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说日本龙洋银币
龙洋、银元、老银元辨别真伪
龙洋、银元、老银元辨别真伪(2012-06-07 17:47:00)银元鉴定窍门银元在我国货币流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银元的真假直接影响到历朝历代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所以人们在使用银元的时都较为重视银元的真假。
现介绍几个常用的行之有效的鉴定窍门。
声音辨别法:利用银元相互撞击发出的声音进行辨别。
用两个指尖轻轻捏住银元的中央,用另一枚银元撞击,声音清脆,既平又和,是真银元。
声音尖且高,带有铜声,是含铜多的低成妥银元。
声音低且嘶哑,周边不一致,肯定是包皮、挖补的假银元。
假银元声音多为尖短而低闷。
外形辨别法:看外形结构,注意观察银元的颜色、花纹、图案、大小、薄厚等是否正常,有无经过酸洗、锉边、包皮、挖补的迹象。
重量鉴定法:银元的标准重量应是26.5克,成色88%。
正常银元在流通过程中经过磨损,其重量也应在25.6克左右。
凡是重量低于25.6克,成色低于84%的,不是洗版、锉边、包皮、挖补就是伪造的,非真品。
洗版银元鉴定法:将正常银元用硝酸或硫酸将白银蚀去一层。
其特点是图案模糊不清,边缘较薄,颜色泛白(此明显不同于时间流通版)。
而重量比正常银元轻1-3克。
银元鉴定的正确方法2010-04-30 08:13银元鉴定,历来都是争论很大的地方。
有人收了一辈子的银元,到头来还会收到假货。
为什么?没有掌握到银元鉴定的真正方法。
银元鉴定,没有人会告诉你正确方法的,为什么?我看有二个原因:一是有些有经验者,文字表达能力有限,不能很好的说明,不能抓住要害;二是有些人是根本就不肯实话实说。
我做了这么多年的古玩生意,对收藏银元情有独钟,当然也掌握了独特的鉴定方法。
我虽没有火眼金睛,但假银元若想在我眼前遛过,却也非易事。
先介绍一下传统的鉴定方法:一、银元的成色鉴定1、看色泽真银元的成色一般含银量都在90%左右,达到此含量的银元,色泽润白柔和,擦去污锈后,有很强的光泽。
而成色低的银元或假银元,色泽暗淡,含红铜的银元(整体)带微红色,含黄铜的银元带微黄色,含白铜的银元带微青色,含铅银元带灰黑色,含锌的银元带青灰色。
银元知识
银·圆·知·识晚清民国年间,外国银元输入中国者,属墨西哥鹰洋最多。
据清朝宣统二年(1910)度支部调查统计,当时中国所流通的外国银元约有十一亿枚,其中有三分之一是墨西哥鹰洋。
墨西哥鹰洋是指1821年墨西哥独立后使用的新铸币。
它是从1823年开始铸造的。
笔者保存着一枚墨西哥鹰洋。
其直径为39毫米,重27.58克。
正面图案是墨西哥共和国国徽的造型:一只雄鹰,张着翅膀,嘴里叼着一条蛇,伫立在一棵从湖水岩石长出来的仙人掌上。
这个造型的下边由橡树和月桂的枝叶环绕,象征着力量、忠诚及和平。
墨西哥鹰洋的成色较其它外国银元为佳,而且多年不变,人们都乐于使用。
墨西哥鹰洋在中国南部、中部各省流通非常广泛,几乎成为主币。
上海的外国银行发行纸币,在民国八年(1919)以前都以墨西哥鹰洋为兑换标准。
沈阳造币厂” 原名“奉天造币厂”,前身是奉天机器局。
奉天机器局在1897年设立,1900年沙俄藉义和团事件占领,1902年交还后改名“奉天制造银圆总局”。
1907年与吉林银元局合并改名“东三省制造银元总局”。
民国初年,因奉省流行大洋票不兑现纸币,且生银缺乏,大银元只生产少量,以制二角小毫及造铜元为主。
至于沈阳造币厂何时开始造大头,有两种说法:1.1916年(民国五年),数量45万1千余枚。
2.1918年(民国七年),数量17万3千余枚。
3.两种说法均只生产一年。
1919年张作霖要扩充势力向财政部强索厂房改兵工厂,财政部被迫照办,以奉省久行纸币“无留存必须”名义,将奉厂裁撤。
1923年遣散员工,停止造币。
后因两次直奉战争,奉系军费支拙,加上市场萧条通货紧缩,乃于1926年复工。
在1926-1929年间生产低成色大头银元1,870万枚,此后没有记录。
(有说法是只生产到1928年,总数量相同)1928年(民国十七年)12月29日东北易帜。
1930年7月,张学良定厂名为“辽宁造币厂”,造东三省一分铜币。
九一八后东北沦陷,日寇于1933年3月9日宣布溥仪为“执政”,同年3月20日改辽宁造币厂为“满洲中央银行造币厂”。
简说日本龙洋银币
1022010-06 总第102期湖北 杨 觉日本贸易银币的币面铸有“飞龙戏珠”图案(图1),俗称“日本龙洋”。
1868年,日本明治天皇上台,为开展对外经济和商品贸易,维新政府于明治三年(1870年)开始铸造面值“一圆”的贸易银元,直至大正三年(1914年)为止。
这45年中,据统计,共铸造了34个年号的日本龙洋,依次是:明治三年、七年、八年、九年、十年、十一年至三十年、三十四年至三十九年、四十一年、四十五年和大正三年。
日本龙洋有三大版别:明治三年版(正面龙图背面太阳);明治七年版(改为正面龙图背“一圆”);明治八年版(又改为正面龙图背“贸易银”,但此版仅连续发行3年);明治十一年又改回七年版,此后再无改动。
日本龙洋有大小版之分。
大版重27.22克,直径3.86厘米;小版重26.96克,直径3.81厘米。
《收藏界》2006年第8期邵春华《日本贸易银元浅谈》一文中介绍“明治三年至明治十八年的为‘大版’,明治二十一年至大正三年的为‘小版’,而明治十九、二十年则既有‘大版’,也有‘小版’”。
这里,“明治三年至明治十八年的为‘大版’”之说恐为不妥,因为我藏有明治十四年至十八年五块银币均是小版(图2)。
分辨大小版并简说日本龙洋银币和图片。
另有一种打“银”字版。
日本自1897年在本土停止使用银元后,为了与中国台湾、朝鲜和中国东北贸易的需要,将部分银元加盖“银”字戳后出国使用,以防止银元倒流入本土,兑换黄金。
大阪造币厂“银”字盖在左侧,东京造币厂“银”字盖在右侧。
左、右盖“银”字银币(图3)比普通日本龙洋少见,市场价也要略高些。
明治四十五年是明治时期生产日本龙洋的最后一年,大正三年发行了大正时期的第一年银元,也结束日本发行银元的历史。
所以明治四十五年和大正三年是日本龙洋发行的最后两年,它们跨越了两个朝代(图4)。
由于历史的原因,日本龙洋在我国的存世量较多,在钱币市场也容易买到,但这是指普通版的。
明治三年、七年、八年这些早期发行的日本龙洋,就很难见到了,即使碰到有卖的价格也便宜不了。
常见外国银圆
常见外国银圆几个世纪来,随着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日本,美国等世界强国的先后崛起,他们的货币也曾在世界各地通行.其中,美元至今还世界贸易结算中的主要货币.中国近代银元历史就是指1600年初期到1940年代之间的这段中外银元流通和铸造的历史。
从1889年第一枚中国银币诞生到1933年废银改元(废除银两,使用银元),1935年白银国有化,停止银元铸造,中国近代银币史直接反映了动荡中国的那段混乱的年代。
两千多年来,中国古代的金属货币历来以铜铸币为主,后来,发展成带有方孔的圆形的铜板,俗称―铜钱‖或―铜板‖。
银两作为流通货币始于宋代,曾先后在各地被铸成各种形状,各种重量,各种含量的银饼,铤,锭和牌等各种―版本‖的银块。
明清以来,银两成了主要流通货币之一。
由于中国各地铸造的银两的形式,重量,成色均不统一,银两交易时,人们必须通过称重量,验成色等计算手续, 为交易带来诸多不便。
由于传统银两交易不便,导致了外国银元泛滥。
明代中期以后,西方的银元首先由欧洲各国的东印度公司带入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并逐渐进入内地。
英国工业革命以后,1797年伯明翰钱币制造商博尔顿首创以蒸汽为动力的冲床制造钱币。
机械化的批量生产取代了手工锤打生产形式。
精美,规格统一的银币由此诞生。
大部分银圆的直径在39公分,重量在27克,成色在9成左右。
由于机制银币精致,成色统一,计算方便,颇受百姓欢迎。
最初,荷兰的东印度公司通过广东,购买中国的茶叶,丝绸,瓷器及其他产品。
此后,西班牙银元逐渐进入福建,江苏,安徽,直隶等省份。
1856年以前,西班牙本洋成了上海及长江下游地区的主要流通货币,甚至当时的银行都将本洋作为计算单位。
外国银币,俗称―洋钿‖ 或―银洋‖,自1757年起到1930年代,前后在中国流通了近400年。
据传到1911年为止,流通于中国的外国银币有近百种,金额达11亿之多。
当时,普通百姓因不识洋文,故根据图案,为这些洋钱取了各种名称。
钱币收藏知识
钱币收藏知识目前,媒体评论钱币收藏和投资的文章不可谓不多,但几乎都是论述新中国成立后发行的各种现代币,尤其是以近几年发行的流通纪念币为多。
而评论中国近代银币投资的文章,却如凤毛麟角,十分少见。
众所周知,在集币领域中,入门之后终须提高,不了解、不熟悉近代银币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一个出色的钱币收藏家,也很难在钱币投资领域里有所建树的。
集藏品市场历来有物以稀为贵之说,近代银币由于传世日久,经过了近百年的市场消耗,其实际存世数量已远远低于各类现代币中的一些“热门品种”。
不少资深集币爱好者无不以拥有现代银币中的珍稀品种而感到满足。
中国近代银币从明代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起一直到解放前夕,前后共发行了各种银币近千余种,其中清朝末期和民国初期所铸银币数量和品种较多,在民间广为流传。
近代银币一般可分为四大类:晚清时期银币、北洋军阀时期银币、民国时期银币、中华苏维埃时期(红色根据地)银币,由此组成了银币的大家族,它不仅反映了中国近代金融的兴衰,铸币技艺的发展,而且还是中国近代史的见证人,具有很高的收藏和投资价值。
近代银币的面额有半毫(伍分)、壹毫(壹角)、贰毫(贰角)、半圆(伍角)和壹圆五种。
近代银币的品种有龙洋、船洋、小头(孙中山像)、袁大头、四川卢比等,其中不乏一些深受钱币收藏家喜爱的稀世珍品,但目前钱币交易市场上所见的大部分都是一些低档银币,且价格也不算太高,特别是一些低档银辅币的售价更低,为不少初涉钱币市场的集币爱好者提供了很好的选择机会。
由于中国近代银币几乎从没经过人为的炒作,长期以来价格一直比较平稳,它不像现代币中的一些“热门品种”价格经常会出现飙升,但却非常稳定地具有保值增值功能。
随着近年来中国集币热的不断升温,价格长期稳定的近代银币,现也逐渐开始不甘寂寞,由于一些爱好者的介入、投资者的关注,其价格也在悄悄地向上攀升。
近几年来各地举办的钱币拍卖会上就屡有现代银币拍出好价钱的记录。
在1999年4月份举办的’99春上海市第五届钱币拍卖会上,一些银币精品、孤品被钱币收藏家竞相参拍,一枚品相很好、存世极少的“民国21年金本位半元银币”被浙江一位收藏家以30.8万元的高价买入,一枚“广东省造反版光绪元宝壹元老版银币”以12.5万元成交。
中国近代银币
中国近代银币1:近代银币常见的是“库平7钱2分”,旧制中1斤=16两,1两=10钱,1钱=10分。
而旧制中一斤大概在595克左右(1992年才推出的计量改革将1斤定为500克),所以1钱=595÷16÷10=3.72g 而7钱2分=7.2*3.72=26.784g银元产生之前我国的货币制度可用四个字来概括:银两(制度),制钱(制度)2:中国近代银币的分类?1)按时间:晚清,民国2)按类型:主币(壹圆形)、辅币(伍角型、贰角型、壹角型、伍分型)3)按内容:龙洋、人物、汉字3:中国近代银币是如何产生的?①:明朝隆庆年间(公元1567年左右),解除海禁,调整海外贸易政策,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随着沿海贸易的发展,欧美各国携带本国银元与我国进行通商贸易,因此批量外国银元流入我国、并有取代中国银两的趋势。
②:到了清代,一度处于闭关锁国,直至道光年间,外国银元的大量输入,套购了我国大量的白银。
(因外国银元一般重七钱二分,含银率90%左右,即实含银六钱四分八厘,但银元形式划一,计算和使用方便,民众乐用,故在兑换中国元宝、银锭时可兑到七钱二分甚至八钱。
每枚银元导致亏损实银一钱左右,每年损失纯银数百万两)③:1833年(道光十三年)两广总督林则徐曾奏请朝廷自铸银币,被清廷驳回,后私自铸造。
④:856年(咸丰六年)上海三家银号用小型机器试铸壹两银币,据说共有四种类型,流通市面后民间称便。
⑤:1881年(光绪七年),吴大澂(同“澄”)在吉林设立机器局,用小型机器试铸少量一两制银元。
开辟了中国近代机制银币之先河。
⑥:1887年(光结十三年),两广总督张之洞为抵制外国银元的入侵,多次奏请自铸银元。
⑦:1888年(光结十四年)获准建厂,即从英国伯明翰造币厂进口造币机器,聘请外国设计师进行设计。
⑧: 1889年(光绪十五年)八月初六正式试铸库平七钱三分、三钱六分五厘、一钱四分六四、七分三厘和三分六厘五记重新型银元一套。
1908—1914年北洋铸造的银元考证
1908—1914年北洋铸造的银元考证晚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至民国三年(1914年),虽然只有短短的7年,但却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一刻。
从秦朝开始,延续近2000多年的封建专制王朝土崩瓦解,亚洲第一个共和国诞生。
没落的封建残余和新兴的资产阶级互相交织、勾结、攻击,斗争还在不断的进行,金融货币的变化真实地记录并反映了这一历史。
光绪十五年(1889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在广东试铸“光绪元宝”,获得了成功,之后,湖北、江南、北洋、云南、四川、安徽、东三省等地纷纷设厂,仿广东版“光绪元宝”鼓铸银元。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户部拟裁撤各省造币厂,将铸币权收归中央,但因庚子国变而流产。
后来,全国流通的银元逐渐以北洋、南洋(江南)、湖北、广东四省铸币为主,而其中“北洋造”银元流通更为广泛。
民国成立前后,流通较广的本国银元大致有以下几种:1、北洋造光绪元宝(主要流通于长江以北)2、宣统三年曲须龙大清银币3、江南甲辰光绪元宝(主要流通于长江以南)4、开国纪念币下五星小头(作为过渡,发行时间约3个月,数量1000万元)5、民国三年袁大头另外,墨西哥鹰洋、西班牙本洋、日本龙洋及流通于华北的英国站洋和两广云南的七角坐洋等外国银币也为数甚多。
我国的辽宁,河北及山东等沿海各省,泛称为“北洋”,自广东,湖北自铸龙银后, 广受欢迎,朝廷亦鼓励各省仿铸,以便扺制墨洋。
于是在光绪二十二年起,由当时以制造军火为主的北洋机器局附铸银元,其所铸之银元,打破了我国历代以來以两钱计重制,而改为以枚数计算的元角制之开路先锋。
遗憾的是铸造期间仅短短三年,即光绪二十四年就未再续铸,这或许是直隶总督由慈禧太后的情人荣禄,接替王文紹有关,又或许是国民对于元角制为单位的银元未能习惯,导致北洋当局不得不随俗。
自光绪二十五起,其所铸之龙银,改为计重制,并将“大清北洋机器局造”改为“北洋造”三字,背面改为蟠龙图,这种开倒车以求适应的作法,颇令人感叹。
银元收藏(晚清民国时期)
最新银元价目表名称售价袁大头 83小头 808年大头 8233年北洋龙 16534年北洋龙 165湖北龙 190广东龙 190四川龙 19022年帆船 8023年帆船 80民国十三年的一元大洋值大约60块RMB左右在去年广州举办的一次收藏拍卖会上,一枚极其珍贵罕见的五角星孙中山头像银元一举拍出了2万元的价格,创下了孙中山头像银元拍卖的超高价位。
与此同时,孙中山头像银元市场价格也是猛涨,特别是上、下五星与错版银元,年增值幅度50%~200%以上,收益可能远胜炒纸黄金。
■特点:版别众多价格差上百倍孙中山头像银元又成为近年来银元收藏的热点。
据了解,孙中山头像银元主要以一元面值的较常见,不过即使重量与币面标价一样,但由于品相与稀有性不一样,其价格少则200元,多则2万元,价格相差上百倍。
造成价格落差如此之大的原因,主要就在于其品相及版别不同。
据古钱币收藏专家叶晖介绍,同一种银元如果在版别上存在着微小差别,价格可能就有天壤之别。
如同是一元银币,透打版与普通版,价格相差就是整整1倍。
另如五角星版与六角星版,价格相差更是数十倍甚至上百倍不止。
而较常见的普通六角星银元每枚价格仅200元左右,两者之间价差达到100倍。
■上、下五角星及错版币:年增值50%~200%“孙中山头像银元”普遍年增值10%以上,而其中最为稀罕珍贵的上、下五角星及错版银元,年增值幅度在50%~200%之间,收益甚至远胜投资纸黄金。
据业内人士透露,投资纸黄金今年上半年收益普遍不高,即使是情况较好的,平均收益也就在15%~30%,但与收藏银元则不一样,如果能淘到货真价实的稀罕货,收益翻番可能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普通六角星银元,1996年、1997年还是40~50元/枚,现在至少200元/枚,年均升值30%左右。
而上、下五角星孙中山头像银元几年前还是600~700元/枚,现在至少是5000~20000元/枚,年升值幅度在50%~200%之间。
小头孙中山开国纪念币600~700元,帆船孙中山700~800元,3月银元普遍上涨了,带磕碰的没600也下不来时下银元逐渐成为收藏界的新宠,特别是民国时期发行的“船洋”银元,价格迅速攀升,现已突破180元大关。
银元收藏心得体会
答:银巾的包浆实质上是银币表面自然氧化后所呈现出来的光泽与机理效果。银币表面长时间与大气、水分等物质相互作用,与织物、皮肤等物质相互摩擦,其表面所产生的光泽与机理效果,润泽、自然,体现银币质感之美,成为传统银币的审美内涵,被内行称为“包浆”。
8、银巾的包浆对银币的品相重要吗?
元其数量极为稀少,奠定了该袁大头银元的未来价值。在近几年的一次拍卖会上,袁大头银元的拍卖价格在250万左右。
综上所述,就是个人关于袁大头银元的收藏价值如何,未来是否有收藏空间的所有回答,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帮助和参考的效果,当然在购买的时候也一定要注意到第三方的权威认证机构进行购买。
尊重他人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来源爱藏网。
如何辨别:
(1)包浆;假币单一而且虚浮,汉字略显粗壮笨拙,胡子无起伏状,背面嘉禾不够饱满.
(2)假币上手感觉银质生硬,色泽青黄,声音刺耳响亮,不如真品悦耳,真品手感细腻深厚,有沉甸甸的感觉.
(3)质量虽然相同,体积却大了一圈.
最初在中国沿海地区流通的是西班牙银元(Spanishcarolusdollar),又称加罗拉银元,俗称本洋。系1535-1821年间西班牙在拉丁美洲(墨西哥、秘鲁等地)铸造的银币。墨西哥于1821年独立后,1824年开始铸造墨西哥银元(mexicandollar),因币面花纹有鹰鸟,俗称鹰洋,误称为英洋,华北各地又称之为正英。据1856年伦敦造币厂对中国流通的银币的一次化验,证明墨西哥银元含纯银371.57英厘(grain),值英币50.21便士,而西班牙加罗拉银元含纯银370.9英厘,值英币50.12便士。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前期,墨西哥银元取代西班牙银元成为在华主要流通银币。到了1910年,上海一地几乎以墨币为主币。晚清流入中国的外国银元还有:英国银币,因币面花纹有人执仗站立,俗称人洋或站洋;日本银币,因币面有龙纹,俗称龙洋或龙番。
银元鉴别方法
银元鉴别方法2009-04-07 11:37袁世凯”像银元大头直径39.4mm厚2.4-2.5mm重26.0-26.9克发丝不是很深但可以分清的是真的,发丝过粗和图像浮肿的为假,大小数等花边与签字版珍贵。
“孙中山”像开国纪念币小头同上暂无要领错版价高。
“孙中山”像船洋同上币面凹陷很深,且背面船帆外围可隐约见到一圆弧,此是正面头像穿透币肉所致,与纸币的水印相似,但也有无此效应的真品。
22、23年的多,另有多种相似品价格悬殊。
“宣统三年” 同上待考多种相似品价格悬殊“造币总厂” 直径39.7mm,薄一点也轻一点待考壹两的珍贵,七钱二分的多。
日本龙洋有大型38.6mm、小型38.1mm 待考大小数等,价格悬殊。
英国贸易银元“站洋” 直径39.4mm厚2.4-2.5mm重26.0-26.9克正面女神右手拿的三叉戟的顶端内的大戟有阴刻“A或B”字另有无记号版 1895-1935年发行。
西班牙“佛头洋” 直径39mm厚2.85重27.07克防伪的花式边道大小数等,品种复杂,产地年份多。
墨西哥“鹰洋” 同上防伪的花式边道(少量直齿边)大小数等,同上法国印度支那“坐洋” 同上无要领大小数等,1895-1931年发行法国和比利时“5Fr.” 直径37.2mm 厚2.55mm重25克凸出的字边,币面有细小的造币厂记号品种式样复杂,产地年份多德国“5Mk." 27克,待考字边,币面有细小的造币厂记号同上荷兰“2.5盾” 同上凹字边同上奥地利1780女皇像1塔勒直径40mm以上,重28克多详待考同上各国模仿制品多价格悬殊事实上银表面极浅黄色包浆是较容易抹掉的,纯银和成色在80%以上的银经过擦拭后都应该与我们所用的镜子一样光亮,成色较难用肉眼辨别。
只不过时间久了纯银不会泛黄,而成色越低的银泛黄越深,89.1%的银烘烤后呈现出灰色并有极少红色,90%的银温柔的灰白色包浆泛微黄.可以说现在银元铺天盖地,很多都真假难分,很多菜鸟认为银元的鉴别方法是:“用拇指和食指指甲夹住,侧面吹气,有共鸣声为真银元”然而,这种办法只能检查是否为真银子所做!而且现在做假的也有用真银子。
【收藏知识】北洋造银币版别全解(中)
【收藏知识】北洋造银币版别全解(中)说完新龙老龙,我们再进行后期版版别的划分。
后期版的火焰和云朵都进行过整体的修模。
两种后期版的整体币。
船云版锤云版船云版和锤云版是按龙珠右侧的那个大云朵来区分的。
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二种龙更加的深峻精美,其与第一种龙的区别主要有两个地方。
首先,其火珠右边的云朵,呈现锤子形态,称为锤云。
而第一种则是船云,其他的所有早期和中期龙都是船云。
这里或许有人会问,是不是锤云和船云是因为模具精度的原因造成的图案清晰度差别呢。
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可以看北洋26的云朵,就是这种船云版,而且无论原光深打的状态多好,都是船云版。
由此可见,锤云应该是一次主动修模的产物。
其次,两种版别火焰的长短也略有差别,船云后期版略长一点。
当然这种差别不大,所以还是用云朵看版别比较晴朗。
不过火焰的长短有差异也印证了锤云是修模板,不是模具精度造成的版别。
北洋26版别探讨以及与北洋25的差别北洋26存世量较少,因此版别并不丰富,目前对北洋26的版别划分,主要是以数字形式来划分的,因此本文就暂不考虑龙身和G后点等细版别了。
曾经小魏泉友曾经划分过经典三版,至今已时隔数年,今天我按修模思路做一下简要的拓展和推断,若有不足之处欢迎大家针砭探讨,以便使其完善,一个人的智慧毕竟是有限的,集思广益才是学术正道。
首先大家看这一版北洋26圆弧6此版特征:6字非常突兀,看起来与2字并不匹配,除了6字以外,其他部分均与北洋25相同,包括2和th部分。
如图,对比下北洋25 此版的来历很可能是利用原北洋25的模具进行直接简单修模更改数字得来的,应为北洋26最早期版别。
另外大家要注意一下th的h部分,这是唯一一版与北洋25相同的版别。
其他的版别h部分均不相同,难以改刻。
泉友们不妨对比一下北洋26中心点版此版特征:6内中心有一个点,2的起笔是圆头,th的h部分强力上挑,其h的状态是最为夸张的。
如图:这一版是存世量最大的一版,从修模状态来讲,应该是终模版。
龙洋银元种类范文
龙洋银元种类范文
龙洋银元是中国近代货币史上的重要代表之一,也是中国银元中的一种。
它于20世纪初由清朝政府发行,流通时间较短但影响深远。
龙洋银元种类繁多,其中包括龙洋壹圆、龙洋伍角、龙洋贰毫等。
首先,龙洋壹圆是龙洋银元中最常见的种类之一、它的正面图案是一条神龙,龙身盘绕,神态威武。
正中央的设计是一个圆形的洋楼,象征着近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背面图案则是两只交叉的双龙,寓意着龙传统文化和近代洋务运动的结合。
这种银元的特点是精美细致,图案雕刻精湛,整体设计简洁明了。
其次,龙洋伍角是龙洋银元中的另一种常见种类。
它的正面图案与壹圆相似,同样是一条神龙。
但与壹圆不同的是,伍角的背面图案是一个麦穗束,象征着农业的繁荣和国家的富饶。
这种银元的特点是小巧玲珑,图案清晰可见,非常适合作为零钱使用。
袁大头收藏略知
袁大头收藏略知2014-11-9 23:32阅读(14)转载自泉-石钊∙赞(60)∙评论∙转载(397)∙分享(374)∙复制地址∙收藏夹按钮收藏∙更多上一篇|下一篇:如果你胃不好,保...朋友,您家里祖上有流传给你的袁大头吗?您听说周围的朋友手里有袁大头吗?您在逛旧货市场时见过袁大头吗?您有心想要收藏袁大头吗?那么,就用点时间看看我给您做的介绍吧。
一、“袁大头”银元的产生背景:1911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外国的鹰洋、本洋、日本龙洋及清朝在市场流通。
民国的造币总厂和许多省银元局也继续铸造宣统元宝“大汉银元”。
由于银元种类繁多,成色不一,有的相差一成左右钱业从中操作,获取暴利,民众深受其害。
袁世凯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出任内阁总理大臣,后又窃取民国北京建立北洋军阀政权。
他于民国三年二月公布“新国币条例”,规定:1、一元银币为国币,即本位币,重七钱二分,银九铜一,2、币面铸有袁世凯头像和铸造年份,背面为嘉禾纹饰及“称“袁头币”、“袁大头”。
3、一切税收和财政收支都要用国币,不用外国钞票和生银4、在少数准许行用旧银币、银角及铜圆制钱的地区,均照袁大头由天津造币厂开铸,民国四年后,广东、湖北、甘肃、杭新国币形式划一,花样新颖,容易识别,成色重量又能严守规定,就在全国各地风行,并在全国逐步排斥取代了鹰洋等外国银币,包中外银元逐渐退出流通界。
二、“袁大头”银元的重量和种类:1、重量:民国三年至民国二十二年期间造币总厂和各省银元局规定,按照满清政府法定的“一两库平银”的七钱二作为一枚袁大两库平银”的重量是37.31256克,所以在这期间袁大头的铸造重成色88.8%至89%,含银量23.9024808克。
1933年3月3日,国民党政府颁布了“银本位铸造条例”后,重量定为26.6971克,成色88%,铜12%,含银量23.493448克。
中圆重量:13.6克,含银量70% ;。
贰角重量:5.4克,含银量70%;壹角重量:2.7克,含银量70%。
中国钱币发展演变过程与钱币文化概览
中国钱币发展演变过程与钱币⽂化概览你知道吗?我们的祖先为什么把货币称之为“钱”?我国钱币经历了怎样的发展演变过程? “中国钱币”:指退出流通领域的历史货币,我国历史上⽤作交换的媒介,时间范围涵盖从商朝到中华民国时期,上下四千年;包括贝、⽟、⽯、⾦、银、铜、铁、铅、锡以及⿇布、棉纸等不同质材,从贝币到银圆铜圆,以⽅孔圆钱为主要货币形态“演变过程”:指从萌芽--形成--发展--衰亡的整个过程。
“钱币⽂化”:指⼈类思想意识形态、精神在钱币上的体现,包括钱币本⾝的形制、制作、⽂字书法、图案设计等。
(⼀)、货币的起源和发展演变1、"钱币"的由来与趣谈“贝币与商代铜贝”海贝原为装饰品,因携带⽅便,坚固耐⽤,有天⽣的计数单位,在中国历史上最先充当货币,以⾄于中国汉字中凡与财富有关的,⼤都以“贝”为偏旁,如寶、貢、財、貧、賞、賜、貪、貫、貭、貴、買、賣、貶、貸、費、貿、賀、賃、賄、賂、貨、販、資、賊、賍、賎、賑、賒、賠、賤、賦、賭、贏、贖、賽、購、賺、贈等等, 甚⽽出现"以贝为宝"的⽇常⽤语。
后来天然海贝供不应求,遂有蚌贝、⽟贝、⾻贝及铜贝等仿贝辅其不⾜。
商代中晚期到西周时期铸造的铜贝,是⼈类最早的⾦属铸币,⽐西⽅国家公认的最早⾦属铸币--吕底亚王国铸币(公元前640年)要早近千年。
铜贝的形状完全仿效天然海贝,椭圆形,腹内铸成空洞,⾯中间有⼀道从上到下的槽沟,两边铸有数量相同的短齿纹. 还有⼀种"包⾦铜贝"和"贴⾦铜贝", 贝⾯上包⼀层薄薄的⾦⽪或涂⼀层⾦粉,专供王侯贵戚们朝聘或赏赐之⽤.“孔⽅兄”⼀词源⾃西晋《鲁褒传·钱神论》:“亲之如兄,字⽈孔⽅。
”钱形⽅孔由来已久,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货币铸造⽅孔“半两”钱,⽅孔圆钱成为⼀种定制,直⾄民国初年⽅废⽌使⽤,共使⽤了⼆千多年。
“孔⽅兄”成为钱之谑称.阿堵物《世说新语》记载,王夷甫(王衍)因雅癖⼝未尝⾔钱。
日本货币——精选推荐
日本货币日本货币的源流日本的货币的源流是来自中国古代的圆形方孔钱。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北部。
开始使用圆形方孔的[半两钱](公元前221年青铜製)。
这也形成了中国货币的形状。
到汉朝统一中国时也继续使用这种形状的货币。
汉武帝铸造的[五铢钱](公元前2世纪)青銅製成为中国以后铸钱的标准。
[五铢钱]这种货币的形态在以后在东亚各地域广泛的传播开了。
日本货币的发展在日本开始发行的货币在中国唐代日本的律令政府(朝廷)积极的采用唐朝的文化制度。
货币也是使用的唐朝的[开元通宝](621年)銅製同时开始发行[和同开珎](日本奈良于708年银铸)当时的日本人对货币还不是很熟识。
朝廷开始强制使用货币,把货币储蓄与官位联系起来这也起到了货币在日本流通的作用。
皇朝钱[皇朝钱]意味着是由朝廷开始发行元明天皇的和铜元年(708)铸造了银和铜两种和同开玺,接着制造了皇朝十二钱,但是在京畿外流通不广泛。
由于铜供给不足,货币制造在10世纪中期就废止了。
这样 [皇朝钱]上的字体不工整且粗糙。
通货的价值和信用也开始急速下降。
百姓都不在继续使用。
到10世纪末时,朝廷势力衰弱,[皇朝钱]也停止了铸造。
皇朝銭(708~958年)銅製皇朝十二钱名称天皇铸造年代和同开珎元明708万年通宝淳仁760神功开宝称德765 隆平永宝恒武796 富寿神宝嵯峨818 承和昌宝仁明835 长年大宝仁明848 饶益神宝清和859 贞观永宝清和870 宽平大宝宇多890 延喜通宝醍醐907 乾元大宝村上958中国钱的使用输入钱币的流通政府发行的货币主要是从中国输入的,也是日本的货币流通的主要外国货币[皇朝钱]停止发现以后,到平安时代以后(12世纪左右),日本因为国内经济的活跃货币的需求也开始提高。
和中国朝鲜等国的贸易流入了很多种类的货币(主要是宋钱),称之为[渡来钱]从那以后一直使用,这种状态到江户时代初期才结束。
永楽通宝私铸钱币的流通由豪族,商人私自铸造流通的货币室町時代中期以后(14-17世纪),明朝的货币大量流入。
龙洋收藏话说日本“龙洋”
龙洋收藏话说日本“龙洋”集币爱好者也许都知道中国近代银币中有一种“龙洋”是很有收藏价值的,但对过去曾在中国流通过的日本银币“龙洋”了解的人或许就不多了。
日本“龙洋”早年在中国被称作“银洋”,它实际上是外国商贸银币在中国民间的一种简称。
早在明朝中期,西班牙就已在墨西哥制造“本洋”银币(俗称“双柱”),至清代乾隆、嘉庆年间,中国对外贸易日趋繁荣,从外国流入中国的银币种类也日渐增多,除“双柱”外,还有墨西哥“鹰洋”、英国“站洋”、印度爱猫扑.爱生活“坐洋”和日本“龙洋”等,其中以墨西哥“鹰洋”最为著名,而日本“龙洋”的影响则相对要小些。
日本“龙洋”共有五种规格,即五钱(1.25克)、十钱(2.7克)、二十钱(5.39克)、五十钱(有10.13克与13.48克两种样式)和一圆(26.96克)。
日本“龙洋”设计别致,铸工较为精致,含银量为90%。
按日本“龙洋”发行年代的不同,又可分为很多版式,仅以一圆“龙洋”为例,从明治三年起至明治四十五年就有几十种之多。
一般来说,日本明治早年“龙洋”则因存世量稀少而价格昂贵,明治中后期“龙洋”则因存世量较多而价格低廉,其中价格最高的珍稀银币“明治八年一圆龙洋”的参考价约为3-6万元,而价格最低的“明治二十七年一圆龙洋”的市场价仅130-250元左右。
日本“龙洋”中的小面值币价格一般都较低,大部分“五钱”和“十钱”小银币只卖50-70元左右一枚,与钱币交易市场上的一些中国近代银毫子相比,日本“五钱”、“十钱”小银币具有存世数量少、市场价格低的特点,因此集币爱好者可趁低多买进一些日本“五钱”、“十钱”小银币。
相对而言,在流入中国的各种外国早期银洋中,价格最低的为墨西哥“鹰洋”,依次为印度爱猫扑.爱生活“坐洋”、英国“站洋”、西班牙“双柱”,而日本“龙洋”因存世量比以上几种银洋要少些,所以其收藏价值相对高一些。
日本“龙洋”,早年在中国被称作“银洋”,实际上是外国商贸银币在中国民间的一种简称。
日本龙洋概述
日本龙洋概述
日本贸易银元是近代流入我国外国银元中较为常见的一个品种,因币面有飞龙图案,故俗称为日本龙洋。
明治三年,日本维新政府为适应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开展对外经济和商品贸易的需要,始铸面值为“一圆”的贸易银元,历时45年,直到大正三年(1914年)止,累计铸造贸易银元约两亿枚,日本贸易银元,共有三种版式。
铸造最多的版式就是明治七年铸造的贸易银元,一般收藏者收藏的多为这一版式,其正面图案为环绕的珠圈和设计独特的小太阳图案,两侧为呈弧形排列的樱花枝叶,中间的文字为汉字“一圆”,下面是绸带扎成的同心结;背面的图案为“飞龙戏珠”,周边的文字有“大日本”和“明治xx年”字样。
日本贸易银元铸工精良、制作精美、成色统一,分为大版、小版两种。
大版重27.23克左右,直径为38.6毫米,含银量90%,明治三年至十八年的贸易银元均为大版。
小版重26.96克左右,直径为38.2毫米,成色90%,明治二十一年以后的贸易银元均为小版。
明治十九年、二十年为过度期,贸易银元大、小版均有。
除以上三大版别外,还有一种打“银”字版。
日本自1897年在本土停止使用银元后,为了与中国台湾、朝鲜和中国东北贸易的需要,将部分银元加盖“银”字后出国使用,以防止银元倒流回本土兑换黄金。
大阪造币厂“银”字盖在左侧,东京造币厂“银”字盖在右侧。
因此有“银”字戳记的贸易银元比较稀少,与同年号、同品相的贸易银元相比,在价格上还要高出二三成。
至于国内一些银庄在银元上打的各种其它戳记,则对品相有所损伤,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对价格产生了影响。
日本银元主要版别
明治元年,日本由香港购得全套铸币机器(英国人的机器,1866至1868年曾在香港铸造过香港第一套货币),在大阪成立国家造币厂。
明治三年,造币厂落成,马上开铸银圆,大小币值分5钱?10钱?20钱?50钱?1圆5种,将“圆”定为日本的本位货币,即实行银本位制度? 日本初铸银圆,其意是驱逐当时在日本大肆横行的本洋(双柱)?鹰洋,统一货币?由于头版的龙银铸量少,人们一时不能接受,结果这场银圆日本龙洋大败而终,于是明治八年,日本又铸造了贸易银?这种贸易银与旧版相比,成色不变,重量增加,结果又被民间收藏熔铸,日本再败一阵?日本连败两阵后,马上应变,于明治十一年停铸贸易银,回复到明治三年的成色重量水平?明治十一年至三十年,龙洋的铸造量逐步递增,进入了日本龙洋的黄金时代?日本把枪头对外,军事?经济均开始实行扩张,需要大量的殖民贸易货币?此时的日本龙洋不但成功地在本土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而且把影响力扩大到了东亚?东南亚的广大地区,其中中国东北?华东?华南地区受其影响较深。
日本贸易银元是近代流入我国的外国银元当中数量较多,也较为常见的一个品种,因币面有飞龙图案,故在我国又称之为日本龙洋。
明治三十年,日本仿照西方当时的风气,实行金本位制,发行5?10?20圆等面值的金币,次年停铸银圆?此项措施引起日本人的巨大恐慌,纷纷抛售银圆,套购黄金? 为了防止人们用龙洋到日本国内套换黄金,日本政府将手头上约2千万枚销往中国?台湾?朝鲜等地的各式龙洋经由东京?大阪两厂打上“银”字?所以明治三十年(含三十年)以前龙洋均有这种“银”字版存世?分“左银”?“右银”两种?“银”字打在龙洋背面“一圆”两边的空白处?“银”字在左,是大阪造币厂产品,称“左银”,18,350,000枚;“银”字在右,是东京造币厂产品,称“右银”,2,100,000枚?也发现有把“银”字打在龙洋正面,或者直接打在“一圆”上面的,比较少见?明治三十四年恢复铸造银圆,完全沿用明治三十年前的模式,直至大正三年(1914年)?日本贸易银元是近代流入我国的外国银元当中数量较多,也较为常见的一个品种,因币面有飞龙图案,故在我国又称之为日本龙洋。
谈日本“和同开珎”银币
谈日本“和同开珎”银币1970年,陕西省西安市何家村发现唐邠王府窖藏文物,其中有日本“和同开珎”银币五枚。
这种日本银币的形制,跟我国唐朝铸造的“开元通宝”很相似。
历年来日本出土的唐朝铸造的“开元通宝”数以万计,而日本的“和同开珎”银币在本土都不常见,却在我国一次出土五枚。
这是大唐与日本经济文化交流的最好见证。
“开元通宝”始铸于唐高祖武德四年,即公元621年。
“和同开珎”始铸于日本元明天皇和铜元年,即唐景龙二年、公元708年。
元明天皇是天智天皇的第四个女儿、文武天皇的生母。
公元707年,文武天皇去世,其生母登基,称“元明天皇”。
元明天皇在位时间不长,只有八年,却对日本历史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元明天皇登上政治舞台的时候,日本以大唐为楷模的大化改新基本完成了。
为适应中央集权化律令政治发展的需要,元明天皇于公元710年,将都城由藤原京迁到交通便利、物丰盈的大和平原北部的平城京。
在迁都前后,她还改革币制;创设守山户,禁止砍伐林木;令太安万侣编撰了日本现存最早的史书《古事记》。
以平城京为中心,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得到飞跃发展。
元明天皇结束了飞鸟时代,开启了日本历史上盛极一时的奈良时代。
改革币制是元明天皇实行的一项重要措施。
据日本史书《和汉三才图会》记载:“和铜元年正月,武藏国始献和铜,因改年号为和铜。
”《续日本纪》上说:“和铜元年二月甲戌,始置催铸钱司。
”“五月壬寅,始行银钱。
”“七月丙辰,令近江国铸铜钱。
”“八月己已,始行铜钱。
”和铜二年,“八月乙酉,废银钱一行铜钱。
”“和铜三年九月乙丑,禁天下银钱。
”“和同开珎”银币使用时间很短,它能够保存下来,是佷珍贵的。
日本原无文字,于公元5世纪开始用汉字记事。
日本“和同开珎”银币上的文字用汉字隶书体,自右旋读,发什么音,是什么意思呢?日本学者狩谷棭齋认为,“同”系“铜”之省文,“珎”系“寳”之省文,故“和同开珎”应读为“和铜开寳”。
日本明治时期的古钱币专家成岛柳北赞成狩谷棭齋的说法,并得到当时一些古钱币专家的附和响应。
龙洋银元种类
龙洋银元种类
龙洋银元种类,又称中国龙洋银元,是一种我国古代龙洋银元的大类,它的设计源自中国古代的银元,但它的艺术表现更加丰富多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象征。
龙洋银元,大致分为多钱、半钱、饼钱和砚台四种类别。
多钱:它是由多个银元组合而成,上面有几十种截然不同的银元,在表面上用深浅不同的色彩,凸显出花纹的纹理,形成抽象的图案,赋予银元独特的美感。
半钱:它是由半个银元组成,上面也有几十种不同的银元,但是它的色彩比多钱的色彩更为单一,纹理也不如多钱细致,尺寸也大大缩小,所以又称小钱。
饼钱:它是一种象征繁荣的银元,最大的特色就是圆形的设计,它的表面上有精致的花纹,用不同的色彩和金属组合,形成精美的图案,表达出一种豪华的气息。
砚台:这种银元有着历史悠久的文化底蕴,它主要以圆形象征一种古老的文化,在上面有一种象征龙洋传统的图案,深得古代文化的精髓。
这四种类别的龙洋银元,有的象征着繁荣,有的象征着传统文化,每一枚银元都展示出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它们也成为古老文化的珍贵记忆。
除了四种常见的龙洋银元种类,中国古代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银元。
比如,票钱、元宝、铸币、钱币、文宝银元等。
这些银元都
有各自独特的设计,反映出不同时期文化风格和艺术特点,对保存和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龙洋银元虽然是古老的,但有着极高的价值,仍然被很多人收藏,它不仅收藏价值高,而且艺术价值不可小觑,是我们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文物。
综上所述,龙洋银元种类丰富多彩,表现出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它们不仅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而且艺术价值也不可小觑,是我们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珍贵文物,值得大家珍藏和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2
2010-06 总第102期
湖北 杨 觉
日
本贸易银币的币面铸有“飞龙戏珠”图案(图1),俗称“日本龙
洋”。
1868年,日本明治天皇上台,为开展对外经济和商品贸易,维新政府于明治三年(1870年)开始铸造面值“一圆”的贸易银元,直至大正三年(1914年)为止。
这45年中,据统计,共铸造了34个年号的日本龙洋,依次是:明治三年、七年、八年、九年、十年、十一年至三十年、三十四年至三十九年、四十一年、四十五年和大正三年。
日本龙洋有三大版别:明治三年版(正面龙图背面太阳);明治七年版(改为正面龙图背“一圆”);明治八年版(又改为正面龙图背“贸易银”,但此版仅连续发行3年);明治十一年又改回七年版,此后再无改动。
日本龙洋有大小版之分。
大版重27.22克,直径3.86厘米;小版重26.96克,直径3.81厘米。
《收藏界》2006年第8期邵春华《日本贸易银元浅谈》一文中介绍“明治三年至明治十八年的为‘大版’,明治二十一年至大正三年的为‘小版’,而明治十九、二十年则既有‘大版’,也有‘小版’”。
这里,“明治三年至明治十八年的为‘大版’”之说恐为不妥,因为我藏有明治十四年至十八年五块银币均是小版(图2)。
分辨大小版并
简说日本龙洋银币
和图片。
另有一种打“银”字版。
日本自1897年在本土停止使用银元后,为了与中国台湾、朝鲜和中国东北贸易的需要,将部分银元加盖“银”字戳后出国使用,以防止银元倒流入本土,兑换黄金。
大阪造币厂“银”字盖在左侧,东京造币厂“银”字盖在右侧。
左、右盖“银”字银币(图3)比普通日本龙洋少见,市场价也要略高些。
明治四十五年是明治时期生产日本
龙洋的最后一年,大正三年发行了大正时期的第一年银元,也结束日本发行银元的历史。
所以明治四十五年和大正三年是日本龙洋发行的最后两年,它们跨越了两个朝代(图4)。
由于历史的原因,日本龙洋在我国的存世量较多,在钱币市场也容易买到,但这是指普通版的。
明治三年、七年、八年这些早期发行的日本龙洋,就很难见到了,即使碰到有卖的价格也便宜不了。
明治三年版的龙洋,只发行了一年(一圆以下面值的银辅币除外)。
我只有一枚三年版50钱的银辅币(图5),其面值、重量、大小虽和一圆版不同,但正面的图案是相同的,故不影响欣赏。
明治九年版的龙洋(图6)和八年、十年版是一样的,都是正面龙图背“贸
不难,在银币正面,标有“420”数字的是大版,标有“416”数字的是小版(明治三年版上没标重量和含银量,它除外)。
日本龙洋除以上三大版别外,还有稀少的“一圆版”,但我没有见到过实币
图1
图2
图3图4
103
2010-06 总第102期
易银”。
此版一共发行了三年,存世量稀少。
但在当今市场上有假的出售,须谨防上当。
“贸易银”银币正面有一些数字和英文:420GR AINS.(420格令。
格令,英美最小的重量单位,等于64.8毫克×420=27.216克)TRADE DOLLAR (贸易元);900FINE (含银量高达900‰)。
(责编:丁丑)
图5图6
湖北 周少华
(责编:丁丑)
“康熙通宝”背“西”字钱
众说纷纭
“康熙通宝”背“西”字钱
爱
新觉罗·玄烨,是大清王朝顺治皇帝的接班人。
庙号圣祖,年号康
熙,在位61年(1662-1722年),享年69岁。
“康熙通宝”是康熙年间所铸制钱。
面文“康熙通宝”楷书,直读。
按背文分仿“顺治四式”满文钱和仿“顺治五式”满汉文钱两大类。
计22个铸钱局。
钱币直径25~27毫米,重3.8~5.5克。
笔者收藏的“康熙通宝”钱中,有一品背“西”字钱(见图)。
数据:直径26.8毫米,重4.9克。
开门见山的黄铜质传世品,浅绿锈生根入骨,包浆自然润泽,沧桑岁月使它严重磨损,变得其貌不扬。
面文的书写与众谱不同,风格独特。
“康”字为横点长撇“康”,“熙”字左边一竖写成一长撇,“通”为角头双点顿尾“通”,“宝”为圆点省笔冠宽贝“宝”。
这种“西”字钱,从一些资料上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一是后铸(仿铸)说。
如孙仲汇的《简明钱币辞典》第370页,有一钱币拓图,注明“后铸”。
孙的另一著作《古
钱》第148页第9期:“……放在一串内不协调,于是就仿铸了一批黄铜的大型台字钱,同时也仿铸了少量的西字、北字钱……”这里讲的后铸(仿铸)没有明确具体时间,留有悬念。
二是铸地说。
如高汉铭的《简明古钱辞典》,第511页第6行“另有甘肃巩昌局铸‘巩’字钱,山西省
局铸‘西’字钱,均甚罕。
”三是三不说,不说何时、何地、是谁铸的,只给予评说。
如张宏明的《钱币》第132页第7行,“康熙钱多为小平钱,其中‘巩’、‘西’局钱极罕见。
”史松霖的《钱币学纲要》第118页,“……外省各局所铸用满汉文式,计有22局。
以‘巩’字(图8~12),‘西’字(图8~13)为最少。
”四是非地名说,如丁福保的《历代古钱图说》第176页,马定祥批注:“背满汉文西字,吴三桂封平西王时所铸,非地名,珍。
”华光普的《中国古钱大集》第1183页,有两枚“西”字钱拓图,引用了马定祥的批注,并在后面加了一句:详待考。
这就叫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世上不知道谜底的事情不少,让你不断地去猜想、去探究、去破解,以期找到真相。
古钱币这个东西恐怕也不例外。
一孔之见,欢迎讨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