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常见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
12
(2)管好水源:
自来水要按规定消毒;不喝生水;不到被污
染的河、塘水中取水、洗澡;不在河边洗刷 肠道传染病的衣服、用具和便桶;防止粪便、 农药、脏水污染水源;使用河水的地方,应 划分饮水段和用水段。
13
(3)管好粪便:
粪便要进行无害化处理;不施鲜肥;病人的
呕吐物和排泄物未经消毒,不得乱倒。
托霍乱弧菌为主
1992 年在印度、孟加拉等地由 O139 血清型引起
霍乱爆发流行,有引起世界性大流行的趋向。
22
1961-2000年全球报告霍乱病例数
700000 600000 500000 400000 300000 200000 100000 0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00
(5) 低血钾:全身肌张力减低,腱反射消失,鼓
肠,心律失常 本期一般为可持续数小时至2~3日。
44
临床表现 (5)
3. 反应(恢复)期
症状消失,尿量增加,
体温回升。
发热,持续1~3日。
反应性低热
顺利恢复
45
临床表现 (6)
临床分型:分为三型
(1) 轻型: 大便<10次/日,有粪质,烂便,无脱水表现,尿 量略少。 血压、脉搏和尿量正常, 意识正常。 (2) 中型: 大便10~20次/日,呈水样或米泔样,脱水程度相 当体重的4~8%,尿量<500ml/24h。 血压在11.979.31kPa(不足90-70mmHg)。 意识淡漠。 (3) 重型: 病人极度软弱,脱水严重,其程度相当体重8%以 上,休克。 收缩压小于9.31kPa,24小时尿量小于 50ml(无尿)。 意识烦燥。
10
肠道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常见肠道传染病基本知识
常见肠道传染病根本知识一、常见肠道传染病得类型肠道传染病就是由相应得肠道致病菌引起得急性肠道传染病.以发病急, 传播快,涉及范围广为特征.它可以引起散发、流行、爆发、甚至世界性大流行, 不仅危害人民健康,而且影响人民正常得生活、生产、旅游、经贸、交通运输 , 甚至社会安定.肠道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生,但多发生在夏秋季.1、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就是指由痢疾杆菌引起得肠道传染病,简称菌痢.传染源就是痢疾患者与带菌者.主要通过肠道传播.病原菌随病人粪便排出,污染食物、水、生活用品或手,经口使人感染.儿童发病率最高,其次为中青年.主要临床表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与粘液脓血便,可伴有发热及全身毒血症,严重者可出现感染性休克与〔或〕中毒性脑病.2、伤寒与副伤寒伤寒与副伤寒就是分别由伤寒杆菌与副伤寒杆菌甲、乙、丙引起得急性肠道传染病.传染源就是伤寒或副伤寒患者与带菌者. 主要通过肠道传播.伤寒杆菌与副伤寒杆菌通过病人或带菌者得粪便排出,污染水、食物,经口使人感染;还可通过日常生活接触、苍蝇与嶂螂等传递病原菌而传播. 伤寒杆菌在水中不仅可以存活并保持毒力,而且还可以繁殖,因此,水源被污染后,易造成伤寒与副伤寒得流行. 人群普遍易感,以儿童与青壮年发病率最高.病后免疫力持久.主要临床表现:持续发热,相对缓脉,有腹胀、便秘、腹泻等肠道病症,还可出现精神恍惚、表情冷淡等神经系统病症,局部病人全身可出现玫瑰色皮疹.3、急性胃肠炎多由被细菌及其毒素或病毒污染得食物引起,致病菌主要为致病性大肠杆菌群、空肠弯曲菌、沙门氏菌等.其媒介食物主要为肉类、蛋类、水产品、凉拌菜等.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病症4、甲型肝炎甲型肝炎就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得一种病毒性肝炎.传染源就是甲型肝炎患者与病毒携带者.主要传播途径以粪便排出 ,经口使人感染,多由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水与食物得传播,特别就是水生贝类等,就是甲型肝炎爆发流行得主要传播方式.儿童发病率高.患者康复后通常会终身免疫 , 不会成为长期带病毒者.主要临床表现:起病急,有畏寒、发热、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腹痛、肝区痛、腹泻、尿色加深、皮肤与巩膜黄染等病症.5、霍乱霍乱就是由霍乱弧菌所引起得烈性肠道传染病.属于甲类传染病.传染源就是霍乱患者与带菌者.通过被病人与带菌者粪便或排泄物污染得水、食物以及日常生活接触与苍蝇等不同途径进行传播或蔓延,其中水得作用最为突出.人群普遍易感.主要临床表现:发病急,起病快.发病迅速出现频繁得水样腹泻,粪便通常呈米汤状,后出现喷射性、连续性呕吐.病人可能很快会有脱水及肌肉痉挛、循环衰竭伴严重电解质紊乱与酸碱失衡.假设不能及时接受治疗或治疗不当,患者可能会死亡.6、脊髓灰质炎又叫小儿麻痹症,就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得急性传染病.半岁至5岁得小孩容易得病,病症多为发病很急,忽然发烧,精神不好,很象感冒,烧三、四天后自动退烧,但过一至五天又发烧,第二次发烧两、三天后可能发生腿或胳臂不能动得现象,完全瘫软无力,所以叫"小儿麻痹症"o 7、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 : H7感染性腹泻O157 : H7大肠杆菌感染就是一种食源性疾病,病人与无病症携带者均可成为传染源,人群对病原体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一定程度得特异性免疫力.O157 : H7大肠杆菌感染可表现为无病症感染、轻度腹泻、出血性肠炎〔HC〕、溶血性中毒综合〔HUS〕、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TTP〕其中以出血性肠炎最常见.典型得出血性肠炎得临床表现为腹部剧烈疼痛,先期水样便,1~2天后出现类似下消化道出血得鲜血样便或血便相混,低烧或不发烧,局部病人可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死亡率较高.8、细菌性食物中毒凡进食被细菌及其毒素污染得食物,引起得急性中毒性胃肠炎与其她病症, 称细菌性食物中毒.食物中毒多发生在夏秋季.可爆发、易集体发病.以呕吐、腹痛、腹泻为主要表现,严重可失水与致中毒症.二、常见肠道传染病得根本诊断方法诊断须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与粪便常规及病原学检查等来综合诊断.三、预防举措预防肠道传染病得关键就是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要注意饮食与饮水卫生,养成良好得卫生习惯:(1)注意饮水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变质食物,尤其注意不要生食或半生食海产品、水产品.食物要彻底煮熟、煮透.剩余食品、隔餐食品要彻底加热后再食用.外出旅游、出差、工作要挑选卫生条件好得饭店就餐 ,并尽量少食凉拌菜, 最好不要在路边露天饮食小摊点就餐.⑵ 讲究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得习惯.常剪指甲、勤换衣服.(3)注意劳逸结合,起居有度,生活有规律.增强体育锻炼,增强对疾病得反抗能力.⑷搞好环境卫生,增强粪便、垃圾与饮用水得治理,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建设卫生村、卫生镇,消灭苍蝇、嶂螂、老鼠等传染媒介.(5)高危人群可接种伤寒疫苗、口服痢疾疫苗、口服轮状病毒疫苗、注射甲肝疫苗等.(6)当发生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病症时,要及时去就近医疗机构得肠道门诊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四、霍乱得应急处理按甲类传染病隔离治疗.危重病人应先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在医护人员陪同下送往指定得隔离病房.确诊与疑似病例应分开隔离.治疗原那么1、轻度脱水病人,以口服补液为主.2、中、重型脱水病人,须立即进行静脉输液抢救、待病情稳定、脱水程度减轻、呕吐停止后改为口服补液.3、在液体疗法得同时,给予抗菌药物治疗以减少腹泻量与缩短排菌期. 可根据药品来源及引起流行得霍乱弧菌对抗菌药物得敏感性 ,选定一种常用抗菌药物, 连服3天.解除隔离标准1、停服抗菌药物后,连续二天粪便培养〔如无粪便,可用肛拭子从直肠取粪便〕未检出霍乱弧菌者解除隔离.2、患者经治疗病症消失后,如无大便培养条件,自发病日起,住院隔离.不得少于七天.3、慢性带菌者,大使培养连续七天阴性,每周培养胆汁一次,连续两次阴性者可解除隔离,但尚需进行流行病学观察.疫点疫区处理疫点疫区得划定及处理得目得在于及时发现与治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迅速限制疫情.对从首例病人检出得埃尔托型霍乱弧菌应及时做噬菌体-生物分型.如为流行株要及时划定疫点、疫区,并按以下规定处理.如为非流行株,按一般腹泻病菌处理.1、疫点、疫区得划定疫点:指与病人、疑似病人或带菌者同一门出入得住户或与其生活有密切关系得假设干户为范围.疫区:根据疫点得地理位置、水系分布、交通情况、自然村落等特点来划定.一般在农村以一个村或几个村、一个乡或毗邻乡,在城市以一个或几个居委会或一个街道为范围.2、疫点处理疫情报告: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病人、疑似病人或带菌者时,城镇于2h 内,农村于6h内,以最快得通讯方式向发病地得卫生防疫机构报告,并同时报出传染病卡.隔离治疗传染源:病人、疑似病人与带菌者要立即就地隔离治疗.转送病人时对途中污染得物品、地面与运送病人得工具要随时消毒处理.疫点消毒:做好随时消毒与终未消毒.对病人、疑似病人与带菌者得吐泻物与污染过得环境、物品、饮用水进行消毒.验便:对疫点内所有人员,自开始处理之日起每日验便一次.第一次采便应在服药前进行.病家与密切接触者预防服药:可根据药敏试验情况与药物来源选择一种抗菌药物,连服2天.3、疫点得解除:在传染源隔离后,疫点内所有人员验便连续两次阴性,无续发病人或带菌者出现时可予以解除.如无粪检条件,自疫点处理后5日内无新病例出现时亦可解除.4、疫区处理:增强饮用水消毒与水源治理、饮食卫生与集市贸易治理、做好粪便治理、改善环境卫生.及时发现传染源,按规定处理,预防传播.五、关于霍乱、伤寒等重点肠道传染病应急处理预案〔一〕应急救治工作步骤1、医师接诊病人,进行就地抢救.2、医师接急救通知后,到发病地点,边抢救边运送.3、对肠道传染病住院患者,积极进行救治〔抢救〕,及时组织专家组对于急、重病人进行会诊,并提出治疗方案.3、采集患者标本,送检验中央监测,指导临床用药.4、院内感染工作人员随时进行监督、监测、指导.预防院内感染得发生.5、相关科室根据?传染病消毒标准?,对肠道传染病病区进行严格消毒,预防传染病得传播及流行.〔二〕、疫情报告根据各市、区重点肠道传染病监测方案得要求,对于霍乱、伤寒等重点肠道传染病及时网络直报.〔三〕、物资、药品保证物资及药品准备:储藏一次性防护服、重型防护服、肠道传染病治疗药品、检验试剂、消毒剂等.〔四〕、责任对在肠道传染病疫情处理过程中,有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行为得,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当事人得责任。
肠道传染病知识
肠道传染病知识肠道传染病知识一、简介肠道传染病是指通过消化道传播的疾病,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包括性肠炎、细菌性肠炎、寄生虫性肠炎等。
本文将深入介绍肠道传染病的类型、症状、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内容。
二、性肠炎1.概述性肠炎是由感染引起的肠道炎症,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2.常见类型2.1 轮状肠炎2.2 腺肠炎2.3 诺如肠炎3.传播途径3.1 经口传播3.2 粪口传播4.预防措施4.1 手卫生4.2 饮食卫生4.3 疫苗接种三、细菌性肠炎1.概述细菌性肠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肠道炎症,常见病原体包括沙门菌、大肠埃希菌等,症状包括腹泻、腹痛、发热等。
2.常见类型2.1 沙门菌肠炎2.2 大肠埃希菌感染3.传播途径3.1 食物污染3.2 水源污染4.预防措施4.1 彻底煮熟食物4.2 增强个人卫生意识4.3 饮用安全水源四、寄生虫性肠炎1.概述寄生虫性肠炎是由寄生虫感染引起的肠道炎症,常见病原体包括蛔虫、钩虫等,症状包括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等。
2.常见类型2.1 蛔虫感染2.2 钩虫感染3.传播途径3.1 接触感染3.2 食物污染4.预防措施4.1 饮食卫生4.2 定期驱虫4.3 环境卫生保持附件:附件一:肠道传染病防控手册附件二:性肠炎疫苗接种信息法律名词及注释:1.传染病防治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2.预防控制:指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和方法。
3.疫苗接种:指通过注射或口服等途径,引入疫苗以提高机体免疫力。
4.污染源:指传染病病原体存在的人、动物、物体、环境等。
肠道传染病
病毒性肝炎 viral hepatitis 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较复杂,不同类型的病毒引起疾病的机制也不尽
相同。甲型及戊型病毒性肝炎分别由HAV和HEV感染引起,HAV/HEV经口进 入体内后,经肠道进入血流并到达肝脏,随后通过胆汁排入肠道并出现粪便 中。病毒侵犯的主要器官是肝脏。HAV引起肝细胞损伤的机制尚未明确,一 般认为HAV不直接引起肝细胞病变,肝脏损害是HAV感染肝细胞的免疫病理 反应所引起的;戊型肝炎早期肝脏的炎症主要有HEV直接致细胞病变,而在 病毒清除期肝细胞的病变主要由HEV诱导的免疫反应引起。 甲型、戊型病毒性肝炎治疗均不需抗病毒治疗,主要以支持治疗,辅以适当 保肝药物如甘草酸制剂、水飞蓟素类、还原型谷胱甘肽、多烯磷脂酰胆碱等 ,避免饮酒、疲劳,避免使用损肝药物。强调早期卧床休息,至症状明显减 退,可逐步增加活动,以不感到疲劳为原则,需住院隔离治疗至起病后3周、 临床症状消失、血清总胆红素在17.1umol/L以下,ALT在正常值2倍以下时可 以出院,但出院后仍应休息1-3月,恢复工作后应定期复查半年-1年
传播途径
水,食物传播 粪口传播 接触传播 昆虫传播
临床表现
肠道传染病共同的临床表现:大多数会有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胃肠 道症状。可伴有发热,头痛,肢体疼痛, ,全身中毒症状。若治疗不及时,可引起 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主要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可经水、食物、生活接触和苍蝇传播,经水传播是最主 要的传播途径。人群普遍易感。 病人和健康的带菌者是传染源。病后带菌可达1年以上。 临床表现主要有剧烈腹泻、呕吐、神态不安、表情淡漠、声音嘶哑、 头昏、血压下降,严重者可引起脱水死亡。人感染霍乱后,潜伏期通 常为1~2天。大多数病例起病急,多为剧烈腹泻开始,然后呕吐,少 数先吐后泻,大多数无腹痛,少数有腹部隐痛或腹部饱胀感。每天腹 泻数次至十多次或更多,少数甚至大便失禁,无法计数。 霍乱的发病季节一般在5~11月,流行高峰为7~10月。但随着气候的 变暖,4月上旬甚至3月中下旬也会出现病例。 霍乱病人与疑似病人需要隔离治疗,密切接触都也要采样并隔离,进 行医学观察。病人的吐泻物、生活用水、衣物、饮食用具等都要严格 消毒。病人家庭的家具、地面、墙壁、
肠道传染病包括哪些,如何预防三件事需做好(二)2024
肠道传染病包括哪些,如何预防三件事需做好(二)引言概述:肠道传染病是一类常见的传染病,其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口腔摄入感染源,如食物、水源和接触传播等。
本文将重点介绍肠道传染病包括的常见病种,并提出三项重要的预防措施,帮助人们保持健康。
正文:一、肠道传染病的常见类型:1. 腹泻病:包括细菌性腹泻、病毒性腹泻和寄生虫性腹泻。
2. 肠病毒感染:肠病毒感染可以引发手足口病等疾病。
3. 阿米巴痢疾:由阿米巴原虫引起的感染,会导致痢疾症状。
4.沙门氏菌感染:由沙门氏菌引起的感染,会引发食物中毒和腹泻等症状。
5. 寄生虫感染:包括蛔虫感染、钩虫感染等寄生虫引起的肠道感染。
二、预防肠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1.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a. 经常洗手,尤其是在接触食物、厕所后。
b. 使用肥皂和清水彻底清洗双手,特别是指甲和手指之间的空隙。
c. 避免用未消毒的手触摸食物。
2. 饮食卫生的重要性:a. 食用经过充分加热煮沸的食物。
b.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生或未煮熟的食物。
c. 避免生吃水果和蔬菜,在清洗后削皮或剥壳。
3. 监控水源和饮用水质量:a. 确保饮用水来自安全的水源。
b. 如果水源不可靠,应使用过滤器、煮沸或使用消毒片等方法来处理水质。
4. 保持环境卫生:a. 定期清洁厕所并保持良好的卫生条件。
b. 避免蟑螂和苍蝇等害虫的滋生。
c. 注意食品的储存和处理,避免交叉污染。
5. 接种预防疫苗:a. 对于肠道传染病有相关疫苗的,应及时接种相关疫苗。
b.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接受医生的建议。
总结:肠道传染病是常见的传染病类型,包括腹泻病、肠病毒感染、阿米巴痢疾、沙门氏菌感染和寄生虫感染等。
预防措施十分重要,包括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饮食卫生、监控水源和饮用水质量、保持环境卫生以及接种疫苗。
通过采取这些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发生,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健康。
常见肠道传染病防治科普
............................................................................................................................................................常见肠道传染病防治科普............................................................................................................................................................讲究卫生,防止病从口入肠道传染病是经消化道传播的疾病,常见的主要有霍乱、伤寒与副伤寒、细菌性痢疾、感染性腹泻及甲型、戊型病毒性肝炎,常常引起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及发热等症状。
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肠道传染病病原体从病人和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呕吐物中排出,污染周围环境,再通过水、手、苍蝇、蟑螂等媒介污染食物及饮用水,经口腔进入胃肠道,在人体内繁殖、产生毒素引起发病,并继续排出病原体再传染给其他健康人。
与病人或病原携带者握手、使用或接触病人的衣物、文具、门把手、人民币等物品也可造成病原体的传播。
肠道传染病在夏秋季更易高发1、夏秋季气温高,适合病菌生长繁殖。
条件适宜时,一个细菌经过一昼夜,能繁殖出几亿到几十亿个细菌。
剩饭剩菜保存不当,很容易受细菌污染而腐败变质;吃制作不卫生的凉拌菜、冷拌面和未经洗净消毒的瓜果,都恒容易引起肠道传染病。
2、夏秋季气温高,身体要加强散热,皮肤血管经常处于扩张状态,胃肠血管相对收缩,流经胃肠道的血液减少,胃肠道的抵抗力相对减弱,病菌一旦随不洁的饮食进入胃肠道,就很容易使用得病。
3、天气热、出汗多,喝水多,冲淡胃酸,减弱胃酸的杀菌作用,吃喝不当,容易得病。
常见肠道传染病基本知识及防控要点
常见肠道传染病基本知识及防控要点一、基本知识1、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是指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简称菌痢。
传染源是痢疾患者和带菌者。
主要通过肠道传播。
病原菌随病人粪便排出,污染食物、水、生活用品或手,经口使人感染。
人群普遍易感,以儿童发病率最高,其次为中青年。
潜伏期为数小时至7天,平均1~2天。
本病全年均可发生,但多发生在夏秋季。
主要临床表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粘液脓血便,可伴有发热及全身毒血症,严重者可出现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
2.甲型肝炎的预防甲型肝炎是由甲肝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发病率高,病程长,一般需要住院隔离治疗1至2个月,出院后完全恢复需5个月左右。
人体感染甲肝病毒发病会对肝脏造成严重损害,并表现为发热、乏力、厌食、恶心、黄疸,肝脏肿大、肝区痛。
预防甲肝,应对病人早发现、早隔离;广泛开展卫生宣教工作,搞好个人卫生;加强食品卫生监督;广泛开展疫苗接种工作。
目前适合接种的甲肝疫苗有两种,一种为甲肝减毒活疫苗,一种是灭活疫苗。
活疫苗保护期为3至5年,灭活疫苗保护期为20年。
每个人可根据家庭经济状况和健康服务需求的不同自由选择接种哪种疫苗。
痢疾:切断传播途径沈阳从6月份开始进入细菌性痢疾的高发期。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症状为畏寒、发热、腹痛、脓血便,主要通过污染病菌的食物、饮水和手等经口感染。
控制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是预防痢疾两个切实可行的手段。
夏季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增进肌体免疫力。
现在我国已经研制生产出了口服痢疾疫苗,安全有效,服用三次,每次间隔五天。
本报记者李明欣。
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
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肠道传染病是一类经消化道传播的疾病,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对我们的健康可能造成严重影响。
了解肠道传染病的防治知识,对于维护我们自身和家人的健康至关重要。
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哪些1、霍乱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患者会出现剧烈的呕吐、腹泻,导致大量水分和电解质丢失,严重时可引起休克甚至死亡。
2、细菌性痢疾由痢疾杆菌引起,症状主要有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黏液脓血便。
3、伤寒和副伤寒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副伤寒则由副伤寒甲、乙、丙杆菌引起。
常有持续发热、相对缓脉、全身中毒症状与消化道症状、玫瑰疹、肝脾肿大等表现。
4、手足口病多发生于 5 岁以下儿童,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5、其他除了上述几种,还有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轮状病毒肠炎等。
二、肠道传染病是如何传播的1、经水传播如果饮用水源被肠道传染病患者的粪便、呕吐物等污染,而又未经充分消毒处理,饮用这种水就容易感染肠道传染病。
2、经食物传播在食品的加工、储存、运输和销售过程中,如果被肠道传染病患者的粪便、呕吐物污染,或者食品从业人员携带病原体,都可能导致食物被污染,从而引起传播。
3、接触传播通过直接接触患者或带菌者的手、玩具、文具等,或者接触被患者排泄物污染的环境,都可能感染肠道传染病。
4、昆虫传播苍蝇、蟑螂等昆虫在携带病原体后,可能会将病原体传播到食物或其他物品上,从而导致疾病传播。
三、肠道传染病的症状肠道传染病的症状通常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
不同的肠道传染病可能会有一些特殊的症状。
例如,霍乱患者的腹泻通常为大量的“米泔水样”便;细菌性痢疾患者的粪便中常有黏液脓血;手足口病患者会在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在肠道传染病流行季节,或者有接触肠道传染病患者的经历,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情况,以便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肠道传染病宣传资料
肠道传染病宣传资料一、什么是肠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由消化道侵入而引起的传染病。
这类疾病传染性强、危害性大,主要通过饮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等渠道传染。
比较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细菌性痢疾、甲型肝炎、伤寒、霍乱、其它感染性腹泻病等。
二、肠道传染病的症状患上肠道传染病后,大多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的胃肠道症状,有些伴有发热、头痛、肢体疼痛、全身中毒症状。
若治疗不及时,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三、如何预防肠道传染病1、病原菌随病人的粪便、呕吐物排出体外,污染土壤、水源、食物、餐具等,造成疾病的发生、流行,苍蝇、蟑螂是重要的传播媒介,因此防蝇、灭蝇,消灭蟑螂是关键。
2、注意饮水卫生,不喝生水,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要生食或半生食海产品、水产品;生、熟食品的刀具与容器应分开,保持餐具卫生,经常消毒;剩饭剩菜要加热煮透后再吃;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外出旅游、出差最好不要在露天饮食,小摊点就餐。
3、高危人群可接种甲肝疫苗,伤寒疫苗等。
4、食堂和家庭副食品采购要严格把好质量关,不要买变质食品。
5、讲究卫生,饭前便后及处理生的食物(鱼、虾、贝类等水产品)后要用肥皂流水洗手。
6、当发生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时,在校学生要及时送校卫生室,在校外要及时送去医院肠道门诊诊治,以免耽误病情。
四、肠道传染病简介1、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以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及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
感染痢疾杆菌后数小时至7天,一般在1至3天内即可发病。
2、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传染病。
感染霍乱弧菌后一般1至3天内即可发病,短则数小时内发病。
霍乱发病急,病人突然发生腹泻,继而呕吐,一般不发热,随着排便次数的增多,粪便由稀薄黄色转为水样便,甚至淘米水样便。
病人一般无腹痛。
3、伤寒、副伤寒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症状主要为持续高热、相对缓脉、特征性中毒症状、脾肿大、玫瑰疹与白细胞减少等,主要并发症有肠出血和肠穿孔等。
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公卫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公卫助理医师考试辅导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是公卫助理医师考试所涉及的内容,我为大家提供公卫助理医师考试辅导资料,供广大公卫助理医师考试考生参考学习。
1、细菌性痢疾: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其传染源是病人和带菌者,病菌通过日常生活接触、食物、水、蝇传播。
由于很少的菌量即可感染本病,因此人与人接触传播最为常见。
发病后患者出现畏寒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感等。
有的病情凶险,特别是儿童,可出现高热、惊厥、休克和呼吸衰竭,而此时肠道症状常不明显,但生理盐水灌肠液可见大量红、白细胞,称之为中毒型菌痢。
细菌性痢疾的表现轻重不一,易形成慢性化,故要及时就诊。
2、霍乱:霍乱弧菌所致,经饮用水传播是其重要的途径。
河水、井水、池塘水、泉水与自来水均可经地面或地下受人或动物的粪便污染而成为传播媒介。
病人可出现无痛性腹泻、呕吐、“淘米水”样大便、脱水等。
如不治疗,迅速出现休克、甚至死亡。
治疗成功的关键是早期诊断,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抗休克等。
3、伤寒副伤寒: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每年8~10月为发病高峰季节。
常以青壮年、学生为主。
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全身不适、食欲减退、腹胀等。
体温在发病后第5~7日可达39℃~40℃,在病程第二周可见玫瑰疹。
主要是通过被污染的水和食物传播,也可以通过日常接触传播。
4、病毒性肝炎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病毒: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以日常生活中的密切接触为主要传播方式。
水源污染或生吃水产品可造成局部地区的爆发流行。
患者急性起病,出现乏力、纳差、厌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皮肤、巩膜黄染,肝脏肿大、肝功能检查异常等等。
5、感染性腹泻:由侵袭性大肠杆菌、肠产毒大肠杆菌和空肠弯曲菌等引起的炎症性或分泌型腹泻。
其临床表现,腹泻为稀便、水样便、脓血便等,伴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发热、腹痛,症重者因大量失水引起脱水甚至休克等。
常见的肠道传染病
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常见的肠道传染病霍乱是由霍乱弧菌所致的烈性肠道传染病。
临床以吐泻大量米汤样排泄物、严重失水、肌肉痉挛及尿闭为特征,多因休克、尿毒症及酸中毒死亡。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
患者开始感觉疲倦、无力,不思饮食,常有肚胀,腹泻或便秘等症状,接着就发高烧,约二周左右才逐渐退烧。
发病的第二周,病人身上还会出现一些淡红色疹子,脾脏会肿大。
病重者还可能有神志不清烦燥不安,说胡话等症状,后期还可能发生肠出血或肠穿孔。
细菌性痢疾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以结肠化脓性炎症为主要病变,并以全身中毒症状,腹痛、腹泻、脓血便以及里急后重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严重者可惊厥、昏迷、休克。
全年发病,以夏、秋两季最多见。
细菌性食物中毒凡进食被细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引起的急性中毒性胃肠炎和其他症状,称细菌性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多发生在夏秋季。
可暴发、易集体发病。
以呕吐、腹痛、腹泻为主要表现,严重可失水和致中毒症。
肠道疾病预防知识你知道多少 1.注意手部卫生,不仅饭前、便后要洗手,外出回家后也要洗手,擦手用的毛巾必须干净,尽量用肥皂或洗手液以及流动水洗手。
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一般存在于病人的粪便中,不注意的话,粪便会污染食物、水源和您的手。
2.调节饮食结构,平衡膳食,合理营养;不暴饮暴食,减少生冷食品的摄入;3.注意饮食饮水安全,生熟分开,食用肉类及海产品时要煮熟蒸透,避免生吃;4.天气炎热,出入空调房时应及时增减衣物,晚上睡觉时尤其注意避免过于贪凉整夜吹空调造成肚子着凉;5.对养有宠物的家庭,一定要搞好宠物的卫生,不要一边吃东西一边喂宠物;6.注意居室内外环境卫生,灭蝇、灭鼠、灭蟑;餐具及儿童玩具定期消毒;7.尽量减少与腹泻病人的接触,病人用过的餐具、便器、卧具都应该消毒,以避免疾病的传播和流行;8.如果出现腹泻、呕吐等消化道病症时,建议尽早到肠道门诊就医,不要自行用抗生素及止泻药等药物擅自处理。
饮食安全的注意也很重要 1. 食物的安全最重要,尽量食用新鲜食物,避免食用霉变甘蔗及花生、发芽土豆、苦瓠子等变质或者含毒素的食物;2. 蔬菜瓜果要洗净,食物制作和储存要生熟分开;3. 在食用各种酱制品或熟肉制品前应重新加热并热透;自制凉拌菜时,建议加入醋和蒜;4. 购买的食品要看保质期,不食用超过保质期的食物,若罐装食物包装鼓起或者变形,坚决不食用;5、注意饮用水卫生,饮用水煮沸后再饮用,可杀灭致病微生物,若无法饮用开水应选择瓶装水;6、尽量少食用易带致病菌的食物,如螺丝、贝壳、螃蟹等水海产品,若要食用时要煮熟蒸透,生吃、半生吃、酒泡、醋泡或盐淹后直接食用的方法都不可取;7、尽量不吃剩饭剩菜,若要保存吃剩的食物,应及时将其储存在冰箱内,且储存时间不宜过长,食用前要加热以热透为准,馊饭菜坚决不能吃;8、餐具应经常高温或者用餐具消毒液进行消毒;9、若外出用餐,应选择有卫生许可证的餐馆,不到卫生状况不好的餐馆或路边流动摊贩处就餐。
夏季常见肠道传染病以及预防措施
夏季常见肠道传染病以及预防措施夏季天气炎热,病菌容易孽生繁殖,许多人饮食睡眠不佳,抵抗力相对减弱,尤其胃酸分泌减少,消化道抗御病菌的能力也下降。
加上苍蝇、蟑螂之类害虫活动频繁,也容易传染肠道疾病,所以夏季肠道感染性疾病较多。
一、常见的夏季肠道传染病有:1.细菌性食物中毒:由细菌或细菌的毒素引起。
常常有共同进餐的人一齐发病的情况,且有严重呕吐的症状。
2.细菌性痢疾:由痢疾杆菌引起,病人有排便不尽的感觉,粪便可呈脓血状,常伴有发热,儿童患者可能会休克。
3.阿米巴痢疾:由阿米巴原虫引起,粪便呈果酱样。
4.病毒性肠炎:也叫做流行性腹泻,病人常伴有感冒等症状。
二、预防夏季肠道传染病的关键是做好饮食卫生,把好“病从口入”关。
1.在采购食品时,应选择新鲜食物,病死的家禽、家畜、不新鲜的水产品不要购买。
即使对于盐腌过的食品,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致病性嗜盐菌就可能在盐腌的食品中繁殖。
2.烹调时,炊具、餐具要注意消毒,生熟食品用的炊具要分开。
炊事员要注意个人卫生,要勤剪指甲勤换衣服。
3.凉拌菜宜少吃,吃时应洗净,并用冷开水冲洗。
瓜果宜洗净去皮再吃。
4.夏季不宜举行家宴,饭菜应现做现吃,如有剩余,第二天应煮透再吃。
但即使煮透,有些细菌的毒素仍不能被破坏,如葡萄球菌肠毒素在煮沸后30分钟仍保存其致病性,因此,一旦发现食物变质绝不能再食用。
5.苍蝇与蟑螂等害虫,能作为肠道传染病的媒介。
因此,消灭苍蝇与蟑螂也是预防夏季肠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6.充足的睡眠和丰富的营养有助于增强体力,也有助于预防夏季肠道传染病。
临湘市疾控中心健教科。
常见肠道传染病有哪些(二)2024
常见肠道传染病有哪些(二)引言概述:肠道传染病是指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微生物感染引起的疾病,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十分常见的疾病之一。
本文将对常见的肠道传染病进行分析和介绍,以帮助读者了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及其防控措施。
正文:一、细菌性肠道传染病1. 大肠杆菌感染a. 症状包括腹泻、腹痛和呕吐等。
b. 可通过食物、水源传播。
c. 防控措施包括保持个人卫生、饮水消毒、避免生食和合理烹饪食材等。
2. 沙门氏菌感染a. 症状主要表现为腹泻、发热和腹痛等。
b. 主要通过食物、水源和接触传播。
c. 防控措施包括保持环境清洁、彻底烹饪食材和个人卫生等。
3. 霍乱a. 典型症状包括剧烈腹泻、呕吐和腹痛等。
b. 可通过水源传播。
c. 防控措施包括饮水消毒、合理烹饪食材和个人卫生等。
二、病毒性肠道传染病1. 腺病毒感染a. 症状包括腹泻、发热和呕吐等。
b. 主要通过接触传播。
c. 防控措施包括保持个人卫生、使用卫生纸和彻底消毒环境等。
2. 诺如病毒感染a. 症状主要表现为腹泻、发热和呕吐等。
b. 主要通过食物和水源传播。
c. 防控措施包括避免生食和饮用未消毒的水源、保持个人卫生等。
3. 轮状病毒感染a. 典型症状包括腹泻、呕吐和腹痛等。
b. 可通过接触和飞沫传播。
c. 防控措施包括保持环境清洁、勤洗手和使用消毒剂等。
三、寄生虫性肠道传染病1. 阿米巴病a. 症状包括腹泻、腹痛和贫血等。
b. 主要通过食物和水源传播。
c. 防控措施包括饮水消毒、规范个人卫生和合理烹饪食材等。
2. 钩端螺旋体病a. 症状主要表现为恶心、肌肉疼痛和疲劳等。
b. 主要通过食物和水源传播。
c. 防控措施包括避免生食和饮用未消毒的水源、保持个人卫生等。
3. 蛔虫感染a. 典型症状包括腹部不适、腹泻和呕吐等。
b. 可通过接触和食物传播。
c. 防控措施包括保持环境清洁、避免生食和定期驱虫等。
总结: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包括细菌性、病毒性和寄生虫性肠道传染病。
常见肠道传染病有哪些(一)2024
常见肠道传染病有哪些(一)引言:肠道传染病是指通过消化道传播的疾病,常见于人群之中。
这些疾病可由病原体如病毒、细菌或寄生虫引起,并导致肠道炎症和相关症状。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及其特征。
正文:一、病毒性肠道传染病1. 肠道病毒感染- 腺病毒感染- 诺沃病毒感染- 轮状病毒感染- 埃可病毒感染- 腺病毒感染2. 腺病毒感染- 腺病毒感染的症状和传播途径- 腺病毒感染的潜伏期和治疗方法- 腺病毒感染的预防措施- 腺病毒感染的并发症3. 诺沃病毒感染- 诺沃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 诺沃病毒感染的传播途径- 诺沃病毒感染的并发症- 诺沃病毒感染的预防方法- 诺沃病毒感染的治疗方法二、细菌性肠道传染病1. 大肠杆菌感染- 大肠杆菌感染的症状和传播途径- 大肠杆菌感染的并发症- 大肠杆菌感染的诊断方法- 大肠杆菌感染的预防措施- 大肠杆菌感染的治疗方法2. 沙门菌感染- 沙门菌感染的典型症状和传播途径- 沙门菌感染的潜伏期和诊断方法- 沙门菌感染的预防措施- 沙门菌感染的治疗方法- 沙门菌感染的预后三、寄生虫性肠道传染病1. 阿米巴病- 阿米巴病的传染途径和病因- 阿米巴病的临床表现- 阿米巴病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阿米巴病的预防措施- 阿米巴病的并发症2. 肠道毛滴虫感染- 肠道毛滴虫感染的症状和传播途径- 肠道毛滴虫感染的诊断方法- 肠道毛滴虫感染的治疗方法- 肠道毛滴虫感染的预防措施- 肠道毛滴虫感染的并发症四、食物中毒1. 沙门菌食物中毒- 沙门菌食物中毒的症状和传播途径- 沙门菌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 沙门菌食物中毒的处理方法- 沙门菌食物中毒的相关法律法规- 沙门菌食物中毒的预后2.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症状和传播途径-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处理方法-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相关法律法规-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预后五、其他肠道传染病1. 霍乱- 霍乱的症状和传播途径- 霍乱的诊断方法- 霍乱的治疗方法- 霍乱的预防措施- 霍乱的预后2. 肠胃炎- 肠胃炎的症状和传播途径- 肠胃炎的常见病因- 肠胃炎的治疗方法- 肠胃炎的预防措施- 肠胃炎的预后总结:本文列举了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及其特征,包括病毒性肠道传染病、细菌性肠道传染病、寄生虫性肠道传染病、食物中毒和其他肠道传染病。
常见肠道传染病,如何辨别?
常见肠道传染病,如何辨别?随着天气不断转暖,许多患者会出现拉肚子现象。
而这一现象出现,可能会造成肠道传染病。
而这类传染病又被称为“吃进去”传染病,是在不经意间获得。
常见肠道传染病引起病因众多,如何进行分辨,这便成为难题。
识辨不清患者会认为是吃坏肚子或是受凉,因而去忽略该病,导致会出现病情恶化。
那么,面对这类发病急、传播快、传染性强肠道传染病,如何去正确辨别?去及时有效控制呢?本篇文章便和各位读者一起学会分辨常见肠道传染患病。
一、什么是肠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是通过经口侵入肠道,包括因细菌、病毒及其它病因,引起感染而导致患得。
肠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消化系统传播。
且随着天气温度持续升高,即将进入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
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
严重腹泻会导致机体重度脱水,伴发烧、全身酸痛、昏迷和休克等症状,甚至有生命危险。
如果在平时患者出现了腹泻症状,最好是立即去医院进行检查,这样才能够了解肠道疾病原因。
肠道传染病传播途径有食物、水源、接触传播等,保持良好饮食生活习惯,可预防肠道感染性疾病。
二、常见肠道传染病1.细菌性肠道传染病(1)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所食用食物被细菌所沾染,最后引起急性感染中毒性疾病,一般分为胃肠型食物中毒和神经性食物中毒。
如何辨识该病以及区分两者特点如下:A.胃肠型食物中毒,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为主。
其症状相比较神经性食物中毒症状较轻;B.神经性食物中毒:症状较严重,一般是由于进食含有肉毒杆菌外霉素食物,如变质牛肉、羊肉,火腿、腊肉、罐头、发酵豆制品等而引起中毒性疾病,这类病犯病到发病时间短,发病急,属于神经系统疾病,该病致死率高。
因为此类传染病需对症下药,且发病时间短,发病急,所以一旦出现此类情况,请及时送医。
(2)细菌感染性腹泻:细菌感染性腹泻是指由细菌引起,以腹泻为主要表现。
如何辨识:细菌所引起腹泻所表现症状轻重程度不一致,会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适反应,患者还可能会出现明显腹痛,且腹泻次数增多,主要表现为稀便,同时可因炎症作用而产生发热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肠道传染
伤寒与副伤寒
病
教育主题
常见肠道疾病—伤寒与副伤寒
教学对象
小学5-6 年级(水平三)
教学内容
1.了解什么是伤寒、副伤寒?
2.知道伤寒、副伤寒的症状。
3.了解伤寒、副伤寒的传播方式,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学情分析
学校的孩子基本都是农村学生和外来务工学生、家庭条件及环境都不是很好,学生和家长的个人卫生习惯也不讲究,传染病的预防预防意识比较淡薄,传染病的知识知道的少之又少。
为此需要学校这一主题教育,普及健康知识,学生了解伤寒和副伤寒的相关知识及防治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远离传染病,从而拥有更健康的童年。
教学目的
1.了解什么是伤寒、副伤寒?
2.知道伤寒、副伤寒的症状。
3.了解伤寒、副伤寒的传播方式,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教学重点
知道伤寒、副伤寒的症状表现,传播方式,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教学难点
伤寒、副伤寒的发病表现判断。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交流倾听、讲述
课前准备
1.收集伤寒、副伤寒防治知识的相关资料。
2.完成学生伤寒、副伤寒认识调查问卷。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关于伤寒、副伤寒防治相关知识,老师在课前布置同学们下去收集。
现在,请收集到的同学介绍一下。
二、交流收集资料
1.指名说
2. 过度:为了让同学们更全面地了解伤寒、副伤寒的相关知识,我们一起来学习伤寒、副伤寒知识防治。
三、学习了解伤寒、副伤寒
(一)什么是伤寒、副伤寒伤寒、副伤寒是分别由伤寒杆菌和副伤寒杆菌(甲、乙、丙)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
(二)伤寒、副伤寒的传播方式
1. 传染源:患者和待菌者是伤寒、副伤寒的传染源,病菌随粪便排出体外,也可经小便排出体外。
患者自潜伏期末就可以从粪便中排菌,在病程3-4 周时传染性最强,仍有半数病人在进入恢复期2 周内排菌。
2. 传播途径:粪口途径。
病菌从大小便中排出后,可以经过污染的手、餐具、饮料、食物、苍蝇及蟑螂传播、日常生活接触可引起散发流行往往是水源受污染的结果。
3.易感人群:儿童及青壮年发病较多,老年人少见。
病后可获得持
久的免疫力。
4.流行季节:多发于夏秋季,卫生条件差的温带地区,一年四季均有发病。
(三)伤寒、副伤寒的主要症状
1. 主要以发热为主,有的患者仅出现头痛、乏力、食欲减退、四肢酸痛、咳嗽或类似感冒症状,成年人偶有便秘或腹泻。
2.伤寒潜伏期3-35天,平均10-14 天。
一旦发热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及早诊断、及早治疗,治疗时间不少于14 天。
3.不典型伤寒:轻型1-2 周可愈;逍遥型:病情轻微,可坚持工作,但常突发肠出血及肠穿孔。
4、伤寒引起病发症:肠出血、肠穿孔、伤寒肝炎、心肌炎、支气管炎咳嗽、肾炎、尿毒综合症。
(四)伤寒、副伤寒发病的主要原因:居民对伤寒、副伤寒防治知晓率不高,经常在外就餐,吃了生薄荷、生韭菜等佐料是发病的高危因素;餐馆洗净待用生菜大肠菌群偏高,病例治疗不规范,农村饮用水合格率偏低等。
(五)小组讨论
1. 怎样预防伤寒、副伤寒?
2. 交流并小结
(1)不吃生薄荷、生韭菜
(2)不喝生水、饭钱便后要洗手,瓜果要洗净,不吃或不吃生冷食物,隔夜饭菜要煮熟,生熟刀板容量要分开。
(3)不用污水或沟塘水洗菜、泡菜。
4)一旦发热请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四、课堂小结
伤寒、副伤寒是分别伤寒杆菌和伤寒杆菌(甲、乙、丙)引起的急性消化传染病。
多发于夏、秋季、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患者和带菌者是伤寒、副伤寒的传染病。
所以,我们要做好饮食、饮水、粪便卫生管理和消灭苍蝇,注意个人卫生、不吃生菜,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五、课后作业与任务
1. 完成学生伤寒、副伤寒认知调查问卷。
2. 回家给家长介绍伤寒、副伤寒防治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