中研究的波动现象之一,具有以下几个特性:1.1 声速声速指的是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声波的速度与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模量有关,高密度、高弹性模量的介质中声波传播速度也更快。
1.2 频率声波的频率表示了波形的周期性,即在一个时间内波形重复的次数。
频率越高,波形变化越快,声波的能量传递速度也越快。
1.3 能量声波的能量取决于它的振幅(即声压水平)。
声压越强,能量也越大。
当声波的振幅超过一定水平时,会产生破坏性的效果(如超声波细胞破裂治疗),因此需要注意安全。
2. 超声波成像技术是将高频声波发送到生物组织或物体内部,然后根据被反射和散射的声波来重建物体的内部结构。
在医学影像学中,这种技术通常用于检测器官、肌肉、血管等组织的结构。
超声波成像技术基于以下两个原理:2.1 声波的反射声波在遇到不同介质之间的界面时会发生反射。
当超声波发送到组织或物体内部后,如果它遇到了界面,就会被反射回来。
利用这个原理,可以通过接收反射的声波信号来重建组织的内部结构。
2.2 声波的散射声波在遇到组织或物体内部的结构时会发生散射。
不同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模量不同,因此声波在经过一个组织或物体时会发生弹性散射。
这些散射的信号可以被接收器捕获,并用于重建组织的内部结构。
3. 超声波成像技术的装置超声波成像装置由超声发射器、接收器、信号放大器、图像显示器和计算机等部件组成。
发射器发出高频声波,接收器接收反射和散射的声波信号,并将其发送到放大器进行放大。
放大后的信号通过计算机处理,最终在图像显示器上显示出物体内部结构的图像。
4. 超声波成像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超声波成像技术具有几个重要优势。
首先,它是无辐射的,因此不会对人体和物体产生伤害。
五大常规无损检测技术之一:超声检测(UT)的原理和特点

五大常规无损检测技术之一:超声检测(UT)的原理和特点超声检测(Ultrasonic Testing),业内人士简称UT,是工业无损检测(Nondestructive Testing)中应用最广泛、使用频率最高且发展较快的一种无损检测技术,可以用于产品制造中质量控制、原材料检验、改进工艺等多个方面,同时也是设备维护中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
超声检测主要的应用是检测工件内部宏观缺陷和材料厚度测量。
按照不同特征,可将超声检测分为多种不同的方法:(1)按原理分类:超声波脉冲反射法、衍射时差法(Time of Flight Diffraction,简称TOFD)等。
(2)按显示方式分类:A型显示、超声成像显示(B、C、D、P扫描成像、双控阵成像等)。
A型显示的超声波脉冲反射法是五大常规无损检测技术之一,其他四种是:射线检测(Radiographic Testing):射线照相法、磁粉检测(Magnetic Particle Testing)、渗透检测(Penetrant Testing)、涡流检测(Eddy Current Testing)。
超声检测原理超声检测,本质上是利用超声波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反射、折射和衍射。
(1)什么是超声波?我们把能引起听觉的机械波称为声波,频率在20-20000Hz之间,而频率高于20000Hz的机械波称为超声波,人类是听不到超声波的。
对于钢等金属材料的检测,我们常用频率为0.5~10MHz的超声波。
(1MHz=10的六次方Hz)(2)如何发出和接收超声波?超声检测用探头的核心元件是压电晶片,其具有压电效应:在交变拉压应力的作用下,晶体可以产生交变电场。
当高频电脉冲激励压电晶片时,发生逆压电效应,将电能转换成声能(机械能),探头以脉冲的方式间歇发射超声波,即脉冲波。
当探头接受超声波时,发生正压电效应,将声能转换成电能。
超声检测所用的常规探头,一般由压电晶片、阻尼块、接头、电缆线、保护膜和外壳组成,一般分为直探头和斜探头两个类别,后者的话通常还有一个使晶片与入射面成一定角度的斜锲块。
简谈超声成像技术的原理

简谈超声成像技术的原理一、前言超声波技术在上个世纪40年代就已经出现,并且在国外已经运用到非常多的行业中去,而在医学诊断中最为常见,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以及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目前超声成像技术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医学诊断中,在工业检测以及材料检测中都发挥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这项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进行详细的介绍。
二、超声检测成像原理超声成像主要是采用超声波的技术手段获得物体的一种方法,人的肉眼看到的范围是有限的,特别是很多光线不能到达物体的内部,那么采用超声波可以很好的解决这样的问题,因为在上个世纪很多发达国家就已经使用了这样技术对物体的内部结构进行探索,从而可以获得更为广泛的内部结构特征。
一般由声波直接形成的图像,我们常常称为"声像",由于人的肉眼受到身体条件的限制,因此不能直接对"声像"进行直接的观测,多以必须采用电子学或者是光学的方法,将"声像"进行转化,最终需要形成人体肉眼可以看到的图像,随着目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声像"的转化已经越来越简单,甚至成为了目前独立发展的一项科学。
三、超声无损检测技术现状和主要特点1、工业上无损检测的主要方法目前超声无损检测技术已经不仅仅是局限于在一些方面的检测,在工业上目前采用的主要方法有:超声检测(UT),渗透探查(PT),涡流检测(ET)等技术,其中超声检测基本上是这些技术中最为常见的检测技术,由于超声检测是采用声波的透射和声波的反射进行检查的,因此声波在物理性质上可以穿过光线以及电波不能等达到的位置,因此起到了探测物体内部特诊的作用,在实际的工业检测中,采用声波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当材料内部有不均匀情况出现时,反射出来的声波不均匀,从而可以检测出材料的缺陷,因为这种分方法检测材料的厚度以及检测材料的内部缺陷有非常大的优势。
2、超声无损检测技术的优点超声检测技术具备的优点非常多,例如操作简单而且设备的价格较低,检测的范围广泛,随着目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检测可以直接使用图像进行识别,因此简单容易进行读取。
电磁超声无损检测及成像技术研究

电磁超声无损检测及成像技术研究摘要:电磁超声无损检测及成像技术是一种结合电磁波和超声波的新型无损检测技术。
本文主要介绍了电磁超声无损检测及成像技术的原理、方法和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电磁超声;无损检测;成像技术;应用一、引言无损检测技术是工业生产中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可以对材料和结构进行非破坏性的检测。
目前,常用的无损检测技术主要包括超声、磁粉、液体渗透、射线等。
然而,这些传统的无损检测技术在一些特殊场景下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开发一种新型的无损检测技术势在必行。
二、电磁超声无损检测及成像技术的原理电磁超声无损检测及成像技术是一种结合了电磁波和超声波的新型无损检测技术。
其原理是通过电磁波的照射和超声波的检测,获取被检测物体的声-电信号,从而实现对被检测物体的无损检测和成像。
具体来说,电磁超声无损检测技术的过程主要包括电磁源的辐射、被检测物体的反射和传感器的接收等三个主要环节。
三、电磁超声无损检测及成像技术的方法电磁超声无损检测及成像技术主要有两种方法,分别是自由场法和接触法。
自由场法是指在空气中对被检测物体进行扫描和成像,可以实现对被检测物体的全面检测,并且无需与被检测物体接触。
而接触法是指传感器直接贴附在被检测物体表面进行检测,可以获取到更精确的检测数据。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检测需求,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四、电磁超声无损检测及成像技术的应用电磁超声无损检测及成像技术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首先,电磁超声无损检测技术可以用于对金属材料的缺陷进行检测,如焊缝的缺陷、接头的断裂等。
其次,电磁超声无损检测技术还可以用于对混凝土结构的缺陷进行检测,如墙体的龟裂、梁的腐蚀等。
另外,电磁超声无损检测技术还可以用于医学领域,如对人体组织的病变进行检测。
五、电磁超声无损检测及成像技术的发展方向电磁超声无损检测及成像技术在未来的发展中还有很大的潜力。
首先,可以继续优化电磁超声无损检测仪器的性能,提高检测和成像的精确度和灵敏度。
无损检测中的高级成像技术教程

无损检测中的高级成像技术教程无损检测(Non-Destructive Testing, NDT)是一种用于评估材料和构造物的完整性和性能的技术。
通过使用无损检测技术,可以在不破坏材料或构造物的情况下,检测出潜在的问题和缺陷。
在无损检测中,成像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提供详细的图像信息,以帮助操作员准确地识别和评估缺陷。
本文将介绍一些在无损检测中常用的高级成像技术。
1. 热红外成像技术(Thermal Infrared Imaging)热红外成像技术是一种基于物体表面的热量分布来分析目标物体的技术。
在无损检测中,热红外成像技术常用于检测材料或构造物中的热量异常,如缺陷、裂纹或隐蔽的过热区域。
该技术利用红外相机来记录目标物体表面的热量分布,并将其转换成可见图像。
通过分析图像中的热量分布,操作员可以识别出潜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 超声成像技术(Ultrasonic Imaging)超声成像技术是一种利用超声波在材料或构造物内部传播和反射的原理来获取图像信息的技术。
在无损检测中,超声成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材料和构造物的检测。
该技术通过向目标物体发送超声波,并接收其反射信号来获取图像。
这些反射信号可以提供材料内部的结构信息和缺陷位置。
超声成像技术非常适合用于检测材料中的裂纹、气泡、异物和密度变化等问题。
3. X射线成像技术(X-ray Imaging)X射线成像技术是一种利用X射线穿透材料并记录其衰减信息来获取图像的技术。
在无损检测中,X射线成像技术广泛用于检测材料和构造物内部的缺陷和异物。
该技术通过将目标物体置于X射线源和探测器之间,记录下X射线通过材料时的衰减情况,并将其转换成可见的图像。
与传统的X射线成像技术相比,数字X射线成像技术具有更好的分辨率和灵敏度。
4. 涡流成像技术(Eddy Current Imaging)涡流成像技术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来检测材料中缺陷和表面裂纹的技术。
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的使用方法

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的使用方法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是一种非破坏性的检测方法,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中。
它通过利用超声波的传播特性来检测材料内部的缺陷、损伤及其它物理性能的情况。
本文将详细介绍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的使用方法,包括准备工作、仪器设备、检测步骤和结果分析等方面。
在进行超声波无损检测之前,首先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
这包括确定检测目标、确认检测区域和选择合适的检测仪器。
确定检测目标意味着明确需要检测的材料或构件,例如钢铁、铝等。
确认检测区域是指确定在材料或构件上需要进行检测的具体区域,例如焊缝、腐蚀区等。
选择合适的检测仪器是根据实际需求来确定使用的超声波无损检测设备,包括超声波发射器、接收器、探头等。
接下来是具体的检测步骤。
首先,将超声波发射器与接收器连接到检测仪器上,并将探头正确安装在被测材料上。
然后,将超声波发射器发送的超声波通过探头输入到被测材料中。
超声波将在材料内部传播,并在遇到缺陷或不同材料界面时发生反射或散射。
这些反射或散射的信号由接收器接收并通过仪器转化成可视化的数据或图像。
在检测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技巧和要点。
首先,探头的选择很关键,不同检测需求需要选择不同频率的探头。
高频探头适用于检测细小的缺陷,而低频探头适用于检测深层的缺陷。
其次,探头的角度和位置也要正确选择,以保证超声波能够充分穿透被测材料,并有效地检测到缺陷。
另外,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还可以结合数据分析来评估材料的性能和质量。
通过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得到材料的声速、声阻抗等性能参数。
同时,通过比较不同区域的信号差异,可以判断材料内部的缺陷或损伤的性质、位置和大小。
通过这些分析结果,可以评估材料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帮助工程人员进行维修、更换或改进工艺。
综上所述,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材料检测方法。
通过正确的准备工作,选择合适的仪器设备,以及注意检测步骤和数据分析,可以准确地检测材料内部的缺陷和损伤,评估材料的性能和质量。
超声法的原理

超声法的原理超声法是一种利用超声波进行检测和成像的无损检测技术。
它具有非接触、无辐射、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工业、航空航天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超声法的原理。
一、超声波的产生与传播超声波是指频率大于20kHz的机械振动波,它可以通过压电效应或磁致伸缩效应产生。
在压电效应中,当施加外电场时,晶体会发生形变,从而产生机械振动。
在磁致伸缩效应中,当施加外磁场时,材料会发生形变,从而产生机械振动。
超声波在物质中传播时会发生反射、折射和衍射等现象。
其传播速度与物质密度和弹性模量有关,一般来说,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气体中最慢。
二、超声检测原理1. 超声波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当超声波遇到物质时,会发生多种相互作用。
其中最重要的是声阻抗不匹配引起的反射和折射。
当超声波从一个介质传到另一个介质时,由于两个介质的声阻抗不同,会发生部分反射和部分透射。
反射和透射的比例取决于两个介质的声阻抗比值。
2. 超声波在物体内部的传播超声波在物体内部传播时,会遇到各种界面和缺陷,从而引起反射、散射、衍射等现象。
这些现象可以用来检测物体内部的结构和缺陷。
3. 超声波检测方法超声波检测方法主要包括脉冲回波法、相移法、频率扫描法等。
其中脉冲回波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它利用超声探头向被检测物体发射短脉冲超声波,在物体内部产生多次反射后,探头会接收到回波信号。
根据回波信号的强度、时间延迟和形态等特征,可以判断出物体内部结构和缺陷。
三、超声成像原理1. 超声成像系统组成超声成像系统由超声发生器、探头、接收器、信号处理器和显示器等组成。
其中超声发生器用于产生超声波,探头用于将超声波发送到被检测物体内部,接收器用于接收回波信号,信号处理器用于对回波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显示器用于显示成像结果。
2. 超声成像原理超声成像原理是利用超声波在物体内部的传播特性进行图像重建。
当探头向被检测物体内部发送一束短脉冲超声波时,它会在物体内部产生多次反射和散射。
超声波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发展

超声波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发展超声波成像技术是现代医学、工业检测、探测等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之一。
它的原理是利用超声波在物质中的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在机器传感器与物质之间反射形成声波图像,从而达到对物质内部结构及异常信息的可视化检测。
本文将着重介绍超声波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发展历程。
一、超声波的基本概念超声波是指频率大于20KHz的声波。
其具有能量高、波长短、方向性强等优点,且可以在多种介质中传播,从而被广泛应用于医学成像、无损检测、环境探测、通讯传输等领域。
二、超声波成像的基本原理超声波成像的基本原理是声学反射原理。
在成像前,超声波会通过探头发射器发射入物体,当遇到物体不同的介质界面时,部分能量会反射回来,这些反射回来的能量被探头接收器接收后经过处理可以得到物体内部的结构图像。
成像图像的质量取决于传感器的灵敏度、分辨率和探头的要素。
三、超声波成像的发展历程1. 20世纪20年代,庞德发明了超声波心动图。
2. 1955年,福格发明了第一台超声波多普勒仪器,用于检测心血管疾病。
3. 1960年,美国国家标准局建立了超声波校准标准,人们开始正式认可这项技术。
4. 1966年,M-mode成像的出现开创了超声波成像的新发展时代,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
5. 1980年代,B超逐渐代替了M超,成为常规成像方式。
由于其不侵入、无辐射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医学检测。
6. 19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3D、4D等高级成像模式相继问世,并被广泛应用于多种领域,如动脉硬化、肺癌、肝癌等疾病的检测。
四、超声波成像的应用前景超声波成像具有范围广、无损检测、灵敏度高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领域的青睐。
未来,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超声波成像技术将不断完善,应用领域也将更加广泛,并对世界各行各业的发展做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综上所述,超声波成像技术在现代医学、工业检测、探测等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成像原理简单、成像质量高等优点使其受到社会各界的推崇。
超声无损检测技术的特点与应用

超声无损检测技术的特点与应用超声无损检测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业探测技术,其具有高精度、高效率、低成本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例如航空制造、汽车制造、核电站等领域。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超声无损检测技术的特点与应用。
一、超声无损检测技术的特点1. 非破坏性超声无损检测技术是一种完全非破坏性的探测技术,其测试过程不会对被检测物品造成任何损伤或影响它的使用价值。
因此,它通常作为预防性维护或定期检测的简单、快速、安全的方法。
2. 高灵敏度超声无损检测技术对于被检测物品的缺陷有非常高的灵敏度,可以检测到非常小的缺陷,并能在缺陷的位置精确定位。
3. 多功能性超声无损检测技术可以检测多种物理参数或特性,如材料的密度、弹性模量、硬度、尺寸等。
4. 可重复性通过超声无损检测技术检测的结果是可以重复的,因此可以提高检测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5. 易于自动化超声无损检测技术可以与自动化设备结合使用,实现检测数据收集的自动化,并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提高了测试的精度和效率。
二、超声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1. 航空制造业超声无损检测技术在航空制造业中的应用广泛,例如检测飞机和发动机零部件、航空电缆、飞机金属结构等材料是否存在缺陷。
这种方法可以确保零部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能延长它们的使用寿命。
2. 汽车制造业超声无损检测技术也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业中,用于检测轮毂、发动机部件、车身结构等零部件的缺陷。
这种方法可保证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避免因零部件缺陷造成的意外伤害。
3. 核电站超声无损检测技术是核电站安全检测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部分,可以用于检测核反应堆中的燃料元件的破损、裂纹和变形。
这种方法可以准确判断燃料元件的健康状态,以确保核反应堆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4. 工程建设超声无损检测技术也可应用于工程建设领域,例如检测建筑物的结构强度,检测桥梁、隧道和高速公路等的缺陷和损伤,以确保建筑物和设施的安全性。
总之,超声无损检测技术具有很高的准确度和可靠性,在许多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超声波检测注意事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超声波检测注意事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超声波检测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无损检测技术,通过利用超声波在材料中的传播和反射来获取材料内部的信息。
它广泛应用于工业、医学、环境监测等领域,可以用于检测材料的裂纹、缺陷、质量和结构等问题。
超声波检测的原理是利用声波在不同介质之间的反射和传播来获取材料内部的信息。
超声波在材料中的传播速度和反射程度与材料的物理性质有关,从而可以通过测量这些参数来判断材料的质量和结构。
通过超声波检测,不仅可以检测到微小的缺陷和裂纹,还可以评估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超声波检测具有许多优点,其中最重要的是其非侵入性。
相比其他检测方法,超声波检测不需要对材料进行破坏性测试,大大减少了对材料的危害。
同时,超声波检测速度快,结果准确可靠,可以在实时监测中得到应用。
此外,超声波检测设备的成本相对较低,易于操作和维护,适用于不同的工作环境。
然而,超声波检测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注意事项。
首先,超声波检测的有效深度受到材料的吸收、散射和衰减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对于较厚或有较高吸收系数的材料,检测效果可能会受到限制。
其次,超声波检测还受到材料表面状况的影响,如粗糙度、涂层等会对超声波的传播和反射产生干扰。
此外,正确的超声波探头的选择和放置位置也是超声波检测中需要注意的因素。
综上所述,超声波检测作为一种有效的无损检测方法,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在进行超声波检测时,需要注意材料的特性、工作环境和操作方法等因素,以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日后的研究中,还需要进一步探索超声波检测的新技术和应用领域,以提升其检测能力和应用范围。
文章结构是指文章的组织框架,它决定了文章内容的展示方式和逻辑顺序,有助于读者理解和把握文章主旨。
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组织内容:1. 引言1.1 概述1.2 文章结构1.3 目的2. 正文2.1 超声波检测的原理2.2 超声波检测的应用领域2.3 超声波检测的优缺点3. 结论3.1 总结超声波检测的注意事项3.2 强调超声波检测的重要性3.3 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在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超声波检测的原理,包括超声波的产生和传播机制,以及如何利用超声波来进行物体检测和测量。
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

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随着工业的发展,各种工业设备、机械、构件等的安全性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传统的检测方法往往难以发现内部的缺陷或者损伤,而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从而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制造和维护中。
一、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的原理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是基于声波在材料中的传播和反射的原理,通过专门的探头将高频超声波引入到被测物体中,当波在不均匀材料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反射、散射等现象,这些现象会导致超声波传播速度和波形发生变化。
通过对波形、幅度、反射时间等参数进行解析和计算,就可以得到被测物体内部的结构位置、缺陷类型、大小和深度等信息。
二、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的优势1、高精度: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的误差小、分辨率高,能够检测出更小的缺陷,保证了检测的准确度和精度。
2、非破坏性: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不需要对被检测物体进行损坏性破坏,不影响物体的使用价值和寿命,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维修费用。
3、快速:超声波检测速度快,对于大规模生产或生产线的在线检测很有优势,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4、适用范围广: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适用于检测多种材料,如金属、非金属、陶瓷、玻璃等,在航空、交通、建筑、电子、医药等行业广泛应用。
三、1、焊接工业:焊接是制造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工艺,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可以用于对焊缝的质量、缺陷、疏松、断口等进行无损检测和评估,减少了因焊接缺陷引起的设备事故和质量问题。
2、机械行业: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可以用于检测机械设备中的零件缺陷、裂纹、腐蚀、磨损等问题,有助于及时维护维修,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3、航空航天工业: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在飞机、火箭、卫星等飞行器的制造和维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检测到各种结构体内部的缺陷,提高了飞行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汽车制造业: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可以用于汽车驱动轴、底盘和车身等部位的检测和评估,及时发现缺陷和裂纹,有助于提高汽车的质量和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声无损检测成像技术
摘要: 超声无损检测成像技术在现代工业的很多领域中都有很重要的用途,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对扫描超声成像、超声波显像、超声全息、ALOK 法成像、相控阵法、超声显微镜、SAFT 成像、TOFD 成像、超声CT 成像的发展、原理、特点和应用做了分析,可以更好地指导实际应用,并指出了超声无损检测成像技术的发展方向。
0 引言
So ko lov 于20 世纪30 年代提出了超声波检测的早期研究,在40 年代出现的脉冲回波探伤仪器成为超声波检测技术的重要标识。
20 世纪50 年代初,真正用于医学诊断的超声装置问世。
60 年代末,由于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声成像研究恢复了生机。
70 年代形成了几种较成熟的方法,大量商品化设备上市,在医学诊断中得到极其广泛的应用,在工业材料超声检测中也逐渐得到应用。
现在,超声成像检测技术已经在很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超声检测成像原理
超声成像就是用超声波获得物体可见图像的方法。
由于超声波可以穿透很多不透光的物体,所以利用超声波可以获得这些物体内部结构声学特性的信息,超声成像技术将这些信息变成人眼可见的图像。
由声波直接形成的图像称为声像,由于生理的限制,人眼是不能直接感知声像的,必须采用光学的或电子学的或其他方式转化为肉眼可见的图像或图形,这种肉眼可见的像被称为声学像,声学像反映了物体内部某个或几个声场参量的分布或差异。
反过来,对于同一物体,利用不同的声学参量,例如声阻抗率、声速或声衰减等,可以生成不同的声学像。
2 各种超声成像方法
2. 1 扫描超声成像
扫描超声成像是超声检测数据的视图显示,最基本的超声扫描方式有A扫描,B扫描,C扫描,D扫描,S 扫描,P扫描等,它们分别是超声脉冲回波在荧光屏上不同的显示方式。
表1 是以上扫描方式的显示方法和特点。
表1 扫描超声成像技术
2. 2 超声波显像
声波是力学波,它会改变传播介质中的一些力学参数,比如质点位置、质点运动速度、介质密度、介质中应变、应力等,液体中还引起辐射压力。
利用这些参数变化可以使声波成为可见。
1937 年,Pohlman 制成第一台声光图像转换器。
到目前,最有效而常用的声波显示方法是施利仑法和光弹法。
施利仑法的根据是声波导致介质密度变化,而后引起光折射率的改变。
光弹法成像原理是超声引起应力,在各向同性固体中,应力产生光的双折射效应,光通过应力区后,偏振将发生变化。
80 年代,我国着名声学专家应崇福和他领导的小组用动态光弹法系统研究了固体中的超声散射,把这个方法的价值提到了新的高度。
在他们的散射研究中,首次目睹了声波沿孔壁爬行,在材料棱边内部的散射和在带状裂缝的散射,还首次窥见了兰姆波和瑞利波,观察了前者在板端的散射,后者绕材料尖角的散射。
他们提高了动态光弹法的显示清晰度,80 年代前期的光弹照片质量之高在国际上已属罕见。
2. 3 超声全息
超声全息是利用干涉原理来记录被观察物体声场全部信息,并实现成像的一种声成像技术和信息处理手段。
扫描声全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激光重建声全息,它是用与入射波同频率的电信号与探测器的输出电信号相加,用叠加信号的幅度去调制荧光屏光点的亮度,在荧光屏上形成全息图。
将全息图拍摄下来,再用激光照射全息图,获得重建像。
另一类是计算机重建声全息,它是利用扫描记录到的全息函数与重建像函数之间是空间傅氏变换对的关系,直接由计算机计算而实现的重建。
2. 4 ALOK 法成像
ALOK ( Amplituen and Laufzeit Ort s Kurren) 法即幅度传播时间位置曲线法,原理如图1 所示。
一
个自发自收的超声换能器在试样表面按照一定规则进行移动扫描,如果A 点是试样内的缺陷,那么在位置1 处接收到的回波信号中,在的传播时间处有一个回波小峰。
同样,在位置2 接收的回波信号中,在传播时间处也会出现一个小峰。
由于这个缺陷是确定的,因此在以后的各检测位置上,在声时位置曲线对的传播时间上都会出现A 点的反射回波。
同样,由于检测位置与缺陷A之间的距离有规律变换,缺陷回波的幅度也会随位置的变换而有规律的变化。
而噪声则不会在出现的时间与幅度上随检测位置而有规律的变化。
利用传播时间位置及幅度位置曲线,就可以从回波信号中识别来自缺陷的回波信号,并用B 显示给出缺陷的像。
2. 5 相控阵法
超声相控阵技术来源于雷达电磁波相控阵技术,医用B 超是最先采用超声相控阵技术的。
20 世纪80 年代初,相控阵超声波技术从医疗领域跃入工业领域。
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压电复合材料的研制成功,为复合型相控阵探头的制作开创新途径。
压电复合技术、微型机制、微电子技术、及计算机功率的最新发展,对相控阵技术的完善和精细化都有卓着贡献。
图1 ALOK 法原理。
超声相控阵系统由超声阵列换能器和相应的电子控制系统组成。
超声阵列换能器由许多小的压电晶片( 阵元) 按照一定形状排列而成的,其内部的各阵元可以独立进行超声发射或接收。
在相控阵超声发射状态下,阵列换能器中各个阵元按照一定延时规律顺序激发,产生的超声发射子波束在空间合成,形成聚焦点和指向性[ 6] ,如图2 所示。
改变各阵元激发的延时规律,可以改变焦点位置和波束指向,形成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扫描聚焦。
图2 相控阵成像检测关键技术。
2. 6 超声显微镜
超声显微镜是利用声波对物体内力学特性进行高分辨率成像研究的系统和技术,是20 世纪80 年代研制成功的重要的三维显微观察设备,它集现代微波声学、信号检测和计算机图像科学技术于一体,是一种典型的高科技产物。
它可以对不透明材料内部层层递进行显微观察,直至表面以下几毫米甚至几十毫米的深度,可以获得丰富的信息:其次是对生物组织可以进行活体检查,可实现生物学家们长期盼望的活检。
2. 7 合成孔径聚焦成像( SAFT )
合成孔径聚焦( Sy nthet ic Aperture Fo cusingTechnique,SAFT) 超声成像是20 世纪70 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比较有潜力的成像方法,它以点源探头在被测物体的表面上扫描,接收来自物体内部各点的散射声信
号并加以存储,然后对不同接收位置上探头接收的声信号引入适当的延迟并进行叠加,以获得被成像点的逐点聚焦声学像。
在超声检测中,常用聚焦探头来提高检测的分辨率。
在焦点上超声波的束径b 与声波波长、焦距F 及探头尺寸D 之间有: b = 1. 03F / D,频率越高,探头的孔径越大,检测的分辨率就越高。
合成孔径聚焦技术就是用信号处理的方法使小孔径的换能器阵列具有大孔径阵的指向特性的功能,实现高分辨率成像。
当一个超声收、发的探头沿直线移动,每隔距离d 发射一个声波,同时接收来自物体各点的散射信号并加以储存。
根据各成像点的空间位置,对接收到的信号作适当的声时延或相位延迟后再合成得到被成像物体的逐点聚焦成像,这就是合成孔径聚焦成像技术。
SA FT 成像的分辨率高,能在近场区工作,并能实现三维成像。
2. 8 衍射时差法( TOFD) 超声成像技术
TOFD( T ime Of Flig ht Diff ract iON) 检测技术通常采用一发一收并且角度相同的双探头模式,利用缺陷尖端的衍射波信号探测和测量缺陷尺寸。
检测过程中,激发探头产生的宽角度纵波基本可覆盖整个检测区域[ 7] 。
TOFD 对于焊缝中部缺陷检出率很高,容易检出方向性不好的缺陷,可以识别向表面延伸的缺陷,使用横向TOFD 模式时,特别是在信号处理的帮助下缺陷定量很准,线形模式下的定量精度也可以接受,和脉冲反射法相结合时效果更好。
2. 9 超声CT ( Computed T omog raphy) 成像
英国从事超声成像的专家P. N. T Wells 在2000 年的论文!超声成像技术的现状与未来?中指出: 在最近的十几年里,有关超声成像技术的研究在医学成像领域至少占25% 以上的份额,并且这种趋势还在继续增长。
超声CT 技术发展于医学并取得了成功,此外还用于工业材料的无损检测、航空航天、军事工业及钢铁企业等高科技领域或部门: CT 还在地球资源勘探、地震预测预报、地质构造等方面有广泛而深入的应用。
超声CT 总的发展趋势是向着高速、清晰、可靠方向发展,即数据采集、成像速度更为快捷,重建图像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密度分辨率,图像更为清晰、可靠。
此外,如何在数据缺损时或根据很少的投影数据能够很好地重建图像,也是未来CT 必须解决的问题。
重建三维图像是CT 的又一发展趋势。
3 超声检测成像的发展方向
当今世界很多国家都越来越重视无损检测技术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的作用,超声无损检测成像技术大多有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特点,超声成像是定量无损检测的重要工具,在各种探伤手段中,应用超声手段来检测缺陷是目前各国正在探索的一个重点。
目前,人们仍在致力于很多方面的研究,如声逆散射理论、新成像机制、神经网络、模式识别等信号处理理论、优质超声探头和其他超声成像元件等。
本文所阐述的几种成像技术只是众多进步的代表。
超声无损检测技术伴随材料与工业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并随着人们对产品质量与安全性的不断重视而得到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