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第二节 国际资本流动的利益和风险

第七章 第二节  国际资本流动的利益和风险
第七章 第二节  国际资本流动的利益和风险

第二节国际资本流动的利益和风险

国际资本流动在性质上是生产要素的国际化配置和配合。国际资本流动的大规模发展对资本输出国、资本输入国以及对国际经济势必产生深远的影响。一般地讲,这种影响是双重的,即有积极的作用,也不乏消极影响。

一、国际资本流动的利益

在分析国际资本流动的利益时,我们分别从长期资本流动对资本输出国、资本输入国的影响以及短期资本流动对国内、国际经济的影响来谈。

1.长期资本流动的利益

长期资本流动的期限长、数量大,对经济的长期稳定和持续发展影响较大,并且对资本输出国和资本输入国经济的影响各有不同。

长期资本流动对资本输出国经济的积极作用表现在:(1)提高资本的边际收益。一般来说,资本输出国的资本相对过剩,资本的边际效益递减,预期投资利润率较低,同此,将其输出到资本短缺或投资机会更多的国家或地区能够提高资本的边际效益;(2)有利于占领世界市场,促进商品和劳务的输出。长期资本流动不是简单的货币资本流动,而是包括货币资本、技术设备和生产管理经验在内的总体转移,因此,这级助于扩大资本输出国的出口规模,并推动国内的发展;(3)有助于克服贸易保护壁垒,在贸易保护主义严重存在的今天,向国外输出长期资本尤其是直接投资,是绕过壁垒的有效途径;(4)有利于提高国际地位。国际地位取决于经济实力和经济影响力。向国外输出长期资本,一方面可以增强输出国的经济实力,且巨额利润汇回,对扩大资本积累及改善国际收支等起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可直接影响输入国内经济、政治,甚至整个社会生产,从而有利于提高输出国的国际地位。

长期资本流动对输入国经济的积极影响表现在:(1)缓和资金短缺的困难。资本输入国尤其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往往资金短缺,通过输入外国资本,在短期内获得大量资金,可以解决资金供不应求的矛盾,并能加大资金投入、促进经济发展;(2)提高工业化水平。长期资本流动在一定程度上能推动资本输入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与调整,改善生产技术设备的落后状况;(3)扩大产品出口数量,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4)增加了新兴工业部门和第三产业部门的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

2.短期资本流动的利益

在短期资本流动中,贸易性流动和金融性资本流动比较稳定,并且其影响相对有利。而以投机性资本为主的国际贸易则最受国际金融界和各国货币当局所关注,原因在于其流动规模巨大,变化速度快,对一国乃至世界经济金融造成的影响深刻而复杂。因此,在分析短期资本流动的经济影响时,我们更侧重分析短期投机资本或国际游资的影响。

短期资本流动对国内经济的有利影响表现在:(1)对国际收支的影响。短期资本流动能调节暂时性国际的收支平衡。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暂时性逆差时,该国货币汇率会下跌,若

投机者认为汇率下跌只是暂时性时,会买入该国货币并等汇率上升后再卖出获利,这样就形成短期资本内流,从而有利于减少甚至消除国际收支逆差;(2)对汇率的影响。短期资本流动在一定条件下有助于外汇汇率恢复均衡,这一点在固定汇率制下表现得尤为明显。如一国的汇率安排不当,本币定值过低或过高,偏离了实际均衡水平,国际游资投机行为将不断冲击这一不当的汇率水平。战后美元贬值,固定汇率制崩溃,便是国际游资使外汇汇率恢复均衡的有力佐证。(3)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国际游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货币政策更有效的执行。如在存在大量国际游资的情况下,一国为了提高本国汇价水平,可以提高利率,从而引起国际游资的大量流入,以提高汇价。如1995年美联储为了支持美元汇率而提高利率,美元汇率则应势而升。(4)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影响。国际游资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培育和繁荣金融市场的效果。这在金融市场发育成熟的发达国家主要表现为吸引国际游资流向证券市场,并经此将资金配置到有发展前途的产业上。而在发展中国家,国际游资则通过其获取暴力的投机行为,对一国国内资金产生示范产效应,吸引一些处于观望态度的资金进入目前风险较高的新兴市场,从而客观上刺激了这些市场的发展。

短期投机资本由于在世界各国之间频繁移动,因此,不仅对世界各国各自的经济产生重要影响,而且也会对国际经济运行和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具体表现在:(1)对国际经济和金融一体化进程的影响。首先,国际游资的存在便利了国际贸易融资,尤其是短期贸易融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进而推动世界经济、金融一体化的进程。其次,国际游资在世界各主要金融市场的套汇、套利的活动使国际金融交易中存在的汇率差异和利率差异被迅速拉平,导致世界主要金融市场的价格呈现一体化趋势。更为重要的是国际游资在各国的货币和资本市场之间迅速移动,使得各国的资金市场在利率、交易方式、交易条件等方面会趋于一致。(2)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国际游资对布雷顿森林体系汇率安排的冲击,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国际游资的迅速壮大,它又对当前的浮动汇率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国际游资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另一重要方面——国际收支调节机制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3)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首先,极大地增加了国际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有效降低了市场主体交易成本,提高了国际金融市场的有效性。其次,有力地推动了国际金融市场尤其是衍生金融产品的发展。国际游资的投机活动造成的汇率、利率的频繁波动使衍生金融产品市场的发展有了必要性,而衍生金融产品又以其风险高、收益高而为国际游资的投机活动进一步提供了良好的交易手段,使其自身的迅速发展成为可能。衍生金融产品与国际游资相辅相成,得到了共同的发展。(4)对资金在国际间配置的影响。国际游资由于其内在追求高额利润的冲动,必然寻找高风险、高利润的投资领域,而一般说来,资金缺乏的地区市场风险较高,利润也较高,因此,国际游资的流动在一定程度上符合资金配置的动力要求,促进了资金在国际间的合理配置。

二、国际资本流动的风险

分析国际资本流动的风险,我们仍按分析其利益时的步骤进行。

1.长期资本流动的风险

长期资本流动对资本输出国的风险表现在:(1)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妨碍国内经济的发展。由于一国的资本数量有限,如果输出过多,可能会削弱国内投资项目和生产部门的资金供给能力,导致就业机会的减少,财政收入下降,甚至引起经济衰退和社会动乱;(2)增加潜在的竞争对手。长期资本流动把大量资金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方法带到资本输出国,这有利于提高输出国产品竞争力及其经济发展,从而提高资本输入国及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与输出国展开竞争,甚至超过对手的能力。

长期资本流动对输入国的风险主要表现在:(1)可能造成沉重的债务负担。关于债务问题我们会在第三节详述。(2)可能危及民族经济发展和经济政策的自主性。大量外国资本渗透到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控制众多的工商业,垄断某些行业,都有可能使资本输出国丧失民族经济的发展特色,或影响其经济政策的自主权。

2.短期资本流动的风险

在分析短期资本流动的风险时,我们仍着重分析短期投机资本或国际游资。

短期投机资本对一国经济消极影响:(1)对国际收支的影响。短期资本流动会加剧持久性国际收支不平衡。当一国出现持久性逆差时,该国货币汇率可能会持续下跌,如果投机者预期汇率将进一步下跌,他们会卖出该国货币,买入外国货币,从而造成资本外流,扩大该国国际收支逆差。(2)对汇率影响。前面提到国际游资对汇率的正面影响,但实际上其负面影响才是普遍的。一般认为国际游资对一国汇率的影响主要是造成汇价扭曲,引起汇价的大起大落。国际游资以投机性资本为主,它根据对未来汇价的预测为依据在国际外汇市场上进行投机以谋取高额利润,从而可能使汇率波动加剧,严重脱离该国的经济实力。(3)对货币政策的影响。首先,国际游资的流动影响一国的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并使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受到削弱。当一国政府企图实行紧缩货币政策时,会引起短期投机资本内流从而降低紧缩政策的力度与效果;反之,短期资本外逃又会削弱扩张性政策的效力。其次,即使汇率变动或其他原因造成国际游资的流动与货币政策目标同向,由于国际游资的流动,一方面会缩短货币政策的时滞,另一方面可能会使货币政策的效果超过制定政策时的预期目标效果。从而造成经济过热或萧条。(4)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影响。前面提到国际游资在客观上能起到培育和繁荣市场的效果。但国际游资也会给金融市场带来巨大的隐患。甚至引发金融危机。1993年墨西哥吸引外资的一半以上是投向证券与货币市场,其累计吸引的外资中证券投资达70-80%,这是造成墨西哥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

短期投机资本对国际经济的消极影响表现在:(1)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极大地增加了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由于国际游资在各国间的流动,使得国际信贷流量变得不规则,国际信贷市场风险加大,衍生金融产品的发展,以及汇率、利率的大幅不规则波动,使金融工具的风险加大。衍生金融产品的发展,以及汇率、利率的大幅度不规则波动,使金融工具的风险加大,另外,国际游资十分注意春自身的安全性,一旦其停留国政治经济动荡就会大

量逃离,引发国际金融动荡乃至危机,而在当前全球金融日益一体化的形势下,势必对国际金融市场造成危害。(2)对资金在国际间配置的影响。国际游资的盲目投机性,会干扰市场的发展,误导有限的经济资源的配置,从而相应提高了国际经济平衡运行的成本。同时,由于国际游资对安全性的高度重视,使得它会对一些急需资金而安全没有保障的国家、市场裹足不前,不利于资金在国际间有效配置。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流动的基本特点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流动的基本特点 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贸易集团化、金融国际化和区域性经济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国际资本流动发生了一系列巨大的变化。具体表现: 第一,跨国流动的巨额短期资本同实物经济越来越脱节,变化大大决于实物经济的变化,严重“虚拟化”,具有投机性强、流动性强、破坏性大的特点,因此存在着很大的风险。这种虚拟资本往往可以用较少的本金控制几十倍、几百倍甚至千倍于己的资金,投向风险高、回报高、周期短的外汇、股票、期货以及衍生工具等市场。它们抓住某国经济结构中的弱点进行炒作和投机,且其流动不遵循实物经济的逻辑和规律,而主要受各种非理性因素的左右。因此,表现为资本大规模的无序、不可预测的跨国流动;这种不受实物经济规律约束的虚拟资本的大规模无序流动反过来对实物经济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第二,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加强市场地位、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的竞争使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国际并购、重组更加活跃,高潮迭起。80年代以前,外国直接投资主要通过在东道国新建项目来形成生产能力,进入目标市场。80年代中期、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跨国投资则主要以兼并和收购方式实现,并一次次掀起并购热潮。通过同行业并购,跨国公司强强联合,得以优势互补、增强实力,直接借助已有的资源和渠道迅速有效地进入和占领目标市场。据

统计,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的并购约占全球并购总额的80%,发生在发展中国家的占20%。1997年以购并方式实现流动的外国直接投资已占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总流量的58%,价值高达3420亿美元。欧元启动后,欧洲资本大市场的形成将迫使欧洲的企业、金融机构大规模合并重组,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第三,资本追求利润和投资安全的双重属性,在跨国流动时表现得更加明显。外国投资者的决策过程实际上是对投资地的安全和增值可能性进行评估和权衡的过程。从流向上看,约70%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向发达国家,30%流向发展中国家,且集中在少数社会政治稳定、政策完善宽松、经济发展较快和开放程度较高的发展中国家。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资料1990、1995、l997年流入发达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比例高达79.3%、70.6%和68%,而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比例分别为20.6%、28.l%和30.2%,且主要集中在拉美、加勒比地区和南亚、东亚及东南亚地区,非洲的份额极小。 第四,随着经济和科技全球化的纵深发展、产业升级和科技进步的加快,跨国公司在东道国投资的成功及其持续发展将更多地取决于能否便捷而有效地利用东道国的本地智力和社会综合资源(相对于自然国是否具有鼓励开发创新的商业文化和社会环境,是否拥有具备创造和创新潜力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储备,是否拥有相关的配套产业和企业群,是否具备丰富资源而言)来加强其适应市场的竞争能力。因此,东道的知识、智慧和信息等

第十章 第四节 国际资本流动理论(国际金融-厦门大学 王艺明)

第四节国际资本流动理论 国际资本流动理论是国际金融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说明国际资本流动的原 因、方式和影响。长期以来,西方学者采用宏观结构和微观行为分析的方法,从不同角度对国际资本流动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节以国际资本流动理论的历史进程为线索,分别对 目前依然颇有影响的传统国际资本流动理论以及当代国际资本流动理论进行重点阐述。一、国际资本流动的一般模型 国际资本流动的一般模型是由西方经济学家麦克杜格尔(G·D·Macdougall)首先提出来的,亦称为麦克杜格尔模式。此后,西方学者肯普(M·C·Kemp)、琼斯(R·W·Jones)均作了更为细致的论述。 该理论根据赫克歇尔-俄林的贸易模式研究资本这一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移动,认为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是各国利率和预期利润之间存在差异。在各国市场处于完全竞争的条件下,资本可以自由地从资本充裕国流向资本短缺国,使各国的资本边际产出率趋于一致,从而可以提高世界的总产量和各国的福利。 麦克杜格尔提出的这个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国际资本流动的一般规律。但是,这一模型假定各国市场处于完全竞争状态,资本在国际间可以自由流动,这与现实情况不相符合。同时,这一模型只是笼统地提到国际资本流动,而没有把差异较大的间接投资和直接投资区分开来。所以下文理论的阐述将着重从间接投资和直接投资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二、国际间接投资理论 1 .传统的国际资本移动理论 传统国际资本移动理论沿袭了国际资本流动一般模型的思想,将间接投资从国际资本流动中单独列出来。所以在本节中不作重点阐述。 2 .现代证券组合理论 托宾—马克维茨资本流动论亦称托宾-马克维茨(Tobin-Markowitz)模型,是由西方 经济学家托宾与马克维茨通过数学模型而建立的。 定投资者仅将资本投资于两种国际金融资产,在各种投资收益、方差以及相关系数确定的条件下,投资者可以通过调整两种资产的购买比例来实现资产的最优配置,减少投资风险。托宾、马克维茨通过计算得出:如果两国资产的收益不完全相关,则两国的投资者通过互换一定量的资产,双方均可减少投资风险,这就是资本从实际利率较高的国家流向利率较低的国家的原因。当投资者面临多种资产与多个国家可供选择时,上述模型仍然适用。 托-马理论对于解释二战后世界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交叉性资本国际间流动现象,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它忽视了资本在国际间流动的其他因素的影响。而且该理论认为,若两国的资

当前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与原因

第三节当前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与原因 一、当前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摆脱了经济衰退,经济开始复苏,保持低的通货膨胀率,国际金融市场利率较低;苏联解体,东欧各国面临经济体制的转轨,这种转制是艰难而漫长的过程,资金短缺异常突出;国际债务危机在经过十年的努力后有所减缓,但仍存在隐忧;石油输出国由于石油价格持续疲软的情况下,收入锐减,贸易出现逆差,资本流入减少、流出增加。在这种经济形势下,国际资本流动出现了以下新的特点: 1、国际资金流量增长迅速,不依赖于实物经济而独立增长。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迅速,国际资本流动的增长速度远远快于世界贸易的增长,例如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在1990-1994年间,资本流入量是其同期经常账户赤字的两倍。1996年,泰国资本流入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高达13%。而且,国际资本流量的增长是持续性的,不受世界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比如,世界出口贸易量曾因世界经济的周期性衰退在1979-1982年及1990-1993这两个阶段中出现下降或徘徊,而国际资本流动却在上述两个时期未受影响,保持了持续高增长的势头。另外,一大批在国际资本流动中居于突出地位的离岸金融中心都出现在经济和贸易不太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诸如巴哈马、巴林、开曼群岛、新加坡、阿联酋等。国际资本流动的以上这些特征都说明它已经摆脱了对实物经济的依赖。 2、发达国家在国际资本中仍占主导地位,发展中国家比重逐步增加。 二战后发达国家不仅保持着资本输出主体国家的地位,而且成为最大的受资国,国际直接投资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OECD国家近年来对外直接投资占国际直接投资的80%左右,其成员国对外直接投资的70%左右也被其他OECD成员国所吸收。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发达国家扮演着双重角色,既是最大资本输出国,又是最大资本输入国,对外大量投资与大规模吸收外资往往结合于一身。而发达国家在国际直接投资中的支配地位,决定了其在国际直接投资法律规则的制定方面有着极大的影响力。 但又有迹象表明,发展中国家通过国际资本流动参与世界经济的程度普遍加

中国跨境资本流动性的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分报告6: 中国跨境资本流动性的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于春海 摘要本文在全口径的国际收支统计中,分析了我国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下的跨境资本流动性的变化及其原因和宏观经济影响。得出如下基本结论:1)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资本流动性的提高主要表现在总量上,而净流入规模并没有明显的增加趋势;2)近期贸易顺差和FDI流动的波动性上升是一种正常现象,是规模效应作用的结果;3)我国的FDI流入具有明显的贸易导向,受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状况和全球经济失衡状况的显著影响;4)贸易收支以及FDI流入规模主要受实体经济的影响,投机动机的影响不显著,非贸易非FDI资金流动具有较多的投机成分,主要偏重于追逐纯金融收益,而与实体经济行为的联系较少; 5)加工贸易型FDI的流入,在推动我国工业扩张和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加剧了我国的产业结构失衡,造成长期经济增长前景和就业的不确定性增加;6)资本流动性的提高与我国特定的外汇管理体制结合在一起,导致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币种结构失衡,使得我国的货币政策在面对很多现实宏观经济问题时的操作空间被严重侵蚀;7)资本流动性的提高增大了金融机构潜在的汇率风险暴露程度,随着汇率风险逐步从货币当局重新转回给私人部门,金融机构的实际汇率风险暴露程度将逐步趋向由其外币交易相对比重所决定的潜在风险暴露程度。 关键词资本流动性非贸易非FDI币种结构失衡

一、引言 过去的20多年中,作为中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一部分,金融领域的开放伴随着国内改革和实体经济的开放进程而逐步展开。资本流动性的提高和变化,是金融开放影响中国宏观经济运行过程的主要渠道。从FDI到银行信贷和证券资金,大量外资涌入中国。金融领域的逐步开放和资本流动性的不断提高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注入了活力和动力。 2000年以来,随着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特别是全球经济失衡和中国宏观经济内外失衡状况的加剧,中国跨境资本流动性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而且外资大规模流入给中国宏观经济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也不断显露。贸易收支和FDI等与实体经济联系紧密的资本流动形式的波动性加大,非贸易、非FDI资金流动规模急剧增加。在中国宏观经济面临过热威胁和结构失衡的背景下,资本流动性的变化给中国的宏观经济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 中国跨境资本流动性的提高,是在资本账户受到严格管制的情况下发生的。按照通常的逻辑,在资本账户受到严格管制的情况下,资本跨境流动往往要借助于各种“灰色”或“地下”渠道。流动渠道和形式的不同,将影响资金进入中国境内以后的投资行为,进而影响资本流动性的宏观经济绩效。作为分析我国资本流动性变化的宏观经济影响的起点,首先就必须对我国资本流动性的动态特征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不同形式的资本流动与实体经济因素以及金融因素的关联。在此基础上才能客观、全面的分析资本流动性变化对于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本文的目的就是通过分析中国资本流动变化的动态特征及其背后的动因,为进一步分析资本流动变化的宏观经济影响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探讨资本流动性变化对我国长期经济增长基础、短期金融风险的影响。 二、关于资本流动性影响的一般讨论 资本跨国流动规模和结构的变化,对一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积极影响方面看,除了传统理论中所强调的弥补国内储蓄缺口、外汇缺口、带来技术外溢效应、实现国际风险分散和平滑消费等功能以外,还可以成为引导国内金

国际金融课件-第八章-国际资本流动

国际金融课件-第八章-国际资本流动

第八章国际资本流动第一节国际资本流动的概述一、国际资本流动的概念国际资本流动是指资本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这里所说的资本包括货币资本或借贷资本,以及与国外投资相联系的商品资本和生产资本。国际资本流动包括资本在国际间流出与流入两个方面。资本流出是指资本从国内流向国外,亦称本国的资本输出。资本流入是指资本从国外流入国内,亦称本国的资本输入。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资本项目反映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同其他国家(或地区)间的资本流动的综合情况,包括:1)资本流动的规模,即资本流出额、资本流入额、资本流动总额和资本流动净额;2)资本流动的方式,即直接投资、间接投资以及投资利润再投资等;3)资本流动的类型,即长期资本流动和短期资本流动;4)资本流动的性质,即官方资本流动和私人资本流动。二、国际资本流动的类型国际资本流动按流动的时间长短,可分为长期资本流动和短期资本流动。 1.长期资本流动长期资本流动是指流动期限在一年以上的资本流动。长期资本流动按资本流动方式,可以分为国际直接投资、证券投资

和国际贷款三种类型。 1)国际直接投资国际直接投资是指一国的投资者将资本用于他国的生产或经营,并掌握一定的经营控制权的投资行为,是资本要素国际流动的主要方式之一。对外直接投资通常采用三种基本方式:创办新企业;收购国外企业;利润再投资。2)国际证券投资国际证券投资也称国际间接投资,是指购买外国企业发行的股票和外国企业或政府发行的债券等有价证券并获取一定的收益的一种投资行为。 3)国际贷款国际贷款主要指政府贷款、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国际银行贷款和出口信贷。政府贷款是各国政府或政府机构之间的借贷活动。国际金融机构贷款是国际金融机构向其成员国政府提供贷款。国际银行贷款是指国际商业银行提供的借贷。出口信贷,是指由商业银行对本国出口商、他国进口商及其所在国银行提供的一种贷款。 2.短期资本流动短期资本流动是指为期一年以下(含一年)的国际资本流动。短期资本流动从性质上可分为银行资本流动、贸易资本流动、保值性资本流动和投机性资本流动:银行资本流动。是指由各国经营外汇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之间

跨境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管理探索

跨境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管理探索 ——基于对系统性风险的基本认识 伍戈、严仕锋1 摘要:系统性风险是宏观审慎管理所关注的核心,但目前各界对系统性风险的本质、运行过程、形成条件等仍缺乏完整、深入的认识。本文在梳理系统性风险与宏观审慎管理有关基本认识的基础上,对开放经济下跨境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管理进行一些初步探讨。 关键词:系统性风险;宏观审慎管理;跨境资本流动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各界开始反思传统宏观经济与金融监管政策在应对系统性风险方面的缺陷,“宏观审慎”的概念逐步引起了广泛关注。2011年,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国际清算银行(BIS)在提交给G20峰会的报告中对宏观审慎政策进行了明晰界定,即“宏观审慎政策是指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为目标,以运用审慎工具为手段,而且以必要的治理架构为支撑的相关政策”。可见,系统性风险是宏观审慎管理所关注的核心,但目前各界对系统性风险的本质、运行过程、形成条件等仍缺乏完整、深入的认识。本文在梳理系统性风险与宏观审慎管理有关基本认识的基础上,对开放经济下跨境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管理进行一些初步探讨。 一、系统性风险与宏观审慎管理:基本认识 1笔者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文中观点仅代表笔者学术观点,并不必然代表供职单位意见。

(一)系统性风险的内涵与表现形式 一般来讲,系统性风险是指经济金融体系内可能引发全局性动荡或危机的风险。系统性风险发生的概率往往小于单个微观主体出现风险的概率,但系统性风险暴露后的损失却远大于单个微观主体的损失。系统性风险并非个体风险的加总,而是来源于三个方面:个体风险、个体行为之间的关系、不同金融市场之间的风险联结,后两者仅显现于系统层面。因此,微观审慎管理不能有效应对系统性风险,它主要针对个体风险,却难以应对个体行为之间以及各金融市场之间关系所致的系统层面风险。 图1. 系统性风险的表现形式:正反馈循环 来源:根据Christiano (2010)等文献自行整理绘制。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从正反馈2(顺周期性)角度去理解和分析系统性风险问题。例如,Bnmnermeier & Sannikov (2010)等人认为,外部冲击发生后,重要经济金融变量在时间维度上呈现出相互强化、自我实现的螺旋式上升(下降), 2 “正反馈”原为控制论科学术语,指系统输出信号返回输入端,且与输入信号方向一致,扩大了系统振荡,导致系统失稳,后被广泛运用于自然、经济、社会科学等领域,往往用来描述系统的自我强化型发展。 企业行为: 实业投资和金融投资 市场信号: 商品需求、商品价格、资产价格、企业预期收益、企业净资产价值等 银行行为: 信贷投放、提供融资 正反馈信号:预期企业投资回报率上升(下降) 投资需求膨胀(收缩) 正反馈信号:预期企业盈利与偿付能力提高(下降),融资条件改善(恶化) 正反馈循环2:金融加速器机制 正反馈循环1:实体经济周期 扩张(收紧)信用

杨长江《国际金融学》(第3版)章节题库(含考研真题)详解(第四章 国际资金流动下的经济运行——第六章

第四章国际资金流动下的经济运行 一、概念题 1.货币危机与金融危机(中央财大2008研) 答:(1)货币危机又称国际收支危机,它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从广义来看,一国货币的汇率变动在短期内超过一定幅度(有的学者认为该幅度为15%~20%),就可以称为货币危机。就其狭义来说,货币危机是与对汇率波动采取某种限制的汇率制度相联系的,主要发生于固定汇率制下,它是指在市场参与者对一国的固定汇率失去信心的情况下,通过外汇市场进行抛售等操作导致该国固定汇率制度崩溃、外汇市场持续动荡的带有危机性质的事件。 (2)金融危机指金融体系和金融制度的混乱和动荡。主要表现是:强制清理旧债;商业信用剧减;银行资金呆滞,存款者大量提取现钞,部分金融机构倒闭;有价证券行市低落,发行锐减;货币饥荒严重,借贷资金缺乏,市场利率猛烈提高,金融市场动荡不安;本币币值下降。 (3)货币危机与金融危机非常相似,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主要发生在外汇市场上,体现为汇率的变动;而后者的范围更广,还包括发生在股票市场和银行体系等国内金融市场上价格的波动,以及金融机构的经营困难与破产等。货币危机可以诱发金融危机,而由国内因素引起的一国金融危机常常会导致该国货币危机的发生。 2.投机性资本流动 答:投机性资本流动是指投资者利用不同货币的利差以及预期汇率的变动,买卖金融资产,甘冒风险损失,而不采用任何对称的抵补性交易,以牟取高利而产生的短期资本流动。投机性资本流动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

(1)不同货币之间的利差所引起的投机性资本流动,即投机者向利率较高的货币金融资产投资,以谋取高利息收益。 (2)货币汇率波动所引起的投机性资本流动。一国货币汇率暂时性下浮,会吸引短期资本流入,因为投机者此时按低汇率买进这种货币的金融资产,待汇率反弹后再卖出,就可从汇率变动中获利。 (3)迟收早付所引起的短期资本流动。如果预期结算货币将要升值,进口商就会设法加速完成付汇,而出口商则会设法推迟完成收汇;反之则反之。这种做法是基于当事人对货币汇率的预期而产生的,因而具有投机的性质。 (4)国际市场股票、黄金和某些重要商品价格的大幅度涨落,促使投机者伺机买进或卖出,以便从价格变动中获利。 二、简答题 1.简述国际资本流动的经济影响。(首都经贸大学2005研;人大2006研) 答:(1)国际资本流动即国际资本从一个国家(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地区)。或者说,国际资本流动是一国居民向另一国居民贷款或购买资产所有权的活动。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媒介是国际长期资本市场和短期资本市场。 国际间的资本流动可以依据资本流动与实际生产、交换的关系分为两大类型:①与实际生产、交换发生直接联系的资本流动;②与实际生产、交换没有直接联系的金融性资本的国际流动,即国际资金流动。 (2)国际资本流动对经济会产生如下的影响: ①国际资本流动有利于促进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资本形成问题是不发达国家发展经济的核心问题。引进外资是促进不发达国家资本形成的一条有效途径。巨额的外资流入,为

近期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近期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与发展趋势分析 一、国际资本流动趋势特点 1.1、官方发展融资比重下降,私人资本的主导地位不断加强 国际资本流动从性质或主体结构看,大致分为政府(官方)和私人两大部门。二次大战后,政府部门的流动(主要是官方发展融资)曾在整个国际资本流动中占主导地位,尤其是战后欧洲的恢复重建和日本经济的崛起过程中更是如此。而近年来,官方发展融资逐年减少。目前,私人资本流动已占全球资本流动的3/4以上。国际私人资本扩展与发展主要得益于科技进步和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科技进步提高了企业、公司盈利能力和水平,为增加资本积聚和积累创造了条件,从而出现大量资本过剩,而世界经济-体化发展则为过剩资本提供了新的跨国投资和盈利机会,特别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实行市场经济改革和大规模私有化以及放松金融管制,对资本的需求,极大地激发了为资本的流入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从而使私人资本流动的主导地位进-步加强。 1.2、长短期资本互相快速转换,国际资本流动的期限结构日益模糊 国际资本流动,通常被划分为长期资本流动和短期资本流动来考

察,而且,人们往往着重考察其规模、方式和流向。就长期资本流动而言,主要包括国际直接投资、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国际信贷等方式。而短期资本流动则主要包括贸易资本流动、银行资本流动、保值性资本流动和投机性资本流动等项目。长短期资本流动划分的期限标准通常为一年。显然,这两类资本流动的动机、目的以及对一国国际收支平衡乃至整个世界金融经济稳定与发展的影响是不尽相同的,就是对其监管的要求和认知程度也不一样。毋庸讳言,整个国际资本流动中,人们对长期资本流动基本上是肯定、支持、欢迎和鼓励的,而对短期资本流动则往往是关注、警惕甚至设法限制。但是,随着近来全球金融与贸易管制的放松,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尤其是金融产品创新和资产证券化,使得国际资本流动中长短期资本相互转化既方便迅速又极为频繁。如大额定期存单、货币与利率互换、票据贴现与展期以及各种基金运作等,从而使国际资本流动的期限结构日趋模糊。现实经济生活中,已经很难明确区分长期资本和短期资本流动。同时,大量短期资本经常混杂在国际贸易或长期资本中一起流动,监管难度和成本也越来越高。 1.3、国际直接投资扩张趋缓,国际银行贷款比例不断上升 经验表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国际直接投资在加速-国经济发展方面都起了重大的积极作用。因而-直以来,国际直接投资也就成了国际资本流动的重要方式。尤其是进入上世纪九十年

国际资本流动习题与答案

国际资本流动习题与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国际资本流动 2.外债 3.流动性理论 4.清偿能力理论 二、单选题 1.再投资是指() A.一国投资者在另一国(东道国)开办新企业 B.一国投资者收购东道国企业的股份达到一定比例以上 C.一国投资者不将其在国外投资所获利润汇回国内,而是作为保留利润对所投资企业,或在东道国其他企业再进行投资 D.一国投资者通过对外国发行的债券或股票方式所进行的投资,只能获得股息或红利,而不能获得外国公司或企业的实际管理控制权 2.下列实际发生国际间资本移动的是() A.一国投资者在另一国(东道国)开办新企业 B.再投资 C.以无形要素入股所进行的投资 D.投资者在东道国筹集资金所进行的投资 3.证券投资与直接投资的区别在于() A.是否从买卖价差中获利 B.是否获得股息 C.是否获得红利 D.是否拥有企业的实际管理控制权 4.资本流动的根本动力是() A.援助他国建设 B.贸易结算需要 C.规避风险 D.获取较高的利润 5.资本流动促进全球经济效益提高,主要是指() A.贸易性资本流动 B.投机性资本流动 C.长期资本流动 D.以上均不对 6.下列属于外债的是() A.一国母公司对国外子公司承担的.具有契约性偿还义务的债务

B.直接投资和股票投资 C.已签订借款协议而尚未提款的债务 D.由口头协议或意向性协议所形成的债务 7.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债务危机是由哪国触发的?() A.墨西哥 B.美国 C.巴西 D.阿根廷 8.认为债务危机是暂性困难的是() A.清偿能力理论 B.支付能力理论 C.流动性理论 D.以上均不对 9.债务危机的根本解决,不取决于() A.有利的国际环境 B.债务国的经济调整与国际债务的良性循环 C.外部资金注入债务国 D.汇率的波动 10.我国对外债实行的管理机制是() A.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加强管理,严格控制 B.分级领导,分级负责,加强管理,严格控制 C.分级领导,统一负责,加强管理,严格控制 D.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加强管理,统借统还 11. 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收支密切相关。若一国国际收支出现巨额逆差,则该国货币汇率与资本流动的关系为() A. 汇率下跌,资本外流 B. 汇率下跌,资本内流 C. 汇率上升,资本内流 D .汇率下跌,资本内流 12. 债务—通货紧缩理论是由下列哪一位经济学家提出的() A Minsky B Kindleberger C Fisher D Krugman 13. 第一代金融危机理论认为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是() A. 信息不对称 B. 宏观经济政策和汇率制度的不协调

第七章 第一节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

第一节国际资本流动概述 国际资本流动是指资本在国际间的转移过程,即资本跨国界、到别的国家或地区进行生产方面或金融方面的投资或者投机活动,有时也称国际资本移动。国际资本流动是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发生的,其账面反映在资本与金融账户。作为一国国际收支账户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资本流动对开放经济的运行有着深刻和影响,对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国际资本流动的含义 一国(或地区)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资本项目,集中反映着该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同他国(或地区)资本流动的综合情况。由于资本既可表现为货币形态,又可表现为实物形态(如生产设备、技术、劳动力为生产要素),故从广义上讲,国际资本流动是指由于国际经济交易而引起的货币资金和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转移和流动。在资本流动过程中,货币资本和实物资本是相互转化的,但本章所涉及的资本一般是指货币或现金资本,而不包括纯属贸易往来的商品或实物资本(但与投资活动相联系的商品资本和生产资本则包含在内)。国际资本流动作为国际间经济交往的一种基本类型,不同于以所有权的转移为特征的商品交易,它是从使用权的转让为特征的,一般以盈利为目的。 正确理解国际资本流动的含义,可从下述五方面入手。第一,从资本的流动方面看,可分为资本流出和资本流入。前者是指本国资本流向外国,即本国对外输出资本,它包括外国在本国的资产减少、外国对本国的债务增加、本国对外国的债务减少、本国在外国的资产增加等四种方式。后者是外国资本流入本国,包括外国对本国的债务减少、本国对外国的债务增加、外国在本国的资产增加和本国在外国的资产减少等。资本流入和资本流出两者相抵后的净额,即为资本项目的差额。第二,从资本流动的规模看,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资本项目中的流出(入)总额以及流出(入)净额等指标可直观地加以反映。第三,从资本流动的方式看,有直接投资、间接投资和国际信贷等。第四,从资本流动的性质上看,有政府间、私人间资本流动。第五,从资本流动的类型看,可分为长期资本流动和短期资本流动。 同时,弄清国际资本流动与各相关概念的关系,也有助于理解其含义。第一,国际资本流动与资本输出入的关系。两概念一般可以通用,但资本输出入通常是指与投资和借贷与金融活动相联系并以谋取利润为目的的资本流动,因而不能涵盖资本流动的全部内容。例如,一国用黄金、外汇来弥补国际收支赤字,显然,这部分资金外流只是作为国际支付的手段以平衡国际收支,而不是为了获取高额利润,因此不是资本输出。第二,国际资本流动与对外资产负债的关系。资本流出反映了本国在外国的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而资本流入则正好相反。可见,一国资本流动总是同其对外资产负债的变动密切相关的。第三,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收支的关系。国际资本流动作为国际金融活动的组成部分,其内容被纳入国际收支的考核之列。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同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资本流动的总体情况,主要反映在该国

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监测预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监测预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摘要】新常态背景下,我国跨境资金流动波动不断加大,为跨境资金管理带来挑战。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发现当前跨境资金流动监测预警过程中存在理论研究和业务实践均存在一定问题,并提出完善建议。 【关键词】跨境资金监测预警新常态 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密切。国际经验显示,一国在享受全球化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一定的风险,金融危机史则对此进行了最好的诠释。通过对危机的爆发、传染路径等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危机(尤其是货币危机)背后往往有异常跨境资金流动的影子。2015年中央经济会议提出新常态概念,在新常态背景下,跨境资金呈现流出态势,与此同时也呈现波动明显加大的特征。尤其在美联储加息预期下,“811”汇改前后跨境资金流出态势进一步加强。新常态背景为我国跨境资金管理带来挑战,跨境资金流动监测预警机制建立也势在必行。但是通过对当前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监测预警进行梳理发现,无论在理论探讨,还是业务操作层面,均存在一定问题。本文拟在对问题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跨境资金流动监测预警的建议,以期为维护金融稳定提供参考。 一、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层面研究不足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危机预警理论研究薄弱。目前,已经历了三代危机预警理论。第一代金融危机预警理论始于克鲁格曼在1979年发表的一篇经典论文《一个货币危机的模型》。根据克鲁格曼的研究,货币危机的原因在于政府不同目标的不协调,尽管危机发生是突然的,但却是不可避免的。随后,许多学者放宽了克鲁格曼的若干初始条件,对第一代危机预警模型进行扩展。第二代危机预警模型基于20世纪90年代危机特点,主要建立在Kydland和Prescott 在1977年的研究基础之上,第二代危机预警模型认为货币危机发生前并不存在实际政策上的不一致,而是危机本身导致了政策的变化,从而使得危机是自我实现的。由于前两代危机预警理论无法对东南亚金融危机作出很好解释,故诞生了第三代危机预警理论。严格来讲,第三代金融危机并不是一个统一理论,而是学者们对货币危机的不同解释。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克鲁格曼的道德风险模型、托宾的银行体系关键化模型、羊群效应模型等等。尽管国际上对于危机预警理论进行研究,并诞生了三代危机预警理论,但是目前我国对金融危机预警理论研究较多,但是理论层面模型基本没有。 2.危机预警实证研究有所欠缺。实证方面,在已有的金融危机预警研究成果当中,影响范围广、可操作性强且广泛得到认可的有三种:Frankel & Rose(1996)提出的FR概率模型(probit/logit model);Sachs,Tornell & Velasco(1996)建立的横截面回归模

国际金融课件_第八章_国际资本流动

第八章国际资本流动第一节国际资本流动的概述一、国际资本流动的概念国际资本流动是指资本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这里所说的资本包括货币资本或借贷资本,以及与国外投资相联系的商品资本和生产资本。国际资本流动包括资本在国际间流出与流入两个方面。资本流出是指资本从国内流向国外,亦称本国的资本输出。资本流入是指资本从国外流入国内,亦称本国的资本输入。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资本项目反映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同其他国家(或地区)间的资本流动的综合情况,包括:1)资本流动的规模,即资本流出额、资本流入额、资本流动总额和资本流动净额;2)资本流动的方式,即直接投资、间接投资以及投资利润再投资等;3)资本流动的类型,即长期资本流动和短期资本流动;4)资本流动的性质,即官方资本流动和私人资本流动。二、国际资本流动的类型国际资本流动按流动的时间长短,可分为长期资本流动和短期资本流动。 1.长期资本流动长期资本流动是指流动期限在一年以上的资本流动。长期资本流动按资本流动方式,可以分为国际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国际贷款三种类型。1)国际直接投资国际直接投资是指一国的投资者将资本用于他国的生产或经营,并掌握一定的经营控制权的投资行为,是资本要素国际流动的主要方式之一。对外直接投资通常采用三种基本方式:创办新企业;收购国外企业;利润再投资。2)国际证券投资国际证券投资也称国际间接投资,是指购买外国企业发行的股票和外国企业或政府发行的债券等有价证券并获取一定的收益的一种投资行为。3)国际贷款国际贷款主要指政府贷款、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国际银行贷款和出口信贷。政府贷款是各国政府或政府机构之间的借贷活动。国际金融机构贷款是国际金融机构向其成员国政府提供贷款。国际银行贷款是指国际商业银行提供的借贷。出口信贷,是指由商业银行对本国出口商、他国进口商及其所在国银行提供的一种贷款。 2.短期资本流动短期资本流动是指为期一年以下(含一年)的国际资本流动。短期资本流动从性质上可分为银行资本流动、贸易资本流动、保值性资本流动和投机性资本流动:银行资本流动。是指由各国经营外汇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之间资金调拨而引起的国际资本转移。贸易资本流动。是指由国际贸易所引起的国际资本转移。保值性资本流动。是指资本持有者为了保证资本的安全,或保证资本的盈利性而进行的国际资本转移。投机性资本流动。是指资本持有者在投机心理的支配下,利用国际金融市场利率、汇率、金价、证券和金融商品价格变动的差异,进行各种投机活动而引起的资本国际转移。投机性资本流动有四种方式;(1)在没有外汇抵补交易下从另一种货币谋求更高收益的资本流动,(2)对暂时性的汇率变动作出反应的资本流动,(3)预测汇率将有永久性变化的资本流动;(4)与贸易有关的投机性流动。三、国际资本流动的诱因资本供求利率差异汇

国际资本流动习题与答案

国际资本流动习题与答案一、名词解释 1.国际资本流动 2.外债 3.流动性理论 4.清偿能力理论 二、单选题 1.再投资是指() A.一国投资者在另一国(东道国)开办新企业 B.一国投资者收购东道国企业的股份达到一定比例以上 C.一国投资者不将其在国外投资所获利润汇回国内,而是作为保留利润对所投资企业,或在东道国其他企业再进行投资 D.一国投资者通过对外国发行的债券或股票方式所进行的投资,只能获得股息或红利,而不能获得外国公司或企业的实际管理控制权 2.下列实际发生国际间资本移动的是() A.一国投资者在另一国(东道国)开办新企业 B.再投资 C.以无形要素入股所进行的投资 D.投资者在东道国筹集资金所进行的投资 3.证券投资与直接投资的区别在于() A.是否从买卖价差中获利

B.是否获得股息 C.是否获得红利 D.是否拥有企业的实际管理控制权 4.资本流动的根本动力是() A.援助他国建设 B.贸易结算需要 C.规避风险 D.获取较高的利润 5.资本流动促进全球经济效益提高,主要是指() A.贸易性资本流动 B.投机性资本流动 C.长期资本流动 D.以上均不对 6.下列属于外债的是() A.一国母公司对国外子公司承担的.具有契约性偿还义务的债务B.直接投资和股票投资 C.已签订借款协议而尚未提款的债务 D.由口头协议或意向性协议所形成的债务 7.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债务危机是由哪国触发的?() A.墨西哥 B.美国 C.巴西

D.阿根廷 8.认为债务危机是暂性困难的是() A.清偿能力理论 B.支付能力理论 C.流动性理论 D.以上均不对 9.债务危机的根本解决,不取决于() A.有利的国际环境 B.债务国的经济调整与国际债务的良性循环 C.外部资金注入债务国 D.汇率的波动 10.我国对外债实行的管理机制是() A.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加强管理,严格控制 B.分级领导,分级负责,加强管理,严格控制 C.分级领导,统一负责,加强管理,严格控制 D.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加强管理,统借统还 11. 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收支密切相关。若一国国际收支出现巨额逆差,则该国货币汇率与资本流动的关系为() A. 汇率下跌,资本外流 B. 汇率下跌,资本内流 C. 汇率上升,资本内流 D .汇率下跌,资本内流

人民币加入SDR后的跨境资本流动探究

人民币加入SDR后的跨境资本流动探究引言 2016年,我国面临的资本外流压力加大。据数据显示,中国经济面临的资本净外流在2016年三季度与四季度进一步加剧。2016年11月份,银行结售汇逆差2284亿元,较10月份下降1300亿元。银行代客结售汇逆差1861亿元,较10月逆差规模扩大1177亿元,自身结售汇逆差423亿元。央行外汇占款逆差规模为3827亿元,较10月扩大1148亿元。银行结售汇、央行外汇占款、官方外汇储备的逆差规模均出现扩大,而且幅度基本接近。 境内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逆差1682亿元,逆差规模扩大729亿元。其中,涉外外汇净收入从上月的999亿元小幅下降至613亿元,而人民币对外净支付2295 亿元,较10月规模扩大343亿元。涉外收付款逆差扩大,人民币对外净支付规模持续高位。 2016年11月末央行官方外汇储备余额为 3.05万亿美元,环比下降691亿美元,为近10个月来单月下跌最多的月份。由于外汇储备的币种构成多元化,统一以美元计价会受汇率波动的影响。估计11月汇率折算因素的影响为-317 亿美元,如果扣除该因素,11月央行官方外汇储备下降374亿美元,10月该值下降168亿美元,降幅扩大206亿美元。基于类似数据本文主要通过对人民币加入SDR前后跨境资本流动情况对比,讨论跨境资本出现的新形势,并提出如何应对跨境资本流动新形势。 1跨境资本流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1跨境资本流动及其特点 1.2影响跨境资本流动的内外部因素 1.2.1 外部因素 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后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逐渐分化,全球经济温和

复苏但分布不均。于此同时,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分化增加了新兴市场资本流动的不确定性。2013年5月,美联储提出逐步削减并最终退出资产购买计划,加息预期的共识迅速形成,国际资本流向也开始逆转。 据统计,2013年下半年从新兴市场流出的资本近600亿美元,对如巴西、印度、印尼、土耳其和南非等部分国家经济造成很大影响,包括当地货币汇率大幅贬值、政府债券价格显著下跌以及股市遭受严重冲击。早在2015年9月24日美联储主席耶伦就在以“通胀动态和货币政策” 为题的讲话中明确表示加息预期的障碍正在消退,可能会在2015年晚些时候加息。随着美国经济形势转暖,货币政策转向可能性进一步增强。 与美国相反,欧洲央行将继续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欧洲央行正在推行大规模QE计划,在一定程度上这能够缓解部分美国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所带来的流动性紧缩现象。但是,考虑到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美联储的利率变动对新兴市场的影响要远大于欧洲央行推行的QE计划对新兴市场流动性紧缩的缓解。据IIF 的测算,如果美联储的利率下降1个百分点,就会有172 亿美元的证券资产流入新兴市场;而如果欧洲央行的利率下降 1 个百分点,只会相应增加76 亿美元新兴市场的证券资产流入,大约为美联储实施影响的一半左右。因此,欧央行QE 计划也只能是杯水车薪。不仅如此,也会产生另一个消极影响,欧央行QE计划的推行会使欧元走软,而美元进一步走强,反而加快了国际资本的回流。 另一方面,对于新兴市场国家而言,由于其金融基础欠发达,所以金融全球化下的国际资本流动对其金融稳定是一把“双刃剑” ,在带来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金融风险甚至金融危机。金融全球化下发达经济体宏观政策调整必定会波及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稳定。而发达经济体影响新兴市场资本流动关键在于发达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外溢效应。全球化增强了国与国之间在各个方面的联系,特别是在金融方面,世界各国金融市场在全球化的作用下存在着密切关联,一旦发达经济体出现新的宏观政策走向,遍布全球的国际投资者在趋利避害的本能下会立刻做出反应,进行资产配置调整。那些较为依赖外债的新兴市场国家就会受流动性逆转的影响,同时在“唤醒效应”的作用下,那些与陷入困境的国家在经济、 文化、政治等方面较为相似的国家也容易产生金融危机。拉美国家危机和

第六章 外汇管理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第六章 外汇管理 一、填空题 1.外汇管理围绕外汇的 收 、 支 、存、兑等多个环节。 2.目前我国外汇储备居世界第 一 。 3.我国设立的外汇管理专门机构是外汇管理局。 4.我国于1996年正式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八条款,实现了经常项 目下可自由兑换。 5.目前,人民币正在逐步实现资本项目下的可兑换,最终使人民币成为可以完全自由兑换的国际货币。 二、选择题 1、我国实行外汇管理的主要负责机构是(C )。 A.中国人民银行 B.财政部 C.国家外汇管理局 D.中国银行 2、2005年7月21日公布的中国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规定,人民币每天对美元的浮动幅度不超过(D )。 A.1% B.3% C.1? D.3? 3、目前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含义是(A )。 A.经常项目下的交易中实现人民币的自由兑换 B.资本项目下的交易中实现人民币的自由兑换 C.国内公民个人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 D.国内企业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 4、以下哪种群体受到的外汇管制最为严格(A )。 A.长期在本国境内居住的自然人 B.驻本国的外国使领馆人员 C.国际组织在本国的派员 D.设立在国外的法人 5、政府实行间接外汇管制的主要工具是(D )。 A.可管理的外汇制度 B.复汇率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C.国际储备 D.外汇平准基金 6、以下不属于外汇管理主要功能的是(B )。 A.维持汇率 B.增加国际储备数量 C.平衡国际收支 D.集中外汇资金以按政策需要分配 7、外汇储备管理的“三性”原则包括(ACD )。 A.安全性 B.稳定性 C.流动性 D.盈利性 8、外汇管理的内容从国际收支管理和调节的角度看,可以分为(ABCD )和货币兑换的管理等。 A.经常项目管理 B.资本项目管理 C.汇率管理 D.外汇储备管理 9、对外实行直接管制的汇率制度包括(ABC )。 A.钉住单一货币的汇率制度 B.钉住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 C.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D.复汇率制 10、中央银行参与外汇市场交易的目的是(ABD )。 A.对外汇储备的构成进行调节 B 对市场自发形成的汇率进行干预 C.获取利润 D.平衡外汇头寸 11、一般来说,有国际收支顺差的国家倾向于(CD )。 A.限制资本流出 B.鼓励资本流入 C.限制资本流入 D.鼓励资本流出 12、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宣布开始实行(ACD )汇率制度。

国际资本流动趋势下利用外资分析

、八、, 刖言 世界经济、金融在向着多极化、区域化发展的进程中,逐步走向一体化,同时伴随西方经济复苏和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增强,从经济发展所需资本来看,国际间资本流动量加大,速度加快,覆盖面扩大。由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发展本国经济中采取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且表现出较强的经济增长活力,使得全球范围内的国际资本流动在近几年表现出许多新趋势和新特点。我们应对当今国际资本流动的新变化和我国利用外资的政策调整加以研究,以便在今后的引资问题上加强计划性,预防盲目性,防止外资的进入对我国经济、金融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做到更加积极、合理和有效地利用外资,以便加快我国宏伟战略目标的实现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步伐。

一、国际资本流动的趋势 21世纪以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高科技和信息技术的驱动下,各种经济要素的流动以惊人的速度冲破国界,在全球范围内影响各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市场运作以及产 业结构方式。国际资本的流动在此时进入了全新的全球发展阶段,必然出现很多新的特征。总 的说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规模迅速增长,投资主体多元化 2002年以来,在债券和银行贷款的推动下,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快速增长,其中,以新兴市场的资本流动最为活跃。2002年到2006年期间,新兴市场资本流动增长了6倍,而此时,新兴市场国家的外汇储备也出现了规模性的增长,储备经营压力不断增加,资本流动也持续加 速。这期间,外国直接投资也有了相同的发展势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占GDP的比重从1990年到2002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统计,2002 年,跨国公司已有6.4万家,其中分支机构87万个,这是20年前的6.7倍和14.5倍;海外分支机构的销售收入也相当于全球总出口的 2.7倍。⑴跨国公司是90年代后期国际产业转移的核心力量,通过全 球战略布局,跨国公司大规模转移生产制造环节,将转移延伸到研发、设计、采购和销售、售 后等服务环节,这样一来,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了生产投资和贸易,出现了研发、 营销、服务和消费全球化的新趋势。近些年来,投资主体逐渐由官方向私人转变,私人资本流 动当前已占全球资本流动的一半以上。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有两个方面,其一是技术的创新很 大程度上提升了企业的盈利能力,使资本积累速度增加,从而导致了资本大量过剩;其二是世 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给那些过剩资本提供了相当大的流动空间,创造了跨境投资和增值的机 会,尤其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实行市场经济改革和大规模私有化的过程中,对金融管制放松, 这激发了对国际资本的需求,进一步加强了国际私人资本流动的核心地位。在这个过程中,对 冲基金、中央银行和部分主权财富基金也相继成为了资本流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资本结构上的调整,短期投机性资本活跃 当下流动性较强的证券投资在国际资本流动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这一现象使国际资本流动的波动性加强。由于近年来全球金融与贸易管制有所放松,金融产品创新又层出不穷,大量的金融衍生产品充斥着全球金融市场,使得国际资本流动中长短期资本的相互转化既迅速又频繁。在这样的情况下,国际资本流动的期限结构变得日趋模糊,也使国际资本监管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国际长期投资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保持着大幅度的增长,但由于发达国家私人资本的不断增加、各国对资本市场控制不断放松的原因,短期国际资本流量出现了大幅的增加。这里以短期国际资本中的游资为例来说,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目前国际金融市场里有7万亿美元游资,这个数字相当于世界每年生产总值的20%,这表明几乎每天都有上万亿美元的游资在世界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