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训练、停训与恢复训练

合集下载

运动性疾病

运动性疾病

女性出现月经紊乱,男 性出现遗精次数增加。 患者专项运动成绩明显 下降,反应迟钝、动作 不灵活和协调性差。
(五)处 理
1、处理原则 尽早消除病因,调整训 练内容或改变训练方法和对 症处理。 2、处理方法: (1)过度训练早期处理方 法 ①调整训练计划,控制运动 负荷,减小运动强度。 ②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 眠。 ③营养调节。
4、饥饿或空腹时不宜 参加运动。 5、长距离运动要及时 补糖、盐、水。 6、剧烈运动后应休息 半小时后淋浴。 7、若有晕厥先兆,应 立即平卧。

四、运动员高血压
高血压的标准: (1)正常血压: 上限:90/140mmHg 下限:60/90mmHg 60/90mmHg (2)高血压 ≥150mmHg/95mmHg (3)临界高血压:界于 两者之间。
(二)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1、晕厥前: 全身软弱无力 头晕、耳鸣 眼前发黑、面色苍白 有冷汗及强烈的饥饿感 (低血糖者)。
2、昏迷后: 意识丧失,手足发凉 脉率快而细弱 血压下降或正常、呼吸 加快或减弱。 一般昏倒数秒,长者 1~2小时
3、清醒后: 有头痛、头晕、乏力, 可有恶心、呕吐。
处理注意事项
3、运动员参加剧烈训练或比 赛前,要仔细问病史、家 族史和进行体检。 4、 饭后应休息1.5~2小时后 才能进行剧烈运动。 运动员选才时,对身体瘦高 且高度近视者,全面体格检 查,排除马凡氏综合症,防 止运动猝死。
思考题: 思考题: 1. 结合运动实例说明过度训练的发病机理, 如何预防? 2.试述过度紧张有哪些类型,其症状有何不 同?
若有呕吐,将头部转向 一侧,防止舌头或呕吐 物堵塞呼吸道。 呼吸停止者进行人工呼 吸,心跳停止者做胸外 心脏挤压术。
清醒后可饮服含糖热饮 料或少量白兰地。 注意休息,促进恢复。

从生理生化角度谈马拉松运动员过度训练的预防和恢复

从生理生化角度谈马拉松运动员过度训练的预防和恢复

从生理生化角度谈马拉松运动员过度训练的预防与恢复一、过度训练的概念与可能机制1.1过度训练的概念过度训练是运动性疾病中的一种,主要是由训练的总量、频率和强度三个方面的因素引起的。

过度训练会对运动员的生理和心理造成许多不良后果,生理上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失眠等症状,心理上出现压力过大、焦虑、害怕训练等状况,严重的后果是运动员提前终结其运动生涯。

如果在马拉松训练过程中,运动员在训练总量、频率和强度的任意一项上出现过量的现象,再加上身体和心理无法得到充足的休息和恢复,生理和心理上就可能产生不适状况,久而久之,逐渐成为过度训练。

1.2导致过度训练的可能机制1.2.1糖原消耗不足马拉松运动项目是一项高强度的运动项目,运动员在运动的过程中会从其身体内的碳水化合物中汲取运动所需要的能量,在高强度的训练中,碳水化合物产生的能量不能满足维持运动员长时间的保持技术动作,这时就需要肌糖原提供运动的能量,而长时间的运动降低了肌糖原再合成的速度,当肌糖原被汲取完之后,运动员的身体能量就会逐渐下降,很快产生疲惫感,从而影响运动能力。

1.2.2植物神经系统紊乱经过长时间的高强度训练运动员的神经系统与荷尔蒙系统不再能维持平衡,导致神经内分泌系统变得紊乱,导致身体和心理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运动时差综合症,这种综合症又分为交感神经类和副交感神经类,其中副交感神经属于植物神经系统,长时间、高强度的训练对运动员的副交感神经影响尤为严重,造成植物神经系统紊乱。

二、马拉松运动特点对过度训练的影响2.1马拉松运动特点马拉松运动是距离特别长的长跑运动,需要运动员在公路上进行42.195km 的长跑,完成全程的时间通常要大于2h。

参加马拉松运动的运动员需要拥有能适应各种地形的跑技与战术,能够有效控制和稳定跑步中呼吸的节奏和频率,并且知道如何运用跑步技术,将体能消耗减到最小,满足长时间的运动对体力的要求。

所以马拉松运动员每天的训练量非常大,相应的训练时间也很长。

浅析超量恢复训练原理与恢复再生训练原理

浅析超量恢复训练原理与恢复再生训练原理

浅析超量恢复训练原理与恢复再生训练原理浅析超量恢复训练原理与恢复再生训练原理引言:在运动训练中,超量恢复训练原理和恢复再生训练原理是两种被广泛运用的训练方法。

这两种原理旨在通过运动和休息的合理结合,促进身体适应性改变,提高运动能力。

然而,两者的训练方式和效果并不完全相同。

本文将对超量恢复训练原理和恢复再生训练原理进行浅析,以期为运动员和教练员提供一定的指导。

一、超量恢复训练原理超量恢复训练原理是指在训练过程中,结合高强度的运动负荷和适当的休息,通过持续逼近个体的最大负荷,促使身体产生适应性改变。

超量恢复训练原理要求个体在短期内承受超过其适应能力的训练负荷,然后通过恢复期让身体适应并恢复到更高的适应能力水平。

超量恢复训练的思路是根据超适应原理,即刺激超出身体适应能力范围后,身体会通过适应和恢复,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

通过在训练中引入高负荷和一定程度的疲劳,迫使身体产生适应性改变,从而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

然而,超量恢复训练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如果训练负荷过大或恢复不当,可能会导致过度训练和运动损伤。

因此,在进行超量恢复训练时,需要根据个体特点和训练阶段的需求,合理安排训练负荷和恢复周期,以保证训练效果和个体的健康。

二、恢复再生训练原理恢复再生训练原理是指通过合理的休息和恢复措施,使身体从运动负荷和疲劳中迅速恢复,并重新生成更好的状态。

恢复再生训练原理重视恢复的重要性,认为充分的休息和恢复是提高运动能力的关键。

恢复再生训练的核心思想是在合理的训练负荷下,通过科学的休息和恢复方法,加速身体疲劳物质的排解和代谢产物的清除,促进肌肉的再生和修复,达到提高运动能力的目的。

常用的恢复再生训练方法包括主动恢复和被动恢复。

主动恢复是指通过主动活动、放松训练和饮食调节等手段,促进身体的恢复和再生。

被动恢复则是通过休息和睡眠等手段,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和修复,达到恢复再生的效果。

恢复再生训练的优点在于可以预防和减少过度训练和运动损伤的风险,同时提高训练效果和运动能力。

预防过度训练的方法

预防过度训练的方法

预防过度训练的方法
预防过度训练的方法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根据个人情况制定合适的训练计划,包括适当的运动强度、频率和时长。

避免突然增加训练量或强度,以避免身体无法适应。

2. 关注身体信号:在训练过程中,要时刻关注身体的反应,如出现肌肉疼痛、疲劳、睡眠不好、食欲不振等症状时,应适当减少训练量或休息。

3. 多元化训练:采用多种形式的训练,如力量训练、有氧运动、瑜伽等,以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减轻身体负担。

4. 充分休息和睡眠: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让身体有充分的时间来恢复和修复。

避免熬夜和不足的睡眠时间。

5. 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以支持身体的训练和恢复。

6. 适当的热身和拉伸:在训练前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训练后进行拉伸放松,有助于预防肌肉拉伤和疲劳。

7. 听从身体:在训练中,要时刻听从身体的反应,避免强迫自己进行过度的训练。

当身体需要休息时,应适当休息或减少训练量。

8. 寻求专业指导: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寻求专业教练的指导,帮助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调整训练方式和强度。

总之,预防过度训练需要合理的训练计划、充足的休息和饮食、多元化训练以及关注身体的反应。

在训练过程中,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适应,避免对身体造成过度的负担。

基础班篮球恢复训练教案

基础班篮球恢复训练教案

基础班篮球恢复训练教案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篮球爱好者们渴望恢复训练和比赛。

然而,长时间的停训可能导致运动员们的体能和技术水平下降。

因此,基础班篮球恢复训练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为基础班篮球恢复训练制定一份教案,帮助运动员们有效恢复体能和技术水平。

一、训练目标1. 恢复体能: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运动员的耐力、灵活性和爆发力,使他们能够在比赛中保持高水平的体能状态。

2. 提高技术水平:通过细致的技术训练,提高运动员的运球、传球、投篮等基本技术,使他们能够在比赛中更加游刃有余。

二、训练内容1. 体能训练(1)有氧训练:包括跑步、游泳、骑行等,以提高运动员的心肺功能和耐力。

(2)爆发力训练:如跳绳、蛙跳、俯卧撑等,以提高运动员的爆发力和速度。

(3)灵活性训练:包括拉伸训练、瑜伽等,以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灵活性。

2. 技术训练(1)运球训练:通过各种运球动作的练习,提高运动员的运球技术和控球能力。

(2)传球训练:包括直传、横传、过顶传球等,以提高运动员的传球准确度和速度。

(3)投篮训练:通过各种投篮动作的练习,提高运动员的投篮技术和命中率。

三、训练计划1. 周期安排:每周进行5天训练,其中包括3天体能训练和2天技术训练。

2. 训练时间:每天训练时间为1.5-2小时,早上进行体能训练,下午进行技术训练。

3. 训练强度: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和时间,以避免过度训练导致的伤害。

四、训练方法1. 分组训练: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水平,进行分组训练,以保证每个运动员都能得到针对性的训练。

2. 教练指导:由专业教练进行指导,及时纠正运动员的动作错误,提供技术指导。

3. 自主训练:鼓励运动员在训练之外进行自主训练,如跑步、篮球基本功练习等,以加强训练效果。

五、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在训练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好运动员的安全,避免因训练导致的意外伤害。

2. 合理饮食:合理的饮食对于运动员的恢复训练同样重要,要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

体育保健学名词解释

体育保健学名词解释

体育保健学名词解释1体育保健学:体育保健学是研究人体运动过程中保健规律与措施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

5过度运动:过度运动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运动负荷超过人体的承载能力,机体在精神、能量等方面过度消耗,使其无法在正常时间内恢复体力;二是指当身体的某些功能发生改变时,恢复手段无效、营养不良、情绪变化、思想波动等,使正常的负荷变成超量负荷,从而是主动运动变成被动的应激刺激。

8自我监督:自我监督是指体育运动参加者在训练和比赛期间采用自我观察和简单易行的医学检查方法,对健康状况、身体反应、功能状况及比赛成绩进行记录和分析。

9过度训练:过度训练是指运动负荷与身体功能状况不相适应,以至于疲劳长期积累而引起功能紊乱或病理状态,或疲劳伴有健康损害。

10运动性疲劳:运动性疲劳是指机体生理过程不能维持其机能在一定特定水平上和/或各器官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

11营养:人类为维持生命必须从外界摄取食物,合理膳食是维持机体生命活动和健康的物质基础,人体不断从外界摄取食物,经消化、吸收、代谢和利用食物中身体需要的物质(养分或养料)来维持生命活动的全过程即为营养。

12营养素:人类为维持生命必须从外界摄取食物,食物中的养分成为营养素,营养素是维持人类生命活动和健康最根本的物质15完全蛋白质:是指蛋白质中所含的的必须氨基酸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恰当,它们在人体内利用率高,也成为优质蛋白质。

半完全蛋白:是指蛋白质中所含的必须氨基酸种类虽然齐全,但其中某一中或几种必须氨基酸的含量相对较低。

不完全蛋白质:是指蛋白质中所含必须氨基酸种类不全,不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也不能维持生命的蛋白质。

19运动性应激综合症:是指运动负荷超过一定范围,超出体育运动参加者的最大耐受能力时(或过度负荷时)而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功能紊乱或病理过程。

20运动性猝死:有或无症状的运动员和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在运动中或运动后24小时内意外死亡。

1. 关节脱位:是指凡相连两骨之间失去正常的连接关系22开放性软组织损伤:是指受伤部位皮肤或黏膜的完整性遭到破坏,破裂伤口与外界相通,常有组织液渗出或有血液从创口流出。

调节过度的训练方法

调节过度的训练方法

调节过度的训练方法
1、调节过度的动作及训练:对细节要求和任务的要求过度调节,以调整运动员的动作。

这些调节过度的动作及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效率,但也容易造成疲劳感和训练不足等问题。

2、多次快速重复:利用机械辅助或自主训练,连续多次快速重复传授技能。

这种方法可以促进运动员自主性训练和技术提高,但也容易使疲劳感加剧,影响技术提高的目的。

3、精细分组和限制能力:将运动员划分精细分组,分层次练习技术,或者低能力水平模拟练习,限制过度调节技术。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技术水平,但也易产生保守性,训练效率低的局面。

4、理论训练:结合运动理论,通过引导运动员学习解决技术问题的理论训练。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运动员的理论水平,但也容易使得运动员陷入理论思维,而不能灵活应用到实际练习中。

总之,调整太多可能导致运动员训练效率低,训练质量不高,甚至出现训练中断的情况。

因此,在实施训练过程中需要考虑适当平衡调整。

- 1 -。

过度训练名词解释

过度训练名词解释

过度训练名词解释过度训练是指个人在体育锻炼过程中,超出自身适应能力范围,长时间高强度训练,导致身体和心理出现不适应、疲劳和损伤等现象的状态。

过度训练是一种负面的训练状态,往往会对运动员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过度训练通常表现为持续性的疲劳,训练成绩处于停滞状态或下降,身体出现各种症状,包括失眠、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体温下降、心率失常、消化系统紊乱等。

运动员在进行过度训练时,由于身体出现疲劳、损伤和消耗等因素,容易引发免疫系统的紊乱,使得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各种疾病。

此外,过度训练还会对心理造成负面的影响,包括情绪低落、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过度训练还会导致肌肉骨骼系统的损伤,包括骨折、软骨破损、肌肉拉伤等,甚至会影响生育能力。

过度训练的发生原因很多,包括训练计划和强度不合理、恢复时间不充足、营养不良、精神压力过大等。

对于训练计划和强度不合理的情况,往往是教练员制定的训练计划不科学,对运动员的个体差异没有充分考虑,导致训练过程中超负荷的情况发生。

而恢复时间不充足则是指运动员的身体没有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长时间处于疲劳状态,容易导致过度训练的发生。

营养不良是指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没有得到充分的营养供给,导致身体资源的消耗与补充失衡。

精神压力过大是指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承受过量的心理压力,从而导致身体和心理的不适应。

为了预防和减少过度训练的发生,运动员和教练员应该注重合理的训练计划制定,根据个体差异和身体状况制定适合自己的训练强度和周期。

同时,合理的休息和恢复也是预防过度训练的重要措施,合理安排训练和休息时间,避免连续高强度训练。

良好的饮食和营养也是预防过度训练的保障,保持充足的能量和营养供给,加强对身体的修复与补充。

此外,对于精神压力过大的情况,运动员应该保持积极的心态,合理化对待训练,同时也可以寻求心理方面的帮助。

总之,过度训练是一种对身体和心理产生负面影响的训练状态,必须加以重视和预防。

12运动性病症防治

12运动性病症防治

第十二章运动性病症防治在训练和比赛中,运动负荷超过了运动员所能承受的生理、心理限度,引起机能紊乱和病理变化而导致的各种疾病,称为运动性疾病。

如过度训练综合症、过度紧张、运动性高血压、心律失常、运动性贫血、晕厥、运动中腹痛、运动性血尿等。

出现运动性病症,应停止运动或调整运动量,并进行检查和治疗。

第一节过度训练过度训练是指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由于疲劳的连续积累而导致机体出现功能紊乱或病理状态。

一、原因过度训练产生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训练缺乏科学性,未遵循循序渐进和系统性原则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在持续大运动量训练中,缺乏必要的间歇或节奏,引起身体的过度疲劳。

2.训练中缺乏全面身体训练和心理训练,训练手段单调枯燥,长此下去会使运动员感觉乏味、局部负荷过大,产生生理和心理的过度疲劳。

3.患病或伤病后未痊愈,生理上和心理上没有足够的准备便参加大强度的训练或比赛。

机体疲劳后又没有采取有效的恢复措施,使疲劳产生积累。

4.生活规律的改变,环境、气候的变化,睡眠不足、营养不良等均可导致身体机能下降,引起过度训练的发生。

5.饮食营养不合理,消耗的物质得不到及时的补充,如脱水,热能物质摄入不足,长期缺乏微量元素等。

6、各种心理因素:如人际关系不协调、学习训练不顺心、失恋、竞赛反复失败等等,也是造成过度训练的诱发原因。

二、征象过度训练的征象是多种多样的,可涉及到各个系统和器官,主要症状为:1. 神经系统。

早期或轻度患者主要表现为一系列的神经症状、心理障碍,如身体软弱无力、倦怠、精神不振、无训练欲望甚至厌烦训练,心理上有压抑感且缺乏信心。

有的运动员表现为情绪波动较大,爱激动和发脾气,或反应迟钝,对周围事情淡薄、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等。

大多数过度训练的运动员都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如失眠、多梦、易醒,少数有困倦或嗜睡现象。

其他的表现为头痛、头昏、记忆力减退,工作能力和运动水平下降等。

2. 心血管系统。

运动员常见症状为胸闷、心慌、气短、心前区不适式疼痛,以及心律不齐,血压增高且不稳定,血红蛋白下降,恢复期延长等。

如何控制负荷量度及过度训练的恢复

如何控制负荷量度及过度训练的恢复

运动训练负荷是运动训练中最为活跃的因素,贯彻训练的始终。

教练员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研究和确定为了实现特定的训练目标,运动员能够和应该承受多大的负荷,又女,何去承受这一负荷,教练员的训练计划无一例外地要详细地规定训练负荷的量度,并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对其实施科学的控制。

在我们的业余训练中,由于教练员不能正确地掌握和控制好运动员的运动负荷,使得一些队员因负荷太小,而不能很好的提高专项成绩,一些队员因负荷太大,而受到损伤,这样就会造成得不偿失,因此如何正确控制运动负荷,成了我们在训练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的课题。

对负荷量度实施科学控制的基本要点在于:1、对负荷大小,给以客观的准确的度量;2、随着运动员对原有负荷量度的适应,相应提高负荷水平,以求得新的训练适应;3、及时地进行检查评定,防止负荷量度的提高超过足以伤害运动员健康,导致其竞技能力下降的限度。

一、决定负荷大小的因素运动员在训练中能够承受和应该承受多大的训练负荷,取决于主客观许多因素,在训练过程中,经常对这些决定因素进行认真的分析,根据这些因素自身以及它们之间联系的变化,对负荷的量度进行及时的必要的调整,是实现对运动负荷科学控制的基本途径,这里,运动员的承受能力、专项竞技的需要和训练的周期节律是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二、负荷适宜程度的判定为了对负荷的量度实施有效的控制,必须首先对负荷量度的适宜程度进行科学的判定,这些判定包括:①负荷适宜程度的生物判定,不同量度对运动员机体所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可以从许多生理化指标中得反映;②负荷适宜程度的心理学判定,运动员所承受的训练负荷,通常会引起相应的心理反应却并非完全来自训练负荷。

③负荷适宜程度的教育判定,运用教育学观察手段也能对负荷的适宜程度进行判定,这是教练员在训练中更为常用的方法。

三、训练负荷的动态变化负荷的动态变化极大地影响竞技状态的发展变化以优异成绩的创造。

如朱建化三破世界纪录,而在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屈居第三;中国男排在1982年世界锦标赛前连战连捷,甚至以3:0战胜过冠军苏联队,而在秘鲁的关键比赛中只得第七名,原因之一,不能不说与负荷动态变化的控制不妥有关,这些都说明,在训练、比赛中掌握并运用上述规律,将负荷的动态变化控制在适量的方向和范围内,是负荷科学控制具体实施得以成功的关键,对提高竞技能力和创造优异成绩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训练过度活动反思报告总结

训练过度活动反思报告总结

训练过度活动反思报告总结引言训练过度是指在进行运动训练或其他体力活动时,过度地从事这些活动,超过了身体的承受能力,从而导致身体疲劳、受伤等不良后果。

训练过度活动反思报告旨在总结和分析我个人在训练过度活动中的经验和教训,以便更好地规划和管理未来的训练计划。

过度训练活动的背景作为一个长跑爱好者,我经常参加各种长跑比赛。

为了在比赛中获得更好的成绩,我通常会制定详细的训练计划,包括每周的跑步里程、强度和速度等。

然而,在过去的几个月中,我过度投入训练活动,导致身体疲劳和伤病的发生,这给我敲响了警钟。

过度训练活动引起的问题由于过度训练活动,我开始感到身体疲劳和精神压力过大。

尽管我想继续坚持训练,但身体的疲劳感和不适感逐渐累积,使得我无法顺利进行训练活动。

此外,过度训练还导致我发生了多次运动损伤,包括肌肉劳损和韧带拉伤等。

这些问题不仅让我无法继续训练,还对我的身体造成了长期危害。

引起过度训练活动的原因通过回顾和反思自己过度训练活动的原因,我发现以下几点:1. 缺乏合理的训练计划:在过去的几个月中,我没有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能力水平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

我过于追求高强度和高里程的训练,而忽视了身体的恢复和休息。

2. 忽视身体信号:我常常忽视了身体给出的信号,比如疲劳感和不适感。

我经常强迫自己继续训练,而不是停下来休息和恢复。

这导致疲劳和伤病逐渐加重,最终无法继续进行训练。

3. 缺乏全面的训练计划:我过度关注长跑项目的训练,忽略了其他运动项目的训练。

这使得我的身体运动能力不够全面,并且容易导致某些部位的肌肉过度使用,引发损伤。

反思与改进在反思过度训练活动后,我意识到需要进行以下改进:1. 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我将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能力水平,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

合理的训练计划需要平衡训练强度和休息恢复,确保身体能够逐步适应训练负荷。

2. 重视身体信号:我将更加重视身体所给出的信号,包括疲劳感和不适感。

当身体出现不适时,我将及时停止训练,进行适当的休息和恢复。

过度训练的处理方法

过度训练的处理方法

过度训练的处理方法
过度训练是指在训练过程中,身体不能得到适当的恢复和休息,导致训练效果下降,并可能引发身体和心理问题的情况。

以下是过度训练的处理方法:
1. 休息和恢复:在发现过度训练的早期迹象时,最重要的是给身体足够的休息和恢复时间。

减少训练强度和频率,增加睡眠时间,以帮助身体恢复。

2. 调整训练计划:重新评估当前的训练计划,可能需要减少训练量或者增加休息日。

确保每周安排足够的休息时间,避免连续进行剧烈训练。

3. 营养补充:适当的饮食和营养摄入对于身体恢复很重要。

确保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以支持肌肉恢复和能量补充。

4. 找到平衡:避免过分关注训练,找到身体和心理的平衡。

为自己留出时间,进行放松和娱乐活动,以缓解压力和减轻焦虑。

5.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过度训练引发了身体或心理问题,寻求专业的帮助是很重要的。

与运动医生、运动心理学家或训练师咨询,他们可以评估情况并提供合适的治疗和建议。

6. 训练监控:使用技术工具(如智能手表、手机应用程序等)来监测训练负荷、心率、睡眠质量等数据,以更好地了解身体的反应和恢复情况。

最重要的是,对于身体的信号要保持敏感,及时调整训练计划,并给予自己足够的休息时间,以避免过度训练的发生。

王步标版运动生理学第十章运动训练若干问题生理学分析

王步标版运动生理学第十章运动训练若干问题生理学分析
物节律,循环往复、逐步提高地安排训练内容和负荷量度。 ➢ 生理学依据:适应规律、超负荷原理、超量恢复等生理机制
第二节 运动训练的基本要素
➢ 一、运动持续时间和运动强度 ➢ 运动持续时间即一次训练期间内从事运动所花费时间的长短。 ➢ 持续时间对训练效果有明显影响,如有氧耐力训练产生效果的最低限度时间是心肺功能适
(三) “极点”与“第二次呼吸”
Ø2. “第二次呼吸”及其产生原因
➢ 概念:极点出现后,依靠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调整运动节奏继续坚持运动,这些不良的生理 反应便会逐渐减轻或消失,此时呼吸变得均匀自如,动作变得轻松有力,运动员能以较好 的机能状态战胜极点,继续运动下去,这种状态称为第二次呼吸。
➢ 产生原因:内脏器官惰性逐步得到克服,吸氧水平逐渐提高,加上运动速度下降,吸氧基 本上等于需氧。内环境得到改善,呼吸循环系统功能活动增强,动力定型得以恢复。
➢ 心率是最常用、最简便的生理监控与评定指标之一 ➢ 心率的应用:运动强度指标
评价训练水平 ➢ 优秀运动员的心率变化特征评价:恢复水平
安静心率低,可动员的潜力大; 定量负荷时,动员快、反评应价小功、能恢状复态快 极量负荷时,动员快、最高心率与常人差不多,恢复快
第四节 训练效果的生理评定
(三)肺活量 ➢ 肺活量是反映呼吸系统功能的有效指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呼吸系统发育良
➢ (二)运动训练的适宜生理负荷量
Ø确定适宜生理负荷量的生理意义及依据: ①生物机体内物质能量代谢的超量恢复规律; ②运动条件反射的 “强度法则”; ③机体抗疲劳、消除疲劳和加速恢复的能力。
(三)“极点”与“第二次呼吸”
➢ 1. “极点”及其产生原因 ➢ 概念:运动员进行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剧烈运动中,由于运动开始阶段内脏器官的活动不

运动科学知识:运动科学中的恢复训练

运动科学知识:运动科学中的恢复训练

运动科学知识:运动科学中的恢复训练恢复训练在运动科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指在运动员因为伤病、疲劳等原因停止训练后,通过一系列的方法来恢复体能、调整状态、重新进入训练状态并且避免再次受伤的一种训练方式。

恢复训练不仅在专业运动员中非常重要,在业余的健身以及日常生活中也同样存在重要性。

例如,如果你因为在健身房受伤而停止训练,那么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恢复训练来避免伤势加重或者重新受到伤害。

因此,恢复训练在运动领域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一、为什么需要恢复训练?尽管训练对于身体的健康和状态是非常有益的,但是训练过度或者错误的训练方式会导致受伤、疲劳和其他一系列问题。

如果运动员或者健身爱好者感觉过度劳累或者感到疼痛等不适应该立即停止训练并且进行恢复训练。

恢复训练的主要原因有:1.减少损伤复发的几率。

2.提高身体的适应能力。

3.避免过度疲劳。

4.遵循规定的安全程度进行训练。

5.减少疼痛和不适,并且提高身体健康状况。

二、恢复训练的关键策略和步骤一般来讲,恢复训练的重点在于如何通过一系列的方法来恢复身体健康和状态,以便重新进入训练状态。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恢复训练策略和步骤:1.阶段性恢复训练。

分阶段恢复训练是指按照一定的步骤和程序来逐渐恢复体能和状态。

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包括初期恢复、中期恢复和后期恢复。

初期恢复的重点在于适当地放松和保持身体健康,中期恢复的重点在于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和量,并增加体能训练的比例,后期恢复的重点在于继续增加训练强度和量,提高体能和技能水平。

2.采用增加训练量的方法进行恢复训练。

这是一种通过增加训练量来逐步恢复和提高身体体能和技能水平的策略。

逐渐增加训练量和强度是为了更好地让身体适应训练伤和状态,训练实践表明此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3.采用康复训练。

这是通过一定的康复训练来促进身体伤损的愈合和康复的一种方法。

康复训练通常由专业的医学人员和康复师负责,包括物理治疗、按摩、针灸、理疗等等。

恢复训练总结

恢复训练总结

恢复训练总结1. 引言在进行训练过程中,许多运动员可能会面临伤病的困扰。

不仅会导致训练中断,还可能影响运动员的表现和发展。

因此,恢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恢复训练的目标是让运动员尽快从伤病中恢复,并恢复到正常的训练水平。

本文将总结恢复训练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常用的恢复训练方法。

2. 恢复训练的重要性恢复训练对于运动员来说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理由:2.1 预防进一步伤病由于运动员在训练中可能会受到各种各样的伤害,恢复训练可以帮助他们预防进一步的伤病。

通过适当的恢复训练方法,可以加速受损组织的修复和康复,减少运动员再次受伤的风险。

2.2 提高训练效果恢复训练还可以帮助运动员提高训练效果。

当运动员能够从疲劳中恢复过来,他们的身体状态会更好,这使得他们的训练效果更好。

此外,良好的恢复训练方法还有助于改善运动员的肌肉力量和灵活性。

2.3 心理准备受伤后,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可能受到负面影响。

通过恢复训练,运动员可以逐渐恢复信心和积极的心态,为未来的训练或比赛做好准备。

3. 常用的恢复训练方法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恢复训练方法:3.1 休息休息是恢复训练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当运动员受伤或疲劳时,给予足够的休息时间可以帮助身体恢复。

休息时间包括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日的安排。

3.2 冷热敷冷热敷是一种常用的恢复训练方法,可以促进受伤部位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冰敷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而热敷可以放松肌肉并促进血液流动。

3.3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一种通过特定的运动、按摩和其他物理手段来促进受伤部位康复的方法。

物理治疗可以帮助恢复受伤组织的功能,并加速康复过程。

3.4 营养补充恢复训练过程中,运动员的营养需求可能会有所增加。

合理的营养补充可以提供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素,加速恢复过程。

3.5 渐进式训练渐进式训练是一种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长的训练方法。

通过渐进式训练,运动员可以逐渐重新适应运动负荷,预防再次受伤。

4. 结论恢复训练是运动员在受伤后必须经历的过程。

篮球教学训练中运动损伤原因与防治措施

篮球教学训练中运动损伤原因与防治措施

篮球教学训练中运动损伤原因与防治措施一、运动损伤的原因1. 错误的动作姿势在篮球训练中,一些运动员因为技术动作没有规范导致伤害。

运球时手腕过度地用力,跳投时落地姿势不正确等,都容易导致手腕、膝盖等部位受伤。

2. 过度训练在篮球训练中,一些运动员为了提高自己的水平,会采取过度训练的方式,从而超负荷地运动。

长时间的训练对肌肉和韧带的损伤是非常大的。

3. 器械不合适一些篮球运动员在训练时使用的器材不合适,比如鞋子太滑、过于硬挺等,都容易导致运动损伤。

4. 不良的环境篮球场地的硬度、平整度、摩擦力等对运动员的伤害很大。

而一些训练场地的环境条件不符合要求,容易导致运动损伤。

二、预防运动损伤的措施1. 合理安排训练针对篮球运动员的年龄、技术水平、身体素质等因素,合理安排训练内容和强度,避免过度训练。

在篮球教学训练中,对运动员的技术动作进行规范指导和训练,使其掌握正确的动作姿势,避免因为错误动作姿势导致的运动损伤。

合理选择篮球运动所需的器材,比如鞋子、护具等,确保器械符合个人需要,避免因器械不合适而导致的运动损伤。

4. 创建安全的训练环境5. 加强身体素质的训练在篮球教学训练中,应该注重对运动员的力量、耐力、柔韧性等身体素质的训练,以增强乘员的身体抗压能力,从而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率。

三、运动损伤的应急处理1. 休息和冷敷一旦发生运动损伤,应立即休息,并在休息的同时进行冷敷,以减轻伤势。

2. 医疗治疗如果伤势较重,应立即到医院进行治疗,以避免伤势加重。

3. 适当的按摩在受伤的部位进行适当的按摩,可以有效地促进受伤部位的血液循环,加速伤势的康复。

四、营养补充在篮球教学训练中,合理补充营养,保证身体的充足能量,有利于受伤部位的早日康复。

五、恢复训练在受伤痊愈后,应根据医嘱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恢复身体的功能和力量。

六、心理调适在进行篮球教学训练中,受伤运动员需要重视心理调适,保持乐观和自信的心态,有利于身体更快地恢复。

停训一段时间后的恢复性训练,到底该怎么练?这些步骤教会你

停训一段时间后的恢复性训练,到底该怎么练?这些步骤教会你

停训⼀段时间后的恢复性训练,到底该怎么练?这些步骤教会你很多时候因为⽣病或者外出⼯作的原因,不能按平时的计划去健⾝房锻炼,导致⼀个星期左右甚⾄更长时间没有去训练,这应该是很多⼈都遇到过的问题,那么停训⼀段时间以后,我们该怎样进⾏训练呢,还是像平时那样⼀个肌群⼀个肌群的练吗,接下来将会告诉你,怎样进⾏恢复性的训练让我们的⾝体快速的回到以往的训练状态。

正常的训练计划是热⾝五分钟然后进⾏肌⾁激活,接着就开始正式的训练了,但如果你⼏天没有训练了突然第⼀次训练的话,特别是⽣病第⼀次训练的话,这⾥推荐⼤家先做有氧,再做重量训练;先做有氧的⽬的是激活全⾝的神经系统,让⾝体快速的进⼊运动模式,因为你已经很多天没训练了⾝体会⽐平时要更僵硬⼀些,所以建议最开始先做30分钟的低强度有氧训练。

很多⼈觉得前⼏天没训练的今天想⼀次性补回来,强烈建议⼤家不要这么做,这只会让你的⾝体变得更加糟糕。

做完有氧训练以后,第⼀个动作我们通常会选择⼀个复合动作,来加快全⾝的⾎液循环,卧推就是⼀个⾮常好的选择,多关节参与并且能够训练到胸⼤肌。

在重量的选择上建议⽐平时的重量较轻百分之五⼗左右,因为今天的训练⽬的不是增肌,⽽是让⾝体恢复以往的训练状态,所以不建议推⼤重量;选择每组20次左右的重量,做4组。

点击播放GIF/4.3M杠铃划船作为第⼆个动作,针对我们的背部肌群进⾏激活刺激,同理背部的训练是恢复⽽不是增肌训练,这⾥推荐⼤家先⽤空杠进⾏背部肌⾁的预热;如果感觉重量较轻,就使⽤平时重量的百分之六⼗来进⾏训练,卧推加划船两个动作做完以后,我们的上肢基本上就已经充⾎完成,多次数⼩重量的训练有助于我们提前进⼊运动状态。

点击播放GIF/3.3M上⾯两个动作做完以后,我们的⼿臂作为协同肌也会有相应的充⾎感,这时我们再来刺激⼿臂效果会更好,多次数加上上肢的快速⾎液循环,让我们的⼿臂可以很轻易的就进⼊到了训练状态,不会因为之前的停训⽽造成很⼤的影响。

点击播放GIF/2.8M⼆头训练完以后肯定就到了三头的训练时间,选择⼀个⾃⼰熟悉的动作是很重要的,龙门架下压、双⼿背后臂屈伸都是可以的,只要⾃⼰做着舒服的动作就⾏了。

恢复训练的必要性

恢复训练的必要性

恢复训练的必要性在训练中之所以必须进行恢复训练,这是因为经过紧张激烈的训练,机体中的能量储备必然消耗,产生疲劳,机能水平下降。

根据恢复和超量恢复原理,运动结束后,机体能量物质必须要得到恢复和超量恢复,方能使机体功能水平得到提高,为提高运动成绩创造物质条件。

人体在活动过程中,身体各组织细胞的原有成分和能源物质要进行不断的分解,释放出能量,以供给机体活动需要.在能源物质分解过程中,能源物质的合成也同时进行。

根据恢复与超量恢复原理进行恢复训练,可实现基本能源物质的修复与储存,为提高机体体能水平创造物质条件。

经过大负荷训练,运动员会有肌肉“受压”的感觉.也时常感到两腿沉重,甚至疼痛。

假如使用按摩、沐浴,以及敷用一些药物,或进行慢跑等恢复手段,就会加速肌肉中的血液循环,使肌肉提早进入放松状态。

运动员大负荷的训练与比赛后,由于活动过程中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的平衡状态被破坏,神经系统必然疲劳,活动结束后,通过有效的手段和方法进行合理的调整,就会使神经过程兴奋与抑制状态重新平衡,使机体所产生的疲劳得到消除。

人体生理过程的调节是在各种器官能不断相互作用调整中实现的,神经系统是调节以及调整的中枢,其中器官及身体过程的相当大一部分都属植物神经的控制范围以内。

植物神经受中枢神经系统支配,中枢神经系统可决定在什么情况下什么器官进行活动和怎样活动。

在身体处于活动状态时有不定期的调节系统进行活动,在身体处于安静状态时另一些调节系统在进行活动。

器官系统的机能正常与否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系统调整得是否适当及其与器官系统是否持续接通而定。

持续的输出冲动及输入冲动式再输入冲动,会使这种状况保持下来。

对恢复能力的训练能对这种复杂的机能系统发生影响,使中枢神经系统与主要受随意控制的外围器官之间的控制路线固定下来。

通过长期系统的恢复能力训练,不仅植物性器官及运动器官的相互作用能得到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外围器官及中枢器官的相互作用也能得到改善。

经常做力量训练,如果身体出现这5个表现,说明你真的需要休息了

经常做力量训练,如果身体出现这5个表现,说明你真的需要休息了

经常做力量训练,如果身体出现这5个表现,说明你真的需要休息了刚开始做力量训练时,通常只是每周训练3次,基本就是走个过场,随便练练,还没有太高的要求。

随着肌肉力量和肌肉围度的增长,你的自信心逐渐提升,每周会训练4-5次。

后面你发觉这样仍然太慢,于是又增加到了每周6次。

最后觉得休息一天都会耽误时间,干脆每天训练。

像这样训练一段时间后,反而出现了力量倒退现象,总觉得不在状态,实际这就是“过度训练”。

如果产生了下面这些表现,说明你真的应该休息了:1.持续的肌肉酸痛在力量训练时,通过使用重量的负荷,配合训练次数,反复地刺激对应肌肉,直至产生力竭和泵感的效果。

在训练后24-48小时内会有肌肉酸痛感,这个阶段处于肌肉的生长期,需要恢复休息才能进行下一次训练。

如果你每天都在训练,在1周内将全身肌肉都练了一遍,甚至同一个部位练了2-3次,对应肌肉的酸痛感始终无法消除,会持续3-5天或者更长的时间,说明目前的训练出现了问题。

2.持续的身体疲劳在力量训练过程中,会出现短暂的呼吸急促、大量出汗等现象,结束时会有疲劳感。

但是在洗澡、补充能量和休息之后,会恢复到正常的体能状态,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但是如果在睡眠充足、营养均衡的前提下,仍然觉得全身乏力、毫无精神。

在经过午休和晚上休息后,还是没有任何改观,而且始终找不到训练状态,说明你的训练量过高。

3.持续的失眠多梦很多人为了提升训练效果,往往会在训练前喝一些咖啡或者氮泵,这样可以快速提神醒脑,无论是训练重量,还是训练组数和次数,都能得到提升,甚至还会超过平时的训练量。

但是长期饮用咖啡和氮泵,会产生依赖性,本来只需要1杯,后面需要2-3倍的量。

由于喝得过多,随之而来的便是兴奋和压力,很容易引起失眠,脑海中想象的都是训练的画面和未来的肌肉,说明咖啡和氮泵需要减量。

4.持续的关节刺痛平时做任何动作,无论是用固定器械,还是杠铃和哑铃;无论是中低重量,还是大重量,更多的是肌肉收缩和拉伸,并没有其它感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解释:过度训练 恢复训练
2.简述过度训练 的主要表现。
三、恢复训练
运动员在停训后发生训练适应消退的同时,某 些适应仍在不同程度上保留及变化组合。
高水平运动员在停训一段时间后,经过恢复性 训练仍可出现新的训练适应空间而创运动佳绩。
恢复训练后,应合理安排运动量和强度。每次 训练时间不宜太长,训练内容多样化,不能"单 打一"
❖1、恢复方法可进行关节活动练习。需做相邻 关节的联合运动,以牵伸多关节肌肉。
❖2、能源枯竭:高强度训练和比赛消耗大量的能量, 能量供应不足导致体内能源物质大量消耗,造成能源 枯竭。
❖3、疲劳物质积累:高强度的训练和比赛会造成疲 劳物质积累,长期积累得不到恢复会破坏机体代谢平 衡,造成过度疲劳。
❖4、机体内环境改变:高强度的训练和比赛导致机 体内环境变化,不及时调整会破坏机体内环境平衡。
当停止训练一段时间后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和骨 骼肌代谢能力会下降。如心搏量、心肌收缩性、 心肌肥厚、血容量、体温调节、骨骼肌毛细血管
运动员因停止运动训练可使心血管和代谢的运 动适应性明显减退。
一般经适当训练,可使最大摄氧量增加 5%~25%,停止运动2周后,增加的最大摄氧量 开始消退,停训4~12周可消退50%,停训10周至 8个月可下降至训练前的水平。
4、防护支持带及运动支架的使用
作用在于限制关节一定方向的活动度,加强 关节稳定性,保护愈合未坚的韧带肌腱,便于 提早进行康复性训练及技术性训练,加速恢复 运动能力,减少创伤再发的机会。
防护支持带常用的有贴胶、弹力绷带、黏 胶绷带、黏胶弹力绷带等。各种宽度及硬度的 腰围可用于限制腰椎活动度。
[思考题]
(四)处理与措施 ❖1、调整训练量,合理安排训练负荷。 ❖2、保证运动员休息。 ❖3、合理的疲劳恢复手段。 ❖4、合理的营养补充。 ❖5、适当的心理恢复手段。

二、停训
练习者骤然停训或明显减量训练可引起体内一些系统 和器官的功能紊乱,这种紊乱症状有的学者称为停训综 合征。常历时数周或数月。
表现为:
为保持机体的运动适应,防止停训综合征, 必须保持一定的健康运动,通常是适量的耐力 运动。
美国运动医学会建议作60%-90%最大储备 心率或50%-85%最大摄氧量的耐力运动,每次 15-60分钟,每周3-5次。
可做跑步、阻力自行车、登楼、做拉力器、 举哑铃、手摇功率计运动或徒手体操。
尽量选择与专项运动有关的运动方式进行。
情绪状态稳定性差;
胸闷、气憋、心前区不适、隐痛,心律不齐(出现早搏) 等;
消化系统症状为食欲下降、腹胀、胃部不适、便秘等;
神经系统症状为烦躁不安、头痛、乏力、易 激怒、失眠、 自主力失控等;
个别练习者可出现神经性尿频、尿急、脱发、消瘦等。
有氧运动训练引起的心血管系统和骨骼肌系统 的适应不是永久性的。
3、训练中忽视运动员个人特点,缺少区别对 待。
4、运动员受伤后恢复训练不系统,过早的参 加正规的训练和比赛。
5、生活规律遭到破坏,休息不足,旅途劳顿, 营养不良等。
(三)发病机理:
❖1、中枢神经系统失调:大脑皮层的兴奋抑制平衡遭 到破坏,破坏了运动员原先建立的动力定型,从而引 起的一种各个组织、器官的功能失调。
过度训练、停训与恢复训练
一、过度训练 (一)过度训练的概念:
过度训练即运动疲劳综合症,是最为常见 的运动性疾病。主要由于运动员机能不能适应 训练安排引起的一系列功能紊乱和病理状态。
(二)发病原因:
1、连续大强度训练和比赛,运动训练安排缺 乏节奏,缺少必要的调整是发生过渡训练的最 主要因素。
2、忽视了“循序渐进”和“系统性”原则。
❖2、恢复肌肉功能。
停止运动会引起废用性肌萎缩。
肌肉功能恢复不全会影响运动能力、损害 关节稳定、引起关节重复损伤及发生创伤性关 节炎,是运动员最终停止运动的重要因素。
肌力练习应选择不引起疼痛的肌肉练习方式, 如等长练习、多点等长练习、短弧等速练习等。
3、恢复运动协调与专项运动技术定型。
终止训练使运动技术定型消退,熟练的动作 变得生疏、动作变形。恢复正式训练及比赛前, 应恢复运动协调及正确运动技术的训练。 恢复 运动有时需数月,在教练员指导下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