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人教版鄂教版修订版

合集下载

人教鄂教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一)

人教鄂教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一)

人教鄂教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一)知识目标•了解宇宙中的天体:星星、月亮、太阳、行星等•掌握观察天体的方法和工具能力目标•提高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学会使用放大镜和望远镜观察天体教学重点•掌握观察天体的方法•了解天体的特点和名称教学难点•学生如何使用望远镜观察天体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星际物品图片,与学生互动对话,引出课题。

新知呈现(15分钟)天体的种类•星星:在夜空中发光的星形物体•月亮:绕着地球旋转的卫星•太阳:我们所在的太阳系的中心星球•行星:绕着太阳旋转的天体,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等。

观察天体的方法•直接观察:观察月亮、星星、太阳等•使用放大镜:观察小的天体,如月球和火星•使用望远镜:观察更远的天体,如恒星和星云操作练习(2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使用放大镜和望远镜观察离校最近的天体,如月亮或者恒星。

教师通过示范和引导,让学生学习如何使用望远镜。

拓展应用(10分钟)教师出示其他星球的图片和资料,让学生了解更多天体的特点和名称。

通过讨论,展开学生的想象力和好奇心。

归纳总结(5分钟)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当天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巩固和加深理解。

教学评估教师观察学生在操作练习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表现情况可以用以下几个等级表示:优秀、良好、及格、差。

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相关的练习题目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课后作业让学生在晚上尝试观察夜空中的星星和月亮,并用语言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

同时,要求学生使用日历记录最近一次月相的时间和样子。

参考资料•《人教鄂教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望远镜相关知识介绍网页Teaching Plan: Science for Grade 2, Volume 1 of the People’s Education Press and Educational Press of Hubei Province Learning Objectives•Understand celestial bodies in the universe: stars, moon, sun, planets, etc.•Master the methods and tools for observing celestial bodiesLearning Outcomes•Improve observational and descriptive abilities•Learn to use magnifying glasses and telescopes for observing celestial bodiesKey Points•Master observational methods•Understand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and names of celestial bodiesTeaching Challenges•How students can use telescopes to observe celestial bodiesTeaching ProcessIntroduction (5 minutes)The teacher will show pictures of celestial objects and engage students in a conversation to introduce the topic. Presentation of New Knowledge (15 minutes)Types of Celestial Bodies•Stars: illuminated star-shaped objects seen in the night sky•Moon: Earth’s satellite•Sun: the central celestial body in our solar system•Planets: celestial bodies that orbit the Sun, including Mercury, Venus, Earth, Mars, Jupiter, Saturn,Uranus, Neptune, and Pluto.Observation Methods for Celestial Bodies•Direct observation: observe the moon, stars, and sun directly•Use of magnifying glasses: observe smaller celestial objects such as the moon and Mars•Use of telescopes: observe distant celestial objects such as stars and nebulaeHands-On Practice (25 minutes)The teacher will guide students in using magnifying glasses and telescopes to observe the closest celestial body, such as the moon or a star. Through demonstration and guidance, the teacher will teach students how to use a telescope.Expansion Activities (10 minutes)The teacher will show pictures and provide information about other planets, allowing students to learn about unique characteristics and names. Through discussion, the teacher aims to promote curiosity and imagination among students. Summary (5 minutes)The teacher and students will work together to summarize the knowledge and skills they have learned, and reinforce their understanding.Teaching EvaluationThe teacher will evaluate students’ performance during hands-on practice, using the following categories: excellent, good, passing, and poor. Additionally, the teacher may design related exercises to test each student’s learning outcomes. HomeworkStudents will be asked to observe stars and the moon at night and use language to describe their observations. Students will also be required to note the date and appearance of the last lunar phase on their calendars. References•“Grade 2 Student Book: Science, Vol. 1”(published by the People’s Education Press and theEducational Press of Hubei Province)•Online resources on telescopes.。

人教版鄂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四单元3课《改进小船》教案

人教版鄂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四单元3课《改进小船》教案
3. 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1. 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浮力原理在小船设计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 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 小船改进方法
- 调整船体的形状,如增加船底面积,使船体更平稳。
- 增加船体的封闭空间,如增设隔舱,提高浮力。
- 优化船体的结构设计,如使用轻质材料,减轻船体重量。
4. 小组合作与沟通
- 在小组合作中,明确分工,发挥每个成员的优势。
- 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尊重团队成员的想法。
- 沟通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二年级学生通常对动手操作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通过游戏和竞赛的方式进行学习。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表现出较强的团队意识,但在独立思考和创新设计方面能力有待提高。学生的学习风格偏向于直观和操作型,喜欢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和掌握知识。
3.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进行小船改进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1)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结合,如何将浮力原理有效应用于小船的改进;(2)创新设计能力有限,可能难以想出有效的改进方案;(3)在小组合作中,沟通与协作能力不足,可能导致任务完成效率低下;(4)操作过程中,对工具和材料的使用可能不够熟练,影响小船改进的效果。
二、新课讲授(10分钟)
1. 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浮力的基本概念。浮力是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它是物体排开液体的重量。浮力对于船舶设计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非常重要。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人教版鄂教版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人教版鄂教版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人教版鄂教版第一章:认识我们的身体1.1 学习目标:了解人体基本的部位和功能。

1.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头部、手臂、腿部等身体部位,并了解它们的基本功能。

1.3 教学方法:通过观察、触摸的方式,让学生感知自己的身体部位,并通过游戏活动加深对各部位功能的了解。

第二章:我们的感觉2.1 学习目标:认识人体的四种感觉器官——眼睛、耳朵、鼻子和嘴巴,并了解它们的功能。

2.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眼睛、耳朵、鼻子和嘴巴的作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各种感觉。

2.3 教学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游戏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的感觉,并了解各种感觉器官的功能。

第三章:我们的运动3.1 学习目标:了解骨骼和肌肉的基本知识,学习一些简单的运动。

3.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认识骨骼和肌肉,并通过一些简单的运动来锻炼身体。

3.3 教学方法:通过观察、示范、模仿等方式,让学生了解骨骼和肌肉,并通过实际操作来锻炼身体。

第四章:我们的食物4.1 学习目标:了解食物的基本分类和作用,学习健康饮食的知识。

4.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认识食物的基本分类,了解各种食物的作用,并通过实例讲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4.3 教学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了解食物的基本分类和作用,并引导学生树立健康饮食的观念。

第五章:我们的环境5.1 学习目标:认识自然环境,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5.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环境,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学习一些保护环境的基本方法。

5.3 教学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自然环境,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学会一些基本的保护环境的方法。

第六章:植物的生长了解植物的基本生长过程,学习如何照顾植物。

6.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认识植物的种子、根、茎、叶、花、果实等部位,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并通过实践活动学习照顾植物。

6.3 教学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种植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基本生长过程,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责任感。

人教鄂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把它们放进水里》教案

人教鄂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把它们放进水里》教案

5把它们放进水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水的溶解作用。

(2)了解溶于水和不溶于水的物质。

2.过程与方法:(1)能够结合生活体验,说说生活中的溶解现象。

(2)通过实验,明白溶解是有限度的。

(3)能够大胆发言,把自己的观点和他人进行分享。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探索生活中的科学。

(2)感受实验的乐趣。

教学重点了解水的溶解作用。

教学难点能够结合生活体验,说说生活中的溶解现象。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制作相关课件,准备图片素材/视频,教学道具。

2.学生准备:课本。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思考一下,放进汤里的盐怎么就不见了?哪里去了呢?学生:溶解在汤里了。

二、新课教学1.把下列物质分别放进水里,并轻轻搅拌,会怎样?白砂糖、酸梅晶、食盐、沙子、食用油。

学生发言,老师总结:白砂糖溶于水中,酸梅晶溶于水中,食盐溶于水中,沙子不溶于水中,沉到水底,食油不溶于水中,浮在水面。

有些物质可以溶于水中,有些物质不可以溶于水中。

2.酸梅晶在水里是怎样变化的?学生发言,老师总结:酸梅晶沉淀在水底,然后用勺子搅拌,慢慢溶解,最后溶液呈土黄色。

3.如果不断地往一定量的水里加入食盐并搅拌,盐能一直溶解下去吗?给学生少量的水和大量食盐,让他们尝试。

教师引导作答:不可能,水可以溶解盐,但溶解是有限度的。

三、拓展与应用1.生活中还有哪些溶解现象?(1)泡茶时候,本来清清无色的水变色,也是茶叶中的物质溶解于水中了;(2)用洗涤剂洗完,可以把顽固的油渍洗得干干净净,那是油渍溶解了;(3)生活中,要把新买来的菜放水中清洗,是将蔬菜上残留的农药溶解于水中洗掉;(4)奶粉、糖类等固形食物用水溶解;(4)洗衣粉或肥皂要用水溶解后才能清洗衣物。

2.溶解的食盐(1)可不可以把溶解在水中的食盐找回来?学生:可以(2)怎么找回来?学生发言,老师总结:把食盐水加热。

(3)在不能继续溶解的盐水里放一根筷子,第二天,可以看到什么现象?动手试一试吧!学生实验回来,可以发现筷子上有结晶。

人教鄂教版二年级上册科学《空气》教学设计

人教鄂教版二年级上册科学《空气》教学设计

比较发现吗?
结合学生的发言进行板书,完成板书韦恩图。

空气和水都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类的生活有怎样的重
要作用?我们可以怎么做来保护它
们?无色、无气味、无味
道、无固定形状、可
流动。

不同点:空气
轻,水重,空气是气
体,水是液体。

将空气和水的
相同点、不同点总结
在记录单上。

人类的生活离不
开水和空气,在生活
中我们应该保护环
境,节约用水,不乱
丢垃圾,绿色出行,
减少烧烤等行为都是
保护环境的表现。

图帮助学生梳理
水和空气的相同
点与不同点,更
加清晰明确,同
时也为今后学习
固体、液体、气
体打下良好的基
础。

通过学生
的交流使学生意
识到,保护水、
空气以及我们的
环境是多么的重
要,我们可以从
身边的小事做
起,为保护环境
做出自己的努力
和贡献,是学生
具有保护环境的
意识和社会责任
感。

贴分

板书设计空气。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人教版鄂教版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人教版鄂教版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人教版鄂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认识常见的植物和动物,了解它们的特点。

(2)通过观察和实验,学会使用简单的科学方法来探究自然现象。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调查、实验等方法,了解周围的自然环境。

(2)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科学探究任务。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探究欲望。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第1课时:认识物体和材料第2课时:比较物体的大小和形状第3课时:了解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第二单元:植物和动物第4课时:认识常见的植物第5课时:了解植物的生长和变化第6课时:认识常见的动物三、教学资源1. 教科书、教学参考书。

2. 实物模型、图片、卡片等教具。

3. 科学实验器材(如放大镜、显微镜、测量工具等)。

4. 教学多媒体课件或视频资料。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积极参与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情况。

2. 学生作业和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家庭作业和实验报告中的完成情况和理解程度。

3. 学生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实验和探究活动,评估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观察、思考、解决问题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五、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和观察活动。

2. 创设有趣、互动的科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3. 鼓励学生提问和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4. 注重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与他人共同完成科学探究任务。

5. 定期进行教学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六、教学计划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2周)第1课时:认识物体和材料(1课时)第2课时:比较物体的大小和形状(1课时)第3课时:了解物体的运动和静止(1课时)第二单元:植物和动物(2周)第4课时:认识常见的植物(1课时)第5课时:了解植物的生长和变化(1课时)第6课时:认识常见的动物(1课时)第三单元:自然现象(2周)第7课时:了解天气和季节的变化(1课时)第8课时:探究水的循环(1课时)第9课时:探索光和影的秘密(1课时)七、教学活动设计1.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引起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人教版鄂教版完整版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人教版鄂教版完整版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人教版鄂教版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第1课时教学内容:1、养植物教学目标:了解植物生长在哪里,需要哪些条件。

教学重点:植物生长的条……教学难点:植物长得好需要条件。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菜园里,有的植物长得好,有的长得不好,植物生长需要什么呢?二、新课教学1、怎样才能让植物长得好?让我们养一盆植物来研究吧!2、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想一想植物生长在哪里?找一片绿地,观察上面有什么,哪些是有生命的。

3、栽一盆植物,说一说,栽种植物前需要准备什么怎样将植物栽到花盆里怎样养护植物,把我们的做法记录正业。

4、5、教师引导归纳:植物生长需要土、水、空气、阳光、肥料等。

三、拓展与应用:思考,植物没有泥土可以生长吗?第2课时教学内容:2、谁的植物长得好教学目标:进一步了解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条件。

教学重点:植物的生长需要的条件。

教学难点:怎样使植物长得更好。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我们养的植物长得怎么样?大家交流一下,并说一说长得好的原因。

二、新课教学1、比一比,大家养护植物的方法有哪些相同和不同?2、说一说,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3、教师引导归纳:植物生长需要水、阳光、土壤、空气、肥料等。

4、看样使植物长得更好?制订一个改进方案。

三、拓展与应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这些植物的生长环境有什么不同为了维持生存,它们需要哪些相同的条件(水和阳光)第3课时教学内容:3、我们离不开植物教学目标:了解植物对我们人类有哪些用途。

教学重点:植物的用途教学难点:植物的用途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我们的许多食物来自植物。

2、新课教学1、哪些食物来自植物这些植物长什么样如:玉米、水稻、小麦、大豆等。

2、3、植物还有哪些用途?穿的、用的、住的、行的、治病的、玩的等等。

4、植物对我们很重要,我们应该怎样珍惜和保护植物?学生思考作答,教师认真小结归纳。

三、拓展与应用:神奇的植物——黄花蒿。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人教版鄂教版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人教版鄂教版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人教版/鄂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认识常见的动植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2)通过观察和实验,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探究。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探究动植物的生活环境。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植物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1课:我们身边的动植物1. 认识常见的动植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2. 学会用简单的工具进行观察和探究。

第2课:植物的生长1.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掌握基本的种植技能。

2. 培养学生关爱植物的情感。

第3课:动物的生存环境1. 认识不同种类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生存环境。

2. 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第4课:简单的实验1. 学习简单的实验操作,掌握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2.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第5课:大自然的奥秘1. 观察大自然,发现大自然的奥秘。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科学的精神。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2. 运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动植物的认识程度和观察能力的评价。

2. 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评价。

3. 学生对大自然热爱和环保意识的评价。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鄂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

2. 教具:动植物标本、实验器材、种植工具等。

3. 课件:相关教学课件、图片、视频等。

六、教学计划第6课:我们的地球1.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面貌,包括陆地和海洋。

2. 通过地图和图片,认识不同的地理环境。

第7课:天气与气候1. 认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人教版鄂教版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人教版鄂教版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人教版鄂教版第一章:认识我们的身体教学目标:1. 了解人体基本的生理结构,如头、手、脚等。

2. 学会用普通话正确地描述人体的各个部位。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认识人体各个部位的名称。

2. 学会用普通话描述人体部位。

教学难点:1. 人体部位名称的记忆。

2. 用普通话描述人体部位的能力。

教学准备:1. 人体的图片或模型。

2. 彩色笔、画纸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观察人体图片或模型,让学生说出人体各个部位的名称。

2. 学生用彩色笔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人体部位,并写上对应的名称。

3. 学生相互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用普通话描述人体部位。

4. 教师点评学生的作品,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

第二章:我们的感觉器官教学目标:1. 了解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皮肤这五种感觉器官的功能。

2. 学会用普通话描述感觉器官的特点和作用。

3. 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1. 感觉器官的功能。

2. 描述感觉器官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1. 感觉器官功能的记忆。

2. 用普通话描述感觉器官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准备:1. 图片或实物of 感觉器官。

2. 彩色笔、画纸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观察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皮肤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说出这五种感觉器官的名称。

2. 学生用彩色笔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感觉器官,并写上对应的功能。

3. 学生相互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用普通话描述感觉器官的特点和作用。

4. 教师点评学生的作品,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

第三章:我们的动作和运动教学目标:1. 了解骨骼、关节和肌肉的作用。

2. 学会用普通话描述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特点和作用。

3. 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1. 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特点和作用。

2. 描述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1. 骨骼、关节和肌肉功能的记忆。

2. 用普通话描述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特点和作用。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人教版鄂教版修订稿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人教版鄂教版修订稿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人教版鄂教版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第1课时教学内容:1、养植物教学目标:了解植物生长在哪里,需要哪些条件。

教学重点:植物生长的条……教学难点:植物长得好需要条件。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菜园里,有的植物长得好,有的长得不好,植物生长需要什么呢?二、新课教学1、怎样才能让植物长得好?让我们养一盆植物来研究吧!2、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想一想植物生长在哪里?找一片绿地,观察上面有什么,哪些是有生命的。

3、栽一盆植物,说一说,栽种植物前需要准备什么怎样将植物栽到花盆里怎样养护植物,把我们的做法记录正业。

4、5、教师引导归纳:植物生长需要土、水、空气、阳光、肥料等。

三、拓展与应用:思考,植物没有泥土可以生长吗?第2课时教学内容:2、谁的植物长得好教学目标:进一步了解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条件。

教学重点:植物的生长需要的条件。

教学难点:怎样使植物长得更好。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我们养的植物长得怎么样?大家交流一下,并说一说长得好的原因。

二、新课教学1、比一比,大家养护植物的方法有哪些相同和不同?2、说一说,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3、教师引导归纳:植物生长需要水、阳光、土壤、空气、肥料等。

4、看样使植物长得更好?制订一个改进方案。

三、拓展与应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这些植物的生长环境有什么不同为了维持生存,它们需要哪些相同的条件(水和阳光)第3课时教学内容:3、我们离不开植物教学目标:了解植物对我们人类有哪些用途。

教学重点:植物的用途教学难点:植物的用途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我们的许多食物来自植物。

2、新课教学1、哪些食物来自植物这些植物长什么样如:玉米、水稻、小麦、大豆等。

2、3、植物还有哪些用途?穿的、用的、住的、行的、治病的、玩的等等。

4、植物对我们很重要,我们应该怎样珍惜和保护植物?学生思考作答,教师认真小结归纳。

三、拓展与应用:神奇的植物——黄花蒿。

人教版鄂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四单元3课《改进小船》教案

人教版鄂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四单元3课《改进小船》教案

课时备课问题引领下的主要学习任务、师生活动及设计意图一、展示小船谈话:我们的小船都做好了!同学们做得怎么样呢?请大家把自己制作的小船拿到讲台上展示一下吧!提问:1 .你的小船有什么特点?2 .你是怎样按照设计图制作的?3 .你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学生展示小船并进行交流学生交流过程中,要再次强调按照设计图制作的要求。

如果有人说到制作时发现原来的设计有不合理或不够细致的地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出他们是怎么发现、怎么解决的,这对其他学生来说也有启发作用,提醒他们在今后的设计活动中要考虑周到、细致,在制作过程中根据发现的问题及时修改、完善原来的设计二、测试小船1 .指导学生把小船放进水里进行测试,观察小船能否平稳地浮在水上。

谈话:大家制作的小船能平稳地浮在水上吗?把它们放进水里试试吧! 学生把船放进水里面,观察小船能否漂浮,有什么问题。

预设:会出现的问题2 .小船不漂浮3 .小船进水4 .小船漂浮一会,又沉了5 .小船向侧面倾斜 2.组织学生相互评议,指出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提问:(1)小船在水里发生了什么问题?(2)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3)应该怎样改进?通过交流,我们发现自己的小船还有什么不足?其他同学做的小船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教学过程预设:改进万法1、选择防水的材料2、让小船保持平衡3、增加小船和水的接触面积4、让小船更漂亮,涂装小船备注:教师鼓励小船有问题的同学要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小船做得好的同学要主动帮助其他同学想办法解决问题学生讨论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把各种问题和改进建议记在黑板上,以便学生动手改进时参考。

三、改进小船指导学生基于测试和相互评议的结果对小船进行改进。

谈话:通过测试和交流,我们发现自己制作的小船还有许多可以改进的地方,也找到了改进的办法。

现在,我们就动手改进自己的小船吧!改进后的小船要重新放到水中测试。

没有完成改进工作的同学可以回家继续改进。

鄂教版(人教)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鄂教版(人教)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鄂教)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养植物【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植物生长在哪里,需要哪些条件。

(2)了解一些水培植物。

2.过程与方法:(1)能够结合生活体验,说出一些水培植物。

(2)尝试栽种植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喜欢植物。

(2)培养勤劳的意识。

【教学重点】植物生长的条件。

【教学难点】植物长得好需要条件。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制作相关课件,准备图片素材/视频,教学道具。

2.学生准备:课本。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菜园里,有的植物长得好,有的长得不好,植物生长需要什么呢?学生:水,土壤,阳光,肥料。

二、新课教学1.怎样才能让植物长得好?让我们养一盆植物来研究吧!2.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想一想植物生长在哪里?学生:水里,土里。

找一片绿地,观察上面有什么,哪些是有生命的。

学生:小草,小树,小花。

3.栽一盆植物,说一说,栽种植物前需要准备什么?学生发言,老师总结:花盆、营养土、陶粒、喷水壶、铲子,石头等。

4.怎样将植物栽到花盆里?(1)加土放一块石头在花盆底下,用铲子往花盆里加土;(2)移栽挖个洞,将植物种进去,把附近的土拍结实;(3)浇水给植物浇水;(4)做标签做好标签,记录植物的名称和种植人的姓名。

5.怎样养护植物?把我们的做法记录下来。

(1)盆栽植物不宜浇水过多;室内摆放盆栽植物的浇水应坚持“见干见湿,浇则浇透”的原则,切勿零星浇水或浇水过多。

(2)盆栽植物不宜施肥过多或不足:盆栽植物长期不施肥或施肥不足,会引起叶黄的现象;施肥过多,盆栽植物吸收不了把根系烧伤,不能吸收水份也会导致叶黄凋落。

通常室内盆栽植物施肥选择在春季末施一次稀薄肥,夏季、秋季每隔周施一次稀薄肥,切勿多施浓肥。

(3)盆栽植物光照不宜过多或光照不足:要视盆栽植物的生长特性而定光照不宜过多或光照不足。

一些性喜阳光的盆栽植物,如石榴、杜鹃花、月季等长期将其摆放在光照过弱的地方,会致使植物逐渐衰弱,叶薄而黄,不开花或少开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人教版鄂教版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第1课时教学内容:1、养植物教学目标:了解植物生长在哪里,需要哪些条件。

教学重点:植物生长的条……教学难点:植物长得好需要条件。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菜园里,有的植物长得好,有的长得不好,植物生长需要什么呢?二、新课教学1、怎样才能让植物长得好?让我们养一盆植物来研究吧!2、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想一想植物生长在哪里?找一片绿地,观察上面有什么,哪些是有生命的。

3、栽一盆植物,说一说,栽种植物前需要准备什么怎样将植物栽到花盆里怎样养护植物,把我们的做法记录正业。

4、5、教师引导归纳:植物生长需要土、水、空气、阳光、肥料等。

三、拓展与应用:思考,植物没有泥土可以生长吗?第2课时教学内容:2、谁的植物长得好教学目标:进一步了解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条件。

教学重点:植物的生长需要的条件。

教学难点:怎样使植物长得更好。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我们养的植物长得怎么样?大家交流一下,并说一说长得好的原因。

二、新课教学1、比一比,大家养护植物的方法有哪些相同和不同?2、说一说,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3、教师引导归纳:植物生长需要水、阳光、土壤、空气、肥料等。

4、看样使植物长得更好?制订一个改进方案。

三、拓展与应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这些植物的生长环境有什么不同为了维持生存,它们需要哪些相同的条件(水和阳光)第3课时教学内容:3、我们离不开植物教学目标:了解植物对我们人类有哪些用途。

教学重点:植物的用途教学难点:植物的用途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我们的许多食物来自植物。

2、新课教学1、哪些食物来自植物这些植物长什么样如:玉米、水稻、小麦、大豆等。

2、3、植物还有哪些用途?穿的、用的、住的、行的、治病的、玩的等等。

4、植物对我们很重要,我们应该怎样珍惜和保护植物?学生思考作答,教师认真小结归纳。

三、拓展与应用:神奇的植物——黄花蒿。

第4课时教学内容:4、水。

教学目标:了解水的特点,初步掌握水的分辨方法,了解水的用途。

教学重点:水的分辨方法。

教学难点:水的用途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秋天的郊野,湖水清澈,空气新鲜,让人流连忘返,关于水和空气,我们知道多少雨后,草叶上挂满了水珠,说一说,水有什么特点二、三、新课教学1、认识水的特点:水有固定的形状吗?观察一杯水,说说水是什么样的。

2、引导归纳:水是没有颜色、没有形状、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

3、说一说:什么是扇闻法,没有经过消毒的水不能随便喝。

4、引导学生根据水的特征,找出哪杯液体是水。

三、拓展与应用:引导学生说一说,水有哪些用途:灌溉、饮用、清洗、发电、游泳、灭火、行船、降温、除尘等第5课时教学内容:5、把它们放进水里教学目标:了解水的溶解作用。

教学重点:认识水的溶解作用。

教学难点:水的溶解。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思考一下,放进汤里的盐怎么就不见了哪里去了呢一、二、新课教学:把下列物质分别放进水里,并轻轻搅拌,会怎样?白砂糖、酸梅晶、食盐、沙子、食用油。

1、酸梅晶在水里是怎样变化的?2、如果不数年地往一定量的水里加入食盐并搅拌,盐能一直溶解下去吗?3、教师引导作答:不可能,水可以溶解盐,但溶解是有限度的。

三、拓展与应用: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生活中还有哪些溶解现象,可不可以把溶解在水中的食盐找回来在不能继续溶解的盐水里放一根筷子,第二天,可以看到什么现象动手试一试吧!第6课时教学内容:6、空气教学目标:了解空气的特点,能比较空气和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教学重点:空气的特点。

教学难点:空气和水的异同。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用一个塑料袋,扎紧袋口,看一看,袋子里有什么?二、新课教学1、观察空气,想办法证明袋子里面有空气。

先用牙签扎一个小孔,放在面颊上、放进水里冒气泡。

2、用多种感官感知空气的存在,并引导学生说一说空气是什么样的。

3、空气有固定的形状吗有颜色吗对比水的特点,说一说空气的特点。

4、引导作答: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形状、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

三、拓展与应用:比较水和空气,水和空气都是没有颜色、没有形状、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物体。

不同点是,水是液体,空气是气体。

水往下流,空气往四面八方飘散。

水有溶解现象,空气没有溶解现象。

第7课时教学内容:7、拉力教学目标:了解拉力,知道拉力会使物体发生什么变化。

教学重点:了解拉力,生活中哪里用到拉力。

教学难点:生活中哪里用到拉力。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我们都喜欢荡秋千,秋千是怎样荡起来的怎样越荡越高一、二、新课教学:1、拔河时,需要选样用力?2、体验拉力,两人一组做拉人游戏,体会拉人和被拉的感觉。

游戏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哟!3、拉一拉重物,有什么发现?变形或移动。

4、拉橡皮筋和弹簧,观察它们有什么变化。

5、说一说,拉力会使物体发生什么变化要?找找身边类似的现象。

三、拓展与应用:生活中哪里用到拉力:拉面、放风筝、提线木偶、拉雪橇等。

第8课时教学内容:8、推力教学目标:了解生活中的推力现象,了解推力的特点。

教学重点:推力会使物体产生怎样的变化。

教学难点:推力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怎样用力才能使轮椅向前移动?二、新课教学1、体验推力,两人一组做推人游戏,体会推人和被推的感觉。

游戏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哟!2、推一推重物,有什么发现?变形或移动。

3、推一推,观察物体有什么变化。

4、说一说,推力会使物体发生什么变化?三、生活中哪里用到推力,如,推车、开门、打乒乓球、推土机推土等。

第9课时教学内容:9、巧用力教学目标:了解生活中什么时候该用拉力,什么时候用推力。

教学重点:推力与拉力的用法。

教学难点:巧用推力和拉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生活中,什么时候该用拉力,什么时候该用推力?二、新课教学:1、趣味运动会,两人一组,想办法把一箱重物平移到指定的位置。

比一比,哪个小组想到的办法多?2、三人一组运球,怎样做到球不掉落?3、说一说,怎样用力才能羸得比赛?4、学生游戏时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游戏后引导学生说出用力方法。

三、拓展与应用:巧用拉力和推力。

生活中,许多事情既要用到拉力,也要用到推力,用得合理,才能把事情做好,还有哪些地方既要用到拉力,也要用到推力?如,给篮球打气、推磨、划般、钓鱼等。

第10课时教学内容:10、认识船教学目标:认识船由哪些部分构成,了解各种各样的船。

教学重点:船的一般构成。

教学难点:船的一般构成。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我们见过什么样子的船?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小结。

二、新课教学1、观察各种各样的船,把它们画下来。

2、船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学生归纳,教师引导小结:船由桅杆、船头、船尾、甲板、船舱、船舷、帆等构成。

3、思考:其他船也是由这些部分构成的吗?基本上是的。

但也有不是的。

三、拓展与应用:各种各样的船:有竹筏、有篷的木船、帆船、蒸汽轮船、客轮、货轮、打捞船、破冰船、科考船、航空母舰等。

同学课余时间上网收集各种各样的船样子。

第11课时教学内容:11、设计和制作小船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设计并制作一艘小船。

教学重点:小船的设计方法和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小船的设计方法。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观察课本上的一艘小船,说说这艘小船的基本构成,让我们也来做一只小船吧!二、新课教学1、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纸板、吸管、木块、泡沫塑料、布头、竹签、彩纸、剪刀、小刀、装订机、胶水、双面胶、颜料笔、空纸盒、空瓶子、尺子、线头等。

2、设计一种船,把船的样子画下来,并标出每部分所用的材料。

提醒学生使用工具时要注意安全。

3、学生设计,教师指导,并选择设计较好的作品讲评。

4、制作小船:按照自己的设计和想法制作小船。

学生制作,教师在学生制作完成后进行讲评。

三、学生作品展览。

把学生中完成较好的作品,选择部分出来进行展览。

四、作业布置:我们还能做哪种船,动手试一试吧!第12课时教学内容:12、改进小船教学目标:学会测试并改进自己制作的小船。

教学重点:测试并改进自己制作的小船。

教学难点:根据测试与评议结果改进小船。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展示一下我们自己制作的小船吧!学生作品展示,教师评议。

二、新课教学1、测试小船能不能平稳地浮在水面上。

把自己制作的小船,放在装满水的盆子里,看一看小船能不能平稳地浮在水面上。

如果能,则小船设计合理,如果不能,则要思考如何改进。

2、相互评议,说说每一种小船有什么优点,有什么不足。

包括船体平不平衡、设计美观、结构是否完整、船舱是否进水等。

3、根据测试与评议结果改进自己制作的小船。

比如:桅杆高度是否合理,船舱密封性能好不好。

甲板与船尾大小是否合适等。

4、教师引导总结:我们设计制作小船包含以下几个步骤:制作小船、测试小船、发现问题、改进小船、完成任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