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植物遗传转化
第九章 园艺植物遗传转化载体的构建
![第九章 园艺植物遗传转化载体的构建](https://img.taocdn.com/s3/m/6aeb20791eb91a37f1115cbb.png)
• Ubiquitin启动子
第一节 根癌农杆菌Ti质粒基因转化载体 的构建
• 二、Ti中间表达载体的构建 • (二)嵌合基因的构建
• 嵌合基因: 来自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的启动子,结构基因连接在
一起而构成的基因.
• 完整的嵌合基因: 完整,正确的可读框,能正确表达,3′端的终止信 号. “植物特异性启动子+目的基因+终止子”、 “植物特异性启动子+选择标记基因+终止子”和 “植物特异性启动子+报告基因+终止子”,即是一种嵌合基因。
一个理想的载体应该具备以下几个 特点:
• 有一个或多个复制起点,可在一种生物体 中自主复制 • 至少有一个多克隆位点,以供外源DNA插入 • 至少有一个遗传标记基因,以指示重组DNA 分子是否进入宿主细胞 • 具有较小的分子质量和较高的拷贝数 • 无毒性
基因工程中所用载体的分类 • 按来源分类
• 细菌质粒 • 噬菌体类 • 酵母质粒 • 病毒DNA衍生物
Ti质粒介导基因转化的原理
• 1. 植物受伤后会在伤口分泌出一些酚类物质(如乙酰丁香酮、α羟基乙酰丁香酮等)。
• 2. 酚类物质诱导Ti质粒上毒性基因 (vir)表达:当根癌农杆菌接触 到植物表面的受伤部位后,这些酚类小分子化合物诱导信号经 VIR A蛋白传递给VIR G, VIR G激活其它vir 基因( virB、 virC、 vir D、virE )表达Ti质粒上毒性基因(vir)表达。
(2)Vir区(virulence region):该区段上的基因的产物为T-DNA的转移及整合所必需,它导致农杆菌 产生毒性,故称之为毒区。在Vir区有VirA、 VirB、 VirC、 Vir D、VirE、 VirG、 VirH7个操纵子共 24个基因。
植物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植物遗传转化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2d0c6f2c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0e.png)
植物遗传转化研究进展一、植物遗传转化技术的发展目前,基因枪法是最常用的植物遗传转化技术之一、该方法通过将特定基因或外源DNA片段载入微粒或金属微粒表面,并利用高能量加速器,将其“枪射”入植物细胞中。
这种方法具有转化效率高、转基因植物种类广等优点。
另一个常用的植物遗传转化技术是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法。
该方法通过注射农杆菌悬浮液进入植物受体细胞中,利用特定的农杆菌转移DNA到植物基因组中。
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法具有转化效率高、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二、植物遗传转化应用领域在农业领域,植物遗传转化技术可以用于改良作物的抗性能力,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并改善作物的耐盐碱、耐旱、抗虫等性状。
例如,通过转入抗虫基因,可以使作物具备抵抗虫害的能力,从而减少农药的使用,达到生态环境保护的目的。
同时,植物遗传转化技术也可以用于改良作物的适应能力,使其能够在恶劣环境下存活和生长。
在医药领域,植物遗传转化技术可以用于生产重要药物和疫苗。
通过将相关基因导入植物中,利用植物生长发育的能力,可以大量生产特定蛋白质,从而制取药物和疫苗。
这种方法不仅生产成本低,还减少了对动物的依赖,有利于提高疫苗的安全性。
在环境领域,植物遗传转化技术可以用于修复受到污染的土壤和水体。
通过将相关基因导入植物中,使其能够吸收和转化毒性物质,从而达到治理污染的目的。
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石油污染地区、重金属污染地区等。
三、植物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随着植物遗传转化技术的发展,人们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和途径,以提高转化效率和稳定性。
此外,人们也在探索非转基因的植物遗传改良方法。
在非转基因改良中,人们通过引入RNA干扰技术、微量RNA技术等方法,通过调控内源基因的表达来改变植物的性状。
这种方法避免了外源基因的导入,从而减少了对转基因植物的争议。
总的来说,植物遗传转化技术在农业、医药和环境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植物遗传转化技术将为人类创造更多的可能性和机会。
生物学中的植物遗传转化与基因编辑技术
![生物学中的植物遗传转化与基因编辑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3f60d5b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b4.png)
生物学中的植物遗传转化与基因编辑技术植物遗传转化与基因编辑技术在生物学中的应用植物遗传转化与基因编辑技术是生物学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它们可以用于改良植物品种、提高农作物产量和抵抗力、开发新型植物药物等。
一、植物遗传转化技术的原理和方法植物遗传转化是指将外源基因或DNA片段导入植物细胞,并使其稳定地遗传给后代。
常见的植物遗传转化方法包括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基因枪法和凯南法等。
1. 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是最常用的植物遗传转化方法之一。
该方法利用土壤中广泛存在的植物病原性农杆菌将外源基因导入目标植物细胞。
首先,将外源基因插入农杆菌质粒的T-DNA区域,然后将农杆菌通过注射或浸泡等方式导入植物细胞。
在遗传转化后,利用选择标记基因或报告基因进行筛选和检测。
2. 基因枪法基因枪法是将DNA载体以高速射击的方式直接导入植物细胞。
将外源基因负载在金粒等微粒表面,然后使用高压氦气或火药等加速器将其射入植物细胞。
在转化后,通过培养基中的选择性筛选剂来筛选转化的细胞。
3. 凯南法凯南法是一种基于物理和化学手段的遗传转化方法。
通过利用聚乙烯醇(PEG)或电击等方法,使DNA能够与植物细胞质融合,然后通过培养和筛选等步骤来获得转化的植物细胞。
二、基因编辑技术在植物遗传改良中的应用基因编辑技术是指通过精确地修改植物基因组中的特定位置,实现遗传改良的方法。
常见的基因编辑技术包括CRISPR-Cas9系统、TALENs和ZFNs等。
1. CRISPR-Cas9系统CRISPR-Cas9系统是一种高效、快速和精确的基因编辑技术。
它利用CRISPR RNA(crRNA)和转录单元RNA(tracrRNA)组成的复合物与Cas9蛋白结合,以形成靶向特定基因序列的复合物。
在植物中,CRISPR-Cas9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基因敲除、基因敲入和基因修饰等方面。
通过将CRISPR-Cas9系统导入植物细胞,可以实现对植物基因组的精确编辑。
我国科学家创立高效便捷植物遗传转化新方法
![我国科学家创立高效便捷植物遗传转化新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e6f57da5fbfc77da269b19a.png)
82.
5 0 0 0 k g 。圃
我国科学家创立高效便捷植物遗传转化新方法
我国科学家通过利用磁性纳米粒子作为基 因载体 ,创立 了一种高通量、操作便捷和用途广泛的植物遗 传转化新方法,推动纳米载体基因输送与遗传介导系统研究并取得 了重要进展,开辟 了纳米生物技术研究 的新方向。相关研究成果于2 0 1 7 年1 1 月2 7 E / 在线发表在权威学术期刊 自然一植物 ( N a t u r e P l a n t s ) 上。
新 优 品年 中
Ve g e t a b l e s 2 0 1 8 . 1
经过5 ~6 代 的选 择 达到 提 纯 目标 。 在 提 纯 过 程 中 ,采 用 单 株 人 工 自交 授 粉 留
利用 人 工 网纱 、塑料 大 棚 等 隔离 ,但 制 种 成本 会
种 法 ,具体方法 :在授粉 的前 1 天下午用 小夹子 将 待 放 的雄 花 和雌 花 夹 上 ,第 2 天 早 晨 将 雄 花 摘
花 。注意防止病虫害 的发生 ,主要注意防治细菌
性 角斑 病 和 霜前茬作物不要种植瓜类 ,最好是谷类作物。 为了保持种性 ,根据季节特性 ,春季品种应在春 季 繁殖 留种 ,夏季品种应在夏季繁殖 留种。冀东 地 区 每年 的4 —7 月 ,气 温适 合且 雨 水 少 ,非 常适 合 黄瓜露地繁种。
克服 了传统转基 因方法组织再生培养和寄主适应性等方面的瓶颈 问题 ,可以提高遗传转化效率 ,缩短转 基 因植物培育周期,实现高通量与多基 因协同并转化 ,适用范围与用途非常广泛 ,对于加速转基 因生物 新品种培育具有重要意义,在作物遗传学、合成生物学和生物反应器等领域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图
和 雌 花 夹住 ,第 2 天 早 上 人 工 授 粉 。原 种 和生 产 种 一 般 利 用 远 距 离 自然 隔 离 ,例 如 ,选 择 有 村 庄 、河 流 、树 林 等 自然地 形 的生 产 基 地 繁 种 ,或
植物遗传转化步骤
![植物遗传转化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070f93de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27.png)
植物遗传转化步骤
植物遗传转化是指通过人为手段,将外来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内,使其产生新的遗传特征。
植物遗传转化的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基因载体构建:基因载体是将所需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内的载体,包括质粒、病毒、人工染色体等。
构建基因载体需要选择适当的载体和适合的启动子、终止子、选择标记等元件。
2. 转化体系建立:植物遗传转化需要建立一套合适的转化体系,包括培养基的配制、细胞培养和再生体系等。
转化体系的搭建需要考虑到不同物种、基因载体和转化方法的特点。
3. 基因导入:基因导入可以通过直接基因转移、基因炮击、农
杆菌介导转化等手段进行。
其中,农杆菌介导转化是最常用的基因导入方法。
在基因导入过程中,可以使用选择标记来筛选生产基因转化植株。
4. 识别和筛选:基因转化后的植物细胞需要进行识别和筛选。
常用的识别方法包括PCR检测、Southern杂交、Northern杂交等。
筛选方法可以通过细菌耐草酸和遗传标记等手段进行。
5. 品系选育:经过基因转化的植物需要进行品系选育,通过选
择有利的基因型和表型,后代将具有更好的遗传特征。
品系选育需要进行多代重复筛选,最终得到具有稳定表达和优良性状的转化植株。
6. 安全评价:基因转化后的植物需要进行安全评价,包括对植
物生长性状、代谢产物、土壤微生物等方面的评价。
安全评价是确保基因转化植物的生态安全性和食品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植物遗传转化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植物遗传转化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8e13427b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93.png)
植物遗传转化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植物遗传转化这个话题。
我们要明确什么是植物遗传转化。
简单来说,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上,让后者具有前者的某些特性。
这个过程在农业、医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比如让我们吃到更多颜色鲜艳的蔬菜水果,治疗一些遗传性疾病等。
但是,植物遗传转化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我们接下来就来看看这些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1.1 植物遗传转化成功率低我们来说说植物遗传转化成功率低的问题。
有时候,我们希望把一个生物体的某个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上,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这个基因可能并没有成功地转移到目标生物体上。
这就导致了遗传转化的成功率比较低。
这个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载体的选择等等。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提高遗传转化的成功率呢?1.2 提高基因转移效率要提高遗传转化的成功率,我们需要从提高基因转移效率入手。
我们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载体来进行基因转移。
载体就像是一个“搬运工”,帮助基因顺利地从一个生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上。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种载体,比如细菌质粒、病毒载体等。
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载体。
我们还可以尝试优化载体的设计,比如增加载体的大小、改变载体的形状等,以提高基因转移效率。
2.1 植物生长环境对遗传转化的影响接下来,我们来说说植物生长环境对遗传转化的影响。
有时候,我们在实验室里进行遗传转化实验的时候,发现同样的实验在不同的植物上取得了不同的结果。
这是因为植物生长环境对遗传转化的过程有一定的影响。
比如,光照、温度、土壤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到基因的表达和遗传转化的效果。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种问题呢?2.2 优化植物生长条件为了解决植物生长环境对遗传转化的影响,我们需要优化植物生长条件。
我们可以尝试在实验室里模拟出各种生长条件,比如不同光照强度、不同温度等,然后观察这些条件下基因转移的效果。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找到最适合某种基因转移的条件。
园艺植物遗传转化载体的构建
![园艺植物遗传转化载体的构建](https://img.taocdn.com/s3/m/2ea348de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7c.png)
03
终止子是位于目的基因 下游的一段DNA序列, 能够终止目的基因的转
录。
在园艺植物遗传转化中, 常用的终止子有
CaMV35S终止子和花椰 菜花叶病毒(CaMV)
35S终止子等。
终止子的选择对于目的 基因的表达水平和转录
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复制子
01
复制子是用于在转化细胞中复制目的基因的元件, 通常来源于病毒或质粒。
02
在园艺植物遗传转化中,常用的复制子有来自SV40 的复制子和来自pBR322质粒的复制子等。
03
复制子的选择对于目的基因的拷贝数和表达水平具 有重要影响,同时也应考虑安全性因素。
03
园艺植物遗传转化载体的构建方法
质粒DNA的制备
提取质粒DNA
从宿主细胞中提取质粒DNA是构 建转化载体的第一步,常用的方 法有碱裂解法、煮沸法和高盐沉 淀法等。
纯化质粒DNA
提取的质粒DNA需要进行纯化, 去除杂质和核酸酶,以保证后续 酶切和连接的顺利进行。
检测质粒DNA质
量
通过电泳和紫外分光光度计等方 法检测质粒DNA的质量,确保其 纯度和浓度满足后续实验要求。
限制性酶切和连接
选择限制性内切酶
01
根据目的基因和载体的大小选择合适的限制性内切酶,以确保
酶切位点的准确性和后续连接的效率。
限制性酶切
02
将质粒DNA和目的基因分别进行限制性酶切,获得具有相同黏
性末端的片段。
连接反应
03
将酶切后的目的基因和载体进行连接,形成转化子。连接反应
的条件和时间对转化效率有重要影响。
转化子的筛选与鉴定
转化子筛选
将连接产物转化到受体细胞中,通过抗性筛选、PCR鉴定等方法 筛选阳性转化子。
生物技术 园艺植物基因工程步骤
![生物技术 园艺植物基因工程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6fa3001f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bd.png)
生物技术园艺植物基因工程步骤
园艺植物基因工程是指通过生物技术手段对园艺植物的基因进行改变或调控,以获得所需的遗传特性。
其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目标设定:确定要改变的遗传特性和目标基因,例如提高植物的产量、抗性、品质等。
2. 基因克隆:从目标植物中提取DNA,并使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目标基因扩增、纯化,以获得目标基因片段。
3. 基因构建:将目标基因片段插入植物基因工程载体(例如农杆菌载体),并利用适当的限制性内切酶将其与载体DNA连接起来,形成重组DNA。
4. 转化方式选择:选择适合的转化方法将重组DNA导入目标植物细胞,主要有农杆菌介导转化、生物弹射法或冷冻融合法等。
5. 遗传转化:将经过构建的重组DNA导入植物细胞,使目标基因插入植物染色体,形成转基因植物。
6. 试管繁殖:对转基因植物进行离体培养,通过细胞分裂和组织增殖等技术,大规模繁殖转基因植物。
7. 筛选和鉴定:利用分子生物学和生化分析等技术对转基因植物进行鉴定和筛选,确认目标基因的存在和表达情况。
8. 田间试验和推广:在试验田或实际种植场进行转基因植物的田间试验,评估其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和抗性等性状,同时进行安全性评估和环境风险评估。
9. 商业化推广:通过权威部门的安全评估和监管审核,将合格的转基因植物品种进行商业化推广,使其广泛应用于园艺产业。
需要注意的是,园艺植物基因工程步骤可能会因具体目标和植物而有所差异,以上步骤仅供参考。
第四章植物遗传转化技术
![第四章植物遗传转化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c2c2be652ea551811a6871f.png)
卸甲载体
TL-DNA部分序列
pTiB6S3
LIH
pMON200
Kanr 同源重组
中间载体
转基因整合到植物基因组中
一元载体转化系统-pGV3850与SEV比较
共同点: 两者都是通过受体Ti质粒与中间载体同源重组
而形成,故同属于一元载体系统。 不同点: • 受体Ti质粒与中间载体的结构不同。 • 同源序列不同。 • SEV是更有效的共整合载体。
• 中间表达载体:是由中间载体(含选择标记 )加上能在植物细胞中表达的启动子及目的 基因构成,也就是嵌合基因插入中间载体后 构成。
• 嵌合基因(chimeric gene) 就是来自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的启动子、
结构基因、终止子连接在一起构成基因。
中间表达载体-启动子及调控序列
• Ti质粒
Nos、Ocs等基因具有与真核生物启动子类似
实验表明,T-DNA转移到植物细胞后整合进植物基因组中 并得以表达,从而导致了冠瘿瘤的发生。进一步研究发 现,整合到植物基因组中的T-DNA可以通过减数分裂稳定 地传给植物的后代。
Ti质粒的上述特性成为农杆菌介导法植物遗传转化的重 要基础。
Ti质粒是根癌农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 双股共价闭合的环状DNA分子; T-DNA能够插入到植物基因组中并能稳定表 达; 长度150-200KB; 植物基因工程常用的载体。
• 根据其诱导的植物冠瘿瘤中所合成的冠瘿 碱种类不同分:
• 章鱼碱型(octopine) • 胭脂碱型(nopaline) • 农杆碱型(agropine) • 琥珀碱型(agrocinoine)
章鱼碱的遗传图
胭脂碱的遗传图
Ti质粒结构
T-DNA区、毒性区(vir)、质粒复制起点(ori)、质粒 结合转移位点(con)、冠瘿碱分解位点(ocs or nos)
植物遗传转化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植物遗传转化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fd1d9872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e4.png)
植物遗传转化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植物遗传转化这个话题。
我们得明白什么是遗传转化。
遗传转化是指将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的过程。
在植物领域,遗传转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培育新品种、提高抗病性、改善营养成分等方面。
这项技术也存在一些问题,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这些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1.1 问题一:成本高昂遗传转化技术的成本非常高,这是因为它涉及到很多复杂的实验和操作。
例如,需要先从一个生物体中提取出目标基因,然后通过化学方法将其插入到另一个生物体的DNA中。
这个过程非常繁琐,而且需要大量的实验室设备和人力投入。
因此,遗传转化技术通常只被用于研究目的,而不是大规模的商业化生产。
1.2 问题二:效率低下虽然遗传转化技术可以实现基因转移,但是它的效率并不高。
有时候,即使成功地将目标基因插入到另一个生物体的DNA中,也不一定能够稳定地表达出来。
这就导致了遗传转化产生的新品种往往存在很多不稳定性和变异性,难以进行大规模的推广和应用。
2.1 问题一:安全性问题遗传转化技术还存在一定的安全性问题。
由于涉及到基因的操作,一旦操作不当就可能导致不良后果。
例如,有可能出现新的病毒或者细菌,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遗传转化技术还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影响生态平衡。
2.2 问题二:道德争议除了安全性问题外,遗传转化技术还引发了一些道德争议。
有人认为,将基因直接插入到另一个生物体中是对自然界的破坏和干预,不符合伦理原则。
还有人担心遗传转化技术可能被用于制造“超级作物”,从而导致资源的不公平分配和社会问题的加剧。
3.1 问题一:法律法规缺失目前,我国对于遗传转化技术的法律法规还比较薄弱。
虽然有一些相关政策和规定出台了,但是执行力度不够强,监管不够严格。
这就给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利用遗传转化技术进行非法活动。
3.2 问题二:人才培养不足要想发展好遗传转化技术,还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支持。
然而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人才培养还比较滞后,很多高校和科研机构缺乏相关的教授和研究人员。
植物遗传转化步骤
![植物遗传转化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375c887f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ea.png)
植物遗传转化步骤植物遗传转化是一种通过改变植物的遗传物质来实现特定目的的技术。
这一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植物育种、基因工程和农业生产中。
下面我们将介绍植物遗传转化的具体步骤。
一、选择目标植物和目标基因在进行植物遗传转化之前,首先需要确定目标植物和目标基因。
目标植物通常是经济作物或者重要的研究对象,而目标基因则是具有特定功能的基因,如抗病性、耐旱性等。
二、构建载体构建载体是进行植物遗传转化的重要步骤之一。
载体是将目标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媒介,通常由DNA序列构成。
在构建载体时,需要将目标基因插入到适当的表达载体中,并加入其他必要的DNA片段,如启动子、终止子和选择标记基因等。
三、转化载体到植物细胞将构建好的载体导入植物细胞是植物遗传转化的核心步骤。
目前常用的转化方法有农杆菌介导的转化和基因枪法。
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是将构建好的载体转化到农杆菌中,然后利用农杆菌侵染植物组织,将载体导入植物细胞。
基因枪法则是利用高压气体将载体直接“射击”到植物细胞中。
四、筛选转化植株在转化植物细胞后,需要进行筛选以获得含有目标基因的转化植株。
为了区分转化植株和未转化的植株,常常会在载体中加入选择标记基因。
选择标记基因通常会使转化植株对某种抗生素或除草剂具有耐受性,在培养基中添加相应抗生素或除草剂后,只有含有目标基因的转化植株能够生长下去。
五、培养和繁殖转化植株筛选出含有目标基因的转化植株后,需要进行培养和繁殖。
通常会将转化植株移至含有适当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中进行生长,以获得足够数量的转化植株。
六、鉴定转化植株在培养和繁殖转化植株后,需要对其进行鉴定,确认其是否成功转化。
鉴定方法包括PCR扩增、Southern印迹和Western印迹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检测目标基因在转化植株中的存在和表达情况。
七、后续分析和应用一旦确认转化植株成功,就可以进行后续的分子生物学和生理学分析,如基因表达分析、蛋白质功能研究等。
此外,转化植株也可以用于基因工程和农业生产中,如改良作物品质、提高产量等。
转基因技术在园艺作物育种中的应用-园艺作物生理学作业
![转基因技术在园艺作物育种中的应用-园艺作物生理学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883cbf92b9d528ea81c77988.png)
园艺作物生理学课程论文转基因技术在园艺作物育种中的应用植物遗传转化(plant genetic transformation)是指通过某种途径将外源基因导入受体基因组中,并使之在受体植物细胞内实现功能表达的分子育种技术。
1983 年,人类首次获得烟草和马铃薯的转基因,经过10多年的发展,转基因技术已在近200种植物中获得成功。
转基因植物在提高植物的农业和园艺价值,作为某些重要蛋白质和次生代谢产物的廉价生物反应器,以及研究基因在发育和其它生理生化过程与代谢途径中的作用等方面,均充当了核心角色。
中国转基因技术的应用起步较晚,但近几年随着政府政策的导向和广大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中国蔬菜的转基因呈现出蓬勃生机,其应用为蔬菜作物的遗传育种和品种改良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它使人们有可能获得优质、高产、抗病(毒)、抗病虫及抗逆性强的蔬菜新品种或新种质,同时也提高了育种的速度和效率,加快了育种进程。
到目前为止,已获得转基因植株的蔬菜有番茄、辣椒、茄子、马铃薯、胡萝卜、甘蓝、花椰菜、大白菜、小白菜、油菜、生菜、菠菜、芥菜、茴香、豌豆、南瓜、黄瓜、西瓜、甜瓜、石刁柏、洋葱等,所转基因的目的涉及面广,转化方法也多种多样。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论我国转基因技术在园艺作物育种中的应用1 转基因育种和传统育种的区别和联系1.1 涵义的不同转基因育种技术指在体外将目的基因或异源DNA片段,与适当的载体(Ti-质粒或病毒)进行重组,得到杂种DNA分子,然后将杂种DNA分子导入并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上,在受体细胞中复制、转录、翻译和表达出导入DNA所携带的优良遗传性状,从而按育种目标定向培育出抗性更强、产量更高、品质更好、营养更丰富、生产成本更低的转基因的新作物、新品种。
传统育种技术,主要通过有性杂交,以及利用自然突变,或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进行人工诱变,然后选育获得新品种。
虽然该技术已为人类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遗传诱变可能引起所有性状随机的和不可预测的遗传变异,具有很大的不精确性和不可预见性。
植物遗传转化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植物遗传转化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81e341a1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67.png)
植物遗传转化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植物遗传转化这个话题。
我们得明白什么是遗传转化。
遗传转化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体内,让后者具有前者的某些特性。
这在农业领域可是大有用途哦!比如我们想要让水稻抗倒伏、抗病虫害,就可以利用遗传转化技术把抗倒伏、抗病虫害的基因转移到水稻身上。
这样一来,我们的水稻就再也不用怕倒伏、病虫害啦!在植物遗传转化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
接下来,我就给大家说说这些问题,并给大家提供一些解决办法。
我们来说说遗传转化的成功概率问题。
有时候,我们费了好大劲儿,终于把基因成功转移到了植物体内,但是最后却发现这个基因并没有起到预期的作用。
这就是遗传转化的成功概率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在实验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确保我们选择的基因是有效的。
我们还可以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遗传转化,以提高成功率。
我们来说说遗传转化的安全性问题。
虽然遗传转化有很多好处,但是它也有一定的风险。
比如说,如果我们把一个有害的基因转移到了植物体内,那么这个植物就可能会对人类和环境造成危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在进行遗传转化之前,对这个基因进行严格的安全评估。
只有确保这个基因是安全的,我们才能将其转移到植物体内。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遗传转化的成本问题。
遗传转化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技术,需要大量的实验和研究。
因此,它的成本相对较高。
为了降低成本,我们需要不断地优化遗传转化的技术,减少实验次数,提高实验效率。
我们还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共同开展遗传转化研究,分摊成本。
再来说说遗传转化的应用范围问题。
目前,遗传转化技术还主要用于农业领域。
虽然它在其他领域也有应用前景,但是它的应用范围还比较有限。
为了扩大遗传转化的应用范围,我们需要不断地研发新的技术,拓展其应用领域。
我们还需要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遗传转化技术的发展。
我们来说说遗传转化的社会影响问题。
遗传转化技术可以让我们培育出更适应环境、更有抗性的植物品种。
植物遗传转化技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植物遗传转化技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af2b2cc8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30.png)
植物遗传转化技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植物遗传转化技术是一种能够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细胞中,并使其稳定地遗传给子代的技术。
它已经成为现代农业领域中的重要工具,对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增强其抗病虫害能力,减少农药的使用以及培育适应恶劣环境的植物品种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植物遗传转化技术的应用不仅有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也能为解决全球粮食安全和环境问题提供有力的支持。
首先,植物遗传转化技术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通过遗传转化技术,研究人员可以向作物中引入具有抗病虫害能力的基因,提高作物的抗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从而增加作物的产量。
此外,遗传转化也可以使作物获得对逆境环境的适应能力,比如耐旱、耐盐、耐寒等。
通过遗传转化技术,科学家们可以向作物中引入逆境相关基因,帮助作物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生长,并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其次,植物遗传转化技术可以净化农业生产环境。
传统农业生产过程中频繁的农药使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都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通过遗传转化技术,研究人员可以将抗虫基因或抗草草基因导入作物中,使作物具备抗性,从而减少农药的使用。
这不仅能够降低农业环境的污染,还能够减少农民接触农药的风险,保护农民的健康。
此外,遗传转化技术还可以向作物中引入抗生素抗性基因,解决因农业抗生素使用而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
第三,植物遗传转化技术可以改善作物的营养价值。
通过遗传转化技术,科学家们可以向作物中引入相关基因,增加作物中特定营养物质或提高其含量。
例如,向水稻中导入β-胡萝卜素合成基因,可以使水稻富含β-胡萝卜素,提高水稻的营养价值。
此外,还可以利用遗传转化技术增加作物的维生素C、维生素E等营养物质的含量,提供更加丰富的营养来源,改善人们的饮食结构。
最后,植物遗传转化技术可以帮助培育适应恶劣环境的植物品种。
气候变化和土地退化等环境问题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峻的挑战。
通过遗传转化技术,科学家们可以向作物中导入与逆境环境相关的基因,使植物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生长并收获。
第四章%20园艺植物的遗传改良ppt
![第四章%20园艺植物的遗传改良ppt](https://img.taocdn.com/s3/m/fab45a3acfc789eb172dc8c0.png)
B.复选包括鉴定圃和复选圃 (1)鉴定圃是用于对变异性状虽十分优良,但仍不能 肯定其为芽变的个体,与其原品种类型进行比较,为深 入鉴定变异性状及其稳定性提供依据,同时也可为扩大 繁殖提供材料来源。鉴定圃可采用高接或移植的形式。 对个体大、进入结果期迟的果树等园艺植物,以采用高 接鉴定圃为宜。对于一些树体较小,通常采用扦插、分 株等方法繁殖的园艺植物,可采用移植鉴定圃。将变异 体的无性繁殖后代与原品种类型栽植于同一圃内,进行 比较鉴定。 (2)复选圃是对芽变系进行全面而精确鉴定的场所。 复选圃除进行芽变系与原品种间的比较鉴定外,同时也 进行芽变系之间的比较鉴定,为繁殖推广提供可靠依据。
判断变异是芽变还是饰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 ①变异的性质如属于典型的质量性状,一般可断定是芽 变; ②变异体发生范围如是不同立地、不同技术的多株变异, 即可排除环境和技术的影响;对于枝变,如明显是一 个扇形嵌合体,可肯定是芽变; ③变异的方向,凡是与环境的变化不一致,如树冠下部 或内膛处发现果实浓红色变异,很可能是芽变; ④变异性状经不同年份的环境变化而表现稳定,可判断 是芽变; ⑤性状的变异程度超出基因型的反应规范之外,可能是 芽变。
3、野生植物资源 野生植物资源包括:栽培作物的近缘野生 种和有潜在利用价值的植物野生种。这些野生 或半野生的植物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与抗逆性, 或者具有某些宝贵的新的种质(基因源)。 4、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 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包括人工诱变产生的各 种突变体,通过远缘杂交而创造的各种新类型, 以及人工选育的各种育种系,基因纯合系和特 殊的遗传种质等。
5.引种驯化试验 新引进的品种在推广之前,必须先进行引 种驯化试验,以确定其优劣和适应性。试验时 应当以当地具有代表性的优良品种作为对照。 (1)种源试验: (2)品种比较试验: (3)区域化试验: (4)栽培推广:
植物遗传转化的名词解释
![植物遗传转化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48db24e2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39.png)
植物遗传转化的名词解释植物遗传转化是一种创新性的生物技术手段,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技术方法,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细胞或组织中,使其在遗传层面上发生改变和转化。
这一技术突破了传统育种手段的限制,可以快速地实现植物功能基因的扩增与转移,从而获得具有新的性状和特性的转基因植物。
植物遗传转化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外源基因通过特定的载体和转化方法导入植物细胞,然后利用植物细胞再生和组织培养的技术手段,通过筛选和鉴定获得转基因植物。
这一过程中,外源基因会在植物细胞中整合到染色体中,与宿主基因相互作用,从而改变植物的基因组和表型。
植物遗传转化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首先,它可以用于植物抗病虫害的育种。
通过导入具有抗病虫害基因的外源基因,可以使植物获得抗性,减少使用农药的量,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其次,植物遗传转化技术可以用于植物的耐逆性改良。
通过导入耐旱、耐寒、耐盐等逆境胁迫基因,可以使植物在恶劣环境中更好地生长和发育。
此外,植物遗传转化还可以用于植物的品质改良,例如提高水稻的粮质、改善果实的营养含量等。
在植物遗传转化中,最常用的转化方法包括农杆菌介导的转化和基因枪法。
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是将外源基因导入农杆菌中,然后利用农杆菌与植物细胞的基因组相容性,使其效应质粒转移至植物细胞。
基因枪法则是将外源基因以微粒金属或植物病毒颗粒的形式,通过加速装置射入植物细胞中。
在植物遗传转化中,关键的一步是选择适合的载体。
常用的载体包括质粒和病毒。
质粒是一种可以自我复制的遗传物质,通常由起始位点、启动子、终止子、选择标记基因和目的基因等组成。
而植物病毒则是利用其某些特性,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细胞。
近年来,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植物遗传转化的技术手段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良。
基因编辑技术可以直接修饰植物基因组中的目的基因,而无需导入外源基因。
这一技术的出现,使得遗传转化更为高效、精确和安全。
尽管植物遗传转化技术在农业生产和植物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也引发了一些争议。
园艺植物遗传转化
![园艺植物遗传转化](https://img.taocdn.com/s3/m/80142f480029bd64793e2cb5.png)
第二节 园艺植物遗传转化方法
1、转化原理
(1)特性:PEG是一种水溶性的细胞融合剂和渗透剂,相对 分子质量为1500—6000,pH4.6—4.8,因聚合程度不同而异。 (2)转化原理:PEG不仅可以使细胞膜之间或使DNA与膜形成 分子桥,促成相互间的接触和粘连,而且可以改变细胞膜的 表面电荷,干扰细胞间的作用,从而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 诱导原生质体摄取外源基因DNA。
园艺植物遗传转化
第二节 园艺植物遗传转化方法
3、优缺点 基因枪转化法具有下列优点: 1)无宿主限制,特别适宜那些由原生质体再生植株较为困难和 对农杆菌感染不敏感的单子叶植物,提高了单子叶植物的转化 效率; 2)操作简单,可控程度高,可以根据实验的需要调控微弹的速 度和摄入浓度,命中特定层次的细胞,提高遗传转化效率; 3)靶受体类型广泛不受基因型的限制,能转化所有具有分省潜 力的植物的任何组织或细胞,包括原生质体、根、叶以及种子 的胚、子叶、分生组织、愈伤组织、花粉、子房等;
Fromm等首次使用该法成功将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
基因导入玉米原生质体。 电穿孔转化法可用于原生质体的瞬时和稳定
转化,也可用于带壁的植物细胞的遗传转化。
园艺植物遗传转化
第二节 园艺植物遗传转化方法
1、转化原理
1)原理:利用高压电脉冲作用,在植物细胞膜或原生质体上 造成非对称穿孔,形成瞬间通道,这种通道孔径在8.4mm左右, 每个细胞膜上有上百个,因此能允许外源基因的进入;
园艺植物遗传转化
第一节 园艺植物遗传转化受体系统
(3)稳定的外植体来源
遗传转化的频率低,需要反复的实验,所以要建立一 个高产的组织培养再生系统并能用于遗传转化,需要大量 的、稳定的外植体作为材料。
转化的外植体一般采用无菌实生苗的子叶、胚轴、幼 叶等,或采用可进行快速繁殖的材料
提高种植质量与生长速度的遗传转化
![提高种植质量与生长速度的遗传转化](https://img.taocdn.com/s3/m/d2770dfa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a7.png)
提高种植质量与生长速度的遗传转化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基因编辑和遗传转化技术成为越来越热门的领域。
在植物育种领域,遗传转化技术旨在通过向植物中导入外源基因来提高其生长速度和产量。
这一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能够有效地缓解全球粮食安全问题。
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遗传转化技术提高植物的生长速度和种植质量。
一、遗传转化技术介绍遗传转化技术是将外源基因序列通过可逆性转化方法,直接或间接地导入目标细胞或组织中,并使其在该细胞或组织中表达出外源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产物的一种生物技术。
对于作物育种来说,遗传转化技术主要是将有利于植物生长和产量的基因序列导入到目标作物中,使其表达出有益的表型。
二、利用遗传转化技术提高植物的抗逆性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遭受各种自然环境的威胁,如干旱、盐碱、病虫害等,这些环境因素都会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
为了提高植物的抗逆性,许多研究者通过遗传转化技术将拥有耐盐、抗病等特性的基因导入目标植物中。
例如,目前已有研究利用遗传转化技术将木质素酶(laccase)基因导入到黄瓜中,使其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
三、利用遗传转化技术提高植物的产量除了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外,遗传转化技术还有助于提高植物的产量。
例如,通过导入促进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基因序列,能够提高植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此外,一些研究人员还利用遗传转化技术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从而提高植物的产量。
例如,将C4氧化酶转基因导入玉米中,能够增加玉米对CO2的利用率,提高植物的产量。
四、遗传转化技术面临的挑战然而,遗传转化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还面临许多挑战,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有效地将基因导入到目标植物中,并让其正常表达。
当前常用的遗传转化技术主要有农杆菌介导转化、基因枪轨道法和超声波基因转移法等,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需要解决遗传转化效率低、导入到植物中的外源基因的表达效果差等问题。
此外,遗传转化技术对于植物新品种的安全性问题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植物遗传转化技术及其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研究
![植物遗传转化技术及其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c267b29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02.png)
植物遗传转化技术及其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研究植物遗传转化技术是指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内,使之在细胞内稳定地表达出外源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从而获得转基因植物。
这种技术已经应用于多个领域,包括植物基因功能研究、新品种创制、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等。
特别是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植物遗传转化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并对农业产业升级和转型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植物遗传转化技术的理论基础植物遗传转化技术的理论基础是植物基因组学和生物学的细胞学理论。
植物基因组学揭示了植物的基因组结构和功能,为植物遗传转化技术提供了理论基础。
而生物学的细胞学理论则提供了植物细胞外源基因导入的途径和方法。
这些途径包括:(1)农杆菌介导的外源基因导入法。
农杆菌通过在植物细胞内释放一些DNA片段,与其基因组内的DNA段发生重组,从而导入外源基因。
(2)基因炮法。
将外源基因载体(如质粒)粒子束加速到高速度,射入植物细胞内,使其抵达染色体并发生重组,使外源基因导入植物细胞。
(3)电渗法。
利用高压电场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内,使之稳定地表达出来。
以上方法中,农杆菌介导的外源基因导入法是目前最为常用和高效的植物遗传转化技术。
二、植物遗传转化技术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植物遗传转化技术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创制转基因新品种。
植物遗传转化技术可以将具有优良特性的外源基因导入到植物细胞内,从而获得转基因植物。
这些转基因植物可以具有与亲本不同或增强的生长特性、耐旱、耐盐、抗病、抗虫等特性,从而可以创制出新的、高产、高质、抗逆性强的作物品种。
(2)研究作物基因功能。
植物遗传转化技术可以将外源基因导入到植物细胞内,以研究这些基因的功能。
通过分析这些基因的表达、定位和互作关系,可以深入了解作物的物质代谢和抗病机制等方面的基础研究。
(3)提高作物的光合效率和干旱适应能力。
植物遗传转化技术可以通过导入外源基因,提高作物的光合效率和干旱适应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艺植物遗传转化
13
第二节 转化的受体系统
一、转化受体的条件
3,具有稳定的外植体来源 转基因研究的工作效率不高,同一实验内
容往往需要多次重复进行。 只有稳定的外植体来源,才能够方便科学研
究的进行,并从材料的源头上提高实验结果的 重现性,便于对实验结果的总结。
由种子萌发得到的子叶、胚轴;以及无菌培 养的小苗叶片,都是比较理想的材料。
抗病虫育种、抗逆境育种、品质改良
功能基因组学
(functional genomics)
基因加标(gene tagging) 基因敲除(gene knock-out) 候选克隆的功能互补试验
植物代谢工程
( plant metabolic engineering )
利用转特殊基因的植物作为生物反应器 (bioreactor)工厂化生产工业或医药用品
园艺植物遗传转化
5
第一节 植物遗传转化的基础
3,植物转基因的优越性
对植物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改变只作用于目标性状,不 涉及非目标累赘基因,因而更具有针对性,可加快育 种进程;
可克服传统育种中不同生物之间的生殖隔离等限制, 扩大可利用的资源库(动物、植物、微生物、人工种质;
5,导入外源基因的方法
目前应用最多的是基因枪法和农杆菌介导法 (具体参考实验指导书)
园艺植物遗传转化
8
农杆菌和基因枪转化的特点比较
1,农杆菌转化的特点: 多为单拷贝或寡拷贝转化与整合,减少了
共抑制等基因沉默现象,转基因遗传较稳 定; 不需要特殊设备,实验成本较低。
园艺植物遗传转化
9
农杆菌和基因枪转化的特点比较
园艺植物遗传转化
14
第二节 转化的受体系统
一、转化受体的条件
4,抗生素敏感性 4.1,对于抑制农杆菌的抗生素的敏感性
在利用农杆菌转化植物材料时,需要在转 化事件完成后采用抗生素抑制农杆菌的生长。 抗生素对植物材料也可能产生伤害作用,因此, 要求受体材料能够比农杆菌耐受更高浓度的某 种抗生素的毒害作用。
园艺植物遗传转化
植物口服疫苗 (edible vaccines)
4
植物口服疫苗
转基因植物口服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 的抗原编码基因导入到植物细胞内,然 后诱导细胞再生得到转基因植物。人类 食用这种转基因植物的产品,因为其中 包含有抗原基因表达的产物,就可以激 发黏膜免疫,使机体产生特异性抗病能 力。
园艺植物遗传转化
15
第二节 转化的受体系统
一、转化受体的条件
4,抗生素敏感性 4.2,对于作为筛选剂的抗生素的敏感性
通过转化处理,接受外源基因的细胞总是少数。这些细 胞还可能因为转化而受到某些损伤而在群体中处于劣势。
为了使这些转化的细胞能够在与非转化细胞的竞争中取胜, 通常的策略是在转化外源基因的同时也转化了一种能够解 除某种抗生素的毒性的基因。将该种抗生素(筛选剂)加 入到培养基里,就可以使对该种抗生素敏感的没有转化的 细胞受到抑制,使转化的细胞得到相对的选择。
第二节 转化的受体系统
一、转化受体的条件
2,较高的遗传稳定性 通过遗传转化导入外源基因的目的是在保持
物种原有性状不变的基础上增加某一(些)性 状或对某一特定性状进行改良,因此,受体材 料的遗传稳定性十分重要。
原始自然的材料(例如叶片、子叶、胚轴等) 比经过脱分化离体培养的材料在保持遗传的稳 定性方面具有优点。
园艺植物遗传转化
17
第二节 转化的受体系统
一、转化受体的条件
6,和研究的目的相适应
单纯以理论研究或方法的建立为目 的的实验在转化受体的选材上受到的限 制相对要小一些;有应用目的的研究则 除了受到以上各方面的限制外,还需要 采用优良品种作为材料,通过遗传转化 改良成为更加优秀的新品种,在产业上 直接推广应用。
园艺植物遗传转化
11
第二节 转化的受体系统
一、转化受体的条件
1,高效稳定的再生能力
通过基因枪或农杆菌转化的转化率都还比 较低,转化过程还可能对细胞造成损伤,导致 植株再生能力的下降。
再生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了遗传转化的工作 效率;高的转化效率建立在高的受体材料再生 能力的基础上。
园艺植物遗传转化
12
以转基因植物为主体的植物化工厂具有高效、低污染、
可再生的优点。
园艺植物遗传转化
6
第一节 植物遗传转化的基础
4,植物遗传转化的技术流程
取得目的基因→目的基因的修饰→目的基因 扩增与回收→载体的构建与组装→目的基因导 入受体生物细胞→转基因体的筛选与鉴定→获 得转基因体
园艺植物遗传转化
7
第一节 植物遗传转化的基础
2,基因枪法转化的特点:
不受基因型限制,并且可用各种组织或细胞 作为靶材料。
操作简便。
常常是多拷贝转化和整合,因而易造成转基 因沉默和转基因后代目的基因分离复杂化。
园艺植物遗传转化
10
第二节 转化的受体系统
植物基因转化的受体是指直接接受基因 转化的细胞(包括原生质体)、组织或 器官;
转化受体系统除了受体材料外,还包括 能够使受体在接受转化操作后,其中的 非转化细胞受到抑制和淘汰、转化细胞 得到选择和受到定向诱导,发育再生成 为完整植株的一系列技术过程。
园艺植物遗传转化
1
园艺植物遗传转化
植物遗传转化的基础 植物基因转化受体系统 转化体的筛选与鉴定
园艺植物遗传转化
2
第一节 植物遗传转化的基础
1,植物遗传转化的定义
外源遗传物质进入植物细胞,与染色体整合 并通过减数分裂进行遗传。
园艺植物遗传转化
3
2,植物遗传转化技术的应用领域
作物育种 ( plant breeding )
园艺植物遗传转化
植物遗传转化是遗传工程的主要内容,遗传工 程包括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两部分。
基因工程包括目的基因的克隆,转化载体的构 建和目的基因的表达;细胞工程在遗传工程中 的作用是提供外源基因的受体材料和创造使目 的基因能够表达的条件。
外源基因的转化是连接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的 技术环节。
细胞工程是连接基因工程和生产应用的桥梁。
园艺植物遗传转化
16
第二节 转化的受体系统
一、转化受体的条件
5,农杆菌敏感性 对于农杆菌介导的基因转化来说,需要受
体材料对农杆菌敏感,因为只有对农杆菌敏感 的材料才能够接受农杆菌的转化。一般认为, 大多数双子叶植物对农杆菌敏感而单子叶植物 不敏感。
农杆菌有不同的菌株,同一材料对不同菌株 的敏感程度可能存在不同;目前,还可以采用 化学试剂(乙酰丁香酮)来弥补敏感性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