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乙酸》说课稿新人教版必修2.doc
乙酸说课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得出浓硫酸的作用
得出饱和
Na2CO3溶液的 作用
意图: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学过程
思考:酯化反应生成的水分子里的氧原子是由 醇提供还是羧酸提供?
同 位 素 示 踪
酸脱羟基 醇脱氢
任务五:用途
教学过程
生活小帮手无“醋”不在
传说古代山西省有个酿酒高手叫杜康。他儿子黑塔 跟父亲也学会了酿酒技术。后来,从山西迁到镇江。黑 塔觉得酿酒后把酒糟扔掉可惜,把酒糟浸泡在水缸里。
实验探究:设计实验验证乙酸的酸性
药品:镁带、锌粒、铜片、NaOH溶液 、食盐、 纯碱粉末、鸡蛋、 乙酸溶液、酚酞、石蕊。
活动1:学生选择药品设计实验,得出结论; 活动2:分享设计方案并相互点评; 活动3: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
意图:通过实验方案设计,学生学会通过实验研究问 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让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
和2mL乙酸 和2mL乙酸 和2mL乙酸
饱和Na2CO3 饱和Na2CO3
溶液
溶液
蒸馏水
饱和Na2CO3 溶液
现象 一、二组的同学 注意观察接收试管中的现象。
结论 三、四组的同学 用尺子量出上层液体的厚度。
意图:提高学生参与度。
温馨提示
教学过程
1.注意试剂的添加顺序 2.导管不能插入液面下 3.每组控制加热时间为2分钟。
补充:乙酸的熔点为16.6℃,沸点为117.9℃
意图:通过对实物的观察,不仅加深对知识的记忆, 而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学过程
用醋试一试
水垢主要成份: Mg(OH)2和CaCO3
思考:体现了乙酸的什么性质? 意图: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乙酸中的羟基与乙醇 中羟基的不同。
乙酸说课稿
乙酸说课稿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是人教版中学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第二课时《乙酸》。
我的说课内容包括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过程这五个方面,下面我一一来阐述。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内容和作用乙酸是高中必修二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中的一节,乙酸在生活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有机物,既是一种重要调料,又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体现了乙酸的重要社会价值。
新教材在必修中先是建立有机化合物典型代表物的认识平台,到选修《有机化学基础》再深入了解官能团类别的学习层次,因此在必修二的教材中对乙酸的教学不宜过度深化,证明它的弱酸性,了解它的官能团和酯化反应,还有注重与生活的联系。
这节课的内容是乙酸的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弱酸性和酯化反应)等,前一节的内容是乙醇的有关知识,这节课安排在这里,不仅是醇知识的巩固、延续和发展,更是为选修阶段对乙酸的深入了解、脂类化合物等知识的学习打好基础。
故本节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是“了解乙酸的结构及用途”及“掌握乙酸的重要化学性质”。
为此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乙酸的分子结构和重要用途,掌握乙酸的弱酸性和酯化反应及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乙酸的相关实验,学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推出结论,并学会对有机物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化学与人类的生活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探究实验时,陪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2、教学重、难点根据本节教材地位和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我制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为重点:乙酸分子的结构及其化学性质(弱酸性和酯化反应)难点:乙酸分子结构与其化学性质的联系二、学情分析对学生而言,在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乙酸是一种弱酸,能离出H+。
在有机物方面,学生已学习了烷烃、乙烯、苯和乙醇的知识,对有机物的结构及化学性质之间的联系有一定认识,了解了一些有机反应类型,并具备了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为深入学习乙酸的结构、性质和用途奠定了基础;但独立分析问题、逻辑推理和概括能力还是比较弱的。
《乙酸》说课稿
《乙酸》说课稿引言概述:本文将环绕乙酸这一化学物质展开讲解,从其基本概念、性质、用途、危害以及相关实验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乙酸的基本概念1.1 乙酸的化学式和结构乙酸的化学式为CH3COOH,是一种含有羧基的有机酸。
其结构为一个甲基和一个乙酰基与一个羧基结合而成。
1.2 乙酸的物理性质乙酸为无色液体,在常温下有刺激性气味,易挥发。
乙酸可溶于水,呈酸性反应。
1.3 乙酸的命名及来源乙酸的命名来源于乙烷,是一种常见的有机酸,广泛存在于天然界和工业中。
二、乙酸的性质2.1 乙酸的酸性乙酸是一种中等强度的酸,能与碱反应生成对应的乙酸盐和水。
其pKa值为4.76,表明其酸性适中。
2.2 乙酸的腐蚀性乙酸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对皮肤和黏膜有刺激作用,应注意安全使用。
2.3 乙酸的挥发性乙酸易挥发,在开放环境中会有刺激性气味,应注意通风。
三、乙酸的用途3.1 工业用途乙酸广泛用于化工生产中,如制备乙酸盐、合成醋酸纤维等。
乙酸也可用于食品添加剂、医药制剂等方面。
3.2 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乙酸是醋的主要成份,用于调味食品。
乙酸也可用于清洁和除臭等方面。
3.3 实验室应用乙酸可用于一些化学实验中,如酸碱中和实验、酯化反应等。
四、乙酸的危害4.1 对人体的危害乙酸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和腐蚀性,接触皮肤和呼吸道会引起灼伤和刺激。
长期接触乙酸蒸汽可能导致呼吸道疾病。
4.2 对环境的危害乙酸的排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影响空气质量和水体生态平衡。
4.3 安全使用乙酸的注意事项在使用乙酸时应佩戴防护设备,避免接触皮肤和呼吸道。
应注意储存乙酸时避免与其他物质混合,以免发生意外。
五、相关实验5.1 乙酸的酸碱中和实验通过加入碳酸氢钠溶液,观察乙酸与碱的中和反应。
5.2 乙酸的酯化反应实验将乙酸与醇反应,观察酯化反应的生成过程。
5.3 乙酸的氧化反应实验将乙酸与过氧化氢反应,观察氧化反应的结果。
结语: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对乙酸这一化学物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明白了在使用乙酸时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和实验操作方法。
乙酸说课稿人教版
乙酸说课稿人教版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结束后,学生应能够:1. 理解乙酸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2. 掌握乙酸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了解乙酸在化学工业中的重要性及其与其他化学物质的关系。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乙酸的化学结构和性质。
- 乙酸的制备实验。
- 乙酸在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 乙酸与其他化学物质的反应机理。
- 实验操作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本节课将采用讲授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首先通过讲解乙酸的基本性质,然后通过实验演示加深学生对乙酸性质的理解。
最后,通过讨论乙酸的应用,让学生了解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过程一、引入通过提问学生对醋的了解,引出乙酸的概念。
介绍乙酸是食醋的主要成分,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乙酸的物理性质讲解乙酸的外观、气味、熔点、沸点等物理性质,并展示乙酸样品。
三、乙酸的化学性质1. 酸性:通过实验演示乙酸与碳酸钠的反应,说明乙酸的酸性。
2. 可燃性:演示乙酸的燃烧实验,讲解其可燃性。
3. 反应性:介绍乙酸与其他化学物质的反应,如与醇的酯化反应。
四、乙酸的制备1. 讲解实验室制备乙酸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2. 演示制备乙酸的实验,强调实验操作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五、乙酸的应用1. 生活中的应用:如调味剂、清洁剂等。
2. 工业中的应用:如制造塑料、纤维、药物等。
六、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讨论乙酸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安全使用乙酸。
七、总结回顾乙酸的性质、制备和应用,强调化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八、作业布置要求学生搜集更多关于乙酸应用的信息,并准备下节课的分享。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实验操作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乙酸知识的掌握情况。
教学反思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如学生对某些概念的理解程度,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等,以便在未来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实验准备- 乙酸样品- 碳酸钠- 酒精灯- 试管、烧杯等实验器材- 安全防护用品(如实验服、护目镜)注意事项- 乙酸具有腐蚀性,操作时应穿戴好防护用品。
《乙酸说课稿
《乙酸说课稿《乙酸》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乙酸》。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乙酸》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 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
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烃类化合物,对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有了一定的认识。
乙酸作为一种典型的羧酸,是有机化学中的重要物质,它的性质不仅与前面所学的醇类物质有密切的联系,也为后续学习酯类物质的性质奠定了基础。
教材通过实验探究、生活实例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乙酸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学情分析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但对于有机化学的学习还处于初步阶段,对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理解不够深入。
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引导他们通过实验探究、观察分析等方法,自主构建新知识。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乙酸的物理性质,掌握乙酸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理解酯化反应的原理,会书写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交流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乙酸的化学性质,特别是酯化反应。
乙酸的分子结构对其性质的影响。
2、教学难点酯化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操作。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乙酸的性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引导法: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
2、学法自主学习法: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乙酸的相关知识。
《乙酸》说课稿
《乙酸》说课稿引言概述:乙酸是一种常见的有机酸,化学式为CH3COOH。
它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食品工业、医药领域、化妆品行业等。
本文将从乙酸的性质、制备方法、应用领域、危害以及相关的安全措施等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乙酸的性质:1.1 酸性:乙酸是一种弱酸,具有酸性反应。
它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相应的乙酸盐。
1.2 水溶性:乙酸是可溶于水的液体,与水形成乙酸溶液。
乙酸溶液呈酸性,可以作为酸性试剂使用。
1.3 挥发性:乙酸具有较高的挥发性,故在常温下会有明显的醋酸味。
二、乙酸的制备方法:2.1 乙醇氧化法:将乙醇与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氧化反应,生成乙酸。
2.2 乙烯氧化法:将乙烯与空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氧化反应,生成乙酸。
2.3 醋酸回收法:通过回收废醋或醋酸废液中的乙酸,经过蒸馏等处理得到纯净的乙酸。
三、乙酸的应用领域:3.1 食品工业:乙酸可以作为食品酸味剂,增加食品的酸度和口感,常用于制作酱料、调味品等。
3.2 医药领域:乙酸可以用于制备药物中间体,如乙酸乙酯等,广泛应用于药物合成过程中。
3.3 化妆品行业:乙酸可以作为化妆品的调节剂,调整化妆品的酸碱平衡,增加产品的稳定性。
四、乙酸的危害:4.1 腐蚀性:乙酸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对皮肤和眼睛有刺激作用,接触乙酸后应及时清洗。
4.2 毒性:高浓度的乙酸对人体有毒性,吸入或摄入过量可能导致中毒,应避免接触和误食。
4.3 燃烧性:乙酸易燃,遇明火或高温可能引发火灾,应储存和使用时注意防火措施。
五、乙酸的安全措施:5.1 防护措施:接触乙酸时应佩戴防护手套、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
5.2 通风设施:在乙酸的制备和使用过程中,应确保通风设施良好,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有害气体的浓度。
5.3 废弃物处理:废弃的乙酸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妥善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总结:乙酸作为一种常见的有机酸,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然而,我们在使用乙酸时也要注意相关的安全措施,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高中化学《乙酸》说课稿新人教版必修2.doc
乙酸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新课标人教版《必修 2》第三章第三节第二课时《乙酸》一、教材和学生分析在设计教学之初,我首先对教材和学生进行了分析。
乙酸在生活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有机物,自古就有民以食为天,食以为味先,味以酸为首的说法,这体现着乙酸作为一种重要调料的社会价值,而进入现代社会乙酸又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
从教材安排和学生情况来看:初中学生只知道乙酸是一种酸,到了高中必修阶段乙酸就是一种有机物,而选修阶段乙酸是一种烃的衍生物,学生对乙酸分类的认知呈上升变化。
从结构的角度来看,初中学生只知道乙酸能解离出H+,到了必修要知道有特定的官能团,而到了选修阶段还要了解断键方式,学生对结构决定性质的认知也是呈上升变化的。
二、教学目标:基于以上的分析考虑,我制定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乙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酸性和酯化反应),认识乙酸的结构和官能团。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设计实验证明乙酸酸性,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和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
通过酯化反应的分组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对比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等途径,树立乙酸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是密切相关的价值观。
考虑到本节课要有利于学生的终生发展,因此我从树立乙酸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是密切相关的价值观和培养学生对比的思维方法做了重点突破。
三、教学设计:为了达成上述目标,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情景线活动线知识线教你巧做观看视频乙酸的引糖醋鱼入糖醋鱼可实验区别了解乙酸的结构、口的味道白醋白酒物理性质和酸性,糖醋鱼诱实验合成掌握乙酸乙酯的人的香味乙酸乙酯制法生活小帮手师生相互交了解乙酸的用无“醋”不流介绍。
途。
在一节课的实施过程是充满了无限激情和挑战的,所以我的课堂应该是属于师生思维奔跑的场地,那么请各位老师跟随我一起走进我的化学课堂吧。
第一个环节——教你巧做糖醋鱼我首先为学生展示几张非常诱人的糖醋鱼图片,在学生感到垂涎三尺非常想吃的时候,于是我提出:想成为烹饪高手吗?想不想自己在家里做出美味的糖醋鱼呢?那好,今天我就教大家做糖醋鱼。
xie乙酸说课稿
乙酸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和作用:乙酸编排在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中的第二课时的内容。
乙酸在生活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有机物,既是一种重要调料,又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体现了乙酸的重要社会价值。
从教材整体上看,乙酸紧接乙醇、乙醛之后,既是很重要的烃的含氧衍生物,又是羧酸类物质的代表物;从知识结构上看,在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乙酸是一种酸,能解离出H+。
在有机物方面,学生已学习了烷烃、乙烯、苯和乙醇、乙醛含氧衍生物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了以官能团的特征学习物质性质的方法,为深入学习乙酸的结构、特性和用途奠定了基础。
从而能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醇——醛——羧酸——酯等各类烃的衍生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衍生关系。
乙酸的学习既是醇知识的巩固、延续和发展,又是为“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学习模式做巩固,更是为选修阶段对乙酸的深入了解、脂类化合物等知识的学习打好基础。
故本节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掌握乙酸的分子结构、官能团和物理性质。
(2)掌握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等化学性质,理解酯化反应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设计实验证明乙酸酸性,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和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描述、解释实验现象的能力以及对知识的分析归纳,概括总结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充分认识结构决定性质的规律,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通过实验,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
难点:酯化反应的原理。
二:教学方法1、实验直观演示法2、讲授法3、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法4、讨论法5、练习法三:学法指导1、归纳演绎法2、自学、讨论法3、实验探究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字谜导入法:传说古代有个酿酒高手叫杜康。
他儿子黑塔跟父亲也学会了酿酒技术。
可黑塔觉得酿酒后把酒糟扔掉可惜,就把酒糟浸泡在水缸里。
乙酸的人教版说课稿
乙酸的人教版说课稿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乙酸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 学生能够掌握乙酸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来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和能力。
-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应用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 培养学生安全使用化学试剂和实验器材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乙酸的化学结构及其官能团的特性。
- 乙酸的制备实验及其反应原理。
2. 教学难点:- 乙酸的酯化反应机理的理解。
- 乙酸在生活中的应用与安全性教育。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乙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相关资料。
- 乙酸制备实验的实验器材和试剂,包括乙醇、浓硫酸、冰浴等。
- 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
2. 学生准备:- 预习乙酸的相关知识,了解其基本性质。
- 准备实验报告册,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醋的酸味引入乙酸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 简要介绍乙酸在食品、医药和化工等领域的应用。
二、讲解乙酸的物理性质- 展示乙酸的样品,让学生观察其颜色、状态和气味。
- 通过实验测定乙酸的沸点,并与水和乙醇的沸点进行比较。
三、讲解乙酸的化学性质- 介绍乙酸的官能团——羧基,以及其酸性特征。
- 通过酸碱中和反应实验,让学生观察乙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过程。
四、乙酸的制备实验- 讲解乙酸的工业制备方法——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下脱水制得乙酸。
- 演示实验室规模的乙酸制备实验,强调实验安全操作。
-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反应过程和产物。
五、乙酸的酯化反应- 讲解乙酸与醇类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酯类的原理。
- 通过实验演示乙酸与乙醇生成乙酸乙酯的过程。
- 分析酯化反应的机理,帮助学生理解反应过程。
六、乙酸在生活中的应用- 讨论乙酸在家庭清洁、食品调味等方面的应用。
《乙酸》说课稿
《乙酸》说课稿乙酸是我们生活中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也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
它具有酸味和刺激性气味,在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乙酸的性质、制备、应用以及安全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乙酸的性质1. 化学性质乙酸为无色液体,具有刺激性气味和酸味。
它可以溶于水、醇和其他有机溶剂,但不溶于烃类。
乙酸具有酸性,在水中呈现弱酸性。
它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这种反应称为中和反应。
2. 物理性质乙酸的密度为1.049 g/cm³,沸点为118.1°C,溶点为16.6°C。
它在常温下会变成固态,称为乙酸冰。
乙酸冰可以用于制备其他乙酸盐类。
二、乙酸的制备1. 乙醇发酵制备乙酸的主要制备方法是通过乙醇的发酵反应得到。
首先,将含有酵母的发酵液与乙醇进行反应,产生乙醇发酵液。
接着,通过蒸馏提取乙酸,得到纯净的乙酸产物。
2. 乙烯氧化制备另一种常用的乙酸制备方法是通过乙烯的氧化反应得到。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乙烯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乙酸和水。
这种方法一般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三、乙酸的应用1. 医药领域乙酸可以作为药物合成的重要原料。
它可以用于合成乙酸纤维素、醋酸盐类等药物,具有止痛、消炎等功效。
同时,乙酸也可作为药物储存的溶剂,保证药物的稳定性和活性。
2. 食品工业乙酸是一种重要的食品添加剂,被广泛应用于调味品、酱料、果酱等的制作过程中。
它可以增加食品的香味和口感,并具有食品防腐的作用。
3. 化妆品制造乙酸在化妆品制造过程中起到酸化剂的作用。
它可以调整化妆品的酸碱度,保持其稳定性和质量。
同时,乙酸还可以作为化妆品的香料成分,为产品增添芳香。
四、安全注意事项1. 使用乙酸时,应注意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如不慎接触,应及时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寻求医疗帮助。
2. 乙酸具有刺激性气味,因此在使用乙酸的场所应保持通风良好,避免长时间吸入乙酸气味。
3. 乙酸具有腐蚀性,应储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远离火源和易燃物。
《乙酸》高中化学说课稿
《乙酸》高中化学说课稿作为一位出色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为大家提供的《乙酸》高中化学说课稿,欢送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中化学新课程准指出,高中化学新课程应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开展所需的化学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进一步了解化学学科的特点,加深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科学探究的根本方法,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更深刻的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逐步树立可持续开展的思想。
1、教材的知识结构:本节是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二册第三章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乙酸是羧酸类物质的代表物,本节共1课时完成,按教材的编排体系,包含乙酸概述、乙酸的分子结构特点、乙酸的性质研究、乙酸的用途和乙酸的制法。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从教材整体上看,乙酸既是很重要的烃的'含氧衍生物,又是羧酸类物质的代表物,它和我们的生活生产实际密切相关,从知识内涵和乙酸的分子结构特点上看,乙酸既是醇知识的稳固、延续和开展,又是学好酯(油脂)类化合物的根底。
故本节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3、教学重点:根据教学大纲和以上的教材分析,乙酸的结构和性质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特别是酯化反响的特点和过程分析即对酯化反响演示实验的观察和有关问题及数据分析、推理又是性质教学中的重点。
4、教材的处理:为了使教学具有更强的逻辑性,突出教学重点内容,充分说明物质的性质决定于物质的结构,对教材的内容在教学程序上进行了调整:(1)将乙酸的结构特点放在乙酸的性质之后去认识。
当学生对乙酸的性质有了感性认识后,再提出为什么乙酸会有这些性质呢?必然使学生联想到它的结构有何特点呢?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观点的认识,又能反映出化学思维的主要特点:由具体到抽象,由宏观到微观。
乙酸说课稿(新)
《乙酸》说课稿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化学必修二《乙酸》.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展开说课。
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新教材必修2中把《乙酸》安排在乙醇之后,用食品中的有机物这条线索贯串一个单元的知识点,着眼于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和培养学生的能力,体现的最大特点是探究性和趣味性,在此之前,学生己学习了乙醇含氧衍生物,初步掌握了以官能团的特征学习物质性质的方法。
乙酸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贴进学生生活,学生对该物质比较熟悉。
本节课内容不难,实验操作易掌握,便于学生采用实验探究法开展学习。
2、教材的重点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本节的重点与难点如下:重点:乙酸的化学性质。
难点:乙酸的酯化反应。
3、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地位与作用,依据新的课程标准,确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乙酸的分子结构,理解羧基的结构特征。
(2)了解乙酸的物理性质;(3)掌握乙酸的主要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1)采用实验验证法学习乙酸的酸性,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
(2)利用实验探究、设疑、启发、诱导、讲述等方法学习乙酸的酯化反应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乙酸在生活和生产的应用,了解有机物跟日常生活和生产的紧密联系,渗透化学重要性的教育。
(2)通过酯化反应的教学,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从实践到理论的科学思维方法。
4、教具准备教学媒体、课件;有关实验试剂和仪器二、说教法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学设计上我主要采用生活实例引入,通过分析理论又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验探究进行验证,得出结论的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三、说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和引导,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
以实验为基础,“师生合作研究体验式教学方法”并采用实物、模型、实验、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增大课容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新人教版乙酸说课稿
新人教版乙酸说课稿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乙酸的化学性质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学生能够掌握乙酸的制备方法,并能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了解乙酸的物理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1.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物质性质的科学方法。
2. 训练学生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增强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2. 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和责任感,在实验过程中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则。
3. 引导学生认识化学与生活、环境的密切关系,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
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1. 乙酸的化学性质及其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2. 乙酸的制备实验及其观察分析。
二、教学难点1. 乙酸与其他物质反应的机理理解。
2. 实验中对乙酸性质的准确观察和分析。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通过提问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酸性物质,引出乙酸的概念。
2. 简要介绍乙酸的历史和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解1. 乙酸的物理性质- 介绍乙酸的外观、气味、溶解性等基本物理性质。
- 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乙酸的物理特征。
2. 乙酸的化学性质- 讲解乙酸的酸性特征,包括pH值、酸解反应等。
- 通过实验演示乙酸与金属、碳酸盐的反应,让学生观察反应现象。
3. 乙酸的制备- 介绍实验室制备乙酸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 指导学生分组进行乙酸的制备实验,并强调安全注意事项。
三、实验操作1.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按照实验步骤进行乙酸制备。
2. 学生记录实验过程中的观察结果,包括气味、气泡产生、溶液颜色变化等。
3. 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实验操作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四、实验总结与讨论1. 学生分享实验观察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乙酸的性质。
2. 讨论乙酸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食品、清洁剂等。
3. 教师总结乙酸的性质和用途,强调化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乙酸说课稿
乙酸说课稿各位评委: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乙酸》,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和板书设计等五个发面对这节课进行分析和阐述。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位于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从教材整体上看,乙酸既是很重要的烃的含氧衍生物,又是羧酸类物质的代表物,又和我们的生活生产实际密切相关。
从知识内涵和乙酸的分子结构特点上看,乙酸既是醇、酚、醛知识的巩固、延续和发展,又是学好脂类化合物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是学生掌握乙酸的分子结构和特点,主要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初步掌握酯化反应。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综合及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3.教学重难点重点: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难点:酯化反应的机理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烃的基础知识和乙醇、苯、乙醛等内容,对有机物的学习有了一定的认识,能掌握常见的有机物反应类型,具备了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有较强的求知欲,利于沟通。
三、教法学法1.教法:综合学生情况,本节课我将采用提问法、实验法、探究法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分析、归纳等抽象思维和动手实验,进行推理和综合分析。
四、教学过程根据教材特点及学情,本节课我将从以下几个环节展开教学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我将通过多媒体杜康之子黑塔酿醋的故事引入乙酸,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环节观察现象,总结性质展示一瓶“无水乙酸”,让学生观察它的色、味、态,总结乙酸的物理性质。
第三环节模型展示,探究结构展示乙酸的球棍模型,书写乙酸的结构式、结构简式、分子式,推测乙酸的化学性质。
第四环节实验探究,归纳总结乙酸的酸性学生分组实验探究乙酸的酸性并归纳总结第五环节探究乙酸的酯化反应阅读课本,分组实验,观察现象,总结归纳,讨论饱和NaCO3的作用?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乙酸(说课稿)(优秀版)word资料
乙酸(说课稿)(优秀版)word资料《乙酸》说课稿各位评委们,大家好!我是来自广西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12卓越化学班的洪忠雯。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的第二课时《乙酸》。
下面我将从6个方面来阐述我对这一内容的教学设计。
分别是: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位于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从教材整体上看,乙酸既是很重要的烃的含氧衍生物,又是羧酸类物质的代表物,它和我们的生活生产实际密切相关;从知识内涵和乙酸的分子结构特点上看,乙酸既是醇知识的巩固、延续和发展,又是学好酯(油脂)类化合物的基础。
故本节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根据课标要求,则要求:可以知道乙酸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根据教材的地位与作用,依据新的课标要求,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
教学难点:酯化反应的本质原理。
二、学情分析在初中化学中,只简单地介绍了乙酸的用途,没有从组成和结构角度认识其性质、存在和用途。
本课题在学生对乙酸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乙酸的分子结构和其酸性与酯化反应,并学会用有机物结构和化学键知识来分析化学反应的原理。
三、教学目标遵循以上的轨迹,在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乙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酸性和酯化反应)。
2.认识乙酸的结构和官能团。
过程与方法:通过设计实验证明乙酸酸性,和通过酯化反应的分组探究,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和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法的转变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这节课我会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材为主线,思维为中心,实验为基础。
老师注重启发引导,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自主探究,形成方案,并自己动手完成实验。
关于乙酸的说课稿
关于乙酸的说课稿盐池高级中学牛生良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课题是《乙酸》,首先,我对本课题进行分析: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选自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和乙醇中乙酸的一节课。
乙酸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贴进生活,学生对该物质比较熟悉。
新教材必修2中把《乙酸》安排在乙醇之后,用食品中的有机物这条线索贯串这一知识点,着眼于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和学生能力的培养,体现的最大特点是探究性和趣味性。
在此之前,学生己学习了含氧衍生物——乙醇,初步掌握了以官能团的特征学习物质性质的方法。
作为羧酸的代表物乙酸,单独列一节授课内容,掌握好它的结构和性质,对学生了解和掌握醇——醛——羧酸——酯等各类烃的衍生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衍生关系,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高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乙酸的物理性质,酯化反应的概念;掌握乙酸的分子结构和羧基的结构特征;掌握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等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学生利用生活常识及乙酸样品总结乙酸的物理性质,交流讨论自主设计实验验证乙酸的酸性;教师通过对乙酸分子结构的分析及酯化反应的实验,帮助学生了解乙酸的化学性质,并确立官能团决定有机物的性质和有机物相互转化的思想。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乙酸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养成从现象到本质,从实践到理论的思维方法。
通过探讨生活中的化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生产的紧密联系,感受化学的魅力和社会价值。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本着高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乙酸的组成和结构、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
教学难点:乙酸分子的立体结构模型、酯化反应的概念、特点及本质。
在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自主设计实验验证乙酸的酸性,教师演示实验了解酯化反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了解乙酸的化学性质;掌握这一重点知识。
2024《乙酸》说课稿范文
2024《乙酸》说课稿范文2024年《乙酸》说课稿范文一、说教材1、《乙酸》是2024年化学课程的一部分,属于高中化学第三册的第六单元。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知识和反应原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高中化学领域中的重要知识点,也是学生进一步深化有机化学学习的一个关键课时。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理解乙酸的化学性质和结构特点,掌握乙酸与其他有机化合物的常见反应及应用。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解决有机化学问题的能力,提高实验操作的技能水平。
③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兴趣,加强对实验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3、教学重难点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乙酸的性质和反应,乙酸的应用领域。
难点是:乙酸与其他有机化合物的反应机制及实验操作。
二、说教法学法针对有机化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实验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实验教学法能够让学生亲自操作实验,加深对乙酸性质的理解,并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技能。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了实验所需的实验器材和试剂,并且做好了安全措施的准备工作。
我还准备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素材,包括图片、视频和实验演示等,以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和学习兴趣。
四、说教学过程新课标要求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学生主体的过程,为此,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环节一、导入新课我将利用乙酸的实际应用和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作为导入新课的引子。
例如,通过展示食醋的常见应用场景,引起学生的兴趣并让他们思考乙酸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然后,我会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乙酸的基本性质和结构进行初步的探究和猜测。
环节二、知识讲解和实验演示在这个环节,我将通过讲解和实验演示的方式,详细介绍乙酸的化学性质和结构特点,并展示乙酸与其他有机化合物的反应过程。
乙酸人教版说课稿
乙酸人教版说课稿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旨在使学生了解乙酸的基本概念、性质、用途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对乙酸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同时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和认识。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1. 乙酸的概述(20分钟)- 乙酸的定义- 乙酸的物理性质- 乙酸的化学性质2. 乙酸的制备实验(30分钟)- 实验材料和仪器介绍- 实验步骤演示- 实验结果观察与分析3. 乙酸的应用(15分钟)- 乙酸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乙酸在医药领域的用途- 乙酸在家庭生活中的常见用途4. 课堂互动与讨论(15分钟)- 学生提问与答疑- 乙酸相关的生活实例讨论5. 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10分钟)- 重点知识回顾- 课后习题与实践活动安排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讲授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直观的实验现象帮助学生理解乙酸的性质。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乙酸的分子结构、反应机理等,增强学生的视觉记忆。
3. 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热情。
4. 布置课后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家中尝试制作简单的乙酸溶液,加深对乙酸性质的理解。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乙酸的化学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乙酸的制备实验操作及其安全性指导。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食醋引入乙酸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乙酸的概述- 介绍乙酸的定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辅助讲解。
3. 乙酸的制备实验- 展示实验材料和仪器,详细讲解实验步骤,并进行现场演示。
- 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并引导学生进行结果分析。
4. 乙酸的应用- 讲解乙酸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并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乙酸的广泛用途。
5. 课堂互动与讨论-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针对学生疑问进行解答。
-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乙酸在生活中的常见用途。
6. 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强调乙酸的性质和应用。
人教版乙酸的说课稿
人教版乙酸的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说课的题目是《乙酸》,这是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的一个重点章节。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评价与反思五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旨在使学生掌握乙酸的基本概念、性质及其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具体来说,学生应达到以下三个层面的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乙酸的化学式、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掌握乙酸的制备方法和反应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和问题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环保意识和科学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乙酸的概述:介绍乙酸的定义、命名和存在形式。
2. 乙酸的性质:分析乙酸的物理性质,如气味、颜色、溶解性等;探讨其化学性质,包括酸性、酯化反应等。
3. 乙酸的制备:讲解乙酸的工业制备方法,如乙醇氧化法,并进行简单的实验演示。
4. 乙酸的应用:介绍乙酸在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5. 乙酸的安全性及环保问题:讨论乙酸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对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知识。
2.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直观感受乙酸的性质和反应过程。
3. 案例分析:选取生活中与乙酸相关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实际应用。
4. 多媒体辅助:利用PPT、视频等多媒体工具,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提问“大家知道醋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吗?”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乙酸的主题。
2. 讲授新知- 详细介绍乙酸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结合实验演示加深理解。
- 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乙酸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学生活动- 分组讨论乙酸的制备方法和可能的反应产物。
乙酸高中化学说课稿
乙酸高中化学说课稿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旨在使学生了解乙酸的基本性质、结构特征以及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掌握乙酸的化学式、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理解乙酸的分子结构及其与其他有机物的关系。
3. 认识乙酸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安全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乙酸的化学性质,特别是其酸性特征。
- 乙酸的分子结构及其与其他羧酸的比较。
- 乙酸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2. 教学难点:- 乙酸分子结构的理解,尤其是羧基的官能团特性。
- 乙酸与其他有机物反应的机理解释。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与互动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乙酸的结构和性质。
- 通过实验演示加深学生对乙酸性质的理解。
2. 教学手段:- 制作PPT课件,包含乙酸的结构图、性质表和应用实例。
- 准备乙酸样品和相关实验器材,进行现场演示。
- 利用教学视频展示乙酸的工业生产过程。
四、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食醋引入乙酸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 提问学生对醋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醋的主要成分。
2. 乙酸的基本性质- 介绍乙酸的化学式和物理性质,如气味、状态、熔沸点等。
- 通过实验演示乙酸的溶解性、挥发性等。
3. 乙酸的化学性质- 讲解乙酸的酸性特征,包括pH值的测定和与金属的反应。
- 通过实验演示乙酸与碱的中和反应,解释中和反应的原理。
4. 乙酸的分子结构- 利用多媒体展示乙酸的分子结构,重点介绍羧基的结构和特性。
- 通过比较乙酸与其他羧酸的结构,加深学生对官能团的理解。
5. 乙酸在生活中的应用- 介绍乙酸在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的应用实例。
- 讨论乙酸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6. 课堂小结与提问- 总结乙酸的主要性质和应用,强调其在生活和工业中的重要性。
- 提问学生,检查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酸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新课标人教版《必修 2》第三章第三节第二课时《乙酸》一、教材和学生分析在设计教学之初,我首先对教材和学生进行了分析。
乙酸在生活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有机物,自古就有民以食为天,食以为味先,味以酸为首的说法,这体现着乙酸作为一种重要调料的社会价值,而进入现代社会乙酸又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
从教材安排和学生情况来看:初中学生只知道乙酸是一种酸,到了高中必修阶段乙酸就是一种有机物,而选修阶段乙酸是一种烃的衍生物,学生对乙酸分类的认知呈上升变化。
从结构的角度来看,初中学生只知道乙酸能解离出H+,到了必修要知道有特定的官能团,而到了选修阶段还要了解断键方式,学生对结构决定性质的认知也是呈上升变化的。
二、教学目标:基于以上的分析考虑,我制定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乙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酸性和酯化反应),认识乙酸的结构和官能团。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设计实验证明乙酸酸性,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和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
通过酯化反应的分组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对比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等途径,树立乙酸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是密切相关的价值观。
考虑到本节课要有利于学生的终生发展,因此我从树立乙酸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是密切相关的价值观和培养学生对比的思维方法做了重点突破。
三、教学设计:为了达成上述目标,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情景线活动线知识线教你巧做观看视频乙酸的引糖醋鱼入糖醋鱼可实验区别了解乙酸的结构、口的味道白醋白酒物理性质和酸性,糖醋鱼诱实验合成掌握乙酸乙酯的人的香味乙酸乙酯制法生活小帮手师生相互交了解乙酸的用无“醋”不流介绍。
途。
在一节课的实施过程是充满了无限激情和挑战的,所以我的课堂应该是属于师生思维奔跑的场地,那么请各位老师跟随我一起走进我的化学课堂吧。
第一个环节——教你巧做糖醋鱼我首先为学生展示几张非常诱人的糖醋鱼图片,在学生感到垂涎三尺非常想吃的时候,于是我提出:想成为烹饪高手吗?想不想自己在家里做出美味的糖醋鱼呢?那好,今天我就教大家做糖醋鱼。
请注意制作糖醋鱼的调味剂。
我为学生展示了一段做糖醋鱼的视频。
看完视频后我提出问题:通过观看视频,你记住做糖醋鱼要加入哪些调料了吗?今天乙酸课题与哪种调料有关呢?含有乙酸的食醋是怎样被人们发现呢?传说在古代,有个叫杜康的人发明了酒。
他儿子黑塔也跟杜康学会了酿酒技术。
后来,黑塔觉得酿酒后的酒糟扔掉很可惜,就存放起来,在缸里浸泡。
到了二十一日的酉时,一开缸,一股香气扑鼻而来。
在浓郁的香味诱惑下,黑塔尝了一口,酸甜兼备,味道很美,便贮藏着作为“调味浆”。
这就是最早的食醋了。
同时“杜康酿酒儿造醋”也从此传为了美谈。
两千多年来 ,作为烹调五味之首,醋将我们的生活调理得有滋有味。
如今醋的品种更是五花八门( 幻灯片展示各种醋的图片 ),丰富着食物的色、香、味 ,使中华美食享誉世界。
第二个环节——糖醋鱼可口的味道我首先以味道为切入口提出问题:糖醋鱼都有哪些美妙的味道?酸味来自于哪一种化学物质?为此,我提供了如下的药品,让学生动手实验,自己得出乙酸的物理性质和酸性。
学生活动内容分组问题讨论问题1.用多种方法鉴别白醋和白酒CaCO3)、1.你用什么方法得出了乙酸的哪些物理性质?提供的药品有:食盐、锅垢(主要成分是 2. 乙酸能与大理石、铁锈、铁钉、石灰乳等物质生锈的铁钉、白糖、刷墙用的石灰乳、发馒头用反应体现出乙酸的什么性质?的纯碱等等。
3.以上哪些反应能够比较出乙酸与碳酸的酸性强弱 ,你还能设计出其他实验进行比较吗?2. 观察教材图 3-16,说说图中白、蓝、红球分别 4. 根据已有知识乙酸有什么官能团。
表示什么原子?对照乙酸的化学式,写出乙酸结5.醇羟基不显酸性,为什么乙酸的羟基有酸性构式。
呢?羟基所连的原子团有什么不同?活动 1 用多种方法鉴别白醋和白酒,学生通过观察首先可以得出乙酸的物理性质,然后通过实验区别白醋白酒可以得出乙酸的酸性,再由酸性的讨论引出乙酸与碳酸酸性强弱的比较。
最后在宏观认识乙酸的基础上又进入对乙酸微观结构的探究。
我将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图3-16 写出乙酸的结构式。
并讨论以下问题:1、根据已有知识乙酸有什么官能团?学生可能会答出有羟基。
2、醇羟基不显酸性,为什么乙酸的羟基有酸性呢?羟基所连的原子团有什么不同?我将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思考,乙酸的羟基连在碳氧双键,受碳氧双键的影响所以产生了酸性,碳氧双键和羟基起就构成新的官能团羧基。
这样学生可以由浅入深地了解到羧基决定了乙酸的性质。
为了加深学生对羧基的认识。
我又介绍中国汉字的造字规律,提出乙酸是含氧酸,氧的偏旁和酸字的一半便组成了羧字,这样使生僻汉字与—COOH 建立起了联系。
通过以上实验探究、合作讨论,学生自主的了解了乙酸的部分性质,获取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尤其对结构决定性质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第三个环节——糖醋鱼诱人的香味我又以气味为切入口提出问题:糖醋鱼制作中为什么要放料酒了?糖醋鱼特殊的香味是怎样产生的呢?是因为料酒中的乙醇与食醋中的乙酸反应生成一种有香味的物质乙酸乙酯,这个反应叫酯化反应(出示反应方程式)。
我设计让学生来探究这个酯化反应,同时探究浓硫酸和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培养学生对比的思维方法。
我将学生分成四个组,按照课本实验 3-4 进行酯化反应实,不同的是对不同的组进行条件控制做对比实验。
组数反应试剂吸收剂1 3 mL 乙醇、 2mL 乙酸饱和碳酸钠溶液2 3 mL 乙醇、 2mL 乙酸、浓硫酸饱和碳酸钠溶液3 3 mL 乙醇、 2mL 浓硫酸、 2mL 乙酸水4 3 mL 乙醇、 2mL 浓硫酸、 2mL 乙酸饱和碳酸钠溶液为了探究浓硫酸的作用1、 2 组做对比实验,一个组不加浓硫酸,另一组加浓硫酸。
为了探究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 3、 4 组做对比实验,一个组用水接收乙酸乙酯,另一组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接收乙酸乙酯。
其他与课本一样。
考虑到实验的安全性和时效性,在实验前我还进行了实验指导。
提醒学生注意实验前的温馨提示:1.注意试剂的添加顺序2.在大试管中加两块碎瓷片3.导管不能插入液面下4.每组控制加热时间为 2 分钟。
实验完毕后的现象收集:1.先振荡接收试管,然后向试管中插入红色的油画棒一会儿并取出。
2.请 1.2 大组的同学注意观察接收试管中的现象。
3.请 3.4 大组的同学用尺子量出上层液体的厚度。
这里让学生使用他们画画经常用的油画棒,主要是因为乙酸乙酯是无色液体,用油画棒给乙酸乙酯染色,便于学生观察油层现象,同时让学生也感知了乙酸乙酯是一种比水轻的有机溶剂。
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学生做出的对比实验结果预测如图。
1 大组接收试管溶液无色且无分层现象。
2 大组接收试管溶液有分层现象且上层为红色。
3 大组上层液体厚度为 1cm。
4 大组上层液体厚度为 2cm.根据各大组汇报的实验现象,针对酯化反应:CH3COOH+CH3CH2OH CH 3COOCH2CH3+H2O我提出了以下问题?资料卡1. 1.2 两大组的实验现象主要不同点是什么?找出其原因。
物质沸点 /℃密度 /(g/mL) 水溶性2. 3.4 两大组的实验现象主要不同点是什么?找出其原因。
乙酸117· 9 1·05 易溶同时我还提供资料卡便于学生讨论上述问题,也培养了学生乙醇78· 5 0·789 3 易溶通过问题 1 的讨论解决浓硫酸的吸水作用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加快反应速率通过问题 2 的讨论首先解决了饱和碳酸钠溶液可以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溶解度。
而饱和碳酸钠溶液的另一作用具有隐蔽性,学生很得知。
于是我做一个演示实验,学生可以通过观察现象自己得出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效果比水更好。
演示实验如下,贴有标签的是----------- 为了便于学生观察上下两层液体的PH 值变化,我没有采用常规使用PH 值的方法,而是直接将 PH 试纸放入溶液中,我会给学生说明原因。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
” 为了培养学生质疑的精神,我向学生提出:通过我们的实验和分析, 再想想糖醋鱼的酯香味, 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可能会提出这样的疑问:做糖醋鱼的时候没有用浓硫酸作催化剂,这个酯化反应怎么发生的呢?借此机会我会鼓励学生的质疑,并介绍实验研究表明除了浓硫酸可以做酯化反应的催化剂以外,盐酸、硫酸氢钠、氯化铁等都可以做酯化反应的催化剂。
我们是用铁锅做糖醋鱼的,里面就难免混有三价铁离子。
它就可以帮我们做出香喷喷的糖醋鱼来。
第四个环节——生活小帮手无“醋”不在为了让学生能够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提高生活质量,更广泛的了解乙酸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密切关系。
我设计了食醋妙用大家谈:生活小帮手无“醋”不在,师生通过交流讨论得出食醋的妙用。
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我还搜集了许多漂亮的图片。
食醋不仅可以洗去水垢;还可以除去饰品上的铁锈;擦皮鞋时在鞋油里加几滴醋,皮鞋会更光亮;洗毛衣时加几滴醋,毛衣会焕然一新。
用醋漱口可以防感冒,吃黄豆泡醋可以降血压,醋饮料还可以美容养颜,更是让我们青春永驻。
另外乙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医药、农药、合成纤维、涂料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最近重庆川维厂投产了30 万吨的醋酸乙烯项目,并与荷兰一厂家合作生产维生素中间体,一举打破了外国企业的垄断生产,跻身为了世界级的企业,这真是件值得我们重庆人骄傲的事。
至此学生爱国爱家乡的情感将达到高潮。
看完图片后,我提出:以上哪些乙酸的应用可以用今天我们所学的知识解释呢?最后我将引导学生对本节课进行了总结反思: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掌握什么知识?1.我们学到了什么方法?3.我们懂得了什么道理?课后作业: 1.登陆网站了解乙酸更多的用途2.做一张关于乙酸结构、性质和用途的小报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