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选修4教案全册
化学选修4教案全册42页word
绪言知识与技能:了解本书的基本学习内容——研究基本的化学反应原理(反应速率、方向、限度);初步掌握化学反应原理基本学习方法:概念模型法过程与方法:自学与讲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化学的精髓是化学反应规律,了解化学反应规律,可更好的获取物质为人类服务重点:概念模型法的理解难点:有效碰撞、活化分子活化能概念模型建立导入:学习化学的目的——化学研究的对象——化学研究问题的核心——本书的作用一、本书研究的内容最基本的化学反应原理:反应的速率、方向、限度章节简介二、学习的基本思路与方法从物质相互作用导入概念模型1、简化后的有效碰撞模型有效碰撞:具有较高能量的分子之间的碰撞2、活化分子与活化能活化分子: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活化能:活化分子能量高出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的部分化学反应过程的简化模型:普通分子——活化分子——有效活化能合理取向碰撞——新物质、能量变化3、催化剂在反应中的作用与意义: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增加有效碰撞的次数,加快反应的速率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教学计划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化学热力学)焓变、反应热1课时;热化学方程式1课时;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测定1课时;习题2课时燃烧热能源1课时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盖斯定律1课时;反应热的计算1课时;习题2课时章末归纳与整理1课时;章末检测2课时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知识与技能:了解学习本章的主要目的——解决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定量计算过程与方法:讲授、交流讨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对人类的重要性重点: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原因与形式;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难点:焓变的概念理解,焓变的正负意义,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第一课时导入:必须2有关化学能与热能知识回忆——定量研究一、焓变反应热焓(H):与内能有关的物理量焓变(∆H):H生成物- H反应物单位:KJ/mol反应热: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分析:化学能是物质内能的一种,化学能的变化也是物质内能的变化。
物质内能的变化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方式∆U=W+Q 。
【新颖更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极品教案设计
【最新更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极品教案第一章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和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2.认识化学反应过程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3.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涵义;4.能正确认识、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学习资料的查找与交流,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理解信息并得出结论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2.通过从化学键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引导学生分析引起反应热的本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理解化学问题。
教学重点: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反应热与键能教学难点:反应热与键能教学过程:第一节 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一、概念1.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任何一个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总不会相等的。
在新物质产生的同时总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2.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1)放热反应:即有热量放出的化学反应,其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2)吸热反应:即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其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对于该“示意图”可理解为下列形式:由能量守恒可得: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热量(放热反应)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热量(吸热反应)能量反应过程 反应过程能量4.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1)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有热量变化。
(2)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因为反应热除跟物质的量有关外,还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有关。
(3)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只表示各物质对应的物质的量,因此,有时可用分数表示,但要注意反应热也发生相应变化。
5.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明确以下问题:(1)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多少与外界的温度和压强有关,需要注明,不注明的指101kPa和25℃时的数据。
(2)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吸收和放出的热量不同,因此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教案教案是针对社会需求、学科特点及教育对象具有明确目的性、适应性、有用性的教学讨论成果的重要形式,教案应是与时俱进的。
《试验化学》是一般高中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起看看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教案!欢迎查阅!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教案1一、说教材《试验化学》是一般高中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课程模块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认识试验在化学科学中的地位,把握基本的化学试验方法和技能,培育学生运用试验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选自苏教版《试验化学》专题3课题2。
本节课的主题是物质的鉴别,鉴别的对象是跟生产、生活亲密相关的工业盐(亚硝酸钠)和食盐,鉴别方法主要涉及被鉴物质的化学性质,且给学生从物理性质、组成与结构等角度探讨鉴别方法预留了足够的空间。
教材要求学生从已有学问出发,依据物质的特性多角度设计物质鉴别的试验方案,并开展试验探究,感悟化学理论学问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进一步提升学生运用化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说目标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与归宿,对本课时教学我们设置了如下三维目标。
学问与技能:通过分析NaNO2和NaCl结构、组成与性质的差异,学会物质鉴别的基本技能。
过程与方法:通过NaNO2和NaCl的鉴别过程,培育学生设计、评价、操作、处理等试验综合能力。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以生活中如何防止误食亚硝酸钠中毒为载体,建立将化学学问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在合作学习中提高应用已有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上述目标的设置,我们在充分表达性质差异确定鉴别方法差异的同时,很好地留意了预设与生成、主体与主导、独立与合作、收敛与发散、理论与实际等关系的处理。
三、说过程根据情境引课,情理结合,分合相辅,师生互动,学用一致,不断升华的总原则,从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组成与性质、不同组成与性质确定不同鉴别方法、不同鉴别方法呈现不同现象、不同鉴别方法需要作出合理选择为出发点,整节课的教学架构设置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呈现先行,查找启迪”、“激发思维,拓展思路”、“搜寻信息,明晰方向”、“设计方案,试验论证”、“创新优化,不断升华”等六个实施阶段。
高中化学选修四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四教案【篇一: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教案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教案人教版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二化学组:钱宏达(向该老师致敬)绪言一学习目标:1学习化学原理的目的2:化学反应原理所研究的范围3:有效碰撞、活化分子、活化能、催化剂二学习过程1: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目的1)化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化学反应2)化学中最具有创造性的工作是:设计和创造新的分子 3)如何实现这个过程?通常是利用已发现的原理来进行设计并实现这个过程,所以我们必须对什么要清楚才能做到,对化学反应的原理的理解要清楚,我们才能知道化学反应是怎样发生的,为什么有的反应快、有的反应慢,它遵循怎样的规律,如何控制化学反应才能为人所用!这就是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目的。
2:化学反应原理所研究的范围是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问题2)化学反应的速率、方向及限度的问题3)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的问题4)电化学的基础知识3:基本概念1)什么是有效碰撞?引起分子间的化学反应的碰撞是有效碰撞,分子间的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必要条件,有效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充分条件,某一化学反应的速率大小与,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的次数有关2)什么是活化分子?具有较高能量,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是活化分子,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一定是活化分子,但活化分子的碰撞不一定是有效碰撞。
有效碰撞次数的多少与单位体积内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的多少有关。
3)什么是活化能?活化分子高出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的部分是活化能,如图活化分子的多少与该反应的活化能的大小有关,活化能的大小是由反应物分子的性质决定,(内因)活化能越小则一般分子成为活化分子越容易,则活化分子越多,则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越多,则反应速率越快。
4)什么是催化剂?催化剂是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反应前后本身性质和质量都不改变的物质,催化剂作用:可以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也就等于提高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提高了有效碰撞的频率.反应速率大幅提高.5)归纳总结:一个反应要发生一般要经历哪些过程?1、为什么可燃物有氧气参与,还必须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2、催化剂在我们技术改造和生产中,起关键作用,它主要作用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试想一下为什么催化剂能提高反应速率?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 反应热,焓变二学习过程1:引言: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过程中,除了生成了新物质外,还有思考1、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放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多数化合反应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2、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吸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多数的分解反应、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水煤气的生成反应、炭与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当能量变化以热能的形式表现时: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同时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那么一个反应中的质量与能量有没有关系呢?有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二者密不可分,但以物质为主。
高中化学选修4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4教案第一节:总论高中化学选修4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涵盖了许多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化学知识。
针对该课程内容,本教案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设计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二节:课程目标1. 了解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理解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形成及特点;2. 掌握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热力学等知识,理解其中的关系;3. 能够应用电化学原理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腐蚀、电解等;4.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数据分析能力。
第三节: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化学键与晶体结构1.1 化学键的类型及特点1.2 晶体结构的基本概念及分类1.3 晶体结构与物质性质的关系2. 第二单元:化学平衡2.1 平衡常数和平衡位置的计算2.2 影响平衡位置的因素及调节方法2.3 平衡常数的应用及实际问题解决3. 第三单元:化学反应速率3.1 反应速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3.2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及调节方法3.3 反应速率与化学动力学的关系4. 第四单元:化学反应热力学4.1 热力学基本概念及第一、第二、第三定律4.2 内能、焓、熵的变化及热力学循环4.3 应用热力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第四节: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结合实验教学,加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实际操作能力;2. 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相关化学现象和实验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 师生互动,鼓励学生提问、讨论,促进思维碰撞和知识深化;4.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实验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习积极性。
第五节: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占比60%,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2. 期中考试占比20%,考察学生对前几章内容的掌握情况;3. 期末考试占比20%,考察学生对整体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第六节:教学反思通过本教案的设计和实施,学生在化学选修4课程中能够获得系统的化学知识,并能够灵活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化学选修四:全册精品配套教案设计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1课时焓变反应热●课标要求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能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涵义。
●课标解读1.由能量转化的原因分析吸热和放热反应。
2.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涵义。
3.由化学键理论分析能量转化的原因。
●教学地位本课时介绍的是热化学的一些初步知识,以启发学生从能量角度考虑化学反应问题,有利于学生较全面地认识化学反应的本质。
再联系化学反应的本质,即反应物分子的旧化学键的断裂所需要的能量和生成物分子新化学键的形成所放出的能量,定量讨论反应的能量变化,说明了宏观的反应热和微观的化学键断裂和形成所吸收和放出的总能量之间的关系。
是学习本章的基础。
●新课导入建议摇冰饮料摇热饮料“迪尔摇”系列摇冷摇热饮料是由北京世纪通投资集团下属的全资子公司北京迪乐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生产的独家专利产品。
产品只需轻轻一摇就会在瞬间变冰或变热,操作简单快捷。
这种摇冷、摇热饮料是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有某种物质,摇动混合后产生热效应引起的。
同学们,你估计摇冰、摇热饮料罐的夹层中各装了哪些物质?【提示】摇冰饮料:硝酸铵和水摇热饮料:生石灰和水。
●教学流程设计课前预习安排:看教材P2~3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内容,并完成【思考交流】。
⇒步骤1:导入新课、本课时的教材地位分析。
⇒步骤2:建议对【思考交流】多提问几个学生,使80%以上的学生都能掌握该内容,以利于下一步对该重点知识的探究。
⇒步骤3:师生互动完成“探究1,反应热与自身能量、化学键的关系及计算”可利用【问题导思】中的问题由浅入深地进行。
⇓步骤6:师生互动完成【探究2】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的比较,可利用【问题导思】中的问题由浅入深地进行,建议教师除【例2】外,再变换一下命题角度,可采用【教师备课资源】中的例题,拓展学生的思路。
⇐步骤5:在老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完成【变式训练1】和【当堂双基达标】中的1、4两题,验证学生对探究点的理解掌握情况。
高中化学选修4整套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4整套教案
教学目标:
1. 熟练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2.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及在反应中的作用;
3. 能够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精神。
教学内容:
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2.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定义和特点;
3.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过程;
4. 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实验现象或提出相关问题引入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解(20分钟)
1. 介绍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作用;
3. 讲解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过程;
4. 引导学生探讨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和计算方法。
三、实验操作(30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反应过程并观察结果,培养实验技能和创新意识。
四、讨论(15分钟)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和理论知识进行讨论,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
五、小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和掌握。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掌握。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特点,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思维能力。
未来教学中可适当增加案例分析和课外拓展,拓宽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和理解。
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教案
;
1.弱电解质电离过程(用图像分析建立)
2.当v弱电解质分子电离速率?v离子结合成弱电解质分子速率
则弱电解质电离处于平衡状态,叫“电离平衡”,此时溶液中的电解质分子数、离子数保持恒定,各自浓度保持恒定。
3.与化学平衡比较
(1)电离平衡是动态平衡:即弱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过程和离子结合成弱电解质分子过程仍在进行,只是其速率相等。
(2)此平衡也是有条件的平衡:当条件改变,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即平衡发生移动。
(3)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A.内因的主导因素。
B.外国有:
①温度:电离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所以,升高温度,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
②浓度:
问题讨论:在NH3
?H2O
①加入HCl:
②加入NaOH:
③加入NH4Cl:各离子分子浓度如何变化:NH3、H2O、NH4、OH溶液pH如何变化?(“变高”,“变低”,“不变”)
(4)电离平衡常数
(ⅱ)一元弱酸: ??NH?4?OH的平衡体系中:
CH
3COOH
(3)一元弱碱 ?c(CH3COO)?c(H?)CH3COO?H Ka? c(CH)3COOH??
NH3
?H2O?c(NH?
4)?c(OH)NH?OH Kb? c(NH3?H2O)?
4?
第 1 页共 38 页。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全册教案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二化学组:钱宏达绪言一学习目标:1学习化学原理的目的2:化学反应原理所研究的范围3:有效碰撞、活化分子、活化能、催化剂二学习过程1: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目的1)化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化学反应2)化学中最具有创造性的工作是:设计和创造新的分子3)如何实现这个过程?通常是利用已发现的原理来进行设计并实现这个过程,所以我们必须对什么要清楚才能做到,对化学反应的原理的理解要清楚,我们才能知道化学反应是怎样发生的,为什么有的反应快、有的反应慢,它遵循怎样的规律,如何控制化学反应才能为人所用!这就是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目的。
2:化学反应原理所研究的范围是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问题2)化学反应的速率、方向及限度的问题3)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的问题4)电化学的基础知识3:基本概念1)什么是有效碰撞?引起分子间的化学反应的碰撞是有效碰撞,分子间的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必要条件,有效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充分条件,某一化学反应的速率大小与,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的次数有关2)什么是活化分子?具有较高能量,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是活化分子,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一定是活化分子,但活化分子的碰撞不一定是有效碰撞。
有效碰撞次数的多少与单位体积内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的多少有关。
3)什么是活化能?活化分子高出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的部分是活化能,如图活化分子的多少与该反应的活化能的大小有关,活化能的大小是由反应物分子的性质决定,(内因)活化能越小则一般分子成为活化分子越容易,则活化分子越多,则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越多,则反应速率越快。
4)什么是催化剂?催化剂是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反应前后本身性质和质量都不改变的物质,催化剂作用:可以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也就等于提高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提高了有效碰撞的频率.反应速率大幅提高.5)归纳总结:一个反应要发生一般要经历哪些过程?1、为什么可燃物有氧气参与,还必须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2、催化剂在我们技术改造和生产中,起关键作用,它主要作用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试想一下为什么催化剂能提高反应速率?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反应热,焓变二学习过程1:引言: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过程中,除了生成了新物质外,还有思考1、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放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多数化合反应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2、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吸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多数的分解反应、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水煤气的生成反应、炭与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当能量变化以热能的形式表现时: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同时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那么一个反应中的质量与能量有没有关系呢?有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二者密不可分,但以物质为主。
【最新更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极品教案
【最新更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极品教案第一章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和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2.认识化学反应过程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3.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涵义;4.能正确认识、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学习资料的查找与交流,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理解信息并得出结论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2.通过从化学键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引导学生分析引起反应热的本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理解化学问题。
教学重点: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反应热与键能教学难点:反应热与键能教学过程:第一节 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一、概念1.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任何一个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总不会相等的。
在新物质产生的同时总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2.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1)放热反应:即有热量放出的化学反应,其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2)吸热反应:即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其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对于该“示意图”可理解为能量反应过程 反应过程能量下列形式:由能量守恒可得: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热量(放热反应)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热量(吸热反应)4.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1)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有热量变化。
(2)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因为反应热除跟物质的量有关外,还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有关。
(3)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只表示各物质对应的物质的量,因此,有时可用分数表示,但要注意反应热也发生相应变化。
5.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明确以下问题:(1)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多少与外界的温度和压强有关,需要注明,不注明的指101kPa和25℃时的数据。
(2)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吸收和放出的热量不同,因此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教案全册
C、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 2 mol 氯化氢气体,反应的 ΔH==--183 kJ/mol
D、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 1mol 氯化氢气体,反应的 ΔH==--183 kJ/mol 解析 : 反应热 =生成物的键能减反应物的键能 =436kJ?mol -1 +243kJ?mol -1 - 2×431 kJ?mol -1 =-183kJ?mol -1 ,故
( 2)催化剂→降低活化能→提高活化分子数→提高有效碰撞频率→反应速率加快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放热反应如燃烧反应、酸碱中和反应、大多数化合反应等;吸热反应如大多数分解反应、金属氧化物的还原
反应, 水分子之间存在分子间作用力,当水从液态变成气态时,分子间距离增大,所以要吸收能量
二、实验操作 1、为了保证 0.50mol · L- 1 的盐酸完全被 NaOH中和,采用 0.55mol ·L -1NaOH溶液,使碱稍稍过量,因为
过量的碱并不参加中和反应。
2、实验时亦可选用浓度体积都不相同的酸碱溶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但在计算时,应取二者中量小的一种,
因为过量的酸碱并不参加中和反应。
2、 活化分子高出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的部分是活化能。
3、有活化能为 0 的化学反应。如溶液中的自由离子间的反应,高空大气中自由离子间的反应,高空大气中
自由原子之间的反应,因为这些反应的反应物分子在反应前已经成为自由离子或原子,不需要再破坏或减弱
化学键。
三、 催化剂
( 1)催化剂是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前后本身的性质和质量都不再改变的物质
1mol 氢气与 1mol 氯气反应时放出热量为 183KJ,△ H=-183kJ/mol ,故 C 正确;
一、燃烧热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教案 精品
课题: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授课班级课时 2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和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2、认识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关系3、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4、认识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并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过程与方法1、通过化学反应的实质的回顾,逐步探究引起反应热内在原因的方法,引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化学原理的学习方法,2、通过讨论、分析、对比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求学、勤于思考的态度,树立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唯物主义观点重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难点焓变,△H的“+”与“-”,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知识结构与板书设计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一、反应热焓变1、定义:恒压条件下,反应的热效应等于焓变2、符号:△H3、单位:kJ/mol或kJmol-14、反应热表示方法:△H为“+”或△H>0时为吸热反应;△H为“一”或△H<0时为放热反应。
5、△H计算的三种表达式:(1) △H == 化学键断裂所吸收的总能量—化学键生成所释放的总能量(2) △H == 生成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3) △H == 反应物的键能之和–生成物的键能之和二、热化学方程式(thermochemical equation)1.定义:表明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例:H2(g)+I2(g) 2HI(g);△H=-14.9 kJ/mol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1)需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
因反应的温度和压强不同时,其△H不同。
(2)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
物质的聚集状态,与它们所具有的能量有关。
(3)热化学方程式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它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对于相同物质的反应,当化学计量数不同时,其△H也不同。
高中化学选修4教案模板(共4篇)
高中化学选修4教案模板(共4篇)第1篇:高中化学选修4详细教案高中化学选修4详细教案【篇1: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总教案(共91页)】第一章化学反应和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和能量的变更(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①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②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实质2.过程和方法从化学反应的实质即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角度研究反应热发生的原因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了解简单过程中的能量变更中的热效应教学着重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实质教学难点能量变更中的热效应教学用具:投影仪学习过程引言:我们知道:一次化学反应过程中,除了生成了新物质外,还有思考(1)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放热反应?能作一次简单的总结吗?活泼金属和水或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多数化合反应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2)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吸热反应?能作一次简单的总结吗?多数的分解反应、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水煤气的生成反应、炭和二氧碳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1:当能量变更以热能的形式表示时:我们知道:一次化学反应同时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那么一次反应中的质量和能量有没相关系呢?有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变更的物质为基础,二者密不可分,但以物质为主。
能量的多少则以反应物和产物的质量为基础。
那么化学反应中能量到底怎样变更2:反应热,焓变化学反应过程中为什么会有能量的变更?(用学过的知识回答)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断裂,形成新的化学键,从新组合成生成物的分子的过程。
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
而一般化学反应中,旧键的断裂所吸收的总能量和新键形成所放出的总能量是不相等的,而这次差值就是反应中能量的变更。
所以化学反应过程中会有能量的变更。
反应热焓变?h为“-” 为放热反应,?h为“+” 为吸热反应思考:能量如何转换的?能量从哪里转移到哪里?体系的能量如何变更?升高是降低?环境的能量如何变化?升高还是降低?规定放热反应的是环境??h=e(生成物的总能量)-e(反应物的总能量)?h=e(反应物的键能)-e(生成物的键能)3:练习1)1molc和1molh2o(g)反应失成lmol co(g)和1mol h2(g),需要吸收131.5kj的热量,该反应的反应热为△h= kj/mol。
高中化学选修4教案全册
高中化学选修4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化学动力学
课时安排:10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机理的相关概念;
2. 掌握速率常数、速率方程、反应级数等概念和计算方法;
3. 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和影响规律;
4. 能够应用动力学理论解释化学反应过程。
教学内容:
1. 反应速率的概念与计算;
2. 反应速率与物质浓度的关系;
3. 反应级数和反应机理;
4.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5. 动力学理论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举例引入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激发学生对本单元内容的兴趣;
2. 概念讲解:讲解速率常数、速率方程和反应级数等概念,引导学生理解;
3. 实验操作:设计反应速率实验,让学生亲自测量反应速率,并分析结果;
4. 练习应用:让学生通过计算题及实例题加深对速率常数和反应级数的理解;
5.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探究化学反应速率受影响的因素及相关实验;
6. 总结归纳:总结本单元知识点,强化学生理解。
评估方式:
1. 完成课堂练习题;
2. 小组讨论或汇报探究实验结果;
3. 学生课后作业及考试。
教学资源:
1. PowerPoint课件;
2. 实验器材和试剂;
3. 课外阅读材料;
4. 教辅教材。
教学反思:
本单元的教学主要注重学生对动力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验操作和实例题的训练,提高学生对化学动力学的认识和掌握程度,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确保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
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教案第一章:物质的结构和性质课时一:化学物质的分类1.1 课程目标:- 了解化学物质的分类方法- 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分类特征和特性1.2 学习内容:- 纯物质和混合物的概念和区别- 元素和化合物的分类及特性1.3 教学流程:1.3.1 导入(10分钟)- 引入化学物质的概念,让学生思考物质是如何分类的,有何特点。
- 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质,让学生进行分类讨论。
1.3.2 学习(35分钟)- 分两组,让学生自行探究纯物质和混合物的概念及区别,并总结出纯物质和混合物的特点。
- 讲解纯物质和混合物的概念和区别,并列举实例进行解释。
- 分小组进行讨论,总结元素和化合物的分类特征和特性,并用实例加以说明。
1.3.3 拓展(20分钟)-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判断其为纯物质还是混合物,并提出理由。
- 让学生通过实验或观察,找出一些元素和化合物的实例,并进行分类和总结。
1.3.4 小结(10分钟)- 向学生阐述本课所学的知识点,并提醒学生复习巩固。
- 分发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和拓展。
课时二:物质的量与摩尔2.1 课程目标:- 理解物质的量的概念和本质- 掌握物质的量与摩尔的关系及计算方法2.2 学习内容:- 物质的量的概念与本质- 摩尔及相关计算方法2.3 教学流程:2.3.1 导入(10分钟)- 进行一个小实验,用不同的物质装满同样体积的容器,观察并讨论它们的重量有何不同。
- 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量与质量之间的关系。
2.3.2 学习(35分钟)- 讲解物质的量的概念和本质,引入摩尔的概念。
- 通过具体实例,教授如何计算物质的量和摩尔。
- 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的知识。
2.3.3 拓展(20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摩尔与质量、体积、容器的关联性,并向学生展示一些实际应用场景。
- 进一步讲解摩尔质量、摩尔体积等概念,并介绍相关计算方法。
2.3.4 小结(10分钟)- 对本课所学的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引导学生思考和回顾。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4教案(详)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②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实质2.过程与方法从化学反应的本质即旧键断裂与新键形成的角度研究反应热产生的原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简单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中的热效应教学重点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实质教学难点能量变化中的热效应教学用具:投影仪学习过程引言: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过程中,除了生成了新物质外,还有思考(1)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放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多数化合反应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2)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吸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多数的分解反应、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水煤气的生成反应、炭与二氧碳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1:当能量变化以热能的形式表现时: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同时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那么一个反应中的质量与能量有没有关系呢?有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二者密不可分,但以物质为主。
能量的多少则以反应物和产物的质量为基础。
那么化学反应中能量到底怎样变化2:反应热,焓变化学反应过程中为什么会有能量的变化?(用学过的知识回答)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断裂,形成新的化学键,从新组合成生成物的分子的过程。
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
而一般化学反应中,旧键的断裂所吸收的总能量与新键形成所放出的总能量是不相等的,而这个差值就是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所以化学反应过程中会有能量的变化。
反应热焓变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都可以热量(或换算成相应的热量)来表述,叫做反应热,又称为“焓变”。
符号:ΔH ,单位:kJ/mol或kJ•mol-1∆H为“-”为放热反应,∆H为“+”为吸热反应思考:能量如何转换的?能量从哪里转移到哪里?体系的能量如何变化?升高是降低?环境的能量如何变化?升高还是降低?规定放热反应的ΔH 为“-”,是站在谁的角度?体系还是环境?放热反应ΔH为“—”或ΔH〈 0吸热反应ΔH为“+”或ΔH 〉0∆H=E(生成物的总能量)- E(反应物的总能量)∆H=E(反应物的键能)- E(生成物的键能)3:练习1)1molC与1molH2O(g)反应失成lmol CO(g)和1mol H2(g),需要吸收131.5kJ的热量,该反应的反应热为△H= kJ/mol。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教案全册24页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化学选修-4教案化学反应原理的研究内容一、简化后的有效碰撞模型能引起分子之间化学反应的碰撞是有效碰撞,某一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与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的次数有关。
分子间的碰撞是化学反应的必要条件,有效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充分条件。
二、活化分子和活化能1、具有较高的能量,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一定是活化分子;但是活化分子的碰撞不一定是有效碰撞。
2、活化分子高出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的部分是活化能。
3、有活化能为0的化学反应。
如溶液中的自由离子间的反应,高空大气中自由离子间的反应,高空大气中自由原子之间的反应,因为这些反应的反应物分子在反应前已经成为自由离子或原子,不需要再破坏或减弱化学键。
三、催化剂(1)催化剂是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前后本身的性质和质量都不再改变的物质(2)催化剂→降低活化能→提高活化分子数→提高有效碰撞频率→反应速率加快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放热反应如燃烧反应、酸碱中和反应、大多数化合反应等;吸热反应如大多数分解反应、金属氧化物的还原反应,水分子之间存在分子间作用力,当水从液态变成气态时,分子间距离增大,所以要吸收能量,虽然力的种类和大小不同,但是本质都一样,就是形成作用力时要放出能量;破坏作用力时要吸收能量。
1、从化学键的角度看化学反应包含两个过程:旧的化学键断裂和新的化学键形成。
断裂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要释放出能量,断开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和形成化学键释放的能量通常不相等;2、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通常不相等,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化学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释放出来,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化学反应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
3、我们对反应研究的对象是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我们把它们称为反应体系,而把除它们之外的物质称为环境,我们把反应体系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用热量(或换算成相应的热量)来表述,叫做反应热,又称作为“焓变”,用符号“△H”表示,单位常采用kJ/mol或kJmol-1一、反应热焓变1、定义:恒压条件下,反应的热效应等于焓变2、符号:△H3、单位:kJ/mol或kJmol-4、反应热表示方法:△H为“+”或△H>0 时为吸热反应;△H为“一”或△H<0 时为放热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言知识与技能:了解本书的基本学习内容——研究基本的化学反应原理(反应速率、方向、限度);初步掌握化学反应原理基本学习方法:概念模型法过程与方法:自学与讲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化学的精髓是化学反应规律,了解化学反应规律,可更好的获取物质为人类服务重点:概念模型法的理解难点:有效碰撞、活化分子活化能概念模型建立导入:学习化学的目的——化学研究的对象——化学研究问题的核心——本书的作用一、本书研究的内容最基本的化学反应原理:反应的速率、方向、限度章节简介二、学习的基本思路与方法从物质相互作用导入概念模型1、简化后的有效碰撞模型有效碰撞:具有较高能量的分子之间的碰撞2、活化分子与活化能活化分子: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活化能:活化分子能量高出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的部分化学反应过程的简化模型:普通分子——活化分子——有效活化能合理取向碰撞——新物质、能量变化3、催化剂在反应中的作用与意义: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增加有效碰撞的次数,加快反应的速率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教学计划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化学热力学)焓变、反应热1课时;热化学方程式1课时;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测定1课时;习题2课时燃烧热能源1课时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盖斯定律1课时;反应热的计算1课时;习题2课时章末归纳与整理1课时;章末检测2课时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知识与技能:了解学习本章的主要目的——解决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定量计算过程与方法:讲授、交流讨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对人类的重要性重点: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原因与形式;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难点:焓变的概念理解,焓变的正负意义,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第一课时导入:必须2有关化学能与热能知识回忆——定量研究一、焓变反应热焓(H):与内能有关的物理量焓变(∆H):H生成物- H反应物单位:KJ/mol反应热: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分析:化学能是物质内能的一种,化学能的变化也是物质内能的变化。
物质内能的变化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方式∆U=W+Q 。
化学反应一般在敞开容器中进行,反应体系压力与大气压相等,W=0,∆U变化只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恒压下的物质内能变化叫焓变,焓变即可表示反应热。
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原因(转化为热能):旧键断裂吸热,新键形成放热,两者具有能量差反应热与环境的关系资料:体系与环境体系向环境放热∆H为-或∆H小于0,为放热反应体系从环境吸热∆H为+或∆H大于0,为吸热反应第二课时二、热化学方程式导入:以前学过的方程式——化学方程式——不足之处——热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能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例一方程说明:(1)T、P(影响物质内能) (2)状态(物质不同状态,内能不同——气>液>固)(3)计量数(不是个数,是粒子的集合体,可以是小数、分数)(4)∆H 单位中的每mol(每mol化学反应)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判断步骤:1、写:书写配平的化学方程式2、标:标明物质状态3、算:计算反应热第三课时实验: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知识与技能:定量测定强酸与强碱反应的反应热过程与方法:实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反应热一般通过实验测定中和反应:酸和碱相互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实验目的:测定强酸与强碱反应的反应热,体验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实验用品:大烧杯(500ml)小烧杯(100ml)温度计量筒(50ml)2个泡沫塑料或纸条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中心有两个小孔)环形玻璃搅拌棒50ml 0.50mol/L盐酸50ml 0.55mol/L 氢氧化钠溶液实验步骤1、在大烧杯底部垫泡沫塑料或纸条,使放入的小烧杯与大烧杯杯口相平。
然后再在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的泡沫塑料或纸条,大烧杯上用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作盖板,在板中间开两个小孔,正好使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通过,以达到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的损失目的。
该实验也可在保温杯中进行。
2、用一个量筒量取50ml 0.50mol/L盐酸,倒入小烧杯中,并用温度计测量盐酸的温度,记录下表。
然后把温度计上的酸用水冲洗干净。
3、用另一个量筒50ml 0.05mol/L 氢氧化钠溶液,并用温度计测量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记录下表。
4、把套有盖板的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放入小烧杯的盐酸中,并把量筒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一次性倒入小烧杯,盖好盖板。
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的搅动溶液,并准确读取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示数先升后降,注意观察),记为终止温度,记录下表。
重复实验步骤2-4三次。
实验数据处理1、取三次测量所得数据的平均值作为计算依据2、计算反应热为了计算简便,我们近似的认为实验所用酸、碱的密度和比热容与水相同,并忽略实验装置的比热容,则:(1)50ml 0.50mol/L盐酸质量m1=50g …………起始温度/℃计算例题:HCl NaOH 终止温度/℃1 20.9 21.1 24.42 20.9 20.9 24.33 21.0 21.2 24.5中和热:在稀溶液中,酸和碱相互作用生成1mol液态水时释放的热量,单位:kJ/mol燃烧热能源知识与技能:热的定义及应用;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与方法:讲授自学交流与讨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燃烧热应用的重要性,能源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性导入:反应热的类型——燃烧热一、燃烧热定义:101KP,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单位:KJ/mol例:25℃101kp 1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放出890.31KJ的热量此条件下,1mol CH4的燃烧热为-890.31KJ/mol ∆H =-890.31KJ/mol定义几点说明:(1)反应条件:101KP (2)燃烧物的量:1mol (3)反应的程度: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化学稳定性)(4)温度改变,燃烧热改变书写甲烷此条件下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1-1 介绍(反应热计算数据库)二、能源自学与提问问题:(1)能源的种类、现在使用的主要能源及带来的问题(2)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3)我国能源状况(总量、人均量、利用率)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知识与技能:盖斯定律的理解与应用;利用热力学概念(反应热、燃烧热、热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学计算反应热过程与方程:讲授加练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反应热计算对化工生产很重要导入:反应热计算的意义(燃料的充分燃烧、反应条件的控制、化工设备的设计)知识基础:热力学概念(反应热、燃烧热、热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学(m、n、V)一、盖斯定律问题情境:C的不完全燃烧反应热数据需要内容: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与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归纳总结:A——B——C——D A——D∆H1∆H2∆H3∆H∆H=∆H1+ ∆H2 + ∆H3几点说明:盖斯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的表现;能量变化以物质变化为基础;热化学方程式中的物质及能量变化可以直接相加减二、反应热的计算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教学计划化学反应速率:(1)研究方法、表示及测量方法1课时、习题1课时(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浓度与压强1课时;温度与催化剂1课时习题2课时化学平衡:(1)可逆反应、化学平衡状态建立1课时;平衡状态的判断1课时、习题1课时(2)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浓度及压强1课时;温度及勒夏特列原理1课时;习题2课时(3)化学平衡常数及习题2课时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1课时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图像专题1课时章末归纳与整理1课时;复习题4课时化学反应速率第一课时知识与技能: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和测量方法过程与方法:讲授、实验、讨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定量表示化学反应快慢对生产、生活、科研的重要性教学重点: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教学难点:化学反应速率测量方法的选取导入:本章内容地位——必修2知识回忆化学反应速率1、表示方法: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V=∆C/∆T 单位:mol/(L·min) 或mol/(L·s)mA(g) + nB(g)= pC(g)+ qD(g)V(A) V(B) V(C) V(D)表达式及关系V(A):V(B):V(C):V(D) =∆C(A):∆C(B):∆C(C):∆C(D)=m:n:p:q2、测定方法实验测定——反应中任何一种化学物质的浓度(或质量)变化相关的性质(气体体积、浓度、质量的减少、颜色的变化等)3、化学反应速率计算一个公式、一个关系、一个模式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知识与技能:外因(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事实记忆与理论解释)过程与方法:讲授与实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指导工业生产教学重点: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教学难点:理论解释与外因的扩展第一课时导入:必修2知识回忆、课本第一自然段——本节目的(新的任务——理论解释)一、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2-2 教学视频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增大,减小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减小。
理论解释:反应物浓度增大——活化分子数增多——有效碰撞几率增加——反应速率增大控制反应速率最重要的因素二、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对于气体反应,T、M一定的气体(1)只改变容器体积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气体体积缩小——单位体积内气体分子数增多——活化分子数增多——有效碰撞几率增加——反应速率增大(2)充入气态物质恒容:充入气体反应物——反应速率增大;充入非反应气体——反应速率不变恒压:充入气体反应物——反应速率视情况而定;充入非反应气体——反应速率减小控制反应速率最贵的因素例:反应C(S)+H2O(g)=C0(g)+H2(g),在温度一定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A、保持压强不变,充入1mol水蒸汽B、将容器的体积减小一半C、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充入氮气使体系压强增大D、保持容器压强不变,充入氮气使体系体积增大第二课时教学重点:实验的设计与分析导入三、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小理论解释: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提高、较高能量分子间碰撞频率提高——有效碰撞几率增加——反应速率增大控制反应速率最方便因素科学探究——设计实验四、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催化剂可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理论解释:催化剂(正)——降低反应的活化能(降低反应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提高——有效碰撞几率增加——反应速率增大科学探究——催化剂的设计与选择控制反应速率最理想的因素其他因素:光照、磁场等总之:所有能向反应体系输入能量,都有可能提高反应速率思考:1、生活中有关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事实2、从化学键角度思考反应物分子中的键能的高低对反应的活化能及反应速率的影响化学平衡知识与技能:建立化学平衡(动态平衡);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化学平衡常数;勒夏特列原理过程与方法:讲授、实验、自学讨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反应限度对实际生产非常重要第一课时教学重点:化学平衡的建立(动态平衡)教学难点:化学平衡的特征及判断导入:必修2知识回忆+本质内容简介一、可逆反应T一定,固体的溶解过程是一个可逆过程固体溶质⇋溶液中的溶质可逆过程用“⇋”表示(由左向右为正,由右向左为逆)化学反应可逆性可逆反应:同一条件,同时向正逆两个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过程的可逆性决定过程有限度;可逆性的大小决定过程的限度大小二、化学平衡状态溶解平衡状态:一定温度下,溶质在溶液中形成饱和溶液时的状态特点:正、逆过程同时存在且速率相等;溶质的质量(溶液的浓度)不变;动态平衡(速率不为零)化学平衡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当正、逆两个方向的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体系中所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或浓度)可以保持恒定的状态特征:V正=V逆;各组分含量不变;动态平衡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平衡出发点——(1)速率角度:V正=V逆,一正一逆且相等(任何一种可以表示反应速率的方式)——平衡(2)物质的含量角度单个成分含量不变—平衡总组分含量不变——不一定平衡(视反应特点而定)mA(g) + nB(g)= pC(g)+ qD(g)m+n=p+q m+n≠p+q(3)能量角度:温度不变——平衡第二课时知识与技能:反应物的浓度变化、压强变化(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过程与方法:讲授、实验分析、归纳与总结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1、浓度实验2-5 2-6结论:增大反应物浓度,正反应速率明显加快,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浓度,逆反应速率明显加快,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理论分析:浓度变化——速率变化——平衡移动建立速率随浓度变化的时间图像例:实验2-5、6实际指导意义:增大廉价反应物的浓度,使价格高的原料利用率提高,降低生产成本例:合成氨中提高氮气的浓度;生产硫酸提高氧气浓度2、压强浓度影响推及压强对平衡影响结论:对于气体反应,一定温度和质量的气体,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平衡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