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1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1例
3 8 2 2
J o ur na l o f Cl i ni c a l Me di c a l
2 0 1 5年 6月 C 第 2卷 第 1 8期
J u n . C 2 0 1 5 v0 l _ 2No . 1 8
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 1 例
汪 爱萍 ,叶 成 荣 ,林 祥 舟 ( 安 徽 芜 湖 第 五 人 民 医 院 神 经 内科 ,安 徽 芜 湖 2 4 1 0 0 5 )
【 文章编号】I S S N. 2 0 9 5 — 8 2 4 2 . 2 0 1 5 . 1 8 . 3 8 2 2 . 0 1
后 发 生 机 体 代 谢 失 衡 相 关 ] 。 偏 侧 舞 蹈 症 的 主 要 临 床 症 状 特 征 பைடு நூலகம் ] : 一 是 该 病 症 起 病 急 , 其 中 患 有 该 病 症 的 八 成 患 者 ( 6 0 岁 左 右 )均 有 糖 尿 病 史 , 并 且 通 常 为 女 性 及 亚 洲 人 患 该 病 较 为 多 见 , 一 般 是 糖 尿 病 患 者 对 血 糖 控 制 不 良, 还 有 就 是 以前 未 查 出 患 有 糖 尿 病 却 因 出现 有 舞 蹈 症 而 首 次 发 现忠 有糖尿病 的 患者 ;二 是患者 身体一侧 或是 双侧 的肢体 ( 其 中包括脸 部 、颈 部 以及上 下肢 )均有 不受 控制 的表现 舞 蹈 动 作 ,甚 至 动 作 浮 动 大 的 可 做 投 掷 动 作 。 糖 尿 病 舞 蹈 症状通过 影像学检 查 ,其影像 学特征具 有特殊性 ,采用C T 平 扫 患 者 的 患 病 肢 体 对 侧 的 基 底 节 区 , 呈 现 出 高 密 度 , 并 且 病 灶 周 围无 水 肿 表 现 。采 用 MR I 检查 ,其T 1 显 示 为 高 信 号 ,T 2 显示 为低信 号 ( 或为 未发生信 号改变 ) ,并 且病灶 周 围未 出现水肿表 现 ] 。本病 需与风湿 性非舞蹈 症 ,神经系 统变 性疾病相 鉴别 ,前者 以儿童 多见 ,有 风湿 病史 ,化验 血 “ 抗0”升 高 ,C . 反应 蛋 白升 高 ,血沉增 快 ;后者 以不 胆 红素 :1 0 - 3  ̄ t mo l / L;心肌酶谱 :肌酸激酶:3 1 5 U/ L f,乳 自主 运动作 为主 ,症 状 多变 ,无 智能减 退 ,特 别是病 情 曾
1例偏侧舞蹈症患者药物治疗分析
1例偏侧舞蹈症患者药物治疗分析前言舞蹈症是一种少见的运动障碍症状(以往也称锥体外系症状),表现为快速、不规则、失平衡、无目的的舞蹈样变换动作或面部异常动作,其不自主运动形式既可是小部分肢体,也可以是偏身或全身[1]。
偏侧舞蹈症多为继发性,积极控制原发病及应用多巴胺受体阻滞剂后症状多可有效控制,但也有少数患者舞蹈症状持续存在[2]。
这类患者预后差异的影响因素除药物治疗外,还包括患者合并症,情绪及精神状态,服药依从性、耐受性,生活质量需求等。
本文对1例偏侧舞蹈症患者药物治疗分析,希望可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
一、病史摘要1. 病史患者男性,50岁。
因“右侧肢体不自主运动6月余”收入院。
6月余前患者出现右侧肢体不自主运动,右下肢开始,呈舞蹈样动作,右上肢因舞蹈动作部分日常活动受影响,无肢体无力,无行动迟缓,保持某个姿势时可缓解,入睡后无自主运动。
就诊于某院,行脑核磁示:双侧额叶、半卵圆中心、左侧脑室后角旁多发腔隙灶或白质变性。
脑脊液常规、生化、脑脊液培养及涂片未见异常。
脑电图正常。
基因检测:帕金森pane1V3-NGS分析未发现与疾病表型相关的明确致病性变异。
予以多巴丝肼片62.5mg 一天3次口服,自觉症状好转出院。
出院后一周左右,自觉右侧肢体不自主运动较前加重,再次就诊,经神经内科疑难会诊中心诊疗会诊后考虑:1、偏侧肌张力障碍待查: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2、脑炎史:获得性肌张力障碍?3、精神应激史。
应用多巴丝肼片0.125g tid po。
患者症状仍持续不见好转。
入院前3月就诊某院时,诊断为偏侧舞蹈病,建议服用多巴丝肼片逐渐增加到0.25g tid;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5mg qd,一周后加至10mg qd;劳拉西泮片0.25mg bid。
数日前,患者自行停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和劳拉西泮片,继续多巴丝肼片0.25g tid po。
为求进一步诊治遂再一次就诊。
既往10年前,有脑炎病史,曾有癫痫发作,自诉已治愈。
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临床分析
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临床分析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是一种较少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其特征是在单侧肢体或面部出现快速、不规则、无规律和不自主的运动。
这种病症通常由糖尿病引起,因此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本文将就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临床表现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典型症状是在单侧肢体或面部出现快速、不规则、无规律和不自主的运动。
这些运动通常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并可能伴随疼痛、肌肉僵硬和无力等症状。
患者还可能出现情绪不稳定、失眠、食欲减退和体重下降等情况。
二、诊断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诊断主要基于患者的病史和体格检查。
病史方面,患者通常有糖尿病病史,且可能伴随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如肢体麻木、眩晕等。
体格检查方面,医生会观察患者的运动情况,并测试患者的肌力和协调性。
医生还可能需要进行神经影像学检查,以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
三、治疗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治疗主要包括控制血糖和对症治疗。
控制血糖是治疗的基础,通过药物或胰岛素治疗,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可以有效缓解症状。
对症治疗方面,医生可能会给予患者镇静剂、抗抑郁药或抗癫痫药等药物治疗,以减轻患者的疼痛和焦虑等症状。
物理疗法和康复训练也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功能和协调性。
四、预防预防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关键是积极控制血糖,保持血糖稳定。
定期进行体检和神经检查也可以早期发现和治疗该病症。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休息和锻炼结合,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
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是一种由糖尿病引起的运动障碍性疾病,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了解该病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患者及早发现和治疗该病症。
预防该病症的关键是积极控制血糖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NHDC)是一种严重的急性糖尿病并发症,多见于老年糖尿病患者。
NHDC的主要特点是高血糖、高渗透压、脱水、意识障碍或昏迷,以及无明显酮症。
非酮症高血糖性偏侧舞蹈症
10天后症状逐渐好转,2周后出院
2021/3/29 星期一
27
入院时 T1
出院前 T1
2021/3/29 星期一
28
预后如何?
2021/3/29 星期一
29
04
分析讨论
2021/3/29 星期一
30
非酮症高血糖性舞蹈病
Chorea associated with nonketotic hyperglycemia
4
2021/3/29 星期一
个人史、月经生育史无特殊
家族史:父母已故,均系自然死亡;有1子3女,均体 健。否认特殊家族性遗传疾病史。
5
2021/3/29 星期一
6
查体
2021/3/29 星期一
体温36.5℃ 脉搏102次/分 呼吸20次/分 血压176/103mmHg,偏胖, 皮肤黏膜未见异常,心肺听诊未见明显异常,腹部柔软,无压痛、反跳 痛。 神志清,精神差,言语欠流利,无失语,定向力、计算力、记忆力、认 知力及判断力均减退。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0mm,直接及间接对 光反射灵敏,双眼闭目有力,双侧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右上肢不自 主甩动,右下肢不自主伸曲,右侧口角不自主咀嚼。右上肢V-级,右下 肢V级。右上肢肌张力低,右下肢肌张力稍高。左侧上下肢肌力Ⅲ级; 左侧上下肢肌张力均稍低,双侧膝腱反射及跟腱反射均减低,共济运动 因不自主运动不能完成,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脑膜刺激征 阴性。
7
考虑???
1、抖动原因:①迟发性运动障碍?②老年性舞蹈病?③非酮 症高血糖性偏侧舞蹈症? 2、急性脑梗塞? 3、糖尿病 4、精神分裂症 5、高血压?
2021/3/29 星期一
8
实验室检查
高血糖引起偏侧舞蹈症1例
[ ] 临床 眼科杂 志 ,0 6 1 :5 5 7 J. 2 0 ,4 56— 5 . ( 收稿 日期 :08—0 2 ) 20 8— 0
高 血 引起 偏侧 舞蹈 症 1 糖 例
冯李长 , 刘承梅
( 赣南 医学 院第一 附属 医院, 江西
中图分类号 : 57 1 1 8. / 文献标识码 : B
T 1 1 m o L H L 2 1 m o L L L 4 1 mm lL 空 腹 G:.8 m l , D :. 8 m ] , D :. 2 o , / / / 血糖 :5 8 m ]L 糖化 血清 蛋 白: . 9 lL E R 1m V 2 .2 mo , / 4 6 mo , S 6 n /
蹈症 。
认糖尿病史 。 12 体检 体 温 :6 5 , . 3 . ℃ 心率 :0次/ , 8 分 呼吸 :O次/ , 2 分 血压 :6 / 4 mH . 155 m g肺部无异常 , 心律 齐 , 各瓣 膜 听诊 区未 闻 及杂音 , 肝脾 未触及 。神经系统检查 : 神清 , 高级神经活动检 查无 异常 , 构音 清 , 无失语 , 左侧 口角可见 频繁不 自主运 动 , 余颅神经检查元 异常。左侧 肢体肌 张力低 , 四肢肌 力 5级 , 左上下肢可见不 自主运 动( 舞蹈样动作 )全 身深浅感觉检查 , 无异常 , 腱反 射 (++) 病理 征未 引 出, , 无脑 膜刺 激征 。辅 助检查 : 血分析 : C 5 1 0/ , .2, . 9 M 0 0 , WB . ×1 L N 0 7 L0 1 , . 7 H 19 b3 v 尿常规 : L /L, G U(+++ +) 酮体 ( , 白(一) , 一) 蛋 ,
参 考 文献 :
[ ] 周文炳 主编 . 1 临床青光 眼[ . M] 北京 : 民卫 生 出版 社 , 人
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临床分析
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临床分析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临床分析1. 引言描述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是什么,并提出本文的目的和重要性。
2. 背景知识2.1 糖尿病的定义和流行病学特征2.2 偏侧舞蹈症的定义和病因机制2.3 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发生机制3. 临床表现3.1 运动障碍症状的特点和分类3.2 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临床表现4. 诊断标准4.1 确诊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主要依据4.2 诊断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其他辅段5. 治疗方法5.1 物理治疗方法介绍5.2 药物治疗方法介绍5.3 手术治疗方法介绍5.4 康复治疗方法介绍6. 预后评估6.1 影响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预后的因素6.2 预后评估指标与方法7. 临床病例分析7.1 病例一: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典型表现和诊断7.2 病例二: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不典型表现和诊断7.3 病例三: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治疗及预后评估8. 结论总结本文所述的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临床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和展望。
附件:附件一:病例一详细资料附件二:病例二详细资料附件三:病例三详细资料法律名词及注释:1. 糖尿病: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特征是血糖水平长期超过正常范围。
2. 偏侧舞蹈症:一种神经系统运动障碍疾病,特征是非自愿性的肌肉收缩和不协调运动。
3. 诊断标准:用来判断是否符合某种疾病的特定标准,包括症状、体征和检查结果等方面。
4. 物理治疗方法:使用物理手段来改善症状和提高功能,如物理疗法、按摩、理疗等。
5. 药物治疗方法:使用药物来治疗疾病,如抗糖尿病药物、肌肉松弛剂等。
6. 手术治疗方法:通过外科手术来治疗疾病,如脑深部刺激术、电刺激术等。
7. 康复治疗方法:通过康复训练来恢复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如物理康复、职业康复等。
糖尿病偏侧舞蹈症1例报道
糖尿病偏侧舞蹈症1例报道老年女性,70岁,因“右侧肢体不自主舞动1月”于2012年8月28日以“脑梗塞”收入我院。
现病史:患者于1月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右侧肢体不自主舞动,无发热及抽搐,病前无感冒及腹泻病史,无视物不清,在外按“脑梗塞”输液治疗,病情不见好转,为进一步治疗,收入我科。
既往史:往有糖尿病10年,诺和灵30R皮下注射早晚餐前半小时各14单位。
高血压病4-5年。
间断服用降压药物,血压控制平稳。
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心肺无特殊,外周血管未闻及血管杂音,BP 150/81 mmHg,神志清,精神可,言语清晰,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颅神经检查(-),颈软,右侧肢体肌力5级,右侧上下肢有不自主舞蹈样动作,无目的的屈曲伸展及扭转,左侧肢体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双侧腱反射等叩,浅深感觉无障碍,双侧病理征(-)。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四项血管炎指标及同型半胱氨酸均未见明显异常,甘油三酯2.03mmol/L,随机血糖20.3mmol/L,尿糖++,血酮,尿酮阴性,余血脂检查正常。
脑CT:左侧纹状体高密度灶。
脑MRI:左侧纹状体异常信号影(T1高信号,T2等信号,周围无明显水肿)。
诊断:糖尿病非酮症偏侧舞蹈征,高血压病,糖尿病。
治疗:给予胰岛素,拜糖平治疗,第5天空腹血糖7.3mmol/L,餐后11.6 mmol/L,右侧上下肢无目的的屈曲伸展及扭转样动作消失,复查脑CT:左侧纹状体高密度灶消失,7天后病人好转出院。
2 讨论非酮症高血糖性偏侧舞蹈症被认为是一种具有独特临床影像学特殊表现的疾病,它主要影响老年人且可能是高血糖的经常性表现,偏身抽搐经常伴有偏身舞蹈,所以会用到偏身舞蹈-偏身抽搐综合征这个词。
部分运动抽搐,尤其“持续的部分癫痫”经常在糖尿病合并非酮症高渗昏迷的病人中被描述,但很少出现全身抽搐持续状态[1]。
在非酮症高血糖性偏侧舞蹈症中,特征性影像表现是由于大脑中动脉纹状体支动脉轻度缺血所致致。
糖尿病性非酮症偏侧舞蹈症一例
·临床研究·糖尿病新世界DIABETES NEW WORLD 糖尿病新世界2019年1月糖尿病性非酮症偏侧舞蹈症在临床上比较罕见,我国糖尿病的患病人数已近一亿人,且有1/4的糖尿病患者未能得到及时诊断,已明确诊断糖尿病的患者血糖控制良好的不足30%。
随着糖尿病性非酮症舞蹈症报道例数的不断增多,这一疾病也渐渐被人们熟知。
及时诊断、及早控制血糖并给予氟哌啶醇等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应用后预后良好,如单纯控制血糖而不使用氟哌啶醇等药物,患者症状亦能逐渐改善,可见控制血糖是治疗该病的关键。
临床医师要加强对该病的认知,临床上如果遇到急性发作的肢体不自主抖动及投射状舞蹈样动作,应想到该病的可能,及时作出鉴别诊断,给予正确适当的治疗。
1患者资料患者,男,79岁,因左上肢不自主抽搐1月,左下肢不自主抽动3d入院,既往糖尿病病史10年,未规律用药,血糖控制情况欠佳。
冠心病、冠脉支架术后1年。
患者1月前出现上肢不自主抽搐,于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神经系统查体:记忆力、定向力、计算力、理解判断力正DOI:10.16658/ki.1672-4062.2019.02.052糖尿病性非酮症偏侧舞蹈症一例边青霞山东省东营市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内分泌科,山东东营257034[摘要]目的为提高对糖尿病性非酮症偏身舞蹈症的认识。
方法分析1例糖尿病性非酮症偏身舞蹈症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诊疗经过,结合糖尿病非酮症偏身舞蹈症的相关文献进行进一步探讨。
结果糖尿病性非酮症偏身舞蹈症是一种建立在糖尿病并发症基础上的特殊类型的脑部疾病,易与精神障碍、癫痫等疾病混淆,常表现为非酮症性高血糖,单侧或双侧肢体的不自主运动,MRI或CT提示对侧基底节区T1高密度影,尽早明确诊断,积极控制血糖,改善脑功能有助于后期康复。
结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理想,或未知血糖异常的患者,并发锥体外系症状,应考虑糖尿病性舞蹈症,及早干预治疗。
及时诊断、及早控制血糖并给予氟哌啶醇等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应用后预后良好,如单纯控制血糖而不使用氟哌啶醇等药物,患者症状亦能逐渐改善,控制血糖是治疗该病的关键。
非酮症糖尿病偏侧舞蹈症1例临床分析
中图分 类号 : 722 R 4.
文献标 志码 : B
文章 编号 : 00 29(010 -00-0 10 - 2421)7 14 2
该疾 病具 有 以下 特 点 L ] 1 见 于 糖尿 病 患 者 ; ) 1 :) 2 以 急起 的舞蹈 样投掷 运 动 为主 要 表 现 ; ) 3 发病 时 血糖 高, 酮体不 高 ; ) T 示 基底 节 高密 度 影 , 颅 MR 4C 头 I
出现左 侧肢 体 不 自主 舞 蹈 样 运 动 , 幅度 大 , 白天 明 显 , 眠时减轻 , 睡 余无 异常 。患者 既往 2型糖尿病 史
l 临床 资 料
患者 朱 某 , 性 , 5岁 , 左 侧 肢 不 自主 运 动 女 6 因
1 0d入 院 。患者 缘 于 2 1 0 0年 1 O月 3日无 明显诱 因
通 常是风 湿热 或 Hu t tn病 的一 种表 现 , 亦 偶 ni o n 但
见 于一些 其 他 疾 病 , 非 酮 症 糖 尿病 偏 侧 舞 蹈症 。 如
关 节及踝 关节运 动减少 , 继续 口服 降糖药 , 给予氟 哌
啶 醇 片 2mg 口服 , , 2次 ・d ,0 d后 症 状 完 全 消 ~ 1
1 04
南 昌大 学 学报 ( 医学 版 )2 1 年 第 5 01 1卷第 8期
J un l f n hn iesy Mei l c ne 0 1 V 15 . o ra o c agUnv ri ( dc i e)2 1 , o. 1No8 Na t aS e
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临床分析
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临床分析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diabetic hemichorea-hemiballism)是一种罕见的运动障碍疾病,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扭转性的运动异常,通常出现在肢体的一侧。
本文将对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
一、临床表现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通常表现为单侧肢体的不自主动作,包括扭转、扑动、摆动等。
这些运动异常常常呈现跳跃性质,在运动过程中伴有骨骼肌的收缩和放松。
患者可能会出现持续性的、无法控制的协调失调,导致日常活动的困难,如饮水、进食、穿衣等。
二、发病机制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目前研究认为与糖尿病相关的神经代谢异常可能起到关键作用。
糖尿病时,高血糖和血浆胰岛素浓度的变化可能引起神经元活性的改变,导致扭转性运动的发生。
此外,糖尿病病理过程中的血管损伤、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也可能与病情有关。
三、诊断与鉴别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相关病史。
血糖检测和神经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和确认糖尿病的存在。
同时,鉴别诊断也需要考虑其他原因引起的类似症状,如脑血管病变、代谢异常、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
四、治疗方法目前对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治疗尚无统一的方案,治疗方法可以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对于轻度症状的患者,糖尿病的控制和药物治疗往往可以改善舞蹈症状。
而对于症状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或抗震颤药物,如异丙嗪、戊氮平等。
此外,物理治疗如物理疗法和康复训练也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运动障碍。
五、预后与预防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预后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原发糖尿病的控制情况有关。
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随着糖尿病的控制和治疗的进行,舞蹈症状往往可以逐渐减轻或消失。
预防方面,良好的糖尿病管理是预防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关键,包括定期监测血糖、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和遵医嘱使用药物。
六、结论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是一种糖尿病相关的罕见运动障碍疾病,在临床上的诊断和治疗还存在挑战。
糖尿病性舞蹈症病例分享
抗癫痫药
用于控制舞蹈症状的发作,如卡马西平、丙 戊酸钠等。
镇静剂
用于缓解患者的焦虑和烦躁情绪,如苯二氮䓬 类药物。
饮食调整
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保持水分充足
减少高糖、高淀粉和高碳水化合物食 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类 食物的摄入。
多喝水,避免脱水,有助于控制血糖 水平。
控制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
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和健康脂肪,如 鱼肉、鸡肉、豆类和坚果等。
运动疗法
01
02
03
有氧运动
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和代 谢水平。
力量训练
进行适量的力量训练,有 助于增强肌肉力量和稳定 性。
平衡训练
针对患者的舞蹈症状,进 行平衡训练和协调性训练, 有助于改善症状。
04
治疗效果与预后
治疗效果
药物治疗
大多数患者经过药物治疗后,舞 蹈样动作会有所减轻。常用的药 物包括抗癫痫药、抗精神病药和
2
复发风险
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复发,尤其是在血 糖控制不佳或应激情况下。因此,保持 稳定的血糖控制和预防应激是预防复发 的关键。
3
并发症
糖尿病性舞蹈症可能伴随其他糖尿病相 关的并发症,如周围神经病变、视网膜 病变和心血管疾病等。在治疗舞蹈症的 同时,也需要关注和治疗这些并发症。
注意事项
及时诊断
糖尿病性舞蹈症是一种罕 见但可治疗的疾病,及时 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患者 的预后非常重要。
长期血糖控制不佳、高血糖状态以及 糖尿病病程较长等因素都可能增加患 者罹患糖尿病性舞蹈症的风险。
症状分析
糖尿病性舞蹈症患者通常表现为面部、上肢和躯干的不自主、无规律、快速而多变的舞蹈样动作,严重时可影 响日常生活。
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临床分析
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临床分析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而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是糖尿病的一种并发症,其特点是病人在行走时存在偏侧性异常姿势和舞蹈样动作。
本文将对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临床表现、病因、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临床表现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主要表现为行走时的偏侧性异常姿势和舞蹈样动作。
患者在行走过程中,常伴有不自主地抬高一侧肩膀、甩动一侧手臂和腿部以及躯干的侧弯等症状。
此外,病人还可能出现面部扭曲、舌头偏斜和动作失调等表现。
二、病因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确切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一般认为与糖尿病患者的神经病理学改变有关。
糖尿病引起的高血糖和糖尿病相关的神经病变可能导致神经元的异常兴奋性和痉挛性肌肉的出现,从而导致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发生。
三、诊断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的观察和糖尿病的病史。
医生通常会仔细检查患者的行走姿势和动作以及相关的神经系统表现,以确定是否存在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特征。
同时,医生还需要进行详细的病史调查,了解患者是否有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情况。
四、治疗治疗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主要目标是缓解症状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
1.药物治疗:目前,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氟西汀)和抗癫痫药物(如卡马西平)可以作为药物治疗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首选。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改善神经传导和减轻肌肉痉挛来缓解症状。
2.物理治疗:物理治疗主要包括物理理疗、康复训练和运动疗法等。
物理理疗可以通过热敷、电疗和超声波等手段缓解症状。
康复训练和运动疗法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力量和平衡功能,改善行走姿势和动作。
总之,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是糖尿病的一种并发症,其临床表现独特。
及早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通过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行走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然而,对于该疾病的治疗仍面临一些挑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以寻求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临床分析
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临床分析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影响着全球数百万人的生活质量。
除了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外,糖尿病还可能引发一些罕见病症,其中之一便是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
本文将对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进行临床分析,以加深我们对这一病症的认识。
1. 疾病概述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是一种糖尿病并发症,表现为原因不明的舞蹈样动作发生在糖尿病患者的一侧身体。
该病症通常发生在糖尿病进展到中晚期时,病因尚不明确。
患者一侧的肌肉持续性或间歇性地产生舞蹈样动作,这些动作无法通过意识控制而自发发生。
病症发作时,患者可能会表现出肢体扭动、不自主的踱步、一侧肢体的细微震颤等症状。
2. 临床特征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具有一些独特的临床特征,这些特征对于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该病症常常是一侧性的,即只发生在身体的一侧,通常是躯干和四肢。
其次,病症具有舞蹈样动作的特点,这些动作具有多样性和不规则性,可以表现为肢体扭动、摆动、颤动等。
此外,病症的发作时间和频率也具有较大的可变性,可以是持续性的,也可以是间歇性的。
3. 诊断方法对于疑似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患者,临床医生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诊断方法以确定诊断。
首先,医生需要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了解患者的疾病状况和相关症状。
其次,神经系统检查是诊断的关键步骤,包括观察患者的肢体动作、检查肌力和感觉等。
此外,医生可能还会需要进行一些特殊检查,如磁共振成像(MRI)、脑电图(EEG)等,以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
4. 治疗方法目前,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治疗方法还相对有限。
一般而言,治疗的主要目标是减轻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首先,药物治疗是常用的方法之一,包括抗帕金森药物、抗抑郁药物等。
其次,康复治疗也可以发挥一定的效果,如物理治疗、语言治疗等。
对于症状严重的患者,手术治疗可能是考虑的选择,如深脑刺激术(DBS)等。
5. 研究进展虽然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病因尚不明确,但近年来有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
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
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挖坑教学,创新立意,学无止境,乐思进取。
病历摘要男,72岁左侧肢体活动不灵、不自主运动2月余,加重1周。
神经系统查体:四肢肌力均V级,左上肢肌张力齿轮样增高,余肢体肌张力无增高或降低;左侧肢体可见不自主运动。
余神经系统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
有糖尿病史。
经降糖、改善循环,口服氯硝西泮片,氟哌啶醇片,盐酸苯海索片后不自主运动有减轻。
头颅MRI示:1.双侧半卵圆中心、侧脑室旁、基底节区、左侧丘脑、胼胝体膝部及脑桥多发腔隙性脑梗死。
2.右侧基底节区少许脑出血?。
3.颅脑MRA示双侧大脑后动脉远端纤细,余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1、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2. 2型糖尿病探讨1、左侧肢体活动不灵、不自主运动2月余,四肢肌力正常,左上肢齿轮肌张力增高,症状和查体中未能具体明确描述患者不自主运动形式,及起病、进展方式,但从诊断“偏身舞蹈”病来看,应表现为左上肢快速伸屈、上举等,或下肢快速变幻的屈曲、外展、内收、脚趾不时伸屈等动作,或表现为偏侧投掷运动样舞蹈动作。
2、头颅MRI报告示多发腔梗,右侧基底节区“少许脑出血”,但读片,右侧尾状核短T1信号,T2像无明显信号改变,不支持出血。
3、患者系成人起病的偏侧舞蹈症状,仅表现为左侧肢体不自主运动,左上肢齿轮肌张力增高,无明显肌力变化,无认知损害及精神症状,无明确急性脑血管病史,无系统性红斑狼疮、甲亢等常见引起偏侧舞蹈症状的基础病,不考虑亨庭顿舞蹈病,存在明确的糖尿病史,结合右侧纹状体特征性的T1高信号,倾向诊断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
偏侧投掷症-偏侧舞蹈症( hemiballism-hemichorea,HBHC) 是糖尿病高血糖症的常少见神经系统表现之一。
偏侧投掷症为一侧肢体大幅度、猛烈的投掷样动作,累及肢体近端; 偏侧舞蹈症为一侧肢体快速、无目的舞蹈样动作,见于肢体远端。
随着病情好转,偏侧投掷症常转化为偏侧舞蹈症。
糖尿病性HBHC常见于老年女性,以亚裔人群为主。
糖尿病非酮症偏身舞蹈症1例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年第19卷第61期 259·病例报告·糖尿病非酮症偏身舞蹈症1例李玲娟(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摘要:糖尿病非酮症偏身舞蹈症主要表现为突然出现一侧肢体不自主、无规律、迅速的舞蹈样动作,在面部可表现为不自主的咬牙、努嘴、挤眉弄眼等,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主要与平素血糖控制差有关。
可结合症状,病史,血糖、糖化蛋白、头颅核磁及CT明确诊断。
治疗主要以控制血糖为主。
现以一则医案阐之。
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非酮症偏身舞蹈症;血糖控制中图分类号:R781.6+4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61.157本文引用格式:李玲娟. 糖尿病非酮症偏身舞蹈症1例[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1):259.0 引言糖尿病是一种多种原因引起的,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以长期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内分泌代谢病,典型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及消瘦,但临床上多数患者表现不典型。
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其常见的并发症有酮症酸中毒、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心脏病变、糖尿病性脑血管病变、糖尿病足等[1],而糖尿病非酮症偏身舞蹈症是其少见的并发症,临床并不常见,且目前其发病机制也尚不清楚,临床对其认识不足[2],故现分析一则糖尿病非酮症偏身舞蹈症医案,通过对其既往史,临床表现,诊疗经过等总结,结合复习文献提高对糖尿病非酮症偏身舞蹈症的认识,指导今后对该病的诊治。
1 病例现病史:患者,男性,年龄70岁,因“右侧肢体不自觉运动3天”入院。
3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肢体不自主运动,以右上肢为甚,动作呈舞蹈样,动作幅度较大,安静时可见躯干扭动,不伴有口周痉挛、震颤等,上诉症状安静时无明显缓解。
于当地医院诊治发现血糖升高,诊断为“2型糖尿病”,予以相应治疗(具体不详),效果不佳,为求进一步治疗遂来我院。
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临床分析
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临床分析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临床分析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除了常见的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外,糖尿病还会引起一系列神经系统并发症,其中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是一种较为罕见但具有代表性的神经系统并发症。
本文将对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进行临床分析,旨在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诊疗水平。
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是一种以不自主的舞蹈样运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其病因主要是由于糖尿病患者体内长期高血糖导致神经细胞代谢紊乱和神经纤维病变,进而影响大脑皮层的运动功能。
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面部、上肢和下肢的不自主舞蹈样运动,以及可能伴随有认知障碍、情感异常等精神症状。
目前,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血糖水平和其他相关检查结果。
其中,血糖水平和脑电图检查是两个关键的指标。
此外,神经影像学检查(如MRI)也可发现脑部是否存在异常病变。
对于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两个方面。
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控制血糖水平,减轻临床症状,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癫痫药物、镇静剂等。
康复治疗主要是通过物理疗法、语言疗法等手段,帮助患者恢复运动和认知功能。
本文对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进行了临床分析,探讨了该疾病的病因、诊断和治疗等方面。
研究发现,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与血糖水平和其他相关检查结果密切相关。
同时,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临床医生应加强对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认识和关注,提高对该疾病的诊疗水平。
参考文献:1、李小黎, 王拥军. 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研究进展[J].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18, 15(4): 202-205.2、胡波, 王莹. 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临床表现及诊疗方法[J].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20, 28(8): 657-661.3、蒋雨平, 王佳伟. 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神经影像学研究进展[J].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9, 27(2): 153-156.。
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1例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7年3月第15卷第2期女,71岁,口干、多饮、多尿伴消瘦1个月余,右侧肢体不自主运动4d 入院。
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干、多饮、多尿,伴体质量减轻,未行特殊治疗,4d 前突发右侧肢体不自主运动,下肢明显,伴抽痛。
查体:血压110/70mmHg 。
神清,右肩部间断性不自主运动,右下肢有频繁不自主运动,右上肢肌力Ⅴ级,右下肢肌力Ⅳ+级,肌张力正常,病理征未引出。
实验室检查:糖化血红蛋白15.5%、血糖9.23mmol/L 。
影像学检查:CT 示左侧尾状核、豆状核片状稍高密度影,边缘稍清,无占位性病变及水肿征(图1)。
临床诊断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
讨论: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又名非酮症性高血糖偏侧舞蹈症,是一种较为少见的糖尿病神经系统并发症之一,多发于血糖控制不佳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以女性多见[1]。
典型表现:糖尿病、偏侧舞蹈症及CT 示患肢对侧纹状体稍高密度影。
本病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一般认为是基底节微血管存在慢性缺血,但尚未发生梗死,当血糖升高时,局部脑血流下降及糖代谢衰竭,三羧酸循环被抑制,能量产生明显减少,患者的γ-氨基丁酸被很快耗竭,导致基底节正常活动障碍,从而表现出临床症状[2]。
雌激素可降低黑质纹状系统多巴胺的功能,增加多巴胺受体密度,使多巴胺产生超敏现象,因此本病多见于老年女性糖尿病患者[3-4]。
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影像学检查具有特征性表现,主要表现为患肢对侧纹状体在发病初期CT 平扫呈高密度影,MRI 检查T 1WI 呈高信号,T 2WI 呈稍低或等信号。
目前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影像学改变的形成机制说法不一,包括可逆性钙盐沉积、胶质细胞增生、代谢紊乱引起的出血或梗死等。
本例CT示左侧尾状核、豆状核稍高密度影,无占位性病变及水肿征,不支持脑出血,结合患者为老年女性、出现糖尿病症状、右侧肢体不自主运动,诊断为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
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影像需与基底节脑出血、钙化灶、海绵状血管瘤相鉴别,通过典型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特点,可作出正确诊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1例临床分析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糖尿病偏侧舞蹈症MRICT
1病例报告
患者,女性,83岁.因突发右侧肢体舞蹈样动作2mo余入院.2mo前无诱因突发右上肢不自主舞动,10d后右上肢呈持续性舞蹈样动作,并累及右下肢,影响行走,清醒时出现,睡眠时消失.发病过程中伴焦虑,无发热、头痛、恶心、呕吐,无肢体瘫痪及尿便障碍.既往糖尿病史10a,间断口服药物(具体不详),血糖控制不理想.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内科查体无特殊.神经科检查:神志清楚,言语流利.右侧肢体舞蹈样动作以上肢为主,表现为快速、不规则、无目的的不自主运动,上肢各关节交替伸屈、内收、外展及扭转.下肢多呈屈髋屈膝内收或外展位,脚趾不断屈曲及伸展.四肢肌力正常,右侧肌张力减低,腱反射(),病理征(-).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17.8mmol/L,尿糖(),尿酮体(-).肝肾功能及血清电解质正常.血清铜、尿铜、铜蓝蛋白及甲状旁腺素正常.影像学检查:头部CT示左侧尾状核及豆状核点片状高密度影(图1A).头部磁共振(MRI)示左尾状核、豆状核片状T1高信号、T2等信号或稍低信号,边界清晰,无水肿(图1B~D).诊断:糖尿
病偏侧舞蹈症.治疗:先后予以胰岛素、氟哌啶醇、氯硝安定等药物治疗,血糖控制在7.9~10.5mmol/L之间,1wk后症状稍好转,自动出院. 2讨论
急性脑血管病所致的偏侧舞蹈临床上较少见,其发生率约占急性脑血管病的1%,病因尚未完全明确,有学者认为由对侧基底节区病变所致.本组病例为一侧基底节梗死,可A:发病后3dCT;B:发病后25dCT;C~D:发病后28dMRI.
见急性脑血管病引起偏侧舞蹈症,以基底节区病变最为主.偏侧舞蹈症病理生理基础不明,可能与糖尿病脑血管病变所致的急性血脑屏障功能障碍及高血糖后的代谢紊乱有关.偏侧舞蹈症多为急性起病,累及单侧或双侧肢体的不自主运动,表现为快速、不规则、失平衡、无目的的舞蹈样动作和挤眉、弄眼、噘嘴、伸舌等面部异常表情.病灶位于对侧锥体外系,包括尾状核、壳核、苍白球、黑质、网状部、丘脑底核等.这些灰质核团构成功能不同的复杂环路,对运动起着调节作用[1].当病灶选择性损伤尾状核、壳核、丘脑底核,同时锥体束亦无明显损害时,病灶对侧肢体出现偏侧舞蹈症.本例患者损害部位为单侧尾状核、壳核和苍白球,表现为突发的对侧肢体偏侧舞蹈症,且远端重于近端.
从影像资料来看,发病早期病灶侧尾状核及壳核在CT上表现为片状高密度影像(图1A),而约1mo后高密度逐渐减低)或消失(图1B).在MRI的T1像(图1C)上,病灶从发病至病后50d均呈高信号,T2像(图1D)则呈低信号、等信号或稍高信号,边界清晰,无水肿及占位效应.
因T1像高信号少见,故引起研究人员的极大关注.有学者研究了10例糖尿病偏侧舞蹈症患者,其中9例CT在壳核及尾状核头部出现高密度,在MRI检查的5例患者(包括CT检查正常的1例)中,T1像病灶全为高信号,而T2像没有明显变化;在随访的3例中,发现CT早期的高密度在短时间内消失,而T1像高信号则在6个月内明显减低.本研究的影像学变化与其基本一致.
【参考文献】
[1]KimJS.Delayedonsetmixedinvoluntarymovementsafterthalamicstr oke[J].Brain,2001,124:299-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