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水循环原理应用
微专题3--水循环原理在防治城市内涝中的应用
小微专题(3)---水循环原理在防治城市内涝中的应用每日一个微专题,掌握共性特征,轻松应对高考!一、试题导入雨水花园是自然形成的或人工挖掘的浅凹绿地,被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
下图示意雨水花园结构。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雨水花园主要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A.蒸发B.水汽输送C.降水D.径流2.下列不是雨水花园功能的是A.能够有效地去除雨水污染物B.能够为昆虫与鸟类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C.可以调节局地小气候D.增加地表径流量【答案】DD【解析】1、雨水花园增加的雨水的下渗,减少了地表径流,增加了地下径流,影响了水循环的径流输送环节。
选D正确。
2.雨水花园通过植被、土壤等截留能够有效地去除雨水污染物,A正确;增加了水域和绿地,能够为昆虫与鸟类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B正确;绿地和水域面积增加,可以调节局地小气候,C正确;减少了地表径流量,D错,故选D。
二、知识链接三、举一反三2017年4月开始,海绵城市建设在我国有56个城市开始试点。
海绵城市通过一系列的“绿色”措施滞水、蓄水、净水和排水,将有望缓解一系列城市问题。
读海绵城市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的影响是( )A . 增加下渗量B . 减少蒸发量C . 增加地表径流D . 减少地下径流 2.海绵城市建设将有利于缓解城市( )①淡水不足 ②雨季内涝 ③用地紧张 ④热岛效应A . ①②③B . ①②④C . ①③④D . ②③④我国目前城市建设中出现了城市内涝、生态破坏、径流污染等诸多问题,为此正积极推进能“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工作,其中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是海绵城市建设的成功案例。
下图某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
地表摩檫力增大 地表径流的汇水速度减缓,汇水时间变长下垫面:浅凹,植被覆盖率高 存储、截留部分降水 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量地下径流增多吸附、滞留和生物分解,净化水质 缓解城市缺水减轻城市内涝下垫面比热容增大 缓解城市热岛效应3.下列不适宜推广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的城市A.深圳 B.成都 C.广州 D.敦煌4.活水公园对城市环境的有利影响不包括A.缓解热岛效应 B.减轻城市内涝C.提供工业用水 D.降解污染物,净化水体5.暴雨过后,公园中的荷花池最主要功能是A.调节小气候 B.增加下渗量 C.保护生物多样性 D.美化城市环境6、【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水循环的原理及其应用
水循环的原理及其应用1. 水循环的原理水循环,也被称为水循环系统或水循环循环,是指地球上水资源在不同的形式间循环流动的过程。
水循环是地球上最基本的自然循环之一,通过这个过程,地球上的水资源得以不断更新和再利用。
水循环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蒸发:太阳能的热量使得地表水蒸发成水蒸汽,进入大气中。
•凝结:水蒸汽在冷却的空气中凝结成云或雾。
•降水:云或雾中的水滴聚集形成水滴,逐渐增大并下降为降水,如雨、雪、冰雹等。
•地表径流:降水在地表流动形成河流、湖泊等水体,进而回归海洋。
•入渗:降水过程中,一部分水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提供给植物生长或变成地下水源。
•植物蒸腾:植物通过根吸水,将水分经过植物体蒸腾到大气中。
•冰雪融化:冰雪融化后变成水,进一步参与水循环过程。
2. 水循环的应用水循环在自然界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以下是水循环的一些应用:2.1 农业灌溉水循环为农业提供了可持续的水资源。
通过合理地利用地下水和地表水,将水供给作物生长。
农业灌溉系统可以根据作物的需水量,在作物根区域喷灌、滴灌或泡灌,有效利用水资源,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2.2 生活用水水循环确保了人类的饮水安全。
水循环中的地下水和地表水供应了城市和乡村居民的生活用水需求。
经过处理和净化的水源可以通过供水管网输送到家庭、学校、医院等各个生活场所,满足人们的生活用水需求。
2.3 发电水循环通过水电站的建设提供了可再生的能源。
通过利用水资源的重力和动能,水电站将水流转化为电能。
这是一种清洁、可持续的能源形式,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能源供应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2.4 城市排水系统水循环在城市排水系统中起到重要作用。
城市排水系统通过收集、处理和排放城市中产生的废水和雨水,保证城市的环境卫生和公共卫生。
合理设计的排水系统可以减少城市内部的积水和洪水问题,保护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水循环原理的应用
水循环原理的应用水循环是地球上水资源的重要循环过程,它由地球上水的蒸发、凝结、降水以及径流等环节组成,保证了地球上的水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水循环原理不仅在自然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在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以下是水循环原理的一些应用。
首先,水循环原理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农业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经济支柱,而水的供应是农业生产所必需的。
根据水循环原理,农业生产中通过灌溉和排水系统,能够科学合理的利用水资源,提高作物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灌溉系统可以通过输水管道、喷灌和滴灌等方式,将水源直接引达到农田中,满足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同时,排水系统可以排除积水,保证农田排水良好,避免作物遭受水浸。
其次,水循环原理在城市供水和排水系统中得到应用。
城市是人口密集、用水量大的地区,因此水的供应和排泄非常重要。
根据水循环原理,城市供水系统将地下水、河水等水源通过抽水机组,提升到饮用水厂进行净化处理,然后通过输水系统将净化的水送达给城市居民。
而城市排水系统则将居民和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通过污水管道、处理站等设施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水直接排放到河流等水体中。
这样,城市供水和排水系统使得城市居民获取到清洁无害的水源,同时也保护了环境的水体质量。
此外,水循环原理在能源生产中也有重要应用。
例如,水力发电是利用水能转化为机械能,然后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根据水循环原理,水力发电厂首先通过引水系统将河水引入到发电厂,然后通过水轮机和发电机等设备将水能转化为电能。
利用水循环原理进行水力发电的优势在于,水力资源丰富,可以产生大量的清洁能源,同时也不会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环境的污染较小。
最后,水循环原理还在水资源管理中起到重要作用。
根据水循环原理,科学合理地制定水资源管理措施,能够保障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例如,建立水资源调查监测网络,收集各个环节的水资源信息,为制定优化的水资源管理政策提供数据支持。
水循环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水循环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介绍水循环原理是指地球上水的循环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流动等环节。
这一原理不仅在自然界中发挥重要作用,也在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农业灌溉水循环原理在农业灌溉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农作物吸收土壤水分后,其中的水分会通过蒸腾作用转化为水蒸汽,进入大气中。
这些水蒸汽通过凝结形成云,再经过降水,被输送到地面。
农业灌溉利用了这一水循环原理,通过引水、蓄水和输水等方式,将降水或其他水源供给农田,满足作物的生长需求。
•引水:利用水源地的水源,通过水渠、水管等方式引入农田。
•蓄水:通过水库、水塘等水域,蓄存大量水源,以备灌溉之需。
•输水:通过设备、管道将水源输送至各个农田,实现精确灌溉。
水净化与循环利用水循环原理也应用于水的净化与循环利用过程中。
当水被污染后,可以通过净化处理使其恢复到可使用或排放的状态。
净化过程中,水会经过去除悬浮颗粒物、杀菌消毒、去除有机物等步骤,最终达到可以再次利用或回收的水质标准。
•去除悬浮颗粒物:通过过滤器、沉淀池等设备,去除水中的悬浮颗粒物。
•杀菌消毒:采用紫外光、臭氧等方法,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等有害微生物。
•去除有机物:利用活性炭、生物滤池等,去除水中的有机物质。
水资源管理在城市和工业生产中,合理利用和管理水资源十分重要。
水循环原理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水资源,降低水的浪费和损耗。
•雨水收集利用:利用建筑物的屋顶和下水道系统,将雨水收集起来。
收集到的雨水可以用于冲洗马桶、喷洒植物等非饮用水用途。
•废水处理利用:通过废水处理设备,对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和回收利用。
处理后的水可以用于农田灌溉、工业生产等需要非饮用水的领域。
水循环与气候调节水循环原理对于调节气候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蒸发和降水的循环,水分的迁移调节了地球表面的温度,影响了气候。
•蒸发降温:蒸发过程中,水分从液态转化为气态,消耗了周围热量,降低了地表的温度。
•降水加热:降水过程中,水蒸汽凝结成水滴,释放出潜热,使降水区域的周围环境变暖。
水循环原理的应用高中地理
水循环原理的应用高中地理1. 水循环原理概述水循环,也称为水循环过程或水的自然循环,是指地球上水在不断地循环使用、蒸发、降水和重复利用的过程。
在水循环中,水以不同形态存在,包括蒸发,凝结,下降,沉积等。
2. 水循环的重要性水循环是地球上维持水资源平衡的关键过程,对于维持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它影响着降雨、冰雪的形成、地下水的补给、河流的形成以及植物生长等方面。
3. 水循环原理在生态系统中的应用3.1 农田灌溉水循环原理在农田灌溉中得到广泛应用。
当太阳升起后,地表水被蒸发,形成水蒸气。
这些水蒸气在大气中冷却后,形成云和降雨。
这些降雨在下降过程中会滋润农田。
3.2 湖泊水质保护水循环原理还在湖泊水质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
当湖泊水质恶化时,通过增加湖泊周围的树木和植物,可以增加蒸发作用,从而促进水循环。
这样的做法有助于减少水体中的污染物含量,改善水质。
3.3 雨水收集利用水循环原理也可以应用于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通过收集降雨水,可以减少对地下水的依赖,增加对自然资源的利用。
这对于缺水地区来说特别有益。
4. 水循环原理用于气候变化研究水循环原理也被广泛应用于气候变化研究中。
通过研究水循环的变化情况,可以了解全球的气候变化趋势,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5. 水循环原理的实际应用案例5.1 中国南方地区的水循环应用在中国南方地区,水循环原理被广泛应用于水资源保护和管理。
通过科学的水资源规划和合理的水资源利用,有效保护了南方地区的水资源,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
5.2 雨水收集利用示范项目雨水收集利用示范项目是运用水循环原理的实际应用案例之一。
这些项目通过设计合理的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将降雨水利用于农田灌溉、城市景观绿化等方面,有效利用有限的水资源。
6. 总结水循环原理的应用不仅在地理学中具有重要意义,还涉及到生态系统、气候变化研究以及水资源保护和管理等方面。
通过应用水循环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水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水循环及应用
水循环及应用水循环是地球上最基础的自然循环之一,它的作用和影响不仅仅局限于自然界,还涉及到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具有很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本文将会从水循环的概念、特征以及应用三个方面来详细解析水循环。
一、水循环的概念水循环,也叫做水循环系统,是指地球大气层、大洋和陆地上的水在不断循环运动的过程。
它是一种自然界中不可或缺的过程,主要包括水从海洋和其他水体蒸发成为水蒸气进入大气层、在大气层中形成云层、降水、流入地表和地下水体等环节。
水循环是生命的重要保障和自然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水文地理过程之一,对于维持地球水循环平衡、保障陆地上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水循环的特征1、网络性水循环是一种网络性的循环系统,全球的水分布广泛且密集,在空气中形成的云层和水滴向着全球范围内的各个方向随风漂流,降落后又汇成各种河流、湖泊、海洋和地下水源,形成了一个不间断的水循环网络,全球的水循环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同时也是相互补充和相互支持的。
2、平衡性全球的水循环保持着一种经典的平衡状态,其各个关节之间相互协调,来维持着水资源的平衡流转,确保地球各个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
同时,水循环也是大气层中温度和湿度平衡的基础,保持着地球大气层的稳定状态。
3、受环境影响大水循环容易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如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增多。
全球气候变化会导致气温升高、干旱频发,海平面上升等情况,从而影响大气中的水气体相平衡和水循环过程。
人类活动的增多会导致自然水体的减少、水污染等问题,从而影响着地球水循环的平衡状态。
三、水循环的应用1、灌溉农业水是农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在人工灌溉中,通过引水渠、水泵、管道等补给系统来将水泵送到作物根部,满足作物的生长需求。
因此,对于农业来说,合理利用水循环,科学合理用水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应用方向。
2、城市供水城市供水是城市发展的生命线。
水循环的过程中,地表水和地下水被提取和调配,满足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所需。
2023年高考全一轮微专题26-水循环(解析版)
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全一轮复习微专题突破26水循环【重点梳理】(一)影响水循环主要环节的因素分析1.影响蒸发的因素分析2.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分析【典题精炼】据报道,北京市地下水位连续五年回升。
下图为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埋深变化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位变化特点可知()A.近五年1~2月,降水少,水位下降B.近五年3~6月,地下水埋藏最浅C.2021年7~10月,植被水土保持作用显著D.2021年11~12月,地下水接受补给水量最多2.近五年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位变化显著,可能给该区域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是()A.缓解农业旱情B.加重风沙灾害C.诱发洪涝灾害D.加重土壤盐碱化【答案】1.C 2.D【解析】1.由图可知,近五年北京市平原区,1~2月地下水水位略有上升,A错;在3~6月,地下水埋藏深度超过增加,超过25米,而且是一年中地下水埋藏最深、地下水位最低的时段,B错;图中2021年7~10月,地下水位快速上升,地下水埋深变浅,这是由于7~8月华北地区进入雨季,降水多,而且此时植被覆盖率高,植被涵养水源能力增加,增强了下渗能力,C正确;2021年11~12月地下水位已达到很高,地下水位缓慢升高,而且水位变化不大,地下水接受补给水量有限,D错;故本题选C。
2.缓解农业早情属于经济因素方面的影响,A错;由材料可知,近五年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位逐年升高,说明地表水对地下水的补给增多,减少地表径流,可抑制水土流失,削减汛期洪水水量,降低了洪涝灾害的发生,C错。
地下水位升高,深层土壤中的矿物盐分也随之上升,并且华北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快,有可能加重土壤盐碱化,D正确。
地下水位升高,可以推知地表水补给地下水多,地表水资源有所增加,我国近年来的环保政策也使植被覆盖条件不断变好,因此当地起沙会被抑制,B错;故选D。
为缓解“昆明水少,滇池水脏”的问题,云南省已经建成螳螂川、牛栏江调水工程,并规划建设金沙江调水工程,如图所示。
水循环的原理和应用示意图
水循环的原理和应用示意图概述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资源不断在大气、陆地和海洋之间进行循环的过程,它是维持地球上水资源平衡的重要机制。
本文将介绍水循环的原理和应用示意图,并通过列点方式详细阐述水循环的各个环节和应用领域。
水循环的原理1.蒸发:太阳能使地球水面上的水蒸发,形成水蒸气。
2.对流:水蒸气上升到大气中,由于不同地区的气温和气压差异,形成气流进行对流运动。
3.凝结:随着水蒸气上升到高空,遇冷遇压缩,形成云层。
4.降水:云层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滴,在重力作用下下落到地面,形成降水。
5.地表径流:地面上的降水通过河流、湖泊等水系回归到海洋。
6.渗漏和地下水:部分降水渗透到地下,形成地下水,并逐渐流入河流或直接进入海洋。
水循环的应用示意图1.农业利用:–农田灌溉:将地下水或河流水引入农田,提供水分供植物生长。
–水稻种植:利用农田灌溉,创造湿润环境,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
–农业排水:通过排水系统将农田中过剩的水排除,防止农作物水浸。
2.生活用水:–自来水供应:抽取地下水或河流水进行处理,提供具备安全卫生要求的自来水。
–污水处理:将生活用水经过处理设施的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
–水资源管理:对城市供水进行调度和调控,确保水资源的平衡供应。
3.工业用水:–冷却:工业生产过程中,将水用来对冷却设备和工作场所进行降温。
–制造:一些工业生产过程需要水作为原材料或反应介质。
–污水处理:处理工业废水,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能源开发:–水力发电:利用大坝拦截河流水,通过水流驱动涡轮机发电。
–潮汐能:利用海洋潮汐运动,通过装置将潮汐能转换成电能。
–温泉能:利用地热资源的热能,进行能源开发和利用。
5.生态保护:–湿地保护:维护湿地的生态系统,提供栖息地和保持生物多样性。
–水生生物保护:保护水中的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维持水体生态平衡。
–河流湖泊治理:将污染的河流、湖泊进行治理和恢复,改善水生态环境。
结论水循环是地球上水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机制,涵盖了蒸发、对流、凝结、降水、地表径流、渗漏和地下水等环节。
水循环的原理和应用
水循环的原理和应用1. 水循环的概述水循环,又称为水循环系统,是指地球上水分循环的过程。
它是地球上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之一。
水循环通过水的蒸发、降水和地下水流动等过程实现水的循环利用。
2. 水循环的原理水循环的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 - 蒸发:太阳能使水从海洋、湖泊、河流和植物表面等水体中蒸发成气态水蒸气。
- 气象输运:水蒸气在大气中随着气流的运动而输送,形成云层。
- 凝结:水蒸气在云层中冷却后会凝结成水滴或冰晶。
- 降水:凝结后的水滴或冰晶在足够大的时候从云中落下,形成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形式。
- 地表径流:降水在地表形成地表水体,如湖泊、河流等。
- 渗透入地:降水一部分渗透入地下,形成地下水。
- 蒸发蒸腾:地表水体和地下水中的水分在太阳照射下蒸发蒸腾,重新回到大气中,完成水循环。
3. 水循环的应用水循环在自然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在人类活动和生产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水循环的一些重要应用:3.1 农业灌溉水循环为农业提供了灌溉水源,保证了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
通过灌溉,可以调节土壤湿度,降低土壤温度,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从而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3.2 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循环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
在水循环中,地下水是一个重要的水资源储备。
通过井底水位调控、水井抽水等手段,可以有效利用地下水资源,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求。
3.3 供水和排水水循环系统是城市供水和排水系统的基础。
通过水循环,可以将河流、湖泊等水源的水进行净化处理后,供应给城市居民使用。
同时,城市污水也可以通过水循环系统进行收集、处理和排放,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
3.4 气候调节水循环对于调节地球气候起着重要作用。
水蒸气的蒸发和降水过程能够吸收和释放大量的热量,从而影响大气温度分布。
通过水循环调节,可以降低地表温度,维持地球气候的稳定性。
3.5 生态平衡的维持水循环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之一。
水循环原理的三大应用实验
水循环原理的三大应用实验摘要本文介绍了水循环原理在三种应用实验中的具体操作步骤和实验结果。
这三种应用实验分别是:1) 冷凝水回收实验;2) 植物蒸腾作用实验;3) 汽车制动液的循环利用实验。
通过这些实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水循环原理的应用,并探索其在不同领域的潜力。
1. 冷凝水回收实验冷凝水回收实验是利用水循环原理将水蒸气凝结成液体,并收集回使用的实验。
该实验的步骤如下: - 准备一个水循环系统,包括冷凝器、水泵和收集容器。
- 将水加热至沸腾,并观察水蒸气冷凝后的液态水形成。
- 使用水泵将冷凝后的水送回收集容器。
- 不断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循环系统稳定运行。
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利用水循环原理进行冷凝水回收的方法是有效的,可以将水资源充分利用,减少浪费。
2. 植物蒸腾作用实验植物蒸腾作用实验是利用水循环原理研究植物水分蒸发的实验。
该实验的步骤如下: - 准备一盆植物,并将其放置在一个密封的塑料袋内。
- 将塑料袋封口,形成一个封闭的环境。
- 观察塑料袋内植物释放的水蒸气对塑料袋内部水汽量的影响。
- 不断重复上述步骤,直到观察到明显的水汽凝结于袋内壁上。
实验结果表明,植物蒸腾作用受环境湿度和植物水分蒸发速度的影响。
水循环原理可通过该实验加深对植物蒸腾作用的理解,并为植物生长环境的调控提供依据。
3. 汽车制动液的循环利用实验汽车制动液的循环利用实验是利用水循环原理研究汽车制动液的循环利用方法的实验。
该实验的步骤如下: - 准备一个含有废弃制动液的容器和一个制动系统模拟装置。
- 将废弃制动液放入制动系统模拟装置,并通过压缩空气使液体流动起来。
- 观察制动系统模拟装置中水分子的行为,并记录液体的变化。
- 通过分析液体的成分,研究制动液的循环利用潜力。
实验结果表明,水循环原理可应用于汽车制动液的循环利用,有效地降低制动液的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结论水循环原理在冷凝水回收、植物蒸腾作用和汽车制动液循环利用等三个应用实验中展示了其独特的潜力和价值。
水平衡原理的运用(高考二轮微专题)
水平衡原理的运用
.
考点导读:
维持全球 水量平衡
考纲要求: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关系:水量平衡方程式是水分循环的数学表达式.Leabharlann 分析水量平衡原理运用的一般思路
陆地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
海上内循环
水循环示意
水平衡方程:收入水量-支出水量=蓄水变量
内流区水平衡: 外流区水平衡:
海洋水平衡:
(1)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乌裕尔河排水受阻却形成 沼泽湿地。据此推测扎龙湿地的地貌、气候特点。(6分)
地貌:地势较为平坦开阔,坡度小。 (3分)
气候:气候较为干旱,蒸发能力强。 .
(3分)
[2018·新课标全国卷1]
37、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 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 对稳定的扎龙湿地(图10)。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4)有人建议,通过工程措施 恢复乌裕尔河为外流河。你是否 同意,并说明理由。(4分)
同意,可防止盐分(矿物质)富集;减少泥沙淤积;扩大鱼类种 群规模;减少水体富营养化。 不同意,应减少对自然的干扰;保持湿地水量稳定;保护生物多 样性;维护食物链完整(保护丹顶鹤);防止湿地环境变化。
.
归纳复习:
水平衡原 理的运用
B 3.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
A.湖盆蒸发量增强 湖盆:种植耐旱植物前 种植耐旱植物后
B.盐湖面积缩小
降
蒸
C.湖水富营养化加重 水
发
D.湖水盐度增大 径流
降
蒸
水
发
径流水减量少
降水量+径流量=蒸发量 降水量+径流量 <蒸发量
专题平衡原理的应用(水循环)PPT课件—山东省新高考地理复习
数分别是
D
A. 79,13 B. 79,8 C. 21,13
a 、 b 为水循环主要环节, 则 ( )C
D. 21,8
① 环节a不断地向海洋输送泥沙 ② 环节a 主要动力源自太阳辐射
③ 环节b 参与地表形态的塑造 ④ 环节b可以输送水汽和热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真题呈现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
(2)推测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哈得孙湾地区北极熊数量减少 的原因。
模板构建 沼泽地形成的条件
(1)来水要多 第一种:降水多; 第二种:冰川融水多; 第三种:积雪融水多; 第四种:其他材料里边有提到的补给类型,比如地下水、湖泊水等。
(2)汇水要多 第一种:自身支流众多,汇水多; 第二种:区域内径流众多,汇水多。 (3)排水要少 第一种:(向上排不出)气温低(海拔高,或纬度高),蒸发弱; 第二种:(向前排不出)地势低洼或平坦,流速缓慢,排水不畅;河 道弯曲,排水不畅; 第三种:(向下排不出)多冻土(高原或高纬地区)或黏质土壤,下渗 少。 (4)保水要强 第一种:入海口地区,易受海水顶托作用,排水不畅; 第二种:区域内植被覆盖率高(水库、湖泊等),涵养水源能力强; 第三种:受凌汛、台风因素影响,河水泛滥。
终变为降水量等于蒸发量。
真题呈现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 列要求。
题图
乌裕尔河原为嫩
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
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 (2)指出未来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
为内流河。河水泛滥, 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 的扎龙湿地。扎龙湿地
解析: 1.盐分随径流汇入,带来盐分“补给”。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二:哈得孙湾地区生活着上千只北极熊,它们以海冰为平台捕食海豹,海冰消融 时到陆地采食果实充饥。右图为某摄影爱好者在哈得孙湾拍摄的北极熊照片。近年来, 该地北极熊数量下降了约1/4。
水循环的原理和应用 Word版含解析
水循环的原理和应用★★★○○○一、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特点水循环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其主要环节和特点可列表总结如下:1.正向利用(1)修建水库,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同时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下渗增大使地下水位提高,可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
(2)跨流域调水,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使蒸发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
(3)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资源,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使下渗增多,减少地表径流。
(4)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减小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增大地下径流量。
(5)实施人工增雨,加大降水量。
合理的人类活动,对水循环某些环节进行正向利用,不仅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而且有效改善生态环境。
如修建水库进行拦蓄洪水,减少洪水威胁和水灾发生,城市铺设渗水砖可防治城市内涝现象。
2.负向影响(1)滥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平时会减少蒸腾,空气中水汽减少,使降水量减少;降雨时,下渗减少,大量地表径流产生汇聚,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2)围湖造田则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其防洪抗旱能力,也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
(3)城市路面硬化,增加地表径流,减少下渗,减小地下径流,地面蒸发量减少,易造成城市内涝。
(4)河流上游地区过度引水灌溉,会导致下游水量减少,甚至出现断流;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使用,地下水位下降,会使有泉水出露的地方出现断流,绿洲地区出现生态恶化和土地荒漠化。
1.水循环原理应用(1)沼泽地的形成:(2)内流河断流的成因:2.“三看法”判断水循环的类型一看发生的领域。
位于海洋上、陆地上还是海洋与陆地之间。
二看水循环的环节。
海陆间循环的环节最多,陆地内循环比海上内循环多植物蒸腾这一环节。
三看参与水量的多少。
海上内循环参与水量最多,陆地内循环参与水量最少。
3.外流区也存在陆地内循环在外流区除具有海陆间循环外,地表水因蒸发进入当地上空遇冷凝结,形成降水返回本地地表,也存在陆地内循环,在内流区只存在陆地内循环。
水循环原理的应用图示
水循环原理的应用图示水循环原理简介水循环原理是指水在地球上的循环过程,包括蒸发、凝结、下降和降水等一系列过程。
水循环是地球上气候形成和维持的重要机制,也是地球上水资源的重要来源。
水循环原理的应用图示能够清晰地展示水循环的过程和影响因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水循环原理。
水循环原理的应用图示1.蒸发:–太阳能照射地表水,使水分子获得足够的能量,从液体状态转变为气体状态,这个过程称为蒸发。
–图示1:太阳照射地表水,水分子蒸发成水蒸气。
2.凝结:–水蒸气在高空遇到冷空气,失去能量,从气体状态转变为液体状态,这个过程称为凝结。
–图示2:水蒸气遇冷空气,凝结成云朵。
3.降水:–水蒸气在云朵中不断凝结成水滴,当水滴增大到一定大小时,无法被云朵支撑,从云朵中下降,形成降水。
–图示3:云朵中的水滴不断凝结,最终形成降水。
4.径流:–降水从地表流入河流、湖泊等水体中,形成径流,将水流输送到下游地区。
–图示4:降水流入河流中,形成径流。
5.渗透:–降水在地下渗透,充实土壤中的地下水,补充地下水资源。
–图示5:降水渗透进入土壤中,形成地下水。
6.蒸散发:–地表的水体和植物通过蒸发和蒸腾释放水分到大气中,这个过程称为蒸散发。
–图示6:水体和植物通过蒸发和蒸腾释放水分到大气中。
7.云的形成:–水蒸气在大气中凝结形成云朵,云的形成过程与蒸发、凝结、降水等过程相互作用。
–图示7:水蒸气凝结形成云朵。
水循环原理的应用意义•水循环原理的应用图示能够直观地展示水循环的过程和影响因素,帮助公众更加深入地了解水循环原理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水循环原理的应用图示能够帮助农业、生态环境、城市规划等领域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
•水循环原理的应用图示能够帮助科学家和工程师设计和实施相关项目,如水资源管理、水排放治理等,提高效率和效果。
总结水循环原理的应用图示能够直观地展示水循环的过程和影响因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水循环原理。
《微专题一:水循环》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高中地理人教新课标】
蒸发、凝结、降水等
蒸发、凝结、降水
长江参与了水循环的地表径流
内流区的降水
降落在海洋上的雨水
海岛为何缺水
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人类活动影响水循环环节
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宁夏中部气候干旱,人们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厚10-15厘米左右的砂石覆盖层,发展农作物种植,这就是砂田。砂田作物的产量较高,品质较好。
1.分析砂石覆盖层对水的下渗影响。
2.读图比较砂田和裸田蒸发量的差异,说明砂石覆盖层对蒸发的影响。
3.比较4月末砂田和裸田土壤含水量,归纳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及其作用。
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最主要表现在改变局部地表径流
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调节地表径流,发挥防洪、灌溉、发电、供水、航运等综合效益
高山冰川的更新周期1600年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极地冰川的更新周期为9700年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海洋的更新周期为2500年
不同水体以不同的周期自然更新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水体
江河
湖泊
深层地下水
更新周期
16天
17年
1400年
水体
高山冰川
极地冰川
海洋
更新周期
1600年
9700年
2500年
地球上不同水体的更新周期
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华北地区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极为突出,“南水北调”工程主要从水资源丰富的长江流域调水,往北输送到华北地区,从而缓解北方地区的缺水问题。
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城市内大量的硬质铺装,如柏油路、水泥路面等,渗透性不好,降雨时,水不容易下渗。
水循环原理的利用与应用
水循环原理的利用与应用引言水循环(又称水循环系统)是指地球上的水在不同形态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
它包括了水的蒸发、凝结、降水以及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流动等环节。
水循环的利用与应用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
本文将探讨水循环原理的利用与应用,并列举一些具体的案例。
水循环原理的利用1.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循环原理可以用于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通过收集、净化和储存降水,我们可以为人类提供洁净的饮用水以及用于农业和工业的水资源。
例如,一些地区采用雨水收集系统,将降水收集起来用于灌溉和其他用途。
2.水力发电:水循环原理可以通过水力发电的方式转化为能源。
当水从高处流向低处时,可以通过涡轮发电机将水流的动能转换为电能。
这种利用水循环原理的发电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水电站中。
水循环原理的应用1.农业灌溉:水循环原理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灌溉系统中。
通过将地下水或表面水引入农田,可以为作物提供所需的水分,并满足其生长的需求。
农业灌溉系统的合理设计和运用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城市供水系统:水循环原理在城市供水系统中有重要应用。
通过将水资源收集、净化和储存,城市供水系统可以为居民提供干净的饮用水。
同时,合理运用水循环原理可以提高供水的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3.生态恢复:水循环原理在生态恢复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可以增强自然界对水循环的调节能力,减少洪涝和土壤侵蚀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此外,水循环原理在植被的生长和种植过程中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4.水污染治理:水循环原理可以用于水污染的治理。
通过建设废水处理设施和采用其他水质改良措施,可以将污染水处理成洁净的水资源并重新投入循环系统。
这样既可以达到环保的目的,又可以有效利用水资源。
结论水循环原理的利用与应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合理利用水循环原理,我们可以高效地利用水资源,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同时,水循环原理的应用也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专题:水循环原理(过程与意义)应用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水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变化。
下图为“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比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进入河流
窨井口
生产生活利用
城市集雨管网城市排水系统
1.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对区域水循环造成的影响是()
A.蒸发量增加 B.地下径流量增加
C.降水量增加 D.雨季地表径流量增加
2.图示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模式与传统排放模式相比,具有的优点包括()
①减少土壤侵蚀②补充地下水③增加下渗量
④解决城市洪灾⑤解决城市缺水问题
A.①② B.④⑤ C.③④ D.②③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一个对比实验:①在两个底部装有纱窗的塑料槽A和B上,分别放置面积相同、厚度相当的带土草坪和小石块;②分别在草坪和小石块上模拟雨点下落,轻轻地洒上500ml的水。
据此完成下题。
3.五分钟后比较收集到的两个塑料盆中的水量
A、透过草坪的多
B、透过小石块的多
C、两者一样多
D、没法比较
4.这实验模拟的是
A、水土流失
B、植被的生态作用
C、温室效应
D、水循环的下渗环节
5.2015年7、8月间,北京、南京等地连降暴雨引发积水,城市大范围被淹,和该实验有关的是
A、城市排放的热量过多带来的热岛效应
B、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影响了地表水的下渗
C、人类破坏生态导致的极端气候
D、城市的绿化面积过多引起了排水不畅
植被浅沟指在地表沟渠中种有植被的一种工程,它通过重力流收集雨水径流。
读城市植被浅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a
b
c
d
6.在城市中用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会使水循环环节()
增强增强减弱减弱
7.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主要目的有()
A.增加绿地面积,美化环境
B.强化对雨水的滞留能力
C.减少雨水的冲刷,降低水土流失
D.优化水生环境,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8.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后,城市河流会()
A.流量下降 B.丰水期水位上升
C.流量会更加稳定 D.流速减小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重视对雨水的拦蓄和利用,我国西北地区实施的“母亲水窖”工程,现已取得较好效果。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3.直接影响雨水的拦蓄和利用的水循环环节是()
A.蒸发 B.水汽输送
C.地表径流 D.降水
14.在我国西北地区实施“母亲水窖”工程,可缓解的水资源问题是()
A.时间分配不均 B.空间分布不均
C.地区利用不平衡 D.产业利用不平衡
17.(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美国西部地区高原、山地、盆地、谷地地形类型多样。
大盐湖是大盆地地区最大的咸水湖,大盐湖干燥的自然环境与著名的死海相似,湖水的化学特征与海水相同。
一万多年前,它曾经是一个比现今面积大20多倍的淡水湖,主要接受冰川融水补给,现如今周边的冰川已消退。
(3)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说明大盐湖由淡水湖演变为咸水湖的原因。
(6分)
玛纳斯绿洲是新疆最大的绿洲农耕区和国内第四大灌溉农业区,在玛纳斯河冲积扇边缘有一条狭长的泉水溢出带,有“千泉”之称,人们以这里湿地中的湖泊或洼地为库址,修建多个水库,形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湿地水库群,它上接大河、下通灌区。
下图为玛纳斯冲积扇及其玛纳斯河流域示意图。
(1)运用水循环原理简要说明冲积扇边缘“千泉”的形成过程。
(6分)
20.R河是长江水系含沙量最大的支流。
下图示意R河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信息。
回答:(20分)
(2)若R河流域森林被破坏,请分析对当地水循环过程有何影响(8分)
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
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沤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
下图为黄麻产区分布示意图和甲城市的气候资料图。
(2)试从水循环的角度说明图示三角洲的形成。
(6分)
24.(10 分)读某国家及其周边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4)丙地为小型盆地,地下水丰富,但含盐量高,试从水循环环节角度分析原因(3分)。
【地理—环境保护】
地下漏斗是因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饱和水面(也叫潜水面)以采水点为中心,四周向中心呈梯度下降的现象。
(2)简析上海地下漏斗发展可能造成的危害。
(4分)
【来源】2016届河南省顶级名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答案】
1.D
2.D
【解析】
试题分析:
1.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城市道路逐渐硬化,使用不透水砖,导致下渗量逐渐减少,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增加。
对蒸发量和降水量影响不大。
故D正确。
2.读图可知,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使用了渗水路面,下渗量增加,补充地下水资源;增加了绿化带,可以延伸径流汇聚的时间;但是不能解决城市洪灾;图中对雨水进行收集,可以缓解城市缺水问题,但不能解决城市缺水问题。
故D正确。
考点:城市化过程对水循环的影响。
【来源】【百强校】2016届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答案】
3.B
4.D
5.B
【解析】
试题分析:
3.草坪有吸水功能,能吸收掉一部分水,小石块没有吸水功能,透过小石块的水更多。
选B正确。
4.这实验模拟的是水循环的下渗环节;实验用水量少,在盒中没有水土流失现象;植被的生态作用主要是光合作用;实验不能体现温室效应。
选D正确。
5.这实验模拟的是水循环的下渗环节;城市积水主要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影响了地表水的下渗,排水不畅造成的。
选B正确。
【考点定位】考查水循环。
【名师点晴】水循环环节有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输送、下渗、植物蒸腾;植被有涵养水源的作用,通过植物根、茎、叶等能截留部分雨水,减少下渗量;而石块空隙大,利于透水。
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坡度大的地区,植被覆盖差,地表物质松散,降水强度大,是水资源和土壤流失的现象。
温室效应是植被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产生的大气增温现象,与水循环无关。
城市积水一定是城市排水不畅造成的,也一定是水循环过程问题,与气候过程无关。
【来源】2016届江西景德镇市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带解析)
【答案】
6.A
7.B
8.C
【解析】
试题分析:
6.据图知,a代表蒸发、b代表地表径流、c代表下渗、d代表地下径流。
用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会使a增强,b减弱,c增强,d增强,故A项正确。
7.植被浅沟指在地表沟渠中种有植被的一种工程,它通过重力流收集雨水径流。
其主要目的在于强化雨水的滞留能力,故B项正确;其他说法不是主要目的,故排除。
8.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后,对河流的流量有调节作用,流量会更加稳定,故C项正
【来源】2016届江西省九江市七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答案】
13.C
14.A
【解析】
试题分析:
13.西北地区实施的“母亲水窖”工程,对雨水进行的拦蓄和利用,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
14.在我国西北地区实施“母亲水窖”工程,拦蓄雨水,收集起来,可以缓解在枯水季节水资源不足的问题,所以缓解的水资源的时间分配不均。
考点:水资源的利用。
(3)大盐湖流域气候干旱,降水少,冰川消退,湖水补给减少;蒸发旺盛,蒸发量大于补给量;大盐湖为内流湖,盐分随径流汇入而不断积累。
(6分)
(3)从水循环的环节降水,蒸发量和径流分析。
从材料和图中可以看出大盐湖是内流湖,干燥的自然环境与死海相似,主要是周围高大山脉阻挡,气候干旱,降水少,现在周边的冰川已消退,蒸发量远超过河川补给量,同时盐分随径流不断汇入,所以湖水含盐量增多,演变为咸水湖。
(2)植物蒸腾作用减弱;年降水量减少;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强;地下径流减弱。
(每点2分,答满8分为止)
(2)若R河流域森林被破坏,植物蒸腾作用减弱,区域年降水量减少。
植物涵养水源能力下降,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强,地下径流减弱。
(2)雨水的冲刷,河流的侵蚀,导致恒河上游含沙量大;(2分)河流将大量泥沙搬运至河口地区堆积,形成恒河三角洲。
(4分)
(2)恒河上游地区降水多,雨水的冲刷,河流的侵蚀作用强,导致恒河上游含沙量大。
河流将大量泥沙搬运至河口地区,因地形平坦,水流减慢,另有海潮的顶托,泥沙大量堆积,形成恒河三角洲。
(4)大气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将盐类物质带至丙地;盐分随地表水下渗;水分蒸发,盐度升高(3分)
(4)根据题目,丙地为小型盆地,大气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汇集到丙地区,将盐类物质带至丙地,盐分随地表水下渗。
该地降水少,蒸发旺盛,水分蒸发,盐分积累,导致地下水盐度升高。
【考点定位】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及成因,区域降水差异的原因,地下水盐分高的原因。
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水质恶化,地下水资源枯竭,海水入侵(任答1点即可,每点2分);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面裂缝(任答1点即可,每点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