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福建新课标40首古诗赏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观沧海 (七上)【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篇点题,交代观海地点,“观”统领全诗】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动静结合,描写海水和山岛】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树木”“百草”近观静景,展现欣欣向荣之景】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秋风”“洪波”远观动景,展现大海波澜壮阔的气势】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这四句运用想象(虚景),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表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伟大抱负】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主题:以神奇的想象、虚实结合的手法描绘出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博大胸襟和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5、饮酒 (八上)【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表现了作者陶醉自然、恬淡愉悦的心情】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运用设问,表现诗人心情闲适,志存高远、超凡

脱俗的精神世界。】

采菊东篱下,悠然

..见南山;【“悠然”写出作者闲适、自得、恬淡情怀】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以飞鸟自喻,表现了诗人弃官归隐的自在心境】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真意指的是从自然景色中领悟人生与自然之理】主旨:诗人从居住的草庐写起,反思归田后自己的生活状况,表现了诗人归隐田园后悠然自得的心境和对自然风光的喜爱之情。

6、木兰辞(木兰诗) (七下)——巾帼英雄的代表【北朝民歌】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起兴手法】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表现了木兰当户织的情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运用夸张写出了催促之急】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代父从军原因】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从此替爷征”表现木兰对父亲的孝心,对国家的忠心】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排比,出征前的准备】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运用夸张,写出了征途之远,行军之快】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运用对偶,视觉听觉角度,写出边塞艰苦的战斗生活】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运用互文,写出了战斗激烈旷日持久,伤亡惨重】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写出木兰立大功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木兰不慕荣华】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反复,连用四个三言短句表达诗人内心急切

不安又要探索追求的矛盾心理】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长风破浪典故表达了诗人乐观进取、自强不

息的奋斗精神】

背景: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可是入京后,他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后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在思想上既不愿同流合污又不愿独善一身的矛盾。正是这种无法解决的矛盾所激起的感情波涛使组诗气象非凡。

主题: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表达他对人生前途乐观进取的豪迈气概。

13、黄鹤楼 (八上)【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空(侧重写景):鹤去楼空,只剩诗人自己,

表达诗人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空(侧重抒情):时间和空间组合产生历史的纵深感和空间的开拓感。抒发了作者对岁月难再、世事茫然的空幻感,催生乡愁】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对偶,描写登楼所见明丽之景】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愁字表达日暮时分登黄鹤楼的心情,缠绵的

乡愁】

背景:此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前四句写登临怀古,后四句写站在黄鹤楼上的所见所思。

主题:本诗描写了诗人登楼远望的所见所想,抒发了诗人漂泊异乡的伤感与思乡的情怀。

14、望岳 (七下)【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远望,烘托泰山的雄伟阔大,望统领全文】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近望,“钟”运用拟人虚写泰山的秀美,“割”运用

夸张突出泰山的高大】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细望,极目张望】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俯视,众山小反衬泰山高大,由望岳产生登岳的想法,

“凌”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气概】

主题: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强挺立的画面,侧面描写了将士们不屈的斗志】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送别情景:既有惜别的深情又有担忧情绪】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友人返京产生的依依惜别和无限惆怅之情】主题:这首诗以送别为主旨,从塞外冰天雪地的绮丽风光着笔,衬托出诗人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从侧面反映出西北边塞军旅艰苦的生活的情景,表现边塞将士和诗人豪迈气概和壮烈情怀。

1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九上)【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常年被贬偏远之地,表现了诗人辛酸愤懑不

平】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闻笛赋和烂柯人为用典,闻笛赋的典故表达对古人已逝的伤痛,烂柯人的典故表达世事沧桑,物是人非。抒发作者对岁月变迁,人事变迁的感慨。】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把沉舟和病树自比为贬谪的自己;沉舟与千帆,病树与万木春形成对比,暗含凄苦却依然乐观豁达进取。哲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坚定意志,乐观豁达精神】

背景:此诗作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刘禹锡罢和州刺史返回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返洛阳,二人在扬州初逢,白居易在宴席上作诗赠与刘禹锡,刘禹锡写此诗作答。

主题:这首酬答诗,在感慨身世,书写半生怀才不遇,政治失意的愤慨中化沉郁为豁达,变悲观为乐观,表现了熟人对仕宦沉浮和世事变迁的豁达乐观的胸襟。

19、卖炭翁(八下)——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唐】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外貌描写:年迈、艰辛】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烧炭目的,设问,表现其生活贫困】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艰难处境和矛盾心理,反映老翁的悲惨境遇。】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一尺雪和衣正单形成对比,突出生活的艰辛】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生活艰辛】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翩翩洒脱的形态与老翁艰苦凄凉形成对比】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回”、“叱”“牵”刻画了官吏的蛮横霸道】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无可奈何】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一车炭,千余斤与半匹红纱一丈绫构成强烈反差,反衬官使掠夺的残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