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气脱硝装置
烟气脱硝装置施工技术规范

烟气脱硝装置施工技术规范1、组织准备12、技术准备13、编写安装计划1二、安装的总体要求21、安装件的验收22、安装工具的准备73、安装基础的检查74、安装工作的总体要求8三、氨区的安装要点8四、钢支架安装要点11五、反应器及烟道安装12六、反应器及烟道的保温层安装(略)16七、气、液、电、仪四通16八、附图(SCR安装流程图)17九、 SNCR安装要点19、 SCR、SNCR施工、调试运行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19一、脱硝相关施工规范20二、参考引用的施工规范标准363一、安装前的准备工作1、组织准备设备安装工作开始于基础及土建完成验收之后, 结束于正式投运之前。
为了抓紧时间,安装工作一开始就应使氨区和反应区两块工作齐头并进。
SCR反应器及烟道的安装较为复杂,烟气脱硝装置的安装工作必须由专业安装施工队来具体负责与此相关的所有安装工作,时间范围应安排到烟气脱硝装置正式投运为止。
项目组下设计划调度、施工、技术、质保、安全、后勤等小组,并各负其责。
需要强调的是作为安装单位,不仅要把设备安装起来好用,而且要安装得节约、美观、漂亮,因而加大质保工作力度是分必要的。
2、技术准备所有参与烟气脱硝装置安装工作的有关人员必须首先熟悉烟气脱硝装置设备的所有相关图纸和技术文件,如有疑难问题应在技术交底会议上讨论清楚。
有关技术人员应对大型构件的形状、尺寸、重量、安装顺序有足够的了解,应避免在未吃透设计意图的情况下贸然施工,导致最后出现返工情况。
应一个部件一个部件地讨论好具体的安装程序,明确安装要求,准备好必不可少的吊装、搬运等工具。
要强调大件在安装就位焊死之前应反复测量校核有关尺寸。
如有疑问或发现有安装偏差应随时纠正,直到确认无误后才能焊死。
应明确安装自检程序,确定在每个零部件的安装后检查数据内容。
对安装过程中的对称件、左向和右向、活动和固定等容易搞错的安装内容,应事先研究清楚,交代明白。
在安装前应重新学习“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181-2002);原国家机械部、冶金部颁布的大型设备安装技术条件等有关部分内容,严格遵守标准中的各项规定。
烟气脱硝装置施工技术规范

烟气脱硝装置施工技术规范编制:审核:批准:武汉森源蓝天环境科技工程有限公司2017年7月前言目前业内烟气脱硝主要工艺有SCR(选择性催化还原)、SN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CR+SNCR、液体吸收法、微生物法、活性炭吸附法、电子束法等。
只有SCR和SNCR法获得了较好的商业应用,其中SCR在全球范围内有数千台的成功应用业绩和数十年的运行经验,日本和德国95%的烟气脱硝装置采用SCR技术,由于该方法技术成熟、脱硝率高、几乎无二次污染,也是我国烟气脱硝引进及消化吸收的重点。
SNCR技术由于其经济实用性以及较高的NOx脱除率,在国内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脱硝系统最常用的脱硝还原剂有三种:液氨、氨水和尿素。
脱硝还原剂选择影响因素主要有:1)运输和储存安全,包括预防恐怖袭击和泄漏;2)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影响(包括经济影响和其它影响);3)操作许可的批复;4)占地;5)投资和运行费用。
本施工规范主要针对SCR安装工艺作出详解,选择的还原剂来料是以氨水的形式。
在施工过程中,组成脱硝系统的氨区、反应区等所涉及到的安装施工技术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SNCR 工艺氨区部分可以参考SCR工艺施工规范,炉区喷射系统后面会作说明。
由于作者的水平有限,如有疏漏和不当之处,请各位同仁不吝赐教,予以指正,在这里预先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2017年7月目录一.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1)1. 组织准备 (1)2.技术准备 (1)3.编写安装计划 (1)二、安装的总体要求 (2)1. 安装件的验收 (2)2.安装工具的准备 (7)3.安装基础的检查 (7)4.安装工作的总体要求 (8)三.氨区的安装要点 (8)四.钢支架安装要点 (11)五.反应器及烟道安装 (12)六.反应器及烟道的保温层安装(略) (16)七.气、液、电、仪四通 (16)八.附图(SCR安装流程图) (17)九. SNCR安装要点 (19)十. SCR、SNCR施工、调试运行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 (19)十一、脱硝相关施工规范 (20)十二.参考引用的施工规范标准 (36)一.安装前的准备工作1. 组织准备设备安装工作开始于基础及土建完成验收之后, 结束于正式投运之前。
脱硝氨逃逸危害、影响因素及控制调整

脱硝氨逃逸危害、影响因素及控制调整摘要:烟气脱硝装置(SCR)是目前各大火电厂重要的环保设施。
为控制脱硝过程中氨的使用量及保护设备,必须监测SCR出口的氨逃逸量,并且要通过运行方式的优化来控制氨逃逸率。
现对氨逃逸的危害及控制措施进行总结。
关键词:脱硝;环保;氨逃逸;危害引言在SCR脱硝工艺中,氨气作为脱硝剂被喷入高温烟气脱硝装置中,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烟气中NOX分解成为N2和H20[1]。
随着锅炉装置运行时间的增加,催化剂的效率降低,且环保要求日益严格,为控制脱硝出口NOX不超标,增大氨气量,造成氨逃逸高于设计指标,严重影响锅炉健康运行。
停炉期间检查锅炉空预器有不同程度腐蚀和堵塞。
一、氨逃逸率高的危害氨逃逸率是影响SCR系统运行的一项重要参数,合理控制氨逃逸率至关重要。
因为如果控制不好,不仅使脱硝成本增加,而且机组安全运行也受到威胁。
其危害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造成环境污染,影响环保指标按照《火电厂烟气脱硝技术导则》(DL/296-2011)“采用SCR工艺的脱硝装置氨逃逸浓度不宜大于2.3mg/m3”。
2、空气预热器换热面腐蚀、积灰堵塞SCR系统正常运行时,反应器内残余的NH3与烟气中的SO3和H2O形成硫酸氢铵(NH4HSO4),硫酸氢铵是强腐蚀物,它在烟气温度为230℃时,开始从气态凝结为液态,对空气预热器中温段和低温段形成强腐蚀。
硫酸氢铵具有很强的黏结性,通常迅速黏在传热元件表面进而吸附大量灰分,造成空气预热器堵灰。
同时,烟气中约有1%的SO2被SCR催化剂转化为SO3,加剧了空气预热器冷端腐蚀和堵塞的可能。
3、引风机电耗增加由于尾部烟道以及空预器积灰堵塞,使引风机出力的增加带来了厂用电率的增加,高负荷时出力的不足造成加负荷受限,影响炉机效益。
低负荷、低烟气量时引风机发生抢风现象,造成炉膛负压大幅波动,危机机组安全运行。
同时由于空预器堵塞不均匀,引起一、二次风圧和炉膛负压周期性波动,堵塞严重时造成机组被迫停炉检修。
SCR法烟气脱硝的设备及工艺流程_[全文]
![SCR法烟气脱硝的设备及工艺流程_[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5e822b10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04.png)
SCR法烟气脱硝的设备及工艺流程摘要: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和颗粒物等污染物,其中燃煤燃烧产生的污染物最为严重,是我国目前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目前,我国的发电机组绝大多数为燃煤机组,而以燃煤为主的电力生产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是制约电力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其中氮氧化物(NOx)是继粉尘和硫氧化物(SOx)之后燃煤电站环保治理的重点,因此根据相关环境法律法规的要求,需要在燃煤锅炉尾部加装脱硝装置。
烟气脱硝应用较多的是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及SNCR/SCR联合技术,由于高的还原率及技术的广泛使用,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已成为目前国内外电站烟气脱硝的主流技术。
本文分析了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的脱硝原理、工艺流程、设备布置和系统组成。
关键词:氮氧化物,SCR,工艺流程自从20世纪80年代人们开始对燃煤电厂NOx排放控制方法的研究工作以来,目前已经出现了许多烟气脱硝技术,如: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液体吸收法、微生物吸收法、活性炭吸附法、电子束法(EBA)、脉冲电晕等离子体法(PPCP)、液膜法、微波法等等,其中应用较多、已实现商业化的是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
SCR烟气脱硝系统采用氨气(NH3)作为还原介质,国外较多使用无水液氨。
基本原理是把符合要求的氨气喷入到烟道中,与原烟气充分混合后进入反应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并在有氧气存在的条件下,选择性的与烟气中的NOx(主要是NO、NO2)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无害的氮气(N2)和水(H2O)。
SCR系统一般由氨的储存系统、氨与空气混合系统、氨气喷入系统、反应器系统和旁路系统(省煤器旁路和SCR旁路)等组成。
图1-1为SCR法烟气脱硝的工艺流程示意图首先,液氨由槽车运送到液氨储罐贮藏,无水液氨的储存压力取决于储罐的温度(例如20℃时压力为lMPa)。
焦炉烟气的脱硫脱硝除尘技术及装置

土木建筑 |CIVIL ENGINEERING摘要:焦化企业日常生产期间的煤炭需求量较大,其燃烧后将释放大量SCV^NOx,加剧环境污染。
为最大限度降低焦炉烟气中 的污染物含量,可引入现阶段较主流的脱硫脱硝技术。
文章结合工程实例,围绕脱硫脱硝技木要点及配套装置展开探讨,以期给同彳亍提供参考,助力环保生产。
关键词:焦炉烟气;脱硫脱硝;除尘技术:配套装置焦炉烟气的脱硫脱硝除尘技术及装置■文/工业在我国经济结构中占据较大的比重,煤炭焦化用煤 量位于第二位,几乎占全国煤炭消耗总量的1/3。
而酸雨、雾®等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均与燃煤烟气中携带的s o2和 NOx有关,严重破坏“绿水青山”的发展环境。
鉴于此,亟 需围绕脱硫脱硝除尘技术展开探讨,明确具体应用要点,切 实提高该项技术的应用水平。
1. 工程概况某焦化有限公司建有4座T_IL43-80型焦炉,烟气量可 达到lO O O O O N m V h,为满足节能环保的全新发展需求,创建 了烟气综合治理系统,集多类型功能各异的细分装置于一体。
其中,烟气脱硝装置采用中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工艺,可实 现对NO,浓度的控制,保证该指标彡50mg/Nnv\脱硫选用 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有助于降低s o2浓度,保证该指 标< 30mg/Nm_\除尘选用脱硫塔顶部湿式电除尘器工艺,可保证该值稳定在10mg/Nm3以下。
2. 脱硫脱硝技术在焦炉烟气处理中的应用概述燃煤烟气的污染能力较强,其中的502和NO,均为主要的污染源,在排放至自然环境中后将进一步发生反应,由此产生酸雨、雾霾等污染问题。
从现阶段的煤电企业发展状 况来看,其在S02和NO,的控制工作中己经积极采取措施,且实际应用效果显著,排放量可稳定在许可范围内。
但焦化 产业依然以粗放型发展模式为主,其烟气中的so2*n o x 含量普遍较大,相比于排放标准而言仍有较大的差距。
根据 《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6171-2012)可知,焦炉烟气达标的基本标准为S02质量浓度矣30mg/nv\NOx 质量浓度<50rrig/m3。
SCR(干法)脱硝装置危害辨识及控制()

SCR(干法)-氨气为还原剂脱硝装置危害辨识及控制摘要:按照新的环境保护2014年9月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公司化肥厂锅炉汽机车间SCR(干法)脱硝装置建成投产,新的危害同时也产生,根据生产过程和接触介质,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发现方法,进行科学的分析,我们制定了相关的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
关键词:SCR干法脱硝、危害辩识、风险评价及控制前言根据2014年4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环保法修订案》,规定新法于2015年1月1日施行。
新《环保法》增添了多项内容,被称为“史上最严”一部“长牙齿”的法律。
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燃煤为主,占煤炭产量75%的原煤用于直接燃烧,煤燃烧过程中产生严重污染。
近期柴静的《穹顶之下》,之所以引起大家的共鸣,是因为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地球上,但是我们呼吸着不一样的空气。
煤炭燃烧产生大量烟气,燃烧排放的氮氧化物主要为NO,平均约占95%,而NO2仅占5%左右。
NOX是引起酸雨元凶之一,同时在一定条件下还可破坏臭氧层以及产生光化学烟雾等,总之燃煤产生的烟气是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最大污染源之一。
氮氧化物(NOx)的污染与危害:据相关资料介绍,NO能使人中枢神经麻痹并导致窒息死亡,NO2会造成哮喘和肺气肿,破坏人的心、肺、肝、肾及造血组织的功能丧失,其毒性比NO更强。
无论是NO、NO2或N2O4还是N2O,在空气中的最高允许浓度均为5mg/m3(以NO2计)。
按照《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自2014年7月1日起,现有火力发电锅炉及燃气轮机组,开始执行污染物新排放限值,氮氧化物排放浓度控制在100毫克/立方米,1 烟气脱硝装置简介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公司化肥厂脱硝设施为煤锅炉烟气系统增设工程。
本工程采用干式SCR(选择性还原)气氨为催化剂的脱硝工艺,按照按“一炉一套”的原则设计独立的烟气脱硝装置。
工程建设规模为2×252500 Nm3/h煤锅炉烟气脱硝设施,正常工况下烟气处理量为420833.3Nm3/h。
SCR脱硝系统运行规程(修改下发版)

第一章 SCR脱硝系统第一节脱硝原理及设备概况1.脱硝系统的组成1.1锅炉烟气脱硝装置布置在炉外,呈露天布置。
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 SCR)工艺烟气脱硝系统, SCR反应器布置在省煤器与空预器之间的高含尘区域。
运行方式为连续运行,系统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可用率,不会因为该系统的故障而导致停机。
因此脱硝系统不设置烟气旁路系统。
锅炉配置 2台 SCR反应器,采用纯度为 %的液氨做为脱硝系统的反应剂。
采用模块化设计的蜂窝式催化剂,在设计煤种、锅炉最大工况( BMCR)、处理100%烟气量条件下脱硝效率大于 60%。
1.2在氨站系统,纯氨通过压缩机卸装到储罐,将液氨通过加热器进行气化,转换成气氨后通过自压送入SCR系统。
2.SCR脱硝化学原理4NO+4NH3+O2→ 4N2+6H2O6NO +4NH3→ 5N2+6H2O6NO2+8NH3→ 7N2+12H2O2NO2+4NH3+O2→ 3N2+6H2O3.脱硝系统参数4.脱硝系统设备规范1.启动前的检查和准备SCR系统启动前的检查与准备工作除按《辅机通则》进行外还应注意下列事项:1.1常规条件检查确认1.1.1所有调节阀(用于调节NH3流量、蒸汽流量等),应开关灵活、可靠、有效;1.1.2各表计投运正常;1.1.3检查氨气、仪表空气、吹扫空气、稀释空气、生活水、吹灰蒸汽等压力正常;1.1.4确认各自动监测装置已正常投入;1.2系统条件检查确认1.2.1确认锅炉已处于正常运行状态;1.2.2确认脱硝装置烟气流通正常;1.2.3确认SCR进出口NO X分析仪、NH3分析仪及氧量分析仪已投入运行;1.2.4确认机组负荷≥40%;1.2.5确认脱硝反应器进口烟气温度正常(310℃≤T≤400℃);1.2.6联系燃运值班员,锅炉SCR系统需投运,作好向SCR区供氨准备。
2.脱硝系统的启动运行2.1SCR脱硝的投运2.1.1稀释风机的启动(锅炉点火前启动)2.1.1.1检查A、B稀释风机已送电且置远方DCS控制;2.1.1.2检查A、B稀释风机入口滤网正常,开启A、B稀释风机出口门,开启A、B侧SCR 装置混合器入口空气隔离门;2.1.1.3启动A稀释风机,调节A稀释风机出口档板,使A、B侧进风流量均>3000NM3/h,2.1.1.4将另一台稀释风机投入备用位置。
烟气脱硝原理

烟气脱硝原理
烟气脱硝是一种常用的大气污染物治理技术,它的原理是通过吸收剂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NOx)发生反应,将其转化为相对无害的氮气(N2)和水蒸气(H2O)。
烟气脱硝通常采用的主要装置是脱硝塔,也称作脱硝吸收塔。
脱硝塔内加入了脱硝剂,常用的脱硝剂包括氨(NH3)和尿素(CO(NH2)2)。
当烟气通过脱硝塔时,脱硝剂与烟气中的氮
氧化物发生反应,生成硝酸铵(NH4NO3)和水(H2O)。
硝酸铵会被吸附在脱硝塔内的填料上,随后周期性地通过水洗或者其他方法进行清除。
在脱硝过程中,脱硝剂的选择非常重要。
氨和尿素是常用的脱硝剂,其中氨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选择。
氨可以与氮氧化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将其转化为氮气和水蒸气。
氨可以直接添加到烟气中,也可以通过再生脱硝法中的氨水溶液添加。
除了脱硝剂的选择,脱硝塔的设计和操作也非常关键。
脱硝塔内的气体流速、温度和湿度等参数需要被精确控制,以保证脱硝效果的稳定和可靠。
此外,脱硝塔的填料也会影响脱硝效率,常见的填料包括陶粒、泡沫塑料球和塔状填料等。
总的来说,烟气脱硝通过将烟气中的氮氧化物转化为无害的氮气和水蒸气,有效降低了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正确选择脱硝剂,合理设计和操作脱硝塔,对于高效脱硝是非常重要的。
脱硝装置工作原理

脱硝装置工作原理一、引言脱硝装置是一种用于减少烟气中氮氧化物(NOx)排放的设备,广泛应用于电厂、炼油厂、钢铁厂等工业领域。
本文将介绍脱硝装置的工作原理,包括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两种主要的脱硝技术。
二、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1. SCR的基本原理SCR是一种利用催化剂在一定温度下将NOx转化为氮气(N2)和水蒸气(H2O)的技术。
该技术通过将还原剂(如氨水或尿素溶液)与烟气混合,使还原剂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NOx发生反应,生成无害的氮气和水蒸气。
2. SCR的工作过程SCR装置主要由催化剂层和还原剂喷射系统组成。
工作时,烟气通过催化剂层时,NOx与还原剂发生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
反应速率受到温度的影响,通常在250-400摄氏度之间效果最好。
3. SCR的优点和局限性SCR技术具有高效、高选择性和稳定性好的优点。
但是,SCR装置需要较高的温度才能发挥最佳效果,因此需要额外的能源消耗。
此外,SCR还要求烟气中的氨气浓度和氨气与NOx的摩尔比例在一定范围内,否则反应效果会受到影响。
三、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1. SNCR的基本原理SNCR是一种利用还原剂直接与烟气中的NOx发生反应的技术,无需催化剂的参与。
该技术通过喷射适量的尿素溶液或氨水到烟气中,使还原剂与NOx发生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
2. SNCR的工作过程SNCR装置主要由还原剂喷射系统和混合区组成。
喷射系统将还原剂喷射到烟气中,然后在混合区中与NOx发生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
SNCR的反应速率受到温度的影响较大,通常在850-1100摄氏度之间效果最好。
3. SNCR的优点和局限性SNCR技术相对于SCR技术来说,不需要催化剂,因此设备成本较低。
此外,SNCR装置对烟气温度的要求较低,适用于一些温度较低的工业炉窑。
然而,SNCR技术的还原效率相对较低,可能会产生副产物如氨和一氧化氮等。
浅谈烟气脱硝反应器钢结构设计

浅谈烟气脱硝反应器钢结构设计摘要:本文结合笔者从事的两个火力发电厂脱硝项目的土建设计,脱硝项目中的主要设计工作有钢支架及基础设计、反应器设计、制氨区的设备基础的设计;针对这几项设计中钢支架比较高大、而且荷载比较大,一般高度在50米到80米,支撑在上面的荷载在3000吨以上,探讨这个脱硝反应器的钢结构设计思路。
关键词:烟气脱硝;钢结构;反应器设计;钢支架引言近年来国内一些新建大机组已与机组同期建设了脱硝装置,在脱硝装置项目中的主要设计工作有钢支架及基础设计、反应器设计、制氨区的设备基础的设计。
在这几项工作中钢支架比较高大,一般高度在50米到80米;荷载多样而且又比较大,支撑在上面的荷载在3000吨以上。
但结构受力较明确,就是一般的钢框架结构,设计起来较为方便;制氨区的设备基础也是比较常见的设计;但反应器是实现烟气脱硝工艺的主体结构,通常为大型薄壁壳体钢结构,其是一个荷载较大、温度较高、结构较为复杂又要通烟的一个容器,而且由于工艺原因同时还受有地震、温度荷载作用。
目前对于脱硝反应器的结构设计并没有完善的设计理论,在生产制造时构件截面尺寸都具有较大的保守性和与盲目性,从而造成材料的很大浪费。
现结合笔者参与两个火力发电厂脱硝项目的土建设计工作,探讨脱硝反应器的设计思路,为设计部门提供科学可靠的设计理论依据,具有非常重要的工程和实际意义。
脱硝反应器钢结构设计概况脱硝装置进口是省煤气,出口是空预气,就是安装在省煤气和空预气间的一个反应装置。
它是从省煤气出来的烟气进入到脱硝装置的前部分烟道,在该处喷入纯氨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硝)反应,再经过催化剂加快和促使其反应,将氮氧化物去掉后的洁净烟气进入空预气,这就完成了整个脱硝反应过程。
装催化剂的容器行业内统称反应器。
反应器的设计的位置一般在高约50米的钢支架上。
一般一台100万机组需要两个反应器,每个反应器长约16米,宽约15米,高约27米,下部带成锥形的长方体,每个反应器竖向荷载有催化剂的重量约500吨,积灰荷载约200吨,自重约350吨,再加上壳体保温、吹灰器等其它荷载250吨,总竖向荷载约1300吨;水平力在反应器进出口与烟气流向相反的与进出口面积成正比的一个作用力,该作用力的大小为进出口面积×5.8kPa。
中国十大知名烟气脱硫、脱硝设备提供商

中国十大知名烟气脱硫、脱硝设备提供商一、湖北金鹏三益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湖北金鹏三益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钢铁、冶金、建材、化工等行业环境治理、新技术、新工艺研发、制造的民营股份制企业。
公司主导产品BS930系列高压静电除尘器、LLP低压脉冲长袋除尘器、PPC-A/S气箱脉冲袋式收尘器、LFEF系列反吹袋式收尘器、NE系列板链式提升机、FU型链式输送机、大型工业窑炉脱硫设备、LBF高温沸腾炉、NHX系列高效抗结露双转式选粉机等新颖节能环保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建材、冶金、化工等行业的工业窑炉烟尘治理。
12万平方米以下的住宅小区或建筑群体。
公司新建成的科研、生产基地占地66600m2,生产车间6800m2,先进的专业设备和完善的质量检测体系以及一批高素质的科研技术人员和生产岗位员工,确保了为用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
公司与有关科研院联手合作,引进德国鲁奇(LURGI)公司BS930高压静电除尘器和美国富乐(FULLER)公司气箱脉冲(PlenumPluse)袋式除尘器等目前世界领先环保治理最新技术,使环境治理技术应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公司已通过ISO9001:2008质量体系认证;被评为“诚信单位”、“安全生产先进单位”,产品荣获十余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产品已应用于全国上百家大中型企业,全部通过省、市级环保部门的检测认可,以最新科研成果打造一流的产品和一流的服务是金鹏三益人永恒的追求。
二、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环境保护除尘行业的首家上市公司(股票代码600388),是国内机电一体化专业设计制造除尘装置和烟气脱硫装置等大气污染治理设备及其他环保产品的大型研发生产基地,企业实力和产品的产销量位居行业龙头地位。
脱硫:石灰-石膏法(德国鲁奇)、循环流化床干法(德国鲁奇-2009年张家港华汇玻璃窑,700d/t)脱硝:SCR/SNCR(丹麦托普索)电除尘(美国GE公司、德国鲁奇公司)、气力物料输送。
烟气脱硝系统和设备介绍

Typical SCR System
SCR 催化剂设计中要考虑其它因素
催化剂的寿命 SO2 到 SO3 的转化率 使用NH3 的烟气最低温度 高温下催化剂的烧结 As的毒化 碱土金属(CaO) 碱金属(Na,K)的毒化 卤素(Cl)的毒化 飞灰磨损
37
Typical SCR System
CONTENTS
概述 SCR系统组成 SCR系统主要设备 催化剂的选型
1
一. 概述
NOx的控制技术 NOx对环境的影响 NOx的形成机理
2
General
NOX 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NOX+Hydrocarbon +O2 +Sunlight + Others
低空臭氧的产生 光化学烟雾的形成 酸雨 各种潜在的致癌物质
工艺复杂 成本昂贵 存储的问题
24
Typical SCR System
氨的储备与供应系统
氨的存储系统
25
Typical SCR System
氨的储备与供应系统
氨的蒸发器
26
Typical SCR System
三.SCR系统主要设备
烟道系统 挡板(有旁路) 膨胀节 导流板 烟道
27
Typical SCR System
Catalyst Layer
Sootblower
Future Sootblower
Future Catalyst
From Ammonia Storage System
Damper
To Precipitator
New Structural Steel
28
Typical SCR System
烟气脱硝除尘脱硫装置存在问题分析与改进

烟气脱硝除尘脱硫装置存在问题分析与改进烟气脱硝除尘脱硫是工业环保中常见的一项重要工作,它能有效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在实际的工程实施中,烟气脱硝除尘脱硫装置往往面临一些问题,导致其效果不尽如人意。
本文将从工程施工、设备选型、运行管理等方面进行问题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期通过改进措施提高烟气脱硝除尘脱硫装置的运行效率和环保效果。
一、工程施工存在的问题1. 施工质量不佳在烟气脱硝除尘脱硫装置的施工过程中,存在施工质量不佳的现象。
安装过程中存在焊接接头质量差、密封不严等问题,导致设备运行时出现漏气、漏液等情况,严重影响了设备的正常运行。
2. 施工周期过长由于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没有严格遵守施工计划或者施工现场管理不善,导致施工周期过长,延误了工程的投入使用时间,也增加了工程成本。
改进措施:在工程施工方面,应强化监督管理,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把关,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执行力,严格按照施工计划执行,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二、设备选型存在的问题1. 设备性能不匹配在烟气脱硝除尘脱硫装置的设备选型过程中,存在设备性能与实际需求不匹配的情况。
脱硝除尘脱硫设备的处理能力不足,无法满足排放标准,或者设备的稳定性、耐用性不佳,导致频繁维修和更换设备,影响了设备的稳定运行。
2. 设备供货商信誉不佳在设备选型过程中选择了信誉不佳的供货商,导致设备质量无法保障,售后服务不到位,难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改进措施:在设备选型方面,要充分考虑实际生产工艺和需求,选择性能稳定、耐用性好的设备,并且选择信誉良好的供货商进行合作,确保设备的品质和售后服务。
三、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1. 运行维护不规范在烟气脱硝除尘脱硫装置的运行管理过程中存在维护不及时、保养不规范等问题,导致设备长期处于不正常状态,影响了设备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2. 操作人员技术水平低操作人员缺乏专业技术知识和操作经验,无法熟练掌握设备的操作要领和运行技巧,导致设备长期处于不正常运行状态,无法发挥应有的清洁效果。
烟气脱硝装置( SCR)技术

烟气脱硝装置(SCR)技术一、SCR装置运行原理如下:氨气作为脱硝剂被喷入高温烟气脱硝装置中,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烟气中NOx 分解成为N2和H2O,其反应公式如下:4NO + 4NH3 +O2 →4N2 + 6H2ONO +NO2 + 2NH3 →2N2 + 3H2O一般通过使用适当的催化剂,上述反应可以在200 ℃~450 ℃的温度范围内有效进行, 在NH3 /NO = 1的情况下,可以达到80~90%的脱硝效率。
烟气中的NOx 浓度通常是低的,但是烟气的体积相对很大,因此用在SCR装置的催化剂一定是高性能。
因此用在这种条件下的催化剂一定满足燃煤锅炉高可靠性运行的要求。
二、烟气脱硝技术特点SCR脱硝技术以其脱除效率高,适应当前环保要求而得到电力行业高度重视和广泛的应用。
在环保要求严格的发达国家例如德国,日本,美国,加拿大,荷兰,奥地利,瑞典,丹麦等国SCR脱硝技术已经是应用最多、最成熟的技术之一.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 SCR脱硝技术必然会成为我国火力电站燃煤锅炉主要的脱硝技术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图1为SCR烟气脱硝系统典型工艺流程简图。
三、SCR脱硝系统一般组成图1为SCR烟气脱硝系统典型工艺流程简图,SCR系统一般由氨的储存系统、氨与空气混合系统、氨气喷入系统、反应器系统、省煤器旁路、SCR旁路、检测控制系统等组成.液氨从液氨槽车由卸料压缩机送人液氨储槽,再经过蒸发槽蒸发为氨气后通过氨缓冲槽和输送管道进人锅炉区,通过与空气均匀混合后由分布导阀进入SCR反应器内部反应,SCR反应器设置于空气预热器前,氨气在SCR 反应器的上方,通过一种特殊的喷雾装置和烟气均匀分布混合,混合后烟气通过反应器内催化剂层进行还原反应.SCR系统设计技术参数主要有反应器入口NOx 浓度、反应温度、反应器内空间速度或还原剂的停留时间、NH3 /NOx 摩尔比、NH3 的逃逸量、SCR系统的脱硝效率等。
1、氨储存、混合系统每个SCR反应器的氨储存系统由一个氨储存罐,一个氨气/空气混合器,两台用于氨稀释的空气压缩机(一台备用)和阀门,氨蒸发器等组成.氨储存罐可以容纳15天使用的无水氨,可充至85%的储罐体积,装有液面仪和温度显示仪.液氨汽化采用电加热的方式,同时保证氨气/空气混合器内的压力为350 kPa。
气脱硫脱硝装置仪表选型方法

在SCR脱硝工艺中,氨气与空气在静态混合器中混合,形成一定比例后进入反应器中参与反应。脱硝反应对该比例有严格要求,氨气含量高会导致资金浪费、污染环境。过多的氨气也会腐蚀催化剂模块,导致催化剂失活,缩短寿命。另外,逃逸的氨气会与空气中的亚硫酸根生成具有腐蚀性和粘结性的硫酸铵盐,造成下游管段堵塞和腐蚀。相反氨气浓度较低时,脱硝反应不充分,会导致脱硝效果不足,排放超标,因而对氨气的流量控制至关重要。
气脱硫脱硝装置仪表选型方法
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工业化脚步不断加快,但是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比如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不断增多,为了改善污染,营造良好环境,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有效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本文就气脱硫脱硝装置仪表的选型进行分析。
关键词:脱硫脱硝;湿法脱硫;烟气处理;仪表选型
引言
3.2湿法脱硫装置腐蚀性分析
石灰石湿法脱硫工艺将石灰石浆液引入脱硫吸收塔内进行雾化喷淋,形成均匀覆盖吸收塔断面的液滴,液滴与引入吸收塔的烟气接触时,吸收烟气中所含的二氧化硫,经氧化中和反应后最终生成石膏排出。湿法脱硫主要存在氧化性腐蚀、磨损冲刷和易沉积堵塞等工况。氧化性腐蚀主要来源于燃煤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硫、氯化物、氟化物等物质。二氧化硫在湿法脱硫装置中遇水可以生成硫酸根和亚硫酸根离子,形成酸性环境。同时烟气中的氯化物、氟化物除本身具有腐蚀作用外,也会加大腐蚀环境pH值变化,强化硫酸盐的腐蚀作用,形成强氧化性环境。由于石灰石浆液和石膏浆液含颗粒物较大,长期冲刷会对管路及仪表产生腐蚀、磨蚀,并且伴随悬浮固体沉积、结垢等问题,对仪表选型有特殊要求。所以,仪表选型应最大限度地考虑其可用性、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3脱硫脱硝装置腐蚀性分析
烟气脱硫脱硝装置分为脱硝和脱硫两步处理流程。典型的脱硫脱硝装置使用SCR脱硝工艺及石灰石湿法脱硫工艺,主要包括脱硝反应器、氨站、脱硫塔、石膏脱水系统和石灰石浆液调配等。
烟气脱硝装置技术介绍

一
催 化剂
NO +NO2+2 NH3 N2+3H2 0
般 通过使 用适 当 的催 化 剂 , 上述 反 应 可 以
在 20 ℃ ~4 0℃ 的 温 度 范 围 内 有 效 进 行 , 0 5 在 N N H / O=1的情况下 , 以达 到 8 9 % 的脱硝 可 0~ 0
x
tn t o n t e d n ti c t n o x a s a .Th aay i e u t n c n it fS lci ec tl t a tme h d i h e irf a i fe h u tg s i o e c tl t r d c i o ssso ee t aay — c o v
( abnB i rC . t , abn1 0 4 , hn ) H ri ol o Ld. H ri 5 0 6 C ia e
Absr t Th aayi e v lo t ac : e c tl t r mo a fNO i d l e n t e d v lp d c u ti s whih i n i o - c swiey us d i h e eo e o n re , c sa mp r
2 1 1 氨储 存 、 .. 混合 系统
每个 S R反 应 器 的氨 储 存 系 统 由一 个 氨 储 C
效率。
3 世 界 上 最 大 的 I0 MW 燃 煤 机 组 配 置 的 ) O0
S R装置 已经成 功 的运 行 超过 5年 , 行 状况 良 C 运
好
烟气 中 的 N O 浓度 通 常 是低 的 , 是 烟 气 的 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助手平台提供
北京万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2014-06-04
报告目录
报告核心要素......................................................................................................... I 一、主题简介........................................................................................................ 1 二、主题相关科研产出总体分析........................................................................ 1 2.1 文献总体产出统计 ................................................................................ 1 2.2 学术关注趋势分析 ................................................................................ 2 三、主题相关科技论文产出分析........................................................................ 2 3.1 中文期刊论文 ........................................................................................ 2 3.1.1 近十年中文期刊论文分布列表 ................................................. 2 3.1.2 中文期刊论文增长趋势 ............................................................. 3 3.1.3 发文较多期刊 ............................................................................. 4 3.1.4 发文较多的机构 ......................................................................... 4 3.1.5 发文较多的人物 ...................................................对比 ............................................................. 5 3.1.7 最近相关中文期刊论文 .............................................................. 6 3.1.8 被引较多的相关期刊论文 .......................................................... 7 3.2 学位论文 ................................................................................................ 8 3.2.1 近十年学位论文年代分布列表 ................................................. 8 3.2.2 学位论文增长趋势 ..................................................................... 9 3.2.3 硕博学位论文数量对比 ........................................................... 10 3.2.4 发文较多的机构 ....................................................................... 10 3.2.5 发文较多的人物 ....................................................................... 10 3.2.6 最近相关学位论文 ................................................................... 11 3.3 中文会议论文 ...................................................................................... 12 3.3.1 近十年中文会议论文年代分布列表 ....................................... 12 3.3.2 中文会议论文增长趋势 ........................................................... 13 3.3.3 中文会议论文主办单位分布 ................................................... 13 3.3.4 发文较多的机构 ....................................................................... 14 3.3.5 发文较多的人物 ........................................................................ 15 3.3.6 最近相关中文会议论文 ............................................................ 15 3.4 外文期刊论文 ...................................................................................... 16 3.4.1 近十年外文期刊论文年代分布列表 ....................................... 16 3.4.2 外文期刊论文增长趋势 ........................................................... 17 3.4.3 最近相关外文期刊论文 ........................................................... 17 3.5 外文会议论文.......................................................................................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