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矫正方案
儿童行为矫正案例解决[方案]
儿童行为矫正案例解决[方案]案例1:小瑞和小兰是幼儿园里4岁小孩。
老师很喜欢她们。
但每天早晨都又哭又闹,老师千方百计哄她们,安抚她们,都无效。
先使用负强化的方法,消退小瑞和小兰的哭闹行为,当她们的哭闹行为有所减退的时候再使用正强化的方法来使她们不哭闹的行为得到强化。
以此来让小瑞和小兰改正早晨又哭又闹的行为。
负强化的方法的是对于小瑞和小兰的行为不予理睬。
负强化的作用是:去掉一个坏刺激。
为引发所希望的行为模式,运用减少或停止惩罚的方式,使这种行为模式重复出现,保持下来。
幼儿园的老师都很喜欢小瑞和小兰,而又当小瑞和小兰哭闹的时候老师千方百计的哄她们,安抚她们的行为使她们产生成就感,并以此来吸引老师的注意力。
在这种方法取得成效的时候,就每天都用哭闹的行为方式来吸引老师的注意。
而针对这样的心理,采用的方法则是负强化,对于这样的行为不予理睬,让小瑞和小兰意识到这样的哭闹行为不会引起来老师的注意,久而久之就不会再出现哭闹的行为。
当哭闹行为减退的时候采用正强化的方法,采用表扬的方式对小瑞和小兰的行为给予正向的肯定,并让其他小朋友向其学习。
正强化的作用:给予一个好刺激。
为了能建立一个适应性的行为模式,运用奖励的方式,使这种行为模式重复出现,保持下来。
当小瑞和小兰意识到早晨不哭闹的时候,同样会得到老师的关注而且还会得到老师的表扬并让其他小朋友向她们学习,这样小瑞和小兰就会把早晨哭闹的行为改正。
案例2:于超今年已经7岁,就读小学一年级,是一个自闭症儿童。
他容易发脾气,有饮食及睡眠方面的问题,一直困扰老师。
尤其是午睡时间,都不肯按时上床睡觉,每次都想尽办法拖延,往往弄得老师筋疲力尽。
一天如同往日一样,又闹别扭不睡,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可能吵累了,竟然坐在地板上睡着了。
老师见状把他抱起来,刹那间于超睁开眼睛。
老师小心的说:“老师抱你上床睡觉。
”奇怪的是,于超有点默认接受,没像以往那样难缠,当老师把他抱到床铺后,于超安然入睡。
学校学生行为矫正工作方案
学校学生行为矫正工作方案一、工作目标1. 帮助学生识别并纠正不良行为,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模式。
2. 提高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其个人成长和社会适应能力。
3. 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预防和减少学生行为问题,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二、工作原则1. 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关注其心理健康,注重情感沟通。
2. 预防为主:通过教育和引导,预防不良行为的发生。
3. 个别化矫正: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矫正方案。
4. 家校合作: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参与到学生的行为矫正工作中。
三、工作内容1. 开展行为观察:通过日常观察、教师反馈、同学评价等方式,发现学生的不良行为。
2. 分析行为原因:深入了解学生不良行为背后的原因,如家庭环境、心理问题、社交困难等。
3. 设计矫正计划:针对不同学生的不良行为,设计相应的矫正目标和计划,包括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4. 实施矫正措施:采用正面强化、消退法、示范法、角色扮演等多种方法,帮助学生改正不良行为。
5. 监督与调整:定期评估矫正效果,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矫正计划。
6. 建立支持系统: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学业辅导、社会技能训练等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校园生活。
四、工作流程1. 确定矫正对象:根据行为观察和教师反馈,确定需要进行行为矫正的学生名单。
2. 建立矫正档案:为每个学生建立个人矫正档案,记录其不良行为的具体表现、原因分析和矫正计划。
3. 实施矫正计划:按照矫正计划,开展相应的矫正活动和干预措施。
4. 跟踪与反馈:定期跟踪学生的行为变化,及时向家长反馈矫正进展情况。
5. 结案评估:当学生的不良行为得到明显改善后,进行结案评估,确认矫正效果。
五、保障措施1. 组织保障:成立学校行为矫正工作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和分工。
2. 资源保障: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购置相关图书、音像资料等教育资源。
3. 人员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参加行为矫正的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的工作能力。
品德行为矫正措施方案
品德行为矫正措施方案1. 引言品德行为矫正是指通过一系列措施和方法,帮助个体改正不良或有害的品德行为,促使其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
品德行为的形成既受到个体自身意愿的影响,也受到社会环境和教育方式的影响。
本文将提出一套综合的品德行为矫正措施方案,旨在全面提高品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 情况分析在当前社会中,品德行为问题严重威胁着社会稳定和公共秩序。
一部分人存在道德观念淡薄、自私自利、不守法规等品德行为问题,从而导致各种社会问题的出现。
因此,有必要针对这些品德问题提出一套有效的矫正措施。
3. 措施方案3.1 推进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培养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之一。
我们应该从教育体系入手,推进校园道德教育的全面发展。
具体措施包括:- 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能力;- 设立道德课程,向学生传授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准则;- 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3.2 加强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个人品德形成的基础,对于品德矫正具有重要作用。
应该关注以下问题:- 增强家长的道德修养,做孩子品德行为的榜样;- 提高家庭教育氛围,增强亲子沟通和相互理解;- 建立健全的家庭规范和价值观念,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品德观念。
3.3 加强社会法律教育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序良俗的重要保障,加强社会法律教育对于品德行为矫正十分重要。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在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场所设立法律宣传板块,提高公众对法律的认识;- 定期开展法律讲座和研讨会,增强公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推广普法宣传视频、宣传材料等,提高法律教育的普及度。
3.4 加强社会监督和奖惩机制建设社会监督和奖惩机制是约束品德行为的重要手段。
应该加强以下工作:- 健全监督机制,组织舆论监督、评议和检讨活动,对品德行为问题予以曝光和谴责;- 建立奖惩机制,通过评选先进集体和个人、设立表彰奖励等形式,激励人们培养良好品德。
4. 实施和评估4.1 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应该着重以下几个方面:- 政府部门要协调各方力量,落实和组织有关矫正措施的具体工作;- 学校、家庭、社区等各个教育主体要积极参与和配合,共同培养良好品德;- 公众要积极响应,配合和支持相关措施的实施。
挑食行为矫正的实施方案
挑食行为矫正的实施方案
挑食行为是指儿童对食物进行选择、拒绝或者偏爱的行为,这种行
为给家长和孩子本人都带来了困扰。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
以下实施方案进行矫正。
首先,建立规律的饮食习惯。
家长应该为孩子制定规律的饮食时间表,并且保证每餐的食物种类和质量都能够满足孩子的营养需求。
定时的进餐可以培养孩子的饮食习惯,让他们逐渐接受各种食物。
其次,多样化的食物选择。
家长可以尝试给孩子提供丰富多样的食
物选择,可以根据孩子的口味和喜好进行变换,让孩子逐渐接受更
多的食物种类。
同时,也可以尝试将不喜欢的食物与喜欢的食物搭
配在一起,慢慢地让孩子接受新的食物。
此外,家长要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和榜样。
家长在饮食方面要做好
榜样,自己也要有规律的饮食习惯,并且要尝试各种食物,让孩子
看到自己的积极态度。
同时,家长要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不要强
迫孩子吃自己不喜欢的食物,而是要耐心地引导孩子尝试新的食物。
最后,营造轻松愉快的用餐环境。
家长可以在用餐时创造轻松、愉
快的氛围,可以和孩子一起参与食物的准备和烹饪过程,让孩子对
食物产生兴趣。
同时,也可以在用餐时和孩子进行轻松愉快的交流,让孩子在愉快的氛围中逐渐接受新的食物。
通过以上实施方案的执行,可以帮助孩子矫正挑食行为,培养健康
的饮食习惯,让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同时,家长也要耐心和
坚持,不要急于求成,要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接受新的食物,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逐渐改变挑食的习惯。
幼儿园宝宝不良行为矫正方案建议
幼儿园宝宝不良行为矫正方案建议幼儿园宝宝不良行为矫正方案建议导言:幼儿园是孩子们学习、成长和交往的重要场所,但随之而来的是一些宝宝不良行为的出现。
这些不良行为不仅影响了宝宝们自身的发展,也会对整个班级和幼儿园的教学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为了帮助幼儿园宝宝改正不良行为,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制定一套全面有效的矫正方案势在必行。
一、评估不良行为针对宝宝的不良行为,我们可以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标准来进行评估。
深度评估意味着我们要深入了解不良行为背后的原因,探索其动机和情感需求。
广度评估则要考虑该不良行为在幼儿园环境中的影响范围,包括其他宝宝、教师和教学活动。
针对某一个不良行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1. 行为特点:了解该不良行为的具体表现,是否属于常见问题,是否频繁出现等。
2. 行为背后的原因:探究不良行为的动机,比如是否由于需求得不到满足所导致的。
3. 反应方式:评估幼儿园对不良行为的反应方式,是否能够规范合理地引导宝宝。
4. 影响范围:考虑不良行为对宝宝自身、他人以及整个教学环境的影响。
二、矫正方案建议在制定宝宝不良行为矫正方案时,我们应该优先考虑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方式,以便宝宝能够更容易地接受和理解。
以下是一些建议:1. 建立明确的规则和期望针对不良行为,教师需要与宝宝们制定明确的规则和期望,并向他们解释规则的重要性和意义。
规则可以涵盖日常生活、教室秩序、学习态度等方面。
通过规则的建立,宝宝们会明白哪些行为是不被允许的,进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2. 奖惩机制奖惩机制是一种常见而有效的行为矫正方式。
对于优秀的行为,可以给予奖励,如表扬、小礼物等,以激励宝宝的积极表现。
而对于不良行为,教师可以采取适当的惩罚措施,如短暂的禁言、时间暂停等,以使宝宝们明白自己的行为是不被接受的。
3. 情感沟通不良行为背后通常有情感需求的满足问题。
为了帮助宝宝矫正不良行为,教师可以与他们建立良好的情感沟通,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
行为矫正方案
行为矫正方案(总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行为矫正方案案例介绍:陈澜是一个11岁男孩, 四年级, 智力正常。
他的不适当行为特别表现为上课随便插嘴, 有时站起来离座与人讲话, 严重影响课堂正常教学。
对陈澜的这种表现, 他的幼儿园老师、小学各任课老师及家长都甚感头疼, 曾想过许多办法试图制止, 但效果不佳。
经医院诊断, 系过分活动症。
针对网上这个案例,我尝试运用行为改变技术处理他的上课随意插嘴行为。
设计方案:1、确定目标行为:减少陈澜上课随意插嘴的次数, 保证课堂正常教学。
2、测定基准线:采用“事件取样”观察法。
在一节课45分钟内记录随意插嘴的次数, 选择不同科目、不同节次的课, 共观察一周,从而计算陈澜平均每节课插嘴的次数。
3、选择强化物:通过与陈澜家长的交流以及与陈澜本人的沟通,选择一样陈澜感兴趣的东西(在此设定为墙上的五角星)作为强化物。
4、过程与方法:课后找陈澜亲切谈话, 帮助他认识上课随便插嘴行为不利于维持课堂良好的教学氛围,会打断其他同学的思路,从而增强他减少这一不良行为的意愿(自我控制法),并向他提出老师愿意协助他改变的设计方案,预计分为四个阶段,在协商交流中获得陈澜的同意,然后订立口头契约。
与此同时,采用消退法,与各科老师商定,在陈澜上课插嘴时,采取不予理睬的态度,但要记录其插嘴次数。
第一阶段(2周):减少上课插嘴行为,若做到一节课插嘴次数比原本平均每节课插嘴的次数少1次, 可盖1个笑脸章;少2次, 可盖2个笑脸章, 以此类推,;若超过基准线平均数(原本平均每节课插嘴的次数)1次, 则划去一个笑脸, 以此类推。
规定集满5个笑脸可换1颗墙上的红星。
第二阶段(4周):统计第一阶段陈澜平均每节课插嘴的次数,要求保持住第一阶段的平均水平,即可盖1个笑脸章,在此基础上少1次,盖2个笑脸章;少2次, 盖3个,以此类推;而超过平均水平一次,则划去2个笑脸章。
心理学儿童行为矫正方法
心理学儿童行为矫正方法
心理学儿童行为矫正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增强法:包括正性强化和负性强化。
正性强化是通过呈现想要的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比如
奖励;负性强化则是通过消除或中止厌恶、不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比如撤销惩罚。
2.惩罚法:是通过呈现不愉快的刺激来降低反应频率,比如给予批评、处分等。
但需要注意的是,
惩罚并不能让儿童知道正确的行为是什么,只能让他知道某个行为是错的。
因此,在使用惩罚法时,必须明确告诉儿童应该怎么做。
3.消退法:是通过消除愉快刺激来降低反应频率,使某种行为逐渐消失。
比如,对于儿童的某种不
良行为,家长可以不予理睬,使其自然消退。
4.代币管制法:是一种常用的行为疗法,通过使用代币作为强化物来增强儿童的良好行为。
代币可
以是一些小物品或标记,儿童可以通过表现出良好的行为来获得代币,然后用代币来兑换一些他们想要的东西。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儿童建立自我控制的能力,并且可以增强他们的动机和兴趣。
以上方法需要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和问题来选择合适的策略,同时也需要家长或教育者的耐心和持续的努力。
在矫正儿童行为时,一定要遵循尊重、理解、引导、鼓励的原则,帮助儿童建立积极、健康的行为模式。
《幼儿教育行为纠正》培训方案
《幼儿教育行为纠正》培训方案幼儿教育行为纠正培训方案1. 培训目标通过本次培训,使教师们能够理解和掌握幼儿教育行为纠正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提高他们在日常教学中正确引导幼儿行为的能力,创造一个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教育环境。
2. 培训对象幼儿园教师、班主任及教育管理人员。
3. 培训内容3.1 幼儿行为纠正的基本原则- 正面引导原则- 一致性原则- 适时适度的原则- 个性化原则3.2 幼儿行为纠正的方法- 正向激励法- 情感沟通法- 环境调节法- 行为演练法- 榜样示范法- 契约约定法3.3 常见幼儿行为问题及纠正策略- 攻击性行为- 社交退缩行为- 注意力分散行为- 自我服务能力不足- 规则意识淡薄3.4 教育实践中行为纠正的应用- 课堂管理- 小组活动引导- 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情感与心理健康教育4. 培训方式采用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多种形式进行培训。
5. 培训时间共计24学时,分4天进行,每天6学时。
6. 培训讲师邀请幼儿教育专家、心理学专家和具有丰富教育经验的一线教师担任培训讲师。
7. 培训效果评估通过培训前的后的问卷调查、教学实践观察等方式,对学员的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8. 培训组织与实施由我国某知名幼儿教育机构负责培训的组织与实施工作,确保培训的顺利进行。
9. 培训费用培训费、资料费和午餐费由组织方承担,学员交通费自理。
10. 培训时间安排(此处附上详细的培训日程安排表)通过本次培训,希望幼儿教师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幼儿教育行为纠正的原则和方法,为幼儿们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教育环境。
行为矫正方案
行为矫正方案行为矫正方案是指针对个体不良行为进行纠正和改正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法。
下面是一个700字的行为矫正方案示例:行为矫正方案一、背景分析某公司的员工小明在工作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不良行为。
小明经常迟到、早退,工作态度敷衍懒散,经常与同事发生冲突,严重影响了团队的正常运转和工作氛围。
在深入了解情况后,我们决定采取行为矫正措施,帮助小明改正他的不良行为,提高其工作效率和工作态度。
二、目标设定1. 减少迟到、早退现象,提高工作纪律;2. 改善工作态度,提供高效服务;3. 提高与同事的相处和沟通能力,减少冲突发生。
三、具体措施1. 针对迟到、早退现象:(1)加强对小明的考勤管理,建立迟到、早退的记录,并进行相应的奖惩措施;(2)制定员工迟到、早退警示制度,每次迟到早退超过3次,进行警告,并严肃批评教育;(3)进一步了解小明的迟到、早退原因,如果是私事需要请假的,要统一使用集体休假,不得以个人的时间为代价;(4)给小明设定一个迟到、早退改正计划,要求他在一个月内没有任何迟到、早退情况。
2. 针对工作态度:(1)进行工作态度教育,讲解工作态度的重要性,提高他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2)进行情感引导,在小明表现出积极工作态度时进行及时肯定和奖励;(3)制定小明的个人工作目标,并监督他的实施情况,并在达成目标后进行奖励,以激励他更加努力。
3. 针对与同事的相处和沟通能力:(1)安排小明与其他同事一起合作,学习和模仿他人良好的行为和工作态度;(2)定期组织团队活动,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合作意识;(3)进行沟通技巧的培训,教给小明如何有效地沟通和解决问题;(4)定期组织对小明的同事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提高与小明的相处能力。
四、实施计划1. 第一周:与小明进行详细沟通,告知他的问题和改进方向,并确定改进的目标和要求;2. 第二周至第六周:每日监督小明的工作和行为,并进行记录,及时进行指导和反馈;3. 第七周至第十二周:对小明的改进情况进行总结评估,并给予相应的奖励或惩罚。
幼儿问题行为的案例及矫正方案
幼儿问题行为的案例及矫正方案一、咬手指行为案例:小明是一位5岁的男孩,经常咬自己的手指甲。
有时候甚至咬到手指出血,这使得他的父母非常担忧。
矫正方案:首先,父母和老师应该理解,咬手指行为可能是由于焦虑、无聊或者模仿他人所致。
为了纠正这一行为,可以尝试以下策略:1.建立奖励机制:例如,如果小明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咬手指,父母可以给予一些小的奖励或者称赞,帮助他树立起自我满足感和自信心。
2.提供替代品:咬手指的行为可以用其他行为来替代,例如捏橡皮泥、咬水果等。
3.关注心理需求:父母和老师应该关注小明的情绪状态,了解他是否感到焦虑或者无聊,并给予适当的心理支持。
二、攻击性行为案例:小红是一个3岁的女孩,经常表现出攻击性行为,如打人、踢人等。
矫正方案:对于攻击性行为,首先父母和老师应该理解,这种行为可能是由于情绪不稳定、模仿他人或者为了获得注意而导致的。
以下是矫正方案:1.树立榜样:父母和老师应该以身作则,展示出友善和尊重他人的行为,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2.加强沟通:父母和老师应该与幼儿多沟通,了解她内心的需求和情绪状态,避免使用惩罚手段。
3.建立冲突解决技巧:例如,教幼儿如何用语言表达情绪,或者寻找成年人寻求帮助。
三、胆小害羞案例:小丽是一个5岁的孩子,胆小害羞,不善于表达自己。
矫正方案:胆小害羞可能是由于缺乏自信或者陌生环境所致。
以下是一些矫正方案:1.增加自信:给小丽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如表演、演讲等,以增强她的自信心。
2.接受挑战:鼓励小丽接受一些适当的挑战,如参加夏令营、参加体育活动等,帮助她逐渐克服害羞心理。
3.社交技能培训:教小丽如何与人交往,如如何与人打招呼、如何与人聊天等。
四、偏食行为案例:小刚是一个7岁的男孩,有严重的偏食行为,只吃少数几种食物。
矫正方案:偏食行为可能是由于缺乏营养知识、不良饮食习惯或者心理因素所致。
以下是一些矫正方案:1.培养兴趣:父母可以尝试将食物制作成不同的形状和颜色,或者讲述关于这些食物的故事,以增加小刚对食物的兴趣。
5岁不会自己吃饭设计行为矫正计划
5岁不会自己吃饭设计行为矫正计划一、案例介绍:有名幼儿--小红,早上吃饭太慢起码要一个小时。
导致父母送小红去幼儿园时经常迟到,家长甚至因为这个上班迟到被扣工资。
家长对此非常苦恼。
根据上述情况,尝试用行为矫正技术对小红的不良行为进行矫正。
二、设计方案:1.确定终点行为:让小红改掉吃饭太慢的习惯,能在规定时间内吃完并保证去幼儿园不迟到。
2.选择强化物:根据小红的喜好选择她喜欢的东西(这里选择各种卡通贴纸)作为强化物。
3.过程与方法:在此之前,家长要与小红一起设计方案,并告诉小红这个方案的目的与方法,让她认识到早上吃饭太慢所造成的坏影响自己上幼儿园迟到,爸爸妈妈因为这个上班迟到而被扣工资。
告诉她这个方案是为了帮助她的。
(1).在不影响去幼儿园的时间的情况下,一开始时间不用定的太短,可以定在50分钟。
吃饭时可以在小红的面前放一个闹钟,并告诉小红早上吃饭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吃完。
如果在这一时间内小红能够把饭吃完,就立即奖励她1张卡通贴纸,并给与语言夸奖:“你真棒!”。
如果没有吃完就不能再继续吃饭。
在孩子吃饭的时候,家长要注意不能在旁边催孩子,给孩子压力。
(2).持续几天后,可以适当缩减时间,将时间定在40分钟,告诉小红如果她能在40分钟内吃完就奖励她2张贴纸。
如果小红在规定时间内吃完,除了立即给与奖励贴纸外,同样也要给与语言夸奖:“真厉害!这么快就吃完了!”如果时间到了还没吃完,就不让小红吃了。
(3).如果持续几天小红都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可以继续缩短时间,将时间定在30分钟。
这次告诉小红如果她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吃完就奖励她4张贴纸。
(4).继续增加难度将时间定在20分钟,告诉小红如果在这一时间内能够把饭吃完就奖励她8张卡通贴纸。
问题行为矫正方案
问题行为矫正方案简介问题行为是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下表现出的不符合社会规范或道德标准的行为。
对于这些问题行为,及时采取矫正措施是非常重要的,以便帮助当事人改正错误,恢复积极的行为习惯。
本文将介绍一个问题行为矫正方案,包括问题行为的识别和分类、矫正措施的制定和执行,以及方案评估的方法。
问题行为的识别和分类在制定问题行为矫正方案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对问题行为进行准确的识别和分类。
问题行为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包括不尊重他人、不遵守规则、不正确的礼貌等行为。
2.侵犯他人权益的行为:包括欺凌、歧视、谣言传播等行为。
3.自我伤害的行为:包括自残、自杀等行为。
4.破坏性行为:包括打砸、纵火、破坏公物等行为。
通过准确地识别和分类问题行为,我们可以更加针对性地制定矫正方案,以解决具体的问题。
矫正措施的制定和执行制定矫正方案的原则在制定矫正方案时,我们应遵循以下原则:1.全面了解情况:了解问题行为的出现频率、原因和影响,同时了解当事人的个人背景和心理状况。
2.制定个性化方案:根据当事人的具体情况和问题行为的特点,制定个性化、针对性强的矫正方案。
3.强调正向激励:通过正向激励,激发当事人改正问题行为的内在动力,帮助其建立积极的行为习惯。
4.综合采取多种措施:包括心理辅导、教育培训、家庭支持等环节,综合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矫正的效果。
矫正措施的具体内容根据问题行为的不同类型,矫正措施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心理辅导和咨询:通过心理专家的指导,帮助当事人了解问题行为的原因和影响,同时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2.社会技能培训:针对不尊重他人、不正确的礼貌等问题行为,进行社会技能培训,提高当事人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
3.惩罚措施:对于严重的问题行为,可以采取适当的惩罚措施,以警示和震慑当事人。
4.社区服务:将当事人参与到社区服务活动中,提升其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5.家庭支持:提供对当事人家庭的支持和指导,以便建立健康的家庭环境,促进问题行为的改变。
行为矫正方案
五、实施步骤
1.评估阶段:
-对矫正对象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个人背景、行为特点、心理状况等。
-制定个性化的矫正方案,明确矫正目标、措施和期限。
2.执行阶段:
-按照矫正方案,分阶段实施各项措施。
-定期对矫正对象进行评估,调整矫正方案。
3.总结阶段:
-对矫正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
行为矫正方案
第1篇
行为矫正方案
一、背景
随着社会发展和个体成长,部分人员可能出现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法律法规的行为偏差。为引导相关人员树立正确价值观,规范行为,制定本行为矫正方案。
二、目标
1.帮助矫正对象认识到自身行为的偏差,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提升矫正对象的法制观念,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4.公益活动:
-组织矫正对象参与公益活动,培养其社会责任感,提高社会认同度。
-鼓励矫正对象利用自身特长,为社会作出贡献。
5.职业技能培训:
-根据矫正对象的兴趣和需求,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
-与企业合作,为矫正对象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
五、实施步骤
1.评估阶段:
-对矫正对象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个人背景、行为特点、心理状况等。
-对成功矫正的案例进行宣传,提高社会认知度。
六、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成立专门的行为矫正工作小组,负责方案的实施和监督。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形成工作合力。
2.制度保障:
-制定完善的行为矫正工作制度,确保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建立奖惩机制,保障矫正工作的顺利进行。
3.人员保障:
-配备专业的法制教育、心理辅导、行为规范训练等方面的师资力量。
未成年人矫正方案
未成年人矫正方案一、基本情况。
咱要矫正的这个未成年人叫[名字],[性别],今年[X]岁啦。
这孩子现在的情况是[简单描述存在的问题,比如经常逃课、沉迷游戏或者和家人关系紧张之类的]。
不过咱得明白,每个孩子都像是一颗独特的小种子,现在有点歪了,咱们得想办法把他扶正。
二、矫正目标。
1. 短期目标(1 3个月)先让这孩子遵守基本的生活和学习规则。
比如说,上学不迟到、早退,每天能完成作业。
这就像是给小树苗立个小杆子,让它开始往直里长。
减少不良行为的频率。
要是他之前老是和小伙伴打架,那咱得让他打架的次数越来越少,直到不再打架。
2. 中期目标(3 6个月)改善和家人、朋友的关系。
让他知道家人是爱他的,朋友是值得珍惜的。
就像给小树苗浇点温暖的水,让周围的环境都变得和谐起来。
培养一个健康的兴趣爱好。
不管是画画、踢球还是读书,只要不是那些不良的东西就行。
这就相当于给小树苗施点好肥料,让它能茁壮成长。
3. 长期目标(6 12个月)让这孩子能够有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并且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这时候小树苗就应该长成一棵笔直又健康的大树啦,能自己面对风雨啦。
三、矫正措施。
# (一)家庭方面。
1. 家庭会议。
每周安排一次家庭会议,全家人坐在一起,像朋友聊天一样。
每个人都说说自己这周的开心事和不开心事,也让这孩子说说自己的想法。
刚开始的时候,这孩子可能不愿意说,但是家长们可不能着急,得慢慢来,就像钓鱼一样,得有耐心。
在家庭会议上,大家也可以一起制定一些家庭规则。
比如说,谁做家务啦,看电视的时间啦。
这孩子要是遵守了规则,就给他一点小奖励,像他爱吃的小零食或者多玩一会儿游戏(当然是健康的游戏时间)。
要是违反了规则,也得有点小惩罚,比如少看一会儿电视。
2. 家长陪伴。
家长要多花时间陪孩子。
爸爸可以带他去踢踢球,妈妈可以和他一起做做手工。
不要总是让孩子一个人待着,不然他就容易去想那些不好的事情或者做不好的行为。
行为矫正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一、课程名称行为矫正课程二、课程目标1. 帮助学员了解行为矫正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培养学员运用行为矫正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员在家庭、学校、职场等环境中进行有效沟通和人际交往的能力。
4. 增强学员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
三、课程内容1. 行为矫正概述- 行为矫正的定义与分类- 行为矫正的发展历程- 行为矫正的应用领域2. 行为分析技术- 行为观察与记录- 行为功能分析- 行为链分析3. 行为矫正方法- 强化与惩罚- 代币法- 行为塑造- 行为消退- 反应成本法- 应用行为分析(ABA)4. 家庭行为矫正- 家庭行为矫正的原则- 家庭行为矫正的步骤- 家庭行为矫正的常见问题与对策5. 学校行为矫正- 学校行为矫正的组织与管理- 学校行为矫正的实施策略- 学校行为矫正的评估与反馈6. 职场行为矫正- 职场行为矫正的必要性- 职场行为矫正的步骤- 职场行为矫正的技巧7. 案例分析与讨论- 实际案例分享- 案例分析与讨论- 案例应用与拓展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行为矫正的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行为矫正的应用技巧。
3. 小组讨论法:学员分组讨论,分享经验,共同解决问题。
4. 角色扮演法:模拟实际场景,让学员体验行为矫正的过程。
5. 实践操作法:学员在实际操作中,学习行为矫正的方法。
6.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员提问、发言,激发学习兴趣。
五、课程进度安排1. 第一周:行为矫正概述2. 第二周:行为分析技术3. 第三周:行为矫正方法4. 第四周:家庭行为矫正5. 第五周:学校行为矫正6. 第六周:职场行为矫正7. 第七周:案例分析与讨论8. 第八周:课程总结与评估六、课程评估1. 平时作业:学员完成相关作业,检验学习效果。
2. 小组讨论:评估学员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
3. 角色扮演:评估学员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
4. 期末考试:以笔试或口试形式,检验学员对行为矫正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师班级管理与学生行为矫正方案
教师班级管理与学生行为矫正方案引言:教师班级管理和学生行为矫正是学校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优秀的教师应当具备良好的管理能力和行为矫正措施,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本文将讨论教师班级管理和学生行为矫正的相关方案,以指导教师更好地应对这一挑战。
一、建立积极的班级文化建立积极的班级文化是教师班级管理的关键。
教师可以通过塑造积极向上、充满合作和互助的班级文化,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班级生活并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制定班级规则和纪律制定班级规则和纪律是促进学生行为矫正的一项重要措施。
教师应当与学生共同商讨班级规则,使他们对规则的制定过程有所参与感,从而提高他们的遵守度。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教师班级管理至关重要。
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尊重他们的个性和需求,并提供积极的支持和指导,以建立互信和理解。
四、采用正面激励机制正面激励机制是教师行为矫正的重要手段之一。
教师应当通过表扬、奖励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并重视他们的努力和进步。
五、提供个别辅导和辅助服务对于一些行为问题较为严重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个别辅导和辅助服务。
通过与学生亲密接触,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并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以帮助他们改变不良行为。
六、引导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参与社区服务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有助于学生行为的矫正。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志愿者活动,让他们体验到帮助他人的乐趣和成就感。
七、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机制家校合作是学生行为矫正的重要保障。
教师可以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及时沟通学生的学习和行为情况,并共同制定解决方案,以实现家庭和学校的有效协作。
八、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心理辅导和支持对于学生行为矫正至关重要。
学校应当安排专职心理咨询师,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援助,帮助他们认识并纠正不良行为的根源。
九、建立学生监督机制建立学生监督机制是促进学生行为矫正的有效途径。
教师可以组织班级学生代表会议,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并提出建议和改进建议。
提高学生行为问题矫正水平方案
提高学生行为问题矫正水平方案学生行为问题给学校管理者和教师们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而如何提高学生行为问题矫正水平成为了其亟需解决的难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行为问题矫正的方法和策略。
一、建立积极的校园文化要提高学生行为问题矫正水平,一个重要的策略就是建立积极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内部的各种行为和价值观念的总和。
学校可以制定学生行为准则,并定期举办有益的校园活动,如文化艺术节、志愿者活动等,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二、提供适当的规范和辅导提供适当的规范和辅导对学生行为问题矫正也非常重要。
学校应制定明确的行为规范,并向学生详细解释这些规范的含义和目的。
同时,学校应提供专门的辅导员和心理咨询师,为学生提供个体化的辅导,帮助他们解决行为问题并培养积极的行为方式。
三、加强家校合作家庭是学生行为问题形成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家校合作也是提高学生行为问题矫正水平的重要策略。
学校应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交流学生的行为问题,并共同制定解决方案。
家长要积极参与学校活动,鼓励和支持孩子的积极行为,营造积极的家庭教育氛围。
四、提供恰当的奖惩制度奖惩制度是行为问题矫正的有效手段。
学校应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明确行为标准,并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相应的奖励和惩罚。
奖励制度应注重激励学生的积极行为,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而惩罚制度应公正公平,既要确保学校秩序,也要注重教育和改正。
五、引入同侪辅导和合作学习同侪辅导和合作学习对提高学生行为问题矫正水平也起着重要作用。
学校可以组织同侪团体,由老师或长辈学生带领,为学生提供行为规范和辅导。
此外,合作学习也能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帮助,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社交技能,从而降低行为问题发生的频率和严重程度。
六、开设相关课程和活动学校可以开设相关的课程和活动,培养学生的行为自控能力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例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并学会有效的情绪管理和冲突解决方法。
行为矫正方案
行为矫正方案第一周目标:调整好被观察者生物钟,使其适应11点上床闭眼,尽量入睡。
方案:因为被观察者经常熬夜,导致生物钟紊乱,不会在11点的时候产生困意。
1.熬夜导致白天困觉,所以尽量白天不要再睡觉,就算不困也不要躺在床上。
2.无论晚上几点才能进入睡眠,早晨需要早起。
定时6.30。
3.上床前进行泡脚调节身体状况。
第二周目标:确保在被观察者再进行了一定的生物钟调节后,能尽快的在11点入睡,使入睡的时间点提前,更接近11点。
使被观察者体验没有电脑手机等的环境。
方案:继续进行生物钟方面的调节并强制减少对观察者造成影响的因素,排除所有导致被观察者不能睡眠的因素。
1.在11点的时候宿舍里关掉所有灯(包括台灯),并且断掉网络。
2.断掉所有通信工具,手机、电脑等。
并将其全部放到别的宿舍,由监督人员(非本小组)保管。
3.将娱乐设施游戏机,mp3等也全部放在别的宿舍,由监督人员保管。
第三周目标:在归还手机等之后(依旧断电断网),开始逐步培养其自主性。
使达到在有手机等外部影响下依旧可以进入睡眠。
方案:在监督人员的控制下,归还一部分影响睡眠的物品,回归到正常情况下的状态。
1.归还部分影响睡眠的物品,如手机、电脑之类的。
但依旧不能有网络和电源。
要循序渐进,达到自主合理的进入睡眠。
2.仍需保持调节生物钟的习惯。
第四周目标:被观察者能够在正常环境下11点时自发进入睡眠。
方案:1.将所有物品归位,不在视为干扰因素。
2.到11点时不在断电和断网,将一切回归正常。
3.要维持生物钟的调节,让身体更加适应现在的睡觉环境。
行为矫正实施方案
行为矫正实施方案一、背景。
行为矫正是指对犯罪分子进行心理、行为和社会适应性的改造,促使其重新回归社会、融入社会。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矫正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更好地开展行为矫正工作,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矫正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目标。
1. 促进犯罪分子的心理健康和行为调整,减少再犯率;2. 增强犯罪分子的社会适应能力,帮助其重新融入社会;3. 维护社会治安,保障公民人身和财产安全。
三、实施方案。
1. 制定个性化矫正计划。
根据犯罪分子的不同情况,制定个性化的矫正计划。
通过心理评估、行为分析等手段,了解犯罪分子的特点和问题,为其量身定制矫正方案,包括心理辅导、职业培训、社会实践等内容。
2. 加强心理矫正。
心理矫正是矫正工作的重要环节。
通过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方式,帮助犯罪分子解决心理问题,调整其不良情绪和行为,培养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3. 提供职业技能培训。
为犯罪分子提供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增强就业能力。
通过培训,提高其社会竞争力,为其重新融入社会做好准备。
4. 强化社会帮教。
建立健全的社会帮教体系,组织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到矫正工作中来。
通过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等方式,让犯罪分子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爱,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归属感。
5. 加强监督管理。
建立健全的矫正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犯罪分子的日常管理和监督。
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防止再次犯罪的发生,确保矫正工作的有效实施。
四、保障措施。
1. 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减少犯罪诱因;2. 加强对矫正工作的宣传和教育,提高社会对矫正工作的支持和理解;3. 加大对矫正工作的投入和支持,提高矫正机构和人员的专业水平。
五、总结。
行为矫正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社会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矫正方案,才能更好地实现犯罪分子的心理、行为和社会适应性的改造,为社会治安和公民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让更多的犯罪分子重新回归社会,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一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级学前专升本一班 1406520102 步凡
行为矫正方案
案例:
我们在12月份去到幼儿园见习,我被分到中六班,在幼儿园的一日教学活动中,我发现在这个班级里有个孩子和其他孩子有所不同,具体问题如下:我们是在8点半左右进的班级,那时候班级只有一位老师,老师在讲《卖火柴的小女孩》,我对班级的20个孩子进行了初步的观察,大部分的孩子都在认真的听老师讲故事,只有个别的孩子有溜号的行为,而这个叫张贺的孩子尤为严重,他不仅仅是不听老师的故事,还在座位上不停的动来动去,他可以在一分钟内,回头三次,站起坐下四次,左右摇晃身体两次,抬腿左右摇晃同时手和嘴一起玩衣服上的拉链。
以上动作张贺一直在重复着,老师讲故事的半个小时内,张贺就没有停止活动过。
讲故事结束后,进行的是识字游戏,张贺一反讲故事时候的多动行为,表现的十分想参与,但是无论他怎么举手,老师不太想叫他,但是他非常兴奋的冲到老师面前高高举起手,弄得老师没办法不叫他。
然而他却不会按照老师事先制定的游戏规则去玩游戏,而是自己随意的跳完识字卡就跑回座位了。
当其他小朋友做识字游戏时,他就又站在椅子前手舞足蹈的指挥其他小朋友,如果做游戏的小朋友不理会他,他则向小朋友做出开枪的动作。
识字游戏后是全班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做转圈游戏,五个人一组跟着音乐手拉手围一个圆转圈,音乐停止后摆造型。
我选择和张贺一组,他在跟着音乐转圈时特别兴奋,上下跳跃,并且使劲捏小朋友的手,当音乐停了大家都摆造型的时候,张贺就不会去乖乖摆造型,要么继续转圈走,要么就是站在原地手舞足蹈的,总是不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
观察记录:
观察者:步凡
被观察者:张贺
时间:2014年12月1日
基线行为:26÷10=2.6次/分钟
目标行为:张贺总是反复的站立坐下、来回走动、不停活动等,我认为张贺是不能自主的多动行为。
原因分析:
根据以上的问题行为,我通过与家长老师沟通,以及和张贺的谈话我认为张贺的不自主多动行为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
1、个体原因
张贺从小身体较弱,按张贺妈妈的话说就是,一个月不上医院就算老天保佑了。
所以对他比较迁就,加上爷爷奶奶对待这个孙子格外宠爱,因此“隔代亲”变成了“隔代溺”,所以对孩子的多动行为没有予以足够重视。
2、家庭原因
张贺爸爸平时工作特别忙,并且总是在外出差,因此平时都是妈妈在照顾他。
张贺妈妈是开理发店的、平时店里忙,就会把张贺放到店里。
因此店里什么样的人都有,就导致张贺缺乏了是非判断力,把推来搡去当好玩,妈妈工作忙,只要他不打扰自己的工作就随他“上天入地”。
久而久之,孩子变得顽皮,多动,缺乏规则意识。
孩子的妈妈一个人要照顾理发店的生意,又要带孩子,精力有限,并且他妈妈缺乏教育方法,对老师的提醒也没精力在乎,对其他家长的“告状”也习以为常,有的时候还要为孩子开脱,为孩子护短,生怕孩子在幼儿园被老师管得太严。
因此,孩子的多动行为一直得不到矫正。
矫正方案:
(一)准备工作
1.强化物选择。
针对张贺的心理特点和个性爱好,选择对张贺的有效强化物为:握手、拥抱、小贴纸、手工作品、五角星、看新图书、玩具带回家玩。
教师准备好刺激物,以供强化时使用。
2.调整教学内容。
教育是开展矫正工作的有效途径,应贯穿于矫正的全张贺懂得
多动、不专心学好本领的道理,我们选择了类似《小猫钓鱼》等故事作为教材。
为了使孩子明白多动的孩子是不受欢迎的,我们选择儿歌《学好样》帮助幼儿理解文明的行为方式,通过游戏《我们都是木头人》培养幼儿的自控能力。
3.取得家长配合。
矫正前,通过家访将矫正计划、方案告诉家长,争取家长的配
合。
开始家长不理会,以为是拿她的孩子做实验品,教师耐心地说清计划的心理依据,反复征求家长的意见,最后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二)矫正过程
第一阶段(1—2周)以矫正“屁股抹油”这一坐不住的行为,选择不相容行为进行强化。
要求张贺坐姿端正,两脚并拢,两手放好,不随便离开坐位。
并承诺他能坐上5分钟,老师就奖励给他一件手工作品。
然后进一步要求能坐10分钟,以获得更想要的奖励。
张贺为了能得到想要的东西,迫使自己做出努力,克服多动行为。
与此同时,为了帮助张贺得到他喜欢的奖品,开始时老师经常有意识地给予提醒,当他达到要求时,就及时兑现承诺。
为了提高张贺的思想认识,形成良好行为,我们还运用故事、儿歌等内容帮助张贺掌握坐时的良好行为,经过反复要求,每天强化练习,威威有了进步,在老师的提醒下,能较安静地坐上
10分钟左右。
并且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张贺的自制力,当他在游戏中线的特别兴奋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在这个时候,用交谈的方式与张贺进行沟通,并尝试着让他的兴奋点降下来。
并以小五角星做为奖励来强化他在游戏中的适当降低兴奋点,这样一来张贺就会为了五角星在游戏中控制自己的兴奋度。
第二阶段(3——6周)对多动的不相容行为进行强化训练。
张贺有了初步的良好坐姿后,我们开始着手培养他在集体教学活动中的良好习惯。
针对张贺在游戏活动中过分活跃,并且喜欢干预其他小朋友活动的多动行为,提出游戏活动时候的要求,能够按格则进行游戏,并且不去干预其他小朋友游戏,能够使游戏顺利完成,就奖励小贴纸,并且反复强化要求。
目的到处转悠也逐渐减少了。
在教学活动中也要及时的鼓励张贺,要求他应该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按规则办事,要养成他的规则意识。
第三阶段(4—5周)延长强化时间,促进良好行为的建立。
当张贺的行为有好转时,我们逐渐由密到疏地延长强化时间,要求张贺能在一周内或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保持良好的行为,如能达到老师提出的要求,就能获得带玩具回家玩的奖励。
教学活动时候能够持续一周不扰乱大家,可以在游戏活动中按规则完成游戏,而不是自主的进行游戏。
并且做到不去干预其他小朋友进行游戏活动,顺利将活动进行就能获得奖励。
以后逐渐延长到一周、10天内有良好的行为再进行奖励,其他活动中的多动行为也得到矫正,矫正工作将初步成效。
以上是我对张贺不自主多动行为的观察及矫正,希望对张贺及有类似多动行为的幼儿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