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已知等高线计算土方量
土石方常用计算方法

土石方常用计算方法摘要:土石方工程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其合理的计算方法对于工程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土石方工程中常用的计算方法,包括土方开挖量计算、填方体积计算、土方运输量计算等。
一、土方开挖量计算土方开挖量计算是土石方工程的首要任务,准确的计算结果能够有效指导开挖工作的进行。
常用的土方开挖量计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交界点法:按照建筑工程规范,将土方挖方区域划分为多个小块,并确定交界点。
通过测量交界点处的高程,计算每个小块的土方开挖量,然后将各个小块的开挖量累加即可得到总开挖量。
2. 等高线法:根据工程图纸上的等高线,将土方开挖区域划分为多个等高线间的区域,并计算每个区域的土方开挖量,然后将各个等高线间的开挖量累加即可得到总开挖量。
3. 平均地面高程法:根据工程图纸上标注的平均地面高程,结合土方开挖深度,计算每个土方开挖区域的土方开挖量,然后将各个区域的开挖量累加即可得到总开挖量。
二、填方体积计算填方体积计算是土石方工程中的另一个重要计算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土方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进度。
常用的填方体积计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积分法:将填方区域划分为多个小块,并在每个小块上测量地面高程和填方高程,然后计算每个小块的填方体积,最后将各个小块的体积累加即可得到总填方体积。
2. 梯形法:根据填方区域的地面高程和填方高程,将填方区域视为一系列梯形,计算每个梯形的面积,然后将各个梯形的面积相加即可得到总填方体积。
3. 等高线法:根据工程图纸上的等高线,将填方区域划分为多个等高线间的区域,并计算每个区域的填方体积,然后将各个等高线间的体积累加即可得到总填方体积。
三、土方运输量计算土方运输是土石方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准确计算土方运输量有助于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和资源调配。
常用的土方运输量计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单车运输量法:根据工程图纸上填方和挖方区域的体积计算结果,以及每车的装载量,计算每一车所需的运输量,然后将各个区域的运输量累加即可得到总运输量。
高标准农田土方量计算公式

高标准农田土方量计算公式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土方量的计算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土地的开垦和利用,对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高标准农田土方量的计算公式进行详细介绍。
高标准农田土方量的计算公式主要包括土地面积、地表高程、地形起伏、土壤类型等因素。
在进行土方量计算时,首先需要对土地进行测量,确定土地的面积。
然后需要测量地表高程,以及地形的起伏情况,这些数据将直接影响土方量的计算。
最后需要考虑土壤类型,不同类型的土壤密度和松散度不同,也会对土方量的计算产生影响。
在进行土方量计算时,可以采用以下的公式进行计算:土方量 = 土地面积× (地表高程最大值地表高程最小值) ×地形系数×土壤系数。
其中,地形系数和土壤系数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的参数。
地形系数是根据地形的起伏情况来确定的,一般来说,地形越平坦,地形系数越小;土地越起伏,地形系数越大。
土壤系数是根据土壤的类型和松散度来确定的,不同类型的土壤有不同的土壤系数,松散的土壤系数较大,密实的土壤系数较小。
在进行土方量计算时,需要对以上公式进行细致的计算和调整,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还需要注意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避免过度开垦和破坏土地生态环境。
除了土地面积、地表高程、地形起伏、土壤类型等因素外,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对土方量的影响。
比如,在进行土方量计算时,还需要考虑土地的坡度和坡向,这些因素也会对土方量的计算产生影响。
此外,还需要考虑土地的利用方式,比如种植作物、养殖畜禽等,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也会对土方量的计算产生影响。
在进行高标准农田土方量计算时,需要充分考虑以上因素的影响,确保土方量计算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土地资源,实现土地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发展。
土方量的计算方法【方格网法、等高线法、断面法、DTM法、区域土方量平衡法和平均高程法】

土方量的计算方法土方量的计算是建筑工程施工的一个重要步骤。
工程施工前的设计阶段必须对土石方量进行预算,它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费用概算及方案选优。
在现实中的一些工程项目中,因土方量计算的精确性而产生的纠纷也是经常遇到的。
如何利用测量单位现场测出的地形数据或原有的数字地形数据快速准确的计算出土方量就成了人们日益关心的问题。
比较经常的几种计算土方量的方法有:方格网法、等高线法、断面法、DTM法、区域土方量平衡法和平均高程法等。
1、断面法当地形复杂起伏变化较大,或地狭长、挖填深度较大且不规则的地段,宜选择横断面法进行土方量计算。
上图为一渠道的测量图形,利用横断面法进行计算土方量时,可根据渠LL,按一定的长度L设横断面A1、A2、A3……Ai等。
断面法的表达式为在(1)式中,Ai-1,Ai分别为第i单元渠段起终断面的填(或挖)方面积;Li为渠段长;Vi为填(或挖)方体积。
土石方量精度与间距L的长度有关,L越小,精度就越高。
但是这种方法计算量大, 尤其是在范围较大、精度要求高的情况下更为明显;若是为了减少计算量而加大断面间隔,就会降低计算结果的精度; 所以断面法存在着计算精度和计算速度的矛盾。
2、方格网法计算对于大面积的土石方估算以及一些地形起伏较小、坡度变化平缓的场地适宜用格网法。
这种方法是将场地划分成若干个正方形格网,然后计算每个四棱柱的体积,从而将所有四棱柱的体积汇总得到总的土方量。
在传统的方格网计算中,土方量的计算精度不高。
现在我们引入一种新的高程内插的方法,即杨赤中滤波推估法。
2.1杨赤中推估杨赤中滤波与推估法就是在复合变量理论的基础上,对已知离散点数据进行二项式加权游动平均,然后在滤波的基础上,建立随即特征函数和估值协方差函数,对待估点的属性值(如高程等)进行推估。
2.2待估点高程值的计算首先绘方格网, 然后根据一定范围内的各高程观测值推估方格中心O的高程值。
绘制方格时要根据场地范围绘制。
由离散高程点计算待估点高程为其中,为参加估值计算的各离散点高程观测值,为各点估值系数。
等高线法计算土方量步骤

等高线法计算土方量步骤土方量是在土建工程项目中必不可少的指标之一,它可以帮助我们精确地测量土方工程的施工量。
而等高线法则是一种常用的计算土方量的方法,下面将详细介绍等高线法的计算步骤。
首先,我们需要制作出该区域的等高线图。
等高线图是指将一定间隔的高程值连接起来形成的等高线。
制作等高线图需要测量该区域不同地点的高程值,并将其标注在图上,使得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些高程值之间的关系。
接着,我们需要将该区域根据高程值划分成若干个等高区块。
等高区块是指同一高程值范围内的地形区域。
我们需要计算每个等高区块的面积和高程值范围。
然后,我们需要计算每个等高区块内部的体积。
这可以通过等高面积与该区块平均高程值相乘来计算。
由于等高线图上每个区块的高程值不同,因此我们需要对每个区块计算单独的体积。
最后,我们将各个区块的体积加起来,即可得到该区域的总土方量。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计算中,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要保证等高线图的准确性,应该精确测量高程值并避免遗漏或重复。
2. 应当将等高线图的间隔设定得合理。
若间隔设置得太大,则有可能漏掉一些高程值的变化;若间隔设置得太小,则会导致图形绘制过于复杂。
3. 在计算体积时,需注意区分各个等高区块的边界线。
由于等高线图是基于高程值划分的,因此相邻的区块之间可能存在一些交叉的部分需要进行处理。
总的来说,等高线法计算土方量的步骤相对较为简单,但需要注意准确测量高程值、合理制作等高线图、正确计算等高区块体积等问题。
只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计算,我们就可以得到准确的土方量指标,从而更好地指导土建工程的施工过程。
等高线土方量计算

等高线土方量计算等高线土方量计算是土木工程中常见的一项重要工作。
等高线土方量计算主要是根据工程设计图纸上的等高线图,通过对地形的测量和计算,确定出地面表面不同高度等高线之间的土方量,并根据需要进行修整、挖填方等土方工程。
首先,需要在实地进行测量,根据设计图纸上的等高线图,确定等高线间隔,一般等高线间隔为1米或0.5米。
然后,在现场确定土方量计算网格。
土方量计算网格的大小通常根据不同工程的要求来确定,可以是5米×5米、10米×10米等。
确定好土方量计算网格后,需要在每个网格的四个角处测量出该点的高度值,并记录在相应的网格上。
接下来,需要使用插值法来确定等高线之间的高度。
插值法可以是线性插值法、三角形插值法等。
具体的插值方法可根据实际工程的要求来选择。
通过插值法,可以得到每个土方量计算网格上的高度值,进而确定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然后,根据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可以计算出每个土方量计算网格的土方量。
土方量的计算可以根据四边形法或三角形法来进行。
四边形法是指将每个土方量计算网格划分为若干个四边形,然后根据四边形的面积和高度差来计算土方量。
三角形法是指将每个土方量计算网格划分为若干个三角形,然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和高度差来计算土方量。
具体的计算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要求来确定。
最后,将每个土方量计算网格的土方量累加起来,即可得到整个等高线图中的土方量。
等高线土方量计算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可以用于道路、铁路、水利、园林绿化等各个领域的土方工程。
通过等高线土方量计算,可以准确地确定土方工程的土方量,从而合理安排施工计划,控制工程造价,提高土方工程的施工效率。
总之,等高线土方量计算是土木工程中一项重要的工作,通过测量、插值和计算,可以准确地确定出地面不同高度等高线之间的土方量,并为土方工程的施工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土方量计算的基本方法及建筑工程计算公式大全

土方量计算的基本方法及建筑工程计算公式大全基本方法:1.三棱柱法:根据地形图上的地形等高线,将地块分割成一个个三棱柱,计算每个三棱柱的体积,最后将所有三棱柱的体积相加得到土方量。
2.重心法:将地块的形状简化为几个几何形状,如长方形、圆形等,计算每个几何形状的重心位置及体积,最后将所有几何形状的重心位置和体积加权平均得到土方量。
3.测区法:将地块划分为多个测区,通过实地测量每个测区的高程差和面积,计算每个测区的体积,最后将所有测区的体积相加得到土方量。
1.建筑面积计算公式:建筑面积=地面面积+屋顶面积+地下室面积+壁面面积。
2.立面积计算公式:立面积=基底面积×层数。
3.体积计算公式:体积=高度×基底面积。
4.圆的面积计算公式:面积=π×半径²。
5.圆台的体积计算公式:体积=π×(上半径²+上半径×下半径+下半径²)×高度/36.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体积=π×半径²×高度。
7.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面积=(上底+下底)×高度/28.梯形台的体积计算公式:体积=(上底+下底+上底×下底)×高度/39.梯形台的面积计算公式:面积=(上底+下底)×高度/210.斜坡的体积计算公式:体积=长度×宽度×坡度。
11.水平交通路面的土方量计算公式:土方量=面积×坡度。
12.自由坝的土方量计算公式:土方量=宽度×(底宽+顶宽)×高度/213.填土路堤的土方量计算公式:土方量=长度×宽度×(填方高度+(填方高度-地基高度)/填方坡度)。
14.地基垫层的土方量计算公式:土方量=长度×宽度×(地基高度+垫层厚度)。
15.地基基础的土方量计算公式:土方量=长度×宽度×(地基高度+基础深度)。
等高线法土方计算

8.2.4 等高线法土方计算用户将白纸图扫描矢量化后可以得到图形。
但这样的图都没有高程数据文件,所以无法用前面的几种方法计算土方量。
一般来说,这些图上都会有等高线,所以,CASS 2008开发了由等高线计算土方量的功能,专为这类用户设计。
用此功能可计算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土方量,但所选等高线必须闭合。
由于两条等高线所围面积可求,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差已知,可求出这两条等高线之间的土方量。
点取“工程应用”下的“等高线法土方计算”。
屏幕提示:选择参与计算的封闭等高线可逐个点取参与计算的等高线,也可按住鼠标左键拖框选取。
但是只有封闭的等高线才有效。
回车后屏幕提示:输入最高点高程:<直接回车不考虑最高点>回车后:屏幕弹出如图8-40总方量消息框;图8-40 等高线法土方计算总方量消息框回车后屏幕提示:请指定表格左上角位置:<直接回车不绘制表格>在图上空白区域点击鼠标右键,系统将在该点绘出计算成果表格,如图8-41:图8-41等高线法土方计算可以从表格中看到每条等高线围成的面积和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土方量,另外,还有计算公式等。
8.2.5 区域土方量平衡土方平衡的功能常在场地平整时使用。
当一个场地的土方平衡时,挖掉的土石方刚好等于填方量。
以填挖方边界线为界,从较高处挖得的土石方直接填到区域内较低的地方,就可完成场地平整。
这样可以大幅度减少运输费用。
在图上展出点,用复合线绘出需要进行土方平衡计算的边界。
点取“工程应用\区域土方平衡\根据坐标数据文件(根据图上高程点)”如果要分析整个坐标数据文件,可直接回车,如果没有坐标数据文件,而只有图上的高程点,则选根据图上高程点。
命令行提示:选择边界线点取第一步所画闭合复合线输入边界插值间隔(米):<20>这个值将决定边界上的取样密度,如前面所说,如果密度太大,超过了高程点的密度,实际意义并不大。
一般用默认值即可。
如果前面选择“根据坐标数据文件”,这里将弹出对话框,要求输入高程点坐标数据文件名,如果前面选择的是“根据图上高程点”,此时命令行将提示:选择高程点或控制点:用鼠标选取参与计算的高程点或控制点回车后弹出如图8-42对话框:图8-42 土方量平衡同时命令行出现提示:平场面积= XXXX 平方米土方平衡高度= XXX 米,挖方量= XXX立方米,填方量=XXX 立方米点击对话框的确定按钮,命令行提示:请指定表格左下角位置:<直接回车不绘制表格>在图上空白区域点击鼠标左键,在图上绘出计算结果表格,如图8-43。
CASS等高线法土方计算

CASS等高线法土方计算
CASS(Computer ded Slope Stability Analysis System)等高线法是一种利用计算机对土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及计算的系统,它采用的是等高线法。
等高线法是一种通过等高线图来描述一个区域地貌特征的方法。
等高线法通过建立一系列等高线,描绘出各个点的高度差异,进而得出地势的起伏状况。
由此可以分析出土的稳定性。
CASS等高线法土方计算是指利用CASS系统进行土方量计算的过程。
CASS等高线法所能计算的土方量通常包括填方和挖方两种。
填方是指在地面上增加土层,而挖方就是将地面上的部分土缩减或挖掘出来。
计算这些土方量能够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有助于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
CASS等高线法土方计算的基本原理是基于体积计算原理,在划定的一定区域内,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导入CASS系统,计算出等高线之间的体积距离,推算出填方或挖方体积。
CASS等高线法土方计算需要依据地形特征和土方工程的具体要求,将计算区域按照合适的规格进行分块,将地形相近的地块合并成一个算量所在区域。
接下来,通过采用相邻等高线间距确定填方和挖方的高度差,进而确定切坡线,得出填方和挖方的体积。
为了保证精度,计算时还需要考虑土壤类型和填方密度等因素。
CASS等高线法土方计算是一种精度高、计算速度快、操作方便的土方计算方法,对于土方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土方工程量计算(含计算案例)

1.2 土方工程量计算在土方工程施工前,必须计算土方的工程量。
但是各种土方工程的外形有时很复杂,而且不规则。
一般情况下,将其划分成为一定的几何形状,采用具有一定精度而又和实际情况近似的方法进行计算。
1.2.1 基坑和基槽土方工程量计算 1.基坑基坑土方量可按立体几何中的拟柱体体积公式计算(图1-2)。
即:)4(6201A A A HV ++=(1-9) 式中 H —基坑深度(m ); 1A 、2A —基坑上、下的底面积(m 2)0A —基坑中截面的面积(m 2)图1-2 基坑土方量计算 2.基槽基槽和路堤管沟的土方量可以沿长度方向分段后,再用同样方法计算(图1-3)。
即:)4(6201A A A L V ii ++=(1-10) 式中 i V —第i 段的土方量(m 3);i L —第i 段的长度(m )。
将各段土方量相加即得总土方量总V :∑=i V V 总图 1-3 基槽土方量计算1.2.2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场地平整是将现场平整成施工所要求的设计平面。
场地平整前,首先要确定场地设计标高,计算挖、填土方工程量,确定土方平衡调配方案,并根据工程规模,施工期限,土的性质及现有机械设备条件,选择土方机械,拟订施工方案。
1.场地设计标高的确定确定场地设计标高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①满足建筑规划和生产工艺及运输的要求; ②尽量利用地形,减少挖填方数量;③场地内的挖、填土方量力求平衡,使土方运输费用最少; ④有一定的排水坡度,满足排水要求。
场地的设计标高一般应在设计文件中规定,如果设计文件对场地设计标高无明确规定和特殊要求,可参照下述步骤和方法确定: (1)初步计算场地设计标高初步计算场地设计标高的原则是场地内挖、填方平衡,即场地内挖方总量等于填方总量。
如图1-4所示,将场地地形图划分为边长 a=10~20m 的若干个方格。
每个方格的角点标高,在地形平坦时,可根据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程,用插入法求得;当地形起伏较大(用插入法有较大误差)或无地形图时,则可在现场用木桩打好方格网,然后用测量的方法求得。
土方量计算方法及算例

土方量的计算方法及算例姓名:冯鹏波班级:装备0802学号:200806080923摘要:土方量的计算在工程测量中经常遇见,如道路设计,土地平整,矿场开采等,都需要精确地计算出其土方量。
土方量计算是这些工程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但它的精度如何,误差有大却很难直接检核出来。
本文列述一些常见的计算方法和一些算例。
土方量的计算是建筑工程施工的一个重要步骤。
工程施工前的设计阶段必须对土石方量进行预算,它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费用概算及方案选优。
在现实中的一些工程项目中,因土方量计算的精确性而产生的纠纷也是经常遇到的。
如何利用测量单位现场测出的地形数据或原有的数字地形数据快速准确的计算出土方量就成了人们日益关心的问题。
比较经常的几种计算土方量的方法有:方格网法、等高线法、断面法、DTM法、区域土方量平衡法和平均高程法等。
关键字:土方量的计算方格网法断面法 DTM法目录第一章土方外业测量方法及精度比较 (4)1.1 水准仪法 (4)1.2 经纬仪法 (4)1.3 全站仪法 (5)第二章土方量计算方法 (6)2.1 断面法 (6)2.2 方格网法 (6)2.3 DTM法(不规则三角网法) (10)第三章土方量计算算例及方法比较 (14)3.1 实例计算 (14)3.2 比较分析 (17)第四章全文总结 (20)参考文献 (21)第一章 土方外业测量方法及精度比较在土地平整中通常需要确定地面高程、施工范围和计算土方量等,以便控制施工进度。
土地平整测量外业常采用水准仪、经纬仪和全站仪的测量仪器,内业计算有方格网法、断面法、等高线法、DTM 法等方法。
采用不同的测量计算方法会有不同的结果,可见选择合适的测量计算方法有利于提高平整结果,提高精度和速度,甚至可以减少纠纷。
土方量的误差主要是在外业中产生,即主要是由高程测量中误差m h 和面积测量中误差m s 造成。
在相同观测条件下,4个方格顶点高程测量精度是相同的,则平均高程测量中误差m h 按如下计算:2m nm m hhh ==(1-1) 此外方格面积测量的中误差(m S )主要是由距离误差(m D )造成,因此按如下公式计算:D D m 2m g ⨯= (1-2) 根据误差传播定律,土方量的中误差(m v )按如下公式计算: 2h 22222h 22S 2m m h 1621m S m h m S D D V +±=+±=)()( (1-3)1.1水准仪法用5m 塔尺将现场划分成若干个边长是五米的正方形方格,用水准仪测量每个方格定点的高程,按照40m 的设计高程用方格法计算土方量。
GPS导出数据到cass计算土方量的几种方法

GPS导出数据南方cass计算一、展点用GPS数据线连接电脑,安装GPS驱动(XP系统、32位win7、64位Wind7三种)按照数据导出程序导出数据。
打开CASS→绘图处理→展高程点→回车→保存→图形存盘→.dwg二、平均值土方量计算1、打开CASS,建立DTM(等高线);2、由图面高程点生成→显示建三角结果3、输入“2”,回车4、选取点范围后,右击鼠标,形成三角网5、工程应用→DTM土方计算→根据图上三角网→输入平均标高→选中图形→出现挖方、填方量;三、两次测量原始数据土方量计算(本质,生成一个dat和sjw文件)1、用cass打开第一次测量数据(原始展点状态)→工程应用→高程点生成文件→无编码高程点→A文件保存→输入GCD→回车2、第二次测量数据(展点完成状态),多段线圈范围→建立DTM(等高线)→由图面高程生成→显示建三角网结果→确定→“输入2”回车→选择范围(点)→右击鼠标→等高线→三角网存取→写入文件→输入文件名B(*.sjw)→选择对象(高程)→右击鼠标→3、工程应用→方格网法计算方法→选择外边线→高程点坐标数据文件(高程点文件A.Dat)→三角网文件(第二次测量数据B.sjw)→确定后双击滑轮,窗口出现总填方与总挖方注意:(第一期数据不显示(顶高程),第二期数据显示(底高程)方格网的间距不一样,得出的填方量与挖方量不一致。
四、横断面图整理用GPS数据线连接电脑,安装GPS驱动(XP系统、32位win7、64位Wind7三种)按照数据导出程序导出数据。
打开CASS→绘图处理→展野外测点点号→回车→查找范围找到文件→选中打开→用多段线连接点号→工程应用→会断面图根据已知坐标→选中连接的多段线→由数据文件生成→采样点间距20米(可以根据情况调整)→坐标数据文件名→选择文件(导出数据的文件名)→确定→断面图位置→单击鼠标→保存→图形存盘→.dwg(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土方量的计算方法方格网法等高线法断面法DTM法区域土方量平衡法和平均高程法

土方量的计算方法土方量的计算是建筑工程施工的一个重要步骤。
工程施工前的设计阶段必须对土石方因土在现实中的一些工程项目中,,它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费用概算及方案选优。
量进行预算方量计算的精确性而产生的纠纷也是经常遇到的。
如何利用测量单位现场测出的地形数据或原有的数字地形数据快速准确的计算出土方量就成了人们日益关心的问题。
比较经常的法、区域土方量平衡法和几种计算土方量的方法有:方格网法、等高线法、断面法、DTM 平均高程法等。
、断面法1当地形复杂起伏变化较大,或地狭长、挖填深度较大且不规则的地段,宜选择横断面法进行土方量计算。
上图为一渠道的测量图形,利用横断面法进行计算土方量时,可根据等。
A2、A3……AiLL渠,按一定的长度L设横断面A1、断面法的表达式为Ai-1,Ai分别为第i单元渠段起终断面的填(或挖)1在()式中,方面积;Li为渠段长;Vi为填(或挖)方体积。
土石方量精度与间距L的长度有关,L越小,精度就越高。
但是这种方法计算量大, 尤其是在范围较大、精度要求高的情况下更为明显;若是为了减少计算量而加大断面间隔,就会降低计算结果的精度; 所以断面法存在着计算精度和计算速度的矛盾。
2、方格网法计算对于大面积的土石方估算以及一些地形起伏较小、坡度变化平缓的场地适宜用格网法。
这种方法是将场地划分成若干个正方形格网,然后计算每个四棱柱的体积,从而将所有四棱柱的体积汇总得到总的土方量。
在传统的方格网计算中,土方量的计算精度不高。
现在我们引入一种新的高程内插的方法,即杨赤中滤波推估法。
2.1杨赤中推估杨赤中滤波与推估法就是在复合变量理论的基础上,对已知离散点数据进行二项式加权游动平均,然后在滤波的基础上,建立随即特征函数和估值协方差函数,对待估点的属性值(如高程等)进行推估。
2.2待估点高程值的计算首先绘方格网, 然后根据一定范围内的各高程观测值推估方格中心O的高程值。
绘制方格时要根据场地范围绘制。
.由离散高程点计算待估点高程为其中,为参加估值计算的各离散点高程观测值,为各点估值系数。
最全土方计算方法(CASS11方格网计算土方)

土方工程量计算几种比较经常计算土方量的方法有:公式法预估、方格网法、等高线法、断面法、DTM法、区域土方量平衡法和平均高程法等。
一、公式法预估方法原理:即把地形近似的假定为锥体、棱台、球缺、圆台等几何体,利用立体几何公式计算土方量此法简单易于操作但精确度差,所以一般多用于方案规划、设计阶段的土方量估算。
二、方格网法方法原理:系统将方格的四个角上的高程相加(如果角上没有高程点,通过周围高程点内插得出其高程),取平均值与设计高程相减。
然后通过指定的方格边长得到每个方格的面积,再用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得到填挖方量。
方格网法计算的设计面可以是平面或斜面(A.一个方向放坡:斜面【基准点】、B.二个不同方向放坡:斜面【基准线】),也可以是多个坡面(利用三角网文件完成),能够满足不同情况下的土方计算,尤其是在处理多级放坡非常出色。
方法原理:两条等高线所围面积可求,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差已知,可求出这两条等高线之间的土方量。
适用于用户将白纸图扫描矢量化后得到的图形,因为这样的图形没有高程数据文件,所以无法用前面的几种方法计算土方量。
用等高线法可计算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土方量,但所选等高线必须闭合。
山体水方法原理:道路断面、场地断面、任意断面、二断面线间土方计算。
其工作原理为根据纵断面上各个里程处实际测量的地面横断面线与设计横断面线,获得各个里程处的横断面的填挖面积,并由相邻两横段面的间距计算出土石方量,最终汇总出纵断面上所有两相邻横断面间的土石方量,并绘出土石方量计算表。
五、DTM法方法原理:根据实测的地面点坐标(X,Y,Z )和设计高程,建立三角网并计算每一个三棱锥的填挖方量,最后累加得到指定范围内填挖方量,并绘制出填挖分界线。
DTM法主要适用于设计面为平面或单一斜面情况,DTM法可以进行坡边设置,根据坡度及放坡方向计算填挖方量,因此可用于道路施工的土方测量;DTM法还可以将两次观察数据建模后叠加(蓝色部分表示高程已经变化,红色部分表示没有变化),因此可用于计算同一区域两时期间的土方量变化。
土石方工程量计算公式

土石方工程量计算公式一、挖方量的计算公式:1.侧坡开挖法计算公式:挖方量=(A1+A2)×L×h其中,A1为底宽,A2为顶宽,L为坡长,h为坡高。
2.填方计算公式:填方量=A×L×h其中,A为左坡面与右坡面相交的面积,L为两坡面相交的水平长度,h为填土的高度。
3.坑底开挖法计算公式:挖方量=(B1+B2)×L×h其中,B1为底宽,B2为顶宽,L为坑长,h为坑深。
4.线型法计算公式:挖方量=(A1+A2)×L×h其中,A1为上底宽,A2为下底宽,L为长度,h为高度。
5.截面面积平均法计算公式:挖方量=(A1+A2)/2×L×h其中,A1为上底宽,A2为下底宽,L为交面长度,h为高度。
6.中和整顿法计算公式:挖方量=(A1+A2)×L×h其中,A1为上底宽,A2为下底宽,L为长度,h为高度。
以上公式适用于不同的挖方或填方方案,根据具体的工程情况和施工要求选择相应的公式进行计算。
二、填方量的计算公式:填方的计算公式与挖方类似,也可根据具体的填方形式选择相应的公式进行计算。
填方的计算公式主要包括:1.侧坡填方法计算公式:填方量=(A1+A2)×L×h其中,A1为底宽,A2为顶宽,L为坡长,h为坡高。
2.坑底填方法计算公式:填方量=(B1+B2)×L×h其中,B1为底宽,B2为顶宽,L为坑长,h为坑深。
3.线型法计算公式:填方量=(A1+A2)×L×h其中,A1为上底宽,A2为下底宽,L为长度,h为高度。
4.截面面积平均法计算公式:填方量=(A1+A2)/2×L×h其中,A1为上底宽,A2为下底宽,L为交面长度,h为高度。
5.中和整顿法计算公式:填方量=(A1+A2)×L×h其中,A1为上底宽,A2为下底宽,L为长度,h为高度。
南方CASSDTM法三种土方计算方法及比较

南方CASSDTM法三种土方计算方法及比较南方CASSDTM法是一种用于土方工程计算的方法,主要用于计算土方体积及平均高程。
它具有计算速度快、精度高的特点,在土方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南方CASSDTM法可以采用三种不同的土方计算方法,分别是累减法、累加法和容量法。
首先,累减法是最简单的土方计算方法。
它基于南方CASSDTM法中的等高线绘制原理,通过在等高线上标注高程点,然后根据不同等高线之间的间距计算体积差,从而得到土方体积。
具体步骤如下:1.根据实际情况选取适合的等高线间距,然后在地图上绘制等高线;2.在等高线上标注高程点,并计算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3.将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与等高线间距相乘,得到土方体积。
其次,累加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土方计算方法。
它也是基于南方CASSDTM法中的等高线绘制原理,但与累减法不同的是,累加法是根据面积差来计算土方体积的。
具体步骤如下:1.在等高线上标注高程点,并计算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面积差;2.将每个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面积差相加,得到土方体积。
最后,容量法是南方CASSDTM法中一种更加精确的土方计算方法。
它不仅基于等高线的绘制原理,还考虑了地表的反褶性。
具体步骤如下:1.在等高线上标注高程点,并计算等高线所包围区域的面积;2.根据等高线间距,在地表上等间距地绘制辅助线;3.根据辅助线切割等高线所包围的区域,形成一系列小块;4.计算每个小块的倾斜面积,并与原始面积相乘,得到土方体积。
这三种方法在土方计算的精度和计算速度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累减法是最简单的方法,计算速度较快,但在复杂地形情况下精度较低。
累加法相对来说精度较高,但需要绘制更多的等高线,计算速度相对较慢。
容量法是最精确的方法,能够考虑地表的反褶性,但计算复杂度较高,需要更多的计算步骤。
综上所述,南方CASSDTM法的三种土方计算方法各有优劣。
根据实际需求和计算难度,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土方计算。
土方量计算的方法及计算过程和土方量计算

土方量计算的方法及计算过程和土方量计算土方量计算是指通过对地表或地下不同形状地物(如山体、凹坑、挖方区域等)进行测量,并计算出其体积的过程。
土方量计算是工程测量中的重要工作,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矿山工程、道路工程等领域。
下面将详细介绍土方量计算的方法和计算过程。
一、土方量计算的基本原理1.平面三角测量法:通过测量不同地物的边长和夹角来确定其平面图形的形状,再通过测量地物与水平面的高差来确定其高程。
2.交会定点法:通过在地物周围选取若干个标志点,然后测量这些标志点与地物的水平距离和垂直高差,从而确定地物的形状和体积。
3.水准测量法:通过在不同位置测量地物的高程,再通过数学运算来确定地物的高差和体积。
4.形态测量法:通过使用测量仪器,如全站仪、激光扫描仪等,对地物的三维形态进行直接测量和记录,然后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体积计算。
二、土方量计算的具体步骤1.准备工作:确定测量的范围、建立测量控制点、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和工具,并对其进行校准和调试。
2.进行测量:根据选定的测量方法,进行实地测量。
根据具体情况,可以使用放样法、放线法、简便法或电子测量法等测量方法。
3.数据处理:将测量得到的数据导入计算机,利用地图制图软件或测量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根据测量数据的不同格式和精度要求,进行数据的筛选、去噪、滤波或插值等处理。
4.土方量计算:根据测量得到的数据和土方量计算的具体要求,使用合适的计算方法和公式进行土方量计算。
常用的计算方法有体积差法、剖面法、厚度法等。
5.结果分析和检查:对计算得到的土方量结果进行分析和检查,并进行比对和验证。
如果发现错误或偏差,需要进行修正和调整。
6.结果输出:将土方量计算的结果输出为报表或图像,并进行相关说明和解释。
同时,还可以将结果导入地理信息系统(GIS)或其他工程软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应用。
三、计算案例以剖面法为例,介绍土方量计算的具体过程。
1.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在地物上选择位置,安装测量控制点,并使用全站仪等仪器进行校准和定位。
土方量计算方法及误差分析讲解

a2 (h4)3 V4
6(h1 h4)(h3 h4) V (1,2,3) a2 (2h1 h2 2h3 h4) V 4
6
5
图 2-2 等高线模型
如图 2-2 所示:等高线法所围成的图形为不规则柱体,其体积算法:
V=(S1+S2) h/2
(1)
S1,S2 为相邻两等高线所围面积,h 为相邻两等高线的高差
学校代码:
学号:
毕业(设计)论文
土方量计算方法及误差分析
姓 名: 专 业:工程测量技术 班 级: 指导教师:
二○一四年六月二十日
土方量计算方法及误差分析
姓名: 指导老师:
摘要
土方量计算是工程施工和设计中一个经常而重要的工作,目前在各种工程建设中,土 方量算精度是大家在土方量算中最关心的问题,本文是基于对工程土方量计算中常用的几 种方法:方格网法、断面法、等高线法及基于数字地面模型(DEM)法的基本原理比较分析, 探讨它们的适用范围及精度分析。
2
第二章土方量计算的基本方法
常见的方法包括利用DTM数字化高程法、断面法、方格网法、等高线法等几种方法。
§2.1 方格网法
方格网法是土方量计算的最基本的方法之一,简便直观,易于操作,在实际工作中应 用非常广泛。
方格网法基本原理是:根据野外实地测定的地面点三维坐标 (x,y,z) 和设计标高 h,将方格网的四个角上的高程相加,取平均值与设计高程相减。然后通过指定的方格边长 得到每个方格的面积,再用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得到填挖方量,最后累计求和得到指定 范围内填方和挖方的土方量,绘出填挖方分界线。(如果角上没有高程点,通过周围高程点 内插得其高程)
1
统的土方计算方法,其实施起来不便利,步骤繁琐,且精度不高等特点,传统土方量计算 方法主要包括断面法、方格网法、散点法和表格法,但这些土方量计算方法的适用范围都 受地形条件限制。
已知等高线计算土方量(五篇)

已知等高线计算土方量(五篇)第一篇:已知等高线计算土方量已知4条等高线如上,等高线1高程为0,等高线2、3为1米,等高线4为2米。
计算土堆方量。
(用cass打开图纸,用样条曲线描摹,注意提示该点与第一点间距过小是因为没有打开对象捕捉。
菜单加入实体编码c201101 使之成为等高线首曲线,再在特性命令里改高程,注意单位此步骤,以下例子就是没有确定好单位,1000应为1。
最后在工程应用等高线土方计算依次选取4条等高线计算。
)在等高线土方计算中,选取顺序为1、2、3、4和1、3、2、4是计算结果不同,不能真实的反应实际土方。
由此可见,顺序1、2、3、4与1、2、4结果是一样的。
顺序1、3、2、4与1、3、4结果是一样的。
可知,2与3等高线在一个平面上,计算时不会计算该部位。
那么解决方法为:=0.5*(下底面积+两个上底面积之和)*高差。
令,根据黄宗发的等高线计算挖填土方,土方=0.5*(下底面积+上底面积)*高差,比cass软件中等高线计算土方的结果会稍大一点。
在cass软件等高线计算土方时,注意高程单位黄宗发的等高线计算挖填土方,可在网上下载。
二、autocad2011计算等高线土方选取要计算的等高线,如果图纸中等高线不是样条曲线,可自己画。
如计算上图两条等高线,使用m命令,将第二条等高线z坐标提升,(做法为m 指定基点@0,0,1000或其他),再在三维建模模式中将两条等高线围成的区域,用曲面菜单的平面命令将两者生成曲面,过渡命令将两个平面连接,造型命令将三个曲面生成的封闭空间生成实体,查询此实体体积即可。
第二篇:cass计算土方量cass计算土方量.txt由方格网来计算土方量是根据实地测定的地面点坐标(X,Y,Z)和设计高程,通过生成方格网来计算每一个方格内的填挖方量,最后累计得到指定范围内填方和挖方的土方量,并绘出填挖方分界线。
系统首先将方格的四个角上的高程相加(如果角上没有高程点,通过周围高程点内插得出其高程),取平均值与设计高程相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已知4条等高线如上,等高线1高程为0,等高线2、3为1米,等高线4为2米。
计算土堆方量。
(用cass打开图纸,用样条曲线描摹,注意提示该点与第一点间距过小是因为没有打开对象捕捉。
菜单加入实体编码 c 201101 使之成为等高线首曲线,再在特性命令里改高程,注意单位此步骤,以下例子就是没有确定好单位,1000应为1。
最后在工程应用等高线土方计算依次选取4条等高线计算。
)
在等高线土方计算中,选取顺序为1、2、3、4和1、3、2、4是计算结果不同,不能真实的反应实际土方。
由此可见,顺序1、2、3、4与1、2、4结果是一样的。
顺序1、3、2、4与1、3、4结果是一样的。
可知,2与3等高线在一个平面上,计算时不会计算该部位。
那么解决方法为:=0.5*(下底面积+两个上底面积之和)*高差。
令,根据黄宗发的等高线计算挖填土方,土方=0.5*(下底面积+上底面积)*高差,比cass软件中等高线计算土方的结果会稍大一点。
在cass软件等高线计算土方时,注意高程单位
黄宗发的等高线计算挖填土方,可在网上下载。
二、autocad2011计算等高线土方
选取要计算的等高线,如果图纸中等高线不是样条曲线,可自己画。
如计算上图两条等高线,使用m命令,将第二条等高线z坐标提升,(做法为m 指定基点@0,0,1000或其他),再在三维建模模式中将两条等高线围成的区域,用曲面菜单的平面命令将两者生成曲面,过渡命令将两个平面连接,造型命令将三个曲面生成的封闭空间生成实体,查询此实体体积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