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t主题统觉测验
TAT测试
• 4.图中的女子正在打开房门,她打算做什么?(情景解释: 一个女子刚打开房门,还没进房,探着半个身子。房间里 有一支插花,一只闹钟,一把椅子,还有一面可能是镜子) • A:男友的房间,她一直很想看看房间里的布局陈设 • B:下班,刚刚回家 • C:拿东西,然后回厨房做饭
5.图中戴领结的男子是女子的什么人?(情景解释:有两副画面,第一 副是一个秃顶男人弯着腰从窗缝向屋内看,第二副是一个女人头靠在 男人胸前,仰面看着男人,男人也低头看着她) A:秘密情人 B:老板或者顶头上司 C:可以帮助她的有权有势的人
• 主题统觉测验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 (简称TAT)属于投射法个人测验,是美国 心理学家亨利· 默瑞于1935年发明的。TAT 通过素描图像激发测试者投射出内心的幻想 和精神活动,无意中成为呈现测试者内心和 自我的X光片。 • 下面这个测试就是利用TAT的原理的测试
• 1、图中的女人为何掩面?她的情绪是怎样的?(情景解释:一个女 人在屋门处掩面而泣,屋内一个男人躺在床上) • A:悲伤,女人发现丈夫的婚外情 • B:忧虑,丈夫酒醉在床上 • C:关心,丈夫病重躺在床上,可能即将死去
• 2、图中老妇人的眼神流露出怎样的情绪?(情景解释: 一个中年妇女面朝前方面无表情,一个满脸皱纹的老人一 脸凝重,托着下巴,眼神古怪在中年妇女背后)A:邪恶, 她们之间可能隐藏什么?(情景解释:图中有位 女子坐有镜前化妆,但看不到她的正面)A:遮掩已经衰 老的面容,并希望能够挽救婚姻危机 B:以更加饱满 的精神状态去见大客户 C:去和男朋友约会
•
6.床上女子状态怎样?(情景解释:一个女人躺在床上,一 只手臂垂落床沿,一个人背对着她掩着面) A:身患重病 B:沉睡 C:业以死去
心理测试-主题统觉测验
心理测试-主题统觉测验TAT主题统觉测验Thematic ApperceptionTest(简称TAT)属于投射法个人测验,是美国心理学家亨利.默瑞于1935年发明的。
TAT通过素描图像激发测试者投射出内心的幻想和精神活动,无意中成为呈现测试者内心和自我的X光片。
下面这个测试就是利用TAT的原理进行的内心X光测试,请凭第一感觉回答问题。
图中的女人为何掩面?她的情绪是怎样的?A:悲伤,女人发现丈夫的婚外情B:忧虑,丈夫酒醉在床上C:关心,丈夫病重躺在床上,可能即将死去床上女子状态怎样?A:身患重病B:沉睡C:已死去图中戴领结的男子是女子的什么人? A:秘密情人B:老板或者顶头上司C:可以帮助她的有权有势的人图中老妇人的眼神流露出怎样的情绪? A:邪恶,她们之间可能隐藏着冲突B:同情C:焦虑,关心图中的女子正在打开房门,她打算做什么? A:男友的房间,她一直很想看看房间里的布局陈设 B:下班,刚刚回家C:拿东西,然后回厨房做饭图中这个人物打扮成这样是为什么? A:打扮成别人认不出来的样子去袭击仇人 B:抢劫商店C:参加万圣节假面舞会图中这个女子化妆是为什么?A:遮掩已经衰老的面容,并希望能够挽救婚姻危机 B: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去见大客户 C:、去和男朋友约会A1分 B2分 C3分结果及分析7分-11分:你非常善于隐藏自己,没人知道你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同时你防御心理较强,对事物怀着消极的态度,不愿意轻易相信别人,大多时候宁愿自己独处也不愿意和其他人在一起。
也许你的魅力就在于神秘吧,很多人都想接近你,但你内心与外界的距离感始终存在。
你只有摆正对生活的态度,才能过上正常的快乐生活。
朋友的建议对你影响很大,你需要对这些建议进行过滤,有选择地采用,不要被这些建议搞得焦头烂额。
12分-16分:能想到就能做到,恐怕是你的人生信条。
你属于现实主义者,浪漫色彩非常淡薄,对金钱有一定的执着心。
头脑清晰,有很强的独创能力。
主题统觉测验(TAT)
主题统觉测验( TAT)这只是 TAT 测验的体验,请看这张图片,根据图画的内容讲述一个故事。
请您告诉Psytopic 图画上的情境是怎么造成的,此时发生了什么事,图画的主人翁情绪怎么样,内心有何感触,结局如何。
想到什么说什么,不要急,能说多少是多少,慢慢讲完。
注意:如果您是一位心智健全的人,而您讲述的故事少于 140 个字,表示你和 Psytopic 缺乏亲睦关系和合作态度,不再作分析。
自我分析前,看看这位21 岁男青年对以上画面讲述的故事:她正在收拾屋子以迎接某人的到来,她打开门,最后一遍扫视房间。
也许她正在盼望儿子回家。
她试图把所有的东西恢复到儿子出门时的原样。
她似乎性格上有些暴虐,统治着儿子的生活,一旦他回来立即控制他。
这仅仅是她控制的开端。
她的儿子一定被她的暴虐所吓倒,将顺从她的井然有序的生活方式。
他将按照母亲规定的生活道路走下去。
所有这一切意味着她完全统治着他的生活直至她死去。
您的故事呢?不妨对照这些要点自我分析:先分析以下几点:①画面中的主要人格特征,包括性别、身份、年龄、性格属性等:②主要人物的内心状态,即此时人物内心感受如何,有无紧张、不安、矛盾等感受;③主要人物的要求、动机、现实性和欲望等;④主要人物的压力,包括内在压力和外在环境压力;⑤有无解决的行为,例如对欲求与压力的相互作用如何解决,解决过程中有无适应行为或不适应行为,解决的行为是否具有现实性与建设性;⑥故事结局如何.即故事中人物成功与否、幸福与否;⑦故事的主题基调,即是低沉还是明朗的、是悲剧还是喜剧的;⑧人物之间的关系。
如果您回答了那些问题,再对比重新审视自己。
以下是分析的提示:①欲求分析成就、欲望、认识特点等14 个因素分析;成就(AC)支配(DO)教养(Nu)性(Se)谦卑(AI)援助(Su)情绪言语 (EL)躯体社会 (PS)躯体反社会(As)财产破坏 (SD)冲突(Con)自我攻击 (IA)消极(Pa)沮丧(De)情绪变化 (EC)协调、性体验、自我显示等 9 个因素分析;自主独立、心理防卫感、服从等 8 个因素分析。
主题统觉测验TAT
主题统觉测验编辑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H.A.默里于1935年为性格研究而编制的一种测量工具。
简称TAT。
目录1简介2内容1简介编辑主题统觉测验其方法属于投射技术。
全套测验共有30张比较模糊的人物图片,其中有些是分别用于男人、女人、男孩和女孩的,有些是共用的。
测验时让被测验者根据图片内容按一定要求讲一个故事。
被测验者在讲故事时会将自己的思想感情投射到图画中的主人公身上。
默里提出的方法是要从故事中分析一系列的“需要”和“压力”。
他认为,需要可派生出压力,而且正是由于需要与压力控制着人的行为,影响了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因此,通过主题统觉测验,可以反映一个人的人格特点。
后来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了投射技术中的结构技法。
临床医学家还用这种测验结果进行病理分析。
2内容编辑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简称TAT。
全套测验有30张黑白图片和1张空白卡片。
图片内容多为一个或多个人物处在模糊背景中,但意义隐晦。
施测时根据被试的性别以及是儿童还是成人(以14岁为界),取统一规定的19张图片和一张空白卡片进行测试。
被试者看一张图片,然后据以讲个故事,故事的叙述应该包含四个基本维度:(1)图片描述了一个怎样的情境;(2)图片中的情境是怎样发生的;(3)图片中的人物在想什么。
(4)结局会怎样。
主题统觉测试- 基本介绍心理学家亨利·默里创制了主题统觉测试(TAT),这是投射测试的一种。
1935年,默里和摩根为研究而发明了TAT法,测试者让被试看19张黑白片,被试对图片里所进行的事情和为什么进行一点也不知道,但要求他就每张图片编一个故事出来,每个故事花约5分钟的时间,可以任由被试自由想象和发挥。
对这些故事进行的心理学解释,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个由项目研究小组编制的、由35条性格“需要”或者动机组成的单子,其中涉及到成就需要,自制需要,没有秩序的需要和成为别人的救星的需要。
主题统觉测验——你隐藏自己的程度有多深?
• 17-21分:你性格开朗、乐观、平易近人,和朋 友交往中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 想,另外善于在公众面前提升自己的形象,因此 深受大家的信任,在群体中是个受欢 迎的中心人物。你做事很慎重,谦恭有礼,即使再 棘手的事情也能处理得恰倒好处。诚 信是你重要的处事原则,你具有压抑自己为别人 着想的品质。不过此类型的人难以做 出特别大的成就。建议适当学会拒绝,会让你更 快乐。
• 6、图中这个人物打扮 、 成这样是为什么? 成这样是为什么? A:打扮成别人认不出 : 来的样子去袭击仇人 B:抢劫商店 : C:参加万圣节假面舞 : 会
• 7、图中这个女子化妆是 、 为什么? 为什么? A:遮掩已经衰老的面容, :遮掩已经衰老的面容, 并希望能够挽救婚姻危机 B: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 : 态去见大客户 C:去和男朋友约会 :
• 目前 目前,TAT也是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工作中 也是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工作中 比较常用的测试量表之一,对鉴定诊断起到 比较常用的测试量表之一 对鉴定诊断起到 了重要的辅助作用。 了重要的辅助作用。下面这个测试就是利 的原理进行的内心投射测试, 用TAT的原理进行的内心投射测试,它会 的原理进行的内心投射测试 测出你隐藏自己的程度有多深。 测出你隐藏自己的程度有多深。请凭第一 感觉回答问题。 感觉回答问题。
• 1、图中的女人为何掩面? 、图中的女人为何掩面? 她的情绪是怎样的? 她的情绪是怎样的? A:悲伤,女人发现丈夫 :悲伤, 的婚外情 B:忧虑,丈夫酒醉在床 :忧虑, 上 C:关心,丈夫病重躺在 :关心, 床上, 床上,可能即将死去
• 2、床上女子状态怎 、 样? A:身患重病 : B:沉睡 : C:已以死去 :
• 3、图中戴领结的男子 、 是女 Nhomakorabea的什么人? 是女子的什么人? A:秘密情人 : B:老板或者顶头上司 : C:可以帮助她的有权 : 有势的人
主题统觉测验(TAT)
也是一种投射性测验,包括19张黑白图片和一张空白图片。
每张图片画着一个情境。
如一个青年在深思、一个提着箱子的男人等。
受试者要根据每一张图片编一个故事,要讲出是什么原因引起当时的情境,此时此刻正在发生什么事情,图中人在想什么,有什么感受,结果会怎么样。
例如,有一张图片是一个人趴在窗子上张望,对这张图片,有人说是贼在想偷东西;有人说是盼望亲人或朋友归来。
有一张图是一个提着箱子的男人,对这张图,有人说是丈夫刚刚外出归来,妻子将热烈地欢迎他;而有人说是夫妻刚刚吵了架,丈夫要离家出走。
对于空白图片,要求受试者首先想象一个图,描述这个图的形象,然后再编一个故事。
对TAT评分的逻辑是:在受试者所编的故事中有些主题会经常出现,而这些主题反映出受试者的人格心理特征。
通过对那些重复出现主题的分析,可以揭示其某一部分内心世界。
举例:抑郁病人在讲故事中表现出抑郁心态,大部分故事内容都在询问中获得。
有强迫观念者在描述时很详细,详细得出奇,甚至古怪。
偏执者其主题是猜疑、特务、偷偷摸摸和背后袭击。
精神分裂症者则差异很大,有妄想性的内容,有荒诞的幻想。
八、主题统觉测验
八、主题统觉测验主题统觉测验(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简称TAT)是Christina Morgan及 Henry Murray1935年编制而成,最初的目的是用来研究正常人格,后来经过多次修订,逐步推广应用于临床。
现有各种记分系统和各种变通版,分别适用于7岁以上儿童,成人及精神病人。
TAT也有其变式,1949年L.Bellack为使TAT测验更适合于儿童编制了儿童统觉测验(Children's AP-perception Test,简称 CAT),由10张拟人化的动物在不同场景活动为主题的画面组成,适于3~10岁儿童。
(一)内容与方法TAT测验材料由31张图卡组成,30张为有不同矛盾情境的黑白图卡,另一张为一空白卡。
这些材料与洛夏测验用的墨迹图有所不同,它们都有一定意义,不是完全无结构的。
测验材料按年龄、性别组合成男人(M)用,女人(F)用,男孩(B)用,女孩(G)用四套,每套都是20张图卡组成,各套中有一些图为共用,有一些为各套专用。
其中,每一套又分两次进行,一半为第一次测验用,另一半为第二次测验用,因此,实际上每次测验只用10张图卡。
具体方法:给受试者呈现图卡,一次一张,要求受试者根据画面讲故事,用讲故事的形式叙述画中正在发生的事情,说出画中人物的思想和情感,出现这种场面的原因,并说明结局如何。
接着进行提问,提问包括人物名称、地点、日期、任何不常见的信息等。
也有研究者(Bellack等,1986年)主张讲完所有故事后再提问的。
目前尚缺乏可接受的正规的记分方法。
(二)信度、效度因为更加缺乏共同的记分和分析系统,TAT的信度、效度研究比洛夏测验更难进行。
有报道,2个月间隔后重测信度0.60~0.80-10个月间隔信度系数为0.50。
也有报道TAT平均重测信度只0.30左右(Winter &Stewart,1977年)。
效度研究也同样复杂。
从大量效度研究的文献中可看出,效度的高低取决于研究者采用的分析技术。
主题视觉测验
主题统觉测验(简称TATThematic ApperceptionTest)属于投射法个人测验,是美国心理学家亨利·默瑞于1935年发明的。
TAT通过素描图像激发测试者投射出内心的幻想和精神活动,无意中成为呈现测试者内心和自我的X光片。
目前,TAT也是我们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工作中比较常用的测试量表之一,对我们鉴定诊断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
下面这个测试就是利用TAT的原理进行的内心X光测试,请凭第一感觉回答问题,A为1分、B为2分、C为3分。
1、图中的女人为何掩面?她的情绪是怎样的?A:悲伤,女人发现丈夫的婚外情;B:忧虑,丈夫酒醉在床上;C:关心,丈夫病重躺在床上,可能即将死去2、床上女子状态怎样?A:身患重病;B:沉睡;C:已死去3、图中戴领结的男子是女子的什么人?A:秘密情人;B:老板或者顶头上司;C:可以帮助她的有权有势的人4、图中老妇人的眼神流露出怎样的情绪?A:邪恶,她们之间可能隐藏着冲突;B:同情;C:焦虑,关心5、图中的女子正在打开房门,她打算做什么?A:男友的房间,她一直很想看看房间里的布局陈设;B:下班,刚刚回家;C:拿东西,然后回厨房做饭6、图中这个人物打扮成这样是为什么?A:打扮成别人认不出来的样子去袭击仇人;B:抢劫商店;C:参加万圣节假面舞会7、图中这个女子化妆是为什么?A:遮掩已经衰老的面容,并希望能够挽救婚姻危机;B: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去见大客户;C:去和男朋友约会————————————————————————————————————7分-11分:你非常善于隐藏自己,没人知道你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同时你防御心理较强,对事物怀着消极的态度,不愿意轻易相信别人,大多时候宁愿自己独处也不愿意和其他人在一起。
也许你的魅力就在于神秘吧,很多人都想接近你,但你内心与外界的距离感始终存在。
你只有摆正对生活的态度,才能过上正常的快乐生活。
朋友的建议对你影响很大,你需要对这些建议进行过滤,有选择地采用,不要被这些建议搞得焦头烂额。
主题统觉测验
主题统觉测验(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主题统觉测验是一种心理投射技术,最初由哈佛大学的C.D.Morgan和Henry A.Murray创建的。
目前所广泛使用的TA T,是1943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发行,该套测验分为两个系列,包括29幅黑白图片和一张白板。
在Westen看来,TA T是评估客体关系和社会认知的优秀工具。
因为TAT图片所呈现的模糊社会情景,使得受测者不得不依据过去的社会经验和当前的觉知而构建一个故事。
因此受测者内部的客体关系被无意中描绘出来,而受测者却不知道这一点。
目前在社会认知和客体关系测量方面,主要采用的TA T图片有:图片l、图片2、图片3BM、图片4、图片13MF、图片15、图片17、图片18GF。
其中英文字母在创始人Murray的测量体系中,代表图片所适用的对象:B代表适合男童,G代表适合女童,M代表适合男人,F代表适合女人,但这在社会认知和客体关系测量上就不具备区分的意义,图片无论有无字母,一律适合所有人。
1.3.3测试方法最初的TAT测验都是个别施测的。
Murray指出,在进行测试时,让被试坐在一张非常舒适的椅子上,背对着主试。
主试向被试说出以下指导语:“这是一个测你创造性想象的测验,我将呈现给你一副图片,希望你根据这图片编一个情节或一个故事。
图中人物的关系是什么?发生了什么事?他们当前的想法和感受是什么?结果如何?尽你最大可能去做好它,尽量发挥你的文学想象力,你想怎么编都行,故事长度和细节都由你来定。
"随后主试依次向被试呈现图片并记录被试对每幅图片的描述。
每次测试大约进行一个小时,每幅图片被试有5分钟的时间看图并讲故事。
测验共分两次实施,每次测试10张图片,中间至少间隔一天。
每次呈现完10张图片后询问被试故事的来源,并要求被试进行自由联想以判断故事反映的个人经历、冲突、愿望的程度。
SCORS的评分和解释本量表针对主体在TAT图片上所讲的故事内容进行评分。
主题统觉测验简介
主题统觉测验简介
目录
•1拼音
•2英文参考
•3注解
1拼音
zhǔ tí tǒng jué cè yàn
2英文参考
TAT
3注解
主题统觉测验常简称TAT,是投射测验的一种。
该测验由美国心理学家默里与摩根在1935年编制而成,可以用于了解被试的心理需要与矛盾及内心情感。
全套测验包括30张内容暧昧的黑白图片及一张空白卡片。
实际实用时,测验人员按被试的年龄、性别从实际30张黑白图片中选取20张图片,让被试者根据图片自由陈述图片所代表的故事。
测验中不对被试所编故事的内容进行任何限制,但可事先提示被试故事必须涉及图示情境、意义、背景、演变及其个人感想4方面。
对被试所编故事进行的分析是以被试在每个故事中涉及的主题(theme)为核心的,这在默里的人格理论中是被假定反映着个体深层需要、欲望、矛盾、恐惧等状态的。
主题统觉测验的目的在于通过被试的自由陈述将其内心的情绪自然投注于故事,从而寻找出个人生活经验、意识、潜意识与其当前心理状态的关系。
TAT的施测与分析对测验者有较高的要求,一般需经严格培训后才可使用。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保证100%正确,涉及到药方及用法用量的问题,不保证正确,仅供参考。
由此造成的问题,本站概不负责。
(TAT)主题统觉测试
默里的主题统觉测验(重定向自TAT)主题统觉测验(thematie apperception test, TAT)什么是默里的主题统觉测验?主题统觉测验(thematie apperception test, TAT)是摩根(C.D.Morgan)和亨利·默里(H·A·Murray)于1935年设计研究幻想的一种方法,后来出版《主题统觉测验》一书,该测验几经修改,与其他同性质的测验一起成为心理测验的一个新门类--投射测验,是现在通用的人格测验。
主题统觉测验的内容和实施全套测验有3O张黑白图片和一张空白卡片。
图片内容多为一个或多个人物处在模糊背景中,但意义隐晦。
施测时根据被试的性别以及是儿童还是成人(以14岁为界),取统一规定的19张图片和一张空白卡片,每张图片为一题,最正规的测验应分两次进行,因为每一组图片的后1O张都比较奇特,容易引起被试的情绪反应,但是实际施测中也有再从19张图片中选取若干的。
被试的作业是看一张图片,然后据以讲个故事,故事的叙述应该包含三个基本维度:(1)图片上的情境是怎么造成的;(2)图片中的情境表示在发生什么事件,并描述其中角色的情绪表现;(3)结果会怎样。
被试叙述故事时眼看空白卡片,它起着集中被试的注意和刺激想象的作用。
主题统觉测验的图片之一:主题统觉测验原理与分析TAT的原理是让被试给意义隐晦的图片赋予更为明确的意义。
表面上看,这一赋予意义的活动是绝对自由的,比如在指导语中,主试就鼓励被试者无拘无束的想象,自由随意的讲述,故事情节愈生动愈戏剧性愈好;但是实际上,默里相信被试在这过程中会不自觉地根据自己潜意识中的欲望、情绪、动机或冲突来编织一个逻辑上连贯的故事,这样,研究者就可以对故事内容进行分析,捕捉蛛丝马迹,从而了解被试特定的内心世界。
这一整个过程就是分析过程。
默里还提出了六个方面以为进行这种分析的指导。
1、故事的主角身份。
据信被试往往会认同故事中的主角(通常,故事人物中总有一个与被试的年龄、性别、身份地位相仿佛),进而把自己的内心欲望或冲突等人格特征投射在主角身上,反过来,研究者从故事主角是隐士还是领袖,是个有优越感的人还是一个罪犯之类的信息来探测被试的人格特征。
主题统觉法
主题统觉法
主题统觉测验(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是一种心理投射法人格测验,简称TAT。
它是美国心理学家亨利·默瑞于1935年发明的,通过素描图像激发测试者投射出内心的幻想和精神活动,无意中成为呈现测试者内心和自我的X光片。
在众多的心理测验理论中,心理投射理论是应用较多的一种,由其衍生而来的心理投射技术在人格测量中常被使用。
其中,“罗夏墨迹测验”和“主题统觉测验”是在国内比较常见的投射法人格测验。
主题统觉测验的进行方式是,给测试者呈现一系列与生活有关的图片或命题,并要求他们根据图片或命题的内容进行自由的联想,编写故事或者进行描述。
测试者会根据自己的内心感受和体验,讲述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这些故事中就包含了测试者的情感、价值观、人际关系等重要信息。
主题统觉测验可以揭示测试者的内心世界和人格特征,是心理咨询和治疗中常用的工具之一。
同时,由于投射法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因此主题统觉测验也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领域。
TAT
主题统觉测验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简称TAT)属于投射法个人测验,是 美国心理学家亨利 .默瑞于1935年发明的, 与罗夏墨迹测验齐名。
TAT是由30张图片和一张空白图片组成, 图片都是含义隐晦的情景,按年龄性别分为 四套,分别供男孩男人女孩女人用,每套测 验20张,19张图片和1张空白卡片。
使用方法: 使用前根据被测者的情况分出相应的19张 图片。被试者看一张图片,然后据以讲个故 事,描述发生了什么?故事的叙述应该包含 四个基本维度: (1)图片描述了一个怎样的情境; (2)图片中的情境是怎样发生的; (3)图片中的人物在想什么;份。 2、主角的行为倾向。
7、图中这个女子化妆是为 什么? A:遮掩已经衰老的面容, 并希望能够挽救婚姻危机; B: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 去见大客户; C:去和男朋友约会。
结果及分析: A1分 B2分
C3分
7分-11分:你非常善于隐藏自己,没人知道你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同时你防御心理较强,对事物怀着消极的态度,不愿意轻易相信别人,大 多时候宁愿自己独处也不愿意和其他人在一起。也许你的魅力就在于神秘 吧,很多人都想接近你,但你内心与外界的距离感始终存在。你只有摆正 对生活的态度,才能过上正常的快乐生活。朋友的建议对你影响很大,你 需要对这些建议进行过滤,有选择地采用,不要被这些建议搞得焦头烂额。
3、主角的环境力量。
4、结局。
5、主题。
6、趣味和情操。
主题统觉测验的事实依据
主题统觉测验所依据的事实是:当一个人解释 一个含义模糊的社会情境时,他很容易像他所关注 的现象一样暴露出他自己内心状态来。他完全倾心 于解释那个客观的现象,变得非常天真,没有意识 到他自己,也没有想到别人正在仔细地看他,这样 一来,他也就毫无戒备,没有平日那么有警剔 性……参与者暴露出了自己内心深处的一些愿望而 丝毫没有察觉。
主题统觉测验
主题统觉测验(TAT)
主题统觉测验(TAT)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莫瑞和摩尔根于1938年创制的。
他主要用来确定人们的需要和成就动机。
他共有30张黑白图片。
这些图片显示的人物和景物都是暧昧不明,模棱两可的,可做各种不同的解释。
施测时,被试者从中抽出20张图片,每次给予被测者一张图片进行观看,看图中以其所看到的为主题,进行自由联想,并依据联想编成故事,故事内容不加限制,但要综合以下四点,第一,图片所描绘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情景
第二,情景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第三,将来的演变可能发生的结果
第四,个人的体会
被测者根据对图片的直觉,会不知不觉的把自己的需要、愿望通过编造的故事情节投射在故事中。
测验者通过对被测者所编织的故事分析,找出被测者的需要,态度和情感,测出被测者的个性特征。
通过主体统觉测验,如能对被测者所编制的故事详加分析,可以得到一些可供参考的有用材料,但主体统觉测验这种方法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何掌握评分的客观标准,如何正确的解释测验结果,如何建立效度等,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主题统觉测试方法(TAT)
主题统觉测试(TAT)方法1.测查方法第一系列(不告诉受试还要作第二系列),让受试每看一张图卡,要求讲一个短故事(一般成人含300个字,儿童含150个字)。
故事必须包括如下方面:①图画说明一件什么事;②在此时发生了什么事;③图画中的主人公此时有何感受;④想些什么;⑤结果如何。
第二系列,方法基本如上,但要求更多一些想象。
使故事讲得更生动。
空白卡在第二系列,呈现白卡时,要受试想象这白卡里有画,根据这想象的画来编故事。
如果不能,便要他闭上眼完全凭想象来编故事。
2.TAT的记分(或编码)和分析(1)TAT记分常用变量:①主人公(故事的主人公);②需要(主人公自己的各种需要、动机、倾向和感情);③压力(环境对主人公的压力或动力);④结果(环境作用使主人公快乐或不快乐);⑤主题(主人公的需要和受的压力,主人公解决矛盾和焦虑的方法及其分析)。
(2)分析步骤:各系统有不同,这里以Murray(1943)的方法为主,①第一步,决定主人公;②第二步检查主人公的人格--感到什么?动机是什么?非常的或独特的特征是什么?需要是什么,满足与否?③估计主人公环境,包括自然和社会的;④分析主人公与压力,是需要控制压力?还是压力控制了需要?影响主人公获得成功的途径有无困难?在克服困难中变得坚强还是屈从?他主动使事件发生还是事到头来再作反应……;⑤分析主题的形式是简单的(只有主人公需要与压力或压力与结果的相互作用)还是复合的(简单主题的网状式组合);③估计兴趣和情操,讲故事的人把什么样的特征、兴趣和情操归因主人公?这些兴趣和情操的性质如何?如何和为何选择它们?用何态度对待这些兴趣和情感?他们与"所爱的对象"是怎样的关系,其关系的形成用何机制来维持?。
心理投射技术之:主题统觉测验
心理投射技术之:主题统觉测验主题统觉测验(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 ,简称TAT)是投射测验中同罗夏墨渍测验齐名的一种测量工具。
它是由默里(Murray)和摩根(Morgan)于1935年编订而成的。
该测验全套共有30张内容隐晦的黑白图片,另有空白卡片一张,图片内容以人物或景物为主。
实施时依照男、女、男孩、女孩把图片分为四组,每组各有19张黑白图片和一张空白卡片,它们是从全套图片中抽选出来的,后10张图片内容比较奇特,容易引起情绪反应。
测验指导语:“我要你看一些图片,并且要你根据每张图片讲一个故事,说明图片中所表现的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会造成那样的情况,以后会有什么结果。
你可以随意讲,故事越生动,越戏剧化越好。
”在给被试呈现空白图卡时,要求被试想象卡片上有一副图画,将这一幅想象的图画加以描述,然后编成一个故事。
主题统觉测验的分析:Muller的15种需要分析方法1、主人公本身:如隐士、领袖、犯罪等2、主人公的动机倾向和情感:如屈辱、成功、控制、失意等3、主人公的环境力量:如拒绝、身体伤害、失误等4、结果:主角本身的力量和环境力量的对比,经历了多少困难挫折,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是快乐还是不快乐。
5、主题:主角本身的力量和环境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就是简单的主题,这些情况联合成为一串的东西就是复杂的主题。
6、兴趣和情操:比如图片中的人物,老年妇女常常被比喻为母亲;有些被试把画面中的人物表现为正面人物,有的表现为反面人物。
主题统觉测验有三个派生的测验工具:第一种就是上述介绍的成人版本,第二种是专门用于儿童的测验,称为CAT,第三种专门用于老年人的测验,称为SAT。
每套图片的内容,在不同国家有所不同。
图片举例除了罗夏投射和主题统觉投射法外,目前还有一些比较常用的其他投射技术:1、文章完成法(SCT)2、逆境对话测验3、画人测验(DAP , draw-A-Peron Test)4、房树人测验(HTP, House-Tree-Person Test)5、RATC(Roberts Apperception Test for Children)概念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心理特征(如个性、好恶、欲望、观念、情绪等)归属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具有同样的特征。
主题统觉测验(TAT)
主题统觉测验(TAT)1935年C.D.Morgan和H.A.Murray于《神经精神病学档案》一刊上发表了“主题统觉测验一种研究幻想的方法”一文。
1935年将此测验应用于Harvard心理诊所,1943年Murray于哈佛大学出版《主题统觉测验》一书。
后来经过多次修订。
逐渐推广应用。
现在有了各种记分系统和各种变一,成为一种重要的投射技术。
(一)测验材料测验材料是一些图片,这些图与洛夏测验用的墨迹图不同,有一定主题,不是完全无结构的。
而回答则无内容限制,所以仍属投射测验。
材料分四套,每套20张。
各套中有一些图片为共用的,有的为各套专用,共计30张图卡,其中包括一空白卡。
测验分男人(M)用,女人用(F),男孩(B)用和女孩(G)用四套。
每一套又分两次进行,故每次实际上只用10张图卡。
(二)测验方法受试者在安定的环境里,坐得舒适。
指导语包括下面的内容:我要将一些图片给你看,并且要你根据每一张图画的内容讲一个故事。
我要你告诉我图画说明了什么样的情况,此时发生了什么事,图画的主人公内心有何感触,结局如何。
想到什么便说,别忙,能说多少便说多少。
第二次的指导语是要受试者讲故事时更加发挥想象力,讲得更加生动。
一般情况可在90~120分钟作完测验,每张图片讲一个大约300字左右的故事。
当然有时不会如此顺利。
例如有人讲得太快,有人则拒绝讲故事。
主试者要能应付这些情况。
讲完故事后要立即进行询问,需要询问的原因有几种:故事中概念不明确,用语意义不明确,故事意义不清楚。
询问必须依从指导语,解释依从图画。
(三)TAT临床应用TAT是人格测验,临床上不能作为诊断测验,而是通过它来发现一些特征性病理征,或者说不同精神障碍的人,在此测验中有些什么特征性表现,用以了解不同疾病在人格方面的变化特点。
这些信息,也可作诊断参考。
以下简要列举几种病理时的测验特点。
1.情绪不稳病人对刺激图有过分的情绪反应,如解释、批判、充满情感的描述、任意编造故事内容,过于重视故事的情感、哭泣、因情感而中断故事、只描述睛的心境或情调等。
主题统觉测验解析
主题统觉测验解析主题统觉测验(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简称TAT)是一种人格测量工具,用于评估个体在特定情境下可能采取的行为和情感反应。
它由美国心理学家A.H.默里于1935年为性格研究而编制,由一组标准化的黑白图片组成,每张图片都标有字母号,按照年龄、性别把图片组合成四套测验,每套20张,分成两个系列,每系列各有10张。
被测试者被要求根据每张图片讲述一个故事,描述图片中的人在做什么、他们的动机是什么以及他们可能的情感反应。
主题统觉测验的原理是基于这样的假设:被测试者在描述图片时,会无意识地将自己的情感和动机投射到角色身上。
通过对被测试者所编造的故事进行分析,可以推断出他们在特定情境下的行为倾向和情感反应。
在主题统觉测验中,被测试者所编造的故事内容是分析的重点。
例如,故事的主题、情节、角色之间的关系以及情感表达等都可以作为分析的指标。
此外,主测者还需要对被测者所编造的故事进行提问,了解他们所构想的故事背景、角色动机和情感反应等方面的信息。
主题统觉测验的结果分析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主题分析:通过分析被测试者所构想的故事主题,可以推断出他们在特定情境下的行为倾向和情感反应。
情感分析:通过对被测试者所表达的情感进行分析,可以了解他们在面对不同情境时的情感反应和情绪状态。
动机分析:通过分析被测试者所构想的角色动机,可以推断出他们在特定情境下的内在动机和驱动力。
人际关系分析:通过分析被测试者所构想的角色之间的关系,可以了解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的行为倾向和人际关系状况。
总之,主题统觉测验是一种人格测量工具,通过对被测试者所编造的故事进行分析,可以推断出他们在特定情境下的行为倾向和情感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at主题统觉测验
TAT主题统觉测验
在众多的心理测验理论中,心理投射理论是应用较多的一种,由其衍生而来的心理投射技术在人格测量中常被使用。
其中“罗夏墨迹测验”和“主题统觉测验”是在国内比较常见的投射法人格测验,今天Psytopic介绍的是由心理学家默里于1935年开发的主题统觉测验(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简称TAT)。
“投射”概念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把自己的心理特征(如个性、好恶、欲望、观念、情绪等)不自觉地反应于外界事物或者他人身上的一种心理作用。
例如,经常说谎的人,常常会认为别人也总在欺骗自己。
当将一些材料呈现给大家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即使呈现同样的材料,不同的人会说出不一样的观点。
原因在于,我们对外界事物的看法,往往受到自己的心理特征的影响,这种现象称之为投射效应。
通过分析被测试者对这些材料的解释,便可以探究其内心深处的心理特征。
什么是主题统觉测验,
主题统觉测验,是由H.A. 默里于1935年为性格研究而编制的一种测量工具。
全套测验共有30张内容隐晦的黑白图片,另有空白卡片一张,图片的内容以人物或景物为主。
每张图片都标有字母号,按照年龄、性别把图片组合成四套测验,每套20张,分成两个系列,每系列各有10张。
分别用于男人、女人、男孩和女孩,其中有些照片是共用的。
测验进行时,主测者按顺序逐一出示图片,要求被测者对每一张图片都根据自己的想象和体验,讲述一个内容生动、丰富的故事。
每套测验的两个系列分两次进行,测完第一系列通常花1小时,在一天后或更
长时间后再进行第二系列的测试。
通常第二系列的图片内容会较为奇特、复杂,容
易引起情绪反应。
在第二系列测验完毕后,主测者会与被测者作一次谈话,了解被
测者编造故事的来源和依据,以结果分析的参考。
依据什么原理,
让被测者给意义隐晦的图片赋予更为明确的意义,从表面上看,这一赋予意义
的活动是自由的,比如在指导语中,主测者就鼓励被测者无拘束地想象,自由随意
的讲述,故事情节愈生动戏剧性好;但是实际上,默里认为被测者在这过程中会不
自觉地根据自己潜意识中的欲望、情绪、动机或冲突来纺织一个逻辑上连贯的故
事,这样,研究者就可以对故事内容进行分析,捕捉蛛丝马迹,从而了解被测者特
定的内心世界。
这个测验有什么用,
TAT是人格测验,不能作为诊断工具,但可以发现被测者一些病理特征:
如情绪不稳的人看图以后情绪反应过分,任意编造故事,或因情感而中断故事;
抑郁者讲故事时表现抑郁,观念性活动受阻,回答问题言词简短;
强迫观念者描述图时详细得出奇,古怪,出现过多的解释,卖弄学问;
偏执者见到的主题常常是猜疑、特务、偷偷摸摸,推断主测者者动机,解释图片过于道德化;
精神分裂症患者讲故事时常有妄想性内容、荒诞的幻想、脱离社会现象、前后矛盾、内容过于推敲、象征化或模糊不清,或将同性恋、性反常和违禁的侵犯内容介绍到故事中。
这个测验准确吗,
比起墨渍测验来,TAT的长处在于呈示的刺激更有结构性,要求更复杂、意义更明显的言语表达;同时可在不限制被试的状况下,任其随意反映。
但是TAT的短处也很明显。
它没有标准化的施测规程,临床上实际是根据被测者的年龄、性别等特征而随意告诉指导语;做完全套测验的人不多,主式往往根据自己关心的问题来选择其中部分图片;虽有默里提出的分析原则可供评分使用,但这毕竟不是客观的评分标准和方法。
图中的女人为何掩面,她的情绪是怎样的,
4、图中老妇人的眼神流露出怎样的情绪,
A:邪恶,她们之间可能隐藏着冲突B:同情
C:焦虑,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