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教育培训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德教育培训作业
第一次作业
1、结合案例思考教师职业道德与教师幸福的关系,论述教师应当如何看待教育生活中德福矛盾的一面。
答:师德即教师职业道德,是从事教师职业的人在其工作中的道德行为规范的总和。幸福是人的目的性自由实现时的一种主体生存状态。幸福感则是对这一主体生存状态的主观感受。无论幸福还是幸福感,理解人的目的性的自由实现都是十分关键的。《尚书·汤告》中说:“天道福善祸淫。”所以人应当“以德祈福”。所以,幸福需要主体的德性作为条件。然而幸福与德行之间又并不完全一致。这就造成了德与福之间的矛盾。
东汉时期的王充曾在《论衡·福虚》中以“尧舜不赐年,桀纣不夭死”,为例证明墨家笃信鬼神报应的观点的谬误,指出德与福的矛盾。
实际生活中德福矛盾的例子应当说比比皆是。往往有德性的人不仅俗福不得,有的甚至还有雅福的损失。而道德败坏者却屡屡生活得十分惬意。同时更没有一个德行与幸福关系上正相关的量的比例。德行或德性只是幸福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的确,由于许多主观和客观的原因,德与福之间的必然联系加进了许多偶然性,常常出现断裂,形成幸福与德行的矛盾。对人来说,仅仅指出德福矛盾是远远不够的。如果看不到问题的另外一面,就可能走向人生的消极一面。
实际上,幸福与德行的矛盾丝毫不能否定德福的一致性。这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说明。
第一,从总体上说,德福一致具有必然性。就是说,从人群中的大多数情况和历史上的大多数情况来看,德行与幸福是基本一致的。幸福的前提条件之一是德行,德行与幸福是基本一致的。
第二,从雅福的角度看,德与福是一种等同关系,具有一致性。所谓从“雅福”的角度看,实际上就是从幸福的精神性这一立场出发看问题。从这一立场看,德行本身就具有自我肯定、超越牺牲的性质。。
德福一致的意义非常重大。这主要表现为社会和个人两个方面。从社会的角度看,如果没有德福一致原则的总体存在,就会出现严重的道德失范、社会危机。这或者是社会的原因,或者是道德本身的问题。但德福一致原则的破坏肯定会影响、破坏社会必需的稳定与进步。从个体角度看,没有德福一致的原则,道德生活就是一种无意义的纯粹的牺牲。这
样的道德生活即便有某种合理性,也是极不人道的。所以,对一个健康的社会或一个正常的个体而言,德福一致原则的存在是十分重要的。
德福一致的原则对理解教师伦理体系和实际的道德生活也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只有德福一致的道德生活才是值得追求的;只有德福一致,伦理规范才能确立自己的存在根据。
一个有趣的例子是,我们一直将教师的生活比作燃烧的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从上述立场出发,应当说这一比喻是有缺陷的。红烛的比喻只看到教师无私奉献和崇高的牺牲的一面。教师的工作并不只是牺牲,教师在奉献的同时不仅有收获,而且这一收获具有强烈的意义色彩。教师的德性、德行与教师的幸福密切相关
2、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论述教师应当如何修养自己的职业良心。
答:良心”(conscience)是一个古老的伦理概念。《孟子》中将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称之为良心。朱熹则将良心视为宰制人心的“道心”。英文中的“conscience”来源于拉丁文的“conscire”,意即“知道”。以后知行合一,就有了按良心办事的意思。在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中,良心就是“超我”制约“自我”的人格命令的一部分。
道德意义上的良心是一种道德心理现象,是指主体对自身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的一种自觉意识和情感体验,以及以此为基础而形成的对于道德自我、道德活动进行评价与调控的心理机制。
教师良心的形成”有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整体意义上的教育良心是如何形成的,一是教师个人是如何形成自己的职业良心的。从教师个体职业良心形成的角度看,教师的职业良心首先会受到社会生活和群体的影响。这一影响的最直接的因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一个社会正义较多、道德水平较高的社会,会自然对每一位社会成员的职业道德提供涵养上的环境和舆论上的保证,从而有利于职业良心的形成。一个对教师在精神和物质方面都给予恰当的尊重,一个人人克尽职守的社会氛围,显然也有利于教师形成其较高水平的职业良心。
其次,教师的同侪群体对个体教育良心的形成作用更为直接。实际上良心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习俗的传承。“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教师的同侪的职业道德水平和教育道德的传统的质量较低,当然不利于教师的职业良心的形成与提高。
教育社会学研究表明,新教师在任教数月后,其教育态度与任教学校同事的相似性便已大于与受教学校教师的相似性。任教学校显然是比受教学校更具重要影响的教师职业社会化
机构。任教学校的校长、同事形成的教师群体的职业亚文化与教师职业社会化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所以教师的同侪群体对个体教育良心的形成作用十分重要。
再次,教育对象也会以舆论的形式参与教师良心的修养。由于教育活动的特殊性,教师劳动的意义必须在教育对象身上才能获得。所以学生的尊敬、赞扬或蔑视、批评对教师的道德行为会起非常大的制约作用。
教育良心形成的上述因素实际上就是一种道德情境的作用。所以在教师的职前培养过程中,怎样提供更多的实际体验的机会,是教育良心养成的一个重要的策略。当然,教师不能仅仅被动地接受情境的影响,还应当主动地体验这一情境中的价值、义务因素加以内化。
教师的职业良心的自我修养之所以重要,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理由就是前面提及的教师职业良心的“教育性”。教师的职业良心如果不同教书育人的最高目标和必要的教育技能相结合,良心就会成为一种不可捉摸的充满随意性的东西,存在危害教育目标的可能性。换言之,教师的良心修养的重要内容应当是社会理想、教育理想和教育信仰等方面的综合修养。
第二次作业
1、、什么叫为人师表?它有何特征?教师怎样做到为人师表?
答:(1).所谓为人师表是指:教师要在各方面都应该成为学生和社会上人们效法的表率、榜样和楷模。教师从教的对象是青少年学生,青少年的特点是好学习、爱模仿、思想敏捷、精力充沛、求知欲强、有好奇心、可塑性大。老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深深铭刻在学生的脑海中,教师的言行、举止、仪表都在为学生做表率、起示范作用。教师的劳动任务一方面用自己的知识和才能来教育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要以自己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行为教育和影响学生。
(2).为人师表有自己独具的特征。
(一)为人师表具有鲜明的示范性(二)为人师表具有突出的严谨性
(三)为人师表具有重要的激励性(四)为人师表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
(3).要做到为人师表,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做优秀品德的垂范者
第一,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第二,要具有高尚的节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