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环境与规范(新版)
论汉语言文学中的文学与环境保护关系
论汉语言文学中的文学与环境保护关系文学与环境保护关系论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环境保护成为全球热点话题。
在这个背景下,文学作为一种表达形式和思想交流的媒介,被广泛应用于探讨环境保护的议题。
本文将从汉语言文学的角度,探讨文学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
一、文学作品的环保主题讨论文学作品是表达作者内心情感和思想的载体,通过文学作品可以深入地反映社会现实,并提出对环境保护的思考。
许多现代汉语文学作品中,环保主题成为了重要的创作题材。
例如,莫言的《丰乳肥臀》以家族农场的命运变迁为背景,通过讲述农场主因环境恶化而面临的困境和对环境保护的思考,呈现了现代城乡环境问题的严峻性。
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则将环保问题与人类未来的命运相结合,通过对地球环境退化的描绘,引发了读者对环境保护的警醒。
这些作品的创作直接或间接地表达了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并引发了社会对环境保护的讨论。
二、文学作品对环保意识的引导文学作品不仅能够反映环境问题,还可以通过情节和人物塑造来引导人们形成对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通过文学作品,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的威胁,从而加深对环保的认识。
例如,余华的《活着》中所描绘的极度贫困和生存环境恶劣的背景,使读者深入思考生态环境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激发对环保问题的关切。
这种文学作品的引导作用有助于提高社会大众的环保意识,推动人们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的行动中来。
三、文学与环保运动的互动文学作为社会思潮的反映,不仅能够推动人们关注环境问题,还能够通过叙事手法和情感表达,将环保理念与行动融入到文学创作中。
例如,在1970年代的环保运动中,一大批作家通过文学作品批判污染和开发破坏环境的行为,警醒了社会对环境问题的认识。
刘震云的《黑猫警长》以及朱天文的《狼圈》等作品,通过讲述农村环境恶化和自然生态流失的故事,对当时的环境状况进行了揭露和抨击。
这些文学作品的推动作用对于推进环保运动和政策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977-1989年文学环境
(二)经济环境:市场经济的确 立-文学价值的重新确立
• 中国作家过去受到的最大的压力是文学与 政治的关系的处理。在80年代后期开始, 作家们感到的日益紧迫的压力是转型期市 场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性社会的出现。
1、市场经济带来两个直接后果: • 人际关系的改变 • 消费型社会的形成
2、文学的变化 • 文学存在方式变化,文学不再是纯粹的高 雅的精神活动,而成为了一种商品 。 • 纯文学的边缘化,大众文学兴起。 • 作家身份地位的变化,作家的利益要求和 其作为社会良知、智者、启蒙者的身份相 冲突,导致作家处于痛苦的选择之中 。
2、外来影响的特点 (1)整个社会以西方现代发达国家为模式建 立现代化国家,这就决定了文学也必然以 借鉴西方现代化环境中产生的现代性文学 为模板,建立自己的现代文学,实现文学 自身的现代化。
(2)这一时期被译介的包含在现代派大旗下 的文学流派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 主义、意识流、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 荒诞派等。
(2)思想层面:思想反思阶段——批文革 • 1979年3月《文艺报》编辑部召开了一次 文艺批判工作座谈会,就“文艺与政治” 的关系进行讨论,认为“文艺为政治服务” 的提法是错误的 。 • 《上海文学》于1979年4月发表了评论员 文章《为文艺正名——驳“文艺是阶级斗 争的工具”》。
(3)第四次文代会的召开,是文学彻底解放 的标志 • 首先是邓小平代表党中央致词:肯定了建 国30多年来文艺战线取得的成绩;阐明了 文艺与人民,文艺与政治的关系,和党如 何领导文艺的问题;提出新时期社会主义 文艺的任务。
1977-1989年文学环境
(一)政治环境——思想上自由解 放,文学与政治的关系发生变化
• 党吸取了历史的经验教训,认识到文学有 自身的独特性,要遵从文学的自身规律, 加以引导,不能横加干涉。
第三单元小说学习任务单(环境、主题)-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选择性必修上第三单元学习任务单(二)「学习任务一」:关注典型环境文学作品的生成离不开所处的时代背景。
对小说时代背景生疏,往往会成为深入阅读的阻碍。
我们可以以课文中的环境描写为切入口,在深入了解本单元小说所处的时代背景的同时,把握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学习目标】1.通过圈画的方式,了解小说语境中英、俄、美、哥伦比亚的社会历史风貌特点。
2.把握小说环境的作用,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
【具体学习活动和要求】1.学习活动一∶制作“时代文化背景卡”①课前搜索相关背景资料,形成对该时代的初步了解。
②快速浏览并圈画出选文中对应的环境描写的语段,分析概述其体现的社会历史风貌。
③结合课内语段的分析和课外背景资料的补充,完成时代文化背景卡的撰写。
《》的时代文化背景卡典型环境描写语段:时代特征分析概括:文化背景导读:课文环境描写作用/效果角度作用「学习任务二」:探讨小说主题读完一篇小说后,我们自然会想,这篇小说到底想表现什么(小说主题)。
本单元四篇小说不仅展现了不同民族文化和社会历史风貌,还展现了创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深刻认识与思考。
【学习目标】1.分析小说文本,初步把握作品主旨。
2.联系整部小说情节与作者人生经历,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与作品的深刻内涵。
【具体学习活动和要求】1.学习活动一∶主旨初探,主旨再探请同学们依据示例,先细读课文,再根据学习任务单上的补充资料,从《复活(节选)》《老人与海(节选)》《百年孤独(节选)》三篇课文中的任一篇,探究主旨。
示例:《大卫·科波菲尔(节选)》(1)我们先从本单元每篇课文节选的内容出发,初步探究主旨。
思考:①大卫为何沦落至此?为何会有童工?工作环境和待遇如何?米考伯先生为何入狱?②为何写大卫和米考伯夫妇的关系?(2)本单元课文均为节选,仅是从节选部分出发可能并不能理解小说作者创作的真正意图,由此,想要对主旨进行深入探究,必须立足整部小说,了解作者,进行主旨再探。
①立足整本小说;(见《学法》)②联系作者个人经历。
环境描写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和运用
与差拨一同辞管营, 三:林冲……与差拨一同辞管营,两个取路投草 林冲 与差拨一同辞管营 料场来。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 料场来。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 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那雪早下得密 大雪下的正紧, 了……大雪下的正紧,林冲和差拨两个,在路上 大雪下的正紧 林冲和差拨两个, 又没买酒吃处,早来到草料场外。 又没买酒吃处,早来到草料场外。 ……向了一回 向了一回 觉得身上寒冷。寻思: 却才老军所说, 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五 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 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 ……那 那 雪正下得紧。行不上半里多路, 雪正下得紧。行不上半里多路,看见一所古 又买了一葫芦酒, 庙。 ……又买了一葫芦酒, …… 依旧迎着朔风 又买了一葫芦酒 回来。看那雪到晚越下的紧了。 因这场大雪, 回来。看那雪到晚越下的紧了。 ……因这场大雪, 因这场大雪 救了林冲的性命。那两间草厅, 救了林冲的性命。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 了。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第十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作用:(1 渲染气氛,这里的彤云、朔风、 作用:(1)渲染气氛,这里的彤云、朔风、 :( 大雪,渲染了一种凄冷、肃杀的气氛。 大雪,渲染了一种凄冷、肃杀的气氛。 (2)烘托人物:很好地烘托了人物沉郁悲凉 )烘托人物: 的心情和危机四伏的处境。 的心情和危机四伏的处境。 (3)推动情节发展: )推动情节发展: 风雪的变化层层推动着情节的发展, 风雪的变化层层推动着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写 大雪压塌草厅,林冲只好寄身山神庙作铺垫。 大雪压塌草厅,林冲只好寄身山神庙作铺垫。 (推动情节发展) 推动情发展)
对环境描写的理解要注意: 对环境描写的理解要注意: 1、要与主题联系起来; 、要与主题联系起来; 2、要和人物个性、命运联系起来; 、要和人物个性、命运联系起来; 3、 3、要与故事的背景和作品的情感基调 联系起来。 联系起来。
文学作业中的写作规范与格式要求
文学作业中的写作规范与格式要求在文学作业中,写作规范和格式要求是非常重要的。
准确遵守这些要求,不仅可以使文章更加整洁美观,还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作品。
本文将介绍一些文学作业中常见的写作规范和格式要求。
1. 字数要求:字数是文学作业中最基本的要求之一。
通常,老师会在作业要求中明确规定字数的范围,学生在撰写作品时要严格遵守。
若字数限制是1500字,学生可以适当增加字数,但不能过多超出限制,以免影响阅读体验。
2. 段落分隔:在文章中,段落的分隔是为了使内容更加清晰有序。
每个段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思想,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详细的叙述和论证。
段落之间应该使用空行分隔,以增加文章的可读性。
3. 标点符号使用: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是写作的基本要求之一。
常见的标点符号有句号、逗号、问号、感叹号等。
在使用这些标点符号时,要注意符号的位置和语境,确保句子的逻辑清晰,表达准确。
4. 标题和副标题:在一些较长的作品中,可以使用标题和副标题来分章节或段落,并突出每个部分的主题。
标题和副标题应该简明扼要地概括该部分的内容,同时要与整篇文章的主题相一致。
5. 段落开头缩进:每个段落的开头应该进行缩进,以示区分。
通常情况下,缩进两个字的空格即可。
缩进不仅可以使文章整洁,还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判断段落的起始位置。
6. 字体和字号:在文学作业中,一般要求使用宋体或黑体作为正文字体,字号一般为12号或小四。
使用统一的字体和字号可以使作品更加整齐统一,方便读者阅读和审阅。
7. 引用和注释:如果在文章中引用了他人的文字或观点,应该标明出处,并在文章的末尾提供参考文献或注释。
引用和注释的格式一般采用学术论文的标准,例如APA格式或MLA格式。
8. 整体结构:在文学作业中,写作的整体结构至关重要。
一篇作品应该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并且各个部分要有机地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思路和逻辑。
在正文中,要注意分别进行叙述、论证和总结,并采用恰当的过渡词和连接词,使文章内容紧密联系、层次清晰。
文学生态学
文学生态学文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学生态学是一门研究文学与环境、社会、文化等因素相互作用的学科。
它关注文学作品的创作、传播、接受等方面,探讨文学与环境、社会、文化等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这些关系对文学生态的影响。
文学生态学可以按照不同的类别进行划分,包括文学生态环境、文学生态系统、文学生态文化等。
一、文学生态环境文学生态环境是指文学作品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包括地理环境、气候环境、生态环境等,而社会环境则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文学作品的创作和传播都受到环境的影响,环境也会受到文学作品的影响。
例如,自然环境的变化会影响文学作品的主题和风格,而文学作品也可以引起人们对环境的关注和保护。
二、文学生态系统文学生态系统是指文学作品、文学创作者、文学读者等构成的一个生态系统。
文学作品是生态系统的核心,文学创作者和读者则是生态系统的其他组成部分。
文学作品的创作和传播需要文学创作者和读者的参与,而文学创作者和读者的存在也会影响文学作品的创作和传播。
文学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对于文学的发展和繁荣至关重要。
三、文学生态文化文学生态文化是指文学作品所处的文化环境。
文学作品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也会影响文学作品的创作和传播。
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影响文学作品的主题、风格和表现形式,而文学作品也可以传播和弘扬文化。
文学生态文化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和文化之间的关系,促进文学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总之,文学生态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关注文学作品的创作、传播、接受等方面,探讨文学与环境、社会、文化等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这些关系对文学生态的影响。
通过对文学生态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和文化之间的关系,促进文学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推动文学的发展和繁荣。
小说环境的分析与探究(教案)-文学类阅读-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
第二部分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小说环境描写的分析与探究教学目标掌握环境描写的手法及作用教学重点难点环境描写的作用教学过程一、考题考向环境是人物活动的舞台,恰当的环境描写有助于人物的刻画和主题的表达。
考查环境描写的命题角度有三个:环境描写的手法、环境特点的概括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这三个命题角度往往以两种形式呈现:一是环境描写的特点和作用相结合;二是环境描写的手法和作用相结合。
解答环境类题目,了解环境描写手法是关键。
因为只有全面了解环境描写手法,才能准确地概括环境描写的特点和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二、总体概括一图全知三、社会环境1.社会环境的概念社会环境是指人物活动、事件发生、情节展开的社会背景、时代风貌、历史条件、民俗民风、社会关系、政治经济等,主要是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社会关系等。
它包括的范围很广,小至房间住所、一街一巷,大至一城一区。
它涉及的内容很多,可以是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也可以是室内的布局、陈设,住宅内外装饰布置,以及当地的风土人情等。
2.分析社会环境的注意要点第一,社会环境往往有复合的因素,有几个因素就应分析出几个因素。
第二,分析社会环境应透过当事人的言行深入挖掘社会历史内涵。
社会环境一般由主要人物周围的次要人物组成。
那些次要人物,是某种社会力量的某种观念的载体,分析时应通过这些人物的言行,认识其代表的社会势力及其观念。
第三,注意人物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社会环境决定人物命运及其性格,人物又能动地作用于环境。
由人物在社会环境中的走向,我们可以看出人物的思想性格。
第四,不断提高认识能力与分析能力。
我们对社会、历史的认识越深刻,对作品中所描写的社会环境的认识也就越深刻。
阅读分析作品时,应该自觉地将作品描写的社会环境与我们今天的社会环境加以比较,进而深刻认识作品中的社会环境。
3.分析、探究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要准确而全面地分析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需要先把握社会环境的特点。
(1)分析社会环境的特点①注意小说故事发生的时间,如“抗战时期”“文革时期”等,这些时间词能交代时代背景。
解密06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之环境分析(讲义)(解析版)
解密06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之环境分析(解析版)高频考点一环境特点对小说环境描写的考查,一般是就指定的环境描写,概括环境特点和分析环境作用,其中环境的作用,是重中之重。
自然环境,是指对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鸟兽鱼虫、时序节令和风雨雪霜等自然景物的描写。
社会环境,是指对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社会风尚和风土人情的描写;在具体的文章中则指对人物的活动有影响的阶级关系、人际关系和居室陈设等环境因素的描写。
请对小说画线处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作简要分析。
(4分)小小说往往注重表现“特定环境里生存的市井人物风情”。
请简要分析文中“老街”这一特定环境的特点。
(6分)(1)环境的特点小说中环境描写的特点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思考:抓住特征,从形、声、色等方面来考虑景物特点;调动视觉、听觉和嗅觉等多种感官来感知景物特点。
(2)答题步骤典例01碑许辉①罗永才被第一声鸡叫惊醒,外面的世界里像是有了点扰动。
春夜总是这样,惊乍乍的,其实完全不成一回事的。
但罗永才还是下了床,开门出去看看,听听。
②就在去年这个时节,他去山王庄给亡妻洗碑①。
那里有个叫王麻子的石匠,洗碑的手艺很好。
③那时季候比现在略早些,自然界已走在春气里了,艳阳高照。
路两边的一些大树,都拔地而起,枝干粗壮,有一种强悍奔放的气势,各各踞守一方。
罗永才左右看着,一路往山村那里去。
王麻子的家靠在庄头边上,一个破院框子,里头乱放着各种大小石料。
罗永才兀自进了那个院子,见那正房的两扇门紧锁着,打门缝往里头瞅瞅,半星光亮都没有。
他白跑了一趟,却也不觉着损失什么。
④第二日他再去,春阳更暖,鸟雀啾啾。
老远就听见当当的,是不急不慢的打石头声,脚下也就到了。
王麻子家破院框子里,盘腿坐了一个人,五十来岁,相貌打扮都很是不起眼。
那人坐在院里洗碑,碑形已经看出来了,下方上圆。
他洗的时候,左手是錾子,右手是锤,也不急,也不躁;也不热,也不冷;也不快,也不慢,一锤一锤,如泣如诉。
罗永才看得呆了,心里只是有一种感觉:春阳日暖,万象更新,雀鸟苏醒、飞翔、游戏、鸣叫、盘绕,像是一刻都止不住。
语言文字规范标准手册
语言文字规范标准手册首先,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的重要性不仅在于传递信息的准确性,更在于提高交流效率。
当人们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时,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对方的意思,避免产生误解和歧义。
这对于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交流都至关重要。
因此,遵守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可以提高交流的效率,促进沟通的顺畅进行。
其次,遵守语言文字规范标准还可以提升个人形象和专业素养。
在工作和社交场合,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可以展现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修养。
相反,如果在交流中出现语法错误、用词不当或者语意不清,可能会给他人留下不良印象,甚至影响个人的职业发展和人际关系。
因此,遵守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可以提升个人形象,展现出良好的素养和专业能力。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如何遵守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呢?首先,要注意语法和标点的正确使用。
在书写和口语表达中,要避免出现语法错误和标点符号的滥用。
其次,要注意用词的准确性和语意的清晰度。
选择恰当的词语,表达清晰的语意,可以有效地避免歧义和误解。
此外,还要注意遵守专业术语和行业规范,避免使用不当的词语和表达方式。
除了个人的努力外,社会和组织也应该加强对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的宣传和培训。
通过举办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的培训课程、举办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的比赛等活动,可以提高社会公众对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的重视程度,促进整个社会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
总之,语言文字规范标准手册的编写和遵守对于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遵守语言文字规范标准,才能有效地提高交流效率,提升个人形象和专业素养。
因此,希望每个人都能认真学习和遵守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共同营造一个规范、高效的交流环境。
“大地文心”生态文学作品征文作文(10篇)
“大地文心”生态文学作品征文作文(10篇)为讲好中国生态环境保护故事,以文学助力美丽中国建设,生态环境部、中国作家协会将面向全社会联合组织开展第五届“大地文心”生态文学作品征集活动。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地文心”生态文学作品征文作文10篇,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与分享哟!“大地文心”生态文学作品征文作文1“唐山大地震,汶川地震,南方雪灾,北方大雪……”这些自然灾害是由于谁引起的呢?有人会说:都是自然灾害,是地球自己引起的。
这是一个原因。
不过主要是由于人类对地球无止境的索取,破坏才会导致这些事的发生。
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是一个主要因素。
原本绿草如茵的草地变成了荒凉的沙漠。
植物消失了,动物消失了,下一个会是人类,人类无休止的破坏使地球千疮百孔。
原本美丽的地球变得到处荒凉。
世界各个地方几乎都招到了破坏,甚至连南极都被污染。
人类失去了地球上最后的一块净土。
对于这些我们却依然毫不理会,仍然在破坏着美丽的家园。
我们要眼睁睁的看着这美丽而富饶的地球家园毁于一旦吗?到那时,人类才会醒悟吗?白羊在草地上吃草,野马在草原上奔驰,鱼儿在清澈的河里游着。
人类还有机会看到这些画面吗?保护环境从身边的滴滴点点做起。
节约用水是在保护我们的环境,是在节约资源。
我们要把思想付诸行动,从小事做起,注意自己的行动,不浪费水资源。
刷牙时关上水龙头,把用过的水浇花,洗拖把。
节约水资源,你不能认为水龙头滴几滴水不会浪费水,积少成多,如果持久下去,那会浪费多少的水资源啊!水资源是地球赐给我们人类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资,我们一定要珍惜它!节约电资源。
电,现在已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东西,离了它,电视,电脑,冰箱等电器都无法使用。
可你是否想过他们从何而来。
地球是如此的无私,他慷慨的向人类提供了电资源。
我们要珍惜这资源,如果不节制的使用,终究有一天他会枯竭。
节约资源,要从自己做起,上完厕所随手关灯,不看电视关掉等。
这些都是节约电资源的行动。
要以现在为基础努力宣传,让人们样成良好的习惯。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专题之文学类文本小说——环境描写》课件(共29张PPT)
——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自然环境的作用
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 男女老少。” ——《十里长街送总理》
自然环境的作用
——象征和暗示,深化主旨
环境描写的一般作用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②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或展示世态风情。 ③渲染气氛、奠定情感基调。(环境) ④烘托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暗示人物的命运。(人物) ⑤推动情节的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情节) ⑥揭示或深化作品主题。(主题)
——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
环境描写的作用
进入堂屋中,抬头迎面先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 的三个大字,是“荣禧堂”,后有一行小字:“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 贾源”,又有“万几宸翰之宝”.大紫檀雕螭案上,设着三尺来高青绿 古铜鼎,悬着待漏随朝墨龙大画,一边是金蜼彝,一边是玻璃醢 .地下 两溜十六张楠木交椅,又有一副对联,乃乌木联牌,镶着錾银的字迹, 道是: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下面一行小字,道是:“同乡 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书”。 ——《林黛玉进贾府》
两边厢房鹿顶耳房钻山,四通八达,轩昂壮丽,……进入堂屋中,抬头迎面先看见一个赤金九 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的三个大字,是“荣禧堂”,后有一行小字:“某年月日,书赐 荣国公贾源”,又有“万几宸翰之宝(指皇帝的印文)”。大紫檀雕螭案上,设着三尺来高 青绿古铜鼎,悬着待漏随朝墨龙大画,一边是金蜼彝,一边是玻璃醢。地下两溜十六张楠木 交椅,又有一副对联,乃乌木联牌,镶着錾银的字迹,道是: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 烟霞。
现代文学中的自然与环境知识点总结
现代文学中的自然与环境知识点总结自然与环境是现代文学中常见的议题,作家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探讨环境问题,传达人与自然的关系,呼吁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以下是现代文学中的自然与环境知识点总结。
一、自然景观的描写现代文学作品中经常对自然景观进行生动描写,以展现大自然的美丽和壮观。
通过丰富的语言和艺术手法,作家带领读者感受自然的宏伟与壮丽、柔美与细腻。
这些描写往往包括山川河流、花草树木、动物生灵等。
例如,鲁迅的《野草》中有关自然景观的描写:“空中只见那夭矫的花,如同白云上飞动的鸟,照人眼眼眸光,呼吸全似有芬芳的浪霞。
”这样的描写使得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二、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现代文学作品也常常探讨环境问题,反映社会对环保议题的关注。
通过揭示城市污染、物种灭绝、森林砍伐等问题,作家着力唤起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并警示人们要珍惜自然资源。
例如,韩寒的小说《看见》中,他以细腻描写城市环境污染的方式,表达了对环境问题的担忧。
他以讽刺、讥讽的笔调反映了现实中的现象,引发读者对环境污染的深思。
三、人与自然的关系现代文学作品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重要主题。
通过展现人类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作家探索和反思人类在环境面前的处境和角色。
例如,余华的小说《许三观卖血记》中,通过主人公观察自然景观的方式,展现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苍凉,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复杂的关系。
这种描写深刻地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四、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现代文学也关注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作家通过呼吁保护环境、减少资源消耗、推动绿色能源等方式,传达对可持续发展的看法。
例如,马克·吐温的《湖畔上的庄园》中,通过对湖泊污染和失去生机的描写,提醒人们环保的重要性。
其中的庄园主人“不但不玩耍,不乘船,而且不知道做任何没有利润的事”,表达了对盲目追求利益的批评。
综上所述,现代文学中的自然与环境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作家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探讨环境问题、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呼吁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传达了对自然的独特理解和对环保的重视。
环境设计中的书馆规范要求与阅读环境营造
环境设计中的书馆规范要求与阅读环境营造在环境设计中,书馆是一个特殊的场所,其规范要求和阅读环境营造是十分重要的。
一个好的书馆环境不仅能够提供良好的阅读体验,还能够有效地提高学习和思考的效果。
本文将从书馆规范要求和阅读环境营造两个方面来探讨环境设计中书馆的重要性。
一、书馆规范要求在书馆的规划和设计中,需要考虑到一系列规范要求,以确保书馆能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阅读环境。
1.布局合理书馆的布局应该合理,使得读者能够方便地找到所需要的图书和资源。
主要的图书区域、阅读区域、电脑区域等应该有明确的划分,并且相互之间应该有一定的隔离,以减少噪音和干扰。
2.丰富的藏书书馆的规模和藏书量应与需求相适应,以保证读者能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图书。
同时,书馆应定期更新图书,及时引进新的书籍和期刊,以满足读者的需求。
3.舒适的座椅和桌子书馆的座椅和桌子应该舒适而稳固,以提供良好的学习和阅读环境。
座椅的高度和软硬度应该适宜,桌子的高度和平整度也应符合使用者的需求。
4.良好的照明书馆的照明应该明亮而柔和,能够提供舒适的阅读条件。
光线的分布要均匀,避免出现强光和阴影的情况,以减少对读者视力的影响。
5.噪音控制书馆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降低噪音,以提供安静的学习环境。
例如,在设计时可以使用吸音材料进行隔音处理,同时禁止在图书馆内大声喧哗和使用响亮的设备。
二、阅读环境营造为了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书馆的环境设计还需要注重细节,营造出一个宜人舒适的阅读环境。
1.色彩搭配书馆的色彩搭配应该以柔和的色调为主,避免过于刺眼或单调的颜色。
适当使用植物和艺术装饰等元素,增加书馆的艺术感和生机。
2.氛围营造通过合适的音乐、轻柔的背景音效等手段,给读者创造一个宁静而专注的氛围。
良好的氛围能够帮助读者进入阅读状态,更好地专注于书籍中的内容。
3.温度和湿度控制书馆的温度和湿度应该保持在适宜范围内,以确保读者在舒适的环境下阅读。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湿度都会对读者的体验产生不利影响。
文学与环境研究
文学与环境研究文学与环境研究是一门涉及文学作品与环境问题的跨学科研究领域。
通过文学作品的分析与解读,深入探讨作品中所蕴含的环境议题,以及文学作品对于环境问题的关注和反响。
本文将从文学作品与环境议题的关系、文学作品对于环境问题的关注以及文学作品对于环境保护的启示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文学作品与环境议题的关系文学作品是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现象加以审美化和再现的产物,因此文学作品与环境议题息息相关。
许多文学作品将环境问题作为重要的主题进行探索,通过描述自然景色、塑造环境角色以及揭示环境矛盾等方式,反映了不同时期环境问题的存在和关注。
例如,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小说《伦敦雾》中描绘了伦敦市的雾霾问题,引起了英国社会对环境保护的关注。
这些文学作品通过对环境议题的关注,引导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思考和行动。
二、文学作品对于环境问题的关注文学作品对于环境问题有着独特的洞察力和表达方式。
通过文学的想象力和艺术手法,作家可以更加深入地描绘自然景色,刻画环境中的各种矛盾和冲突,使读者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同时,文学作品还通过情节的展开和人物的塑造,反映环境问题对于个体和社会的影响,进一步唤起读者对于环境问题的共鸣和关注。
例如,美国作家埃里克·里斯的小说《云图》通过多重叙述和多线索剧情,揭示了人类活动对于环境的负面影响,以及环境问题背后的人文关怀和人类命运的紧密联系。
三、文学作品对于环境保护的启示文学作品的描写和思考可以给予我们对于环境保护的启示。
通过对文学作品中塑造的环境形象和环境议题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环境问题的原因和后果,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同时,文学作品中描绘的环境灾难和矛盾也提醒我们追求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的生活方式,避免人类活动对于环境的破坏。
例如,中国作家墨子的小说《解忧杂货店》通过讲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呼吁人们与环境相互包容和尊重,建立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总结起来,文学与环境研究是一门重要的学科研究领域。
文学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文学在构建生态文明中的重要角色
文学能够唤起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提高环保意识。
文学作品能够引导人们反思人类行为对环境的影响,促进生态意识的普 文学创作可以成为环保行动的推动力量,促进社会对环保议题的关注和参 与。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XX
环境保护对文 学创作的影响
生态文学的兴起与发展
生态文学的定义:以生态整体主义为思想基础,以生态系统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的考察 和表现自然与人之间关系,评价人类文明发展,探索人与自然关系的文学。
生态文学的兴起背景:随着环境危机的日益严重,人们开始反思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发 展观,生态文学应运而生。
生态文学的发展历程:从20世纪70年代的生态意识到90年代的全球环保运动,生态文学 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文学领域的重要分支。
文学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
文学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引发人们对自然美的向往和保护意识。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常常在自然环境中寻找心灵的慰藉和灵感,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文学作品中经常探讨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破坏,警示人们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 境。
文学作品通过描写人与自然的互动,揭示人类对自然的依赖和责任,倡导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 明建设。
文学与环境保 护的互动关系
文学作品的环保教育作用
文学作品通过描绘自然美景和生态平衡,唤起人们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和意识。 文学作品通过描绘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和环境污染,警示人们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文学作品通过描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景,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向往和追求。 文学作品通过描绘环保行动和绿色生活方式,引导人们积极参与环保实践。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宣传环保理念
自然环境在文学中的象征意义
自然环境象征着美 好与和谐
文学与环境 课程教学大纲
文学与环境课程教学大纲一、引言本课程旨在探讨文学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环境问题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并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讨论,引发学生对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并培养环境意识和责任感。
二、课程目标1.了解文学对环境问题的反映和批判意义;2.掌握文学作品中环境元素的分析和解读方法;3.探索环境与社会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4.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激发对环境保护的热情;5.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批判思维能力。
三、课程内容1. 环境文学的概述- 环境文学的定义和特点- 环境文学与自然主义文学的关系- 环境文学与生态批评的研究方法2. 文学作品中的环境元素- 通过文学作品了解环境的变迁与演变- 探讨自然景观在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意义- 分析环境元素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的影响3. 环境问题与社会关系- 文学作品中呈现的环境问题与现实社会的关联性- 分析环境问题对社会发展与人类命运的影响- 探讨文学作品对社会环境问题的批判与反思4.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意义- 探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实践- 分析文学作品中如何呼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四、教学方法1. 讲授- 通过讲授环境文学的概念和研究方法,介绍环境问题与文学作品的关系。
2. 分析讨论- 针对具体文学作品中的环境元素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解读。
3. 研究报告- 学生自行选择一部文学作品,撰写与环境相关的研究报告并进行分享交流。
4. 小组讨论-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思考环境问题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形成多元化的观点和思路。
五、评估方式1. 平时成绩-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的积极性及质量。
2. 作业成绩- 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和研究报告的质量。
3. 期末考试- 对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整体掌握程度进行考核。
六、参考教材1. 《环境美学与生态批评导论》- 罗西·邓廷2. 《文学与环境中的虚构自然》- 约翰·瑞德3. 《环境伦理学导论》- 兰德尔·杰利斯七、教学进度安排本课程为一学期课程,共15周。
2023年新文科文件
2023年新文科文件引言:人类是一个善于思考的物种,通过对自身及周围世界的观察和思考,我们不断推动着文科领域的发展。
2023年的新文科文件将继续探索人类的故事,以人的视角描绘这个多彩而复杂的世界。
一、历史:人类的记忆历史是人类故事的基石,它记录了过去的事件和人物,为我们解开过去的谜团。
在2023年的新文科文件中,我们将关注历史的多样性和互补性。
不同文化、不同地域的历史将被重视,以展示人类共同的记忆和文明的多样性。
二、文学:情感的表达文学是人类情感的载体,通过文字和故事,我们能够体验到不同的情感和思想。
2023年的新文科文件将继续关注文学的力量和影响。
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解读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的情感世界,深入探索人类内心的奥秘。
三、哲学:思考的深度哲学是人类思考的终极追求,它涉及到生命的意义、价值观以及人类存在的意义。
在2023年的新文科文件中,我们将关注哲学的思辨和探索。
通过对不同哲学观点的研究和思考,我们将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类的思维方式和意识形态。
四、社会科学:人类行为的解读社会科学研究人类的行为和社会现象,帮助我们理解人类社会的运作规律。
2023年的新文科文件将继续探索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如心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
通过对人类行为的解读,我们能够洞察社会的发展趋势和问题,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提供思考和建议。
五、艺术:美的体验艺术是人类创造力的结晶,它通过各种形式的表达,让我们感受到美的力量。
2023年的新文科文件将继续探索艺术的多样性和创造力。
不同艺术形式的研究和鉴赏将帮助我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人类创造的美。
结语:2023年的新文科文件将继续以人类的视角描绘人类故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通过对历史、文学、哲学、社会科学和艺术的探索,我们将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类的思想、情感和行为。
让我们一起探索人类故事的奥秘,为文科领域的发展贡献我们的思考和智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主任》以中学生的愚昧无知为警钟,写出 了文革十年盛行的反知识反文化的政治风尚造成 的现实危害;
《哥德巴赫猜想》则直接为知识分子在文革中的 遭遇鸣不平,正面表达出对文化知识的尊重和对 知识分子的赞美。
“大跃进”时期,高标准、瞎指挥、浮夸风 和“共产风” 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在意识形态领域,在文艺工作中,也出现了 严重的浮夸和左的偏差。这在新民歌运动中就 有突出的表现。
大跃进的新民歌运动,是在农业合作 化高潮到来之前出现的。它的第一批作 品产生于1957年冬天的农村水利化运动 中。当时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编辑的 《农村大跃进歌谣选》就是较早收集出 版的一本全国性的民歌选。
周扬、郭沫若主编的《红旗歌谣》集 中反映了新民歌运动的成败得失。
( 七 ) 文 艺 界 的 反 修 防 修 斗 争 ( 1960——1966 )
结语:谢冕《文学的绿色革命》(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9 月出版):
极为丰富的新文学传统实际上只剩下一个鲁迅受 到圣人般的供养,世界文学被扫荡得干干净净;无数 次的狂风暴雨般的政治运动和派生而出的文学批判运 动,针对的都是中国社会最有才华和才智的精英之 士——长期的约定俗成,培养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 的文化品格,人们用来衡量立场是否坚定、方向是否 正确的,不是他对于实践和理论建树的创造性,而恰 恰是他的非建设性,即以他是否能在别人的创造中找 到可以攻击并施以破坏的可能性——所谓“破字当头, 立在其中”或“先破后立”的学术指导方针,都旨在 养成这种文化品格。
2、得失与评价
(1)把文艺问题直接等同于政治问题
毛泽东1949年3月5日在河北西柏坡村召开的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政治报告对全国胜利后的 形势和任务作了明确的规定:国内的主要矛盾将 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资产阶级的 “糖衣炮弹”将成为对无产阶级的主要危险,因 此要坚决地同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思想作斗争, 反对“否定被压迫人民的阶级斗争,向反动封建 统治者投降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反动思想”— —即:政治上与资产阶级斗争的序幕,首先是由 批判电影《武训传》开始的。
二 “文革”时期:激进的文艺思潮 1、《纪要》与“文艺黑线专政论”
“纪要”所表达的,是20世纪以来就存 在的,主张经过不断选择、决裂,以走向 理想形态的“一体化”的激进文化思潮。
这种思潮的“当代形态”的特征,一是 提出有关“革命”,也有关文学的更纯粹 的尺度,一是选择上的政治权力的强制性。
2、革命样板戏:重新构造“经典”
这种“行乞兴学”的苦心孤诣,其实质不过是 农民对封建政权和地主阶级的依附和皈依,是毛 泽东和鲁迅都曾经痛斥过的农民的“奴隶根性” 的“雅化”的体现。
(2)电影《武训传》
电影《武训传》的编导摄制过程跨越了新旧两 个不同的历史时代(1944——1950),因此也 融汇了两个不同的政治时代不和谐的音符。
2、 “二为”方针
“二为”方针的提出,反映了第十一 届三中全会之后,党对过去“为政治服 务”、“为工农兵服务”的文艺方针的 修正。
其理论来源:
(1)邓小平《祝辞》
(2)1980年1月《目前的形势与任务》
第二节 矛盾与冲突
拓展阅读:
1、《李辉文集》(《沧桑看云》、《文 坛悲歌》、《往事沧桑》沈从文与丁玲、 是是非非说周扬),花城出版社1998年第 1版。
2、《人有病,天知否——1949年后大陆文 坛纪实》陈徒手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年9月出版
3、《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朱寨,人 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第1版
一 “十七年”:批判和清除
(一)批判电影《武训传》:历史”话语权”
拓展阅读:
1、《应当重视对电影〈武训传〉的讨论》(《人 民日报》1951年5月21日,收入《毛泽东选集》第 五卷)
《红旗》杂志1967年第6期《欢呼京剧革 命的伟大胜利》的社论首先正式使用了“样 板戏”的说法
1967年5月31日《人民日报》社论《革 命文艺的优秀样板》第一次开列了“八个革 命样板戏”的名单:京剧《红灯记》、《智 取威虎山》、《海港》、《沙家浜》、《奇 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 《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
第二讲 当代中国文学的“泛政治化”倾向 第一节 文学方向的确立与修正
一、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全国代表大会(文代会)
1、第一次文代会:“起点”“序幕”“新方向” “新格局” (1)在存在多种文学力量和成分中,革命左翼文学 被确立为唯一合法存在的文学 (2)毛泽东《讲话》被宣布为文艺家的共同纲领;
(3)对于即将展开的“中国当代文学” 的创作、理论批评、文艺运动的方式, 包括创作的题材、主题、语言和风格也 都确立了应予遵循的规范;
2、阶级的故事:知识分子与工农结合
叙述者本着一个阶级故事的原则却讲 了一个违背阶级原则的故事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中强调知识分子唯有背叛自己的教养,深 入到工农大众中去改造思想、脱胎换骨, 才有可能适应新的文化规范。
然而妻子的改变和“我”私下批评的 “小资产阶级”方向靠近了, 摆脱了 “土气”,符合了“我”的要求,这也是 敏感的批评家们迅速觉察到阶级方向不对 的原因 。
同一个历史人物,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 历史映象和文化意蕴,
尽管武训生于鸦片战争前两年,死于甲午战争 后两年这样一个中国历史上的多事之秋,但时代 却没有在他身上留下任何痕迹,他的所行所思与 洋鬼子打进中国之前毫无两样。可以说,武训作 为历史文化现象,是中国农民千百年来的传统梦 幻——“学而优则仕”、“禄神崇拜”的人格体现。
2、孙瑜:《编导〈武训传〉记》,《大众电影》 1985年11期
3、《夏衍谈〈武训传〉和中国知识分子》,《文 汇电影时报》1994年7月16日
1、 为何开展这次批判运动:“小题大做”
(1)武训:“一代名丐”“千古第一丐”
武训(1838-1896)山东堂邑(现聊城市) 人,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因排行老七而 名“武七”,他一生自恨不识字, 立志“修个 义学为贫寒”,遂“行乞兴学”,其乞讨方式 卑贱而悲惨
2、《苦恋》风波
“《苦恋》风波”是新时期文学体制所实施 Nhomakorabea的第一个重大的“话语规约”行为,它不仅突出 地显示了新时期的文学体制与“十七年”及“文 革”时期高度的文化专制之间的明显区别,而且 对后来的“话语规约”起到了“开风气之先”的 示范作用。
1981年,由白桦的电影剧本《苦恋》和据此 拍摄的电影《太阳与人》引起的批评和争论,由 此召开了“全国思想战线座谈会”,邓小平、胡 乔木就此发表讲话,提出了“反对资产阶级自由 化”的问题。
(二)批判《我们夫妇之间》:表现日常生活的政 治原则
1、对新兴民族国家的想象: 萧也牧(1918—1970),浙江吴兴人,上海沦
陷后即奔赴抗日根据地参加革命,1945年入党。 从40年代初开始发表作品
小说写于一九四九年秋天,初稿于北京, 重改 于天津海河之滨,原载1950年《人民文学》第1卷 第3期,时间上正是一个中国与妇女命运改变的时 机,作者是年轻而富有激情的投入对新国家赞美和憧 憬的作家。与后来的作家写作相比,他的自觉性源 自激情的驱使,迎合修饰的成分不多,侧重原生态 的生活,也是别人评价“活泼生动”的原因所在
(四)”胡风事件”(1955)
拓展阅读:《文坛悲歌——胡风案件始末 记》李辉,《百花洲》1988年第4期
从批判胡风文艺思想开始,到“粉碎胡 风反革命集团”告终,酿成中国当代文学 史上的一大错案
(五) 文艺界的反右斗争(1957)
(六)“大跃进”时期的文艺运动(1958——1959)
1、新民歌运动
二、 “双百方针” “二为方针”的提出
1、“双百方针”
采用比喻性的修辞方式表达,并和古代被 “理想化了”的历史情景相联系,这一命题在 特定的历史情景中存在的矛盾性因素和这一比 喻性概念的含混,既让具有不同立场的知识者 寄托各种想象,也给政策制定者和施行者留出 根据不同情势阐释其内涵的广阔空间。
费孝通《知识分子的早春天气》(《人民日 报》1957年3月24日)“早春天气,未免乍暖 还寒,这原是最难将息的时节”(既热烈又审 慎)
3、“根本任务论”和“三突出”
三、新时期
思想解放浪潮 文学繁荣 批评活跃
对文艺与政治的关系、“现实主 义”、
“文学本体论”、“重写文学史”、 “人文精神”等问题的讨论
1、“三只报春的燕子”:新时期之初出现的最 早展露新时期文艺复苏迹象的三部文学作品:白 桦话剧剧本《曙光》、刘心武短篇小说《班主 任》、徐迟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
(4)成立了“专管文化艺术部门”(郭 沫若)即“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联 合会”。
2、第四次文代会: 劫后余生 继往开来 邓小平《祝辞》 拨乱反正、正本清源 新的起点、新的里程碑
3、中国作家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 在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清除精神污染运动开展一周
年之际,1984年12月29日至翌年1月5日在北京举行 胡启立在代表中共中央所作的贺词中说:“党对文艺
“我的妻”——一个“新妇女”形象:从一个 单纯朴素疾恶如仇的革命者转变成包容宽广高瞻 远瞩的建设者
“新妇女”的形象实际上在强调阶级冲突的 时代承担了一个朦胧的阶级和解、阶级和解的意 图
萧也牧这种乐观热情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想象 很大程度上还是中国民族主义知识分子期望国家 富强的一个延续,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事实上已经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 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叙述者的想象超 出了当时国家意识形态的容忍范围。
工作的领导,存在着‘左’的偏向,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 干涉太多,帽子太多,行政命令太多”,“文学创作是一 种精神劳动”,“创作必须是自由的。作家……有选择题 材、主题和艺术表现方法的充分自由,有抒发自己的感情、 激情和表达自己的思想的充分自由”,“要坚持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方针。在文学创作中出现的失误和问题,只要 不违犯法律,都只能经过文艺评论即批评、讨论和争论来 解决,必须保证被批评的作家在政治上不受歧视,不因此 受到处分或其他组织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