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映潮老师《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实录

合集下载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实录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实录

《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第一部分赏奇景【注:本堂课不要学生预习。

课文如此之短小,文字也浅,无需预习。

】师:先看一个句子。

请自由读几遍。

【投影展示】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生自由读,教师板书“藻荇”的读音,讲解意思。

)师:猜猜,写的是什么?生:水草?生:竹柏?生:不是。

文中有一个“如”字,好像。

师:你很仔细。

赞一个!再猜。

【投影展示】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生:天空?生:镜子?生:哦哦,月光!月光!(一生激动。

)师:确实是月光。

【投影展示】庭下(月光)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师:再读,马上背诵下来。

(生背。

现场抽背。

)师:背熟了,谁来试着讲讲?(两生尝试翻译,基本正确,但是没有讲出“盖”字的意思。

)师:“盖”没有讲出来。

你们会的。

比如“一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

生:哦哦,我明白了,应该讲成“原来是竹柏的影子啊”!师:好。

你喜欢这幅画儿吗?生:挺神奇的。

把月光比喻成空明的积水,特别干净明亮,还特别宁静。

生:很像中国古典的水墨画啊。

师:是!是!比喻月光如水,这并不新奇,新奇的是“空明之水”。

这个句子,描绘的可是一幅“名画”,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大大的有名。

作者苏轼,出自他的名篇《记承天寺夜游》。

请翻书,这是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

【投影展示】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纵横交叉,原来是绿竹和翠柏的影子。

(请学生批注和大声朗读。

)第二部分论奇人师:千百年来,其实月亮还是那个月亮。

月亮不同,事实上是因为看月亮的这个人不同。

学习这个名篇啊,今天我们讨论一个话题——【投影展示】月是空明之月人是之人师:请大家先朗读全文,弄清楚《记承天寺夜游》写了件什么事儿。

(组织学生朗读。

群体读。

男生读。

女生读。

配乐个人读。

适当指导,引导学生读得要慢,音调要稍低,读出宁静和安详。

)师:请一个同学来讲故事。

(生讲。

其他学生补充。

老师联系“当户理红妆”,突破对“户”的理解有。

第11课《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

第11课《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

月色入户就是“閒”,“空明”一词品东坡——《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月色入户就是“閒”,“空明”一词品东坡——《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课前交流:给学生讲了两个故事,苏轼少年科举成名的故事,苏轼与佛印参禅悟性的故事。

(上课前了解到,这篇课文学生比较熟悉。

)一、积累实词,提炼方法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记承天寺夜游》,我们先请同学们说说看这些重要词语的意思。

出示PPT: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生:这个“户”,我认为是“门”的意思。

师:你知道这个字的意思,但我想深入地问一下,你是怎么知道的?生:月色照入到门里。

师:对,“户”可以解释为“门”,我们还可以怎么知道呢?我们要注意积累的方法,其实我们七年级学过《木兰诗》,其中有一句叫生:木兰当户织。

师:这个“户”就是“门”的意思,当然讲得再精准一点,古代一般“单扇的门”叫“户”。

第二个,你来。

生:“欣然”是高兴的样子。

师:“然”是“……的样子”,这个我们也学过,在朱自清的《春》一课中,有一句话叫生:欣欣然张开了眼。

师:是的,我们既要知道它的意思,还要知道积累词语的方法。

下一个?生:“念”是“想到”的意思。

师:你怎么知道的?生:根据后面的意思,想到没有人和他一起游玩取乐。

师:“想念”“想念”,“念”就是“想到”的意思。

再比如“自从”“自从”,“自”就是“从”的意思,这也是积累词义的一种方法。

生:我认为“相与”是“一起”的意思,根据前后文“苏轼和张怀民一起在院子里散步”师:根据前后文语境来猜测词语的意思,这是一种方法,不过注解已经写明了“相与”的意思。

所以学会看注解也是一种方法。

生:我觉得“空明”是“澄澈”的意思,注解已经注明。

生:我认为“交横”是交错在一起的意思。

师:这里,我们可以把一个字拆成两个字的方法来积累词语的意思,“交”是“交错”的意思,“横”是“纵横”的意思。

古文中有很多是单音节词,我们可以把它拆成双音节词。

记承天寺夜游优秀教学实录

记承天寺夜游优秀教学实录

记承天寺夜游优秀教学实录(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合同协议、总结报告、演讲致辞、规章制度、自我鉴定、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elf-assessment,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记承天寺夜游优秀教学实录《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写的一篇小短文,意蕴丰厚,字字有玄机。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实录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实录

课堂实录一、(幻灯一)导入: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上,老师希望大家能欣赏到一幅画,一幅能静静垂于厅堂之侧,淡雅高洁的精品。

能略微地读懂一个人,一个中国文学史上的词人。

他读书时闭门书史丛,少有凌云志,有着远大的政治理想。

却一生屡遭贬谪,他被小人中伤下狱,朋友背叛,却说眼前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

他是谁?今天我们试着通过记承天寺夜游来读一读苏轼的内心。

二、(幻灯二)1、齐读学习目标2、接下来根据预学情况,请组长抽查总结。

组长督促组员订正一下本文的字音与朗读节奏幻灯显示朗读节奏(幻灯片3)A、组员对读,小组成员互评。

然后推荐同学朗读,可以多种形式。

可以单独朗诵。

也可小组朗诵。

(打分预习)第一步做到字音准,第二步停顿正确,第三步能有感情的朗读。

(找三个学生读,其他组点评,齐读)B、接下来请组长总结一下预学稿中同学们不能解决的疑难字词句方面的问题,然后派代表把疑难字词句书写在黑板上。

C、组间互助解决(打分预习)D、幻灯显示课文(4),合起书要求组员对译,如有错其他组员指正(尽量A帮B、B帮C组员)(打分小展示)------集体看着幻灯翻译。

三、同学们我们学习古人的文章不单是学习古代的语言,更重要的是通过诵读来感受作者所传达的思想,接下来让我们再走进苏轼,去读一读在这样一篇仅有八十五字的短文中所传达的情感。

接下来老师先给每位同学5分钟时间初步思考一下下面三个问题.有什么想法写在导学稿上。

,(幻灯显示5)小组讨论完成下面的问题(打分小展示)1、按你们的理解给课文分成若干段,然后概括每段的内容(尽量用四字短语)。

(参考)寻伴夜游庭中月色月下抒怀2、本文所描写的月夜小景有怎样的特点?景有什么特点,从那些字词感受到?分析好后读一读这个句子,舒缓的语气,读出景致的空明澄澈宁静清丽之美。

3、能欣赏到如此景致之人应该是个怎样的人呢、请谈谈你们能从本文哪些字词句感受到作者微妙的心境?(可结合资料助读的的内容)参考:欣然(赏月的欣喜)寻(写出了作者渴望和知心友人共同赏月的急切心情)无与为乐(知音稀少的憾意,贬居的寂寞)遂至(不假思索,与张怀民的志同道合)亦未寝(有友相知的喜悦)步与中庭:漫步的悠闲盖:词人沉浸于月色中闲人:清闲悠闲别人是忙人,忙什么呢?为什么别人没能欣赏到如此美景。

《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5则范文

《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5则范文

《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5则范文第一篇:《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师:皎皎明月,撩拨着文人墨客的思绪,也因之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写月的佳句。

你能想到哪些写月的诗句呢?生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生2:“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生3: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师:而今,苏轼望月,又会作何感想呢?让我们先一起来简单了解一下苏轼。

师投影:苏轼,字“子瞻”,号,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

(朝代)著名的文学家。

生:东坡居士,宋朝。

师: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学习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

(板书课题: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师:请胡杨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听是否有错音,若有,纠错。

(胡杨读课文)师:哪个字的音读得有误呢?生:吾应读(wú)。

师:藻荇交横的“横”读(héng),是纵横错杂的意思,不是蛮横残暴,所以读二声。

总体胡杨读得不错,现在请大家齐读一遍课文。

(生齐读课文)。

师:大家读得很好,读音准确,要把课文读得再有感情,还需要理解课文。

现在,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课下注释翻译课文,有问题先组内解决;解决不了的写黑板上,标上组号,其他小组若能解决,将释义写在对应的位置并标明组号;共同明确。

(生互译课文,教师巡视,有学生板书问题“庭下如积水空明”并给庭下加着重号,希望别的小组能帮解答词语翻译。

第四组到黑板上写了“庭院中”,第二组写“月光洒在庭院中”;有学生板书“盖竹柏影也”,给“盖”加着重号,第七组解释为“原来是”)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黑板上同学提到的问题,“庭下’第二组这样解释就可以了,“盖”在文章中表现的是不是猜测而是事实,第七组解释正确。

师:让我们一起来比比刚才翻译过程中哪个组掌握的准确而且记得熟。

师投影(13个小组,每组一句,有加黑字的还要解释词义再译句子。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记承天寺夜游》课堂教学实录

《记承天寺夜游》课堂教学实录

句子赏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通过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月光的清澈透明和月夜的静谧美妙,营造出一种 幽静、淡雅的氛围。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通过反问和排比的手法,强调了作者和友人张怀民的清闲自得,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世 俗繁忙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
教师答疑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表达了 苏轼对当时社会价值观的不满,同 时也体现了他豁达的人生态度。
教师答疑
积水空明形容月光清澈透明,藻荇 交横则比喻竹柏倒影之美,整个画 面给人以宁静、清新的感觉。
课堂讨论与交流
课堂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苏轼的文学成就及其对 后世的影响。
课堂交流
课堂互动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中其他写景的句 子,如“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 交横,盖竹柏影也”,体会其意境之 美。
03
深入探讨
作者情感表达
苏轼的情感表达
通过对月夜景色的描绘,苏轼表 达了自己被贬官后内心的苦闷和 无奈,同时也展现了他豁达乐观 的人生态度。
情感表达手法
苏轼通过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以及细腻的景物描写,将自己 的情感融入其中,使得情感表达 更加丰富和深刻。
文章主题思想
月夜之美的赞美
通过对月夜景色的描绘,苏轼表达了 自己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向往。
02
课文解析
文章结构分析
01
02
03
开头部分
描述作者夜晚无眠,看到 月光照进屋内,决定出门 散步。
主体部分
描述与友人张怀民一同在 承天寺散步,欣赏月夜景 色。
结尾部分
抒发作者对月夜景色的感 慨,表达超然物外的人生 态度。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实录1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实录1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实录师:上课!班长:起立!生:老师好!师:同学们好!请坐下!师:(媒体展示月夜图并配以悠扬的古琴曲),在夜深人静、皓月当空的夜晚,在悠扬的琴声中,月光如流水般洒落大地,面对此景你会发出怎样的感慨?你是否会想出门欣赏一番?生1:看到这样的景象我会更加想念在外地工作的爸爸、妈妈,希望月亮能捎去我的问候。

生2:看到这美景我想邀好朋友一起去公园走走。

生3:我想到了中秋的月饼。

生:(笑)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啊!情由景生,一缕月光能勾起我们对亲人的思念,能引发人的雅兴,还能想到寓意团圆的月饼。

为什么平凡的月光竟有如此的魅力牵动着那么多人的情肠?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苏轼的一篇文章《记承天寺夜游》,看看苏轼在美丽的月色中会发出怎样的人生感慨。

(板书:记承天寺夜游)师:同学们对苏轼理解多少呢?生:举手生1: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生2:苏轼当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师:那苏轼为什么被贬呢?生1:因为说了公道话。

生2:因为他写诗反对王安石的新法。

师:真棒!理解得很详细嘛。

师:你能从题目中读出什么来呢?生1:这是一篇游记。

生2:我读出了苏轼是“夜”游承天寺。

师:嗯,很好!从这个题目中我们知道了文章的体裁和大致内容。

那同学们对这个题目还有什么疑问吗?生:我想问,“苏轼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师:问得好!同学们是不是都有这个疑问呢?生:(齐答)是。

师: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来学习这篇课文。

师:请同学们先大声试读课文,读后利用工具书给生字正音。

生:大声朗读。

师:大家一起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开始。

生:大声齐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看屏幕听老师读一遍课文,确定朗读的节奏。

(师朗读,屏幕显示课文)生:抬头倾听。

师:现在哪位同学愿意来示范朗读课文?生:举手师:(默许)其他同学要注意听哦,准备评价。

生:朗读师:不错!请坐。

谁来评价呢?生1:柏应读作băi。

师:(板书柏băi)生2:我认为“欣然起行”这里不应该语调下降,而应该上升一点,给人以“快乐”、“兴奋”的感觉。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实录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实录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实录一、导入新课师:古往今来,月始终寄托着文人的情思。

你记得那些关于月的诗词呢?生:《静夜思》。

师:苏轼有一首有名的词叫?生:《水调歌头》。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师生齐吟)师:一首《水调歌头》寄托了词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首写月的文章《记承天寺夜游》,来体会不一样的月色。

师: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哪位同学来读给大家听?(找一生读作者简介)二、指导朗读。

师:下面,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按照要求初读课文,一会检查初读的成果。

(大屏幕显示无标点课文,生尝试诵读)师:刚才哪位读的好点?生:第二个。

师:第二个稍微熟练些,下面老师来读一遍,注意字音、停顿。

师:老师读完了,下面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

(生大声朗读课文)师:下面我们来检查一下句子的停顿。

(大屏幕出示题目,生读)(全班齐读)三、再读课文,翻译。

师:读的不错,在朗读的基础上,需要大家翻译这篇文章,请同学们对照注释,独立翻译课文,圈划出疑难字词;然后,同组之间合作解决疑难问题;不能解决的举手提问。

(生翻译,合作交流。

师巡视指导。

)生:“庭下如积水空明”什么意思?另一生:月色洒满庭院,如水一般清澈透明。

师:同学们还有其他问题吗?没有的话,我们这篇课文还要注意下面词句。

(大屏幕出示)字词:(1)欣然起行:(高兴的样子)(2)念无与为采者:(思考、想到)(3)月色入户:(门)(4)遂至承天寺:(于是、就)(5)怀民亦未寝:(睡)(6)积水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7)盖竹柏影也:原来是⑻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翻译下列句子(1)念无与为乐者。

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色洒满庭院,如水一般清澈透明,水中的水草交错纵横,原来是竹柏的影子。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缺少像我们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师:其中“遂”是什么意思?我们以前有没有学过?生:“于是”,“遂迷”师:这两个遂一样吗?生:不一样,第二个是“最终”的意思。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余映潮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余映潮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余映潮这是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余映潮,是优秀的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余映潮第1篇一、课文朗读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方法得当新课标要求文言文要以诵读为基础。

文言文有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都应多让学生去感知。

感知的最好办法就是诵读。

所以在本课的教学当中我采取了自由朗读、大声朗读等方法,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停顿,而后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形式多样,在朗读中初步感知文本。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在文章的翻译这一块我采取了学生自主疏通,小组合作解决疑难的教学方式。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教和学的互动,帮助学生在整体把握文章情意的同时领会文言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三、问题设计巧妙、材料引入灵活为掌握重点、突破难点,主要设计下面几个问题并及时灵活引入材料:如苏轼为什么夜游承天寺并及时介绍相关写作背景;虽然本课的教学在整体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还有几个地方自己觉得没把握好,觉得挺遗憾的。

其一不够放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些问题如“闲人”的理解等较有深度的问题不敢放手让学生讨论解决,教师介入太多。

以致学生对“闲人”理解不到位,似懂非懂。

其二课堂教学过程缺少创新,需要大胆革新。

融入新的教学方法。

其三教学过程中只考虑中上层学生,缺少对学困生的指导。

没有顾及全面。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余映潮第2篇1、文言文教学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这三个方面是:文言文要重视知识的积累;文言文要以诵读为基础;文言文要注重审美鉴赏。

在这一节课里,我觉得这三方面我都做到了。

2、这节课的课堂教学我觉得有不少值得我继续发扬的。

(1)教者这一方面:①课堂引入巧妙有效。

由学生平时对“闲”的理解巧妙的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也就是理解苏轼闲的特殊心境。

②课堂设计以“闲”字一线贯穿,又环环相扣。

对“闲”的理解逐步深入,而每一步都紧密相连。

③目标明确,层次清楚。

④注重教学整合度。

《记承天寺夜游》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记承天寺夜游》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记承天寺夜游》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第一篇:《记承天寺夜游》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记承天寺夜游》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一、借月导入新课,音乐进入课堂:伴随着清脆的上课铃声,老师走进教室,拿起粉笔,“唰唰唰”一下子就把所有同学的目光吸引过来,黑板上马上出现了一轮明月正挂在树梢的粉笔画。

生:(马上就有人在小声低语):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师(喜)(马上转过头来):对,这句诗正是这幅月光图的最好注解。

古往今来,月光始终是文人画士青睐的对象,大家想一想,古诗中还有哪些写月的名句?它们反映了作者当时怎样的思想感情?(放贝多芬的《月光曲》))(整个教室仿佛浸在月光里,教室里月光处处,学生抢着举手)。

生1: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思乡之情生2: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美好的祝福生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真挚的祝福生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刘禹锡——对朋友的思念。

……师(笑):一缕月光能勾起文人对亲人的思念,一轮月光更能引起文人们对亲人的美好祝福,为什么平凡的月光竟有如此的魅力牵动着那么多人的情肠?生(抢着):人的雅兴。

师:不错,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文章也是写人的雅兴,什么雅兴呢?”师(板书):记承天寺夜游二、学生自主学文,师生互动启发师:大家看书上的注解,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这样有利于大家理解诗人的雅兴。

生(悉悉嗦嗦的翻书声)。

《月光曲》还在播放。

教师巡视。

师:作者在什么背景下写的这片文章?用自己的话概括。

生:说了句公道话却被贬到黄州。

师:大家可以猜想当时作者的心情怎样?生1:悲伤。

生2:不对,应该是悲哀和无奈。

师(快速):为什么呢?生2(不服气的):他即使是对的,但皇帝要贬他,治他的罪,他又有何办法呢?总不能去控告北宋皇帝吧”(教室里笑声一片)。

生3:不对,应该是轻松的坦然的,因为他从此再也不必‘案牍劳形’了。

师:用文章的原话就是——”生(齐声):闲人。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实录(余映潮)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实录(余映潮)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实录(余映潮)一、熟悉课文师:同学们,我们先把课文读一遍。

(生齐读)师:好的。

我听见你们的朗读了。

不错。

有一个字的字音注意一下:“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这句中的“遂”读第四声,不是第二声。

二、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屏幕显示相关资料,学生读)1.苏轼(1037~1101),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师:这则资料告诉我们,作者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获罪入狱,随后被流放至湖北黄州。

师:这则资料告诉我们,作者在他的中年时期所遭受到的一次诬陷,被捕入狱,然后贬谪到边远地方,他的“东坡居士”号就是在黄州种田时起的,这个地方叫东坡,现在听起来是一个雅号。

3.(在黄州)他给天下写出了四篇他笔下最精的作品。

一首词《赤壁怀古》,两篇月夜泛舟的前、后《赤壁赋》,一篇《记承天寺夜游》。

单以能写出这些绝世妙文,仇家因羡生妒,把他关入监狱也“不无道理”。

师:这是大学者林语堂《苏东坡传》第16章里的一段话,说的是苏东坡在贬谪期间,写的作品里面有四篇是绝世妙文。

我们今天学的《记承天寺夜游》就是其中的一篇。

4.有一种画轴,静静垂于厅堂之侧,以自己特有的淡雅、高洁,惹人喜爱。

在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就垂着这样两轴精品:宋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和明张岱的《湖心亭看雪》。

(梁衡《秋月冬雪两轴画》,1984年第2期《青年文摘》)师:在学术界,人们认为《记承天寺夜游》是神品,84字的文章是神品。

神在哪里?这会激起我们欣赏品析这篇文章的欲望。

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好好地来品味它。

三、屏幕显示活动内容有味地朗读有味地分析有味地欣赏四、有味地朗读(一)读出一点文言的味道师:读出文言的味道除了有的音节要拉长一点以外,我们还要注意这个音节里所渗透出来的情感。

我读,你们听一下,看哪些字需要拉长的,并有情感的意味蕴含其中。

(师范读)师:哪几个字?生:(齐答)念、盖、但。

《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

《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实录:一、谈论校园夜景导入:师:咱们的校园美不美?美丽校园的夜景你们有谁见到过?(请说一说)生:我回学校取作业时看到过,校园里的路灯都亮了,很美。

生:我是从我家楼下看到的校园的夜景,路灯都亮了起来,虽然很小的光却照亮了整个校园。

师:看来你们家的地理位置非常好啊,其实,老师有很多机会见到校园夜景,在毕业班的时候,下晚自习市,天早已经黑了,但是由于对儿子的思念、江南江北的奔波,以及空空如也的肚皮,我却没有闲暇去欣赏校园的夜景,而当我再一次读到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时,我心中的遗憾加深了,原来我错过了很多美丽的风景,看来要向苏轼学习。

不知苏轼以怎样的心境赏得了怎样的美景。

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记承天寺夜游》。

二、配乐读美景师:良辰美景自然少不了什么?生:诗。

生:酒。

师:酒,遗憾的是老师没有办法给你们准备了,不过我准备了音乐,下面来配乐朗读,在诵读中欣赏美景。

(学生配乐集体诵读)师:这一遍读音和停顿都很准确,下一遍再读的时候争取读出点文言味,有几个字要读得较长:念、盖、但。

能感受到作者的心情么?(要读出点快乐的味道。

)三、个性化赏读1、跟读师:初步感知课文后,我们再一次跟随作者走进苏轼当时夜游的心境,下面大家跟着录音面带表情地读。

2、个性读师:全文不过84个字,却把一件事记叙得清清楚楚,下面请大家选取自己认为情感处理最好的语句来读。

提示:你读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或一种什么样的语气。

生: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我读出了放松心情的感觉。

生: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我读出了快乐的感觉。

作者和怀民一起散步心情很愉快。

师:这句中还有哪个词能表达出快乐?生:相与。

师:很好,两个人一起散步,要是一个人恐怕会有些孤寂。

生:亦。

师:很准,他和他的朋友多么心有灵犀。

请再来朗读这句。

生: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而。

我读出了一点悲凉的感觉。

因为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知己。

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我读出了一种遗憾,缺少知己。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实录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实录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实录
月亮挂在苍穹之上,连绵的山岭笼罩在朦胧的月光之下,承天寺的雄伟宏伟显现在眼前,一片繁星满天、古朴典雅的环境,让人觉得心旷神怡。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承天寺也是源远流长的历史遗迹之一。

它位于山西省的太原市,也就是承天寺的所在地,早在南朝宋朝就已经建成,是中国最古老的佛教寺院之一。

经过多年的发展,承天寺风景迷人,秀丽自然,建筑物惊人雄伟。

其主要建筑包括佛塔、钟楼、大雄宝殿、法堂、宗祠等。

今天,我们去承天寺夜游,天渐渐黑,佛塔、钟楼在昏暗夜晚中反射出璀璨的月色,在我们眼前熠熠生辉,那潺潺流泉仿佛虚空之中的清澈音符,游人们聆听着那美妙的旋律,放松心情,观赏着眼前的美景。

又看到一座座雄伟的古朴建筑,古朴陈屋,绿色的林荫,让人不由得想起了古代灯火辉煌的遗迹和宁静的庭园。

夜晚的月光洒满了整个古墓园,一切都显得如此的自然,仿佛夜游的世界中没有其他生物的存在。

我们在古朴的殿堂里漫步,望着雕刻着佛童罗汉的佛像,进入大雄宝殿,古老而庄严,珍贵的佛像古碑静静地伫立在大雄宝殿中,让人仿佛置身于中国古代的神秘宝地。

去到古墓园,庭院里种植着古老的松树,环境幽静而宁静,一切都显示出这里曾经是一个繁荣的神圣之境。

整个夜游体验让人深深的感觉到,有一种强烈的历史气息。

夜游的景色美景、古朴的历史遗迹,和对古老佛寺的向往,让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回忆。

今天的夜游活动结束了,但是在记忆里却永远流传着承天寺的古老故事,他给我们带来的是一种安宁、祥和、感恩的心情,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美丽回忆。

第11课《短文二篇——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实录

第11课《短文二篇——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实录

第11课《短文二篇——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实录记承天寺夜游教学目标:诵读:熟读成诵,读出文章韵味。

积累: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的含义。

感悟: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学习重点:学习朴素自然的语言,体会诗情画意的情境。

学习难点:“闲”字的深蕴内涵。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激发阅读兴趣古有一人,他频遭贬谪,一生历典八州,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如处天堂,他说:此心安处是吾乡。

他是宋代文化孕育出来的旷世奇才,他的文章随物赋形,于情无所不畅,于景物所不取,创作了无数名篇佳作。

留下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希冀,也挥洒了:“大江东去,浪淘尽”的无限豪情,也有“十年生死两茫茫”的凄婉悲怆。

他是谁?他就是多才多艺的苏轼,苏东坡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他在黄州写的一篇游记小品《记承天寺夜游》(引出课文)接下来就请同学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一遍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二、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正字音2、听录音读课文,指导诵读,读出感情三、小组合作,翻译重点字词句。

字:欣然入念相与遂步空明盖但耳句:庭下如积水空明,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好,这篇文章的翻译呢我们已经完成了,那请一位同学来说一说,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请同学们在标题的基础上加上人物使它成为一句完整的句子。

(苏轼记与张怀民在承天寺夜游)四、精读品味1、赏析重点句子这篇文章是写两位友人在一个明亮月色的夜晚于庭院中漫步,既然是写月景,那请同学们擦亮大家的火眼金睛,找找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是哪一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句啊是我们考试最常考的一句,要么是考翻译,要么是考赏析,刚刚翻译我们已经结束了,那我们来赏析这个句子。

老师知道,同学们一看到赏析两个字就腰酸背痛脚抽经,别担心,老师今天教大家一个小窍门,如何赏析写景的句子。

我们看到一个句子,赏析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先看这个句子写了什么,然后分辨它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的修辞手法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呢?最后再进行整合然后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就好了。

语文素材:余映潮老师讲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及点评

语文素材:余映潮老师讲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及点评

语文素材:余映潮老师讲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及点评余映潮老师讲《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及点评开课:直入课题,今天我们上《记承天寺夜游》。

投影:助读资料:苏轼书画家简介。

让学生对苏轼有个简单的了解。

读起来。

助读资料:黄州流放元丰三年,乌台诗案。

助读资料:苏东坡传16章介绍他写这篇文章。

助读资料:有一种画轴,神品。

(给学生准备了许多助读资料,达到知人论世的目的。

积累充分,铺垫有致,研读透彻。

神品二字,給全课定下一个感情基调,神品,让我们品一品神品吧,简洁含蓄,韵味无穷。

)板书:读背,欣赏。

(导课简洁明了。

此处目标明确,有的放矢。

突显板块式教学思路)再出示投影:重点字词,解,户,遂,盖,(读这句原文,做课者朗读有情有味,声音像从远方氤氲而来)但、解释。

(有助于学生理解原文,朴素,无华。

) 指导朗读活动:学生齐读,师评价:读文言文,要有味道。

师:文言文阅读,关键词音节延长,下面同学们在课文中做标注,念无与为乐者,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然后学生试读,师评价:有一点味道了。

再试一次,节奏要舒缓,声音轻巧,读的再有灵性一点。

生读,师:大有进步,但月色入户,什么样的心情,同学们体味一下。

学生自由发言,高兴心情。

师引导:试一试,哪一个字还能看出高兴心情,发言,遂,相与,闲,怀民亦未寝。

怀民未酣然入梦,这个词体现出此文宁静高兴感觉。

学生试读,再来一次,师评价:最后一句,读出感慨,这一次读的有板有眼,有模有样。

(师指导阅读阶段,逐次增加要求,重点语句范读,学生至少阅读十次,教师评价语言经典,很富有诗意)师投影:一次读背练习。

活动,课文读背。

试将课文进行变形。

按课文结构所表现出来的规律,进行背读。

自由划分课文结构层次,二三四层都可,说出你的理由。

同桌之间,互相讲一讲。

(学生议论纷纷,余老师形象清癯,精神矍铄,沉静微笑,声音从遥远的天际传来,浑厚深沉的天籁。

)师:请同学们各抒己见。

学生一:三层,理由,叙事,写景,然后写苦闷心情。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优秀3篇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优秀3篇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优秀3篇《记承天寺夜游》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背诵课文,把握文章内容,体味作者复杂的情感。

2、品味文中意境优美的写景句子,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

3、学会查找并利用资料多角度解读文本,感受学习苏轼豁达的人生态度。

学情分析《记承天寺夜游》表达了作者微妙复杂的心情。

话中有诗,意蕴深远,适合学生的诵读学习。

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对于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但对文言文阅读分析还不够到位,特别是情景交融、借景抒怀的文言文,讲解本文时,要注意引导、启发学生的思维,并努力创设情景,以诵读为主,激发学生兴趣,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够在读中思、读中品、读中悟。

重点难点1、诵读课文、积累字词,学习写景方法。

2、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记承天寺夜游一、导入新课。

有一种画轴,且细且长,静静垂于厅堂之侧。

她不与那些巨幅大作比气势,争地位,却以自己特有的淡雅高洁,使人喜爱。

在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就垂着这样两轴精品,这就是宋代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和明代张岱的《湖心亭看雪》。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其中的一轴精品《记承天寺夜游》。

二、预习展示,把握文章内容。

1、请一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同学从字音、节奏等方面来进行点评。

2、请一位同学大致通译课文内容。

3、交流填写好的表格,了解文章基本内容。

夜游的时间十月十二日夜夜游的原因月色入户,想邀人取乐夜游的对象贬官之人张怀民夜游的地点黄州承天寺夜游的内容庭院赏月三、自主学篇。

2、学生结合导学提纲进行自主学习,师巡视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自主学习要求:找出文中描写庭中月色的句子1)放慢语速,放低语调。

读出夜游承天寺的一点宁静的味道。

2)闭目想象当时庭院中的景象,感受文字绘成的“画面”,用“步于中庭,目光所及,……”这样的句式来描绘月景图,品析文章写景的妙处。

3、交流提升:假设①:当学生想象和描述的画面出现偏离。

《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

《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

《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记承天寺夜游一、导入新课师:我们的每一天都是时空坐标系上的一个点。

这一天,有可能是一个决定命运的拐点,也可能是一个进退维谷的难点,还可能是一个跌入低谷的冰点,当然,最好不要是人生旅途的污点。

我们一起来画出今天,在时空坐标系上的位置。

今天是公元2012年11月22日,农历十月初九,一个很普通的日子;地点,岳阳县八中,一个只有在岳阳县城关镇的地图上才可以找到的地方;但是,因为我们今天的学习,也许,今天会成为我们生活里的一个重点。

沿着坐标系的时间轴上溯,我们来到了921年前的一天,也就是公元1083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的夜晚,地点是承天寺,在这一普通的时间和这一普通地点的交点上,站着一个不普通的人——苏轼。

投影:苏轼小像。

师:这一天本来是一个普通的日子,但是因为在那个有月亮的晚上,睡不着的苏轼和朋友张怀民夜游了承天寺,并且写下了84个字的日记《记承天寺夜游》,所以这个这个普通的夜晚,和那轮永恒的明月一起,凝成一个焦点,在中国文化史的天空,熠熠闪光!师:说到苏轼,我想用两个最字短语来形容,他是中国文人里边,最有才华的一个人,也是中国文人里边,最倒霉的一个人。

师:先说他的才华,请看大屏幕。

投影: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

指名学生读,中间穿插背诵苏轼的《题西林壁》和《饮湖上初晴雨后》。

学生读毕,出示——投影:他是中国文化史上罕见的全才!师:请你们通过朗读,体现出你们从刚才的资料介绍里得到的关于苏轼的关键信息。

生:他是中国文化史上罕见的全才!(重读加点字)师:我们再来说说他的人生境遇,请一个同学来朗读大屏幕上的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艺术镜头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一、熟悉课文
师:请同学们一起读一下课文。

二、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幻灯展示相关资料(学生读)【课堂开始,余老师先让学生齐读课本注释背景。

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课创作环境,加深学生的印象。


1、苏轼(1037~1101),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2、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获罪入狱,随后被流放至湖北黄州。

3、(在黄州)他给天下写出了四篇他笔下最精的作品。

一首词《赤壁怀古》,两篇月夜泛舟的前、后《赤壁赋》,一篇《记承天寺夜游》。

单以能写出这些绝世妙文,仇家因羡生妒,把他关入监狱也不无道理。

(林语堂《苏东坡传》第16章)
4、有一种画轴,静静垂于厅堂之侧,以自己特有的淡雅、高洁,惹人喜爱。

在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就垂着这样两轴精品宋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和明张岱的《湖心亭看雪》。

(梁衡《秋月冬雪两轴画》1984年第2期《青年文摘》)
【根据文章内容,进行适当补充,拓宽学生的视野,为学生写作提供素材,同时也有助于本课的学习。

材料选取的当,数量适中。


三、教师表明教学目的和任务【让学生明白该做什么,怎么做,有助于高效有序的课堂建设】
有味地朗读
有味地分析
有味地欣赏
四、有味的朗读(学生齐读,教师指导,反复四遍)
读出一点文言的味道
读出一点宁静的氛围
读出一点夜游的兴致
读出一点复杂的情愫
生齐读
师:朗读不够舒缓,要表达一种闲适之情。

我们再试试。

生齐读
师:语速过快,读时仿佛娓娓道来。

同学们再读读。

生齐读
师:有进步,但有点像现代文。

文言文怎么读?有几个字要读得较长:念、盖、但。

同学们再试试。

(生齐读)
师:能感受到作者的心情吗?读出一点快乐味。

哪几个字表现了作者的快乐?
生:欣然、相与、亦未寝。

师:好,我们最后来读一遍。

(生齐读)
【在朗读方法上进行指导,先让同学们齐读,提出读书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诗意的创造、诗意的引导。

读完后作出评价,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这样循循善诱,一步步带领学生体会本课的意境。

对学生来说,文言文的阅读是重点也是难点,怎样突破重难点,让学生多读,有效的读,十分重要】
五、有味的分析
师:请试将课文进行变形【要求太突然】
(生无措)
师:现在我要为难一下大家。

别看这篇文章只有一段,其实是可以分段的,可以分为两段,也可以分为三段,也可分为四段。

你们选一种分一分。

学生认真阅读思考。

(一分多钟后)
师:同学们交流一下道理。

生1:我分为三段:第一段,“元丰六年”到“相与步中庭”这里写作者邀请好朋友去承天寺,第二段“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描写庭中的月色,第三段是“何夜无月”到“如吾两人者耳”是抒发感情。

师:有道理,但你这个会有人跟你商量的。

生2:我也分为三段:第一段,“元丰六年”到“欣然起行”这里写作者月夜难以入睡,第二段“念无与为乐者,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邀朋友赏月,第三段是“何夜无月”到“如吾两人者耳”赏月的感受。

师:好的,你的看法与那位同学的看法有点不同。

生3:我分四段,第一段,“元丰六年”到“欣然起行”是叙事,第二段,“念无与为乐者”到“相与步中庭”邀人赏月。

第三段,“庭下如积水空明”到“盖竹柏影也”是描写月色,第四段是最后一句,抒发夜游感慨。

师:我很喜欢你的发言。

我提出一个假说,将你的四部分合成两个部分,你想想再告诉我。

(请生3坐下。


师:你们学过《一步再走一步》吧,一共两段,一个是故事,一个是议论。

《狼》共5个段,前4段是故事,后一段是议论,凡是遇到这样的文章,我们都可以分为两部分。

生3起:我想了一下,两段可以这样分,第一段,从“元丰六年”到盖竹柏影也,这是记叙事情经过,最后一句是发表议论。

师:大家分析很有道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请把这样的词眼读一遍:
幻灯片展示:
叙事、抒情
记叙、描写、抒情
起、承、转、合
【对学生的观点及时做出点评,公布合理答案,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六、有味的赏析
〔幻灯展示〕请谈谈自己欣赏到了课文中的一点之美。

如:一字之美,一词之美,一句之美,结构之美,层次之美,描写手法之美,表达方式之美,情感之美,等等。

学生思索。

师:好的,同学们之间还要继续地交流一下。

(片刻)
师:请同学们发表“课文观感”
生:我觉得“相与步中庭”中的“步”字看出作者和朋友张怀民的悠闲默契之情。

师:很好,谢谢你看得这么细微的地方。

生:“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最美是“空明”,写出了月色在庭院中的朦胧之美。

师:画面之美、宁静之美、色彩之美。

生:“盖”原意是“原来是”,可看出作者欣赏景物时很沉醉,沉入进去了,觉得那些月色就是积水,倒影就是水草,好一会才发觉是竹柏影。

师:沉醉其中,产生幻觉。

生:“闲人”二字可见作者被贬的忧愁,但对现在的生活持乐观态度。

师:呵呵呵,不只是对现在的生活,对未来的生活也是很乐观的。

生:我认为“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的“但”字笔锋一转,表达了一种失落之情。

师:这位同学发言的优点在于他运用了术语――笔锋一转。

生:――
师:他看到了一个更深沉的问题,不仅看到了作者的处境,也看到了当时社会环境,这也是言之有理的。

总之,我们可以明确这篇课文有“六美”
1.美在内容的精致。

一个完整的故事竟是用84个字表现出来的。

2.美在内容的丰富。

写了一晚、一游、一景还有一感,这么短的文章却有着这么丰富的内容。

3.美在结构的灵动。

别看只有一个段落,但起承转合,起伏有致。

4.美在月色描写。

特写镜头,写月色而不露痕迹。

5.美在情感的波澜。

6.美在“闲人”的意味。

【美点揣摩,就是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美点寻踪,进行妙点揣摩,进行妙要列举。

从表面看,这种活动是完全自由的,学生可以从自己喜欢的角度发表见解;实际上,这样的活动则有着精粹的要求。

它要求教师首先对文本美点进行梳理,给学生指出活动的方向,如本课中的屏幕显示“请谈谈自己欣赏到的课文中的一点之美。

如:一字之美,一词之美,一句之美,结构之美,层次之美,描写手法之美,表达方式之美,情感之美……。

余老师把关注美作本课的重点,减轻了学生对文言文的枯燥感,让学生对课文产生兴趣】
七、小结
师:这一节课我们主要做了三件事:读背,分析,欣赏.
【初中文言文的学习,是为以后文言文学习打基础的,这一阶段学好文言文十分必要,但由于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等多方面条件制约,学生对文言文常常是望而却步,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造成学生为考试而学习。

余老师的这一堂课,关注学生,始终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让学生对文言文学习产生兴趣,让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提升能力。

我认为,本节课的亮点有两条。

一是,余老师十分关注学生的读,而这种读不是应付形式的读,而是有目的的去读:读出一点文言的味道;读出一点宁静的氛围;读出一点夜游的兴致;读出一点复杂的情愫。

设置的这几个任务层层递进,难度逐渐增加。

在读的过程中教师及时给予学生的朗读、诵读情况给予点评,让学生明白缺在哪里,并及时改正。

这样,有助于学生读的能力的提高。

二是,教师关注美的教学。

在赏析美之前,教师向学生提示,从哪些方面去赏析美,
我想用“学生活动充分”来总结整节课。

学生活动充分,就是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学生活动充分,就是老师将教学目标化解为细腻的操作步骤,让学生去试做,去进行,去完成。

课堂上可以感受到那浓浓的诗意、纯真的诗情、真挚的诗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