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周序安)

合集下载

古诗词鉴赏(知识全梳理)20篇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总复习重难点全攻略(全国通用)(原卷版)

古诗词鉴赏(知识全梳理)20篇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总复习重难点全攻略(全国通用)(原卷版)

进阶练06 古诗词鉴赏(知识全梳理)20篇一、诗歌鉴赏(2023上·湖南·九年级校联考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上李邕①唐·李白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②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注】①李邕,唐代书法家,曾任渝州刺史。

李白游渝州时谒见李邕,因不拘俗礼,放言高论,使李邕不悦,对李白颇为怠慢。

李白临别寄赠《上李邕》,以抒心志。

①宣父,唐朝统治者给孔子的封号。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前四句描绘“大鹏”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一个风起而飞,直上九天,风歇而落,震荡沧海的大鹏形象。

B.李白充满幻想、非常自信,在诗中以大鹏自比,告诉李邕,你别看我年轻,可我满腹才学,终有一日将大鹏展翅,成就一番伟业。

C.后四句转入正题,表面上只是指责世人,措辞较为委婉,实则可以说是对李邕怠慢态度的回答,世人指“世俗之人”,也暗指孔子。

D.“殊调”“大言”指李白的那些不凡言论和豪言壮语。

意思是说我的宏大抱负不被那些凡夫俗子所理解,还常常遭到耻笑。

2.最后两句,李白用孔子“后生可畏”的典故,体现了李白怎样的个性?3.(2023上·广东广州·九年级铁一中学校考期末)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五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诗人如何委婉地表达自己“茫然”的原因?请用诗句回答。

(2)以下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困居长安时的矛盾苦闷心情,但对个人前途仍怀着美好的期待。

B.诗歌中交织着希望与失望,苦闷与向往的矛盾,深感成就功名的艰难,但诗中没有直接表述心态的句子。

C.“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形象地表达出诗人的心态,又体现了他的浪漫主义诗风。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指导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指导
题目为我们打开了通向诗歌主旨的第一条快速通道。 例如:刘桢的《赠从弟》:“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整首诗只言松而不言人,如果不在题目“赠从弟”上 下功夫,很难把握其主旨。由题目明白了诗是赠堂弟的, 才可能理解该诗托物言志,借咏松树来勉励堂弟保持节 操的主旨。
【参考答案】这两句词主要的表现手法是:细节描写。写
动作细节描写也可。用捻花、放花两个细节(动作)表现
了词中人物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
如果逐句分析,只要能答出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
的感情变化也可。
正衬
用次要内容(有相同性质或特点的
事物)从正面衬托主要内容。
5.
如用高衬更高,用好衬更好。
苦寒行 [南宋] 刘克庄 十月边头风色恶,官军身上衣裘薄。 押衣敕使来不来,夜长甲冷睡难着。 长安城中多热官,朱门日高未启关。 重重帏箔施屏山,中酒不知屏外寒。 问题:本诗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用士卒夜长冷难睡与贵人不知屏外寒形成鲜明的对比,
表现了诗人对士卒苦寒生活的同情,对贵人享乐的憎恶 之情。
古诗精讲
3.如何读懂诗歌: 1).读懂第一步:理解诗句内容: 填充内容——诗中省略的主语、宾语、状语、过渡语等 调整语序——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 整合句意——前后连缀,大体翻译为意思相对完整的句 子。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注]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
约 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诗歌鉴赏之赏析语句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诗歌鉴赏之赏析语句课件

06
典例精析
一、内容情感句
例1:诗歌展现出唐代前期的社会生活场景
和人们的精神面貌,请结合颔联内容赏析。
春中田园作 王维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全麦。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殇忽不遇,惆怅思远客。
【解析】此题考查结合诗句赏析诗歌的能力。 要通过句子含义分析诗歌表达的感情。 颈联“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燕子回来 了,飞上屋梁,在巢边呢喃地叫着,似乎还能 认识它的故巢,而屋中的旧主人却在翻看新一 年的日历,对着故巢、新历,燕子和人将怎样 规划和建设新的生活,这是用极富诗意的笔调, 写出春天的序幕。诗中无论是人还是物,似乎 都在春天的启动下,满怀憧憬,展望和追求美 好的明天,透露出唐代前期人们和平与安定的 生活状态。人们的精神状态也有点像万物欣欣 然地适应着春天,显得健康、饱满和开拓。
有的句子适当省略,使诗句韵味悠长;
03
表达技巧句
解题思路
指出句子使用的表达技巧,包括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 等。分析其作用,指出其效果。
比喻句,使诗句更加形象生动;
拟人句,使诗句更加富有情趣;
用典句,使诗句的意蕴更加丰富 ;
知识拓展
1.艺术手法分抒情手法、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1)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 融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和托物言志、托物寓理等。
抒情类诗句
例:赏析“晚山眉样翠,秋水镜般明”两句的妙处。
临江仙•再用前韵送祐之①弟归浮梁 【答案】示例一:运用对偶(或对仗)、
辛弃疾
比喻的修辞。“晚山”对“秋水”,
钟鼎山林都是梦,人间宠辱休 惊。只消闲处过平生。酒杯秋吸露,
“翠”对“明”,对仗工整;将“晚山” 比作翠眉,将“秋水”比作明镜,生动 传神地写出了晚山的秀美青翠,秋水的

人教版2024年高考一轮复习语文考点《【诗歌鉴赏】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人教版2024年高考一轮复习语文考点《【诗歌鉴赏】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第八章 诗歌鉴赏 第4节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营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

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可以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和艺术构思上的巧妙使用。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一、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1.景物描写的常见角度(1)直接抒情(2)间接抒情“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蝉》)题型一一般表达技巧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这三种表达技巧在答题技巧、方法上基本一致,所以放在一起讲解,结构技巧有其独特之处,故单独讲解。

表达技巧答题“3步骤”虽然表达技巧分为四大类,每大类又分多种技巧,但从高考及解题实际看,其解题步骤是一样的,均需采用“3步骤”。

第一步,明技巧品读诗歌,明确诗意,结合诗中相关信息,明确所运用的表达技巧。

第二步,释运用结合具体诗句,说明诗歌是如何运用这种表达技巧的。

第三步,析作用(效果) 分析表达技巧在形象、意境、结构、情感等方面的作用。

说明:(1)若题干中已明确了所运用的表达技巧,“第一步”可省略;(2)作答时“第二步、第三步”可以合并,也可以调换顺序。

题型二结构技巧诗歌构思立意的精妙往往由篇章结构的技巧体现出来。

结构上的“起—承—转—合”,行文上的由“景”到“情”、由“景”到“理”、由“事”到“理”,都显示出诗歌篇章结构上的艺术。

常见的结构技巧有铺垫、卒章显志、首尾呼应、以景结情、重章叠句、抑扬结合等。

对此,高考命题时有涉及,经常会就诗歌的开头、中间、结尾、整体结构等设置问题。

【答题技巧】结构技巧题的两大切入点:切入点一:明确思考问题的角度①线索的设置。

②顺序的安排: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以某种感情的变化为顺序等。

③过渡照应。

④开头与结尾:前后呼应、铺垫照应。

⑤结构特点:倒叙、先抑后扬、重章叠句。

综合测试06 诗词赏析-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上海专用)(解析版)

综合测试06 诗词赏析-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上海专用)(解析版)

综合测试06诗词赏析综合过关卷二时间:90分钟,说明:共19首诗词题,满分150分姓名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2023·上海静安·二模)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共8分,分值分布:1分,2分,5分)赠故人马子乔之六〔南北朝〕鲍照双剑①将离别,先在匣中鸣。

烟雨交将夕,从此遂分形。

雌沉吴江里,雄飞入楚城。

吴江深无底,楚阙有崇扃。

一为天地别,岂直限幽明。

神物终不隔,千祀倘②还并。

宝剑双蛟龙〔唐〕李白宝剑双蛟龙,雪花照芙蓉③。

精光射天地,电腾不可冲④。

一去别金匣,飞沉失相从。

风胡⑤殁已久,所以潜其锋。

吴水深万丈,楚山邈千重。

雌雄终不隔,神物会当逢。

[注]①双剑故事见《晋书·张华传》,雷焕看到斗牛之间常有紫气,断定是宝剑之精,后深掘地下四丈,得双剑。

雷焕留一剑,另一送张华。

雷焕死后,其子带剑行经延平津,剑忽然从腰间跳入水中,让人到水中去寻,不见剑,但见两条龙在水底。

①倘:可能。

①指剑舞动时,光如芙蓉初开。

①冲,当。

①风胡,古之善相剑者。

1.对上面两首诗(以下简称《赠故人》《宝剑》)的体裁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赠故人》是古体诗,《宝剑》是近体诗B.《赠故人》《宝剑》都是古体诗C.《赠故人》是近体诗,《宝剑》是古体诗D.《赠故人》《宝剑》都是近体诗2.对上面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鲍诗先写分离情景,再写分别后难以重聚之痛,最后翻新出奇,突显友情之深。

B.鲍诗以物喻人,写分离苦情仍显刚健,高亢嘹亮,在六朝绮靡诗风中独树一帜。

C.李诗中宝剑宛如蛟龙飞腾,又如雪花映照芙蓉;剑光照射天地,快赶上闪电了。

D.李诗写善于识剑者风胡子亡毁,宝剑仿佛因此而潜藏锋芒,暗含知音不在之叹。

3.两首诗都写到了“双剑”,用意有何不同?请引用重点句子加以分析。

【答案】1.B 2.C 3.①《赠故人》以双剑离合作喻,暗喻自己和友人分开;①最后一句,强调对故人的思念、期盼重新聚首;①《宝剑》“风胡殁已久”句,诗人以宝剑自比,感叹识得宝剑的风胡不再;①最后一句,诗人自信终有被赏识之时。

2024年高考语文诗词鉴赏古诗词阅读、鉴赏知识体系全梳理

2024年高考语文诗词鉴赏古诗词阅读、鉴赏知识体系全梳理

2024年高考语文诗词鉴赏古诗词阅读、鉴赏知识体系全梳理古代诗歌阅读知识梳理【知识导图】【复习思考】对应课标内容复习自我反思一诗歌形象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包括人、景、物。

1、鉴赏人物形象答题规范:(1)什么形象;(2)形象的基本特征(联系诗歌内容分析);(3)形象的意义。

答题范例: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规范作答:(1)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

(2)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

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

(3)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鉴赏景物描写题型一:分析意境提问方式:(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请从情和景的角度鉴赏这首诗?答题规范:这首诗描绘了()画面,营造了一种()的氛围,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题型二:分析写景特色及作用型提问方式:(1)这首词从哪些角度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2)这首诗在写景上用了哪些技巧?(3)请分析这首诗的写景特色及作用。

答题步骤:①明确写景特色(描写手法:远近、高低、俯仰、视听、动静、虚实、色彩对比等;修辞手法)②阐述怎样体现这种特色的(结合诗句)③分析作用(营造氛围、借景抒情、以景衬情)写景要注意以下内容:角度:远近、高低、俯仰、动静、明暗等。

方式:嗅、视、听、触、感。

手法:点面结合、白描、工笔、细节描写、虚实结合、声色结合、色彩对比、想象联想。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3、鉴赏事物形象答题规范:步骤一:指出形象(物象)并概括物象的基本特征;步骤二: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形象(结合表现手法);步骤三:点出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常见意象的思想感情、文化意义:1、树木类: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鉴赏(古诗基础知识)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鉴赏(古诗基础知识)课件

诗歌的意蕴内容 - 意象
愁苦类意象 或表达忧愁、悲伤之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 梧桐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芭蕉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李清照《添字丑奴儿》) 流水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猿猴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杜鹃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 斜阳、夕阳、落日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 。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三叠,分三片
诗歌的结构形式
现代诗答题角度
1.诗歌的语言 2.诗歌的意象 3.诗歌的散射与聚焦(题材)
诗歌的结构形式·例题
寄左省杜拾遗岑参联步趋丹陛,分曹
限紫微。
注:杜拾遗指杜甫。唐肃宗至德二年(75),岑参因杜甫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王安石《北陂杏花》 【托物起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孔雀东南飞》
二、情感角度(直接/不直接)
【欲扬先抑】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都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欲抑先扬】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
... ...
诗歌的结构形式
别韦少府
西出苍龙门,南登白鹿原。 欲寻商山皓,犹恋汉皇恩。
水国远行迈,仙经深讨论。 洗心向溪月,清耳敬亭猿。
筑室在人境,闭门无世喧。 多君枉高驾,赠我以微言。
交乃意气合,道因风雅存。 别离有相思,瑶瑟与金樽。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02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教案6——古诗词鉴赏

202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教案6——古诗词鉴赏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到了202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的第六个教案——古诗词鉴赏。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宝库,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也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在高考语文中,古诗词的考查也是重中之重,而我们作为高中生,必须要学好古诗词的鉴赏。

一、什么是古诗词古诗词是文学历史上具有独特艺术风格和独特艺术价值的一种文学体裁,它具有简朴、优美、富于表现性和韵律美感等突出特点,是情感艺术、音韵艺术和意象艺术的综合体。

在历史上,古诗词的写作数量之多、形式之多、艺术价值之高,是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所无法比拟的。

二、古诗词的分类古诗词主要有诗、词、曲、赋等等几种形式。

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就是诗和词两种形式。

1、诗古诗是一种以语言为媒介,表达情思和感受的艺术形式。

它是以句为单位,每句一般有五个汉字,也有七字、八字、十字、十四字、二十六字等各种字数。

古诗的篇幅短小,常用于表达情感、抒发感受等。

2、词古词是一种短小精悍的诗歌体裁。

它的特点是由四段构成:引子、正文、横批、收尾,其中引子和收尾都是三句诗,正文是八句,横批是两句。

古词写作多表现爱情、美景、离别、抒情等内容。

三、古诗词的鉴赏方法1、字音古代诗词具有鲜明的音韵特点,每个字都有独特的音韵和节奏。

在欣赏古诗词时,我们要注意把握每个字的音韵特点和节奏变化,这可以通过反复朗读来做到。

2、字义古代汉语的词汇用法十分丰富,每个字有很多种不同的用法。

在鉴赏古诗词时,我们必须要准确理解每个字的含义,这需要我们具备扎实的汉语语言知识和广泛的阅读背景。

3、形式古诗词的形式与内容密切相关,每个古诗词都有自己独特的韵律。

因此,在鉴赏古诗词时,我们要注意把握每个句子、每个段落的构成,以及整首诗词的整体构思和主题。

4、内容古诗词的内容往往涵盖了各个方面的生活、人情、自然及人生哲理等。

因此,在鉴赏古诗词的过程中,我们除了要理解每个字的含义,也要准确把握每个词的情感、意象或意境,悟出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和思想情感。

2024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真题演练 诗歌讲练测练习含答案

2024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真题演练 诗歌讲练测练习含答案

诗歌鉴赏专题测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听筝柳中庸①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注]①诗人的族侄柳宗元因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南方。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此诗写听筝的感受,“听”是此诗的关键,所写内容都是围绕“听”字铺开。

B.首联“悲怨”二字概括了听筝的总体感受,并为全诗奠定了悲怨的情感基调。

C.颈联诗人展开想象,用“谁家”“何处”连连发问,孤独寂寞之情溢于言表。

D.全诗情感非常丰富,诗人直抒胸臆,抒发了伤春之悲、怀人之愁、离别之恨。

2.古人描摹音乐颇有心得,请比较一下本诗颔联与《琵琶行》中“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两句在描摹音乐的不同之处。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淡黄柳①姜夔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

马上单衣寒恻恻。

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

正岑寂,明朝又寒食。

强携酒,小桥宅。

怕梨花落尽成秋色。

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注】①此词是姜夔客居江淮间合肥所作,合肥曾被金人入侵劫掠,当时是宋、金对峙的前沿。

3.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首句“空城晓角”与《扬州慢》中“清角吹寒,都在空城”一样,写出了塞北边城清晨荒凉寂静、紧张萧条的氛围。

B.“看尽”二句写景,由眼前的“鹅黄嫩绿”的柳色联想到江南的景色,好像“都是江南旧相识”,淡淡的思乡情绪蔓延开来。

C.上片从听觉、触觉和视觉三方面写出了客居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正岑寂”三字收束上片,包笼下片,写出环境冷清、心情寂寞之感。

D.下片写在异乡逢寒食,更增添乡愁,“强”字表明词人满怀愁绪,“怕”字说勉强寻春遣怀,仍恐春亦成秋,转添愁绪。

4.清代文学家王闿运评论此词“语妙”,请指出下片后三句“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妙在何处。

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高三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专题检测题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高三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专题检测题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高三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专题检测题人教版高三总复习诗歌鉴赏专题检测卷1.2014年(全国大纲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刘长卿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1)诗人眼中常山道人隐居地周围环境的最大特色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5分)答:(2)请分别对第三联中“过”和“随”两个字作简要赏析。

(6分)答:2.2013年(新课标卷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鹊桥仙陆游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半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蘋洲烟雨②。

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

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②占断:占尽。

蘋洲烟雨:指长满蘋草、烟雨空濛的风光。

③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

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1)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他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5分)答:(2)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6分)答:3.2013年(新课标卷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朱熹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1)这首咏梅诗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5分)答:(2)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6分)答:4.2013年(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竹轩诗兴张镃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注]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篆烟:盘香的烟缕。

(1)本诗第二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

(5分)答:(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

(6分)答:5.2012年(全国大纲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古代诗歌鉴赏 专练(含解析)2024届高中语文统编版一轮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 专练(含解析)2024届高中语文统编版一轮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高考原题】(2023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题。

答友人论学林希逸逐字笺来学转难①,逢人个个说曾颜②。

那知剥落皮毛处,不在流传口耳间。

禅要自参求印可,仙须亲炼待丹还。

卖花担上看桃李,此语吾今忆鹤山③。

【注】①笺:注释。

这里指研读经典。

②曾颜:孔子的弟子曾参和颜回。

③鹤山:南宋学者魏了翁,号鹤山。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首联描述了当时人们不畏艰难、努力学习圣人之道的学术风气。

B.诗人认为,“皮毛”之下精要思想的获得,不能简单依靠口耳相传。

C.颈联中使用“自”“亲”二字,以强调要获得真正学识必须亲自钻研。

D.诗人采用类比等方法阐明他的治学主张,使其浅近明白、通俗易懂。

2.诗的尾联提到魏了翁的名言:“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也。

”结合本诗主题,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考情分析】本题为古代诗歌鉴赏题,共有2个试题,考查形式都为1个客观题和1个主观题。

第一小题考查了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艺术手法。

第二小题考查了理解分析诗歌思想内容。

【变式训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秋兴①陆游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

醉凭高阁乾坤迮②,病入中年日月遒。

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

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

【注】①作这首诗时诗人59岁,闲居山阴。

②迮(zé):狭窄。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作此诗时诗人已头发花白,赋闲在家多时,仕途前景不容乐观。

B.颔联中的“乾坤迮”描写诗人凭栏高阁之上空怀满腔愤懑,有较浓厚的主观色彩。

C.颈联中的“五更画角”本指军中画角在五更时的报晓声,这里代指军营或者战争。

D.尾联中,诗人使用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描写自己将在烟雨中、丹枫下垂钓的画面。

4.后人评价此诗沉郁顿挫,颇有杜甫之风,所谓“沉郁”,指诗歌的情感深厚、浓郁、忧愤,请结合诗句分析诗人抒发了哪些“沉郁”的情感。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提升练10古代诗歌鉴赏1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提升练10古代诗歌鉴赏1含解析新人教版

古代诗歌鉴赏(一)1.(2024·潍坊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9分)金陵新亭①李白金陵风景好,豪士集新亭。

举目山河异,偏伤周顗情②。

四坐楚囚悲,不忧社稷倾。

王公何慷慨,千载仰雄名。

【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时。

②周顗(yǐ)情:西晋灭亡后,南渡豪士在新亭宴饮,周顗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

”众人皆相视流泪。

唯王导愀然变色曰:“当共勠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前两句写金陵风景和豪士们的聚会,用语平实,与他的《静夜思》《赠汪伦》一样,都用“平凡语”。

B.三、四句写周顗举目四望,风景未变而山河易主,悲从中来,大为哀叹。

C.作者选取周顗无望哀鸣、众人相对哭泣的场景,意在表现国家灭亡的哀思。

D.作者运用典故,取其意而用之,借古讽今,表达对时局的感慨,发人深思。

C[C项,意在突出王导的形象。

](2)结合全诗,从尾联“慷慨”一词入手,分析作者的情感看法。

(6分)答案:“慷慨”一词,写出了王导不同于对坐而泣的众人,颂扬了王导的意气激扬、忧心国家的情怀。

(3分)面对动荡的时局,诗人期望时人能够共同努力,用实际行动来光复山河。

(3分)2.(2024·梅州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9分)柳林酒家小楼①陆游桃花如烧酒如油,缓辔郊原当出游。

微倦放教成午梦,宿酲留得伴春愁。

远途始悟乾坤大,晚节偏惊岁月遒②。

记取清明果州路,半天高柳小青楼③。

【注】①当时作者由夔州前往抗金前线南郑,途中经过果州。

②遒:尽。

③小青楼:这里指酒家小楼。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第一句中,用“烧”形容桃花盛开,满眼一片火红的颜色,写出了作者的喜悦。

B.以“微”来修饰“倦”,说明作者在旅途中感到了些许疲惫,所以他在中午睡了一觉。

C.“宿酲”句承上句而来,写出了作者当时的状态,虽然午梦之后,但是宿酒还未完全消退。

综合测试05 诗词赏析-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上海专用)(解析版)

综合测试05 诗词赏析-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上海专用)(解析版)

综合测试05诗词赏析综合过关卷一时间:90分钟,说明:共19首诗词题,满分150分姓名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2023·上海长宁·一模)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共8分,分值分布:1分,2分,5分)桂州腊夜戎昱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

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

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

1.文学家多善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觉意象,藉以引起读者的联想。

以下选项中运用上述感觉意象少于三种的一项是()A.戎昱《桂州腊夜》全诗。

B.“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柳永《望海潮》C.“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秦观《踏莎行》》D.“自胡马窥江去后,废弛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姜夔《扬州慢》)2.以下对这首诗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以时空感受烘托心理,交代缘起。

B.颈联多用对比,形象鲜明,感染力强。

C.尾联呼应首联,情丝悠长,耐人回味。

D.全诗以时间为线,情感表达婉曲细腻。

3.“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这句中“偏”和“寒”二字很有表现力,请选其一加以赏析。

【答案】1.B 2.B 3.答案示例1:落雪本是难以听闻得出的,“偏”字描绘出雪积在竹上造成的细微声响,让人感知到主人公似有怨恼而又无可奈何的心理,将诗人因怀乡思归而夜不能眠时的心灵感受刻画得细致入微,引发读者的共情。

答案示例2:“寒”字一语双关,既指出桂州腊夜寒冷的生理感受,也反映了诗人思归而不得时凄苦的心理感受,以实带虚,情景相融。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意象的能力。

A.《桂州腊夜》全诗运用了“雪声”“号角”“孤灯”等多个意象,有视觉、听觉、触觉等。

B.“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运用了“箫鼓”“烟霞”两个意象,有视觉和听觉。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之诗歌鉴赏阅读指导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之诗歌鉴赏阅读指导

拟闭门投辖④,剧谈三日。畴昔评君天下宝, 全词意脉连贯自然,情感深切动人。
当为天下苍生惜。向临兮、慷慨出商声⑤,
摧金石。
【答案】B
[注]①本词当作于宝庆三年(1227)前后。王实之, 【解析】 “诸侯客”的意思为“诸侯的
作者好友,时任州府通判。②元龙:三国名士陈登 宾客”,如杜甫《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
【答案】A 【解析】首句不是劝友人归隐,而是劝 友人不必再远送,启程回杭。
【泉州市2024届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
15.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既奠定了全
满江红·送王实之①刘克庄
词的感情基调,又有领起下文的作用。
榜末”,也即虽然是及第的末等,但能选中。
【2024届高三福建适应性考试】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临江仙·辛未离杭至润,别张弼乘道①苏轼 我劝髯张归去好,从来自己忘情。尘心
消尽道心平。江南与塞北,何处不堪行。 俎豆庚桑真过矣,凭君说与南荣②。愿
闻吴越报丰登。君王如有问,结袜赖王生③。 [注]①辛未年苏轼从杭州升调京城,张弼(字 乘道)送他到润州。②庚桑楚向弟子南荣说明 不赞成百姓为自己建生祠的理由。③西汉贤 士王生设法成就廷尉张释之的好名声。此处 王生指张弼等人。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 一项是(3分) A.诗的首联描述了当时人们不畏艰难、努力 学习圣人之道的学术风气。 B.诗人认为,"皮毛"之下精要思想的获得, 不能简单依靠口耳相传。 C.颈联中使用"自""亲"二字,以强调要 获得真正学识必须亲自钻研。 D.诗人采用类比等方法阐明他的治学主张, 使其浅近明白、通俗易懂。 【答案】A 【解析】“不畏艰难”,与文意不符。

第11讲 八上课标古诗词复习(课件)-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

第11讲 八上课标古诗词复习(课件)-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
稿定PPT
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 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 款适合你
2024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
在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中,对诗歌的考查多为诗歌鉴 赏题,均是必考题,分值稿一定般PPT在4-6分。部分地区在积累运 用中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稿,定P2PT-,3海分量素。材持续更
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 款适合你
【例题剖析】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山气稿日定夕PP佳T ,飞鸟相与还”所展现的画面。
2.有人认为“悠然见南山”好,也稿有定P人PT,认海为量“素材悠持然续望更 南山”好。你是如何认为的?
款适合你
2024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
第二部分
考点精析
2024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


构 建
稿定PPT
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 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 款适合你
2024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
篇目1:《黄鹤楼》
主题思想: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登上黄鹤楼时的所见所感,抒发了诗人吊古怀乡
之情。
2024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
篇目3:《钱塘湖春行》
主题思想
诗作通过对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
对西湖风景的喜爱之情。
稿定PPT
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 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 款适合你
2024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
重点赏析 1.赏析“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颔联是如何表现初
春特点的?把“几处”和“谁家”换成“处处”和“家家”好不好?) ①“早”和“新”、“几处”和“谁家”,体现了春天初至、万物初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进阶训练(2)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进阶训练(2)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进阶训练(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题。

减字木兰花秦观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

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

黛蛾【注】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

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注】黛蛾:黛画的蛾眉,指美眉。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前两句直抒怨情,后两句借物喻情,篆香形状回环如篆,恰如人的回肠百转。

B.古人鸿雁传书,下片写独倚高楼的女子读着远人的书信,字字句句,触目成愁。

C.“黛蛾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

”这长敛的黛蛾,却是任凭春风吹拂,也不能使它舒展,足见愁恨的深重。

D.全词出语凝重,显出沉郁顿挫的风格,读来愁肠百结,抑扬分明,有强烈的起伏跌宕之感。

2.请从意象意境的角度分手这首词表达的感情。

阅读下面王勃的两首唐诗,完成各题。

【甲】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乙】别薛华①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往,俱是梦中人。

【注】①本诗作于王勃入蜀之后,诗人因触怒唐高宗,不得重用。

薛华是王勃的同乡和密友。

3.下面对两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中,第一句说的是送别的地点,第二句说的是杜少府要去的地方,首联不说离别,只描画出这两个地方的形势和风貌,送别的情意自在其中了。

B.【甲】诗颔联为宽慰之辞,点明离别的必然性,对仗工整,以实转虚,文情跌宕。

C.【乙】颔联和颈联不仅揭示了友人将会在自然之路和人生之路中可能遭受的厄运,也表达了诗人在人生旅途中的切身感受。

D.【乙】最后一联绾合题意,抒写双方将承受的离别后的相思之苦。

“俱是梦中人”的“俱”字,似乎双方对等,而由作者这方面写出,便占得了双倍的分量。

4.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

捣衣诗柳恽行役滞风波,游人淹不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周序安2013.1.20一、概述1、考点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②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③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④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命题特点:①从体裁上看:以诗词为主,曲只是偶尔出现;②从内容上看:涉及山水田园、托物咏怀、咏史怀古、题画寓志等,以写景抒情类为多;③从作品时代看:唐宋作品唱“主角”,其它时代不多;④从题型上看:以简答题为主;⑤从考查的重点看:鉴赏表达技巧和评价思想内容的试题最多。

二、考点分类解析: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景物形象。

人物形象包括抒情主人公(诗人自喻)形象和诗歌刻画的人物形象。

事物形象的塑造如果诗人把事物形象当人来写,一般使用了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

景物形象即诗人在作品中勾勒了(描绘了)一幅什么图影。

㈡鉴赏诗歌的语言⑴“炼字”——形容词、动词、虚词。

答题方法:①解释这个词(字)在诗词中的语境义;②分析这个字(词)的艺术效果;③如果涉及思想感情也需概括出来。

⑵“诗眼”——即能概括全诗内容的词(字)答题方法:①找出“诗眼”;②分析“诗眼”在每一句(绝句)或每一联(律诗)、上下片(词)中的作用;③赏析“诗眼”的艺术效果。

⑶语言特点——如:清新质朴、华丽高雅、幽默风趣。

㈢鉴赏表达技巧包括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记忆)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夸张、设问、反问等表现手法: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以乐景衬哀情、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白描、象征、托物言志、衬托、用典、欲扬先抑(先扬后抑、欲扬先抑)、以小见大、借古讽今等。

答题方法:①先指出这种手法在诗词中的具体表现;②赏析这种手法的艺术效果;③概括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㈣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个考点就是考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主旨。

※古代诗词中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杨柳——离情别恨梧桐——凄凉、寂寞梅花——高洁、坚贞不屈兰花——高洁、幽雅菊花——隐逸、脱俗竹——气节、正直牡丹——高贵、美好丁香——愁思、爱恋草——生命力、希望、荒凉萧条、卑微松柏——高洁、坚贞、生命力、顽强桃花——美人红豆——相思、爱情莲——高洁、出淤不染鸳鸯——爱情鸿雁——乡思、书信、爱恋鹧鸪——思归、悲伤、哀怨鹰——刚劲、高远、大志寒蝉——离愁、悲凉鸿鹄——理想追求月亮——思乡思亲、团圆秋雨——愁怨、寂寞雪——高洁、凄冷浮云——飘零船——漂泊、自由酒——得意、失意二、练习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春日秦国怀古周朴①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③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

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

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

萦纡:旋绕曲折。

⑴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⑵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答: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琅琊溪①[宋]欧阳修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

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

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3、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骤雨[宋]华岳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

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

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

——据文渊阁《四库全书》第三、四句中“卷”“吼”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

答:4、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寻陆鸿渐不遇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这首诗刻画了陆鸿渐怎样的形象?是如何刻画的?答: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蹄四五声。

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

答: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柳宗元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未句“望”字是全诗诗眼,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答:7、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漫成一首杜甫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刺鸟。

诗歌后两句是如何描写景物的?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答:8、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别滁[注]欧阳修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注]庆历八年,欧阳修由滁州知州改任扬州知州,此诗乃当时所作。

诗的结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对诗人抒发情感起丰怎样的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答:9、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生查子·元夕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这首词中运用对比手法的好处。

答:10、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柳李商隐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清人冯浩评论此诗“有神无迹”的象征手法高妙无比,请简析其作用。

答: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游园不值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首诗在行文结构、情感变化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12、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在狱咏蝉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鬃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这首诗向人们表明了怎样的心迹?运用了什么手法?答:13、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日暮①杜甫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②繁。

[注] ①大历二年(767)秋,晚年杜甫流寓夔州(今重庆奉节),写下了这首诗。

②花烬:灯芯结花,民俗认为有“预报喜兆”之意。

这首诗向人们表明了怎样的心迹?运用了什么手法?答:14、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溪居①柳宗元久为簪组②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③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 ①这是作者被贬永州迁居愚溪后的诗作。

②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

③夜榜:夜航。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答:参考答案1、⑴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

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⑵①触景生情;②寓情于景;③写哀景抒哀情。

2、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古槎横溪、山花随溪水流出等画面。

表现了作者对琅琊溪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

3、“卷”从视觉角度,写出了骤雨袭来时的迅猛态势。

“吼”从听觉角度,写出骤雨声势之大。

4、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

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

5、用“系”字既切合柳条藤蔓修长柔软的特点,又写出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表现它们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

用“啼”字既符合黄莺鸣叫的特点,又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别,让人联想到离别的眼泪。

6、“望”在诗中是指登高远眺,翘望故乡。

“望”字紧扣题目中的“寄京华亲故”来写,饱含着诗人的思乡之情。

但是,望而不能归是痛苦的,而望又毕竟能获得某种满足;在痛苦与满足的矛盾中,诗人尽情望去,唯恐望得不够,而要身化千亿去望,可见其思乡之深。

7、诗人进行了生动的描写,白鹭踡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拨刺的响声,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

8、结句主要运用了反衬手法。

因为离别在即,所以诗人在饯别宴会上听到的作为助兴的音乐越是悦耳,内心就越是感到一种难舍和难受。

以喜送反衬伤离,渲染气氛,表现诗人与当地民众的深情厚谊。

9、这首词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

上阕写去年元夜时的幸福欢乐,下阕写今年元夜时的苦闷伤感,对比鲜明。

今昔对比的凄凉,突出了词人物是人非的怅惘与悲伤孤独的情怀。

10、李商隐的《柳》是借咏柳自伤迟暮、倾诉隐衷的一首七绝。

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句句写柳,而全篇不着一个“柳”字;句句是景,句句咏柳,而又句句写人,抒发对稀疏衰落的秋柳的悲叹之情。

诗中经历今昔荣枯悬殊变化的秋柳正是诗人自叹身世的生动写照。

11、这首诗在行文结构上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

前两句写诗人乘兴游园,被拒之门外;后两句却写出诗人另有所得,由一枝红杏看到了想象中的满园春色。

前后感情经历了由失落到惊喜的变化。

12、本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以蝉的高洁象征自己品行的高洁,表现了希望得到援救、昭雪冤狱的愿望。

13、杜甫在诗中表达了自己怀念故园、思乡恋亲之情,以及人至迟暮,济世渺茫的悲凉之感。

14、这首诗描写了一个闲适无聊、孤独忧愤的谪居者的形象。

“幸此”为反语、自慰之词“闲依”是不能为世所用的无聊,“偶似”表明诗人并非真有隐士的淡泊心境,“来往不逢人”则写出诗人的孤寂,“长歌”则是发泄胸中的郁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