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资料

第10篇三峡(课标篇目)[北魏]郦道元

(八上)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

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

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

倒影,绝(yǎn)多生怪柏,悬

泉瀑布,飞漱(shù)其间,清荣

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

有高猿长啸,属(zhǔ)引凄异,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

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

鸣三声泪沾裳。”

【文学常识】1.郦道元(约470—527)

一、重点词语

1.通假字

略无阙.处(“阙”同“缺”,空隙、缺口) 2.古今异义

①至于

..夏水襄陵

至于古义:到了

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②或.王命急宣

或古义:有时

今义:表选择关系,或许

③良.多趣味

良古义:甚,很

今义:好

3.一词多义

①自自.三峡七百里中(在)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②或或.王命急宣(有时)

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也许,表示委婉的语气)③绝沿溯阻绝.(隔断,阻断)

绝.多生怪柏(极)

哀转久绝.(停止,消失)

④清回清.倒影(清波)

清.荣峻茂(水清)

⑤属属.引凄异(连接)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4.词类活用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动词作名词,飞奔的马)

②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形容词作名词,急流)

③回清.倒影(形容词作名词,清波)

④每至晴初霜.旦(名词作动词,下霜)

5.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①其其.间千二百里(代词,这)

②虽虽.乘奔御风(即使)

③以不以.疾也(介词,如,比得上)

④之春冬之.时(助词,的)

二、重点句子

句子朗读节奏划分

①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②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三、内容探究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2.作者笔下三峡的山、水各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P53“课后习题二”)

山:连绵不断,遮天蔽日(连绵高峻);水:夏季水流汹涌(或:壮美),春冬之水的和缓、清澈(或:秀美)。

3.文章写景时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

山: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视角上由平视到仰视。水:夏季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春冬动静相衬,秋季视觉听觉相结合。

【甲】《三峡》(文略)

【乙】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

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②,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宜为仙真所托。……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③,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节选自陆游《入蜀记》)

【注释】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②太华、衡、庐:华山、衡山、庐山。③翳:遮盖,这里指云。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C)

A.哀转久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B.飞漱其.间其.真无马邪

C.皆无此奇.明有奇.巧人

D.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烨然.若神人

2.下列对选文相关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B)

A.【甲】文节选自《水经注校证》,作者郦道元,字善长,范阳涿县人,北魏地理学家。

B.【乙】文画波浪线文字的断句划分为“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

C.【甲】文中“白帝”“江陵”为古城名;【乙】文中“巫山神女”相传是赤帝之女,葬于湖北云梦巫山之阳。D.【甲】文的“清荣峻茂”与【乙】文的“过巫山凝真观”这两个句子均为省略句。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A.【甲】文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景色,既写静景,也写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B.【乙】文对眼前景物作简练而深刻的勾勒,常用白描与衬托的手法。

C.【甲】文中的“山”有连绵不断、雄奇险拔、遮天蔽日的特点;【乙】文中的“山”有高、奇、秀等特点。D.【甲】【乙】两文都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川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2)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

议论的人说华山、衡山、庐山都没有这种奇异的景象。

第11篇短文二篇(课标篇目)

(八上)

答谢中书书[南朝]陶弘景

一、重点词语

1.古今异义

①四时.俱备

时古义:季节

今义:小时,时间

②晓雾将歇.

歇古义:消散

今义:休息

③夕日欲颓.

颓古义:坠落

今义:衰败,萎靡

④盖.竹柏影也

盖古义:大概是

今义:遮盖

⑤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古义:只是

今义:转折连词,但是

2.一词多义

①欲夕日欲.颓(将要)

实是欲.界之仙都(欲望)

解衣欲.睡(将要)

欲.穷其林(想要)

②奇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名词,奇妙的景色)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名词,零数、余数)③遂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于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