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巯咪唑与丙硫氧嘧啶治疗甲亢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临床安全性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巯咪唑与丙硫氧嘧啶治疗甲亢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临床安全性比较
发表时间:2016-05-23T15:12:01.683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2期作者:侯海梅
[导读] 怀化市会同县人民医院评价两种药物治疗甲亢疗效与安全性,以指导临床实践。
怀化市会同县人民医院湖南怀化 418300
【摘要】目的:评价两种药物治疗甲亢疗效与安全性,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2014年4月~2015年1月,甲巯咪唑组、丙硫氧嘧啶组各纳入患者44例分别以对应药物治疗,对比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甲巯咪唑组与丙硫氧嘧啶组第4周、8周、12周、6个月后,甲状腺功能恢复率分别为47.7%、59.1%、65.9%、68.2%,45.5%、50.0%、56.8%、6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巯咪唑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次率68.18%低于丙硫氧嘧啶组95.45%,、甲硫咪唑组肝功能损伤持续时间(3±1)周,低于丙硫氧嘧啶组(6±2)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药物治疗甲亢疗效无显著差异,但甲巯咪唑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对肝损害更轻。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不良反应;临床疗效
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是最常见的一组内分泌疾病,我国甲亢发病率约为0.5%,女性高于男性[1]。用药是治疗甲亢的主要方法,抗甲状腺药物是首选,作用可逆,不会造成永久性甲减。甲巯咪唑与丙硫氧嘧啶是临床常用的抗甲状腺类药物,分属于咪唑类与硫脲类药物,有报道称甲巯咪唑治疗作用是丙基硫氧嘧啶的10倍,但在临床应用中,用药安全性问题也是药品选择的重要参考因素[2]。本次研究试评价两种药物之劳甲亢疗效与安全性,以指导临床实践,用药方案提供循证证据。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医院2014年4月~2015年1月,收治的甲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临床确诊;②10~80岁;③知情同意;④不服用干扰甲状腺素代谢药物,如糖皮质激素。排除标准:①不符合纳入标准;②特殊类型甲亢,如妊娠合并甲亢;③合并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肝肾功能损害;④药物过敏;⑤治疗前,各种原因导致白细胞减少;⑥治疗前3个月服用可影响白细胞药物;⑦肝脾肿大;⑧病毒性免疫性肝炎病史;⑨其它可引起ANCA阳性疾病,如结肠炎;⑩哺乳期、妊娠期女性。共纳入患者88例,其中男21例、女67例,年龄14~73岁、平均(36±11)岁。复发10例。Grave病82例、结节性毒性甲状腺肿6例。据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甲巯咪唑组、丙硫氧嘧啶组各纳入患者44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甲巯咪唑组:初始计量30mg/d,到症状改善后,减少至维持剂量5mg~10mg/d。丙硫氧嘧啶组:初始剂量300mg/d,维持剂量50mg ~100mg/d。每隔4周复查1次甲状腺功能,检测TT4、TT3、FT4、FT3和FSH水平,同时复查肝功能,检测TBIL、TP、ALT、AST、ALP、GGT、LDH等,并进行血常规、抗核抗体等自身抗体检查、病毒性肝炎检查、全身性重要脏器B超声检查,尿常规等。
1.3观察指标
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时间、例数。肝损伤发生例,发生类型、严重程度,肝损伤发生时间。TBIL升高、ALT升高、ALT水平升高发生例。不良反应发生例数。
1.4肝损伤判断标准
肝损伤判断:①用药前,肝功能正常,用药后,肝功能损伤生化检查异常;②用药前,肝功能轻度异常,用药后进行性加重;③未合并其它原因导致的肝功能损伤;④未合并原发性肝病[3]。
1.5统计学处理
WPS收集录入数据资料,以SPSS18.0软件包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若服从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否则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以数(n)或率(%)表示,比较采用检验,以P<0.05表示检验水平。
2结果
2.1 疗效
甲巯咪唑组与丙硫氧嘧啶组第4周、8周、12周与6个月后,甲状腺功能恢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甲亢是一种甲状腺体本身产生甲状腺激素过多引起的甲状腺毒症,抗甲状腺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甲状腺内过氧化物酶,阻断酪氨酸的碘
化与偶联,最终减少甲状腺激素合成,丙硫氧嘧啶具有抑制外周组织中T3生成作用,甲巯咪唑可抑制B淋巴细胞合成抗体,促抑制性T细胞功能恢复。单纯从疗效上看,两者在治疗甲亢上无明显差异,也有报道称甲巯咪唑起效更迅速,但本文未得出类似结论,可能与纳入患者较少有关。甲亢治疗疗效因素较多,与T4血浆半衰期、口服药物吸收代谢等因素有关,甲巯咪唑经胃肠道吸收迅速,1-2h可达峰,半衰期3-6h,作用时间持久,甲巯咪唑在甲状腺内的聚合作用优于丙硫氧嘧啶,但随着疗程的延长,体内血液循环、组织内甲状腺素浓度下降后,两种药物维持治疗疗效无显著差异。
从不良反应来看,甲硫咪唑与丙硫氧嘧啶都可引起多种不良反应,粒细胞缺乏、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但总体而言,甲硫咪唑对肝损害更轻,有报道两者还可致性激素水平改变[3]。一般认为,肝损害与机体异质性介质反应有关,免疫介导起到关键作用,丙硫氧嘧啶、甲巯咪唑对肝损害的作用机制存在一定差异,前者多见转氨酶升高,后者多见胆红素升高。一般认为,丙硫氧嘧啶活性代谢产物具有较强的体内毒性,可与肝内内质网中的大分子相互作用,致肝细胞坏死。需注意的是,甲硫咪唑药理作用更强,起效更迅速,作用时间长,更易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故大剂量使用时需慎重。对起效速度有一定要求患者,可首选甲巯咪唑。对于已伴有原发性高胆红素血症、胆汁淤积等肝功能损害患者,用药时需慎重[4]。用药时,加强相关指标监测非常必要[5]。
综上所述:两种药物治疗甲亢疗效无显著差异,但甲巯咪唑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对肝损害更轻。
参考文献:
[1]魏安华,周道年,李娟,等.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治疗甲亢安全性回顾性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5,35(15):1417-1418.
[2]段宏.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药物致肝功能损害的临床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4,7(8A):63-65.
[3]熊景红,曾亚敏.甲亢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对比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5,35(增刊1):142-143.
[4]刘观鑫.131Ⅰ和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亢并发肝损害的效果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10):1534-1536.
[5]汤智慧,朱曼,郭代红,等.内分泌病区因药物不良反应入院的主动监测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15,50(12):1066-1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