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公共政策地主要因素
联系某一具体方案,谈谈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联系某一具体方案,谈谈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公共政策环境是指影响公共政策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这些因素在政策运行过程中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主要包括多样性与复杂性、动态性与稳定性、确定性与突发性、交叉性与定向性、主观性和客观性。
政治环境是公共政策环境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它包括政治制度、政治体制和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政治环境与公共政策之间是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政治环境的稳定性和法律完备程度等因素会直接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经济环境是另一个重要的构成要素,它包括经济结构、经济政策和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情况。
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发展会对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产生直接的影响,例如经济危机和贸易战等事件都会对公共政策产生重大的影响。
社会文化环境也是公共政策环境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它包括文化价值观念、社会结构和民族关系等方面的情况。
社会文化环境的稳定性和变化都会对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产生影响,例如社会风气的变化和文化观念的转变都会对公共政策产生重要的影响。
自然环境也是公共政策环境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等方面的情况。
自然环境的变化和影响都会对公共政策产生直接的影响,例如自然灾害和环境污染等事件都会对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产生重要的影响。
政治、经济和自然环境是公共政策制定和发展的三个重要因素。
其中,政治环境是公共政策的先决条件,决定着公共政策的特性和功能。
政治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政治环境的现实需要是公共政策制定的前提;政治环境的性质决定了公共政策的性质;政治环境的发展变化必然导致公共政策的发展变化。
因此,公共政策必须适应政治环境,不断调整,使自己与政治环境保持平衡。
经济环境也是公共政策制定的重要因素。
经济环境包括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由社会生产力结构、性质和生产资料所有制构成。
经济环境是公共政策制定的首要和根本条件。
公共政策制定者必须从本国或本地区尤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合理的公共政策方案并取得成就。
公共政策影响因素的研究
公共政策影响因素的研究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政府的公共政策也呈现出不断深化和多元化的趋势。
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整个社会的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都会产生显著的影响,因此了解公共政策的影响因素对于促进政策的科学化和合理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影响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的主要因素。
一、政策背景因素政策的背景因素包括国家的社会政治环境、经济形势、民众的社会心理等。
国家的社会政治环境是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的重要参考因素。
如果一个国家的社会政治环境不稳定,例如政治动荡、社会矛盾激化等,政府的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就很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制约和影响。
同时,经济形势也是影响公共政策的重要因素。
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政府可能会采取一些紧缩政策,例如减少一些社会福利开支、削减一些公共设施等,这些政策将会对民众和整个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而民众的社会心理则主要是反映了民众对于当前社会状态的认知和态度,这个因素能够影响政策制定者对于民意的把握程度以及政策实施的可行性。
二、政策制定者的影响因素政策制定者是影响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政策制定者的背景、能力、经验以及个人信仰等对公共政策的制定都有一定的影响。
政府要求政策制定者能够充分考虑到社会需求和民众的利益,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形成具有长远发展眼光的公共政策。
此外,政策制定者的思维惯性和决策过程对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政策制定者的过度倚重经验和成见,或者决策时的急功近利,都会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三、专业机构的影响因素专业机构扮演着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专业咨询和指导的角色,其在政策制定和实施中拥有影响力。
专业机构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机构的信誉、专业水平和专家人员的经验和素质等。
在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专业机构的声音和建议必不可少。
它们的专业性和权威性能够对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产生积极的作用,从而能够为公共事务的顺利运行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公共政策环境是指影响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各种外部因素,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因素。
这些环境因素对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产生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四个方面分析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首先,经济环境是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的重要因素之一、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资源配置效率等因素都会对公共政策产生影响。
一方面,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会影响政府的财政收入和支出能力,从而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
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政府的财政收入有限,可能会导致公共政策的实施受到限制。
另一方面,经济结构的不同也会对公共政策产生影响。
例如,农业经济占比较高的地区可能会制定农业相关的公共政策,而制造业或服务业占比较高的地区可能会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
此外,资源的分配效率也会影响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的效果。
如果资源分配效率较低,可能导致公共政策实施的效果不佳。
其次,政治环境是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的重要背景因素。
政治体制、政党竞争、政府机构等因素都会对公共政策产生影响。
不同的政治体制会对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产生不同的约束和影响。
例如,在民主政治体制下,公共政策的制定更加透明、参与性更高,而在专制政治体制下,公共政策的制定可能更多地受到领导者的个人意愿和政治考虑的影响。
政党竞争也会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
不同的政党在政策倾向和理念上存在差异,而政府在决策时可能会受到来自其他政党的压力和影响。
此外,政府机构的能力和效率也会对公共政策产生影响。
如果政府机构的能力较低,可能导致公共政策的执行效果不佳。
再次,社会环境对公共政策也产生重要的影响。
社会结构、社会需求和社会组织等因素都会对公共政策产生影响。
社会结构的差异会导致不同地区和不同群体对公共政策的需求不同。
例如,发达地区可能更关注环境保护和文化教育等问题,而欠发达地区可能更关注基础设施和扶贫等问题。
社会需求的变化也会导致公共政策的调整和变化。
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公共政策环境包括:结构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
公共政策环境对塑造、决定和制约公共政策,起决定和基础作用。
公共政策影响和改造政策环境,具有反作用.公共政策制定是政策过程的的首要阶段和关键环节,是政策科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在公共政策实践中,对影响政策制定的各类要素进行分析,对于提高政策制定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社会公众、新闻与网络媒体是两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它们以不同的力度影响着公共政策的制定。
(一)社会公众的影响。
公众诉求成为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基本社会因素,不得民心的政策,不管多么符合政党、利益集团,政策制定者的愿望和利益,从长远看也是不成功的。
所以在制定公共政策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社会公众的要求、心、理等方面的因素,处理好各种矛盾和冲突,保持社会稳定。
如在城区规划中,涉及到居民房屋拆迁这一重要问题,它关系到公民的切身利益,必须妥善处理。
所以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从公众角度出发,完善拆迁机制,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对房屋拆迁工作的法规,切实解决好居民的拆迁安置工作,积极争取政法部门和舆论的支持,创造既维护拆迁居民的合法权益,有依法服从拆迁,服从城市建设大局的社会氛围。
(二)新闻与网络传媒的影响。
新闻与网络传媒的出现和发展给民意的表达带来了新的平台,打破的传统媒体对信息发布的舆论的垄断地位,在政策制定过程中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新闻与网络传媒通过制造和传播社会舆论对公共政策的影响表现为:提高政策问题的认知度,扩大政策诉求群体扩大公众参与等。
综上所述,社会公众、新闻与网络传媒是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这些影响存在与政策制定的整个过程始终.处理好它们与公共政策制定之间的关系,对于推动公共政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公共政策制定流程及影响因素分析
公共政策制定流程及影响因素分析第一章:引言公共政策是指政府为解决特定问题而采取的行动或一系列行动的总和,它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因为它涉及到多方面的利益与需求,所以需要构建一套可持续的公共政策制定流程来保证政策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本文将就公共政策制定流程及影响因素作一分析。
第二章:公共政策制定流程2.1 问题解决阶段在公共政策制定的初期,立场明确的决策者需要找出他们需要解决以及适用于什么人群的方案。
在这个阶段,决策者需要充分掌握政策贯彻的意义和目标,评估可行性,检测并挖掘出相关的数据,为后续工作打好基础。
2.2 建议的制定阶段在问题解决阶段之后,提议阶段的时间到了。
制定和评估一个可行的设计方案是一个花费时间的过程。
提议过程需要充分了解当地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和需求,结合研究和数据分析,提供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案架构。
2.3 讨论与评估阶段在确定方案和设计后,就需要对新政策进行讨论和评估。
讨论的目标就是确保提出方案的各方利益都能被完整地考虑进来,主要是考虑政策的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效益及其影响。
评估的目标是确定政策推行的方式和可实施性,它考虑了政策的预期效果和可能出现的问题问题。
2.4 决策与实施阶段在将方案推向公众之前,要进行决策和实施的过程。
决策阶段是制定政策的最终流程,它需要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开始确立行动计划,分配资源,确定是否需要额外的支持,以及其他的政策实现信息。
在实施阶段,行政部门和决策者开始运用政策框架,设计实施的具体细节,确定交付方式和时间表,培训资源,以确保政策的成功推广和有效实施。
第三章: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因素3.1 行业环境公共政策制定十分关注行业环境。
因为即使是同一类型的业务,其实际需求和资源分配可能不同,这是由于其所在的环境会有所不同。
比如,两个不同的城市可能有不同的工资水平,两个生产相似物品的公司的政策可能会有所不同。
公共政策变动的原因
公共政策变动的原因
公共政策是一国政府为实现国家利益和公众福祉而制定的规则、措施和
方针。
政策的变动是一个国家运行和发展的正常过程,它可以由许多不同的
原因引起。
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公共政策变动的常见原因:
1. 政府的优先事项变化:政府领导人或政党领导人的变更可能导致政府
优先事项的改变。
新的领导人可能会有不同的政策重点、价值观和目标,从
而引发公共政策的变动。
2. 社会需求的变化:当社会发生变化时,可能需要制定新的政策来适应
新的需求。
例如,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老龄化社会的养老金和医疗保健政
策可能需要进行调整以适应人口的需求。
3. 外部压力和国际影响:国际关系和全球经济的变化可能对公共政策产
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国际合作、贸易协议、外交政策等因素都可能促使政
府调整国内政策以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
4. 经济条件和预算约束:经济形势的变动可能迫使政府调整政策来适应
新的经济条件。
经济衰退、通货膨胀、预算紧缩等因素可能需要政府重新评
估和调整各种政策,以提供更有效的公共服务和资源分配。
5. 公众舆论和社会抗议:公众的压力和社会抗议活动可以推动政策变动。
当人民对某一政策抱有不满或反对意见时,政府可能会被迫采取行动来解决
公众关注的问题,并制定新的政策来回应公众的需求。
公共政策的变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政府的优先
事项、社会需求、外部压力、经济条件和公众舆论等都可以引发政策的变动。
政府需要通过全面评估和解决各种因素,以确保制定的公共政策能更好地服
务于国家和公众的利益。
公共政策执行及其执行的影响因素分析
公共政策执行及其执行的影响因素分析本篇论文目录导航:【题目】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实施问题探究【绪论】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落地途径分析绪论【第一章】公共政策执行及其执行的影响因素分析【第二章】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历史沿革【3.1 3.2】湛江市大学生就业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分析【3.3 3.4】大学生就业政策的评估【第四章】上海大学生就业政策执行及其经验借鉴【第五章】促进湛江市大学生就业政策执行的对策【总结/参考文献】公共就业政策有效执行研究总结与参考文献第一章公共政策执行及其执行的影响因素分析第一节公共政策执行有关理论一、公共政策执行的概念公共政策执行一般是在政策制定完成以后,把政策中的规程付诸行动的环节,是为完成政策任务而再次调节的行为方法的动态环节。
政策执行环节通常包含政策推广、决策分析、物质与组织筹备、决策执行、充分监管和协调及实施等过程。
只要每个过程都做好了,决策执行行为才可以有效运行,决策方式才可以获取预期的成效。
从20 世纪70 年代开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政策研究学者从不一样的方面来分析影响政策执行的重要因素,产生了六类政策执行的基本模式,下面简单介绍两种理论模式。
第一,过程模式。
史密斯为最早建立影响政策执行条件及其环节模型的学者,他在《政策执行过程》一文中认为,影响政策执行环节的因素主要有四个:一是合理的政策。
第二是执行部门,指相关政府部门中肩负政策执行的场所。
第三为目标型人群,即政策的主要对象或者影响者。
第四是一些环境要素,主要指在经济与文化及政治等要素中影响政策执行的相关要素。
第二,互动理论模式。
麦克拉夫林于《相互调适的政策实施》中提到了该模式,他以为,政策执行环节的合理与否主要决定于执行组织与受影响人员间互相调适的程度。
该理论一般包括如下几方面:一是政策执行者和受影响人员间的观念与利益不同,基于两者在政策方面的权益,彼此应当调适,变更或者放弃该立场,寻找出使两者可接纳的政策执行方法。
联系某一具体方案,谈谈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联系某一具体方案,谈谈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公共政策是指政府为了解决公共问题或达到公共目标而采取的行动和措施。
公共政策环境则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种因素。
这些因素会对政策的制定、执行和评估产生深远的影响。
首先,政治环境对公共政策有重要影响。
政治因素主要体现在政府的意志和能力。
政府的权力和资源分配决策将直接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此外,政治因素还包括各种政治利益的博弈和权力的谋求。
政府的决策往往会受到政党、利益集团、选民等的影响,从而导致政策的倾向性和制定的过程。
其次,经济环境也会对公共政策产生影响。
经济因素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就业、收入分配、财政状况等。
经济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决定政府能够投入到公共政策中的资源和资金。
例如,在经济衰退时期,政府可能会减少对教育、医疗、社会福利等公共领域的投资和支出,而在经济繁荣时期则可能增加这些领域的支出。
第三,社会文化环境也会对公共政策造成影响。
社会文化因素包括人口结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等。
这些因素会影响人们对特定政策的接受度和支持程度。
例如,在一个注重个人权利和自由的社会,人们可能更关注隐私保护和个人自由的政策,而在一个注重平等和社会公正的社会,人们可能更关注社会福利和收入分配政策。
总之,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评估有着重要的影响。
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因素相互作用,决定了政府的决策,从而影响公共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因此,政府需要在制定公共政策时充分考虑环境因素,以便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和达到公共目标。
影响公共政策的主要因素
影响公共政策的主要因素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可以把公共政策看成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影响政策的除决策制度、决策方法外,还有其直接的工作环境,以及更广阔的如社会、经济、文化、法律等一般环境。
一、政治制度与决策制度政治制度一般指统治阶级用以统治国家的方式和方法,如政体制度、国家结构形式、政党制度、选举制度、官吏制度、决策体制与程序等。
而决策制度是指党和国家制定政策法令所采用的方式方法,涉及到最高决策权是什么,最高决策者是谁、决策需经过什么样的合法程度、需要遵循什么原则等.它们都对政策具有重要影响。
从本质上说,不同的政治制度以及相应的决策制度对政策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决定谁是最高决策者、什么是最高决策权体现出来的。
并且,由于决策制度还涉及到决策程序和原则的问题,而决策程序和原则又决定了所采用的决策形式和决策方法,因而政治和决策制度还会通过这一系列的传递作用影响到所制定政策的质量,即政策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行性。
二、直接决策者直接决策者是指依据法律或传统在决策机关中占有决策职位因而直接参与决策的人,一般包括执政党组织、各级政府中有关的立法、行政、司法人员等.正是由于直接决策者直接参与政策的制定,因而他们对政策具有最为重要和明显的影响。
作为个人,不同的决策者其眼界、主张,以及他们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必然会对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产生很大影响。
三、人民大众从根本上说,人民大众是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基础.在现代民主国家它表现得更为明显.首先,人民可以通过选择直接决策者而间接地影响政策.其次,人民大众可以通过对政策的接受与否来影响政策。
第三,人民群众可以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向政府反映自己的意见和要求,从而影响政策。
第四,人民可以通过自己的代表间接参与政策的制定。
第五,人民大众有权对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评估.总之,人民大众作为间接决策者,在政策过程的各个阶段都对政策发生着重大影响。
四、利益集团与政党政党作为一种层次更高、组织更严密更正规、肩负的责任更大也更有影响力的政治组织,是最重要、对政策的影响最大的代表一定社会阶级、阶层、集团根本利益的团体.利益集团对政策的影响方式,首要的是通过代表本集团利益的直接参与决策的人员提供政策备选方案、支持或反对某个政策方案等途径直接影响政策;其次是影响公众舆论,利用大众传媒宣传鼓动民众支持自己的主张;第三,在资本主义国家里,还通过形成"压力集团",通过游说等方式说服直接决策者或对他们施加压力,以影响公共政策。
浅析影响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因素与对策
浅析影响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因素与对策引言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一些政策无法得到有效执行,导致政策目标无法实现或产生负面影响。
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因素非常复杂,涉及政府、社会、经济、文化等多个层面。
因此,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对影响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因素进行浅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影响因素分析1. 政策制定层面的因素在公共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制定阶段的因素对后续执行的成效有着重要影响。
以下是一些影响因素:•政策目标的不明确或不一致。
如果政策目标没有明确定义,或者存在不一致的目标,将导致执行过程中的混乱和困惑。
•缺乏可操作性和可衡量性。
政策制定过程中,如果没有考虑到政策的可操作性和可衡量性,将增加执行的难度和不确定性。
•制度不健全。
政策执行缺乏有效的法律制度和管理体系,将导致执行困难和效果不佳。
2. 行政执行层面的因素政府部门在实施公共政策时是关键的执行者。
以下是一些影响因素:•行政机构的能力和资源。
如果政府部门缺乏足够的能力和资源来执行政策,将影响政策的执行效果。
•制度腐败和行政官僚主义。
制度腐败和行政官僚主义会阻碍政策的顺利执行,增加执行的成本和延误。
•决策的透明度和参与度。
缺乏决策的透明度和广泛的参与度,会导致政策缺乏合法性和执行的困难。
3. 社会层面的因素社会因素对于公共政策的执行同样具有重要影响。
以下是一些影响因素:•社会认可和支持度。
如果公众对政府的政策缺乏认可和支持,将对政策的执行产生负面影响。
•利益相关者的影响。
利益相关者对政策的执行产生影响,如果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受到损害,将阻碍政策的执行。
•社会信任和合作度。
社会的信任和合作度对政策的执行至关重要,缺乏信任和合作将影响政策的落地和执行效果。
对策建议为了提高公共政策的执行效果,我们需要针对以上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1. 政策制定层面的对策•明确和统一政策目标。
政策制定者应该明确和统一政策目标,以避免执行过程中的混乱和困惑。
公共政策制定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公共政策制定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公共政策制定是一个涉及多个层面和利益相关方的复杂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关键因素可以影响最终形成的政策。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影响因素:1. 政策目标和价值观:公共政策的制定应该始终对社会福祉和公共利益负责。
因此,政策目标和价值观是确定政策方向和意义的基础。
政策制定者需要考虑社会的需要、期望和价值观,并确保政策目标与之保持一致。
2. 合法性和民主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应当具有透明度、参与性和公正性。
合法性是指政策制定程序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同时,民主参与是指政策制定过程中应当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和利益相关者的参与,以确保政策制定的公正性和民意的反映。
3. 信息和证据:政策制定需要基于充分的信息和证据。
政策制定者需要了解相关问题的背景、数据和实际情况,并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估。
确保政策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需要依靠准确、可靠的信息和证据。
4. 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共政策往往涉及各类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企业、非营利组织、民间团体和公众等。
政策制定者需要倾听各方的声音和利益诉求,平衡不同的利益,从而制定出综合考虑的政策方案。
5. 可行性和执行能力:公共政策必须具备可行性,并有能力得到有效执行。
政策制定者需要考虑政策的可行性,包括经济、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因素。
同时,政策执行能力也是保证政策落实和效果的关键因素。
综上所述,公共政策制定的关键因素包括政策目标和价值观、合法性与民主参与、信息和证据、利益相关者参与以及可行性与执行能力。
这些因素相互交织,通过协调和平衡不同的利益和因素,有助于形成更具可行性和有效性的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公共政策是政府针对公众利益而制定的一系列行动和决策。
在制定公共政策时,政府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政策环境因素的影响。
政策环境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等因素,它们共同塑造着公共政策的范围、目标和实施方式。
本文将探讨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并分析其重要性。
首先,政治环境是公共政策制定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政治环境包括政府的意识形态、领导能力和政治动态等方面。
政府的意识形态会直接影响公共政策的目标和方向。
例如,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公共政策通常会注重社会公平和福利,而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公共政策可能更加关注市场经济和竞争力。
政府的领导能力和决策机制也会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一位强有力的领导者通常能够更有效地推动公共政策的改革和执行,而政治动态和权力争夺可能导致政策制定的延迟或变化。
其次,经济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经济环境包括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收入分配不平等和就业情况等因素。
在一个发展中国家,政府可能更关注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因此会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来促进经济发展。
而在一个发达国家,公共政策可能更侧重于改善社会福利和减少收入不平等。
此外,经济环境还会影响政府的财政状况,进而影响公共政策的实施。
如果国家财政紧张,政府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资源来支持某些公共政策,从而影响政策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社会环境是另一个重要的公共政策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包括人口结构、文化价值观和社会问题等方面。
人口结构的变化,例如老龄化和人口流动,会对公共政策产生重大影响。
政府需要根据人口变化来调整社会保障、医疗和教育等公共服务的提供方式和范围。
文化价值观也会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在一个注重个人权利和自由的社会,公共政策可能更加注重个人的自主选择和个性化服务。
而在一个注重集体主义和社区合作的社会,公共政策可能强调公共利益和社区团结。
此外,社会问题也是公共政策制定的重要考虑因素。
政府需要通过公共政策来应对社会问题,例如犯罪、贫困和环境保护等。
谈谈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谈谈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公共政策环境是指政治、经济、社会、法律、文化等因素对公共政策制定、实施和评估的影响。
公共政策是政府为了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进步而制定和实施的各种方针、政策和措施。
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是深刻而复杂的,下面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一、政治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政治环境是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决定性环境因素之一。
政治环境因素包括政治制度、国内外政治形势、政策制定机构和利益集团的作用等。
政治环境的稳定性和开放性对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至关重要。
政治稳定、政治制度有序的国家,政策制定和实施的效率和结果会比政治不稳定、制度混乱的国家更好。
同时,在政治环境下,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推进也会造成不同政策制定效果的明显区别。
二、经济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经济环境是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必要环境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对于公共政策的合理性和实施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公共政策的实施效果会越明显。
而财政预算的收入和支出也会限制公共政策的实施,因为经济实力不足会限制该国政府公共政策的实施。
另外,经济环境还会影响政策的目标和方向。
在经济缓慢增长或者不景气的环境中,政策制定者会更加关注经济方面的问题,而在经济发展良好的环境下,政府会更加重视社会和文化领域的政策制定。
三、社会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社会环境是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的重要环境因素,它涉及到社会矛盾、社会结构、社会文化等方面的问题。
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不同类型和程度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对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产生了深刻影响。
在一个贫富差距悬殊、社会福利保障不完善的社会中,公共政策重点会偏向于社会保障、社会救济等方面;在一个文明程度较低的社会中,公共政策的倡导会多偏向于道德和文化层面的建设。
四、法律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法律环境是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的保障环境。
法律法规和司法实践对于公共政策的制定、实施和推广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法律环境也会影响到公共政策的推广和落实,例如,严格的法律监管和罚款制度能对烟草行业的公共政策实行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因素有哪些
一、公共政策是基于公共选择基础上的政策。
公共选择是和私人选择相对应的选择,它基于财产不能靠私人竞争在自愿的双边契约中来配置的成本和收益不能内部化的决策。
由于公共选择不涉及双向的付出和收益,只涉及非相互性的收益,因此容易导致塔便车、败德、公地灾难和代理人机会主义。
因此,公共选择需要有强制。
二、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制定者、执行者、实施对象、既得利益集团等,也包括下面所指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三、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类。
1、自然环境是指与政策执行系统发生密切联系并与之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外部自然条件。
自然环境主要包括地理环境、生物环境和宇宙环境。
自然环境与一定的政策执行系统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影响着政策执行的过程及其结果,
2、社会环境通过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学、技术、道德和风俗习惯等表现为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
1。
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公共政策是政府部门在社会、经济等各个领域制定、推行的政策,也是政府与社会各界协商、协定的结果。
公共政策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政府的治理目标,包括促进社会公正、经济发展、保障民众福利、维护国家安全等方面。
然而,公共政策制定并不是单方面的,其背后存在着多种环境因素,这些环境因素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效果。
因此,在制定公共政策的过程中,需要深入分析环境影响因素,特别是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才能制定出更优质、更适合社会需要的政策。
本文将从政策环境影响因素的三个方面,分别探讨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一、政策制定机构与利益相关者政策制定机构与利益相关者是公共政策制定的主体,其对政策制定有着重要的影响,如何处理好政策制定机构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公共政策制定的结果和效果直接关系重大。
1.政策制定机构政策制定机构的背景、目的、理念、品质等都会对公共政策产生较大的影响。
政策制定机构是否有明确的政策制定职能、是否有足够的专业人才、是否有合适的政策制定环境等因素,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公共政策的制定质量。
一般来说,政策制定机构采用合适的管理模式可以提高制定效率和制定质量,而政策制定机构的决策者的能力、权力、责任、影响力等因素都将对政策制定产生影响。
2.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通常是政策制定的附属者,主要包括倡议者、利益代表等。
他们会对政策产生影响,如何与他们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是政府确保公共政策制定成功的关键。
对于利益相关者的确定,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其具体利益是否为公共利益;(2)其具体利益是否是公共政策的重点;(3)其能力和资源是否足够支持政策制定。
对利益相关者的具体利益、能力、资源的了解和研究,有助于政策制定机构根据社会现实和政策目标考虑到相关的利益实现,更好地协调社会各方利益,更好地制定出满足公众需求的公共政策。
二、政策执行机构与情境因素政策制定是公共政策生命周期的第一步,执行是公共政策生命周期的第二个步骤。
公共政策影响因素分析
公共政策影响因素分析一、什么是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公共机构或政府机构为解决公共问题而制定的计划和方案。
这些问题涉及公共资源的分配、社会合作和持续发展等方面,因此几乎涉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
公共政策的实施通常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企业等各方面的参与,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二、公共政策的影响公共政策对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它可以改变社会的经济和社会结构,通常是通过资源分配的方式来改变社会的面貌。
公共政策旨在解决社会问题,包括教育、社会保障、卫生、环保等各个方面。
公共政策的实施,必然会改变社会的某些方面,这种改变可能是积极的,也有可能是消极的。
三、1.政策形成时的政治因素政策制定常常受到政治力量、制度和利益等因素的影响。
政治影响通常表现为利益集团之间的斗争。
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冲突,可能导致政策的偏向和全面性的不足。
此外,政治环境的不同也可能导致政策的偏向和差异。
2.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是制定公共政策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经济体系下,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将会有所不同。
财政、物资、国家资源的分配对政策制定具有较大的影响。
财政收支的平衡和经济发展的速度等因素,是制定公共政策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3.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也是影响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数量等因素会影响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也就是说,公共政策制定必须考虑到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公众的需求和感情。
4.科技发展科技对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也有很大的影响。
现代科技的发展,如信息技术、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对公共政策的有效信息传递和知识推广起到重要作用。
同时,科技的发展与人类的生活质量,与传统工业经济形态有着翻天覆地的巨大改变,对于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四、结论公共政策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而制定的计划和方案,不同因素之间互相影响,共同构成了公共政策影响的因素体系。
在实施公共政策时,必须考虑到不同的因素,从而制定出符合社会发展走向和国家利益的合理政策。
简述经济环境对公共政策地影响
简述经济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内容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为断开展繁荣,市场的主导作用越来越显得重要。
经济环境在逐渐形成的过程中也为很多公共政策的制定出台创造有利条件。
本文将会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经济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而公共政策的制定是与经济环境有着重大联系且好的公共政策为经济环境的顺利运行提供了保障。
同时本文还会提与公共政策制定的依据和前提条件。
而经济环境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经过某种更替性的变革而逐渐形成,在这样的条件下,原有的公共政策对现实条件的开展是不适应的,而且可能会存在很大的不足。
所以就必须要通过系列的方法和途径去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制定出新的适应现有经济环境的公共政策,实现社会经济的和谐稳定开展。
为国民经济的再次繁荣创造必要条件。
[关键词] 社会经济经济环境公共政策国民经济开展一、时代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推进和开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原有的经济在面临着转型的过程,因为现实的经济条件对原来的政策有很大程度上的影响。
特别是市场经济的不断兴旺,引起了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同时也对原来的政策方针带来很大意义上的冲击。
在中国这样的大国,人口众多的国度里,竞争似乎成为人们生活追求的向导。
也因为竞争造就了中国很多的社会问题,而这些社会问题的解决必需要出台相应的政策来解决。
所以说经济环境在形成的过程中也需要相应的与之适应的政策方针来配合才能让社会经济稳步推进。
政府的能力必定是有限的,因此它需要更多方式来转变自己在服务过程中所扮演的各种角色。
也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冲击,使政府也认识到市场的作用在社会中的影响不可无视。
所以就需要在这样的条件下,国人更应该去探索一条能够适应国民经济开展和稳步推进的良策。
而这一良策也必须依据现有的社会经济环境,从实际出发,发现在运行规律的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才能对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合理的方案和政策。
二、存在问题〔一〕原有经济环境受到冲击,新的经济环境形成随着社会经济在不断的开展过程中所引起的各种变化,让原有的社会经济环境受到有力的冲击,而且也不能适应现在的社会经济环境,同时现在的经济环境也没有形成稳定的规律,还是萌芽阶段在继续推进开展。
公共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分析
公共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分析公共政策执行是政策执行主体为了实现公共政策目标,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作用公共政策对象,使公政策内容变为现实的行程1美国学者艾得森曾指出“在达到政府目标的过程中方案确定功能只占10%,而其余90%取决于行。
”〔2政策执行是实现政策目标的中心环节,是检验政策质量的重标准,是后继策制定的重要依据。
因此,加强对政策执行问题的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认为,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因素主要有:1.公共政策本身。
一项政策的成败与,首先取决于政策本身是否科学合理。
国公共政策学家史密斯认为,理想的或者好的政策方案是政策执行的前提条件,政策方案有缺陷,如目标与手段之间、新旧政策之间不配套或相互冲突,政策的超前滞后等等,都会导致政策执行的失败或者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3〕(1)政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影响政策的执行效果。
政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主要体现在政策目标的可行性和政策目标的弹性。
首先,政策目标必须是可行的。
假如政策目标不可行,不但实现不了政策目标,而且还浪费人财物力。
其次,政策目标的弹性。
公共政策目标缺乏弹性,执行过程就会失去灵活性变通性,那么就很容易出现“一刀切”现象。
而弹性空间过大,就会造成公共政策目标缺乏明确性、稳定性,使执行者无所适从,往往只能从“原则上”执行政策,这样就很容易导致执行的偏差。
(2)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影响政策的执行成本和公正公平。
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紧密相联,政策一经制定,就应该保持稳定。
如果朝令夕改,变动频繁,则会给执行带来诸多不便。
首先,它会导致政策执行成本的增加。
频繁的政策改动会使政策执行的前期投入造成浪费,同时也浪费时间,影响政策的执行进程。
其次,政策的稳定性也影响政策的公平公正。
政策的不稳定会使政策执行的标准前后不一,影响政策的公平公正,同时也会使民众对政策产生不安全感,严重影响政府的公信力,民众对政策的支持也会大大降低。
(3)政策的配套措施。
一个政策方案的出台不是单一地影响着一个群体,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因此,它需要许多相应的其他政策措施与之相配套,否则政策将很难执行。
公共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分析
公共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分析段林峰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其作用是规范和指导有关机构、团体或个人的行动,其表达形式包括法律法规、行政规定或命令、国家领导人口头或书面的指示、政府规划等。
要维护好社会的公正和秩序,就必须制定科学的公共政策,并且使之得到良好的执行。
一、公共政策执行的主要影响因素一个公共政策体系的建立,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建立的上层建筑。
它需要专家和专业化知识基础,要经过调查研究、深思熟虑、字斟句酌反复的论证,也需要民众的意愿及民众参与。
这是一个动态的、庞大的过程。
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因素,也直接或间接影响着这个政策体系的落实。
公共政策制定出来,不能作为摆设。
我们认为公共政策的价值在于执行,也只有良好的执行力,才能通过这个政策的执行,达到政策制定之初的目的或与预期效果。
因此,深入分析公共政策执行的动态过程的影响因素是有意义的、必要的。
这些影响因素很多,但我们认为,主要的因素有四个:权力、利益、价值取向和民众参与。
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应贯彻“权力与责任意识”,不能出现“有权无责,有责无权”的现象。
在执行公共政策时,执行者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拥有一定的权力。
在公共政策执行的动态过程中,积极贯彻“全局意识,执政为民的思想,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其公共政策执行者在政策执行过程中,需考虑在执行政策合理化过程中,需想到公众的合法利益及实现途径、实现程度。
不能出现在合法执行条件下,只考虑执行者的个人利益或集体利益,而是要把公共政策制定带来的合法利益扩散到公众之中。
使之成为人民群众利益获得的保卫者,个人利益的捍卫者。
从而,推动个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和谐发展。
在公共政策执行的动态过程中,应注意合理分配既得利益,防止公共政策的执行过程中,权力的拥有者用之升官发财,无权者则遭受公共政策执行而带来的痛苦。
在公共政策的执行中,我们的执行者应不折不扣的按照原先制定的政策方案去落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公共政策的主要因素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可以把公共政策看成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影响政策的除决策制度、决策方法外,还有其直接的工作环境,以及更广阔的如社会、经济、文化、法律等一般环境。
一、政治制度与决策制度政治制度一般指统治阶级用以统治国家的方式和方法,如政体制度、国家结构形式、政党制度、选举制度、官吏制度、决策体制与程序等。
而决策制度是指党和国家制定政策法令所采用的方式方法,涉及到最高决策权是什么,最高决策者是谁、决策需经过什么样的合法程度、需要遵循什么原则等。
它们都对政策具有重要影响。
从本质上说,不同的政治制度以及相应的决策制度对政策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决定谁是最高决策者、什么是最高决策权体现出来的。
并且,由于决策制度还涉及到决策程序和原则的问题,而决策程序和原则又决定了所采用的决策形式和决策方法,因而政治和决策制度还会通过这一系列的传递作用影响到所制定政策的质量,即政策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行性。
二、直接决策者直接决策者是指依据法律或传统在决策机关中占有决策职位因而直接参与决策的人,一般包括执政党组织、各级政府中有关的立法、行政、司法人员等。
正是由于直接决策者直接参与政策的制定,因而他们对政策具有最为重要和明显的影响。
作为个人,不同的决策者其眼界、主,以及他们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必然会对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产生很大影响。
三、人民大众从根本上说,人民大众是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基础。
在现代国家它表现得更为明显。
首先,人民可以通过选择直接决策者而间接地影响政策。
其次,人民大众可以通过对政策的接受与否来影响政策。
第三,人民群众可以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向政府反映自己的意见和要求,从而影响政策。
第四,人民可以通过自己的代表间接参与政策的制定。
第五,人民大众有权对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评估。
总之,人民大众作为间接决策者,在政策过程的各个阶段都对政策发生着重大影响。
四、利益集团与政党政党作为一种层次更高、组织更严密更正规、肩负的责任更大也更有影响力的政治组织,是最重要、对政策的影响最大的代表一定社会阶级、阶层、集团根本利益的团体。
利益集团对政策的影响方式,首要的是通过代表本集团利益的直接参与决策的人员提供政策备选方案、支持或反对某个政策方案等途径直接影响政策;其次是影响公众舆论,利用大众传媒宣传鼓动民众支持自己的主;第三,在资本主义国家里,还通过形成"压力集团",通过游说等方式说服直接决策者或对他们施加压力,以影响公共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由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因而不存在资本主义国家那种相互争权夺利的利益集团。
但现阶段我国也存在着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也还有在各地区、各行业、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因而不同群体之间利益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客观上也存在不同?quot;利益集团"。
他们也要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和争取自己的利益,同样也会对公共政策产生重大影响。
我国的党派对共产党和政府的各项政策也具有重大影响。
五、大众传播媒介(社会舆论)社会舆论可以促使大众所关心的重大问题及时进入政策议程,它表达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呼声和要求,对政策制定起到一种中介推动作用,因而对政策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
但社会舆论要通过大众传播媒介的广泛传播才能形成。
这些信息载体,潜在的却是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因而也影响着人们的判断与选择,影响着社会舆论乃至整个社会的行动。
大众传播媒介对公共政策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直接决策者和间接决策者的影响来实现的。
六、经济制度经济制度是整个社会制度的基础,它规定着社会生产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规定着社会的生产、分配、交换以及消费的形式,规定着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经济制度通过作用于政治制度和决策制度对政策发生着影响,尤其对一些重大的政策更是如此。
所以它是政策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七、总体文化按照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的说法,文化是通过某个民族的活动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思维和行动方式,一种使这个民族不同于其它任何民族的方式。
特定社会的总体文化给该社会成员规定了一套比较明确的行为规和价值标准,它归根到底是一套价值体系。
由于人们制定政策是以价值和利益为基础的,因而文化对政策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由于文化的改变往往是一个漫长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所以文化对政策的影响往往是久远的。
当然,文化从而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价值观是因时、因地、因社会制度不同而有区别的。
文化从而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价值观也会变化。
这就会直接影响到国家政策的变动。
八、国际环境任何国家都要与其它国家发生某种关系,特别在当代更是如此。
这种关系必然会影响到一个国家的政策,不仅是对外政策,也包括国政策。
当代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各国之间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强,国际环境对各国的政策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
摘要: 公共政策执行在整个行政管理活动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然而, 由于许多因素的影响, 在我国政府施政的过程中, 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公共政策执行偏误的现象, 引起了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无序和混乱。
本研究在分析了公共政策执行偏误的现象、原因后, 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为保证公共政策的顺利执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公共政策; 执行偏误; 矫正1 引言公共政策执行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组成人员通过运用各种手段, 将公共政策的容转化为现实, 从而实现公共政策目标的一种行为。
公共政策执行是公共管理活动的中心环节,是实现政策目标, 解决政策问题以及实现社会公共资源权威性分配的主要途径。
对此, 美国公共行政学者艾利森指出:“在达到政府目标的过程中, 方案确定的功能只占10 % , 而其余90 %取决于有效的执行”[ 1 ]。
这表明公共政策执行在公共政策活动及其生命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然而, 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常常导致公共政策执行出现偏误, 公共目标不能预期实现。
在国外的政策实践中, 政策执行出现偏误的问题普遍存在。
由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等方面的原因, 当前我国这一问题尤为严重。
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偏误, 不但会直接影响政策问题的解决, 导致预定政策目标落空, 而且会损害政府形象,削弱政府权威和公信力。
在当前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 研究解决我国的公共政策执行出现偏误问题, 无疑是一个十分重要、十分紧迫的重大现实问题, 对于提高我国公共政策执行效率有着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2 我公共政策执行偏误的主要表现作为政治系统输出的主要容, 公共政策本质上是一种权威性的社会价值分配方案。
然而, 公共政策在付诸实施之前仍然只是一种具有观念形态的分配方案, 其效能必须经过实际的执行过程才能得以发挥, 再好的公共政策也只有通过有效的执行才能保证其目标的实现。
然而, 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政策执行的结果往往未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具体来说, 公共政策在执行中出现的偏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政策敷衍指公共政策执行者在实施政策的过程中只做表面文章,并未采取可操作的具体措施来贯彻执行政策, 而是将政策束之高阁, 阳奉阴违, 敷衍塞责, 从而使严肃的政策在形形色色的花架子下变成了一纸空文, 根本谈不上解决具体问题,实现具体目标[ 2 ] 。
(2) 政策选择执行现实中运行的政策往往由相互依存的、有着共同政策目标的小政策组成, 一些政策执行主体往往对政策“断章取义、为我所用”, 只执行符合自己利益的部分, 不符合自己利益的部分就不执行, “见了黄灯赶快走, 见了红灯绕道走”, 他们“耍小聪明”, “打小算盘”, 置国家政策原则于不顾。
这种选择性执行使完整的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变得残缺不全, 政策的整体功能难以发挥, 政策目标的实现也必然大打折扣。
(3) 政策附加公共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被加进原来政策所没有的容,使政策的调控对象、围、目标、力度超出了原来的要求,从而使原政策不能到位, 导致政策扩大化。
政策附加的主要特点是执行者在原政策的基础上自行设置“土政策”, 打着结合地方实际的旗号另搞一套, 自行其是, 谋取私利, 从而导致政策执行变形。
以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为例, 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本来是为了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 但在一些地方, 计划生育罚款却是乡政府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 有些地方竟把生育第二胎的指标公开拍卖, 偏离了计划生育政策的根本目的。
(4) 政策歪曲公共政策执行者在传达和执行中对政策精神实质或部分容有意曲解, 利用政策的某些抽象性, 借口本地区或部门的特殊性做出不同的解释, 从而导致政策失真, 甚至被替换为与原政策完全不同的“新”政策。
(5) 政策抵制公共政策执行者对现有的政策不认同、不接受, 从而产生抵制情绪, 使公共政策不能够执行到位, 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例如, 近年来, 我国一些地方政府过分强调自身的情况,找各种原因让中央“法外施恩”, 对中央宏观调控政策一再置若罔闻, 甚至逆风而行, “你说你的, 我干我的”, 抵制心态异常顽固。
(6) 野蛮执行公共政策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政策执行应更注重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思想教育手段的运用。
然而目前我国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滥用行政手段的现象,有的公共政策执行人员对执行对象动辄命令、强制, 使执行对象从心理上和行为上难以接受。
行政手段在执行中扭曲变形, 演变成野蛮执行, 导致干群关系紧, 极影响了执行效果。
还有一些政策执行人员向执行对象解释政策不够,宣传不到位, 忽视了思想教育手段的运用, 一旦执行对象对政策不理解, 出现为难和抵触情绪, 执行人员就采取制裁、经济处罚等方式, 野蛮执行公共政策。
更有一些政策执行人员采取极端手段, 背离工作程序, 甚至采用违纪的方法执行公共政策[ 3 ]。
3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偏误的主要原因当前公共政策执行出现偏误, 有着主观或者客观等多方面的原因:(1) 政策本身的原因政策本身的质量问题是影响政策执行效果的首要因素。
一项政策能否得到有效的执行, 往往取决于政策本身是否科学合理。
政策执行偏误产生的一个前提条件, 就是政策本身存在着缺陷, 有漏洞可钻。
一般说来, 政策是否存在缺陷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来考虑: 一是政策是否合理。
如果一项政策规定的各项容没有反映客观存在的现实情况, 政策所规定的各项行为不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 那么政策本身便缺乏合理性, 导致其在执行过程中将表现出政策行为规与客观实际的强烈冲突, 使政策执行失去了实践基础。
政策执行机关在执行这种缺乏合理性的政策时, 理所当然地会选择“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的方式来敷衍。
二是政策本身是否明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