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训练、停训与恢复训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解释:过度训练 恢复训练
2.简述过度训练 的主要表现。
4、防护支持带及运动支架的使用
作用在于限制关节一定方向的活动度,加强 关节稳定性,保护愈合未坚的韧带肌腱,便于 提早进行康复性训练及技术性训练,加速恢复 运动能力,减少创伤再发的机会。
防护支持带常用的有贴胶、弹力绷带、黏 胶绷带、黏胶弹力绷带等。各种宽度及硬度的 腰围可用于限制腰椎活动度。
[思考题]
当停止训练一段时间后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和骨 骼肌代谢能力会下降。如心搏量、心肌收缩性、 心肌肥厚、血容量、体温调节、骨骼肌毛细血管
运动员因停止运动训练可使心血管和代谢的运 动适应性明显减退。
一般经适当训练,可使最大摄氧量增加 5%~25%,停止运动2周后,增加的最大摄氧量 开始消退,停训4~12周可消退50%,停训10周至 8个月可下降至训练前的水平。
过度训练、停训与恢复训练
一、过度训练 (一)过度训练的概念:
过度训练即运动疲劳综合症,是最为常见 的运动性疾病。主要由于运动员机能不能适应 训练安排引起的一系列功能紊乱和病理状态。
(二)发病原因:
1、连续大强度训练和比赛,运动训练安排缺 乏节奏,缺少必要的调整是发生过渡训练的最 主要因素。
2、忽视了“循序渐进”和“系统性”原则。
(四)处理与措施 ❖1、调整训练量,合理安排训练负荷。 ❖2、保证运动员休息。 ❖3、合理的疲劳恢复手段。 ❖4、合理的营养补充。 ❖5、适当的心理恢复手段。
二、停训
练习者骤然停训或明显减量训练可引起体内一些系统 和器官的功能紊乱,这种紊乱症状有的学者称为停训综 合征。常历时数周或数月。
表现为:
❖2、恢复肌肉功能。
停止运动会引起废用性肌萎缩。
肌肉功能恢复不全会影响运动能力、损害 关节稳定、引起关节重复损伤及发生创伤性关 节炎,是运动员最终停止运动的重要因素。
肌力练习应选择不引起疼痛的肌肉练习方式, 如等长练习、多点等长练习、短弧等速练习等。
3、恢复运动协调与专项运动技术定型。
终止训练使运动技术定型消退,熟练的动作 变得生疏、动作变形。恢复正式训练及比赛前, 应恢复运动协调及正确运动技术的训练。 恢复 运动有时需数月,在教练员指导下进行。
情绪状态稳定性差;
胸闷、气憋、心前区不适、隐痛,心律不齐(出现早搏) 等;
消化系统症状为食欲下降、腹胀、胃部不适、便秘等;
神经系统症状为烦躁不安、头痛、乏力、易 激怒、失眠、 自主力失控等;
个别练习者可出现神经性尿频、尿急、脱发、消瘦等。
有氧运动训练引起的心血管系统和骨骼肌系统 的适应不是永久性的。
3、训练中忽视运动员个人特点,缺少区别对 待。
4、运动员受伤后恢复训练不系统,过早的参 加正规的训练和比赛。
5、生活规律遭到破坏,休息不足,旅途劳顿, 营养不良等。
(三)发病机理:
❖1、中枢神经系统失调:大脑皮层的兴奋抑制平衡遭 到破坏,破坏了运动员原先建立的动力定型,从而引 起的一种各个组织、器官的功能失调。
三、恢复训练
运动员在停训后发生训练适应消退的同时,某 些适应仍在不同程度上保留及变化组合。
高水平运动员在停训一段时间后,经过恢复性 训练仍可出现新的训练适应空间而创运动佳绩。
恢复训练后,应合理安排运动量和强度。每次 训练时间不宜太长,训练内容多样化,不能"单 打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恢复方法可进行关节活动练习。需做相邻 关节的联合运动,以牵伸多关节肌肉。
为保持机体的运动适应,防止停训综合征, 必须保持一定的健康运动,通常是适量的耐力 运动。
美国运动医学会建议作60%-90%最大储备 心率或50%-85%最大摄氧量的耐力运动,每次 15-60分钟,每周3-5次。
可做跑步、阻力自行车、登楼、做拉力器、 举哑铃、手摇功率计运动或徒手体操。
尽量选择与专项运动有关的运动方式进行。
❖2、能源枯竭:高强度训练和比赛消耗大量的能量, 能量供应不足导致体内能源物质大量消耗,造成能源 枯竭。
❖3、疲劳物质积累:高强度的训练和比赛会造成疲 劳物质积累,长期积累得不到恢复会破坏机体代谢平 衡,造成过度疲劳。
❖4、机体内环境改变:高强度的训练和比赛导致机 体内环境变化,不及时调整会破坏机体内环境平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