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职称重难点速记档案工作实务第三章

合集下载

档案工作实务复习

档案工作实务复习

档案工作实务复习档案工作实务复习档案工作是保障国家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公民权利、发挥文化历史作用的重要领域。

近年来,档案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成果,但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不足。

为了提高档案工作的质量和效益,必须进行实务复习,加强对档案工作的认识、规范和管理。

一、档案的选评、鉴定和分类档案的选评、鉴定和分类是档案工作的基础工作,关系到档案的保存、利用和开发。

选评是指对机关、团体或个人留下的文件资料进行筛选,决定哪些文件可以作为档案保存下来。

鉴定是指对保存下来的文件资料进行鉴别,判断其价值和重要性,确定其保护期限和开放时间。

分类是指按照一定标准对档案文件进行区分和归类,以便于保存、利用和管理。

在选评、鉴定和分类方面,要加强对档案工作的规范和管理。

首先是要明确档案选评、鉴定和分类的标准和程序,确保档案保存的公正性和公开性。

其次是要加强对档案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选评、鉴定和分类的水平和质量。

在此基础上,还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档案的数字化处理和管理,提高档案的利用效益和安全性。

二、档案的收集、整理和保管档案的收集、整理和保管是档案工作的重要环节,关系到档案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可查性。

收集是指主动或被动地收集机关、团体或个人留下的文件资料,以便于对其进行保存、利用和管理。

整理是指对收集到的档案文件进行整合、排列和编目,确定其归属和保管位置。

保管是指对整理好的档案文件进行保存和管理,确保其完整性、真实性和可查性。

在档案收集、整理和保管方面,需要加强对档案工作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档案的安全、完整和可靠。

一方面要建立档案工作的制度和标准,规范档案的收集、整理和保管程序。

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档案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档案整理和保管的水平和质量。

同时,还要采用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技术和装备,提高档案保存和利用的效率和质量。

三、档案的利用、开放和服务档案的利用、开放和服务是档案工作的重要目标和任务,是促进科学发展和文化创新的关键环节。

档案职称重难点速记档案事业概率第三章

档案职称重难点速记档案事业概率第三章

第三章档案法治建设档案法治建设,是档案事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保障,也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档案法治建设应围绕“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总要求推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一是档案立法工作,制定完备的档案法规体系;二是档案行政执法,维护档案法律权威,严格行政执法程序,依法行政;三是档案行政救济,确保档案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预防化解行政争议;四是档案法治宣传,营造自觉守法的法治环境。

本章主要阐述档案立法、档案行政执法、档案行政救济等方面的问题。

第一节档案立法工作一、档案立法的概念档案立法,从广义上讲,是指一切国家机关,即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依据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修改和废止各种档案法律文件的活动;从狭义上讲,是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修改和废止档案法律的活动。

通常所讲的档案立法一般是从广义上理解。

这一概念有以下三方面含义:(一)档案立法是立法主体依法定职权所进行的活动档案立法的形式主要有职权立法和授权立法。

职权立法是指立法主体依照我国《宪法》、《立法法》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的职权进行的档案立法。

授权立法是指国家机关依据我国《宪法》和有关国家机关的组织法以外的法律授权所进行的档案立法。

(二)档案立法是遵从一定程序、运用一定技术所进行的活动立法主体在档案立法活动中要严格遵循规定的程序和规范,如国家档案法律的立法程序分为提出法律案、审议法律案、通过法律案、公布法律等阶段;档案行政法规的立法程序分为规划、起草、审定、发布等阶段;档案规章制定程序分为立项、起草、审查、决定和公布、解释与备案等阶段。

立法程序的系统化、规范化,为实现档案立法的科学性、严肃性和权威性提供了保证。

立法技术是立法主体在立法活动中为实现立法目的所运用的操作方法或技术性规则,在任何一个国家,立法主体都必然会运用一定的立法技术来表现阶级的意志,从而更科学有效地发挥法的作用,实现立法的目的。

档案职称考试练习题(中级)《档案工作实务》--第三章“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档案职称考试练习题(中级)《档案工作实务》--第三章“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档案工作实务》第三章“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1.档案信息资源包括档案原件和() P:163A、档案文献汇编B、档案目录C、档案参考资料D、档案复制件2.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通过一定渠道传播给利用者并被利用者接受的过程。

它是档案工作的目的和归宿。

(对) P:1633.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主体是(A) P:163A、档案工作者B、档案利用者C、单位领导D、档案参考资料4.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客体是(A) P:164A、档案信息利用者B、档案管理员C、档案D、资料5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原则有() P:164A、服务原则B、开放原则C、法制原则D、效益原则6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途径按开发利用工作的渠道来划分可分为档案信息查阅和() P:168A、档案展览和社会宣传教育B、政府信息公开查阅服C、网络利用D、档案资料编研出版7.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基本途径按开发利用对象来划分是()。

A、提供档案原件B、提供档案副本或复制品C、提供档案信息加工品 D.档案资料编研出版 P:1678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国家档案馆依法为社会提供政府信息公开的查阅服务。

(对)P:1689.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方法有() P:169A、档案借阅B、档案开放与公布C、档案展览D、档案编研10.档案借阅的形式有() P:163A、档案阅览B、档案外借C、档案证明D、档案咨询11.档案馆(室)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方法是档案咨询(错)P:17012.档案馆档案只能由移交单位档案员办理档案外借手续,并负责做好档案的保密和保护。

(对)P17213.档案馆档案只能由哪些人办理档案外借手续,并负责做好档案的保密和保护(A)。

P172A、移交单位档案员B、移交单位负责人C、档案馆工作人员D、档案馆负责人14.档案室是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内设机构,一般不向社会提供档案查阅利用服务。

(错) P:17015.外国个人或组织可以查阅利用档案馆开放档案。

档案职称考试练习进步题(中级)《档案工作实务》第二章“档案管理方案计划”

档案职称考试练习进步题(中级)《档案工作实务》第二章“档案管理方案计划”

《档案工作实务》第二章“档案管理”一、单选选择题1、档案管理的对象是(B)。

A.文件B档案C.信息D.案卷2、档案收集工作是指()的过程。

A.文件从分散到集中B.文件从零乱到系统C档案从分散到集中D.档案从零乱到系统3、档案()是整个档案收集工作的中心内容,也是档案部门取得和积累档案的主要渠道。

A.收购B.整理 C接收D.征集4、档案()工作是贯彻集中统一管理原则的具体措施。

A.收集B整理C.鉴定D.统计5、档案收集工作的基本要求中(,)是收集工作必须坚持的核心要求。

A.加强馆(室)档案保管情况调查B.保持档案信息的完整C.丰富和优化馆(室)藏 D.积极推行档案的标准化6、开展档案工作科学管理和现代化管理必须坚持()。

A.规范化B.标准化C.法制化D.现代化7、在档案整理过程中,通常将关系十分密切、内容无法分开的两个以上立档单位组成()。

A联合全宗B.全宗汇集C.档案汇集D.全宗群8、对于重大活动档案,立档单位经过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同意,可以()向档案馆移交。

A提前B.拒绝C.延期D.随时9、以下内容中,()不属于档案整理的编目程序内容。

A.填写卷内文件目录; B.填写备考表;C案卷的排列;D.编制案卷目录10、全宗内档案分类、案卷排列和编号等工作,一般由()承担。

A.文书人员 B档案室C.档案馆D.档案局11、两个单位合并,一般应形成()个全宗。

A.1;B.2;C.3 ;D.412、档案汇集的形成原因是()。

A.文件联系密切,难以分开B.性质相近,档案数量少C.机关职能联系密切,文件无法区分 D档案不知所属全宗13、全宗汇集的形成原因是()。

P73A.文件联系密切,难以分开B性质相近,档案数量少C.所属全宗不复存在D.档案不知所属全宗14、某档案馆收收集了一部分零散的全宗不明的档案,现合并为一个全宗,为此,宜采用的全宗补充形式是()。

A.联合全宗;B.汇集全宗;C档案汇集;D.全宗卷15、立档单位的发文,若判定档案所属全宗,关键在于判定文件的()。

档案职称重难点速记档案工作实务第二章

档案职称重难点速记档案工作实务第二章

通读+理解+记忆第二章档案管理档案管理是指以档案为管理对象开展的一系列业务活动,包括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检索、统计、编研和提供利用等业务环节。

本章重点介绍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检索、统计等内容,档案的编研和提供利用在第三章进行介绍。

由于科技档案、会计档案、人事档案和特殊载体档案在管理上的特殊性,在本章中专列两节进行介绍。

第一节档案收集一、档案收集的内容和要求档案收集是档案馆、档案室接收及征集档案和其他有关文献的活动。

它是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国家有关规定,通过一定的制度和办法,将分散在各单位、部门和个人手中和散失在社会上的档案,有组织、有计划地分别集中到有关档案室和各级各类档案馆,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档案收集是档案馆(室)获取和丰富档案资源的主要渠道和手段。

(一)档案收集的内容档案收集的内容,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档案室的收集,即档案室接收本单位及内部组织机构所形成的档案;二是档案馆的收集,即档案馆接收各现行机关和撤销机关的档案,向社会征集档案等。

具体说来,档案收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 档案室接收本单位需要归档的文件材料。

文书部门和业务部门按照归档制度的要求,将办理完毕的文件材料,经系统整理后,移交给单位档案室集中统一管理。

2. 档案馆接收现行机关具有长远保存价值的档案。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向有关的国家档案馆移交档案。

这是档案馆馆藏的主要来源。

3. 档案馆接收撤销机关的全部档案。

所谓撤销机关,就是指因故停止行使职权的机关或单位,档案的形成也同时中止了,原有档案应全部移交给档案馆保存。

4. 档案馆征集散存在社会上的档案。

社会上(包括国外)散存着一些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利用价值的历史档案和个人档案,档案馆应通过多种途径,将这些档案征集进馆,使之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

5. 档案馆与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等交换档案。

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等单位保存的文物、图书资料同时是档案的,可以与档案馆相互交换重复件、复制件或者目录。

档案工作实务复习资料汇总

档案工作实务复习资料汇总

档案工作实务复习资料汇总一、档案管理概述档案是组织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文件、资料的集合,档案管理是对这些档案进行组织、保存、利用的过程。

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有序性、连续性、完整性、可信性和便利性等。

在档案管理中,应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确保档案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二、档案分类与鉴定根据档案的不同特点和用途,可以将档案分为机密档案、保密档案、一般档案等不同等级。

档案的鉴定是指对档案进行辨识、确认和定级的过程,确保档案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在档案分类和鉴定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档案的保密性要求和信息安全问题。

三、档案保存和借阅档案保存是指对档案进行妥善的保管和管理,包括选择合适的保存材料、环境和设施等。

档案借阅是指在符合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利用档案进行需要的查阅。

在档案保存和借阅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档案的完整性和保密性,确保档案的安全和可靠性。

四、档案数字化处理档案数字化是指将传统纸质档案转换为电子形式进行保存和管理。

档案数字化可以提高档案的检索效率、节约存储空间,同时也面临着信息安全和数据保护的挑战。

在进行档案数字化处理时,需要遵循相关的标准和规范,确保数字化档案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五、档案销毁和处置档案销毁是指对档案进行定期清理和销毁的过程,保持档案库的清理和整洁。

档案处置是指对已经完成任务或失去价值的档案进行合理处理的过程,包括留用、销毁、移交或转交等方式。

在档案销毁和处置过程中,需要遵循相关的规定,确保档案的安全和合规处理。

六、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档案管理也出现了许多现代化的应用方式,如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云端档案管理等。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便利性,同时也需要充分考虑信息安全和数据保护的要求。

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应用是档案工作不断发展的重要方向,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改进管理方式。

以上是关于档案工作实务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内容,希望对您的复习有所帮助。

如需了解更多详情,请参考相关的档案管理规范和法律法规。

2011档案专业初中级职称考试复习范围

2011档案专业初中级职称考试复习范围

档案专业初、中级职称考试复习范围《档案学理论基础》复习材料第一章档案源流第一节:文字的出现与档案的产生:1、早期人类的记忆方式:结绳记忆、贝珠记忆、刻契记忆等。

2、古代两河流人发明的文字:1899年在河南省安阳小屯村发现的大量的甲骨文,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文字,它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象形文字。

古埃及人、古印度人发明了象形文字,处于西亚的古代两河流域的人发明了楔形文字,这是一种用木棒在未干的泥板上书写出来的文字,因其形似箭头,亦称箭头文字》第二节:古代的档案与档案工作:1、秦朝档案工作的地位及文书制度:秦朝采用法家的治国思想,十分强调“以法治国”,以法治国的政治需要使之格外注意律法与户籍管理,建立了比较严格的文书档案管理制度。

制、诏、奏、议等文种,臣僚上呈文书的抬头制度、文书避让制度、文书的用印制度等均产生于秦朝。

2、两汉时期的档案机构:汉代的这些“石室金匮”是我国古代档案库房的模式,本世纪初出土的居延汉简,是我国近代考古四大发现之一;3、近年在江苏东海出土的尹湾汉简,是目前为止发现的最早的简牍档案;1973年在长沙马堆汉墓还出土了大批帛书和地图。

汉代产生了不少文工团种,如策书、章、表状、疏、令等。

4、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谱牒档案盛行的时期。

5、公元404年,东晋丞相桓玄下令以纸代简,“古无纸,故用简,非主于敬也。

今诸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

自此,纸张成为国家文书的正式载体。

6、架阁库出现的时期:宋代出现了专门放臵档案的架子—“架阁”。

这些架阁所臵放的场所就是架阁库。

7、唐朝专门用来保管甲历档案的地方:甲库,它是专门保管甲历档案而专门设立的档案机构。

8、明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建造了皇史宬,用以保存皇帝的实录、圣训和玉牍。

皇史宬达到了我国古代档案库房建设的最高水平,是我国古代石室金匮之典范建筑。

(15--25℃)9、明朝后湖黄册库的地点:洪武初年,在南京兴建了黄册库,以集中保存黄册和鱼鳞图册。

因其建在玄武湖后湖的小岛上,故名后湖黄册库。

档案管理工作实务大全

档案管理工作实务大全

档案管理工作实务大全一、档案与档案工作概述作为一个档案工作者必须首先弄清两个最基本的概念——档案与档案工作。

一、档案“档案”在现代文明社会已经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了,人们在自己的工作、生活、学习中,越来越清楚地感受到档案就在身边,人人都要和它打交道。

国家与国家的关系,机关工作,科研、基建、生产活动,医疗、诉讼、财会工作,甚至个人参与的社会活动、个人交往中都会产生原始的记录,成为凭据性或参考性历史资料,保存起来就是档案。

对档案的概念仅有感性的认识是不够的,我们还要进一步了解档案一词的来源,并从理论上探究它的内涵和外延,这样才会对档案有一个较深刻的认识,才能更自觉地珍爱档案,积极地利用档案。

(一)档案的词源档案从起源到今天已经有几千年历史了,但是“档案”一词使用和有明确解释的历史,却并不久远。

这里主要介绍一下中国档案的词源。

中国古代对文书和档案的概念基本上是不分的,其称谓在殷商为“册”、“典”,西周为“中”,春秋、秦汉以后为“简”、“牍”、“简策”、“简牍”、“简书”、“帛书”、“簿书”、“案卷”、“文牍”、“案牍”等等。

至于“档案”一词,可能使用于明末清初,而见于文字材料则始于清代。

1.“档案”一词的最早出现。

其文字材料见于现存清代档案康熙十九年(1680年)《起居注册》的记载:该年十月,在批阅秋审众犯册时,“上问:‘马哈喇之父与叔皆没于阵,本身亦有功牌,其罪如何?’大学士明珠奏曰:‘马哈喇之父、叔阵没,皆系松山等处事,部中无档案,故控告时部议不准。

’”这段记事不仅说明当时已经在书面上使用档案一词,而且还可以看出,当时王朝断案是重视以档案为根据的。

2.“档案”一词的最早解释。

其文字记载是约成书于康熙四十六年(17 07年)的杨宾的《柳边纪略》。

该书说:“边外文字,多书于木,往来传递者曰牌子,以削木片若牌故也;存储年久者曰档案,曰档子,以积累多贯皮条挂壁若档故也。

然今文字之书于纸者,亦呼为牌子、档子矣。

初、中级档案职称考试教材解读 《档案工作实务》(二)

初、中级档案职称考试教材解读  《档案工作实务》(二)
所 谓征 集 ,是 指 档案 馆 按 照 国 家规 定 征 收散 存 档 案 、散 失 档 案
档案整体 。通俗地讲 ,全宗是一个机关 的全部档案 。按照全宗管理档 案 ,是档案T作 中的一个基本原则和核心理论。 ( )立档单位及其构成条件 二
立梢单位 ,又称全宗构成者 ,是指形成全宗的单位或个人 。判
进馆档案应保持全宗 的完整性 ,并按规定整理好 。一个机关形 成的全部档案 作为一个整体 ,统一移交 给一 个档案馆 ,不能随意分 散 ;进馆的档案要齐全完整 ,进行统一的分类整理 ,正确划分保管期 限 ,具有长久保存价值 ;立档单位编制的组织沿革 、全宗指南 、检索 工具和有关资料应随同档案一起接收 ;交接双方必须根据移交 目录清 点核对 ,并在交接文据上签名盖章。 3 .接收方法 档案馆接收现行机关 的档 案主要 有两种方 法 ,即逐年接收和定 期接收。逐年接收就是 现行机关按照接收期限 ,将 已到期的档案每年
体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 ,应当按照 国家档案局关于档案移交的 规定 ,定期向有关的国家档案馆移交档案 。属于中央级和省级 、设区




E置重圈

的市级 国家档案馆接收范围的档案 ,立档单位应当 自档案形成之 日起 满2 年即向有关的国家档案馆移交;属于县级国家档案馆接收范围的 0 档案 ,立档单位应当 自档案形成之 日起满 l年即向有关的县级国家档 0
4 3
T c ihGrs r o sl ou hW t a so t 基层 连线
大活动档案; 因特殊情况需要延期 移交档案 的, 须经同级档案行政管理 部门同意。重大活动中形成的全部档案独立构成全宗 ,档案 的编 目、 鉴定等工作 ,由接收档案的国家档案馆按照档案整理规则进行。 ( )社会散存档案的征集 五

档案工作实务1至5章

档案工作实务1至5章

《档案工作实务》(一)第一章文件管理第一节文件一、文件的概念与属性(一)文件的概念文件定义有很多种,以下列举两个有代表性的定义:一是学术定义;如一般教材中,文件是指社会组织和个人在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特定效用的凭证性信息记录。

另一是档案工作行业标准中的定义。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行业标准《档案工作基本术语》(DA/T1-2000)的文件定义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在履行其法定职责或处理事务中形成的各种形式的信息记录。

从日常使用来看,“文件”一词通常与“文书”、“公文”混用。

这里使用的文件概念,也基于公务文件的理解,即狭义文件的理解。

(二)公务文件的特点1、公文由法定作者制发2、公文具有法定的权威性和现行效用3、公文具有规范的体式和特定的处理程序二、文件的种类按文件的规范性情况分为通用公文和事务文件两类,现分述如下。

(一)通用公文通用公文一般是指党政机关的规范性文件。

1996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规定中国共产党各级各类机关使用的文种有14种:决议、决定、指示、意见、通知、通报、公报、报告、请示、批复、条例、规定、函、会议纪要。

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修订)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我国各级各类国家行政机关使用的文种有13类14种: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等。

要了解各类通用公文的使用情况,并能分别加以区分。

如公报、公告和通告;决定和决议;意见、条例和规定;议案和报告;请示和批复;通知和通报等。

(二)事务文件事务文件是各级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处理日常事务,用来沟通信息,安排计划,总结经验,调查研究问题,指导工作的一类公文。

事务文件的主要文种有计划、总结、简报、工作要点、汇报提纲等。

第二节文件的形成与处理一、文件的拟写(一)文件拟写的基础文件的拟写过程有如下步骤:1、领会意图,明确目的2、调查研究,获取材料3、总体构思,拟写提纲4、起草初稿,认真修改(二)文件拟写的相关规范1、行文规范(1)严格控制发文数量和范围,避免不必要的行文。

2档案职称考试题纲(实务第一二三章)

2档案职称考试题纲(实务第一二三章)

档案初、中级考试题纲(仅供参考)科目二:《档案工作实务》1、考试题型:单选、多选、判断(共100分)2、考试范围:初级(实务的第一、二、三章)中级(实务的第一、二、三、四、五章)说明:第四、五章未写提纲,自己看书,中级考试每章内容所占比例差不多。

第一章文件管理第一节文件一、文件的概念与属性1、文件的概念(1)学术定义《文书学》中的定义;(2)《档案工作基本术语》中的定义。

2、文件与文书哪个词出现的比较早?公文包含于文件之中,公文即公务文件的含义?3、公务文书的特点?(3条)4、公文最本质的的属性是什么?也是区别于档案的重要标志。

(现行效用)二、文件的种类5、通用公文指的是什么?6、什么条例规定,党的各级机关使用文种有哪14种?7、什么办法规定,各级行政机关使用文种有哪13种?重点掌握两者公共部分哪几种?(9种)前者单独使用的有哪5种,后者单独使用的有哪4种。

8、区分公报、公告和通知;决定和决议;意见、条例和规定;议案和报告;请示和批复;通知和通报?9、事务文件指的是什么?10、事务文件的文种有哪5种?第二节文件的形成与处理一、文件的拟写11、文件的拟写过程有哪4个步骤?12、文件拟写的行文规范有哪5条?13、公文格式的规定有哪16个部分?每一项都要了解一下。

14、密级程度分为哪三个?(秘密、机密、绝密)15、党的机关的用纸格式?行政机关的用纸格式?二、文件处理程序16、文件处理包括哪三个环节?17、收文处理的主要工作程序?18、发文处理的主要工作程序?第三节文件整理与归档一、立卷19、《归档文件整理规则》什么时候颁布,什么时候实施?20、立卷的概念?立卷的含义?(3个)立卷的特征?(7个)21、部门立卷的两种方式?22、文书部门与机关档案室结合立卷的三种基本类型?23、立卷的准备工作?(4项)24、立卷类目的概念?25、立卷类目的结构包括?(6项)26、平时立卷的概念?平时立卷的目的?平时立卷的主要措施?(3点)27、卷内文件的排列与编目主要工作程序?(7项)每一项都看一下28、卷内文件的排列方法:1、按文件的先后时间顺序排列;2、按文件的重要程度排列。

档案职称重难点速记档案工作实务第四、五章

档案职称重难点速记档案工作实务第四、五章
电子文件是以数码形式记录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 系统 阅读 、处 理并 可在 通 信 网 络 上 传 输 的 文 件 。这 个 概 念揭 示了 电子 文件 必 须满 足两 个基 本条 件:第 一 ,电 子 文 件 也 是 文 件 的 一 种 类型 ,应当 具有 文件 的各 种 属 性,这 是它 与其 它 类 型 数 字 信 息 的 基 本 区 别 。第 二,电子 文件 是由 计算 机生 成和 处理 ,其 信 息 以 二 进 制 数 字 代 码 记 录 和 表 示 ,计算 机是 电子 文 件形 成、管 理的 基础,这 是 它 与 其 它 数 字 信 息 的 共 同 点。因此 可以 说,电 子 文件是“文件”与“数字信息”两个概念的交集。
(一) 信 息的 非 人工 识 读 性及 系 统依 赖 性 纸质文件等传统文件可以在各种书写载体上直接记录各种信息和阅 读,理 解它 的意 思而 不需 要 借 助 于 任 何 中 介 。而 电 子 文 件则 不然,它由 人无 法直 接视 读和 理解 经过 复 杂 编 码 的“ 比 特 ”组 成 ,需 要通 过计 算机 特定 的程 序解码才能识读,因此说它具有非人工识读性。 由于电子文件的形成、处理、归档、保存等全部管理活动需要借助计 算机 系统 才能 实现。当生 成 一 份 文 件 的 软 件 、操 作 系 统、硬件 环境 更 新 换代 或改 变时,电子 文件 可能 出 现 打 不 开 、不 可 读 等 问 题 ,因 此它 对系 统具 有依 赖性。 (二) 信 息与 载 体的 可 分 离性 电子文件的信息不再具有物理意义上的固定实体状态,不再具有固定 的物 理位 置 ,而可 以在 不 同 的 载 体 上 同 时 存 在 或 相 互 转 化,可以 根据 需要 随 时改 变或 扩展,缩小 存储 空 间 。信 息 与 特 定 载 体 的 可 分 离性,还可 以使 电子 文件以全文形式存在的“文件形态”与其中以逻辑关系连接的“信息要素” 之间发生分离。 (三) 信 息的 流 动性 与 不 稳定 性 计算机空间是一个虚拟的集成空间,而数字信息可以在计算机空间流 动。只要 有适 当的 存取 技 术 ,任 何 人 在 任 何 地 方 都 可 以 存取 计算 机空 间的 信 息,而不必知道该信息的收藏地点,电子文件的存放位置可以与它们的使 用毫无关系。 电子文件的不稳定性主要表现在它容易被修改、丢失或毁坏。纸质文 件的文本是固定的,如文本页码、格式、装订发生了变动,我们可以识别。 但 是 电子 文件 信息 则很 容 易 不 留 痕 迹 地 对 它 进 行 处 理,因 此判 断电 子文 件信 息的 完整 性是 电子 文件 管 理 的 一 大 挑 战 。此 外 ,电 子 文件 存储 介质 的物 理寿 命有限、信息技术的淘汰与更新等均对电子文件稳定性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四) 信 息难 以 维持 永 久 的存 取 电子文件的生成、流转与利用都会受到硬件、软件与网络等构成的技

档案工作实务(第4章~第5章 中级职称考试重点范围)

档案工作实务(第4章~第5章   中级职称考试重点范围)

档案工作实务(二)第4章~第5章(中级重点考试范围)C ONTENT/目录第四章电子文件管理第五章档案信息化建设04第四章:电子文件管理电子文件的种类文件格式划分1、文本文件:单纯格式TXT 、格式化文本RTF 、页面描述格式PDF 、结构信息格式SGML2、数据文件:以数据库形式存在的具有文件属性的记录。

3、图文形式: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CAD/CAM )过程中形成的电子文件许多属于图文形式。

4、图像文件:以数码相机拍摄形成的照片,数字扫描仪形成的文件,微缩照片进行数模转换后形成的文件。

5、音频文件:音频设备录入或用编曲软件生成的文件。

6、视频文件:一般用光盘和磁盘存储。

7、命令文件:计算机程序文件。

文件功能划分:主文件;持性文件;辅助性、工具性文件。

文件生成方式划分:数字化文件(扫描转化或经过光学字符识别软件(OCR )形成文本文件);原始数字文件文件组成方式划分:简单文件、复合文件、复杂文件电子文件概述概念概念:以数码形式记录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以来计算机系统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输的文件文件与数字信息两个概念的交集。

构成要素1、内容信息:核心要素指文件中所表达的对象,电子文件的最基本要素2、背景信息:重要条件有关文件及形成、维护文件的管理背景的描述信息。

3、结构信息:重要条件指文件内容信息所依托的载体和所呈现的形式。

特点1、非人工识读性及系统依赖性:依赖计算机系统才能实现。

2、信息与载体的可分离性:物理位置和与其中以逻辑关系链接的“信息要素”之间发生分离。

3、信息的流动性与不稳定性:容易被修改、丢失或毁坏。

电子文件存储介质的物理寿命有限、信息技术的淘汰与更新等均对电子文件稳定性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4、信息难以维持永久的存取:电子文件载体寿命的有限以及计算机技术太淘汰。

自然灾害、病毒入侵、硬盘故障、误操作等极易丢失电子文件数据;技术淘汰大约2~5年就会更新换代。

原则电子文件管理123特点要素原则1、全程管理原则:涉及电子文件的流程、管理规则、管理办法以及质量要求,从而建立一个涵盖电子文件全部管理活动的目标、程序、技术方法体系。

(档案管理类)档案管理类1到11章课堂笔记

(档案管理类)档案管理类1到11章课堂笔记

第一章档案概论档案的定义:档案是机关、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保存备查的文字、图表、声像及其他各种方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

档案的基本含义:1.档案是各种组织和个人在其特定的社会活动中积累而成的。

2.档案是保存备查的历史文件3.档案信息的记录方式和载体是多种多样的4.档案是原始的历史记录档案的形成者的类型:官方性质的种种机关单位,半官方的或非官方性质的社团组织;某些个人。

档案来源于一定的基本单位,形成于特定的历史活动。

复杂的社会实践,决定了档案来源的广泛性和档案内容的丰富性以及一定的来源与内容的档案材料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性。

文件转化为档案一般需要具备的条件:1.办理完毕(或叫处理完毕)的文件才能作为档案。

(所谓办理完毕是相对而言的,主要是指完成了文书处理程序)2.对日后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等活动具有一定查考利用价值的文件,才有必要作为档案保存3.按照一定的规律保存起来的文件,才能最后成为档案档案的信息和载体是构成档案的两上基本因素。

档案是原始的历史记录。

这是档案的主要特点和本质属性1.档案不同于一般的历史遣物,它是以具体内容反映其形成机关或人物特定活动的历史记录物,具有很强的记录性。

2.档案不同于一般的信息资料,它是特定的形成者在当时当地直接使用的原始文件转化物,因而具有原始性的特点。

档案则以兼具原始性和记录性二者于一体的特点,区别于其他资料档案的一般属性:知识属性和信息属性1.档案是贮存和传播知识的一种形式2.档案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料档案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智慧的结晶,它记载了人们社会实践活动中大量有知识价值的事实、数据、成果和理论档案不仅有贮存的功能,当它被人们利用时又可以发挥传播知识的功能。

档案信息又具有自身的某些特性,主要表现为原始性和回溯性信息可分为原始信息和加工信息。

对原始信息进行不同的加工处理即成为加工信息。

档案的种类:1.按来源标准:分为国家机关档案、党派团体档案、企业档案、事业单位档案、名人档案等2.按内容标准:一直接分为党务档案、行政档案、诉讼档案、军事档案、外交档案、科学技术档案、会计档案等多种门类。

档案人员档案职称考试复习提纲

档案人员档案职称考试复习提纲

第一部分档案管理基础理论第一章:档案概述1、档案定义:档案是机关、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保存备查的文字、图表、音像及其他各种方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2、档案开成的条件:办理完毕;有保存价值;集中保存;3、档案的形式:载体;内容记录;4、档案的价值和作用:1凭证价值;参考价值;2行政参考作用;业务参考作用;文化传承作用;法律凭证作用;宣传教育作用;5、档案的种类:1按时间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档案旧政权档案;革命历史档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档案;2按内容分: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专门档案;第二章:档案工作概述1、档案工作的内容:从广义上说:包括档案管理工作、档案行政管理工作、档案教育工作、档案科技研究工作、档案宣传工作、档案国际合作和交流工作;从狭义上理解:指档案馆室的业务工作,即用科学的方法管理档案实体,为党和国家的务项事业服务,为社会公众服务;2、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收集、整理、保管、检索、利用、编研、鉴定、统计;3、档案工作的性质:1档案工作的管理性;2档案工作的服务性;3档案工作的政治性;4档案工作的科学性;5档案工作的文化性;4、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档案工作衽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这一原则,确立了档案工作的组织原则和管理体制——统一领导,分组管理国家全部档案;提出了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体现了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和评价标准——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5、档案机构:1档案行政管理机构;2档案实体管理机构:档案室;档案馆;新型档案管理机构;第三章:档案收集与鉴定1、档案收集工作的内容:1机关档案室,收集本单位文书部门或业务部门需要归档的案卷;2档案馆按规定接收现行机关具有长远保存价值的档案;3档案馆接收撤销机关的全部档案;4档案馆接收和征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档案;5档案馆之间相互交接的档案;2、档案收集工作的要求:1加强档案馆室外的调查和指导工作;2积极推行入馆室档案的标准化;3保证归档和入馆档案的齐全完整;4维护全宗和全宗群的相对完整;5、档案鉴定工作的内容:6、鉴定档案价值的原则:1档案鉴定必须符合国家和人民的整体利益;2鉴定档案的价值要用全面的观点;3鉴定档案的价值要用发展的观点;4鉴定档案的价值要用历史的观点;8、“全面的观点”鉴定档案的价值包含以下四方面内容:1把档案的自身特点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全面评价档案的价值;2全面分析文件的来源、内容、时间、文本和外形等各种特征,综合判定;4全面把握被鉴定档案与相关档案之间的联系;9、影响档案价值的因素:自身因素和社会因素第四章档案保管一、全宗内档案分类的含义答:所谓全宗内档案分类,是指在整个档案管理之中,把一个通过立档单位形成的档案,按照档案管理的时间、来源、内容以及形式等特征把档案管理具体划分为若干类别,使档案管理更加系统化、条理化;二、档案的常用分类方法有哪些答:常用的有年度分类法、组织机构分类法、问题分类法、作者分类法、地区分类法,文仲名称分类法等六种;三、简述档案复式分类法及其运用答:一年度—机构—保管期限分类法即先将归档文件按年度分类,每个年度下按机构分类,再在组织机构下面按保管期限分类;这种分类方法适用于内部机构虽有变化但不复杂的立档单位;有利之处:1采用此种分类方法,在库房排架时,不必预先留空,也避免了倒架,库房管理非常方便;2同时,可将一个年度同一机构形成的文件,按保管期限的不同依次排列在一起,更便于实体查阅;因此,此方法适宜于现行机关文件整理归档工作,特别是推行部门整理归档的机关单位;二保管期限—年度—机构分类法即先将归档文件按保管期限分类,每个保管期限下按年度分类,再在年度下面按机构分类;这种分类方法同样适用于内部机构虽有变化但不复杂的立档单位;采用此种分类方法,在库房管理时,不同保管期限分别排架,更便于档按移交进馆;但每个期限应预留以后各年档按陆续上架,否则需要每年倒架;三机构—年度—保管期限分类法即先将归档文件按机构分类,每个机构下按年度分类,再在年度下面按保管期限分类;这种分类方法适用于内部机构基本固定或少有变化的立档单位以及撤销机关的文件整理归档工作;采用此种分类方法子库房排架时需要留空,而预留空架的数量不好掌握,有时必须倒架;四年度—问题—保管期限分类法即先将归档文件按年度分类,每个年度下按问题分类,再在问题下面按保管期限分类;这种分类方法多用于内部机构变化复杂,或由于机构之间分工不明确、文书工作不正规等原因难以区分文件所属机构,以及没有内部机构或那哦不机构非常简单等情况;五保管期限—年度—问题分类法即先将归档文件按保管期限分类,每个保管期限下按年度分类,再在年度下面按问题分类;这种分类方法同样适用于不宜按机构分类的情况;六问题—年度—保管期限分类法即先将归档文件按问题分类,每个问题下按年度分类,再在年度下面按保管期限分类;这种分类方法适用于撤销机关的文件整理归档工作或历史档按整理工作;七年度—保管期限分类法即先将归档文件按年度分类,再在年度下面按保管期限分类;这种分类方法适用于内部机构设置简单的基层单位或小机关,或者每年形成文件数量少的机关;八保管期限—年度分类法即先将归档文件按保管期限分类,再在保管期限下面按年度分类;这种分类方法同样适用于内部机构设置简单的基层单位或小机关,或者每年形成文件数量少的机关;四、简述档案保管工作的技巧和方法答:1、档案库房的日常管理;2、建立健全安全检查和保密制度;1安全检查制度;2保密制度;3温湿度制度与调节;五、全宗卷管理中应注意有哪些答:1、注意全宗卷文件资料的形成和积累,全宗卷的建立是一个逐步积累和不断完善的过程;管理全宗卷的过程就是形成全宗卷的过程;2、全宗卷是长期积累形成的,随时可能补充增加,所以它不宜采用装订的形式,可以用盒、袋形式保存;3、全宗卷内的文件资料排列顺序一般为:全宗指南、立档单位与全宗历史考证、组织机构沿革、大事记,以及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检索、编研和利用中形成的资料;4、全宗卷应随全宗一起管理,随全宗转移而专移、专柜保存;第五章档案统计与检索一、试述档案统计工作的内容;答:1、对档案馆室档案数量的统计:主要有档案馆室档案总量、不同种类、不同历史时期、不同保管期限、不同整理状况等方面的数量统计;2、对档案工作的统计:主要有对档案工作各个环节工作善的统计,档案经费及机构建设方面的数量状况,档案人员基本情况等;3、档案事业基本情况统计年报:档案事业是国家事业的组成部分,向国家提供档案统计材料,反映档案事业的水平和现状,可以为国家发展档案事业提供重要的依据;二、简述档案室档案登记和统计的主要形式;答:档案室的统计主要通过以下形式:1、卷内文件目录;2、案卷目录;3、总登记簿;4档案室工作基本情况统计表;三、简述档案馆档案登记和统计的主要形式;答:1、收进登记簿;2、全宗名册;3、全宗单;4案卷目录登记簿;5、四、简述档案着录的基本含义;答:档案着录是档案馆编制档案检索工具时对档案的内容和形式特征进行分析、选择和记录的过程;着录工作是编制检索工具的前提和基础;五、档案着录的规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着录项目、着录格式、标识符号、着录用文字着录信息源及着录项目细则;六、简述档案分类标引的步骤和方法;答:1熟悉和掌握中国档案分类法和档案分类标引规则;这是正殂分类的首要步骤;2准确地掌握需要分类标引的文件或安卷内容,细致地进行主题分析;正确的主题分析是保证档案标引质量的重要因素;3根据其内容归入最恰当的类目;通过分析题名和浏览正文后确定主题,找到确切相符的类目,标出分类号;4审校,以保证档案标引的七、简述档案主题标引的步骤和方法答:1熟悉和掌握中国档案主题词表和主题词标引规则;2了解档案内容,分析档案主题;3选定主题词,对主题概念进行转换;4审校;八、简述档案检索工具的种类划分;答:1、按收录对象和揭示方式分类:1目录;2索引;3指南2、按载体形式分类:1卡片式检索工具;2书本式检索工具;3缩微式检索工具;4电子检索工具;3、按功能分类:1查检性检索工具;2介绍性检索工具;3馆藏性检索工具;4、按检查方式分类:1手工检索;2计算机检索;第六章档案的利用和编研第一节档案的利用一、利用工作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答:1了解和熟悉所藏档案的内容和成分,各种检索工具的使用;2使用分析和预测社会对档案信息的需求特点,把握档案利用需求的发展规律;3发掘档案中有利用价值的信息资源,集中系统地向用户介绍和报道所藏档案信息;4向档案用户提供所需求的档案信息,满足档案用户的利用要求;二、档案提供利用工作的主要方法有哪些答:直接利用:以馆藏为基础,采用多种形式和手段1阅览服务;2外借服务;3复制服务;4咨询服务;5档案展览与陈列服务;6电子化服务;间接利用:档案工作人员通过整理、汇集、编写等方式,对现存档案馆档案信息进行开发,编辑成各种专门参考资料,向利用者提供完整、系统、精炼的二次信息工作;三、档案参考资料的种类有哪些答:大事记;组织沿革;文件汇编;基础数字汇集;四、简述编研工作的内容答:1档案文献汇编;2编写档案参考资料;3修史编志和历史研究五、简述组织沿革的编写体例组织沿革的编写体例有三种:编年法;系列法;阶段法;1编年法即按年代顺序逐年列出某一机关或系统的组织发展变化情况的方法;它是将所有材料按年度分开,然后在年度内分别记述各方面的问题;2系列法即以组织机构或问题为主线,对每一组织机构或问题的各种情况沿袭组织机构的始末进行系列编写的方法;3阶段法即根据机关发展史上的重大变化,自然地分为若干个阶段,然后在每个阶段内划分为若干系列进行了编写的方法;。

2014年山西省职称评审考试复习重点《档案工作实务》教材

2014年山西省职称评审考试复习重点《档案工作实务》教材

2014年山西省职称评审考试复习重点《档案工作实务》教材第一编公文与公文处理第一章公文第一节公文的特点和作用1、公文的定义公文即公文文书,是文书中的一大类别,是文书中除私人文书之外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所有文字材料的通称。

2、公文的特点公文的特点是指它区别于其它书面文字材料的特征。

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1)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政策性;2)有高度的真实性;3)有很强的针对性;4)有特定的作者和法定的权威性;5)有规范的格式;3、公文的作用公文的具体作用很多,主要有五点;1)法规作用;2)书面领导与指导作用;3)公务联系作用;4)宣传教育作用;5)记载和凭证作用;第二节公文的种类与适用范围1、通用文书的定义通用文书就是党政机关和其它单位常用的文书,即我们常见的收发文。

目前党政机关的文种有:决议、决定、指示、意见、通知、通报、公报、报告、请示、批复、条例、规定、函、会议纪要、命令(令)、公告、议案、通告;2、事务文书的定义事务文书是指通用文书之外的机关、团体经常使用的一般性公文。

事务文书它一般不具有通用公文的法定格式,不可以单独以正式文件行文。

各机关团体常用的事务文书主要有:计划、总结、简报、制度、办法、细则、守则、讲话稿、调查报告、大事记、章程;3、专用文书的定义专用文书是与通用文书相对的专用公文。

4、专用文书的特点1)产生并服务于一定的专业领域,如司法文书只能在司法部门用;2)会计文书多是表格;3)在语言上专业术语多。

专用公文有:经济文书、司法文书、科学文书、教育文书、军事文书、外交文书等;第三节公文的格式1、公文格式的定义公文的格式,就是文件的结构即各组成要素及各要素的排列顺序和标识规则。

2、公文由眉首、主体和版记三部分组成,各部分又包括若干要素。

第二章公文的处理第一节公文处理的原则与要求1、公文处理的原则公文处理应当坚持实事求是、精简、高效的原则,做到及时、准确、安全;2、公文处理的组织公文处理的管理机构是各级党和国家行政机关的办公厅(室)公文处理工作的组织形式,分集中式和分散式两种。

档案职称重难点速记档案事业概率第四章

档案职称重难点速记档案事业概率第四章

第四章外国文件与档案管理第一节外国文件管理一、外国文件与文件管理概念(一)外国文件概念每个国家都是从各自需要的角度来界定文件这一事物。

因而,文件这一概念在内涵上各国有不同程度的差别。

从界定文件形成者范围和定义目的的角度来归纳综述当代各国的文件定义,可将其划分为专指型、扩展型、泛指型三种类型。

1.专指型的文件定义专指公共文件,将文件形成者仅仅界定为“政府部门”或“公共机构”。

它多见于各国的文件或档案法规中,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文件或档案法规中的文件定义都是专指公共机构的公共文件,如美国的《联邦文件管理法》(1976年)规定:“文件,指美国政府各机关根据联邦法律或在开展公务活动中产生或接收的,或者由机关(或其合法的继承者)作为政府的组织、职能、方针、决议、程序、工作或者其他活动等证据,或者其本身有情报价值而进行保存或适于保存的,包括各种形式和特点的簿册、证件、地图、照片、机读材料和其他公文材料。

”2.扩展型的文件定义范围扩展到公私机构的文件,将文件形成者界定为任何公私机构。

与专指型定义相比,它扩展了所界定文件的形成者的范围,由单一的公共机构扩大为一切公私机构。

如美国档案学者谢伦伯格的文件定义就是这种类型的代表,在其代表作《现代档案——原则与技术》(1956年出版)中为文件下的定义是:“任何公私机构在履行其法定职责的过程中,或者在与其本职业务过程有关的情况下,所制作的或者收到的,并且作为其职能、政策、决定、程序、行动或者其他活动之证据,或者由于其所含的内容具有情报价值,而被该机构或该机构之合法继承者所保存或者指定加以保存的一切簿册、证件、地图、照片和其他记录材料,而不论其物质形式和特性如何。

”3.泛指型的文件定义既指所有公私机构又指个人活动中形成的文件,即指一切公私文件。

它将文件形成者界定为“一切机构、组织和个人”。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国外开始使用这种定义,20世纪80年代起比较盛行,英国的迈克尔•库克、阿根廷的路易斯•比阿萨利等档案学者的论著,以及前苏联和国际档案理事会的《档案术语词典》,都采用了泛指型定义来界定文件。

1档案职称考试题纲概论第一、二、三章

1档案职称考试题纲概论第一、二、三章

档案初、中级考试题纲(仅供参照)科目一:《档案事业概论》1、考试题型: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共100 分)2、考试范围:初级(概论的第一、二、三章)中级(概论的第一、二、三、四、五章)说明:第四、五章未写纲要,自己看书,中级考试每章内容所占比率差不多。

第一章档案与档案工作第一节档案一、档案的发源与发展1、结绳与刻契2、最早的记事方式3、档案发源的初始形态4、档案产生的两个条件5、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文字记录档案(河南安阳出土的甲骨档案)6、我国早期的档案形态( 6 种)7、世界最早的纸质地图最早的纸质档案——西汉早期的纸质地图“放马滩纸”二、档案的观点与性质1、档案的学术观点(《术语》《中的定义)2、档案的法律观点(《档案法》中的定义)3、以上两个观点的差别对照4、档案观点的四个方面含义5、文件转变为档案的条件;档案与现行文件的差别联系。

6、档案的实质属性(原始记录性)7、档案的一般属性(知识性和信息性)8、档案与图书、文物、资料的联系差别三、档案的种类9、准时间分,档案分为两大类(历史档案和现行档案)10、历代王朝期间的档案、民国档案、革命历史档案,以及它们分别保留在哪里?11、按形成领域分,档案分为三大类(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专业档案);这三类档案各自的特色。

12、按全部权性质分,档案分为两大类(公共档案和个人档案);这两类档案指的是什么?13、注意个人档案与个人档案不一样14、按载体形态分,档案分为纸质档案和非纸质档案;四、档案的价值与作用15、档案价值16、档案价值的四种形态分别是什么?17、档案的情报价值、档案的保留价值看细一点。

18、档案作用表现的六个方面。

19、档案发挥作用的四大规律?20、档案作用的发挥遇到哪三个条件的限制?第二节档案工作一、档案工作的内容及其互相关系1、档案工作的基本内容(八个业务环节)2、档案工作的性质(三性)3、档案工作的基来源则(三原则)4、档案完好包含哪两个方面?档案安全包含哪两个方面?5、三原则的辩证关系——档案工作基来源则中,什么是中心?什么是条件?什么是目的?6、档案工作标准化的意义7、档案工作标准化的内容8、档案工作标准可分为国家标准(GB)、行业标准( DA )、地方标准( DB)、公司标准( Q)。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概述一、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含义二、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原则三、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内容第二节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和方式一、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途径二、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方式第三节档案编研一、档案编研概述二、档案编研的选题三、档案编研的选材四、档案编研材料的加工五、常用档案编研材料的类型及编辑六、科技档案编研第四节档案展览一、档案展览概述二、档案展览的筹办第五节档案文化建设一、档案文化的概念二、档案文化的特点与功能三、档案文化建设实践第六节档案馆社会服务功能拓展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二、政府信息公开查阅中心建设三、异地查档、跨馆服务四、档案网站建设信息同能源、材料并称为当今世界三大资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资源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对人们工作及生活至关重要,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

档案信息资源是社会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开发利用是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

同时,档案作为文化的重要“母资源”,档案部门通过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大力推进档案文化建设,自觉服务于档案强国和文化强国建设,是当下档案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

第一节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概述一、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含义档案信息资源是指通过人类的参与而获取的可利用的档案..信息,包括档案原件和各种档案信息开发的成果,如档案目录、档案文献汇编、档案参考资料和档案复制件等。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指档案馆(室)根据特定利用者的需求或社会需求,将馆(室)藏的静态档案信息通过查找、筛选、加工、编辑等手段变为动态信息,通过一定渠道传播给利用者并被利用者接受的过程。

将“死档案”变为“活信息”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目的和归宿。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包含以下几层含义:1.开发利用工作的主体是档案工作者各级各类档案馆(室)从事档案信息开发利用工作的部门和工作人员,处于开发利用的主导地位,是决定开发利用工作成败的关键。

档案工作者在开发利用工作中的具体任务是:了解本单位和社会对档案的利用需求;针对利用需求,查找、汇集相关档案信息,并进行科学、系统地加工处理,使之有序,便于利用;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将信息传递给特定的利用群体,并收集、处理反馈信息,不断调整和改进开发利用的方向、内容和形式。

2.开发利用的对象是馆(室)藏档案资料这是开发利用的物质基础。

馆(室)藏档案资料包括档案原件,同时也包括对原件内容进行筛选、加工、转化而来的二次文献或三次文献,以及各种资料。

3.开发利用的客体是本单位或社会上的档案信息利用者档案信息利用者是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的最终受益者,同时也是开发利用活动的检验者。

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的成果,其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必须通过利用者去实现。

利用者并非简单地、被动地接受档案信息,而是有选择地接收利用档案信息,并对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起到直接的控制作用,是档案信息开发利用效果的反馈信息源。

4.开发利用工作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工具和手段档案信息资源具有原始性、分散性等特点,档案工作者要快速、准确、系统地提供利用者所需的档案信息,必须运用各种检索工具来准确、及时地选择、发现、定位利用者所需的适用信息,并通过各种工具来进行科学加工和处理,及时将信息定向或多向传递给特定利用者。

5.开发利用的任务是实现档案信息的共享把馆(室)藏档案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进行选择和传播,使之流动和共享,以此激活档案中蕴藏的知识和信息,实现一定的经济价值或社会价值。

6.开发利用工作的目的是最大限度满足社会的档案信息需求社会需要是开发利用的前提和动力,开发利用的目的就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正因如此,选择和传递档案信息应当做到内容上与社会需求相吻合,时间上与社会需求同步。

二、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原则(一)服务原则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是以服务和满足社会需要为生存与发展条件的,其实质在于提供档案信息为社会实践服务,因此,服务于社会是它的根本目的和总的指导思想。

贯彻服务原则,最重要的是档案工作者必须明确服务方向,坚定服务思想。

明确服务方向,是指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要具有正确的方向,应当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而转移,为中心工作服务,要适应社会多方面档案信息利用的需求。

坚定服务思想,就是要求档案工作者明确档案工作为社会各方面服务的思想,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研究掌握档案信息利用需求的特点和规律,千方百计地为利用者提供方便。

(二)开放原则开放原则就是要求档案工作者在开发利用档案信息工作中,要在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解放思想,根据社会实践利用档案的需求,最大限度地提供档案信息,实现资源共享,充分保障利用者利用档案的基本权利。

在开发利用工作中贯彻开放原则,是《档案法》赋予档案部门的职责,它符合档案信息发挥作用的根本规律,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法治原则法治原则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必须贯彻的重要原则之一。

由于档案信息具有一定的机密性,决定了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必须设定必要的限制,不是任何人对任何档案都可随意利用。

档案信息在开发利用中不能失密、泄密,否则,就会触犯法律。

《档案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对档案开放时限、内容控制范围、服务对象、内外有别等,都作了详细规定,是每个档案工作者在开发利用档案中必须牢牢把握的。

遵循法治原则,要求档案工作者在开发利用工作中要以法律为准绳,做到既能进一步开放档案,促进档案信息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又能严格坚持保密,保障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受损害。

(四)效益原则效益原则是衡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准。

遵循效益原则,就是要求档案开发利用工作要讲求实效,能为社会提供更多有价值的、社会需要的档案信息。

为此,档案部门在实际工作中要强调开发利用工作与效益的统一,不能为开发而开发,而是要以它作为实现效益的手段和途径,以取得效益为目标,创造性地、有针对性地开展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以便把无效的开发利用降到最低程度。

同时,还要强调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无形效益与有形效益、潜在效益与现实效益的统一,以取得最佳的综合效益。

上述原则是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其中,服务原则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总的指导思想,开放原则与法治原则是开发利用工作健康发展的必要保证,效益原则是确保开发利用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

三、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内容根据国家档案局2005年2月印发的《关于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意见》和近年来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践,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不断充实档案信息服务的内容国家档案馆要加大依法开放档案力度,完善开放制度,定期公布档案;积极开展以已公开现行文件为核心的政府公开信息利用工作。

丰富利用方式,简化利用手续,扩展服务范围,改善服务条件,提高服务水平;最大限度地为公众获取政府公开信息提供便利条件。

2.充分利用网络提供利用服务加强档案网站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为社会公众提供已公开的档案信息、已公开的现行文件及其他政府公开的信息服务。

国家档案局建设“中国档案信息网”,链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档案网站,并以此为主干逐步形成全国性、分布式、互联互通的公开档案信息发布平台和查询利用系统。

各级国家档案馆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档案网站,开办档案信息查询利用窗口,提供档案网上检索利用,定期公布开放档案目录和全文信息,主动提供公益性信息服务,最大限度地实现档案信息的社会共享。

3.构建政府内部档案信息共享平台充分利用各级党政网,构建为各级党政机关和社会有关部门提供档案信息服务的平台。

促进依法暂不能开放的档案信息资源在政府内部的共享使用。

以行政职能为依据,以应用需求为导向,建立党政机关非公开档案信息交换共享机制和平台。

4.加强利用场所和设施建设加强各级国家档案馆利用场所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公共阅览场所,配备检索查询工具,确保服务功能的充分发挥。

开设展览厅(室),举办档案陈列展览,对公众进行教育。

档案馆的开放档案阅览、陈列展览和政府信息查阅场所,要设在交通便利、面向公众的区域,为公众查阅档案和获取政府公开信息提供便利。

5.推进档案信息产品专题开发和加工要着眼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服务。

充分利用规范化、可共享的数字档案资源,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和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专题,开展档案信息的深度加工和专题编研工作,建立一批直接服务大局的重要专题数据库,不断为社会提供优质的精神文化产品。

6.大力推进档案文化建设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制订和实施档案文化建设规划,加强档案文献保护、整理和出版工作,实施历史文化记忆工程,推进档案文化精品创作,推进档案文化阵地工程,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7.加强企业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推进企业档案信息化,建立并逐步完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密切配合生产、经营、管理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深度开发,为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和取得经济效益服务。

8.重视档案信息增值服务工作加大对档案信息内容的研究和开发力度,把档案信息内容转变为档案信息知识。

一方面充分利用各级档案部门现有的编研人才,另一方面积极支持社会力量对已公布档案信息内容进行研究和开发,努力提高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度。

9.促进档案信息服务业的形成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提高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和效益。

对于已公开而又存在广泛社会需求的档案信息资源,要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和市场手段,对档案信息内容进行加工和开发,形成档案信息加工业、档案信息咨询服务业等产业,增加社会就业,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促进档案信息服务社会化,以此建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长效发展机制。

鉴于有关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内容在第四、第五章有详细叙述,本章讲述的内容仍以传统的档案开发利用方法为主。

第二节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和方式一、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途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是指档案馆(室)满足档案用户需求的基本工作形式。

实践中这样的途径有许多,可以按照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对象和开发利用工作的渠道来区分。

(一)按开发利用工作的对象划分(1)提供档案原件。

如开辟阅览室,让档案用户查阅所需的档案原件;根据国家各项工作的特殊需求,让档案用户暂时将档案原件借出馆(室)外使用等,来满足档案用户对档案原件的需求。

但比较珍贵的档案原件和容易损坏的历史档案,则不宜通过这种途径直接提供给有关的档案用户使用。

(2)提供档案副本或复制品。

如提供文件归档时的副本、文件汇编、文件选编、公报、在报刊上公布的档案文件等,或通过提供档案缩微品、档案复制品等,满足档案用户对档案信息的利用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