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六年级上数学《 确定起跑线》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数学《   确定起跑线》教案

《确定起跑线》教案以下是整理的关于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确定起跑线》的教案,供您参考: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等方法,能够确定跑道的起跑线位置。

2.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体育比赛中的起跑线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与体育之间的联系。

二、教学内容1.跑道的组成及每圈的距离差。

2.确定起跑线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确定起跑线的方法。

难点:每圈的距离差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实物演示法:利用跑道模型进行实物演示,帮助学生理解跑道的组成和每圈的距离差。

2.讲解法:教师讲解确定起跑线的方法和步骤。

3.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4.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跑道的组成和每圈的距离差,帮助学生理解。

五、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体育比赛中的起跑照片,引导学生观察起跑线的位置,引入本课的主题《确定起跑线》。

2.新课学习:(1)介绍跑道的组成,包括直线段、弯道和终点线等。

(2)通过模型演示,让学生观察每圈的距离差,并理解其意义。

(3)讲解确定起跑线的方法和步骤,并举例说明。

3.巩固练习:(1)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2)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4.课堂小结: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确定起跑线的方法和步骤,以及在体育比赛中的应用。

5.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与反馈1.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提问和练习等方式,评价学生对确定起跑线的方法和步骤的掌握情况。

2.教学反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知识与技能:1.理解跑道的基本结构和起跑线的设置原理。

2.掌握根据跑道长度和道次确定起跑线位置的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1.经历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数学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赛精神。

二、教学重点•理解起跑线设置的原因和原理。

•掌握确定起跑线位置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如何根据跑道长度和道次正确计算出起跑线的位置。

•理解内、外道长度差异对运动员比赛成绩的影响。

四、教学资源•教科书•跑道示意图•计算器•多媒体课件(包含跑道示意图和动态演示)五、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跑道结构和起跑线设置原理。

•演示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跑道示意图和起跑线设置过程。

•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计算,探究起跑线位置的计算方法。

六、教学过程1.导入•展示田径比赛的视频片段,特别关注起跑环节。

•提问:为什么运动员不在同一起跑线上起跑?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知识讲解•介绍跑道的基本结构,包括直道长度、弯道半径等。

•讲解起跑线设置的原因:由于内外道长度不同,为保证比赛公平,需要设置不同的起跑线位置。

•推导起跑线位置的计算公式:外道起跑线位置= 内道起跑线位置+ 相邻两道间的长度差。

•举例说明如何根据公式计算起跑线位置。

3.巩固练习•提供不同长度和道次的跑道数据,让学生独立计算起跑线位置。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错误,并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和验证答案。

4.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起跑线设置对比赛公平性的影响。

•分享讨论成果,比较不同组的观点和见解。

5.课堂总结•总结起跑线设置的重要性和计算方法。

•强调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鼓励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6.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鼓励学生自行查找田径比赛资料,了解更多关于起跑线的知识。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推荐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第【1】篇〗确定起跑线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确定起跑线教材第80、第81页的内容。

教学要求1.通过教学,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的圆的周长的知识。

2.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学习了圆的周长,你能说出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吗二教学实施1.出示跑道图,提出问题。

老师:当你走进田径运动场时,你一定会被塑胶跑道所吸引。

你知道比赛时,为什么运动员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吗学生:因为终点相同,如果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外圈的运动员跑的距离长,所以外圈跑道的起跑线位置应该前移。

提问:各跑道的起跑线应该相差多少米呢学生分组讨论。

2.学生动手进行计算。

(1)探究方法。

通过观察,学生能够发现跑道由两条直段跑道和两个半圆形跑道组成。

直道长85.96 m,第一条半圆形跑道的直径是72.6 m,每条跑道宽1.25 m,如教材第80页上面的图所示。

如果两个半圆形跑道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圆,可以先求出一个圆的周长,再加上两段直道的长度,这样就能求出每条跑道的长度。

(2)学生计算每条跑道的长度,π取 3.14159。

最后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1 2 3 4 5 6 7 8直径/m 72.6 75.1圆周长/m 228.08 235.93跑道全长/m 400 407.85d1=72.6d2=75.1d3=77.6d4=80.1d5=82.6d6=85.1 d7=87.6 d8=90.1第1道:3.14159×72.6+2×85.96≈400(m)第2道:3.14159×75.1+2×85.96≈407.85(m)第3道:3.14159×77.6+2×85.96≈415.71(m)第4道:3.14159×80.1+2×85.96≈423.56(m)第5道:3.14159×82.6+2×85.96≈431.42(m)……(3)计算相邻两道之差。

六年级数学教案《确定起跑线》

六年级数学教案《确定起跑线》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使用尺子测量长度,确定起跑线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尺子测量,讨论确定起跑线的位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合作意识,学会倾听他人观点,并尊重他人的看法。

教学重点:1.学会使用尺子测量长度。

2.通过合作讨论确定起跑线的位置。

教学难点:学生在确定起跑线的位置时,需要考虑距离的相对关系。

教学准备:尺子、绳子、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测量长度方法,以及尺子的使用方法。

2.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确定起跑线”。

二、讲解尺子的使用方法(5分钟)1.讲解尺子上的单位及标注,如厘米、毫米等。

2.示范如何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三、小组合作(15分钟)1.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组4人。

2.给每组发放一条绳子和一把尺子。

3.提出以下问题:一条200厘米长的绳子,你能根据绳子的长度确定起跑线的位置吗?4.小组成员分别发表自己的观点,经过讨论,确定起跑线的位置。

5.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陈述其观点,并回答其他组的提问。

四、展示和总结(10分钟)1.请各小组的代表上黑板用粉笔画出他们所确定的起跑线位置。

2.引导学生观察各组的起跑线位置,并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讨论合理与不合理之处。

3.总结各组的观点,并指出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不正确的。

五、拓展(10分钟)1.提出更复杂的问题:如果只有一条100厘米长的绳子,你能根据绳子的长度确定起跑线的位置吗?请同样进行小组讨论。

2.让学生回答这个问题,并解释自己的观点。

六、课堂练习(10分钟)根据教师提供的不同长度的绳子,让学生进行测量,并确定起跑线的位置。

七、课堂总结(5分钟)让每个小组的代表总结本节课学到的重要知识点,并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八、作业布置(2分钟)布置作业:使用尺子测量家庭中几个物体的长度,如桌子、椅子等,并画出起跑线的位置。

下节课交验。

人教版确定起跑线教案

人教版确定起跑线教案

人教版确定起跑线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起跑线的概念,知道起跑线在比赛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正确的起跑线设置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竞技水平。

二、教学内容1. 起跑线的定义及作用2. 起跑线设置的方法和步骤3. 起跑线设置的注意事项4. 起跑线练习与比赛5. 团队合作与竞技水平的提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起跑线的设置方法和步骤,团队合作与竞技水平的提高。

2. 教学难点:起跑线的精确设置,团队协作的默契。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起跑线的定义、作用及设置方法。

2.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起跑线设置练习和比赛。

3. 讨论法:组织学生探讨团队合作与竞技水平提高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起跑线在比赛中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讲解起跑线的定义、作用及设置方法。

3.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起跑线设置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比赛环节:学生进行起跑线设置比赛,评选出最佳起跑线设置团队。

5. 总结环节:组织学生讨论团队合作与竞技水平提高的方法,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起跑线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起跑线设置的技巧和准确性。

3. 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以及竞技水平的提高。

七、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起跑线定义、作用及设置方法的讲解。

2. 起跑线设置工具:如标志物、测量工具等。

3. 比赛场地:用于学生进行起跑线设置比赛。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起跑线定义、作用及设置方法。

2. 第二课时:学生进行起跑线设置练习和比赛。

3. 第三课时:总结课程内容,评价学生学习成果。

九、教学拓展1. 邀请专业教练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了解起跑线设置的技巧和重要性。

2. 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比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3. 开展起跑线设置技巧的课题研究,促进学生创新思维。

十、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需要调整。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确定起跑线》优秀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确定起跑线》优秀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确定起跑线》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确定起跑线》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一节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这为本次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本节课通过田径比赛中确定起跑线的问题,引入圆的周长公式的应用,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往往因为不能准确地找出问题的关键词而无从下手。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圆的周长公式的应用,学会如何利用圆的周长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确定起跑线的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找出问题的关键词,准确地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田径比赛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解决问题。

2.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找出问题的关键词,逐步引导学生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问题。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准备相关的教学素材和课件。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预习相关知识,了解圆的周长公式,准备参与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田径比赛的情境,引出确定起跑线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找出问题的关键词。

确定起跑线(教案)2023-2024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

确定起跑线(教案)2023-2024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

确定起跑线(教案)2023-2024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教学如何确定起跑线。

起跑线是田径比赛中起跑的标志线,对于比赛的公平性和准确性至关重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确定起跑线的方法和技巧,能够在实际比赛中正确地确定起跑线。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起跑线的重要性,并明确起跑线的定义。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测量能力,学会使用测量工具进行起跑线的确定。

3.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如几何和测量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公平竞争意识。

教学难点:1. 确定起跑线的准确位置,确保比赛的公平性。

2. 学生对于测量工具的正确使用和读数的准确性。

3. 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运用,如几何和测量原理。

教具学具准备:1. 田径场或操场,用于实际操作和演示。

2. 卷尺、直尺、测量带等测量工具。

3. 教学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和解释数学原理。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介绍田径比赛中起跑线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解释起跑线的定义和作用,以及如何确定起跑线的方法和步骤。

3. 演示:在田径场或操场上进行实际操作,展示如何使用测量工具确定起跑线的准确位置。

4. 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使用测量工具确定起跑线,并互相检查和纠正。

5. 总结:回顾和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起跑线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准确确定起跑线。

板书设计:1. 起跑线的定义和作用。

2. 确定起跑线的方法和步骤。

3. 使用测量工具进行起跑线的确定。

4. 注意事项和常见错误。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田径比赛或相关视频,注意起跑线的确定方法,并与课堂所学内容进行对比。

2. 让学生尝试使用测量工具,确定自己家中的起跑线,记录过程和结果。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确定起跑线的方法和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公平竞争意识。

同时,也要注意学生的安全,确保他们在使用测量工具和进行实际操作时安全可靠。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确定起跑线》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确定起跑线》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确定起跑线》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确定起跑线》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一节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圆的周长公式,并能够运用该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圆的周长与半径之间的关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一定的几何知识。

但是,对于圆的周长公式的推导和应用,大部分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来理解圆的周长公式,并能够灵活运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圆的周长公式,并能够运用该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问题,培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圆的周长公式。

2.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实际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圆的周长公式。

2.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内容包括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与圆的周长相关的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3.学习任务单:为学生准备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逐步完成学习任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一个学校的环形跑道,提出问题:如何确定起跑线,使运动员跑完规定的圈数?引导学生思考,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与圆的周长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自行车轮子的周长、圆桌的周长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3.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推导出圆的周长公式。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与圆的周长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确定起跑线》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确定起跑线》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以及圆周率的含义。圆周长是圆一周的长度,圆周率是圆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常数,用π表示,约等于3.14。这个概念对于计算任何圆形物体的周长都非常重要。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在运动会中,如何利用圆周率来计算并确定不同跑道的起跑线位置,保证比赛的公平性。
《确定起跑线》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
《确定起跑线》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圆》的第三节“确定起跑线”。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掌握圆周率的概念。
2.学会计算圆的周长,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3.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在运动会等比赛中如何确定起跑线,保证比赛公平。
1.教学重点
(1)掌握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理解圆周率的含义。
例如: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用符号π表示,约等于3.14。
(2)学会运用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如确定起跑线。
例如:已知跑道的长度和圆的半径(或直径),计算出起跑线的位置。
2.教学难点
(1)理解圆周率的含义及其在计算圆周长中的应用。
2.实践活动的设置: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小组在确定起跑线时遇到了困难。这提示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应适当增加实践活动的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
3.学生小组讨论的引导: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学生在讨论起跑线确定的问题时,有时会偏离主题。为了提高讨论的效率,我应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加强引导,确保讨论主题的聚焦。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确定起跑线》教案

《确定起跑线》教案

《确定起跑线》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起跑线在跑步比赛中的重要性。

2. 学会使用测量工具确定起跑线的位置。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积极参与体育比赛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起跑线的作用和重要性。

2. 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3. 确定起跑线的位置的步骤。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起跑线的作用和重要性。

2. 实践操作法:学生分组练习使用测量工具确定起跑线的位置。

3.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确定起跑线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步骤:1. 导入:讲解起跑线在跑步比赛中的重要性。

2. 讲解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3.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练习使用测量工具确定起跑线的位置。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确定起跑线的方法和技巧。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理解起跑线的作用和重要性。

2. 学生能熟练使用测量工具确定起跑线的位置。

3. 学生能在比赛中正确设置起跑线,体现出团队合作和积极参与的精神。

1. 教学课件:起跑线的作用和重要性的图片和文字说明。

2. 测量工具:卷尺、测量仪器等。

3. 体育场地:学校操场或体育教室。

七、教学环境:1. 教室或操场:提供足够的空间进行讲解和实践操作。

2. 安全设施:确保教学环境安全,避免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受伤。

八、教学安全:1. 提醒学生遵守体育场地规则,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2. 教师应监督学生正确使用测量工具,防止误伤。

3. 在实践操作中,要求学生保持距离,避免碰撞和摔倒。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跑步比赛,让学生亲身体验起跑线的重要性。

2. 邀请专业教练或运动员来校进行讲座,分享确定起跑线的经验和技巧。

十、教学反思:1. 教师应在课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确定起跑线教学的掌握情况。

2.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

3. 教师应定期与同事交流教学心得,共同探讨提高确定起跑线教学的质量。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重点关注学生对起跑线作用和重要性的理解,以及学生能否独立使用测量工具确定起跑线位置的能力。

确定起跑线 教案

确定起跑线 教案

确定起跑线优质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目标:使学生理解起跑线在跑步比赛中的重要性,并学会如何确定起跑线。

1.2 教学内容:起跑线的作用确定起跑线的方法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起跑线的作用和确定起跑线的方法。

互动法:提问学生关于起跑线的问题,引导学生参与讨论。

1.4 教学资源:起跑线示意图跑步比赛视频1.5 教学活动:观看跑步比赛视频,引导学生注意起跑线的位置和作用。

讲解起跑线的作用和重要性。

讲解确定起跑线的方法,并展示示意图。

第二章:确定起跑线的方法2.1 课程目标:使学生掌握确定起跑线的方法,并能够独立进行起跑线的确定。

2.2 教学内容:直道起跑线的确定方法弯道起跑线的确定方法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直道和弯道起跑线的确定方法。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起跑线的确定。

2.4 教学资源:起跑线示意图测量工具(如卷尺)2.5 教学活动:讲解直道起跑线的确定方法,并展示示意图。

讲解弯道起跑线的确定方法,并展示示意图。

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使用测量工具确定起跑线。

第三章:直道起跑线的确定方法3.1 课程目标:使学生掌握直道起跑线的确定方法,并能够独立进行直道起跑线的确定。

3.2 教学内容:直道起跑线的标记方法直道起跑线的测量方法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直道起跑线的标记方法和测量方法。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直道起跑线的确定。

3.4 教学资源:起跑线示意图测量工具(如卷尺)标记工具(如粉笔)3.5 教学活动:讲解直道起跑线的标记方法,并展示示意图。

讲解直道起跑线的测量方法,并展示示意图。

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使用测量工具和标记工具确定直道起跑线。

第四章:弯道起跑线的确定方法4.1 课程目标:使学生掌握弯道起跑线的确定方法,并能够独立进行弯道起跑线的确定。

4.2 教学内容:弯道起跑线的标记方法弯道起跑线的测量方法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弯道起跑线的标记方法和测量方法。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弯道起跑线的确定。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教案范文推荐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教案范文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教案范文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教案范文第【1】篇〗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田径跑步比赛的录像,看看选手们在比赛中是如何起跑的。

2.发现问题:在观看录像的过程中,同学们是否发现了问题呢?比如选手们如何确定起跑线的位置,起跑线应该放在哪里等等。

3.提出问题:根据观看录像的发现,我们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如何确定起跑线的位置?起跑线应该放在哪里?如何计算起跑线的位置?等等。

二、知识讲解,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1.介绍体育场及环形跑道的结构:通过多媒体课件,介绍体育场及环形跑道的结构,让同学们了解田径场跑道的结构,为后面的实践活动做好铺垫。

2.讲解确定起跑线的方法:通过多媒体课件,讲解确定起跑线的方法,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图形测量的相关知识计算并确定400米跑道的起跑线。

3.实践活动:让同学们分小组进行实践活动,通过探究性活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动手实践解决问题,学会确定起跑线的方法。

三、模型建立,初步应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1.观察、比较、分析、抽象的数学活动:通过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的数学活动,建立确定起跑线方法的模型。

2.初步应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应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如在中部操场跑道上摆放起跑位置等等。

四、课堂小结,体会探索的乐趣;1.课堂小结:通过课堂小结,让同学们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成果。

2.体会探索的乐趣:通过本节课的实践活动和模型建立,让同学们体会到探索的乐趣,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五、课后实践,确定中部操场跑道起跑线;通过课后实践,让同学们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确定中部操场跑道的起跑线。

比赛录像中展示了今年第32届巴西里约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和男子400米决赛,这些比赛都非常精彩。

在观看100米比赛的起跑照片时,我们发现了一个问题:虽然这些比赛都是赛跑,但是400米比赛的起跑线却不在同一起跑线上。

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优秀8篇)

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优秀8篇)

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优秀8篇)确定起跑线教学反思篇一利用综合实践活动提升学生数学应用能力——以《确定起跑线》一课为例数学课是以数学体系的理论知识为主,而数学实践活动课则好比是在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搭起的桥梁。

小学数学教学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安排,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好数学,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发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重新创造知识,感受数学的趣味,增强数学意识和运用意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大作用。

本文将以六年级上册的《综合实践课》的内容是“确定起跑线”为例,来谈谈如何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数学应用能力。

《确定起跑线》是六年级上册第5单元后的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

这节课是学生在认识了圆、学习了圆的周长和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实践活动。

学生通过对跑道的认识、测量、记录、计算、推理等多方面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归纳和拓展问题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体会和掌握数学抽象、推理等思想,从而发展数学的应用意识,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玩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学习积极性。

《数学课程标准》对“综合应用”领域的总体要求是:“让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

”由此可见,“应用”数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悟思考问题的方法应该是本节课的重心所在。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将本课的目标定位于: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半圆式田径跑道的基本结构,学会利用圆的周长等知识来确定起跑线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切实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一、发现和提出问题。

田径场是学生很熟悉的地方,让学生联想曾经历的体育活动经验,意识到内圈跑道与外圈跑道有差别,400 米比赛起跑线不同才能公平,并自发的提出需要研究的问题。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优秀教案推荐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优秀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了解田径赛道的结构,学会确定塞到起跑线的方法。

2、结合具体实际问题,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等活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探索的乐趣,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通过对赛道周长的计算,了解田径场跑道的结构,能根据所学知识解决确定起跑线的问题。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圆的知识解答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探究起跑线位置的设置与什么有关。

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出示关于100米和400米比赛的视频,学生认真观察,想想两种比赛规则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设计意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将100米和400米比赛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便于学生观察和了解。

联系生活,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同:都在各自的跑道上。

不同:100米为直道,400米为弯道,且400米赛道运动员的起跑线不同。

师:为什么100米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而400米却不同?(可追加问题:如果你是一名运动员,在400米跑中你会选择哪条赛道?)(出示“赛道”)生:在外圈的吃亏,外圈比内圈长。

生:内圈的起跑线向前移动一些,终点不变,这样比赛就公平了。

(给学生足够的思考和回答时间)师:同学的思维非常的敏锐,而且超出了老师的想想。

那么外圈的起跑线究竟要向前移动多少,比赛才相对的公平呢?(设计意图:适当的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为下面学习新知奠定基础。

)师:所以为了解决比赛公平的问题,我们共同研究如何“确定起跑线”,板书课题。

二、进入新课。

1、分析赛道师讲解跑道结构:400米标准运动场一般有8条赛道,最里面的为第一道,依次为第二道,第三道……,每条赛道有内外两条线组成,每条跑道的长度指这条赛道中内测线的长度。

那么(课件出示以下三个问题)(1)400米运动场指的是那条赛道的长度?(2)每条赛道由几部分组成?(3)如何计算每条跑道的长度?(设计意图:第二、三问题直接点出本课的教学重点,且难度适中,在学生思考和讨论的过程中很容易得出合理的结论,以此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第【1】篇〗《确定起跑线》教案【教学内容】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制上册第75—76页【教材分析】本课是一节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课,是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新增加的一个内容。

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

因此,本册教材设计了“确定起跑线”这个数学综合运用活动,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如:圆的知识),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在教学本课之前,我通过调查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圆的概念、圆的画法还有圆周长的计算方法等知识。

通过调查我还发现学生对体育活动也很喜欢,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起跑时运动员不能站在同一起跑线的现象也有一定的认识,但具体这样做是为什么、相邻两跑道起跑线该相差多远呢?学生很少从数学的角度去认真的思考。

所以在教学中学生可能会在“相邻跑道相差多远”这一点上有些困难。

【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椭圆式田径场跑道的结构。

2、让学生会用圆的有关知识计算所走弯道的距离,知道“跑道的弯道部分,外圈比内圈要长”,学会确定起跑线的方法。

3、通过活动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探索的乐趣,感受到数学在体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重点难点】会计算每条跑道的长度,能根据跑道的长度差确定起点的位置。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课前激趣:同学们喜欢上体育课吗?你们在体育课上进行过什么体育活动?你喜欢什么体育活动呢?【设计意图:拉近与学生心灵的距离。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欣赏运动场上运动员百米赛跑和四百米赛跑起跑时的。

师:你看到了什么?又发现了什么问题呢?请大家畅所欲言。

(师指名回答)。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能力。

】师:同学们回答得真好!从上我们可以看出来,在进行百米赛跑时,起点是相同的。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活动课《确定起跑线》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活动课《确定起跑线》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活动课《确定起跑线》一、教学目标1.理解什么是起跑线。

2.能够准确画出起跑线。

3.能够应用起跑线概念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重点1.理解起跑线的含义。

2.准确画出起跑线。

三、教学难点1.应用起跑线概念解决问题。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白板、黑板、彩色粉笔、教材PPT。

2.学生准备:铅笔、橡皮、教材。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引入活动,提出问题:“什么是起跑线?如果你要确定一个起跑线,你会怎么做?”2.让学生自由发言,了解学生对起跑线概念的理解程度。

第二步:新知讲解1.通过教材内容,简要介绍起跑线的概念和作用。

2.通过示例,展示如何准确画出起跑线。

第三步:引导实践1.让学生根据给定的问题,尝试画出起跑线。

2.辅导学生检查和纠正自己的画法,确保画出准确的起跑线。

第四步:活动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起跑线的重要性和应用。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应用,加深对起跑线的理解。

六、课堂延伸1.给学生类似的问题,让他们在小组内一起探讨如何确定起跑线。

2.定期对学生进行起跑线绘制的练习,巩固知识。

七、作业布置1.布置作业:完成教材上关于起跑线的练习题。

2.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思考起跑线的实际应用场景。

八、教学反思1.教师反思:本课教学中是否有不足之处?学生是否都掌握了起跑线的概念?2.学生反思:他们对起跑线还有哪些疑问?还需要继续加强掌握的知识点是什么?以上就是本节课《确定起跑线》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起跑线的概念和应用。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确定起跑线》人教新课标(2)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确定起跑线》人教新课标(2)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确定起跑线》人教新课标(2)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准确理解「确定起跑线」的概念,并能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能够掌握使用算式进行起跑线的确定,并能应用于不同情境。

–能够规范书写解答过程,增强数学逻辑思维。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和讲解,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思考,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习惯。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启发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勇于创新思维,乐于挑战难题。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培养责任感与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1.理解「确定起跑线」的概念;2.掌握使用算式进行起跑线的确定。

三、教学难点1.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第一节:引入•通过展示一道与日常生活有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确定起跑线。

•引导学生尝试用文字描述个人对「确定起跑线」的理解。

第二节:知识讲解•介绍「确定起跑线」的概念,通过具体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概念。

•提醒学生「确定起跑线」的重要性,引导他们注意解题的步骤和方法。

第三节:示范演练•讲解如何使用算式进行起跑线的确定,引导学生分步进行实际操作。

•老师示范一个关于起跑线的例子,让学生跟随操作并自行尝试类似的题目。

五、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强调「确定起跑线」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解决问题时积极运用所学知识。

六、作业布置•布置一些与「确定起跑线」相关的练习题,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并及时交作业。

•鼓励学生在作业中多思考,多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七、拓展延伸•提供更多关于「确定起跑线」的应用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

•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有关数学问题的启发式方法,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计划,《确定起跑线》这一主题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对待,加深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提升自己的数学能力。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确定起跑线》人教新课标(4)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确定起跑线》人教新课标(4)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确定起跑线》人教新课标(4)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理解起跑线的概念及其作用。

–能够运用确定起跑线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锻炼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解决问题的勇气和信心。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确定起跑线的方法。

2.难点:运用确定起跑线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新课标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

2.教具:黑板、粉笔、教案、习题册等。

3.学生:已掌握基本数学知识的六年级学生。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教师简单介绍起跑线的概念,并引出本节课主题:确定起跑线。

第二步: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确定起跑线的方法和应用。

2.通过实例演示如何确定起跑线,并让学生积极参与。

第三步:练习1.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互相配对讨论解答。

2.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第四步:拓展1.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问题,让他们尝试更复杂的情况来确定起跑线。

2.鼓励学生展示他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第五步:总结1.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强调重点。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方法。

五、板书设计:1.确定起跑线2.方法:…3.应用:…六、课堂检测:设计几道与确定起跑线相关的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交卷,检测他们的掌握程度。

七、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内容。

八、教学反思:结合本节课的实陵,反思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为下节课改进教学方法做准备。

以上就是本节课《确定起跑线》的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2023年《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篇

2023年《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篇

2023年《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3篇《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80~81页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了解椭圆式田径跑道的构造,学会确定跑道起跑线的方法。

2.结合详细的实际问题,通过观看、比拟、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独立思索与合作沟通等活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

3.在主动参加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探究的乐趣,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在体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通过对跑道周长的计算,了解椭圆式田径场跑道的构造,能依据所学学问解决确定起跑线的问题。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圆的学问解答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探究起跑线的设置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预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出示校运会100米竞赛和400米竞赛的场面。

教师:看了两个竞赛,在起跑线上你发觉了什么状况?(组织学生沟通)预设1:100米跑运发动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而400米跑运发动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

预设2:外面跑道的运发动站在前面,里面跑道的运发动站在后面,这样公*吗?预设3:400米跑的起跑线位置是怎样安排的?教师:今日,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运动场,用我们学过的学问来讨论、解决这些问题,了解竞赛的时候各跑道的起跑线是如何确定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看不同的起跑场景,比拟不同点,从而引入需要讨论的数学问题。

二、合作探究(一)明确探究的方向(课件出示完整跑道图)教师:观看跑道图,每条跑道一圈的长度相等吗?差异在哪里呢?竞赛的时候,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怎样才能做到公*竞赛?(二)合作探究1.小组沟通:观看跑道图,说一说,每一条跑道详细是由哪几局部组成的?内、外跑道的差异是怎样形成的?学生充分沟通得出结论:①跑道一圈长度=2条直道长度+1个圆的周长(两个弯道合成一个圆);②内外跑道的长度不一样,是由于内圆和外圆的周长不一样。

2.小组争论:怎样找出相邻两个跑道的长度之差?预设1:分别把每条跑道的长度算出来,也就是计算2个直道长度与一个圆周长的总和,再相减,就可以知道相邻两条跑道的长度之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制上册第75—76页
【教材简析】《确定起跑线》是一节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的实践活动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圆的概念和周长等知识的基础上设计的。

教材设计这个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一方面让学
生了解田径场跑道的结构,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性活动,综合使用所学的知识和
方法,动手实践解决问题,学会确定起跑线的方法;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数学在
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持续提升实践水平和解决问
题的水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使用圆的相关知识计算所走弯道距离的过程,了解“跑道的弯道部分,外圈比内圈要长”,从而学会确定起跑线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等活动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情感与态度: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 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探索的乐趣,感受到数学在体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通过圆的周长计算公式,了解田径场跑道的结构,能根据起跑线设置原理准确计算起跑线的位置。

【教学难点】综合使用圆的知识解答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探究起跑线位置的设置与什么相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观看短片:
(1)2007年日本大阪第11届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100米决赛场面;
(2)2007年日本大阪第11届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400米决赛场面。

师:看了这两段比赛短片,你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和大家一起研究呢?
(组织学生交流)
生1:100米跑运动员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而400米跑运动员为什么要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
生2:400米跑的起跑线位置是怎样安排的?外面跑道的运动员站在最前,这样公平吗?
师: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运动场,用我们以往所学的知识来研究、解决这些问题,了解比赛的时候各跑道的起跑线是如何确定的。

(板书课题:确定起跑线)
【设计意图:《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

运动会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活动,它贴进学生的生活实际,真实、自然。

课的开始表现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比赛活动,让学生在观看比赛的同时发现了比赛中存有的问题,并且提出问题,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到处隐藏着数学问题,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二、观察跑道、探究问题:
(一)观察,明确差别:(出示完整跑道图)
师:观察这个图,每条跑道一圈的长度相等吗?
生:不相等。

师:差别在哪里昵?
生:差别在跑道的弯道部分,外圈的弯道路线长,内圈的弯道路线短。

终点相同,如果在同一条起跑线,外圈的运动员跑的距离比较长。

师:所以,比赛的时候,为了公平,外圈的起跑线位置应该靠前一些,保证每个运动员都跑完相同的距离。

【设计意图:把生活中的跑道缩小放在屏幕上,既直观又形象,也便于学生观察。

让学生从图中直观地看出每条跑道一圈的长度确定存有差异,激发他们探究、解决问题的愿望。

】(二)分析,确定思路:
1、小组交流:观察上图,每一条跑道具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汇报:每一条跑道都是由两个直道和两个半圆形跑道组成的。

师:85.96米是指哪部分的长度?(指每一条直道都是85.96米)
师:既然每一条直道都是85.96米,也就是说,跑道的长度与直道无关,为了便于我们更好的观察,我们暂时将直道拿走,能够吗?
(课件演示:直道消失,屏幕上只剩下左右两个弯道。


师:左右两个半圆形的弯道合起来是什么?
生:合起来是一个圆。

(课件演示:每条跑道左右两个弯道合成一个圆动画。

)
师:现在每一圈跑道的长度能够看成什么呢?
生:因为两个半圆形跑道合起来就是一个圆,所以每条跑道的长度能够看成是两条直道的长度与圆的周长的和。

(板书:跑道一圈长度=2条直道长度+圆周长)
2、小组讨论:
怎样找出相邻两个跑道的差别?
汇报小结:
⑴分别把每条跑道的长度算出来,也就是计算2个直道长度与一个圆周长的总和,再相减,就能够知道相邻两条跑道的差别。

⑵因为跑道的长度与直道无关,只要计算出各圆的周长,再算出相邻两圆的周长相差多少米,就是相邻跑道的差别。

【设计意图:《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这里学生发现左右的两个半圆合起来是一个圆,课件演示将左右的弯道合成一个圆,鼓励学生大胆设想,然后通过小组的合作、交流,倾听别人的意见和想法,激发自己的灵感,让每一个学生对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呵护他们的创新思维。


(三)计算,得出结论。

师:计算圆的周长要知道什么?
生:直径
师:第一道的直径为72.6米,第二道是多少?第三道呢?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实行计算)
方法一:计算完成下表。

方法二:
75.1×3.14-72.6×3.14=7.85(m)
77.6×3.14-75.1×3.14=7.85(m)
……
(引导学生将3.14159换成π实行计算)
师:刚才大家通过计算已经知道了400米跑相邻两个跑道长度大约相差7.85米,也就是相邻跑道的起跑线应该相差7.85米。

哪一种方法更快更简便呢?
生:第二种方法更简便。

师:如果我们在计算圆的周长时直接用π来表示,看你有什么发现?
(72.6+1.25×2)π-72.6π
=72.6π-72.6π+1.25×2×π
=1.25×2×π
(75.1+1.25×2)π-75.1π
=75.1π-75.1π+1.25×2×π
=1.25×2×π
……
生:相邻跑道起跑线相差都是“跑道宽×2×π”
(板书:400米跑相邻起跑线相差:跑道宽×2×π)
师:从这里能够看出:起跑线的确定与什么关系最为密切?
生:与跑道的宽度关系最为密切。

师(小结):同学们经过努力终于找到了确定起跑线的秘密!对了,其实只要知道了跑道的宽度,就能确定起跑线的位置。

【设计意图: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展开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填写表格或推理方法,找出确定起跑线的规律:即400米跑起跑线差别是“跑道宽×2×π”。

用这个代数式来表示,既便于学生发现规律,也减轻了他们的计算负担,与此同时,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也得
到了提升。

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不但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也获得了使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数学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师:同学们真利害!不过某一次比赛时裁判调整了跑道的宽度,你能帮裁判再计算一下相邻两条跑道的起跑线又该相差多少米吗?
400米的跑步比赛,跑道宽为1.5米,起跑线该依次提前多少米?如果跑道宽是1.1米呢?
2、在运动场上还有200米的比赛,跑道宽为1.25米,起跑线又该依次提前多少米?
生1:跑道宽与前面的400米一样,我能够用前面算的7.85米除以2,是3.925米。

生2:200米的比赛运动员只跑了一个弯道,只增加了一个跑道宽,直接用“道宽×π”就能够,即1.25×3.14=3.925(米)。

师:同学们的想法都很巧妙,谁的更实用呢?
【设计意图:数学的学习只有应用于生活,才能体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生活中类似的问题很多,学生通过对400米跑道起跑线的确定,基本掌握了起跑线的确定原理和方法,再通过练习,让他们灵活地使用知识解决其他类似的问题,进一步打开他们的思维空间。


四、全课小结:
谈一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确定起跑线
每一条跑道的长度=两个直道的长度+圆的周长
(72.6+1.25×2)π-72.6π(75.1+1.25×2)π-75.1π
=72.6π-72.6π+1.25×2×π=75.1π-75.1π+1.25×2×π
=1.25×2×π=1.25×2×π
400米跑相邻跑道相差:跑道宽×2×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