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本科毕业生创新项目保研通知
(教学厅〔2017〕8号附件)新增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普通高等学校申报确认工作实施办

新增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
普通高等学校申报确认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做好新增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
研究生普通高等学校( ··简称“新增推免高校”)申报确认工作,保证新增推免高校质量和推免工作规范有序发展,根据《
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
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试行)> 的通知》(教学〔2006〕14号)等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新增推免高校申报确认工作要全面贯彻国家教
育方针,坚持正确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高
校办学行为是否规范为重要依据,以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
量为核心指标,以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水平、学校管理和社
会服务能力等为基本要素,引导高校不断巩固人才培养中心
地位和本科教学基础地位,加强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提高研
究生招生质量,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
第三条新增推免高校申报确认工作坚持“综合评价、
择优选拔、统筹兼顾、公平公正”的原则,着力构建保证推
免质量、激发高校活力、强化省级统筹、服务改革发展的常
态化、规范化工作机制。
1。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推荐2017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推荐2017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办公厅•【公布日期】2017.03.21•【文号】教技厅函〔2017〕30号•【施行日期】2017.03.2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推荐2017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的通知教技厅函〔2017〕3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调动高等学校广大教师和科技工作者、科研组织进行科技创新、推动科技进步的积极性,促进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加速我国教育和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我部决定今年5月中下旬开始进行2017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项目的推荐和评审工作,同时进行推荐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的遴选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推荐奖励的范围2017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推荐工作分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以下称自然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技术发明奖(包括专利类)(以下称发明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包括推广类、科普类)(以下称进步奖)和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青年科学奖(以下称青年奖),共四个奖种。
二、基本条件根据《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教技发〔2015〕1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授予在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促进科学技术进步、专利技术实施和科学普及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单位,第一完成单位应当是高等学校。
1. 推荐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的项目,其主要论著必须是2015年6月1日以前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或出版的专著,并得到了同行学者的相应评价。
2. 推荐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的项目,需实际应用2年以上。
关于进一步完善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办法的通知.doc

感谢你的观看华北电力大学文件华电校教〔2017〕5号关于印发《华北电力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实施办法(2017年修订)》的通知校直各单位: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办法的通知》(教学厅〔2014〕5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学校对2012年12月印发的《华北电力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实施办法(修订版)》(华电校教〔2012〕26号)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华北电力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实施办法(2017年修订)》已经2017年第1次校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7年3月1日感谢你的观看华北电力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实施办法(2017年修订)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是激励广大在校学生勤奋学习、全面发展的有效措施。
做好这项工作,对我校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加强对推免生工作的管理,促进我校推免生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办法的通知》(教学厅〔2014〕5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基本原则(一)推免生工作要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在对考生进行全面考查的基础上,择优选拔,确定推免初试资格,并向招生单位推荐。
对有特殊学术专长者或具有突出培养潜质者,可增加选拔机会,但必须严格做到程序透明、操作规范、结果公开。
(二)推荐免试研究生,在学生品德优良的基础上,既要注重对学生历年学习成绩的考查,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其他特长等方面的考查。
学校将根据学生前三学年累计平均学分绩和创新实践成果分值,按一定比例进行综合考查,并依据综合考查结果择优确定。
二、组织管理机构(一)学校成立由校领导牵头的推免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拟推荐免试研究生的复审和确定推荐人选。
南通大学推荐2017年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

南通大学推荐2017年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名单(公示)院系所名称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学号姓名综合成绩文学院050101汉语言文学1301022029郭刘钰91.38文学院050101汉语言文学1301022024高美玉90.88文学院050107T秘书学1301042001成烨90.24文学院050101汉语言文学1301011026程蓉89.40文学院050101汉语言文学1301011047郭会89.38文学院050101汉语言文学1301022037孙碧卿89.20文学院050101汉语言文学1301022073龚璐88.86文学院050302广播电视学1301052041徐太乙88.59文学院050302广播电视学1301052052王芳文87.78理学院070201物理学1302042004王鑫91.65理学院070202应用物理学1302052001李梦瑶91.13理学院080705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1302062013陆帅华90.19理学院070101数学与应用数学1302012054陈竹青87.31理学院070201物理学1302042013朱利86.31理学院071202应用统计学1302032018王玲85.17理学院070202应用物理学1302052009张佳杰84.19教育科学学院040101教育学1306012032杨慧86.90教育科学学院040101教育学1306012028潘如梦87.97教育科学学院040101教育学1306022016胡丽丽88.81教育科学学院040101教育学1306022027高茜88.02教育科学学院040101教育学1306022015袁伟楠89.02教育科学学院040106学前教育1306032024王盼盼87.65教育科学学院040106学前教育1306032010董欢86.48教育科学学院040106学前教育1306032060耿玥87.91教育科学学院040106学前教育1306032040彭利87.34教育科学学院040106学前教育1306032056王婷87.43教育科学学院071102应用心理学1306042028郁露露89.13教育科学学院071102应用心理学1306042031夏加红88.75教育科学学院040104教育技术学1306052020顾天翼86.95教育科学学院040104教育技术学1306052017杨茜茜85.87教育科学学院040106学前教育1306032045周思雨87.64外国语学院050201英语1307011041张玉莹89.38外国语学院050261翻译1307042021朱园园87.01外国语学院050261翻译1307042019闻颖慧84.22生命科学学院071001生物科学1309022019周静89.27生命科学学院071001生物科学1309022032郭玉婷88.77生命科学学院071002生物技术1309011012李丽萍94.23生命科学学院071002生物技术1309011008时芮芮85.19生命科学学院071002生物技术1309011060刘明稳85.78生命科学学院083001生物工程1309032047汤晓璇90.82机械工程学院080204机械电子工程1310022002高文静88.22机械工程学院080204机械电子工程1310022101邱雪峰86.77机械工程学院080201机械工程1310011047周磊86.56机械工程学院080204机械电子工程1310022054周萍86.34机械工程学院080204机械电子工程1310022006阮有兵85.98机械工程学院080204机械电子工程1310022056蔡朕85.97机械工程学院080301测控技术与仪器1310032028马响85.74机械工程学院080201机械工程1310011045张文俊85.10机械工程学院080204机械电子工程1310022097吕栋阳85.05机械工程学院080201机械工程1310011051唐炼蓉84.79机械工程学院080201机械工程1310011008白龙83.84机械工程学院080204机械电子工程1310022015顾光健83.14机械工程学院080204机械电子工程1310022037吕梦樊83.14机械工程学院080301测控技术与仪器1310032059杨聪82.46机械工程学院080204机械电子工程1310022001汤成莉81.96机械工程学院080201机械工程1110011029张步祥80.52电子信息学院080701电子信息工程1311011002谷晓会85.93电子信息学院080701电子信息工程1311011066朱虹91.03电子信息学院080701电子信息工程1311011027韩善兵85.51电子信息学院080703通信工程1311021011张敏88.88电子信息学院080703通信工程1311021029张美娟88.96电子信息学院080702电子科学与技术1311032199王世民86.66电子信息学院080702电子科学与技术1311032033尤敏88.28电子信息学院080702电子科学与技术1311032149朱锋91.35电子信息学院080702电子科学与技术1311032186张雨静87.71电子信息学院080702电子科学与技术1311032185沈志丹88.53电子信息学院080710T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1311032145邓杰90.70电子信息学院080710T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1311032050李明85.98电子信息学院080710T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1311032106张硕86.59电子信息学院082601生物医学工程1311072003陶春伶85.66电子信息学院080714T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1311032218张晓88.73电气工程学院08060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312021134杨依衡93.12电气工程学院080801自动化1312011007张佳丽85.34电气工程学院081004建筑电气与智能化1312032046蒋凌85.33电气工程学院080801自动化1312011092孙波85.14电气工程学院08060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312021144侯培标84.05电气工程学院080801自动化1312011037付君红83.93电气工程学院08060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312021062曹书秀83.45纺织服装学院081601纺织工程1315032122周逸如92.19纺织服装学院081601纺织工程1315032065周蓉91.47纺织服装学院081601纺织工程1315032092高欢90.95纺织服装学院081601纺织工程1315032116石敏90.89纺织服装学院081601纺织工程1315032012顾梦圆90.38纺织服装学院081601纺织工程1315032120周红霞89.34纺织服装学院081601纺织工程1315032063万星辰88.82纺织服装学院081601纺织工程1315032007蔡莹莹87.95纺织服装学院081602服装设计与工程1315042055谢浩月90.22纺织服装学院081603T非织造材料与工程1315052035徐笑89.79纺织服装学院081701轻化工程1315062078戴悦91.86纺织服装学院081701轻化工程1315062104王伟90.21纺织服装学院081701轻化工程1315062010徐爱玲89.95纺织服装学院081701轻化工程1315062077孙静88.71纺织服装学院081701轻化工程1315062042李娇87.99纺织服装学院081701轻化工程1315062066冯鹏耀86.95纺织服装学院081601纺织工程1315032125杨梦琪87.28医学院100301临床医学1217011176邱江东94.91医学院100301临床医学1217011032王丹丹90.68医学院100301临床医学1217011157郭可盈90.07医学院100301临床医学1217011047沈宁梅89.68医学院100301临床医学1217011045周颖89.36医学院100301临床医学1217011159李媛媛89.19医学院100301临床医学1217011034林永萍89.12医学院100301临床医学1217011108沈怡琦89.09医学院100301临床医学1217011158陈俊秀88.88医学院100301临床医学1217011171赵晓妍88.54医学院100301临床医学1217011155朱旭东88.17医学院100301临床医学1217011117许冲88.16医学院100301临床医学1217011057吴煜祺88.13医学院100301临床医学1217011059袁雄88.12医学院100301临床医学1217011156郭青玉87.66医学院100301临床医学1217011064徐艳波87.29医学院100301临床医学1217011013李丹丹87.23医学院100301临床医学1217011164陈燕烽86.80医学院100301临床医学1217011046钱雯86.80医学院100301临床医学1217011069洪瑶86.77医学院100301临床医学1217011041沙李菊86.51医学院100301临床医学1217011109邱婷婷86.47医学院100301临床医学1217011015臧洁86.29医学院100301临床医学1217011052张强86.27医学院100301临床医学1217011043张雯86.16医学院100301临床医学1217012004马依兰87.24医学院100301临床医学1217012001文俪桦86.31医学院100301临床医学1117102013戴敏85.68医学院100301临床医学1119012002沈鸿丹85.14医学院100303医学影像学1217072005季春亚93.06医学院100303医学影像学1217072055屠蒙姣90.12医学院100303医学影像学1217072004丁苏君90.11医学院100303医学影像学1217072058任星煜90.04医学院100303医学影像学1217072031刘佳88.97医学院100303医学影像学1217072065翁春娇88.07医学院100303医学影像学1217072015周洁86.98医学院100303医学影像学1217072079樊晓乐86.90医学院100401口腔医学1217061005苟惠清91.13医学院100401口腔医学1217061010叶蕾91.07医学院100401口腔医学1109051005马萌90.27医学院101005康复治疗学1317052040章奇87.15医学院101005康复治疗学1317052008臧静86.85医学院101005康复治疗学1317052007卢婷86.02医学院071003生物信息学1317062001裘茗烟91.33医学院071003生物信息学1317062005詹超英90.63公共卫生学院100201预防医学1218012014陈雨佳87.47公共卫生学院100201预防医学1218012029王威84.36公共卫生学院100304医学检验1218042022刘慧敏89.37公共卫生学院100304医学检验1218042013陈晶88.98公共卫生学院100304医学检验1218042016叶蓓94.40公共卫生学院101001医学检验技术1318022014杨倩92.21公共卫生学院101001医学检验技术1318022008张煜91.31公共卫生学院101001医学检验技术1319012101丁烨88.12护理学院101101护理学1319012021孙娟88.31护理学院101101护理学1319012037钱璇87.80护理学院101101护理学1319012139王奕霖87.41护理学院101101护理学1319012096赵睿87.17体育科学学院040201体育教育1320012065王一祖85.94艺术学院130503环境设计1321052032宋立秋86.03艺术学院130401美术学1321032032朱俊婷88.60艺术学院130401美术学1321032054韩健国88.25艺术学院130401美术学1321042019闫长航87.47艺术学院130401美术学1321042021高岚84.99艺术学院130401美术学1321042027黄玉立84.96艺术学院130202音乐学1321012019张露引86.08艺术学院130202音乐学1321012023丁南85.29艺术学院130201音乐表演1321022029许子琦83.39药学院100701药学1317042041薛莹92.04药学院100701药学1317042011朱梦月90.62药学院100701药学1317042012朱晓芳90.32药学院100701药学1317042045彭怡90.00地理科学学院070501地理科学1322012013张雨梦92.69地理科学学院070501地理科学1322012002陈厚雪84.57地理科学学院070501地理科学1322012014唐洁85.49地理科学学院070502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1322032002郑馨竹85.63地理科学学院070504地理信息科学1322022028朱振浩87.12化学化工学院070302应用化学1308022063成晓燕88.77化学化工学院082502环境工程1308032045王云丽88.58化学化工学院081301化学工程与工艺1308042064孔德存91.02化学化工学院081301化学工程与工艺1308042039秦维秀88.64化学化工学院080407高分子材料与工程1308052040张睿智94.4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080902软件工程1313032074林华睿91.59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080902软件工程1313032060高婷玉88.9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080902软件工程1313032061邓佳雯83.79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080902软件工程1313032062沈婷84.46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0809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313022049陆俊天82.04商学院120206人力资源管理1304022065帅楚88.93商学院120203K会计学1304032049郑宇89.86商学院120601物流管理1304082005吴翠88.67建筑工程学院081001土木工程1314012131张景博90.60建筑工程学院120103工程管理1314022058唐寅90.02管理学院120102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1325052010周溢青90.54交通学院081806T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1326042004吕心钰90.39交通学院081806T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1326042002王矾89.62交通学院081806T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1326042042孙荣87.35。
管理学院2017年推荐免试研究生工作办法.doc

管理学院2017年推荐免试研究生工作办法按照学校《关于做好推荐2017年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的通知》(西建大[2016]137号),依据《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实施办法(修订)》(西建大〔2015〕136号),管理学院本着公开、公正、透明的选拔原则,依据推免条件、选拔原则及工作程序的要求和规定,采取学生自愿申请,学院审核,择优推荐的程序,特制定本办法:一、推荐工作小组组成:组长:王成军高瑞龙副组长:唐晓灵蒋小侠成员:张涑贤张炜杨杨张新生占绍文成喜玲郑彦全胡同立李静二、推免生条件:严格遵照《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实施办法(修订)》(西建大〔2015〕136号)执行。
三、推荐工作程序:1.学校下达我院推免生名额(截止今日尚未公布)。
2.推荐工作程序及时间安排:(1)凡符合条件的我院2013级本科生,从教务网上下载并如实填写《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推荐2017年免试研究生资格申请表》,并提交推免生申请和相关佐证材料。
符合提前推免的2014级本科生,也可按照规定提交申请和相关佐证材料。
(2)推免生申请人应如实填写基本信息,确保所填写的内容及提供的相关佐证材料真实准确,若弄虚作假,一律取消推免资格。
申请人的平均学分绩点以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统计结果为准,由学院教学办公室负责审核;申请人获得的创新创业竞赛、各类获奖等加分、学生评议综合打分等由学院学工办负责审核;申请人的综合测评成绩依据《管理学院推荐2017年免试研究生综合测评计算办法》加以确定。
(3)学院统一组织对推免生申请人进行面试,面试成绩以20%计入总成绩。
(4)推免申请人的专业排名以申请人的总成绩由高到低顺序排名。
总成绩为综合测评成绩和面试成绩的加权平均分加以确定。
(4)对拟定的推免生名单将在学院网站及学院公告栏进行公示。
若有发现不符合选拔条件和存在其他异议者,可向学院推荐工作小组提出意见。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接收2017年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实施办法【模板】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接收2017年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实施办法招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推免生)工作,是我校选拔优秀人才的一项重要措施,是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保证推免生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加强推免生招生工作的规范管理,提高推免生接收选拔的科学性、公平性,确保研究生招生质量,根据教育部和学校有关文件精神,并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推免生的选拔依据是学生在大学本科阶段的学习成绩和综合考评,更加突出能力考查和综合评价、更加注重一贯表现,推免生制度是选拔拔尖创新人才、提高研究生招生质量的重要举措。
推免生质量优异,一直受到学院、学科和导师的认可和重视。
吸引校内外优质推免生生源攻读我校研究生特别是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生是研究生招生工作的核心内容。
二、组织领导学院成立推免生遴选工作(招生)小组,负责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的接收遴选工作,名单如下:组长:郭继强、包松成员(按姓氏音序排列):蔡宁、曹洋、陈丽君、崔顺姬、傅荣校、郭红东、何文炯、米红、林卡、郎友兴、邵明、王卫星、魏江、岳文泽、张国清、朱建芳联系人:XXX,电话:********,邮箱:(******)邵明(专业学位),电话:********、********,邮箱:(******)三、接收计划公管学院2017年拟招收科学学位硕士推免生人数59人左右、专业学位硕士(MSW、MAE)推免生15人左右,直博生32人左右。
实际招收推免生人数以最终确认录取人数为准。
四、接收范围和报考条件接收范围仅限于获得母校免试推荐资格的学生,对未取得推荐资格的学生所进行的预录取工作以及进行的相关承诺,一律无效。
考生报考我校须符合以下基本条件: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优良,遵纪守法,身心健康;2.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未受过任何处分,对学术研究兴趣浓厚;3.全国重点院校获得免试推荐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4.申请直接攻博的同学还应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CET6≥480分)或TOEFL(总分80分及以上),雅思考试(5.5及以上)。
2017教育部保研政策

2017教育部保研政策保研的政策是什么,关于保研有哪些新消息值得关注的地方。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17教育部保研政策,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2017教育部保研政策一、考试作弊将追究刑事责任根据《刑法修正案(九)》,组织作弊、提供作弊器材、非法出售或提供试题答案、代考替考等4类行为将触犯《刑法》,最高可判处七年有期徒刑。
更加严格的处理方案,对绝大部分考生来说是一件好事,同学们所要做的工作很简单:脚踏实地、按部就班静心复习备考,抵制一切非法行为,以免考试分心、上当受骗甚至误入歧途。
二、保研比例不得超过一半教育部规定,各招生单位招收推免生数量不得超过本单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50%,各专业必须留出一定比例招生计划用于招收统考考生。
前几年相当一部分高校和专业的保研比例有越来越高的趋势,尤其是985类的名校。
保研比例的限制,对准备考研的同学来说毫无疑问是一件好事,尤其是准备考名校的同学。
三、学制更加灵活以前硕士研究生学制大多是三年,现在更加灵活,不少学校实行两年为基础的弹性学制。
这也是一项利好消息,同学们在学校储备的学识技能还需要到社会中去实践才能发挥功用,早一年毕业就可以早一年开启自己的职业生涯,先人一步利大于弊。
四、全面实行读研收费2014年秋季学期起,按照“新生新办法、老生老办法”的原则,向所有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
研究生收取学费已经成为不可扭转的必然,大部分考生也已经接受了这个事实,对考研热情的影响非常有限。
同时研究生奖学金额度和范围也在扩大,在校表现优异的学生更不担心学费的问题。
五、2016年起取消在职研究生考试六、取消“不超过40岁”的报考限制保研具体流程▶具体流程推免的具体流程分为推荐、接收、网上报名三个阶段。
推荐和接收互不交叉,推荐结束后招生单位开始接收工作。
以下是具体的流程图。
注意:1、上图中的时间为大体时间,具体时间以推免院校以及招生院校公布的通知为准,9月分大家可以在学校官网上查询到具体信息。
2017年西北大学招收优秀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

西北大学2017年招收优秀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各位考生:我校2017年招收优秀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即将开始,现将有关要求公布如下:一、申请我校推免生包括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推免生)和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直接攻博生)。
二、接收推免生基本条件:1.具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信念坚定,社会责任感强,遵纪守法,积极向上,身心健康;2.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秀;学术研究兴趣浓厚,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专业研究潜力;3.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任何考试作弊和剽窃他人学术成果记录;4.品行表现优良,无任何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5.获所在高校2017年推免生资格;6.在本科阶段公开发表过学术论文,取得科研成果,或在国内外重大竞赛中获奖者可优先考虑。
三、接收工作:1.具有推免生资格的考生,须通过教育部“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以下简称“推免服务系统”,网址:/tm)向我校相关专业提出申请。
2.学校分批次审核申请人信息,择优选拔,额满为止,并通过“推免服务系统”向符合条件的考生发复试通知。
3.复试工作由校内各招生单位根据申请情况,分批次复试,具体复试安排由学院自定并通知考生。
4.推免生接收时间截止10月下旬。
四、推免生申请材料凡有意申请我校推荐免试生的学生,需在参加面试时将以下材料提交所申请的院、系、所:1.本人学生证、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一份;2.国家级外语考试成绩或合格证书原件及复印件一份;3.本科期间发表的论文或其他科研成果、获奖证书者,提供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4.相关表格请在西北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下载()。
五、接收专业除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外,其它专业均可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
六、奖助政策凡录取为非定向的推荐免试生(包括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入学后第一学年可100%获得6000元/年的助学金和10000元/年的奖学金。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推荐2017年度全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通知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推荐2017年度全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6.12.06•【字号】教学〔2016〕994号•【施行日期】2016.12.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就业促进,就业指导正文河南省教育厅关于推荐2017年度全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通知教学〔2016〕994号各普通高等学校: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部署,深入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发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和创新创业实践示范基地的引领带动作用,我厅将组织开展2017年度全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评选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会议精神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豫政办〔2016〕59号)有关要求,充分发挥地方、高校、教师、学生各方面的优势,通过市场引导、组织推动、政策扶持、社会支持,促进“四位一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的完善,结合“互联网+”新业态的形成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力,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服务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努力开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
二、推荐对象推荐项目需为全省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在河南省范围内创办的创新创业项目。
推荐项目要具有创业融资需求、且具有一定成长潜力,同时要符合以下条件:(一)项目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我省重点产业结构发展和调整方向,能代表本地区和本学校大学生创业水平,对全省三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二)项目的持续创新能力较强、管理科学,产品市场和效益前景好;(三)要与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紧密结合,充分运用互联网、物联网、云平台、大数据,着重培育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品种等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硕、博研究生创新创业项目;(四)项目要有高校教师参与并能承担创新创业辅导和孵化培育职责;(五)创业者必须有不低于项目所需资金30%的自筹资金;(六)项目申报高校和地方要有政策、技术、资金、场地等方面的配套扶持;(七)优先考虑能够吸引利用社会资金和学校配套资金的项目;(八)已获得省有关部门资金扶持的项目,不予重复推荐。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17年新增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普通高等学校予以备案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17年新增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普通高等学校予以备案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教育部办公厅
•【公布日期】2017.08.04
•【文号】教学厅函〔2017〕44号
•【施行日期】2017.08.04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
正文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17年新增推荐
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普通高等学校予以
备案的通知
教学厅函〔2017〕4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各硕士研究生招生单位: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新增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普通高等学校申报确认办法〉的通知》(教学厅〔2017〕8号),经符合条件高校自主申报、高校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确认推荐并公示,现对中国科学院大学等54所2017年新增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普通高等学校予以备案。
附件:2017年新增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普通高等学校备案名单
教育部办公厅2017年8月4日。
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

国普通高等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试行)正文[日期:2006-11-27] 来源:作者:[字体:大中小]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普通高等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推免生)工作的健康发展,进一步提高招生工作质量,加大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力度,引导高等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以下统称为招生单位)进行推荐、接收推免生的工作,均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免试,是指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必经过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初试,直接进入复试;本办法所称推荐是指普通高等学校按规定对本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进行遴选,确认其免初试资格并向招生单位推荐;本办法所称接收,是指招生单位对报考本单位的具有免初试资格的考生进行的复试和录取。
第四条推免生工作是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激励高校在校学生勤奋学习、积极创新、全面发展的有效措施,是提高研究生选拔质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
第五条推免生工作应做到公开、公正、公平。
推荐学校和接收单位均应制订科学、规范、明确的推荐标准、接收标准及公开透明的作程序。
第六条进行推荐和接收工作,应坚持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选拔。
在对考生平时学习和科研能力综合测评基础上,突出对考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倾向等的考查。
第七条提倡优势互补、加强交流,鼓励推免生在不同地区间、招生单位间及不同学科间的交流。
第八条教育部负责全国高等学校推免生工作的宏观管理,制订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推免生工作管理办法,规定开展推荐工作的高等学校的标准和条件;遴选专家组成推免生工作专家委员会,对高等学校是否可以开展推荐工作进行评议;公布可开展推荐工作的学校名单和年度推荐名额。
建筑与设计学院2017届本科生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综合评议艺

建筑与设计学院2017届本科生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综合评议艺术类专业加分细则(试行)根据《西南交通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细则(试行)》规定,经建筑与设计学院推荐免试研究生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我院艺术类专业推荐免试研究生综合评议加分细则如下:获奖加分分值一、学科类竞赛类加分国家级学科竞赛一等奖5分国家级学科竞赛二等奖3分国家级学科竞赛三等奖2分省级学科竞赛一等奖3分省级学科竞赛二等奖2分省级学科竞赛三等奖1分说明:1、学科类竞赛类加分仅限本届教务处公布竞赛;2、同届同一比赛取最高奖项加分;二、其他学科竞赛、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等科创活动加分(累计不超过1分)全国性竞赛一等奖 1.0分全国性竞赛二等奖0.8分全国性竞赛三等奖0.6分全省、片区性竞赛一等奖0.8分全省、片区性竞赛二等奖0.6分全省、片区性竞赛三等奖0.4分校级一等0.3分校级二等0.2分校级三等0.1分国家级大学生科创项目(优秀)0.6分/项国家级大学生科创项目(结题)0.3分/项省级大学生科创项目(优秀)0.4分/项省级大学生科创项目(结题)0.2分/项校级SRTP项目(优秀)0.2分/项校级SRTP项目(结题)0.1分/项说明:1、文艺、体育及其他社会类竞赛不能作为其他学科竞赛加分;2、大学生科创活动加分按照每个项目固定分值加分,团队请按照本细则说明部分针对团队获奖的加分方法执行。
3、大学生科创项目以相关教务处提供的证明为准;三、发表学术论文(累计不超过1分,累计不超过2篇)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被CSSCI、CI、SCI、EI、SSCI收录1分/篇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0.5/篇说明:1、论文加分由学院推免小组负责审核,教务处复核。
核心期刊的认定参考2008北大核心期刊目录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目录;2、多人在正式刊物上联合发表学术论文、艺术作品的,取作品署名前三位同学加分,第一作者为50%权重计算加分,第二作者为30%权重计算加分,第三作者为20%权重计算加分;如论文、学术论文收到正式刊物录用通知但未发表的不予加分;同一刊物同一期只认定一篇文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届国家、上海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
优秀应届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执行办法
经学校研究决定,对我校在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上海市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本科生,给予15个名额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具体工作如下:
一、选拔目的
为了推动我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学校通过实施“兴趣驱动、自主实验、重在过程、追求实效”为原则的大学生创新计划,使学生在本科阶段就得到从事科学研究过程的训练,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为更好的促进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上海市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的开展,特开展此项工作。
二、适用对象
1.纳入国家普通本科招生计划录取的应届毕业生,并符合当年免试研究生资格条件。
2.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上海市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已结题项目的负责人或项目主要完成人。
3.该推免名额不占学院(系)推免名额。
三、选拔条件
1.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上海市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项目已经按计划结题,有质量较高、学术规范的结题报告;
2.该项目被学校推荐到或参加过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上海市大学生创新活动论坛;
3. 该项目获得过第一届同济大学创新创业论坛特等奖、一等奖;
4.该项目参加过省部级以上的项目展示或公开大会学术交流;
5.该项目在国内、国际期刊或国际会议上发表过论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论文或被SCI、EI、ISTP检索的论文优先;
6.工科类项目有相应的项目作品,并且参加过省(市)级以上的作品展示或比赛;
7.项目参加过其他各类省部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并且获得一定的奖励;
8.项目参加过由全国专业指导委员会组织的学术活动;
9.项目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10.其他与上述级别相当的各类学术活动。
说明:
(1)选拔条件1为必备条件;
(2)同时至少须满足其他选拔条件中的一项;
(3)原则上每个项目只能有一位完成人提出申请(项目负责人或项目主要完成人)。
四、实施办法
1.2017届国家、上海市大学生创新计划优秀应届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由同济大学大学生创新俱乐部负责组织工作。
2.大学生创新俱乐部接收各学院(系)审核通过的学生申请材料。
时间从即日起到2016年9月5日12:00截止。
3.评选流程
(1)全校符合条件的应届本科生均可申请;
(2)学生向所在院(系)创新分俱乐部提出书面申请,由分俱乐部负责老师组织专家进行初评;
(3)学生应预先了解拟申报学科专业的相关信息,并取得拟申报学科专业教师的书面推荐认可;
(4)经分俱乐部初评后推荐优秀申请者至总俱乐部,提交学院(系)推荐汇总表(见附件3)和申请人材料,由总俱乐部进行资料汇总。
经教务处审核通过后,方可获得面试资格;全国大学生创新年会或上海市大学生创新论坛十佳项目主要完成人(每个项目限1人)可自动获得面试资格;
(5)教务处负责组织专家进行综合评审,产生获得保研资格候选学生名单;
(6)获得保研资格候选学生名单在网上公示;
(7)获得保研资格候选的学生,通过公示后,参加学院组织的专业面试;
(8)拟录取名单由教务处审核后上报学校推免生遴选工作领导小组审定。
4.申请人所需提交材料
(1)国家、上海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表(见附件1),同时提交书面与电子版表格(空白表格见附件1),电子版请发送
到邮箱yao1981@;
(2)学生成绩单;
(3)学生提交一份体现“兴趣驱动、自主实验、重在过程、追求实效”的十六字方针的项目小结(2000字);
(4)项目相关各类获奖证明、证书、材料等;
(5)项目指导教师推荐书(见附件2);
(6)项目结题报告。
5.材料上交及联系方式
提交方式:接收以各学院(系)为单位提交的通过审核的学生申请材料、学院(系)推荐汇总表;
提交地点:四平路校区瑞安楼604室教务处实践教学科;
提交时间:即日起到2016年9月5日12:00截止;
联系方式:教务处实践教学科姚智圆老师,65983473
附件:
1.同济大学 2017届国家、上海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表
2.项目指导教师推荐书
3.2017届国家、上海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优秀应届毕业生推荐免试研究生学院(系)推荐汇总表
同济大学 2017届国家、上海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推荐
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表
注:填写不够,可附页。
在()中打√
项目指导教师推荐书
注:在()中打√
附件3:
2017届国家、上海大学生创新计划优秀应届毕业生推荐免试研究生学院(系)推荐汇总表
学院(系)(盖章):
注:“项目内排名”是指根据申请人在项目中所做的贡献进行排名。
学院(系)负责人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