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如何审题和立意
中考作文审题的方法

中考作文审题的方法中考作文审题是指对题目进行分析和理解,明确写作的目的和要求,从而确定写作的角度和思路。
下面是一些中考作文审题的方法。
1. 仔细阅读题目。
首先要认真仔细地阅读题目,确保理解题意。
可以通过慢读和反复阅读等方式,理解题目的含义和要求。
2. 理解关键词汇。
题目中通常会包含一些关键词汇,比如“描述”、“阐述”、“说明”、“分析”、“比较”等。
对这些关键词汇要进行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清楚它们所代表的具体含义和要求。
3. 确定写作目的。
根据题目的要求,确定写作的目的和意图。
比如是要陈述一个观点,还是要描述一个事情,还是要说明一个原因等。
明确写作目的有助于明确写作的焦点和内容。
4. 分析题目类型。
中考作文题型多种多样,可以是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等。
针对不同的题型,要采取不同的写作方式和结构。
比如记叙文要有情节和人物,说明文要有事实和例子,议论文要有论点和论证等。
5. 确定写作角度。
根据题目的要求和自己的观点,确定写作的角度。
这是写作的立意和出发点。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问题,比较利弊,得出自己的观点和结论。
6. 确定思路和内容。
根据题目的要求和自己的写作目的,确定写作的思路和内容。
可以用脑图、提纲等方式来整理和构思。
明确写作的主题和要点,有助于组织好文章结构和内容。
7. 注意排除干扰信息。
有时候题目中会包含一些无关或者干扰的信息,这些信息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困惑和误导。
因此在审题的过程中,要学会排除这些干扰信息,确保把握住题目的核心要点。
8. 参考范文和素材。
在审题的过程中,可以参考一些范文和素材,了解一些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这有助于丰富写作的内容和思路,提高写作水平。
9. 注意时间和字数的限制。
在审题的过程中要注意题目中是否有关于时间和字数的要求,确定写作的时间安排和字数控制。
这有助于在写作过程中更好地掌控时间和写作进度。
中考作文审题是写好作文的关键一步,只有对题目进行准确全面的理解和把握,才能确定好写作的方向和内容,从而提高作文的质量和得分。
中考作文指导:命题作文如何审题立意

中考作文指导:命题作文如何审题立意中考作文是考查学生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审题立意是写好作文的关键之一。
正确地理解题目意思,并根据题目要求有针对性地展开写作,可以使作文内容更加丰富、有深度,更好地满足评分要求。
下面是一些中考作文审题立意的指导方法,希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1. 仔细阅读题目一定要认真仔细地阅读题目,理解其表面意思和深层含义,尤其要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和提示词。
有时候,题目表面上的意思可能比较简单,但其中含义可能比较深远。
“我的家乡”就不仅仅是在描述一个地方,而是在谈论一种情感、一种记忆。
2. 分析题目要求分析题目要求,找出核心词和关键词,明确写作的方向和重点。
可以通过标注、划线等方式进行分析,确保自己对题目要求有个清晰全面的认识。
3. 综合考虑各种可能性在审题时,要考虑到题目可能涉及到的各个方面。
有时候,题目可能是一个抽象概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阐述。
“幸福”这个主题就可以从亲情、友情、爱情、成就等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和写作。
4. 借助关联词扩展作文思路如果题目比较狭窄,难以展开,可以借助一些关联词进行扩展,丰富文章内容,使其更有深度。
如果题目是“我的梦想”,可以从“我的梦想是什么”、“实现梦想的方法”、“梦想对我意味着什么”等方面展开写作,通过关联词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作文框架。
5. 融入个人经历和感受在写作中,可以融入一些个人的经历和感受,使作文更加真实、有血有肉。
即使是命题作文,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学习经历等进行写作,增加情感共鸣和感染力。
6. 避免刻意迎合和教条式写作审题时,不要刻意迎合考生主观臆造的预设答案,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见解。
也要避免教条式的写作,不要机械地堆砌一些固定的表达和观点,而是要注重个性化的表达和深入思考。
审题立意是写好作文的重要环节,要注重对题目的仔细理解和思考,结合自己的个人经历和观点,展开有深度、有思考的写作。
要注重语言表达和文采,做到扣题、得分、有个人特色。
中考作文指导:命题作文如何审题立意

中考作文指导:命题作文如何审题立意 在中考即将到来之际,小编整理的命题作文 如何审题立意,希望大家喜欢。
一、确立准确的内容 看到作文题目后,我们该写些什么?这是所有命题作文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1、思维的发散:具体到考场作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散自己的思 维: ①把握话题作文 ,仔细审题,充分利用作文题中的提示性语言,来获得写作内容。
②围绕话题展开多层次联想,多角度拓展写作内容。
A.类似联想:由话题出发,联想到与话题同类或相似的事物,从而确定写作 的内容。
B.内敛式联想:给一些宽泛型的话题添加一些限制成分,缩小话题的外延, 明确写作的范围。
C.逆反式联想:从话题的反面着手,确定写作的范围和内容。
D.虚实转换联想: 有些作文话题往往是从缤纷繁杂的现象中抽象出来的一些 概念,既有虚的一面,也有实的一面。
2、思维的归纳:即表现内容的确立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下面 两点: ①要写自己熟悉的内容; ②要写自己驾驭得了的内容: 由同学们的认知水平、 思想深度乃至于语言表 达能力所决定。
通过思维的发散和思维的归纳,一篇文章的表现内容得以最终确立。
二、突出明确的中心 1、表现中心的确立存在一个是否符合题意的问题 有些同学在审题时能够注意准确把握话题的范围和内涵, 但是在写作过程中 没有围绕中心铺展渲染的意识,结果是要么中心涣散,要么表现中心偏离题意。
2、我们还要注意培养自己明确点明中心的意识 为了明确点明中心, 我们可以在文章内容构思好以后, 围绕中心编写几段话, 将它们安插在文章的开头、结尾或是文章的过渡、转折的地方,既提醒自己不要 偏离中心,提醒阅卷老师你有明确的中心意识。
3、表现中心的确立有品位高低之分1/5①要有深刻的思想:对科学的世界观有必要有所了解,掌握发展的观点、全 面的观点、联系的观点,提高自己对事物的认知能力,使自己作文的立意做到深 刻。
②要有小中见大的眼光: 对平凡的生活现象进行深刻的思考, 有独到深刻的 见解,才能够使文章中心的确立不同凡响。
2024年中考作文指导:如何审题

2024中考作文指导:如何审题审题立意,作文评分标准的要求是:切合题意、中心突出、思想健康。
审题方面,要做到准确理解题目或材料意义,全面关注信息点,细致分析提示语,同时也要符合文体、字数、注意事项等命题要求。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应该审视自己,看看自己掌握了哪些相关的素材,以及在符合题目要求的文体中自己更擅长哪种。
立意方面,在切合题意、思想健康的前提下,应尽量做到立意深刻、新颖。
有些题目比较抽象、宏大,我们不妨化虚为实,找准切入点,找到抓手,把抽象的概念写得具体可感;有些题目具体实在,我们可以从小处着笔,以小见大,拓展深度和广度。
下面从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三个方面举例说明一下审题立意的方法。
一、命题作文从构成形式上看,命题作文的题目有词语式、短语式和句子式三种情况。
词语式,如“懂得”“声音”;短语式,如“一缕芬芳”“见证美好”;句子式,如“勇敢是最有力的魔法”“我能为你做点什么”等。
命题作文的审题,看似容易,想写得深入、新颖却并非易事,因为即使是简单的词语或短语也可以蕴含丰富的含义,同样需要认真分析、准确理解。
词语式题目要注意该词可以包含哪些方面,是否有引申义、比喻义或象征义。
以题目“声音”为例,可以是人的声音、动物的声音、自然界中的声音,也可以是内心的呼唤、振聋发聩的观点等。
声音的作用也很丰富,它可以传递知识,也可以表达情感。
我们可以是发出声音的主体,也可以听到声音,并从中获得心灵的触动、思想的启迪。
这种题目应充分理解词义,尽可能打开思路。
短语式题目及句子式题目应注意明确词语之间的关系,找准重心,明晰逻辑。
如题目“一缕芬芳”,重点在“芬芳”,它既可以是鼻子真实闻到的香气,也可以是亲情的美好、品格的高贵等,应注意把握住“芬芳”的含义,以及带给人的熏陶与美好感受。
题目“见证美好”,审题时应注意把自己与身边的美好结合起来,从而突出“见证”。
“美好”的选材可以是生活中温暖的瞬间,也可以是家乡的变迁、社会的进步等。
中考作文指导:命题作文如何审题立意

中考作文指导:命题作文如何审题立意中考作文是考生面临的一项重要考试内容,除了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外,也需要考生具备审题能力和立意能力。
以下是一些指导,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命题作文。
一、审题审题是写好中考作文的前提,必须在开头就做到。
考生在阅读题目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理解题意:首先要读懂题目表达的意思,不要模糊或曲解。
要注意查询一些生词,确保自己的理解正确。
2.考虑写作要求:通常中考作文的题目会给出一些指导性的要求,如文章格式、字数限制、主题平和度等。
考生必须在文中遵守这些要求。
3.分析文章结构:通过审题,考生应开始思考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式。
是否要根据主题撰写叙事、议论、说明、描述等类型的文章。
二、立意立意是指根据审题的内容,确定要表达的观点和主旨。
考生要充分理解题目中给出的主题或问题,理清思绪,构思文章的内容和要点。
具体而言,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选题:根据题目的主题和要求,考生应该有选择具体内容的自由。
这些内容必须与题目紧密联系,且符合自己的经验、知识和价值观。
2.确定观点和立场:考生需要明确自己的观点和立场,这是文章的核心。
他们应该在前几行文中明确地表达自己的主题或立场,使读者在文章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3.采用合适的写作风格:通过审题正确地立意、明确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后,考生应该选择合适的写作风格,包括语气、文体、用词等。
这些因素对文章的效果和质量有重要影响。
总之,审题和立意是中考作文写作的重要环节,考生必须准确理解题目的主题和要求,同时,要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通过合适的写作风格,使文章更加生动、有力,也更有吸引力。
中考材料作文的审题和立意整理版

提炼观点(结合课内外用发散性思维):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有压力才有动力
伴你奋斗到永远
⑥内涵挖掘法 要写出立意深刻的文章,首先对材料要有深刻的理 解,由表及里,由此及彼 。请看下题:
例:曾经发生在北京动物园的一起“人伤熊”事件曾激起 了人们的愤怒和思考,清华大学四年级学生刘海洋用硫酸伤害 了五只狗熊和棕熊,他说:“我觉得好奇,因为是兑在饮料里, 看它能不能辨别出里面有东西。” 请就这则材料进行分析,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审题分析: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个人的公德、修养问题。 这样写,当然可以,但只停留在材料表面不会深刻,当然也难 得有新意。往深层次看,刘海洋是有知识的“文化人”,应该 懂得这些起码的常识,由此看来,“有文化”不等于“有公德 修养”,这就牵涉到才与德的关系:知识不等于德操。这样论 述,就避免了人云亦云。
• 分析:材料有两层意思:以眼睛作比,说明人处在任何情况下, 总是向往更好更完美的境界,不会满足;以年龄为喻,说明人总 是希望处在青春年少风华正茂的岁月。这两层的共同点是什么? 是追求美好。 • 概括提炼:A.追求人生更美丽;B.人生要有不懈的追求;C.追求, 不断美化人生。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 ①鲁迅说:“无论什么事,如果不断收集材料,积之10年、20年, 总可成一学者。” ②歌德在谈到积累材料时曾经说过:“一个人在年轻时积累了许 多银币和铜币,年岁愈大,这些钱币的价值也愈高。到了最后, 他年轻时的财产在面前块块都变成了纯金。” ③一位历史学教授对他的学生说:“如果你收集两万张卡片,就 可以在历史界成为权威。” 分析: 多则材料的议论文,不仅要注意材料的共性,有时还要注 意材料的个性。这三则材料的共性是一目了然的,那就是都说 明了“治学要注意积累”。如果仅着眼于这一共性,写起来就 思路闭塞,感到无话可说,没办法只得堆砌一些事例。这就需 要进一步挖掘材料的个性。 试将三则材料作一番分析比较:鲁迅强调积累要长期坚持;歌德 强调积累大有价值,而决不是徒耗时光和精力;历史学教授强 调多积广积。这样,就能围绕“治学要注意积累”这一中心论 点,提出三个分论点,从三个不同的方面,层层分析,步步推 进,使文章内容显得充分扎实且比较深刻。同时,三则材料都 能顾及,各有用场。
中考作文专题辅导(六) 审题与立意2.0

我向往白云的飘逸。在蔚然的天空下,几朵白云飘来荡去,她亲睐 太阳的笑脸,聆听小鸟的歌唱,沉醉微风的笑恋。此情此景,多像 一位衣着白褶裙的少女站在湛蓝的大海边翘首眺望。朵朵白云,款 款柔情,无不洋溢出年少的自由和洒脱。„长句短句相间,读来韵 味十足,文气十足。‟ 我向往大海的浩瀚。淼淼的一片汪洋,充满了智慧和奥妙, 那奔腾不息的浪潮似智者在讲述一个个古老而深刻的故事,人生的 启迪,生命的感悟,失败的泪水,成功的欢笑,全都畅游在这片幽 蓝的生命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就是大海博大的胸怀。 „浪潮如智者,智者的故事饱含人生哲理,比喻形象。诗句写出了 大海的浩瀚博大。‟ 我向往……〔省略号有意犹未尽之感,留给读者很多想象的 空间。‟ 是的,我向往自然,因为小草的坚强,春花的艳丽,秋风的 纯洁,白云的洒脱,大海的宽容……这些无不教我做人的真谛。我 知道,大自然不仅赋予了我们生命,还让我们懂得了如何去完美我 们的生命!„排比句结尾,对上文进行总结,却又不完全照搬上文, 而是巧妙地换用词语。最后一句是对文章中心的升华。‟
中考作文专题辅导(三)
——审题与立意
张小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命题作文的审题 命题作文: 一般是指出题者给出一个 既定的题目,要求应试者根据这 个给定题目进行写作。命题作 文的题目是确定的,不可另起 炉灶、改换题目,这是与材料 作文、话题作文的最大区别。
命题作文审题四注意:
(一)重点分析“题眼”。 (二)注意副词等修饰限定成分隐含的 信息与要求。 (三)明确写作对象和范围。 (四)要完全理解比喻意义。
作文点评与分享(七班)
• 张羽《自由哭泣让我向往》立意角度独特。(念) • 牟秋悦《别样人生……》立意独特,材料丰富典型,结构巧妙, 尤其是语言精美。(念) • 陈荣琳《大自然……》容易下笔和展开,引用了古人写自然的 诗文,富有文采;彭裕吉也是这样。 • 王娜《朦胧……》立意角度新颖独特,也有不少古诗文在文中 闪烁,语言优美。 • 刘焰欣《欢呼声……》也是立意独特,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表现 主题,真实可感。 • 李青青《你的笑容……》写班主任老王的笑与忧虑,也是角度 独特,且满满的都是真情。(念) • 李婷《中考……》另辟蹊径,显出学霸的豪情,也很独特。 • 陆红梅《美好人生……》写出对未来的美好展望,充满正能量。
中考作文如何审题作文审题的七个技巧

中考作文如何审题作文审题的七个技巧技巧一:审题类型看到一个作文题,先要判定它是何种类型的作文题:是全命题作文还是提供话题需要再自拟题的话题作文,是选择型半命题作文还是自由填写型半命题作文,是材料作文还是用材料引题的全命题作文或话题作文,是续写、扩写还是看图作文。
技巧二:析透引语绝大部分的话题作文、半命题作文;部分命题作文有引语或提示语。
其作用一般有三种:一是拓展写作思路,降低文题难度;二是明确写作方向,暗示写作要求;三是引起考生情感共鸣,便于调动写作素构。
审清引语的方法主要是提取关键词和切题联想。
技巧三:理清“要求”文题后面往往都有—个“要求”或“注意”,它常对写作范围、文体、篇幅等方面作一些限定,有的给出的是副标题,要求自拟题目作文,有的要求只能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有的特别要求写成书信体,而有些要求则隐含在引语之中。
技巧四:虚题实做有些诗意化的命题或话题较难把握,如“人人心中有朵盛开的花”“提篮春光看妈妈”“春暖”等,这类作文题一般采用了象征、比喻的方法拟题,要么可从虚、实多个角度来理解。
要审清这样的作文题应该将诗意化命题的象征义;比喻义、引申义挖掘出来,使作文立意深刻起来。
比如,以上作文题中“盛开的花”可以指爱心、幸福的记忆、快乐的事件、积极的人生目标等,“春光”则可以指关心、感恩之心、值得庆贺的好消息等。
技巧五:实题虚做对一些实物型的命题作文或话题作文,我们除了写实之外,还可以将其诗意化,如命题作文“灯”,这里的“灯”既可以作为描写、说明的对象,也可以作为叙事的线索、见证或重要道具,还可以从其比喻义上下功夫,如“理想”“光明”“温暖”“指引”等。
技巧六:宽题窄做有些独词型的题目表意概括比较宽泛,有的甚至抽象朦胧,这就给审题增加了难度。
对于这类题目,只要审清已知因素,并在已知因素上采用扩展法审题,把宽题变窄,就能准确地确定写作内容,题旨就能清楚地显现出来,审题的困难就迎刃而解了—,便于把文章写真、写小、写活。
中考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

中考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中考最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1一、提炼中心法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
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
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
【材料】一次,XXX旅行时,有一个小学生认出了他,抢着替他提皮箱。
小学生见皮箱十分破旧,便说:“先生是大名鼎鼎的XXX,为什么用的皮箱却是随随便便的呢?太不协调了。
”“不协调吗?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却是随随便便的,那岂不是更糟?”XXX笑着说。
小学生看着XXX笑了。
【分析】分析这则材料,我们可以提炼出这样的中心意思:这则材料通过写大名鼎鼎的XXX和小学生关于皮箱破旧的对话,表达了身外之物可以随随便便,但做人却不能随随便便的道理。
据此,学生可以提炼出如下两种观点:(1)做人不应该随随便便;(2)做人要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徒有虚名。
二、抓关键句法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
所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
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材料】一只蚌跟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说:“我身体里有个极大的痛苦。
它是沉重的、圆圆的,我遭难了。
”另一只蚌怀着骄傲自满的情绪答道:“我赞美上天,也赞美大海,我身体里毫无痛苦,我里里外外都是健康的。
”这时,有一只螃蟹经过,听到了两只蚌的谈话。
它对那只里里外外都很健康的XXX说:“是的,你是健康的。
然而,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分析】通过分析这则材料,学生会发现这则材料中的关键句就是螃蟹所说的话——“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据此,学生可以立意为——成功必须经过艰辛和痛苦,成功的喜悦与创造过程的艰辛密不可分。
【材料】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悲观地问院长:“像我如许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义呢?”院长交给他一块石头,说:“明天,你拿这块石头去卖,但不是真卖,不论他人出多少钱,绝对不克不及卖。
中考作文指导:命题作文如何审题立意

中考作文指导:命题作文如何审题立意一、审题要点:要做好命题作文,首先要做好审题工作。
一般来说,命题作文题目有一定的背景信息或者提示,我们应该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的含义,把握题目的要求。
审题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题目背景:了解题目所涉及的背景信息,包括时代背景、社会背景、地理背景等。
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题目要求,并提供相关素材。
2. 题目要求:理解题目中的关键词和要求,例如:要求写感受、描述事物、表达观点等。
注意题目中的限定词或提问方式,例如:如何、为什么、比较等。
3. 写作立意:确定立意或写作方向,即明确自己要写的内容和思路。
根据题目要求,确定自己的表达观点、角度、重点等。
二、立意要点:在审题的基础上,我们需要确定一个合适的写作立意。
立意是写作的灵魂,是整篇文章的主旨和核心。
立意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观点明确:确定自己的表达观点,即明确自己对待该问题的态度、立场等。
可以选择正面、反面或者中立的观点,但要确保观点的合理性和可信度。
2. 角度独特:选择一个特别的、独特的角度来写作,以突出自己的观点和写作风格。
可以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例如:个人角度、社会角度、历史角度等。
3. 重点突出:确定文章的重点和要点,以便在写作过程中有目的地进行展开。
可以选择突出某个方面或者多个方面,但要保持逻辑性和连贯性。
4. 合理布局:根据立意确定好文章的结构和框架,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
确保写作内容有条理、层次分明、逻辑清晰。
三、写作技巧:在确定了立意之后,我们还需要掌握一些写作技巧,以便更好地写好作文。
写作技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语言准确: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适宜性,避免语句模糊或者表达错误。
要注意词句的选用、语法的使用,并尽量避免重复、啰嗦或者冗长的表达。
2. 表达简洁: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精简语句和修辞手法的使用,以增强文章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可以使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但要注意不要过度使用。
中考满分作文:《心中一片月》审题立意 作文指导及范文多篇

中考满分作文:《心中一片月》审题立意作文指导及范文多篇中考作文题目《心中一片月》审题指导心中一片月,是一个富有诗意的作文题目。
自古以来,月亮一直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常用意象,寄托着人们的思念和情感。
本题中,“心中一片月”意在探讨在黑暗、困境、努力的道路上,是谁给了我们向上的希望、力量、方向、温暖和抚慰。
因此,我们可以从人、景、话语等多方面入手,展开立意。
一、审题:题目中的“月”可以是比喻,代表着照亮黑暗的光辉。
因此,我们可以写一个人给予自己的某种力量和希望等,也可以写某种景物或环境气氛,深深的影响了自己的身心,还可以写某一句话的力量或者某一种精神的魅力。
二、立意1.人:可以写亲人朋友,也可以是曾给了自己心灵巨大触动的陌生人,可以是自己崇拜的人,也可以是历史人物或当代英雄等,通过跟对方思想情感上的交流,写出此人对作者深厚的影响。
2.景:可以写家乡青山绿水时,月亮又大又圆,月光下大人做着活计,小孩子撒欢玩乐。
然后写出环境污染模糊了多少代“心中一片月”,立志保护环境,治理环境,还人们心中一片月。
光照千古,绿水常清的心愿。
3.话语:可以写某一句话的力量或者某一种精神的魅力,此类文以小见大,新颖独特,让人读来思绪万千,回味无穷,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佳作欣赏】心中一片月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独一无二的月亮,它光明湛然,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
我曾经遇到过一个陌生人,他在我最困难的时候给了我极大的帮助。
他的一番话让我重拾信心,坚定前行的决心。
他就像是我心中的一轮明月,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
还有一次,我在家乡的一座小山上看到了一轮明月,它又大又圆,散发着银色的光辉。
那一刻,我感到心中的一片月亮也在闪耀着光芒。
但多年后,当我再次回到家乡时,我发现XXX变成了秃山,绿水变成了黑水,月亮也越来越模糊。
我决定立志保护环境,治理环境,让人们心中的一片月亮再次闪耀光芒。
总之,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月亮,它是我们前行的灯塔,是我们生命中的希望、力量、方向、温暖和抚慰。
中考作文指导之审题、立意、选材、结构

三、人称
中考作文命题更关注学生的自我成长与心 灵世界,所以题目里往往有“我”,如 “我眼中的色彩”“我依然——”。
再如:“我最想依靠的人是你”“你误会 了我”,这样的命题对叙述的口吻就有特 别要求,强调倾诉性。
反向 梅花因别人的嘲笑而改变自己的花期,决 立意 定要在春天开花,让别人见证自己的美丽。
没想到在春天开花时,日光却让它过早地 凋谢,于是梅花万分悔恨:“如果再给我 一次机会,我宁愿不要那一点点的改变”。
中心: 借这个寓言故事告诫人们有的规律是 不可以随意改变,哪怕一点点也不能,否 则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六、情感
最近两年,中考命题老师都变成“情种” 了,以往那种“马克思主义老太太”的淡 漠不多见了。你看这些题目,“你还会— —吗”“我最想依靠的人是你”“让我握 住你的手”,你得体会这里面的一往情深; 再看这些题目,“向前,向前,向 前!”“再小的力量也是支持”“战胜自 己,坚强起来”,你得领悟其中蕴含的积 极、进取、不屈的精神力量。而所有的体 会、领悟,最后又得落实在你饱蘸情感的 笔触里。
一、选材要真实。
1、以“说说咱们班”为题进行选材。 材料一:咱们班老师优秀,个个都是教书育人的
楷模;咱们班的学生勤奋,人人都是刻苦学习的 典型;咱们班班风良好,次次受到学校的表彰。 材料二:咱们班有“八大族”。“睡仙一族”, 每晚挑灯夜战,鏖战“题海”,白天却云里雾里, 昏昏欲睡;“神侃一族”,课间“猛侃”,饭后 “神侃”,寝室熄灯后“瞎侃”;“追星一族”, 将明星贴画贴在课桌上、书本上、笔记本上,对 明星的轶闻趣闻津津乐道……“语文一族”, “数学一族”等也各有特点。 第一则材料存在着美化人物、编造故事的毛病, 缺乏感染力;第二则材料原汁原味,真实可信, 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具有较强的感染力量。
中考作文解读之审题立意

中考作文解读之审题立意第一篇:中考作文解读之审题立意中考作文解读之------构思立意篇(1)生活是气象万千的,作者的感受也是纷纭复杂的;而文章的构思也应是注意率法,丰富多彩的。
每一种思想感情,都应当具有它自己独特的流动形式。
构思上的雷同、因势,将会给人以厌倦之感。
从独特的感受出发,寻找独特的表现角度。
作家、艺术家都非常注意艺术观察和表现的角度。
我们先来看一则材料:我国宋代大文豪在《题西林壁》一诗中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让我们再看一则材料: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的老师对达芬奇说过这样一句话:“即使是同一只蛋,只要稍微变换一下角度,形状便立即不同了”。
这两则材料告诉我们,无论绘画还是观察,都需要善于选择不同的角度。
只有对一事物从多角度、多侧面进行观察思考,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景象才会展示于我们的脑海中,任我们去欣赏、品味。
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发现事物、景物的不同点。
画画,才能画出新意;观景,才能观出奇景。
写文章同样是如此。
你同大家一样想,一样写,又岂能“鹤立鸡群”,夺得高分?郑板桥主张写文章要像“领异标新二月花”,就是说文章要如同初春二月的花朵那样,在万木复苏、百花尚未含苞的时候便凌寒开放了。
这样的花自然惹人注目,文章也就熠熠生辉了。
所以中考作文切忌尾随人后,立意要求运用变向思维,选取最新最佳角度,提炼出超乎常人的独特新颖的见解。
下面请看如何以“水”为话题,进行多角度构思、立意。
水是生命之源。
它是大自然的灵魂,它蕴涵着丰富多彩的人文意蕴。
水有有形之水:江水、海水、雪水、河水、泉水、自来水;有无形之水:心中涌动的有情之水、无情之水、忘情水、泪水等等。
从以上水的特性可生发出以下几个角度:(1)多姿多彩,装点大地秀色的水——要为别人带来快乐。
(2)孕育一切生命,哺育万物的水——伟大的母爱。
(3)自己活动并能推动别人的水——利人利己,乐于助人的心胸。
(4)认准方向,千曲百折不回头的水——要有坚强的意志,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有恒心。
中考命题作文审题立意指导

中考命题作文审题立意指导中考命题作文审题立意指导1.全命题作文常见类型(1)有比喻义的作文题如:《飞翔》、《送你一轮明月》(2)以动词为核心词的作文题如:《分享》、《抉择》(3)题目中含有副词或修饰词的作文题如:《这也是一种美》《那一刻,我迈上了新台阶》2.何谓审题所谓审题,就是通过对考题的审视、分析,确定写作的方式、范围和文体,把握写作中心和立意方向。
(学生齐读)3.从题目中审出什么(1)审清词语含义,拓宽思路。
(字面义及引申义、象征义、比喻义)《一道风景线》(“美好高雅”等值得赞美的人和事)失误:自然景色、考试作弊、环境破坏、乞讨老人《送你一轮明月》 (学生思考)含义:友情、亲情、安慰、鼓励、希望。
最好虚实结合(2)审清写作重心,找准立足点。
《下雨天,真好》(3)审清限制要求。
(文体、人称、范围等)《这一天,让我铭记》:记叙文、第一人称、一天之内注意:题目后的写作要求,字数、体裁等。
4.怎样审题方法:逐词推敲,抓住关键词。
(大家看这个题目,逐字推敲,看写作时该注意什么,把你的发现写在练习本上。
小组讨论)例:《这也是一种美》“这” (距自己较近的事或物,切身感受为好)“也” (写的内容表象和实质有差异,如:残缺、谎言、寂寞、挫折)“美” (给人享受、教益)题眼:也三、立意(明末清初学者王夫之说过: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
审题只是明确写作方向,而立意往往决定着文章的成败)1.什么是立意立意是一篇作品所确立的文意。
它包括全文的思想内容,作者的构思设想和写作意图及动机等等。
(学生齐读)即:写本文的目的2.立意的要求:(教师解说)正确明确深刻新颖3.立意的技巧a 变换视角《珍惜》(实、虚)(顺、逆)从“实”立意:珍惜环境;珍惜土地;珍惜水资源;珍惜粮食;珍惜动物;珍惜鸟类;珍惜植物;珍惜朋友……从“虚”立意:珍惜荣誉;珍惜幸福;珍惜感动;珍惜灵感;珍惜诚信;珍惜创新精神;珍惜美好的情感;珍惜纯真的友谊;珍惜锻炼的机会;珍惜自己的思想;珍惜现在;珍惜每一天……顺向立意:珍惜友谊;珍惜生活;珍惜事业;珍惜文物;珍惜文明;珍惜文化遗产……逆向立意:珍惜失败、珍惜挫折、珍惜磨难……(逆向立意,反弹琵琶,容易写出新意,让人耳目一新。
中考作文《我也出了一份力》审题立意指导及满分作文3篇

中考作文《我也出了一份力》审题立意指导及满分作文3篇2022贵州贵阳卷中考作文真题请以“我也出了一份力”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50分)要求:①将标题补充完整;②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③不少于60字;④字迹工整,书写规范,标点正确。
【审题立意】这是一道命题作文。
着意引导学生勇敢面对生活,正确看待生活,勇于探索,敢于思考,善于总结和发现,从生活中去体验和感悟,能够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作文主题是“参与”,“我也出了一份力”,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家庭、学校和社会活动中,可以让学生富有责任心,培养自己的责任意识。
思路一:在家中,“我”也出了一份力。
家中的事务很多,需要每一个成员的参与,打扫卫生、整理房间、做......这些活动不仅可以让“我”培养一些好的习惯,更让“我”具有参与的意识,有责任心。
可以选取个具体的活动加以描述,写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如:看到家中整洁美观,“我”非常高兴,这里也有“我”的一份功劳啊!有画龙点睛之效。
思路二:在学校,“我" 也出了一份力。
出墙报,打扫卫生,体育.....体现参与的自豪,表达自己的思考。
这次活动,“我”也出了一份力,看到大家一张张的笑脸,“我”的心里如蜜甜。
思路三:在社会,“我”也出了一份力。
无论是环境保护,还是抗疫募捐、参加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活动.....“我”可以积极参与,写出在活动中的感受和体会。
本文以写记叙文为佳,要交代清楚过程,要写出真切的感悟。
大部分学生都能做到,也有一部分学生没有注意“也”字,对“出力”写的不足,不够。
1.审题立意。
以“我也出了一份力”为题,写一篇文章。
根据写作提示,可知“一份力”是个人在学校、家庭或社会中与团队其他成员之间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过程中作出的贡献。
如,你在初中生活阶段新的班级、新的小组、新的俱乐部、舞蹈团队等各种集体中,和同学们一起生活、学习,参加各种活动,活动上你的付出、奋斗、拼搏、努力表现及感情等,烘托出一个特别友爱的班集体形象,最后写出自己对班集体的感情或自己的感悟:为集体出一份力,我骄傲、我自豪等。
中考语文作文专题一:审题立意,不落俗套

专题一:审题立意,不落俗套审题,是考场作文的第一关。
所谓审题,就是对作文题目的意义、范围和要求的审定。
具体说来,作文的审题要求考生对作文试题的各个组成部分作全面的审读、准确的理解,不偏不倚地按要求作文。
审题的关键是立意。
立意,就是文章的主题,是作者见解的体现,是文章的灵魂。
在历年的中考作文中,立意一直是阅卷老师关注的焦点。
【常见失误】从全国各阅卷现场反馈的评阅信息看,尽管现在中考降低了作文审题难度,仍有不少考生在审题、立意这个关键步骤上考虑不慎、理解不周,结果使自己的作文得分不甚理想。
1.不辨文体应试作文中,如果作文题后的要求中已规定了文体,自然不存在考虑该用什么体裁的问题,如果作文试题并没有标志字,一些考生就傻眼了,“管它是黑猫白猫”,一顿乱猜,失误就在所难免。
2.不明题眼应试作文的题目中往往暗示了重点写什么,有些考生在审题时,忽略了这些暗示,结果,应试作文成了败笔。
如作文题“变了”,这里的“了”虽是动态助词,却是该题表意的重点,应以反映已经过去的事物的情景为主。
可有的考生写了变化的过程,把它当做“变化”或“改变”之题来写,当然偏题较远了。
写作文审题时如果抓不住“题眼”,就好像我们走路时失去了眼睛。
3.站位不准在审题时,考生往往会出现主次失衡、修饰失度、角度失准的失误,我们称之为“站位不准”。
其原因有:(1)主次失衡指文题要求表达内容较复杂时,由于考生对题意理解不周,未从整体着眼分清主次,致使作文主次失衡,不合题意。
如以“父辈”为题作文,有的考生在审题中有闪失,作文中只写了群体中的父亲,“辈”这个主体就明显不足了。
“父辈”是个群体性的概念,以此为对象就不应只写其中某一个具体的亲人,而应着眼于“我”父亲一辈的人们,把父亲一代人的某些共性或普遍性的事物写出来。
(2)修饰失度指文题有时量、物量、动量的限制,考生审题时注意不够,造成文章没有显示那些时量、物量、动量的限制,以致文间修饰不足或超出限度,不能恰到好处地满足题意要求。
中考作文如何审题立意

中考作文如何审题立意(一)抓住题眼,确定重点。
命题作文的关键是审题,必须找准题目中最能体现题旨的关键字词,也称“题眼”。
抓住“题眼”,是确立文章写作中心和采用文体的关键。
词语式命题如“他们”、“尝试”等,这类标题本身就是题眼。
审题时,要理解词语的内涵和外延,要切入题意的深层。
短语式标题往往以一个偏正、并列、动宾等结构的短语形式出现,如“在自然中生活”、“举手投足之间”。
这类命题限制性更多,审读题眼尤为重要。
如“心灵的选择”,抓住题眼“心灵”,才会理解不能写一般的选择,而是要写“心灵”深处产生的触动、挣扎时的心路历程和情感世界,这样才能切合题意。
句子式标题常常以一个观点式的形式出现,如“不要轻易说不”,标题本身就是文章立意的中心,但要抓住关键词“轻易”,才能更好地把握作文重点,突出中心。
(二)由表及里,揭示寓意。
标题的含义往往是多方位的,有浅表的,也有深层的;有明言的,也有隐含的。
有些命题采用比喻、象征手法,命题者拟出一个作文题,常常不只是要求我们写表面的东西,还要求我们写出包含在题目中的深层含义。
审题时不能照字面意思去理解,而应该透过表面意义去挖掘内在的含义以及隐藏在背后的寓意。
如2009年高考北京卷《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翅膀”是比喻帮助人腾飞的要件,“隐形”是指别人看不见,“隐形的翅膀”可以理解为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亲人朋友的关怀和鼓励等。
2007年高考安徽卷《提篮春光看妈妈》,“春光”是美好的事物,是无形的而又可感的、令人愉悦的东西。
又如2007年高考江西卷《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一泓清泉”指语文带给我的心灵的润泽。
(三)虚实结合,虚实相生。
有些命题比较具体实在,我们需要化实为虚,进行提高和深化;有些命题比较抽象,我们需要化虚为实;还有些命题虚实兼备,考生写作时需要虚实结合。
如2009年高考湖南卷《踮起脚尖》,实指是人为了提高自身高度,脚尖着地;虚指是寄寓人们要脚踏实地,全力拼搏,努力争取达到更高的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精神层面上理解“风景线”的内涵,更 能符合命题者的意图。它可以是一种值得倾吐 的情感、一种健康的心态、一种优雅的涵养, 还可以是一种高尚的品格、一种崇高的精神、 一种坚定的信念、一种大爱的胸襟。这道风景 线或者是赏心悦目的,或者是令人回味的,但 都应该是美好的、高雅的、感人的,是值得赞 美的人和事物。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诗仙李 白的名言。他曾经多次被贬,但他仍然对生活怀有 信心,仍然笑对生活中的一切失败和痛苦。他坚信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先天下 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了而乐”是范仲淹所写,他自 己虽遭受贬谪,但仍然保持一颗为国为民之心,他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自己的微薄力量报效祖国。 (2008年江苏南京市作文题《寻》)
3、变化(07年山东烟台卷)
二、掌握作文审题方法
命题作文审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1、认真研读“提示语”,善于捕捉审题信 息。 (1)打开写作思路,拓展写作范围。
亲人的重逢,朋友的惜别;获得成功的时刻, 遭遇失败的瞬间;误会冰释后的拥抱,绝处逢生 时的欢笑……这一幕幕难以忘怀的画面,长久地 定格在我们记忆的屏幕上。让我们用深情的笔触 描绘这一幕幕画面。请以“那一幕,我难以忘怀”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如撇和捺互相支撑就成了人,在人生的历程 中常常离不了他人的支撑。在风平浪静的时候, 常需要向人倾诉;在急风骇浪的时候,常需要有 人帮扶。在时间的流逝中,总有人是你最想依靠 的。
(08年重庆卷)
(2)展开联想,挖掘文题内涵,明确 文题含义。
《我想唱首歌》
题目虽规定了主题——褒扬、赞美生活, 但没有限制赞美的对象、赞美的原因。如此, 我们既可以为自己,也可以为他人唱首歌;既 可以为个人,也可以为集体、为社会唱首歌; 既可以写事,也可以写人……只要对生活有着 欣赏与感激,对得失成败有自己的体验与思考, 就能切中题意。
一尾嫩红,一湾绿溪,一袭云彩,一阵鸟鸣,一 丛风中的芦苇……就是一道赏心悦目的风景线;
一曲生命赞歌,一帖活动剪影,一次风采展示, 一处公益广告……就是一道令人回味的风景线;
一位哲人说:你的灵魂就是一道精选的风景线。 也许,你眼中和心中的风景线更多更多…… 请以“一道风景线”为题写一篇文章。
(08年江苏南通卷)
一、增强作文审题意识
审题是考场作文的第一要务。审题差之毫厘, 下笔失之千里。平时考生审题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审题意识淡薄,没有真正理解、吃透题目的要求, 更谈不上分析命题的意图,就匆忙下笔作文,结 果离题万里。
在中考作文中,经常有考生只是在文章 开头和结尾象征性地扣了一下题目,中间却 对题目避而不谈或直接偏离题目,“王顾左 右而言他”。如下面这一段:
(2)短语类文题。文题是短语的,在抓住中心词基 础上,还要留心起修饰限制作用的词语。 如:《美丽的谎言》 中心词是“谎言”,带有欺骗性的。
《我眼中的色彩》
“色彩”是中心词,是选材和立意的关键。审题时 要学会从“色彩”本义入手,探求其比喻义。常用来 比喻那种思想倾向或事物的某种情调。如红色往往代 表着吉祥、喜气、热烈、奔放、激情、斗志,蓝色往 往与冷静、荔枝、安详、广阔有关。写作时既可写实, 如家庭的装潢、校园的美化、城市的面貌等;也可以 写虚,如个人美好的梦想、自信乐观的心态、宽容仁 爱的修养等。
如何写好命题作文 审题指导
一、命题作文的特点
1、从命题内容上来看,近年来全命题作文的 命题内容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倾向:或贴近考生生 活关注个体成长,或启迪考生思考人生哲理,或 引导考生聚焦社会热点……丰富多样的命题,给 考生作文的选材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2、从形式上来看,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单纯以“命题” 出现,前后没有提示或导语,这种形式,从字面上看限制较少, 审题上没有障碍,让考生有相当宽泛的选材范围。如“我的视 线”,一切人、事、物,只要是目之所及,均可纳入写作范围, 让每个考生都有写作的空间。二是以“提示语+命题”的形式 出现,通过导语或提示语,为考生在审题和选材上作出了一定 的引导,同样有较大的开放性和自由度。如“充满活力的岁 月”,在题目之前,加上了一段导语:“在成长的愉悦中,在 探求的欣喜中,我们每一个人都积极进取,充满活力;在丰富 多彩的校园活动中,我们朝气蓬勃,充满活力。和谐温馨的家 庭,洋溢欢乐,充满活力;日新月异的社区、家乡、祖国…… 蒸蒸日上,充满活力。”这段话对写作材料的选择、对“活力” 的判断有着明显的暗示作用。
明确“色彩”这一中心词的内涵后,不要忽略题中的修 饰成分——“我眼中”,他提醒考生,无论什么色彩,都是 “我”的所见所感,而不是一个旁观者的客观叙述。写作时 要从“我”出发,写出“我”对某一色彩或某些色彩的独特 感受和见解。
(3)句子类文题。寻找题眼时要全面 考虑。
如:《发不少带 有比喻义的词语,如:门(《门其实开着》)、 山(《翻过那座山》)、歌(《我心中的一首 歌》)、色彩(《我眼中的色彩》)等。如果 不认真研究词语的深刻内涵,仅从字面上去理 解,这样的审题就会显得平淡、直白。而扣住 引申、比喻或象征意义来写,更能合乎命题者 的意图。例如:
2、分析文题结构,把握写作重点。
从文题结构看,命题作文一般有独词式、 短语式和句子式,审题时要善于分析文题结 构,寻找“题眼”,把握写作重点,从而为 文章写作确定正确的方向。
(1)独词类文题。文题仅是一个词语,少了修饰限制 性成分,因而带有很大的宽泛性,但也使文题具有 很强的迷惑性,它着重考察考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敏 捷性。审题时可对题目进行适当扩展,快速破题, 确立中心。如“告别”,可以扩展为“学会告别, 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标志”。再如“惜”,可扩展 为“只因爱之深,才会惜之切”。
1、认识审题的重要性
其实,扣题能力就是审题能 力,审题能力强弱直接体现考生 作文水平高低。
2、多识善比,辨明差异
在审题实践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在考场 中容易“激动”,那就是看到似曾相识的题 目,不问青红皂白,照搬照用,缺乏灵活变 通,最终导致走题。
例: 1、生活,因变化而精彩(07年湖州卷)
2、 改变了我(07年江苏盐城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