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第一单元第1课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课件:第一单元第1课第2课时少年有梦 (共17张PPT)
向的支撑和超乎想象的付出。“小时 候,就想当世界冠军。这一直是我的梦 想!”坚执于这份梦想,孙杨每天完成 15000米甚至是18000米的训练量,连 他的教练都认为,“这种训练量是对人 的极限一轮又一轮的挑战”。
备战伦敦奥运会期间,孙杨在澳大 利亚进行了近乎魔鬼般的特训,在70天 的训练中,他每天都训练10个小时以 上,除了吃饭、睡觉之外,只有训练。
为著名的化学家。这主要说明( C )
A.少年的梦想都反映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B.少年的梦想要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 C.少年的梦想要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D.只要人生目标明确就一定能够实现梦想
3.在有关“梦想”的主题班会上,汤月说:“我
的梦是当一名建筑设计师”。那么,你认为她要
实现自己的梦想,最根本的是( A )
第一单元 成长的节拍
第 一 课
第二框 少年有梦
1.知道什么是梦想以及梦想的重要性。
2.了解“少年的梦想”的特点,知道什么是 “中国梦”。
3.知道怎样把梦想变为现实;掌握“努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 方法。
阅读第一课第二框的内容(第8-13页),思考以 下问题: 1、梦想的重要性是什么? 2、少年梦想的特点是什么? 3、如何实现梦想? 4、如何为实现梦想而努力?
A.人生有无梦想并不重要 B.梦想的激情带给我们前进的动力 C.只要有梦想,就能成为科学家 D.人们都要树立培育优质油菜品种的梦想
2.著名化学家李比希小学时,有一天,校长问 他:“你将来打算干什么呢?”他响亮地回答: “我想当一名化学家。”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 他坚持不懈地向着自己定下的目标前进.终于成
5.23岁的邱波站上2016年里约奥运会男子单人10 米跳台,这是他实现奥运金牌梦想的最后机会。 4年前,邱波以一枚银牌结束了自己首次奥运之 旅。对此,邱波却认为:“在我心里,伟大的定 义不是金牌,而是继续努力!”邱波的言行告诉
初中历史新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教案(共3课)(2024秋)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教案第1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教学目标】①知道我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的地理位置及特点。
(时空观念)②了解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基本概况,知道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活动。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③认识到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培养学生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家国情怀)【教学重难点】[重点]北京人、山顶洞人等古人类活动。
[难点]北京人的特征。
【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你知道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美丽传说?关于人类的起源,古今中外都有很多传说,中国神话说女娲用水和黄泥创造了人;西方基督教说上帝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男人亚当和第一个女人夏娃。
果真如此吗? 如果不是,那么人类究竟是由什么进化而来的呢?答案提示:古猿教师指导: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提出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
古猿经过漫长岁月的劳动、演变、进化发展成现代人。
那么在远古时期,我国境内又有哪些早期人类呢?今天让我们走进本课,一起来了解我国早期远古人类的活动。
环节二:整体感知1、先导阅读:阅读教材子目录,找出我国境内的主要古人类遗址并根据教材信息进行分类。
教师指导:人类的进化通常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
而智人又可以分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
南方古猿只能使用天然工具;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直立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能用骨针缝制兽皮衣物,可用标枪和长矛进行狩猎、捕鱼。
环节三:新课教学(一)目标导学一: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1、教师指导:【唯物史观】观看视频小组讨论,古猿在走向人类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中哪一个是区分人和动物的重要标志?教师指导:恩格斯在他所写的《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阐明了“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科学论断,从而有力地说明了人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
古猿在劳动中学会使用制造工具,从而与动物有了根本性的区别。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春》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品。
(2)学习文章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及多种修辞手法描写景物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课文。
(2)在诵读中理解寓情于景的写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悟作者对春天的热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学习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及多种修辞手法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寓情于景的写法。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欣赏春天的景色视频师:美丽的春光,充满诗情画意,令人陶醉,大家知道哪些描写春的古诗词呢:学生背诵描写春的诗词。
如: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咏柳》)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宋.叶绍翁.《游园不值》)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唐.杜甫.《春夜喜雨》)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六》)……同学们我国现代著名朱自清先生运用诗化语言,描绘了春的盎然重生机,今天我们来看看他又是怎样描写春天的,首先我们走近作者。
二、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1948),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
原名自华,号秋实,改名自清,字佩弦。
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
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欧游杂记》、《背影》,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匆匆》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三、初读感知(一)自由阅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词。
(二)读准字音。
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水涨(zhǎng)起来了酝酿(yùn niàng)巢(cháo)应和(hè)黄晕(yùn)蓑(suō)抖擞(sǒu)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
新版人教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中学时代知识点归纳
新版人教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中学时代知识点归纳第1框中学序曲1、为什么说中学生活是我们的新起点?答:(1)我们有了一个新的名字----中学生.。
(2)中学生活把我们带进一个别样的天地:富有挑战的新课程,新奇的实验器材,丰富多彩的社团,新校园、新老师、新同学,我们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
2、中学时代在生命历程中的重要作用有哪些?答:(1)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可以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2)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
体现在:①随着身心的不断发展,我们开始深入探寻生命的奥秘,撩开精神世界的面纱.。
②随着自我意识的逐步觉醒,我们开始主动发现和认识自己.。
③随着思维水平和理解能力的不断提高,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越发具体而深入.。
④随着生活体验的日渐丰富,我们开始自觉磨砺意志和品格,思考生活的意义.。
3、中学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哪些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答:(1)集体生活,涵养我们的品格,丰富我们的个性.。
(2)新的课程,引领我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
(3)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给我们提供发展兴趣的平台.。
(4)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为我们打开认识社会之门.。
4.如何适应新的中学生活?中学生活的序幕刚刚拉开,面对各种可能与挑战,我们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从点滴做起,为美好明天付出不懈的努力.。
2第2框少年有梦1. 梦想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意义?(1)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
(2)梦想是我们对未来美好生活图景的愿望,它能不断激发生命的激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
有梦想,就有希望.。
2、少年的梦想有什么特点?答:(1)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
它虽然总是和现实有一定距离,有时甚至不切实际,但是人类需要这样的梦想,因为有了这样的梦想,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2)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3)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情感表达 课件(共33张PPT)
峥嵘岁月 ——美术中的历史
学校 姓名
第一单元
第一课 情感表达(二)
作品 赏析
任务二:了解创作过程
• 《转战陕北》 • 石鲁 1959年 • 中国国家博物馆 • 纸本设色 • 238cm*216cm
任务二:了解创作过程
• 远景:浓淡相间的墨 色,营造出深远辽阔 的意境。
任务二:了解创作过程
任务二:了解创作过程
• 在构图上,呈现出李家山水中 典型的“丰碑式构图”和“门 板式构图”,又巧妙构成了 “两度半空间”。传统山水画 里,画面上下总会留出很大空 白;然而李可染偏偏截掉了峰峦 和坡脚,采用了不留余地的满 幅构图。这样,就迫使观众的 视线集中於山体,产生如同仰 望纪念碑一般的震撼感。此外, 可染先生还刻意减弱透视,强 化了平面感:画面主景的七八 层山几乎被压缩到同一个平面, 像门板一样垂直地堵在观众面 前。如此,通过丰碑式和门板 式构图,山体造型的视觉冲击 力被极大地强化,更凸显群山 之气势撼人。
任务二:了解创作过程
水墨搞
任务二:了解创作过程
• 构图确定后,正式开始放大。我看见他画了大量的山头 局部画稿,几乎每天晚上回到住处都还要不断地练笔, 反复塑造每个山头,经常画到深夜。直至画得非常纯熟 才正式在画幅上落笔。他画的虽然是历史画,但采用的 是“大写”手法。要写出意境来,不但要做到胸有成竹, 而且艺术表现亦要得心应手,才能达到理想效果。整幅 画完成后,我曾几次去看画,但毛主席形象一直定在那 里,迟迟不肯落笔。在这期间,他叫我替他借了一尊毛 主席半身石膏像和一块主席侧面浮雕像。(是张松鹤同 志创作的,很像)但他还不满足,又叫我找一件全身的 主席塑像,我跑了好几处都未找到。他说:“马改(朋 友常这样称呼我),你给我塑一件主席背着双手的小型 全身像。”
(完整版)初一上册语文字词注音
第一单元:第一课散步1、嫩芽(nèn )2、熬(áo )3、霎时(shà)4、分歧(qí)5、拆散(chāi )6、水波粼粼(lín)第二课秋天的怀念1、瘫痪(tān huàn)2、侍弄(shì)3、整宿(xiǔ)4、憔悴(qiáo cuì)5、仿膳(shàn)6、豌豆(wān)7、诀别(jué)8、烂漫(màn)9、翻来覆去(fù)10、絮絮叨叨(xùdāo)第三课羚羊木雕1、抹(mŏ)眼泪2、犄(jī)角3、怦怦(pēng)4、脸颊( jiá)5、手里攥(zuàn )着小刀6、逮(dăi)着玩逮(dài )捕7、树杈( chà) 8、寒颤(zhàn )颤(chàn )抖第四课散文诗两首1、匿笑(nì)2、祷告(dǎo )3、衍(yǎn )4、膝(xī)5、并蒂(dì)6、菡萏(hàn dàn)7、姊妹(zǐ)8、徘徊(pái huái )9、攲斜(qī)10、荫蔽(yīn)第二单元第六课我的老师1、截然(jiérán)2、感慨(gǎn kǎi)3、抚弄((fǔnòng)4、唯恐(wéi kǒng)5、争执(zhēng zhí)6、惭愧(cán kuì)7、激荡( jīdàng)8、疲倦不堪(píjuàn bùkān) 9、小心翼翼( xiǎo xīn yìyì)10花团锦簇(huān tuán jǐn cù) 11、恍然大悟( huǎng rán dàwù)12不求甚解(bùqiúshèn jiě) 13、混为一谈( hǔn wéi yītán)第七课再塑生命的人1、搓捻(cuōniǎn)2、唯恐()3、截然( jié)4、争执( zhí)5、抚弄(fǔnòng)6、激荡(jīdàng)第八课我的早年生活1、冷漠(lén mò)2、仁慈(rén cí)3、遗憾((yíhàn))4、尴尬(gàn gà)5、辉煌(huīhuáng)6、辛辣(xīn là)7、讽刺(fěng cí)8、谋生(móu shēng)9、开拓(kāi tuò) 10、倾向(qīng xiàng) 11、荣耀(róng yào) 12、停滞(tíng zhì) 13、生涯(shēng yá) 14、威慑(wēi shè) 15、萤火虫(yíng huǒchóng)16、宽宏大量(kuān hóng dàliàng) 17、独具慧眼(dújùhùi yǎn)18、蛛丝马迹(zhūsīmǎjì) 19、一字不漏(yízìbùlòu)20、滚瓜烂熟(gǔn guālàn shú) 21、整装待发(zhěng zhuāng dài fā)第九课王几何1、聋哑(long yǎ)2、翘首以待(qiào shǒu yǐdài)3、琳琅满目(lín láng mǎn mù)4、须臾(xūyú)5、徒手(túshǒu)6、屏息(bǐng xī)7、承蒙(chéng méng)8、绰号(chuòhào) 9、幽默(yōu mò) 10、优雅(yōu yǎ) 11、呆板(dāi bǎn)12、离谱(lípǔ) 13、叛逆(pàn nì) 14、嘈杂(cāo zá) 15、丑陋(chǒu lòu) 16、轮番(lún fān) 17、喉咙(hóu lóng) 18、舒畅(shūchàng) 19、铭记(míng jì) 20、洗耳恭听(xǐěr gōng tīng) 21、持之以恒(chízhīyǐhéng)22、鸦雀无声(yāquèwúshēng)第三单元第十一课春1 lǎng rùn2 mài nòng3 huáng yùn4 dǒu lì5 yùn niàng6 hōng tuō1朗润2、卖弄 3 黄晕4、斗笠 5 酝酿 6 烘托7 liáo liàng 8 fēng zhēng 9 yìng hè10 wǎn zhuǎn 11 suōyī12 wēng7 嘹亮8 风筝9 应和10 婉转11蓑衣12 嗡13 dǒu sǒu 14 jìng mò15 shūhuó16 xīn 17 zuān chū13 抖擞14 静默15 舒活16 欣欣然17 钻出18 fán huānèn 19 zhǎyǎn 20 niǎo cháo 21 xīshū22 bóyān18繁花嫩叶19 眨眼20 鸟巢21稀疏22 薄烟23 shuǐzhǎng 24 sǎn luò25 hūpéng yǐn bàn 26 huāzhīzhāo zhǎn23 水涨船高24 散落25 呼朋引伴26花枝招展第十二课济南的冬天1 xiāng qiàn2 jì3 xiǎng qíng4 ān shì5 císhàn6 jīfū7 kuàn chǎng1 镶嵌2发髻 3 响晴 4 安适 5 慈善6肌肤7 宽敞8 lǜpíng 9 shuǐzǎo 10 zhùxù11 chéng qīng 12 kōng líng 13 dìtǎn8绿萍9 水藻10贮蓄11 澄清12 空灵13 地毯14 kān 15 shuǐmòhuà16 lán wāng14 看护15 水墨画16 蓝汪汪第十三课风雨1、bèng tiào 2 ruò 3 chà 4 zhà 5 lúwěi 6 quán 7 yán 8 shū1、蹦跳2、偌大3、刹那4、栅栏 5 芦苇 6 蜷曲7屋檐8、倏忽9 pàn fù10 huái shù11 hú12 chúi 13 liáo 14 téng màn9、攀附10、槐树11、弧形12、捶打13 撩动14、藤蔓第十四课秋天1 zhēng2 qī3 lòu4 shuò5 jiù6 yōu7 lián8 mèi1、丁丁2、栖息3背篓4、肥硕5、乌桕6、幽谷7、镰刀8、梦寐9 liáo kuò10 lí11 liè12 xīshuài 13 zài 14 bó15 hè9、寥廓10、竹篱11、清冽12蟋蟀13、满载14、归泊15、枯涸16 biān 17 sǎ16、青鳊鱼17、撒网第四单元第十六课紫藤萝瀑布1、bèng jiàn 2 qióng jiāng 3 tiǎo 4 jùn jīn 5 diàn1、迸溅2、仙露琼浆3、挑逗4、忍俊不禁5、沉淀6 líng dīng 7、bāo 8、huái 9、pù10 zhù11、suì12 niàng6、伶仃7、花苞8、枯槐9、瀑布10、伫立11、花穗12、酒酿13 cāng 14 fán 16、qiú17 zhàn 18 rāng 19 còu13、船舱14、繁密15、稀落16、盘虬卧龙17、绽放18、嚷19、凑近第十七课走一步再走一步jièsŏng yūníng chuònàhǎn lín xún1、训诫2、耸立3、迂回4、凝视5、啜泣 6 纳罕7、瘦骨嶙峋jīng yūn xuàn yìcháo huīsàng8心惊肉跳9 头晕目眩10小心翼翼11 嘲笑12 灰心丧气pān lǚmù13、高不可攀14、屡次15、暮色第十八课短文两篇1 chán2 líng3 duàn xù4 liǎn5 chàn6 shù7 táo8 bēi9 bǎ1、蝉2、零落3、断续4、收敛5、颤动6、宽恕7、淘洗8、卑微9、把玩10 zhí11 juān 12 gǒu10、固执11、杜鹃花12 、一丝不苟第十九课在山的那边1 yǐn2 xiǎng wàng3 tiě4 huàn5 xìn niàn6 yòu huò7 xuān téng 1、隐秘2、想望3、铁青4、幻想5、信念6、诱惑7、喧腾8 kū9 shùn8、枯干9、一瞬间第五单元第二十一课化石吟1、奇幻(huàn )2、裹(guǒ)藏3、葱茏(cōng lóng)4、卓越(zhuóyuè)5、骸(hái)骨6、潜(qián)行7、躯壳(qiào)8、档(dàng)案9、悄(qiǎo)然10、思绪(xù)11重现12、太古13 神往14、苏醒15、化为乌有16、海枯石烂第二十二课看云识天气1 lín2 lǚ3 yán shi4 luán5 yàn6 zhuì1 鱼鳞2 丝丝缕缕3 严严实实4 峰峦5 谚语6 点缀7 báo 8 yīn sēng 9 hú10 zhào 11 qǐng 12 yíng 13 tū7 冰雹8 阴森9 圆弧10预兆11 顷刻12 轻盈13 凸起14 líng 15 méng lóng14 綾纱15 朦胧第二十三课绿色蝈蝈rǎo āi shòu háo xiāo jì1、扰乱2、哀鸣3、狩猎4、哀号5、喧嚣6、沉寂mìcuàn jiéluèkùgōu yīn yǎ7、静谧8、篡夺9、劫掠10、酷爱11、弱肉强食12、篝火13、喑哑fēn zhuóqián shǔn kuītútuò14、气氛15、啄16、钳子17、吮吸18、盔甲19、屠夫20、唾液bèng dēng xún wútóng xīsūcuàn21、蹦22、蹬三轮车23、中旬24、梧桐25、窸窣26、逃窜xuán shūlǔqiújiàng lán piě27、悬殊28、俘虏29、囚犯30、果酱31、贪婪32、撇开mùdùjìchóu táng33、和睦34、妒忌35、更胜一筹36、惊慌失措37、开膛破肚jīn38、津津有味第二十四课月亮上的足迹1、可望而不可即( jí )2、畅( chàng )谈3、椭( tuǒ )圆4、铁锹( qiāo )5、着陆( zhuó )6、海域( yù )7、干扰( rǎo )8、仪( yí )表9、征(zhēng)程10、健步如飞11、测(cè)定12、溅(jiàn)落13、里程碑(bēi)14、昂(áng)首挺立15、一叶孤舟16、遥(yáo)遥在望第六单元第二十六课小圣施威降大圣1、掣棒(chè)2、金箍棒(gū)3、淬入(cuì)4、猢狲(húsūn)5、鹭鸶(lùsī)6、撺出(cuān)7、畜生(chù)8、木木樗樗(chū)9、蓼汀(liǎo tīng)10、窗棂(líng) 11、愕然(è)12、哪吒(nézhā) 13、幌一幌(huǎng)14、提防(dī) 15、吆喝(yāo he)16、拽(zhuài)着17、擎(qíng)天柱18、捣(dǎo)毁19、寻觅(mì)20、踪(zōng)迹21、铁钳(qián)22、旗竿(gān)第二十七课皇帝的新装1、赐(cì)2、乖( guāi)3、聘( pìn )4、炫耀( xuàn yào)5、愚蠢(yúchǔn)6、滑稽(huájī)7、陛下(bìxià)8、头衔(tóu xián)9、爵士(juéshì) 10、勋章(xūnzhāng) 11、袍子(páo zi) 12、不可救药(bùkějiùyào) 13、骇人听闻(hài rén tīng wén)14随声附和(suíshēng fùhè)第二十八课女娲造人1、女娲(wā)2、莽(mǎng )3、寂(jì)寞(mò)4、蓬(péng )勃(bó)5、澄( chéng)澈(chè)6、掺(chān )和(huo )7、揉(róu )团8、泥潭(tán)9、绵(mián)延10、神(shén)通广大11、眉(méi)开眼(yǎn)笑第二十九课盲孩子和他的影子1、烫(tàng)2、嬉(xī)戏(xì)3、哞(mōu)哞4、咩(miē)咩5、潺(chán)潺6、蔷(qiáng)薇7、霹(pī)雳(lì)8、旷(kuàng)野9、一盏(zhǎn)10、孪(luán)生(shēng) 11、痒(yǎng)酥(sū)酥(sū) 12、踉(liàng)踉跄(qiàng)跄第三十课寓言四则1、赫(hè)赫2、雕( diāo)像3、庇( bì)护4、爱慕( mù)5、较( jiào)量( liàng)6、喇(lǎ)叭(ba )7、凯( kǎi)歌8、智( zhì)子疑(yí)邻( lín)9、塞( sāi)翁( wēng)失马10、跛(bǒ)脚(jiǎo) 11、瘸(qué)腿(tuǐ)。
人教版七上历史 教案 第一单元 第一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问:请同学们据《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指出,除元谋人外,我国境内还有哪些远古人类遗址?
问:北京人、山顶洞人又具有多少年的历史,生活在什么地区呢?
(开展竞赛活动:迅速阅读看谁回答的即快又准)
问:请同学们结合现实生活想象一下,北京人可以用火干什么呢?
师投放“北京人用火追逐野兽”幻灯片,归纳指出: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3、北京人的群居生活
投放《北京人的生活》和《北京人生活时期的动物》图片,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问题分解:北京人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之下,他们的事物来源有哪些,他们又是如何获取食物的?)
问:北京人又是怎样制造石器和木棒的呢?并请同学们分析:北京人制造的工具有什么特点?
特点:简单、原始、粗糙
师强调指出:打制石器。并指导学生阅读课后知识卡。
(2)天然火
教师首先解释何为“天然火”:自然界中自然生成的火种。
问:请同学们想象,天然火生成的方式或来源有哪些?(结合文中动脑筋: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种的?)
山顶洞人/3万年/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
师归纳:除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外,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遗址从南到北,分布很广。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问: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又是怎样生活的呢,下面让我们共同走近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三.北京人
1.北京人的体貌特征
投放古猿、北京人、现代人头像幻灯片,要求:比较三者的头部有什么区别,指出北京人同现代人相比,有什么特点?
课题名称
第一单元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2024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设计说明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时代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本课的教学意在使学生知道在没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时期,考古学家是根据什么来研究历史的。
面对刚刚步入中学的学生,教师应通过本课的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教学时,可以利用表格或归类整理等方法,加深学生对古人类生产、生活状况的认识。
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境内古人类元谋人、蓝田人、郧县人的生活年代及发现地点;了解北京人的发现、体质特征及生产、生活状况等基本史实,思考北京人发现的意义;知道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状况。
2.识读《中国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学会从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概括我国境内古人类遗址分布的特点,培养时空观念。
3.认识到我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北京人的发现、北京人的特征。
难点:北京人的特征。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等。
资源与工具(一)资源1.拓展阅读:《中国简史》(书目)。
2.影视作品:《给孩子的人类简史》(纪录片)。
(二)工具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情境教师让学生观看纪录片《给孩子的人类简史》,帮助学生了解人类的起源,知道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时代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同时,教师提醒学生,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二、预习检查1.观察《中国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概括我国古人类遗址的分布特点。
2.说说北京人的生活年代、生活地点及生产、生活状况。
3.说说山顶洞人的生活年代、生活地点及生产、生活状况。
三、学习任务一导入新课教师导入:关于人类的起源,古今中外有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
无论是中国的女娲造人,还是其他地区的相关传说,都属于神话传说。
那么,人类到底是如何起源的?谁是我国境内最早的居民?他们又是如何生活的?教师提问:你们知道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学生活动:小组合作搜集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
新人教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 有理数的乘法教案
新人教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4 有理数的乘除法1.4.1 有理数的乘法第1课时 有理数的乘法【知识与技能】1.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观察、归纳、猜想、验证的能力.2.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问题的变式探索,培养观察、分析、抽象的能力.【情感态度】通过观察、归纳、类比、推断获得数学猜想,体验数学活动中的探索性和创造性.【教学重点】能按有理数乘法法则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教学难点】含有负因数的乘法.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做一做 1.出示一组算式,让学生算出结果.(1)2.5×4=;(2)31×61=; (3)7.7×1.5=;(4)92×27=. 【教学说明】教师出示上面的算式,让学生通过口算和计算器计算的方式算出结果,从而使学生回顾小学时学过的正数的乘法.2.再出示一组算式,让学生思考.(1)5×(-3)=;(2)(-5)×3=;(3)(-5)×(-3)=;(4)(-5)×0=.【教学说明】上面的算式只要求学生通过思考产生疑问,不要求写出结果.教师适时引出新内容.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教学说明】让学生阅读教材第28~30页的内容,让学生进行小组交流与讨论,然后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探讨.师:刚刚同学们阅读了一下教材的内容,现在让我们先看看教材第28页第一个思考题;先观察上面正数部分的乘法算式,每个算式的后一乘数再逐次递减1,它们的积有什么变化?学生:它们的积逐次递减3.师:那么要使这规律在引入负数后仍然成立,下面的空应填什么?【教学说明】此处学生可能有点疑问,教师可让学生回顾前几个课时学的有理数的加减法内容再填.学生:应填-6和-9.师:现在我们交换一下乘法算式因数的位置,再看第二个思考题,你觉得应该怎样填?学生:应填-3、-6和-9.【教学说明】师生共同探讨此两个思考题后,教师可向学生提问:比较3×(-1)=-3和(-1)×3=-3两个等式,你能总结出正数与负数相乘的法则吗?(教师可提示让学生从符号和绝对值的方面去考虑.)学生可能会有以下答案:①正数与负数相乘或负数与正数相乘的结果都是负数.②积的绝对值和各乘数绝对值的积相等.教师再对学生的回答予以补充,形成以下结论.【归纳结论】正数乘正数,积为正数;正数乘负数,积为负数;负数乘正数,积也是负数,积的绝对值等于各乘数绝对值的积.【教学说明】在完成以上结论后,师生共同探究第三个思考题,用同样的方法和学生一起归纳,最后得到有理数乘法法则.【归纳结论】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回到栏目一“做一做”第2题,教师让学生算出结果,并结合教材第29~30页的内容,师生一起总结应注意的问题:①有理数相乘,可以先确定积的符号,再确定积的绝对值.②在有理数中,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这个结论仍然成立.③负数乘0仍得0.试一试 教材第30页练习.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例1 判断题.(1)两数相乘,若积为正数,则这两个因数都是正数.( )(2)两数相乘,若积为负数,则这两个数异号.( )(3)两个数的积为0,则两个数都是0.( )(4)互为相反数的数之积一定是负数.( )(5)正数的倒数是正数,负数的倒数是负数.( )【答案】(1)X 2)√(3)X 4)X 5)√【教学说明】根据有理数和乘法运算法则来作出判断.例2 填空题.(1)-141×-54=________; (2)(+3)×(-2)=________;(3)0×(-4)=_________;(4)132×-151=________; (5)(-15)×(-31)=________; (6)-|-3|×(-2)=________;(7)输入值a=-4,b=43,输出结果:①ab=_______,②-a ·b=________,③a ·a=________,④b ·(-b )=________.【答案】(1)1 (2)-6 (3)0 (4)-2 (5)5 (6)6(7)①-3 ②3 ③16 ④-169 【教学说明】乘号“×”也可用“·”代替,或省略不写,但要以不引起误会为原则,如a ×b 可表示成a ·b 或ab ,而(-2)×(-5)可表示成(-2)(-5)或(-2)·(-5),凡数字相乘,如果不用括号,用“×”为好,例如2×5不宜写成2·5或25.例3 计算下列各题:(1)35×(-4);(2)(-8.125)×(-8);(3)-174×114;(4)1592×(-1); (5)(-132.64)×0;(6)(-6.1)×(+6.1).【分析】按有理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第(6)题是两个相反数的积,注意与相反数的和进行区别.解:(1)35×(-4)=-140;(2)(-8.125)×(-8)=65;(3)(-174)×114=-711×114=-74; (4)1592×(-1)=-1592; (5)(-132.64)×0=0;(6)(-6.1)×(+6.1)=-37.21.【教学说明】通过例2和例3的训练和讲解(例3和例2类似,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进行选讲),教师向学生进一步强调在进行有理数运算时应注意的问题:①当乘数中有负数时要用括号括起来;②一个数乘1等于它本身,一个数乘-1等于它的相反数.例4 求下列各数的倒数:3,-2,32,-411,0.2,-5.4. 【分析】不等于0的数a 的倒数是a1,再化为最简形式. 解:3的倒数是31,-2的倒数是-21,32的倒数是23,-411的倒数是-114,0.2的倒数是5,-5.4的倒数是-275.【教学说明】负数求倒数与正数求倒数的原理是一样的,教师讲解此例应引导学生回顾小学时学过的求倒数方法:若a ≠0,则a 的倒数为a1.求一个整数的倒数,直接按这个数分之一即可;求分数的倒数,把分数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即可;求小数的倒数,先将小数转化成分数,再求其倒数;求一个带分数的倒数,先将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再求其倒数.例5 用正、负数表示气温的变化量:上升为正、下降为负.某登山队攀登一座山峰,每登高1km 气温的变化量为-6℃.攀登3km 后,气温有什么变化?(教材第30页例2)【答案】(-6)×3=-18,即下降了18℃.例6 在整数-5,-3,-1,2,4,6中任取二个数相乘,所得的积的最大值是多少?任取两个数相加,所得的和的最小值又是多少?【答案】6×4=24,为最大的积;-5+(-3)=-8,是最小的两数之和.例7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数值运算程序:输入x →×(-3)→-2→输出.当输入的x 值为-1时,则输出的数值为.【分析】程序运算式是有理数运算的新形式,该程序所反映的运算过程是-3x-2.当输入x 为-1时,运算式为(-3)×(-1)-2=1.四、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2)×(-3)=_______,(-32)·(-121)=_______. 2.(1)若ab>0,则必有( )A.a>0,b>0B.a<0,b<0C.a>0,b<0D.a ,b 同号(2)若ab=0,则必有( )A.a=b=0B.a=0C.a 、b 中至少有一个为0D.a 、b 中最多有一个为0(3)一个有理数和它的相反数的积( )A.符号必为正B.符号必为负C.一定不大于0D.一定大于0(4)有奇数个负因数相乘,其积为( )A.正B.负C.非正数D.非负数(5)-2的倒数是( ) A.21 B.- 21 C.2D.-23.计算题.(1)(-321)×(-4); (2)-732×3. 4.观察按下列顺序排列的等式.9×0+1=1 9×1+2=119×2+3=21 9×3+4=319×4+5=41 ……猜想,第n 个等式(n 为正整数)用n 表示,可以表示成______.5.现定义两种运算“*”和“”:对于任意两个整数a 、b ,有a*b=a+b-1,a b=ab-1,求4[(6*8)*(35)]的值. 6.若有理数a 与它的倒数相等,有理数b 与它的相反数相等,则2012a+2013b 的值是多少?【教学说明】以上几题先由学生独立思考,然后教师再让学生举手回答1~2题,第3题让4位学生上台板演,教师评讲.【答案】1.6 12.(1)D (2)C (3)C (4)B (5)B3.(1)14 (2)-234.9(n-1)+n=10(n-1)+15.1036.根据已知可求出a=±1,b=0,所以2012a+2013b的值为2012或-2012.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引导学生理解本节课所学内容:有理数的乘法法则.2.自己操作实践如何应用计算器来计算有理数的乘法.阅读课本第37页内容,并练习用计算器来计算:(1)74×59=4366;(2)(-98)×(-63)=6174;(3)(-49)×(+204)=-9996;(4)37×(-73)=-2701.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1.4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本课时是学生在小学学习的数的乘法及刚接受有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基本运算,它既是对前面知识的延续,又是后面有理数除法的铺垫,所以,教学时强调学生自主探索,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本质;另外,要求学生在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中,初步体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鼓励学生归纳和总结,形成良好的数学心理品质.。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一单元第1课《春》说课稿
《春》说课稿【说教材】《春》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本单元则是向我们展现了色彩斑斓的大自然,景美,情美,字美。
在有感情的朗读中,积累语言,品味情感,学会写景方法,可以作为这个单元的重要教学。
《春》是一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抒情散文。
春天在朱自清先生的笔下,赋予感情和生命。
作者以清新优美的语言,引导我们欣赏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草木花卉竞相争荣的景象。
让我们感受春的蓬勃生机和无限希望。
字里行间,充满着欣喜,赞美之情。
这篇文章是写景抒情散文中的精品,可以得到美的享受,提高审美情趣,从听,说,读,写语文素养的培养来看,是一个最经典的载体。
把它放在单元的首位,非常恰当。
对于后面的几篇课文的学习,有很大的作用。
学习这篇课文课文有助于学生掌握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审美能力。
【说学情】我结合七年级学生实际情况,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心理特征、知识结构等方面进行描述):1.知识结构初一的学生,通过小学的学习对写景的散文有了接触,对一些修辞方法有了初步的学习,为学习本文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2.学习能力初一的到学生对于鉴赏理解美文的能力不是很强,教师要引导学生懂得写景的方法技巧,使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起来。
3.心理特征春天是学生熟悉而喜爱的季节,他们都有切身的体验和感受。
这篇文章语言口语化,平易好懂,节奏明快,形象生动,极富表现力,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初中学生逐步形成了独立的思维和判断能力,对待事物他们有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渴望得到尊重和认可。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读的主题作用,让他们畅所欲言,老师适当地引导。
【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提倡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一体的教学理念,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①有感情的朗读文章,感悟作者情感。
②体会拟人、比喻和排比手法的好处。
③品味文章中精美的语言和优美的图画。
而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在于读课文,要求读出感情,用声音来塑造春天的形象,传达内心的感受。
初一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知识点归纳整理
初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整理第一单元一、知识结构第1课《春》(一)文学常识作者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称谓),著名的散文有《背影》《荷塘月色》。
(二)文章主题:作者通过描绘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草木花争荣的景象,赞美了春的创造力,激励人们珍惜大好时光、辛勤劳作、奋发向上,抒发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三)结构:1、盼春:①段表达方式是抒情,表达作者急切盼望春到来的心情。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赋予春天人的感情,它好像懂得人们的期盼,使人倍感亲切。
奠定了全文清新愉悦的抒情基调。
2、绘春:②段——⑦段②段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宏观勾勒,绘春的总轮廓。
)③段春草图。
④段春花图。
⑤段春风图。
⑥段春雨图。
⑦段迎春图。
{描写具体,绘春}3、⑧段赞春:新(新生)、美(美丽)、力(活力)(四)多个角度多种手法描绘景物。
春草图——颜色,质地,长势,侧面烘托(人在草地上的活动)春花图——颜色,味道,虚实(虚:联想到春华秋实)、动静、高低春风图——触觉,味道,听觉(从触觉写春风的柔和,从嗅觉写春风的芳香,从听觉写春风的悦耳,这就把本来无形、无味、无色的春风写得有形有味、有情有感。
)春雨图——从静景写到动景,从物写到人,从近写到远。
近景写春雨的滋润,用远景烘托春雨之夜的静谧。
其中“静默”:运用拟人的修辞,传达出春雨中安静和平的气氛,着力渲染了春雨沐浴的温馨。
迎春图——侧面烘托3.课文结尾的三个比喻各自成段,它们的顺序能颠倒吗?如果把这三个比喻合为一段,表达效果会有什么影响?不能颠倒。
从刚刚落地的娃娃到小姑娘,再到健壮的青年,形象地点明了春的成长过程。
三个比喻各自成段,更能强调春的不同的生长过程,抒发作者强烈地赞美春天的真挚感情。
五、知识延伸有关“春”的诗句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咏柳》)2.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清单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清单第1课《春》知识要点一、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
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真情实感。
其著作包括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
其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春》等。
二、故事背景作者写《春》这篇文章时,已经没有创作初期诗文的那种淡淡的哀怨的情调,而是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乐的情绪。
这个时期,正是作者彷徨苦闷而埋头于古典文学研究的阶段,因此,对于春天只能作田园牧歌式的抒唱,不可能在作品中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
这是一篇有较大风格演变痕迹的散文。
三、理解词义朗润(lǎng rùn):明亮滋润。
酝酿(yùn niàng):造酒的发酵过程,比喻做准备工作。
卖弄(mài nòng): 炫耀、夸耀或骄傲地显示。
喉咙(hóu lóng): 泛指喉腔。
应和(yìng hè): 对一种言行表示呼应,附和。
嘹亮(liáo liàng): 声音清晰圆润而响亮。
烘托(hōng tuō):文中是“陪衬,使明显突出”的意思。
风筝(fēng zhēng): 一种玩具,用一张轻质材料铺粘在框架上,通常还带一条起平衡作用的尾穗,以便在一根长线牵连下,飘扬空中。
抖擞(dǒu sǒu):形容精神振奋,饱满。
健壮(jiàn zhuàng):健康强壮。
呼朋引伴(hūpéng yǐn bàn):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花枝招展(huāzhīzhāo zhǎn):招展:迎风摆动的样子。
形容打扮得十分艳丽。
四、课文分段第一部分(1):盼春,领起全文,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第二部分(2-7):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苏醒、生机勃勃、花草树木争春、人们迎春的景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第一课1、中学时代在成长中有什么样的意义?①成长中的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②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③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
这些都是生命馈赠给我们的成长礼物。
2、为什么说中学时代是成长的礼物?①中学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
②进入中学,新的目标和要求激发着我们的潜能,激励着我们不断实现自我超越③我们有机会改变在父母、老师和同学心目中那些不够完美的形象,重新塑造一个“我”。
3、21世纪我们需要学会什么?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等四种学习将是每个人一生中的知识支柱。
2010年增加三个新的支柱:学会学习、学会变革、学会成长。
4、梦想的含义。
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它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
有梦想,就有希望。
5、少年的梦想的意义。
①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
人类需要这样的梦想,因为有了这样的梦想,才能不断的进步和发展。
②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明确的人生目标,犹如灯塔,能够帮助我们在茫茫大海中找到前进的方向。
③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6、中国梦的内涵。
中国梦,其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7、努力的含义。
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不服输的坚韧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
8、努力的方法。
①分清轻重缓急,合理规划和管理时间。
②劳逸结合,学会科学用脑。
③“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每天进步一点点。
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并进。
⑤诊视团队合作。
9、怎样才能实现“我的未来不是梦(怎样去努力?)”①努力,需要立志。
志向是人生的航标。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课时
定义
对本节课涉及的基本概念 进行明确定义。
内涵与外延
阐述概念的内涵,即概念 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 同时说明概念的外延,即 概念所适用的范围。
相关术语解析
对与基本概念相关的术语 进行解释,帮助学生更好 地理解概念。
知识点二:相关原理
原理内容
详细阐述本节课所涉及的相关原 理,包括原理的表述、适用范围
提问环节
问题记录
鼓励学生就本课时的内容提出问题, 可以是关于知识点、方法技巧或实际 应用等方面的疑问。
将学生的问题和答案记录下来,形成 问题库,供以后复习和参考。
回答问题
教师或其他同学可以针对学生的问题 进行回答和解释,帮助学生解决学习 中的困惑。
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
分享内容
邀请几位学生分享他们在学习本 课时的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包
答案解析及思路指导
01
选择题解析
02
• 第一题答案为 A,因为 -|-2| = -2,所以 -2 与 -|-2| 互为 相反数。
03
• 第二题答案为 C,根据绝对值的定义,一个有理数的绝 对值总不是负数。
04
填空题解析
05
• 第一题答案为 -3,因为 |-3| = 3,3 的相反数是 -3。
06
• 第二题答案为 1,根据题意 a + b = 0,cd = 1,所以 (a + b)^2019 + (-cd)^2020 = 0^2019 + (-1)^2020 = 1。
背诵并默写本节课所学的重点词汇和 短语
准备一个简短的口头报告,介绍自己 最喜欢的运动或爱好,并说明原因
预习下节课内容提示
预习下一课时的课文,了解文章 大意和结构
七年级历史(上册)重点知识笔记
七年级历史(上册)重点知识笔记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元谋人1.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2.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3.生活情况:能制造工具,知道用火;4.发现意义: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会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二、北京人1.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2.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3.体貌特征:与现代人相似,能够直立行走,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4.生产状况:①采集狩猎②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③使用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5.社会组织:过群居生活,共同劳动,原始社会。
6.地位:①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②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三、山顶洞人1.发现地点:位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距今约3万年;2.体貌特征:已经具有现代人类的特征;3.生产工具:①掌握钻孔技术和磨制技术(骨针)②会人工取火二、原始农业的发展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使用陶器、使用磨制工具、聚落生活(定居);第3课远古的传说一、炎黄联盟1.阪泉之战:黄帝打败炎帝,炎黄联盟形成。
2.涿鹿之战: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
3.影响:华夏族逐渐形成,炎帝、黄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1.炎帝的贡献(神农氏)①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②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
③制作乐器琴瑟,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2.黄帝的贡献(轩辕氏)①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舟车,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
②黄帝的下属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
③黄帝的妻子嫘祖擅长纺织并会缫丝。
三、尧、舜、禹的禅让1.禅让制的含义: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民主推选、首领没有特权)2.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治水有功。
体现了刻苦耐劳,坚持不懈,大公无私的精神。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春》
作者抓住了春花的什么特点?
花朵多
静:花色艳
花味甜
动:蜂飞蝶舞
找出写春花下列情况的句子。颜红的像火,粉Fra bibliotek像霞,白的像雪
色
味 道
花里带着甜味儿
虚
的
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
实 的 (除了上句以外的所有句子)
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1)“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 春花竞相开放的情景。 (2)“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用比喻、排比的 修辞手法,写出了春花争艳、万紫千红的情意。 (3)“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用比 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野花多、闪闪发光、轻轻摆 动的情景。
“一切……”这个自然段运用的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好处?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三个“起来了”照应“刚睡醒”,运用拟人 句和排比句,语言简洁,却生动地写出了冬去春 来、万物复苏的春的轮廓。
[春草茵茵图]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 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 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精读赏析
1.用“偷偷”“钻”写春草的 情态 ; 用“嫩嫩的”写春草的 质地 ; 用“绿绿的”写春草的 色泽 ; “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写春草的 长势 。
2.“偷偷地”和“钻”这两个词语好在哪里? “偷偷地”和“钻”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
写出了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 喜的感觉。同时,这样写使无意识、无情感的小草也 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
1.观察景物必须“五官开放”,通过视觉、 听觉、味觉、触觉、嗅觉等感受景物的特征。“春 风和煦图”从哪些方面写出春风的特征?
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在山的那边》课件
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在山
的那边》课件
先请大家欣赏几幅山的画面
山对于我们大家并不陌生,当我们登高眺望,看到一眼望不到边的层峦叠嶂的崇山峻岭时,我们心中一定会有感慨万千。
而恰恰就是在这大山之中,有那幺一群勤劳善良的人们,他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无言的大山中,从孩提时他们就怀有最美丽的梦,便是对山那边世界的憧憬,让大海秀美的面容和自由奔放的豪情照亮眼睛和生命,便成为他们生活中不断的追求。
现在就让我们共同走进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去倾听有关“山”和“海”的
诉说。
导语设计一
同学们,你们已经从小学进入了中学,这个时候就是你们人生道路上的一个新的起点。
在这个起点上,相信你们都有着新的憧憬和希望。
作为现代化都市中的孩子,你们追求的是一种什幺东西呢?
导语设计2
1.在山的那边王家新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诗歌的常识,反复朗读,理解蕴涵哲理.
2.品位诗歌语言,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
3.体会本诗中“山”和“海”的艺术形象及蕴涵意味.
诗歌:文学的一种,“五四”以来产生的一种新的诗体。
是与小说、散文、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
偏重于抒情言志。
特点:高度集中的反映社会生活;包含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富于想象;。
七年级上册数学书义务教育教科书第一单元第一课讲解
七年级上册数学书义务教育教科书第一单元第一课讲解《七年级上册数学》是一本义务教育教科书,第一单元第一课是数与式。
在这一课中,我们将学习关于数和代数表达式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这是数学领域的重要基础,对于后续的学习和运用都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数的概念。
数是人们用来计量和衡量事物的工具,数有正数、负数、零等不同类型。
正数是大于零的数,负数是小于零的数,零是没有大小的数。
数可以进行四则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通过这些运算,我们可以计算出不同数之间的关系和结果。
接下来,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代数表达式的概念和运算。
代数表达式是由数、变量和运算符号组成的符号集合,用来表示一个数或者一些数之间的关系。
变量是表示未知数或者任意数的符号,常用字母表示。
代数表达式可以通过加减乘除等运算进行简化和展开。
在学习代数表达式的过程中,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运算法则:1.加法法则:若a、b、c是任意三个数,则(a+b)+c=a+(b+c),即在加法运算中,可以改变数的顺序进行计算。
2.乘法法则:若a、b、c是任意三个数,则(a×b)×c=a×(b×c),即在乘法运算中,可以改变数的顺序进行计算。
3.分配率:若a、b、c是任意三个数,则a×(b+c)=a×b+a×c,即在乘法和加法运算中,可以进行分配运算。
通过这些基本法则,我们可以在代数表达式中进行简化和计算,从而得到结果。
在课堂上,老师会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题,帮助我们理解和掌握数和代数表达式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同时,老师还会提供一些实际应用的例子,让我们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这门课程时,我们不仅需要掌握基础的概念和运算方法,还需要注重实际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通过数学的学习可以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侯丽丽
授课时间
2015.9
课时数
1
课题
《歌唱祖国》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完整演唱《彩色的中国》,掌握三连音、附点音符和休止符。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歌曲内容培养学生积极爱国的情感,树立正确价值观
3、过程与方法:讲授法、演示法与直观教学法。
重点与难点
1、掌握三连音、附点音符与休止符的节奏。
2、听辨学习过和聆听过的歌曲与音乐片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PPT、钢琴等
教学过程
1、导入
回想曾经学过的爱国歌曲,歌曲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2、新授
1、聆听《彩色的中国》
提问:直接感受?例如:速度如何,演唱形式,歌词大意等。
2、模唱
(1)学生跟随钢琴唱曲谱
(2)学生填词演唱
3、乐理
什么是三连音?
一拍里平均的三个音符,标记数字3并用元划线连接起来的音符就是三连音。
什么是附点音符?
音符的右侧标有附点记号的就是附点音符。
什么是休止符?
用来休息或者暂停的音符。
跳跃反复记号?
从记号处开始唱完指定位置,在由记号处反复,跳跃过一房子,连接二房子至结束。
4、学生分组演唱
(1)讲述站姿与坐姿
(2)重点指导三连音与附点音符和休止符的唱法
5、节奏仿打
抽取出歌曲中的典型节奏用拍手与口念的方法打出节奏。
6、音乐赏析《走向复兴》
知道4/4拍的含义和指挥图示,并能听辨出音乐旋律。
个别同学尝试指挥
3中国》,并聆听有关爱国的歌曲一首。
板书设计
第一单元歌唱祖国
《多彩的中国》
《走向复兴》
演唱形式:齐唱、合唱
教学反思
学生上课时表现的比较羞涩,但配合度良好,少数学生有理论基础。歌曲《彩色的中国》曲调偏高,学生掌握不是太好,需要加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