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章节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第四单元的核心词汇和基本语法,包括一般现在时的用法、家庭成员和日常用品的词汇。具体包括:
1.掌握一般现在时的肯定句、否定句和疑问句的结构,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进行交流。
2.学习并运用本单元的词汇,如:mother, father, sister, brother, teacher, student等家庭成员和日常用品的词汇。
2.任务型教学法:设计各种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3.交际法: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口语表达能力。
4.激励性评价: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鼓励他们大胆开口说英语,增强自信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积极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乐于学习,善于合作,敢于开口。
4.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为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善于模仿,但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保持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5.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个体差异,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帮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6.学生在情感态度上,对英语学习抱有积极态度,但部分学生存在紧张、焦虑等情绪,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3.词汇教学:
-利用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新词汇。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词汇,提高记忆效果。
-通过词汇游戏和小组竞赛,激发学生学习词汇的兴趣。
4.听说训练:
-播放与家庭生活相关的听力材料,让学生进行听力和口语练习。
《第四单元复习课》(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第四单元复习课》(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 巩固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 生字词:复习本单元的生字词,巩固读音、书写和意义。
2. 词语理解:通过具体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提高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
3. 句子练习:复习不同类型的句子,如比喻句、拟人句等,提高学生的句子表达能力。
4. 课文内容:回顾课文内容,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5. 语文园地:对本单元的语文园地进行复习,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巩固本单元的生字词、词语理解、句子练习和课文内容。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游戏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生字词复习:带领学生复习本单元的生字词,巩固读音、书写和意义。
3. 词语理解:通过具体语境,让学生理解词语的含义,提高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
4. 句子练习:组织学生进行不同类型的句子练习,如比喻句、拟人句等,提高学生的句子表达能力。
5. 课文内容回顾: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6. 语文园地复习:对本单元的语文园地进行复习,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7. 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8. 作业布置:布置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第四单元复习课》2. 主要内容:生字词、词语理解、句子练习、课文内容、语文园地3. 重点知识: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突出显示七、作业设计1. 生字词听写:听写本单元的生字词,家长签字。
2. 词语理解练习:完成一篇关于词语理解的练习题。
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3)学会本单元要求的交际口语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图片、音频、视频等,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课文。
(3)开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情感。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珍惜和感恩。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本单元共有4篇课文,分别是《古诗两首》、《荷叶母亲》、《万年牢》和《尊严》。
2. 生字词:根据课文,筛选出本单元需要学生掌握的生字词,并进行分类整理。
3. 交际口语:根据课文内容,提炼出本单元的交际口语话题,并进行情景设计。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2)生字词的认读与书写。
(3)交际口语的表达与运用。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课文内涵的挖掘与情感体会。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手段,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合作学习法:开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情感教学法:注重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的情感,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感恩的价值观。
五、课时安排本单元共需安排8课时,分别为:1. 第一课时:学习《古诗两首》2. 第二课时:学习《荷叶母亲》3. 第三课时:学习《万年牢》4. 第四课时:学习《尊严》5. 第五课时:生字词复习与测试6. 第六课时:交际口语练习7. 第七课时:课文内容复习与测试8. 第八课时:总结与反思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小组合作表现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进步。
2024年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复习课教案
2024年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确保学生熟练掌握第四单元中的生字词、成语、句型结构以及文学作品的基本内容。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复习,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提高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包括主题思想、人物特点、情节发展等。
生字词、成语的正确书写和准确运用。
句子结构的掌握,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造句和写作。
教学难点对文学作品深层含义和情感的体会与理解。
复杂句型的运用和作文的谋篇布局。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讨论等形式回顾上节课内容,引出本节课的复习重点。
展示与单元主题相关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复习生字词和成语呈现生字词和成语列表,让学生快速浏览并记忆。
通过填空、选择等形式进行生字词和成语的巩固练习。
鼓励学生分享生活中运用这些成语的实例,加深理解。
3. 文学作品阅读理解分组阅读第四单元的文学作品,讨论并提炼主题思想。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人物特点,探讨情节发展,理解作品深层含义。
开展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作品中的情感。
4. 句子结构分析和写作练习分析课文中的复杂句型,让学生掌握句型结构。
提供写作任务,如扩写、缩写、续写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
教师点评学生的写作作品,指出优点和不足,给出改进建议。
5. 课堂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复习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的记忆。
布置课后拓展任务,如阅读相关文学作品、收集成语故事等,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语文应用能力。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网络资源等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复习课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复习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复习第四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课文内容、生字词等。
2.帮助学生加深对第四单元知识的理解,提高语文水平。
二、教学重点
1.了解第四单元中重点词语的意思与用法。
2.能够准确朗读第四单元课文。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本、教学课件、笔记本等。
2.学生准备:课本、笔、作业本等。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复习生字词
1.复习第四单元中的生字词,让学生读一读,理解意思。
2.指导学生用生字词造句,加深记忆。
第二步:课文复述
1.让学生围坐一起,轮流复述第四单元的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讲述故事中的关键点,确保完整传达主要内容。
第三步:课文分析
1.分段分析课文,详细讲解生字词的意思和用法。
2.引导学生思考课文背后的寓意,促进思维发展。
第四步:课文朗读
1.让学生分组进行课文朗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老师适时纠正发音错误,提出改进建议。
五、课堂小结
在今天的复习课上,我们通过生字词复习、课文复述、课文分析和课文朗读等环节,加深了对第四单元知识的理解。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课后继续复习,巩固所学内容。
六、作业布置
1.完成第四单元相关练习题。
2.背诵本单元重点词语及课文。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参与,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谢谢大家!。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四单元 4 这月我当家 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 4 这月我当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及应用,能够正确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及应用2. 有关“这月我当家”的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及应用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2. 学具:练习本、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这月我当家”的主题,引导学生思考与本月当家相关的数学问题。
2. 讲解:讲解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通过例题进行演示。
3. 练习:让学生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4. 应用:讲解如何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家庭收支、分配家务等。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本月当家过程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6. 成果展示:邀请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7.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这月我当家2. 重点知识: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及应用3. 教学过程:导入、讲解、练习、应用、小组讨论、成果展示、总结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完成练习册上有关分数除法的题目。
2. 结合本月当家过程,尝试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并记录下来。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对分数除法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及时进行辅导。
2. 在讲解分数除法应用时,教师应注重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 加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 课后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总之,本节课通过讲解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及应用,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基础。
《第四单元可能性》核心素养教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3)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难点在于将概率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如设计一个简单的概率游戏,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团队合作与创新意识的培养:难点在于如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合作能力,例如在探讨可能性问题时,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在总结回顾环节,学生们对今天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总体较好。但在课后,我收到一些学生的提问,表明他们对某些知识点仍存在疑问。为此,我决定在下一节课的前几分钟,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答,确保学生能够真正消化和理解所学内容。
(2)可能性的表示方法:强调文字描述、画图和列表等表示方法的应用,如抛硬币的可能性用文字描述为“出现正面或反面”,用画图表示为正反两面,用列表表示为{正面 Nhomakorabea反面}。
(3)概率的初步认识:关注学生对概率概念的理解,即概率是反映事件发生机会的大小的量,如抛硬币出现正面的概率是0.5。
2.教学难点
(1)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思维分析事件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举例说明如何通过观察和分析来判断一个事件的可能性。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抛硬币游戏中,出现正面或反面的可能性是相等的,这个案例展示了可能性在游戏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帮助我们预测结果。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事件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识别,以及可能性的表示方法。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抛硬币、掷骰子的例子来帮助大家理解。
首先,导入新课部分,以抛硬币和掷骰子为例,学生们表现出较高的兴趣。这说明从生活实际出发,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1教材分析本次积累运用包括“读读背背”“阅读”“口语交际”和“习作”。
教学目标积累格言警句。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熟读成诵。
阅读短文《给,永远比那愉快》,抓住主要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讲述具体事例,说出自己对培养美德的看法,认真倾听别人发言,听懂主要意思。
看相片,写出自己对美好往事的回忆。
教学重点难点讲述具体事例,说出自己对培养美德的看法,认真倾听别人发言,听懂主要意思。
教学构想逐题进行练习,使学生学会积累知识,并能在阅读和习作中加以运用。
教学准备投影片、《钓鱼的启示》《小珊迪》《给,永远比那愉快》插图、一张自己喜欢的照片。
教学时间五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读读背背自己的'格言警句,自读短文,了解主要内容,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学生学习过程一、激发兴趣。
1 导入。
你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积累了哪些格言警句?谁愿意说一说?这些格言警句你为什么记得牢?2 教师示范背诵一些格言警句。
二、引导学生读、背格言警句。
1 读准字音。
2 注意不读破句。
3 练习背诵,检查背诵情况。
三、阅读短文。
1 反复阅读,了解主要内容。
(1)初读短文,了解大意。
(2)逐个自然段阅读,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3)把三个自然段的内容连起来说说,抓住短文的主要内容。
2 理解“给,永远比拿愉快”。
(1)读第一自然段,思考:高尔基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什么?(2)读第三自然段,思考:高尔基认为要怎样生活才会愉快?(3)反复读“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句话,思考:“给”字后面为什么加上逗号?“永远”强调什么?(4)联系生活实际,谈个人感受。
作业设计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2[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积累多音字“缝”。
2.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裁缝和顾客对话的语气,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3.默读课文,能从文中提取有关顾客要求和裁缝表现的信息,借助表格复述故事。
2024年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四单元单元分析
人文主题这个单元是第三个拼音单元,共安排了5课拼音和1个语文园地,学习内容包括8个复韵母、1个特殊韵母、9个鼻韵母和6个整体认读音节,还穿插安排了儿歌、词语及认读字。
教材继续借助情境图帮助学生学习复韵母。
课文编排《ɑi ei ui》学习复韵母ɑi ei ui及四个声调;正确拼读声母和三个复韵母组成的音节。
了解复韵母标调规则。
《ɑo ou iu》学习复韵母ɑo ou iu的正确认读及声母和它们组成音节的正确拼读。
《ieüe er》学习复韵母ieüe,特殊韵母er和整体认读音节ye yue的正确认读,声母和ieüe组成音节的正确拼读,《ɑn en in unün》学习前鼻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yuɑn、yin、yun的认读,声母和前鼻韵母的拼读,以及三拼音节的正确拼读。
《ɑnɡenɡinɡonɡ》学习后鼻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yinɡ的正确认读,声母和后鼻韵母组成音节的正确拼读。
语文要素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在游戏情境下充分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声母和单韵母知识,利用学生已经认识的汉字,帮助学生认读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准确拼读音节。
这个单元开始要求书写音节词,在书写的同时体会拼音标调的规则。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的范例及教师的范写,然后进行实践尝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提醒学生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学生的身心特点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经验学生的个体差异可能遇到的困难其他1.正确认读8个复韵母、9个鼻韵母,即5个前鼻韵母、4个后鼻韵母,以及1个特殊韵母;正确认读6个整体认读音节。
继续巩固两拼、三拼音节拼读法。
正确书写音节词。
2.借助拼音,认识“白”“菜”等30个生字。
3.诵读《洗手歌》《欢迎台湾小朋友》等5首儿歌及“和大人一起读”栏目中的《小鸟念书》。
在诵读儿歌等过程中巩固拼读的技能。
4.通过“语文园地四”读记字母表,能区分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通过归类练习,训练口语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最新人教版二年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最新人教版二年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教学目标1. 掌握识字词: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词义。
2. 理解课文:通过阅读课文,领悟课文中的故事情节,理解其中的道理和寓意。
3. 培养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课堂练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课文,理解其中的故事情节和寓意。
2. 辨析生字词:学生能够正确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其词义。
教学准备1. 教材:最新人教版二年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2. 教具:黑板、彩色粉笔、PPT。
教学过程导入1. 利用图片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主题。
研究1. 集体阅读课文,学生自主默读,注意标注生字词并查找词义。
2. 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和寓意,并做简要分享。
3. 教师带领学生逐段解读课文,重点讲解生字词的意思和用法。
练1. 师生互动练:教师提问学生词语的意思,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答案。
2. 小组讨论练: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道理和寓意,并准备进行小组展示。
总结1.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总结,并帮助学生巩固研究成果。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通过阅读其他相关文章,进一步拓展对本单元主题的理解和思考。
2. 带领学生进行创作活动,写下自己对课文中寓意的感悟和思考。
课堂作业1. 完成课后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让他们理解故事情节和寓意。
课堂练习和小组讨论有助于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希望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并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2.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学生能够分析并欣赏文本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2. 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学习本单元,学生能够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2. 学生能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2. 写作技巧的掌握和应用。
教学难点1. 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
2. 写作技巧的灵活运用。
三、教学过程课前准备- 教师应提前准备课文的相关背景资料,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课堂导入- 教师可以通过引入与课文相关的故事、事件或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
课堂讲解1. 课文讲解:- 教师应对课文进行逐段讲解,解释生词、难点,阐述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和修辞手法。
- 教师可以结合具体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2. 写作技巧讲解:- 教师应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如描写、抒情、议论等,让学生了解并学会运用。
课堂练习- 教师可以设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即时巩固所学知识。
小组讨论-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就课文内容或写作技巧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写作练习- 教师可以布置与本课相关的写作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进行实践,提高写作能力。
课堂小结- 教师应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提醒学生注意难点。
四、课后作业- 教师应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五、教学反思教师应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并据此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就是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教案的全部内容。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单元整体设计教案
学生活动:1.学生自由读篇章页内容谈体会。
2.生交流课前查找的资料3.齐读课题两遍 1.《猫》4.生自由读课文。
5.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文中的生字新词。
读完后四人小组内交流反馈字词预习情况。
5.①用“屏、折”2个字的不同读音组词。
(出示课件,师指名读后生齐读)注意读句子时要读出你的感受。
(出示课件)师指名描述第二幅图中猫的形象。
(板书:贪玩)6.师:猫真贪玩,居然出走一天一夜也不肯回来。
谁来读一读这一句?(师指名读)(出示课件)师指名描述第三幅图中猫的形象。
(板书:尽职)师:猫多么尽职啊!这段话中哪些词语让你最有感触呢?认真地读一读。
7.结合关键词,感受“更可爱”子,将猫的古怪性格描写得淋漓尽致。
这哪里是一只猫啊,这分明就是一个无拘无束的孩子啊!6.学生比较朗读,体会两种句式语气的不同。
7.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先照课文讲,然后补充自己所观察到的,说出小猫的天真可爱。
(根据出示一组小猫各具情态的图片读。
)活动意图:此板块抓住中心词“古怪”指导学生品读课文。
教学过程中,一步步地将“古怪”这样抽象的词语具体化,让学生感受到“古怪”一词运用得如此恰当。
5.作业设计:必做:完成本课练习册相应内容选做:小练笔6.板书设计:13.猫野地里到处生长,后引申为有毒的物质。
b.用加一加的方法识字:讨=讠+寸;忠=中+心;掘=扌+屈;歪=不+正。
c.换偏旁识字:厌—伏。
④指导书写。
孵:笔画较多,视频出示书写笔顺,生边看边书空。
戒:“戈”从上、右包围“”,不要漏写一撇。
活动意图:整体感知,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学习课文之前,让学生充分自读课文,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会抓住主线,理清文章思路,为品读文本做好铺垫。
1.作业设计:必做:自己喜欢的词语,并选择其中两个造句。
选做:初步了解母鸡的习性。
2.板书设计: 14.母鸡6.板书设计14.母鸡6.板书设计:15.白鹅授课时间:课型:新授课时:第一课时6.板书设计:开头:先概括地介绍一下所写的小动物的名称,也可抒情或直接点题。
《第四单元复习课》(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第四单元复习课(教案)教学目标•复习第四单元学习内容,巩固相关知识点•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课文,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态度和理解能力教学重难点•复习诗歌《小河流》•复习年画《祥龙抬头》•复习故事《饿了的小鸟》•掌握诗歌和年画的相关知识点,深入理解故事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和PPT•学生课本•相关诗歌、年画和故事宣传画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忆第四单元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复习诗歌《小河流》(10分钟)教师出示诗歌《小河流》宣传画,引导学生回忆这首诗歌的内容,并帮助学生记忆相关知识点。
教师适当地加入相关声音和动作,加深课文的形象化理解。
三、复习年画《祥龙抬头》(10分钟)教师出示年画《祥龙抬头》宣传画,引导学生回忆年画的制作和饰品图案,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年画的理解,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年画的相关知识点。
四、复习故事《饿了的小鸟》(20分钟)1.教师出示故事宣传画,提问学生“故事的主人公是什么?”2.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逐段解读故事,帮助学生掌握故事的基本概念和谋篇布局。
3.教师提问相关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深层次的含义,如“小鸟的救赎是人类的救赎”等。
五、归纳总结(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和学习成果,巩固相关知识点。
总结与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全面复习第四单元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
同时加深了学生对诗歌、年画、故事等表现形式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态度和理解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和形式设计都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更加喜爱学习。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和性质,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理解乘除法的意义及应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运用乘除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内容1.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和性质2.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3. 乘除法的意义及应用4. 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乘除法的意义及应用。
2. 教学难点: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乘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模型、计算器、投影仪等。
2. 学具:直尺、圆规、剪刀、彩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图片展示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3. 操练:布置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5.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六、板书设计1.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和性质2.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3. 乘除法的意义及应用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提高题:探讨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研究乘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拓展题:研究其他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探讨乘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 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是否存在普遍性问题。
小学道德与法治新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讲文明》教案(共4课)(2024秋)
第四单元我们讲文明13.我们小点儿声【教学目标】[认知]1.知道课堂纪律的基本要求。
2.懂得课堂纪律的重要性,能用正反事例说明上课要遵守纪律。
[情感]1.愿意遵守课堂纪律。
2.对不遵守纪律的行为不满。
[行为]1.听到上课铃声立即进教室。
2.上课不随便说话;要发言,先举手;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不影响别人学习。
【教学重点】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使他们知道课堂纪律的基本要求,懂得人人遵守课堂纪律,大家才能学习好的道理,从而产生遵守课堂纪律的愿望。
【教学过程】一、想一想(通过学生的实际体验,使他们知道上课要守纪律。
)1.思考:同学们,上课时人人守纪律,大家学习得怎么样?如果有人不守纪律会怎样呢?2.小结:上课时,人人守纪律,大家能安静地学习。
有人不守纪律,就会影响学习,大家都不高兴,因此,课堂纪律大家都要遵守。
二、说一说(使学生知道课堂纪律的基本要求,懂得课堂纪律大家都要遵守。
)出示图一。
1.小组交流:(1)上课铃声响了,教室外活动的同学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2)教室里的同学听到上课铃声后是怎么做的?2.小结:铃声就是命令,听到上课铃声应该这样做:(1)停止一切活动。
(2)安静、迅速、按顺序进教室。
(3)在自己的座位上坐好。
大家安静、迅速地走进教室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保障,这样既不耽误上课时间,又能使大家踏时地上好一节课。
而且,课前准备好上课要用的东西,上课用起来方便、节省时间,不耽误听课或做作业。
过渡语:在座位上坐好后,我们该怎样上课呢?出示图二。
1.小组交流:(1)上课时,同学们是怎么做的呢?窗外飞来几只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同学们没有一个人看,这是为什么呢?(2)如果上课不专心听讲,搞小动作,会造成什么后果呢?(3)观察老师的表情怎样?你们猜此时老师是怎么想的?2.小结:上课玩东西,做小动作,会分散注意力,不能集中精神听老师讲课,既影响了自己的学习,有时还影响其他同学听课。
当自己想玩时,一定要管住自己,不玩,不做小动作,时间长了,就能养成遵守课堂纪律的好习惯。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认读生字、词语,理解字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
(2)能够正确书写生字,注意间架结构,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3)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选择自己最感人的地方背下来。
(4)积累好词佳句,学会用自己的话说说对野生动物的了解。
(5)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提高自主识字的意识和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种阅读形式,如默读、赛读、分角色读等,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用普通话交谈,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3)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提高自主识字的意识和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我国有很多种鸟类,激发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
(2)懂得当别人遇到困难时,要给予热情的帮助。
(3)懂得看问题、看事物,要注意观察,不要盲目相信别人的话,要自己动脑。
二、教学内容1. 课文《黄山奇石》《葡萄沟》《坐井观天》《寒号鸟》。
2. 语文园地四。
3. 口语交际:注意说话的语气。
4. 习作:写观察日记。
5. 日积月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认读生字、词语,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积累好词佳句,学会用自己的话说说对野生动物的了解。
2. 教学难点:(1)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提高自主识字的意识和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课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文插图、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2. 学具:字典、笔、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故事、歌曲等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初步认识生字、词语。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语。
4.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的理解,分享学习心得。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第四单元《传统美德源远流长》教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中华传统美德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宽容、诚信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可以进行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体验传统美德的实践。
-以“宽容谦让”为例,介绍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阐述宽容他人、谦让待人的美德。
-以“敬业奉献”为例,讲述雷锋的先进事迹,强调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精神。
2.教学难点
-理解传统美德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会在实际情境中运用传统美德。
-分析和批判现实生活中的道德现象,提高道德判断力和决策能力。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使其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
-掌握仁爱共济、正义勇敢、诚实守信、宽容谦让、敬业奉献等五个方面的传统美德。
-运用传统美德指导自己的行为,将其融入日常生活中。
举例解释:
-通过讲解“仁爱共济”,以孟子“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为例,强调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以“正义勇敢”为例,介绍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阐述坚持正义、勇敢担当的品质。
-以“诚实守信”为例,讲解商鞅立木为信的故事,强调诚信做人的价值。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活动的过程与体会。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中华传统美德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可能性》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可能性》教案一. 教材分析《可能性》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如何运用概率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概率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不够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概率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掌握简单事件的概率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概率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简单事件的概率计算方法,学会运用概率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如何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概率知识,提高学习的兴趣。
3.问题解决教学法:引导学生运用概率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辅助教学。
2.游戏材料:准备与概率知识相关的游戏材料,如骰子、卡片等。
3.实际问题案例:收集一些与概率知识相关的实际问题案例,用于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抛硬币、抽奖等,引导学生关注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提问:这些事件中,哪些是确定事件?哪些是不确定事件?2.呈现(10分钟)介绍概率的概念,讲解如何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
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动手实践,掌握概率计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设计一些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概率知识。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教案5篇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教案5【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第32~33页例1和“做一做”,第36页练习九第1~3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小数是在实际生活中产生的,并有着广泛的应用,认识整数、分数与小数之间的内在联系。
2.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体会到小数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是密切联系的。
3、培养学生探究发现、类推迁移的数学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准备】米尺、多媒体课件、立方体教具。
【教学过程】一、【课前铺垫、创设情景】教师通过展示自己的个人资料,既满足了学生想进一步地了解老师的好奇心,又达到了复习铺垫的学习目标。
通过学生自主创造小数的环节,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对小数世界的求知欲望。
二、【新课讲授】1、认识一位小数今天的学习,我们借助一样学具~米尺,大家认识它吗?现在我们把它搬到大屏幕上!(出示米尺课件)学生仔细观察,回答问题。
教学例1。
教师提问:一起来数数,把1米平均分成了多少份?学生一起数,得出结论(10份)。
提问:因为1米=10分米,所以这一份是多长?学生观察后回答:1分米小结:我们把1米平均分成了10份,每一份是1分米。
提问:1分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1)如果用“米”做单位,每一份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用分数表示是米。
)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用小数表示是0.1米。
)教师强调0.1米表示的意思:(0.1米表示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1份就是0.1米)想一想:0.1米的长度和米的长度它们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相等的关系)由此得出:米=0.1米(2)这样的3份是几分米?(这样的3份是3分米。
)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用分数表示是米。
)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用小数表示是0.3米。
)提问:谁能说说0.3米表示什么意思?同样,可以得出:米=0.3米(3)这样的7份又是多长呢?(这样的7份是7分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教案12 姥姥的剪纸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情感与态度: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过程与方法:通过搜集资料,感悟课文语言,体会文章的中心。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2、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三、教学准备:搜集各地剪纸艺术及图片,了解各地剪纸的特点。
四、教学时间: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课题1、人人都有姥姥,她们或高或矮,或胖或瘦,或白或黑,或普通或神奇……你的姥姥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她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你和她的感情怎么样?2、有个叫笑源的人,她和姥姥的感情非常深厚,他的姥姥最拿手的是剪纸。
为了表达他对姥姥的深切思念之情,他特地写了一篇文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姥姥的剪纸》。
二、初读课文1、指名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了解课文大意。
2、及时正音:“择、猪、爽”为翘舌音,“屯”为前鼻音,“爽”为后鼻音。
并纠正字形:“岂”上下结构,下面为“己”,不出头。
“刁”下面为提,不是撇。
3、交流预习情况。
4、再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全文共13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部分。
1-3自然段,讲述了姥姥剪纸的技艺高超,深入人心。
4-6自然段,讲述了姥姥在“我”的刁难下,尽展技艺。
7-12自然段,讲述了姥姥用剪纸表达了与“我”的浓浓深情。
13自然段,讲述了姥姥用剪纸表达对远方的“我”的挂念,姥姥的剪纸是“我”永远的回忆。
三、学习第一部分1、指读第一节,“左邻右舍”“都”贴着姥姥的剪纸,说明了什么?大家为什么都喜欢姥姥的剪纸呢?2、自由读课文2-3小节,思考上述问题。
3、交流。
A.技艺高超“普普通通”“翻来折去”材料平常,方法简单,居然“要什么有什么”“无所不能”,从正面表现了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
邻居的赞叹,“下蛋、打鸣”则从侧面反应了姥姥剪纸的逼真。
(指导朗读,读出剪纸的逼真、人们的赞叹)B.姥姥广结善缘,有求必应。
“任谁开口都行”可见姥姥人缘极广;“撩起、擦擦手”可见姥姥干脆利落,说剪就剪;“”说吧,派啥用场?往哪儿贴?可见姥姥的爽朗,剪纸有针对性,会剪的东西多,各有用处。
“接着干活”可见姥姥的勤劳。
3、指导朗读。
4、小结:作者的姥姥就是这样普通的老人,因为她有着所有普通妇女的美德——勤劳善良。
但是说她普通却不又普通,她身怀剪纸绝技,广结善缘。
她是一位多么了不起的女性啊!四、作业1、抄写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划去错误读音。
择(ze zhai)菜刁难(nan nan)三伏盛(sheng cheng)夏薅(hao ru)草机灵(ling ling)数(shu shu)九寒冬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搜集资料:我国还有哪些民间艺术?第二课时一、读题:1、出示学生带来的剪纸作品。
2、想像姥姥的剪纸作品,用词语形容(惟妙惟肖、形态各异、意味深长)过渡:这些都是初步印象,再走进课文,你会觉得这些剪纸更加栩栩如生、令人赞叹;姥姥更加真实熟悉,仿佛就在身边。
二、学习课文4-6小节1、课文中说,姥姥的剪纸技艺深入人心,左邻右舍的窗子上,都贴着姥姥心灵手巧的劳作。
是呀,姥姥心灵手巧,剪纸技艺高超。
从课文第四小节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一下。
2、自读交流A.“一天,我用双手死死得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
岂知工夫不大,一幅'喜鹊登梅'便完成了。
”“死死地捂住、摸着剪”说明剪窗花难度之大,“工夫不大”说明姥姥动作熟练,完成速度快。
由此可见她技艺高超。
B.“嗬,梅枝与喜鹊形象生动,大小疏密无可挑剔。
”“形象生动”说明姥姥的剪纸惟妙惟肖,“无可挑剔”是说我没有办法找到毛病,说明我打心眼里佩服姥姥的剪纸技术。
展示“喜鹊登梅”的剪纸,这就是姥姥剪的“喜鹊登梅”,我们来欣赏一下。
梅枝、喜鹊形象怎么样?它们的大小和位置安排如何?看到这里,我们对姥姥不由产生了一种什么感情?指导朗读,读出姥姥的技术高超,以及我的敬佩之情。
(谁能把作者此时的心情读出来)3、我服了,可是还找借口,我怎么说的,姥姥又是怎么说的?请一位同学朗读一下。
4、出示“我服了,可还耍赖:“姥姥,你从我手指缝里偷着往外看了!”“你差点把姥姥的眼珠子按冒了!”姥姥用指头点了一下我的鼻子,“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从这段对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请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
评价,读得真好,听了她们的朗读,慈爱的姥姥与顽皮的作者形象已经浮现在我们眼前了。
5、姥姥说,“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巧的意思是?技巧,巧妙的办法。
从第六节中的那句话可以看出姥姥姥姥掌握了剪纸的技巧,手很灵巧?6、理解“姥姥的手就是眼睛,好使的剪刀就像她两根延长的手指。
”说姥姥的手就是眼睛是因为——姥姥的手有家数,有分寸,有把握,也就是姥姥说的“有准头”;说剪刀好使,就像姥姥延长的手指是因为——姥姥的手非常灵巧,把剪刀运用得灵活自如。
7、熟的意思是?熟悉;姥姥对什么最熟悉不过?为什么她会对“喜鹊登枝”最熟悉不过?她是怎么剪的呢?“数九寒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灯光下剪,甚至摸黑剪。
”这些词语看出姥姥剪得多,剪得时间长。
常言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长年累月地剪,使得姥姥对“喜鹊登枝”非常熟悉,所以产生了一些灵巧的方法,剪得熟练。
8、对于熟能生巧的道理,你有这样的体验吗?(打毛衣、包饺子)9、姥姥剪纸技艺高超,除了经常练习,熟能生巧,还有什么原因呢?“我看惯也记牢了姥姥剪纸时身心入境的神态,那剪刀行在纸上的刷刷声,悦耳之极。
”理解:身指——身体,心指——精神,入境是指——进入某种状态或境界。
姥姥剪纸是什么神态呢?请同学们看书中插图,姥姥剪纸时眼睛紧盯着手中的剪刀和彩纸,眼神——专注,对手中的活儿是——一丝不苟,整个的身体和精都沉浸到了非常快乐的剪纸活动中了。
这就是“身心入境”的神态。
10、姥姥的专注令我着迷,那剪刀行在纸上的刷刷声,悦耳之极。
理解“悦耳之极”,悦耳意思是——动听到了极点。
姥姥剪纸的刷刷声,为什么会如同音乐般美妙动听到了极点?手法娴熟,如同行云流水,富有节奏、韵律。
这句话通过我的感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姥姥的剪纸技艺高超。
谁来读一读这一句,表现出作者当时的感受?三、学习7-12小节1、观察姥姥剪纸简直成了一种享受。
密云多雨的夏天,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险,便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
“拴”怎么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什么?(吸引)姥姥的剪纸竟然有这么大的魅力,可以牢牢的吸引住我,抵挡得住游泳的诱惑!可见姥姥的剪纸技艺多高啊!2、屋檐下,姥姥剪了几幅图样给我,分别是什么内容呢?它们都表达了姥姥怎样的感情?请同学们默读课文7-11小节,思考一下。
3、讨论交流牛驮着兔子;牛和兔子一起啃食青草——疼爱4、作者的顽皮可爱愉悦着姥姥,姥姥慈祥疼爱感染着作者,屋檐下洋溢浓浓的亲情。
老师请几位同学们来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现出这样其乐融融的场景。
5、指名分角色朗读,评价。
6、开始,姥姥是用剪纸来“拴”住我的心,从那时候起,我总是“缠”着姥姥剪兔子和老牛,姥姥的剪纸技艺多么高超啊!这些兔子和老牛形象各异——引读——姥姥剪的兔子和老牛,无论形象怎么改变,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引读——我摆弄着各式各样的窗花——从此段话中你体会出作者饱含了什么感情呢?(赞美、依恋)7.我们能读出作者对姥姥的感情吗?指读,齐读。
评价。
8、本段文字语言优美,感情真挚,大家可以背下来吗?出示“从那时候起,我总是缠着姥姥剪兔子和老牛——()的兔子,()的兔子,()的兔子;()的老牛,()的老牛……兔子总是在(),老牛总是在()。
我摆弄着()的窗花,对()的兔子和()的老牛充满了好感。
”同学们可以先参考着背,再不用依靠来背。
四、学习13小节1、姥姥一直用她的剪纸表达着对我浓浓亲情,我上学了,小学,中学,大学,越走越远了。
但我还是不断收到姥姥的剪纸,其中一幅是这样的:出示“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地望着一只欢蹦着远去的小兔子,连接它们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
我知道,这是姥姥对我的期待。
”我明白了姥姥对我有什么“期待”?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2、是啊,无论我走多远,都走不出姥姥的目光,走不出姥姥的牵挂。
出示“事实上,我不管走多远,走多久,梦中都不时映现家乡的窗花和村路两侧的四季田野。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当我忆及姥姥的剪纸声时,我的梦境里会出现哪些声音,哪些景物?从本段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3、谁能用朗读表达出作者的感情?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不时映现、无论何时何地、立刻变得4、小结:顽皮可爱的作者让姥姥牵肠挂肚,勤劳善良、心灵手巧的姥姥让作者魂牵梦绕。
我们再一次被她们之间浓浓的亲情感染了。
齐读课文末节。
五、总结课文同学们,剪纸不光展示了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更体现了姥姥对作者的疼爱牵挂,寄托了作者对姥姥的思念和依恋,它如同桥梁沟通了姥姥与作者之间的感情,宛如纽带,拉近了两人之间的距离。
让我们永远地记住这份浓浓亲情的见证——姥姥的剪纸!我们的姥姥也同作者的姥姥一样,勤劳善良,心灵手巧,她们也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我们的浓浓亲情。
让我们永远地记住这个亲切而又温暖人心的名字——姥姥!六、作业基础题1、剪纸艺术是一门易学但难精的民间技艺。
有机会上网的话,可以登录中国剪纸网,进一步了解我们灿烂的剪纸艺术,也可以搜集其他品种的民间艺术的资料。
2、在收到姥姥寄来老牛望着远去的小兔子的剪纸后,作者心境肯定颇不宁静,眼前肯定会浮现出和姥姥在一起时候多姿多彩的生活画卷。
假如你是作者,该怎么给姥姥回信呢?试着写写。
板书:亲情姥姥的剪纸“我”心灵手巧技艺高超13牛郎织女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情感与态度:体会牛郎、织女及老牛之间的真挚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过程与方法:抓住文中重要词句,感悟文章的中心。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四大民间传说。
2、掌握形容时间短的词语。
3、体会牛郎、织女及老牛之间的真挚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三、教学准备:搜集四大民间传说。
四、教学时间: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每当夜幕低垂群星闪烁时,我们仰望天空,隐约中不难发现一条银色的天河,瞪大眼睛仔细看看,发现天河两边有两颗最亮的星星,这两颗星星就是"牛郎星"和"织女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