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临床治疗分析

合集下载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经三联手术治疗的疗效分析(综述)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经三联手术治疗的疗效分析(综述)

躯体痛苦 , 而且视力恢复迅速 , 能减轻患者的经 济负担和心理
压力 , 缩短分次手术 的住 院时 间。( ) 2 可避 免分次手术 的一次 性高眼压对视神经 的影 响 ,及分次手术 中抗青光眼手术造成 虹膜粘连 、 浅前 房 、 L 瞳孑 张力差 , 减少 多次眼 内手术 可能增加
术后 视网膜剥离 、 黄斑囊样水 肿等并发症的危险 陛。( ) 3 可避
( ) 中小瞳 孑 的处理 , 以通过很 多方法 , 2术 L 可 如有 条件可用瞳 孑 扩张器或虹膜拉钩将瞳孑 扩大到 5m L L m左右。 如瞳孑仍不能 L 达到 4mm以上 时还可将瞳孑 缘部括约肌分别剪 开 14处小 L — 口, 使瞳孑 达到 4m L m大小 即可 。( ) 3 应先做巩膜瓣 , 继行 白内 障摘除和人 工晶体植入 , 再行小梁切除和虹膜根部切除。因为 在黏弹剂保护 下 , 切除小梁组织较 易 , 少损伤虹膜 、 极 角膜 内 皮等眼 内组织 。若先行小梁切除 , 则在行 白内障摘 除时 , 前房 闭合不够严 密, 易形成浅前房 , 损伤后囊膜和角膜 内皮 。( ) 4 要 完成一个完整的连续环形 撕囊 ,这是顺利完成超声乳化术重 要的一步 , 尤其是在 晶状体核较大 、 较硬 的情况下 , 能提供一 个圆形囊袋 可以减少诸多的并发症 。( ) 5 虹膜根部切除一定要 够宽够大 , 对伴有糖尿病或关节炎的患者很重要 。( ) 6 人工 晶 体襻宜调至水平 位 , 避开小梁组织切除部 位 , 防止襻推顶虹膜 根部前移 , 堵塞滤过 口。( ) 7 巩膜瓣缝线松紧适度 , 缝线偏松易
合小梁切除术以及 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
除术网 。超乳三联术 由于手术切 口小 、 损伤小 、 散光小 、 痕小 瘢 和术 中前房稳定 , 眼压波 动小 , 以能更快 地恢复视力 , 所 更好 地控制眼压 和减少手术并发症 。小梁切 除联合超声乳化人工

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的临床分析

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的临床分析
眼球 周 围采用 卡 多 卡 因2 %的含 量进 行 麻 醉 ,给予 减压 压 迫 方 式
对 患者 的眼压 深入 降低 ,充分 暴露 患 眼 的患者 不需 要 固定在 直 肌 上 方进 行 缝 线 , 同时 要 确保 手 术 范 围 内的 巩膜 面能 够 全 面 烧 灼 进 行 止 血 ,采 用 隧道 到在 巩 膜瓣 下 由角膜 内向前 进 行 2 mm的 分 离 ,然 后 采 用穿 刺到 在透 明角 膜 的左侧 作切 口 ,将 部分 防 水 以缓 慢 的速 度放 出 ,在 隧 道 内 采用 穿 刺 刀 通 过 透 明 的角 膜 往 前 房 刺
晶体 的手 术进 行治 疗 ,获得 较 为明显 的疗 效 ,现报 告如 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 1 一般 资 料 :选 择 我 院2 0 1 1 年~ 2 0 1 2 年 收 治 的4 2 例 ( 5 8 眼)
总有效 率为 9 6 . 7 %。患 者在完 成手 术后没有 出现 睫状环 阻滞性青 光 眼 、脉络膜 脱离 、暴发 l 生 脉 络膜上腔 出血等较 为严 重手术并发症 。
视力进 行 检查 ,矫 正视 力0 . 5 ~1 . O 的有3 O 眼 ,矫正 视力 0 . 1 ~0 . 2 的
旦 白内障疾病加 重疴 隋,则 可能会 导致青 光 眼记 性发作 等后果 Ⅲ 。 选 择2 0 1 1 年 ~2 0 1 2 年 收治 的4 2 例 ( 5 8 眼) 存 在 青光 眼合 并 白 内障
角 型青 光 眼疾 病 ,有 1 O 例 ( 1 5 眼 )老年 白内障 并发 青光 眼疾 病 ,
6 例 ( 1 1 眼 )白 内障 合并 开 角 型青 光 眼疾 病 ,6 例 ( 9 眼) 外 伤 性
青 光 眼合并 青 光眼疾 病 。 1 . 2 方法 :首先 在 表面 采 用倍诺 喜 0 . 5 %的 含量 给予 3 次 麻醉 ,在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分析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分析
和 面部 畸形等情况选择适 当的手术方式 。 冠状切 口由 O w gsr 18 b eee( 95年 ) 先提 出并用 于颅 面畸形 首
参 考 文献
[ ] 马大权 , 1 俞岩奋. 手术创新 与意 外处理 [ / 口腔颌 面外科学 . M]/ / 长
春: 吉林 科学技 术出版社 ,0 0:4 5 8 20 5 7— 4 .
半 冠状 切 口。
眶底骨折是导致眼球 内陷的一个主要原因 , 正时应沿 眶外缘下 矫
3 2 手术方式 O . MZ骨折的治疗 目的 , 于颧 一上颌复合体 的 方安全区 向后切开剥离 , 嵌顿在 骨折线 内的软组织 复位 , 在 将 需要
垂直轴 与水平轴骨支柱结 构 的重 建 , 以及面部 固有宽度 、 高度 和 植骨时 , 应将骨 片修整后 , 放置眼球赤道的后方 , 以缩小 眼球 赤道
维普资讯

l2・ 2
JunlfCii l n xeietl dc eV16, o 3 Ma. 07 o ra l c dEpr na Mein o. N . o na a m i r20
事故所导致 的颅颌 面部外 伤有增 多 的趋 势 。口腔颌 面部 紧邻颅 上缘 发出 , 耳屏前切 口到达颧 弓根部时应注 意保护 面神经 。
不切开颅骨骨膜 。颞部切 口应紧贴耳屏 , 处面神经颧支在腮腺 此
[ ] 实用 口腔医学杂志 , 0 ,1 5 : 6 6 8 J. 2 52 ( )6 - 7 . 0 7
发生骨 折 , 通过小切 口很难做 到解剖 复位 , 经头皮 冠状切 口具有 刀 。发际 内切 口由于破坏 了头发 的毛囊 , 即使瘢 痕很窄 , 也会 遗 明显的优越 性。通过冠状 切 口可以进行准确复位固定 , 同时又能 留线状毛发缺失 。因此顶部可将切 口置于发际缘 , 术后的瘢痕反

小切口改良三联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分析

小切口改良三联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分析
术后 白内障患 眼 由于上 述 眼 前节 组 织结 构 的改 变使 后 疤 痕形成 ; 充 分 利 用 黏 弹 剂 防 虹 膜 脱 出及 避免 ④ 得第 二次行 白内 障手术 难 度增 加 。据报 道青 光 滤 过 出血 ; ⑤术后 常规 给 非 甾体 类 抗 炎 药 及 适 时 应 用皮 术后 白内障超 声乳 化摘 出术要 比正 常 眼 的手 术 风 险 质 激 素巩 固疗效 。 大, 主要 与浅前 房 悬 韧 带 薄 弱 、 角膜 内皮 功 能 低 下 、 临床 实践表 明上 梁切 除联 合 小 切 口非 超声 乳 化 小 瞳孔等 因 素 有 关 】 行 传 统 囊 外 摘 出 , 手 术 人 工 晶体植 入 改 良三 联术 避 免 了多 次手 术 造成 的眼 。若 在 娩核 过程 中易 发 生 虹 膜 脱 出 、 出血 、 色素 脱 失 、 角 部损伤, 房 减少 了患者痛苦 , 减轻 了患 者的经 济负担 ,
( 6 .6 )00 占 4 8 % ,.5—0 2 .5者 9眼 , 眼前 指 数 2眼 , 光感 及手 动 各 1眼 , 后 随访 3个 月 至 1 后 。 力 术 年 视
>0 3者 2 . 9眼 ( 7 .7 )0 0 0 2 占 8 3 % , . 5— .5者 6眼 , 指

5—8mm 的直 线 切 口 , 度 为 12巩 膜 厚 度 。用 月 深 /
V 1 1N 。0 M y2 1 o. o 1 a 0 2 0
HA N N ME I A OU N L IA D C LJ R A '
《 海南医学) 0 0年第 2 卷第 1 期 21 l O

经验交流 ・
小切 口改 良三联 术 治 疗 青 光 眼合 并 白 内障临床 分 析
青 光 眼是 由于 房水 循 环 障碍致 内眼压 升 高 引起 加深 , 虹膜 后 移 , 角增 宽 或 重新 开放 , 得 术 后 眼 房 使

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分析

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分析

[] 2 张爱玲 , 刘碧华 , 张月欢 , 乳腺囊 性肿块 的诊治体会 [ ] 中国普 等. J.
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 05,2 3 :5 . 20 1 ( ) 2 1 ( 本文编辑 : 耿永涛 )
超 声 乳化 联 合 小 梁 切 除 术 治 疗 青 光 眼合 并 白 内障 的 临床 分 析
轻、 视力恢复快 、 并发症少等优点。 关键词 :白 内障合 并青光 眼; 超声乳化 ; 人工晶体植入 ; 小梁切除术 中图 分 类 号 :7 5 R 7 文 献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6—15 2 0 O 0 7 0 10 99(0 7)1— 0 4— 2
白内障超声 乳化人 工 晶体植 入联 合 小梁 切 除术 , 是治 疗 青光 眼合并 白内障 的首选方 法 … , 它具 有 良好 的控 制 眼压 和 恢 复视力作 用 , 同时也 克服 了传 统 的 白 内障囊 外摘 除联合 小 梁 切除术 创 伤 大 、 发 症 多 等缺 点 。我 科 自 19 并 99年 3月 至 20 年 1 月 对 4 例 5 04 2 5 5眼青光 眼合 并 白 内障患 者施 行 了超 声乳 化人 工晶体 植 入联 合小 梁 切 除 术 , 得 较 满 意 的效 果 , 取 现将 治疗结 果报 告如 下 。
1 资料 与方 法
采 用囊 袋 内核劈 裂乳 化技 术 , 晶体 乳 化 吸 出 , 留皮质 用 灌 残 吸系统 吸 出 , 房 内 囊袋 中注 入 黏 弹剂 , 据 人 工 晶体 直 径 前 根 大小 , 当扩 大巩膜 隧道 1 将 人 工 晶体 植 入囊 袋 中 , 房注 适 2, 前
入 毛果 芸香碱 , 待瞳 孔缩小 后 , 小梁 咬切 钳 , 约 2 m × 用 作 m 2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观察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观察

青 光眼 合并 白内障 在 临床 上并 不少 见 。我院 自 2 0 0 4年 1月 ~ 20 0 5年 1 月共行小 梁切除并 白内障囊外摘 除联合人 工晶体植入术 治 1 疗 青光眼并发 白内障 4 0例(2眼)随访 3 月至 3 , 果稳定 。现报 4 , 个 年 效 告如 下 。
作者 单位 : 包头 市第 四医院康 复科
0 4 3 100
青光 眼合 并 白 内障临床观 察
关 颖
【 图分 类号 】 R 9 中 4 2 【 献 标识 码 】A 文 【 章编号 】 1 0 文 4— 7 8 ( 1 )3 0 1- 2 0 4 42 0 —0 3 0 00 b
肩关节周 围炎为 肩部软组织疾病 , 多有 外伤史 , 也有 因肩关节脱位 或 肩关节附近 骨折后 引起 , 有时无 明显诱因 。表现 为肩部弥漫性疼痛 , 日 轻夜重 , 恶寒 , 局部 町伴有广泛的压痛 , 外旋 , 展 , 外 上举 , 后旋等 动作 均受限制 , 病程晚期 , 变组点 早期以疼痛 为主 , 至 病 晚期 以功能障 碍为
结论 放血 疗 法 对 治疗 肩 周 炎具 有 很 好 的疗 效
【 关键 词 】 肩 周 炎 ;刺 血 拔 【 中图 分类号 】T 4 Q 4 6 6 5
【 献标 识 码】 A 文
【 文章编 号】 1 0 4— 7 8 ( o ) 0 一 1 0 4 4 2 1 0 -0 1 0 0 5 a 2 2 治疗结果 . 9 个关 节, 5 治愈 8 个 , 8 . %显效 8 , 3 4 有 效 3 , 3 占 73 个 占 . %, 个 占 31 . %无效 1 , 1 1 个 占 . %总有效 率 9 . %, 8 9 经统 计学处理 差异有 显著 性 ( <0 0 ) p .5 。

抗青光眼术后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临床疗效分析

抗青光眼术后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临床疗效分析

抗青光眼术后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对应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接受抗青光眼术治疗后出现白内障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

方法抽取84例接受抗青光眼手术后出现白内障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2例。

a组患者采用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

结果 b组患者治疗后的视力恢复效果明显优于a组;治疗后视力的恢复速度明显快于a组;围手术期内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住院接受治疗的总时间明显短于a组。

结论应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接受抗青光眼术治疗后出现白内障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超声乳化术;抗青光眼术;白内障患者在抗青光眼滤过术治疗后,通常会使晶状体混浊速度加快,进而导致白内障形成。

在采用手术方式对白内障进行治疗时,受患者眼前节的改变情况的影响,会使白内障的手术治疗难度明显增加,对术后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1]。

本次研究过程中对应用超声乳化术对接受抗青光眼术治疗后出现白内障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帮助临床拓宽对抗青光眼术后出现白内障患者进行治疗的方法,以便临床对抗青光眼术后出现白内障患者进行更加有效的手术治疗,使该类患者的视力在短时间内得到恢复。

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采用科学实验研究过程中普遍应用的随机抽样分组方法,抽取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来我院就诊的84例接受抗青光眼手术后出现白内障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两组。

在a组中包含17例男性研究对象和25例女性研究对象;该组研究对象的年龄主要分布在52岁至84岁之间,平均年龄72.4岁;在b组中包含18例男性研究对象和24例女性研究对象;该组研究对象的年龄主要分布在51岁至82岁之间,平均年龄71.7岁。

所抽取的研究对象的自然资料,不具有统计学差异,可以在分析研究过程中进行比较。

青光眼术后虹膜粘连白内障的手术分析

青光眼术后虹膜粘连白内障的手术分析

青光眼术后虹膜粘连白内障的手术分析目的分析青光眼术后虹膜粘连的白内障手术。

方法对42眼青光眼术后虹膜粘连行虹膜粘连分离、房角分离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结果患者眼压获得良好控制,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结论青光眼术后虹膜粘连白内障患者,行虹膜粘连分离、房角分离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患眼不仅提高视力,而且眼压亦获得良好的控制。

标签:青光眼术后;虹膜粘连;透明角膜缘内切口青光眼术后的患眼,由于术前的急性发作或术后的炎症反应常发生不同程度的虹膜后粘连或周边虹膜前粘连,随着晶状体的逐渐混浊,为了恢复视力,需要行白内障手术。

但是,因不同程度的虹膜粘连,增加手术的难度和风险。

现将青光眼术后患者人工晶状体植入36例42眼的治疗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患者均为本院2008年9月~2011年12月的住院患者,36例患者年龄52~81岁,其中6例为双眼白内障,32例38眼为原发闭角青光眼,4例4眼为开角青光眼。

34例40眼抗青光眼手术为小梁切除术,2例2眼抗青光眼手术为巩膜咬切术。

所有病例术后滤过功能尚可,眼压控制在14~32 mm Hg,均有不同程度的虹膜后粘连,瞳孔不能散大。

视力在光感至0.2。

青光眼术后距离白内障手术时间为0.5~26年。

1.2 手术方法常规术前准备及术眼球周麻醉。

不做球结膜瓣,隧道刀自11或1点钟方位上方角膜缘内0.5 mm,进入透明角膜,在基质层内滑行1.5 mm后穿刺进入前房,切口宽度约3.2 mm,15°刀角膜缘2或9点钟方位穿刺做辅助切口,用黏弹剂钝性分离虹膜后粘连,边注入黏弹剂边分离虹膜后粘连,对分离后伴小瞳孔者,可以使用虹膜拉钩扩大瞳孔。

如分离困难可沿虹膜周切口向瞳孔缘放射状剪开虹膜,用细长虹膜恢复器分离虹膜后粘连,同时注意保持前房的稳定,此时,瞳孔较术前稍大,既方便手术操作又增加手术的安全性。

用截囊针做连续环形撕囊,水分离,水分层,超声乳化晶状体,注吸皮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临床治疗分析
发表时间:2017-06-28T14:58:02.680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5月上第9期作者:陈娇娇林胜亭顾汉泽
[导读] 分析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

沭阳县中医院江苏/沭阳 223600
摘要:目的分析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

方法搜集 2016年04月—2017年04月收治的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56例,按照不同治疗方式进行分组。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组,共28例;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组,共28例。

观察比较两组疗效。

结果两组比较,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组视力改善明显较优(P<0.05),治疗后13例视力> 1.0,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组仅为8例;治疗有效率明显较高(P <0.05),分别为92.86%、78.57%,差异显著。

结论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疗较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青光眼;白内障;治疗;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青光眼和白内障在眼科临床上属于常见病,尤其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很可能会导致患者致盲。

滤过手术是处理青光眼的主要方式,但术后可引起患者晶状体混浊,且患眼眼球结构发生变化,瞳孔弹性明显降低,易造成并发症,如虹膜后粘连,病情严重者可继发白内障等疾病[1]。

由于青光眼和白内障的发病病因交叉,关系密切,仅采用抗青光眼治疗会导致晶状体混浊的加重,而膨胀晶状体又会导致青光眼的发生,所以单纯的治疗并不能起到很好的临床效果。

笔者为了探讨此类患者的有效治疗方式,对于我院近年来收治的患者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搜集2016年04月—2017年04月收治的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56例,按照不同治疗方式进行分组。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组28例40眼,年龄(63.53 ±
2.01)岁;女16例,男12例;最大者78岁,最小者41岁;青光眼类型属激素性者4例,闭角型16例,开角型8例。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组28例 41 眼,年龄(62.82±2.16)岁;女11例,男17例;最大者79岁,最小者40岁;青光眼类型属激素性者5例,闭角型16例,开角型7例。

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常规散瞳,给予表面麻醉,并开睑,巩膜隧道作一切口,呈直线型,角膜缘的后方约2mm处直至内侧1mm,将黏弹剂注入,撕囊及分离等操作同研究组,分离晶体核后使用圆匙脱出,并将皮质抽净,常规植入人工晶状体,抽净前房戮弹剂后自闭切口,不给予缝合。

研究组:术前给予患者验光、测视力、测量人工晶体度数、测眼压等检查,并给予左氧氟沙星和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滴眼。

选择盐酸丙美卡因,浓度位5 %,作表面麻醉,于10点位置,使用穿刺刀避开滤过泡作一角膜切口,于3点位置作一角膜缘辅助切口,将黏弹剂注入前房内,如患者伴虹膜粘连,则给予钝性分离;如患者瞳孔过小,对操作有影响,则于瞳孔缘,使用眼内剪作多个放射状切开,给予连续性环形撕囊;如溢出晶状体皮质,改为开罐式截囊,使用乳酸钠林格氏液给予水分离和分层,囊袋内对晶状体核作超声乳化处理,吸皮质,并将工晶体植入,水密角膜切口,无需缝合,术后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涂于患眼。

治疗前后,分别测定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组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组视力,比较视力恢复及治疗效果。

1.3 疗效标准无效:患者经相应治疗后,视力较治疗前无变化,视力仍<0.3;好转:患者经相应治疗后,视力较治疗前基本改善,视力
0.3-1.0;有效:患者经相应治疗后,视力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视力>1.0。

治疗有效率 = 好转 + 有效。

1.4 统计学分析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加减标准差( x± 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视力改善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组视力改善情况优于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组,差异显著(P <0.05)。

两组视力改善情况比较见表1
3讨论
由于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眼部病理特征较为特殊,且存在解剖改变,故如果单纯采用青光眼手术治疗很可能由于手术损伤、术后并发症及眼压的改变而导致房水成分和代谢的紊乱,患者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白内障程度加重[2] 。

文献报道[3] ,联合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患者损伤小、手术简单且费用低廉的特点,对于同时合并有青光眼和白内障的患者的疗效显著。

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直接危及患者眼健康,治疗时需考虑保护原滤过手术滤过泡,治疗难度大。

研究显示[4],青光眼手术患者眼球结构变化,此时给予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操作空间较小,患眼耐受差,患眼创伤增加,术中角膜内皮屏障易破坏,引起角膜水肿,且角膜水化使角膜基质中有房水溢进,角膜内层最贴近房水的内皮细胞受到不可逆损伤,又因角膜内层内皮细胞属于非再生细胞,损伤后严重影响视力,因此,该手术术后患者患眼视力恢复不佳,疗效欠佳川。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为用时短、操作方便、效果确切的治疗方法,对虹膜伤害轻,且术后患者视力恢复快速,临床疗效理想。

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晶状硬度高,体积相对较大,给予超声乳化时需提高超声能量,确保白内障有效震碎,然而,较高超声能量可灼伤角膜内皮细胞,术式选择有一定顾虑。

现阶段,各种新型乳化设备不断更新及完善,能较完善的控制超声能量,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促进效果,并
减少组织伤害,保证治疗安全。

在视力恢复方面,对照组恢复有效率78.57 %,而研究组恢复有效率92.86%,后者较高,表明治疗有效、可靠。

综上,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效果满意,临床需重视。

参考文献
[1] Aung T,Nolan W P,M achin D,et al.Anterior cham ber depth and the risk of prim ary angle closure in 2 East Asian populations[J].Archives of Ophthalm ology,2009,12(44):1197-2003.
[2] Chylack LT Jr,Leske M C,N cCarthty D ,et al.Lens O pacities Classification System II(LO CS II)[J].A rchives of O phthalm ology,2011,4(3):119-124.
[3] 姚科 ,吴仁杰 ,许雯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术 [J].中华眼科杂志 ,2010,36(5):330-333.
[4] 吴金辉 ,付清 ,柳林 .超声乳化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现状及争议问题 [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07,25(8):819-8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