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必先育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书必先育人,育人必先育心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对学校德育的启示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社会正发生着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伴随而来的是各方面严峻的挑战和前所未有的压力。以教育为例,教育一边在快速的发展,一边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日益明显的是,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手段已不能完成教育本身所应承担的责任。学校德育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其处境同样如此。如何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特点,如何满足社会对教育的新期望,从而有效的开展学校德育工作,是摆在每位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学校德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最近重温了苏霍姆林斯基的一些重要思想,得出了一个重要的启示:教书必先育人,育人必先育心。
苏霍姆林斯基在《怎样培养真正的人》中指出:“远不是你所有的学生都会成为工程师、医生、科学家和艺术家,可是所有的人都会成为父亲或母亲、丈夫或妻子。假如学校按照重要程度提出一项教育任务的话,那么放在首位的是培养人,培养丈夫、妻子、母亲、父亲,而放在第二位的,才是培养工程师或者医生。”他并且进一步指出:“育人先育心。在由人的精神财富外化而来的和谐交响曲中,最美妙、最温柔的应当是属于人的心灵。”可谓掷地有声。客观的分析今天的中国学校教育现状,其结果是令人忧心的。中国今天的学校教育,应试教育大行其道。人们呼吁了多年的素质教育,但依然抵挡不住应试教育的我行我素,且有愈演愈烈之势。难怪一些有识之士时常提出尖锐的批评。应试教育模式既忽视学校德育工作,也忽视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即便是对智育工作也是片面的理解和庸俗的追求。因为它只注重于灌输书本知识,通常采用的是“题海战术”,在很大程度上不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经常有国外的一些著名大学批评中国的留学生是“分数上的巨人,能力上的矮子”,应该是中肯的。因为“种豆得豆”,不可能“种豆得瓜”。在09年当季羡林、钱学森等思想和科学巨匠相继离我们而去的时候,很多人发出了“中国没有大师”的喟叹。事实上,他们这些人离去的时候,最忧心的就是中国的教育问题。从高考恢复至今已三十多年,社会各界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于教育领域,我们却没有产生一位名副其实的大师。难道我们还不应该检讨这种教育的模式吗?难道我们不应该检讨只重智育而忽视、弱化德育的危害吗?难道我们还不应该反省教育就是盖楼、就是升学率、就是分数这种错误的片面的理解吗?
“厚德载物”我们耳熟能详。没有厚德,何来大才。钱学森早年求学美国,后功成名就,为了参加新中国的建设,他放弃了美国著名大学终生教授的优厚待遇和美国空军顾问团的权威地位,虽历经美国政府长达五年的迫害,但依然不改中国心。回国以后,他将全部的才智和精力都奉献给了祖国的“两弹一星”的事业,被誉为中国的“火箭之父”。季羡林年轻时留学西方二十余载,学贯中西,回国后将毕生的精力献给了中国的教育事业,被人们誉为“国宝”。国外的爱因斯坦也是如此,作为最伟大的科学巨匠,当他发现人们用他发明的物能转化式制造原子弹时,大声呼吁,表示强烈抗议,展现了一位真正的知识份子的良知和正义感。厚德就意味着一个人拥有崇高的理想和深厚的爱国情怀,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有人文关怀情怀和道德尊严。德国伟大的哲学家康德,把自己的名言要后人镌刻在自己的墓碑上:我惟一敬畏的是,夜空中的星辰和人们内心的道德法则。这都证明了德的重要性。苏霍姆林斯基在《怎样培养真正的人》中
深刻的指出:如果您想培养真正的人,您就应该竭力使您的学生在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把兴趣的中心放在做人上。这是教育的大智慧,这是德育的真谛。应试教育把学生的兴趣和精力都集中在了学习书本知识上。不客气的讲,这是对教育规律的违背。
教书必先育人,是教育规律的重要内容之一,忽视或片面理解这一规律就必然会忽视学生德育,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对青少年的成长一定是有害的。我们应该永远牢记,育人是本,是根。如果用成语“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来比喻德育与智育、体育等方面的关系,可谓是再贴切不过了。事实上,那些品德优良、举止端庄、意志坚强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成绩往往也是非常优秀的。在各级各类学校中,为什么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屡禁不止,为什么岐视成绩差的学生现象时有发生,都是应试教育急功近利的表现。一些调查机构对中小学学生的心理情况进行了调查,其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学生存在着心理问题,并时有学生发生因课业负担过重、心理压力过大而自残、自杀的事件,这应该引起我们全社会的深刻反省。
按照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育心包括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珍爱生命,明确责任,养成好习惯,向往美好事物,富有创新精神,培养健全人格,懂得自立自强,拥有道德尊严等方面。这不仅要求我们教师具有高尚的师德,通过言传身教之外,还要将这些内容渗透到学科知识的传授之中。学校德育管理部门,要将这些内容全面系统的传授给学生,要结合现在学生的特点,通过各种活动,使教育形式多样化,寓教于乐,使学生乐于接受,易于学习,勤于实践,从而保证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在今天,我们所面临的教育对象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他们这群人,有自己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点。因此,每位教师如果要完成育人、育心的重任,就必须给自己明确的、正确的定位:教师是学生人生健康成长道路上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是学生的朋友。不仅如此,还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首先,学生是与我们教师在人格上完全平等的人,不是我们可以任意驱使的奴隶;其次,学生是成长中的人,学生犯错误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否则要我们教师干什么;再其次,学生是国家和民族未来的主人,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言一行,都要认真谨慎,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崇高的使命感对待自己的工作。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们认为“传道”,就是教学生做人,就是德育。《晏子春秋》中有这样一句话: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苏霍姆林斯基在《公民的诞生》书中曾经指出:真正的教育是要培养一个人对他人、对社会和人民的一种责任感。因此,我们每位教师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必须成为一名优秀的德育工作者,必须牢记和践行“教书必先育人,育人必先育心”的教育理念,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