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桥》公开课教案

合集下载

《桥》教学设计完整版公开课教学设计

《桥》教学设计完整版公开课教学设计

《桥》教学设计完整版公开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中老汉的形象,感受他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2)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如设置悬念、结尾点明真相等。

2、教学难点理解题目“桥”的深刻含义。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洪水肆虐的视频,让学生感受洪水的可怕。

2、提问:当面临这样的灾难时,人们会怎么做?3、引出课题《桥》(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3、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精读课文1、感受洪水的凶猛(1)找出描写洪水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2)通过朗读,体会洪水的来势汹汹。

2、分析老汉的形象(1)默读课文,画出描写老汉的语句,想一想老汉是个怎样的人。

(2)小组交流讨论。

(3)全班汇报。

抓住老汉的语言描写,如“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体会他的沉着冷静、指挥有方。

从老汉的动作描写“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感受他的无私无畏。

3、理解“桥”的含义(1)思考:题目“桥”仅仅指那座窄窄的木桥吗?(2)小组讨论。

(3)引导学生理解“桥”还象征着老汉,他用自己的身躯为村民们筑起了一座生命之桥。

(四)总结全文1、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

2、再次强调老汉的精神品质。

(五)拓展延伸1、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像老汉这样的人。

2、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身边英雄的小短文。

(六)板书设计桥洪水——凶猛老汉——无私无畏、英勇献身桥——生命之桥五、教学反思在这堂公开课的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和情感。

在感受洪水的凶猛时,视频的播放让学生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分析老汉形象时,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小组讨论,能够较为准确地把握人物特点。

五年级语文下册桥教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桥教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桥》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桥梁的种类、特点和功能。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桥梁的种类和特点。

(2)运用讨论、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对桥梁的认知和欣赏能力。

(3)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运用想象力,描绘出桥梁的美丽和壮观。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自豪的情感。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

(3)培养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积极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会生字词。

难点:通过课文内容,运用想象力,描绘出桥梁的美丽和壮观。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各种桥梁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桥梁的美。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桥梁的了解和印象。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 字词学习(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示范。

(3)学生运用生字词造句,巩固记忆。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桥》,了解了桥梁的种类、特点和功能。

我们还学习了生字词,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通过课文内容,我们感受到了桥梁的美丽和壮观,也培养了关爱他人,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拓展作业:搜集有关桥梁的资料,下一节课分享。

六、教学过程4. 讨论与探究(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桥梁在人类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2)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探究桥梁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5. 欣赏与评价(1)教师展示一些著名的桥梁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桥梁的美。

(2)学生分享自己搜集到的桥梁资料,介绍桥梁的特点和历史。

(3)全班同学互相评价,选出最美的桥梁,并说明理由。

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公开课)

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公开课)

《桥》第一课时二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桥》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学期第四组的一篇感人的文章。

本组课文讲述了一些感人的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那可歌可泣的事,体会那令人震撼的情,学习本组课文重点是抓住那些感动人们的地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认真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桥》这篇课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

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

这篇课文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语言简练生动,极富韵味。

在表达方法上有三个突出的特点:(1)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应。

(2)本文多用简短的句、段,来渲染紧张的气氛(3)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增强表现力。

选择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在感人的故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二是帮助学生在读书思考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咆哮、狂奔、狞笑、拥戴、清瘦、沙哑、放肆、豹子、呻吟、搀扶、祭奠、乱哄哄、势不可当、跌跌撞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受老共产党员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并理解课文以“桥”为题目的深刻含义。

4.学习描写大雨、洪水、老汉的句子,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三、学情分析: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抓人物言行体会人物内心想法及品质的课文已有过接触,因此,在本文教学时,让学生抓住老汉的言行来体会他的品质应该不是难点。

但要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推想老汉的内心想法却有难度,因为学生对洪水不熟悉。

因此,结合本课的学习,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学习本课的表达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四、教学重点:1.抓住文章中令人感动的句子,体会村支书的性格特点和高贵品质。

五年级下册《桥》公开课第一课时优秀教案

五年级下册《桥》公开课第一课时优秀教案

一、导入课题一、欣赏视频,导入新课1.播放视频《98抗洪》,师深情讲述:1998年我国长江地区发生特大洪涝灾害,在党的领导下,人民子弟兵全力以赴,都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发出人在堤在的誓言。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有一个村庄,也曾受到了洪水的袭击,而这个村庄中的一座窄窄的桥却成了唯一的逃生通道,就在这桥边曾经上演了感人的一幕,现在就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进那个特殊的黎明,去感受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吧!2.请同学们出手来,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这是一个动人的故事)一、检查初读效果,整体感知。

1.下面就请同学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2.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3、下面,老师检查一下各位同学的预习情况!(这些生子你们认识吗),请一位小老师来领读,他读对了。

我们一起来跟读两遍。

字正腔圆,非常好!4、回答问题:现在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本文写()在山洪暴发的黎明,老汉,指挥一百多村民通过小桥撤退,最后和儿子都牺牲了。

过度:这位同学读懂了课文,概括的十分准确,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特殊的黎明,去感受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吧!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体会洪水的肆虐和人们的慌乱。

1.下面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合作朗读,再次感受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

(1)老师朗读环境描写内容,学生朗读人们的慌乱的段落。

师: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像泼。

像倒。

师: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生:村庄惊醒了。

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

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师:东面、西面没有路。

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

师: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生: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3.理解关于桥的句子,再次感受洪水的肆虐和人们的慌乱。

(1)出示句子:同学们,跌跌撞撞是什么意思的?思考刚才我们读的句子中还有两个句子也描写了人们的这种状态?,从书中找出来,然后划下来。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桥》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桥》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桥》公开课教案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老支书在危难面前所表示出来的无私无畏、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

2.积累课文特色语言,了解课文布局谋篇、人物刻画、环境描写等方面的表达特点。

3.认知6个生字,学会本课新词、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重点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体会和学习老支书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课时布置2课时A案课前准备搜集各地遭受洪灾的文字、图片或音像资料,了解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巨大伤害。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初读了解梗概1.描述导入,孕伏情感:有一个村庄,曾经有过一座窄窄的木桥(板书课题:桥),它和村子里的一百多号人一起经历了一场可怕的灾难。

究竟发生了什么?请同学们打开课文,放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选择容易读错的几个字词板书。

如“揪”(jiū),“瞪”(dèng)。

3.检查(1)请同学分段朗读课文,检查字音。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根据同学回答,教师相机板书:洪灾老汉)4.根据故事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给课文分段。

(突遇山洪1~4;疏导撤离5~13;桥塌殉职14~23;祭奠英灵24~27。

二、感受情势危急1.通过初读,同学们大致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让俺们穿越时空,走进那个特殊的黎明,和村民们一起感受灾害突然降临时那惊心动魄的一幕。

2.找出文中描写自然环境(大雨和洪水)的句子,读一读,比一比,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3.汇报交流谈体会。

(1)生读找到的自然环境描写的句子,师用课件或小黑板集中出示。

(2)谈感受。

①几句话都不同程度地写出洪水凶猛,正威胁着人们的生命。

②从前后几句描写的情况看,水位在不时上升,灾情在不时加剧,形势越来越紧张、严峻。

(相机指导朗读这几句话,读出形势的紧张突变。

)③这些句子多采用拟人或比喻的修辞手法,如“像受惊的野马”“在路面上跳舞”“洪水狞笑”“放肆”等词句让俺们非常真切形象地感受到洪水的肆无忌惮,洪水就是魔鬼猛兽,突出了情况危急,渲染了紧张气氛。

桥教案三篇

桥教案三篇

桥教案三篇桥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桥》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以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情节,简练生动、极富韵味的语言,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__在布局谋篇、人物刻画、环境描写等方面都很成功,所以,这篇__既是一篇对学生进行优秀品质培养和情感熏陶的经典题材,又是一篇学习表达方法的精彩范文。

二、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受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3 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刻含义。

4 引导学生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幻灯片一组、动画一组。

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如果老师要你以《桥》为题目写一篇作文,你会写些什么呢?(让学生说)作者谈歌的《桥》又会写些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桥》。

板书:桥(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大声的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什么?自学生字,新词。

(三)朗读想象,感受洪水的凶猛与村民的恐慌1 读1---6自然段,找出描写雨水和洪水的句子,你能体会到什么?指名读,指导学生朗读。

2让我们来看一看录像,想一想这是一个怎样的画面?师:洪水来得突然,无情地吞没着整个村庄,在这个危急时刻,假如你是村民中的一员,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逃生)3课文中是怎样写村民们逃生的?他们当时的心情怎样?师:南面是一米高的洪水,东面西面没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这意味着这座木桥是——(惟一可以求生的'桥)过渡: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人们在慌乱的逃生,只有一个人是个例外,他就是——党支部书记(板书:老支书)我们来看看他又有什么样的表现?(四)品味语言,激情诵读,感受老支书的光辉形象1 请你继续往下读课文,画出描写老汉动作、外貌、语言、神态的句子,想想老汉是个怎样的人?2 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重点指导朗读以下四个句子:⑴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

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

《桥》课文教案通用5篇

《桥》课文教案通用5篇

《桥》课文教案通用5篇教师若希望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应从教案的编写开始努力,教案是教师规划课堂的指南,能够使教学过程更加有序,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桥》课文教案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

《桥》课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从知人论事角度出发,要简单了解刘湛秋的生平经历;然后品味抒情散文通过写景、状物来抒写作者情致和意趣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分析细节,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展开联想与想象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自主鉴赏文章与即兴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由作者对四季雨的不同性格的描绘,感受自然万物的美好;并明确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教学重难点1、分析四季的雨不同的特点,体会作者对雨寄托的思想情感;赏析本文的语言特色。

2、如何启发学生将展开联想与想象后感受到的自然界的美用形象而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

教学方法1、自读法:将教师点拨与学生自读相结合,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诵读法:配乐朗诵,将教师范读与学生诵读结合起来,注意朗诵的语气、节奏,用诵读加深理解。

3、探究法: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他们自己展开联想与想象,并提出问题,探究问题。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自读课文,对课文有初步的了解。

二、明确目标,导入新课配乐展示四季不同的雨景,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感受雨的气息,提高学生对赏析本文的兴趣。

今天,我们进行一个联想与想象的训练。

所谓联想与想象是指读者选定了主要的鉴赏切入点后,随着作者的行文思路,面对文章中的情与景,进行主观的体验与感受,要么由此及彼,要么由表及里,要善于通过比较,进行发散思维,从而使阅读内容经过读者自己的再创造而得到拓展与丰富。

就让我们利用这种鉴赏方法来品读刘湛秋先生《雨的四季》,来感受不同季节雨的性格吧!三、作者介绍刘湛秋,当代诗人。

1935年10月生。

安徽省芜湖市人。

著有诗集《写在早春的信笺上》、《温暖的情思》、《生命的快乐》,曾被誉为当代抒情诗之王。

四、整体感知,鉴赏文章(一)朗读课文配乐,教师范读2—5段,要求同学在听的同时注意文章语气、节奏;并注意四季雨不同的特点,感受作者对雨的思想情感。

桥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语文优秀教学案例

桥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语文优秀教学案例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生通过模仿、创编对话等形式,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3.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分享心得等方式,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公共表达能力。
4.学生通过观察、实践等方式,掌握洪水来临时的自我保护方法,提高生活能力。
4.学生、家长、教师三者共同参与评价,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充分发挥教学策略的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播放洪水来临的视频,让学生感受课文中描述的紧张气氛。
4.教师对小组讨论情况进行总结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效果。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通过总结归纳,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
3.教师针对学生的总结归纳,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点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维方式。
4.教师强调共产党员无私奉献、英勇牺牲的精神,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感悟到共产党员无私奉献、英勇牺牲的精神,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怀。
2.学生能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学生通过课文学习,认识到生命的可贵,学会珍惜生命,关爱他人。
4.学生能够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培养自己坚强的意志和勇敢的品质。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共产党员无私奉献、英勇牺牲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语文五年级下册《桥》教学设计3篇

语文五年级下册《桥》教学设计3篇

语文五年级下册《桥》教学设计语文五年级下册《桥》教学设计精选3篇(一)教学目标:1. 了解并理解课文《桥》的内容和主题。

2. 学习并掌握生字词和重点句型。

3. 培养学生对桥梁的兴趣和艺术欣赏能力。

4. 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生字词和重点句型。

2. 理解课文的故事情节和中心意义。

教学难点:1. 掌握如何运用生字词和重点句型进行写作。

教学准备:课文课本、课件、草图纸、铅笔、彩笔、海报纸等。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周围的桥梁,询问学生对桥梁的认识和感受。

2. 以问答形式激发学生对桥梁的兴趣,引导学生对桥梁进行艺术欣赏。

二、学习课文(15分钟)1. 教师朗读课文《桥》,学生跟读。

2. 教师解释课文中的生字词,学生跟读、理解并翻译。

3. 教师解释课文的重点句型,学生模仿、理解并进行练习。

三、理解课文(15分钟)1. 教师提问,让学生通过课文内容回答问题,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课文的主要故事情节和中心意义。

四、朗读课文(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课文朗读比赛。

2. 教师评选出最佳朗读组,进行班内比拼。

五、写作训练(20分钟)1. 大声朗读一遍整篇课文《桥》。

2.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桥梁进行写作。

3. 学生将自己写作的内容进行互评、修改,然后将写作成果展示给同学。

六、课堂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收获。

2. 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和问题。

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

教学延伸:1. 邀请一位桥梁工程师或相关专家来校进行讲座,分享桥梁建设的知识和经验。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著名桥梁,让学生亲身体验桥梁的魅力和艺术。

评估方式:1. 学生在课上通过课文朗读、问答等形式的表现来评估。

2. 课后布置的作业通过批改来评估。

语文五年级下册《桥》教学设计精选3篇(二)在过去的一学年里,我担任五年级语文教师的工作。

13《桥》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13《桥》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13《桥》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单元第4单元课型精读课文课时第2课时主备人课题《桥》目标确定依据课标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

教师切忌用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遵循这一理念,我充分利用本课内容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读懂重点句、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材分析在第二课时中,《桥》这篇课文的教学将继续深入。

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学生已经对课文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有了初步的了解。

第二课时将更加注重对课文深层含义的挖掘和人物形象的深入分析。

通过引导学生进一步品味课文中的语言文字,理解作者如何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人物的高尚品质,以及如何通过设置悬念和运用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同时,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思考课文所蕴含的深层含义,如共产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观等,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

学情分析经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对《桥》这篇课文已经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在第二课时中,学生将需要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和人物形象。

然而,由于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有限,他们可能难以完全理解课文中蕴含的深层含义和主题思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积极表达,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的内容和主题思想。

同时,教师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鼓励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形成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判断能力。

学习目标评价任务1.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2.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受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3.理解课文内容,深刻感受老汉危急时刻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自己扛起来的高尚人格与可贵精神。

★★★★★核心知识核心能力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受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桥(第二课时)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语文优秀教学案例

桥(第二课时)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语文优秀教学案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朗读技巧。
2.运用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中的场景和情感。
4.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的正确读音和书写。
2.能够分析课文中主人公的性格特点,理解他舍己为人、英勇献身的精神。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结构和语言表达方式,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4.能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一些关于桥梁的知识,例如桥梁的定义、结构、功能等。
例如,我可以让学生讨论课文中的主人公为什么选择牺牲自己来救别人,以及他们从中学到了什么价值观和人生观。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并将其与自己的生活和经验相结合。
(四)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让学生回顾和总结他们在这节课中学到的知识,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2.通过展示桥梁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对桥梁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激发他们对课文学习的兴趣。
3.创设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境,例如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活动,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二)问题导向
1.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提出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发他们的思维能力。
2.通过问题的设置,使学生逐步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帮助他们把握课文的主线和重点。
3.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培养他们主动思考和质疑的精神,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桥》公开课教学设计(通用12篇)

《桥》公开课教学设计(通用12篇)

《桥》公开课教学设计(通用12篇)《桥》公开课教学设计(通用12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桥》公开课教学设计(通用12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桥》公开课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在读书思考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2、引导学生在感人的故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从描写老汉的词句中感悟老汉的崇高精神。

三、教学难点:理解“桥”的深刻含义。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受山洪的凶猛1、一连下了几天的大雨,一场可怕的灾难降临到这座美丽的小山村,让我们再一次来感受这个可怕的黎明。

(播放山洪视频)2、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可怕的场面,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来概括山洪的特点。

(大、猛、狂)(二)扣课后提示,领悟表达特色1、导入:同学们,课文一次次地写到山洪和暴雨,请大家找出这样的句子读一读。

2、作者是怎样写的,才让我们有了这种可怕的感觉呢?(大屏幕出示句子)3、感受三种表达特色。

出示三个句子:(1)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像泼。

像倒。

(2)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天动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3)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第一种表达特色:哪一种有最简短的句子?在哪儿?(像泼。

像倒。

)指导朗读(读得有力、并猛)看,简短,却写出了雨的力度,短而有力,是第一种表达特色。

在句后批注雨的力度。

第二种表达特色:由学生说;指导朗读(你觉得怎样才能把这个句子读好?):指名读、齐读。

第三种特色:让学生自己发现。

(指名回答);找出文中这样的句子读一读。

(教师课件出示);你们看,“跳舞、舔、爬”,单独看,似乎很美好,很亲昵,可是在这里,一点也不美好,反而写出了洪水的——?(可怕、令人畏惧、胆战心惊)句后批注洪魔的恐怖;指导朗读。

(三)抓关键词语,对比中感受形象1、在突发的山洪面前,村民怎样?书上是怎么写的?读3————10自然段,划出关键词语。

桥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

桥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
5.小组活动:分组进行桥的文化研究,可以从桥的历史、传说、诗词等方面入手,进行资料收集和整理。下节课每组进行分享,展示研究成果。
6.情感交流:与家人分享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询问他们对于桥的了解和看法,记录下你们的交流过程和感受,增进对桥的认识。
作业布置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升观察、思考、表达等能力。请家长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发挥个性特长,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教师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桥,并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讲授新知
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讲解桥的构造、分类和功能。
-提问:课文中的桥是如何构造的?它属于哪一种类型的桥?有什么功能?
2.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学习课文中的生词、成语和句子结构,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解释:课文中的“横跨”、“巍然屹立”等成语,形象地描绘了桥的雄伟壮观。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经过前四个学期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和阅读能力。他们对语文学习有着较为浓厚的兴趣,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在本章节“桥”的学习中,学生对桥这一主题已有一定的认知基础,如:生活中常见的桥、桥的简单构造等。但他们对桥的深入文化内涵、分类及功能等方面的知识掌握有限,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拓展。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以下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
-选择题:关于桥的构造和分类,以下哪项说法正确?
-简答题:请简要介绍一下你最喜欢的桥,并说明原因。
-创作题:请以“桥”为主题,创作一首诗或一幅画。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适时给予指导。
(五)总结归纳

《桥》公开课教案

《桥》公开课教案

《桥》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通过阅读课文《桥》,了解课文大意,把握文章结构。

(2)学习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写作水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抓住关键词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珍惜亲情、友情,学会关爱他人。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桥》的阅读与理解。

2.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3.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桥》的阅读与理解。

(2)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深层次含义。

(2)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2.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课文内容,探讨作品主题。

3. 实例讲解:结合课文实例,讲解修辞手法,提高写作水平。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介课文《桥》的作者及背景。

2.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并尝试理解课文大意。

3. 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正确把握字词含义。

4. 学生合作探讨,分析课文内容,探讨作品主题。

5. 教师引导实例讲解,讲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6. 学生练习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8.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课文《桥》的写作题目,要求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的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1. 总结课堂教学成果,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

2. 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思考下一步的教学策略。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桥》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桥》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桥》教案一. 教材分析《桥》是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通过讲述一座桥的故事,让学生了解桥梁的构造和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课文内容生动有趣,插图精美,适合学生阅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观察力,对桥梁有一定的认知。

但在文本理解和语言表达方面仍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阅读理解、思维拓展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桥梁的构造和功能,认识各种桥梁类型。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观察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观察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桥梁建筑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桥梁的构造和功能,各种桥梁类型的认识。

2.难点:文本的理解和语言表达,桥梁建筑原理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阅读理解和观察力。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拓展和语言表达能力。

3.直观教学法:利用插图和实物模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桥梁的构造和功能。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报:展示课文内容和插图。

2.桥梁实物模型或图片:用于直观展示桥梁的构造和功能。

3.学习任务单: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学习和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黑板报,展示课文内容和插图,引导学生关注桥梁的构造和功能。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和感情表达。

学生自读课文,关注桥梁的构造和功能。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小组,根据课文内容,讨论各种桥梁类型的特点和功能。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根据学习任务单,进行桥梁知识问答,巩固所学内容。

教师点评并解答学生疑问。

5.拓展(10分钟)学生分小组,探讨桥梁建筑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桥梁的构造和功能,以及各种桥梁类型的认识。

新课标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桥》教案

新课标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桥》教案

新课标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桥》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桥的基本结构和种类,能够简单描述并分类;2.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和思考的能力;3.提高学生口语表达和写作技能;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1.桥的结构和种类;2.学生口语表达和写作技能。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和思考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教学准备1.课件资料;2.白板、马克笔、粘土、鱼线、小木棍等材料。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5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此次课程的背景和目标;2.让学生讨论一下自己见过的桥和桥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桥的作用和重要性;3.引导学生分享自己认为的桥的种类和结构(可以以图片的形式),做一个简单的有关桥的小游戏。

第二步:探究(40分钟)1.教师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不同形状的桥,并引导学生依据桥的形状和结构进行分类;2.学生分组合作,使用粘土和其他材料制作出自己理解的桥的结构并介绍所制作的桥的特点;3.学生利用鱼线和小木棍组成桥的结构并测量出桥的长度、高度等数据,并作出简单的推导和分析。

第三步:拓展(15分钟)1.教师利用课件和图片向学生介绍各种桥的形状和结构,并引导学生发现桥在不同情景下所扮演的不同角色;2.学生讨论和分享桥与人们生活相关的方方面面,并通过口语表达和写作方式来介绍所分享的内容。

第四步:总结(10分钟)1.教师向学生复述课堂所学知识点,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2.让学生对课堂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并为下课时课堂学习做出规划和打算。

六、课后作业1.小组合作设计并制作出符合文化特色的桥;2.反思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对桥的结构和种类进行分类。

七、教学评估1.教师评估: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2.学生评估:通过小组合作和个人思考将所学内容运用到课外实际生活中。

桥》教案

桥》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公开课《桥》教案李家畔小学:王霞一、板书课题,导入课文。

板题质疑:在生活中,你一定见过很多桥吧!说说你见过的桥。

(生说) 而我们今天要学的又是一座什么样的桥呢【课件】木桥图片展示,加深认识:二、再读课文,感受洪水肆虐与人们的恐慌。

1.过渡:就是这样一座又窄又不够结实的桥,平日里或许只是山村里极不起眼的,可在洪水来临时却成了唯一的逃命桥、救命桥。

那么它是否真的能那么轻易地救老百姓的性命呢当时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划出描写大雨和洪水的句子,选择其中感受最深的一句作批注。

2.交流:(1)生读句子,体会句子。

【课件】①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像泼。

像倒.....。

【课件】②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观看山洪暴发的视频和洪水过后图片,再次感受场面的紧张和残酷。

3.过渡:,山洪突然袭来,人们惊慌失措,他们找到唯一的生路——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桥。

面对疯狂袭来的洪水,人们几近疯狂崩溃,几乎失去了理智,如果急于求生的人们跌跌撞撞地、毫无秩序地拥向窄窄的木桥,会是怎样的结果【课件】这时急需要什么(沉稳的组织者,有序地疏散)三、感受在死亡紧逼时,老支书的从容镇定。

过渡:是的,在性命攸关的危急时刻,一位老汉已站在木桥前,他是谁他要干什么请同学们齐读第7、第8自然段板:水没腿深【课件】1.直接出示句子:“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

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

他像一座山。

”从这个句子我们能体会到老汉很(沉着、冷静)①形成对比。

老汉的沉着冷静和村民们的你拥我挤、跌跌撞撞。

②老汉嘴上“不说话”,心里(却在想怎样使群众能尽快的逃离危险。

)③“他像一座山”说明他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很高,像山一样巍峨,牢固,稳重,能给人们安全感和信任感,这座山时人们获得生的希望的 靠 山。

2.过渡:在这座山前,刚才还乱哄哄的人们停住脚步,望着老汉。

人们把生的希望托付给了像山一样的老汉,老汉是怎样指挥的小组合作书上找出来并在受感动的语句旁写下理解,然后全班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咆哮、狂奔、狞笑、拥戴、清瘦、沙哑、放肆、豹子、呻吟、搀扶、祭奠、乱哄哄、势不可挡、跌跌撞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4.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请看老师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2)以前我们学过的有关“桥”的课文,都有哪几篇?简要地说一说这几篇课文分别写的是什么内容。

(3)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又会写些什么内容呢?请同学们大胆地猜测一下。

2.初读课文,验证猜测。

(1)快速读课文,看一看你刚才的想法与作者所写的内容有没有吻合或者相似之处?
(2)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

(3)我们平时在读文章的时候,要养成一个习惯,看见题目后先想一想这篇文章可能会写些什么,如果让我来写,我会怎样写。

如果能够坚持这样做,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会提高得更快。

(4)再次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正确,句子读通顺。

遇见不理解的词语可以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式自己解决,也可以向学习伙伴请教。

(5)检查生字认读和课文朗读情况,对存在问题予以指导。

3.细读课文,探究人物。

(1)想一想课文中的老汉是个怎样的人,画出描写老汉的有关语句,在旁边做上批注。

(2)与小组同学进行交流,互相补充完善。

(3)组织全班交流。

你认为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

请同学们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让学生的思维产生碰撞。

(4)课文在写“木桥轰地一声塌了。

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时,“老汉似乎要喊什么”,想一想:老汉要喊什么呢?
4.布置作业: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1.听写词语。

2.感情读文,升华感受。

(1)课文哪些地方最令你感动?画出有关语句,并在旁边写上你感动的原因。

试着把你的感动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先说自己在哪些地方深受感动,为什么感动,再来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并说一说自己为什么这样读。

组织学生共同评议。

(4)指名有感情朗读全文。

3.研读课文,学习写法。

(1)这篇课文感人至深,震撼人心。

除了内容的原因外,还因为作者在表达方法上的独具匠心。

请同学们再来认真读读课文,看一看作者在表达上都有哪些特点,比一比谁的发现多。

(2)小组合作探究,比一比哪一小组的发现多。

(3)各小组推荐代表汇报本组“新发现”,教师可以围绕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归纳总结。

探究问题1作者为什么要到结尾才点明“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你认为这样安排结构有什么好处?
探究问题2文中多处描写了大雨和洪水,把这些语句找出来,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探究问题3这篇课文很多句子很有特点,你发现了什么,这样写给人一种怎样的感觉?
4.交流收获,总结提高。

学习课文之后,你有哪些收获?可以从思想内容上谈,也可以从表达方法上谈。

5.布置作业。

写一篇读后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