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二节 自然环境教案

合集下载

初一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 第二节 自然环境 教案

初一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 第二节 自然环境 教案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二节自然环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和有关资料归纳出某一大洲的地形、河流,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2.运用地图和有关资料归纳出某一大洲的气候特点。

过程与方法具备运用已有的知识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学习,学会分析区域自然环境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运用教材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小组合作的团队协作精神。

重点、难点亚洲自然环境的特点,通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学习,学会分析区域自然环境的一般方法。

教学过程:导入:老师播放视频《亚洲雄风》和亚洲名山大川风光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亚洲。

学生观看图片,欣赏音乐。

第一站:亚洲地形和地势特点老师:展示亚洲的地形图和亚洲大陆沿北纬30°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

提问:1.亚洲有哪些主要的地形区?2.说说亚洲有哪些地形类型?3.说说亚洲主要地形区的大致海拔?4.找出死海和珠穆朗玛峰,看看他们的海拔有多高?学生:1.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得出亚洲的主要地形区以及地形类型。

2.讨论:主要地形区的大致海拔。

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和交流,让学生发表了不同的见解,培养了语言表达的能力,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第二站:亚洲地形对河流的影响老师:展示“亚洲地形图”,读“亚洲地形图”探究亚洲河流与地形的关系。

1.找一找亚洲的主要河流。

2.看看它们最终流入到哪儿。

3.看看它们的流向有何不同?4.亚洲河流的流向与地形有何关系?学生:学生看图讨论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和读图分析能力。

过渡:受地形影响,亚洲地势的中间高四周低决定了亚洲多发源于中部、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的特点。

第三站:探究北美洲老师:出示“北美洲地形图”和“北美洲大陆沿北纬40°纬线的地形剖面图”,读“北美洲地形图”和“北美洲大陆沿北纬40°纬线的地形剖面图”,探究北美洲河流与地形的关系。

1.找出北美洲的主要地形区。

2.将北美洲按照地形划分为西部、中部、东部三个区域,说出这三个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3.分析北美洲的地势变化特点?4.找出密西西比河及其主要支流,并标出流向。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二节自然环境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二节自然环境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亚洲的地理位置、范围和人口分布等基本情况,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本节课将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讨亚洲的自然环境特点,巩固和扩展学生的地理知识。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地理观察能力、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实践能力。通过观察亚洲地形、河流、气候等自然环境的特点,培养学生对地理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通过分析亚洲自然环境的特点和影响,培养学生对地理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能力;通过结合实际案例,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地理知识来理解和解释现实世界中的地理现象和问题,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4)科普书籍:推荐一些与亚洲自然环境相关的科普书籍,如《亚洲地理概览》、《亚洲的气候与生态系统》等。
2.拓展建议:
(1)分组研究:让学生分组研究一个亚洲国家的自然环境特点,深入了解该国家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的知识。
(2)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身边的自然环境特点,如山脉、河流、气候等,并撰写考察报告。
(7)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加与环境相关的实践活动,如植树造林、环保志愿者等,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反思与总结
在今天讲授《亚洲自然环境》这一课时,我以案例分析法和小组讨论法为主,辅以多媒体教学和实践活动,力图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学生的反馈来看,他们对于亚洲的地形、气候和河流分布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但在理解某些复杂知识点上仍存在困难。
答案:亚洲的气候类型包括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高原气候、沙漠气候等。这些气候类型对亚洲人口分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热带季风气候对人口分布的影响:热带季风气候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适合人口居住。亚洲的印度半岛和东南亚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这些地区人口分布较为密集。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_亚洲6.2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_亚洲6.2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_亚洲6.2自然环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亚洲6.2自然环境这一节主要介绍了亚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图表和文字,帮助学生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特点,认识亚洲各国地理差异,理解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之前,已经学习了世界地理、非洲地理等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认识。

但七年级的学生地理知识体系尚不完善,对亚洲自然环境的认识和理解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实际操作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认识亚洲各国地理差异,理解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表、案例等,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亚洲的地形特征及其影响。

2.亚洲的气候特征及其影响。

3.亚洲河流的分布及其影响。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地理观察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源。

2.地图、图表等教学辅助材料。

3.案例素材、讨论话题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亚洲的自然风光,引导学生关注亚洲的自然环境。

提问:“你们知道亚洲有哪些著名的自然景观吗?”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了解,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

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亚洲的地形特征,如高原、山地、平原等;气候特征,如温带、热带、寒带等;河流分布,如长江、黄河、恒河等。

3.操练(15分钟)设计一些地理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如:“亚洲为什么那么多高原和山地?”、“亚洲的气候对农业有什么影响?”等。

【人教版】七年级下地理《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二节 自然环境》优质课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地理《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二节 自然环境》优质课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地理《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二节自然环境》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的第二节,主要介绍亚洲的自然环境。

教材从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等方面入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亚洲的自然环境特点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认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提高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下册之前,已经对地理学科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但是,对于亚洲的自然环境,他们可能还存在着一些认知上的盲点和误区,如认为亚洲的全部地区都是沙漠、草原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和纠正,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亚洲的自然环境特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说出亚洲的主要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等自然环境特点;(2)分析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3)提高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掌握亚洲自然环境的特点;(2)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增强环保意识;(2)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为保护地球家园做出贡献。

四. 教学重难点1.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等自然环境特点;2.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3.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地图、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亚洲自然环境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2.案例教学法: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3.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分享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图片、地图、视频等教学素材;2.教学PPT;3.小组讨论话题及分享模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地图、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观察亚洲的自然环境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二节 自然环境》教案_19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二节 自然环境》教案_19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二节:自然环境(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亚洲地形、河流的特点。

2.运用地图及有关资料归纳一个大洲的地形、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3.通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学习,掌握认识大洲自然环境的方法。

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归纳大洲地形和河流特点的方法,学会分析自然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特点的认识以及对亚洲地理集锦的了解,培养了学生热爱亚洲、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亚洲的地形、河流之间的相互关系难点: 运用地图及有关资料归纳亚洲的地形、河流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多媒体播放视频──亚洲自然风光集锦,(亚洲之最: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死海、贝加尔湖、珠穆朗玛峰、里海等),并同时播放《亚洲雄风》背景音乐。

学生:观看视频,感受亚洲雄伟的高原山地,源远流长的大河,广阔的草原……教师:同学们,这首《亚洲雄风》歌曲,满怀豪情地唱出了亚洲山河的壮丽画卷。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主要包括哪些要素呢?学生回答预设:自然环境包括地形、气候、水系等。

教师:下面我们将从地形、河流、两个方面逐一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

讲授新课板书:亚洲的自然环境一、亚洲的地形【引导】课件展示亚洲地形图,这种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海拔高度,可以直观地看出不同地形类型,这是那类地形图?生:分层设色地形图师:还记得如何判读分层设色地形图吗?基本上是随着颜色的加深,海拔升高。

绿色表示平原,黄色表示山地和高原,蓝色表示海洋。

观察下面的图例,结合地图判断不同的颜色各代表什么地形。

合作探究活动一:认识亚洲的地形特征步骤1──认识亚洲主要的地形区分布与海拔教师布置任务:阅读课本第7页图6.8亚洲的地形,完成下列要求。

(1)找出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和内蒙古高原,说出它们在亚洲的位置和大致的海拔。

(2)在亚洲地形图上找出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德干高原、伊朗高原,分别指出它们在亚洲的位置和大致的海拔。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二节自然环境教案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二节自然环境教案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2.分析亚洲的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例如农业、人口分布等。
3.运用地图和图表等资料,解读亚洲自然环境的信息,提高地理观察能力。
4.理解亚洲自然环境的变化和地理现象,例如地震、火山等。
5.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报告,共同探究亚洲自然环境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6.增强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对亚洲自然环境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能够进行简单的地理分析和综合。
-学生的学习风格多样,有的喜欢通过视觉学习,有的喜欢通过实践操作学习。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可能对亚洲的自然环境特点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例和图片等资料进行辅助。
-学生可能对亚洲的自然环境变化和地理现象的解读能力有限,需要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来提高。
2.教学年级和班级:七年级
3.授课时间:第1课时(45分钟)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理解并描述亚洲的自然环境特点,包括地形、气候、河流等。
2.运用地图和图表等资料,分析亚洲的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培养地理观察能力,观察并解释亚洲的自然环境变化和地理现象。
4.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报告,共同探究亚洲自然环境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亚洲自然环境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亚洲自然环境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学生学习效果
1.描述亚洲的自然环境特点,包括地形、气候、河流等。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二节《自然环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用亚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以及相关资料,总结归纳亚洲的地形特点和河流特点。

2、使用亚洲气候分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以及相关资料,归纳总结亚洲的气候特点,分析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灵活使用地形图、地形剖面图、气候分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以及相关资料,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河流的特点和亚洲的气候特点。

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以及分析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亚洲洲复杂的气候、地形和河流。

难点:1、亚洲地势对河流分布的影响。

2、亚洲复杂气候形成的原因。

[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 讨论法、读图分析法、对比法。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设计[教学过程]复习回顾(通过课件内容展示)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从全球角度,按照地理要素了解了亚洲的的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亚洲六大分区,我们要记住各个分区的位置以及大概的范围,这节课我们学习亚洲的自然环境,看一下亚洲的地形区、河流的特点和分布,不同的区有什么样的自然环境,首先来学习地形。

教学引导及点拨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让学生一起回顾地形的类型(类型: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并简单回顾各种地形的特征和海拨)知道这些地形之后,我们来看一下亚洲的地势状况和地形特点。

让学生阅读书本第一段和第二段文字现在同学们根据中部和四周不同的地理方位,根据书本P6第一段罗列的亚洲地形区名称。

课件展示出各个地形区所在的位置。

增强对地形区的分布以及名称的记忆。

通过课件展示,可以很明显看到亚洲的地形类型齐全且复杂多样;而且地势特征主要为中部高、四周低。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人往低处走;那么同学们看到亚洲这样的地势情况,再来想一下,亚洲的河流是怎样流的?阅读书本P6第三段,归纳一下亚洲的河流特点,找出河流的所在位置,展示河流的位置和河流的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 亚洲 第二节 自然环境 第二节 自然环境01 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 亚洲   第二节  自然环境 第二节  自然环境01  教学设计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二节自然环境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分析本章是学习区域地理的起始篇章,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的形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将上册所学的地形、河流、气候等知识运用于某一个具体区域的学习过程中,同时也为后续学习不同地区和国家地理提供了基本的方法和策略。

二、学情分析经过初一上册的学习,学生对于世界的自然环境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但是对于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学生还是初次接触。

学生具备一定的读图能力,但是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教学目标1、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及相关资料,归纳亚洲的地形特征与河流特征,简要分析亚洲河流流向与地形的关系。

2、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亚洲的气候特征,简要分析亚洲气候分布特点与位置、地形的关系。

3、通过对教材文字阐述的理解,把握归纳一个地区地形、气候和水系的一般方法。

四、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学会分析亚洲的地形、河流、气候之间的相互关系。

2、通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学习,掌握认识大洲自然环境的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地图及有关资料归纳亚洲的地形、河流、气候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新课导入播放有关亚洲自然环境典型图片的视频,引入亚洲自然环境一词。

然后,告诉学生所有这些图片和歌词展示的是亚洲自然环境的部分,亚洲自然环境的总体特征是什么,需要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教学过程1、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分析亚洲的地形特征。

找出亚洲的主要地形区,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说出他们的大致海拔。

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读图得到的信息,归纳亚洲的地形特点——“亚洲地势起伏很大,中间高,四周低”。

活动:阅读“亚洲地理集锦”,将文中所提及的地形单元,逐个在图6.6亚洲地形图中找到,并让学生描述地形图上是如何表示这些地理事物的。

如:珠穆朗玛峰用一个黑色小三角表示,旁边标注8844.43米、西西伯利亚平原用一大片绿色表示等。

通过这些描述,学生可进一步熟悉并掌握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的方法。

【人教版】七年级下地理《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二节 自然环境》优质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下地理《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二节 自然环境》优质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下地理《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二节自然环境》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二节自然环境》,教材以亚洲的自然环境为主题,通过介绍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等自然特征,让学生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特点,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对亚洲的基本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

但对于亚洲的自然环境特点,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认识亚洲的自然环境特点。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等自然特征。

2.培养学生对亚洲自然环境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亚洲的地形特点。

2.亚洲的气候特点。

3.亚洲的河流和湖泊特点。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亚洲自然环境的特点。

2.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了解亚洲自然环境的特点。

3.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亚洲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的相关图片和资料。

2.准备亚洲自然环境的相关案例。

3.准备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的相关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亚洲的自然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亚洲的自然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等自然特征,让学生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特点。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结合教材,分析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等自然特征,加深对亚洲自然环境特点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讨论亚洲自然环境的特点,并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举例说明亚洲自然环境的特点,提高学生对亚洲自然环境的认识。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亚洲自然环境的特点,提醒学生注意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二节 自然环境》教案_2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二节 自然环境》教案_2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二节自然环境(第一课时)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解剖面图及相关资料的能力,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归纳大洲地形和河流特点的方法。

学会分析自然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亚洲地形、河流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重点难点亚洲主要地形区的名称与分布;亚洲地势的特点;主要河流名称与分布难点地形与河流的关系3.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地图册、查阅有关亚洲的相关资料,讲学生分为两组4. 教学过程〖情景导入〗这一学期老师主要是带大家环游世界,第一站就是从我们所居住的大洲开始,我们亚洲的地形、地貌、河流是怎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来走走看看。

接下来我们就搭乘今天的飞机,请大家系好安全带飞机开始起飞了。

大家看你们看到了什么?(打开高空俯瞰青藏高原的视频,让学生看青藏高原的感受)引入亚洲的自然环境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世界最高高原雄踞亚洲的中部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世界第一高山喜马拉雅山的主峰,喜马拉雅山以青藏高原为中心向四周延伸,所以亚洲中间的地势是比较高的。

)亚洲整个的地势怎样?这样高的地势对河流有怎样的影响呢?今天我们一起一探究竟【讲授】一·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合作探究〗比一比,赛一赛地形组:读图观察总结亚洲的地形、地势特征河流组:读图观察总结亚洲的河流特征地形组(读图合作讨论小组回答)引导:请同学们在课本P7页图6.8“亚洲的地形”它圈起来。

1、观察分层设色地形图判断不同的颜色各代表什么地形类型?说说亚洲都有哪些地形区2、找出主要的地形区:(1)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蒙古高原;(2)喜马拉雅山、昆仑山脉、阿尔泰山脉(3)印度河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华北平原.说说这三组的大致海拔及分布特点。

3、参照图中的高度表,观察分层设色地形图,说说亚洲地势高低起伏的大致趋势。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二节 自然环境》教案_32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二节 自然环境》教案_32

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与河流教材处理:教材的地位和前后衔接:本课是人教版2011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的第二节《亚洲自然环境》,内容包括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和复杂的气候两个部分,本课主要学习前部分——地形与河流。

课程要求学生学习亚洲地形、河流的特点,把握归纳一个地区地形、河流特点的一般方法;通过阅读地图,领会归纳分布特征的一般过程。

并能将所学方法迁移到其他大洲。

本课的学习对于其他大洲地形、河流的分析是有着非常重要意义的。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于地理学科的学习方法有所了解。

但学生对地图的阅读、综合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还在养成之中。

因此我们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增强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积极引导他们去读图、识图,增强他们学习地理的信心以及主动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试图通过视频、读图、分析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

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进而为夯实基础知识,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学习亚洲地形、河流分布的特点。

(二)过程和方法:1、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及相关资料,归纳一个大洲地形、河流的特点及方法,分析一个大洲的地形对河流的影响;2、通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学习,掌握认识大洲自然环境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亚洲、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难点:重点:运用图文资料,归纳亚洲的地形、地势和河流特点,并能简要分析地形、地势与河流之间的关系,初步掌握并归纳某一个区域地形、地势特征与河流特征的方法。

难点:通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学习,初步学会分析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看一看”导入新课:学生观看亚洲土地上一些让人震撼惊叹的亚洲自然环境的视频或图片。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观看视频的前后顺序,以激发学生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

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二节 自然环境》 精品教案18

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二节  自然环境》 精品教案18

第二节自然环境教学内容:地形和河流(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亚洲的地形和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2、能力目标:能通过对教材的理解,把握归纳一个地区地形和水系特点的一般方法。

通过阅读地图,领会归纳分布特征的一般过程。

3、思想目标:通过对亚洲各自然要素相互关系的分析加强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辨证观。

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根据课程标准制定教学重点为:亚洲的地形特点和河流特点。

教学难点:根据学情制定教学难点为: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学情分析:学生有一定的读图能力,因此学起来比较容易。

但记忆地名较为困难。

教学过程:一、学生读(“亚洲地形图”)讨论回答。

引导:要了解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除地理位置外,还需认识它的、、及气候等方面。

首先了解世界第一大洲的亚洲地形的特点。

1、这种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高度,可以直观地看出不同地形类型,这是什么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2、学生查图(图6。

8)讨论回答出各地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

A组:青藏高原、海拔在米,喜玛拉雅山、海拔在米,及主峰、海拔在米。

B组:帕米尔高原海拔在米、蒙古高原海拔是多米。

C组:亚洲最大的是平原、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这些平原海拔在米左右,德干高原、伊朗高原D组:世界上最大半岛是半岛、引导:根据以上的读图分析,从位置和海拔两方面考虑,看出亚洲地形特点:很大,高,低。

3、读地形剖面图。

(“亚洲大陆沿30度北纬的地形剖面图和北美洲沿40度北纬的地形剖面图”)观察区别两图。

学生读图归纳:亚洲在东西方向上地势表现出大,高,两侧的特点。

而北美洲在东西方向上地势高低。

4、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请同学们读(“亚洲地形图”)在图上找出几条大河,观察河流的位置、流向及注入的海洋。

归纳亚洲的大河在分布上的特点。

如:黄河、长江流入洋,鄂毕河、叶尼塞河流入洋,湄公河流入洋,恒河、印度河流入洋。

特点:受地形影响,亚洲地势的决定了河流多发源于部,向四周分布的特点。

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 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州第二节自然环境 教案

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 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州第二节自然环境  教案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二节自然环境(2课时)第一课时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初步掌握使用地图和地形剖面图及其相关资料的能力,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的分布特点。

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归纳大洲地形和河流特点的方法,学会分析自然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情感、意志、价值观:通过对亚洲地形、河流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的分布特点。

难点:利用所学方法归纳一般区域的地形和河流分布特征及相互关系。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讲授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我们亚洲树都根连根;我们亚洲云也手握手;莽原缠玉带田野织彩绸;亚洲风乍起亚洲雄风震天吼;我们亚洲江山多俊秀我们亚洲物产也富有;我们亚洲人民最勤劳;我们亚洲健儿更风流;四海会宾客五洲交朋友;亚洲风乍起亚洲雄风漫天吼啦~啦~啦~啦亚洲雄风震天吼;啦~啦~啦~啦亚洲雄风震天吼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我们亚洲树都根连根;我们亚洲云也手握手;莽原缠玉带田野织彩绸;亚洲风乍起亚洲雄风震天吼;我们亚洲江山多俊秀我们亚洲物产也富有;我们亚洲人民最勤劳;我们亚洲健儿更风流;四海会宾客五洲交朋友;亚洲风乍起亚洲雄风漫天吼;啦~啦~啦~啦亚洲雄风震天吼;啦~啦~啦~啦亚洲雄风震天吼;啦~啦~啦~啦亚洲雄风震天吼;啦~啦~啦~啦亚洲雄风震天吼,震天吼[师]歌此中唱到“山是高昂的头”“河像热血流”,激情高昂。

那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亚洲的地形、河流具体是什么状况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亚洲的壮丽山河。

(二)、讲授新课第二节自然环境[师]课件展示“亚洲的地形”图,全班分成两组作一次亚洲之旅提出要求:(1)说出沿途经过哪些地形区,海拔大致是多少,有可能见到哪些世界之最或亚洲之最的地形区。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_亚洲6.2自然环境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_亚洲6.2自然环境教案

第二节自然环境【教课目的】[ 知识与技术 ]1.掌握亚洲地形、河流的特色。

2.读图简要剖析地形对河流散布的影响。

3.初步掌握亚洲天气特色。

4.能运用天气种类散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及有关资料剖析亚洲的天气特色及主要影响因素。

5.理解亚洲东部和南部的降水与夏天风的关系以及对农业的影响。

[ 过程与方法 ]1. 运用地图及有关资料归纳一个大洲的地形、河流随和候的特色, 简要剖析其互相关系。

2. 经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学习, 掌握认识大洲自然环境的方法。

[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特色的认识以及对亚洲地理集锦的认识, 培育学生热爱亚洲、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课要点】1.学会剖析亚洲的地形、河流之间的互相关系。

2.学会剖析亚洲的天气散布特色及影响因素。

3.经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学习 , 掌握认识大洲自然环境的方法。

【教课难点】运用地图及有关资料归纳亚洲的地形、河流的特色 , 并简要剖析其互相关系。

【教课方法】解说法、创建情境法、自主学习法、合作研究法、小组议论法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课过程】情境导入1.图片导入多媒体播放亚洲自然风光图片( 亚洲之最 : 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死海、贝加尔湖、珠穆朗玛峰、里海等 ), 并同时播放《亚洲雄风》背景音乐。

教 : 同学 , 伴着歌曲 , 跟片我感觉到了洲河山的壮画卷, 自然境的独到神韵。

今日我就一同来认识洲的自然境。

2.提入教 : 同学 , 你知道洲有哪些世界之最?学生甲 : 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 喜拉雅山脉是世界最高大的山脉。

学生乙 : 阿拉伯半是世界最大的半; 来群是世界最大的群。

学生丙 : 里海是世界最大的湖泊; 加湖是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合“ 洲地形”剖析洲世界之最的名称及散布, 入新。

3.播放歌曲: 播放歌曲《洲雄》。

: 歌中唱到“山是高昂的 , 河像血流” , 激情高昂 , 那么 , 同学想不想知道洲的地形、河流详细是什么状况呢 ? , 我一同来学洲的壮河山。

人教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二节《自然环境》精品教案

人教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二节《自然环境》精品教案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二节自然环境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学习,掌握认识大洲自然环境的方法教学难点:运用地图及有关资料归纳亚洲的地形、河流、气候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亚洲自然风光图片(亚洲之最: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死海、贝加尔湖、珠穆朗玛峰、里海等),并同时播放《亚洲雄风》背景音乐。

教师:同学们,伴着歌曲,紧跟图片让我们感受到了亚洲山河的壮丽画卷,自然环境的独特韵味。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主要包括哪些要素呢?学生:自然环境包括地形、气候、水系等。

教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下面我们将从地形、河流、气候三个方面逐一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设计意图】把学生带入到浓郁的亚洲风情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通过展示亚洲之最的景观激发了学生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亚洲、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讲授新知活动一:亚洲之旅教师:结合图6.8和图6.9,全班分成两组做一次亚洲之旅:沿途说出你将经过哪些国家?哪些地形区?大致海拔高度是多少?有可能见到什么样的自然景观?或哪些世界之最或亚洲之最的地形?1.请一组同学沿东经80度,从北向南做旅行,另一组同学沿北纬30度,从东向西做旅行。

(前后左右同学可“结伴而行”)请沿途记录所经国家、地形区,所见到的地貌环境和地形特征(地名、海拔、景观等)。

(组织:活动中各小组要选出同学记录所经地区的特征。

)2.每组学生依次上前指图描述所经地区名称、景观及海拔。

全班对描述最全面、语言最流畅的同学予以鼓掌激励。

3.“造型活动”(教师课前准备好以上地区的名称卡片,平原、高原、山地分别采用不同的颜色,如绿色、红色、黄色)以上同学手拿卡片依次站成南北向和东西向两排,交叉成十字。

(视教室空间情况而定,也可分别在讲台前一字排开,但说明一组表示的是东西方向,另一组表示的是南北方向。

)教师提出“造型要求”:各人以膝盖处为海平面,腰部为海拔2000米,头部为4000米,请以上同学将手中的地形卡片举放在最合适的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二节自然环境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学习,掌握认识大洲自然环境的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地图及有关资料归纳亚洲的地形、河流、气候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亚洲自然风光图片(亚洲之最: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死海、贝加尔湖、珠穆朗玛峰、里海等),并同时播放《亚洲雄风》背景音乐。

教师:同学们,伴着歌曲,紧跟图片让我们感受到了亚洲山河的壮丽画卷,自然环境的独特韵味。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主要包括哪些要素呢?
学生:自然环境包括地形、气候、水系等。

教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下面我们将从地形、河流、气候三个方面逐一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
【设计意图】把学生带入到浓郁的亚洲风情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通过展示亚洲之最的景观激发了学生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亚洲、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讲授新知
活动一:亚洲之旅
教师:结合图6.8和图6.9,全班分成两组做一次亚洲之旅:沿途说出你将经过哪些国家?哪些地形区?大致海拔高度是多少?有可能见到什么样的自然景观?或哪些世界之最或亚洲之最的地形?
1.请一组同学沿东经80度,从北向南做旅行,另一组同学沿北纬30度,从东向西做旅行。

(前后左右同学可“结伴而行”)请沿途记录所经国家、地形区,所见到的地貌环境和地形特征(地名、海拔、景观等)。

(组织:活动中各小组要选出同学记录所经地区的特征。


2.每组学生依次上前指图描述所经地区名称、景观及海拔。

全班对描述最全面、语言最流畅的同学予以鼓掌激励。

3.“造型活动”
(教师课前准备好以上地区的名称卡片,平原、高原、山地分别采用不同的颜色,如绿色、红色、黄色)
以上同学手拿卡片依次站成南北向和东西向两排,交叉成十字。

(视教室空间情况而定,也可分别在讲台前一字排开,但说明一组表示的是东西方向,另一组表示的是南北方向。

)教师提出“造型要求”:
各人以膝盖处为海平面,腰部为海拔2000米,头部为4000米,请以上同学将手中的地形卡片举放在最合适的位置。

教师:从同学们的描述及演示,能否得出亚洲地形大概有什么特点?
学生: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大,中间高,四周低
引导学生阅读地形剖面图:同学们演示的地形高低起伏,即地势状况,大家一目了然。

如科学的按垂直坐标和水平坐标标注在图上,就成为沿北纬30度和沿东经80度的地形剖面图。

【设计意图】通过分组活动,使得全班每个学生都得到了充分参与,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获取知识,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新奇、乐趣。

活动二: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第7页图6.8“亚洲的地形”,完成下列要求。

1.用笔圈出鄂毕河、叶尼塞河、黄河、长江、湄公河、恒河、印度河,并圈出它们流经的国家及流入的海洋。

2.看看他们注入的流向有什么不同?
3.亚洲河流分布有何特点?这种分布与地形分布之间的关系如何?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读图、分析、归纳、总结来实现最后的学习目标。

活动三:技能拓展
教师:回顾刚才我们分析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的方法,分析北美洲的地形及其对河流的影响。

1.归纳北美洲的地形特征。

(1)找出海岸山脉、内华达山脉、落基山脉、大平原、密西西比河平原、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亚山脉,分别指出它们在北美洲的位置和大致的海拔。

(2)按照“相对一致、空间上连续”的原则,将北美洲按照地形划分成西部、中部和东部三个区域,说出这三个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

(3)读图,指出北美洲大陆沿北纬40°纬线自西向东地势的变化特点。

2.以密西西比河为例,解释北美洲的地形对河流流向的影响。

(1)在图中找出密西西比河及其主要支流,并用箭头标出它们的流向。

(2)分析这些河流的流向与地形的关系。

【设计意图】学会知识的迁移,学会分析大洲地形河流的特点
活动四:复杂的气候
教师:情境设计
家住广州的小明在暑假期间出国旅游,这次旅游给他带来了不同的生活体验。

旅行路线是从东向西沿北回归线进行,他从广东省出发时盛行东南风,来到了南亚,风向发生了改变,变成西南风,而且遇上滂沱大雨,当来到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上时,天气却异常炎热、干燥。

这是什么原因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教师: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
1.我会读图
(1)仔细读图,亚洲有哪几种气候类型?
(2)不同类型的气候有何特点?
(3)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什么?
(4)我们家乡所在地属于哪种气候类型?联系生活思考一下,该气候类型的特征是什么?学生:带着问题读图,并从中归纳得出答案,教师行间点拨。

2.我会探究
探究方案一:结合“亚洲气候类型图”,探究亚洲的气候特点有哪些?为什么具有这些特点?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预习回答:亚洲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和季风气候显著的特点。

亚洲纬度广,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地域辽阔,东、北、南三面濒临大洋,中西部深居亚欧大陆腹地,海陆间热力差异明显,地形复杂多样。

气候主要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因素的综合影响。

探究方案二:亚洲大陆东部从北向南依次是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说明季风气候显著,那么冬夏季风的性质是什么?季风气候对当地农业有什么影响?
学生预习回答:冬季风寒冷干燥,夏季风温暖湿润。

有利于形成季风气候。

由于季风强弱与进退时间每年不一,所以季风气候易于发生旱涝自然灾害。

3.我会拓展
(1)读课本第12页图6.15“北美洲的气候类型”,找出北美洲主要的气候类型。

(2)亚洲和北美洲的气候特征都有大陆性气候显著这一特点,造成的原因一样吗?
①亚洲地域辽阔,面积广大,中部距海遥远,大陆性特征显著的原因是什么?
②北美洲的地形特点划分为三大地形区:西部高大山系,中部广阔的平原,东部低缓的高地,造成其大陆性特征显著的原因又是什么?西部山脉、中部平原分别对来自于太平洋的水汽、北冰洋的冷空气有什么作用?
教师:最后我用一句歌诀来形容亚洲的自然环境:
山地多、高原大,亚洲地形杂;
中间高、四周低,江河放射流;
大陆性、季风性,气候最复杂。

【设计意图】教师小结交由学生自己回顾,是对本节课的课堂学习的一种很好的反馈。

用歌诀记忆增强学生的兴趣,最后的课后延伸是对本节课学生学习技能的巩固。

【板书设计】
三、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亚洲地形和河流的概况,通过地形分布图的判读,总结出亚洲的地形特点;根据地形图判读,明确了亚洲的地形特征,明确了地形和河流之间的相互影响的关系,认识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北美洲与亚洲的维度位置有相似之处,地形、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存在差异,请课后类比探究。

四、教后反思
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读图,进行归纳并得出结论,培养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取得了良好效果。

在分析亚洲河流的流向时,首先让学生读图,从图中找出亚洲主要的河流,在图中描出,并说出河流注入的海洋,进行归类,从而归纳出亚洲河流的流向是从中部流向四周。

学生自然就得出了“亚洲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四周的海洋”的结论。

学生能够体验到地图分析对解决地理问题的重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