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住宅案例详解混凝土常见质量问题!
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通病案例分析(多图)
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通病案例分析(多图)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通病案例分析常见质量问题包括:机电预留洞及套管定位欠事前设计协调,与受力钢筋存冲突。
受突出构件所阻,楼梯平台净宽不足。
受横梁所阻,楼梯梯段净高尺寸小于规范要求。
铝合金门窗安装施工质量常见质量通病案例分析(图文) 铝合金门窗安装施工质量常见质量通病案例包括:未经事前协调,窗扇开启与水管存冲突,受阻无法完全打开,影响使用功能。
未经事前协调,窗扇开启与室外及室内装饰线条存冲突,受阻无法完全打开,详细>>[天津]土建、装饰、节能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仿古建筑) 质量通病防治专项方案 4.2 基础与主体工程 4.2.6 混凝土保护层差的防治技术措施 4.2.7 混凝土构件的轴线、标高等几何尺寸存在偏差的防治技术措施详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案例图文解说(主体、钢结构、装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案例包括:主体结构部分、钢结构部分、地面部分、墙面部分、装饰装修…… 避免石膏板接缝处变形和裂缝的施工要点:1.施工环境要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详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土建、装修、安装工程)一、土方、基础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二、主体部分质量通病防治三、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四、地下工程及屋面防水质量通病防治五、安装工程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一)详细>>[重庆]砌筑施工质量控制及常见质量问题防治(多图)按照砌体施工检验批做好对楼层的放线工作。
楼层放线应以结构施工内控点主线为依据,根据业主确认的砌体固化图弹好楼层标高控制线和墙体边线。
砌体放线合格后,与砼结构交界详细>>住宅精装修工程常见施工质量通病案例分析(图文)住宅精装修工程常见施工质量通病案例包括:基层缺陷未经整改,交接验收不严,不利后续腻子施工,日后缺陷难以整改。
顶棚不平顺,现场以腻子加厚处理,因腻子过厚引致开裂及脱落现象。
腻子施工详细>>[广州]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土建)共列举了109项质量通病项目,分为地基与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装饰装修工程、建筑屋面工程、建筑节能工程五大部分,每项质量通病都介绍了通病现象、原因分析、预防措施、一般工序详细>>外墙饰面工程常见施工质量通病案例分析(图文)外墙饰面工程常见施工质量通病案例包括:窗扇定位与外保温存冲突,外饰面砖吃窗框,不利窗框安装填缝。
建筑材料案例分析题
建筑材料案例分析题在建筑领域,建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至关重要,它们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质量、安全性、耐久性以及成本等方面。
下面我们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来深入分析建筑材料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和可能出现的问题。
案例一:混凝土强度不足在一个住宅小区的建设项目中,部分楼房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
经过调查,发现主要原因是施工单位在搅拌混凝土时,未能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配料,水泥用量不足,同时水灰比过大。
此外,混凝土的养护也存在问题,养护时间不足且养护环境不理想,导致混凝土强度发展受到影响。
这个案例给我们带来了以下启示:首先,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施工操作,确保混凝土的配合比准确无误。
在配料过程中,要使用精确的计量设备,并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
其次,混凝土的养护是保证其强度发展的关键环节。
施工人员应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和混凝土类型,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如覆盖保湿、浇水养护等,保证混凝土在规定的时间内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案例二:防水材料失效某商业大楼在投入使用不久后,屋面出现了严重的渗漏问题。
经过检查,发现是所使用的防水材料质量不合格,且施工工艺不规范。
在施工过程中,防水层的搭接部位处理不当,存在缝隙,同时基层未清理干净,影响了防水材料与基层的粘结力。
这个案例提醒我们,在选择防水材料时,要确保其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工程要求。
不能仅仅考虑价格因素,而忽视了材料的性能。
同时,施工人员应具备专业的施工技能和经验,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操作。
在施工前,要对基层进行认真的处理,确保基层平整、干净、干燥。
在防水层的施工过程中,要注意细节,保证搭接部位的密封性,避免出现渗漏隐患。
案例三:钢材质量问题在一座桥梁的建设中,发现部分钢材的力学性能不符合设计要求。
经过追溯,发现是钢材供应商提供了假冒伪劣的产品。
这不仅影响了工程的进度,还对桥梁的安全性构成了严重威胁。
这个案例反映了建筑材料市场监管的重要性。
混凝土施工方案的实际案例及质量控制方法分析指南分享与应用心得
混凝土施工方案的实际案例及质量控制方法分析指南分享与应用心得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它具有优良的抗压性能和耐久性,广泛应用于楼房、桥梁、道路等工程中。
然而,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技术难题和质量控制问题,因此,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和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分享一些混凝土施工方案的实际案例以及质量控制方法的分析指南,并总结应用心得。
一、施工方案的实际案例分享1. 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在某个楼房建设工程中,施工方案中的混凝土配合比起初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混凝土的强度不达标。
经过对原有配合比的分析和改进,施工方案中的配合比得到了优化,从而提高了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 施工工艺的改进在一座桥梁施工工程中,原有的施工方案中存在着一些工艺上的不足,导致混凝土的坍落度不稳定。
经过对工艺的改进和优化,采用了更合理的振捣方式和施工工艺,解决了混凝土坍落度不稳定的问题,提高了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强度。
二、质量控制方法的分析指南1.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混凝土的质量受到原材料的影响,因此,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重要环节。
在施工方案中,应明确原材料的采购标准和验收标准,并进行相应的检测和监控,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2. 施工工艺的控制施工工艺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在施工方案中应明确施工工艺的要求和控制措施。
例如,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振捣方式和时间、养护条件等,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强度达到要求。
3. 质量检测与监控质量检测与监控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坍落度、密实性等指标进行检测和监控,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正。
在施工方案中,应明确质量检测的频率和方法,并建立相应的监控机制。
三、应用心得总结1. 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关键。
施工方案应考虑到原材料的质量、施工工艺的优化以及质量控制的措施,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达到要求。
混凝土常见质量问题
5
第五页,共23页。
二、混凝土裂缝问题案例
时间太短。 【处理】1、水平管至少应在5米左右。 水平管安装应向上倾斜
与水平夹角约5°~10°。2、调整混凝土外加剂保坍性能, 延长混凝土可施工时间。
15 15
第十五页,共23页。
四、混凝土不能泵送案例
【思考】:造成泵送混凝土施工不正常的原因有以下四个个方面。
1、人员操作不当 (1)操作人员精力不集中或泵送速度选择不当, (2)料斗余料要适量 , (3)停机时操作不当
(3)、结构加固法
(4)、混凝土置换法 (5)、电化学防护法 (6)、仿生自愈合法
8
第八页,共23页。
三、混凝土强度问题案例
【案例】:某预制梁场在认证中进行梁的静载试验时发现 承载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后在梁体取芯检测出混凝土强 度不足。 【调查】:调查中查明(1)各种原材料检测合格,(2)试件 合格,(3)开盘时按砂石含水率调整了施工配合比,(4)混 凝土施工性能目测良好(5)梁体芯样试件含气量达8%。 【分析】该梁强度出现问题的原因有两方面(1)材料换批次后
【思考】:一般发生混凝土不凝固有以下几个方面 的情况:
(1)、外加剂超量是造成混凝土不凝固最常出 现的原因。
(2)、水泥质量问题,一般由于水泥质量低劣、 强度严重不足造成的混凝土不凝固在大型工程中较 少发生 ,多在购买小厂水泥或买到假水泥况虽很少发生,但一旦发生,产生的后果极为严 重。
混凝土工程常见的质量事故及处理
混凝土工程常见的质量事故及处理混凝土工程是建筑领域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应用广泛,涉及的领域包括房屋建筑、公路、桥梁、水坝、水利工程、地下工程等。
由于混凝土材料本身的特性,混凝土工程中的质量问题很容易出现。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工程常见的质量事故及处理方法。
一、混凝土拌合质量问题混凝土拌合是影响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如果混凝土拌合不均匀,就会出现以下质量问题。
1.1. 气孔气孔是混凝土中常见的缺陷之一。
它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造成气孔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中含有过多的水泥和过多的混合水。
处理这种问题的方法是在拌合过程中正确控制水泥用量和混合水用量,保证拌合充分,同时加入减泡剂。
1.2. 粘稠性差粘稠性差会导致混凝土中的骨料混合不均匀,形成偏析现象。
这种情况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处理这种问题的方法是加强拌合过程中的搅拌,并加入外加剂来改善混凝土性能。
1.3. 恶臭味恶臭味往往是由于混凝土中添加了劣质的外加剂或者掺杂了不能使用的材料导致的。
处理这种问题的方法是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避免添加劣质材料,并对混凝土进行严格的嗅觉测试。
二、混凝土放筋质量问题放筋是混凝土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如果放筋不当,就会出现以下质量问题。
2.1. 端头不准如果放筋的端头没有正确处理,就会在混凝土中形成“鱼钩”。
不仅影响建筑的美观度,还会影响建筑的使用寿命。
处理这种问题的方法是加强表面处理,并在放筋前对钢筋进行检查和清洗。
2.2. 放筋位置不准放筋位置不准会造成混凝土中出现裂缝,严重时会导致房屋结构安全受到威胁。
处理这种问题的方法是加强测量,确保放筋位置准确。
2.3. 放筋数量不足如果放筋数量不足,就会降低建筑物的承载能力。
处理这种问题的方法是加强数据统计,确保放筋数量符合设计要求。
三、混凝土的养护质量问题混凝土在使用前需要进行养护,以达到最好的强度和耐久性。
如果养护不当,就会出现以下质量问题。
3.1. 表面龟裂表面龟裂是养护不当时常见的问题。
混凝土质量通病案例分析
混凝土质量通病案例分析案例描述:工程项目中的混凝土结构出现了严重的开裂和碳化现象。
该工程是一座地下停车场的混凝土地面,开裂问题出现在地下停车场的出入口附近,整个地面呈现龟裂的状况,表面出现碳化,颜色变暗。
分析:1.开裂问题:粗糙表面、龟裂、河床样开裂等属于常见的混凝土开裂问题。
这些问题通常是由于混凝土的收缩和膨胀引起的。
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在水分蒸发的过程中会发生干缩,而膨胀一般是因为混凝土中的一些化学反应引起的。
2.开裂原因:混凝土地面开裂的原因可能有多种,如含水量过高、硬化过程中脱模不当、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合理等。
此案例中,可能是由于混凝土地面浇筑时未采取有效的防止水分蒸发的方法,导致混凝土干缩开裂。
另外,可能也与脱模不当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合理有关。
3.碳化现象:混凝土碳化是指混凝土中含有碳酸盐后,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使碳酸盐转化为碳酸氢盐,从而降低混凝土的pH值,并引起钢筋锈蚀。
解决方案:1.控制含水量:在施工过程中,应确保控制混凝土中的含水量。
可以采取使用适当的防水剂、喷水或者覆盖湿布等方法,防止水分过早的蒸发。
2.支模防裂: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应正确设置支模,在脱模之前要逐渐去掉支模,而不是一次性去掉,以减少支模脱模引起的附着力破坏和开裂。
3.合理设计混凝土配合比:在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中,应根据具体工程要求和材料特性,合理选择配合比。
为了减少混凝土的开裂,应适当增加砂浆的含水量,并控制砂浆中的骨料颗粒大小和分布。
4.防止碳化:可采取在混凝土表面涂刷防水涂料或者使用防碳化混凝土来减少钢筋锈蚀的风险。
结论:混凝土质量通病的案例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混凝土结构问题的发生原因和解决方法。
通过控制含水量、支模防裂、合理设计混凝土配合比和防止碳化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修复混凝土的质量通病,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混凝土质量问题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行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然而,由于市场竞争激烈,部分施工单位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忽视了工程质量,导致混凝土质量问题频发。
本案中,原告李某因所购住宅存在严重混凝土质量问题,与开发商及施工单位发生纠纷,最终诉至法院。
二、案情简介2018年,原告李某在被告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的住宅小区购买了一套商品房。
在入住后发现,住宅楼体出现裂缝、墙面剥落等现象,怀疑是混凝土质量问题。
经鉴定,房屋主体结构存在安全隐患,需进行加固处理。
原告多次与被告协商,要求赔偿损失,但被告拒绝赔偿。
无奈之下,原告将被告及施工单位诉至法院,请求判令被告赔偿其损失。
三、争议焦点1. 被告是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2. 被告赔偿数额如何确定?四、法院审理1. 被告是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作为房地产开发公司,负有对房屋质量进行监管的义务。
本案中,原告购买的房屋存在严重混凝土质量问题,且经鉴定存在安全隐患,被告未能在规定期限内修复,已构成违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的规定,被告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对原告的损失进行赔偿。
2. 被告赔偿数额如何确定?法院认为,原告的损失包括以下几部分:(1)房屋加固费用:根据鉴定机构出具的鉴定报告,原告房屋加固费用为人民币10万元。
(2)房屋贬值损失:由于房屋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其价值已大幅降低。
根据相关证据,原告房屋贬值损失为人民币5万元。
(3)原告因房屋质量问题遭受的精神损害抚慰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原告因房屋质量问题遭受的精神损害抚慰金为人民币2万元。
综上所述,被告应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共计17万元。
五、判决结果法院判决被告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及施工单位赔偿原告李某经济损失共计17万元,并承担本案诉讼费用。
六、案例分析本案中,混凝土质量问题给原告李某的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同时也暴露出我国建筑行业在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混凝土质量问题十四大案例
混凝土质量问题十四大案例例1 某工程对原有建筑进行接建从8层开始。
工程部位为剪力墙,C40混凝土。
拆模后发现墙面出现竖向裂缝,裂缝很有规律,每隔1.5m~1.8m一条竖向裂缝,裂缝两头尖,中间宽,最宽处约0.2mm ~0.3mm。
个别裂缝为贯通裂缝。
混凝土强度均可达到C45 左右。
处理:请省检测中心予以检测并出具修补方案。
原因分析:1. 混凝土配合比水泥用量偏大,混凝土自收缩产生拉裂。
2. 设计箍筋少、间距大。
3. 混凝土养护不到位。
防止措施:1. 混凝土配合比应在满足强度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水泥用量。
2. 建议设计增加箍筋用量,缩小箍筋间距。
3. 加强养护,当强度达到1N/mm2时,可使模板脱离混凝土,再将模板合上继续养护到最后拆模,这样可以加强混凝土的湿养护,防止干缩引起裂缝加大。
例2 施工单位验收混凝土试件制作及养护不按国家有关标准规范执行。
某工程从夏季开始施工,混凝土强度一直稳定合格。
而进入秋冬季施工以来,混凝土强度却出现偏低现象。
甚至有的试件不合格,采用非破损检测工程部位混凝土,强度却合格。
处理:搅拌站和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共同分析原因,找出症结。
发现工地试验员做完混凝土试件后,对试件并没有进行“标准养护”而是将试件散落在工地上。
原因分析:1. 工地试验员没有经过上岗培训,对混凝土的试件制作养护缺乏应有的知识,不了解国家有关标准规范,对“标准养护”缺乏应有的认识。
2. 夏季施工气温偏高,混凝土试件在自然养护条件下气温高,强度也高,秋冬季气温偏低,混凝土试件强度也随之偏低。
防止措施:对工地施工单位的试验员应进行必要的培训和学习,对预拌混凝土的取样制作养护应执行国家有关的标准和规范。
例3 混凝土试件制作不合格某工程混凝土试件强度出现忽高忽低问题,混凝土试件离差太大,混凝土强度评定判为不合格,而在同一时间,同样部位,同一配合比的其他工地的混凝土却全部评定为合格,且混凝土离差小。
处理:搅拌站和施工单位技术人员进行联系,共同分析。
混凝土质量问题原因分析及处理实例
混凝土质量问题原因分析及处理实例1 原材料质量和管理[实例1] 水泥温度太高,造成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过快。
某工程在6月份浇注C30梁板过程中,发现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很快,造成滚筒内混凝土结料。
原因分析:经查所进水泥温度达80℃,且水泥普遍偏细,造成需水量增大,当用水量不足时产生坍落度损失过快。
防止措施:在夏秋季节5-10月份,对直接从水泥厂或粉磨站短途运输进货的水泥,必须每车测量水泥温度要小于65℃。
[实例2]外加剂冬期时结晶,堵塞管道。
在11月到次年2月份,由于气温下降较快,在外加剂泵抽料到秤斗时会出现较多结晶,堵塞管道和蝶阀,造成计量缓慢。
原因分析:公司在用的萘系高效减水剂中Na2SO4在气温较低时,达到过饱和而析出晶体。
防止措施:与减水剂供应商协商调整减水剂配方,由含固量由32%降到20%含固量,已基本解决析晶问题。
[实例3]雨水或冲水进入外加剂罐,造成浓度降低,影响混凝土坍落度。
某日开始供应工程的混凝土出厂前由检测台检查时均发现坍落度偏小情况。
原因分析:检查减水剂罐上方进料口被人打开后未盖好盖子,下暴雨及可能冲洗罐顶的水流入罐内,造成减水剂浓度下降。
防止措施:进料供应商在将减水剂泵到罐内后,应及时将上方盖子盖严,材料员加强巡察。
[实例4]将木钙减水剂误用为萘系减水剂造成缓凝。
在供应某工程二层梁板时,施工单位反映凝结时间太长,浇筑后24小时仍未凝固。
原因分析:经检查配合比下料记录,普通减水剂被当作高效减水剂输入电脑,高效减水剂主要以萘系为主,按粉剂掺量为0.5%~0.8%,而普通减水剂主要成分为木质素磺酸钙,掺量为0.25%~0.3%。
当木钙超过胶结材料用量0.4%时就会出现严重缓凝。
纠正措施:使用木钙减水剂掺量应严格控制,配合比输入时必须有另外操作员复核。
[实例5]不同品牌防水剂混合使用。
某工程地下室外墙C40P8施工,发现一车混凝土坍落度偏大退回。
原因分析:经检查进货记录,同期进货的两种防水剂用于两个工程中,一种有明显减水作用,另一种减水率较少,工人在搬运袋装防水剂时出现混杂使用的情况。
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种类及原因分析(包含四个案例)
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种类及原因分析(包含四个案例)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一、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常见的种类:1.混凝土强度不足2.混凝土缺陷3.构件错位、变形4. 混凝土裂缝1.原材料问题2.混凝土配合比问题3.施工工艺问题三、混凝土强度不足处理(一)混凝土强度不足的原因1、没有严格的配合比设计2、没有严格控制水灰比3、和易性不好4、原材料的影响(1)水泥:种类、强度、安定性、保存期、受潮(2)砂子、石子:强度、颗粒级配、成分(3)水:质量5、施工工艺:搅拌、浇注、振捣、养护(二)混凝土强度不足的处理程序及方法(三)混凝土强度不足处理案例例案1、辽宁省某地一幢四层办公楼,使用一年后,发现顶层主梁与次梁普遍出现斜裂缝,多数裂缝宽大于0.3㎜,最宽处达1.5㎜,裂缝位置绝大部分位于靠支座处和集中荷载作用点附近。
据查这批梁是在冬季施工的,混凝土配料和搅拌质量较差,成型后又受冻害。
原设计强度为C20,两年半后测定实际强度接近15N/㎜2。
如何处理?原因分析:梁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是砼强度低,抗剪能力不足,经研究决定采用结构胶粘贴钢箍板来提高抗剪能力。
钢箍板厚1.3㎜,宽100㎜,间距250㎜例案2、广东某商住楼,主体结构完工后,发现五、六层柱出现裂缝。
经当地质检站检测,砼实际强度公达到13N/㎜2,达不到原设计C20的要求。
如何处理?例案3:常州市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住宅楼工程位于常州市内,该工程为带底层车库的6层框架结构,商品砼设计强度等级为C30。
当施工至6层框架结构梁板时,发现2层柱的柱顶部有开裂现象,呈典型的柱受压破坏裂缝。
经回弹检测,发现共有21根柱混凝土强度等级在C20以下,其中大部分柱土强度等级低于C1O。
经设计计算复核,该工程的框架柱承载能力严重不足,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情况十分危险。
处理方案:根据加固方案比较,最终确定对21根框架柱进行混凝土置换。
本工程框架柱置换混凝土施工按下列工序进行:结构受力状态计算—结构位移控制仪器仪表设置—结构卸荷—剔除框架柱混凝土—界面处理—钢筋修复配置—支模—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砼验收—拆除卸荷结构。
混凝土施工方案的施工质量问题分析与改进经验分享与应用案例解析
混凝土施工方案的施工质量问题分析与改进经验分享与应用案例解析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中常见的材料之一,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然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施工质量问题,如强度不达标、裂缝、收缩等。
本文将从分析问题原因、总结改进经验以及应用案例解析三个方面,探讨混凝土施工方案的施工质量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一、问题原因分析1. 材料选用不当:混凝土中的水泥、砂、石等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如果选用的材料质量不合格或不符合设计要求,就会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达标。
2. 施工工艺不规范: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如搅拌、浇筑、养护等环节的操作不规范,也会导致施工质量问题。
例如,搅拌不均匀、浇筑过程中的振捣不到位等。
3. 设计方案不合理:混凝土施工方案的设计不合理,如配筋不足、墙体厚度不够等,也会导致施工质量问题。
二、改进经验分享1. 加强材料质量控制:严格按照相关标准选用材料,确保其质量合格。
同时,加强对材料的检测和监控,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2. 规范施工工艺:制定详细的施工工艺规范,确保每个环节的操作规范。
例如,搅拌过程中要保证充分搅拌,浇筑过程中要保证振捣到位等。
3. 合理设计方案:在设计混凝土施工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工程的实际情况,确保设计方案合理。
同时,加强与设计单位的沟通,及时解决设计方案中的问题。
三、应用案例解析以某高层住宅楼的混凝土施工为例,该楼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混凝土强度不达标的问题。
经过分析,发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材料选用不当和施工工艺不规范。
针对材料选用不当的问题,施工方采取了以下改进措施:加强对水泥、砂、石等材料的检测,确保其质量合格;加大对材料供应商的监督力度,确保材料的来源可靠。
针对施工工艺不规范的问题,施工方采取了以下改进措施:制定了详细的施工工艺规范,明确了每个环节的操作要求;加强了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
通过以上改进措施的应用,该楼的混凝土施工质量得到了有效改善,强度达到了设计要求,解决了施工质量问题。
现浇混凝土施工中的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法
现浇混凝土施工中的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法现浇混凝土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一种技术,但在实际操作中,常常会遇到一些质量问题,对工程进度和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本文将从混凝土配合比、施工工艺、材料选用等方面展开讨论,针对每个问题给出解决方法。
一、混凝土配合比的问题混凝土配合比是决定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关键因素。
常见问题包括水灰比过大、砂率过大或过小、粗骨料的选用不当等。
解决方法是在设计配合比时要充分考虑工程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水灰比、砂率和粗骨料的用量,并进行实验验证。
二、施工工艺的问题施工工艺是现浇混凝土施工的重要环节,常见问题包括浇筑不均匀、养护不足、振捣不当等。
解决方法是加强施工作业指导,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要求操作,保证浇筑均匀、养护充分,正确使用振捣器具,提高施工质量。
三、材料选用的问题材料是混凝土质量的基础,常见问题包括水泥品种质量不过关、骨料质量不稳定等。
解决方法是选择优质的水泥和骨料供应商,定期进行材料质量检测和评估,确保材料符合施工要求。
四、混凝土强度的问题混凝土强度是施工中最为重要的指标之一,常见问题包括强度低于设计要求、强度不均匀等。
解决方法是加强配料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对每批混凝土进行强度检测,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确保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五、混凝土收缩开裂的问题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产生收缩现象,常见问题是收缩开裂。
解决方法是合理控制混凝土中的水灰比,加入适量的收缩剂,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如覆盖湿布、喷水养护等,以减小收缩开裂的风险。
六、混凝土温度控制的问题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如果温升过高,可能造成混凝土开裂。
解决方法是在设计配合比时合理控制水胶比,减少混凝土中的外加剂用量,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如覆盖防温层等,控制混凝土温度在安全范围内。
七、混凝土表面质量的问题混凝土表面质量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外观质量,常见问题包括气泡、水泥浆脱落等。
解决方法是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养护措施,保持施工现场洁净,采用专业的外加剂和养护剂,提高混凝土表面的光滑度和牢固性。
混凝土质量通病案例与分析
混凝土质量通病案例与分析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道路等工程中。
但是,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工艺、砂石材料、水泥品质、施工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混凝土质量可能会出现一些通病问题。
下面将以四个常见的混凝土质量通病案例为例,进行分析和解决。
1.空鼓病空鼓病是指混凝土与钢筋之间或与模板之间出现空隙的现象。
空鼓病会造成混凝土结构的负载传递不良,导致结构强度和稳定性下降。
空鼓病的主要原因有:施工浇筑时振捣不充分、不均匀;砂浆的粘结力不足;混凝土配料不合理。
解决方案:增加振捣时间和次数,保证混凝土充分振实;提高混凝土砂浆的粘结力,可以添加适量的粘结剂;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比比例,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
2.钢筋锈蚀钢筋锈蚀是混凝土结构中常见的问题,主要由于钢筋表面暴露在外界环境中,受到氧气和水分的侵蚀。
当钢筋发生锈蚀时,会破坏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能,使其失去正常的强度。
钢筋锈蚀的主要原因有:混凝土覆盖层过薄;混凝土中含有过多的氯离子;施工中未进行防护措施。
解决方案:增加混凝土覆盖层的厚度,保证钢筋不直接接触到外界环境;减少混凝土中氯离子的含量,可通过合理配比、添加缓蚀剂来实现;施工中进行有效的防护,例如使用防锈涂料等。
3.混凝土开裂混凝土开裂是指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现象,主要原因是混凝土自身的收缩、温度变化、荷载作用等因素引起的应力。
混凝土开裂会影响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
解决方案:控制混凝土收缩应力,可通过添加减水剂、控制施工温度来减少混凝土收缩;采取预应力或钢筋加固等措施,增加结构的抗拉强度;提高混凝土配合比的合理性,增加温度和荷载变形抵抗能力。
4.混凝土酒瓶底现象混凝土酒瓶底现象是指混凝土表面形成凹陷的现象,造成表面不平整。
混凝土酒瓶底现象的主要原因有:振捣不均匀或不充分;混凝土中粘结剂含量不足;混凝土内部有气孔。
解决方案:提高振捣效果,保证混凝土充分振实;增加适量的粘结剂,提高混凝土的黏聚力;控制混凝土的含气量,减少气孔的产生。
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事故案例分析
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事故案例分析介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是保障工程安全和用户满意的基础,然而,在实际工程中,施工质量事故时有发生。
本文将通过分析两个具体的案例,探讨事故的原因、影响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以期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水平。
案例一:混凝土结构不合格造成楼体倾斜案例描述:某市一家住宅楼项目,由于施工方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操作,导致混凝土的强度不达标,楼体出现明显倾斜现象。
原因分析:1. 施工方对混凝土配合比控制不严,导致强度达不到要求;2. 浇筑时未采取充分的振捣措施,导致混凝土内部存在气孔和空洞;3. 没有按照设计要求设置支撑和顶板等支承体系。
影响分析:1. 楼体倾斜导致结构不稳定,存在安全隐患;2. 楼体外观严重受损,影响项目形象;3. 影响居民正常生活,造成经济损失。
1. 加强施工方的技术培训,提高对混凝土配合比控制的重视;2. 严格执行振捣措施,确保混凝土充实均匀;3. 设计完善的支撑和顶板方案,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案例二:外墙保温层施工不规范导致外墙开裂案例描述:某商业综合体项目,在外墙保温层施工阶段,施工方未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导致外墙保温层与主体墙体之间产生裂缝。
原因分析:1. 外墙保温材料选择不当,导致与主体墙体之间发生过大的差异热膨胀;2. 施工方在保温层材料施工过程中,操作不规范,保温层未粘贴牢固;3. 没有对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查。
影响分析:1. 外墙开裂导致保温层的破损,降低了保温效果;2. 降低了建筑物的外观质量,影响整体形象;3. 外墙渗水、渗湿问题增加,导致室内环境恶化。
1. 选择符合规范要求的外墙保温材料,避免差异热膨胀;2. 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操作,保证保温层与主体墙体粘结牢固;3. 监督部门加强对施工方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整改问题。
结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事故给项目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不仅仅是经济损失,更涉及到人身安全和社会信任。
混凝土工程案例解析与经验分享
混凝土工程案例解析与经验分享混凝土工程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涉及到建筑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
在多年的工作中,我遇到了许多有趣的混凝土工程案例,今天我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其中的两个案例,以及我在这些项目中积累的一些经验。
案例一:高层住宅混凝土泵送施工这个案例是关于一座高层住宅的建筑施工。
由于建筑的高度超过了普通施工设备的工作范围,因此选择了混凝土泵送施工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高效地将混凝土输送到高层建筑的施工部位。
然而,在这个项目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
由于混凝土的输送距离较远,混凝土在输送过程中出现了离析现象,导致施工质量不稳定。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采用了了一种新型的混凝土泵送技术,该技术可以在泵送过程中保持混凝土的均匀性,从而提高了施工质量。
由于高层建筑的施工空间有限,混凝土泵的布置位置受到了限制。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现场勘测,并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了一套合理的混凝土泵布置方案,使得混凝土泵能够有效地工作,同时不占用过多的施工空间。
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我们成功地完成了这个项目的混凝土泵送施工。
从这个案例中,我学到了在混凝土泵送施工中,需要充分考虑混凝土的输送距离和施工空间,合理选择和使用混凝土泵送设备,以确保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案例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这个案例是关于一个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项目。
在这个项目中,我们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混凝土浇筑工作,以确保工程进度。
然而,这个项目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挑战。
由于混凝土的体积较大,浇筑过程中容易出现冷缝。
为了防止冷缝的产生,我们采用了预埋冷却水管的方法,通过控制混凝土的温度梯度,使得混凝土能够均匀地凝固,从而避免了冷缝的产生。
由于混凝土的浇筑速度需要很快,以满足工程进度要求,这导致了混凝土的密实度不够,容易出现蜂窝麻面等质量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督等。
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我们成功地完成了这个项目的混凝土浇筑工作。
混凝土常见问题及质量事故案例
混凝土常见问题及质量事故案例混凝土常见问题及质量事故案例以下将预拌混凝土生产及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的一些问题及事故的案例汇集如下,请认真学习,总结经验教训。
1、某工程使用C40混凝土施工柱子,搅拌楼质量值班员输配合比时将计划看错位置,工程名称输入为该工程,部位,强度等级等都按另一工程C25混凝土计划输入,到工地后是凌晨,工地施工三车,第四车掉单,工地拒收,才发现错误。
处理及预防:到工地与施工方协调,已施工的柱子凿除,重新浇捣,停工3~4天,损失大约13万。
搅拌楼接计划一定要反复核对,开盘鉴定一定要及时认真写好。
更常见的错误是新建混凝土配合比时采用另存的方法,往往强度等级就不改,导致工地投诉。
发货单是我厂的证明资料,绝不允许有错误。
任何到工地的资料或对工地问题的回答都必须考虑到可能引起的质量后果。
2、某工程施工C40墙柱混凝土,本安排使用42.5水泥,搅拌楼质量值班员输配合比时将水泥库位输到32.5的水泥库中致使混凝土水泥用错,技术主管看混凝土的颜色偏黑,感到有些不对,检查配合比才发现该问题。
处理及预防:立即通知工地,将已施工的混凝土全部冲洗干净,重新浇捣。
搅拌楼用错材料的情况很多,不仅仅是水泥用错,还存在过将矿粉用作粉煤灰,将复合型膨胀剂用作普通型膨胀剂(混凝土严重离析),人工加膨胀剂后还从散装库内继续加膨胀剂导致膨胀剂严重过量的,有将矿渣粒用作砂的及将碎石用作卵石的。
以上这些问题都是出现过并且严重影响混凝土质量的,质量值班员一定要认真填写开盘鉴定,如果存在不同品种的水泥交接班一定要清楚,一旦库位发生变化就应当将配合比库中相应的水泥库位全部调整,技术管理人员要加强巡视,每天检查搅拌楼的任务单。
3、某运输车辆驾驶员为搅拌站运输42.5水泥,泵房通知其进6号库,驾驶员将车开到5号库(装32.5水泥)开始卸货,卸一大半时被路过的管理人员发现,马上制止。
处理及预防:将5号库水泥全部作为32.5水泥使用,对驾驶员进行罚款并赔偿水泥的差价。
七种混凝土质量常见病案例分析
七种混凝土质量常见病案例分析导言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出现质量问题,一般缺陷在所难免。
对于混凝土工程,出现不同的质量缺陷,都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
只要在施工过程中多加注意,就会避免这些问题发生或提前预防这些问题出现。
裂缝现象混凝土表面出现网状、龟裂状的细裂缝细裂缝,影响建筑物的美观,时间一长,裂缝受到风吹雨蚀,很容易继续加深,最终影响到混凝土的耐久性。
1.产生原因(1)塑性收缩裂缝混凝土刚刚终凝而强度很小时,受高温或较大风力的影响,表面失水过快,使混凝土体积急剧收缩,强度无法抵抗其本身收缩,因此产生龟裂。
(2)沉降收缩裂缝结构不均匀沉降所致,特别是在冬季,模板支撑在冻土上,冻土化冻后产生不均匀沉降,致使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
(3)温度裂缝混凝士体积较大,大量的水化热不易散发温度急剧上升,而表面散热较快,形成内外的较大温差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表面产表面就会产生裂缝。
2.防治措施(1)选用水化热低的水泥,非活性骨料,选用级配优良、含泥量低的砂、石骨料。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采用合理分层、分块、分缝措施。
(3)科学确定配合比,掺和减水剂,控制水泥用量,减小水化热。
(4)浇筑时加强振捣,提高密实度,可采用二次振捣。
(5)及时抹压表面,加强养护,适当延长养护时间。
(6)安排合理的拆模时间及顺序。
麻面现象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
1.产生原因(1)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干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2)模板未涂刷脱模剂或脱模剂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3)模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4)模板隔离层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5)模板表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2.防治措施(1)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性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筑混凝土前模板缝隙应用双面胶条。
腻子等堵严,模板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均匀,不得漏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个案例详解混凝土常见质量问题!01原材料质量和管理[实例1] 水泥温度太高,造成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过快。
某工程在6月份浇注C30梁板过程中,发现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很快,造成滚筒内混凝土结料。
原因分析:经查所进水泥温度达80℃,且水泥普遍偏细,造成需水量增大,当用水量不足时产生坍落度损失过快。
防止措施:在夏秋季节5-10月份,对直接从水泥厂或粉磨站短途运输进货的水泥,必须每车测量水泥温度要小于65℃。
[实例2] 外加剂冬期时结晶,堵塞管道。
在11月到次年2月份,由于气温下降较快,在外加剂泵抽料到秤斗时会出现较多结晶,堵塞管道和蝶阀,造成计量缓慢。
原因分析:公司在用的萘系高效减水剂中Na2SO4在气温较低时,达到过饱和而析出晶体。
防止措施:与减水剂供应商协商调整减水剂配方,由含固量由32%降到20%含固量,已基本解决析晶问题。
[实例3] 雨水或冲水进入外加剂罐,造成浓度降低,影响混凝土坍落度。
某日开始供应工程的混凝土出厂前由检测台检查时均发现坍落度偏小情况。
原因分析:检查减水剂罐上方进料口被人打开后未盖好盖子,下暴雨及可能冲洗罐顶的水流入罐内,造成减水剂浓度下降。
防止措施:进料供应商在将减水剂泵到罐内后,应及时将上方盖子盖严,材料员加强巡察。
[实例4] 将木钙减水剂误用为萘系减水剂造成缓凝。
在供应某工程二层梁板时,施工单位反映凝结时间太长,浇筑后24小时仍未凝固。
点我:领取工程大礼包原因分析:经检查配合比下料记录,普通减水剂被当作高效减水剂输入电脑,高效减水剂主要以萘系为主,按粉剂掺量为0.5%~0.8%,而普通减水剂主要成分为木质素磺酸钙,掺量为0.25%~0.3%。
当木钙超过胶结材料用量0.4%时就会出现严重缓凝。
纠正措施:使用木钙减水剂掺量应严格控制,配合比输入时必须有另外操作员复核。
[实例5] 不同品牌防水剂混合使用。
某工程地下室外墙C40P8施工,发现一车混凝土坍落度偏大退回。
原因分析:经检查进货记录,同期进货的两种防水剂用于两个工程中,一种有明显减水作用,另一种减水率较少,工人在搬运袋装防水剂时出现混杂使用的情况。
纠正措施:每批防水剂(包含膨胀剂等)进厂时必须复检合格才能使用,仓库物资堆放应隔离和标识,不得混用。
[实例6] 砂中含有大块的泥块和卵石。
在某工地泵送施工时发现泵车下料斗上有较多大块鹅卵石和泥块。
原因分析:砂场供应河砂在抽砂时筛网破损,抽料口插入太深,将河床底部的大块石头和泥团抽到砂中。
纠正措施:砂场应定期检查抽砂机筛网是否破损,公司砂石进料口及主机楼待料槽应加装隔栅,防止杂物进入混凝土。
[实例7] 碎石含泥量超标。
雨天后所进碎石含泥量超过1%,造成混凝土需水量增大,混凝土强度下降。
原因分析:下雨后碎石破碎过程含大量砂土,振动筛分时无法分离干净。
纠正措施:在上料码头增加冲水设备,将含泥量控制在标准范围内。
不合格碎石严禁进仓。
[实例8] 粉煤灰、矿渣质量不合格。
公司采购F类一级灰,进厂时细度、需水量比和烧失量等指标偶尔达不到要求;采购的S95级磨细矿粉,7天和28天活性指标偶尔达不到要求,但检测周期长。
原因分析:电厂燃煤质量出现波动,粉煤灰分选设备出现故障,引起质量波动;矿渣来源不稳定,比表面积偏小。
纠正措施:每车粉煤灰和矿渣粉进厂后应检查细度或需水量比合格才能入库。
每车检测矿渣比表面积≥400㎡/kg合格才能进库,定期到供应厂抽样。
[实例9] 水泥、粉煤灰和矿粉等粉状物进仓前须经筛网过滤。
主机楼操作员反映螺运机被杂物卡住,造成电机烧毁。
原因分析:散装物料进仓时,含有铁钉、钢球等球磨机中杂物,卡入螺运机间隙。
纠正措施:所有进料管口前加装φ10mm孔径的筛网,防止大块杂物进入罐中。
[实例10] 原材料混仓。
某工程供应过程现场质检员发现混凝土粘性差,颜色偏白,经快速检测强度明显偏低,对已浇注的混凝土清理干净重新浇注。
原因分析:供应商驾驶员不熟悉公司管道布置情况,接错管口,将粉煤灰错打入水泥罐中。
纠正措施:所有粉料罐口必须加锁,标识清楚,材料员加强各材料库的巡查监督。
02 配合比管理[实例11] 泵送高度和长度变化未及时调整配合比。
1)某工程地下室底板C40P8供应过程发生严重堵管现象,现场泵管长度超过200米。
2)某工程施工二十一层柱墙时,多次发生堵管现象。
原因分析:施工单位在下达生产任务,未写明泵送高度或泵送水平管长度,而按普通5-31.5mm碎石和普通泵送坍落度开具配合比,造成堵管爆管。
纠正措施:1)泵送高度超过20层或60米时,必须注明5-25mm碎石粒径,且坍落度应≥160mm。
2)泵车班布管时宜布得横平竖直,尽量减少弯头和变管数量,如水平管道长度超过150米,坍落度应≥160mm。
[实例12] 砂细度模数变化影响混凝土坍落度。
某工程施工过程出现坍落度偏大,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
原因分析:河砂细度模数变大,比表面积减小,引起坍落度偏大。
纠正措施:进厂河砂应混合均匀,如检测细度模数变化较大,应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
03生产过程管理[实例13] 调度工作失误。
1)供应某工地混凝土时,质检员发现交货单混凝土标记与强度等级不符。
原因分析:当班调度员在输入生产任务单时,误将强度等级输为C15,而主机生产确实按C25P6生产,属输入错误。
纠正措施:调度在发第一车混凝土时必须与生产任务单核对正确无误后方可打印《交验单》。
2)某工程同时施工独立基础承台C30及独立基础垫层C15,工地施工员引导车辆到卸货地点时,未看清C15交货单及强度等级标识牌就卸料,经调度询问才发现强度等级错误。
原因分析:现场施工员在同一工地浇筑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时,未认真核对发货单和标识牌就卸料。
纠正措施:调度员发车前必须与施工单位核对强度等级、施工部位无误后才能发货。
交货单信息必须准确无误,搅拌车驾驶员到达现场应先由工地确认无误方可卸料。
3)某日业务员接听临时订单时,将混凝土标号C35误填为C30。
原因分析:业务员在接到工地口头电话通知下达生产任务单,调度员未认真确认交货信息无误。
纠正措施:月生产计划单必须详细注明工地需求,临时订单须由工地材料员或施工员确认相关信息无误,或以书面传真形式送达调度中心,避免部位或强度等级错误发生。
[实例14] 主机操作员工作失误。
1)某日在查询主机报表时发现主机操作员将某工地C15混凝土,选择到C30配合比拌出。
2)某日调度员发货甲工地C25用车号A#装料,B#车装乙工地C35,但A#车未及时装货,调度员又未联系到司机,就叫后一部B#车替换装货,而主机操作员未认真核对交验单直接投单,导致B#司机实际装甲工地的混凝土却送到乙工地。
原因分析:主机操作员未认真核对交货信息提前投单。
纠正措施:在工控系统未全面联网以前,先由调度打印交货单后,书面交由主机操作员,由其认真核对搅拌运输车车号、工程名称、施工部位、强度等级、配合比编号无误才能拌料,拌料完毕签字确认,然后才能投单。
目前通过ERP系统开发,将计划录入生产任务系统和调度系统及工控系统联接在一起,有效防止主机操作员和调度员的人为失误。
[实例15] 计量失控,砂石超称。
1)主机操作员发现砂石待料槽中砂石严重偏多,通知车辆过磅砂石计量有误。
原因分析:砂石秤放料闸门动作未到位,石子计量闸门就开始放料。
纠正措施:每班重点检查气缸、电磁阀、限位器,对计量秤重新定期自校合格后才能生产。
2)主机操作员拌某工程九层梁板时,未观察显示数据中无该品种水泥却拌料生产,造成拌料报废,原因分析:技术值班传送配合比送到工控机时,该主机无该品种水泥,水泥品种未匹配造成。
纠正措施:请软件公司及时修改程序,主机操作员应注意各计量秤称量情况,如出现异常情况不得搅拌。
[实例16] 外加剂浓度不均匀,造成部分混凝土缓凝。
某日浇筑某工地14层墙柱、15层梁板混凝土时,出现坍落度偏大,初凝时间超过20小时现象。
点我:领取工程大礼包原因分析:减水剂罐搅拌器故障,造成减水剂密度不均匀,储罐下部减水剂密度偏大,凝结时间过长。
纠正措施:减水剂必须定时搅拌均匀,材料员应加强巡察,如出现搅拌器停转,应立即报修。
[实例17] 砂石仓未及时进料,造成混凝土和易性差。
某日凌晨5:00供应地下室底板承台混凝土时,两台拖泵同时堵管。
原因分析:碎石进料不及时,碎石仓料位偏低,造成堵管。
纠正措施:加强空中料仓和进料巡查,进料装载机应及时上料,空中砂石料仓必须保持满仓。
夜间技术值班、材料员和调度长必须每两小时检查材料进料情况和砂石质量。
[实例18] 粉煤灰和矿渣粉小计量出现大误差。
某日粉煤灰和矿渣计量秤出现超量情况,单盘计量误差大于2%原因分析:螺运机转速太快,造成落差过大,部分冲量无法记录。
纠正措施:由设备部改变螺运机齿轮箱变速比,在螺运机和称量斗间加装闸阀,控制材料落差。
[实例19] 量差某工地投诉量差,按图纸计算量与实际浇筑数量相差超过国家标准范围。
原因分析:计算配合比表观密度时只按实际表观密度计量,未乘密实系数。
纠正措施:生产配合比密度应按混凝土试验所测的表观密度乘以混凝土密实系数(一般取1.01)确定。
每班每台机应抽查三车过磅复核,防止计量失控。
04运输和泵送管理[实例20] 司机送错工地。
某搅拌运输车司机装C25混凝土送到另一工地C30。
原因分析:驾驶员填写车辆追踪表时未看清工地名称和施工单位,工作马虎大意。
纠正措施:每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必须标识清楚强度等级,驾驶员在装完混凝土后,应及时填写车辆追踪表上工程名称和施工单位,避免送错工地。
调度中心应密切注意GPS卫星定位系统车辆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实例21] 司机运输车滚筒积水。
某司机装混凝土时,滚筒内积水混凝土坍落度偏大。
原因分析:前一车在装洗泵水后,到达工地未全部用完,却未及时将滚筒内剩余水卸净,也未要求确认就装料。
纠正措施:调度中心必须控管装洗泵车水的搅拌车,在接到司机卸水确认单后才能通知装料。
司机洗车后及暴雨过后,滚筒内的积水必须卸净。
[实例22] 漏料、结料。
1)某日司机在运送混凝土到工地途中,滚筒反转漏料,造成路面大面积污染。
原因分析:装车前未遵守流程规定插防反转销,造成漏料。
纠正措施:规定搅拌运输车驾驶员在装车前必须检查是否插好防反转销。
2)某日搅拌车司机运送某工地C40混凝土,卸料完毕未检查混凝土是否卸完,空车过磅也未察看回空重量,滚筒内剩2方带回公司。
原因分析:搅拌车驾驶员人为工作马虎大意,未按规定流程检查滚筒内混凝土卸净。
纠正措施:加强搅拌车驾驶员的质量意识培训,卸料完毕应检查滚筒内是否有积料,运输部定期抽查回厂空车重量,避免剩料和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混装。
3)某日搅拌车减速机螺丝断裂,滚筒无法转动,造成混凝土凝结在滚筒内。
原因分析:减速机螺丝断裂,造成滚筒无法转动。
纠正措施:搅拌车驾驶员应做好日常车辆检查,并重点检查滚筒减速机螺丝是否上紧或有弯曲和裂痕,避免在高速转动时螺丝断裂,造成混凝土报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