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 记叙文写作专题一 记叙文的六要素 新人教版【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叙文的六要素
记叙文六要素是指: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要想叙述完整具体,各要素必须交代清楚。比如把年、月、日、时写清楚,说清环境和处所,人物关系交代明确,还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都要交代明白。过程和结果叙述清楚,揭示事情发展变化的原因和内在联系,才能使读者对整个事件有全面完整的印象,了解事件的意义。是不是任何一篇文章都要对六要素逐一交代呢?这要视文章的具体情况而定。灵活交代文章的时间、地点、人物,可以避免文章的呆板和平庸。
互动平台
对决“八撮毛”
【标题很形象。】
家里种着两棵香椿树。每到初春,那诱人的椿叶简直就是人间美味。盛夏之夜,围坐在树下,总让人浮想联翩。
可是这段时间,我们再也吃不上椿叶,也不能在椿树下乘凉了。因为椿树上爬满了小毛虫,而且害的一家人都皮肤过敏。我最严重,胳膊上还出现了红肿。原来都怪树上的“八撮毛”。(加上“做医生的”这个定语,为后文铺垫)哥哥说,这“八撮毛”的绒毛里有一种毒素。【开头一段交代了香椿惹人喜爱。“这段时间”交代得不够准确。这部分是故事的起因:八撮毛肆虐。】
“八撮毛”,就是椿树上的大毛毛虫,周身长着八撮长毛,四处蠕动,特别恶心。
就冲这讨厌劲,也得发动一场对“八撮毛”的“战争”。爸爸先想了主意,用长杆子使劲把虫子打到地下。但虫子太多了,很不容易打。(增加一句:“看第一招失败”)哥哥心血来潮(这个成语可删去,毕竟是有准备的行为),做起了“植物医生”。他穿上大雨衣,把配好的药液使劲地喷洒。可是树太高了,打来打去,只能打到一小片地方。妈妈一看两个人的方法都失败了,就想了个新主意:把树帽锯了吧!虫子没有树叶吃就会饿死。嗯,这主意听来不错!可是刚锯了没多久,妈妈就不忍下手了:两棵树如果都被伐去了树帽,还能活吗?【事件经过描写得不够细致。应该详细写出“人虫大战”的细节,而不能全是叙述性的语言。这里应是修改的重点。】
又失败了!怎么办?
我提了个建议:“我们还是先查查虫子的来历吧!”【过渡很好,写出了人物的沮丧、苦恼。】
老爸和哥哥各显神通。老爸拨通了林业局的电话进行询问,哥哥打开电脑进行查询,最后(改为“终于”,强调得来不易)找到了治理方法。我们借来老叔蔬菜大棚里的废干草帘子,在离地面一米高的树干处,用草帘围绑成上松下紧的草把,引诱那些“八撮毛”化蛹。甭说,效果真的不错,这些“八撮毛”几天的时间就都纷纷钻到草把里了。我们把解下的草把集中起来烧掉。
“八撮毛”越来越少,终于治住了。看来还是科技力量大!【事半功倍,是因为方法
正确。习作层次清楚,语言俏皮,用“人虫之战”的小事说明了“运用科技改造自然”的道理。】
(作者及评点同学均系河北省徐水县遂城中学学生,旁批、指导教师/何杉杉)
教师立场
文章整个的叙述层次比较好,时间地点交代明确,前因后果叙述严谨。本文修改的重点在于情节的“起承转合”——心系香椿树是“起”,虫占香椿树是“承”,三招治毛虫是“转”,科技治虫是“合”。治虫的过程是否合理细致,决定着文章的好坏。
升格示例
对决“八撮毛”
我家里种着两棵香椿树。每到初春,那诱人的椿叶就成了我的最爱。香椿摊鸡蛋,嫩嫩的绿叶,黄黄的鸡蛋,一块大饼裹着吃,那叫一个美。盛夏之夜,围坐在树下,又多么令人浮想联翩。
可是椿树不知什么时候生病了,枝条上爬满了小毛虫。开始我们并没有在意,可是不久我们就被“传染”了,一家人都皮肤过敏。我最厉害,胳膊上还出现了红肿。原来树上的坏蛋是“八撮毛”,周身长着八撮长毛,四处蠕动,特别恶心。做医生的哥哥说这“八撮毛”的绒毛里有一种毒素。
这还了得,我们决定:大战“八撮毛”!
爸爸先用杆子打树叶,想把虫子打到地下。可虫子太多了,根本打不过来。第一招失败。
哥哥把配好的药液使劲喷洒,但是树太高,只能喷到一小片地方。第二招失败。
妈妈一看,着急了:“我看把树帽锯了吧!虫子没有树叶吃就死了。”这主意听起来不错,可是刚锯了不久,妈妈就不忍下手了。被伐去了树帽,这树还能活吗?第三招失败。
怎么办?
我提了个建议:“我们还是先查查虫子的来历吧!射箭得先瞄准靶子呢!”
老爸一听有理,就进东屋拨通了林业局的电话。“美国白蛾……喜食桑树、椿树等阔叶树……越冬蛹主要藏在树洞下面……”我们从老爸断断续续的复述中明白了个大概。
哥哥去西屋打开了电脑,输入了“美国白蛾”进行搜索。“八撮毛”的一个蛹,一年经过三代繁殖,就可以产生数以十万计的幼虫……“有办法了!”哥哥说,“去借老叔蔬菜大棚里的废干草帘子。”
我们借来老叔蔬菜大棚里的废干草帘子,在离地面一米高的树干处,用草帘围绑成上松下紧的草把,引诱那些“八撮毛”化蛹。甭说,效果真的不错,这些“八撮毛”几天的时
间就纷纷钻到草把里了。我们把解下的草把集中起来烧掉。“八撮毛”越来越少,树上又长出了嫩叶。
个性体验
清楚灵活地交待记叙要素,是我完成这篇习作后的最大心得。比如,交代时间不落俗套。准确交代时间有两种方法:直陈和暗示。修改中我采用暗示的方法,对特定事物精心描绘,将抽象的时间概念寓于景物描写之中。这样既交代了时间,又突出了香椿是我们的挚爱,也点明了“大战”毛毛虫的原因。要着重处理事件本身,将事件的经过进行详细地刻画,真实地还原场景,这对体现中心很有好处。
(陈思彤)
同窗视点
原来我没太在意时间、地点等小节的交代,认为点到就可。现在我知道,叙述生动,同样需要六要素交代的巧妙。比如修改“第三计”的时候,点明两个地点和场景:老爸进东屋拨通电话,哥哥去西屋打开了电脑,更能让读者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
(韩红梅)
赏读美文
一只送上门的獾
这是发生在自然灾害时期的故事。
刚入冬,我家就揭不开锅了。那时我刚刚6岁,却患有严重的胃病。村里的医生说我营养严重不足,又患上了厌食症,得赶紧吃有油水的东西调养,最好是肉,否则我的小命就难保了。妈妈当时就哭了:“家里连一两白面都没有,又到哪里找有油水的东西?”……突然,妈妈有些兴奋地对我说:“青子,你还记得栖霞岭上咱家地里对面那个獾洞吗,明儿一大早妈带你把那只老獾熏出来,煮了给你吃好不好?”母亲心地特别善良,一辈子连只鸡都不敢杀,可眼下,为了我这个独根苗能活下来,竟然想到了捉獾和吃它的肉。第二天,母亲用大号篓子背着麦糠和工具,手牵着我来到那个獾洞旁。母亲在獾洞旁笨拙地点燃麦糠,把明火吹灭之后,就用芭蕉扇子不停地往獾洞里扇,呛人的浓烟顺着洞道直往洞里灌。就在这时,只听“唿”一声,那只老獾猛地从洞口蹿出去好几米远,母亲手中的袋子竟没来得及将它罩住。想不到的是,这只獾并没夹着尾巴逃窜,而是龇着牙,围着母亲一边转一边怒吼。这样折腾了一会儿,它又忽然变招猛地朝我扑来,紧紧咬住我的裤脚不放,我竟被它拖了个四仰八叉,吓得哇哇大哭。母亲手拿铁锹准备把它制伏,它则边吼边往远处退,毫不畏惧。母亲就这样被它一步步引到距离獾洞十几米远的地方。这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