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管理心理学思想

合集下载

2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

2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

2.以德为先:
孔子:“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 不正,虽令不从。” 《贞观政要·君道》:“若安天下,必先正其身,未 有身正而影曲,上理而下乱。” 康熙的用人标准:“才德兼优为佳”“国家用人, 当以德气为本,才艺为末”“论才以德为本,故德胜才 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康熙训诉群臣)
胡林翼“中庸”成就千秋功业
清朝末年,胡林翼出任湖北巡抚,主要任务是剿灭太平天 国运动,但不巧的是他遇到的项头上司湖广总督却是满洲权 贵官文,当时人们对官文的评价是“为官昏庸”,不善政事, 其特点是三大“小妾大、门丁大、庖丁大”。这样的“纨 绔子弟”如何不成为自己“建功立业”的绊脚石呢? 胡林翼的办法是:让母亲收官文之妾为义女,又处处让利 给官文等妥协之举。史书记载:“林翼威望日起,官文自知 不及,思假以为重,林翼益推诚相结纳,于是吏治、财政、军 事悉听林翼主持,官文画诺而已。不数年,足食足兵,东南大 局,隐然以湖北为之枢。”曾国藩说:“林翼坚持之力,调和 诸将之功,综核之才,皆臣所不逮,而尤服其进德之猛。” 胡林翼就是通过协调,与官文一起为平定太平天国做出 了贡献,也成就了自己“中兴名臣”的美名;同时,也成就了 官文的业绩,平定太平天国褒奖时,官文列名疏首。
1.目标管理:
“没有远虑,必有近忧”。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 谋一域。远谋方有深韬略。” 墨子:志大才能功大。
2.人力管理:
曹操:“盖有非常之功,必得非常之人。”
①人员甄别:
诸葛亮在《知人》一文中提 出了七项识人法则:即
“一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 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 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 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 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 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管理心理学第二章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管理心理学第二章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人员任用
“不縻不疑”、“能与任宜”、“材与政合”、 “用长避短”
人员激励
榜样激励、关怀激励、赏大禹治水、女娲补天、精卫填海 孟母三迁
时间管理
信息管理
第三节 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内容与体系
LOGO
目标管理的心理思想
“不谋万事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
不足谋一域。远谋方有深韬略。”
《孙子兵法》“五事”和“七计”
“志”即目标。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LOGO
人力管理的心理思想 人员甄选
“八观”、“六验”、“五视”
完善阶段
唐宋鼎盛时期
衰落阶段
元明清整体衰退
王夫之、四大名著
第二节 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主要特征
LOGO
以人为本
得气说
智慧说
道德说
以德为先
第二节 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主要特征
LOGO
中庸之道
凡是适度
统一把握好矛盾双方
掌握灵活多变的原则 保持矛盾双方的协调
无为而治 以和为贵
第二章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LOGO
第一节 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历史发展 滥觞阶段
《尚书》《周易》《诗经》 “九德”
LOGO
形成阶段
“百家争鸣” 儒家、法家、道家、兵家、墨家等
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孙子等
第一节 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历史发展
LOGO
过渡阶段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管理心理学定义

管理心理学定义

管理心理学是心理科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组织管理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作为一个在企业管理的改革与发展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年轻学科,其主要任务是探索改进管理工作的心理依据,寻求激励人心理和行为的各种途径和方法,以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劳动生产率。

其研究重点是组织管理中具体的社会心理现象,以及个体、群体、组织、领导中的具体心理活动的规律性。

管理心理学也可称为组织管理心理学或行为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组织中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综合性科学。

它是应用管理学、行为学、心理学、社会学、生理学、伦理学、人类学等学科的原理,来研究组织管理中具体的社会心理现象,以及个体、群体、领导、组织中的心理活动、人际关系和人的积极性的一门边缘科学。

管理心理学是把心理学的知识应用于分析、说明、指导管理活动中的个体和群体行为的工业心理学分支,是研究管理过程中人们的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管理心理学以组织中的人作为特定的研究对象,重点在于对共同经营管理目标的人的系统的研究,以提高效率,在一定的成本控制条件下,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当今的管理心理学都是以人本思想为前提的。

它有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改善组织结构和领导绩效,提高工作生活质量,建立健康文明的人际关系,达到提高管理水平和发展生产的目的。

管理心理学是和现代生产力、生产技术相联秒的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分不开的。

由于生产力的飞跃发展和生产关系中劳资矛盾的尖锐化,在资产阶级提出寻求新的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同时,科学的进步与发展,也为管理心理学这一新的学科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可能条件。

在这个时期,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均有了长足发展,相继出现了心理技术理论、群体动力学理论、社会测量理论及需要层次理论等。

在 20世纪初期,社会心理学及社会学等均已发展成为独立学科。

上述这些学科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为管理心理学奠定了比较充分的理论基础,从而使管理心理学的产生由必需变为可能。

管理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 - 副本

管理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 - 副本

(一)经济全球化
• 经济全球化使企业和其他组织面对的环境发 生了根本的变化; • 企业转制、重组、企业战略调整、管理决策、 技术和管理创新带来一系列心理学问题。
(二)劳动力的改变——多样化
• • • • • 妇女 价值多元化 新生代 全世界的新雇员几乎有一半是女士 需要重新设计测试来选拔和培训工人, 修复工作和设备,精简管理步骤,提 高士气,解决健康和安全保障事项。
关于人性的假设 (一)“经济人”的假设 管理措施 1/ 以工作任务为中心。 2/ “胡萝卜加大棒”策 略。 3/ 少数人参与管理。 代表人物 弗雷德里克· 泰罗 (科学管理思想) 吉尔布雷斯 (动作研究)
第二阶段 形成阶段(春秋战国时期)
1.儒家思想
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 荀子

提出人性善的人性假设, 把人作为管理的中心,并以 此提出施仁政、德治礼制的 管理方式,用礼制规范和道 德感化的手段,实现治国的 目的,在内涵上很符合后来 提出的人本管理。

2.道家思想
主要代表人物是老子
“道法自然”,是道家管
• 核心思想:提高工人工作
效率。
弗雷德里克· 温斯洛· 泰勒 (Frederick Winslow Taylor)
科学管理之父
主张一切管理问题应用科学方法加以
对企业管理 的最大贡献
研究和解决。 实行工作标准化,使个人经验上升为 理论。 开创了“科学管理”新纪元,其“操 作分析”,对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了科学 依据。
• 认为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管理的理论就是 指挥人的理论。
他的管理原则14条中提出的:
合 公 保 创 集 理 平 持 造 体 报 人 精 精 酬 员 神 神 稳 等 定
都包含管理心 理学的思想

《管理心理学》电子教案(福建师范大学)

《管理心理学》电子教案(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心理学系《管理心理学》(电子教案)主讲:第一部分《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于心理学、教育学专业)一、课程目标课程性质《管理心理学》课程,是心理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教育学专业学生指定选修的一门专业方向课,是普通心理学等心理学基本原理在管理领域的具体应用,是心理学的分支学科,是一门理论性、边缘性、实践性、综合性的学科。

本课程既有系统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求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能运用管理心理学理论,分析管理实践中的各种具体问题。

由于管理心理学理论在管理实践中具有强烈的理论指导作用和实际应用价值,因此,《管理心理学》课程成为教育改革的突破口,也是成为心理学专业、教育学专业课程改革的支撑点之一。

《管理心理学》课程是一门应用心理学学科,在内容上与管理学、管理学原理、学校管理学、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等学科有关联,与当前组织管理实践、及学校教育管理改革实践紧密联系。

所以,学习本课程,必须要先学习《管理学原理》、《人力资源管理》、《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一些基础知识,同时,学习者要关注组织管理教育改革尤其是学校组织改革的发展新动态,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课程内容,完成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以“课堂系统讲授”为主、辅之于“案例分析”讨论和“理论问题讨论”。

课程学习目标和基本要求(1)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正确识记和了解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与方法,理解和掌握管理心理学思想发展简史,掌握和应用管理心理学的人性基础理论;识记和了解个体感知的差异、个体心理的差异,理解和掌握个体价值观、个体态度等个体心理行为与管理的关系;正确识记激励的涵义,了解并掌握西方主要的激励理论以及我国关于激励问题的主要理论和实践;识记团体的概念,理解并掌握团体动力学的基本原理,掌握团体人际沟通、人际冲突、交往与管理间的关系;识记领导和领导者、管理和管理者的概念,理解并掌握领导心理行为与管理效能之间的关系,理解并掌握西方有关领导有效性理论的不同观点;识记组织的概念,理解并掌握组织的主要模型、组织变革与发展的主要观点。

管理心理学笔记参考

管理心理学笔记参考

第一章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意义和方法一、管理和管理学(一)管理:1、定义:管理是个人或组织为了实现目标,提高自身的效率所进行的活动。

又:管理是管理者应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职能来配置和使用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

例析:美国著名汽车制造商福特的用人之道;美国柯达公司的用人之道。

其含义:(1)管理的主体,既包括企业或组织,也包括个体的自我管理。

(2)管理的客体也是丰富多彩的,既包括个体心理的自我控制与调节,也包括个体和组织所拥有的资源,包括人、财、物、知识、信息、时间等有形和无形资源。

其中人是管理的最主要对象,知识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管理的核心,时间(速度)是最特殊的管理。

(3)管理要解决的基本矛盾是有限资源与相互竞争的多目标之间的矛盾。

(4)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它是一个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过程。

(5)管理的职能有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协调、预测和激励等。

2、定义(狭义):指经济管理、企业管理,即对社会生产总过程各环节的运动进行计划、决策、组织、指挥、监督、调节、预测和激励等3、管理的二重性:管理的自然属性,管理的社会属性。

(二)管理学1、定义:研究管理过程中一般活动规律的科学。

它主要讨论管理中一些共同的、带有规律性的问题,管理的一般性质,管理基本原则和方法,管理职能与过程等。

(又:是一门研究管理活动(管理过程)的普通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和艺术)。

2、特点:综合性、一般性、模糊性、实践性。

二、管理心理学1、发展历程:工业心理学(1912年,闵斯特伯格《心理学与工业效率》)工业社会心理学(1933年,梅奥《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管理心理学(1958年,黎维特《管理心理学》)。

2、定义:管理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及其规律,使个人或组织提高效率的一门科学。

又:《社会心理学词典》:是二十世纪30年代以来兴起的一门应用心理学。

它是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现代管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从个体到群体的心理活动出发,研究人们需要、动机、行为的产生及其变化规律以及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的一门综合学科。

管理心理学第二章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历史发展

管理心理学第二章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历史发展
管理心理学第二章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 想历史发展
诸子百家中,儒、道、法三家对后代产生 了较大的影响。
儒家倡导人本、明德、中庸、修己立人。 法家则主张以法治国,讲究法、术、势相 结合,在管理的制度、技巧、权威等方面提出了 不少见解。 道家管理心理思想的主要精神是以“道” 为中心,讲求“无为而治”,偏重与对管理的规 律、方式和艺术的探索 。
从汉代开始,儒家思想得到充分的发展,汉代 董仲舒将儒家学说定为独尊,并将之逐步体系化,成 为社会主流思想。这一时期,管理思想,尤其是人力 管理思想逐步精细化。从《吕氏春秋》、《淮南子》、 《论衡》,到三国时期曹操、诸葛亮以及刘劭的《人 物志》,再到魏晋时期的玄学、北齐颜之推的《颜氏 家书》等的理论中都包含了丰富的管理心理思想。
1、强调天人合一。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 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易传·文言》
2、彰显变易。 《系辞》曰:“一阖一辟谓之变。” 。《周易》作为一个系统, 是动态、开放的系统。这个系统,实际上就是现代管理所谓的动态系统。
3、强调进德修业《易传》反复强调学问思辩、进德修业,挖掘人的德性。为 了实现管理的最终目标,管理者应具有宽大的胸怀和高尚的品德修养。例 如乾卦强调在成为最高管理者之前后要采取的不同决策;坤卦和泰卦说的 是内刚外柔的品行和宽厚远大的胸怀;中孚卦说的是管理者具备的诚信品 格;谦卦说的是管理者应具备中谦和退让的品德;比卦、同人卦、观卦和 咸卦说的是管理者应当亲比下民,体察民情,关心民众疾苦,有的放矢, 制定相关策略,实现宏大的管理目标等。
管理心理学第二章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 想历史发展
第二章 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 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历史发展 二、形成阶段 时期:先秦时期,这一时期既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开 端,也是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产生和奠基时期。 特征:各种管理心理学的思想百家争鸣,是管理心 理学的发展空前繁荣的时期。

管理心理学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试题]

管理心理学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试题]

管理心理学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管理心理学中国古代就有丰富的管理心理学思想。

例如,春秋末年军事家孙武在《孙子兵法》一书中就写道:“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孙武强调领导与下属之间意愿协调一致的重要性,这在今天看来也是十分重要的管理心理学原则。

中国古代的管理哲学思想充分反映在关于人性的争论上。

荀子认为“今主人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性情也”(《荀子·性恶》)。

孟子则认为,“人之善也,如水之下也”。

中国古代管理心理学思想已经受到管理心理学家的广泛重视,中国的有关古籍也成了一些国家培养管理人员的必读书目。

不过,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还是与现代化大生产密切相联系的。

19世纪末,资本主义得到发展,生产规模日益扩大,对企业的管理也更为复杂,劳动组织和合理安排也提到科学研究的日程。

这时出现了科学管理的学院,其代表人物是泰勒。

泰勒着重研究了工人操作合理化的问题,但他把人看成是经济人,忽视了人的社会性。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管理心理学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参战各国都力图利用心理学原则来改进管理,提高生产为战争服务。

例如,制定人员选拔和训练的方法,研究最有效的组织形式,调整工人与管理人员的关系等。

战后,工业生产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如人在生产中社会性因素的作用等。

以社会心理学家梅奥为首的一批专家进行了霍桑实验,提出了“社会人”的思想。

他们认为,单靠物质刺激不能保证调动工人的积极性。

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的社会条件与工作效率有更密切的关系。

此外,他们还提出了非正式组织在群体中的作用。

管理心理学主要研究与组织行为有关的人的个体特点,如动机、能力、性向等;人的群体特点,如群体的分类、人与组织的相互作用等;领导行为特点,如领导风格,领导的评估与培训等;组织理论与组织变革,如组织的模型,组织变革与组织开发研究等;工作生活质量研究,着重从改善工作环境,工作丰富化、扩大化方面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提高生产率;跨文化管理心理学,比较不同的地区、国家、社会制度,文化背景下管理行为的异同,为国际间的经济交流、合作经营企业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1 战国时期著名的“商鞅变法”是通过变法提高国家管理水平的一个范例;2文景之治使国家出现了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的局面;3万里长城的修建,充分反映了当时测量、规划设计、建筑和工程管理等的高超水平,体现了工程指挥者所具有的高度管理智慧;4都江堰等大型水利工程,将防洪、排灌、航运综合规划,显示了我国古代工程建设与组织管理的高超水平;5丁谓主持的“一举三得”皇宫修建工程堪称运用系统管理、统筹规划的范例。

1顺道——顺应规律2重人——重人心向背、尊重人才3求和——人际关系融洽、和谐4法治——明法(公开)、一法(公平)、常法(稳定)5守信——诚实守信6预谋——计划、策略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发展中,涌现出各种管理思想和实践。

其中,在组织管理、经营理财、选任用人等各个方面,都有大量的理论思想。

a) 1.组织管理思想b) 2.经营理财、选任用人思想c) 3.关于能力的思想⏹1.组织管理思想⏹中国古代组织管理思想也许起源于《周礼》(公元前12—前11世纪),该书第一次把中国官僚组织机构设计为360职,并规定了相应的级别和职数,层次、职责分明。

⏹古代组织管理思想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论述管理战略与战术问题的杰出著作《孙子兵法》,距今已2500年。

《孙子兵法》提出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思想,至今在世界各国军事管理中奉为经典规则,并在企业和商务管理中得到广泛运用。

⏹2.经营理财与选任用人思想⏹中国古代有许多经营理财的理论思想,比较著名的有范蠡、计然的待乏原则和积著之理。

“待乏原则”强调预测市场物资的需要和价格的变化,以有利可图。

“积著之理”则注重于猎取利润的方式,主张经营高质量物品,促进货币流动运行,并以存货多寡预测价格贵贱。

早在南宋时期的会计原则中,就提出出纳与会计分离的思想。

公元923年就已经有中国最早记载的酒类成本核算。

汉代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作出了以一定经营资金获取一定合理利润的论述。

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主要特征

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主要特征

摘要管理心理学是现代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门以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和政治学等学科为基础,以组织中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模式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它主要探讨组织中个体、群体以及组织的行为规律,以便运用这些规律来预测与控制这些行为,以提高组织的效力。

它是心理学知识在组织管理工作实践中应用的结果。

是研究组织系统内,个体、群体及结构对组织内人的行为的影响,以理解、预测和管理人类行为,提高组织绩效的一门科学。

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以及公共事业管理中,管理心理学均是非常重要的核心必修课程。

关键字:古代管理心理学主要特征1 中国古代管理心理学思想发展的历史背景1.1 中国古代管理心理学发展时期中国古代管理心理学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五个时期,分别有夏商周时代的滥觞阶段,和秦朝时期的形成阶段,汉魏到隋朝时期的过渡阶段,唐宋时期的完善阶段和元明清时期的衰落阶段。

这五个阶段时期的历史背景对我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1.2 古代不同时期对古代管理心理学发展的影响夏商周时期中的《尚书》,《周易》,《诗经》等古老的经书中包含了许多基本的管理理念和原则,其中不少思想对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时期也被称为是我国古代管理心理学思想的滥觞阶段。

先秦时期正式成为了我国古代管理心理学思想产生和奠基的开端。

在这个时期中,诸子百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提出了不同的管理主张,传统管理心理思想由此发轫,是我国古代管理心理学的形成阶段。

在汉魏至唐朝这一时期统治者为国家管理制度化和定制化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在管理心理学方面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内容,尤其是对人才的任用和选拔越来越重视,使人员甄选理论被提出并逐渐成熟化,此阶段为我国管理心理学的过渡阶段。

唐宋时期作为中国的鼎盛时期不但封建制度和文化教育发展迅速,而且在管理心理学方面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这段时期主要有儒家的程朱理学和兵家的《太白阴经》和《武经总要》等,成为了我国管理心理学的完善时期。

先秦时期管理心理思想论述_阮瑞

先秦时期管理心理思想论述_阮瑞

CONTEMPORARYECONOMICS【摘要】先秦时期是个十分特殊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里,学术思想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分别产生了儒家、法家、墨家、兵家以及道家等等。

本文主要对这些学术的管理心理思想进行一定的梳理,并进行总结和反思。

以便能够对企业管理理论研究有所借鉴。

因此本文从管理和心理两个角度来阐述先秦文化的大家思想。

【关键词】先秦时期管理心理心理思想论述一、引言中华民族拥有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其丰富的内涵、卓越的智慧造就了华夏文化,与此同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改革开放让中国重新开始拥抱世界,西方文化进入中国的同时,我国的传统文化也漂洋过海远赴西方,让世界人们逐渐认识一个不一样的中国。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支持,这也让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着手研究传统文化对现代管理的影响,德鲁克(美国)在其《管理———任务、信念、政府》中阐述到,管理植根于文化、风俗、信念、制度和政府中。

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随着改革的逐渐开放和管理思维的国际化,企业必须不断提升其管理水平。

一方面要吸收国际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另一方面要植根于本国的管理思想,走出一条符合我国特色的管理道路,这就需要依托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在我们研究国外理论的同时,国外也在研究着我们先辈的管理理念,卡恩的“后儒家假说”,阐述了儒家管理思想;大桥武夫著《用兵法经营》,阐述了兵家的管理理念。

我们自己也多次组织专家学者对先秦文化的心理管理理论进行的深层次的研究。

心理学家研究的“荀子管理心理学思想”、“墨家领导心理素质思想研究”等众多学术论文的相继发表给我们指引了方向。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先人文化沉淀的结晶,帮我们打开了历史的局限性,儒家的“以和为贵”、“仁政”,强调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相处之道,指出了和谐社会的最终目标是中国民族的整体和谐;法家的“严刑峻法治天下”,完全没有儒家思想的儒雅之气,依据制度来治理国家成为其理论追求的终极;墨家强调“厚乎德行”的品德特征和“摩顶放踵”的工作态度,这是其追求的根本。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

管理⼼理学复习资料1管理⼼理学研究的主要⽅法:从认识⼼理现象的过程上看: 1感性经验材料的研究⽅法(直观法); 2获得理性认识的研究⽅法从研究的性质上看: 1经验研究; 2实验研究; 3测验研究从获得资料的⽅式上看: 1纵向研究; 2横向研究从研究对象的多少来看: 1个案研究; 2团体研究1)经验研究: 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案例研究法2)实验研究:⾃然实验、实验室实验3)测验研究:标准化测验、社会⼼理测量)2中国古代管理⼼理思想的历史发展1)滥觞阶段:时代:夏商西周三代;对国家管理的核⼼思想:重德慎刑2)形成阶段:时代:先秦时期;诸⼦百家中儒:⼈⽂、明德、中庸、修⼰⽴⼈等思想法:以法治国,讲究法、术、势相结合,在管理的制度、技巧、权威等⽅⾯提出了不少见解。

道:主要精神是以“道”为中⼼,讲“⽆为⽽治”,偏重于对管理的规律、⽅式和艺术的探求。

兵:全胜⽽⾮战的战略思想、知⼰知彼的信息和策略思想、注重⼈才⼼理素质的测评和培训的⽤⼈思想以及赏罚分明的激励思想,不仅是中国管理⼼理思想中的精髓,⽽且为海外的管理学者和企业家所推崇,并在管理实际中加以应⽤。

墨:主张国富民强,在⼈际关系上提倡兼相爱、交相利,在⽤⼈上主张尚贤,并重视领导者修⾝亲⼠,培养“厚乎⾔⾏”的德、“辩乎⾔谈”的才、“既述且作”的实⼲精神、“摩顶放踵”的⼯作态度和“⾮乐节⽤”的⽣活作风。

3)过度阶段:时代:从汉魏⾄唐朝前;重⼤观点:对⼈才的选拔和任⽤逐渐重视,儒家思想得到发展,唯儒独尊(董仲舒)4)完善阶段:时期:唐宋时期;重要思想:儒家的程朱理学,⼆程的双重⼈性论;朱熹的“才论”。

总的来说“治⼼为上”。

5)衰落阶段:时期:元明清时期;重要思想仍在儒家经典和宗法观念的圈⼦中兜转。

整体来说,以衰退为主要特⾊。

3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主要特征:1)以⼈为本;[得⽓说、智慧说、道德说] 2)以德为先;3)中庸之道;[凡事要适度、动议把握好⽭盾的双⽅、掌握灵活多变的原则、保持⽭盾双⽅的协调] 4)⽆为⽽治;{减少管理阻⼒、冲突、充分发挥组织结构的作⽤} 5)以和为贵。

2016级管理心理学重点整理

2016级管理心理学重点整理

2016级管理心理学重点整理1、管理心理学研究方法:基本原则:①客观研究与理论指导相结合的原则②科际整合与系统探讨相结合的原则③继承、引进与改造、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基本原则,就是指管理心理学研究必须遵照的指导思想。

】主要方法:从研究的性质分,可分为①经验研究:包括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案例研究法和内省法;②实验研究:可以分为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③测验研究.:可分为标准化测验和社会心理测验.2、闵斯脱博格工业心理学理论:心理技术学(工业心理学)-----闵斯脱博格1910年,闵和学生在许多大工厂把心理学应用于工业进行实验和研究.其研究要点:一是要弄清楚人们的心理素质,并据此将工人安排在最恰当的工作岗位上.二是研究营造哪种心理氛围,方可使每个工人有最令人满意的产量以及如何使工人的情绪最积极的影响他们自己的工作.1912年他出版了《心理学和工业生产率》.论述了运用心理测验方法选拔合格工人等问题。

3、法家、儒家、道家、兵家的管理心理思想法家:主张以法治国,讲究法、术、势相结合,在管理的制度、技巧、权威等方面提出了不少见解。

儒家:倡导的人本、明德、中庸、修已立人等思想。

不仅在中国以后的几千年历史中成为主导性的价值观,还对世界各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人本”:尊重和推崇人,弘扬人的生命意义和主体独立自觉的价值;“明德”:弘扬美德;“中庸”: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态度;“修己立人”:治人先修身,治企先正己,修己代表个人的修治,做好自律工作,任何个人都要从自己做起,把自己修好才能安人。

兵家:全胜而非战的战略思想、知己知彼的信息和决策思想、注重人才心理素质的测评和培训的用人思想及赏罚分明的激励思想。

不仅是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中的精粹,而且为海内外管理者和企业家所应用。

道家:以“道”为中心,讲“无为而治”,偏重于对管理的规律、方式和艺术的探求。

“道”原意指道路、坦途,后发展为“道理”,用以表达事物的规律性,道家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物质运动的法则。

《孙子兵法》中的管理心理学

《孙子兵法》中的管理心理学

《孙子兵法》中的管理心理学摘要: 《孙子兵法》中蕴涵着丰富的管理心理思想,是中国古代管理心理学萌芽阶段形成具有一定体系的著作的重要标志。

它丰富了我国管理心理学的学科内容,对人们在各领域科学开展管理活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孙子兵 ...[摘要] 《孙子兵法》中蕴涵着丰富的管理心理思想,是中国古代管理心理学萌芽阶段形成具有一定体系的著作的重要标志。

它丰富了我国管理心理学的学科内容,对人们在各领域科学开展管理活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兵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其收入《中国代表作丛书》中。

《孙子兵法》一书在世界上的军界、政界、商界、体育界等有广泛的影响,一些世界著名的大学甚至还把它列入MBA 教育的必修课程,被誉为管理学“圣典”。

《孙子兵法》中蕴涵着浓厚的管理心理思想,是我国古代管理心理学萌芽阶段由散见于思想家的言论发展到具有一定体系的著作的重要标志。

一、《孙子兵法》的内容体系《孙子兵法》从内容上说共分13 篇,这13 篇之间具有高度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依据现代管理学理论,按照其所探讨内容的不同,可以把它们分为三大部分进行研究。

第一部分———谋划与准备。

共三篇,包括《计篇》《作战篇》《谋攻篇》。

主要探讨对战争的一般认识、态度以及由此而来的智谋、心理等方面的谋划与准备的有关内容。

第二部分———战略选择。

共四篇,包括《形篇》《势篇》《虚实篇》《军争篇》。

主要探讨影响制定战略的各种相关要素、战略原则与要求、战略实施与调整等方面的内容。

第三部分———战术应用。

共六篇,包括《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篇》。

其中前四篇探讨内容的重点已由宏观的战略问题转入具体的战术问题,即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如何指挥作战的问题;后两篇专门研讨了常规军事手法之外的特殊战法问题。

二、《孙子兵法》中的管理心理思想概述(一)人性假设的管理心理思想每个管理决策的背后,都必有某些关于对人性本质及人性行为的假设。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管理心理学》考试题答案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管理心理学》考试题答案

1.管理心理学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形成。

其形成的主要标志是1958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的《管理心理学》一书的出版。

(2.00分)B. 利维特2.梅奥在霍桑实验基础上提出的理论被称为什么理论?(2.00分)A. 人际关系3.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过渡时期是?(2.00分)A. 汉魏到隋朝4.需要层次理论是()马斯洛提出的。

该理论把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

(2.00分)B. 美国心理学家5.管理心理学在国外心理学界被称为(),是心理学领域的一个新兴的、重要的分支。

(2.00分)C. 组织心理学6.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产生时期是?(2.00分)D. 先秦时期7.在人性假设理论中,“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更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私利、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是()的假设。

(2.00分)C. “经济人”8.管理心理学边缘学科的特点产生了两种取向的管理心理学,即()取向和管理学取向。

(2.00分)C. 心理学9.德国心理学家勒温是()理论的创始人。

C. 群体动力理论10.谁首次以“管理心理学”命名出版了自己的专著?(2.00分)B. 莱维特11.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衰落时期是?(2.00分)A. 元明清12. 管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介于( )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

(2.00分)C. 管理学和心理学13.经济人”又称“实利人”。

其假设起源于英国经济学家()关于劳动交换的经济理论。

(2.00分)C. 亚当.斯密14.从“自我实现人”的假设,心理学家提出了()理论。

(2.00分)B. Y理论15.研究者有目的地通过严格控制或创设条件,主动引起被试的行为变化,从而进行研究的方法是()(2.00分)B. 实验法1.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4.00分)A. 现代管理心理学B. 古典管理心理学D. 行为管理心理学2.属于我国管理心理学存在问题的以下是()(4.00分)A. 理论西方化B. 理论学院化C. 发展滞后化3.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 (4.00分)A. 访谈法B. 实验法C. 问卷法D. 观察法4.霍桑实验主要包括哪几个阶段?(4.00分)A. 福利实验B. 群体实验C. 访谈实验D. 照明实验5.根据实验场地的性质差异,可以把实验法分为那哪两类?(4.00分)A. 现场实验C. 实验室实验6.管理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的区别有?(4.00分)A. 理论基础不同B. 形成背景不同C. 研究侧重点不同7.我国管理心理学面临的挑战主要包含以下哪些方面()(4.00分)A. 信息技术与知识经济B. 经济全球化C. 团队化8.谈话法是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之一,要使谈话有效,必须注意以下几点(4.00分)A. 对谈话内容的记录应该系统、完整、详尽B. 注意把握内容与方向D. 事先拟好提纲9.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4.00分)A. 个体心理B. 群体心理C. 组织心理10.问卷法是管理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的塔里木河以南的通道,在莎车县以西越过葱岭,再到达马里。从两条
道路再继续西行,还可以转达地中海东岸和罗马各地。那时,各国的使者 和商人,赶着马队和骆驼队穿沙漠越山岭,往返在这条道路上。有的为了
调查地理,了解风土人情;有的为了运销丝绸,互相交流经济和文化。因
为丝绸之路在历史上促进了欧、亚、非各国同中国的友好往来,所以,各 国人民至今还把‚丝绸之路‛,作为友好交往的一种象征。
在管理中的运用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
1.凡事要适度,也就是反对在管理的过程中走极端, 主张任何事情都要遵循一个适当的“度”。 2.统一把握好矛盾的双方 3.灵活掌握多变的原则,即是要衡量事物的情势相应 地变通。 4.保持矛盾双方的协调
中和的目的是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协调, 但是,反对在管理中人云亦云、盲目附和, 而是要追求一种有原则的协调与和谐。
所以在道家看来,为人处事,修心炼性,都应以自然 无为为本,避免有为妄作。老子说:"是以圣人处无为 之事,行不言之教。""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有 为,而有以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 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严君平亦谓:"有为之 为有废无功;无为之为成遂无穷……览天地之变动, 观万物之自然,以睹有为乱之首也,无为治之无也。" 总之,根据道家的观点,在自然无为的状态下,事物 就能按照自身的规律顺利发展,人身、社会亦是如此。
舜无为而治的典故
古時,舜品德高尚,尧派他来管理天下。当时中原 到处是洪水,以前尧派鲧去治理洪水,9年後失败了, 舜就派鲧的儿子禹去治水。禹果然不负众望,13年後 平息了洪水。舜和尧一样,对老百姓很宽厚,多采用 象征性的惩罚,犯了该割掉鼻子罪的人,让穿上赫色 衣服来代替;应该砍头的人只许穿没有领子的布衣。 为了让老百姓懂得乐舞,舜派夔到各地去传播音乐。 有人担心夔一个人不能担当重任,舜说:“音乐之本, 贵在能和。像夔这样精通音律的人,一个就足够了。” 夔果然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孔子赞叹道:“无为 而治,说的正是舜啊!他自己需要做的,只要安安静 静坐着而已。”(“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 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论语· 卫灵公》)
中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视人与人和睦相处,待人诚恳 宽厚,互相关心理解,与人为善、推己及人,团结、 互助友爱、求同存异,以达到人际关系的和谐。“和 为贵”一词出自《论语》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 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礼之运用,贵在能和,就是主张借礼的作用来保持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的思想,把“人和”置于天时地利之 上,更集中表达了对人与人和谐 关系的追求。
题,我们又感到,孔子既强调礼的运用以和为贵,又指出不能为和而和,
要以礼节制之,可见孔子提倡的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这是有其合理性 的。
丝绸之路
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与各国人民保持着友好交往。不少人历尽艰
辛,出使到亚洲和欧洲各国,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丝绸之路,就
是古代我国与西方各国人民勾通联系的交通道路。 汉朝时,我国的养蚕生产已有很大发展,抽丝和织绸的手工业也初具 规模。中国生产的丝绸织物,在世界各地享有很高的声誉。因此,许多商 人为了把中国丝绸远销西方,便开辟了南北两条通往西方的丝绸之路。北 路,从长安出发,过河西走廊,经由敦煌至新疆吐鲁番,然后沿着天山南 麓越过葱岭北侧,最后到达安息(今伊朗)。南路,是从敦煌经由今新疆境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成功人士就是通过对矛 盾的良好协调成就了自己的千秋功业的。
咸丰六年(1856年)胡林翼出任湖北巡抚,主要任务是剿灭太平天国运动,但 是不巧的是他遇到的顶头上司湖广总督却是满洲权贵官文,绝大多数人对官文 的评价是“为官昏庸,不善政事”,其特点是三大:“小妾大、门丁大、庖丁 大”。这样一个所谓的“纨绔子弟”如何能不成为自己“建功立业”的绊脚石 呢?胡林翼就采取一些方法,让林母收官文之妾为义女,又处处让利给官文等 妥协之举,史书记载:“林翼威望日起,官文自知不及,思假以为重,林翼益 推诚相结纳,于是吏治、财政、军事悉听林翼主持,官文画诺而已。不数年, 足食足兵,东南大局,隐然以湖北为之枢。”曾国藩说:“林翼坚持之力,调 和诸将之功,综核之才,皆臣所不逮,而尤服其进德之猛。”胡林翼就是通过 对矛盾的良好协调,达到了人与人的协调,与官文一起为平定太平天国做出了 历史性的贡献,也成就了自己“中兴名臣”的美名,同时,也成就了官文的业 绩,平定太平天国之后,曾国藩上奏褒奖时,官文列名疏首。如果当初思考不 周,协调不当,真的是弹劾了官文,来了一个好管闲事的湖广总督时,则后果 很可能会是截然不同的。
德行。不偏不倚谓之中,平常谓庸。中庸就是不偏不倚的
平常的道理。
‚中‛表征为一个恰切的‚度‛,是在面对复杂对象时精 确把握事情的‚分寸‛。 ‚庸‛一般解释为平常、日常。 从所见到的先 秦文献看,孔子之前的古籍有不少有关中庸的思 想论述,如《尚书》:‚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 执厥中‛;‚今予告汝不易!永敬大恤,无胥绝远!汝分猷念 以相从,各设中于乃心‛;‚兹式有慎,中吉‛、‚‘得尚于中行’,以光大也‛、‚‘鼎黄耳’, 中以为实也‛、‚‘震索索’:中未得也‛、‚中以行正也‛等, 在强调执中、中行中呈现出中庸之意。《左传》说:‚民受天 地之中以生,所谓命也。‛《周礼》中关于‚中‛的表述也不 少,如:‚以刑教中‛、 ‚以五礼防万民之伪,而教之中;以 六乐防万民之情,而教之和‛(《地官· 大司徒》)、‚以乐德 教国子:中、和、祗、庸、孝、友‛(《春官· 大司乐》)。
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主要特征
1. 以人为本 2. 以德为先 3. 中庸之道 4. 无为而治
5. 以和为贵
中庸之道,亦即君子之道,是传统儒家修行的法宝。是
由孔子提倡、子思阐发的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精神修养以
达到天人合一、太平和合神圣境界的一整套理论与方法。
属于道德行为的评价问题,也是一种德行,而且是最高的
和是儒家所特别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
《礼记· 中庸》写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杨遇夫《论语疏证》写道:“事之中节者皆谓之和,不独喜怒哀乐之发一 事也。和今言适合,言恰当,言恰到好处。”孔子认为,礼的推行和应用 要以和谐为贵。但是,凡事都要讲和谐,或者为和谐而和谐,不受礼文的
含義: 无为:遵循自然的法则而不妄为;治:治理。自己不 妄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 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后泛指以德化民。
无为而治是道家的基本思想,也是其修行的基本方法。无为 而治的思想首先是由老子提出来的。 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化生的,而且天地万物的运动变 化也遵循道的规律。 道的最根本规律就是自然,即自然而然、 本然。既然道以自然为本,那么对待事物就应该顺其自然,无 为而治,让事物按照自身的必然性自由发展,使其处于符合道 的自然状态,不对它横加干涉,不以有为去影响事物的自然进 程。
约束也是行不通的。这是说,既要遵守礼所规定的等级差别,相互之间又
不要出现不和。孔子在本章提出的这个观点是有意义的。在奴隶社会,各 等级之间的区分和对立是很严肃的,其界限丝毫不容紊乱。上一等级的人 ,以自己的礼仪节文显示其威风;下一等级的人,则怀着畏惧的心情唯命 是从。但到春秋时代,这种社会关系开始破裂,臣弑君、子弑父的现象已 属常见。对此,由子提出“和为贵”说,其目的是为缓和不同等级之间的 对立,使之不致于破裂,以安定当时的社会秩序。但从理论上看待这个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