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春光,了解春天》课例分析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美术《感受春光,了解春天》说课教案

人教版初中美术《感受春光,了解春天》说课教案

人教版初中美术《感受春光,了解春天》说课教案
人教版初中美术说课稿
 《感受春光,了解春天》说课教案
 —、指导思想
 新课程的美术显然已不是一门单纯掌握技能技巧的学科,而是各类知识的综合课。

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倡创新精神和创造意识,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双向活动,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变易学为乐学,变难学为活学,为学生提供了互动学习机会,使其都能在不同潜质不同程度上得到发展。

 二、教材分析
 《感受春光,了解春天》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是本单元的重头戏,属于新课改方案所设计的“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共设2课时。

同时也是学生认识、感受、理解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重要阶段,继而为第二课《生机蓬勃的春日景象》和第三课《春天的畅想》的学习起搭桥和铺垫作用。

教材图文并茂,文字亲切自然,内容贴近现实,融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参与性与一体,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继而促使学生积极探索、乐于动手。

春天的畅想导学案活动一感受春光了解春天

春天的畅想导学案活动一感受春光了解春天

活动一感受春光了解春天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本单元属于造型与表现的单元,在本单元中有三个活动,活动一是欣赏与评述《感受春光了解春天》。

首先,展示体现春天的各种图片,让学生感受自然界的春天。

第二,美术大师是如何表现春天的,分析古今中外名家的作品如何表现春天。

第三,提示学生如果表现春天,自己会用什么表现方法表现,并总结春天给人的寓意及象征。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欣赏艺术家笔下的春天,感受艺术家们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对春天的赞美。

2.结合自己的观察、发现,大胆的想象和联想,引发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3.提出适合自己表现春天的艺术形式或表现方法。

教学重点感受艺术家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的作品赞美春天。

教学难点用恰当的形式表现出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二)设计思路本单元属于造型与表现的单元,在本单元中有三个活动,活动一是欣赏与评述《感受春光了解春天》。

首先,展示体现春天的各种图片,让学生感受自然界的春天。

第二,美术大师是如何表现春天的,分析古今中外名家的作品如何表现春天。

第三,提示学生如果表现春天,自己会用什么表现方法表现,并总结春天给人的寓意及象征。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欣赏艺术家笔下的春天,感受艺术家们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对春天的赞美。

2.结合自己的观察、发现,大胆的想象和联想,引发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3.提出适合自己表现春天的艺术形式或表现方法。

教学重点感受艺术家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的作品赞美春天。

教学难点用恰当的形式表现出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教学过程一、教师提问:如果你用绘画的方法表现春天,你会如何画?二、欣赏古今中外绘画大师的作品。

分析他们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春天的。

三、学生动手练习,用色彩表现对春天的感受。

四、学生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表述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五、教师总结:春天的象征与寓意。

《感受春光 了解春天》电子教案.

《感受春光 了解春天》电子教案.

感受春光了解春天教学设计设计思路本单元属于造型与表现的单元,在本单元中有三个活动,活动一是欣赏与评述《感受春光了解春天》。

首先,展示体现春天的各种图片,让学生感受自然界的春天。

第二,美术大师是如何表现春天的,分析古今中外名家的作品如何表现春天。

第三,提示学生如果表现春天,自己会用什么表现方法表现,并总结春天给人的寓意及象征。

学习目标1.通过欣赏表现春天自然美的图片,感受春天的自然美。

2.欣赏艺术家笔下的春天,感受艺术家们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对春天的赞美。

3.结合自己的观察、发现,大胆的想象和联想,引发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提出适合自己表现春天的艺术形式或表现方法。

学习重点了解表现春天的绘画艺术表现形式。

学习难点用恰当的形式表现出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导入展示春天的词语、诗句、歌曲,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兴趣。

提问:同学们知道哪些赞美春天的艺术形式。

教师举例词语、诗句、歌曲等学生感受欣赏学生思考并回答文学作品(诗歌作品)音乐作品绘画作品舞蹈作品了解为什么古今中外的艺术大师都在表现春天。

新课欣赏欣赏表现春天自然美的图片了解美术大师们笔下的表现春天的作品。

设问思考:古今中外美术大师都在表现春天,他们表现的方法相同吗?分析艺术作品中表现春天的不同特点学生观察思考哪些信息说明春天来了?确定表现主题与内容。

学生参与分析作品感受春天的自然美,激发学生的表现兴趣。

了解美术大师们是如何表现春天的?分析作品的表现方法、表现的内容、表达的主题。

总结归纳总结以上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

总结自然美与艺术美学生了解,识记各种美术表现形式让学生尝试运用绘画的方法表达对春天的感受。

的关系。

展示自然中春天的色彩。

教师提问:如果让你表现春天的感受你会用什么方法表现?展示表现春天形式:造型色彩表现方式。

拓展思考:之所以古今中外的许多艺术家都在表现春天:春天是生命的象征春天是活力的象征春天是希望的象征艺术来源于自然,是自然的概括和升华学生思考:要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会用什么方法。

感受春光,了解春天说课教案

感受春光,了解春天说课教案

感受春光,了解春天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春天的景物,感受春天的美好。

2. 让学生了解春天的特点,知道春天里大自然的变化。

3. 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珍惜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春天的景物,感受春天的美好。

难点:让学生了解春天的特点,知道春天里大自然的变化。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春天的景物图片或实物。

2. 准备与春天相关的诗歌、故事等素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春天的景物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兴趣。

2. 讲解:讲解春天的特点,如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等,让学生了解春天里大自然的变化。

3. 分享:分享与春天相关的诗歌、故事等素材,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

4. 讨论: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春天的感受,让学生表达对春天的热爱。

五、作业布置:1. 观察身边的春天景物,画一幅春天的画。

2. 写一篇关于春天的日记。

3. 背诵一首春天的诗歌。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画作,了解他们对春天的理解和感受。

2. 阅读学生的日记,了解他们对春天的观察和体验。

3. 听取学生的背诵,了解他们对春天的记忆和理解。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春游,让他们亲身感受春天的美好。

2. 开展春天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春天故事。

3. 举办春天的诗歌朗诵会,让学生展示自己对春天的理解。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考虑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反馈意见,以便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九、课程资源:1. 春天的图片和实物。

2. 与春天相关的诗歌、故事等文学作品。

3. 户外自然环境。

十、安全注意事项:1. 在户外活动时,确保学生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

2. 在户外活动时,提醒学生注意自然环境中的潜在危险,如花草刺伤、小动物咬伤等。

3. 在课堂上,确保学生使用绘画工具和文学作品时的安全。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关注学生对春天美好景物的观察和春天特点的理解。

感受春光 了解春天

感受春光  了解春天

感受春光了解春天知识结构分析:《感受春光了解春天》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春天的畅想》里的第一个活动,由于这个单元属于造型表现的领域,要塑造好某个对象应根植于对表现对象很好的理解。

所以我按这样的思路设计了四个活动:理解、感受春天(畅想)—表现春天(表现什么)—怎样表现(表现方法)—完成作品。

为了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感受春光了解春天,我将这节课安排在计算机室进行,目的是让学生们学会在互联网上收集到相关资料进行自学;从而使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自由大胆表现,去设计表现内容。

学生学情分析:本课授课对象为初一年级学生。

这一时期的学生知识面已有所拓展,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初步的技能技巧表现能力。

本课主题是围绕春天展开畅想,同时也是对自然美与艺术美共同的美感与不同表现方式的认识与体会。

在这样的主题中,学生们有着深刻的情感体验和生活经验,同时也通过信息技术的学习初步掌握了互联网搜索的方法,以此来获得不同的感想与收获,对春天的特点也有着不同的领会与理解。

但大多数学生知识形成了抽象思维,还不能把这些对春天的感受与文学、音乐作品有机的结合起来,表现春天的形式与手法也较为单一,在欣赏艺术家的作品时,往往知识一翻而过,很少去思考、体会其中的意境和传达的信息及其表达的思想情感。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通过欣赏与评析,体会自然美和艺术美共同的美感与不同表现方式。

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自学,让学生感受艺术家以不同角度、不同形式对春天的赞美,同时抒发自己对春天的感受,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绘画创作表现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美的发现与追求,对生命与自然的亲近,加深学生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体会。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交流意识,感受成功的体验。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相关知识及其间的关系。

难点: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能以讨论与合作、比赛的方式,自己分析出作品中艺术家对春天赞美的角度与形式。

教学反思 感受春光

教学反思 感受春光

教学反思
《感受春光、了解春天》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春天的畅想》中的第一课,本课主要是通过感受春的气息,调动学生内心的生活体验,启发学生大胆的想象和联想,通过不同的角度感受与表现春天,体验自然美与艺术美共同的美感与不同表现方式。

本节课属于欣赏课,欣赏这一部分对于学生来说是属于比较枯燥乏味的一部分,再者学生对于有关的美术作品的背景、材料、表现技法和形式等等了解的甚少,从而欣赏作品时总是感觉比较被动。

所以在设计本课时,依据《美术课程标准》,创造性地开发、丰富、使用教材。

注重学科整合。

以播放影视资料春天的生活景色为课堂引入,引发学生的生活情感和体验;而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使学生们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文学作品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的朗诵,又让学生们领悟到春天的另一种表现手法,增强了学生的人文意识。

另外我还着重强调学生的自主参与、合作探究,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合作中交流,在探索中拓展。

为使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关于春天的信息,在本课设计时还提到四个关于春天的问题,这样以小组为单位让他们围绕着问题,结合美术教材的内容展开讨论。

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真正的活跃起来,让他们在“激情”中进行讨论,使他们在讨论中求知识,在讨论中求合作,最
终使学生达到自主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效果。

在讲授阶段我通过春天的信息逐渐的拓展到到人的青春,在讲解中让学生不但了解春天,而且懂得怎样去珍惜春天,怎样去把握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青春。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在讨论中真正体会到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可以战胜困难,从而培养了学生集体讨论学习的精神。

通过对春天的讨论使学生更进一步的认识到人生的可贵。

感受春光,了解春天

感受春光,了解春天
3、探究、分析春天的象征意义和表现形式:
问题(1):在一年一度传统的春节中,有哪些风俗习惯向我们传达了春天即将到来的信息?
生:贴春联、挂灯笼、放鞭炮……
课件展示:春节时的民俗、生活图片、民乐合奏《春节序曲》
问题(2):人们为什么要在春节时贴春联、挂灯笼、放鞭炮呢?春天象征着什么呢?
生:贴春联、挂灯笼、放鞭炮这些风俗习惯寄托着人们对新的一年美好的憧憬,人们总是把春天作为一个美好的象征,用春天来比喻新的开始和美好的青春。比如形容新生事物蓬勃萌发为“雨后春笋”……
2.认知目标:通过学生讨论,观察,品味自然景象与艺术品,欣赏课件中春天的影像,让学生表述春天,了解春天的信息,感受春天的生机.
3.技能目标:能够用语言表述春天,用画笔或电脑描绘春天,用双手剪裁出春天,用心灵感悟,升华春天.


让学生讨论,联想,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春日景象,弄懂自然美和艺术美之间的关系.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三)课堂练习
(四)结束延趣、课堂小节阶段
生:散文是以“春风”写“春风”,雕塑《春风》则是将无形春风、春天有形化、具体化,刻画成三位青春少女,像春姑娘一样飘然而至,似乎看得见、摸得着,但也同样充满了美妙的诗意感受。
请学生挑选自己熟悉的有关描写春天的诗词,简短交流、思考后,用语言描述自己如果用绘画来表现的画面效果。例如:一树春风千万枝,嫩如金色软于丝。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等等。
师:梅花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一探春光,其它的百花也不甘示弱纷纷赶来向春姑娘报道。大自然为我们创造的春天可以说是一个百花园,生机盎然。大家现在可以一边欣赏一组花卉图
◇学生观看幻灯片。

感受春光 了解春天教学案例

感受春光 了解春天教学案例

《春天的畅想(一)感受春光了解春天》授课年级: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设计思路:本单元属于造型与表现单元,本单元中有三个活动,活动一是欣赏与评述《感受春光了解春天》。

本节课我以(寻春—赏春—品春—画春)四步曲的形式贯穿整个课堂。

首先,让学生从自然界中寻找春天;第二,展示春天的各种图片,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界春天的美;第三,欣赏与评述文学家、音乐家、美术家表现春天的作品,以不同形式分析古今中外名家的作品;第四,启发学生大胆的想象和联想,通过不同的角度来感受与表现春天,体验自然美与艺术美共同的美感与不同表现方式,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心中的春天。

整堂课以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为主线,启发、讨论为手段,师生进行感知交流,思维在交流中得到延伸,感情在交流中得到升华。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通过欣赏与评析,体会大自然与艺术间的转换和交融所带来的美感。

2、能力目标:结合学生自己的观察、发现,大胆地想象和联想,帮助学生感受艺术家以不同角度、不同形式对春天的赞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绘画创作表现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美的发现与追求,形成积极参与的交流意识,激发创作兴趣;初步完善创作构思,感受成功体验。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操。

教学重点:理解自然美、艺术美的相关知识及其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以讨论与合作、比赛的方式,自己分析出作品中艺术家对春天赞美的角度与形式。

通过对艺术家的作品与审美价值的了解、探究和体验,理解不同艺术的不同表现形式。

并用适合自己的表现形式去表现春天。

教学准备:教师:课本、多媒体课件(描绘春天的图片及文学作品资料.中外艺术家表现春天的作品图片,表现春天名曲《春之歌》等)学生:(提前预备描写春天的文学作品、表现春天的艺术作品及歌曲等)水彩、画笔、草稿纸、胶水、刀、剪等各种能够表现春天的各种材料教学流程设计:(一)引导阶段:教师在上课前用课件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情绪,从而导入本课。

活动一 感受春光 了解春天教学设计

活动一 感受春光 了解春天教学设计
用恰当的形式表现出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新课
欣赏
实践
播放《大自然的声音》让学生感受春天的自然美。
提问:你见过哪些表现春天的艺术形式?
根据课堂情况教师举例
了解美术大师们பைடு நூலகம்下的表现春天的作品。
古今中外美术大师都在表现春天,让我们欣赏一下他们都是用怎样的绘画形式表现春天的?
1.中国古代绘画作品
学生感受欣赏
学生思考并回答
美术形式音乐形式
文学形式舞蹈形式
学生观察思考
学生参与分析作品
学生思考:要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会用什么方法。
春天是生命的象征
春天是活力的象征
春天是希望的象征
第二单元春天的畅想
活动一感受春光了解春天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艺术家笔下的春天,感受艺术家们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对春天的赞美。
2.结合自己的观察、发现,大胆的想象和联想,引发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3.展示适合自己表现春天的艺术形式或表现方法。
教学重点
感受艺术家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的作品赞美春天。
教学难点
《梅石溪凫fú图》宋马远
2.中国现代绘画作品
《溪》吴冠中
3.中国民间艺术—农民画
《春天的对话》
4.中国民间艺术—剪纸
《报春图》
5.外国古代绘画作品
《春》波提切利意大利
6.外国现代绘画作品
马提斯的作品
教师提问:如果让你表现春天的感受你会用什么方法表现?
总结:之所以古今中外的许多艺术家都在表现春天是因为:

春天的畅想(一)感受春光,了解春天

春天的畅想(一)感受春光,了解春天

春天的畅想(一)感受春光,了解春天青岛市第三十九中学(海大附中)任冬梅年级:七年级教案版本:人教版一、简介本节课的主题:借助大自然赋予春的气息,调动学生内心的生活体验,启发学生大胆的想象和联想,通过不同的角度感受与表现春天,体验自然美与艺术美共同的美感与不同表现方式。

.教材是作为出发点,作为素材来呈现的。

依据《美术课程标准》,创造性地开发、丰富、使用教材。

如:注重学科整合。

以播放影视资料春天的生活景色为课堂引入,引发学生的生活情感和体验;而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使学生们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文学作品的朗诵,又让学生们领悟到春天的另一种表现手法,增强了学生的人文意识。

2.以“欣赏、启发──联想、情感输入──交流──拓展”为展开课堂教学的主要途径和方式。

(1)通过直观欣赏展开艺术思维,通过师生、生生互动等交流方式获取更多的艺术营养。

(2)提供表现参与的机会,创设展开丰富联想的空间,引导学生认知、理解、想象和情感移入,为心境共鸣创造条件。

二、学习者分析.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初中一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审美观,有着丰富的想象力。

教材“春天的畅想”主要围绕自然美和艺术美共同的美感和不同表现方式而展开。

在这样的题材中,学生的许多生活经验和个人情感及爱好都能释放出来,不同的学生会从中获得不同的感想和收获,个人情感也得到升华。

因此,以这种教材内容编排作为培养学生美好情感,使之获得再创造能力的载体,恰当且顺应了中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2.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和审美能力;具备初步技能技巧的表现能力。

3.学习者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已经具备的水平:本课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对艺术作品有一定的审美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与想象力,培养学生绘画创作的表现能力。

三、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结合自己的观察、发现、大胆想象和联想,充分挖掘大自然提供给我们的艺术素材;欣赏过程中,体会大自然与艺术间的转换和交融所带来的美感。

感受春光,了解春天说课教案

感受春光,了解春天说课教案

感受春光,了解春天说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让学生认识春天里的常见景物,如花朵、草地、小鸟等。

(2)让学生了解春天的气候变化和特点。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春天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力。

(2)培养学生用词语描述春天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认识春天里的常见景物。

(2)让学生了解春天的气候变化和特点。

2. 教学难点:(1)让学生用词语生动地描述春天的景色。

(2)让学生理解春天的气候变化和特点。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春天的景物,培养他们的观察力。

2. 采用词语描述法,让学生用词语表达春天的景色,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3. 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分享对春天的认识和感受,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春天的图片或视频,用于展示春天的景色。

2. 准备春天的相关资料,用于讲解春天的气候变化和特点。

3. 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教学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2)让学生分享他们对春天的认识和感受。

2. 教学内容展示:(1)展示春天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察春天的景色。

(2)讲解春天的气候变化和特点,如春暖花开、鸟儿鸣叫等。

3. 小组讨论:(1)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春天的景色和气候变化。

(2)每个小组选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4. 词语描述:(1)让学生用词语描述春天的景色,如花朵、草地、小鸟等。

(2)鼓励学生用生动、形象的词语来表达春天的美丽。

5. 总结与拓展:(1)总结春天的景色和气候变化。

(2)让学生思考:春天还有哪些有趣的活动或习俗?6. 作业布置:(1)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春天的作文,描述春天的景色和自己的感受。

(2)让学生家长参与,一起完成春天的相关活动或习俗。

说课春天的畅想(一)感受春光,了解春天

说课春天的畅想(一)感受春光,了解春天

说课春天的畅想(一)感受春光,了解春天第一篇:说课春天的畅想(一)感受春光,了解春天春天的畅想(一)感受春光,了解春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春天的畅想》第一课时《感受春光了解春天》,我准备从教材分析,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加已分析。

一教材分析 1 本节课的主题借助大自然赋予的春的气息,调动学生内心的生活体验,启发学生大胆的想象和联想,通过不同的角度感受与表现春天,体验自然美与艺术美共同的美感与不同的表现形式。

依据《美术课程标准》本课教材是作为素材,作为出发点来呈现的,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审美观,有着丰富的想象力,教材《春天的畅想》围绕自然美与艺术美共同的美感和不同的表现方式展开,在这样的题材当中,学生生活经验和个人情感得到释放,不同的学生会获得不同的收获,个人情感得到升华,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2 教学目标根据大纲教材的要求,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力和艺术创造力,确定目标为:知识目标:让学生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当中,通过自己细致的观察和大胆联想,体会大自然与艺术间的转换和交融所带来的美感能力目标: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初步完成创作构思,感受成功体验,3教学重难点重点: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艺术感受力难点:提高学生对抽象手法的理解和认知。

二教学理念我认为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在本课的教学过程当中,应为学生感受美,体验美,评价美提供机会,搭建平台,学生是学生的主人,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充满激情的去学习,用情感去体验,用心灵去感悟,用画笔去描绘,教学是和谐的交流与对话,是师生共享彼此的经验.知识,共同发展的过程。

三教学方法我主要采取“欣赏.启发——联想.情感输入——交流——拓展”为展开教学活动的方式,通过对艺术品的欣赏,在宽松的课堂气氛中。

揭示思维过程,赏析能力,技能技巧的掌握方法,以学生的自评.互评为主,结合教师的点评,更好的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第一节《感受春天 了解春天》教案

第一节《感受春天 了解春天》教案
(学生讨论回答)
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古今中外的艺术大师之所以都在表现春天,是因为春天是生命的象征、春天是活力的象征、春天是希望的象征。我们每一个同学对春天都有不同的感受和理解,只要我们细心观察、敢于表达都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春天。在座的同学们,正值人生的春天,希望的春天。所以,在这个春天的季节里,就让我们一起来放飞想象的翅膀,共同珍惜春天带给我们的喜悦吧!
教学设计
基于学生兴趣、能力和需要考虑,课堂设计以师生双边活动和自我感悟、发现为主,通过观察春天-诗赞春天-歌唱春天-描绘春天-放飞春天五个环节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充分展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为学生感受美、体验美、评价美和合作交流提供机会,尊重每位学生的感受,赞赏每位学生欣赏作品时的不同见解,鼓励他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为他们创设一个能够抒发自己对春天、生活、大自然无限热爱的舞台。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导入:上课前我们先猜一个字谜,这个谜底与我们这节课的主题有关。
三人同日见,百花齐争艳?
教师:同学们,现在我们置身在一个什么季节里?
教师:在这个春天的季节里,就让我们一起来放飞想象的翅膀,去感受着天、体验春天、探究春天好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春天的畅想》活动一:感受春光,了解春天。(板书)
生:用歌唱形式。
生:《小燕子》《春天在那里》《春之歌》《春天来了》《春天的故事》……(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数说着。)
生:(中国画、油画、水粉画、水彩画、铅笔画、蜡笔画、年画、雕塑、剪纸……)
(第二个问题难度较大,让同学们讨论,发挥集体的智慧。)
强化拓展
5、让我们放飞春天
伴随着春风,美丽的风筝飞上了蓝天,
刚才大家都是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的了自己所看到和想到的自然景象,,非常好,同学们再想一想:你学过或阅读过哪些描写春的文章和诗词,作家是怎样描写春的。给大家一分钟时间讨论、思考,看哪一个同学说得最好。

滕滨教案

滕滨教案
生于悬崖的梅树倒悬而下,梅花怒放,溪水碧波中,群鸭嬉戏,处处洋溢着春意活跃的生机。
2.中国现代绘画作品:吴冠中《溪》
冬雪消融,小溪潺流,嫩柳生机萌动,这一切都在传递着早春的消息。
3.中国民间艺术—农民画
《春天的对话》
4.中国民间艺术—剪纸请点击《报春图》欣赏
5.外国古代绘画作品
《春》波提切利意大利
6.外国现代绘画作品
马提斯的作品
教师提问:如果让你表现春天的感受你会用什么方法表现?
总结
之所以古今中外的许多艺术家都在表现春天:
春天是生命的象征
春天是活力的象征
春天是希望的象征
学生感受欣赏
学生思考并回答
文学作品(
学生参与分析作品
让几名学生回答自己的思考结果
有不同意见的大胆补充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导入
新课
欣赏
总结
一、展示春天的图片资料,让学生感受自然春天的美。
提问:你见过哪些表现春天的艺术作品?
教师举例
《春之歌》《咏春》等
二、了解美术大师们笔下的表现春天的作品。
古今中外美术大师都在表现春天,他们表现的方法相同吗?
三、分析艺术作品中表现春天的不同特点
1.中国古代绘画作品:宋马远《梅石溪凫图》/albums/1328490/1328490.html#0$b94f65ec720973c22e2e2126
初一美术教案
感受春光了解春天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欣赏艺术家笔下的春天,感受艺术家们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对春天的赞美。
2.结合自己的观察、发现,大胆的想象和联想,引发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3.提出适合自己表现春天的艺术形式或表现方法。

感受春光 了解春天--教学设计2

感受春光 了解春天--教学设计2

(一)引导阶段:师: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小小礼物,它看不见,摸不着,却能听得到,猜一猜是什么?生:音乐。

(这个环节的猜谜活动,学生一般都可以说出来。

运用我们都喜欢猜谜语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师:对,咱们班同学太有才了,就是一首非常好听的音乐,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吧。

双手放到桌面,轻轻地闭上你的双眼,用心去聆听,听一听,你听到了什么?想一想,你听到的画面是什么样的?师:多媒体播放班得瑞的《春》(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神情很专注,很陶醉,都在用心的听班得瑞的《春》这首非常舒缓的音乐。

)师:在欣赏过程中,我看到咱们同学的小脑袋一晃一晃的,非常陶醉的样子,老师想找一位同学起来说一说你脑中浮现的是一幅什么样美丽的画面?老师希望你们的小手像雨后春笋一样噌噌地冒出来。

爆发出你们的热情吧。

生1:鸟语花香很温馨的感觉。

师:这个同学还把自己的感觉都说出来了,很温馨的感觉,我们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这第一位吃螃蟹的人。

生2:春天来到了,听到好多小动物的叫声。

师:这位同学的乐感非常好,都听出是哪个季节了,请坐。

生3:清晨鸟儿在树上唱歌,一幅春天的活跃气息。

师:你说的太美了,请坐。

沐浴在春的阳光里,荡漾在春的微风中,鸟叫声,流水声,清晨一睁眼,仿佛置身于鸟语花香的大自然,春天的那种清清的,爽爽的,暖暖的感觉萦绕在你周围,尽享春的气息。

音乐家用节奏用旋律把我们带入了欢乐喜悦的春天。

的确,春天是万物复苏,生命萌动的季节,也是我们非常留恋的季节,更是古今中外许许多多艺术家喜欢去表现的一个季节。

这节课就让我们回到春天,一起来感受春光,了解春天。

(板书)(听音乐,引导学生进入春天的主题。

)师:送走了冬天,迎来了春天,你都看到了春天的哪些变化?自然界的哪些现象向我们传达了春天到来的信息?(学生分组讨论)(春景展示:看四季不同的变化,感受春天微妙的变化。

)生答:花开了、小树发芽了、冰化了、动物们都结束冬眠了。

师:春天到了,同学们衣着都有什么变化,可以组织哪些课外活动?生答:春游、野炊、植树、放风筝。

春天的畅想——感受春光了解春天.doc

春天的畅想——感受春光了解春天.doc

春天的畅想一一感受春光了解春天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二、教学课时:活动一第一课时三、学习领域:欣赏•评述四、教材分析:《春天的畅想》在本册教材中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单元,是第一单元《艺术一一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的延续与拓展,同时也是第三单元《校园的春天》的开始与铺垫。

通过对画家优秀作品的欣赏及优秀诗歌的欣赏培养学生绘画创作的表现能力,抒发自己对春天的感受与热爱,激发学生描绘美好春天的欲望。

五、学生分析:本课授课对象为七年级学生。

学生有较强的表现欲,这一时期的学生知识面通过第一单元《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的学习,学生们深刻感受到了自然之美,认识到了表现生命活动与自然的和谐交融已经成为了艺术家普遍的永恒主题。

具有了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初步的技能技巧表现能力。

大多数学生知识形成了抽象思维,还不能把这些对春天的感受与文学、音乐作品有机的结合起来,表现春天的形式与手法也较为单一,在欣赏艺术家的作品时,往往知识一翻而过,很少去思考、体会其中的意境和传达的信息及其表达的思想情感。

通过体验自学的收获带来的乐趣,可以培养学生探究学习和交流学习的习惯。

六、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引导学生通过欣赏与评析,体会自然美和艺术美共同的美感与不同表现方式。

2. 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学生自己的观察、发现,大胆地想象和联想,帮助学生感受艺术家以不同角度、不同形式对春天的赞美,同时抒发自己对春天的感受,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绘画创作表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美的发现与追求,对生命与自然的亲近,加深学生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体会。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交流意识,感受成功的体验。

七、教学重点:理解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相关知识及其间的关系。

八、教学难点:让学生能以讨论与合作、比赛的方式,自己分析出作品中艺术家对春天赞美的角度与形式。

感受春光,了解春天

感受春光,了解春天

感受春光,了解春天感受春光,了解春天一.教材依据:人民训练出版社义务训练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美术七班级下册其次单元"春天的畅想"中的感受春光,了解春天这一课内容。

二.设计思想:七班级同学通过前些年的学习对美术的基本学问,基本技能有了肯定的了解。

对大自然的四季交替中的自然现象有了肯定的熟悉。

上一单元学习了《生命与自然的和谐交融》同学初步懂得对自然的观赏与表现包含着人类的精神世界与大自然的和谐交融,本节内容旨在使同学进一步了解春天,感受春天,理解自然美与艺术美及其关系,为下一课表现春天做好预备。

运用不同学科交差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熟悉春天,感受春天。

运用感官刺激多角度引导同学审美调动同学的主动性,主动的参预到教学活动当中。

运用观赏,分析,谈话,提问,讲授等方法保证教学活动紧急有序的进行。

三.教学目标:1. 学问目标:通过相关资料的赏析理解自然美艺术美及其相互关系。

2. 力量目标:引导同学从不同的角度去畅想春天,抒发对春天的感受。

结合相关作品提出适合自己表现春天的形式和方法。

3. 情感目标:运用多种感官刺激激发同学对美的发觉与追求,对生命与自然的亲近和喜爱。

四.教学重点:感受春光,了解春天。

理解自然美,艺术美的相关学问及其关系。

五.教学难点:选择适合自己表现春天的形式和方法。

六.教学预备:1. 老师预备:描绘春天的文学作品,相关图片资料,表现春天的音乐,影碟,DV。

2. 同学预备:运用自己收集到和春天有关的图片资料布置教室,使教室有春意。

相关的绘画工具。

七.教学过程:1. 情境设计及导入:在布置好有春意的教室,同时运用多媒体播放班德瑞的大自然音乐〈春野〉。

同时插入相关图片。

提问〈1〉同学们有没有感觉到今日的教室和以往有什么不同?〈2〉同学们从那些方面推断到春天的气息并说明理由。

从同学的回答引入本课并出示课题(目的:运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刺激创设教学情境有助于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

)2. 进展阶段:1〉引导同学观看DV作品了解春天大自然的变化,看那些事物给我们传达了春的信息。

春天的畅想—感受春光了解春天.

春天的畅想—感受春光了解春天.

春天的畅想—感受春光了解春天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感受、解读、品味春天,让学生喜欢春天,赞美春天,更加热爱我们的大自然,以至让学生珍惜他们人生的春天。

2.认知目标:通过学生讨论、观察、品味自然景象与艺术品,欣赏课件中春天的景象,让学生表述春天,了解春天的信息,感受春天的生机。

重点:感受春天—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春天难点:了解美术作品中的春天,同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简单的表述描绘春天。

教学方法:探究式\讨论式\练习式教学内容:1、引导阶段多媒体展示春天的生活景色,伴随着春天的的乐曲,将学生引入春的意境中。

2、屏幕展示课题感受春光,了解春光3、发展认识阶段(1)文学作品《春雨后》(2)歌曲《春天在哪里》《帕米尔的春天》《北国之春》等(3)多媒体展示油画《花开的果园》(4)多媒体展示雕塑《春风》(5)照片《漓江》与国画《漓江》的对比展示教师指导过程:1\师:自然界的哪些现象向我们传达了春天到来的信息?学生分组讨论回答:花开了小树发芽了冰化了动物们都结束冬眠了……2\师:春天到了,同学们衣着都有什么变化?可以组织哪些课外活动?生答:衣着减少了春游、野炊、植树、放风筝……3\师:这么美的春天,我们可以通过什么形式来表现?生答:唱歌、写文章、画画、跳舞……把全班分为四大组和若干小组,每大组分别讨论与春天有关的诗歌\散文\歌曲\词句成语.不光看哪大组表现最出色,要比比那小组最团结. 学生的积极性特高每小组都要选代表发言.学生答案有:成语句子组: 五彩缤纷春色满园春光明媚……诗歌组:《草》《春晓》《咏柳》……散文组:《春雨后》《春》……师:朗诵得非常好。

文学家通过诗词来表达对春天的感受,那么音乐家通过选什么来表现春天呢?音乐组: 《春天在哪里》《春晓》《桃花朵朵开》《帕米尔的春天》《北国之春》……《播放》春天在哪里片段。

师:这是一首旋律优美的歌曲,让我们提起了在树上唱歌的小鸟,感受到了轻松愉快的心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受春光,了解春天》课例分析
丰县民族中学张秀华
—、指导思想
新课程的美术显然已不是一门单纯掌握技能技巧的学科,而是各类知识的综合课。

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倡创新精神和创造意识,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双向活动,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变易学为乐学,变难学为活学,为学生提供了互动学习机会,使其都能在不同潜质不同程度上得到发展。

二、教材分析
《感受春光,了解春天》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是本单元的重头戏,属于新课改方案所设计的“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共设2课时。

同时也是学生认识、感受、理解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重要阶段,继而为第二课《生机蓬勃的春日景象》和第三课《春天的畅想》的学习起搭桥和铺垫作用。

教材图文并茂,文字亲切自然,内容贴近现实,融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参与性与一体,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继而促使学生积极探索、乐于动手。

三、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经过小学六年美术课的学习,已经掌握了绘画中一些基本的技能技巧,也具备了一定的美术欣赏与分析作品的能力。

同时,新教材增强了课程的开放性和弹性,在基于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的基础上,为学生开创了一大块自由的空间,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本课所展示的美丽图片,配以优美的音乐,为学生创设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会更加激发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欲望。

四、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欣赏艺术家们笔下的春天,感受艺术家们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对春天的赞美。

2 、能力目标:结合自己的观察、发现,大胆的想象和联想,引发对春天的感受,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春天进行描绘。

3 、德育目标:在体验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同时,进一步认识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五、教学重点:自然美与艺术美共同的美感体验。

六、教学难点:作品中如何引发、表现对春天的感受。

七、教法学法分析:
整个授课过程把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前提,采用启发引导式教学法,以多媒体辅助教学。

根据展示图片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艺术家们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对春天的赞美。

并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观察、比较、讨论、分析、总结、掌握本课的知识点,使学生在尝试中尝到成功的乐趣,从中体会到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相互结合的重要性。

在这种愉悦氛围中产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是学生展示个性,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

八、教学实施
(一)引导阶段通过配乐散文创设一种学习氛围,从赞美春天的优美词句中展开画面,继而导出课题。

(二)发展阶段
1、以大量图片和作品《梅石溪凫图》为例,引导学生讨论作者如何通过美术作品来传达春天的各种信息,并总结出作品中所体现出春天的象征意义。

2、选取几组有关春天的风光片和美术作品,请同学谈谈对自然与艺术中所表现出的春天有何种感受。

3、展示一副作品从自然—艺术—艺术处理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掌握几种表现形式,并总结出各自不同的特点。

4、学生围绕自己对春天的认识及感受相互交流,收集素材,在小提琴奏鸣曲《春天奏鸣曲》中,对了解和感受后的春天进行构思构图。

(三)收拾整理阶段
在辅导过程中采取多元化的方式,鼓励学生从自己最熟悉,理解最深刻的角度去表现,注重体现学生的个性发展,对个别作业提出相关的修改建议。

(四)展示评述
采用自评、互评作业的方式,使学生与学生之间产生了一种互动热情,借此发挥学生思维发散性的特点。

师生共同评述作业中的优缺点,总结出存在的共性问题,并加以轻轻点拨。

(五)课后拓展
在课堂完成的作业基础上,根据收集资料进一步对作品进行完善,并提示学生尝试性地多换角度和表现形式对春天进行描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