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及解决途径
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及解决途径
行政法角度下的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及解决途径群体性事件是指由某些社会矛盾引发,特定群体或不特定多数人聚合临时形成的偶合群体,以人民内部矛盾的形式,通过没有合法依据的规模性聚集、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群体活动、发生多数人语言行为或肢体行为上的冲突等群体行为的方式,或表达诉求和主张,或直接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或发泄不满、制造影响,因而对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各种事件。
一、基本定义在国外,一些学者将称之为“集群行为”或“集合行为”等,认为它是“在集体共同的推动和影响下发生的个人行为,是一种情绪冲动” 。
有的学者认为,“集群行为是自发产生的,相对来说是没有组织的,甚至是不可预测的,它依赖于参与者的相互刺激。
”通俗地讲,“群体性事件” 可以理解为由同类个体组成的整体,因为共同的要求,对社会造成的不平常影响的事情。
在我国,由于受不同时期的政治环境和经济、社会因素的影响,对群体性事件的认识也不尽相同。
在建国初期称之为“群众闹事”、“聚众闹事” ;80 年代称之为“治安事件”、“群众性治安事件” ;90 年代称之为“突发事件” 、“治安突发事件” 、“治安紧急事件” 、“突发性治安事件”;在 21 世纪初期称之为“群体性治安事件”。
目前,我国对群体性事件的界定有争议,但一般认为是指具有某些共同利益的群体,为了实现某一目的,采取静坐、冲击、游行、集合等方式向党政机关施加压力,出现破坏公私财物,危害人身安全,扰乱社会秩序的事件。
二、产生原因群体性事件的频繁发生,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变革过程中各种矛盾和问题的综合反映,群体事件的发生既有深刻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也有现实的具体原因。
具体原因大致如下:国企改革中的下岗职工再就业难,收入减少,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征地拆迁及补偿安置费用不合理,政府出台的一些整治措施严重危害部分群众的利益;企业拖欠工资、医药费、退休金,如农民工的工资拖欠;部分干部违法乱纪、财务不明、贪污腐败;某些政府机关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严重;由于历史原因,自然资源、遗留资产的归属问题等;社会治安、民间纠纷、行政执法等问题处理不好也极易引发群体事件。
浅谈新形势下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对策
浅谈新形势下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对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也越来越多,成为了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在新形势下,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和对策变得更加复杂和严峻。
一、群体性事件的成因1.社会矛盾不断加剧。
在当今社会,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各族群之间、阶层之间、城乡之间的矛盾互相影响,这些矛盾难以化解,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不安定因素,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
2.社会风气不良。
一些偏激、极端和不健康的社会风气会导致一些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比如近些年来较为流行的“围观”心态,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而网络上的炒作、造谣等行为也是此类事件的重要因素。
3.政府失职。
政府的责任是维护社会稳定,但有些政府部门在处理问题上不负责任、效率低下,许多问题得不到合理解决,群众质疑和不满越来越多,群体性事件的发生风险不断增加。
4.信息传播速度加快。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一些无意识的、造假的的信息会被广泛传播和炒作,引起了很多社会问题和事件的发生。
另外,网络的盲目跟风和不良信息的过滤不足,也是此类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
二、群体性事件的对策1.维护社会稳定。
政府及有关部门应该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的措施,确保社会稳定,有效遏制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同时,应积极吸收和采纳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对各类问题作出回应和处理,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
2.加强宣传教育。
宣传教育是遏制群体性事件的重要手段。
政府及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对社会公德、法律、道德的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文明素质,防止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3.完善社会制度。
政府应加强对社会制度的完善和修订,加强对人民群众的权益和利益的保护,打造公正、公开、透明的社会环境,避免一些社会问题和事件的发生。
4.加强信息管理。
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加大对网络信息的管理力度,防止不实信息,造成不良影响。
同时,要加强对过去事件和问题成功经验的总结,指导其它地区的防范措施,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效率。
群体性事件的生成原因及治理机制探究
群体性事件的生成原因及治理机制探究群体性事件是指涉及到大量人群的事件,例如社会群体性事件、集体性事件等。
这类事件往往具有突发性、广泛性和连锁反应性,对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预防和应对群体性事件,必须深入探究其生成原因和相应的治理机制。
群体性事件的生成原因多种多样,可以从社会、经济、政治和心理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社会不公平和资源分配不均导致社会矛盾激化,群体性事件容易发生。
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地区,大量人群失去了对公共资源的享有权益,产生不满情绪并转化为集体性事件。
政治和制度问题也是群体性事件生成的原因之一。
政府腐败、行政不公和民主机制缺失等问题容易引发民众的不满和抗议,并发展为群体性事件。
心理因素对群体性事件的生成具有重要影响。
当人们心理压力过大、信任缺失和情绪失控时,群体性事件更容易发生。
对于治理群体性事件,需要建立有效的机制和措施。
要健全社会治理体系,通过民主参与、协商和公正法治等方式,增加不同利益群体的沟通和平衡,以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的产生。
要加强社会信任建设,提高政府和民众之间的互信水平。
政府应公开透明、诚信守信,处理问题要公正客观、科学决策,增强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和依赖。
民众也要加强自我教育和法律意识,增强法律规范的约束力,维护社会稳定和秩序。
应加强舆论引导和舆情监测,及时获取民意信息,了解社会动态,更加精准地采取措施防范和应对群体性事件。
在治理群体性事件中,政府、专业机构和社会力量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政府应该积极回应民众的需求和诉求,对冲突进行调解和解决。
专业机构应加强研究和预测,提供科学和准确的建议,为政府制定决策提供参考。
社会力量也要积极参与,提供帮助和支持,发挥各自的优势和作用。
群体性事件的生成原因多样复杂,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治理群体性事件需要建立完善的机制和措施,加强社会治理、信任建设和舆情引导等方面的工作。
政府、专业机构和社会力量应加强合作,形成合力,共同应对群体性事件的挑战。
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环境群体性事件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由于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众集体行动或抗议活动。
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环境污染问题严重: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导致环境群体性事件的产生。
2. 社会公众环保意识提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也不断增加。
人们开始意识到环境问题对自身的影响,并愿意通过集体行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3. 政府环境治理不力:环境问题的治理需要政府的主导和推动。
我国在环境治理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政策执行不力、执法不严等问题导致环境问题无法有效解决,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环境群体性事件。
针对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应对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加强环境监管和执法:政府应加大对环境问题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执法机制,对环境污染企业进行严格监管和处罚。
增加对环保执法人员的培训和专业能力提升,提高环境治理工作的效能和公信力。
2. 完善环境法律法规:加强环境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使其更加科学、完善,更好地适应当前环境问题的发展。
鼓励公众参与环境法律法规的制定过程,增加公众对环境法律法规的满意度和依从度。
3. 提高环保宣传和教育力度:加强环保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引导公众形成绿色消费、低碳生活的习惯。
开展环保知识普及活动,加大环保教育力度,培养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行动能力。
4. 加强与各方合作:政府、企业、公众等各方应加强合作,共同推动环境治理工作。
政府应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协调,鼓励企业加大环境保护投入和技术创新。
公众可以参与环境治理的监督,积极提供环境问题线索和意见建议,与政府共同推动环境治理的进程。
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的产生原因复杂多样,应对策略也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通过政府的主导和推动,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提升环保意识和教育水平,加强各方合作等措施的综合应用,有助于减少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提升我国的环境质量和公众生活质量。
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引言:环境群体性事件是指在特定地域内由环境问题引起的公众集体行动。
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环境群体性事件,其严重性对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造成了巨大威胁。
本文将探讨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原因分析1.环境破坏严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环境保护意识相对较弱,许多企业为追求利润而忽视或违反环保法规。
这种环境破坏严重引发了公众的不满和愤怒,成为环境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
2.信息不透明:政府和企业对环境问题的信息公开程度不高,导致公众难以获知真实的环境状况和影响。
当环境问题被曝光后,公众感到不信任并对事件做出集体行动。
3.民众环保意识觉醒:近年来,我国环保意识逐渐觉醒,公众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当环境污染或破坏事件发生时,公众强烈要求政府和企业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
二、应对策略1.加强环境执法:政府应加大环境监管力度,严厉打击环境破坏行为。
对于违反环保法规的企业,应进行严惩,同时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监督和检查。
2.加强环境信息公开:政府和企业应加强环境信息的公开透明度,让公众了解真实的环境状况和影响。
建立环境监测网站或社交媒体平台,及时发布环境监测数据和治理情况。
3.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通过举办环保知识讲座、开展环境保护主题活动等方式,提高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4.加强公众参与:政府和企业在制定环境政策和决策过程中,应加强公众的参与和意见反馈。
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增强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合法性和公信力。
5.加强经济手段引导:政府可以通过加大环保税收和环境补贴力度,引导企业进行环境友好型生产和经营。
提高环境违法成本,加大环境污染者的法律惩罚力度,形成“守法经营、环保发展”的良好环境。
6.加强应急响应能力:建立健全环境应急预警体系,提高政府和企业的环境应急响应能力。
群体性事件的原因及对策
群体性事件的原因及对策【摘要】群体性事件指的是一种在社会中大规模发生的具有某种特定意义和影响的事件。
这些事件不仅对个体造成直接影响,也会对整个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常见的原因包括社会矛盾、经济压力、政治因素等。
针对这些原因,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对策来防止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包括加强预防意识、建立应急机制、加强社会矛盾调解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等。
尽管我们采取了这些措施,群体性事件的风险仍然存在。
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保障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原因、对策、预防意识、应急机制、社会矛盾调解、公共服务水平、风险、有效措施、减少发生。
1. 引言1.1 什么是群体性事件群体性事件是指在特定时间和地点发生的,涉及到大量人群的集体行为。
这种事件往往具有突发性和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的特点,如群体性抗议、暴力事件、群体性事件等。
群体性事件通常是由某种社会矛盾或不满情绪引发的,通过集体行动来表达要求或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这种事件往往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因为它可能对社会秩序和稳定造成严重影响。
群体性事件并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而是与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密切相关。
在当代社会,随着信息传播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矛盾的日益加剧,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已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特点。
了解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和原因,对于预防和化解这种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保持警惕,提高对群体性事件的认识和理解,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防范和减少群体性事件对社会稳定和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1.2 群体性事件的影响一、社会秩序受到破坏。
群体性事件往往伴随着暴力冲突、抢劫破坏等行为,严重影响了社会的正常秩序和稳定。
二、政府形象受损。
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往往会暴露政府在管理和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导致政府形象受损,公信力下降。
三、经济发展受阻。
群体性事件往往会对当地经济造成严重影响,影响企业正常经营和市场秩序,最终导致经济发展受阻。
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问题成为了我国社会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环境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那么,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应对这些事件呢?本文将对该问题进行探讨。
一、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1. 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工厂和企业的建设和运营为环境污染提供了土壤。
在城市化进程中,人口数量的快速增加也使得城市的环境承载能力遭受了巨大的挑战。
2. 生产生活方式不环保由于我国在过去长时间里一味地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环境保护,许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忽略了环境保护的要求,导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环境的保护意识也相对较低,一些不环保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引发了许多环境问题。
3. 环保法律法规执行不严尽管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严格的环保法规,但是在一些地方,这些法规的执行并不严格,导致了一些企业为了谋求更多的经济利益而违法违规,严重破坏了环境。
4. 自然灾害频发我国地处东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震、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经常发生,这些自然灾害也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5. 公众环保意识薄弱社会大众的环保意识相对薄弱,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不足,对环境问题也往往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缺乏行动上的支持。
以上种种原因导致了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的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二、应对策略1. 制定更加严格的环保法规我国应该制定更加严格的环保法规,加大对违法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增加环保执法人员的数量,加大对环保法规的宣传力度,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发展。
2. 提高环保意识政府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加大对环保意识的宣传力度,教育人们要珍爱环境,从点滴做起,从自身做起,改变不环保的生产、生活方式。
3. 加强环境监测政府应该加大对环境的监测力度,建设更多的环境监测站,及时掌握环境变化情况,采取措施减少环境破坏。
群体性事件的生成原因及治理机制探究
群体性事件的生成原因及治理机制探究群体性事件是指一起或者多起相似性质的事件,往往会涉及大量的群众参与。
群体性事件的形成有多种原因,包括社会问题的积累、民众情绪的激化、组织者的策划等。
治理群体性事件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提供有效的沟通渠道、满足民众的合理诉求、加强组织管理和提高社会安全。
群体性事件的生成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问题的积累:群体性事件的背后往往存在一些长期堆积的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就业问题、环境污染等。
这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会引发群体性事件。
2.民众情绪的激化:一些突发事件或个别案件的发生,可能会引发民众的强烈情绪反应,进而演变成群体性事件。
民众的情绪被激化,可以是由于个人受到不公正待遇、权益受到侵犯等原因。
3.组织者的策划:一些群体性事件是由组织者有意策划而发生的,他们可能利用社会问题、民众情绪等,策划并操纵事件的发展,以达到某种目的。
组织者可以是个人、团体或者其他利益相关者。
群体性事件的治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提供有效的沟通渠道:重要的是与群体进行有效沟通,了解他们的诉求和关切,并及时回应。
建立起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可以有效缓解群体情绪,避免事件进一步升级。
2.满足民众的合理诉求:了解事件的原因和民众的合理诉求,积极采取措施满足他们的需求,使他们感到公平和公正。
这可以通过政策调整、改善社会服务等方式来实现。
3.加强组织管理:对于有组织的群体性事件,需要采取措施加强对组织的管理和监督。
这包括完善组织管理机制、加强对组织的监测和处罚等,从而遏制激化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4.提高社会安全:加强社会安全管理,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预防和化解群体性事件。
这包括健全公共安全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加强社会大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群体性事件的生成原因及治理机制探究
群体性事件的生成原因及治理机制探究群体性事件是指在特定情境下,大量人群出现某种集体行为或情绪表达的现象。
这类事件通常涉及大规模的人员聚集和行动,可能会对社会秩序和稳定产生一定的影响。
群体性事件的出现既有其特定的生成原因,也需要采取一定的治理机制来遏制和化解。
本文将从群体性事件的生成原因和治理机制两个方面进行探究。
一、群体性事件的生成原因1. 社会矛盾的激化群体性事件的生成往往是社会矛盾激化的结果。
当社会中存在着严重的贫富差距、地区发展不平衡、民生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时,群体性事件就有可能出现。
这种情况下,一些民众可能会因为无法获得应有的权益而聚集一起,通过大规模的行动来表达维权诉求,甚至升级到挑战社会公共秩序的程度。
2. 社会事件的发酵一些特定的社会事件可能会成为群体性事件的导火索。
一些具有争议性的事件、政策的实施或变革可能会激起群众的不满和抗议,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形成大规模的群体行动,甚至演变成暴力事件。
3. 社交媒体的传播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信息传播和影响力的扩散得到了极大的加强。
一些舆论事件、热点话题很容易在网络上引发热烈的讨论和共鸣,进而形成线下的实际行动。
一些谣言、虚假信息的传播也容易引发一些非理性的集体行为,甚至演变成群体性事件。
二、群体性事件的治理机制探究1. 加强社会矛盾的化解为了预防和遏制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社会需要加强对各类矛盾和矛盾纠纷的化解工作。
这包括完善社会调解机制、加强社会公正建设、优化收入分配机制等方面的工作。
只有让社会中的各种矛盾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才能有效地遏制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2. 加强舆论引导和网络管理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发展,舆论引导和网络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一些社会热点事件和敏感话题,政府和社会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来引导和规范舆论的发生和传播,避免一些虚假信息和不实言论的传播。
也需要建立健全的网络管理机制,对一些不法分子和机构进行监管和打击,净化网络空间。
群体性事件的生成原因及治理机制探究
群体性事件的生成原因及治理机制探究群体性事件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由影响多个个体或群体的事件,具有一定规模和社会影响力的事件。
群体性事件的生成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 社会矛盾激化:社会矛盾长期积累,当矛盾达到一定程度,可能引发群众集体行动。
收入分配不公、就业机会缺乏、资源分配不平衡等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可能催生群体性事件。
2. 不公平待遇:当群体感受到不公平待遇时,会形成集体情绪,并通过群体行动表达不满。
公职人员贪腐、企业不正当竞争、政府不公正行为等均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
3. 信息传播不对称:信息传播不对称可能导致群体误解和不合理行动。
当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存在偏差和失实,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
虚假谣言和不实信息引发的群体恐慌。
对于治理机制,可采取以下措施:1. 预防控制机制:建立健全的社会管理体系,加强社会矛盾调处机构的建设,提前发现和解决社会矛盾,降低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 完善法律法规:强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加强对涉及群体性事件的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违法行为的成本。
3. 加强信息传播管理:建立健全的信息传播监管机制,加强对网络谣言和不实信息的查证和处置,减少信息传播不对称的可能性。
4. 促进公平公正:加强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减少社会矛盾的积累,提高社会公正感和满意度。
5. 加强舆论引导:加强对舆论的引导和管理,及时发布准确信息,回应公众关切,避免群体情绪的扩散和集体行动的发生。
6. 提升社会信任度: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和诚信教育,提高社会信任度,减少恶意破坏和造谣行为的发生。
要减少和治理群体性事件,需要从源头着手,预防控制为主,加强社会矛盾调处和公平正义的建设,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增强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安全感,使社会更加稳定和谐。
群体性事件的原因及对策
群体性事件的原因及对策【摘要】群体性事件是指一起涉及多人或多方的事件,对社会造成的影响十分深远。
社会不平等、种族歧视、经济危机、政治冲突以及教育资源不均衡等因素往往是导致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
解决群体性事件的关键在于加强社会公平,促进民族团结,改善经济状况。
通过消除社会不平等、根除种族歧视、稳定经济发展、解决政治冲突以及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可以有效预防和缓解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为建立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各个方面都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共同努力解决导致群体性事件的根本问题,实现社会的持续发展和繁荣。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社会不平等,种族歧视,经济危机,政治冲突,教育资源不均衡,社会公平,民族团结,经济状况1. 引言1.1 群体性事件的定义群体性事件是指在特定社会背景下,集体性地出现的具有明显社会影响和代表性的事件。
这类事件往往涉及大规模的人群,其规模和影响力超越了个体行为的范畴,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和公众性。
群体性事件可以是各种形式的集体行动,如示威游行、罢工罢课、暴动骚乱等,也可以是由特定社会问题引发的群体冲突、群体事件等。
这些事件通常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密切相关,反映了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的集中体现。
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包括:规模大、影响深。
群体性事件往往涉及较多的人群,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讨论,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信息传播迅速、影响持久。
随着新闻媒体和社交网络的普及,群体性事件的消息可以在瞬息之间传播至全国乃至全球,对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具有一定的组织性和目的性。
群体性事件往往不是偶然发生的,而是受到某种因素的影响或操纵,具有一定的组织性和目的性。
对于这些特点,我们需要认真分析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解决途径,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1.2 群体性事件对社会造成的影响群体性事件对社会造成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这类事件往往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冲击,不仅影响到个体的生活和发展,也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环境群体性事件是指由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这些事件在我国发生频率较高,给环境和社会带来严重影响。
造成这些事件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政策的不足、企业的不规范、监管的不严格、公众参与的不足等。
应对环境群体性事件需要全社会协同,政府、企业、公众等各方面共同努力,下面是对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的产生原因和应对策略的探讨。
一、环境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1.政策缺失或实施不力政策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法律依据,若政策缺失或执行不力,会导致环境问题的滋生和加剧。
例如,绿化空气质量指数(IAQI)未被列为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导致城市空气污染问题长期未得到有效解决。
2.企业生产与管理不规范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常常忽略环境保护,进行污染排放和资源浪费。
例如,部分化学企业为降低成本,存在不当处置有害废弃物的情况,严重污染周边环境。
3.监管不严格环保部门缺乏足够资金和人力资源,导致对企业、居民等的监管力度不足。
监管责任部门之间合作不够紧密,存在事宜推诿的情况,使环境问题得不到及时妥善的解决。
4.公众参与不足公众参与环保事务的能力和意愿不足,政府部门常常缺乏决策的合法性和公信力。
例如造成国际原子能机构反应堆漏水事件的核电站,曾长期存在严重的信息不透明,遭受公众质疑和不满。
二、应对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策略1.强化政策监管政府应加强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对环境群体性事件中涉及的企业和部门进行及时、有效的问责和处罚。
政府应建立反映公众意愿的机制,充分发挥公众监督的作用,确保政策的执行和效果。
2.加强企业自我管理企业应当树立环保理念,推动生产管理的绿色转型,优化生产工艺,降低排放量,提高资源利用率,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鼓励企业改进管理方式,引导企业增强社会责任意识,重视环境安全的保障,建立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意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3.强化监管力度加强环保部门的人员和资金保障,建立相应的工作流程和监管体系,加强对企业和居民的日常监管,对污染物的监测和数据报告等环节加强质量把关。
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指的是由社会公众因为对环境污染、环境破坏等问题感到不满而发起的群体抗议、示威、上访等行为。
这些事件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环境污染严重:我国工业化进程快速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
当环境污染严重到一定程度,公众会出于对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担忧而集体行动起来。
2.信息透明度不足:在一些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事件中,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往往缺乏透明度,未能及时公布真实情况,满足公众对信息的需求。
公众对环境问题的担忧和不信任加剧了对环境事件的不满和抗议。
3.法律法规执行不力: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定了环境保护的责任和义务,但是在实际执行中,相关部门的执法力度不够,环境违法行为得不到有效制止和处罚。
这使得公众感到维权困难,只能通过集体行动来表达对环境问题的不满。
1.推进环境治理: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减少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
加强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等方面的工作,提高环境质量,为公众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2.提高信息公开度:加强环境信息的公开和透明度,及时公布环境问题的真实情况和处理进展。
加强环境监测和信息发布机制建设,主动回应公众关切,满足公众对信息的需求,增强公众对环境治理的信任。
3.加强法律法规执行: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加强环境执法力度,确保环境法律法规的执行,严惩环境违法行为,打击环境犯罪。
简化维权程序,提高困难群众维权的有效性。
4.建立对话机制:建立政府、企业和公众之间的对话机制,加强信息交流和沟通。
通过开展公众参与活动和听证会等,增加公众在环境决策过程中的参与度,增强公众对政府和企业的监督力度,减少环境问题引发的冲突和抗议。
5.加强环境教育: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意识。
通过开展环境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提高环境保护自觉性和主动性。
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环境群体性事件是指由于环境问题引发的一系列群体抗议行动或社会事件,这些事件通常涉及大量民众,对社会稳定和政府形象造成一定的冲击。
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的产生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土地征用等问题。
为了应对这些事件,政府需要采取一系列策略来维护社会稳定和解决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是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工业化进程加快,许多工厂和企业未能有效治理和控制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的排放,导致了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加剧。
对此,政府应加强环保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对于环境违法行为严肃处理,对污染企业进行限制和处罚,从而形成有效的威慑力,迫使企业加大环保措施,减少环境污染问题的发生。
资源浪费也是环境群体性事件产生的重要原因。
在我国资源型城市和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规划和管理,资源过度开采和浪费现象严重。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推行资源节约型、环保型的生产方式,引导企业尽快实施节能减排,鼓励利用再生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政府还应在资源领域建立科学规划和管理机制,加强对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的监管,严格执行资源管理限制措施,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资源浪费问题。
土地征用也是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土地资源有限,征用土地成为推进城市化的重要手段,但在征地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如补偿不合理、强拆问题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应加强土地征用的管理和监督,加大对征地补偿标准的调整力度,确保土地被合理利用,保障被征用人的合法权益。
政府还应推动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土地征用制度,加强农村土地权益保护,提高农民的土地保障感,减少因征地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和冲突。
要解决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产生的问题,政府需要采取一系列应对策略,包括加强环保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推行资源节约型、环保型的生产方式,加强土地征用的管理和监督,改革土地制度,保障被征用人的合法权益等。
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1.环境污染引发的事件: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大量企业的排放物直接或间接地污染了环境。
工厂废水和废气的排放、大气污染物的积累、土壤污染等。
这些环境污染直接威胁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存环境,引发了一系列群体性事件。
2.资源争夺引发的事件: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资源需求量急剧增加。
一些资源的供应不足,导致资源争夺的激烈竞争。
水资源的短缺引发了一些地区居民与政府的冲突,土地违法开发引发了农民群体性维权事件等。
3.环境建设引发的事件:为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需要,政府在一些环境建设项目上投入大量资金。
水库建设、核电站建设、高速公路建设等。
这些项目往往涉及到大量的土地征收和环境破坏,引发了居民与政府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4.环境信息不透明引发的事件:政府和企业在环境信息公开上存在不透明的情况,导致了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知不足和对环境的质疑。
当环境问题被曝光时,易引发公众的不满情绪和抗议行动。
1.加强环境监管:政府部门要加强对环境污染的监测和管控,建立健全的环境监管体系。
加大对企业和个人的环境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提高违法成本。
2.加强环境立法和执法:完善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环境保护的标准和责任。
加强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并加强执法力度,确保环境法律法规的有效执行。
3.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加强对公众的环境意识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通过媒体、学校、社区等渠道,加强环境知识的宣传,提高公众对环境问题的了解和重视程度。
4.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大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宣传和教育,推动企业和个人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的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加强资源的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减少对环境的损害,避免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5.加强环境民主治理:加大公众对环境事务的参与和监督力度,建立健全的环境民主治理机制。
通过听取公众的意见和诉求,征求公众的意见,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减少环境冲突的发生。
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1. 引言1.1 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定义环境群体性事件指的是由多个个体或群体在环境问题上发生冲突、对抗或共同行动的事件。
这种事件通常指涉到环境污染、资源争夺、生态破坏等与环境相关的问题,具有一定规模和社会影响力。
在环境群体性事件中,参与者通常具有一定的组织性和联合性,他们可能是受到环境问题影响的居民、环保组织、政府部门、企业等各个方面的利益相关者。
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往往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因为它涉及到人们的生存环境和未来发展,同时也反映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这些事件可能导致舆论争议、政治动荡和社会不稳定,对当地经济、社会和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加强对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研究和关注,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环境问题的本质,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并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1.2 对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关注对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关注越来越高涨,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不断增加,环境污染、生态恶化、资源短缺等问题日益突出。
特别是近年来,一些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如雾霾天气频繁出现、水土污染事件频发、野生动物灭绝等,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人们逐渐意识到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不能再被忽视。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利润而忽视环保法律法规,造成了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
政府管理不力、监管不严,也是环境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关注日益增加,人们不仅仅关注事件本身,更在意事件背后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希望通过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积极参与,能够共同解决环境问题,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2. 正文2.1 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政府管理不力、企业盲目追求利润以及环境监管不严格等方面。
政府管理不力是导致环境群体性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些地方政府在环保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着监管不力、履职不到位等问题,导致企业违法环保行为难以得到有效监管,环境保护工作不到位,从而造成环境污染事件频发。
群体性事件形成原因及对策建议
群体性事件形成原因及对策建议群体性事件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在特定社会环境和社会心理状态下,一群人集体行动的结果。
群体性事件的形成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如社会不公、贫富差距、政府失职等等。
这些因素也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抗议、骚乱、暴力事件等等。
在有些情况下,群体性事件会破坏社会秩序,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
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建议来避免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和危害。
一是加强政府的反应能力和危机管理能力。
政府是治理社会的主体,要尽可能保证社会的稳定,需要尽快解决问题。
政府需要及时出台一些政策来解决社会问题,确保人民的权益。
政府也需要统筹协调社会各方面资源,用最有效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政府需要启动一个应急预警系统以及相关的应急预案,从而将时间和人力资源发挥到最大。
二是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宣传教育是消除社会不平等和不公正现象的重要途径。
政府需要全力推动宣传教育工作,特别是对群众普及法律知识,加强社会责任观念的普及和宣传。
这样,公众就能够了解权益的保障,不能用非法方式维权。
同时,宣传教育也能够提高公民的个体素质,让公民知道自己的权利和使命。
三是加强社会监管机制。
建立严格的监管机制是预防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基础。
政府需要建立更加完整的法治体系,加强社会监管和执法。
当出现不公正事件或是问题时,应当及时处理,不能容忍。
同时,政府应加强职业培训,让社会监管人员具备更高的专业素养和匠人精神,最终防范各种安全隐患。
四是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提升社会信用水平的重要手段。
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实行相关信用评价和宣传,可以增强市民自我约束力和参与度,减少可能的群体行为。
政府需要制定具体制度,鼓励和推动企业及个人提高诚信度。
五是进一步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和谐。
经济繁荣和社会和谐是人民群众生活稳定的基础。
政府需要通过加强产业升级和发展新型经济,以实现更多的就业和提高收入水平。
同时,加强社会文化建设,推进媒体行业、文化产业向更加市场化、精致化的方向发展,把多元文化融入每个人的生活,从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及解决途径
行政法角度下的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及解决途径群体性事件是指由某些社会矛盾引发,特定群体或不特定多数人聚合临时形成的偶合群体,以人民内部矛盾的形式,通过没有合法依据的规模性聚集、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群体活动、发生多数人语言行为或肢体行为上的冲突等群体行为的方式,或表达诉求和主张,或直接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或发泄不满、制造影响,因而对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各种事件。
一、基本定义在国外,一些学者将称之为“集群行为”或“集合行为”等,认为它是“在集体共同的推动和影响下发生的个人行为,是一种情绪冲动”。
有的学者认为,“集群行为是自发产生的,相对来说是没有组织的,甚至是不可预测的,它依赖于参与者的相互刺激。
”通俗地讲,“群体性事件”可以理解为由同类个体组成的整体,因为共同的要求,对社会造成的不平常影响的事情。
在我国,由于受不同时期的政治环境和经济、社会因素的影响,对群体性事件的认识也不尽相同。
在建国初期称之为“群众闹事”、“聚众闹事”;80年代称之为“治安事件”、“群众性治安事件”;90年代称之为“突发事件”、“治安突发事件”、“治安紧急事件”、“突发性治安事件”;在21世纪初期称之为“群体性治安事件”。
目前,我国对群体性事件的界定有争议,但一般认为是指具有某些共同利益的群体,为了实现某一目的,采取静坐、冲击、游行、集合等方式向党政机关施加压力,出现破坏公私财物,危害人身安全,扰乱社会秩序的事件。
二、产生原因群体性事件的频繁发生,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变革过程中各种矛盾和问题的综合反映,群体事件的发生既有深刻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也有现实的具体原因。
具体原因大致如下:国企改革中的下岗职工再就业难,收入减少,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征地拆迁及补偿安置费用不合理,政府出台的一些整治措施严重危害部分群众的利益;企业拖欠工资、医药费、退休金,如农民工的工资拖欠;部分干部违法乱纪、财务不明、贪污腐败;某些政府机关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严重;由于历史原因,自然资源、遗留资产的归属问题等;社会治安、民间纠纷、行政执法等问题处理不好也极易引发群体事件。
群体性事件处置方案
群体性事件处置方案摘要群体性事件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由于某种原因,人们的情绪或行为得到共鸣,形成了一定规模的集体行动。
如何高效、科学地处置群体性事件,既是政府和社会组织的责任,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方面。
本文将重点介绍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常见类型,并结合实践经验,提出一套有效的群体性事件处置方案。
1. 引言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对社会稳定和治理提出了严峻挑战。
大规模的群体行动会严重影响社会的正常秩序和经济发展。
因此,及时有效地处置群体性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2. 群体性事件的原因群体性事件的发生通常有多种原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群体性事件的原因:2.1 社会经济问题经济不稳定、贫困和收入分配不公等社会经济问题,往往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重要原因。
人们的不满情绪和愤怒往往会通过集体行动来表达。
2.2 政治问题政治问题也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重要原因之一。
腐败、不公正的选举以及政府滥权等问题,会激发公众的愤怒情绪,进而引发群体性事件。
2.3 社会不公正社会不公正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种族歧视、性别歧视、阶级差距等问题,会引发受压迫群体的不满情绪,并最终激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3. 群体性事件的类型根据事件发生的性质和目标,群体性事件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群体性事件类型:3.1 示威活动示威活动是最常见的群体性事件之一。
人们通过集会、游行等方式表达对某种问题的不满和诉求。
3.2 罢工工人罢工是指工人集体行动以争取提高工资、改善工作条件或反对某些政策的行为。
3.3 暴乱暴乱是指一群人对政府或其他群体发起的大规模暴力冲突行为。
暴乱的目标通常是破坏社会秩序和制度。
4. 群体性事件的处置方案针对不同类型的群体性事件,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置方案。
以下是一套常用的群体性事件处置方案:4.1 情报收集和预警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建立起完善的情报收集和预警系统,及时掌握群体性事件的动态和趋势。
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信息,可以有效预测和应对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政法角度下的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及解决途径群体性事件是指由某些社会矛盾引发,特定群体或不特定多数人聚合临时形成的偶合群体,以人民内部矛盾的形式,通过没有合法依据的规模性聚集、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群体活动、发生多数人语言行为或肢体行为上的冲突等群体行为的方式,或表达诉求和主张,或直接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或发泄不满、制造影响,因而对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各种事件。
一、基本定义在国外,一些学者将称之为“集群行为”或“集合行为”等,认为它是“在集体共同的推动和影响下发生的个人行为,是一种情绪冲动”。
有的学者认为,“集群行为是自发产生的,相对来说是没有组织的,甚至是不可预测的,它依赖于参和者的相互刺激。
”通俗地讲,“群体性事件”可以理解为由同类个体组成的整体,因为共同的要求,对社会造成的不平常影响的事情。
在我国,由于受不同时期的政治环境和经济、社会因素的影响,对群体性事件的认识也不尽相同。
在建国初期称之为“群众闹事”、“聚众闹事”;80年代称之为“治安事件”、“群众性治安事件”;90年代称之为“突发事件”、“治安突发事件”、“治安紧急事件”、“突发性治安事件”;在21世纪初期称之为“群体性治安事件”。
目前,我国对群体性事件的界定有争议,但一般认为是指具有某些共同利益的群体,为了实现某一目的,采取静坐、冲击、游行、集合等方式向党政机关施加压力,出现破坏公私财物,危害人身安全,扰乱社会秩序的事件。
二、产生原因群体性事件的频繁发生,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变革过程中各种矛盾和问题的综合反映,群体事件的发生既有深刻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也有现实的具体原因。
具体原因大致如下:国企改革中的下岗职工再就业难,收入减少,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征地拆迁及补偿安置费用不合理,政府出台的一些整治措施严重危害部分群众的利益;企业拖欠工资、医药费、退休金,如农民工的工资拖欠;部分干部违法乱纪、财务不明、贪污腐败;某些政府机关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严重;由于历史原因,自然资源、遗留资产的归属问题等;社会治安、民间纠纷、行政执法等问题处理不好也极易引发群体事件。
群体性事件的频发最根本的原因是社会矛盾的凸显,中国99%的群体事件是由老百姓的利益受侵害引起。
不平等现象的普遍存在:收入分配不平等,财产分布不平等,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不平等,就业和工资报酬不平等,公共卫生和健康不平等,社会保障不平等,税收和财政收支不平等………不平等的两端是强弱的二元对立。
一端是底层的弱势群体,另一端是强权们的的合谋。
社会公平正义长期得不到落实和伸张。
(一) 二元对立的形成和强势群体对社会的绝对主导1、强弱二元对立的形成20世纪80年代市场转型的争论,在今天似乎看出了些结果,如今的市场经济分层机制在很大程度上是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再分配权力转变过来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拥有再分配权力的人将权力转化为社会网络资源:政府官员在长期的权力结构中的经营已使其建立了庞大的权力网络和社会网络,形成了强势的“场域”,权力拥有者同时拥有强大的社会资本。
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市场经济管理和调节控制机制,政治权力对社会财富的控制导致了各种寻租现象,拥有或收买政治权力成了暴富的必要条件。
这种社会政治条件培养了新的利益集团和社会阶层,政治和资本的合谋构成了社会的强势群体。
他们掌握着较多的社会资源在社会中处于主导地位,支配着社会的资源配置,主导着社会的主流话语,全力维护者自身的利益。
代表着权力主体的政治精英、代表着资本主体的经济精英和代表着文化主体的文化精英,在“合法”的享受着社会主要经济文化成果的同时,在共同利益的驱动下,形成了稳定的社会统治集团。
而广大工人和农民则因贫困而被排斥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之外,边缘化程度不断加强,成为弱势群体。
这种二元的社会排斥具有刚性结构,使社会呈现出明显的断裂分层。
2、强势群体对社会的主导在利益表达上,强势群体的各个部分不仅已经形成了一种比较稳定的结盟关系,而且拥有强大的社会能量,对整个社会生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强势群体的社会能量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对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的影响。
在20世纪90年代中前期实行经济紧缩的方针时,一些房地产商赞助了一系列的经济发展研讨会,由经济学家出面呼吁政府实行宽松的财政和金融政策。
这可以看作是一个开端。
第二,对社会公共舆论的影响和话语权的主导。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传媒更多地受到强势群体的影响,而由知识分子制造的主导性话语也更直接地体现了这个群体的价值和主张。
第三,形成了弱势群体对强势群体的依附型关系。
因为不管你是否愿意承认,弱势群体的许多机会是由强势群体提供的。
近些年来,在诸如拆迁、征地等问题上,资本和地方政府的结盟关系,就已经清晰可见。
而在2004年有关国有资产流失讨论中,利益取向明显的学者和资本的联盟关系更是浮出了水面。
(二)弱势群体在维护自身利益上处于无力状态1、自身的弱势,无力维护自身利益我国的弱势群体是一个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分布广泛的群体。
有关数据表明我国的弱势群体数量在1.4亿-1.8亿人左右,约占我国人口数的11%-14%,下岗失业人员、贫困农民、农民工构成了弱势群体的主体。
社会弱势群体处于社会的底层,其经济收入处于社会平均水平之下,甚至徘徊于社会贫困线左右。
如上文所述,弱势群体往往被排挤在主流社会之外,他们的交流和流动只限于社会底层,大都远离权力中心,在维护追求自己的利益和权益方面没有话语权。
以农民工这个漂移在城市和农村的弱势群体为例,他们出卖劳动,但没有固定的职业和职位,生活在城镇,但不享受城镇居民的待遇,有巨大的群体,但尚未有真正代表自己权益的组织,保守侵权之苦,但维权之路艰难无比。
弱势群体缺乏实现利益诉求的群体表达或组织表达,无法保障其利益诉求。
因为即使法律和执法是公平的,但当进入市场的社会成员在相互对话、沟通、讨价还价、利益博弈之间存在巨大的能力差别的时候,结果都难以保障公平,相对于资本和权力而言,单个的社会成员永远是弱者。
尽管我们有工会、妇联、青年团承担维权的责任,但他们至今在组织目标、组织形式、组织边界等方面都没有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难以成为有效的利益表达渠道。
当利益群体之间缺乏平等对话的空间、机会和能力时,弱者只能把利益诉求的对象指向利益的管制者——政府。
2、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常遭遇体制性迟钝调查显示,多数群体事件的爆发,尽管有偶然性因素,但根本上还在于群众的利益诉求遭遇体制性迟钝,其合理诉求的表达、反馈渠道不畅,长期得不到党政部门的有效回应,以致干群矛盾、商民矛盾持续累积,最终酿成冲突和对抗。
事实表明,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矛盾和问题,多数是当事群众一而再、再而三向党政部门反映过的,而这些问题和诉求之所以得不到及时解决和有效回应,专家认为,除了一些基层干部执政为民意识淡薄外,更重要的原因是群体诉求表达遭遇了体制性迟钝:一方面,一些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地方政府,长期把发展经济这个“第一要务”当作“惟一要务”,只热衷于招商引资、上项目,对民生问题不够重视,把群众中特定群体的合理利益诉求当成“杂音”,民意、民怨难以入脑、上心;另一方面,在现行体制下,基层政府和干部有“唯上”的压力,却没有“尊下”的动力,只要事情不“闹大闹炸”,就难以认真倾听和有效解决群众诉求。
3、弱势群体处于相对剥夺的地位在社会发展中。
社会大众的“相对剥夺感”甚至“绝对剥夺感”日益增强。
政府在发展战略方面,一味追求经济高速发展,漠视和危害劳动者的基本福利和基本人权。
对社会基本公平和公正的政治重要性认识不足,政府在制定一些政策时没有坚守最基本的公平和公正原则,在对有关国企、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农地非农化等这些关系到社会大众直接利益的重大制度进行改革的过程中,严重伤害了工人和农民等社会中下层群体的利益,导致近年来以农民“以法抗争”和工人“以理维权”为主的维权抗争事件增加。
随着改革的深入,各种利益主体的冲突加剧,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国家尚未建立起社会均衡机制,强势对弱势的剥夺成为普遍现象,以致出现弱势群体的整体心理失衡,在弱势群体无法找到适应自身需要的协商机制和利益维护机制下,群体事件“作为弱者的武器”,借助群体的行动引起社会的注意,使弱者在博弈中可以得到旁观者的同情,给诉求对象增加了一定的压力,给自己增加了一份理直气壮,这是中国特定社会状态下抗争者不得不借助的利益诉求模式。
(三)政府工作的失职1、基层组织涣散,干部缺少责任心目前,有相当数量的基层组织软弱涣散,不起作用。
大量调查表明,我们政府部门的一些官员特别是基层干部缺少应有的责任心,思想政治工作薄弱,对群众的疾苦和呼声漠然处之,无所作为,干部失职渎职成为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对出现的矛盾用简单生硬的办法,拖延的原则,以致群众开始上访,但在屡次上诉得不到解决时,就会引发群体事件。
现实中,大多数群体事件的群众诉求是正当合理、事出有因的,可以说,某些干部的官僚主义、作风不正、工作不到位、越位使“小事拖大,大事拖炸”。
2、权力腐败,权金化严重新时期的腐败问题和官僚主义并存,人在其位,不思其责,不顾群众疾苦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对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极坏的影响,吃拿卡要,致使干群关系紧张,对群众正常途径和渠道反应的问题,至若罔闻,能解决,该解决的问题不解决反而不择手段,索贿受贿,和资本集团结为利益同盟。
媒体对这些事件真相不遗余力的探究发现,在瓮安事件的背后是当地干部经商办企业现象的普遍化,是矿产资源开发、移民安置、建筑拆迁、国企改制中侵犯群众利益等诸多问题的长期积累沉淀,是社会治安恶化、社会管理失控、公共服务缺失,更是党群、干群、警民关系的紧张。
而透过孟连事件,人们也看到了官员和橡胶企业之间存在一个伤害胶农利益的利益共同体,以及当地干部对群众要求的漠视和粗暴的工作态度。
一系列现象将矛盾的深层原因指向了“权金化”:一些地方部门和民争利、官商勾结,严重侵害群众利益;一些干部长期生活于官场“小圈子”,缺乏对老百姓的基本感情,不作为、乱作为,将鱼水关系变成了水火关系。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说:“群体性事件破坏性升级,不是因为老百姓的诉求多了,而是由于一些干部的责任心少了。
为什么干部的责任心少了?因为他们的利益不是和群众,而是和投资者和官场联系在一起的。
看到了这一点,也就看到了矛盾的症结。
”3、官员问责制度的缺失官员问责制度缺失,官员只需向上负责无须向下负责,官员的任用、考核、提拔和退出机制仍很不完善,群众在选官、评官方面没有发言权,一些不能维护群众利益的无所作为的庸官、一些经常侵犯群众利益的胡作非为的恶官长期得不到处理乃至步步高升,使群众由对个别官员的不信任逐渐转为对官员群体的不信任,由对个别部门的失望逐渐转为对地方政权的失望,群体事件在这样的地区发生,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