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全附图已排版打印版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全附图)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全附图)](https://img.taocdn.com/s3/m/96bc19a7960590c69ec376a9.png)
高中生物知识结构第一单元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细胞中的化合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分化、癌变和衰老、生物膜系统和细胞工程)1.1化学元素与生物体的关系1.2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1.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1.4细胞中的化合物一览表1.5蛋白质的相关计算设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个数m ,构成蛋白质的肽链条数为n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 , 蛋白质中的肽键个数为x ,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y ,控制蛋白质的基因的最少碱基对数为r ,则 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为 n m x -= ……………………………………①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x ma y 18-= …………………………………………②或者 x a ry 183-=…………………………………………③1.6蛋白质的组成层次1.7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1.8生物大分子的组成特点及多样性的原因1.9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和DNA的鉴定1.10选择透过性膜的特点1.11细胞膜的物质交换功能1.12线粒体和叶绿体共同点1、具有双层膜结构2、进行能量转换3、含遗传物质——DNA4、能独立地控制性状5、决定细胞质遗传6、内含核糖体7、有相对独立的转录翻译系统8、能自我分裂增殖水被选择的离子和小分子其它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亲脂小分子高浓度——→低浓度不消耗细胞能量(A TP)离子、不亲脂小分子低浓度——→高浓度需载体蛋白运载消耗细胞能量(ATP)1.13真核生物细胞器的比较1.14细胞有丝分裂中核内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变化规律注:设间期染色体数目为2N个,未复制时DNA含量为2a。
1.15理化因素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注:+表示有影响1.16细胞分裂异常(或特殊形式分裂)的类型及结果1.17细胞分裂与分化的关系1.18已分化细胞的特点 1.19分化后形成的不同种类细胞的特点1.20分化与细胞全能性的关系G分化程度越低全能性越高,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低分化程度高,全能性也高分化程度最低(尚未分化),全能性最高1.22癌细胞的特点1.23衰老细胞的特点1.24细胞的死亡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代谢减慢酶的活性降低色素积累,阻碍细胞内物质交流和信息传递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体固缩,染色加深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蝌蚪尾部消失 花瓣凋萎扁平梭形 球形成纤维细胞癌变如癌细胞膜糖蛋白减少,细胞黏着性降低,易转移扩散。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全附图)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全附图)](https://img.taocdn.com/s3/m/3561f6e808a1284ac85043e0.png)
高三第二轮复习生物知识结构网络第一单元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细胞中的化合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分化、癌变和衰老、生物膜系统和细胞工程)1.1化学元素与生物体的关系1.2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1.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元素种类大体相同C、H、O、N四种元素含量最多元素含量差异很大必需元素大量元素有害元素微量元素非必需元素无害元素C、H、O、N、P、S、K、Ca、MgFe、Mn、B、Zn、Cu、Mo等Al、Si等Pb、Hg等1.4细胞中的化合物一览表1.5蛋白质的相关计算设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个数m ,构成蛋白质的肽链条数为n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 , 蛋白质中的肽键个数为x ,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y ,控制蛋白质的基因的最少碱基对数为r ,则 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为 n m x -= ……………………………………①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x ma y 18-= …………………………………………②或者 x a ry 183-=…………………………………………③1.6蛋白质的组成层次1.7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1.8生物大分子的组成特点及多样性的原因1.9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和DNA 的鉴定氨基酸 肽链 基本成分离子和(或)分子 其它成分蛋白质1.10选择透过性膜的特点1.11细胞膜的物质交换功能1.12线粒体和叶绿体共同点1、具有双层膜结构2、进行能量转换3、含遗传物质——DNA4、能独立地控制性状5、决定细胞质遗传6、内含核糖体7、有相对独立的转录翻译系统 8、能自我分裂增殖1.13真核生物细胞器的比较三个通过水自由通过可以通过 不能通过被选择的离子和小分子 其它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大分子、颗粒内吞外排离子、小分子自由扩散主动运输亲脂小分子高浓度——→低浓度 不消耗细胞能量(A TP ) 离子、不亲脂小分子 低浓度——→高浓度 需载体蛋白运载消耗细胞能量(A TP ) 膜的流动性膜的流动性、膜融合特性1.14细胞有丝分裂中核内DNA 、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变化规律注:设间期染色体数目为2N 个,未复制时DNA 含量为2a 。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全附图)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全附图)](https://img.taocdn.com/s3/m/a3390a90a417866fb84a8efc.png)
高三第二轮复习生物知识结构网络第一单元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细胞中的化合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分化、癌变和衰老、生物膜系统和细胞工程)1.4细胞中的化合物一览表1.6蛋白质的组成层次1.7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1.9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和DNA的鉴定1.13真核生物细胞器的比较1.14细胞有丝分裂中核内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变化规律1.17细胞分裂与分化的关系1.18已分化细胞的特点 1.19分化后形成的不同种类细胞的特点G1.22癌细胞的特点1.23衰老细胞的特点扁平梭形 球形成纤维细胞癌变如癌细胞膜糖蛋白减少,细胞黏着性降低,易转移扩散。
癌细胞膜表面含肿瘤抗原,肝癌细胞含甲胎蛋白等如线粒体功能障碍,无氧供能 可移植在异种生物体内生长,形成癌瘤主要是细胞免疫永生细胞1.27植物组织培养与动物细胞培养的比较第二单元 生物的新陈代谢Ⅰ 植物代谢部分:酶与ATP 、光合作用、水分代谢、矿质营养、生物固氮2.1酶的分类确(蛋白质本质)(核酸本质)蛋白质类酶RNA类酶单纯酶复合酶仅含蛋白质 蛋白质辅助因子离子有机物辅酶NADP(辅酶Ⅱ) B 族维生素生物素(羧化酶的辅酶)RNA 端粒酶含RNA唾液淀粉酶含Cl -细胞色素氧化酶含Cu 2+ 分解葡萄糖的酶含Mg 2+如胃蛋白质酶酶存在于低等生物中,将RNA 自我催化。
对生命起源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2.4生物体内ATP 的去向2.5光合作用的色素神经传导和生物电 肌肉收缩 吸收和分泌 合成代谢 生物发光光合作用的暗反应 细胞分裂 矿质元素吸收 新物质合成 植株的生长 植物动物ATP ——→ADP +Pi + 能量酶a2.7 C3植物和C4植物光合作用的比较2.8 C4植物与C3植物的鉴别方法2.10 C4植物比C3植物光合作用强的原因2.11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的关系2.13光合作用实验的常用方法2.142.14.2扩散作用与渗透作用的联系与区别2.14.3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的区别与联系物质由高到低的移动方式,利用物质本身的属性,不需要能量 特指溶剂分子(如水、酒精等)的扩散,需特定的条件2.15植物体内的化学元素(1)、2.17生物固氮3要营注意:不同的根瘤菌具有共生专一性。
高中生物知识归纳总结(打印版)--高考核心知识点
![高中生物知识归纳总结(打印版)--高考核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df7f00ab0717fd5360cdcb0.png)
第一单元 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细胞中的化合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分化、癌变和衰老、生物膜系统和细胞 工 程)
1.1 化学元素与生物体的关系
必需元素
大量元素
C、H、 O、N、 P、S、 K、Ca、 Mg
最基本元素:C 基本元素:C、H、O、N 主要元素:C、H、O、N、P、S
物质交换
主动运输
低浓度——→高浓度 需载体蛋白运载
动
性
原
消耗细胞能量(ATP)
理
大分子、颗粒
内吞
膜的流动性、膜融合特性
外排
1.12 线粒体和叶绿体共同点
1、具有双层膜结构 2、进行能量转换 3、含遗传物质——DNA 4、能独立地控制性状 5、决定细胞质遗传 6、内含核糖体 7、有相对独立的转录翻译系统 8、能自我分裂增殖
①组成细胞和生物体
C、H、O、N、S
②调节代谢(激素)
(Fe、Cu、P、Mo……) ③催化化学反应(酶)
④运输、免疫、识别等
①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C、H、O、N、P
②控制生物性状
③催化化学反应(RNA 类酶)
1.5 蛋白质的相关计算
设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个数 m, 构成蛋白质的肽链条数为 n,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a, 蛋白质中的肽键个数为 x,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y, 控制蛋白质的基因的最少碱基对数为 r,
颜色反应 砖红色
桔黄色(红色) 紫色 蓝色
1.10 选择透过性膜的特点
自由通过 水
选择透过性膜的特点
三个通过
可以通过 被选择的离子和小分子
不能通过 其它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全附图)已排版打印版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全附图)已排版打印版](https://img.taocdn.com/s3/m/a02b32717e21af45b307a880.png)
第一单元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细胞中的化合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分化、癌变和衰老、生物膜系统和细胞工程)1.1化学元素与生物体的关系1.2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1.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1.4细胞中的化合物一览表1.5蛋白质的相关计算设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个数m ,构成蛋白质的肽链条数为n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 , 蛋白质中的肽键个数为x ,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y ,控制蛋白质的基因的最少碱基对数为r ,则 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为 n m x -= ……………………………………①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x ma y 18-= …………………………………………②或者 x a ry 183-=…………………………………………③1.6蛋白质的组成层次1.7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1.8生物大分子的组成特点及多样性的原因1.9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和DNA的鉴定1.10选择透过性膜的特点1.11细胞膜的物质交换功能1.12线粒体和叶绿体共同点1、具有双层膜结构2、进行能量转换3、含遗传物质——DNA4、能独立地控制性状5、决定细胞质遗传6、内含核糖体7、有相对独立的转录翻译系统8、能自我分裂增殖水被选择的离子和小分子其它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亲脂小分子高浓度——→低浓度不消耗细胞能量(A TP)离子、不亲脂小分子低浓度——→高浓度需载体蛋白运载消耗细胞能量(ATP)1.13真核生物细胞器的比较1.14细胞有丝分裂中核内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变化规律注:设间期染色体数目为2N个,未复制时DNA含量为2a。
1.15理化因素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注:+表示有影响1.16细胞分裂异常(或特殊形式分裂)的类型及结果1.17细胞分裂与分化的关系1.18已分化细胞的特点 1.19分化后形成的不同种类细胞的特点1.20分化与细胞全能性的关系G分化程度越低全能性越高,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低分化程度高,全能性也高分化程度最低(尚未分化),全能性最高1.22癌细胞的特点1.23衰老细胞的特点1.24细胞的死亡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代谢减慢酶的活性降低色素积累,阻碍细胞内物质交流和信息传递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体固缩,染色加深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蝌蚪尾部消失 花瓣凋萎扁平梭形 球形成纤维细胞癌变如癌细胞膜糖蛋白减少,细胞黏着性降低,易转移扩散。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全附图)(20210111011040)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全附图)(20210111011040)](https://img.taocdn.com/s3/m/0b0aeefe453610661ed9f4fc.png)
C、 H、O
①构成化合物( Fe、 Mg) ②组成细胞(如骨细胞) ③参与化学反应 ④维持细胞和内环境的渗透压) ①供能(淀粉、糖元、葡萄糖等) ②组成核酸(核糖、脱氧核糖) ③细胞识别(糖蛋白) ④组成细胞壁(纤维素)
C、 H、O C、 H、O、 N、 P C、 H、O
①供能(贮备能源) ②组成生物膜 ③调节生殖和代谢(性激素、 ) ④保护和保温
核苷酸
C6H1缩合
①葡萄糖数目不同 ②糖链的分支不同 ③化学键的不同 ①氨基酸数目不同 ②氨基酸种类不同 ③氨基酸排列次序不同 ④肽链的空间结构 ①核苷酸数目不同 ②核苷酸排列次序不同 ③核苷酸种类不同
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和 DNA的鉴定
物质
试剂
操作要点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a,
蛋白质中的肽键个数为 x,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y,
控制蛋白质的基因的最少碱基对数为 r ,
则 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为
x m n ……………………………………①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y ma 18 x …………………………………………②
或者 y r a 18 x …………………………………………③ 3
( 5 种: A、 G、 C、 T、 U) 一分子磷酸
一分子脱氧核糖 一分子含氮碱基 ( A、G、 C、 T)
一分子磷酸
一分子核糖 一分子含氮碱基 ( A、G、 C、 U)
脱氧核苷 核糖核苷
生物大分子的组成特点及多样性的原因
名称
基本单位
化学通式
聚合方式
多样性的原因
多糖
葡萄糖
蛋白质
氨基酸
核酸 ( DNA和 RNA)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全附图)高考必备,不后悔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全附图)高考必备,不后悔](https://img.taocdn.com/s3/m/49889e66ad02de80d4d840fd.png)
结合蛋白(如糖蛋白) ③催化化学反应(酶)
④运输、免疫、识别等
DNA RNA
①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②控制生物性状 ③催化化学反应(RNA 类酶)
元素组成
C、H、O C、H、O C、H、O、N、P C、H、O C、H、O、N、S (Fe、Cu、P、Mo……) C、H、O、N、P
1.5 蛋白质的相关计算
动植物细胞中广 泛存在
动物细胞 低等植物细胞
膜结构 双层膜
单层膜 无膜
主要功能
能 有氧呼吸的
量 主要场所
代
谢
光合作用
与蛋白质、脂质、糖类
的加工、运输有关
蛋白质的运输、加工、
细胞分泌、细胞壁形成
细胞内消化
合成蛋白质
与有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变化规律
间期
前期
中期
DNA 含量
2a—→4a
4a
4a
染色体数目(个)
2N
2N
2N
染色体单数(个)
0
4N
4N
染色体组数(个)
2
2
2
同源染色数(对)
N
N
N
注:设间期染色体数目为 2N 个,未复制时 DNA 含量为 2a。
后期 4a 4N 0 4 2N
末期 2a 2N 0 2 N
1.15 理化因素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理化因素
间期
差异性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和无机自然界中含量差异很大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1.4 细胞中的化合物一览表
化合物 水
无机盐 糖类 脂质 蛋白质 核酸
分类
主要生理功能
①组成细胞
②维持细胞形态
③运输物质
高中生物知识点全归纳(清晰排版)
![高中生物知识点全归纳(清晰排版)](https://img.taocdn.com/s3/m/5170e4d152ea551811a6874b.png)
1 高中生物知识点归纳易错点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第一节、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名词:1、微量元素:生物体必需的,含量很少的元素。
如:Fe(铁)、Mn(门)、B(碰)、Zn(醒)、Cu(铜)、Mo(母),巧记:铁门碰醒铜母(驴)。
2、大量元素:生物体必需的,含量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
如:C (探)、 0(洋)、H(亲)、N(丹)、S(留)、P(人people)、Ca(盖)、Mg(美)K(家)巧记:洋人探亲,丹留人盖美家。
3、统一性: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都可以找到,这说明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4、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细胞的含量与在非生物界中的含量明显不同,说明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存在着差异性。
语句:1、地球上的生物现在大约有200万种,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
2、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和化合物。
3、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重要作用:① C、H、O、N、P、S 6种元素是组成原生质的主要元素,大约占原生质的97%。
②.有的参与生物体的组成。
③有的微量元素能影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B能够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
当植物体缺B时,花药和花丝萎缩,花粉发育不良,影响受精过程。
)--------------------------------------------------------------------------------2 :高中生物知识点归纳第二节、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名词:1、原生质:指细胞有生命的物质,包括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膜三部分。
不包括细胞壁,其主要成分为核酸和蛋白质。
如:一个植物细胞就不是一团原生质。
2、结合水:与细胞其它物质相结合,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
7、自由水:可以自由流动,是细胞的良好溶剂,参与生化反应,运送营养物质和新代的废物。
8、无机盐:多数以离子状态存在,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铁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动物缺钙会抽搐),维持酸碱平衡,调节渗透压。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大全-带图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大全-带图](https://img.taocdn.com/s3/m/df9fcc22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64.png)
杂交与自交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指植物体中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植物的同株受粉) 附: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 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 (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㈠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 ㈡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 (从简单到复杂) (3)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4)严谨的科学设计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
2、翻译: (1)概念: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注:叶绿体、线粒体也有翻译) (2)过程:(看书) (3)条件:模板:mRNA 原料:氨基酸(20种) 能量:ATP 酶:多种酶 搬运工具:tRNA 装配机器:核糖体 (4)原则:——半保留复制 材料:大肠杆菌 方法:同位素示踪法 二、DNA的复制 场所:细胞核 时间:细胞分裂间期。(即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 3.基本条件:① 模板:开始解旋的DNA分子的两条单链(即亲代DNA的两条链); ② 原料:是游离在细胞中的4种脱氧核苷酸; ③ 能量:由ATP提供; ④ 酶:DNA解旋酶、DNA聚合酶等。 过程:①解旋;②合成子链;③形成子代DNA 特点:①边解旋边复制;②半保留复制 6.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7.精确复制的原因:①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 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复制能够准确进行。 8.意义: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从而保持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简记:一所、二期、三步、四条件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 第一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过程和结论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过程和结论[ 注射活的无毒R型细菌,小鼠正常。[来源:学_科_网Z_X_X_K] 注射活的有毒S型细
重点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全附图)
![重点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全附图)](https://img.taocdn.com/s3/m/c36e498e8bd63186bcebbcf2.png)
重点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全附图)————————————————————————————————作者:————————————————————————————————日期:高三第二轮复习生物知识结构网络第一单元 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细胞中的化合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分化、癌变和衰老、生物膜系统和细胞工程)1.1化学元素与生物体的关系1.2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1.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不同种生物体中化元素种类C 、H 、O 、N 四种元元素含量统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差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化学必需大量有害微量基本元素:C 、主要元素:C 、H 、最基本非必无害C 、H 、 O 、Fe 、Mn 、B 、Zn 、Al 、Pb 、1.4细胞中的化合物一览表化合物分 类元素组成主要生理功能水①组成细胞 ②维持细胞形态 ③运输物质 ④提供反应场所 ⑤参与化学反应⑥维持生物大分子功能 ⑦调节渗透压无机盐①构成化合物(Fe 、Mg ) ②组成细胞(如骨细胞) ③参与化学反应④维持细胞和内环境的渗透压) 糖类单糖 二糖 多糖C 、H 、O①供能(淀粉、糖元、葡萄糖等) ②组成核酸(核糖、脱氧核糖) ③细胞识别(糖蛋白) ④组成细胞壁(纤维素)脂质脂肪磷脂(类脂) 固醇 C 、H 、OC 、H 、O 、N 、P C 、H 、O①供能(贮备能源) ②组成生物膜③调节生殖和代谢(性激素、Vit.D ) ④保护和保温蛋白质单纯蛋白(如胰岛素) 结合蛋白(如糖蛋白) C 、H 、O 、N 、S (Fe 、Cu 、P 、Mo ……) ①组成细胞和生物体②调节代谢(激素) ③催化化学反应(酶)④运输、免疫、识别等 核酸 DNA RNAC 、H 、O 、N 、P①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②控制生物性状③催化化学反应(RNA 类酶)1.5蛋白质的相关计算设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个数m ,构成蛋白质的肽链条数为n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 , 蛋白质中的肽键个数为x ,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y ,控制蛋白质的基因的最少碱基对数为r ,则 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为 n m x -= ……………………………………①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x ma y 18-= …………………………………………②或者 x a ry 183-=…………………………………………③1.6蛋白质的组成层次1.7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名称基本组成单位核酸核苷酸(8种)一分子磷酸(H3PO4)一分子五碳糖(核糖或脱氧核糖)核苷一分子含氮碱基(5种:A、G、C、T、U)DNA 脱氧核苷酸(4种)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脱氧核苷一分子含氮碱基(A、G、C、T)RNA 核糖核苷酸(4种)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核糖核苷一分子含氮碱基(A、G、C、U)1.8生物大分子的组成特点及多样性的原因名称基本单位化学通式聚合方式多样性的原因多糖葡萄糖C6H12O6脱水缩合①葡萄糖数目不同②糖链的分支不同③化学键的不同蛋白质氨基酸①氨基酸数目不同②氨基酸种类不同③氨基酸排列次序不同④肽链的空间结构核酸(DNA和RNA)核苷酸①核苷酸数目不同②核苷酸排列次序不同③核苷酸种类不同C、H、O、氨肽基本C、H、O、N、P、离子和其它蛋RNH COOHC1.9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和DNA 的鉴定物质 试剂操作要点颜色反应 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 临时混合 加热 砖红色 脂肪 苏丹Ⅲ(苏丹Ⅳ) 切片高倍镜观察 桔黄色(红色)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A 液和B 液)先加试剂A 再滴加试剂B紫色 DNA二苯胺加0.015mol/LNaCl 溶液5Ml 沸水加热5min蓝色1.10选择透过性膜的特点1.11细胞膜的物质交换功能1.12线粒体和叶绿体共同点1、具有双层膜结构2、进行能量转换3、含遗传物质——DNA4、能独立地控制性状5、决定细胞质遗传6、内含核糖体7、有相对独立的转录翻译系统 8、能自我分裂增殖选择透过性三个水自由可以不能被选择的离其它离子、小物质大分内外离子、自由主动亲脂小分子高浓度——→离子、不亲脂小分子膜的流膜的流动性、膜原1.13真核生物细胞器的比较名称化学组成存在位置膜结构主要功能线粒体蛋白质、呼吸酶、RNA、脂质、DNA动植物细胞双层膜能量代谢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叶绿体蛋白质、光合酶、RNA、脂质、DNA、色素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内质网蛋白质、酶、脂质动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单层膜与蛋白质、脂质、糖类的加工、运输有关高尔基体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的运输、加工、细胞分泌、细胞壁形成溶酶体蛋白质、脂质、酶细胞内消化核糖体蛋白质、RNA、酶无膜合成蛋白质中心体蛋白质动物细胞低等植物细胞与有丝分裂有关1.14细胞有丝分裂中核内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变化规律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DNA含量2a—→4a 4a 4a 4a 2a 染色体数目(个)2N 2N 2N 4N 2N 染色体单数(个)0 4N 4N 0 0 染色体组数(个) 2 2 2 4 2 同源染色数(对)N N N 2N N 注:设间期染色体数目为2N个,未复制时DNA含量为2a。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全附图)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全附图)](https://img.taocdn.com/s3/m/1833ecaa856a561252d36f52.png)
高三第二轮复习生物知识结构网络第一单元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细胞中的化合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分化、癌变和衰老、生物膜系统和细胞工程)1.1化学元素与生物体的关系1.2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1.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1.4细胞中的化合物一览表1.5蛋白质的相关计算设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个数m ,构成蛋白质的肽链条数为n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 , 蛋白质中的肽键个数为x ,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y ,控制蛋白质的基因的最少碱基对数为r ,则 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为 n m x -= ……………………………………①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x ma y 18-= …………………………………………②或者 x a ry 183-=…………………………………………③1.6蛋白质的组成层次1.7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1.8生物大分子的组成特点及多样性的原因1.9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和DNA的鉴定1.10选择透过性膜的特点1.11细胞膜的物质交换功能1.12线粒体和叶绿体共同点1、具有双层膜结构2、进行能量转换3、含遗传物质——DNA4、能独立地控制性状5、决定细胞质遗传6、内含核糖体7、有相对独立的转录翻译系统8、能自我分裂增殖水被选择的离子和小分子其它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亲脂小分子高浓度——→低浓度不消耗细胞能量(A TP)离子、不亲脂小分子低浓度——→高浓度需载体蛋白运载消耗细胞能量(ATP)1.13真核生物细胞器的比较1.14细胞有丝分裂中核内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变化规律注:设间期染色体数目为2N个,未复制时DNA含量为2a。
1.15理化因素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注:+表示有影响1.16细胞分裂异常(或特殊形式分裂)的类型及结果1.17细胞分裂与分化的关系1.18已分化细胞的特点 1.19分化后形成的不同种类细胞的特点1.20分化与细胞全能性的关系G分化程度越低全能性越高,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低分化程度高,全能性也高分化程度最低(尚未分化),全能性最高1.22癌细胞的特点1.23衰老细胞的特点1.24细胞的死亡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代谢减慢酶的活性降低色素积累,阻碍细胞内物质交流和信息传递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体固缩,染色加深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蝌蚪尾部消失 花瓣凋萎扁平梭形 球形成纤维细胞癌变如癌细胞膜糖蛋白减少,细胞黏着性降低,易转移扩散。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全附图)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全附图)](https://img.taocdn.com/s3/m/8891fef3aeaad1f346933f5a.png)
核酸
核苷酸(8 种)
核苷
DNA
RNA
1.8 生物大分子的组成特点及多样性的原因
名称 多糖 基本单位 葡萄糖 化学通式 C6H12O6 R 蛋白质 氨基酸 NH2 C H 核酸 (DNA 和 RNA) COOH 脱水缩合 聚合方式 多样性的原因 ①葡萄糖数目不同 ②糖链的分支不同 ③化学键的不同 ①氨基酸数目不同 ②氨基酸种类不同 ③氨基酸排列次序不同 ④肽链的空间结构 ①核苷酸数目不同 ②核苷酸排列次序不同 ③核苷酸种类不同
核苷酸
第 3页
1.9 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和 DNA 的鉴定
物质 还原性糖 脂肪 蛋白质 DNA 试剂 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 苏丹Ⅲ(苏丹Ⅳ) 双缩脲试剂(A 液和 B 液) 二苯胺 临时混合 加热 切片 高倍镜观察 先加试剂 A 再滴加试剂 B 加 0.015mol/LNaCl 溶液 5Ml 沸水加热 5min 操作要点 颜色反应 砖红色 桔黄色(红色) 紫色 蓝色
y ma 18 x …………………………………………② y r a 18 x …………………………………………③ 3
第 2页
1.6 蛋白质的组成层次
C、H、O、N、S 氨基酸 肽链 基本成分 蛋白质 C、 H、 O、 N、 P、 Fe、 Cu…… 离子和(或)分子 其它成分源自1.7 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
1.3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统一性
( 祝同 学们在 六月开 始中取 得好成 绩,为 中华民 族的伟 大复兴 奉献自 己的力 量)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找到
差异性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在生物体和无机自然界中含量差异很大
第 1页
1.4 细胞中的化合物一览表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全附图)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全附图)](https://img.taocdn.com/s3/m/c43bd85c33687e21af45a98a.png)
高三第二轮复习生物知识结构网络第一单元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细胞中的化合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分化、癌变和衰老、生物膜系统和细胞工程)1.1化学元素与生物体的关系1.2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1.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1.4细胞中的化合物一览表1.5蛋白质的相关计算设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个数m ,构成蛋白质的肽链条数为n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 , 蛋白质中的肽键个数为x ,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y ,控制蛋白质的基因的最少碱基对数为r ,则 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为 n m x -= ……………………………………①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x ma y 18-= …………………………………………②或者 x a ry 183-=…………………………………………③1.6蛋白质的组成层次1.7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1.8生物大分子的组成特点及多样性的原因1.9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和DNA的鉴定1.10选择透过性膜的特点1.11细胞膜的物质交换功能1.12线粒体和叶绿体共同点1、具有双层膜结构2、进行能量转换3、含遗传物质——DNA4、能独立地控制性状5、决定细胞质遗传6、内含核糖体7、有相对独立的转录翻译系统8、能自我分裂增殖水被选择的离子和小分子其它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亲脂小分子高浓度——→低浓度不消耗细胞能量(A TP)离子、不亲脂小分子低浓度——→高浓度需载体蛋白运载消耗细胞能量(ATP)1.13真核生物细胞器的比较1.14细胞有丝分裂中核内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变化规律1.15理化因素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注:+表示有影响1.16细胞分裂异常(或特殊形式分裂)的类型及结果1.17细胞分裂与分化的关系1.18已分化细胞的特点 1.19分化后形成的不同种类细胞的特点1.20分化与细胞全能性的关系G分化程度越低全能性越高,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低分化程度高,全能性也高分化程度最低(尚未分化),全能性最高1.22癌细胞的特点1.23衰老细胞的特点1.24细胞的死亡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代谢减慢酶的活性降低色素积累,阻碍细胞内物质交流和信息传递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体固缩,染色加深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蝌蚪尾部消失 花瓣凋萎扁平梭形 球形成纤维细胞癌变如癌细胞膜糖蛋白减少,细胞黏着性降低,易转移扩散。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全附图)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全附图)](https://img.taocdn.com/s3/m/65571933284ac850ac024227.png)
高中生复习生物知识结构网络第一单元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细胞中的化合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分化、癌变和衰老、生物膜系统和细胞工程)1.1化学元素与生物体的关系1.2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1.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1.4细胞中的化合物一览表1.5蛋白质的相关计算设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个数m ,构成蛋白质的肽链条数为n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 , 蛋白质中的肽键个数为x ,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y ,控制蛋白质的基因的最少碱基对数为r ,则 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为 n m x -= ……………………………………①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x ma y 18-= …………………………………………②或者 x a ry 183-=…………………………………………③1.6蛋白质的组成层次1.7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1.8生物大分子的组成特点及多样性的原因1.9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和DNA的鉴定1.10选择透过性膜的特点1.11细胞膜的物质交换功能1.12线粒体和叶绿体共同点1、具有双层膜结构2、进行能量转换3、含遗传物质——DNA4、能独立地控制性状5、决定细胞质遗传6、内含核糖体7、有相对独立的转录翻译系统8、能自我分裂增殖水被选择的离子和小分子其它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亲脂小分子高浓度——→低浓度不消耗细胞能量(A TP)离子、不亲脂小分子低浓度——→高浓度需载体蛋白运载消耗细胞能量(ATP)1.13真核生物细胞器的比较1.14细胞有丝分裂中核内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变化规律注:设间期染色体数目为2N个,未复制时DNA含量为2a。
1.15理化因素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注:+表示有影响1.16细胞分裂异常(或特殊形式分裂)的类型及结果1.17细胞分裂与分化的关系1.18已分化细胞的特点 1.19分化后形成的不同种类细胞的特点1.20分化与细胞全能性的关系G分化程度越低全能性越高,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低分化程度高,全能性也高分化程度最低(尚未分化),全能性最高1.22癌细胞的特点1.23衰老细胞的特点1.24细胞的死亡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代谢减慢酶的活性降低色素积累,阻碍细胞内物质交流和信息传递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体固缩,染色加深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蝌蚪尾部消失 花瓣凋萎扁平梭形 球形成纤维细胞癌变如癌细胞膜糖蛋白减少,细胞黏着性降低,易转移扩散。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全附图)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全附图)](https://img.taocdn.com/s3/m/2bf181d5941ea76e58fa0430.png)
高三第二轮复习生物知识结构网络第一单元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细胞中的化合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分化、癌变和衰老、生物膜系统和细胞工程)1.1化学元素与生物体的关系1.2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1.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元素种类大体相同C、H、O、N四种元素含量最多元素含量差异很大必需元素大量元素有害元素微量元素基本元素:C、H、O、N主要元素:C、H、O、N、P、S最基本元素:C非必需元素无害元素C、H、O、N、P、S、K、Ca、MgFe、Mn、B、Zn、Cu、Mo等Al、Si等Pb、Hg等1.4细胞中的化合物一览表1.5蛋白质的相关计算设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个数m ,构成蛋白质的肽链条数为n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 , 蛋白质中的肽键个数为x ,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y ,控制蛋白质的基因的最少碱基对数为r ,则 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为 n m x -= ……………………………………①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x ma y 18-= …………………………………………②或者 x a ry 183-=…………………………………………③1.6蛋白质的组成层次1.7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1.8生物大分子的组成特点及多样性的原因1.9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和DNA 的鉴定1.10选择透过性膜的特点1.11细胞膜的物质交换功能1.12线粒体和叶绿体共同点1、具有双层膜结构2、进行能量转换3、含遗传物质——DNA4、能独立地控制性状5、决定细胞质遗传6、内含核糖体7、有相对独立的转录翻译系统 8、能自我分裂增殖1.13真核生物细胞器的比较三个通过水自由通过可以通过 不能通过被选择的离子和小分子 其它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大分子、颗粒内吞外排离子、小分子自由扩散主动运输亲脂小分子高浓度——→低浓度 不消耗细胞能量(A TP ) 离子、不亲脂小分子 低浓度——→高浓度 需载体蛋白运载消耗细胞能量(ATP ) 膜的流动性膜的流动性、膜融合特性1.14细胞有丝分裂中核内DNA 、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变化规律注:设间期染色体数目为2N 个,未复制时DNA 含量为2a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细胞中的化合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分化、癌变和衰老、生物膜系统和细胞工程)1.1化学元素与生物体的关系1.2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1.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1.4细胞中的化合物一览表1.5蛋白质的相关计算设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个数m ,构成蛋白质的肽链条数为n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 , 蛋白质中的肽键个数为x ,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y ,控制蛋白质的基因的最少碱基对数为r ,则 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为 n m x -= ……………………………………①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x ma y 18-= …………………………………………②或者 x a ry 183-=…………………………………………③1.6蛋白质的组成层次1.7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1.8生物大分子的组成特点及多样性的原因1.9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和DNA的鉴定1.10选择透过性膜的特点1.11细胞膜的物质交换功能1.12线粒体和叶绿体共同点1、具有双层膜结构2、进行能量转换3、含遗传物质——DNA4、能独立地控制性状5、决定细胞质遗传6、内含核糖体7、有相对独立的转录翻译系统8、能自我分裂增殖水被选择的离子和小分子其它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亲脂小分子高浓度——→低浓度不消耗细胞能量(A TP)离子、不亲脂小分子低浓度——→高浓度需载体蛋白运载消耗细胞能量(ATP)1.13真核生物细胞器的比较1.14细胞有丝分裂中核内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变化规律注:设间期染色体数目为2N个,未复制时DNA含量为2a。
1.15理化因素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注:+表示有影响1.16细胞分裂异常(或特殊形式分裂)的类型及结果1.17细胞分裂与分化的关系1.18已分化细胞的特点 1.19分化后形成的不同种类细胞的特点1.20分化与细胞全能性的关系G分化程度越低全能性越高,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低分化程度高,全能性也高分化程度最低(尚未分化),全能性最高1.22癌细胞的特点1.23衰老细胞的特点1.24细胞的死亡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代谢减慢酶的活性降低色素积累,阻碍细胞内物质交流和信息传递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体固缩,染色加深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蝌蚪尾部消失 花瓣凋萎扁平梭形 球形成纤维细胞癌变如癌细胞膜糖蛋白减少,细胞黏着性降低,易转移扩散。
癌细胞膜表面含肿瘤抗原,肝癌细胞含甲胎蛋白等如线粒体功能障碍,无氧供能 可移植在异种生物体内生长,形成癌瘤主要是细胞免疫永生细胞--溶酶体1.26细胞工程脱再1.27植物组织培养与动物细胞培养的比较1.28植物体细胞杂交与动物细胞融合的比较第二单元 生物的新陈代谢Ⅰ 植物代谢部分:酶与ATP 、光合作用、水分代谢、矿质营养、生物固氮2.1酶的分类2.2酶促反应序列及其意义酶促反应序列 生物体内的酶促反应可以顺序连接起来,即第一个反应的产物是第二个反应的底物,第二个反应的产物是第三个反应的底物,以此类推,所形成的反应链叫酶促反应序列。
如意义 各种反应序列形成细胞的代谢网络,使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沿着特定路线有序进行,确定了代谢的方向。
2.3生物体内ATP 的来源终产物 …… 酶n (蛋白质本质)(核酸本质)蛋白质类酶RNA类酶单纯酶复合酶仅含蛋白质 蛋白质辅助因子离子有机物辅酶NADP(辅酶Ⅱ) B 族维生素生物素(羧化酶的辅酶)RNA 端粒酶含RNA唾液淀粉酶含Cl -细胞色素氧化酶含Cu 2+ 分解葡萄糖的酶含Mg 2+如胃蛋白质酶酶存在于低等生物中,将RNA 自我催化。
对生命起源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2.4生物体内ATP 的去向2.5光合作用的色素2.6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暗反应的比较神经传导和生物电 肌肉收缩 吸收和分泌 合成代谢 生物发光光合作用的暗反应 细胞分裂 矿质元素吸收 新物质合成 植株的生长 植物动物ATP ——→ADP +Pi + 能量酶(橙黄色)胡萝卜素 (黄色)叶黄素(蓝绿色)叶绿素a (黄绿色)叶绿素b 快慢胡萝卜素 叶黄素大部分叶绿素a 叶绿素b 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a b胡萝卜素 叶黄素2.7 C3植物和C4植物光合作用的比较2.8 C4植物与C3植物的鉴别方法2.9 C4植物中C4途径与C3途径的关系叶肉细胞维管束鞘细胞注: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英文缩写为PEP。
2.10 C4植物比C3植物光合作用强的原因2.11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的关系2.12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与提高光能利用率的关系N :P :K :糖类的合成和运输 Mg :叶绿素的成分ATP 、NADP +的成分因地制宜:阳生植物种阳地阴生植物种阴地红光照,糖类增多提高复种指数:改一年一季为一年多季 合理密植套种(不同时播种)2.13光合作用实验的常用方法2.14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2.14.1植物对水分的吸收由细胞膜、液泡膜、两膜之间的细胞质构成 看作一层半透膜(本质是选择透过性) ①植物细胞与土壤溶液之间构成 ②每两个植物细胞之间构成2.14.2扩散作用与渗透作用的联系与区别2.14.3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的区别与联系2.14.4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2.14.5植物体内水分的利用和散失产生蒸腾拉力①根持续吸水的动力②物质运输的载体③降低叶片温度物质由高到低的移动方式,利用物质本身的属性,不需要能量特指溶剂分子(如水、酒精等)的扩散,需特定的条件2.15植物体内的化学元素(1)、2.17生物固氮2.19三类微生物在自然界氮循环中的作用3的过程要作用营养注意:不同的根瘤菌具有共生专一性。
如蚕豆根瘤菌与蚕豆、豌豆、豇豆共生;大豆根瘤菌只能与大豆共生。
固氮酶NH 3——→NO 2-、NO 3- 酶NO 2-、NO 3- ——→N 2酶Ⅱ动物与微生物代谢部分:三大类营养代谢、细胞呼吸、代谢基本类型、微生物类群、微生物的营养代谢与生长、发酵工程简介2.20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2.24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2.25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的利用情况2.26新陈代谢的类型绝大多数动物,腐生的真菌,大多数细菌 多数动植物一些细菌(如光合细菌,供氢体不是水,不放O 2) 蛔虫等吸收养料—营养产生孢子—繁殖2.30微生物的生长2.31微生物的生长曲线与生长速率的关系2.32发酵工程简介菌体数目(lg)生长速率=繁殖率—死亡率注意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利用微生物某些特定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用产品; 或者直接把微生物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的一种新技术。
基因诱变——传统,常用。
基因工程———————— 细胞工程——细胞融合pH →分装→灭菌严格杀灭培养基和发酵设备中的各种微生物,保证菌种是单一纯种选育的良种要经多次扩大培养,才能满足大规模生产需要过滤、沉淀等方法分离蒸馏、萃取、离子交换等方法提取pH 、溶氧、通气量、转速)啤酒、果酒、食醋等改变原来基因 转基因工程菌(工程细胞)第三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包括植物调节、体液调节、神经调节、内环境与稳态、水盐调节、血糖调节、体温调节、免疫)3.1植物生命活动调节——激素调节3.2人和高等动物的体液调节3.43.5内环境与物质交换3.6水、钠、钾的来源与去向下丘脑下丘脑产生激素真不少通过垂体控性甲有种激素抗利尿体温调节是中枢血糖平衡功不小水盐代谢没有它什么事都做不了3.93.10免疫概述3.11抗原与抗体3.1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T 细胞受体及抗体结合,T 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
取决于抗原决定簇10000的物质。
蛋白质、脂多糖、多糖等B 细胞只接受一种抗原决定族的刺激B 细胞所产生的一种球蛋白3.13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3.13免疫学的应用(选学)第四单元生物的生殖与发育(包括生殖的种类、动物生殖细胞的生成、植物的个体发育、动物的个体发育)4.2动物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没有交换)精细胞四种精子(一种卵细胞)4.4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行为及数目与配子类型的关系4.5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以动物细胞为例)4.6被子植物的个体发育4.7动物的个体发育第五单元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进化(包括遗传的物质基础、遗传规律、伴性遗传、细胞质遗传、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现代进化理论) 5.1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5.2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2)——T2噬菌体感染细菌实验5.3证明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实验5.4 DNA 是遗传物质的理论证据(遗传物质的必备条件)5.5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5.6 DNA 的组成单位、分子结构和结构特点5.7 由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引起的碱基间关系5.8 DNA 分子的复制5.9 DNA 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明5’端 3’端3’5’全轻Ⅱ代DNA带5.10基因的结构及控制蛋白质的合成5.11染色体组与基因组比较5.12人类基因组研究5.12.5 人类基因组研究的意义与展望5.13遗传的中心法则5.14基因工程的基本内容蛋白质(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