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生物碱-文档资料
合集下载
生物碱(中药化学技术课件)
任务 黄连中小檗碱的提取分离和检识
❖ 黄连为毛茛科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云连、 的干燥根茎。以上三种分别习称“味连”、“雅 连”、“云连”。
❖ 性寒,味苦。具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
化学成分
R1O
❖ 黄连的有效成分主要为生物碱 ,含量为1%~8%。 小檗碱的含量 最高。
❖ 已分离出来的生物碱:小檗碱 、巴马丁、黄连碱、甲基黄连碱、 药根碱和表小檗碱、木兰碱等。
(1:8)和热乙醇(1:12) ,难溶于丙酮、三氯甲烷 和苯等。 ❖ 小檗碱的盐酸盐在冷水中溶解度小(1:500),可溶 于沸水,几乎不溶于乙醇。 ❖ 小檗碱的硫酸盐在水中溶解度较大(1:30), 。
(一)盐酸小檗碱的提取分离
酸提取碱沉淀法
注意事项 1.采用何酸提取?浓度? 2.为什么用石灰乳调碱性? 3.盐析的目的?盐的用量?
H H
小檗碱的作用
❖ 小檗碱有较强的抗菌、抗病毒作用; ❖ 小檗碱、黄连碱等原小檗碱型生物碱具有明显的
抗炎、抗溃疡、免疫调节及抗肿瘤等作用。 ❖ 小檗碱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如毛茛科的黄连属、
防已科的古山龙属、芸香科的黄柏属、小檗科的小 檗属等。
性质
❖ 从水或稀乙醇中结晶所得的小檗碱为黄色针状结晶。 ❖ 游离型小檗碱能缓溶于冷水(1:20),易溶于热水
7、 生物碱的溶解性
生物 碱盐
一般易溶于水,可溶于醇
溶解性 特殊的 化合物
①吗啡为酸性叔胺碱:难溶于氯仿、乙醚,可溶于水 ②盐酸小檗碱、麻黄碱草酸盐:难溶于水
生物碱理化性质
生物碱理化性质
生物碱的鉴定
任务 黄连中小檗碱的提取分离和检识
盐析法
黄连提取液(处理后) 浓HCl调PH2-3,加NaCl达饱和
❖ 黄连为毛茛科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云连、 的干燥根茎。以上三种分别习称“味连”、“雅 连”、“云连”。
❖ 性寒,味苦。具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
化学成分
R1O
❖ 黄连的有效成分主要为生物碱 ,含量为1%~8%。 小檗碱的含量 最高。
❖ 已分离出来的生物碱:小檗碱 、巴马丁、黄连碱、甲基黄连碱、 药根碱和表小檗碱、木兰碱等。
(1:8)和热乙醇(1:12) ,难溶于丙酮、三氯甲烷 和苯等。 ❖ 小檗碱的盐酸盐在冷水中溶解度小(1:500),可溶 于沸水,几乎不溶于乙醇。 ❖ 小檗碱的硫酸盐在水中溶解度较大(1:30), 。
(一)盐酸小檗碱的提取分离
酸提取碱沉淀法
注意事项 1.采用何酸提取?浓度? 2.为什么用石灰乳调碱性? 3.盐析的目的?盐的用量?
H H
小檗碱的作用
❖ 小檗碱有较强的抗菌、抗病毒作用; ❖ 小檗碱、黄连碱等原小檗碱型生物碱具有明显的
抗炎、抗溃疡、免疫调节及抗肿瘤等作用。 ❖ 小檗碱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如毛茛科的黄连属、
防已科的古山龙属、芸香科的黄柏属、小檗科的小 檗属等。
性质
❖ 从水或稀乙醇中结晶所得的小檗碱为黄色针状结晶。 ❖ 游离型小檗碱能缓溶于冷水(1:20),易溶于热水
7、 生物碱的溶解性
生物 碱盐
一般易溶于水,可溶于醇
溶解性 特殊的 化合物
①吗啡为酸性叔胺碱:难溶于氯仿、乙醚,可溶于水 ②盐酸小檗碱、麻黄碱草酸盐:难溶于水
生物碱理化性质
生物碱理化性质
生物碱的鉴定
任务 黄连中小檗碱的提取分离和检识
盐析法
黄连提取液(处理后) 浓HCl调PH2-3,加NaCl达饱和
生物碱PPT课件
(1)具有酚羟基或羧基的生物碱:具有酸、碱两性,故即可溶于酸 水,又可溶于碱水。
具有酚羟基的生物碱(又称酚性生物碱),可溶于氢氧化钠等强碱 性溶液,如吗啡;
具有羧基的生物碱,可溶于碳酸氢钠等弱碱溶液,如槟榔次碱。 (2)具有内酯或内酰胺结构的生物碱:在强碱性溶液中加热,其内 酯(或内酰胺)结构可开环形成羧酸盐而溶于水,酸化后环合析出,如 喜树碱、苦参碱等。
第二节 生物碱
31 生物碱概述 2 生物碱的分布 3 生物碱的分类 4 生物碱的性质
35 生物碱的提取分离实例
.
1
一 基本内容:
生物碱的分布特点:
1.大多数在双子叶植物中,在植物中多集中在某一器官:金鸡纳生 物碱——金鸡纳树皮,麻黄碱——麻黄髓部,黄柏生物碱—— 黄柏树皮,三棵针生物碱——根皮。
2.不同植物体内生物碱的含量差别很大,但 一般都较低(1%以 下),通常把含量在 0.01%的植物称为生物碱植物。
(四)吲哚类生物碱 4.双吲哚类 双吲哚类是由两分子单吲哚类生物碱聚合而成的衍生 物,如长春花中具有抗癌作用的长春碱和长春新碱。
.
14
三、生物碱的分类及结构特征
(五)有机胺类生物碱 这类生物碱的结构特点是氮原子不在环状结构内,如麻黄中的
麻黄碱,秋水仙中的秋水仙碱,益母草中的益母草碱等。
.
15
二 生物碱的理化性质p46
.
5
三、生物碱的分类及结构特征
(三)异喹啉类生物碱
这类生物碱来源于苯丙氨酸和酪氨酸系,具有异喹啉或四氢异喹 啉的基本母核,在植物中分布广泛,数目较多。 1.简单异喹啉类 如鹿尾草中的降血压成分萨苏林,是四氢异喹啉 特征
2.苄基异喹啉类 苄基异喹啉类又分为1-苄基异喹啉类和双苄基异喹 啉类。 (1)1-苄基(苯甲基)异喹啉类:为异喹啉母核1位连有苄基的一类 生物碱。如罂粟中具解痉作用的罂粟碱,乌头中的强心成分去甲 乌药碱,厚朴中的厚朴碱等。
具有酚羟基的生物碱(又称酚性生物碱),可溶于氢氧化钠等强碱 性溶液,如吗啡;
具有羧基的生物碱,可溶于碳酸氢钠等弱碱溶液,如槟榔次碱。 (2)具有内酯或内酰胺结构的生物碱:在强碱性溶液中加热,其内 酯(或内酰胺)结构可开环形成羧酸盐而溶于水,酸化后环合析出,如 喜树碱、苦参碱等。
第二节 生物碱
31 生物碱概述 2 生物碱的分布 3 生物碱的分类 4 生物碱的性质
35 生物碱的提取分离实例
.
1
一 基本内容:
生物碱的分布特点:
1.大多数在双子叶植物中,在植物中多集中在某一器官:金鸡纳生 物碱——金鸡纳树皮,麻黄碱——麻黄髓部,黄柏生物碱—— 黄柏树皮,三棵针生物碱——根皮。
2.不同植物体内生物碱的含量差别很大,但 一般都较低(1%以 下),通常把含量在 0.01%的植物称为生物碱植物。
(四)吲哚类生物碱 4.双吲哚类 双吲哚类是由两分子单吲哚类生物碱聚合而成的衍生 物,如长春花中具有抗癌作用的长春碱和长春新碱。
.
14
三、生物碱的分类及结构特征
(五)有机胺类生物碱 这类生物碱的结构特点是氮原子不在环状结构内,如麻黄中的
麻黄碱,秋水仙中的秋水仙碱,益母草中的益母草碱等。
.
15
二 生物碱的理化性质p46
.
5
三、生物碱的分类及结构特征
(三)异喹啉类生物碱
这类生物碱来源于苯丙氨酸和酪氨酸系,具有异喹啉或四氢异喹 啉的基本母核,在植物中分布广泛,数目较多。 1.简单异喹啉类 如鹿尾草中的降血压成分萨苏林,是四氢异喹啉 特征
2.苄基异喹啉类 苄基异喹啉类又分为1-苄基异喹啉类和双苄基异喹 啉类。 (1)1-苄基(苯甲基)异喹啉类:为异喹啉母核1位连有苄基的一类 生物碱。如罂粟中具解痉作用的罂粟碱,乌头中的强心成分去甲 乌药碱,厚朴中的厚朴碱等。
生物碱ppt课件
2.溶解性
(1)游离
水 酸水 碱水、甲(乙)醇、 乙醚 /CHCL3、 石油醚
亲脂性生物碱: -
+
-
+
+(++) +
亲水性生物碱: + + +
+
-
-
季铵碱:离子型 含N-O配位键:氧化苦参碱 小分子或液体生物碱:菸碱、麻黄碱、苦参碱 酰胺类生物碱:秋水仙碱、咖啡碱
两性生物碱:
含酚羟基(吗啡、青藤碱)NaOH + ; 隐性酚羟基(汉防己乙素)NaOH - ,脂溶性生物碱; 羧基生物碱(槟榔次碱)NaHCO3 +
少数以游离形式存在(主要是一些碱性 极弱的生物碱,如酰胺类生物碱);
其他尚有以酯、苷及N→O化合物的形 式存在(乌头碱、氧化苦参碱)
第二节 生物碱的结构和分类
1.按植物来源分类: 黄连生物碱、苦参 生物碱
2.按化学结构类型分类: 喹啉类生物碱、 吲哚类生物碱等
3.按生源途径和化学结构类型分类
pKa9.58(碱性弱)
pKa9.74(碱性强)
常见生物碱碱性规律:
胍 > 季铵碱 > 烷胺类(仲胺,叔胺) > 芳胺类(芳杂环) > 酰胺类
(pKa 13.6) 小檗碱(11.5) 四氢异喹啉(9.5) 异喹啉(5.4) (pKa < 2)
共轭酸高度 离子型
SP3杂化
SP2杂化
P—π共轭
共振稳定性 类似无机碱 (无双键)
O
N
N H
6.组氨酸系生物碱 咪唑类生物碱:毛果芸香碱
N
H3C
N CH3
N
OO
N
生物碱课件
30~60倍而无刺激作用.
一、概述
(三) 生物碱的生物活性、 鸦片中的吗啡——镇痛作用 麻黄中的麻黄碱——止喘作用 长春花中的长春碱——抗癌活性 黄连中的小檗碱——抗菌消炎作用 山莨菪碱——抗中毒性休克作用
一、概述
植物古柯中的有效成分古柯碱(cocaine)虽
有很强的局部麻醉作用,但是毒性较大,久用容易成
N
野百合碱 (有抗癌活性) monocrotaline
二、分类
㈢吡啶衍生物 结构特点:六元环氮原子在环内 由吡啶或六氢吡啶衍生的生物碱。 分:简单吡啶衍生物、喹诺里西啶(quinolizidine)
N
吡啶
N
喹诺里西啶
二、分类 ㈢吡啶衍生物
O N
N
苦参碱
O N
N O
氧化苦参碱
二、分类
㈣莨菪烷(tropane)衍生物
全身紧束感等,通过兴奋
迷走神经而降低窦房结的
自律性,引起心律失常,
损害心肌。口服纯乌头碱
0.2mg即可中毒,3—
5mg可致死。民间常用草
乌头碱
乌、川乌等植物来泡制药 酒。但在此警醒大家它们
都具有足以致命的毒性。
一、概述
十九世纪德国学者F.W.Sertrner从鸦片中 分离出吗啡碱(morphine) 现从自然界中分离得到约10000种 《全国医药产品大全》中收载的药物及其 制剂达六十余种 植物中存在的生物碱大多有明显的生理活 性
(1S,2S)
pseudoephedrine
二、分类 ㈠有机胺类(苯丙氨酸/酪氨酸)
MeO
Me
MeO
OMe
NHCOCH3 HO
MeO O
COO(CH2)4 NH
NH NH2
一、概述
(三) 生物碱的生物活性、 鸦片中的吗啡——镇痛作用 麻黄中的麻黄碱——止喘作用 长春花中的长春碱——抗癌活性 黄连中的小檗碱——抗菌消炎作用 山莨菪碱——抗中毒性休克作用
一、概述
植物古柯中的有效成分古柯碱(cocaine)虽
有很强的局部麻醉作用,但是毒性较大,久用容易成
N
野百合碱 (有抗癌活性) monocrotaline
二、分类
㈢吡啶衍生物 结构特点:六元环氮原子在环内 由吡啶或六氢吡啶衍生的生物碱。 分:简单吡啶衍生物、喹诺里西啶(quinolizidine)
N
吡啶
N
喹诺里西啶
二、分类 ㈢吡啶衍生物
O N
N
苦参碱
O N
N O
氧化苦参碱
二、分类
㈣莨菪烷(tropane)衍生物
全身紧束感等,通过兴奋
迷走神经而降低窦房结的
自律性,引起心律失常,
损害心肌。口服纯乌头碱
0.2mg即可中毒,3—
5mg可致死。民间常用草
乌头碱
乌、川乌等植物来泡制药 酒。但在此警醒大家它们
都具有足以致命的毒性。
一、概述
十九世纪德国学者F.W.Sertrner从鸦片中 分离出吗啡碱(morphine) 现从自然界中分离得到约10000种 《全国医药产品大全》中收载的药物及其 制剂达六十余种 植物中存在的生物碱大多有明显的生理活 性
(1S,2S)
pseudoephedrine
二、分类 ㈠有机胺类(苯丙氨酸/酪氨酸)
MeO
Me
MeO
OMe
NHCOCH3 HO
MeO O
COO(CH2)4 NH
NH NH2
生物碱优秀PPT课件学习PPT教案
pKa 10~5~6源自0~1N吡啶
pka= 5.2 ( SP2 )
N H
胡椒啶
pka = 11.2 ( SP3 )
2.诱导效应
1)供电诱导效应(烷基):可使氮原子周围电子云 密度增加,碱性增强。 2)吸电诱导效应(含氧基团,双键,苯环):电子云 密度降低,碱性减弱。
CH CH CH3
CH CH CH3
(若在碱性条件下则试剂本身将产生沉淀) (2)在稀醇或脂溶性溶液中时,含水量>50%;
(当醇含量>50%时可使沉淀溶解) (3)沉淀试剂不易加入多量。
(如:过量的碘化汞钾可使产生的沉淀溶解)
结果判断: 1、需要用三种以上生物碱沉淀试剂 2、氨基酸、蛋白质、多糖、鞣质等 + 沉淀试剂—
— 沉淀(假阳性)
碘-碘化钾 碘化铋钾 碘化汞钾
溶解)
硅钨酸 苦味酸 雷氏铵盐
性复盐)
KI-I2 BiI3KI HgI22KI
SiO212WO3 2,4,6-三硝基苯酚
硫氰酸铬铵试剂
棕褐色沉淀 红棕色沉淀 类白色沉淀(若加过量试剂,沉淀又被
乳白色 黄色 紫红色(能与季铵型生物碱生成难溶
沉淀反应条件 (1)通常在酸性水溶液中生物碱成盐状态下进行;
麻黄碱
有(1机R,胺2S类)
挥发性
OH CH CH CH3
NHCH3
伪麻黄碱
(1S,2S)
一、有机胺类
MeO
Me
MeO
OMe
NHCOCH3 HO
MeO O
NH COO(CH2)4 NH
NH2
OMe
益母草碱
秋水仙碱(酰胺类) colchicine
治疗急性痛风,并有
生物碱ppt课件
• ②裸子植物中,在红豆杉科红豆杉属 (Taxus),松柏科松属(Pinus),云杉属 (Picia),三尖杉科三尖杉属Cephalotaxus),麻黄科麻黄属(Ephedra)等属植 物中有分布 • ③少数单子叶植物如石蒜科,百部科 (Stemonaceae),百合科(Liliaceae)等植 物中有分布。 • 在低等植物中,生物碱分布少,而且结 构一般为简单。生物碱在生物体中的存在 部位和含量往往差别很大,一般来说,含 量在千分之一以上即为高含量。
酯 键 被 水 解 掉
乌 头 碱
乌 头 原 碱
• 乌头碱毒性极大,产生毒性的根源是其 结构中含有二个酯键。若将乌头碱与稀 碱水溶液加热,很容易除去二个酯键, 生成乌头原碱(aconine)。或将乌头碱 在中性水溶液中加热,酯键也同样被水 解。 • 经水解后生成的乌头原碱,其毒性极小。 这就是中医用乌头、附子必经炮制的原 由。
生物碱在植物体内主要存在的形式有
• 1.游离碱:由于部分生物碱的碱性极弱, 不易或不能与酸生成稳定的盐,因而以游 离碱的形式存在。 • 2.成盐:除少数极弱碱性生物碱(如:秋 水仙碱及吲哚类生物碱)外,大多生物碱, 在植物细胞中都是与酸类结合成盐的形式 存在。 常见的有机酸有:柠檬酸、酒石酸、苹果 酸、草酸、琥珀酸等。
2.双苯甲基异喹啉 3.原小檗碱型生物碱
O N O + H NO M e O O M e H O + O H N O M e
O M e
原 小 檗 碱
小 檗 碱 ( 黄 连 素 )
O M e
药 根 碱
• 小檗碱和药根碱属此类型生物碱,存在于黄 连、黄柏及三颗针等植物中。
4.阿朴啡型生物碱 5.原阿朴啡型生物碱 6.吗啡烷型生物碱
生物碱ppt课件
• 3.苷类:一些生物碱以苷的形式存在 于植物中; • 4.酯类:多种吲哚类生物碱分子中的 羧基,常以甲酯形式存在。 • 5.N-氧化物:在植物体中已发现的氮 氧化物约一百余种。
4.2 生物碱的分类
可以 • 1) 按来源分类, • 2) 按化学骨架分类, • 3)按生源结合化学分类。 按3)法分类的生物碱可以分为氨 基酸途径生成的生物碱和萜类及甾体 来源的生物碱。
3
H
莨菪烷
喹啉衍生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邻氨基苯甲酸)
O 5 6 7 8 N 1 4 3 2 N N O O O H
内 酯 结 构 碱 化 开 环
成 盐 溶 于 水
喹 啉
喜 树 碱 ( 治 白 血 病 和 直 肠 癌 )
• 喜树碱:来自于我国南方特产植物珙桐科喜 树中,其木部、根皮和种子中都含有生物碱, 并以喜树碱为主要成分。具有抗癌活性,对 白血病和直肠癌有一定临床疗效,但毒性很 大,其安全范围较小。
生物碱在植物体内主要存在的形式有
• 1.游离碱:由于部分生物碱的碱性极弱, 不易或不能与酸生成稳定的盐,因而以游 离碱的形式存在。 • 2.成盐:除少数极弱碱性生物碱(如:秋 水仙碱及吲哚类生物碱)外,大多生物碱, 在植物细胞中都是与酸类结合成盐的形式 存在。 常见的有机酸有:柠檬酸、酒石酸、苹果 酸、草酸、琥珀酸等。
一、有机胺类
• 结构特点:氮原子不结合在环内的一类生物碱。 如 O H
H C H C HC 3 O H N H C H 3
HC C HC H 3 N H C H 3
麻 黄 碱
( 1 R , 2 S )
伪 麻 黄 碱
( 1 S , 2 S )
麻黄碱和伪麻黄碱是属于芳烃仲胺类生物碱,有些性质 和生物碱类的通性不完全一样,例如:游离时可溶于 水,能与酸生成稳定的盐,有挥发性,不易与大多数 生物碱沉淀试剂反应生成沉淀。
生物碱 PPT课件
生物碱类物质 抗炎、抗菌、抗病毒活性
一、抗炎活性
石蒜碱、苦豆子总碱、苦参碱、氧化苦参 碱、槐果碱、苦豆碱 对多种急性渗出性炎症都有明显的抗炎活 性。 急性炎症都有一定的最适剂量范围。 摘除小鼠双侧肾上腺前后,这种生物碱抗 急性炎症的作用没有差别。 二萜类川乌总碱对非免疫和免疫性炎症均 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二、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苦豆碱、槐果碱、槐定碱、苦参碱、野靛碱、 槐胺碱、氧化苦参碱均具有免疫调节作用,主 要是免疫抑制作用,它们能抑制抗体形成细胞 的产生,抑制抗体的生成。 汉防已甲素具有很强的免疫调节功能,通过下 调T细胞蛋白激酶C信号传导通路,抑制T细胞 增殖,减少IL-2的分泌及下调T细胞激活抗原 CD71的表达。
二、抗病毒活性
石蒜碱能在病毒生长的早期阶段阻断病 毒DNA的合成。有23种合成或提取的异 喹啉类生物碱可以对抗RNA携带的黄热 病病毒、黄色病毒、甲种病毒、及DNA 携带的牛痘苗病毒。 苦参总碱具有明显而独特的抗柯萨奇B组 病毒(CVB)的作用。
三、抗菌、杀虫活性
从石蒜科植物提取的生物碱大多数具有 对抗黄体八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 大肠杆菌的活性。 贝母碱对卡他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 黄连小檗碱对革兰阳性和阴性细菌、原 虫及各型流感病毒、新城病毒、真菌类 均有抑制作用。
二、抗胆碱酯酶作用
加兰他敏及力克拉敏与新斯的明相似, 且易透过血脑屏障。对大脑皮层及延脑 内胆碱酯酶活性有较强抑制作用。 石蒜碱用于小儿麻痹后遗症、重症肌无 力等,可能与它抑制胆碱酯酶和兴奋神 经肌肉作用有关。
三、对神经肌接头的作用
天然药物化学生物碱讲课文档
MeO
N+OH-erine
OMe
药根碱 jatrorrhizine
第三十三页,共76页。
简单吲哚类生物碱
4 5
6 7
3 1 N2 H
吲哚
第三十四页,共76页。
色胺吲哚类
NO N
N H 3C
吴茱萸碱
第三十五页,共76页。
半萜吲哚类
H CONH
N Me
CH2OH Me
第十二页,共76页。
药理作用: 抗菌谱广,体外对多种革兰阳性及阴性菌 均具抑菌作用,其中对溶血性链球菌、 金葡菌、霍乱弧菌。脑膜炎球菌、志贺痢 疾杆菌、伤寒杆菌、白喉杆菌等有较强的 抑制作用,低浓度时抑菌,高浓度时杀菌。 对流感病毒、阿米巴原虫、钩端螺旋体、 某些皮肤真菌也有一定抑制作用。
第十三页,共76页。
N H
麦角新碱 ergonovine ergometrine
第三十六页,共76页。
单萜吲哚类
MeO
N HH
N H
H H3OOC
O CO OMe
利血平
OMe OMe
OMe
第三十七页,共76页。
第二节 生物碱的理化性质
(一)性状
1.形态:多数生物碱呈结晶形固体,有些为非晶形粉末
状;少数生物碱为液体状态,这类生物碱分子中多无氧原 子,或氧原子结合为酯键,个别生物碱具有挥发性,如麻 黄碱;极少数生物碱具有升华性,如咖啡因。
第十七页,共76页。
长春花-长春碱 本品系由夹竹桃科植物长春花中提出的一 种生物碱,为细胞周期特异性抗肿瘤药。 作用于G1、S及M期,并对M期有延缓作 用。 能干扰增殖细胞纺锤体的形成,使 有丝分裂停止于中期。并有免疫抑制作用。
生物碱的鉴定(“沉淀”相关文档)共7张
2
碘化汞钾(Mayer试剂)HgI2×2KI 类白色沉淀
碘化铋钾 Dragendoff ( 若加过量试剂,沉淀又被溶解
碘化铋钾(Dragendoff)BiI3×KI 红棕色沉淀
)BiI3×KI 红棕色沉淀
碘-碘化钾(Wagner)KI-I2 棕褐色沉淀
碘化汞钾(Mayer试剂)HgI ×2KI 碘-碘化钾(Wagner)KI-I2 棕褐色沉淀
碘-碘化钾(Wagner)KI-I2 棕褐色沉淀
若加过量试剂,沉淀又被溶解
2
类白色沉淀
若加过量试剂,沉淀又被溶解
若加过量试剂,沉淀又被溶解
硅钨酸 浅黄色沉淀
3
碘化铋钾(Dragendoff)BiI3×KI 红棕色沉淀 碘-碘化钾(Wagner)KI-I2 棕褐色沉淀 碘-碘化钾(Wagner)KI-I2 棕褐色沉淀 碘-碘化钾(Wagner)KI-I2 棕褐色沉淀 碘化汞钾(Mayer试剂)HgI2×2KI 类白色沉淀 碘-碘化钾(Wagner)KI-I2 棕褐色沉淀 若加过量试剂,沉淀又被溶解 碘-碘化钾(Wagner)KI-I2 棕褐色沉淀 碘化汞钾(Mayer试剂)HgI2×2KI 类白色沉淀 碘-碘化钾(Wagner)KI-I2 棕褐色沉淀 若加过量试剂,沉淀又被溶解 碘化铋钾(Dragendoff)BiI3×KI 红棕色沉淀 碘-碘化钾(Wagner)KI-I2 棕褐色沉淀 碘-碘化钾(Wagner)KI-I2 棕褐色沉淀 碘化汞钾(Mayer试剂)HgI2×2KI 类白色沉淀
4
5
6
The End
7
1
2
四 沉淀反应
1.沉淀试剂
若加过量试剂,沉淀又被溶解 Nhomakorabea金属盐类: 若加过量试剂,沉淀又被溶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吲哚里西啶衍生物
二、分类 1、吡咯衍生物 简单的吡咯衍生物
O
N
N
Me
Me
红古豆碱 cuscohygrine
(无活性)
OCOMe O
O
N
N
Me
Me
红古豆苦杏仁酸酯 (有活性)
似阿托品药物 的散瞳等作用
二、分类
1、吡咯衍生物
吡咯里西啶(pyrrolizidine)衍生物
Me
Me
Me O
O
OH
N
O H OH O
一、概述
鸦片中的吗啡——镇痛作用 麻黄中的麻黄碱——止喘作用 长春花中的长春碱——抗癌活性 黄连中的小檗碱——抗菌消炎作用 山莨菪碱——抗中毒性休克作用
一、概述 ㈠生物碱的含义
指天然产的一类含氮的有机化合物; 多数具有碱性且能和酸结合生成盐; 大部分为杂环化合物且氮原子在杂环内; 多数有较强的生理活性。 ㈡分布 存在于一百多个科中如:豆科、茄科、防己科、 罂粟科、毛茛科等植物中。
OH
CH CH CH3
NHCH3
伪麻黄碱
(1S,2S)
pseudoephedrine
二、分类 (二)有机胺类(苯丙氨酸/酪氨酸)
MeO
Me
MeO
OMe
NHCOCH3 HO
MeO O
COO(CH2)4 NH
NH NH2
OMe
益母草碱
秋水仙碱 colchicine
治疗急性痛风,并有
leonurine
对动物子宫有增加其 紧张性与节律性的作用
N
吡啶
N
喹诺里西啶
二、分类 2、吡啶衍生物
Me
Me
N
猕猴桃碱 actinidine
OMe CN
NO Me
蓖麻碱 ricinine
NH N O
金雀花碱 cytiO N
N
苦参碱 matrine
O N
N O
氧化苦参碱 oxymatrine
二、分类
3、莨菪烷(tropane)衍生物
如:石蒜生物碱,长春花生物碱; 2.按化学结构分类;
如:异喹啉生物碱、甾体生物碱; 3.按生源结合化学分类;
如:来源于鸟氨酸的吡咯生物碱。
本章内容
二、分类
从化学结构入手,生物碱可分为 1.杂环衍生物:指氮原子处于杂环上的 2.有机胺类:氮原子不处于环状结构上; 3.肽类生物碱:结构中含有两个以上的酰胺基,并
且大多属于大环结构,不同于生物体中的肽类成分, 因为组成的氨基酸多是不常见氨基酸,如:劳纳灵、 后马林等。
二、分类
劳纳灵
(一)肽类生物碱
后马林
二、分类 (二)有机胺类(苯丙氨酸/酪氨酸)
结构特点 氮原子不结合在环内的一类生物碱。
CH CH CH3 OH NHCH3
麻黄碱
(1R,2S)
ephedrine
第三章
[基本要求]
掌握:生物碱的含义、结构特征; 酸碱性,碱性强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及其在提取分离中的应用; 碱和盐的溶解性及其应用; 常用沉淀试剂的名称、沉淀反应条件和阳性结果的判定及其应用; 提取分离原理和方法; 色谱检识方法。
一、概述
十九世纪德国学者F.W.Sertrner从鸦 片中分离出吗啡碱(morphine) 现从自然界中分离得到约10000种 植物中存在的生物碱大多有明显的生 理活性,如:
莨菪碱 hyoscyamine
H N CH3
CH2OH
OCO C H
HO
山莨菪碱 anisodamine
H
O
N CH3
CH2OH
OCO C H
东莨菪碱 scopolamine
H
O
N CH3
CH2OH
OCO
樟柳碱 OH anisodine
二、分类
4、喹啉衍生物
5
6
7 8
O
N
O
N
O
OH
喜树碱 camptothecine 治白血病和直肠癌
抑制癌细胞生长的作用
(三)杂环衍生物
吡咯衍生物 吡啶衍生物 莨宕烷类 喹啉类 异喹啉类 吲哚类 吖啶酮类 喹唑啉类 其它:咪唑类、嘌呤类、萜类、甾类生物碱等
二、分类 1、吡咯衍生物(鸟氨酸系生物碱) 由吡咯或四氢吡咯衍生的生物碱。
N H
吡咯
N H
四氢吡咯
重要的成分:简单的吡咯衍生物
吡咯里西啶衍生物(又称双稠吡咯啶)
H N CH3
H
莨菪烷
N CH3
H3C N H H
H H
二、分类
莨菪碱是由莨菪醇(tuopine)与莨菪酸(tuopic acid)缩合而生成的酯:
H N CH3
OH
莨菪醇
CH2OH
+
HOOC C H
缩合 莨菪酸
N CH3
H OCO
CH2OH C H
莨菪碱(阿托品)
二、分类
H N CH3
OCO
CH2OH C H
N
O
HO
O
+ N
OH
MeO
OMe
OMe
小檗碱(黄连素) berberine
OMe
H
MeO
O OMe O
那可丁 narcotine
存在于鸦片中,具有镇 咳作用与可待因相似, 但无成瘾性,可替代可 待因。
二、分类 双苄基异喹啉型
Me N H
OMe MeO OMe MeO
MeO
OMe
MeO O
唐松草碱 thalicarpine
N Me H
二、分类
原小檗碱型 protoberberine
吡咯里西啶
N
野百合碱 (有抗癌活性) monocrotaline
二、分类
1、吡咯衍生物 吲哚里西啶(indolizidine)衍生物
O
O
N
吲哚里西啶 indolizidine
N
一叶萩碱 securinine
二、分类 2、吡啶衍生物 由吡啶或六氢吡啶衍生的生物碱。 分:简单吡啶衍生物、喹诺里西啶(quinolizidine)
一、概述 ㈣命名规则 1. 类型的命名 ⑴基本母核的化学结构,如吡啶、喹啉、萜类等; ⑵以来源植物命名,如石蒜科生物碱等。 2.单体成分的命名 ⑴以植物来源的属、种的名称命名;如一叶萩碱 ⑵也有以生理活性或药效命名,如:吗啡(使睡眠) ⑶以人名命名的;如:pelletierine
一、概述
㈤分类方法 1.按植物来源分类;
一、概述
㈢存在形式 1.游离碱:碱性极弱,以游离碱的形式存在。 2.成 盐:柠檬酸、酒石酸等;特殊的酸类:乌头酸、 绿原酸等; 无机酸:硫酸、盐酸等。 3.苷 类:以苷的形式存在于植物中; 4.酯 类:多种吲哚类生物碱分子中的羧基,常以甲酯 形式存在。 5.N-氧化物:植物体中的氮氧化物约一百余种。
4 3
N2 1
喹啉
内酯结构 成盐溶于水
碱化开环
二、分类 5、异喹啉衍生物
分:苄基异喹啉型 双苄基异喹啉型 原小檗碱型 吗啡烷型
5 6
7 8
4 3
N2 1
异喹啉 isoquinoline
二、分类 5、异喹啉衍生物
1-苯甲基异喹啉型
N
1-苯甲基异喹啉
1-benzyl-isoquinoline
O
O
N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