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公开课课件
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课件

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材第2章《整数的认识》中的第3节“比较整数的大小”,详细内容涉及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的概念及其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的含义,能够准确区分和运用。
2. 培养学生通过比较整数大小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的含义及其应用。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熟练运用这些符号进行比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数字卡片、比较大小示例图。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两组不同数量的水果(例如:3个苹果和5个香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哪组水果数量多。
2. 例题讲解:(1)出示数字卡片3和5,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哪个数字更大。
(2)解释大于号(>)的含义,并让学生尝试使用大于号进行比较。
(3)同理,讲解小于号(<)和等于号(=)的含义,并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3. 随堂练习:出示一系列数字,让学生用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进行比较,并检查答案。
4. 知识巩固:通过PPT课件展示不同场景下的整数比较问题,让学生进行抢答。
六、板书设计1. 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的含义。
2. 整数比较的示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请举出生活中的两个整数比较的例子,并用符号表示。
2. 答案:(1)5>3、7=7、2<4。
(2)示例:小明的年龄是10岁,小红的年龄是12岁,小明的年龄<小红年龄。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整数比较问题,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二、例题讲解三、作业设计一、实践情景引入实践情景引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重要环节。
《认识大于号、等于号、小于号》幼儿园课件

《认识大于号、等于号、小于号》幼儿园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幼儿园数学启蒙》教材的第二章节《比较大小》,详细内容涉及认识大于号(>)、等于号(=)和小于号(<),并能够运用这些符号进行比较物体的数量大小。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大于号、等于号、小于号的含义,并能够运用这些符号进行比较。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大于号、等于号、小于号进行比较。
教学重点:掌握大于号、等于号、小于号的含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水果图片、动物图片等。
2. 学具:大于号、等于号、小于号卡片,水果、动物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幅水果店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中的水果,提问:“同学们,你们能告诉我图片中各种水果的数量吗?”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
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发放大于号、等于号、小于号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2)教师通过举例,讲解大于号、等于号、小于号的含义。
(3)邀请学生上台演示,加深对符号的理解。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大于号、等于号、小于号进行比较。
例题1:比较3个苹果和2个香蕉的数量。
例题2:比较5个小朋友和5个椅子的数量。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练习题1:比较4个橙子和3个橙子的数量。
练习题2:比较6个铅笔和6个橡皮的数量。
5. 小组讨论(5分钟)(1)大于号、等于号、小于号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2)如何运用这些符号解决实际问题?教师邀请学生分享讨论成果,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评价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大于号(>)、等于号(=)、小于号(<)的含义。
2. 比较物体的数量大小。
幼儿园大班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数学教学课件

回顾幼儿表现:展示幼儿在 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
总结教学成果:强调幼儿对大 于号和小于号的理解和应用能
力提升
06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大于号和小于号的定义及比较方法
大于号和小于号的定义:大于号(>) 和小于号(<)是数学中常用的符号, 用于表示数值的大小关系。
大于号和小于号的区别:大于号 和小于号在形状和方向上有所不 同,需要注意区分。
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
掌握大于号和小于号在数学 中的比较方法
能够正确运用大于号和小于 号进行简单的比较和计算
能力目标
掌握大于号和小 于号的正确书写 方法
理解大于号和小 于号的意义和用 法
能够正确判断数 字的大小关系
培养幼儿的数学 思维能力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
05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故事导入:通过讲述与大于号和小于号相关的故事,激发幼儿的兴趣 图片导入:展示与大于号和小于号相关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思考 情境导入:创设与大于号和小于号相关的情境,引导幼儿参与并体验 游戏导入:通过与大于号和小于号相关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
讲解大于号和小于号的定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大于号和小于号的比较方法:通 过比较数值的大小来确定使用大 于号还是小于号。
大于号和小于号的使用规则:在使 用大于号和小于号时,需要注意数 值的排列顺序和符号的正确使用。
难点:理解大于号和小于号在数学中的应用
定义:大于号和小于号是数学中表示大小关系的符号,用于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练习比较大于号和小于号
准备教具:数字卡片、大于号和小于号卡片 示范比较:教师演示比较两个数字的大小 学生练习:学生分组,每组拿两个数字卡片进行比较 总结规律:引导学生总结大于号和小于号的规律
《认识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公开课课件PPT 省一等奖课件

上海 2006 高考 理科 状元-武亦 文
武亦文 格致中学理科班学生 班级职务:学习委员 高考志愿:复旦经济 高考成绩:语文127分 数学142分 英语144分 物理145分 综合27分 总分585分
“一分也不能少”
“我坚持做好每天的预习、复习,每 天放学回家看半小时报纸,晚上10: 30休息,感觉很轻松地度过了三年 高中学习。”当得知自己的高考成 绩后,格致中学的武亦文遗憾地说 道,“平时模拟考试时,自己总有 一门满分,这次高考却没有出现, 有些遗憾。”
青 春 风 采
高考总分:
692分(含20分加分) 语文131分 数学145分 英语141分 文综255分
毕业学校:北京二中 报考高校: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 院 北京市文科状元 阳光女孩--何旋
来自北京二中,高考成绩672分,还有20 分加分。“何旋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她 的笑声,远远的就能听见她的笑声。” 班主任吴京梅说,何旋是个阳光女孩。 “她是学校的摄影记者,非常外向,如 果加上20分的加分,她的成绩应该是 692。”吴老师说,何旋考出好成绩的秘 诀是心态好。“她很自信,也很有爱心。 考试结束后,她还问我怎么给边远地区 的学校捐书”。
班主任: 我觉得何旋今天取得这样的成绩, 我觉得,很重要的是,何旋是土生土长的北京 二中的学生,二中的教育理念是综合培养学生 的素质和能力。我觉得何旋,她取得今天这么 好的成绩,一个来源于她的扎实的学习上的基 础,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我觉得特别想提的, 何旋是一个特别充满自信,充满阳光的这样一 个女孩子。在我印象当中,何旋是一个最爱笑 的,而且她的笑特别感染人的。所以我觉得她 很阳光,而且充满自信,这是她突出的这样一 个特点。所以我觉得,这是她今天取得好成绩 当中,心理素质非常好,是非常重要的。
《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课件PPT

建立等量关系
等号用于表示两个量相等 ,有助于学生理解数量的 等价关系。
培养数学思维
通过学习大于号、小于号 和等号,有助于培养学生 的数学思维,提高他们的 数学素养。
课件目标与期望效果
知识与技能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掌握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的 基本概念和用法,能够正确运用它们 进行比较和计算。
鼓励表扬
教师对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正确回答给予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和自信心。
06
拓展延伸:不等式概念引入
不等式定义及性质介绍
定义
用不等号(<、>、≤、≥、≠)连接 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性质
不等式具有传递性、可加性、可乘性 等基本性质。
不等式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举例
1 2 3
商品打折
购买商品时,不同数量的商品可能享受不同的折 扣,通过不等式可以计算出最优惠的购买方案。
要求学生将解答过程和结果记录在作业本上,以便教师批改和反馈。
感谢观看
THANKS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使他 们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 用价值。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生动的动画和实例,帮助学生理 解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的实际应用 ,培养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02
大于号基本概念及用法
大于号定义与特点
定义
大于号是数学中用来表示两个数 之间大小关系的符号,通常用">" 表示。
大于号和小于号都是开口朝左,尖角朝右,等号用两条平行线表示。
运用大于号、小于号、等号进行比较和排序
通过实例和练习题,让学生掌握如何运用这些符号进行数的大小比较和排序。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分享
学生对自己在本节课中的表现进 行自我评价,包括知识掌握情况 、课堂参与度、问题解决能力等
幼儿园大班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数学教学课件

学习建议与作业布置
学习建议
鼓励孩子们在生活中多加练习,例如比较物品的大小、高低 等。
作业布置
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家长可辅助孩子进行数轴的绘制练习 。
下节课预告
介绍数字的书写规则和读法。
通过游戏和互动方式,加深孩子们对数字的认识。
THANKS.
举例
在比较两个小朋友的身高时,可以使用大于号和 小于号来表示谁比谁高。
大于号和小于号的
04
练习与巩固
基础练习题
总结词:简单比较大小
7-5和2比大小 5-3和2比大小
1+1和2比大小 3-1和2比大小
进阶练习题
2+3和5-2比大小
总结词:结合加减法的比较 大小
01
02
03
4+2和3+3比大小
6-4和5+2比大小
情感目标
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其积极思考和自主 探索的精神。
教学内容概述
介绍大于号“>”和 小于号“<”的形状 及书写方法。
通过游戏和练习,让 幼儿实际操作,掌握 大于号和小于号的运 用。
通过实例演示,让幼 儿理解大于号和小于 号的含义。
大于号和小于号的
02
认识
大于号和小于号的定义
总结词
对于大于号和小于号,开口方向朝左的是小于号 “<”,开口方向朝右的是大于号“>”。
3
举例
在符号“<”和“>”中,开口方向朝左的是小 于号,开口方向朝右的是大于号。
实际应用中的比较规则
总结词
实际应用中的比较规则
详细描述
在实际应用中,大于号和小于号可以用于比较各 种事物的大小关系,如数量、长度、重量等。
2024年认识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公开课课件

2024年认识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公开课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一节《比较大小》,主要详细内容包括: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的认识和应用。
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三种符号的含义,学会使用符号进行比较大小。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的含义,灵活运用三种符号进行比较大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的含义及运用。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符号进行比较大小,以及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如水果、玩具等)。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实物(如苹果、香蕉、橘子等)进行大小比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引出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的概念。
2.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的含义,通过示例进行演示,让学生明确如何使用符号进行比较大小。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小组讨论(5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使用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进行比较?6. 课堂拓展(5分钟)出示一道拓展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1. 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的含义2. 符号的使用方法3.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5和7;3和3;9和6。
(2)小明的身高是1.4米,小华的身高是1.5米,小红的身高是1.4米。
请用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表示他们之间身高的大小关系。
2. 答案:(1)5<7;3=3;9>6。
《认识大于号、等于号、小于号》幼儿园课件

《认识大于号、等于号、小于号》幼儿园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数学教材第三单元《比较与排序》的第一课时,详细内容为认识大于号(>)、等于号(=)和小于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幼儿能够理解这三个数学符号的含义,并学会使用它们进行比较。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并掌握大于号、等于号和小于号的含义及用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幼儿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掌握大于号、等于号和小于号的含义。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运用符号进行比较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卡片、磁性白板、磁性大于号、等于号和小于号。
2. 学具:幼儿用书、画笔、剪刀、彩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准备一些大小不同的水果卡片,邀请幼儿上台选择两张卡片进行比较,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哪个水果大,哪个水果小。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磁性白板,在白板上贴出两个水果卡片,如一个苹果和一个橙子。
教师指出:“这个苹果比这个橙子大,我们用大于号(>)表示。
”然后,教师再展示两个相同的水果卡片,解释:“这两个水果一样大,我们用等于号(=)表示。
”教师展示一个橙子和一个苹果,说明:“这个橙子比这个苹果小,我们用小于号(<)表示。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分发幼儿用书,让幼儿在书中找到相应的练习题,引导幼儿运用大于号、等于号和小于号进行比较。
4. 小组活动(10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发一些大小不同的水果卡片和磁性大于号、等于号、小于号。
教师要求每组幼儿将水果卡片按照大小进行排序,并用磁性符号表示。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在小组活动中的成果,给予肯定和鼓励,并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在磁性白板上,左边写“苹果”,右边写“橙子”,中间分别用大于号(>)、等于号(=)和小于号(<)表示。
《认识大于号、等于号、小于号》幼儿园课件

《认识大于号、等于号、小于号》幼儿园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幼儿数学初步》第三章节的内容,详细讲解大于号(>)、等于号(=)和小于号(<)的概念及应用。
通过具体形象的例子,让孩子们理解这三个数学符号的意义,并能够熟练运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幼儿掌握大于号、等于号、小于号的含义,能够正确区分和运用。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大于号、等于号、小于号的含义及运用。
难点:让孩子们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并运用这些符号。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图片、卡片等。
学具:画笔、画纸、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小动物们参加运动会的图片,让孩子们观察图片中的小动物,并引导他们比较小动物们的高低、胖瘦等。
2. 例题讲解(10分钟)以小动物们参加跑步比赛为例,讲解大于号、等于号、小于号的含义。
如:小兔子的速度比小乌龟快,表示为小兔子>小乌龟。
3. 随堂练习(15分钟)发给孩子们卡片,卡片上印有不同的小动物和物品。
让孩子们分组进行比赛,用大于号、等于号、小于号比较卡片上的物品。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画出三个符号(>、=、<)并标注名称。
2. 旁边附上例题和图片,方便孩子们理解。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孩子们回家后,与父母一起找出家里的大小、长短不同的物品,用大于号、等于号、小于号进行比较,并将结果画在纸上。
2. 答案:无标准答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填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践活动,让孩子们掌握了大于号、等于号、小于号的概念。
在实际教学中,要关注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在下一节课中,可以引导孩子们运用这三个符号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数学《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精彩课件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数学《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精彩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一节《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
详细内容包括:大于号(>)和小于号(<)的基本认识,通过实物比较、图片比较等方式,让幼儿掌握大于号和小于号的用法,并能运用到实际比较中。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知道它们的意义和用途。
2. 培养幼儿运用大于号和小于号进行比较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大于号和小于号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大于号和小于号的基本用法。
难点:让幼儿能够熟练运用大于号和小于号进行比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大于号和小于号的卡片,实物(如水果、玩具等)。
学具:画有大于号和小于号的练习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实物(如苹果、香蕉)进行比较,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哪个大,哪个小。
2. 例题讲解(10分钟)(1)展示大于号和小于号的卡片,让幼儿认识这两个符号。
(2)通过比较实物,让幼儿理解大于号和小于号的含义。
(3)结合图片,讲解大于号和小于号的用法。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发放画有大于号和小于号的练习纸,让幼儿进行连线练习。
(2)邀请幼儿上台演示,用大于号和小于号进行比较。
通过提问方式,让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大于号和小于号的用法。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画出大于号和小于号,标注名称。
2. 旁边附上实例,展示大于号和小于号的用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找出家中的物品进行比较,用大于号和小于号表示出来。
2. 答案:示例:苹果<橙子,书本>手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大于号和小于号的掌握程度,以便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2. 拓展延伸:通过开展比较大小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大于号和小于号的用法,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 ppt课件

PPT课件
7
你会读吗?
5>1 5<8
4>2 8>7
9=9 0=0
PPT课件
8
你能一眼看出谁多谁少吗?用什么方 法比较好?
PPT课件
9
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把正方形排 成一行,五角星排成一行,上下对齐,就能 比较了
·
·
·
·
·
·
·
·
·
·
·
·
6=6
PPT课件
10
31
3 > 1 1< 3
PPT课件
大于号
小于号
读作:5大于3 读作:3小于5
PPT课件
4
嘴巴朝左大于号 > 嘴巴朝右小于号 <
大于号,小于号
嘴巴朝着大数笑
PPT课件
5
用什么方法能很快看出谁多谁少呢?
PPT课件
6
-----
----
----
----
----
-----
----
比
多
7> 5
比少
3< 7
大于号
小于号
读作:7大于5
读作:5小于7
认识
“=”“﹥”“﹤”
PPT课件
1
小朋友们,你们能比一比各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物的多少吗?
用什么方法比最好呢?
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P下PT课试件 试。
2
一一对应 和 4=4 等号
同样多 4=4读作:4等于4
PPT课件
3
-----
-----
-----
-----
-----
比
多
比
少
5 >3
2024年幼儿园数学《认识大于号小于号》精彩课件

2024年幼儿园数学《认识大于号小于号》精彩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幼儿园数学教材第二章第三节,主要内容为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学习比较大小的基本概念,并通过实践情景让学生掌握大于号小于号的运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大于号和小于号的书写及意义,能够正确运用它们进行比较。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大小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3. 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大于号和小于号的书写、意义及运用。
难点:比较大小的实际应用,能够熟练地使用大于号和小于号进行比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实物(如水果、玩具等)。
2. 学具:画有大小于号的卡片、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个有趣的故事,故事中包含大小比较的情景,引导学生关注大小关系。
2. 讲解:介绍大于号和小于号的书写方法、意义,并结合实物进行比较,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大小关系。
3. 例题讲解:讲解两道例题,一道是比较水果的大小,另一道是比较玩具的大小,让学生学会使用大于号和小于号进行比较。
4. 随堂练习:发放画有大小于号的卡片,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大小比较,并在练习本上完成相应的题目。
5. 互动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答案,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分享比较的方法。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认识大于号小于号2. 板书内容:(1)大于号(>):表示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
(2)小于号(<):表示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
(3)例题:苹果>橘子,小汽车<火车。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请在生活中找到两个物品,用大于号和小于号进行比较,并记录下来。
2. 答案:(1)3<5,7>4,9<10。
(2)示例:书包>铅笔盒。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导入、实践情景、例题讲解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大于号和小于号的基本概念。