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农民现代化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农民现代化问题

容提要:人的现代化是农村现代化至关重要的方面。农民是我国人口的主体,又是传统文化特征最为浓郁的人口群体,因此,人的现代化的主导方面就是农民的现代化,包括农民的观念现代化、行为现代化和技能现代化。而发展农村教育,加快科技推广,加快农村城市化的进程和加速人口的流动,则是促进农民现代化的几个主要途径。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民现代化途径

一、人的现代化

人的现代化是指人的素质的全方位提高,特别是人的思想行为、知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同现代社会相适应,从而实现由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人的现代化过程,就是人的继续社会化。继续社会化作为一个特定的概念,它区别于人在儿童、青少年阶段的早期社会化或基本社会化过程,主要指具有社会成员资格的人,不断学习、接受新的文化容及适应角色变化的过程。

中国近百年来的现代化历史表明,现代化的成功在于人,现代化的滞后也缘于人,现代化过程的实质就是人的行为和观念的现代化变迁。从中国现阶段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来看,促进社会、经济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是实现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人既是现代化的主体、最基本的生产力,又是社会生产关系的承担者,还是所有上层建筑的体现者。因此只有调动人的积极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是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出发点和真正动力。

农民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一般来说,农民的前途和命运有两种,一是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转变,另一种是农民向市民的转变。我们这里

所说的农民现代化主要是指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的转变。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转变的障碍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农民的价值观念,二是农民的技能水平和行为方式,这两个方面都存在于农村的传统文化之中。中国目前的“农民”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概念,同时也是一种身份概念。“农民现代化”中的“农民”,是职业意义上的农业劳动者,即农村中与土地仍然保持比较密切的联系的那部分人,而不是身份意义上的农村居民。农村是传统文化积淀最浓厚的地方,农民受传统文化的熏最多。从整体上来看,农民身上的现代性最少,传统的东西最多。中国绝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因此,农民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的重点。

二、农民的现代化

农民的现代化涵十分广泛,主要是指农民的观念现代化、行为现代化和技能现代化。下面仅就这几个方面作些简要阐述。

1、农民观念现代化

农民的观念也就是农民对主客观世界的认知与评价,以及由此而采取的行为取向。农民观念的现代化就是由传统观念向现代观念转变。农民观念现代化是农民走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观念是在的,因此观念现代化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技能与行为的现代化水平。

一般来说,传统农民具有保守、僵化和迷信等特点,这些特点是与现代社会竞争、开拓、创新、的价值观念根本对立的。其具体表现:一是安土重迁。农民世代生活在一个相对独立封闭的村落社会中,具有很强的地方性。“生于斯、死于斯”,限制了农民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使他们不想也不敢迁移。二是重农轻商。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历来以农为本。农民在观念中也一直认定“无商不奸”,所以不愿与商人为伍。三是小富即安。传统农民是

很容易满足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周而复始,对未来没有长远打算。四是依附性强。传统农民对家庭或家族的依附性很强,个人难以掌握自己的命运,对自然、社会、政治和经济环境更是无能为力,对社会与政治事务缺少参与的热情。五是多子多福。在传统农业社会中,生产主要靠劳动力的投入,养老的功能主要由子女来承担,人丁兴旺成为人们生活幸福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农民还有很强的“香火”意识,认定“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六是伦理本位。这一点在农民身上有着突出的表现。他们具有很浓重的私人情感和身份地位成分,社会结构就像是由私人情感联成的网络,子女、亲戚、朋友、老乡、同事组成一个个互利互惠的小圈子。

农民价值观念产生于农村社会文化环境,是特定环境与特定历史的产物,它一旦形成,就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当然,随着条件的变化,农民观念也在发生变化。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引起农村社会的大变动,传统的农村传统价值观念受到很大冲击。重农轻商的土地依赖意识迅速退化,靠力气吃饭的观念大为减弱,温饱即安、小富即足的心态已发生了转化,与世无争的心理有了突破,安土重迁的观念日渐淡薄,多子多福的观念在淡化,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在变化,知识观得到加强,开放意识、风险意识、进取意识、竞争意识、贫富观念、自我观念意识、政治法律观念等,也都在不断增强。改革开放既是农村发展的动力,也是农民观念变迁的动力和条件。但是,中国地域辽阔,农村人口众多,分布零散,各地自然状况、交通设施和社会风情迥异,这些都使得不同地区的农民在观念上存在差异,变化的广度、深度和速度不同。经济发达地区农民的价值观念变化最快,而经济欠发达与落后地区的农民观念变化依旧较慢。农民观念现代化的程度不仅存在地区差异,而且还存在着代际差异,与之相比,由于受教育程度不同,以及个体社会化

的起点不同,青年一代往往接受新事物、新观念比老年一代快。由于青年人在体力与技能方面比老年人具有优势,职业流动与地区流动的机会多,他们因此而获得的现代化熏较多,观念的现代化成分也更多。

2、农民行为现代化

人的行为是与观念紧密相连的,农民的行为模式是其观念的外在反映。农民观念现代化与行为现代化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农民的日常行为表现为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具体来说有婚育、人际交往、消费、投资等行为。

在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作用下,农民的社会行为具有被动性和保守性,这在中国以儒学为正宗代表的传统文化中得到了充分体现。首先,信奉“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说教,被动地接受传统的行为方式和道德规,安于现状的心理普遍存在。其次,“不为天下先”,相信“出头椽子先烂”、习惯循规蹈矩,亦步亦趋,忍让退避,明哲保身。第三,慢节奏的行为习惯成为追求的目标,使得社会缺乏生机和活力。第四,社会生活单一化,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差别不大,同质性明显,纵向的简单沿袭和横向的简单重复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超稳定的传统社会系统。第五,农村社会缺少社会流动,农村地理环境相对闭塞,小农经济的自足性使农民对外界的需要不足,传统农民很少有迁移行为。

农民行为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社会结构。在封闭、静止的社会结构中,农民行为具有保守性、被动性和同质性。而在开放、变化的社会结构中,农民的行为具有外向性、进取性和异质性的特点。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农村社会结构经历了由封闭走向开放的巨大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农民的行为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正向着现代化方向发展。首先,职业角色的多样化,使得农民更容易理解日益加快的社会变革,增强了他们的适应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